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反思并改正错误,实现自我提升。心得体会是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对自己的感悟和经验总结的一种文字表达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加深理解,提升自我反思能力,我觉得写一篇心得体会很有必要。那么怎样写一篇有深度的心得体会呢?首先,要关注于个人的真实感受和体验,然后结合具体的事件或情境进行描述,同时加入自己的思考和分析。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精彩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灵感和参考,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奥尔夫音乐教学心得体会范文(18篇)篇一
暑假参加了中国奥尔音乐教学法的培训,这也是我自大学毕业后第一次参加这种教育性质的培训,从事音乐教育工作两年来,自认为在音乐教育这条路上才迈开我的第一步。从我第一次上讲台,不知音乐课从何讲起,胡乱的东拼西凑完成一节课,到拿到优质课的第二名。感觉自己已渐渐步入正轨了,初步了解音乐课的模式。然而,这次学习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课后,却发现音乐课的模式远不像我想像的`那样一架钢琴、一台录音机、老师稳站讲台,学生端正坐好就算是一节音乐课,这仍然是在传统音乐课的模式中徘徊,不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禁锢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奥尔夫音乐教学心得体会范文(18篇)篇二
对于教学,各位音乐教师有怎样的心得体会?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音乐教师教学心得体会,供大家了解和参考。音乐教师教学心得体会【1】。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在钢琴教学方面还是有着很大的特长的,钢琴教学是我最擅长的,在不断的教学中,我对钢琴教学有了自己比较客观的认识,我在总结自己的钢琴教学后,有如下心得体会:
一、讲解作品背景及作者的生平使学生对乐曲的把握更具表现力。
在教学的过程中,尽可能多的介绍一些作者的生平,比如作者出生的年代,在什么情况下创作了该作品,其音乐表现的动机是什么,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感情,通过这样生动的描述使学生对该曲目产生一定的兴趣,另外,对把握乐曲的性质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乐感培养是基础和关键。
钢琴的演奏是听觉的专注、敏感,十个手指各自独立前提下的积极活动;这种双手不同动作及全身多种器官的配合运用,必须遵循有规律的、科学的、恒久性的训练,努力地去理解音乐、表现音乐,才能掌握钢琴的演奏技艺。
首先,乐感对于学习钢琴的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那么,怎样培养和发展孩子的乐感?
在练习乐曲、音阶和练习曲的时候可以加入适当的表情。如音阶,用有力的断奏来表达一种威严、愤怒;用较慢的连奏来表示一种忧伤;用快速轻巧的指头弹奏来表示欢快随心所欲的情绪等等。这些都是训练孩子带着表情进行弹奏,展示自己表现才能的好办法;对练习曲和乐曲中的表情记号或力度记号做夸张性的弹奏和练习。正如李昕老师所讲的,比如说教授汤谱森《火车》一课,可以很形象的先告知孩子火车跑的声音,引起他的兴趣后,告诉他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的长短,然后火车是怎样由慢到快跑起来的,加入形象的说明孩子会对这一课很感兴趣,接下来就是如何弹奏了。
一般来说,再简单的乐曲或者练习曲,都有可能进行对比,至于对比是力度上,还是在音色或者情绪上,可以请教老师来进行要求;多听、多看、不放过任何表演的机会。要鼓励孩子在适当的场合进行表演,这样可以使孩子得到更好的锻炼,自信心会得到一定的提高。如教师示范、观摩音乐会、听音响资料等方式。通过音乐拨动学生的心弦,丰富学生的审美感知,得到美的享受,丰富自身情感。通过各种音响和“通感”作用引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全身心地融于音乐作品中,直接强化学生的钢琴学习行为,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科学的方法提高学习的效率。
1、正误比较法。教师在正确示范的同时,还可以适时地选择典型的错误弹奏进行演示,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眼看、耳听、心想、脑记,对正确的弹奏与错误的弹奏进行比较,以提高学生的鉴别力和感知力。
2、衔接法。是遵循节奏的韵律,将几个局部的弹奏技巧连接起来,形成一条整体的、有机的、连贯的最佳弹奏状态。衔接法主要解决音与音、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相互连接。把前一小节最后一个音与后一小节第一个音按拍子连续弹奏、反复练习,是提高整条曲子弹奏质量的有效方法。不少学生弹奏由各自反复的两段组成的乐曲时,都处理的太随意,不是衔接过紧,显得仓促,就是停顿过大,失去整体感。所以衔接法的正确运用可以避免弹奏中一些不该出现的错误发生。
3、音乐练习法。在第二阶段,切不可忽视音乐练习的方法。通过听所学曲子的旋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音乐感,还能激发学生内在情感的发现。教学过程首先要求学生听几编所学乐曲,使学生心中有歌,然后采用相应的触键方法,结合弹奏练习,也就是把如歌的旋律从心中转移到手指上。
4、兴趣法。钢琴弹奏即是以钢琴的音乐美为核心,以全身多种器官和肢体的协调配合、手指的独立运用为基础。由于钢琴音域宽广,和声效果丰富,共鸣体大,所以又是最理想的多声乐器;因此在学生弹奏钢琴之前,应向学生讲述钢琴弹奏的价值、作用极其特殊魅力。
音乐教学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是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使用学生身心健康,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学科。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和研究,结合在我们学校一个学期来的实际教学的教学经验。现将音乐教学心得总结如下。
以前音乐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就是没有面向全体学生,没有以学生为本。那么音乐教学究竟如何体现以学生为本呢?新课标着重强调应在音乐教学中贯穿素质教育的思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并着眼于整体学生素质的提高;应体现时代要求,着眼于使孩子从小喜爱艺术,重视音乐,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全方面得到发展。
二、贯彻因材施教。
由于各学段的艺术能力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各种艺术能力更是因人而异。在教学中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考滤到各级各类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既要满足艺术基础较好的学生的学习要求,又要兼顾基础较差的学生能逐步跟上,缩小差距,甚至艺术能力有某些缺陷的学生,更要给予帮助和指导,使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地、自信地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尽量使全体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校外艺术资源具有极广泛的空间和巨大的影响力,应指引学生常关注些公共媒体等积极向上的音乐艺术节目,甚至可以带领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艺术类活动。以扩大音乐教学的影响面,艺术源于生活,也应让学生从生活是感受到音乐,以提高学生的学习音乐的兴趣。
总之,音乐新课标改革提出了更好的教学理念,实施新课标,这要求我们更善于总结,经常回顾,以更好地实施教学任务。我们将会在新课标的指引下,结合实际情况去更好地开展我们的音乐教学工作。
虽然我只是一名刚刚上班两年的小学音乐教师,不能说有足够的教学经验,但通过这两年的自我学习与努力,我也总结了一些本学科的教学经验。
一直以来,音乐课被称为副科课,特别是在个别偏远的农村学校更认为音乐课是可有可无的科目。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以及音乐在发展学生智力等方面所发挥的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使人们对音乐课越来越刮目相看。而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如何不负众望,更好地完成好教学任务,最大限度地让音乐放射出它应有的光彩,这是我在这两年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与实验的课题。我发现影响上好一节音乐课的因素虽很多,但以下这几方面更不容忽视。
一、师生对音乐课的认识态度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之一。
常言道:学生是老师的一面镜子,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作为老师首先要重视自己的课堂教学,要自尊自爱,对任何一节课都要一丝不苟,认真负责,使学生无形中受到感染和影响。针对那些态度不端正的学生,老师要了解学生,把握他们的思想脉博。否则,只一味地想怎么设计课堂教学花样,只能抓住学生一时的心,却不能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改变对音乐课的态度。所以一旦发现有学习不端正的学生,我就利用上课几分钟的时间让大家讨论:音乐课到底有什么作用?音乐课究竟会给同学们带来什么?没有音乐课会怎样?……同学们马上七嘴八舌,大讲特讲其好处所在。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了老师工作的意义,也使他们更多更好地知道学好这门课的意义,从而自觉自愿的完成学习任务。
二、课堂上老师的夸奖与鼓励也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
大家都非常熟悉这样一则事例:某几位专家学者到一所学校做实验,到某班时,随意点出几个学生并很认真地对老师们说:“他们几个将有很大潜力可以挖掘。”果不其然,几年之后,本来表现一般的这几位学生真的成为了学校的佼佼者。原因很简单,专家学者的暗示转给了老师,老师对这些学生时常充满信心,而正是积极的心理暗示,使他们的情绪始终处于积极向上的亢奋状态,所以,结果就如人们所看到的。
在实际工作中,我不止一次地实验发现:同样的班级,如果这节课我鼓励赞扬的话语多了适当了,学生的情绪便会异常地高涨,他们的行为也会与我紧密配合默契。相反,我有意将注意力集中在了那几个所谓的调皮学生身上,批评多了,学生唱歌的情绪马上让人觉得无精打采,心不在焉。这一点特别是在年龄较小的年级表现尤其明显。
比如学习《四季童趣》这首歌曲,节奏较难:除了切分节奏,还有全音符八分音符多次的交替出现。学生很容易产生厌烦情绪。我除了采用各种教唱的方法之外,重点放在给学生心理暗示上,激发他们的学习激情。整个教唱过程中,我时不时地赞扬激励他们:“你们真棒,这么难唱的句子都难不住你们,老师真为你们的聪明能干高兴!”“你们的声音真是太美了,我真想再欣赏一遍!”“你们愿意吸收老师加入你们的合唱队吗?”……一节课下来,不但不觉得累,反而会让你身心愉悦兴致更高。无数次的实验证明:越是轻松有趣的教学氛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学习效果也就越好。
当然必要的批评也要有,不过要考虑课堂气氛及学生的承受能力,讲究语言艺术。比如唱歌时,有说话或大声喊唱的声音,我就让学生自己说说内心的感受,让学生辨别美与丑,对与错。通过这一环节,使那些没做好的同学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受欢迎的,并且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美的不文明的。另外,我还在课下和同学们达成协议,课堂上违反纪律或有不文明言行,老师就用眼神或伸出手指提醒大家,给予改正错误的机会。第三次就在受支扣除平时成线绩的惩罚。这一方法不仅保持了课堂气氛不被破坏,而且还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三、音乐老师不仅是普通的教育工作者而且还是美的传播者。
在实际教学中,我不只一次地发现:当我身体不舒服,精神面貌欠佳时,学生上课也是懒洋洋的,歌唱时很难进入状态。同样的班级,当我富有激情地和他们一起活动,一起唱时,学生不仅学的快,对作品的理解也到位。同时,我和其他老师交流中都发现,学生把音乐老师当成了美的标准。音乐老师会唱歌,声音美;音乐老师会弹琴,很让人着迷;……老师的一举一动都是他们学习模仿的对象。所以,作为音乐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使学生从老师这里不仅能学到书本知识,还能感受到美的熏陶。
成功的上好一节课所包含的因素还有许许多多,以上几个方面只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点滴体会,我将会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积极总结教学经验,争取早日成为一名经验丰富的音乐教师!
