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设计(模板16篇)

时间:2025-01-26 作者:MJ笔神

教学计划的执行需要教师的耐心、细心和能力,注重教学过程的监控和反馈,及时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案。下面是一些教学计划的案例分享,希望对您的备课工作有所帮助。

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设计(模板16篇)篇一

1、让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知道毫米、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

2、通过测量活动,让学生体验1毫米、1分米的长度,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估测意识。

3、使学生通过观察,初步理解分米、毫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4、通过估、量的活动,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发展估测能力。

1、体验1分米、1毫米的长度。

2、理解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概念

直尺,长尺,硬币、ic卡、银行卡、白纸、字典、测量水笔的长、表格、1分米高的本子,1米长的线。

一、激趣导入,直接引出“毫米”

同学们,我们知道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用到什么?(长度单位)

我们已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用字母怎么表示?

请大家用手势表示1米大约有多长。1厘米呢?

厘米和米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长度单位的知识。

出示一本练习本,谁来说说,要形容这个练习本有多厚,用哪个长度单位合适?

那它到底有几厘米呢?他说得对吗?

它不够一厘米,那怎么办呢?

要想较准确地形容这个本子的厚度,同学们头脑里是否会有一个愿望?(要有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

师:其实你们的愿望科学家、工人叔叔等一些前辈已经帮我们实现了,这个愿望就藏在你们的尺子里。

小组合作(一):

(师生交流)

师:直尺上1厘米中间还有很多的小格,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板书:1毫米)你能用一个字来说出1毫米的特点吗?(短、小、细)

师:如果要测量较小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测量得更精确的时候,我们就要用到毫米这个长度单位。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教师板书)我们常用字母mm来表示。

二、观察实践,探索新知

1、认识几毫米

我们再来找找毫米,谁来说说你找到的毫米在哪里。

不错,每两根短线之间的1小格就是1毫米

小组合作(二):

1毫米我们能找到了,在你的尺子上你能找到3毫米、5毫米、7毫米吗?你还能找到几毫米?把你找到的结果跟伙伴们一起分享吧。

学生交流:

生:3小格就是3毫米吧。

对,1小格代表1毫米,3小格就是3毫米。那5毫米呢?

生:5小格就是5毫米。(你能在你的尺子上很快的找出5毫米吗?)

为什么你能很快地找到?

师:我们可以发现尺子上除了长刻度线和短刻度线外还有一种,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中线)好的,我们就暂时叫它中线。其实每相邻的长线和中线之间就是5毫米。

这样有什么好处?

3、下面我们来探究一下毫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你有什么发现?

出示10小格,请问这是多少?

生:10毫米。

生:1厘米。

从刚才这两个同学的回答中,你发现了什么?谁来说一说?

同桌同学合作,一起数一数,1厘米里面有几个1毫米。

1厘米=10毫米(板书)

除了0—1是10毫米,你还知道哪里是10毫米?我知道了6—7之间也是10毫米。

1厘米里面有10个1毫米。还可以说生1厘米是1毫米的10倍。

拿出一本字典,它厚70[],也就是()厘米。

老师这支笔的长是75[],也就是()厘米()毫米。

4、感受1毫米

小组合作(三):

既然我们已经认识了1毫米,那么你能用手势表示一下,1毫米到底有多长吗?

下面我们来用实物表示一下1毫米的厚度。同学们把你们准备的电话卡,银行卡,白纸,硬币拿出来。小组内同学分工合作量一量:

拿了白纸的同学,请你量一量几张纸的厚度是1毫米?

有扑克牌的同学,看几张扑克牌摞起来大约是1毫米?

各小组汇报本组量一量的结果。

用食指和拇指拿着一张ic电话卡或1分钱的硬币,然后把1分硬币抽出,这时两个手指间的距离大约是1毫米。

你能用一个字来说出1毫米的特点吗?(短、小、细)

除了ic电话卡的厚度是1毫米外,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物品的厚度或是长度大约也是1毫米?(银行卡…vcd碟片…)

你知道在测量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可以用毫米作单位吗??

师:比如测量降雨量、量小蚂蚁的身长。

教师小结:我们的新版1角硬币的厚度,打电话的电话卡,银行卡大约都是1毫米。

你们知道吗?人的手指甲约10天长1毫米,脚趾甲约20天长1毫米”。毫米就是这样一个比较小的长度单位,但不是最小的长度单位。

师小结:在我们的知活中,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三、巩固练习,加深内化

1、估一估,量一量:

完成p55的练一练

2、画一画。

请画出一条3厘米8毫米的线段。

请画一条10厘米的线段

四、认识分米。

1、师也画一条10厘米长的线段在黑板上,出示分米卡,使学生认识1分米。说明有时候量物体的长度用分米作单位。我们常用字母dm来表示分米。

你能在尺子的刻度中找出1分米吗?(可从尺子“0”刻度一端开始找,也可以在尺子中段找。)(除了从“0”到“10”外,还鼓励找从“1”到“11”、从“3”到“13”)

2、那么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你是怎么知道的?(板书1分米=10厘米)

3、你能创造一个手势来表示1分米吗?

请你们将拇指和食指张开,量出1分米的长度,我们现在比画的就是一拃的长度,一拃大约是1分米。

估一估,我最行:

拿出彩纸条,估计一下1分米的长度,在1分米的地方剪断。一起量一量,看谁估计得最准确。

4、师出示一垛本子,这个垛本子的高是1分米。

小组合作(四)

5、估一估,课桌大约宽几分米,再准确地量一量。(小组合作)

6、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物品的长度或宽度或厚度是大约是1分米。

插座的边长粉笔的长度

7、到现在为止,我们已学习了哪些长度单位了,同桌之间一起用米、分米、厘米、毫米4个长度单位,用手势表示。学生分组互相用手势表示。

8、小组讨论交流:1米等于多少分米?1米、1分米、1厘米之间有多少关系?(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解决的方法)

方法一:拿出已准备的1米长的绳子,两人合作,一个用尺子量,每量一分米,另一个同学就在纸条上做一个记号,观察1米里面有几个1分米。

方法二:因为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因此1米=10分米。

方法三:没有1米线的同学还可以看米尺。在米尺上一分米一分米的数一数,看看刚才的结论是否正确。(板书:1米=10分米)

总结归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板书)

五、巩固发展

1.口述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并用手势表示.

2.口述常用的长度单位间有什么关系?

板书:毫米、分米的认识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

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设计(模板16篇)篇二

一、在复习回顾中自然引入新课。

师:请小朋友回顾一下,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两个长度单位?

学生回答“米、厘米”之后,教师组织学生用手势比划1米、1厘米的长度。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指出:毫米是比厘米还要小的长度单位。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毫米。毫米,用字母表示是mm。

板书课题:毫米(mm)。

二、在学生已有基础上建构学习的平台。

(一)认识毫米。

1.指认。

师:关于毫米,你知道什么?

学生可能说1毫米是直尺上的1小格。教师则让学生都拿出各自的直尺,在直尺上看一看、找一找“1小格”,长1毫米。

学生可能说“1厘米=10毫米”。教师则让学生拿出各自的直尺,找一找、指一指直尺上从哪里到哪里是1厘米,1毫米是从哪里到哪里。学生用“手”指“不清楚”时,教师指导:用铅笔的笔尖指。

组织学生用铅笔笔尖指着直尺,从刻度线0开始,一毫米一毫米地数,“发现”或“验证”1厘米中有10个1毫米(如果先前学生的发言未说及“1厘米=10毫米”,则为“发现”;如果先前学生的发言说及“1厘米=10毫米”,则为“验证”)。先数0~1厘米之间有10个1毫米,再数1~2厘米之间有10个1毫米。

板书:1厘米=10毫米。

追问:刚才在直尺上指1毫米的时候为什么手指指不清,要用铅笔笔尖才行呢?(因。

为1毫米很短)。

2.比划。

师:1毫米究竟有多短,你能用手比划给大家看一看吗?

学生比划。教师指导:课前发给每位小朋友一张电话卡,拿出来看一看,这张卡的厚度是--1毫米。用手捏一捏这张卡,你有什么感觉?(很薄)用手捏住,然后捏卡的两个手指保持不动,把电话卡抽出来--这时,我们两指间的这道缝大约就是1毫米。

学生完成操作后,接着,不借助电话卡,用手势表示1毫米的长度。

组织操作:翻开数学书,数出1张纸,观察:这张纸的厚度有1毫米吗?(没有)2张呢?(没有)3张呢?(没有)继续“添纸”,并用两只手指捏一捏,看看几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在学生操作的基础上交流:你觉得几张纸的厚度是1毫米?

教师指出:像我们数学书这样的纸,把它捏紧,10张纸的厚度大约就是1毫米。

3.例举。

师: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呢?

学生举例。教师参与交流,出示实物光盘、1分硬币,并指出:光盘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1分硬币的厚度是1毫米。

4.测量。

师:今天开始上数学课时,谈到量数学书的厚度用“毫米”做单位。数学书的厚度是几毫米呢?请小朋友动手量一量。

5.练习。

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小结:刚才我们通过哪些活动认识了毫米这个新朋友?--在直尺上指认(板书:指),用手比划(板书:比),在生活中找、举例(板书:找)。

(二)认识分米。

1.引入。

师:我们通过指、比、找,认识了“毫米”。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几个长度单位呢?(米、毫米、厘米)如果让它们在楼梯上排排队,“毫米”站在最下面,第二层应该站谁呢?(厘米)你是怎么想的?(1厘米=10毫米)。

先出示如下楼梯图,再结合学生的回答,在楼梯图上板书:毫米、厘米。

师:“米”应该站在哪个台阶上呢?

学生回答第3层应站“分米”之后,教师先在楼梯图上板书“米”、“分米”,再指出:大家的想法和数学家想的一样,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的长度就是1分米,也就是说1米里有几个1分米呢?(板书:1米=10分米)“分米”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又一个长度单位,用字母“dm”来表示。

完成课题板书:分米(dm)。

2.认识。

师:你怎么知道“1米=10分米”的?分米和厘米有什么关系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1分米=10厘米。

师:刚才我们在认识毫米的时候,是先在直尺上指出了1毫米的长度,现在你能在直尺上指出1分米的长度吗?找到的同学就利用手中的直尺画出一条1分米长的线段。

学生操作,交流:怎样画1分米长的线段?

