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对过去经验的沉淀和总结,它可以帮助我们避免重复犯错。以下是一些常见话题的心得体会示例,希望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灵感。
清明祭扫心得体会(精选16篇)篇一
清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缅怀先烈、祭奠逝者的重要时刻。每年这个时候,人们云集烈士陵园,以一种庄重而肃穆的方式,进行祭扫活动,表达对先烈的崇敬之情。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学生,我也参与了这一庄重而又意义重大的活动。通过这次祭扫,我深深体会到了先烈们的牺牲精神和伟大情怀。以下是我对清明烈士祭扫的心得体会。
首先,清明烈士祭扫让我对英雄烈士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陵园中,我看到了一座座高耸的纪念碑,上面镌刻着无数英勇牺牲的先烈姓名。他们是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付出了宝贵的生命,是国家和民族的脊梁。我看着庄严肃穆的陵园,心中充满了对这些无名英雄的敬意和感激之情。他们没有追求个人利益,而是舍弃了自己的家园和亲人,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牺牲。正是有了他们的无私奉献,我们才有了现在的幸福生活。
其次,清明烈士祭扫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在祭扫活动中,我看到了许多家属凭吊自己亲人的坟墓,心中涌上一丝难以言表的哀愁。他们用鲜花和纸钱为先烈们上香祈福,整个过程都极其庄重肃穆。看着他们悲伤的面庞和用力填满鞠躬礼,我不禁感慨万分。我开始意识到,我们现在所拥有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而这些先烈们,则是为我们换来了这份幸福。我们应该倍加珍惜现在的生活,珍惜每一天,爱护家人,珍惜友情,更加努力学习,为国家的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
再次,清明烈士祭扫让我明白了人生的真谛。在烈士陵园内,我看到了许多老人面对自己亲人的坟墓流泪不止,他们用自己坚强的泪水表示对着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我被这份深情所打动,感受到了生命的短暂和宝贵。我们每个人都将来都会面对生离死别,但这些烈士们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追求真理、追求正义、追求自由的精神,用自己的牺牲换来了无数人的幸福生活。他们教会了我们如何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让我们从容应对生命的起起伏伏。
最后,清明烈士祭扫使我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我看到了陵园中许多小学生、中学生和大学生手捧鲜花,默默对着先烈们鞠躬致敬。他们在这个节日里学习先烈们崇高的精神和伟大的理想,将来更好地为国家发展出一份力。在祭扫活动结束后,我思考了自己的未来,认识到了作为一名中学生的责任和使命。我应该珍惜青春岁月,不断学习,为实现个人的理想和国家的繁荣而努力奋斗,才能不负先烈们的期望。
通过清明烈士祭扫,我体会到了英雄的伟大和生命的宝贵。我理解了生活的真谛和人生的意义。我坚信,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奋斗,我们才能致敬这些无私奉献的先烈们,让他们的精神永远在我们心中燃烧。清明烈士祭扫,让我对人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使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带着对先烈们的敬意,我们要将先烈们的精神传承下去,努力为祖国的繁荣奉献自己的力量。
清明祭扫心得体会(精选16篇)篇二
愚人节过去了,清明节的脚步声也“哒哒”地传来了……在清明节,我们学校派出了四年级代表学校去扫墓。在烈日下,我们整齐地排着队伍走着。经历了半个小时的行程后,我们终于来到黄云山上的烈士碑前。
足足三层楼高的烈士碑屹立在眼前,“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这八个字被深深地刻在了上面。这是我第二次见到这个面孔。
仪式开始,同学们都严肃认真地站好。宏伟的歌声奏起,我们一致地敬起队礼,同时唱起了队歌。场面是那样的庄重,严肃又雄伟。
扫墓的'一部分——默哀开始。全场一片鸦雀无声,同学们都低下了头。我不禁心如潮涌:“像革命烈士这些视死如归、一心为祖国效力的精神多值得我们学习。他们真是我们的好榜样,我一定要向他们一样为祖国做出伟大的贡献!”
