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应该灵活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能力水平,促进个性化发展。我们为大家精选了一些教学计划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灵感。
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实用17篇)篇一
教学目标:
指导习作,注意事例具体,写出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
1、关相片或图片。
2、投影仪。
3、成长日记。
4、例文片段。
教学重难点:
能体会到父母亲付出的艰辛。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入新课,激发写作兴趣。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记忆的长河会慢慢地冲淡一切,但有些事是是永恒不变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那份无私的爱。一个人从出生到成长的过程中倾注了父母亲对孩子多少爱呀!现在就让我们打开记忆的大门,一起来回忆我们在父母的关爱中成长的点点滴滴吧!
二、开拓思路,选材构思。
1、师用课件展示相关(婴、幼儿及读书时期)各阶段的相片,附上相关的成长日记(配乐《摇篮曲》)。
(1)生回想自己成长中最令人难忘的事。
(2)小组交流。
(3)师进行小结:
父母亲把我们拉扯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期间倾注了他们多少的心血与泪水,多少的关爱与希望呀!当我们犯错的时候,当我们调皮的时候,当我们学习不认真的时候,当我们取得好成绩的时候......那一幕幕鲜活的画面都随着记忆的回转展现在我们脑海中。你们看这是一个小女孩的回忆:
2、课件出示4幅图片及与图片相关的范文片段。(学习与生活中的事例)。
(1)师:随着轻柔的音乐朗读片段。(配乐《月光曲》)。
(2)师引导:你们看,这些只是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小事情,可他们写得多详细、多具体呀!我相信你们会比他们说得更精彩。就让我们一起来说一说你与父母之间发生的那些最令人难忘的事吧!
(3)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三、写事例片段。
(1)大家都说得很精彩。让我们赶快拿起手中的笔,打开记忆的闸门,记下那感触最深最浓的一幕。
(2)学生动手写事例片段,教师巡视指导。
(3)点评精彩一刻。(个别学生读片段,师生共同评议)。
出示提纲:
a、你想写谁?写他什么事?
b、考虑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你心情的变化。
四、师总结:(配乐《念亲恩》)。
孟子在《游子吟》中写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不正是告诉我们母亲的关爱犹如春天的雨露,孜孜不倦地哺育着小草成长。这样无私的爱,作为子女的我们如何能报答得尽呢?孩子们,请把你们与父母之间的感人故事补充完整,读给你们的父母听一听,让他们品味一下你们的佳作,这也算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赏析佳作,修改病文。
教学准备: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介绍本单元情况。
二、出示一两篇佳作。
1、自由读。
2、评价。
注意围绕几点评:
(1)语句通顺。
(2)事例清楚,具体。
(3)用词恰当、丰富,语句生动。
(4)人物刻画细致。
(5)写出真情实感。
三、出示病文,指导修改。
1、自由读。
2、自由改。
3、读读改后的句子、段落。
3、前后比较,休会修改的作用大。
4、全班动手修改自己的习作。
四、总结。
文章不厌百回改,多改出好文。
五、作业。
继续修改,抄正作文。
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实用17篇)篇二
教学目的:
1.畅所欲言,谈体会。
2.初显身手,学创作,在对比临写中体会书法作品的无穷魅力。
3.对对子比赛,积累语言,增强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重难点、关键:
1、体会古人在遗词造句方面的匠心独运。
2、在想象吟泳中体会文字的无穷韵味。
教具准备:
书法作品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畅所欲言。
1.生读读想想,自己曾经在什么情况下有过哪种体会?
(1)生读一读,简单交流词语的意思。
(2)想一想,自己曾经在什么情况下有过哪种体会?
(3)引导生交流自己当时的感受:在什么情况下?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了什么?
2.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多积累,在生活中多观察感悟。
二、初显身手。
1.生欣赏书上的书法作品,作一些简单的评议。
2.师归纳介绍欣赏钢笔书法的方法,指导学生从字的`形态、意境和气势去观察、感悟和体味。
3.举行钢笔书法临写比赛。组织生评议作品,表扬优等生,鼓励进步生。
三、作业设计:
总结自己在这次书法赛中的表现,认真选择字帖,完成一幅钢笔书法作品。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师介绍与对联有关的趣事。
2.揭题:对对子。
二、生练习,找规律。
1.师出示:
(1)杨柳岸:__村。(杏花)。
(2)明月松间照,___石上__。(清泉流)。
2.生作答,并诵读对联,在感受文字的节奏韵律的同时,找寻对对子的方法。
3.生练习,快速答题:鸟归沙有迹,_____。(帆过水无痕)山间明月,______。(海上日出)白马秋风塞上,______。(杏花春雨江南)。黄菊倚风村酒熟,_______。(紫门临水稻花香)。
三、举行对对子擂台赛。
1.生交流诵读自己收集到的对子。
2.师出示简单对子,由生试对:冬去山明水秀,撸撸撸撸撸?。(春来鸟语花香)爆竹传笑语,_______。(腊梅吐幽香)春回大地,______。(福满人间)天增岁月人增寿,________。(春满人间福满门)。
四、总结鼓励学生多积累多运用。
五、作业设计收集古诗词中的对子。
接天莲叶无穷碧,_______。两个黄鹂鸣翠柳,_______。山穷水复疑无路,_______。欲穷千里目,_______。
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实用17篇)篇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读通课文,品味重点词句;了解童话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语言表达上的一些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了解故事内容,懂得幸福是什么;通过具体可感的形象指引学生的认识和行为。
3.情感目标:理解幸福要靠劳动,要尽自己的义务,做对别人有益的事;发现身边的幸福,并懂得珍惜幸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幸福观。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每天能给你们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上课,我感到真幸福!你认为什么是幸福呢?