奥尔夫音乐教学心得体会范文(18篇)篇三
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是当今世界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学体系之一,它具有原本性、综合性参与性,创造性等特点,它将音乐融于诗词、儿歌、律动、游戏、欣赏之中,启迪学生音乐潜能,充分感觉艺术魅力。
奥尔夫音乐教学起源于德国,它创始人是德国近代著名的作曲家奥尔夫先生。他所创立的这套儿童艺术基础教学体系己打破了音乐范畴,广泛采用各种艺术表现形式,为孩子打下坚实的艺术基础。
实践发现,这种教学法可激发孩子们浓厚的学习音乐的兴趣,而兴趣就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从一开始的父母老师逼着学,到后来自己主动要求学,我认为这就是奥尔夫教学法的真谛,真正的把孩子钢琴凳子上解放下来,让他们快乐开心的去主动接受音乐知识,真正的做到享受学习音乐的过程,而老师带给孩子们的只是一个学习的方法,只是这个方法不同于常规的枯燥学习法,而是用一种游戏的方式在玩中,使他们快乐的掌握所要学习的要领,并且记忆深刻。
奥尔夫教学法是将音乐,语言,舞蹈,美术,戏剧等表现手段结合在一起的音乐教学体系,奥尔夫认为音乐是人类最自然最原始的行为,人们不是要作为观众,而是要作为演奏者参与其中,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音乐带给我们的乐趣。
奥尔夫教学法让我们真正的感受到音乐来自于自然,就存在于我们的身边,甚至我们自身也可以作为乐器发出美妙的声音,比如跺脚,拍手,捻指等,配上各种各样的节奏就可以发出美妙的音乐。身边最简单的一样东西就可以发出千变万化的声音,一张最普通的报纸用不同的方式处理就可以发出千变万化的声音,不同力度的抖动,摩擦,撕碎,拍击等等就可以制造出刮风,下雨,小河淌水,放鞭炮,点礼花等各式各样的声音,让我不得不感叹奥尔夫音乐的奇妙,报纸一直都存在,却又有谁想用它就可以制造出奇妙的音乐,让我们感受到一幅奇幻的画面。奥尔夫教学法真正的让我感受到了音乐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不能刻意的走进音乐,而是应该让音乐自然而然的走向我们。
奥尔夫教育法是循序渐进的,课例《马勒第一交响曲》中,我印象比较深刻,我们从儿童熟悉的歌曲《两只老虎》入手,这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先从两只老虎节奏入手,用手拍出节奏,让学生猜出他们所熟悉的儿歌,在稳定节奏的基础上,又加入了旋律,在熟悉了旋律的基础上,分组进行经典的卡农式训练,后来,我们又在此儿歌的基础上进行改变,曲调不变,改变歌词,加深学生对曲调的理解与熟悉度,从《马勒第一交响曲》中提炼曲调元素,再次强调主旋律,最后进行完整音乐赏析,这样是将动作,语言,音乐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降低音乐欣赏难度,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律动培养孩子的参与性,社会性,和互动性,使孩子体验到奥尔夫原本性的教学理念。这节奥尔夫教学法课我不仅仅是教会孩子如何循序渐进地学会欣赏音乐,我还用卡农的形式进行音乐歌曲的排练,并将这种方式运用到给某单位的合唱排练中,并获得良好的效果,给他们排练的曲目是《青春舞曲》,开始的时候以卡农形式进入,中间加入奥尔夫经典的身势动作,加上单独分出来的声部——人声伴唱(咚次大次),效果还是挺好的,可以使人眼前一亮,我觉得这也是奥尔夫教学法的社会实践。
《集中精力听指挥》的训练,也是我印象比较深刻的,老师拍出的节奏,学生要集中全部注意力不断的跟随,我觉得这个训练放在一节音乐课的各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效果,放在课前,可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把心从刚刚结束的下课活动中收回来。放在课中,可把孩子们从疲惫走神的状态中拉回来。放在课末,可稳定孩子急于下课的心。无论放在一节课的任何阶段,我认为共同的作用就是可以使孩子集中注意力,而且可以加强节奏感。在进行钢琴教学的过程中,我就运用过此方法,每次学生还完上节课的内容,就要进行新的知识的学习,但是,学习新的知识已经在课末的阶段,孩子的注意力已经不是很集中了,所以教起来也是非常费力,有次,带学生进行前附点的学习,孩子表现出来的状态已是不太配合,我当时运用了《集中精力听指挥》这一教学方法,在钢琴上从最简单的平稳节奏开始,让他不断跟上我的节奏,我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加入了前附点节奏,是孩子在轻松愉悦的节奏中很快的掌握了知识点,并且掌握的比较牢固。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老师的话很少,只是提出关键性的问题,给孩子充分发挥的空间。在课例《彩带舞》中,孩子们闭上眼睛,老师发给每位孩子一件礼物(绸带),让孩子通过触觉来猜是什么,然后逐个请每个孩子用动作表现绸带的用途和可以怎样舞动,要求每个人都不同。接下来放一首非常舒缓轻柔的慢板音乐,请孩子用绸带来表现音乐,然后是两个人合作用绸带来表现,最后发展到集体的创作,成为一个很丰满的作品。活动中所有的环节都是即兴的创作,通过一种简单的道具"绸带",让孩子自由组合自由创作。奥尔夫的教学实践正是通过这种即兴性的创造活动开启了儿童想象力的闸门,把他们放入想象、幻想的自由天际去翱翔、驰骋。
在奥尔夫课上,老师还会经常给学生一些即兴创编的机会,这不仅仅开发了学生们的创造力,也使学生们学会了团体协作精神,而且也是对学生们所学知识的巩固与加深,也是对音乐教学的一个探索。在每次创编结束的自评,互评,师评,都是多自身的一种提高。1自评,也就是自己评价自己,我认为创编的成功与否并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自己要看清自己,自己要能够清楚地发现自己的不足与长处,自己认识到的问题,往往也是可以记忆最深刻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2同学间互评,我认为这种互评就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对方就像一面镜子,也许我们看不到自己身上的问题,但从这面镜子里发现的问题,往往也许是我们经常犯得,却又是自己不易发现的。对方的优点优势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要相互学习优点,改正自身的不足,帮助对方找出问题,并且改正问题;帮助对方发现,并且发扬他们的有点优势。3最后一步师评,由老师总结双方的的优点与不足,全方位的对我们进行系统分析,从创编到大家相互间的评价,做出最细致客观的评价,是我们有了一个明确的尺度与标准,对于老师的肯定与建议我们也是积极的吸取改正。自评,他评,师评,我认为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步骤,可以使学生全方位的认识到自己长处与不足,从而进行改正于发扬。
通过对奥尔夫教学法课程的学习,我认为任何一种知识的学习不能仅仅限于书本与课堂,要把学到的知识活学活用到社会实践中,也就是教育学中的田野工作。在教学以及各种社会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探索,课本上的东西是死的,我们要灵活的把它运用到实践中,只有在实践中,我们才能够发现,我们所学的东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我们的实践中是可以进行改变与创新,只有走进孩子,走进社会才能真正的了解孩子需要的是什么,社会需要的是什么,你才能够知道你自己到底要去做什么,需要怎样做,无论是书本还是老师给予我们的只是知识,真正的经验还是要靠自己去实践中积累,我认为知识的积累与社会实践是同样重要的。奥尔夫课的学习教会给了我们一种好的教学方法,但是还需要我们自己将它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真正的做到把孩子从钢琴凳上解放出来,让更多的孩子快乐轻松的学习音乐。
奥尔夫音乐教学心得体会范文(18篇)篇四
1、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奥尔夫音乐带有自娱的特性,这就吸引了儿童参加进来,让孩子在玩乐中懂得音乐,不是为了学音乐而学音乐,而是为了让孩子在还不懂得什么是音乐的年龄,就开始音乐的实地演习。
2、培养幼儿的专注力和协调能力。由于在上课时,幼儿耳朵要听、眼睛要看、嘴中要学唱、还要配合各种动作,调动了幼儿各个器官都要参与音乐的表现,从而使幼儿注意力集中,学习得非常快。同时也锻炼了各器官的'协调能力。
3、培养幼儿的情感。由于这种活动轻松、愉快,幼儿一学就会,不给幼儿带来压力,因此幼儿情绪饱满、兴奋,有利于幼儿通过这种途径使情绪得到抒发。
总之奥尔夫教学法强调艺术教育的综合性。它把语言、律动和音乐教学相结合,通过节奏朗诵、拍手跺脚等人体乐器、音乐游戏、歌唱、舞蹈、绘画、演小剧、演奏奥尔夫乐器等多种形式,使孩子不仅兴致勃勃地参与音乐活动,而且综合提高语言能力、理解力和表演能力。今后我在教学上要积极学习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带着孩子学习探索,积极进取。
奥尔夫音乐教学心得体会范文(18篇)篇五
通过几年的音乐教学使我对奥尔夫教学法有了新的认识。奥尔夫教育方法是一种重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实验方法,通过节奏让儿童以此来创造他们自己的音乐。教学过程中的亲身参与使我对奥尔夫教学法有了感性的认识,也使我了解了奥尔夫教学的理念:他所追求的是人性中自然、原本的东西,注重人对音乐的基本的感受而不是依靠复杂的理论先分门别类的掌握具体的知识,通过参与来自发的、自然的获得。
一、从感知入手。
奥尔夫教学法在讲授知识的时候不是采用使学生感到烦厌的纯理论的学习,它采用了一种回归自然的(元素性的)、以感知入手的教学法。奥尔夫的教育观念就是从古老的源头出发,去革新音乐教育。它主要不是致力于教会学生学什么,而是启迪发掘学生(特别是儿童)生来所具有的那种习性(把音乐和语言、唱歌和舞蹈结合起来),通过游戏式,即兴性地演奏,通过自然地、音乐地表露自己的感受、情感,通过语言、动作、表演和音乐的全面结合,去学会音乐,掌握音乐。换句话说,奥尔夫教学法不是把理论做先导,先讲“为什么”,而是从感知入手,让儿童直接去感知音乐,首先学会“怎样做”,然后再去解释“为什么”。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儿童在快乐教育中变“要你学”为“我要学”。
二、即兴性原则。
即兴的通过身体动作或声音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与别人交流、共享,这是人的本能,是人人皆有的。奥尔夫的原本性音乐教育观念最核心的要点之一,就是即兴创作。奥尔夫强调:通过让学生自由的、亲自设计自己的音乐活动,是培养人的至关重要的大事。他说:“正如要有自然界中的腐殖质,才有可能使万物生长一样,靠原始的音乐方能发挥出儿童身上的力量„„”。奥尔夫音乐教育中关于“即兴”的观念,也是创造性的具体体现,其内容贯穿在所有语言、动作、音乐教学领域中.奥尔夫教学法提倡参与意识,“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期间”。在参与音乐活动中特别强调即兴性,也就是充分发挥学生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她经常对学生们说:“你想怎么做?”,而从不对学生说:“你做错了”。
这样,无疑地保护了儿童们创作的积极性,使他们大胆地无忧无虑地在音乐的天地中表现自己。这不仅增加了儿童们的学习兴趣,产生积极的创作欲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使之成为具有创造力的开拓性的人材。奥尔夫教学法的重要一点就是“让孩子自己去做。”因此它选择的教学内容也是适合儿童特点,难度不大,使每一个孩子都能跟得上。使孩子们觉得始终只是在做游戏,在跟音乐进行愉快的合作。它所强调的即兴性,是更主动更有效的学习音乐的方法。
三、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