随着时间的流逝,献花也开始了。我从背包里小心翼翼地掏出一朵雪白的小纸花,双手捧着,恭恭敬敬地为烈士们献上了这朵花。
快要走了,我回头仰望这座屹立在被丛林包围的烈士碑,它如同一座雄伟的大山,深深地立在了我的心上。
清明祭扫心得体会(精选16篇)篇三
“清明时节雨水多,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当我读这首诗,我总是想起许多革命烈士!想想刘胡兰的坚定不屈,想想邱的勇敢坚强……想想很多革命先烈!亲爱的革命烈士们,他们为我们的幸福生活献出了生命!我们向你致敬!
是烈士!长城炸了一个洞,是烈士们用自己的血肉筑成了长城。在日本,入侵中国时,是你们与日本人顽强抗争。先烈们你们虽然倒下了,但更多“不愿被奴役的人”站起来了!他们高唱着“义勇军进行曲”,去完成你们还会完成的使命。
先烈们!是你们把对祖国,对祖国中许许多多受难的同胞们的爱化成在战斗中拼搏,努力的精神。不怕牺牲,勇往直前,创建新中国!
先烈们!你们为了祖国,远离了亲人,远离了祖国,远离了这个世界,你们把宝贵的生命献给了祖国,把心中,满腔的热血献给祖国!
先烈们!你们的辉煌业绩!深深地刻在了历史的记忆中,你们的事迹将化成高高耸立的丰碑!永不磨灭!永远耸立在后代人的心中。你们将与日月同辉!与江河共存,更是有了你们,我们才有现在的美好生活现在的美好生活,为了我们提供良好教育良好学习环境,让我们有了对祖国作出贡献之精神。
为了祖国,我们一定要奋发图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清明祭扫心得体会(精选16篇)篇四
清明节是传统的节日,也是祭扫先人墓地的重要日子。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怀着敬畏之心来到烈士陵园,缅怀那些为国家和人民牺牲的英雄们。
走进陵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英雄的墓碑,它们静静地屹立在那里,诉说着一段段感人的故事。我怀着敬仰的心情,来到一座墓碑前,那是我最熟悉的一位英雄,他是我心中的楷模。
墓碑上的照片是我熟悉的人,他微笑着,仿佛在诉说着他那不朽的功勋。我默默地献上鲜花和祭品,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敬意和感慨。他的牺牲,让我明白了什么是勇敢,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
祭扫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同时也感受到了生命的尊严和价值。面对那些英雄们的墓碑,我深感自己的渺小,也深感自己的幸运。因为他们用生命换来了我们的今天,换来了我们的和平和安宁。
祭扫结束后,我回到家中,仍然心有余悸。我深深地体会到,生命是珍贵的,而那些为了国家和人民牺牲的英雄们,他们的生命更是无比的伟大。他们的精神,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激励我前行。
总的来说,这次清明祭扫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生命的尊严和价值,也让我更加珍惜生命,更加敬畏那些为国家和人民牺牲的英雄们。同时,我也明白了,我们应该珍惜今天的生活,努力学习和工作,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以回报那些英雄们的牺牲和奉献。
清明祭扫心得体会(精选16篇)篇五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我和家人一起去祭扫祖先的墓地。
经过了一路的车程,我们终于到达了墓地。我们开始打扫墓地,首先摆放一些鲜花和供品,然后清理墓周围的杂草和垃圾。
在打扫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祭扫的重要性。祭扫不仅是对祖先的尊重和感恩,更是传承家族文化的一种方式。通过祭扫,我们可以表达我们对祖先的感激之情,也可以了解家族的历史和文化。
同时,我也明白了祭扫过程中的一些细节。比如,我们应该保持安静,不要大声喧哗;我们应该注意安全,不要乱扔垃圾等等。这些细节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是它们却能够让祭扫更加顺利和安全。
通过这次祭扫,我不仅学到了祭扫的礼仪和细节,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尊重和感恩。我相信,在未来的生活中,我会把这些品质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文章为本网站原创作品,不得擅自转载!