2.幸福有很多表达的方式,有位作家说,幸福是一个谜,让一千个人来回答,就会有一千种答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幸福是什么》,看看我们能从故事中找到什么样的答案。
二、自读自悟。
1.自由读阅读导航。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后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朗读,交流汇报。
(1)认读词语。
彼此疏通砌成清澈诧异强健痕迹耕地。
(2)课文写十年前三个牧童把一口老泉挖成一口小水井,因而得到了智慧的女儿的祝福,并让他们自己去弄明白幸福是什么。十年以后,三个青年再次相遇,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亲身体会到了幸福。
三、阅读感悟。
1.理清起因。
(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的起因是什么?(三个牧童把一口老泉挖成了一口小水井)。
(2).默读课文起因部分,思考三个牧童是怎么干的?指名几个学生读他们挖小水井的过程。
(4).三个牧童挖小水井的目的是为了让别人喝。从而得到了祝福,又引出了一个问题是什么?那么幸福究竟是什么呢?三个牧童为了弄懂这个问题,真是各奔东西。
2、默读全文,想想三个牧童分手后,各自都做了些什么?画出他们的幸福感悟。
3、学生汇报交流。
我给病人治病。他们恢复了健康,多么幸福,我能帮助别人,因而感到幸福。
我走了很多地方,做过很多事。我在火车上、轮船上工作过,当过*员,做过花匠,还做过许多别的事。我勤勤恳恳地工作,我的工作对别人都是有用的。我的劳动没有白费,所以我是幸福的。
我耕地。地上长出麦子来。麦子养活了许多人。我的劳动也没有白费。我也感到很幸福。
4、朗读全文,把智慧的女儿说的话划下来。
读这两段话,结合三个青年的体会说说幸福是什么?
5.体会身边的幸福。
(2).那他们是什么时候意识到的呢?读有关语句,说自己的理解。
过渡:幸福不一定要走很远的路去寻找,也不一定要花很长时间去追寻,只要我们能用自己的双手做出对别人有好处的事情,就会感到幸福的。
四、拓展延伸。
1.对于幸福的理解,不同身份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想知道徐老师的幸福感悟吗?我们一起分享吧!
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学生的一声声问候,如一股暖流温暖心窝。
幸福是看到学生灿烂的笑脸,那是一首甜美的歌。
幸福是和学生一起畅游书海,去寻找真善美的生活。
幸福就是快乐,幸福是一种感觉,找寻幸福更需要心的平和。
2.孩子们,你们的幸福感悟又是什么呢?
3.师总结:作家毕淑敏这样感悟幸福。当我们一无所有的时候,我们也能够说:我很幸福,因为我们还有健康的身体。当我们不再享有健康的时候,那些最勇敢的人可以依然微笑着说:我很幸福,因为我还有一颗健康的心。甚至当我们连心也不再存在的时候,那些人类秀的分子仍旧可以对宇宙大声说:我很幸福,因为我曾经生活过。
五、作业设计。
排练课本剧《幸福是什么》。
六、板书设计。
10幸福是什么。
十年前挖砌水井快乐兴奋。
学做医生帮助别人。
十年中辛勤工作对人有用对人有益快乐自己。
耕地种麦养活多人。
十年后再次相见畅谈幸福。
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实用17篇)篇四
1、运用京剧脸谱进行学用字词句的练习。
2、读读背背成语和古今贤文。
3、写好“捺”笔变“点”的钢笔字。
4,口语交际:小小展销会。
5、学写毛笔字:基本笔画“提”。
(1)出示京剧脸谱图,请学生观察,想一想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指名说。
(2)介绍:脸谱是中国京剧中花脸脸上画的各种图案,用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特点。
(3)请学生认一认,读一读人物的名字。你了解他们吗?指名读说。
师总结:“关羽”是《三国演义》中的关云长,与刘备、张飞结拜兄弟,作战英勇;包公就是包拯,是民间传说中铁面无私的大清官;孙悟空就是大家熟悉的《西游记》中的美猴王;“秦侩”是南宋的大奸臣,是害死岳飞的主谋。
(4)试着说一说这些脸谱分别是谁。
(5)请学生连线。
(1)指名读题目。
(2)结合上题人物的性格特征及插图,指名说说什么颜色的脸谱代表什么性格。
(3)教师总结:脸谱的颜色符合人物的.性格,红脸代表忠勇,黑脸代表正直,白脸代表奸诈。
(1)说说你最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
(2)你知道有关这个人物的故事吗?能说给大家听听吗?
(要求:声音响亮,态度大方)
(1)指名读题目。
(2)讲清本题的要求。
(1)出示卡片,齐读“述、淡、趣”。
(2)指导观察:这三个字在书写时,你认为有哪些地方应该要提醒大家注意。指名说。
(3)教师在黑板上的田字格里范写,引导学生注意观察,重点强调捺要写成点。
(1)请学生练习描红,仿影。要求:边写边想为什么原来的捺要写成点?