在不曾真正接触奥尔夫教学法之前,我不敢想像在一堂音乐课上老师把音乐、语言、表演、舞蹈、美术、戏剧完美融合在一起是怎样的情景。是奥尔夫教学法向我展示了这一切,它有丰富的课堂内容、多样的教学形式和灵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多样的教学形式富有意义的相互融为一体,每一个教学过程对老师和同学们来说都是一个充满着创造性的活动。例如:在一课中,我们用哼鸣表现着宁静安逸、充满阳光的早晨,用各地不同的方言来表达人们劳动时那热火朝天、欢快喜悦的心情,用嗓音模仿凄惨的风声、惨烈的哭声、震耳欲聋的枪炮声,用自己的歌声和肢体语言表达着对爱人的不舍之情„„,所有这些让我们的作品变得生动鲜活,让人感到耳目一新。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不是一种很快能教会学生歌唱、奏乐的方法,而是让学生接触音乐实践,首先使他们喜爱音乐,通过音乐使师生在一起共同进行创造性的活动。我们的音乐教育,应当首先把“教育人”放在首要的位置,把它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结点。育人的内容也不应只限于音乐学科的本身,也不只限于智力因素的开发,而是注重想象力、创造力、空间感、结构感、美感、敏感的反应能力、协调合作能力等大多属于“非智力因素”的能力训练,这些都是音乐教育特别擅长和非常胜任、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
奥尔夫音乐教学心得体会范文(18篇)篇六
开学前,我初步学习了奥尔夫音乐教学。在听曹老师的奥尔夫音乐培训活动中可以看到,她所呈现出来的东西不是单一的,而平时我们的活动就只有一个目标,让孩子唱会歌,填鸭式的教孩子唱歌。聆听这次活动,使我有时机领略到:作为音乐而言,它的材料也应是多样的,画面中有节奏,节奏中有律动,律动中有欣赏,在有机整合中,让幼儿在音乐中记忆、感知、注意、体验等,这将会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下午马老师和我们做了一些游戏,比方律动小跳蚤、找羽毛、还有上海的一个方言儿歌蚊子咬等,接着又跟我们做了妞妞找毽子、胖厨师的故事游戏等。做游戏期间曹老师用了很多的手势、乐器、小道具、一些感慨词的.提示等,而且马老师的表情很夸张,但是做的很自然,在整个过程老师也很享受。让我第一次感受到,原来还可以这样上课。
奥尔夫教学非常的生活化,让人有一种轻松、快乐的感觉。我越来越觉得这种教学可以把比较枯燥的音乐知识,通过精心的设计运用舞蹈,游戏、情景教学等方式使幼儿在轻松的气氛中掌握这些音乐知识。
奥尔夫音乐教学心得体会范文(18篇)篇七
近年来,随着艺术教育在我国幼儿教育中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家长在孩子小小的年纪就想把他们领进艺术的大门。通常情况下家长会让孩子进行一种或多种乐器的学习,但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厌烦的情绪,甚至抵触的情绪,就是这种负面情绪的产生反而耽误了孩子的艺术教育,而并没有让孩子进入艺术的大门,而成为过客。那么作为教育者,我们到底为什么要进行音乐教育?应当如何进行音乐教育?随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传入中国,越来越多的老师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找到了答案,越来越多的孩子能够主动积极的越快的从中获得相关的艺术经验。
卡尔·奥尔夫——德国作曲家、杰出的音乐教育家,受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和现代舞蹈的启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出版《音乐教程》一书,力图“引导人民走向音乐的原本力量和原本形式”。同时,考虑把教学经验用于儿童音乐教育实验。在奥尔夫音乐课程中要求幼儿“动”起来,用“综合式、即兴式”的方法学习音乐,幼儿在学习中必须动脑、动手、动脚,全身心地感受和表现音乐。在不知不觉地接受着音高、节奏、听辨、协调统一等等综合音乐能力的训练。
我认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之所以能够广为流传,从根本上来看,他是符合幼儿的年龄发展特的,幼儿在学龄前时期只具抽象逻辑思维还没有发育完全,无论是感知、记忆、想象能力很低,兴趣爱好和特长也不明显,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和应变能力较低,日常幼儿在课堂中表现出非常好动,喜欢游戏的特点,所以要求教师为幼儿传射的学习环境必须要符合幼儿的心理年龄特点。
举例来说,针对幼儿园刚入园的小班幼儿来说,入园困难是幼儿、家长与教师最头痛的问题,为了缓解幼儿的分离焦虑,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就可以运用奥尔夫教学法中的方法与幼儿进行音乐互动,以《小松鼠上学校》的故事带入,进行主题式的音乐活动。
我认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十分适合作幼儿,既能帮助幼儿在艺术技能上有所习得,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幼儿对音乐的情感激发和体验,培养幼儿在艺术学习中的主体性、主动性、个性和创造性。不追求结果而更加注重过程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使我们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奥尔夫音乐教学心得体会范文(18篇)篇八
曹新芳。
早就听说了“奥尔夫音乐”,可对它却很陌生,这一次,我有幸参加了首届石嘴山市幼儿教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培训,有机会与幼教的姐妹们一起学习、感受“奥尔夫音乐”。虽然,培训的时间很短暂,但形式多样,有理论学习、有教学观摩、有亲身体验,使我对“奥尔夫音乐”有了新的认识、新的感悟。通过这次培训使我简单了解了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内涵与方法,但是一种好的教学理念要真正在孩子们身上体现那就需要我们长期不断地探索与实践,因此这次学习不但给了我科学、先进的理念,也给了我无形的压力,因为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把这种好的东西给孩子们,这需要更大精力去付出,是一个在不断的摸索中前进的过程。
在学习过程中我认识到奥尔夫音乐的教学方法是非常贴近幼儿的,它与传统的注入式教学不同,是一种大众式、体艺式的教训方法,集舞、音、美、语于一体用音乐这一主线来贯穿,孩子们通过肢体动作的模仿和创造来想象音乐,表现音乐,即兴创作是该教学的核心和精髓。音乐、语言和舞蹈是人类最原本的表达。每一个人,包括幼儿、少年、成人的身上都存在着艺术地表达自我的能力和愿望。奥尔夫音乐强调互动教学活动,通过亲身感受、体验,去领悟、感悟奥尔夫音乐,体验奥尔夫教学带来的无穷乐趣。培训中,郝谢妮老师带领着我们一起做互动练习,通过语言的节奏练习、分声部朗诵,到乐器演奏、乐器的分声部演奏,由易到难,逐层递进,活动气氛活跃,效果相当的自然、和谐。而市幼儿园的王老师、姜老师展示的奥尔夫教学活动让我印象深刻,感受颇丰。它使我深深地认识到奥尔夫音乐与我们一般的音乐教学活动的不同,奥尔夫音乐教学活动注重交流与放松,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让幼儿关注音乐,在不断的娱乐中学习新技巧和内容,活动宽松、自然、丰富、有意义。活动时间虽然长,但整个活动可以由执教老师依据儿童的实际自由调控,并不用一样画葫芦,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在学习过程中我还认识到,奥尔夫音乐的开放性对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也是很有效的一种途径。即兴是培养创造力与反应的能力,即兴创作与创造力是合为一体的,让幼儿更深入地观察、猜测、任意想象与表现。这次参加培训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周时间,但涵括了奥尔夫音乐的理论学习、教法中音乐与舞蹈、语言和节奏等方面的内容。如果仅仅依靠这一周的学习来实现自己对音乐教学活动的提升是不可能的。这还需要在今后的音乐教学实践中进行不断的消化和内化所学,逐渐从培训中提炼出适合本园本班幼儿实际的内容或教学方法,更好地让幼儿发现参与音乐活动的快乐,能在音乐活动中富有个性的表现自己、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独特理解。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奥尔夫音乐不是程序、不是模式,而是一种理念,带着这种理念,做到不盲目运用,有效提炼,使自己的音乐教学更加有效、更加有益。
另外,通过看教材上小中大班奥尔夫音乐活动课例,让我感触很深,在我们的教学中,活动的设计比较注重的是,对孩子一对一的传授知识,为的是让孩子一定要学会什么。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注重的是学的过程,让每个孩子都去动脑筋,去思考。把这个学知识的主动权,教给了孩子。而且教师组织教学轻松自然。每个活动设计中都有节奏练习、创编、演奏,而将这些环节联系起来的纽带是游戏,通过游戏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接受音高、节奏、听辨、协调统一等等综合音乐能力的训练。达到了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目的,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通过这一次的学习,我对奥尔夫教学法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又认识到了其突出的特点。我相信在课堂教学的应用过程中,会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更重要的是使幼儿对音乐产生极大的兴趣。
奥尔夫音乐教学心得体会范文(18篇)篇九
奥尔夫教学法提倡发展为本,主张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把语言、舞蹈、动作有效结合,引导学生在轻松的游戏氛围里进行学习,通过游戏活动掌握音乐知识。奥尔夫教学法提倡学生创造和表现属于自己的独特音乐,其体现了素质教育中主动发展、全面发展的要求,主要强调对学生创造力进行开发。因此,对奥尔夫教学法进行有效分析,并且通过教学进行实践,可以充分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音乐素养。
奥尔夫教学法强调形体动作以及旋律和节奏的练习,主张以童话、舞蹈、奏乐、民歌、童谣等内容,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掌握音乐知识。需要让每个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在实践中体验音乐、感受音乐,提高音乐素养。同时,教师是教学中的诱导者、引导者以及参与者,引导学生进行音乐的创造和探索,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奥尔夫教学法的主要原则是一切从学生出发,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通过亲身感受,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游戏活动中,在游戏中,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本质,理解音乐深层含义。同时,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对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进行开发。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适合学生年龄特点。
奥尔夫教学法提倡在轻松的游戏气氛中开展教学,可以将教学活动变成边玩边学的过程。通过开展音乐游戏能够有效开发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好奇心,激发学生对音乐作品引发美好的联想,进而产生亲身体验的想法,使学生愿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加强实践体验,实现音乐方面的`创新。
2.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扩宽想象力。
