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和教训都蕴含在我们的日常行动之中,总结是将这些经验和教训提炼成有价值的智慧。以下是我为大家精选的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学物理多媒体教学中的体会(优质21篇)篇一
在第一节课“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基础上总结出动量守恒定律就变得水到渠成。因此本堂课先是在前堂课的基础上由老师介绍物理前辈就是在追寻不变量的努力中,逐渐明确了动量的概念,并经过几代物理学家的探索与争论,总结出动量守恒定律。接下来学习动量守恒的条件,练习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简单问题。
二、学情分析。
学生由于知道机械能守恒定律,很自然本节的学习可以与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学习进行类比,通过类比建立起知识的增长点。具体类比定律的内容、适用条件、公式表示、应用目的。
三、教法分析。
通过总结前节学习的内容来提高学生的分析与综合能力,通过类比教学来提高学生理解能力。通过练习来提高学生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整个教学过程要围绕上述能力的提高来进行。
四、教学目标。
4.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适用条件。
(2)能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2过程与方法。
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动量守恒定律,在练习的过程中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4.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理论的应用和理论的价值。
五、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与总结]前一节通过同学们从实验数据的处理中得出:两个物体各自的质量与自己速度的乘积之和在碰撞过程中保持不变。今天我还要告诉大家,科学前辈在追寻“不变量”的过程,逐渐意识到物理学中还需要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动量,并定义这个物理量的矢量。
[阅读与学习]学生阅读课本掌握动量的定义。具体有定义文字表述、公式表示、方向定义、单位。
求:(1)碰撞前后钢球的动量各是多少?
(2)碰撞前后钢球的动量变化?
分析:动量是矢量,虽然碰撞前后钢球速度的大小没有变化,都是6m/s,但速度的方向变化了,所以动量也发生了变化。为了求得钢球动量的变化量,先要确定碰撞前和碰撞后钢球的动量。碰撞前后钢球是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的。选定坐标的`方向为矢量正方向。
大学物理多媒体教学中的体会(优质21篇)篇二
对多媒体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使用进行分析,希望对当前有关这一课题的研究有所帮助。
多媒体技术;高中物理;实验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全国新课改的不断推行,多媒体技术和高中物理课堂的结合水到渠成。在全国众多高中物理课堂上,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已经屡见不鲜。所谓的使用多媒体开展高中物理教学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知识不仅仅是以教师的口头传授和板书书写展现,更多是借助于图片、文字、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高中物理教学,相较于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有很多益处,但是在实际多媒体技术使用操作中仍旧存在不少问题。本文致力于对多媒体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使用进行分析,希望对当前有关这一课题的研究大有裨益。本文首先对当前多媒体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之后简单阐述多媒体技术应用于高中物理课堂对师生和课堂教学造成何种影响,最后分析使用多媒体教学应当注意什么问题,如何正确实施。
多媒体技术滥用造成教学方式的不切合实际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多媒体技术悄然成为各个学科课堂的宠儿,在课堂上发挥的作用甚至超越了教师。对于高中物理来说,该学科的特点是抽象性、复杂性。在初中阶段学生所接触的物理还是从直观的实验现象入手去探寻物理的概念和理论,到了高中阶段,物理知识的电学、力学分析十分抽象,这就对高中物理教学方式有了更高的要求。正确合理的教学方式能够促进学生对高中物理知识的理解,反之则会使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产生困难。对于这门枯燥繁琐却又复杂抽象的学科,单纯依靠高科技手段不能够将物理知识完整而详细地传授给学生,必需依靠教师的板书。
多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使得教师从网上下载物理课件的现象逐渐增加 多媒体技术和高中物理知识的主要链接就是多媒体课件,通过课件的展示,教师进行物理教学。因此对于多媒体技术迈入高中物理课堂之后,教师的一个主要工作就是制作高中物理课件。制作课件应当是在教师仔细研读课本和教参之后,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上有很多相关课件,于是有一部分教师就从网上下载物理课件进行修改,将其变成自己上课的工具。更有甚者,教师直接从网上下载使用,根本不对课本进行仔细研读,长期下去,教师的惰性会越来越严重,对教学业务会越来越应付,最终不利于学生的高中物理知识学习,同时也不利于教师的业务成长。