同桌交换,测量检查所画的线段是否是1分米。指导学生用手比划1分米长的线段--先是用两只手指在各自画的1分米长的线段上比划,然后将两只手指离开纸面,观察两只手指之间的距离。两只手指并拢,再张开至1分米,并放置于直尺上检验两手指张开距离是否是1分米。

学生拿出课前发的纸条,凭对1分米的印象,折出1分米长。拿出直尺,检验所折的纸条长度,并进行调整。

举例: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结合学生的交流,教师出示一次性饮水杯、磁带:饮水杯的高度大约是1分米,磁带的长度是1分米。

3.练习。

辨一辨,填一填。

三、在总结提升中建立前后联系。

1.交流。

学生发言时,教师让学生再次用手势逐个表示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的长度,教师指着“楼梯图”指出:毫米、厘米、分米、米,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2.挑战。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1()=9()。

设计意图:在教材中,先是认识分米,再认识毫米,而本课教学,先认识毫米,再认识分米。教者基于以下的思考:从生活应用的角度看,当度量比较小的物体长度,或度量结果要求比较精确时,用毫米做单位。而在生活中用分米作单位表述物体的长度,相对较少。分米的产生,更多的是构建一个有规律的长度单位的结构,即:将“米”一分为十,得到“分米”;将“分米”一分为十,得到“厘米”;将“厘米”一分为十,得到“毫米”。从这样的角度出发,先教学“毫米”,再让学生由“十进制”的知识基础生成“分米”的教学,也就更符合知识形成的规律。认识分米,教师设计了指、画、量、比、折、找等丰富的活动,促进学生建立“1分米”长度的表象。

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设计(模板16篇)篇三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

2、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形成初步的知识体系。

3、进一步发展学生的估测意识和估测能力。

4、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并练习用毫米、分米做单位进行测量。

课前准备:

课件、一分硬币、学生用直尺、10厘米长的吸管、米尺。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播放《西游记》片段:孙悟空转着金箍棒,边转边说:我是齐天大圣孙悟空,我的金箍棒可缩短至1厘米,也快伸长至1米,甚至几百米。

问题导入:

从孙悟空的这段话中,你能找到哪些长度单位?

你知道1米等于多少厘米吗?

除了米和厘米,你还知道哪些长度单位?

二、学习新课;

(一)认识毫米:

1、你知道1毫米有多长吗?你能从你的尺子上找出1毫米吗?

2、你能再找出2毫米吗?5毫米呢?在尺子上5毫米是怎样表示的?(引导学生找出在尺子上是半个大格的长度就是5毫米)。

3、你能接着找出10毫米吗?让多个学生指给同学看一看自己找到的10毫米。从这些同学找到的10毫米的长度中,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找出:尺子上的一个大格就是10毫米);即1厘米=10毫米。

4、拓展练习:

2厘米=()毫米4厘米=()毫米。

60毫米=()厘米80毫米=()厘米。

5、测量1分硬币的厚度,感知1毫米的长度。

6、你知道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宽或厚大约是1毫米吗?引导学生多找几个,再次感知1毫米的长度,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

7、用毫米做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1)、测量一下数学书的厚度。(2)、测量练习本的厚度。

8、小结:通过刚才的测量,我们知道毫米是一个非常小的长度单位,是用来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假如我们用毫米做单位来测量课桌的长,你觉得合适吗?因此,我们有必要来学习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

(二)、认识分米:

1、测量吸管的长度,感知1分米。

(1)、请同学们拿出老师发给你的那根吸管,用尺子测量一下它有多长。10厘米也就是1分米。

(2)、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吸管的两端,感知一下1分米有多长。

(3)、从手腕的横纹起用尺子测量一下我们的小手看看1分米大约到手指的什么位置。

(4)、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2、拓展练习:

1分米=()厘米3分米=()厘米。

50厘米=()分米70厘米=()分米。

3、用分米做单位进行测量:

(1)、估一估,我们的课桌面的长和宽大约是多少分米,再用尺子来测量验证一下自己估计的准确与否。

(2)、用分米做单位测量课桌的高度。

4、寻找米尺中的1分米,体会米和分米的关系。

(1)、你能从1米长的尺子中找出多少个1分米?

1米=()分米=()厘米。

5、给长度单位排队:

(1)、你能根据它们的长短给这些长度单位排排队吗?

(2)、用手势表示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

三、拓展练习:

1、填一填:

1米=()分米=()厘米1厘米=()毫米。

60毫米=()厘米5分米=()厘米。

2米=()分米80厘米=()分米。

2、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铅笔长14()水壶高2()。

长颈鹿身高5()玻璃厚4()。

青蛙一次能跳6()兔子的.尾巴长7()。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设计(模板16篇)篇四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知道毫米、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

2、通过测量活动,让学生体验1毫米、1分米的长度,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估测意识。

3、使学生通过观察,初步理解分米、毫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4、通过估、量的活动,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发展估测能力。

教学重点:

1、体验1分米、1毫米的长度。

2、理解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教学难点: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准备:直尺,长尺,硬币、ic卡、银行卡、白纸、字典、测量水笔的长、表格、1分米高的本子,1米长的线。

一、激趣导入,直接引出“毫米”

同学们,我们知道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用到什么?(长度单位)。

我们已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用字母怎么表示?

请大家用手势表示1米大约有多长。1厘米呢?

厘米和米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长度单位的知识。

出示一本练习本,谁来说说,要形容这个练习本有多厚,用哪个长度单位合适?

那它到底有几厘米呢?他说得对吗?

它不够一厘米,那怎么办呢?

要想较准确地形容这个本子的厚度,同学们头脑里是否会有一个愿望?(要有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

师:其实你们的愿望科学家、工人叔叔等一些前辈已经帮我们实现了,这个愿望就藏在你们的尺子里。

小组合作(一):

(师生交流)。

师:直尺上1厘米中间还有很多的小格,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板书:1毫米)你能用一个字来说出1毫米的特点吗?(短、小、细)。

师:如果要测量较小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测量得更精确的时候,我们就要用到毫米这个长度单位。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教师板书)我们常用字母mm来表示。

二、观察实践,探索新知。

1、认识几毫米。

我们再来找找毫米,谁来说说你找到的毫米在哪里。

不错,每两根短线之间的1小格就是1毫米。

小组合作(二):

1毫米我们能找到了,在你的尺子上你能找到3毫米、5毫米、7毫米吗?你还能找到几毫米?把你找到的结果跟伙伴们一起分享吧。

学生交流:

生:3小格就是3毫米吧。

对,1小格代表1毫米,3小格就是3毫米。那5毫米呢?

生:5小格就是5毫米。(你能在你的尺子上很快的找出5毫米吗?)。

为什么你能很快地找到?

师:我们可以发现尺子上除了长刻度线和短刻度线外还有一种,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中线)好的,我们就暂时叫它中线。其实每相邻的长线和中线之间就是5毫米。

这样有什么好处?

3、下面我们来探究一下毫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你有什么发现?

出示10小格,请问这是多少?

生:10毫米。

生:1厘米。

从刚才这两个同学的回答中,你发现了什么?谁来说一说?

同桌同学合作,一起数一数,1厘米里面有几个1毫米。

1厘米=10毫米(板书)。

除了0—1是10毫米,你还知道哪里是10毫米?我知道了6—7之间也是10毫米。

1厘米里面有10个1毫米。还可以说生1厘米是1毫米的10倍。

拿出一本字典,它厚70[],也就是厘米。

老师这支笔的长是75[],也就是()厘米()毫米。

4、感受1毫米。

小组合作(三):

既然我们已经认识了1毫米,那么你能用手势表示一下,1毫米到底有多长吗?

下面我们来用实物表示一下1毫米的厚度。同学们把你们准备的电话卡,银行卡,白纸,硬币拿出来。小组内同学分工合作量一量:

拿了白纸的同学,请你量一量几张纸的厚度是1毫米?

有扑克牌的同学,看几张扑克牌摞起来大约是1毫米?

各小组汇报本组量一量的结果。

用食指和拇指拿着一张ic电话卡或1分钱的硬币,然后把1分硬币抽出,这时两个手指间的距离大约是1毫米。

你能用一个字来说出1毫米的特点吗?(短、小、细)。

除了ic电话卡的厚度是1毫米外,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物品的厚度或是长度大约也是1毫米?(银行卡…vcd碟片…)。

你知道在测量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可以用毫米作单位吗??

师:比如测量降雨量、量小蚂蚁的身长。

教师小结:我们的新版1角硬币的厚度,打电话的电话卡,银行卡大约都是1毫米。

你们知道吗?人的手指甲约10天长1毫米,脚趾甲约20天长1毫米”。毫米就是这样一个比较小的长度单位,但不是最小的长度单位。

师小结:在我们的知活中,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三、巩固练习,加深内化。

1、估一估,量一量:

完成p55的练一练。

2、画一画。

请画出一条3厘米8毫米的线段。

请画一条10厘米的线段。

四、认识分米。

1、师也画一条10厘米长的线段在黑板上,出示分米卡,使学生认识1分米。说明有时候量物体的长度用分米作单位。我们常用字母dm来表示分米。

你能在尺子的刻度中找出1分米吗?(可从尺子“0”刻度一端开始找,也可以在尺子中段找。)(除了从“0”到“10”外,还鼓励找从“1”到“11”、从“3”到“13”)。

2、那么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你是怎么知道的?(板书1分米=10厘米)。

3、你能创造一个手势来表示1分米吗?

请你们将拇指和食指张开,量出1分米的长度,我们现在比画的就是一拃的长度,一拃大约是1分米。

估一估,我最行:

拿出彩纸条,估计一下1分米的长度,在1分米的地方剪断。一起量一量,看谁估计得最准确。

4、师出示一垛本子,这个垛本子的高是1分米。

小组合作(四)。

5、估一估,课桌大约宽几分米,再准确地量一量。(小组合作)。

6、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物品的长度或宽度或厚度是大约是1分米。

插座的边长粉笔的长度。

7、到现在为止,我们已学习了哪些长度单位了,同桌之间一起用米、分米、厘米、毫米4个长度单位,用手势表示。学生分组互相用手势表示。

8、小组讨论交流:1米等于多少分米?1米、1分米、1厘米之间有多少关系?(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解决的方法)。

方法一:拿出已准备的1米长的绳子,两人合作,一个用尺子量,每量一分米,另一个同学就在纸条上做一个记号,观察1米里面有几个1分米。

方法二:因为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因此1米=10分米。

方法三:没有1米线的同学还可以看米尺。在米尺上一分米一分米的数一数,看看刚才的结论是否正确。(板书:1米=10分米)。

总结归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板书)。

五、巩固发展。

1.口述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并用手势表示.。

2.口述常用的长度单位间有什么关系?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

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设计(模板16篇)篇五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在实际活动中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2、在实际测量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

3、发展估算意思,提高估测能力。

:体验1毫米、1分米的长度,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第一关,填出适当的长度单位。

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那1米有多长啊?1厘米呢?

(大家的记忆可真好)。

出示:老师的身高是158什么?也可以怎么说?为什么?