奥尔夫教学法把音乐同语言、舞蹈、动作有效地结合起来,利用乐器,例如三角铁、双响筒、铃鼓、串铃等,组织学生随着音乐互动。聆听旋律、伴随音乐做出动作是学生的本能反应,可以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扩宽学生的想象力。
3.提高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
奥尔夫教学法的运用,可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引导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探究能力,开发学生想象力,这也要求教师自身具备优异的教学技巧和较高的艺术修养,这样才能起到示范作用,在全面培养学生艺术欣赏能力和音乐素养的同时,也利于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
1.培养朗诵的节奏性。
音乐离不开节奏,节奏的设计如果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可以在不借助其他道具的情况下,引导学生做出肢体动作,在轻松简单的气氛下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例如:训练学生打节拍朗诵,速度逐渐加快,等学生熟练之后,再进行其他有节奏的节拍。通过这种训练可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既让学生对音乐节奏有了充分的认识,还锻炼了学生的反应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2.运用肢体节拍。
奥尔夫教学法提倡语言、舞蹈、动作的结合,进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示范有节拍的动作,比如跺脚、拍腿、拍手以及捻指等,帮助学生加深印象的同时,提高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学习效率,又比如在使用铃鼓或者三角铁时打出节拍,教师要运用肢体语言引导学生做出反应,感受节拍带来的节奏感。在合唱、领唱以及视唱的时候,也能够运用肢体伴随音乐进行舞动,让学生体验音乐带来的乐趣。
3.增加教学环境的感染力。
良好的教学环境可以感染学生的情绪,提高学生的兴趣,保证教学质量。例如在教学的时候,将学生按半圆形排座,教师在圆心位置教学,不仅能够观察到每个学生,还可以同学生进行肢体和语言的沟通。教师可以携带教学所用的装饰品,在教学过程中增加教学情景的想象力和感染力。
4.利用多媒体技术。
现代多媒体教学模式能够将课堂内容充满形象化以及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动画、光线、色彩、图像、声音等因素有效结合,可以提供给学生大量信息,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到教学中,感同身受,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充实教学内容。例如欣赏《春天》作品时,为了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可以播放花红柳绿、春意盎然的动画,将许多春天特有的声音融入到动画中,这都给音乐的鉴赏做了很好的铺垫。
总之,小学音乐教育一定要充分重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将旋律、节奏等音乐因素融入到活动中。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让音乐教学在轻松的氛围中开展。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我们要坚持自己的信念,让学生快乐学习,轻松学习,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
奥尔夫音乐教学心得体会范文(18篇)篇十
幼儿音乐教育是启蒙教育阶段的重要教育内容,也是在学前教育中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理念的必然路径。然而,我国幼儿音乐教育偏重于对音乐技能的传授,忽视幼儿所特有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不利于促进幼儿综合素质发展。奥尔夫教学法作为当前先进的音乐教学方法之一,能够有效改善幼儿音乐教学现状,充分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对推动幼儿音乐教育改革,实现素质教育目标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从阐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内涵、特色以及现实意义入手,对幼儿音乐教育中奥尔夫教学法的应用实践和应用保障措施进行探讨。
德国作曲家卡尔奥尔夫提出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对传统音乐教学中过于强调技巧、忽视音乐创造与表达的改革与转变,现已经成为现阶段儿童音乐教育领域普遍认同的先进教学方法之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强调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在教学活动中将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起来,并通过原本性的音乐进行教育,培养儿童对音乐的喜爱。原本音乐是一种回归自然,以节奏为载体的音乐,能够让儿童亲身体验音乐魅力,激发创造音乐的兴趣,使儿童成为音乐的演奏者,从而促进儿童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全面发展。
(一)有利于发扬民族音乐文化。重视本土化音乐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较为突出的特点之一,由此形成了一种文化平等的理念。由于该教学法对本土音乐十分推崇,从而使其对我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将该教学法用于幼儿音乐教育中,可以我国传统的民族音乐作为立足点,这对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具有重要意义。各种不同类型的音乐元素是该教学法的基础,在运用该方法进行幼儿音乐教育时,可对民族音乐、方言、儿歌等进行利用,以此来体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本土化的特点。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文化历史,在历史的不断演进中,出现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歌和词曲,还有很多谚语、民谣,这些素材都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均可利用到幼儿音乐教育当中,由此不但可以使幼儿感受到我国传统的民族音乐文化,而且还能使这种文化得到发扬。
(二)有利于推动幼儿音乐教育改革。审美的愉悦性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情感方式上的基本特征,该特征与我国音乐教育改革的方向相吻合,主要体现在教育理念的高度契合,这也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能够在我国幼儿音乐教育中站稳脚跟的关键性因素。该教学法的创始者奥尔夫曾经说过,发自内心的喜悦,是幼儿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歌曲、奏乐、舞蹈等音乐表现形式对于幼儿智慧的启发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该教学法强调学习者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要求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用心去感受音乐,并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对其创新思维能力进行培养,这符合我国音乐教育改革的思路。奥尔夫教学法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应用,给音乐教学带来了生机,沉闷、枯燥的课堂氛围变得轻松、愉悦,使幼儿从被动地接受音乐知识,转变为主动感悟音乐,有助于幼儿音乐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三)有利于解决幼儿音乐教育硬件设施不齐全问题。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音乐设施的要求较低,不需要配置各种价格昂贵的音乐设备,如钢琴、电子琴等,由此使其较为适合经济贫困地区的音乐教育。就地取材是该教学法的一大特点,其能够对民族音乐进行灵活运用,从而完成声势、节奏、律动等训练,这样在不需要过多投入的情况下,便可达到教学高收益的目的,有效解决了幼儿音乐教育设施不齐全的问题。
(一)日常生活中融入音乐教育。在幼儿音乐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原本性的教学理念,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的自然状态下接受音乐教育。教师可以从幼儿熟悉的环境和事物入手,让幼儿对音乐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如,在节奏训练时,教师可将音乐、动作、语言等要素融合在一起,采取匀速的鼓点让幼儿依次说出自己的名字,培养幼儿的自控能力和节奏感。又如,幼儿生性好动,喜欢通过拍手、拍腿、跺脚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教师可根据幼儿的这一特点,在《两只老虎》歌曲学习时,引导幼儿运用各自习惯的肢体语言,拍打出歌曲的节奏。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让幼儿与其他人进行配合,有的拍手,有的跺脚,形成层次感丰富的拍打效果,既培养幼儿人际沟通能力,又帮助幼儿享受到音乐节奏的美感。
(二)开展即兴音乐教育。在幼儿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运用奥尔夫教学法所倡导的即兴教学理念,积极开展即兴教学活动,发展幼儿的创造力、表现力和想象力。教师要明确即兴教学的目的,不能将即兴教学误解为要求幼儿创作出音乐作品,而是要通过即兴教学,给予幼儿更多参与演唱实践的机会,培养幼儿的音乐创造能力。如,教师在教儿歌时,可以先配上节奏自己唱几遍,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而后再引导幼儿说出对儿歌的想法,激发幼儿学习儿歌的兴趣。在学习儿歌阶段,教师要鼓励幼儿拍打节奏,并给予相应的动作暗示,使幼儿伴随着歌曲声调、韵律的变换,即兴拍打出节奏。这样一来,不仅能够为幼儿学习打击乐器奠定基础,而且还能够培养幼儿的即兴表演能力,激发幼儿的音乐潜能。
(三)开展综合性的音乐渗透教育。幼儿习惯于通过演唱、肢体动作来接受音乐教育,感受音乐的情感变化。为此,幼儿音乐教育可以利用奥尔夫教学法综合性、创造性的特点,组织综合性较强的表演活动,如合奏、合唱、歌舞表演、小剧表演等,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如,在儿歌《小毛驴》中,教师可以让幼儿用椅子作为小毛驴,通过椅子的摇晃发出毛驴走路时的踢踏声,这样便可以使幼儿在表演的过程中创编出节奏。又如,在儿歌《小乌鸦爱妈妈》中,可插入一些情景表演,通过角色设计,让幼儿分组对动作进行创编,并在课堂上进行表演。此外,可将节奏声势与演唱进行有机结合,由此可以带给幼儿一种全新的感觉,更能激发出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