多媒体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使用使得学生实验动手能力越来越差 高中物理不同于历史、语文、英语、数学等学科,它对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有很高的要求。由于物理实验当中有一部分实验的结果是转瞬即逝,没有延展性的,因此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引入,很多教师就选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物理实验,对于需要重点讲解的地方循环往复地回放、暂停等。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对物理实验过程、结果的充分认识,但是长期忽视学生的物理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会使得学生眼高手低,在物理实验方面的学习存在缺陷。
多媒体技术和高中物理的结合可谓是水到渠成,是两者相互吸引的结果。随着多媒体技术在高中物理课堂的使用,高中物理课堂的枯燥复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吸引着学生的喜爱。下面就来谈一谈高中物理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有何意义。
多媒体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在日常教学中,作为一名物理教师,笔者经常听到学生抱怨:物理知识怎么这么难?您上课讲的`我都懂,可是做题时感觉自己都不会,如何才能学好物理呀?等等。这些问题的长期存在使得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逐渐降低,甚至还有学生说:一想到上物理课就头疼。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很好地改变这一情况,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抽象的物理知识以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加深学生的理解。
如教师在讲解两球碰撞先压缩后恢复的过程时,教师通过flash技术编好动画课件:设置两个小球,一个为a球,一个是b球,这两个球分别放在画面的两端,之后两球向一起滚动。在这个展示过程中,教师配上适当的语言讲解,这样就可以在视觉上呈现给学生一个直观的画面,在听觉上给予学生另一个冲击,两种不同的画面冲击学生的视觉神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多媒体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提高教师的讲课效率,降低的工作量 在传统的高中物理课堂上“五个一”模式是其教学的主要模式,即课本、教参、黑板、粉笔和教师的语言。教师通过对课本教参的研究之后,组织上课的语言和设计上课的板书。但是高中物理知识比较复杂难懂,学生除了掌握基本的原理、公式之外,还需要对这些知识进行实际的操作。在传统课堂上,教师讲解这些知识主要依靠自己的语言和在黑板上书写板书,让学生理解和接受知识。尽管每节课上教师都尽量将所讲知识在黑板上书写出来,但是所举的例子、补充的知识并不能全部写下来。鉴于语言的即时性,有些学生并不能抓住全部的知识,这样就造成学习效率低下,对课堂的知识吸收存在困难。
使用多媒体教学,这些问题就可以得到有效彻底的解决。教师可以在备课时就将自己在课堂上所要讲解的知识打到课件上,对于所要举发例子、补充的知识、旧知识的链接等也可以打在课件上,在讲解知识时只需要轻轻点击鼠标,就可以将这些知识展现给学生,节省了板书书写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鉴于多媒体技术对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益处,要运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多媒体技术走入高中物理课堂这一事件。教师要把握多媒体技术在高中物理课堂使用的“度”,注意使用的适度。太过频繁的使用会让教师产生依赖心理,使用得较少则不利于高效物理课堂的打造。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技术时不能人云亦云,盲目随大流使用多媒体课件,而应当结合本课实际,教师才是课堂的重要指导者,多媒体是辅助教师开展教学的工具。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技术时要重视自身教学业务能力的提高,不能单纯依靠网络资源,要以自身的知识学习为主。
[1]周德学.多媒体技术与中学物理学科教学的整合[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2]王兢.高中物理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问题的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3]李继淑.高中物理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4]陈燕.应用数字化实验平台优化高中物理教学的实践研究[d].江苏:苏州大学,2010.
[5]牟晓东.多媒体cai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鲁东大学,2011.