(板书:1米=100厘米。)。

用字母怎么表示?

(板书:1m=100cm)。

(同学们可真聪明!这么快就通过第一关,继续加油吧!)。

第二关:量出数学书封面上较短的边的长度。

出示温馨提示: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书面较短边的一端,根据另一端与尺子重合的位置,读出数值。只有细心才能顺利过关。

18厘米多出4格。这可怎么办呀,测量的结果不是整厘米数时,我们需要一个新的单位来帮忙?真棒,看来咱们班的同学知道的真不少,(板书:毫米)它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第一个新朋友,是一个比厘米还小的长度单位,用字母mm来表示。1毫米有多长,尺子上一小格就是1毫米。你们能用食指和拇指把它比划出来吗,一起试试看。(走一圈)哇,1毫米真的.好短哦,比1厘米短多了,接着在尺子上比划出2毫米、5毫米、10毫米。细心的小朋友已经有发现了,那毫米和厘米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播放,和学生一起数)。

现在能说说数学书封面上较短边的长度吗?

大家不但善于观察,还能积极思考,看看奥特曼又想考大家什么了: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宽度或是厚度大约是1毫米。

我们班的同学都是生活的有心人。恭喜你们顺利通过第二关。加油!

第三关:估一估、量一量铅笔有多长。

请大家拿出课前分发的纸条,先估一估铅笔有多长,再测量一下,看谁估得最准确接近。

这支笔是10厘米,10厘米还可以用另外一个长度单位表示,你们知道吗?非常正确,(板书分米)分米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第二个朋友,它是一个比毫米和厘米都要大,比米又要小的单位,用字母dm来表示。

你们能用手指把1分米的长度表示出来吗?(举给老师看),打手势跟尺子上的1分米比一比,谁的手势最接近1分米。那你们现在用你的小手找找身边1分米的朋友。

都很棒,只要你留心观察,你们就会发现身边其实藏着许多1分米的朋友。

现在请大家看大屏幕,这是一支米尺,仔细观察它的刻度,有100厘米,也就是有1米,现在我们一起来找找米和分米之间的关系。

板书:1米=10分米,用字母表示:1m=10dm。

恭喜你们顺利通过了第三关。

3、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两个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课题补充完整)今后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可以用米、分米、厘米作单位。如果测量时要求特别精确的话,还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第四关:填出适当的长度单位。

同学们可真棒,又顺利通过了第四关。

第五关:比比谁的眼睛亮。(请用你们的大眼睛,迅速找出日记中弄错了的长度单位。)。

这节课中我们学到了什么?

指导看书,把今天学的知识标上你喜欢的符号。

课外实践活动:请同学们任选五样自己喜欢的物品,先估一估它的长度,再实际测量一下,并记录下来。

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设计(模板16篇)篇六

1、在测量活动中,明确毫米、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表象。

2、在观察、猜想、验证等实践活动中掌握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的进率。

3、在实际的测量活动中,初步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度量物体长度。

4、逐步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正确理解毫米、厘米、分米、米的关系。

课件、直尺、硬币、磁卡等。

师:(出示市场上新上市一种儿童饮料)你能先估计饮料盒的高度,再测量出它的高吗?

学生汇报测量的结果。

(生可能出现8厘米、8厘米半、8厘米5小格、8、5厘米、8厘米5毫米等)。

师:同学们测量时8厘米多的部分不够1厘米,我们用厘米无法精确表示测量的物体长度时,我们需要用到比厘米还小的长度单位:毫米。

1、认识毫米,建立1毫米的表象。

师:你都知道毫米哪些知识?1毫米在直尺上怎样表示?(直尺上最小的格的长度是1毫米。)把你找的1毫米指给同桌看一看。

生1:通过测量我发现1分硬币的厚度约是1毫米。

生2:通过测量我发现1张磁卡厚度约是1毫米。

生3:通过测量我发现字的宽度约是1毫米。

生4:通过测量我发现1张光盘厚度约是1毫米。

师:你能用自己的方法记住1毫米大约有多长?

(学生捏一捏1张光盘或1分硬币或1张磁卡厚度、比手势等方法建立1毫米空间观念)。

2、联系生活实际,进一步认识毫米。

生:毫米做单位测量结果更加精确。

3、探究毫米、厘米之间关系。

师:毫米与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怎样验证这个猜测?

学生自己数1厘米中间的小格。

(课件放大直尺图)再次验证。

师: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声:1厘米=10毫米1cm=10mm。

1、引入分米,学习分米、厘米之间关系。

师:猜一猜这个饮料盒的吸管大约有多长?为什么?

学具袋中拿出吸管。每个同学先估计长度?再实际测量?

生:10厘米就是1分米。1分米就是10厘米。

2、建立1分米表象,实际估测。

师:请你在直尺上找1分米,自己想办法记住1分米有多长。

生1:1厘米到10厘米之间的.长度是10厘米。

生2:20厘米到30厘米之间的长度是10厘米。

生3:15厘米到25厘米之间的长度是10厘米。……。

师:你能估计桌子的长度大约是多少吗?

为什么用分米做测量单位?

生:毫米、厘米作单位小、米做单位太大,分米做单位比较合适。

3、研究分米、米之间关系。

师:我们认识了分米,请用手势比1分米,手势比1米,猜几个1分米是1米那么长呢?

生:10分米是1米。

师:利用这把米尺来数一数验证,你还可以怎么验证?

生:可以计算,1米=100厘米,1分米=10厘米,所以1米=10分米。

师:米和分米有什么关系?

生:1米=10分米1m=10dm。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分米和毫米,加上原来的米和厘米这些都是测量长度的单位,用手势比划出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大约有多长。请用手势从大到小排排队?你能发现这些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吗?(十进制)。

淘气的日记(课件)。

20小学生关于年4月6日星期五晴。

今天早晨,我从2分米长的床上爬起来,拿起1厘米长的牙刷刷完牙后,急急忙忙地洗脸,吃早饭。上学路上我看见有一棵高2厘米的树被风刮断了,连忙找来了一根长1厘米的绳子把小树绑好。我跑步赶到学校,老师已经在教室里讲课了,我赶紧从书包里翻出1毫米长的钢笔和4米厚的笔记本,认真地做起笔记。

请2个同学之间讨论评议修正。

1、你还知道哪些长度单位呢?(千米、尺、寸、英尺、纳米等)你可以去上网查找、咨询家长等方式去了解相关的知识。你可以将自己找到的相关知识展示在教室里,大家可以相互来学习。

2、第二项任务,就是大家课后自由选择物体,选定测量的工具,先估测,在实际测量,选择合适的单位,记录下测量结果。老师推荐一个表格给你们。

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设计(模板16篇)篇七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活动中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2、在实际测量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

3、发展估算意思,提高估测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体验1毫米、1分米的长度,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

课件、铅笔卡片、尺子、40个1分硬币、40张ic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第一关,填出适当的长度单位。

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那1米有多长啊?1厘米呢?

(大家的记忆可真好)。

出示:老师的身高是158什么?也可以怎么说?为什么?

(板书:1米=100厘米。)。

用字母怎么表示?

(板书:1m=100cm)。

(同学们可真聪明!这么快就通过第一关,继续加油吧!)。

二、探究新知。

1、毫米的学习。

第二关:量出数学书封面上较短的边的长度。

出示温馨提示: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书面较短边的一端,根据另一端与尺子重合的位置,读出数值。只有细心才能顺利过关。

18厘米多出4格。这可怎么办呀,测量的结果不是整厘米数时,我们需要一个新的单位来帮忙?真棒,看来咱们班的同学知道的真不少,(板书:毫米)它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第一个新朋友,是一个比厘米还小的长度单位,用字母mm来表示。1毫米有多长,尺子上一小格就是1毫米。你们能用食指和拇指把它比划出来吗,一起试试看。(走一圈)哇,1毫米真的好短哦,比1厘米短多了,接着在尺子上比划出2毫米、5毫米、10毫米。细心的小朋友已经有发现了,那毫米和厘米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播放,和学生一起数)。

现在能说说数学书封面上较短边的长度吗?

大家不但善于观察,还能积极思考,看看奥特曼又想考大家什么了: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宽度或是厚度大约是1毫米。

我们班的同学都是生活的有心人。恭喜你们顺利通过第二关。加油!

2、分米的学习。

第三关:估一估、量一量铅笔有多长。

请大家拿出课前分发的纸条,先估一估铅笔有多长,再测量一下,看谁估得最准确接近。

这支笔是10厘米,10厘米还可以用另外一个长度单位表示,你们知道吗?非常正确,(板书分米)分米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第二个朋友,它是一个比毫米和厘米都要大,比米又要小的单位,用字母dm来表示。

你们能用手指把1分米的长度表示出来吗?(举给老师看),打手势跟尺子上的1分米比一比,谁的手势最接近1分米。那你们现在用你的小手找找身边1分米的朋友。

都很棒,只要你留心观察,你们就会发现身边其实藏着许多1分米的朋友。

现在请大家看大屏幕,这是一支米尺,仔细观察它的刻度,有100厘米,也就是有1米,现在我们一起来找找米和分米之间的关系。

板书:1米=10分米,用字母表示:1m=10dm。

恭喜你们顺利通过了第三关。

3、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两个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课题补充完整)今后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可以用米、分米、厘米作单位。如果测量时要求特别精确的话,还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三、巩固新知。

第四关:填出适当的长度单位。

同学们可真棒,又顺利通过了第四关。

第五关:比比谁的眼睛亮。(请用你们的大眼睛,迅速找出日记中弄错了的长度单位。)。

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中我们学到了什么?