(四)充分发挥幼儿主体性。在传统幼儿音乐教育中,教师多采用口传心授的教学模式,虽然幼儿能够记忆歌词、演唱歌曲,但是却不能真正体验到歌曲中的情感,享受到音乐学习带来的快乐。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强调在教学中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年龄段特点组织教学活动,让音乐学习成为幼儿的兴趣,而不是幼儿的学习负担,真正实现玩中学、乐中学,给予幼儿表现自我的机会。如,在播放《我的身体》歌曲时,让幼儿根据歌曲内容用双手指出头、肩、胸、腿等身体器官,同时也可以让幼儿用双手模仿身体器官的形态,不拘一格地让幼儿展现自己,活跃课堂氛围。又如,在学习《五只猴子吃香蕉》歌曲时,幼儿难以记住较长的歌词,这时教师可以将歌曲学习与游戏活动结合起来,让孩子们分别扮演小猴子的角色,并提供给孩子们香蕉作为道具,让孩子们在表演中记住歌词,培养幼儿团队合作意识。
总而言之,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一种先进的、符合我国教育实际的有效教学方法。尤其在幼儿音乐教育领域,奥尔夫教学法能够凸显其原本性、综合性、创造性、实践性的教学优势,充分尊重幼儿的年龄段特点,有助于促进幼儿综合素质发展。为此,幼儿园教师要深入学习奥尔夫音乐教学理念,灵活运用奥尔夫教学方法组织多样化的音乐活动,确保幼儿音乐教育目标的实现。
奥尔夫音乐教学心得体会范文(18篇)篇十一
奥尔夫教育是一种以音乐为基础、通过音乐和游戏来培养儿童全面发展的教育方法。通过参加奥尔夫教育课程,我深刻体会到了奥尔夫教育的独特魅力和价值。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奥尔夫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儿童的音乐教育,更是培养他们全面发展的身心素质的一种有效途径。
首先,奥尔夫教育注重培养儿童的音乐素养。在奥尔夫教育的课程中,音乐是最基础的元素。通过乐器演奏、歌唱和合唱等活动,儿童可以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感受能力。例如,在我参加奥尔夫教育课程的过程中,老师常常会带领我们一起合唱经典的童谣和儿歌,通过唱歌的形式来感受音乐的美妙。这不仅让我们充分发展了音乐天赋,还培养了我们的节奏感和合作能力。
其次,奥尔夫教育注重培养儿童的审美情趣。在奥尔夫教育的课程中,我们还经常会进行各种艺术形式的创作,如绘画、手工制作等。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还可以培养他们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例如,在我参加奥尔夫教育课程的过程中,我经常有机会参与绘画和手工制作,我发现这些活动不仅可以让我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还让我更加敏锐地感受到美的存在和价值。
再次,奥尔夫教育注重培养儿童的情感表达能力。在奥尔夫教育的课程中,我们经常会通过音乐和游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例如,在学习一首歌曲时,老师会要求我们在表达音乐情感的同时,通过动作和表情来展现内心感受。这不仅锻炼了我们的情感表达能力,还让我们更加能够理解、接受和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可以更好地与他人交流、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情感,培养良好的情感管理能力。
最后,奥尔夫教育注重培养儿童的综合素质。在奥尔夫教育的课程中,我们不仅仅是学习音乐和艺术,还会涉及到其他学科的知识。例如,在学习一首歌曲时,我们不仅需要掌握音乐元素,还需要了解歌曲的背景故事和文化内涵。通过这种综合的学习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和综合运用能力,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奥尔夫教育是一种以音乐为基础、通过音乐和游戏来培养儿童全面发展的教育方法。通过参加奥尔夫教育课程,我深刻体会到了奥尔夫教育的独特魅力和价值。奥尔夫教育培养了我对音乐的兴趣和感受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我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此外,奥尔夫教育还锻炼我的情感表达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我认为奥尔夫教育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教育方法,对儿童的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作为一名学生和教育工作者,我将继续学习和推广奥尔夫教育,为更多儿童提供优质的教育和培养机会。
奥尔夫音乐教学心得体会范文(18篇)篇十二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德国著名作曲家、指挥家和音乐教育家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创建的,主要适用与对儿童进行音乐教学,具有先进性、独特性的特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以音乐教学为主要目的,将语言、动作、舞蹈、表演、美术等元素和音乐进行融合,对儿童展开音乐教学活动,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专注力和自信心,这种教学法能够吸引的音乐学习兴趣,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虽然从20xx年开始实行新课程改革,距今已经实行有十几年的时间,素质教育也纳入新课改的标准中,但是对小学音乐教学的影响却并不是那么明显。学校及学生家长受到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将教学的重点放到升学考试的学科科目上,甚少关注音乐教学的情况。学校和学生对音乐教学的态度重视程度不够,导致现阶段音乐教育的有效开展受到严重阻碍,也影响了音乐课程的进一步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我国各地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也开始进行改革,也取得了一些进步,在有些地区开始出现音乐课程竞赛和音乐教师的评比活动,这些能够有效提高音乐教师的教学能力,改善目前音乐教学中的不足。然而根据调查发现,虽然学校开始关注音乐教学,但是音乐教学方法却有待提高。在音乐课堂上,教师要么展开机械式的音乐理论知识的灌输,学生对这些理论知识缺乏学习兴趣,学习的主动性也不高,要么教师在课堂上播放音乐歌曲或者视频,学生自主体会和欣赏。这些教学方法并不能吸引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的效果很渺小。如若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引入到小学音乐教学中,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自我才华的机会,将问题引入到艺术情感之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自信。
关于小学音乐教学,奥尔夫曾说过:“让孩子自己去找,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这就不难理解为何要将即兴性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核心。音乐教学的即兴性,主要让小学生亲自参与到音乐教学活动中,通过自身体验音乐活动从中学习音乐知识,使自己乐在其中,锻炼自己的音乐创造力,使学生爱上音乐学习。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不仅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符合了新时代下的教学要求,具有时代性。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音乐教学,首先根据学生的年龄较小,和活泼好动的心理特点,奥尔夫教学法选用在音乐中插入游戏内容的教学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感受到快乐学习音乐课程的魅力。比如在学习民谣歌曲《挖土豆》时,教师可以将经典游戏《拔萝卜》改变,将挖土豆的动作融入到游戏中,使学生感受到游戏内容和音乐节奏相融合的魅力。
(二)进行多元素结合的教学法。
小学课程中学生学习到的知识是多方面的,不仅有语文、数学等学科知识,还有舞蹈、音乐、绘画等内容,将这些元素融入到音乐教学中,填上简单、读起来朗朗上口的词,搭配简单的乐曲,再课堂上开展教学,让学生配上自己的舞蹈动作,使音乐作品更加形象、生动,从而达到、唱、跳、演等多种形式于一体的和谐的美感,也锻炼了学生的创造力。比如,深受学生喜爱的中国影视动画——《西游记》,教师可以将其中的故事情节进行浓缩,创作词曲,在课堂上教学时,向学生展示。其中的歌词描写有“白龙马蹄朝西,驮着唐三藏跟着三徒弟,西天取经上大路,一走就是几万里……”教师在教学生演唱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配上舞蹈动作表演,使教学变得立体化、生动化。
奥尔夫认为:“节奏是音乐的第一要素,是音乐的生命力源泉。”掌握好音乐节奏,是学习音乐的基础。节奏是富有魅力的音乐语言,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集中学生注意力,训练学生以身体为乐器,将拍手、跺脚,拍腿等形成的不同音色进行组合,构成基本的音乐声势,能够训练学生敏锐的听觉和洞察力。结束语文章主要就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的应用,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在现代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
总之,传统的音乐教学手段已经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了,学校和教师应该积极进行改革和创新,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专注性、合作精神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奥尔夫音乐教学心得体会范文(18篇)篇十三
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钢琴教师可以使游戏穿插到钢琴教学当中,让幼儿通过游戏学习枯燥无味的识谱、感受钢琴的发音原理以及钢琴的不同音区的音色特点。例如:
教师可以换一种教学方式采用游戏的教学方式。在学习五线谱的五条线之初,教师可以让幼儿左手伸出五个手指,代表五条线,大指代表五线谱中的第一条线,食指代表第二条线,中指代表第三条线等等;大指与食指间隔代表第一条间,食指与中指的间隔代表第二条间等等。当教师说道“五线谱,五条线,四个间,我们找找第三间时”,幼儿迅速的伸出右手食指点在中指与无名指之间;当教师说道“五线谱,四个间,我们找找第五线”。幼儿迅速的'伸出右手食指点在无名指上,如此反复的利用游戏进行教学,能够提高幼儿的兴趣,使幼儿从枯燥难懂的理论中解放出来。
教师也可以利用游戏教学法进行快乐教学,让学生把钢琴的琴键想象成“小钉子”,而弹奏的手指想象成“小锤子”,钢琴的手指运动可以想象成是“小锤子钉小钉子”的动作,而钢琴叮叮咚咚的发生可以想象成“小锤子钉小钉子的奏乐”当学生在弹奏钢琴时声音太“砸”时,教师可以说“小锤子失控了,钉出来的声音太硬了,不好听”。而当学生弹奏钢琴感觉声音发“虚”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小锤子没有钉到小钉子的中央,钉偏了”久而久之,教师以这种形象生动的游戏教学方式,可以使幼儿早日找到手指触键的感觉。
教师可以让幼儿在低音区模仿大象走路的声音,看看如果在高音区,大象走路的形象是否还能表现出来;可以在中音区用钢琴声音模仿小兔跳跳的声音,看看在高音区与低音区做出的效果是否一样;可以在高音区模仿小鸟歌唱的声音,看看在低音区与中音区模仿小鸟歌唱的声音是否动听等等,教师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进行钢琴音区的游戏教学,通过这种形象生动的音区教学,幼儿可以很快的找到手位,区分各音区的音色。
