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心得体会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记录下自己的思考和感悟,以便日后回顾和回忆。心得体会是我们对学习和生活的感悟和总结,以下是一些经典的范文,供大家参考。
实践论文心得体会(通用16篇)篇一
第一段:引言(200字)。
实践论文是大学期间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实践与实证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在撰写实践论文的过程中,我亲身经历了资料查找、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等一系列环节,从而获得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与心得体会。以下是我的一些深刻体会。
第二段:实践体会(300字)。
在进行实践研究时,首先我需要收集大量的文献资料进行阅读和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我认识到文献的重要性。通过阅读文献,我可以了解到相关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和研究方法。除了专业的学术文献,还有报纸、杂志和互联网等多种信息渠道也可以提供宝贵的参考资料。因此,我在收集资料时尽可能广泛地获取信息,以便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研究对象。
第三段:实地调研(300字)。
实地调研是实践论文中必不可少的一环。通过实地调研,我可以深入了解实际情况,与相关的实践对象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互动,从而更好地了解研究对象。在实地调研的过程中,我需要充分准备,并与被调查对象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与实际情况结合,我能够更加准确地获取相关数据和信息,进而对论文的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
第四段:数据分析(300字)。
数据分析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通过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我可以得出一些新的结论,并验证或修正已有的理论观点。数据分析需要使用一定的统计软件和方法。我在进行数据分析之前,需要对软件和方法进行充分的学习和掌握。只有具备科学的数据分析能力,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和推论。
第五段:总结体会(300字)。
实践论文的撰写是一个漫长而也是艰辛的过程。在此期间,我不仅需要克服各种学术难题和困难,还要面对自己的不足和不完善。但是,通过这个过程,我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启示。首先,实践论文要求全面了解和熟悉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其次,实践论文需要考虑到现实情况和实践问题,必须具备一定的调研和实践能力。最后,实践论文还需要有一定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总之,实践论文的撰写是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考察,也是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
结论(200字)。
通过撰写实践论文,我深刻体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得出高质量的论文。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更加重视实践经验的积累和理论知识的应用,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实践论文的撰写经历不仅是我的重要成长经历,也是我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
实践论文心得体会(通用16篇)篇二
地理实践是地理学专业学生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通过实地考察和调研,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而撰写地理实践论文则是对实践成果的总结和归纳,也是对地理观察和研究能力的考验。在完成地理实践论文的过程中,我深感到了学习和成长的快乐,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心得体会。
第一段:地理实践的重要性及其目的。
地理实践是地理学专业学生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它可以帮助我们实践学习地理知识,了解和感受真实的地理现象。比如,我曾参加过一次地理实践活动,前往某海岛进行采集和调查。通过亲身经历,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海岛环境的复杂性和脆弱性。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学会收集参考资料和调查数据,还要用地理理论和方法来分析和解释实际问题。地理实践的目的是要培养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并将理论学习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为我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写地理实践论文是一项相当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需要我们付出大量的时间和努力。首先,我们需要对实践过程进行详细的回顾和总结,梳理出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然后,我们要将实践结果与地理理论相结合,分析实践现象与地理规律之间的关系。在论文的写作中,我们需要讲究逻辑性和条理性,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提供充足的证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最后,我们还要进行精心的排版和修订,确保论文的语言流畅、结构完整、图表精确。
通过完成地理实践论文的写作,我获得了许多宝贵的启示和收获。首先,我意识到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只有将地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其次,我感受到了调研和数据分析的重要性。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收集和整理大量的实际数据,并运用统计方法和地理模型进行分析。最后,我发现写作是思考的过程,通过写作,我能够更好地理清自己的思路,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完成地理实践论文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首先,我发现自己对一些地理理论的掌握还不够深入,需要加强对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的学习。其次,我在数据收集和分析过程中遇到了困难,需要进一步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最后,我意识到写作技巧对于论文质量的重要性,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第五段:总结与展望。
通过完成地理实践论文的写作,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地理学的魅力和实践的重要性。论文的写作过程不仅帮助我总结和展示了自己的实践成果,还锻炼了我的调研和分析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写作能力。尽管我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还存在不足,但我相信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我将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地理能力和写作水平。我期待着将来继续参与地理实践,不断拓宽自己的眼界和知识面,为地理学科的发展做出贡献。
实践论文心得体会(通用16篇)篇三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电大学生在进行现代远程开放教育过程当中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工具之一,作为一门计算机知识的入门课程,其操作性相对较强,在教学进行的过程当中就有必要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样一种目的的实现就需要在教学过程当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结合多媒体教学课件来进行讲解和演示,其目的就在于利用逼真的画面、精炼的文字以及生动的声音来完成深入浅出的讲解,再进一步的结合学生上机操作基本上就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当前的远程开放教学模式之下,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的教学教材就不能够仅仅局限于文字教材,而是应当较好的实现多种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的结合,形成相对丰富的教学资源综合体。
显然,这样一种教学模式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有着较大的区别,这里主要考虑的是计算机应用基础这样一门课程本身较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决定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只有更好的实现自主学习才能够达到我们所希望的教学效果,而这无疑就需要其教材运用上述丰富的教学资源丰富体。