(2)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3)教师总结:“趣”字申右边的“又”捺改点,是为了让下面的长捺托住,使字体紧凑好看。“淡”宇右边上下有两个撩,那么上面的捺改写成点,避免与下面的捺重复,写来比较好看;“述”字中右下的捺改为点,也是为了避免与下面的捺重复,并让下面的捺托住,使字体美观。
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实用17篇)篇五
作业上,可以考虑让学生配乐朗诵,还可以让学生将诗歌改写为散文,以训练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女蜗造人》(两课时)。
这则神话故事通俗易懂,又是阅读课,教师仅仅引导就行了,主要通过学生的充分活动,由浅入深的把握想象特点,初步学会运用想象,其过程设计为:读读课文,讲讲故事,讨论分析,写写片段。
《寓言四则》。
讲课前可将寓言的知识有侧重的介绍。重点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因为学生往往满足于一个故事得出一个结论,缺乏发散思维。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穿井得一人》与《杞人忧天》因是文言故事,要先梳通文字,再进行主题探讨。
这两篇文字在编入课文时编者只是选入了故事本身,没有将表明作者创作故事意图的文字选入,也利于开展发散思维的训练。
提示学生寓言的故事情节都是作者依据现实生活想像创造的,阅读寓言故事,分析故事情节;而创作寓言,更不能忽视对情节的具体想像。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学习指导:。
因果倒置法。
第二问时“笑”写出他满意又得意的心态;。
第三问时他已经有把握胜过所有的神,显得很狂妄。
2.文中的人就只赫耳墨斯一个人吗?生活中你遇到这样的人吗?说给大家听听。
学习指导二:(蚊子和狮子)。
首先请学生带着问题:本文对蚊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默读课文。对情节了解后,就分析蚊子的语言和动作描写,思考蚊子的性格,再强化蚊子失败的教训。故设计问题是:分析探究蚊子为什么会被蜘蛛网粘住,你体会到了什么启示?最后,训练想象,编写寓言,如果给蚊子一次机会,续写蚊子战胜了狮子以后。
思考:请大家比较这则寓言和上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学习《穿井得一人》与《杞人忧天》。
简介寓言特点:本文是一则文言文寓言,有深刻的寓意。但是浅显易懂,可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做到“温故而知新”,老师只需要适当点拨,要把主动权还给学生,不可越俎代庖。并且,教师要在高效驾驭文本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张扬个性的舞台。
学习《穿井得一人》。
一、朗读重点句子,训练想象能力。
丁氏:吾穿井得一人。
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
真相: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看看这几句话都是谁说的,看看丁氏和传之者哪个字发生了歧义?想象他们当时说话的神态,动作,心理,语气。
二、依文解言,判断案情。
讨论后,请同学上黑板写出结论。
1.学生板书:
丁氏真相闻而传之者宋君。
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学习《杞人忧天》。
活动一:读——疏通文意。
(1)教师范读——学生美读(师生共同纠正发音)——分角色读。
(2)小组合作翻译——学生质疑——师生解惑。
活动二:想——大胆发现。
(1)杞人所忧何事?结果如何?(2)“晓之者”是如何解惑的?对此你想做出怎样的评价?(3)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同学们还获得什么启示?(学生上台板书)。
活动三:辩——换种眼光看世界。
甲方:“杞人忧天”,庸人自扰。
乙方:我愿意给“杞人”点赞。
活动四:演——展示才华。
(1)读文本,看插图,自由想象、创造。(2)学生上台表演。
推荐读物中国寓言故事。
写作和实践性活动在课件上,不一一赘述了。
无论是传统,还是创新,施教之功在于点拨、引导、鼓励、启发,这单元的每一课我都想尽力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尊重他们,鼓励他们,来完成教学的“文“与“道”。
谢谢大家的光临,欢迎赐教。我的汇报完毕。
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实用17篇)篇六
一、请你帮助小蚂蚁找到它们的家。(10分)。
踪镇摔耸纵搜属臭趁洒。
平舌音翘舌音。
二、我能把下面的字加上偏旁,变成新字并组词。(12分)。
止()郎()分()。
相()求()员()。
三、哪条小章鱼后面的词语完全正确?把它圈上,并改正错字。(4分)。
壮胆防止观赏迷路慌无人烟()。
既将构思出售激流一模一样()。
游览假日反应芬芳清晰可辩()。
晚霞犹豫费用摔倒五官端正()。
四、请你把词语补充完整。(12分)。
栩栩()()翩翩()()面面()()彬彬()()。
我还能写几个这样的词语。
滔滔()()息息()()头头()()恋恋()()。
五、神奇的信字。(4分)。
忠诚的'遵守叫()诚实地守信叫()。
坚定地相信叫()正确而不怀疑叫()。
六、你能照样子写吗?(12分)。
束面朵份身片。
一(身)羽毛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晚霞。
一()鲜花一()红旗。
一()礼物一()浪花。
七、句子链接(6分)。
1、我在一个摊点前停下来,仔细地挑选。
用仔细说一句话:
2、加标点。
那少年诚恳地对我说夫人您买一个吧。
3、看图写一句话。要用上!呀。
八、日积月累(10分)。
1、学习本单元,我积累的四字词语。
2、本单元课文中我喜欢的句子是。
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实用17篇)篇七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2.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丢失骆驼的特点的。
3.培养仔细观察与认真思考的习惯。通过学习,感悟“在生活中,只要用心观察,认真思考,就会有所发现”的道理。
4、学会用“因为……所以……”造句。
教学重点:
1.了解商人的骆驼有哪些特点,老人是怎么发现这些特点的。
2.理解老人为什么能够指点商人找回骆驼。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感悟“在生活中,只要用心观察,认真思考,就会有所发现”的道理。
教学方法:观察法阅读法问题教学法。
教学准备。
师生分头搜集一些测试观察能力的图片,也可制成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观察画面,激趣导入。
2.出示图片或显示课件内容,开展观察竞赛活动。
二、朗读课文,理出线索。
1.建议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阅读全文。
2.学生根据提示思考课文内容。
(1)出示问题。
a、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后,是怎么做的?