指导看书,把今天学的知识标上你喜欢的符号。

五、布置作业。

课外实践活动:请同学们任选五样自己喜欢的物品,先估一估它的长度,再实际测量一下,并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

毫米、分米的认识。

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1m=100cm;1cm=10mm;1dm=10cm;1m=10dm。

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设计(模板16篇)篇八

在上个学期,学生已经认识了两个长度单位:厘米和米,能体验1米和1厘米的长度,理解1米=100厘米。本节课要在实际活动中让学生感知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长度表象;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了解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在实际生活中提高估测能力;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感知毫米和分米,进入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角色中去。

教学中我和学生收集了校讯通卡、一分硬币、生活中10厘米的物体以及一粒米的长、宽来认识1毫米。这些物体的长度、厚度、高度都与分米和毫米有关,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在真实情境中估一估、量一量、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做一做,让学生建立起分米和毫米的表象,形成解决生活中长度问题的一些策略,发展空间感。让学生多“动”、多“说”、多“想”、多“表现”,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和解决问题,从中感受数学的意义、价值,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成功的快乐。同时用手势表示长度单位,是建立相关概念的重要活动,在教学中,我让学生经历“比划——在尺上验证——修正比划——再验证……”的过程,使1分米和1毫米的概念逐渐做到尽可能地准确。

也存在一些问题:课堂上我在带领学生数“1厘米里有几毫米”时,我只让学生在自己的直尺上数,有的学生对1毫米的认识出现了错误,把直尺上的1根小竖线看成是1毫米,数到了1厘米有11个小格。第二题数橡皮和回形针的长度时有些学生出现了错误。如果当时我在黑板上画一根放大地直尺,指名上黑板数一数,学生有了直观的感受后,理解就深刻了。从我个人来讲,对课堂的驾驭能力有待提高。教学思路要清晰、有层次,不可以被外在因素所干扰。

文档为doc格式。

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设计(模板16篇)篇九

苏教版二年级下学期《分米和毫米》。本节课是以厘米这个长度单位为纽带,将米、分米和毫米联系起来。借助测量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表象,认识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教材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多种活动,建立丰富的表象,逐步形成空间观念。但由于生活中学生缺乏测量物体长度的经验,又很少用到分米、毫米这两个长度单位,因此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表象很难建立。

让学生通过观察、数一数尺上的刻度,动手量一量,用手势比一比,说一说生活中的实例等多种活动,感知、体验、建立丰富的表象。让学生在进行估测、实际测量比较、验证的过程中强化表象,从而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能在具体的情境中估计并测量物品的长度。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一)迁移引入。

1.谁能说说自己的身高是多少?米和厘米是我们已经认识的长度单位。

板书:米(m)厘米(cm)。

2.你能用手比划一下1米有多长吗?比划这样的一庹长。1厘米呢?对,这么一小段。

3.那么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1米=100厘米,并板书。

4.下面我们来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

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一幢楼房高50();一棵大树高9();一支铅笔长15();文具盒宽大约1();文具盒长大约2()。

是米还是厘米呢?指名回答。米和厘米之间存在一个新的长度单位,知道是什么吗?板书:分米(dm)。

(二)研讨探究。

1.认识分米。

(1)量一量:1分米、2分米到底有多长呢?请同学们量一量自己的文具盒长和宽大约是多少厘米?10厘米就是1分米,20厘米就是2分米。然后完成练习。

小结:不管从哪个刻度开始,只要满10厘米那就是1分米。1分米=10厘米,并板书。

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设计(模板16篇)篇十

1.结合实际问题,体会测量时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的重要性,进而体会引入较大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长度单位米,认识表示长度单位的符号“m”。初步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

3.在实际测量中理解1米=100厘米。

4.通过实际测量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以及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

教学难点:理解1米=100厘米。(调整为:建立1米的正确认知)。

教师准备:1支7cm长铅笔、12把米尺、学生尺、1根长绳、1根1米长绳子、双面胶、剪刀。

学生准备:学生尺。

一、复习提问。

1.测量铅笔的长度需要什么工具?测量所得数据要用什么作单位?

2.用厘米尺测量老师手中铅笔的长度。

(学生在投影上演示,教师强调测量时需要注意:把尺的刻度0对准铅笔的左端。)。

二、设计意图:通过测量铅笔的长度,既复习了尺子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又为接下来的测量黑板的长度打下基础。

教后思考:通过对厘米和厘米尺的复习,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巩固认知,另一方面可以为新课学习做铺垫,达到“教结构用结构”的作用。这两节课的教学结构基本上都是:情境导入——认识工具(米尺或厘米尺)——认识米(或厘米)——通过测量充分感知1米(或1厘米)有多长,进而建立1米(或1厘米)的实际观念。

三、引入新课。

1.情境导入。

(1)课件出示小动画:量黑板的长度。(先是用厘米尺量,后改用米尺量)。

设计意图:通过测量活动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用厘米量较长物体的不便利,从而产生困惑,积极主动认识米。

教后思考:这个环节原打算让一个学生来讲台上实际操作,但在上课之前又觉得有点费事儿,于是改成了观看动画。相比之下觉得改变后虽然节约了2分钟左右时间,但给孩子们留下的印象不足够深刻。根据研讨中小组其他成员的建议,若改成师生比赛或是两个学生比赛,应该可以更高效一些。

2.点明课题。

量较短物体的长度,用厘米尺就行了,但量较长的物体长度,用老师手中的尺子测量方便了,像这样的尺子叫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认识米用米量”。(板书:认识米用米量)。

四、探究新知。

1、估计1米的实际长度。

师:老师的身高是1米65厘米,你能估计一下,从地面到老师身上的哪儿大约是1米高呢?(学生根据已有经验进行估计,并贴上标签)。

教后思考:这个环节耗时很长,而且效果不佳。究其原因应该是以下几点:一是铺垫不足,要求不够明确,以至于一开始孩子们根本不知道我的意图何在;二是老师的身高对孩子们来说是陌生的,1米65厘米看似是一个估测的依据,但实际上孩子们并不知道如何去使用这个数据,于是就干脆不用;三是这一环节中孩子们更多的是关注于贴在老师身上的彩色纸条,而忽视了问题多本质——一米有多高。这一环节如果能够从孩子们自己的身高入手,这样的话效果可能会好一些。

那怎么才知道谁估的最接近呢?

(生:用尺子量。)。

师:用哪把尺子呢?是大家手中的厘米尺吗?

(生:不是,应该用米尺。)。

师:好,那接下来我们先来认识一下“米尺”。

设计意图:从估测老师的身高中的1米入手,学生肯定兴趣很高,在此过程中,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估一估1米到底有多长,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估测意识,也为建立1米的长度单位打下了基础。

教后思考:整个环节孩子们确实挺活跃的,但是由于操作不当(演示时大部分学生看不到;活动组织不严谨导致有的孩子趁机开小差),导致部分孩子无法完全参与进来,进而转移注意力。结合小组研讨中各成员的建议以及自己的思考,这个环节可以有两种不同的设计:

设计一:先让孩子们报自己的身高,再根据自己的身高估测1米的高度,然后引入测量工具——米尺,之后再利用米尺准确测量,明确1米的高度,最后寻找身边的1米(如1庹,窗户高度、电棒管的长度等等)。这种设计大致思路基本上和我原有设计相同,是先估测,再认识米尺,最后准确测量,再联系生活寻找1米,只是主体由“我的身高”换成了孩子们自己的身高,这样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应该效果会好些。

设计二:在认识米尺之后,直接用米尺准确量出自己身高中1米的位置,建构1米的认知表象,最后寻找身边的1米(如1庹,窗户高度、电棒管的长度等等)。这种设计的确有助于较好的建立1米的认知表象,而且会更高效,但是缺少了估测的环节,原本孩子们就缺乏“估测意识”,估测能力的培养应通过不断地渗透,一点点培养起来。

2、认识米尺。

出示米尺。

(1)谈话:每个小组的桌上有1把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用它来量比较长的物体就容易多了。

请大家拿出你们的厘米尺,跟米尺比一比,找找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数字相同,都是从0开始,从小到大排列;刻度线相同,两根长刻度线之间相距1厘米,两根长刻度线之间有9跟短刻度线,其中正中间一根稍微长一点。不同之处就是厘米尺较短,数字较少,而米尺较长,数字也较多。)。

(2)那米尺上一共有多少刻度?(100个刻度)100刻度就是100厘米就是1米。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米=100厘米。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对比、思考学生自主发现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教后思考:通过对米尺和厘米尺的对比观察,孩子们对米尺和厘米尺基本上都有了较清楚的认识。

3、用米尺量。

(1)提问:到底老师身上的哪儿离地面是1米高呢,谁来帮老师量一量。(学生测量后,在1米的位置贴上标签。)。

小结:量物体的时候,一定要从物体的一头开始,用卷尺或米尺的0刻度对齐物体的一端,尺子要放直。(课件演示)。

(3)谈话:同学们现在知道1米有多长了吗?请小朋友张开双手,先估计一下,自己的一庹比1米长还是短。再同桌合作量一量。

(4)交流。现在你能用双手比划出1米大约有多长吗?(学生用手比划1米的实际长度)。

(5)谈话:请小朋友在教室里找一找,你的身边哪些物体长约是1米。再小组合作动手量一量。之后,全班交流。

(6)估一估,量一量:黑板大约长几米?

(7)小结:量哪些物体的长要用米做单位?——较长的物体。

设计意图:通过估一估、量一量、比一比、找一找等实践活动,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充分感知1米有多长,建立1米的实际观念,并学会测量长度的方法.

教后思考:整个设计应该和“估计1米是多少”部分融合起来,可以采用前面提到的“设计一”或“设计二”。

五、活动巩固。

下面,我们来做个小游戏:老师带来了一卷绸带,请两个同学把这卷绸带慢慢的`拉开,其他同学认真观察拉开的绸带,如果你觉得拉开的绸带的长够1米了,就立即喊“停”(学生活动)。

当学生喊停后剪下,贴到黑板上。指着黑板上的丝带问:这正好是1米吗?怎样才知道它到底有多长呢?(可以用尺量)。

方法一:直接量黑板上的丝带,长或者短了,再追问:那1米到底有多长?再剪一根1米长的丝带贴上去,对比。

方法二:再剪一根刚好1米的丝带贴上去,直接对比。

设计意图:通过剪丝带的游戏进一步感知1米有多长,进一步建立1米的实际观念。

六、方法应用。

1.提问:你能估计出1米长的队伍大约能有几人吗?(学生可能想到,竖着排大约有5人,横着排大约有3人。再实际排一排)。

提问:想一想,同样是1米长的队伍,为什么有的大约有5人,有的大约有3人呢?

2.小组活动。

要求:估计一下,用我们平时的步子走1米长的路大约要走几步?(请几个同学上来走一走)。

提问:同样走1米,为什么走的步数不一样?

谈话:同学们想知道自己走1米大约要几步吗?

小组合作:在地面上量出1米的距离。每个同学都来走一走。

教后思考:“剪丝带”和“1米大约有几步”这两个活动由于时间关系没有进行。

学生纷纷站在老师的身边,最后成一个半径是1米的圆。

设计意图: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体验观察、比较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后思考:由于前面少了“剪丝带”、“1米大约有几步”这两个环节,孩子们脑子中的1米还停留在“比自己的身高矮一些”和“比一庹短一些”这样的“身体”的层面,无法降落到地面,所以最初在站的时候并不是很顺利。另外这个活动只能少数十几个学生参与,学生参与面不是很高。如果这样修改一下:每3个小组为一大组,请一位同学先站好,听口令其他同学站到距他1米的位置。这样每个孩子都可以参与进去,学生积极性会更高,而且每个同学都能建立1米在地面上的长度这一认知。

七、梳理小结。

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们有哪些收获?