在当前的社会形势环境下,计算机应用基础根据其教学目标、教学特点以及教学要求主要涉及到的是三个大的部分:windowsxp,word,excel,其对于这样三个方面内容的剖析相当清晰细致,学生完全能够独立的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教材在进行编排的过程当中是采取了较多的措施来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这其中就包括与基本教材完全配套的教学光盘,能够对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予以完整清楚的讲解,还相应的.附上了学生在操作过程当中可能需要的软件或者是应用指南,对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进行非常有帮助。
除此之外,形成性考核联系册也是教学过程有效的辅助方式之一,其主要的作用就是对学生在课堂上或者是课堂以外学到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巩固和深化,以求更进一步的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以及所学操作过程的认知和理解,教师在此学习过程当中也可以通过这样一个平台来对学生学习的成果进行考核和审查。
事实上,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是有较多方面的途径和方法来展开学习的,中央电大的电大在线就是较为稳定和成熟的方式之一,除此之外,吉林电大以及桦甸电大的远程在线教学平台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相当丰富的学习资源,且这样一些学习的平台将大量的教学信息较好的整合成为了多媒体数据信息的形式,因此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常规学习、理解和接受。
在此过程当中为克服部分地区internet网还没有普及的难题以及学习希望在家展开学习的愿望,教材还为每本书都配置了vcd和cai光盘和教学录音磁带来辅助学生的学习。
由此我们就不难看出,在现代远程教学环境之下,各个学科的教学都是会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到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多样化多层次的媒体结合的。
2针对电大学院特点展开教学活动。
通过上文的分析和说明我们就可以看到,在远程开放教育当中更多强调的就是学生的自主学习,也就是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位置之上,教师则是引导的作用,这样就使得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不再是占据绝对的主导位置,更多的是为学生的学习和自学提供指导,在学生进行学习进度的安排以及答疑解惑当中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这样一种说明我们就可以认识到,将学生置于主体位置并不意味着教师在这一环节当中不再发挥作用,仅仅是将教师的角色和位置进行了简答的调整而已,对于教师工作的进行一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都是非常有好处的。
电大学生具有其固有的特殊性,主要就是因为大多数的学生同时都是在职人员,因此其基本的文化水平是有着较大区别的,基本上处于层次不齐的状态,有的学生对于操作系统以及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相当熟悉,还能够熟练的进行收发邮件和上网等,甚至于有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编程语言,但与此同时需要注意到的是部分学生根本就没有接触过计算机,在这样一种实际的状况之下就需要考虑如何对基础完全不同的学生群体进行同一知识点的教学和讲解。
再者就是不同学生对于计算机知识本身的接受能力也是有着较大的区别的,有的快又的慢,这都是非常正常的,但作为教师就必须要在教学的环节当中处理好这样一些不同学生群体之间的学习关系,尽可能的在保证教学进度的同时控制好不同层次水平学院的实际学习情况。
在实际的教学环境下,这样一些方面的问题已经成为了电大教师面前的大难题之一,为更好的解决这样一个难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日常的教学工作。
2.1把握大纲要求内容。
在这里主要强调的是在进行电大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过程当中切实的把握住大纲当中给出的具体要求,按照要求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并在此过程当中进一步的突出教学重点。
具体来说,就是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将各个教学环节都涉及到,但是针对于教学大纲当中做强调的重要性高低来进行一定的取舍,如对于一些要求了解的内容完全可以点到为止,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提携,有兴趣的则可以在课后自行进行研究;对于大纲当中明确要求掌握的内容则需要在已学的内容和基础之上进行必要的拔高,教师也应当在此过程当中扮演好指导者的角色,尽可能的保证学生在此学习环节当中真正掌握牢靠大纲要求的内容和操作技巧。
2.2适当更改教学顺序。
上文中对电大学生的显著特点进行了简要的说明和分析,针对于这样一些现实的状况,我们就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对其予以良好的解决。
在进行电大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时,我们根据长期的教学实践经验认为在教学过程当中可以适当的变动或者是更改教学顺序,认为这样一种更改和变动更加有利于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在进行操作的过程的当中也更加能够体现循序渐进的特点。
具体来说,在进行讲解的时候就可以首先讲解基础的内容和知识,在此基础之上对windowsxp进行讲解,第三部分就可以开始讲解中英文输入法,第四部分就可以进行word和excel的讲解,将internet的学习放到最后来进行,经过长期的实践和应用我们发现在这样一种教学模式和顺序之下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点的掌握状况更加理想。
2.3给学生充足的上机实践时间。
电大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过程当中,理论部分无疑是需要精讲的,但与此同时也不能够忽略学生的上机操作实践,这样才便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及时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并予以学生必要的指导。
在教学过程当中还需要注意理论与上机之间的紧密联系,尽可能的保证大纲上要求的操作都能够在常规的教学过程当中涉及到。
在此基础之上需要配套的为学生准备充足的理论试题、上机操作题和模拟题,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希望学生清楚明了的指导考试的具体要求、具体内容以及主要的体型,实际上也就是学生进行强化训练的有效方式之一。
2.4灵活应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
在教学过程当中灵活应用多媒体教育技术,能够直观的将教学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还能够及时的显示出操作运行的结果以及屏幕相应的反馈信息,这样能够使得课堂的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3结束语。
事实上,现代远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对于任何一个教育工作者而言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和调整,一方面是涉及到教师以及学生角儿的转换,另一方面也涉及到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当中思想的转换。
在这其中,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调动才是最为关键和主要的,这主要是因为即便是教师在教学环节当中较好的转变了自己的角色,也不能够保证学生一定能够以主动的学习姿态来进行,正是因为这样,学生认识的转变和提高同样是非常关键和必要的。
参考文献:
实践论文心得体会(通用16篇)篇四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知识和理论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单纯的理论和知识并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需求,因为它们缺乏实践性。在实践中,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理论知识。因此,实践论的重要性也愈发凸显。在我的学习和实践中,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实践论的重要性,并结合自身的经验和体会,为此撰写本文,表达我的心得和体会。
实践论,就是把实践作为认识和改造现实的基础,强调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理论。它认为理论只有应用于实践中才能得到验证和完善,实践则需要理论的指导和支撑。实践论的核心思想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地检验一个理论的正确性。
第三段:实践论的重要性。