b、老人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2)提出要求:看谁课文读得认真,看谁问题答案找得准确、完整。
(3)学生按问题提示和要求,到课文中寻找答案。
(4)在互相交流中,把答案逐渐补齐。
三、通过朗读,理解词语。
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来理解课文中的一些词语。
1.如“忿忿”“不紧不慢”“至于”“果然”,在课文当中都有特定的意义。
2.如“不紧不慢”,既反映了老人性格上的特点,更体现了他的胸有成竹。
3.再如,用了“至于”一词,就强调了与发现骆驼沿途出现的一些现象相比,骆驼往哪去了的问题,就显得不重要了。
四、根据线索,比较异同。
1.启发学生思考。看了这位商人走失了骆驼以后的表现,你觉得他和老人的表现有什么不同?先在小组里和同学交换一下看法。
2.组织学生集体交流要点:
(1)这位商人走失了骆驼后,可能因为心急,到处乱找,结果没找着。
(2)这位老人在走路时能留心观察,所以发现了……。
(3)这位老人还能根据观察到的情况认真思考,于是就知道了骆驼的许多特点。
3.组织学生评价商人和老人,全班交流。
4、假如你是一个旁观者,看到找骆驼这一幕,你想对商人和老人分别说什么?
五、角色朗读,表现人物。
1.小组内分配好角色,讨论一下商人和老人的对话该用怎样的语气读。然后开展角色朗读,并互相评议。
2.展示角色朗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最好。
六、延伸作业。
由老人的仔细观察和善于思考引导学生讨论拓展,说说自己用心观察,认真思索获得的发现。
板书设计16找骆驼。
右边深,左边浅左脚有点跛。
右边有一些米驮的是蜜和米找到了。
树叶上面留下了牙齿印缺了一颗牙齿。
(用心观察,认真思考)。
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实用17篇)篇八
这次习作是围绕这本单元的主题“我们的生活”安排的,它是学习课文的延伸,又是口语交际的继续。口语交际里交流了自己的课余生活,习作就来写写自己的课余生活。因此,学习好课文和交流我们的课余生活是写好这次作文的前提。从课文中既要了解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还要学习怎样写课余生活。在口语交际课里交流自己的课余生活,一方面可以指导学生选材,另一方面可以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说一说课余生活,把内容说清楚,为这次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建议您心中有单元整体,做单元教学整体设计,上好阅读课和口语交际课,为学生写好这次作文铺好路。
主题单元不同于这种知识和思想教育为中心的训练组单元,以文化主题为为核心设计的。单元主题丰富的文化内涵突破了过去的思想教育为核心的编排体系,只要学生读了,他都会从受到不同同程度的文化熏陶,提高语文素养。课程标准提出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材中得到了落实。
不少老师都教过《长城》和《颐和园》这两课,以往都是从课文本身来进行语文教育。现在这两课编入了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组。这一组的单元文化主题是“我国的世界遗产”。学习这两课课就不仅仅是认识长城的雄伟、高大坚固,认识颐和园的美丽,还要和《秦兵马俑》一课、词语盘点、语文园地一道,从不同的遗产地、从不同的角度,站在世界遗产的高度,组织学生通过综合性阅读实践活动来体验和认识祖国文化遗产的灿烂。
所以,把握主题单元整体,挖掘单元主题的文化内涵,应该是我们实施教学首先应该关注的。这不仅仅是阅读教学,也包括习作教学。
三年级第一次作文是围绕这本单元的主题“我们的生活”来安排的,它是学习课文的延伸,又是口语交际的继续。口语交际里交流了自己的课余生活,习作就来写写自己的课余生活。因此,学习好课文和交流我们的课余生活是写好这次作文的前提。从课文中既要了解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还要学习怎样写课余生活。在口语交际课里交流自己的课余生活,一方面可以指导学生选材,另一方面可以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说一说课余生活,把内容说清楚,为这次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我们应该是心中有单元整体,从单元整体出发做单元教学整体设计,上好阅读课和口语交际课,为学生写好这次作文铺好路。
单元主题:
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
课本的单元导读提示:
我们的生活像五彩的图画:在教室里读书,在操场上游戏;去科技馆参观,到少年宫演出;到小河边钓鱼摸虾,到树林里采集标本……在快乐的生活里,我们一天天长大。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感受多彩的生活。
教师教学用书的单元说明:
这一组有4篇课文。其中《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是精读课文,《槐乡的孩子》是略读课文。课文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有的描写了小学生欢乐幸福的学校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有的讲述了儿童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自由自在、快乐地成长以及他们是如何用儿童的眼光和心灵去观察去感受大自然的;有的通过记叙儿童攀登黄山天都峰,反映了儿童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有的赞美了乡村儿童纯朴、勤俭、热爱劳动的好品质。课文的内容丰富多彩,充满了童真、童趣,学生们读来定会感到十分亲切。
本册教材的第一组课文,是学生从低年级升入中年级,开始学习的第一组课文。首先要考虑的是衔接问题,这一组是低年级和中年级两个年段语文教学的接口处。要通过本组教学,帮助学生尽快地适应中年级的语文学习。因此,教师有必要重温一下课程标准中对低年级的教学要求,深入了解中年级起始阶段的教学要求,通过这一组乃至后面一两组的教学,逐步完成由低年级向中年级教学的过渡。
在本组课文的学习中,教材首次提出开展“记录自己课余生活”的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安排在《我们的民族小学》的后面,目的是使师生了解安排此项活动意义、目的及开展活动的`方法。因综合性学习不是一次完成的,因此,在《爬天都峰》的后面,又编排了“综合性学习提示”,提醒学生继续完成综合性学习的任务。
1.学习使用阅读教学中学过的观察和写作方法,在综合性学习和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愿意展示自己的习作,与父母分享快乐。
2.在习作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自己课余生活,感受课余生活的乐趣。