这节课我们又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米”,张开双臂比划一下,1米有多长。还知道了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其实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长度大约是1米的物品,课后同学们可以找一找,量一量。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的学习做一个简单的回顾整理,形成基本的知识网络,整理学习思路,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八、课堂检测。

a卷:

1.两人互相量身高,_______米______厘米。

2.(1)量一把牙刷的长,用()做单位。(2)量篮球场的长,用()做单位。

(3)从直尺的0—1是()厘米;从直尺的0—5是()厘米。

3.在()内填写合适的长度单位米或厘米。

教室长9()黑板长2()小明身高124()课桌长50()。

b卷:

1、选用合适的长度单位:米或厘米。

铅笔长18()一棵大树高10()一张床长2()教室长10()。

桌子高90()操场长200()一个杯子高10()桌子长100()或是1()。

2、判断:

(1)小红身高是145米。()。

(2)操场上的跑道长300米。()。

(3)米和厘米都是长度单位。()。

(4)因为1米=100厘米,所以长度单位厘米大于米。()。

(5)一根跳绳长3厘米。()。

(6)一枝铅笔长13米。()。

(7)有三条带子,第一根长6米,第二根长6厘米,第三根长60厘米,哪根最短?()。

教后思考:课堂检测部分分了两个层次,这是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不一样,有针对性的让每个学生都有不同层次的收获。这份练习题课堂上没来得及做,留作了看下作业。

九、布置作业。

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设计(模板16篇)篇十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知道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

2、使学生通过观察,明确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使学生在操作中学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4、使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重点: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明确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难点: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知道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并学会测量。教学准备:一分的硬币,电话卡,光盘、学生尺及文具,测量表格。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谁能告诉大家我们学过那些长度单位。[板书]。

2、你们能用手比一比一米、一分米、一厘米有多长?我们已成功进入长度单位王国,看看这里的小朋友用尺子在干什么?(生答)。

3、生活中还要用到很多长度单位,快来看看吧。(出示课件)。

5、当我们量较短较小的物体的长度或要求量的比较精确时,就要用毫米做单位。[板书:毫米]用字母mm表示。

二、感知。

1、观察引出“毫米”

师:请你认真观察自己的尺子,尺子上除了我们学过的厘米外,还有什么刻度?生:厘米之间还有更小的刻度。

预设:(看看其他两个刻度中还有没有1毫米了)。生:用手比1毫米的长度。师:纠正不太规范的。

生:1毫米特别短特别小。

2、初步感知生活中的1毫米师:1毫米确实太短太小了,所以就可以量较小物体的长度。看老师手中的这张银行卡的厚度大约就是1毫米。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那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生:举例。电话卡、身份证、充值卡等。

3、明确进率。

生:一个1厘米等于10毫米,两厘米就是2个1厘米等于20毫米。

7厘米=?毫米50毫米=?厘米90毫米=?厘米。

4、练习。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预设:生1:1厘米1厘米地数,到4刻度就是4厘米,1厘米=10毫米,4厘米=40毫米,再加上6毫米就是46毫米。

生2:从0刻度到4刻度是4厘米也就是40毫米,再加上6毫米是46毫米。师:在测量物体长度时要先看整厘米,整厘米是几就是几厘米,再数有几小段。或者一厘米一厘米地数,看有几个一厘米就是几厘米,再看有几小段。

5、测量。

师:同学们都很会说,不知你们的动手能力怎样,我这有一根彩笔,谁能帮我量出来。师:测量时要注意:物体一端对齐0刻度,末端对着那个刻度就是多长,没有0刻度找一个刻度为起点,用末端刻度减去起点刻度就是他的长度。

6、请你测量出一分硬币的厚度,并记录下来。如果出错:你是怎么测量的。

7、画线段。

现在请你画一条长28毫米的线段。

三、综合练习。

1、34页2题。

看来同学们在长度王国里旅行很愉快,可有个人还闷闷不乐呢,聪明猴、他想让我们帮他闯过第二关。快伸出我们友爱的手帮帮他吧。《课件:实物高度》预测:如果出现用错单位的,用手比一比。

2、同学们真棒,闯过第二关了,看看第三观。《课件:文字叙述》。

四、小结。

那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想说的。

板书设计:

1010。

米—分米—厘米—毫米。

m

dm。

cm。

mm。

1厘米=10毫米。

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设计(模板16篇)篇十二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物体长度的活动,感受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实际测量,学习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3、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感受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

教学难点:

理解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ic卡、回形针、一分米长的纸卡、米尺。

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

1.能说说你的身高吗?用到了哪两个长度单位?(米和厘米)。

2.复习米和厘米的相关知识。

3.你还知道其它的长度单位吗?(汇报)今天先来研究毫米和分米。(板书课题)。

二、认识毫米。

谁知道毫米这个长度单位?给大家介绍一下。

1.在格尺上找到1毫米。

卡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感知1毫米的长度。

3.说一说哪些东西的长度可以用毫米做单位。

4.通过数格尺上的格子体会1厘米=10毫米,介绍国际单位符号,用字母表示这个关系式。

5.先估测,再测量ic卡的长度和回形针的长度。同桌合作,量出食指的长度。

6.画线段:2cm5mm30mm10cm。

三、认识分米。

1.线段长10厘米还可以说成1分米,介绍国际单位符号,用字母表示这个关系式。

2.在格尺上找到1分米:数字0-10、1-11、2-12……。

3.用手卡住1分米的彩条,比划一下1分米有多长。

4.四人小组合作,用手中的工具量桌子的高度。

5.四人小组合作,利用手中的米尺和已经知道的关系式讨论探究米和分米之间的关系。

四、综合练习。

1.把四个长度单位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说一说它们之间的关系。

2.根据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填空。

3.修改淘气的信中用错的长度单位。

4.比较大小和填单位(机动)。

五、总结全课。

1.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课外延伸:其它长度单位。

板书设计:

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

1cm=10mm1dm=10cm1m=100cm。

1米=10分米1m=10dm。

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设计(模板16篇)篇十三

教学目的: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

3学会用毫米,分米作单位量物体的长度。

4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5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在实际操作中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分米和毫米以及米、分米、毫米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建立毫米,分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方法:直观操作法,启发式谈话法。

学法指导:教给学生操作方法。

教具准备:直尺(1米),课件,纸条(40),一分硬币40枚,棋子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找一生与师同站,其他学生发现“师生”之间有何不同,由高度引入。

2复习厘米,米。

〈1〉生用手表示1厘米,1米的长度。

〈2〉师:在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常用(厘米)作单位。

在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常用(米)作单位。

3出示一分硬币引入。

师:以厘米为单位测量一分硬币的厚度,如何?为什么?

一分硬币的厚不够1厘米,而我们又想比较准确地知道它的厚度,怎么办?

二:新授。

〈一〉毫米。

1要想比较准确地量出一分硬币的厚度,我们可以用一个比厘米更小的单位,毫米来测量。(板书课题)。

2认识毫米。

师:观察直尺上除了较长的厘米刻度线外,还能发现什么?

师:1厘米中间的每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2小格的长度就是(2)毫米。你还知道几毫米?

31厘米=10毫米。

师:数一数,在刻度1和刻度2之间有多少小格?是几毫米?

同样的方法数3—4之间有多少小格?几毫米?

自选1厘米数小格,汇报。讨论发现了什么?(1厘米=10毫米)。

师:验证:课件演示数小格。

4量硬币,感受1毫米。

师:量一般物体的方法是什么?生口答,师小结。

生测一分硬币的厚度,汇报。

师:指导学生借助1分硬币表示1毫米。

5练习。

〈1〉测量棋子任一条边长,汇报。

〈2〉课件出示练习题。

6小节:今后量比较短的物体长度或要求量的比较精确,就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二〉分米。

1测桌面的宽用毫米作单位,怎么样?

可以用厘米,也可以用毫米作单位。(板书:1分米)。

2认识,感受1分米。

师:在尺子上从0刻度起,1厘米1厘米的数出10厘米,指出:10厘米也叫1分米。

师;1分米和10厘米同样长,说明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

(板书:1分米=10厘米)。

师:从刻度2到刻度几是1分米?

师:用手势表示1分米大约有多长。

3分米条制作及应用。

师:2人一张纸条,一人测出1分米,并在最后画一条竖线,同桌用尺子测量检查。如果不正确,另测;正确,沿线折叠。师巡视指导。

师:用分米条测量桌子宽大约是几分米?多的部分用什么单位表示?

4教学1米=10分米。

同桌之间提问用手表示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的长度。(师贴分米条)。

师:共几个分米条?10个分米条是几分米?和学过的多长很相似?为什么?

指名提问,师小结。

验证:用1米长尺子测量得出1米=10分米。

三:练习。

课件出示。(巩固新知)。

四:1小节: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2作业:以毫米,分米为单位,测量家中物体长度,做一个记录。

板书设计。

毫米,分米。

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设计(模板16篇)篇十四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在二年级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在这节中,将要学习长度单位毫米。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因此,本节的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设计理念】。

鉴于学生的认识,课堂上教师应尽量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合作探究来解决问题;结合学生的动手操作,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每个学生都能融入其中,体验到动脑的乐趣;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2、过程与方法:采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的形式,自我体验达成目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并在学习中获得自信。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单位,形成表象,并应用概念正确表示物体的长度。知道1厘米=10毫米。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掌握用毫米量的方法,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准备】课件、直尺。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教师:对了,就是他的金箍棒,他的金箍棒吖,不但可以变长,还可以变短。现在猴哥一声令下:“变长!”,就变成了1米,1米=100厘米。猴哥说:“变短!”这是多长啊?金箍棒变短,变成1厘米。

金箍棒再变短,变成1毫米,但用尺子量,还没到1厘米,这究竟是多长呢?开始引入本节课的内容----毫米。

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2、学习毫米厘米之间的关系。

教师:1厘米中间有多少个小格?

3、即使做练习:金箍棒再变长,让学生看看数数现在是多长。

4、在生活中找一找1毫米,介绍我找的身份证的厚度,内存卡的厚度,1元硬币的厚度大约都是1毫米。

5、借助手势,帮助学生1理解毫米的长度单位。

师:怎样用手表示1毫米?

6、动手操作:(1)估一估数学书的长、宽、厚。

(2)测一测数学书的`长、宽、厚。

三、巩固与提高。

1、量一量:回形针,钉子。

方法:想对准0刻度,再看终点刻度。

2、故事:小狗弄断了尺子,没有0刻度时,应该怎样测量呢?

