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圆满进行,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计划。方案能够帮助到我们很多,所以方案到底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方案策划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考优生学生奖励方案 中考优等生篇一
(奖金颁发到班级)
(1)省示范高中(以达到省示范高中录取分数线计算)
根据历史和现实的情况,学校确定各班应完成的指标数,以完成指标和超标情况确定奖金数额,按中考各科的分值按比例分配。(参与分配的为九年级第二学期授课教师)
各班分配指标情况:
班级每超一个统招生增加奖金400元,每超一个指标生增加奖金200元;(分项计算)各班完成以上指标,得奖金790元;(就高不就低)
(2)市示范高中(以达到市示范高中录取分数线计算)
学校不分配指标,以实际录取人数计算奖金。
市示范高中:统招生每录取一人奖金100元,指标生每录取一人50元。
(3)普高(达普高分数线)
普高每录取一人奖金30元。
说明:a、择校生以实际分数所达到的层次为准。
b、只看分数,不论资格。
c、各类奖项不重复计算。
d、中考报名时回校的学生中考成绩不计入班级。
(奖给学科教师)
(1)学科名次(平均分)达到全县前1―5名,奖金200元;6―10名,奖金100元。
(2)学科名次(平均分)高于学校总名次,每高一个名次奖30元。(以教育局提供资料为准)
(3)以全县科均分为基准,每增1分奖50元。(以教育局提供资料为准)
(1)班级完成以上指标奖200元。(就高不就低)
(2)班级每超一个统招生奖100元,每超一个指标生奖50元。(分项计算)
中考优生学生奖励方案 中考优等生篇二
为全面提升九年级中考质量,更加激励毕业班教师的工作热情,充分发挥教师严谨治学、智慧教学的主导作用,切实促进教师个体行为的更好转变,形成齐心协全国各地,同心同德,共克时艰的良好局面,最终有效衷心得我校教学质量的全面丰收,特制订九年级中考奖励方案。
突破黄高1名,该班教师每人次600元,每多1名,每人次递增加200元,但不超过1000元。
1.每班一中一线1名(不含黄高),该班剩余教师每人次500元,若该班每增加1名,每人次增加100元。
2.若同时兼任两班同一科目教师,享受上述每人次奖金的60%,同时兼任三班同一科目教师,享受上述每人次奖40%,若同时兼任四班同一科目教师享受上述每人次奖金的30%。
3.若同时兼任两班或多班不同学科教师,每人次只享受1次奖金,不再重复计奖。
1.每班按中考前5名学生,学科人平分计算,不低于全镇一线一中学生人平分奖300元,每低1分递减100元,每高1分递增100元。
2.同时兼任两班或多班同一学科教师,取所教级中考前5名学生的总和人平分计算,同时兼任两班或多班不同学科教师按(1)条计算。
1.完成每班普高20名,奖该班科任教师每人次150元,若该班每增加1名递增30元,若每减少1名递减30元,但每一般说来最低不少于15名。
2.若同时兼任两班同一科目教师,享受上述每人次奖金的60%,同时兼任三班同一科目教师,享受上述每人次奖金的40%,若同时兼任四班同一科目教师诹受上述每人次奖金的30%。
3.若同时兼任两班或多班不同学科教师,每人次按所带班级中最高班同普高奖计算,不再重复计奖。
4.每班按中考前20名学生计算,学科普高奖,以前20名学生学科平均分计算,不低于全镇录取普高的学生人平分200元,低1分,递减100元,低2分不享受奖金,高1分递增50元,高2分递增100元、300元封顶。
5.同时兼任两班或多班同一学科教师,取所教班级中考前20名学生的总和的`人平分计算,同时兼任两班或多班不同学科教师按(4)条计算。
中考优生学生奖励方案 中考优等生篇三
为调动初三全体科任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敬业精神,确保每年中考成绩有新的突破和提升,特制定本方案。
鼓励团结协作,注重教学管理,学科成绩突出,体现优劳优酬。
1、本学年毕业班无任何重大安全事故;
2、中考成绩达到沙井民办学校毕业年级平均水平;
3、中考成绩达到宝安区民办学校毕业年级平均水平;
4、中考个人总成绩达到600分及以上的成绩;
5、中考个人单科达到“a”、“a+”等级的;
6、体育成绩平均分达到80分及以上的;
7、体育成绩单项达到“a+”的。
第一部分:文化课学科奖励
1、团队优秀奖励:
(1)初三一学年内学生未出现任何安全事故,奖励所有科任教师(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历史与社会、体育)每人100元,班主任200元,此项不重复计算;
(2)中考总分标准平均分达到430分(去年平均分为410.58),奖励团体(包括行政)1500元;每超过5分增加100元。
(3)学生单个标准总分每突破一个600分奖励团体(包括行政)1000元;每突破一个700分奖励团体20xx元
2、学科单项奖:
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历史与社会各科每达到一个“a+”等级奖励本科教师200元;达到“a”的奖励100元。
第一部分两项奖励可混合计算。
第二部分:体育学科奖励
体育教师奖励:
1、平均分到达80分奖励100元,每超过5分奖励100元。
2、学生单个等级每达到一个“a+”奖励100元;学生单个等级每达到一个“a”奖励30元。
第三部分:行政管理奖励
1、初三一学年内没有出现任何安全事故奖励值周行政每人300元。
2、中考报名、综合评价、英语口语、口语模拟考试、一模、二模、三模、中考等有关中考各项组织工作顺利进行,未出现任何失误的奖励行政负责人300元。
中考优生学生奖励方案 中考优等生篇四
根据本年级组的实际情况,为调动初三全体科任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敬业精神,确保今年中考成绩有了一个好的开头,特制定本方案:
鼓励全体教师团结协作,相互配合,相互督促,荣辱与共,树立团队精神,促进团队的捆帮发展;注重教学管理,学科成绩突出,体现优劳优酬。
1、初级指标:完成指标(3)人,学校奖励(6)万元;
2、中级指标:完成指标(5)人,学校奖励(10)万元;
3、高级指标:完成指标(5)以人,学校奖励每人加(3)万元。
最终完成:4*20000=80000元
(一)管理奖值总奖金10%=8000元
校长蹲点校长蹲点主任年级组长班主任1班主任2
25%10%10%17.5%17.5%
2000160080080014001400
(二)科任教师奖值90%,即72000元。
1.初二奖值40%,即72000*40%=28800(元)
中考学科任课教师奖金分配比例:语文(1.48)、数学(1.48)、英语(1.48)、政治(0.74)、历史(0.74)、物理(0.98)、化学(0.86),生物(0.74+0.26)、地理(0.74+0.26)、体育(0.25)、信息(0.25)、音乐(0.1)、美术(0.1),总点数为10.46。
2.初三奖值60%,即72000*60%=43200(元)
(1)名次奖:从初三奖池中直接拿出7000设立名次奖。
(第一名奖1500,第二名奖1400,第三名奖1300,第四名奖1000,第五名奖700,第六名奖600,第七名奖500元。)
(2)基础奖:43200-7000=36200元,总系数为8.51,每一个系数为4253元!
中考学科任课教师奖金分配比例:语文(1.48)、数学(1.48)、英语(1.48)、政治(0.74)、历史(0.74)、物理(0.98)、化学(0.86)、实验(0.25,理化各占0.125)体育(0.25)、信息(0.25),总点数为8.51。
1、地生二科虽分值各占总分值的0.74,但是考虑到她们的付出及初二就结课的实际情况,特分别给予初二奖金0.26的加分。
2、音乐和美术虽然不在传统中考计分范围,但是考虑到她们的付出及初二就结课的实际情况,特分别给予初二奖金0.1的加分。
3、系数运算过程只取小数点后两位,不四舍五入;奖金只取整数。
4、本分配方案遵循“参与就应该奖励”的原则。
5、对于理化实验和体育取得的优异成绩,学校对五位参与老师分别给予了各1000元的特别奖励,共计5000元。(后补充进来的`意见)
中考优生学生奖励方案 中考优等生篇五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精神,牢固树立质量立校意识,狠抓教学工作,敢于直面困难,夯实基础,着力解决目前面临的困境,团结协作,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积极进取,为夺取20xx届毕业班工作的胜利而努力奋斗!
1、本届学生打卡数x人,转入x人,转出x人,应考人数x人,现有在籍学生:x班x人,x班x人,x班x人,合计x人,巩固率x%。八年级生理会考与考人数x人。
1、集体奖
⑴初中毕业会考四率总评达到全县排32名奖九年级组3000元,每向前提升1个名次加奖300元。
⑵目标:全科优秀10人,全科优秀人数达标奖励九年级1000
元,每超过一个加奖200元;全科合格60人,全科合格人数达标奖励九年级20xx元,每超过一个加奖100元。
⑶八年级:拟订生地两科会考优秀24人,两科合格72人,两科优秀人数达标奖励1000元;两科合格人数达标奖励20xx元。每增加一人达优或达合格加奖100元。
奖金分配由教导处、年级组负责。
2、单科
任课教师所任教科目总评分达到县平均值,奖200元,每超过一分加奖20元。(若该科目排名没有达到县平均值,则按照学区排名,比照肄业班期末统考奖励方案,含八年级生地)
3、特长生上线:
音、体、美特长生上线奖班主任50元/人,辅导老师100元/人。
1、学校召开毕业科任课教师会,协调并统一思想,明确目标、任务,全身心开展毕业班教学工作。
2、教导处组织学习、研究考纲和近三年毕业会考试题,认真总结近几年中考成功经验,研讨毕业科复习策略,各科制订好教学计划、复习迎考计划,复习课要求运用导学案教学。
3、政教处和年级组开好毕业班学生动员会,搞好校纪班风建设。各班班主任要抓好毕业班学生的前途理想教育、纪律教育,确保学生思想稳定,形成良好的校风、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