教学《我们的民族小学》一课,体会到学校生活的美好与幸福;并感受到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友爱。学习作者怎样观察和写出民族学校的特点,写出自己对学校的喜爱之情的。
组织、安排综合性学习活动《我们自己的课余生活》。在学习本单元课文的过程中,同时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记录自己的课余生活。
教学《金色的草地》一课,体会可爱的草地和有趣的蒲公英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快乐,给“我”带来了探索发现的喜悦,体验儿童生活的丰富多彩和乐趣。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观察和具体写事的。
教学《爬天都峰》一课,体会“我”和老爷爷是如何克服了种种困难爬上天都峰的。学习作者是怎样观察和写一件事的,是如何观察和写出人物的对话把事情写具体的。
略读《槐乡的孩子》一课,交流读后的感受,了解槐乡的孩子们采摘槐米的经过,体会作者劳动的快乐,学习课文是怎样具体写事的。
交流自己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的记录和资料,做《语文天地》的展示台活动,展示自己的课余生活。
在《我们的课余生活》口语交际活动中,说说自己在课余都做了什么事,有哪些收获和感受,说说自己今后课余生活的打算。
在综合性学习和口语交际的基础上,选择内容,学习课文的观察、写作方法,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写完以后读给父母听,和他们分享习作的快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实用17篇)篇九
2、要求:
写一篇观察日记,注意把要说的意思写清楚,格式写正确。
【作文思路点拨】。
1、观察日记是日记的一种,没有特别的格式。这次作文训练的目的,一是要学会观察,学会写相应的观察记录;二是要会将自己的观察记录整理形成完整的日记。同时也培养自己写日记的好习惯。
2、写这篇日记前,要确定自己最感兴趣的动物、植物、自然现象等,然后就有计划对确定观察的对象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并随时将自己观察到的感兴趣的地方记录下来,记录最后有一定的专项内容,观察是注意所确定的专项内容的变化。
3、写作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连续性的观察日记,就是按照观察的实际天数写连续性的观察日记,日记按实际的观察日期排列,写出观察到的变化和新发现。另一种是综合性的观察日记,就是把这一段时间以来观察的记录进行整理,分析出记录中有联系的任何,根据观察内容的变化过程,形成专题描写。
4、只要我们认真观察,就会发现身边的.许多事物都存在着有趣的现象。比如,鱼睡觉的时候是睁着眼睛的;我们一碰含羞草,它就闭拢了叶子,好像一副很害羞的样子。本次的习作就让我们用日记的形式来写一写观察中的发现。日记属于应用文的一种,它有一定的格式:第一行,写上年、月、日,星期×,天气情况。一般是写在第一行的中间。第二行,开始写正文。
5、日记一般不写标题,但初写日记时可以加一个标题,以便围绕一个中心写。
在写观察日记的时候除了要关注日记的格式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事物进行观察,观察时要按一定的顺序。如,观察一样事物的外观的时候可以先整体再局部;观察一样事物的发展状况的时候可以按时间顺序。观察时做到仔细、准确。
(2)按观察顺序将观察过程记叙完整。自己最想写最感兴趣的部分要写具体。
(3)写作的时候要突出观察中的发现,写清楚它带给你怎样的启示或者感受。
(4)写好后将习作读给同学听,看谁在观察中有新的发现。
【提纲设计参考】。
题目:观赏昙花。
7月30日星期四晴。
1、院子里的昙花快开了,妈妈说不在白天,在晚上开放。
2、傍晚时,昙花的叶子和花朵的形、色、声、味。
3、做完作业,9点钟左右,昙花开的样子。
4、第二天早上,花谢的样子。
5、最后感想:生命短暂,由花到人,不做昙花,自己要把美和香一辈子洒向人间。
【与阳光喔知识点联系】。
1、观察动植物时,要有一定的顺序,做到细心有序的观察。
2、观察动物时,要抓住动物的外形、活动、生活习性的特点和变化。
3、观察植物时,要抓住植物的形状、颜色、气味、质地、声音等。二期在描写景物时运用到。
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实用17篇)篇十
1.会认6个生宇,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看守、定时、清闲、放大镜、细微、阅读、随意、调节、简单、显微镜、挤来挤去、微生物、拜访、玩具”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镜的过程中,是怎样发明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从而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创造意识。
4.写写自己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样从玩中发明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并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
2.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教学难点:
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教学方法:
问题教学法自学法。
教学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在玩中获得的乐趣或收获。
2.了解显微镜的知识,搜集有关微生物的资料。
3.词语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6个生宇,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看守、定时、清闲、放大镜、细微、阅读、随意、调节、简单、显微镜、挤来挤去、微生物、拜访、玩具”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弄懂课文大意,弄清列文虎克是怎样玩的。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2.学生交流。
3.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4.学生读题,想想能提出哪些问题。
二、初读感知。
1.教师出示自读要求:
(1)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读准字音,查字典或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词语,读通句子。
(2)读完以后,想想自己能解答同学们提出的哪些问题?