实践论对于现代人的意义在于,它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扭转了长期以来唯心主义倾向的错误认识,使得实践能够真正成为知识的根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实践论的价值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我们才能够获得更多并更深入的知识,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实验、总结、进步,我们才能够把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实践论不仅在学术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也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例如,企业的管理者需要不断地将自己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才能够更好地管理和发展企业;科学研究者也需要不断地进行实验、验证、总结和发现,才能取得更多的进步。同时,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也需要秉持实践论的精神,将自己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和创造力。
第五段:结语。
总之,实践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在知识深造和现实发展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我们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需要更加注重实践的应用,不断地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将实践又经验和总结转化为更深入的理论知识。只有在实践与理论不断地交替和相互渗透中,我们才能够获得更高层次的认知和实践能力,并最终实现自身的价值和梦想。
实践论文心得体会(通用16篇)篇五
自从我开始学习翻译专业以来,我一直很认真地学习和积累专业知识,尤其是翻译实践方面的经验。为此,我也写了不少关于翻译实践的论文,不断总结和反思自己的翻译实践经验。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的心得和体会,并对翻译实践的重要性进行思考和探讨。
所谓实践出真知,翻译实践也是如此。尽管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学习到许多关于翻译的理论知识,但面对实际的翻译任务,我们还是需要进行实践来磨练自己的翻译技能和提高翻译质量。只有通过实践,我们才能真正了解翻译工作的本质,掌握翻译的要领,并加深对语言和文化的理解。因此,翻译实践是提高翻译水平的必要步骤,也是评价和衡量翻译能力的有效方法。
第二段:翻译实践中的问题和困难。
在翻译实践中,我们会遇到很多问题和困难。首先,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差异会导致翻译难度的加大,例如表达方式、语法结构、思维模式等的不同。其次,对于不同领域的翻译任务,我们需要具备学科知识和专业术语的掌握能力。此外,翻译还需要高度的语言敏感性和文化敏感性,因为翻译往往需要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进行传达和转化。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知识,提高自身能力来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和困难。
第三段:翻译实践中的体验和感受。
虽然翻译实践中存在着问题和困难,但是通过实践,我们也可以获得很多宝贵的体验和感受。首先是成就感,当我们完成了一篇翻译任务并得到好评时,我们会感到非常自豪和满足。其次是学习收获,通过翻译实践,我们不断提高自己的潜力和能力,拓展了自己的知识领域。最后还有沟通交流的体验,翻译实践要求我们与客户和作者进行沟通和交流,这些经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不同的沟通挑战。
翻译实践经验的总结并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提高和发展,也是为了能够分享和传递给他人。因此,我也写了许多翻译实践论文,来记录、分析和总结自己的翻译实践经验。论文的写作要求我们要系统地梳理经验和教训,发挥自己的思辨能力并结合实践案例进行分析和解释。这些论文不仅可以帮助他人更好地理解翻译实践的关键要素,也可以帮助自己不断进一步深化自己的实践思考和探索。
第五段:总结与建议。
通过翻译实践和论文的写作,我深刻地体会到了翻译实践的重要性和意义。因此,我建议学习翻译的同学们,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要积极参与各种翻译实践和项目,不断挑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积极记录和总结实践经验并通过论文、博客等多种方式进行分享和传递,促进翻译专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同时,也希望更多的人加入翻译行业,为文化交流和沟通搭建桥梁,推动全球交流和合作的发展。
实践论文心得体会(通用16篇)篇六
第一段:引言(200字)。
实践是理论的基石,只有将所学应用于实际中,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心得体会实践论文的要求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撰写一篇论文,以归纳总结的形式分享所得的经验和教训。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自己在实践过程中所得到的心得体会以及对实践论文的理解和改进。
第二段:实践感悟(300字)。
在进行实践过程中,我经历了一次有关社会调查的课堂实践。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设计问卷和调查表,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通过实践我发现,从书本中获取的理论知识只是表面的,只有亲身实践,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含义。通过实践我深刻地认识到,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和耐心的观察是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只有掌握这种方法,才能更好地完成实践任务。
实践论文作为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提炼,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撰写实践论文,我能够回顾整个实践过程,梳理和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不断反思和思考,这使我更深入地理解了问题的本质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实践论文还可以为其他人提供参考和借鉴,让他们在实践中少走弯路,更好地解决问题。因此,实践论文的写作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不能草率对待。
第四段:写作技巧和改进(300字)。
在实践论文的写作中,我逐渐掌握了一些技巧。首先,要对实践过程进行详细的记录。无论是在实践中的观察和思考,还是在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过程中,都要有详细的记录。这样,不仅可以方便我自己回忆和总结,也能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利用我的经验。其次,要注重论文的逻辑性和条理性。时常进行大纲的修改和整理,使论文的结构更加清晰,内容更加连贯。最后,要进行深入的反思和思考。在论文的结尾,我写下了自己对实践的心得和对未来的展望,这些都是对实践的更深入思考。
第五段:结语(200字)。
通过实践论文的撰写,我深刻地理解了实践的重要性,并学会了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不仅能够通过亲身体验来理解和掌握知识,还能够通过总结和提炼实践经验来更好地解决问题。实践论文的写作不仅对于自己的反思和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还能够为他人提供借鉴和参考。通过实践论文的撰写,我不断改进自己的方法和技巧,使自己在实践中更加高效和有成效。
实践论文心得体会(通用16篇)篇七
快到寒假了,各个学校也许正在筹划学生的寒假社会实践。我们的学生需要什么样的社会实践?我认为,学生的社会实践应该与他们想从事的理想职业密切挂钩。
我们的有关部门规定学生每学期都要进行一次社会实践,这件事情本身是意义重大的,但由于只知道社会实践可以提高学生的适应社会的能力,但具体是什么能力却不太清楚,从而导致社会实践流于形式,对不同的学生没有很强的针对性。
如果我们把学生的社会实践与学生的职业理想挂钩,操作起来就会具体有效得多。
我曾在学校当老师,参加过学生的多次社会实践,但我认为,很多社会实践针对性不强,不是所有学生都能从中得到真正的锻炼。
举例说明。我以前所在的学校曾经组织学生到污水处理场参观。具体操作如下:年级组长自己确定了这个主题,目的是想通过这次参观让学生明白污水处理的不易从而知道如何节约用水。年级组长确定主题后,去实地踩点,确定参观时间参观路线参观内容等。参观前年级组长根据要参观的内容给学生发了一张参观提纲,有若干道题需要学生回答。参观的过程中,学生拿着提纲到处找答案,将一张提纲上的答案完成,耶,“圆满”完成任务。
这样的实践问题在于:前期没有学生的参与,学生缺少主动探究的`过程,其结果必然大打折扣;参观的过程中也是把课堂模式搬到社会而已,学生还是听讲解,记笔记,看说明,记笔记,没有调动他任何探究的积极性。至于学生的后期社会实践报告,也基本上是千篇一律——以节约用水为主题。老师以为目的达到了,任务完成了,ok了。
当然,这样的活动不是一点意义没有,但没有把社会实践的意义最大化。
我们的社会实践目的是要学生进入社会,了解社会。但这么大一个社会,你要学生了解什么?没有具体的目标的社会实践就会流于形式,起不到它真正要达到的目的。
国外的社会实践形式可以给我们一个借鉴。
美国学生从小学开始就根据自己的职业目标进行社会实践,美国大学的录取也要看学生的社会实践情况。大学生中的社会实践就更是普遍,尤其是大三以后,很多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就会得到单位的聘书。美国学生的社会实践不是到公司转一转,参观一下就了事,而是经过一两天的培训后,就把你当一个人用了,你能在工作中得到很大的锻炼。有个国内到美国读大学的学生,其家长说,孩子一学期学习都很辛苦了,假期回家吧,至于社会实践嘛,好办,我有朋友是某某大公司的,到时候叫他给孩子开一张证明就行了。国内好多地方中小学生的社会实践就是到居委会盖章应付学校老师的检查。