清明祭扫心得体会(精选16篇)篇六
清明节,我怀着无比沉重的心情,来到祖先的坟墓前,缅怀逝去的亲人。
在路上,我想起了每年清明节祭扫的经历。以前,我总是抱怨祭扫时的沉闷气氛,抱怨那些繁琐的仪式。而今年,当我亲自走这一遭,我才明白祭扫的重要性。
站在祖先的坟墓前,我感慨万千。那些曾经生活过的岁月,如今只能在记忆中寻找。我希望能为他们做更多,为他们献上祭扫的鲜花,以此表达我对他们的思念之情。
这次祭扫之旅,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祭扫的意义。祭扫不仅是一种传统的仪式,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通过祭扫,我们可以缅怀逝去的亲人,表达我们对他们的感激和思念之情。同时,我们也可以从他们身上汲取力量,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这次经历让我受益匪浅。我明白了祭扫的意义,也学会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我希望以后能更加珍视身边的亲人,珍惜每一个与他们相处的时刻。
清明祭扫心得体会(精选16篇)篇七
清明是祭奠先祖、回归故乡的时刻。
父母早年离家工作,拉扯我们三兄弟长大成人,而他们的父母兄弟都呆在老家,随着年纪的增长,对故乡的思念愈紧。近三年,我购置车后,每年必要回乡扫墓一次,怀念父母,兄弟相会。
今年清明将至,父母早早就拉我商量回家之事。孝之所至,义无反顾。xx月xx日,又随父母回乡祭祖探亲。
姥姥家原居山中,现因环境改善,乡亲们都搬离山洼,到城里购房置业去了,老房早已坍塌,野草一片。只有去姥爷、姥姥的坟前再添一把土,烧一柱香,放一挂炮,贡四色品,缅怀片刻。爷爷家的地方,因为平坟,也早已深埋地下,只能在他人的地里默默寄托思想。
儿时欢娱的地方,早已面目全非,洛河的河滩上,只剩下芦苇、田地了。上游的蓄水,让曾经的洛神也无处可居了,原来百米来宽的河面,只剩下十来米的小细流了,孩子曾经的笑声,再也不闻了。
只有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历久弥新,也愈加珍惜。晚间的兄弟姊妹大团聚,我们开怀畅饮;临走时,姑姑往父亲兜里硬塞的苹果,让人感到七十来岁姐弟的亲情深厚。看着父母兄妹之间的亲情,看着兄弟姊妹之间的亲情,明年,我还会回来。
清明祭扫心得体会(精选16篇)篇八
今天是4月5号,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清明节。早上,我5、6点就被拉起来,胡乱套上衣服,还没有来的及吃早饭,就被塞进车里,向老家出发。
今天的天气好的有一些反常,不但没有下雨,还出了太阳。扫墓要去的地方多着呢!什么老奶奶老姥姥老爷爷——有的地方非常远,但是不管多远,大家每一个点都去了。
一路上我问这问那,叔叔们都说我太小,什么都不和我说,不过我自己倒是对“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欲断魂”三个字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这些墓里面,和我血缘最近的就是爷爷了。爷爷在我还没有出生就死了,我从来没有见过他,但是我很想知道他的样子。奶奶那里倒是有爷爷的照片,但我怕引起奶奶的伤心,从来不敢给她要。看到别的孩子和他们的爷爷高声谈笑,我心里有羡慕,又伤心。
来到爷爷墓前,伯伯叔叔们开始拔杂草,清垃圾。没一会儿,坟墓就焕然一新。爸爸妈妈麻利的从袋子里取出带印章的黄纸、冥币,在坟墓前烧成灰,给在阴间的爷爷送去钱财;然后摆上圆鼓鼓的鸡蛋,香喷喷的猪肉,红彤彤的苹果——大家把香点燃,双手举香排成三排向爷爷祭拜,随后,大家又燃起了鞭炮。
清明节是缅怀去世亲人的节日,每年大家都会回家扫墓。是啊,没有先人哪有后。
清明祭扫心得体会(精选16篇)篇九
清明祭扫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人们怀念先人、缅怀历史的重要时刻。在每年的清明节,人们踏上扫墓之行,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通过参与清明祭扫活动,我深刻体会到了家族传统的延续、家人间情感的升华、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敬仰。以下是我对清明祭扫的个人心得体会。
首先,清明祭扫是家族传统的延续。清明扫墓习俗源远流长,是中国子孙们对祖先的一种孝敬和祭奠。作为家族的一员,我从小就接受到了祭扫的观念,并积极参与。每年清明,我和家人一起前往祖坟扫墓,整理坟地,并烧纸送祭。这样的传统有助于加强家族凝聚力,感受到亲人间的血脉相连。无论在什么时候,家人们都能够团结一心,共同秉持着对祖先的敬意,传承下去。