奥尔夫认为一切音乐的基础便是节奏,节奏是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让幼儿明确节奏的含义:在固定时长中形成的脉动类型,就叫节奏。幼儿往往在学琴之初掌握不好节奏,不是演奏快了就是慢了,拍子与拍子的连接不准确。在学习演奏乐曲之前,教师可以让幼儿先把乐曲的节奏抽象出来,进行节奏训练,待乐曲的节奏熟练了之后,在配上音高,进行练习。学生通过一系列的节奏练习之后,掌握了音乐的骨架,再学习钢琴演奏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声势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一大亮点,是以人体为天然乐器通过拍、打、跺、捻、捶、搓等发出不同力度的声响。声势通常是和节奏连在一起的。它通过拍手、拍腿、跺脚、捻指等学生易学易做的方法做一些单声部或多声部的节奏训练。
在幼儿钢琴的学习过程中,随着学习程度的加深,会逐步出现音乐多声部的概念,尤其在学习巴赫的复调乐曲中,几乎每首乐曲都是多声部练习。在学习之初,教师可以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来进行声部训练,在让学生明确复调的主题、对题、答题之后,可以通过拍、打、捻、捶等进行训练。例如:主调的主题我们可以用“拍”手来进行唱念;复调的对题我们可以运用“捻指”来进行唱念;复调的答题可以用“拍腿”来进行唱念区分,如果两声部同时出现,我们可以同时拍两个部位来让学生体会多声部的概念,建立起学生的纵向空间感。
奥尔夫音乐教学心得体会范文(18篇)篇十四
本次参加了中央音乐学院继续教学学院举办的奥尔夫教学法培训班的学习,授课老师针对中央音乐学院《奥乐宝贝漫游记》有目的、有层次的进行了奥尔夫音乐课程的讲解,并开展丰富多彩的奥尔夫韵律活动,使我对奥尔夫教学法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奥尔夫教学法是一种先进而独特的音乐教学法,他的教学法理念是开发学生原本性的教育,它的目的是激发每一个参与者的生命活力。在奥尔夫教学法活动中,每一个学生和教师一起参与,以节奏为基础,结合身体律动,唱、奏、动、听综合教学活动,将动作、舞蹈和语言联系在一起。教师尽量使学生能够即兴地、创造性地自行设计他们的音乐和动作,唤起学生对学习和音乐的兴趣,激发对生活的情感,培养学生们与人合作、与人交往以及群体意识,将音乐、律动与其他学科教学活动相结合。奥尔夫教学法倡导参与,鼓励想象,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培养学生的感知反应能力、领悟能力、身体各部与心脑的协调能力、记忆力、创造力、交流沟通能力等等。
用“听说法”教说儿歌,并由学生自编律动帮助记忆,提高学习乐趣。这一环节体现了奥尔夫教育理念中的“原本性音乐学习”。注重人对音乐的最基本的感受、体验,这种感受和体验的获得不是领先外在的知识灌输、技术训练,而是要通过人们的亲身参与,自发地、自然地获得。人人都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在没有困难的压力下学习。奥尔夫指出,“原素性音乐永远不是音乐本身,它是同动作、舞蹈和语言联系在一起的”,“音乐来自动作,动作来自音乐”。对于处在个体发展原始或者初级阶段的儿童来说,获得全面、完整的综合性审美体验是十分重要的。
声势活动发挥学生的即兴能力。儿歌+拍手、儿歌+跺脚+拍手、儿歌+手拍复杂节奏+跺脚。声势是幼儿以身体作乐器进行节奏训练,既简单又有趣的活动,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如展示各种节奏图谱请幼儿选择自己身体能发出声音的部位来,拍手、跺脚、捻指头。由于走与声势是人最自然的动作,不需要什么动作技术训练就可以进入节奏教学,所以运用起来可以有效地发挥学生的即兴能力。
嗓音的声响游戏培养创造性能力。模仿小老鼠、猫的叫声(吱吱吱、喵--)以及想象用自己的嗓声编配儿歌中的背景声响(叽哩咕噜咚叭)进行多声朗诵。每个人都有一个喉咙,它本身就是一件乐器,它经常可以发出各种各样的“声响作品”,在奥尔夫音乐教育中深受学生的欢迎。从比较单纯、熟悉的声响如动物叫声开始,发展到比较复杂地声响的模仿,到对声响特征的模仿对培养创造性能力是极好的方法。
打击乐的演奏作为奥尔夫教学法中独特的形式而存在,教师引导幼儿为音乐伴奏,不仅能让幼儿切身感受音乐的节奏,还能够让幼儿感受到打击乐器的乐趣,在合奏过程中还能够培养幼儿协调及合作能力。
在本次学习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与幼儿面对面地来感受音乐,当你作为一个幼儿教师与幼儿来共同体会音乐的时候,你会发现音乐的作用远远大于语言的功能,这时教师需要站在幼儿的角度来思考,尽可能地让幼儿全身心地来感受音乐带来的乐趣,而不是采用模式化的教学方式来进行音乐的教学,因为这不仅让音乐失去了本身的魅力,也扼杀了幼儿的想象力,“奥尔夫”音乐法主要不是致力于教会幼儿什么,而是启迫、发掘幼儿具有某种习性,通过游戏式、即兴性地奏乐本身,通过自然地、音乐地表露自己的感受、情感,通过语言、动作、表演和音乐的全面有机结合,通过提高幼儿的音乐素质,去学会音乐、掌握音乐。
“奥尔夫”音乐给人以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无论是对儿童还是成人,它都会让你在玩中学,学中玩的环境氛围中,发挥自己的潜能,激活自己的思维想法,养成创新能力。以上是我的几点体会,虽然我学习奥尔夫音乐教法的时间很短,对于其理念和内容理解得也非常肤浅,我将继续研究并开展奥尔夫音乐教学,以期待更深刻地掌握这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引导孩子们在音乐的世界里自由翱翔。
参加培训前,我只是简单了解奥尔夫音乐教学。在听苏老师的奥尔夫音乐培训中我知道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为德国著名音乐家卡尔奥尔(carl·orff1895—1982)所创建。这是一个独创的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被美国同行称为现代音乐教育三大支柱的世界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如今从人学出发的奥尔夫音乐教育己经从原本主要关注的儿童世界扩展到从胎教到老年的终生教育各个年令段,并继“与时代同步发展”。它赋予音乐教育以全新的反传统的观念和方法,已经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音乐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奥尔夫音乐的最大特点是关注对孩子内心世界的开发,在这样的学习中,孩子不会把学音乐当成一种负担或功利,而会全心身地投入到音乐世界中来,用他们肢体、语言、乐器自由地演绎,以独特的方式抒发内心世界。当音乐成为孩子自身的需求,孩子对乐理、乐感、表演、演奏以及语言文化的掌握自然轻松快速,而且根深蒂固。反思我国音乐教育的现状,仍长期使用着以歌唱、教学乐理知识为主体的陈旧模式,忽视学生对音乐的情感激发和体验,忽视学生在音乐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个性和创造性。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的原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即兴性;。
2、综合性;。
3、参与性;。
4、自然性;。
5、民族性。
6、大众性。
其中即兴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最核心、最吸引人的构成部分。
1、音乐教育不再是个别的,而是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了机会来感受,表现音乐的丰富性。
2、让孩子们摆脱了琴凳琴弦的束缚,也不再只是被动地聆听。没有枯燥乏味的技巧训练,即可让孩子进入表现音乐的阶段,使学习音乐不再那“boring”。
3、孩子不再是一直被动地学习固化的东西,而有了自己广泛的即兴创作的空间。
4、把孩子从单纯的个体化的练声,练琴带入了合作的天地,让他们早早地开始学习如何协作、服从、领导与被领导。
5、在置身于“玩”的过程中去感知音乐的内涵,去产生人与人之间的在情感上的沟通与联系,在“玩”中增强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在这一天的课中,苏老师所呈现出来的东西不是单一的,这是让我体会最深的,苏老师用了很多典型的音乐素材,让所有老师一起参与由易到难感受训练,老师由始至终没有教我们任何书面知识,上乐器课也没有叫我们怎样去使用乐器,而是让我们在游戏中、创编中学会了音乐知识,这也是我以前从来没有接受过教育理念。认真研究奥尔夫的音乐教育思想和体系,我们会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奥尔夫教学法是一种理念,是一种模式,体系内容丰富,教法生动活泼,成人也会情趣盎然,一定会深受学生的喜爱。由于自己有了亲身体会我才感觉到,给学生们上音乐课主要是要从学生的感觉、兴趣出发,让孩子们轻松的学音乐,师生平等合作,寓教于乐。还要给他们大量创新的空间,发展和挖掘孩子们的音乐潜质。而在教学方法上,其手段、教法更丰富多彩,且“永远在发展中,在形式,在流进中”任何一个教法,一个教案都只是一种范例,一种模式仅供参考,万不可硬套。俗称“条条大道能罗马”只是要体现奥尔夫理念,鼓励独创,这点让我有了很深的启发。而平时我们的活动就只有一个目标,让孩子唱会歌,填鸭式的教孩子唱歌。聆听这次活动,使我有机会领略到:作为音乐而言,它的材料也应是多样的,画面中有节奏,节奏中有律动,律动中有欣赏,在有机整合中,让孩子们在音乐中记忆、感知、注意、体验等,这将会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苏老师和我们做了一些音乐游戏,《小鸡舞蹈》、《法国舞》、《我和我的小狗》、《土豆》《你说》、《狗相咬》等游戏,做游戏期间苏老师老师用了很多的手势、乐器、小道具、一些感叹词的提示等,而且苏老师的表情很夸张,但是做的很自然,在整个过程老师也很享受。让我第一次感受到,原来还可以这样上课,教学非常的生活化,让人有一种轻松、快乐的感觉。我越来越觉得这种教学可以把比较枯燥的音乐知识,通过精心的设计运用舞蹈,游戏、情景教学等方式使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这些音乐知识。通过苏老师培训学习的奥尔夫音乐我有以下几点感受和体会:
1.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奥尔夫音乐带有自娱的特性,这就吸引了儿童参加进来,让孩子在玩乐中懂得音乐,不是为了学音乐而学音乐,而是为了让孩子在还不懂得什么是音乐的年龄,就开始音乐的实地演习。
2.培养幼儿的专注力和协调能力。由于在上课时,幼儿耳朵要听、眼睛要看、嘴中要学唱、还要配合各种动作,调动了幼儿各个器官都要参与音乐的表现,从而使幼儿注意力集中,学习得非常快。同时也锻炼了各器官的协调能力。
3.培养幼儿的情感。由于这种活动轻松、愉快,幼儿一学就会,不给幼儿带来压力,因此幼儿情绪饱满、兴奋,有利于幼儿通过这种途径使情绪得到抒发。
总之奥尔夫教学法强调艺术教育的综合性。它把语言、律动和音乐教学相结合,通过节奏朗诵、拍手跺脚等人体乐器、音乐游戏、歌唱、舞蹈、绘画、演小剧、演奏奥尔夫乐器等多种形式,使孩子不仅兴致勃勃地参与音乐活动,而且综合提高语言能力、理解力和表演能力。
在这次培训中使我更深刻懂得幼儿教学要适合幼儿年龄特征,音乐教学中应该让孩子多听、多感受。设计一些音乐游戏,让孩子感兴趣,乐于学音乐。我还应该多学些音乐教学方法,运用于日常音乐教学中。让游戏贯穿于教学中。音乐教学也是如此,将抽象的音乐转化为形象、直观、有趣的动作、游戏,幼儿一定特别喜欢。苏老师在领着我们做小游戏时,我们都特别感兴趣。我想孩子们会更感兴趣,回来之后我跟孩子们玩那些音乐小游戏时,孩子们特别投入也特别开心我想好的音乐教学应该是让孩子们在音乐中获得开心、快乐、精神愉悦得到放松,同时也让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并和小朋友、老师互动、合作。今后我在教学上要积极学习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带领孩子学习探索,积极进取。我会注重音乐与游戏结合也会使音乐动作化。音乐教学对我来说有一定难度。但我相信通过不断学习会在音乐教学方面进一步提升自己,为了体现学以致用,我会在自己的岗位上找到合适的方发,并且也希望以后传授给孩子们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还能给他们带来快乐和满足感,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音乐的存在,而奥尔夫正是提倡从生活中发现音乐,从音乐中学会生活!