我们学生需要的不是一纸证明,而是真正的实习锻炼能力,未来的发展也不需要证明,需要能力。我们学生应该珍惜实习机会,在实习中锻炼自己的职业能力。
探索自己的理想职业,从小就有比较清晰的职业目标,因此他们从小就为这些职业目标锻炼相应的知识、技能、素质,他们家里就经常“玩”那些仪器,所以他们的动手能力很强。
真正有效的社会实践是学生根据自己未来想从事的职业理想,到社会各部门去了解这一行业的工作模式,发展方向,需要的知识、技能,素质,或是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相关的素质,为将来进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不管是上学期间的社会实践还是毕业以后寻找工作,都是到一定的工作岗位上去干活,同样是干活,但对一个人的发展却是很不一样的。
上中学、大学期间,你可以尝试很多种工作,在这个尝试的过程中,锻炼了你的能力,同时发现了自己的喜好,能及早地明确自己的职业理想,从而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磨练该职业需要的知识技能,一旦走进社会,你就能很快的进入工作状态,为用人单位带来效益,也为自己带来高薪。在学生期间有越多的社会实践,越能为学生提供更持久的发展力,大学招生、用人单位都很看中学生的社会实践。
但如果是大学毕业了,才去尝试不同的工作,这样做几天,那样做几天,这样的“实践”是雇主最忌讳的,他会认为你是一个没常性的人,是一个三心二意的人,他会怀疑你能否在他的公司踏踏实实地工作。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实践论文心得体会(通用16篇)篇八
《实践论》是毛泽东最杰出的哲学著作之一,写于一九三七年七月。《实践论》以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为基本线索,结合中国具体的社会实践,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主要内容,深刻地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密切联系。毛泽东之所以以实践论为题阐述认识论问题,有理论和实际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和基本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主要特征;二是党内存在的左倾教条主义,轻视实践,造成中国革命的严重损失,用实践的思想教育广大党员和干部,具有现实针对性。《实践论》对认识当今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道路上出现的社会性问题具有及其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有必要再读《实践论》一文。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总结了,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在通读《实践论》全文之后,我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一、树立正确的实践观。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这是正确的实践观。自觉投身社会实践中去,相信这也是对于我们年轻人的一个要求,同时也是我们进步的一个最好手段。所以,在实践中进步,从现在开始。
在《实践论》的论述中,谈到了人的勇气与信心与他对工作的内容和环境规律性的了解程度直接相关。这对于我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作为年轻人,我在学习、工作、生活都会面临各种机会与挑战,而只有通过实践不断加深认识,才能增加对各项实践活动的信心。
在进入市社会福利中心工作之前,我对我国的民政事业,尤其是社会福利事业认识不全,了解不深。通过在一线岗位的实践,使我对民政工作、社会福利工作本身有了新的理解,更好地指导我的工作思路,增强了我对本职工作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并深深爱上了这一份重要而且充满公益意义的工作。
二、掌握正确的实践方法。
实践,就是一个怎样验证真理是否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本来面目的过程。我认为,掌握实践的方法,主要从实践的特性入手。
第一,实践具有时间性和地点性。实践的内容会随时间、场合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被前期、他地的实践所证明的东西不一定适用于当时当地,因此要避免刻舟求剑似的错误。
第二,实践具备局部性和偶然性。局部实践的结论不一定适用于全局实践,偶然实践的结果不一定体现基本的、普遍的规律,因此要避免守株待兔似的错误。
第三,实践具有层次性。在某一层次实践的结论不一定适用于其他层次和全部层次。
第四,实践具有主观性。人类的任何实践活动不可能绝对摆脱实践主体主观因素的制约;绝对客观的人类实践,是不存在的。主体能动发挥程度的不同,必会影响到实践的具体效果。
实践的这四个特性共同作用形成了人类实践的局限性。正因如此,掌握正确的实践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样才能预防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正如我在福利院照顾那里的老人,他们因为各种不同的原因而不能自理生活,所以在为他们进行穿衣喂食等最基本的服务时,都要因人而异慎重选择适合他们的方式方法。
三、总结正确的实践经验教训。
总结的过程是一个认识飞跃的过程。在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中学习,在再认识的环节上下功夫。
在总结的过程中,找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在结合中升华,在结合中创新,在结合中发展。为此,要把调查与研究结合,既弄清情况,又理出头绪;把经验与教训结合,成功的经验固然重要,但失败的教训更为可贵,从教训中学习进一步使人提升;把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既要有丰富的材料,又要找出本质;把集中起来与坚持下去结合,既要善于集中正确的意见形成科学的决策,又要持之以恒的抓好落实。在经常地总结中不断地升华自己的认识,使零碎的变成系统的,朴素的上升为理性的,又回到实践中运用,在实践中检验,在实践中发展。从而,形成实践、认识、总结、再实践、再认识、再总结的良性循环。
《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对于实践的正确而系统的见解,对于指导我的学习、工作、生活各种实践活动都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我还要继续认真学习它,做到知行合一,从而更好地参与实践,在各项实践活动中收获成功。
实践论文心得体会(通用16篇)篇九
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
理论是对现实客观世界的主观意义上的总结,正确的理论是对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的真实,全面和客观的反映,应是人类认识自身,了解自身,人化世界的最先进的思想阵地。然而,古往今来,无数事实证明了这样一点:唯有经受得起现实考验的理论,才是先进的理论,才是对人类有用的理论,才是真正的社会历史性的理论。
那么,如何才能将理论化作有用的理论呢换言之,如何将理论化作亘古不变的真理我们发现,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真正经受得住考验的,恰恰是在经受住了现实革命和建设实践之后完成了自我完善的理论。恰恰是这样的理论,才拥有了跨越人类历史发展阶段的顽强生命力。
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什么实践就有着这样神秘而又不可替代的力量呢我们认识到,人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过程,是一个意见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真理完整地反馈于人的大脑的过程,也就是说,人在主观能动地对象化外在于人的客观实在的时候,将自身的感性的意识也带进了对客观存在的认识当中去了。由此带来的后果必然是理论相对于绝对真理的相对失真。
那么我们要如何克服我们发现,实践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行之有效的办法。真理的阳光从不畏惧冬日的冰霜,实践可以将理论中的种种谬误统统暴露无疑,并将人类理论的探索带回到唯一正确的轨道上来。实践是人类找到自身精神与客观真理的唯一契合点的唯一方法,是人类完美解决理论缺憾的不二法门。
物质生产生活与精神生产生活。
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人的认识,主要地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逐渐地了解自然的现象、自然的性质、自然的规律性、人和自然的关系。
整个世界被分为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这就要求我们将物质生产生活和精神生产生活都列入思考的领域之中去,而这两者的主次又是有所不同的,物质生产生活的人类一切事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有着逻辑的先在性,因而物质生产生活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而后我们才可能来解决精神生产生活的问题。
我们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是马克思主义新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思想核心。这一科学认识要求我们必须对社会存在即物质层面的'人类社会进行考察,从中探索出人类社会在基础层面的发展规律来。我们说,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正是这个道理。
同时,我们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讲物质,并不是要我们对意识有所偏废。我们已经认识到,人类的精神世界同样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我们承认这样一点,即意识是人精神生产生活乃是辩证统一的,是互相作用,互相促进的矛盾统一体。