其次,清明祭扫是家人间情感的升华。在清明节这一天,我和家人聚集在一起,一同扫墓祭奠祖先。这个过程中,不仅是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也是对亲人间情感的强化。每一次清明节,我都能感受到家人之间的深厚情感。在扫墓的过程中,父母会带领我们祭拜祖先,诉说着祖先对家庭的重要性和对我们的教诲。而兄弟姐妹间也会相互搀扶,在祭拜结束后留下善款,为去世的亲人买上纸钱。清明祭扫让我们意识到,家人间的爱永远如一条纽带,紧密相连。
另外,清明祭扫也是对历史文化的敬仰。除了祭扫家人的坟墓外,清明节还是缅怀历史名人的好时机。在这一天,我会参观近年去世的历史名人的墓地,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例如,我曾经前往毛泽东主席的墓地,在纪念碑前默默祭奠。清明祭扫活动不仅使我看到了家族的延续,还让我感受到了祖国伟人的崇高精神。祭扫让我明白,历史是线性的,每一位历史名人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我们要铭记并传承其伟大的精神。
最后,清明祭扫让我对生命的珍贵有了更深的认识。在祭扫的过程中,经常会看到有的墓碑上刻有年轻人的名字,说明年轻人的生命被夺走。这让我深深地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宝贵。每一次扫墓后,我都会更加珍惜眼前的时光,更加感恩自己还活着,能够陪伴着亲人和家人。清明祭扫让我在感受祖先离去的痛苦同时,也更加明白了生命的无常,激励着我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
总的来说,清明祭扫是一项重要的传统习俗活动,通过参与祭扫,我对家族传统的延续、家人间情感的升华、历史文化的敬仰,以及对生命的珍贵有了更深的认识。每一次清明节的祭扫都让我感受到家人的团结,“血浓于水”的家族情深,也让我更加明白生命的宝贵和瞬息即逝。清明祭扫既是一种怀念亲人的方式,也是对历史传承的敬仰,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和未来。
清明祭扫心得体会(精选16篇)篇十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一个重要的祭祀日。每年的清明节,人们都会在这一天前后前往坟墓扫墓祭奠先人,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我今年清明节也参加了祭扫活动,深刻体会到了祭扫仪式的意义和祭祀文化的内涵。
第一段:祭拜的仪式感和庄重性。
清明祭扫是一种充满仪式感和庄重性的活动。在扫墓前,我们首先要整理墓地周围的环境,清除杂草、拨除枯叶,再摆放整齐供奉的纸钱、花朵和祭品。然后,我们要点燃香烛,行三鞠躬,双手合十,虔诚地向先人祈福。全过程庄重而肃穆,让人感受到祭扫仪式的庄重性和对先人的敬仰之情。
第二段:思念的情感流露。
清明祭扫是一个表达对逝去亲人深深思念之情的重要方式。站在祖先的坟前,我不禁回忆起先人的一举一动,深深感受到他们对我的关爱和教育。清明这一天,我将亲手为先人扫墓、献上鲜花和纸钱,表达对他们的思念之情。这种思念情感的流露,可以让人感受到亲情的珍贵,更加懂得感恩和孝道的重要性。
第三段:社会和谐的展现。
清明祭扫不仅仅是家族的传统,也是社会的共同行为。在扫墓过程中,我们会看到许多人们来到墓地,亲手为自己的亲人扫墓。人们之间没有隔阂,没有贫富之别,只有对逝去亲人的惦念之情。这种社会和谐的展现,让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对人们心灵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第四段:对生命的思考和警醒。
清明祭扫使我对生命有了更深的思考和警醒。当我走过墓地,看到那些沧桑的墓碑,我想到了人生的无常和无知。人的一生短暂,不能被虚度和浪费。清明祭扫是一个提醒我们珍惜生命、珍惜时间的时刻,让我更加明白生命的宝贵和时间的珍贵。
第五段: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清明祭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内涵。通过参与祭扫活动,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每个中国人应该承担的责任,清明祭扫是一个重要的传统文化活动,通过参与其中,我对传统文化充满了敬意和热爱。
清明祭扫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人们表达对逝去亲人思念之情的重要方式。通过参与祭扫活动,我深刻体会到了祭扫仪式的仪式感和庄重性,思念的情感流露,社会和谐的展现,对生命的思考和警醒,以及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清明祭扫让我感受到了先人的关爱,加深了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也使我对生命和时间有了更深刻的思考。我将继续传承和发扬祭祀文化,将这份传统文化的宝藏一代代传承下去。