奥尔夫音乐教学心得体会范文(18篇)篇十五
暑假参加了中国奥尔音乐教学法的培训,这也是我自大学毕业后第一次参加这种教育性质的培训,从事音乐教育工作两年来,自认为在音乐教育这条路上才迈开我的第一步。从我第一次上讲台,不知音乐课从何讲起,胡乱的东拼西凑完成一节课,到拿到优质课的第二名.感觉自己已渐渐步入正轨了,初步了解音乐课的模式.然而,这次学习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课后,却发现音乐课的模式远不像我想像的那样一架钢琴、一台录音机、老师稳站讲台,学生端正坐好就算是一节音乐课,这仍然是在传统音乐课的模式中徘徊,不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禁锢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创始人是德国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二十世纪流传甚广,对世界音乐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在教育行为上是将语言、动作、音乐三元素融为一体,而将三元素紧密连接的核心要素便是节奏。节奏是音乐的骨架,但很多音乐教师认识到这点却不知如何去上好这节课,以至于一讲到音乐理论的东西,学生就会感觉音乐课没有趣味,老师讲得没劲,学生也不愿意听。但是这次培训后,让我从中感受了许多新鲜的东西,从而开始思考自己的教学方法。
身体原本就是一件乐器。我们知道嗓子可以用来唱歌,然而除嗓子外,人的手、脚、腿、头等都可以做乐器,不但如此,还有高低音的区别。如,捻指可以是高音,因为声音集中,响亮;跺脚可以是低音,声音厚实,还有拍手拍腿等,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把这些声势加进来,没有太多的技巧,或理论性的东西,确给教学增添了许多色彩,学生在课堂上完全没有难度的可以做到,并且还能凑成一个多声部出来。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声势用得非常多,如:节奏训练,用声势伴奏——做固定音型,为奏乐的准备,为学习曲式结构的练习。声势的练习也是学习打击乐器的铺垫,基础。当教师开始用声势引导学生时,那他也开始了节奏的训练,无形中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到了知识。我们强调将理论的东西淡化,转为实际操作,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提高音乐兴趣。
奥尔夫音乐教育强调让学生自主参加音乐活动,而不是一味地观看或听。通过学生自由的,自主的设计音乐活动才能真正体验、感受音乐,才会从中有效地达到音乐的教学目的。如在探索声音课堂上,安吉丽娅老师风趣的表演了一段声音戏剧,让我们开怀大笑了一阵,但是我们从中很快知道了声音的魅力,接着她从中选五个人到台上盘腿坐下,每人心中想一个声音,如嗡嗡,喵喵,哎呀,哦,啊等等,但是声音不能与别人相同,而安吉丽娅则当起了乐手,每拍一个人的头时,就会发出一个声响,连续的按节奏拍的话,就成了一曲美妙的乐曲。这个游戏让大家都想跃跃欲试,老师说光只有声音不行,还要有情节。于是大家七八个人一组,自己分工,一些人做声响,一些人表演。展示时,每一组都表现的超乎想像。三打白骨精,嫦娥玉兔,腊笔小星都搬上了舞台,用自己的声音和动作表演了一幕幕精彩纷呈的故事。在这堂课中,老师并没有告诉我们应该如用声音,这个声音应该表现什么,如何适当的加入声音,全是学生自己去想像去创编。得到的效果却极佳。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的打击乐器是一大特点,因为它强调了节奏,所以打击乐器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打击乐器分为鼓类,木质类,金属类,散响类。这四种打击乐器构成了奥尔夫打击乐合奏的基本编制,一般与身势对等的是跺脚——皮革;拍腿——金属或木质;拍手——木质或散响类;捻指——散响类或金属类,构成四个基本声部。在《春节序曲》、《鸭子拌嘴》中,李妲娜老师把这些打击乐器运用的淋漓尽致,前一曲突出了喜庆,热闹,所以尽量将鼓和锣来烘托气氛,而在第二曲中则把原曲改成了回旋曲式,加入了abc三个插部——引子、嬉戏、尾声,a+b+a+c+a+d+a,而这三个部分都用小镲表现出来,同学们的表演赢得了大家的一阵阵掌声和笑声。当然,这些对于小孩子来说会有点难,但是这种教育方法确实能将音乐课变得灵活,形式多样。
当然,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于中国音乐教育现状来说不能说全盘吸收,有些东西运用起来很困难,就像打击乐器,如多学校考虑到经费问题,不能提供相应的条件,但是其中许多的教学方法是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从而更好的发展中国的音乐教育。
奥尔夫音乐教学心得体会范文(18篇)篇十六
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奥尔夫音乐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奥儿夫音乐教育不仅仅是让孩子掌握一些音乐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活动让孩子获得身体、智力、情感、个性、社会性的全面和谐的发展。换句话说,学前儿童音乐教育首先是一种以音乐为手段来进行的人的基本素质教育。本着这一目的,我积极进行音乐教育的探究学习与实践工作。依据《规程》精神,以发挥幼儿主体作用,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从”兴趣、感受、表现、能力“等方面入手对幼儿进行培养。在大量的理论学习、探索实践、经验借鉴的过程中,幼儿获得了全面和谐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我在教育工作中的观念的根本转变。对幼儿来说,音乐活动首先是自我表现的方式和途径。在学前教育阶段,我们可以通过音乐教育发掘幼儿的潜能,塑造幼儿健康活泼的个性,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
一.变教师的”传授“为主为幼儿的”自主“学习为主在以往的音乐教育中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不尊重幼儿学习的主体性,在设计教育活动、组织教育过程中,不是以幼儿身心发展需要和学习特点为依据,不考虑幼儿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愿望,而是把他们作为一种接受知识、技能的容器,教师的任务就是往这个容器里注入、灌输,表现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就是代替孩子说,代替孩子做,没有给孩子思维、想象、理解、创造的时间和空间。久而久之,孩子对音乐活动失去兴趣,学习处于被动状态,离开了教师的示范,孩子就显得茫然失措。
在音乐活动中,幼儿能主动积极地去”听“音乐,是带幼儿步入音乐天地的首要条件。但目前状况是幼儿在听音乐时,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如何让孩子能做到”留神地听“”主动地听“呢?为了激发孩子”听“的兴趣和需要我设计了多种教学手段,让孩子带着问题听,带着故事悬念听,看着画面听,听不出没关系,再听一遍,并不断激励、表扬孩子长了一双会听音乐的耳朵,鼓励他们表达听后的感受。除了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听的兴趣外,还在一日生活中安排倾听自然和生活中声音(小河流水声、小动物叫声、雨声、走路声……)的各种机会。久而久之,孩子们听音乐的兴趣和主动性大大增强,中班的孩子能分辨出”沉重的“”轻柔的“”跳跃的“音乐,能区分速度、力度、节奏的不同的变化。
幼儿在奥儿夫音乐活动中的自主学习应是孩子智慧、情感、创造性的体现,但由于以前的教学常常是教师示范在前,幼儿模仿再后,自主性、创造性根本得不到培养和发挥。通过研讨,我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法,让孩子欣赏、感受、体验在先,创造表现在前。如,中班在上音乐游戏”狐狸捉鸡“时,在欣赏作品的同时,让孩子运用自己的感知,充分讨论狐狸的音乐形象,并集体创作、设计狐狸的狡猾小鸡的弱小”等不同情绪不同形象的动作,教师只是作适当的点拨和提示。幼儿从被动的接纳者转为积极主动的参与者,自信心大增,创造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再如,小班在上音乐活动“小鸡出壳”时,教师大胆地把孩子推向前面,让孩子自己去观察、自己去尝试学习小鸡出壳的舞蹈动作,这一参与过程既满足了孩子情感的需要,游戏的需要,作小主人的需要,创造的需要,又使孩子在情感、个性、智力等方面获得和谐发展。实践证明,孩子确实是有着巨大潜能的发展中的个体,儿童只有充分体验自身的存在与价值,在以往的音乐活动中,总有一部分幼儿老当演员,一部分幼儿老当观众。那些天赋好的幼儿经常有机会表现,而那些条件较差的幼儿却因自卑而不敢表现。如果我们任其自然,这部分幼儿不仅失却了学习音乐知识技能的机会,还可能导致一定的心理缺损。我们应将音乐活动作为手段,让每个幼儿都能积极、主动、自信地参与到活动之中,满足幼儿自我表现的需要。基于这一思考,我设计了小步递进的“阶梯”,提出合适的要求,尽可能使教育个别化,使每个幼儿都能按各自的步调发展。如我设计了起步较低、由易到难的系列节奏游戏:听着小铃和拍拍手(即模仿小铃节奏拍手)。大鼓和小铃(即以跺脚方式模仿大鼓节奏,以拍手方式模仿小铃节奏)。机器人(即听辨钢琴的低音区和高音区,并分别用跺脚和拍手表示)。小手小脚(即根据图谱上的小手、小脚标志,随音乐用小手、小脚表现相应的节奏)。这组游戏的技能要求并不高,目的是让幼儿轻松自然地走进音乐活动,在难度不高的艺术表现中体验成功。