测量时,如果始端刻度不是0,测量结果则要用末端刻度减去始端刻度。

3、测量薄荷糖盒的长度。

四、回顾总结,加深理解。

1、当测量长度不是整厘米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厘米间每1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2、厘米和毫米之间的进率:1厘米=10毫米。

3、测量时,要用末端刻度减去始端刻度。

五、课后练习。

【反思】。

毫米是在孩子们二年级认识厘米之后的又一个长度单位的认识。本节课的故事引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微课中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测量建立表象,然后结合他们在生活中的实际事物对他们的认识进行检测,进一步巩固毫米在他们脑中的影象。

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设计(模板16篇)篇十五

学生在二年级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有了系统的学习,对长度单位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原来的基础上了解毫米产生的意义,理解1厘米=10毫米,感受1毫米的厚度对于学生来说难度不大。

二、学习目标。

(一)会用毫米做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二)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厘米、毫米单位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三)通过自主探究,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诀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明确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谈话激趣。

2.估一估。

估计数学书的长大约是()厘米,宽大约是()厘米,厚大约是()厘米,

3.量一量。

数学书的长是(),宽是(),f是()。

(二)学海探秘。

1.汇报课前小研究。

你知道了有关毫米的哪些知识?教师出示有关毫米的知识。

2.认识毫米,感知1毫米的长度。

(1)你能在尺子上找到毫米吗?找到后指给同桌看。

(2)指名到投影上来找毫米。(放大尺子)。

(3)小结:尺上1厘米中间还有许多小格,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3.认识1厘米=10毫米。

(1)我们知道刻度尺上的1小格就是1毫米,那么在1厘米中究竟有几毫米呢?请在自己的尺上选择任意的1厘米数一数。(出示视频)。

那么2厘米是多少毫米?4厘米呢?

4.测量。

(1书本第22页做一做。

(2)测量每条线段长度(以毫米为单位):

(三)巩固新知。

1.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一橡皮擦长。

(2)教室的长约10()。

(3)玻璃厚约5()。

(4)玲玲的身高为125()。

2.我会算。

8厘米=()毫米40毫米=()厘米。

10厘米=毫米3厘米4毫米=()毫米。

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设计(模板16篇)篇十六

苏教版二年级下学期《分米和毫米》。本节课是以厘米这个长度单位为纽带,将米、分米和毫米联系起来。借助测量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表象,认识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教材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多种活动,建立丰富的表象,逐步形成空间观念。但由于生活中学生缺乏测量物体长度的经验,又很少用到分米、毫米这两个长度单位,因此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表象很难建立。

二、教学方法。

让学生通过观察、数一数尺上的刻度,动手量一量,用手势比一比,说一说生活中的实例等多种活动,感知、体验、建立丰富的表象。让学生在进行估测、实际测量比较、验证的过程中强化表象,从而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能在具体的情境中估计并测量物品的长度。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三、教学过程。

(一)迁移引入。

1.谁能说说自己的身高是多少?米和厘米是我们已经认识的长度单位。

板书:米(m)厘米(cm)。

2.你能用手比划一下1米有多长吗?比划这样的一庹长。1厘米呢?对,这么一小段。

3.那么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1米=100厘米,并板书。

4.下面我们来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

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一幢楼房高50();一棵大树高9();一支铅笔长15();文具盒宽大约1();文具盒长大约2()。

是米还是厘米呢?指名回答。米和厘米之间存在一个新的长度单位,知道是什么吗?板书:分米(dm)。

(二)研讨探究。

1.认识分米。

(1)量一量:1分米、2分米到底有多长呢?请同学们量一量自己的文具盒长和宽大约是多少厘米?10厘米就是1分米,20厘米就是2分米。然后完成练习。

小结:不管从哪个刻度开始,只要满10厘米那就是1分米。1分米=10厘米,并板书。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问题,体会测量时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的重要性,进而体会引入较大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长度单位米,认识表示长度单位的符号“m”。初步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

3.在实际测量中理解1米=100厘米。

4.通过实际测量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以及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

教学难点:理解1米=100厘米。(调整为:建立1米的正确认知)。

教师准备:1支7cm长铅笔、12把米尺、学生尺、1根长绳、1根1米长绳子、双面胶、剪刀。

学生准备:学生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测量铅笔的长度需要什么工具?测量所得数据要用什么作单位?

2.用厘米尺测量老师手中铅笔的长度。

(学生在投影上演示,教师强调测量时需要注意:把尺的刻度0对准铅笔的左端。)。

二、设计意图:通过测量铅笔的长度,既复习了尺子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又为接下来的测量黑板的长度打下基础。

教后思考:通过对厘米和厘米尺的复习,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巩固认知,另一方面可以为新课学习做铺垫,达到“教结构用结构”的作用。这两节课的教学结构基本上都是:情境导入——认识工具(米尺或厘米尺)——认识米(或厘米)——通过测量充分感知1米(或1厘米)有多长,进而建立1米(或1厘米)的实际观念。

三、引入新课。

1.情境导入。

(1)课件出示小动画:量黑板的长度。(先是用厘米尺量,后改用米尺量)。

设计意图:通过测量活动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用厘米量较长物体的不便利,从而产生困惑,积极主动认识米。

教后思考:这个环节原打算让一个学生来讲台上实际操作,但在上课之前又觉得有点费事儿,于是改成了观看动画。相比之下觉得改变后虽然节约了2分钟左右时间,但给孩子们留下的印象不足够深刻。根据研讨中小组其他成员的建议,若改成师生比赛或是两个学生比赛,应该可以更高效一些。

2.点明课题。

量较短物体的长度,用厘米尺就行了,但量较长的物体长度,用老师手中的尺子测量方便了,像这样的尺子叫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认识米用米量”。(板书:认识米用米量)。

四、探究新知。

1、估计1米的实际长度。

师:老师的身高是1米65厘米,你能估计一下,从地面到老师身上的哪儿大约是1米高呢?(学生根据已有经验进行估计,并贴上标签)。

教后思考:这个环节耗时很长,而且效果不佳。究其原因应该是以下几点:一是铺垫不足,要求不够明确,以至于一开始孩子们根本不知道我的意图何在;二是老师的身高对孩子们来说是陌生的,1米65厘米看似是一个估测的依据,但实际上孩子们并不知道如何去使用这个数据,于是就干脆不用;三是这一环节中孩子们更多的是关注于贴在老师身上的彩色纸条,而忽视了问题多本质——一米有多高。这一环节如果能够从孩子们自己的身高入手,这样的话效果可能会好一些。

那怎么才知道谁估的最接近呢?

(生:用尺子量。)。

师:用哪把尺子呢?是大家手中的厘米尺吗?

(生:不是,应该用米尺。)。

师:好,那接下来我们先来认识一下“米尺”。

设计意图:从估测老师的身高中的1米入手,学生肯定兴趣很高,在此过程中,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估一估1米到底有多长,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估测意识,也为建立1米的长度单位打下了基础。

教后思考:整个环节孩子们确实挺活跃的,但是由于操作不当(演示时大部分学生看不到;活动组织不严谨导致有的孩子趁机开小差),导致部分孩子无法完全参与进来,进而转移注意力。结合小组研讨中各成员的建议以及自己的思考,这个环节可以有两种不同的设计:

设计一:先让孩子们报自己的身高,再根据自己的身高估测1米的高度,然后引入测量工具——米尺,之后再利用米尺准确测量,明确1米的高度,最后寻找身边的1米(如1庹,窗户高度、电棒管的长度等等)。这种设计大致思路基本上和我原有设计相同,是先估测,再认识米尺,最后准确测量,再联系生活寻找1米,只是主体由“我的身高”换成了孩子们自己的身高,这样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应该效果会好些。

设计二:在认识米尺之后,直接用米尺准确量出自己身高中1米的'位置,建构1米的认知表象,最后寻找身边的1米(如1庹,窗户高度、电棒管的长度等等)。这种设计的确有助于较好的建立1米的认知表象,而且会更高效,但是缺少了估测的环节,原本孩子们就缺乏“估测意识”,估测能力的培养应通过不断地渗透,一点点培养起来。

2、认识米尺。

出示米尺。

(1)谈话:每个小组的桌上有1把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用它来量比较长的物体就容易多了。

请大家拿出你们的厘米尺,跟米尺比一比,找找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数字相同,都是从0开始,从小到大排列;刻度线相同,两根长刻度线之间相距1厘米,两根长刻度线之间有9跟短刻度线,其中正中间一根稍微长一点。不同之处就是厘米尺较短,数字较少,而米尺较长,数字也较多。)。

(2)那米尺上一共有多少刻度?(100个刻度)100刻度就是100厘米就是1米。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米=100厘米。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对比、思考学生自主发现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教后思考:通过对米尺和厘米尺的对比观察,孩子们对米尺和厘米尺基本上都有了较清楚的认识。

3、用米尺量。

(1)提问:到底老师身上的哪儿离地面是1米高呢,谁来帮老师量一量。(学生测量后,在1米的位置贴上标签。)。

小结:量物体的时候,一定要从物体的一头开始,用卷尺或米尺的0刻度对齐物体的一端,尺子要放直。(课件演示)。

(3)谈话:同学们现在知道1米有多长了吗?请小朋友张开双手,先估计一下,自己的一庹比1米长还是短。再同桌合作量一量。

(4)交流。现在你能用双手比划出1米大约有多长吗?(学生用手比划1米的实际长度)。

(5)谈话:请小朋友在教室里找一找,你的身边哪些物体长约是1米。再小组合作动手量一量。之后,全班交流。

(6)估一估,量一量:黑板大约长几米?

(7)小结:量哪些物体的长要用米做单位?——较长的物体。

设计意图:通过估一估、量一量、比一比、找一找等实践活动,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充分感知1米有多长,建立1米的实际观念,并学会测量长度的方法.

教后思考:整个设计应该和“估计1米是多少”部分融合起来,可以采用前面提到的“设计一”或“设计二”。

五、活动巩固。

下面,我们来做个小游戏:老师带来了一卷绸带,请两个同学把这卷绸带慢慢的拉开,其他同学认真观察拉开的绸带,如果你觉得拉开的绸带的长够1米了,就立即喊“停”(学生活动)。

当学生喊停后剪下,贴到黑板上。指着黑板上的丝带问:这正好是1米吗?怎样才知道它到底有多长呢?(可以用尺量)。

方法一:直接量黑板上的丝带,长或者短了,再追问:那1米到底有多长?再剪一根1米长的丝带贴上去,对比。

方法二:再剪一根刚好1米的丝带贴上去,直接对比。

设计意图:通过剪丝带的游戏进一步感知1米有多长,进一步建立1米的实际观念。

六、方法应用。

1.提问:你能估计出1米长的队伍大约能有几人吗?(学生可能想到,竖着排大约有5人,横着排大约有3人。再实际排一排)。

提问:想一想,同样是1米长的队伍,为什么有的大约有5人,有的大约有3人呢?