2.学生自主读书。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认读生字情况。
(2)出示新词,各自交流自己是用什么方法理解词语的。
(3)小老师教生字,开火车熟悉生字。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三、精读课文,领悟玩法。
1.多遍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
2.画出表示“玩”的句子,指名学生再读。
3.学生交流想象时,教师要注意点拨:尽管把厚玻璃四周磨薄是件枯燥的事,但是因为他喜欢,他想用它来看细微的东西,所以他才玩得这么投入。
4.指导朗读。引导学生发现该用什么语气朗读这一自然段。(赞赏的语气)。
四、课堂练习,当堂展评。
1.练习写生字。
2.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3.当堂展评。
五、课后作业。
搜集并阅读古今中外“玩出名堂”的故事。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文中引号的.用法。
2.细细品读课文,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镜的过程中,是怎样发明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从而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增强创造意识。
3.写写自己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教学流程。
一、复习回顾。
1.听写生字词。
2.用自己的话说说列文虎克一开始是怎样玩镜片的。
二、继续读书,了解玩出的名堂。
1.教师引言:列文虎克就这样玩,玩出了什么名堂?我们继续学习、研究。
2.学生朗读第4自然段。
1)自由朗读,一边读一边想:列文虎克是怎么玩的?他发现了什么?
(2)指名学生多人次朗读,以使学生尽可能地摄取更多信息,生发感想。
3.交流讨论。
(1)有新的想法: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会怎么样呢?
(2)有新的玩法:一片放大镜固定,另一片可以随意调节。
(3)有新的发现:看到了一个平时看不到的“小人国”世界。
4.转换角色想象。
5.朗读体会感情。
6.表达感悟。
了解了列文虎克玩中的发现以后,你想对列文虎克说些什么?(可多人次谈,学生交流时教师要画龙点睛地点拨、肯定)。
三、欣赏玩出的名堂。
1.列文虎克看到的“小人国”究竟是什么?他究竟玩出了什么大名堂?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最后一段吧。
2.学生朗读第5自然段。
3.交流讨论:“小人国”指的是什么?他究竟玩出了怎样的大名堂?
4.指名朗读资料袋里的内容,议议发现微生物对人类的贡献。
5.再次品读:对这一段中的标点符号有什么新的发现?(着重体会引号的用法)。
四、交流玩中收获。
3、学生先在小组里交流,然后选出一名同学到台前介绍。
4把自己的玩法和收获写下,准备在“玩法大比拼”的故事会上讲一讲。
五、替换朗读、理解引号。
课文中对小人国、居民、玩具三个词语加了引号,你认为这是为什么?
1.引导学生说说“小人国、居民、玩具”在课文中分别是指什么?(微观世界、微生物、显微镜)。
2.让学生把“微观世界、微生物、显微镜”和文中的“小人国、居民、玩具”进行替换,朗读。
(通过朗读感悟用“小人国、居民、玩具”比用“微观世界、微生物、显微镜”更加生动、形象、有趣,从而让学生明白这是对微观世界和微生物的拟人说法和对显微镜的形象表述,加上引号,不仅起到强调的作用,还使这些词语具有特殊的意味,避免了使用一些术语的枯燥,增强了所要表达意思的趣味性和可感性。)。
六、教师总结。
小结:课文虽然讲的是列文虎克的玩耍,而实质是讲观察、好奇心和求知欲,它们是科学创造和发明的出发点和原动力。如富兰克林就是由于好奇心而揭开雷电之谜的。还有爱迪生,他小时候常常对人类的各种奇异的创造惊喜万状。他曾悄悄把家里的钟表偷出来,一件件拆开,然后再装上,一心要了解它的秘密,相信同学们会对这些事例有所了解,可以交流交流。
七、作业设计。
小练笔:写一写玩中的乐趣和收获。(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写出自己在玩中的乐趣和收获。)但要注意这是小练笔,不能拔高要求。
教学板书:
15玩出了名堂。
浪费时间。
玩耍伟大的发现(显微镜、微生物)。
边玩边想边想边玩。
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实用17篇)篇十一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是怎样描写四季的特点的,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3.认识7个生字。
重点难点:了解课文怎样描写四季的特点,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四季风光图片。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看看老师带来的这几幅画,告诉老师分别这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你能从中说出你喜爱的景物吗?(板书《四季童话》)。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新课《四季童话》,看看题目,大家一定会有许多疑问和好奇,季节也有童话?它们会告诉我们些什么?那我们一起读读吧。
二.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汇报学习收获。
三.小组交流,品味语言。
2.学生选内容,找句子,圈词语,写感受,感情朗读。
3.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小组交流,教师点拨。
4.小组内以各种形式品读句子,体会“把景物形象化”的写作奥秘。
四.全班交流,深华感情。
细读课文,合作探究。
1.从课文中,标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
2.思考后,和小组交流一下各自的理解和看法。请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意见。
3.小组以自己体会朗读句子汇报。
4.请同学们按小组,练习分角色朗读,全班汇报。
汇报过程中,引导他们边读边想,再通过配乐和图片再现情景的方法,把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情景中,体会感悟文本。
3.用一个词(一句话)概括四季的特点。
4.积累背诵。
5.现在我们这里正是秋天,你能发现我们家乡在此时,有哪些你认为很美的景色?