奥尔夫音乐教学心得体会范文(18篇)篇十七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当今世界公认的著名音乐教学法之一,为当代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奥尔夫首创,后经许多专家继承和发展而形成。奥尔夫的音乐教育原理,或曰“理念”用一句话概括既是原本性的音乐教育。他老人家强调音乐教学要以本民族传统文化和本土文化为基础,以孩子熟悉的歌谣、山歌、民间歌曲为素材,让学生在优秀的文化氛围中感受音乐、欣赏音乐、创造音乐。
旬阳地处边远山区,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地理条件的限制,这里的经济条件和音乐教育条件长期徘徊于我省农村的平均水平以下。在旬阳农村学校,花几百元、千把元买架国产电子琴已算奢侈,要组建歌团舞队、达到管弦丝竹的盛状更是“天方夜谭”。从师资力量来看,专职音乐教师属凤毛麟角,多数情况是其他科目的教师“教完算术领歌唱,剖罢青蛙踩风琴”。对于普通的农村孩子而言,所谓音乐就是哼几首流行歌子解解闷儿。老师凑合着教,学生对付着学,之所以开音乐课只是应付上面的要求和检查。然而回到现实中,情况又不一样。悠久的民族文化积淀使得这里的音乐素材俯拾皆是,美不胜收。旬阳民歌是旬阳传统文化的一种极富特色的表现形式,它的演唱方法简单,演唱形式多样,加之曲调优美,内容宽泛,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一度在旬阳大地广为流传,活跃着、繁荣着这块沸腾的热土。其实,音乐就在孩子们的身边,离他们并不遥远。
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审美教育培养高尚、完美的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灵魂是真、善、美,重视、尊重每个民族的文化。奥尔夫强调要以本民族本土传统文化为基础,以少年儿童熟悉的谜语、歌谣、田间对歌、山间小调、民间舞蹈等各种艺术形式为素材,让孩子们在优秀的文化气氛中去感受音乐、欣赏音乐、创造音乐。他利用孩子们与生俱来的本能和强烈鲜明的可塑性在千变万化的合奏、不同类型的组合中培养孩子们的群体精神,既体现了集体宏大的.壮美,又有个人表演的优美,在充满和谐的音乐气氛中,融音乐与其他艺术为一体,以达到健全人格的教育,创造丰富美好的人生。
旬阳农村的孩子在生活中感受着音乐,这里没有勉为其难的成分,因为他们所听到的、所感受到的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旬阳的特殊环境下,对音乐课程作点改革,融入一些地方特色,既能扭转长期以来该地方音乐教育形同虚设的尴尬局面,又能因势利导塑造更健全美好的人格,因该是种不错的尝试。
(一)创造一个学习地方音乐的美好环境。
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针,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旬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工作,推进旬阳民歌普及,实施民歌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农村工作,不断丰富活跃城乡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使沉静的旬阳乡村灵动起来。我所在的学校组建了师生合唱团、曲艺队、器乐队等,班班有兴趣小组,周周有课外活动,月月有大型文艺演出活动,学校精选10首学生必唱歌曲(其中四首为旬阳民歌)。政府和学校为我们创造了这么好的学习地方音乐的有利条件,我们应义不容辞。
(二)因地制宜地确定音乐校本课程的内容。
尽管奥尔夫教学法质朴自如,引人入胜,也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但它毕竟产生发展于德国,如果在我们的教学中生搬硬套,反而使孩子们产生一种陌生感。因此,奥尔夫教学法必须与我国民族文化结合起来,特别是与广大农村的古老文化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旬阳人是能歌善舞的人,其音乐源于生活,源于历史。反映出独特的人们的生活习惯、思想感情、语言特点、历史文化。在旬阳流传的民歌、民舞、民曲等等,也都是很丰富的音乐素材。选择教学内容时,应该着重把民歌民舞作为重点。
1、把旬阳民歌引入到课堂。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强调本民族的传统音乐,也非常重视从生活中体验音乐。把旬阳民歌引入课堂,将是非常好的尝试。如表现广大农民终年辛苦劳作,却过着贫困交加生活的《长工调》、《受折磨》;有表现汉江船工水上劳动的各类《船工号子》,也有抒发他们对不平等社会制度悲愤控诉的《五更吃酒》;有描写赶山脚夫生活和情感的《桑木扁担》、《想姐想的不耐烦》;也有表现多种田野劳动生活的《进竹林》、《采茶》等等,贴近生活,应有尽有,真可谓“世事皆入调,见景意交融”。当然表达劳动人民向往辛福生活,追求爱情自由的情歌在旬阳民歌中占有相当比重的,有大胆追求自由爱情的《十写》、《姐儿们前一树槐》,也有感悟世态炎凉,终结人生经验的《打秋千》、《兰草花》等。不管是奥尔夫教学法还是我国的音乐教育,他们的目的都是使孩子们在音乐中感受美的熏陶。对于旬阳流传的民歌,农村的孩子从小耳濡目染,把它作为音乐课的教学内容之一,可以使他们更好的了解本民族的优秀文化。
2、把旬阳民舞引入课堂。奥尔夫研究原始人类及少年儿童的成长,发现音乐、动作、舞蹈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音乐是人的本能的反映,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这种本能、本性被扭曲,以至丧失。对于教育来说,融音乐、动作、舞蹈为一炉的“原本”音乐,真是达到这种目的的方法之一。具有旬阳特色的舞蹈有;已编排的《汉江号子舞》、还有正在创编的《太极舞》、《汉水游女舞》等等。他们都最能表现人类生命力和自强不息、生生不息特征的一种舞蹈。这些舞蹈体现出太极文化的精神,“走平水,走下水,过险滩”是动静、阴阳的对立统一,是哲学思想的体现。
奥尔夫音乐教学心得体会范文(18篇)篇十八
奥尔夫(Orff)教育法是一种综合音乐教学方法,由德国作曲家卡尔·奥尔夫于20世纪20年代创立。奥尔夫教育法强调通过音乐的方式培养儿童的感知力、创造力和集体合作精神。我曾经参与过奥尔夫教育法的课程,并积极参与了一些乐队和音乐学习项目。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许多音乐知识和技巧,也深深感受到奥尔夫教育法带给我的心灵启迪和团队合作的价值。
第二段:感受音乐的魔力。
奥尔夫教育法注重通过身体和声音的感知来学习音乐。在音乐课程中,我们使用乐器和声音来模拟日常生活的各种情境,比如敲打鼓点、吹奏口哨等。这种互动式的学习方式使我可以更深入地感受音乐的魔力。在课堂上,我经常与其他学生一起创作和表演音乐,这让我有机会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内心世界和情感。通过奥尔夫教育法,音乐不再只是简单的听与演奏,而是成为了我与世界沟通和表达自我的一种工具。
第三段: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
奥尔夫教育法鼓励学生通过创造性的音乐活动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课堂上,我们经常进行即兴演奏和创作,激发我们的艺术思维和创意表达能力。老师会给予我们一定的自由度,让我们自主地选择音乐元素和创作方式,这大大激发了我们的积极性和创新力。通过奥尔夫教育法的培养,我逐渐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表达音乐,发现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演方式。
第四段:团队合作与沟通。
奥尔夫教育法强调团队合作和集体演奏,这让我们学生在音乐中学会了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在合奏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互相配合、协调和沟通,才能达到最佳效果。我曾经参与过一个音乐项目,与一群同学一起组成乐队,演奏一首由我们共同创作的曲目。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在音乐上相互学习和交流,也在人际关系上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信任。奥尔夫教育法让我明白,团队合作是取得成功和成就的关键,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共同创造美妙的音乐。
第五段:结语。
通过奥尔夫教育法的学习和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了音乐的魅力和奥尔夫教育法的独特价值。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培养了感知力、创造力和想象力,还学会了团队合作和沟通。这些技能和品质不仅对音乐的学习和演奏有很大的帮助,也对我日常生活和职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因此,我非常感激奥尔夫教育法给予我的启迪和成长机会,也希望能继续在音乐的世界里探索和发展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