清明祭扫心得体会(精选16篇)篇十一
山清水明,天清地明。大抵以清明来形容的,似乎都给人以恬静舒适的感觉。
刀耕火种,四季勤劳。古人把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以这种岁时历法来确定何时播种,又何时去收成。斯时,清明便成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时在春分后十五天。然,清明又是重要的传统节日。在古代,清明节就与上元、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一同列为“八节”。“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看来,清明节自古就是很有分量的节日。既是节气又是节日,清明似乎多了一重特定的内涵。这在24节气里可谓特点鲜明。我佩服先人们对传统节日,以及节气的定位。能这样让人们拥有纪念、庆典、祭祀、以及憧憬融为一体,不可不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放风筝是龙江清明期间的一大习俗。我童年里的清明,除了知道大人们要去给已故的亲人上坟烧纸外,自己也知道用风筝同天空说话了。大平原的风筝其实在春节后就开始了。但清明节前后,放得相对多了一些,这也是事实。这个时候,天空与大地不仅是风筝,更是人们的心情了。所以,我说天空也过节,就是指这个时候的风筝给我们带来的感受。大平原的风筝始终飞得很高,独清明时,却显得有一些惆怅。可小时候,自己却感受不到这一点,只顾与风筝的影子一同逍遥罢了。
春阳照临,春雨飞洒。清明时节,植树也是清明节时的传统。至于这个传统多久了,不重要。我想,这时节的植树似乎与“插柳”习俗有关。流传来流传去,流传至今,也就有了植树这一习惯了。却有一点不可否认,清明时节,真是龙江大地植树的好时节。从我记事开始,就知道家乡有清明植树的好习惯。想必,这就是为何有人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的原因了。当然,这和每年的3月12日的法定植树节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从省城哈尔滨,到北部的大兴安岭,地域大,沿线长,气候的差异还是较为明显的。偏北地区,即使到了清明,也还是不能植树。因为,这个时候天气还是乍暖还寒时。较之现在去搞一些形式上的植树,我还是怀念童年时的植树,那不是一种形式、一种应付。那是一种希冀、一种祝福,也是人类对大自然的一种礼拜。
清明是一个节日,一个比较伤感的节日。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扫墓和迷信无关,和信仰无关。细细想来,叫清明节,其实,又不如叫扫墓节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小时候,读古诗时,就隐隐约约地感到这个节日气氛有点沉重。我最早知道的清明,源于祖父在世时额头上那一抹淡淡的愁绪,以及一卷黄纸。按说春天是希望的季节,可却偏偏点缀出一些凄凉和伤感来。祖父在世时说过,清明节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为祭奠早年帮助过他逃亡的介之推而发明的。发展来发展去,就有了今天的清明节。逐渐演变和延续看来,这个扫墓习俗真的很早了。
扫墓扫的是一种哀思,一种心情,一种寄托。细细品来,清明节倒也是一种久远的伤情所至。我不敢怀疑古人,他们对扫墓一定是由衷的吧。而今,扫墓扫来扫去,却感觉到是形式重于了内容。变味的不是内涵,却是从形式开始的。地方越大、人群越稠密的地方,形式越突出。去公墓地的路途上,不再是古人的一把雨伞、一个提篮和几张烟纸了,却是浩浩荡荡的车队。私家车有之,而公车私用则比比皆是。这样的扫墓,除了让人疑惑、迷茫、不满外,更冠冕堂皇地变相助长了一些不正之风。我想,假如已故者真有亡灵的话,也不会满意这种现象的。写到这里,自己心情沉重起来。母亲去世近一年,自己也该回200多公里外的地方去为母亲扫墓了。我的清明节,和古人一样沉重。
好的习俗,就是一种文化。好的文化,就该是全民族的。国家正式确立每年的4月4日为法定节假日。清明节,与我们亲密接触。
清明祭扫心得体会(精选16篇)篇十二
又是一年清明时,今年的清明可谓是一个“三无”的清明。今年清明没有“雨纷纷”,人们也没有“欲断魂”,祭扫的方式也依然没有发生什么特别大的改变。今年的清明还是俩字,焚烧!清明放假,跟着外公外婆去海宁为曾祖父扫墓。葬曾祖父的这块墓地,没有管理的人员,坟也是这里一块那里一块,常青树也是这里两棵那里两棵的。外公外婆正在准备祭扫的物品,我闲来无聊,小范围的在墓地里逛逛,发现今天来扫墓的大多数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所以祭扫的方式也都如出一撤:焚烧!等到外公外婆准备好祭扫物品时,前来扫墓的人也越来越多,人们都大包小包,扛着,背着,走进了墓地。人们带到东西很简单无非就是一些供品,和焚烧用的纸钱什么的。焚烧的味道越来越浓来,转眼看看外公外婆,嗨,也都在烧纸钱,谁叫他们也是老年人群呢。“我说,外婆,你们就不能不烧啊,我都咳成这样了!”我不经抱怨道。外婆却淡淡然地飘来一句:“小孩子家的,你懂什么。”我受不了这味儿,赶紧回到了车子里,离开了这“焚烧现场”。