6.回忆一下,我们家乡春、夏、冬又有哪些值得我们关注和喜爱的景色呢?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它们各自的美。
五.布置作业。
1.摘抄喜欢的词句,并说说为什么喜欢它。
2.本节课,同学们不仅读懂了课文,还对四季的美做了自己的理解和发挥,你们都是用心学习的孩子。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选择课文中你最喜欢的一段话,再仿写一段,明天和同学一起比比,看谁写的好。
教学反思:
让学生熟读课文,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课文大意,而且为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教学时,读后进行议论和展开想象说一说自己的看法,培养了学生自学习惯,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拓展了知识面。
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实用17篇)篇十二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赶花会》这首歌,了解我国的民俗风情“花会”。
2、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通过指导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的演唱歌曲。
3、通过歌词和舞蹈动作的创编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
教学重点:
感受庙会的感受,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初步学唱歌曲。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唱准确歌曲中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部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提问,请问大家每年什么时候将举办庙会活动,让大家描绘一下庙会的场景,介绍我国西南地区也有一种类似于庙会的活动,那就是花会,解释花会的含义。
2、出示花的图片,问:大家喜欢这些花吗?那你都知道哪些花的名字?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花的歌曲《对鲜花》。
二、新课。
1、听“赶花会”,提问乐器中运用了什么乐器。
2、听录音范唱,思考:歌曲在演唱方式上有什么特点?(对唱:一问一答)。
3、歌中描写了哪些花?每种花有什么特点?
4、两人为一组,相互一问一答读一读歌词。
5、学唱歌曲:
(1)跟录音范唱初步齐唱歌曲。
(2)跟琴指导学生的演唱:
(3)男女生对唱歌曲。
(4)换过来进行练习,并加打击乐器进行伴奏。
(5)两人为一组对唱,背一背歌词。
(6)跟音乐伴奏边做拍手游戏边进行对唱,两人一组。
5、创编活动。
(1)你能给这首歌曲加上好看的动作吗?
(2)请几组同学进行表演。
(3)书中只描写了四种花,可是我们知道的花有那么多种,让我们唱一唱更多美丽的花好吗?教师示范。
(4)小组进行歌词的创编活动。
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实用17篇)篇十三
1、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文言文,能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写话。
2、欣赏散文优美的语言,体味课文表达的真切感情。体会江山的美丽多娇,培养爱我中华,热爱世界的情感。
3、学会写参观游览的文章。
4、学会如何向别人介绍当地的景物。
《小石潭记》2课时。
《记承天寺夜游》1课时。
《阿里山纪行》2课时。
《美丽的西双版纳》2课时。
《蓝蓝的威尼斯》1课时。
写作3课时。
口语交际1课时。
专题交流或语文活动1课时。
本单元的专题是“江山多娇”。有柳宗元笔下的“小石潭”、苏轼夜游的“承天寺”、宝岛台湾的阿里山、南国边陲的西双版纳、享誉世界的水城威尼斯。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可以领略那一山一林、一潭一溪秀丽景色,陶醉在优美、隽永的语言里,感受作者的真切情感。
第1课时确定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第一块:了解单元大概内容: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教学反思。
1导入:让学生浏览目录、课文(还可以延伸到发展性评价手册)明确任务。
2巡视、指导浏览目录、课文。
第二块:确定单元活动方案: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教学反思。
1布置学生商定单元的活动主题及计划讨论、交流。
第三块:学习评价。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教学反思。
2小结:自我小结。
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实用17篇)篇十四
都说数学教学是清清楚楚一条线,而语文教学却是模模糊糊一大片。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语文与数学两门学科教学上的差别。 数学老师上课往往围绕一个知识点讲解、分析、练习、反馈,十分简洁。语文老师上课,则上对一个个零散知识点的讲解分析,教学生字新词,到概括主要内容,指导分段,概括段意,逐节讲解课文,归纳中心思想等等。如果说将数学课比喻为在一堂课里挖深一个洞,那么语文课在一堂课里挖下许多洞,至于挖得深浅如何,则是另外一回事了。于是,语文课被评价为“耗时多,效率低”。
特级教师李吉林老师说, 知识的规律是不可能从一个知识点去揭示的,而是从许多相同的、相关的、相似的内容上抽象概括出来的 ,即所谓触类旁通。优化教学结构,强化教学内容,可从根本上便于学生掌握规律。那如何将语文教学中那零散的知识点化为知识块或知识链,从而改变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呢?本学期,我尝试着采用了单元整体混合式教学法,效果不错。
所谓单元整体混合教学法,就是根据单元教学目标,在一个课时内几篇课文进行同步教学,俗称“一锅煮”。课前让学生充分预习好整个单元的课文,将课文读熟,课中以学生自学探究为主,逐步落实各个知识点和训练点,现以浙江省义务教材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二单元为例, 谈谈我在单元整体混合式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第一阶段、初步感知课文,集中学习生字词语。
1、根据课题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出示这单元的三篇课文题目:《雨中》、《当飞机遇险的时候》、 《罗盛教》。根据课题猜测课文的主要内容。
(2)略读三篇课文,完成填空:《雨中》主要写( 谁 )在雨中为姑娘( 干什么);《当飞机遇险的时候》主要写( 谁 )在飞机遇险的时候(怎么样);《罗盛教》主要写罗盛教( 怎么样 )。
(3)逐篇交流反馈,初步归纳出几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4)总结抓课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学习方法。
抓课题概括主要内容是学生进行阅读活动必不可少的方法。它可以帮助学生快速了解主要内容。而“学习略读,粗知课文大意”,是《语文课程标准》对三、四年级提出的又一阅读要求,可以节省时间,又在较短的时间里读较多的书,获得较多的信息。
2、整体学习生字词语。
(1)出示归类的词语,分为名词、动词、拟声词等,如 a、箩筐、卡车、轿车、雨帘、周恩来、螺旋桨、机械、罗盛教、窟窿 b、蹬车、皱眉、焦虑、嬉笑、安葬、继续、命令、封锁、下坠、一 哄而散 c 、 嘟嘟、喀嚓 d、黄澄澄、湿漉漉 e、层层叠叠。