科学的唯物论,决不能离开人的社会性,决不能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否则,便不能科学认识到,认识对人类实践的依赖关系(认识,实践,理论,主观,客观)。
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的人所参加的。
马克思对人的本性有着深刻的见解,即在一定的社会现实中,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换言之,人具有社会性,而不是神学意义,理念意义,抑或生物学意义上的人。因而,社会性对人而言,有着本质上的要求,即人无法脱离社会历史的进程。
认识到这一点,我们便能够理解,为什么我们说,认识对实践有着依赖的关系在。
认识是一个能动地对象化的过程,简单地讲,就是人化自然。马克思主义强调,我们所面对的自然或社会,是一个透过人类主观视角所折射出来的客观。
这样的客观,包含着人的社会历史性的痕迹,是对现实的主观性的把握。在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必然要发生这样或那样的社会关系,同时,社会的条件限制与历史的局限,共同作用,将人类牢牢限制在了社会性的领域之中。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人类的认识行为是不可能跳离人类的社会历史发展的局限的。这样以来,我们便可以理解,任何想要脱离实践行为而对人类社会又能够拥有准确而清晰的认识的行为,都将是徒劳的。
阶级意识与历史进步(阶级立场与意识形态)。
各种形式的阶级斗争,给予人的认识发展以深刻的影响。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
在阶级社会里,社会的矛盾,在最主要层面上,是以阶级斗争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而对阶级性的把握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看作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深刻与否的标尺。
马克思认为,阶级的矛盾与斗争,是促进社会历史发展的最强大的助推剂,是实现人类解放的必有之路。马克思的一生,也正是在指导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实践当中走向辉煌的,被后世誉为思想的巨匠,行动的巨人。
在现代社会,阶级的分野是否存在呢我们说,在现阶段,阶级是仍然存在着的。因而,通过阶级立场来科学地实事求是地分析人类社会的意识形态的冲突与汇融,是哲学社会科学必不可少的科学的研究方法。
在一定程度上,阶级立场可以被看作现实存在,而意识形态,是对这种形态的主观把握和主动契合。站在正确的阶级立场,准确地把握意识形态上的主流前进方向,我们完全有理由坚信,正确的阶级意识是可以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的。
实践论文心得体会(通用16篇)篇十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形式呈现多元化和国际化发展趋势,企业经营中各种复杂多样的经济业务层出不穷。在这种环境下,会计核算中的个别交易、事项在形式上越发体现出经济实质和法律规定的不一致性,为取得符合企业经营情况的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会计人员就必须坚持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本文将具体阐述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涵义和存在的必要性,并结合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实践中作用于会计确认、计量、核算及会计审计等方面的突出案例,进而分析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应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必要性;具体应用;注意事项。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企业形式向着多样化和复杂化发展,出现了很多新型业务,这些变化对会计信息披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上市公司的投资、融资业务,及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经历的兼并、重组等,这些新型交易和事项要求会计人员必须进行职业的判断和处理。此外,全球经济正逐渐向着一体化发展,尤其我国加入wto后,更与国际市场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企业要在激烈的国际贸易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在权责发生制的基础上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国际会计准则,不断完善经营模式,向国际投资者提供真实可靠且国际化的会计信息,使得投资者对企业保持高度信任,从而增加合作机会。
新准则中规定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会计核算、会计计量、会计报告等会计环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企业经济实质的真实反映具有重大影响。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企业财务人员在处理企业各种交易和事项时,不能只片面的考虑到相关事务法律上的规定,而要同时反映到企业的经济实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实践中影响广泛,下面我就来具体讨论该原则的具体应用。
一、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实务中的具体应用。
1.资产确认方面的应用。
资产的特征之一是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这说明企业确认一项资源作为企业资产的条件不仅仅局限于获得该项资产的所有权,当企业不具备法律上规定的`所有权但是却拥有对资源的实际控制权,也可以将其确认为资产项目。例如,企业中常见的固定资产融资租赁业务,通常企业作为承租方对资产不具有所有权,而拥有对其进行支配和和获取收益的实际控制权。这说明该项资产的所有权虽然名义上归属于出租方,但由于资产的租赁时长已经接近于其使用寿命,租赁期间产生的经济效益应由承租方控制,并且承租方在合约期满时能以低价优先从出租方手中购入该项资产,故资产的风险和报酬已经实现了由出租方向承租方的转移。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企业可以把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确认为自有资产。
2.资产项目核算方面的应用。
为了研究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资产项目核算方面的应用,在此我们以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为例。长期股权投资存在成本法和权益法两种核算方式,从《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来看,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选择取决于企业对被投资单位的持股比例、控制权及是否具有重大影响。虽然制度方面对如何选择有明确的规定,但是这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并不具有可操作性。以控制权为例,制度中对控制权的界定标准是子公司股份的50%以上,但是在市场经济下,很多企业的公司股份是非常分散的,这种情况下,拥有该企业25%至30%的投票表决权股份就足以对其实行控股。由此看出,我们在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选择中,要发挥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做出最符合实际情况的经济决策。
3.收入确认和计量方面的应用。
在新会计准则规定中,企业销售产品并确认收入时,应该把重点放在产品的风险和报酬是否已经完全转移,而不是法律形式上产品的所有权问题。例如在销售过程中,产品的所有权已经向购货方转移,但企业还没有收到相应的款项,在形式上企业没有取得收入,但从本质上讲,企业已经具备了收取货款的权利,控制了与其相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在收入计量方面,我们以售后回购为例进行分析。假定企业已经取得了销售货款,在形式上取得了收入,但是根据双方签订的购销合同来看,销货方要在未来的某一时点购回产品,这说明与产品所有权相关的风险与报酬并没有实现在实质上转移给购货方,所以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会计人员不应将售后回购取得的资金确认为当期收入,而应归为企业的一种融资方式。
4.借款费用处理的应用。
准则规定,借款费用必须同时满足资产支出已形成、借款费用已发生、为使相关资产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销售状态所必需的构建或生产活动在确认时点已经开始这三个条件,才能将借款费用资本化。准则改变了利息的计算方法同时扩大了其范围,从规定中可以看出,虽然在法律形式上资产尚未完成或竣工,但其已经处于可使用状态,就必须将其支出费用化。在固定资产建造的过程中,如若发生了中断,并且时间超过3个月,这时就要停止对借款费用的资本化计量,将其归入当期损益。这种做法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尊重事实的本质,对防止财务人员操纵利润、避免业务漏洞起到积极作用。
5.审计业务中的应用。