即使这只是浙江省海宁市乡下的一小块墓地,但我想这足以说明,人们祭扫的方式并没有得到多大的改善,真是焚烧俩字不离清明啊!人们为何就一定要用这样的'方法来表达自己对逝者的怀念呢,为何不能够换一种环保一点、安全一点的祭扫方式呢?像这样焚烧纸钱,很容易造成火灾等事故的发生。我认为人们应该要逐渐养成一种意识,要改去这些不安全不环保的祭扫方式,当然,要改掉这些老祖宗留下来的习俗需要时间。
即使说有很多人还在用传统的方式祭扫,但是也有很多不错的祭扫方式,例如,网上祭扫。人们可以利用网络为逝者敬香,献花或为逝者留言。这么说吧,网上祭扫又是现代技术的体现,又不失中国的传统习俗,又环保节能,又省时省力。
希望下一个清明节可以从三无成为二无,没有“雨纷纷”,人们没有“欲断魂”,祭扫方式却有着大大的改变。做一个安全文明的小公民,过一个安全明文的清明节。
在九江市烟水亭,有十二所小学,每一所小学有5个学生代表举行了“文明祭祀,从我做起”的宣传活动。还有九位来自各个单位的领导也参加了。
老师发给我们每个同学一些传单,叫我们去发给每一个路过的人,让他们都知道“文明祭祀,从我做起”里面宣传的内容就是:清明祭祀期间我们不使用鞭炮等易燃易爆物品及塑料花、塑料发财树等不易降解的祭祀品!要杜绝白色污染!倡导鲜花祭祀,居家祭祀网络祭祀等文明的清明祭扫方式。也同时希望他们再宣传给他们身边的每一个人。
在发的过程中,同学们开开心心地很积极地去发给每一个过路过的人。那些过路的人也很配合我们,承诺自己不会去做这些事,还答应宣传给自己身边的人。
发完了以后,我们又集合了。有几位领导和学生代表在台上讲了话,然后我们全部都在横幅条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许下自己的承诺。
这一次活动结束了,但是我们的行动还在进行当中……希望社会上每一个人都会遵守。
清明祭扫心得体会(精选16篇)篇十三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一个祭祖扫墓的重要时刻。每年的清明节,人们都会回归家乡,扫墓祭祖,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敬意。在参与清明祭扫活动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人文精神的力量,也收获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清明祭扫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祭祀行为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所以扫墓祭祖在清明节这一特殊时刻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种文化传统的延续,祭祀不仅仅是人们向祖先表达敬意的方式,更是对家族血脉和亲情的一种形式化表达。通过祭拜祖先,人们体现了对祖辈辛勤奋斗和祖国发展的深切思念和感激之情。清明祭扫的正确认识和参与,有助于加深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其次,清明祭扫让我体验到了亲情的伟大和珍贵。在忙碌的生活中,人们常常忽略了与亲人的沟通和交流。而清明节这一天,人们回归故乡,与亲人一同扫墓祭祖,让亲情变得更加鲜活和有温度。我和家人一同整理墓地,瞻仰祖先牌位,烧纸祭拜,讲述曾祖父的事迹和家族故事,不仅让我更加了解家族的历史和传承,也增进了我和亲人之间的感情。清明祭扫让我深切体会到,亲人的陪伴和关爱是生活中最重要的支撑。
第三,清明祭扫唤醒了我对生命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反思。每当我站在祖先墓前,看着逝去的亲人的姓名和生卒年月,我不禁沉思起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价值。生命是短暂的,时间是无情的。清明祭扫让我明白,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与亲人、朋友相处融洽,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理想,积极回馈社会。同时,也要时刻提醒自己,珍惜瞬息即逝的时光,不要让遗憾和后悔成为人生的注脚。