(2)要求读准字音。请去掉 已经在课外阅读中掌握的词语,将难念的词语多读几遍。小组交流学习,全班交流反馈。
(3)多种形式理解词语。
哪些词语的意思你已经在课外阅读里理解了?请划去这些词语。圈出你还不理解的词语,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找近义词、反义词等方法来理解 。
(4)记住字形。按不同的汉字结构给生字归类,引导学生按形声字的造字规律,用“加一加”“减一减”联想等方法,快速地记住生字,当堂听写。
(5)指导写字。重点指导结构复杂的“葬”“窟窿”“僵”“叠”“衡”
3、读熟课文。
在小学四年级,识字仍是一个教学重点。 学生已有了一定的识字能力,不需要教师花费很大的精力,关键是教给记忆方法。识字中强调“哪些字词你已经认识了”这个问题,使学生以多识字为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理解词语重视培养学生主动独立理解词语能力。
第二阶段、熟悉本组课文,集中进行单元阅读训练。
[1] [2]。
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实用17篇)篇十五
1、会认“乖”等7个生字,会写“凭”等13个字,正确读写“性格、任凭、贪玩、尽职、稿纸、梅花、跌倒、开辟、抓痒、撞疼、屏息凝视、变化多端、枝折花落”等13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候的可爱,学习真实、具体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培养喜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了解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候的可爱,学习真实、具体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1、猫等待老鼠出洞和捉老鼠的课件(或录像、图片);猫叫声录音带。
2、学生收集有关猫的图[文资料,张贴到教室的'相关栏版上,办一期“猫趣”展。
1、师生交流。
b、师生各抒己见,谈“趣”激情。
2、揭示课题,简介老舍。
1、自由练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可自读,可同桌一起读)。
2、反馈生字词预习情况。
自由发言,就容易读错或写错的生字词互相提个醒。
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后交流:老舍先生笔下的猫给了你怎样的第一印象?
4、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用什么方法能迅速抓住课文大意,理清课文条理?
5、展示交流,理清脉络“方法”有三:
a、抓住各段中能概括主要意思的重点句,连起来读一读。
b.设计填空题,如:
课文共有()个自然段,第()至第()自然段写大花猫();第()自然段写满月的小猫()。
c、设计板书,如:
老实贪玩尽职。
(大花猫)性格古怪高兴时……不高兴时……。
胆小勇猛。
(满月的小猫)淘气可爱。
剖析“古怪”,赏“猫”悟“情”
1、自读课文第一、二、三自然段,简要概括出猫性格古怪的几个方面,然后全班交流。
2、小组合作学习:
每人以猫的一个性格特点为例,把文中具体描写这一特点的语句读给同伴听。
3、深入研读,品词析句,体会情感。
b.范例引路。
出示例句:“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引导赏析:抓住“屏息凝视”“一连”“非……不可”边读边想象,并结合相关课件演示,体会作者对这只“尽职”的猫的欣赏、喜爱之感。
c、全班交流。
找出体会最深的句子,借助朗读、比较、品赏关键词语等方法,体验作者渗透于字里行间的爱意。如:
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
用身子蹭你的腿,……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
4、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三自然段。
1、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小组合作学习:
用“任凭……也”“非……不可”“无论……也”“……可是……”分别说句子,比比谁说得准确、说得多。
3、扩词练习。
贪()性()高()采()。
贫()姓()稿()踩()。
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实用17篇)篇十六
标:能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课:查找有关永州小石潭的资料。
课堂:
第一块:检查背诵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教学反思。
1组织背诵。背诵课文。
第二块: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教学反思。
2组织交流班级交流。
3组织评价自我评价、相互评价,选出最好的名称和对联。
1。收集本地风景名胜的楹联。
第4课时《记承天寺夜游》。
1、能借助工具书读懂课文,掌握一些实词的.意思,能基本背诵课文。
2、体会作者特殊的心境。
自读课文,了解苏轼。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教学反思。
1布置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文章。自由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
2组织学生单个读、分组读、集体读。
3评价交流相互评价。
第二块:疏通文章内容。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教学反思。
1布置要求:掌握重点实词的意义,读懂课文。再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读懂课文,划出工具书无法解决的难理解的字词,准备交流。
2组织交流。交流学习成果,共同讨论解决疑难词句。
3组织评价自我评价。
第三块:走进苏轼的内心世界。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教学反思。
1引导学生欣赏作者笔下如诗似画的月色。抓住结尾“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与苏轼谈心,探索他在逆境中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背诵课文。
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实用17篇)篇十七
一、词语加油站。
1、出示本组的词语,检查学生掌握的情况。
2、学生思考本组词语中,有疑惑的词语,提出疑问。
3、学生帮助同学们提出来的疑问。遇到大家都有的困惑,师出示图片并解释。
4、通过填词语的方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及灵活运用。
二、走进画中,引出主题。
1、学生欣赏秋天的图片,用词语表达下你对秋天的感受。
3、学生有情地读出秋天色彩的句段。
4、引导学生闻到秋天的气味,发现动植物们在秋天忙些什么?
三、聆听秋天美妙的声音。
1、引导学生听一听秋天的声音,它的声音是一曲丰收的歌,是一首欢快的歌。
2、我们都听到了谁的声音?引出学生对风筝的憧憬与希望。找到孩子们快乐的歌声。
3、秋天就是一个音乐厅,还有谁在弹奏与歌唱。引导学生找一找秋天的声音。
四、倾听学生演奏秋天的乐章。
1、小组合作,朗读诗歌《听听,秋的声音》。
2、配乐,学生展现朗读。
五、总结:本组我们看到了秋天带给我们缤纷的色彩,听见了她美妙的声音,分享了她带给我们的欢乐。让我们一起拿起手中的笔描绘出我们心中的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