2.小组活动。

要求:估计一下,用我们平时的步子走1米长的路大约要走几步?(请几个同学上来走一走)。

提问:同样走1米,为什么走的步数不一样?

谈话:同学们想知道自己走1米大约要几步吗?

小组合作:在地面上量出1米的距离。每个同学都来走一走。

教后思考:“剪丝带”和“1米大约有几步”这两个活动由于时间关系没有进行。

学生纷纷站在老师的身边,最后成一个半径是1米的圆。

设计意图: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体验观察、比较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后思考:由于前面少了“剪丝带”、“1米大约有几步”这两个环节,孩子们脑子中的1米还停留在“比自己的身高矮一些”和“比一庹短一些”这样的“身体”的层面,无法降落到地面,所以最初在站的时候并不是很顺利。另外这个活动只能少数十几个学生参与,学生参与面不是很高。如果这样修改一下:每3个小组为一大组,请一位同学先站好,听口令其他同学站到距他1米的位置。这样每个孩子都可以参与进去,学生积极性会更高,而且每个同学都能建立1米在地面上的长度这一认知。

七、梳理小结。

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们有哪些收获?

这节课我们又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米”,张开双臂比划一下,1米有多长。还知道了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其实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长度大约是1米的物品,课后同学们可以找一找,量一量。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的学习做一个简单的回顾整理,形成基本的知识网络,整理学习思路,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八、课堂检测。

a卷:

1.两人互相量身高,_______米______厘米。

2.(1)量一把牙刷的长,用()做单位。(2)量篮球场的长,用()做单位。

(3)从直尺的0—1是()厘米;从直尺的0—5是()厘米。

3.在()内填写合适的长度单位米或厘米。

教室长9()黑板长2()小明身高124()课桌长50()。

b卷:

1、选用合适的长度单位:米或厘米。

铅笔长18()一棵大树高10()一张床长2()教室长10()。

桌子高90()操场长200()一个杯子高10()桌子长100()或是1()。

2、判断:

(1)小红身高是145米。()。

(2)操场上的跑道长300米。()。

(3)米和厘米都是长度单位。()。

(4)因为1米=100厘米,所以长度单位厘米大于米。()。

(5)一根跳绳长3厘米。()。

(6)一枝铅笔长13米。()。

(7)有三条带子,第一根长6米,第二根长6厘米,第三根长60厘米,哪根最短?()。

教后思考:课堂检测部分分了两个层次,这是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不一样,有针对性的让每个学生都有不同层次的收获。这份练习题课堂上没来得及做,留作了看下作业。

九、布置作业。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了一定的用尺度量能力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对于新的计量单位毫米,学生通过使用直尺,已经有了一些感性认识,计量单位分米虽然不常用,但它对学生理解长度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是很有必要的。

新的课程标准的根本目的在于为个体的发展服务。个性的和谐,理性的培养,情操的陶冶,身心发展的平衡等都是新课标所追求的目标。基于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除了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这个知识目标外,重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存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简单的推理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在操作中培养学生的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说教法和学法: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情感态度、培养能力的关系。在《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中,为了不让学生一味的接受和积存知识,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我们注重借助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运用多种方式,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让学生分小组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他们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在轻松的氛围中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一系列活动,互相合作,集体探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

说教学过程:

一、用自主探究,育实践能力。

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让学生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以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基于此,《分米和毫米的认识》中,对于分米的教学,我把空间留给了学生,让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自主探究。例如教师问:“关于分米你已经知道了些什么?”接着出示1分米的尺,让学生理解1分米在尺上的长度,并通过找一找、说一说、比一比、估一估、画一画、数一数、量一量等环节加深对一分米长度的印象,通过自已的操作来发现知识,学习知识。

二、以层层引入,导数学新知。

接受式的学习固然同样给了学生科学概念的结论,却没有给学生一个探索和探险的经历,学生随之失去了培养科学精神、科学观念、科学方法的机会。会发现学生把知识“抛”得很快,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对教学知识主动的建构过程。因此,教学《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时,对于米、分米、厘米、毫米的进率关系,我们没有硬性灌输,而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经验出发对教师所讲的1小格就是1毫米,10厘米就是1分米,重新加以解释,重新建构起新的认知结构。在比较、分析、推理之后,学生形成了新的知识体系,也就是不同单位的长度: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从而真正地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实际问题。

在认识毫米时,教师先让学生量一量数学书的厚度,问:“你发现了哪些有关毫米的知识?”当学生说出直尺上一小格就是1毫米时,教师立刻出示课件并引导问:“那么1厘米有多少毫米呢?”让学生来数一数,得出1厘米=10毫米。教师继续问:“那么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大约是1毫米呢?”请学生量一量,了解生活中一毫米厚的物体有哪些,加深对毫米的认识。

三、让趣味练习,促知识巩固。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富于挑战性的,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及交流等等数学活动。可是在稍显枯燥的练习中,如何来体现数学学习的挑战性,如何让数学练习也能深深的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呢?我们设计了“小明的日记”这一环节,学生在读日记的过程中发现了错误,笑声不断,教师就因此而提问:“你们笑什么?”学生指出各种错处而改正,整个改错过程中,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环节就让数学知识一下子变得鲜活起来、生动起来,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的亲切,久而久之对数学产生深厚的兴趣和积极地情感。