第四,清明祭扫让我对生活的态度有了新的认识。扫墓祭祖过程中,我见到了许多老人和家庭,他们或一家老小齐聚,或孤寂寥落,但他们都表达出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思念和敬意。他们坚持不懈地照顾着祖先的坟墓,以此表达对亲人的眷恋和感激之情。这让我深深地感受到生活的坚韧和对家庭的执着。清明祭扫让我明白,无论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都应该保持乐观和坚持,积极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将家庭和亲情放在生活的重心。
最后,清明祭扫也给了我对社会和自己的责任感。扫墓过程中,我看到许多志愿者在墓地清理工作中默默奉献,他们无私地为他人服务,为整个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贡献。这让我觉得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也有责任去关爱他人、回馈社会。作为一个学生,我更应该努力学习知识,为将来承担社会责任做好准备,为家族的兴旺和国家的繁荣做出贡献。
通过参与清明祭扫活动,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庄严和亲情的伟大,也提醒自己要珍惜生命、积极面对生活,有责任心地回馈社会。清明祭扫不仅仅是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祭奠,更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对社会责任的感悟。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希望能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并努力将传统文化和社会责任同我的成长和发展相结合。
清明祭扫心得体会(精选16篇)篇十四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祭祖节日,也是我国习俗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之一。每逢清明节,人们都会前往祖坟扫墓,祭拜祖先,表达对先人的思念之情。而我也在今年的清明节前往祭拜先人,在这一过程中,我有了一些心得体会。
第一段:礼仪之意。
清明节祭扫,是一种古老而庄重的仪式。准备清明节祭拜的物品,如新鲜水果、花篮、糕点等,不仅代表着我们对祖先的敬意和怀念之情,更代表了我们对生活的感恩之心。在祭祀过程中,我们要端正自己的身姿,认真感恩先人的恩德,向他们表达我们的敬仰和思念。
第二段:寻根之旅。
清明节是一个独特的寻根之旅。我们不仅会前往祖坟,还会走访亲朋好友,了解家族的过去和现状,聆听长辈们讲述的故事。在这一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家族的纽带,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清明节的祭扫活动,不仅是祭拜祖先,更是寻找家族的记忆,加强家族的凝聚力。
第三段:反思生命。
清明节祭扫不仅是对逝者的追思,更是对自己生命的反思。站在祖坟前,我意识到时间的飞逝,也意识到了生命的短暂与宝贵。清明扫墓不仅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一切,也让我们意识到了生命的无常和脆弱。人生如梦,唯有珍惜当下,才能活出自己的精彩。
第四段:爱与记忆。
清明节的祭扫活动,让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亲情的重要性。在祭拜先人的过程中,我思考了家庭的意义和社会的价值。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和关爱,祖辈们为国家和家族做出了贡献,我们应该感恩于他们的付出,珍惜与家人相处的每一个时刻。清明节的祭扫,让我们铭记过去,珍惜现在,展望未来。
第五段:共同文化象征。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节日,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清明节祭扫源远流长,代表了中华民族对祖先的尊敬和思念之情。清明节期间,祭扫活动不仅仅是个人的活动,更是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与情感。清明节的祭扫活动,不仅是祭扫亲人的行为,更是一种文化传承与传统的延续。
总结。