在企业的内部审计中,管理者采用系统化和规范化的审计方法,对单位经济流程的方方面面进行审查,从而保证企业在遵循法律的基础上,加强管理、完善内部控制体系,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最终目标。内部审计人员要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结合具体情况来考察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体现组织的高效管理职能,达到帮助组织提高运行效率的目的。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对注册会计师审计也具有很大影响,对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有一定的帮助。审计过程中,面对企业提出的财务资料,注册会计师不仅要对其完整性进行审计,同时要从企业的实际出发,深层挖掘书面证据中反映出的实质性内容,以此降低审计风险,选取出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来反映企业的经济实质。
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1.合理选用会计核算原则。
企业财务人员在在对日常的经济活动进行会计核算时,要注意合理选择适合的会计核算方法,坚持适度原则,不要因为过分强调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反而使其成为了操纵利润的工具。当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与其他会计核算原则发生矛盾时,会计人员从职业性的角度进行判断,选取最能反映经济实质的核算方法,使各种会计核算方法相辅相成,提供更加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如企业对各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是出于谨慎性的角度,当该项资产的账面价值在期末与实际价值有偏差时,会计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去进行调整,这也是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应用。
2.任用优秀的会计专业人才。
目前企业中出现的各种复杂的新型业务,要求会计人员的具有更高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例如对业务类型的判断、对交易事项的处理,都需要会计人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应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时,会计人员有更大的空间来发挥主导作用,所以任用优秀的会计专业人是企业管理者必须重视的问题。首先,管理者要任用诚实守信、勤奋认真的会计人员,防止其利用自身的职权做不好的事情。其次,管理者要注重财务人员专业技能的培养和教育,定期组织培训,提升会计人员的财务知识水平,从而使其更好地为企业服务。综上所述,企业必须任用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的专业人才,才能更好的贯彻实质重于形式的重要内涵,发挥其关键作用。
三、结束语。
在实践中,应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情况非常普遍,不仅局限于交易和事项的会计确认、核算和计量,企业会计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应注意合理运用该原则,综合分析法律法规和经济实质,增强组织的管理职能,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大环境中健康有序地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连建枝。浅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运用[j].会计师,2011(01)。
[2]闫华。浅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现实应用[j].现代商业,2013(05)。
[3]郭爱武。实质重于形式会计原则的运用及其问题与对策[j].价格月刊,2014(8)。
[4]刘海艳,耿慧敏。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运用的几点认识[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01)。
实践论文心得体会(通用16篇)篇十一
毛泽东在《实践论》一文中,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为基础,联系我国的具体社会实践,深刻地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密切关系。在读完《实践论》以后我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而这将指导我在以后的生活中的行为。
毛泽东在文中指出“如果要直接地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便只有亲身参加于变革现实、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触到那种或那些事物的现象,也只有在亲身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暴露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它们”。尽管就我们个人而言,我想我们距那些能够变革现实的斗争还是比较遥远的——我们更多的是要去辨别某种或者某些人或者事物的本质,对于我们来说的意义,以及我们该怎么去对待,但是这段话告诉我们如果想要获得对某种或者某些事物的正确的认识就必须得自己去亲身接触,亲自经历,这样才有可能了解到他们的本质,才能够获得最接近事实的认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能够听到人们谈论某某人、某某产品据说怎么样怎么样的,有时甚至已经与最初发表评论的人的说法完全相反了,可是却没有人想到要去验证,只是人云亦云,而这有时甚至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就拿我们交友来说吧,不可能有哪个人能够取得所有人的好感,喜欢他的人会对他评价很高,不喜欢他的人就对他没有什么好感,有时甚至会出言诋毁,如果你只是通过某个人的评价就构成了他在你心目中的形象,或许你运气很好的交到了一个合你胃口的好朋友,或许,你就交到了一个品格很差劲儿的损友。人们常说要知道一个人怎么样就看他周围的朋友,这句话并不完全正确,但是反映出了朋友对于一个人的影响之深刻。因此,也许由于你的错误认知而交的这个损友就会影响到你的一生。所以,我觉得我们要了解一个人你必须去与他接触,在与他的交往中积累自己的认知,最后对其作出一个较为客观全面的评价,从而决定他在你心目中的定位。对于其他事物也是一样的,只有自己亲自去尝试,去体验,才能够得到最准确的认识。当然了,这并不是说我们得以自己的主观思想为准,忽视其他人的一切想法,只是提醒我们别人说的并不一定都是正确的,我们必须得通过自己的实践去检验,从而得到事实的真相。
实践论文心得体会(通用16篇)篇十二
任何事物的诞生均有特殊的历史背景,《实践论》也同样如此。这篇文章是毛泽东同志在1937年7月创作的,当时正是中国革命的生死关头,党内却出现了两种非常不好的思想,即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这严重妨害着革命的发展。正因如此,毛泽东站在中国发展大局的高度,深刻揭露了这种不好现象,对推动中国革命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总体来看,由于毛泽东的个人魅力和文学底蕴,这篇文章不仅到处闪耀着思辩的哲学光线,同时还充满了文学气息。通读全文,有这么几个哲学观点对我深受启发:
第一,实践是熟悉的来源、动力、目的和检验标准。
简单来说,实践是寻求真知的唯一途径。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熟悉的`真理性的标准。实际的情形是这样的,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熟悉才被证实了。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假如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失败中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所谓失败者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
第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的内在实质,其实就是阐述了熟悉实践再熟悉的实践路线。
实践,就是一个怎样验证真理是否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本来面目的过程。当然,实践要注重方法。要准确掌握运用实践的方法,我们首先必须认识和了解实践的特性。通过学习和思考,我认识到实践有这样几种特性:一是具有时间性和地点性,实践的内容会随时间、随场合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被前期、他地的实践所证实的东西不一定适用于当时(以及未来)、当地。刻舟求剑者犯得就是类似的错误。二是具备局部性和偶然性,某种局部实践的结论不一定适用于全局实践,某种偶然实践的结果不一定体现基本的、普遍的规律。守株待兔者犯得就是类似的错误。三是具有层次性,此一层次实践的结论不一定适用于其他层次和全部层次。四是具有主观性,人类的任何实践活动不可能绝对摆脱实践主体主观因素的制约,绝对客观的人类实践,是不存在的。主体能动发挥程度的不同,必会影响到实践的具体效果。正是因为实践具有这些特性,其共同作用,便会对人类实践产生很大程度上的影响,并形成一种隐蔽性或者说是局限性。因此,仅仅依靠一时一地的、个别的、局部的具体实践,来完全否定或肯定某种熟悉,那是不充分的;仅仅依靠具体实践所得出的具体结论,而不给予理性地抽象、概括和总结,却来完全否定或肯定某种熟悉,同样是不充分的。概括起来说,具体实践只能用以证实具体结论,基本实践只能用以证实基本结论,普遍实践则可用以证实普遍结论,而唯有借助于人类的理性思维能力(能动),把人类的全部实践从局部上升到基本、从基本上升到普遍、进而抽象地形成人类的普遍实践(绝对实践),才能足够地证实客观事物的真理。当然,这个过程中,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这两大禁忌产生的土壤很是肥沃,我们必须谨慎预防。这篇文章,从本质上深刻批判了当时革命中存在的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两种不良倾向,对当时中国革命的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第三,实践要注重总结。