文档为doc格式。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8.统计方法可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避免主观臆断和误导。统计分析报告的撰写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规范,以下是一些撰写指南和范例。让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
合同协议是指当事人在特定事项上达成一致意见,并以书面形式确定权利义务关系的文件。在起草合同协议时,可以参考以下范文中的表述和用词方式,提高约定的准确性。
通过大班教案的实施,能够提高幼儿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参与。大班教案的编写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特点,以下是一些富有创意和教学效果好的案例。1、倾听故事,体验“咕隆
社会实践报告是对参与社会实践的历程、心得、感悟等进行记录和表达的一种方式。想写一篇出色的社会实践报告吗?不妨看看下面这些范文,或许能给你一些灵感和启示。
经过调查和研究,我们发现需要对某个问题做出报告并提供解决方案。以下是小编搜集的调查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了解和应用调查报告有所帮助。3月28日,我作为一名小记者,
活动方案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其合理性、可行性和领导力的发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成功活动方案范例,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消费质量报》联同四川省
毕业典礼是我们告别校园生活的时刻,也是迎接新生活的起点。以下是一些毕业典礼中令人难忘的时刻,让我们一起感受这份庄严与喜悦。毕业将至,有的人选择继续求学,而有的人
工作汇报是一种监控和自我反思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不断提升工作的水平和质量。我们为大家准备了一批经典的工作汇报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能够提高大家的写作水平。
更多申请书是在我们工作和学习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种书面材料,它是我们向上级申请某项权益或资源的必备文书。掌握好申请书的写作技巧和要点,能够更好地提高自己的申请成功
活动方案需要灵活性,以适应可能出现的变化和意外情况。在以下范文中,你可以找到各种类型的活动方案,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参考和借鉴。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
幼儿园小班是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起点,我们对他们的表现需要进行总结和概括。下面是一些优秀的幼儿园小班总结范文,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指导。通过策划幼儿园方案再
通过工作计划的实施,可以推动幼儿园教育的发展,提高幼儿教育的品质和影响力。希望这些幼儿园工作计划范文对您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祝您取得好成果。3、形成良好的活动
通过活动总结,我们可以深入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找出问题并加以改进。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成功的活动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借鉴和思考。
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沉浸其中,感受到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在这里,我们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精彩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以启发和思考。最近语文上到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我
报告范文的结构应该合理,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每个部分的内容都要紧扣主题。这是一份精心挑选的报告范文合集,包含了各个领域的经典案例,希望对大家的报告写作有所启发
月工作总结是一种对自己工作成果的量化和呈现,有助于向领导和同事展示自己的实际工作情况。以下是一些成功人士的月工作总结,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宝贵的经验和思路。
心得体会是一种反思和思考的过程,通过总结自己的经验和感悟,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提升自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经典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月工作总结是每个月结束时对过去一个月工作进行总结、归纳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审视过去的工作,总结经验教训,为未来的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这里提供
教学计划还可以帮助学生合理规划学习任务,提高学习自觉性。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教学计划的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制定自己的教学计划。1.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
在幼儿园小班的教学中,重点是培养孩子的基本生活和社交能力。幼儿园小班常用的教具和教材推荐,供家长和教师们参考。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制作玩具,美化自己的生活
活动方案的制定需要考虑到参与者的需求、资源的利用以及目标的实现。活动方案七:主题为“心理健康”,旨在关注和关爱参与者的心理健康和心理需求。通过开展情绪管理、压力
在写心得体会时,我们可以回顾过去的经历,总结成功和失败的原因,以及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下面是一些精选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和帮助。
心得体会是我们通过思考和实践得到的经验总结,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接下来,我们将分享一些出色的心得体会范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和学习。后来,我才明白,
心得体会的写作可以帮助我们记录下以往的经验,方便以后的参考和借鉴。接下来是一些有关心得体会的范文,让我们一起来参考和学习。我还是打算在这么长的假期中做一些更有意
幼儿园中班是孩子们接触新知识、培养好奇心和发展创造力的阶段,总结他们的学习进展能更好地指导他们的发展方向。以下是幼儿园中班的学生们在音乐课上表演的一些节目,大家
综合实践是指将多种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情境中的一种综合能力。如果你对综合实践有任何问题或困惑,可以参考以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常见问题解答。我们出发了。在
实习鉴定可以帮助实习生发现自身在实习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为今后的发展提供参考。以下是一些实习鉴定的典型例子,希望能够为大家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充分运用多种教学
幼儿园小班的家校合作非常重要,家长应积极参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过程。在这里,我们整理了一些不同类型的幼儿园小班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活动目标:1.练习一个跟
在制定工作计划表时,我们可以考虑将重要的任务放在优先级较高的位置,以提高工作效率。下面是一些经过验证有效的工作计划表范例,希望能对大家的工作有所帮助。
个人总结需要真实客观地评价自己的过去,同时也要展望未来,制定更高的目标。在以下的个人总结范文中,你可以了解到不同人的成长轨迹和心路历程。我们共新批各类社会组织2
制定工作计划表也有助于我们逐渐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时间管理意识,提高我们的职业素养和工作能力。这是一些经典的工作计划表范文,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实用的写作技巧
通过工会工作总结,可以发现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为下一步的工作制定改进措施提供依据。在下面的总结范文中,可以看到工会工作在维护职工权益、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等方面取得的
通过自我评价,我们可以对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通过阅读这些自我评价范文,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为今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思考和方向。我们不光需要别人的
学生演讲稿是学生展示自己学习成果和经验总结的一种方式,可以让他们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方法。下面是一些经典的学生演讲稿,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灵感。
幼儿园大班的每一天都充满了乐趣和惊喜,孩子们在快乐中成长,收获无尽的幸福。小编整理了一些幼儿园大班总结的范文,希望能够给你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技巧。新的学期新的希
生产需要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以保障未来世代的生存和发展。下面是一些关于绿色生产的经验分享,希望能够促进环保发展。安全检查是及时发现生产中的不安全因素、消除
每一份销售工作总结都是我们成长和进步的见证,它记录了我们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下面是一篇详细的销售工作总结,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进入酒业公司以来,
销售工作计划是销售团队为达成销售目标而制定的详细行动计划。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销售工作计划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学习、借鉴吧。销售工作计划的成功执行对于企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成长和收获。下面是我整理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思考。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
教学工作总结不仅能够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也可以增强我们的教学信心和自我肯定。小编特地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教学工作总结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
主持词不仅仅是引导活动流程的工具,还可以运用幽默和笑料来活跃气氛。接下来是一些来自成功主持人的主持词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在主持中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进入新的一年,总结过去的一年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未来的目标。通过这一年的努力,我逐渐明确了自己的职业定位和发展方向,并为之奋斗不已。
高三教案中会设定每个学科的教学目标和学习任务,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主思考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高三教案范文,希望能够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些教学思路和教
心得体会的反思和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避免重复犯错。请大家阅读以下范文时,注意其中所表达的思想和感悟,或许可以启发到我们。近年来,急诊外科护理作为
读范文可以帮助我们丰富写作素材,写出更有逻辑性的文章。小编在收集范文范本时,尽量从不同来源和角度进行选择。阜阳市建设委员会:如果我方在贵中心组织的投标中中标,我
应急预案可以用来指导人们在突发事件中保持冷静、有序地进行紧急处理。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应急预案范例,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
工作计划书还可以用于与团队成员、领导以及其他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和协调,提升工作合作的效果。现在,我们将展示一些优秀的工作计划书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
演讲稿是一种通过口头表达方式向听众传递信息和观点的文本材料。请大家继续阅读下面这些演讲稿范文,相信它们会对你们的演讲稿写作提供一些帮助和指导。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
讲话稿的成功与否离不开充分的准备和演讲者的自信与发挥。通过参考这些讲话稿范文,我们可以学习到一些成功演讲者的经验和技巧,以在自己的演讲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社区工作总结是我们对过去一段时间所做工作的回顾和总结,有助于我们提升工作质量。社区工作总结是促使我们在社区工作中不断提高和进步的重要途径。写社区工作总结时,我们
自我介绍是一个展示个人魅力和优势的机会,通过精彩的介绍,我们可以给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请大家参考下面这些自我介绍篇章,希望能够对你们有所启迪。我叫xx,今年27
银行为个人和企业提供信贷资源,支持他们的发展和扩大规模。最后,请注意保管好个人银行卡和密码等信息,防止金融安全事件的发生。一、行业分析(简单)(标题:小三、加粗
辞职报告是一种正式的告别,它需要向公司说明辞职的原因、离职的时间和对工作交接的安排。接下来,大家一起来看看一些成功离职员工的精彩辞职报告范例。尊敬的领导:你好!
在企事业单位、学校和社会组织中,应急预案是一项重要的安全管理制度。下面是一些应急预案执行中常见的挑战和解决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教育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生命
一份好的计划书应该具备清晰明确的目标和具体可行的计划,以及相应的时间和资源安排。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一些计划书范文,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了解一下其中的亮点和特
在学期工作计划中,我们可以列出每个学科或项目的具体目标和计划所需的时间和资源。小编为大家精选了一些学期工作计划的亮点和特色,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
居间合同应当符合市场竞争的原则,确保双方在交易中的公平和诚信原则的原则,维护市场的秩序和稳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居间合同示例,大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适用。
月工作总结不仅是对自己工作的回顾和总结,还是对自己职业规划和发展的思考和规划。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些月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这些范文可以帮助你更好地
心得体会是我们对自己思考、行动和成长的记录,它可以帮助我们不断优化自己的发展路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十月,是一个金灿灿的
教师工作计划包括教学计划、备课计划、教研计划等,每项计划都具有相应的目标和步骤,能够帮助教师达成工作目标。我们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教师工作计划的范文,供您参考借鉴。
幼儿园工作计划是教师针对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需要,制定的具体工作方案。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值得参考的幼儿园工作计划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为认真贯彻和落实教育局有
教师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教师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提前规划好每一天、每一周、每一月的工作内容,达到更好的组织和管理。掌握一份好的教师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教师事半功倍,提
优秀作文是一种能够描述生活、诠释人生哲理的文学作品,它能够让人感悟生命的智慧。那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一些出色的优秀作文范文,一起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吧。
买卖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它推动了产品流通和资源配置的优化。通过学习买卖成功的经验,我们可以总结一些买卖的技巧和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
银行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承担着资金中介、支付结算和金融监管等重要职责。如果你对银行相关知识有任何疑问,请阅读以下常见问题解答。承租人:_________。联系电
撰写检讨书可以使我们更加客观地审视自己的行为和态度,并及时调整不当之处。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优秀的检讨书范本,供大家在写作时参考借鉴。尊敬的教育局领导:非常理解
工作总结是我们不断提高自己的关键步骤,它能够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发现潜在问题。想要了解如何写一份较完整的月工作总结,看看其他人的范文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军训增强了我们的身体素质,通过不断锻炼和艰苦训练,我们的体力和耐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下面是一些经过整理的军训心得体会,以供大家借鉴和思考。时光之羽,掠过时间的河
思想是人类独特的心理活动,是我们理解和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以下的思想表达范文来提升自己的写作素养和表达能力。师:碧蓝的天空,洁白的飞鸟,摇曳的青
教学工作计划的编写和实施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态度。接下来是一些教学工作计划的实用范本,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
合同协议的签订是商业交易的重要环节,是维护市场秩序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在编写合同协议时,可以参考下面的范文,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补充。下达责任方:(以
计划书的编写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目标要求,同时也要考虑可行性和实施的可能性。在下文中,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一些优秀的计划书样本,欢迎大家阅读并学习。一、活动背景:每年
手机不仅仅是用来通话的工具,它还具备了很多其他功能。我们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手机维修和保养的小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使用手机。第一条为扩大销售,以低价位、高质量
生产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需要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手段来降低风险和提高效益。大家可以从以下范文中找到适合自己企业的生产管理方法和生产效率提升的思路。
国旗下是我们永不放弃的信念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的象征。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国旗下的名人名言,它们是对国旗意义的深刻诠释和肯定。金桂飘香,花好月圆,在这美好的节日里,人
月工作总结是在每个月结束时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梳理和总结的一种方式。以下是一些写得不错的月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提供一些写作上的思路和方法。总结的目的就是要肯定成
工作计划范文是对个人或团队在一定时间内工作目标、任务和计划进行总结和概述的书面材料。它有助于明确工作目标,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我觉得我们应该制定一份
在写月工作总结时,我们应该注重数据分析和事实依据,让总结具备说服力和可信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月工作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和借鉴。在这些范
计划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和更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需求。如果您正在编写计划书,那么以下是一些精心挑选的范文,或许对您有所帮助。
实施方案的可行性需要经过充分的论证和实践验证,避免盲目行动和不必要的风险。在制定实施方案时,我们可以借鉴一些成功的经验和教训,以下是一些经典案例的概述。
活动方案的优化可以通过不断总结和改进来提高活动效果。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推荐一些实际应用的活动方案,供大家参考和借鉴。本次活动要以敬老”为中心,实施一系列的人性化
写一份月工作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工作的进展和成果,为下一个阶段的工作做好规划和准备。无论你是刚刚开始写月工作总结,还是想提高写作水平,这些范文都能给你一
活动策划需要考虑时间、地点、参与人员、预算等多个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制定详细的计划。在下面,我们整理了一些活动策划的最佳实践案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
担保可以为借贷双方提供一种相对安全的交易环境,增加交易的成功概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担保业务操作流程,供大家参考。甲方:乙方:为了完善和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
策划方案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对市场和目标群体的深入了解。这些策划方案范文可以为我们带来新的灵感和启示,让我们的工作更加高效和有价值。1847年卡地亚(carti
计划书还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起良好的工作习惯和学习习惯,提高自己的自律能力和学习效果。以下是一些经过认真梳理和整理的计划书范文,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灵感和实践的参
工作计划书是有效推动工作进展的重要工具,它能够让我们高效地实现工作目标。小编为大家找到了一些优秀的工作计划书范文,希望能够为大家的工作计划书写作提供一些建议和借
活动策划需要考虑参与者的需求和兴趣,制定相应的活动内容和形式。接下来是一些活动策划中的实用工具和资源推荐,希望能提高您的工作效率。辞旧迎新,我们即将迎来新学期,
写培训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梳理知识结构,形成对所学内容的整体把握。接下来是一些优秀的培训心得体会样本,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首段:引入温泉酒店的概念,说明对
各位朋友们,大家好!我将担任今天的主持人,并为大家带来一场盛大的活动。在这里,我为大家带来了一些经典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月工作总结是对自己工作能力和成果的一种自我评价和展示。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几篇月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清华园街道社区治安巡逻队于20__年1月正式成立,共
活动方案的编写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和工具,以满足不同活动的特定需求。以下是一些成功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精选方案,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一、指导思想:今年9月第三周是
护理是一门细致入微的艺术,要求护士具备丰富的知识和技能。在总结中提及病人的反应和参与度,以评估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效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护理总结范文,供大家
1、在平时,我注意同学们的思想动态,发现并解决问题。对于个别“钉子户”与他们谈心,让其解决自己的不足与缺点,使我们班的全体成员能积极奋进。2、建立了班级qq群,
幼儿园大班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样,包括语言、数学、科学等各个方面。以下是幼儿园大班的家庭作业布置,请家长们积极配合完成。大家听过老鼠也会娶新娘的吗?下面由小
通过制定工作方案,我们能够更好地掌握工作进度和完成情况,及时调整和改进工作计划。下面是一些来自专家的工作方案示例,希望能给大家的工作带来一些借鉴和启示。
工作计划书还可以帮助我们提前预测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工作计划书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为落实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机制,进
德育工作计划是学校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德育工作计划范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
家长会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衔接点,通过家长会,家长和教师能够共同探讨教育问题,共同制定学生的发展目标和计划。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家长会议题,希望对大家组织家
通过写演讲稿,我们可以更好地理清思路,提炼重点,使得自己的观点更加清晰明了。通过阅读这些演讲稿范文,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和演讲能力。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