在今年的清明节,我深刻地感悟到了祭扫的意义和价值。通过这一仪式,我不仅仅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敬意,更加强了对生活的感恩和对人生的反思。清明节的祭扫活动不仅是我们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珍惜生命,感恩亲情,传承文化,让清明节的祭扫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清明祭扫心得体会(精选16篇)篇十五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在这个节日里,人们通常会去扫墓祭祀祖先,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与敬意。我也参与了今年的清明祭扫活动,通过这次经历,我深深体会到了祭扫的重要性和深刻含义。以下是我对清明祭扫的心得体会。
首先,清明祭扫让我意识到了家族的传承和延续的重要性。在扫墓祭祀的过程中,我看到了许多祭坛上摆满了祖先们的照片和祭品。这些祭品不仅仅是用来追思亲人的,更重要的是承载着对祖辈智慧和辛勤劳动的怀念与敬意。通过祭扫祖坟,我们可以更加真切地感受到祖辈的存在和他们对我们的影响。
其次,清明祭扫让我明白了尊重和关爱的重要性。在扫墓祭祀的过程中,我看到许多人都非常认真地为祖先们整理坟墓,打扫墓地,供奉鲜花和食物。这种尊重和关爱的行为让我深感感动。我认识到,即使亲人已经离开了,但是我们依然应该对他们心存感激和敬重,让他们的灵魂得到安抚和祝福。
再次,清明祭扫让我领悟到了生命的无常和珍贵。站在祖坟前,我突然明白了人生的短暂和脆弱。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出生和死亡,没有人能逃离这个必然的规律。在祭扫的过程中,我看到了许多长辈们红肿的眼睛,他们为亲人的离去而痛心。这让我更加明白了生命的宝贵,我们应该珍惜眼前的每一天,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
另外,清明祭扫也让我感受到了孝道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清明祭扫正是体现孝道的重要活动之一。在我看到许多人在墓地前献花、焚香、默哀的时候,我看到了孝道文化在我们中间得到了传承和发扬。无论是行孝的大学生,还是不同年龄层的家庭成员,每个人都以真诚的方式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敬意。
最后,清明祭扫还加深了我对家庭的思考和珍惜。在祭扫活动中,我看到很多家庭团聚在一起,共同祭拜祖先。我看到了很多亲人之间的温暖和团结,这让我深感家庭的重要性和珍贵性。清明节是一个家庭团聚的时刻,通过祭扫活动,我们可以共同追忆亲人,加深亲情,增进家庭的凝聚力。
总而言之,清明祭扫是我们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这次经历,我深深体会到了祭扫的意义与价值,以及对家族传承和亲情团结的思考。这次经历也让我更加珍视眼前的生活,珍惜和感恩身边的每一个人。希望能够通过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将这种传统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清明祭扫心得体会(精选16篇)篇十六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伴着杜牧的《清明》这首诗,清明节悄然到来。清明节注重的是祭奠先烈和对死去的亲人的思念和寄托。
今天晚上,我和爸爸妈妈一同上网祭英烈。一打开网页,眼前就呈现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面写着几个刚劲有力的大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由此,我想到了一些壮烈殉国的烈士们:黄继光在危难时刻,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枪眼;邱少云在炮火中,纹丝不动燃烧了宝贵的生命;董存瑞在枪林弹雨中,舍身炸碉堡;叶挺在被敌人关押时,写下了《囚歌》这首诗,他宁死不屈,愿在烈火中永生;杨虎城、赵一曼、江姐……等等一些英雄事迹,也被我们传颂。所以,我们应当:
深情缅怀先烈,精神永垂不朽。
立志奋发图强,共建富强中华。
我先深情向他鞠躬,以表示敬意,因为我们今天的生活都是用他们的鲜血换来的。每当红领巾在我身前飘扬时,我就会想起无数先烈,想起他们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壮烈殉国,想起他们宁死不屈,不怕死神的威胁。接下来,我又向他们献花,以表示对先烈们的怀念,和对死去的亲人寄托祝福。这真是:
件件事迹传颂您,款款鞠躬缅怀您;
年年祭奠铭记您,每每献花悼念您;
日日奋发报答您,句句留言赞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