总结的过程其实是一个熟悉飞跃的过程。要善于在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中学习,在再熟悉的环节上下功夫。不论是学习还是总结,都要找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在结合中升华,在结合中创新,在结合中发展。为此,要把调查与研究结合,既要弄清情况,又要理出头绪;把经验与教训结合,成功的经验固然重要,但失败的教训更可贵,从教训中学习往往使人更聪明;把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既要有丰富的材料,又要找出本质;把集中起来与坚持下去结合,既要善于集中正确的意见形成科学的决策,又要持之以恒的抓好落实。这样,经常不断地升华,使零碎的变成系统的,朴素的上升为理性的,又回到实践中运用,在实践中检验,在实践中发展。从而,形成实践、熟悉、总结、再实践、再熟悉、再总结的良性循环。
对于像我一样的工商干部来说,我们的具体工作,可以说,其本质上其实也就是一个实践的过程,一个熟悉的过程。我们的工作中,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与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具体的工作中去探索去总结,在实践中总结经验,用经验再去熟悉,真正实现实践和熟悉的二者统一。所以,只有正确对待实践与熟悉过程中的辨证关系,才能科学地推动我们的工作协调发展。
实践论文心得体会(通用16篇)篇十三
根据党校课程安排,今天再次学习了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虽然已经不是第一次读,但仔细读一遍下来,还是深有感触。
在这篇充满了文学气息的哲学论文中,毛泽东同志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全面阐述了马克思的“主观认识”—“人类实践”—“客观检验”—“再认知”循环往复不断上升的朝向真理的通达之路,可以称得上是将马克思主义唯物实践论与中国现实国情相结合从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实践观的理论典范。
我认为这篇文章大体可以分为三部分来阅读:
第一部分介绍马克思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它开篇立论的向人们说明,人的认识是由实践产生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第二部分是文章的精华部分,详细的分析人的认识如何从实践发生,又如何服务于实践。对于认识的过程,毛泽东同志认为:
“第一步,是开始接触外界事情,属于感觉的阶段。”人们通常在实践过程中,开始看到过程中的各个事物的现象表面,反复多次后,生起了认识过程的第一个突变,产生概念。而这些经过,即从浅到深的过程,是马克思辩证认识论的伟大贡献。对于认识的深入过程,毛泽东通过无产阶级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认识,对帝国主义的认识和对战争的例子,更加透彻的说明了基于变革现实的实践而产生的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的逐渐深化活动。
性认识到理性的认识之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个飞跃上”。
第三点,毛泽东说明,认识运动的完成是在实践中得到预想的效果。同时,从长期来看,认识应该跟着时代发展而发展。
第三部分从时代责任讲起,提出当时的无产次级及其政党的任务—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并最后总结全篇文章的主要观点即认识论的重要思想。在毛泽东看来,认识开始于实践,认识又有待于深化,从感性认识达到理性认识的阶段。实现质的飞跃。坚持从实际出发,是毛泽东极为突出的特点。其实我们不难发现,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所阐述的观点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完全统一的。
《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最杰出的哲学著作之一。一九三七年,毛泽东结合中国具体的社会实践,深刻地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密切联系。毛泽东同志以“实践论”为题阐述认识论问题,有理论和实际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和基本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主要特征;二是党内存在的“左”倾教条主义,轻视实践,造成中国革命的严重损失,用实践的思想教育广大党员和干部,具有现实针对性。虽然距离《实践论》问世已经过去了75年,但它对认识当今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道路上出现的社会性问题具有及其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有必要再读《实践论》一文。
这是一篇情理兼备的文章。读完后,我既有文学上的美感,又有哲理上的收获。结合工作实际,我个人觉得,它给我比较重要的启示是:
成规,不求创新。长滩镇是农业乡镇,工业处在起步之中,工作推进中农业工作是重点,并不是想当然的工业项目建设,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一是要创新思路,全力推进现代农业。用经营企业的理念强力推进现代农业,重点实施了国家商品粮基地试验示范、有机质提升试验示范和安坡生态娃娃鱼特种养殖项目建设。二是要突出特色,着力打造名特优种养殖业。把主导产业培植作为农业增效的突破口,重点培植四大主导产业:有机稻订单农业、山林养鸡、娃娃鱼特色养殖、湘莲产业。三是要科学调度,全力抗旱保春播。今年春天长滩镇降水量偏少,必须要确保人蓄饮水安全、春播生产和农村稳定,为实现全年粮食增产增收奠定良好基础。
2、理性认识的获得,应该在感性材料上收集、提练,推理。要在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上做工夫。长滩镇近几年来将机关干部周四学习做为首要任务来抓,每周四学习时间由政治理论课、机关干部汇报当前工作、讨论解决当前乡镇发展的存在的重大问题等内容组成,这个过程就要求机关干部认真梳理工作中的千头万绪,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同时也是理论认识获得的过程。我认为,这个良好的习惯应该继续坚持,并不断完善。
3、实践需要时常总结。总结的过程是一个认识飞跃的过程。要善于在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中学习,在再认识的环节上下功夫。不论是学习还是总结,都要找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在结合中升华,在结合中创新,在结合中发展。实践论告诉我们,要常常地在实践中让认识升华,而通过总结,可以让实践经验上升到理性的认识。所以,尽量营造成一个实践、认识、总结、再实践的良性循环。
实践论文心得体会(通用16篇)篇十四
实践教学是与理论教学紧密联系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实际操作为主,获得感性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组合[1]。近年来,开设行政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的数量一直呈上升趋势。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良性、快速发展的形势,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从目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情况看,一般普遍比较注重在课堂进行学科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相对薄弱。虽然本科教学计划对学生参加实习有明确的规定,但普遍存在实习内容针对性不强,实习单位不对口,督导不严格等现象。如果这种传统的培养模式不彻底改变,行政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将很难适应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科研单位的工作需要,也很难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本文以同济大学行政管理专业为例,剖析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策略。
二、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同济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已形成一定的模式,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会计大作业、军训、教学实习(行政)、社会调查、专业实习(行政)、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毕业论文、毕业实习。在时间安排与衔接上,会计大作业与军训安排在第二学期暑假的实践周阶段,时间长度分别是1周、2周;教学实习(行政)、社会调查安排在第四学期的教学周阶段,其中教学实习结合秘书学、公文写作等课程进行实习,社会调查结合城市管理与实践考察等调研活动进行,时间长度分别为4周、2周;专业实习(行政)安排在第六学期,有60小时的上机时间,结合电子政务、政府管理流程进行实践性工作;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安排在第七学期的教学周阶段,为毕业论文做准备,时间为两周;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安排在第八学期的教学实践周,时间分别为16周、4周。为了全面了解同济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情况,梳理出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和实践教学计划相互脱节的矛盾与问题,本次采用调研问卷的形式,由同济大学实践教学课题组、教务处联合开展,对实践教学情况进行调研。通过对调研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实践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1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学院已经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比如建设经济与管理学院综合实验室,在制度上加以保障等,这些因素在宏观方面对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起到了推动作用。学校作为管理层,是改善实践教学效果的外因,关键是实践教学的主体――教师和学生。由于“重学轻术”的思想,教育历来重理论、轻实践。有些教师还没有产生对实践教学重视的思想,依然认为实践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导致在实验、实习过程中的责任心不够。学生方面,虽然意识到实践教学对提高就业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但是落实到实际中,仍不清楚各项实习阶段的目的和内容;还有学生抱有功利态度,只重视与成绩密切相关的理论知识的学习,认为实践教学对综合成绩影响不大,未能正确对待实践教学。
2实践教学学时比重有待增加,考核标准有待提高。科学化调研数据显示,学生对本专业实践教学次数及所占课时评价为“过少”、“过短”的居多。其中,选择“次数偏少”的占45.5%;选择“次数过少”的占4.5%。对于本专业实践教学所占课时的评价,选择时间偏短的占50%。通过对学生的调研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反映实践教学课时太短,实习机会太少等,不能充分满足真正实践的需要,这些问题表明现行的实践教学课时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预期。现实中,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学时占总学时的比重确实比较低,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占总学时的比重更低。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对于参观相关单位并听讲座、实验操作竞赛及挑战杯等比赛、有针对性的社会调查研究等实践教学方式的认可程度较高。社会调查研究、部门参观、课内模拟实验、创新设计赛事应该有选择性地纳入实践教学范畴。在实践教学考核方面,学生对考核标准不太满意,认为现有实践教学考核往往只对结果进行考核,例如对调研报告、实习日记等进行考核,考核缺乏可信度。因此要制定规范的实践教学考核标准,废除单一的考核标准以提高实践教学考核的科学性。
3实践教学基地质量有待提高。目前行政管理系校外实习基地在数量方面仍不能满足学生专业实习的要求。调研数据显示,仅31.8%的行管班学生由学院安排校外实习单位。所安排的校外实习单位性质是政府部门及事业单位。可见,行政管理专业的校外教学基地容纳学生数量有限,而且性质较为单一。在实习质量方面,集体参观作为一种认识实习,往往由于人数众多存在走马观花的现象,并不能对学生的认知实践能力起到很好的提高作用。而分散实习在管理和监控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往往在实习期间缺乏老师指导,导致学生不能明晰实习目的。我系有不少校外实习基地,关键是怎么样更好地使学生在基地真正有动手实践的机会,能够锻炼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4实践教学激励机制有待完善。现行教师考核制度在科研工作量、理论课时量等方面对教师的考核所占的比重较大,对实践教学方面的考察较少。学院对于从事实践教学工作的教师更倾向于口头鼓励,而没有实质性的激励。以科研和业绩等作为考察对象的教师考核机制,没有为实践教学成绩考核安排一席之地,或者只重视一些量的方面,比如课时、作业量等,而忽视了对实践教学效果的考察,从而导致教师在科研压力等工作繁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对实习、实验教学安于现状,不进行探索。
实践论文心得体会(通用16篇)篇十五
我们在实践中得到了理论的认知,我们还得把它运用到实践中去,这样才能够发挥它的指导作用,使其具有现实意义。正如毛泽东所说,“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学说源于西方,可是西方社会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并未把其运用到制度建设中去,所以对其而言,科学社会主义顶多就是个出色的理论,而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而对于我们这个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来说,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我们坚定不移地贯彻实施的指导思想,指导着我们的社会建设,对于我们的社会进步有着无法忽视的重大意义。而我们在运用科学社会主义指导我们的社会建设的同时也在实践中不断地为其补充着新鲜的血液,使其散发着活力。
可见,一个理论只有把它运用于实践中去才能够使其不只是一个空架子,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够使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实践论》一文让我更加深刻地了解到了实践对于得到正确认识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让我意识到了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的必要性。就我来说,我总是知道该怎么做才是最好的,却往往只是知道而已,而没有付诸行动,因而没有得到自己理想的结果。今后,我将把自己的想法切实地落实到行动中去,让自己做到最好。
实践论文心得体会(通用16篇)篇十六
在“互联网+”的国家战略之下,我国互联网领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而基于互联网视域下的物联网,也在新的历史时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及发展前景。从数字医疗的构建,到智能交通的实现,都是物联网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体现出物联网的应用价值。为此,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化物联网发展,是物联网应用及发展的内在要求,需要从国家、社会等层面,搭建良好的发展环境。
1互联网视域下物联网的应用。
1.1物联网在数字医疗领域的应用。
在医疗事业现代化发展的当前,构建信息一体化“数字医疗”体系,已成为医疗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依托物联网技术,构建一体化手术室、智能就诊服务,进而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并切实提高医护工作的效率。因此,物联网在数字医疗领域的应用,是新时期智能医疗发展的有力支撑。如图1所示,基于物联网下数字智能医疗体系图。从中可以知道,在物联网的应用之下,构建更加完善的智能医疗模式,“医疗信息化”、“远程医疗”,提高了医院的医疗效率,也为患者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智能化医疗服务。
1.2物联网在数字物流领域的应用。
在电子商务时代,构建更加现代化的物流体系,是物流领域发展的重点。当前,物联网已应用于物流领域,并未数字物流的构建,提供了更加完备的技术支撑。如图2所示,是物联网在数字物流领域应用的拓扑图。从中可以知道,互联网视域之下,物联网在数字物流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数字物流与车队管理”方面,进而为新一代物流信息细化建设,提供技术保障,实现物流信息全程可跟踪。企业企业不再需要为找物流、找货源、找车辆等琐事烦恼,数字物流系统可提供“stop-here”的一站式服务。
1.3物联网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应用。
快速发展的区域经济,需要交通业的快速发展。为此,构建智能交通,成为现代交通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从实际来看,物联网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应用,主要在于三个方面:一是交通诱导系统平台,强化交通运行的疏导及管理;二是视频监控系统平台,构建一体化交通视频监控,提高监控效率;三是智能终端设备,构建更加便捷的交通设备工具,这是新时期智能交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趋势。
2互联网视域下物联网的发展。
2.1互联网为物联网行业提供了载体保障。
当前,物联网已应用于医疗、物流及交通建筑等应用,充分体现出物联网的应用价值。在笔者看来,物联网的发展需要互联网提供载体保障,进而推动物联网的层次化发展。首先,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涉及制造业、物流、交通及医疗等领域,而这些领域的'互联网发展,为物联网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其次,“互联网+”的战略推进,为物联网的应用及发展创设了条件,也实现了物联网发展的战略化规划,是物联网迈向发展新阶段的重要保障;再次,工业物联网、车联网、智能能源等领域的发展,是基于互联网视域下物联网发展的重要方向,是基于载体发展下物联网创新发展的集中体现。
2.2新时期物联网行业标准发展。
物联网的发展困境,在于行业标准不统一,进而导致网络与终端配置存在问题。一方面,行业标准尚未统一,重复开发等问题比较突出;另一方面,维护开发成本高,服务质量难以保障,进而制约了物联网的应用发展。为此,推进物联网行业标准发展,是新时期物联网发展的内在要求。首先,应推进物联网行业标准建设,消除行业标准不统一所造成的发展壁垒;其次,物联网技术标准的建设,是物联网行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更是构建良好物联网生态系统的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孙丽.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型网络的发展与应用研究[j].中国电子商务,2014(03).
[2]杨彩阁.物联网视域下电子商务发展模式探析[j].消费电子,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