大学物理多媒体教学中的体会(优质21篇)篇三
班内分层是一种小规模的分层教学,我们进行分层的依据是学生的物理基础、数学基础、个人兴趣能力及意愿。其中物理基础主要参考在班内组织的物理知识测试成绩;数学基础参考学生的高数成绩还要组织人员进行数学基础的命题考试;同时考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我们在综合考虑这几个因素后将全班学生划分为a、b、c三个层次。一般来讲a层次和c层次的学生大约都占总人数的15%左右,b层次的学生占总人数的70%。a层次的学生基础扎实、学习认真刻苦、乐于思考、接受新知识快,在学习中处于领先地位的群体;b层次的学生物理基础一般,成绩中等,对物理感兴趣,学习处于中间水平的群体;而c层次的学生物理基础较差、认知理解能力相对较低,对物理学习有惧怕排斥心理,这一层次的学生在班级中处于后进的群体。班内科学分层是分层教学的关键环节,因此分层时所采取的物理基础和数学基础的考查,测试题目既要突出重点、考查内容还要有广度和深度,考试过程要严格公正决不能弄虚作假,考试评分更要实事求是。另外,分层工作过程中还要坚持将具体的分层结果及时告知每个学生,还要针对不同层次学生产生的不良情绪,如a层次学生的自大自满、c层次学生的自弃自卑等情绪,通过与学生开展谈心、商讨等活动,进一步做好每个学生的思想工作,让每个学生都能自觉自愿积极主动地进入对应层次的教学活动中,促进班内分层工作稳步实施。分层教学体系的组织还要注意分层的动态化。就是说这种分层教学体系的组织不是固定的,它有相对的阶段性和稳定性,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客体。可根据班级内部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微调。如根据大学物理平时成绩及期中考试结果结合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阶段性上、下动态调整,时间表涵盖大学物理课程学习的整个过程。
班内教学过程分层次是分层教学的中心环节也是难度最大的一环。因此,教师必须熟悉教学大纲精通教材内容,熟知每章知识点的重点、难点。然后通过学科专家编写系内讨论定稿的形式,在国家指导性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制定实施性的教学大纲,原则上是分几个层次就编写几个教学大纲。在教学计划里要以每层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和各层次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出与其相适应的能够实现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然后根据不同层次教学活动的要求设计分层次的教学方案,包括选用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课堂提问、课堂作业、学生实验等教学要素进行有层次有针对性的组织,以教学的差异适应学生的.差异。积极利用客观差异,便利学习者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最大的发展空间。分层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差异标准分层要求,但绝不是要降低大学物理课程的基本要求,我们要按照“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原则,对c层学生适度降低教学要求,有利于调动这些同学的学习积极性,保底是指通过不同的教学活动,最终必须保证c层学生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争取人人合格。教学设计中我们将每一章节内容划分成基础知识、综合能力、拓展应用三个层次。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面向b和c层次学生,拓展应用只针对a层学生。教学设计中适当引进物理学中的最新进展,结合教材中的经典问题,积极引导a层次学生主动地对物理学习保持良好的兴趣和教学改革的探索。分层授课是分层教学的重点所在,我们要在分层备课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因材施教。如讲课过程中,先将基本内容完成,在此基础之上拓展知识,或者推荐阅读材料,以便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对a层次的学生通过引导他们思考、设疑、提问、探讨进行“探究性教学”。针对b层次的学生不仅要掌握物理学的基石概念规律及应用,而且一定要让他们理解解决问题的原理方法,逐渐学会探索,我们称之为“提高性教学”,而对c层次的学生,要先复习补充基础知识的不足,通过加强基础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相应的教学内容只要他们理解并逐渐学会应用,我们称之为“补偿性教学”。教学设计中还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好与其相适应的课堂思考问题,对教学过程中各层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的方案要做好相应的准备,使课堂教学活动层次清晰、目标确定。我们常以“问题”作为教学的重要载体和起点,对不同层次学生分别实施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实现新知识的建构和新旧知识的重组。教学设计中,分层次课堂提问设定的问题质量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密切相关更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教学过程中,将针对不同层次、难度阶梯性递增的设计好问题,在讲解或课后总结中依次提出,充分调动各层次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共享成功的喜悦。如:对a层次“吃不饱”的学生,教学设计中可制作多媒体课件,引入部分拓展资料让他们在课后充电提升,还可以针对那些对物理学科有浓厚兴趣的同学,鼓励他们选修一门学校开设的研究性课程如“粒子物理学”、“物理学与信息技术”、“物理学方法论”,进一步挖掘潜力培养提升学生的物理思维,让他们逐步理解掌握物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培养从事物理学探究人员应有的素质技能。这里要注意,我们选讲的材料或增加的前沿性内容,是以拓展视野为目的,通过渗透式教学,让学生在一知半解中学到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分层教学是因材施教原则和分类指导等教学原则的具体运用,我们要认真细致有序递进地展开各层次教学活动,要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由c层次到b层次再向a层次过渡,同时还要加强对各层次教学过程的组织调控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促进学生由低层次向高层次转变,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个性。
3大专院校大学物理课后作业分层的策略。
课后作业是检查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培养基本能力和技能的重要环节,也是课堂教学的延续。不同层次的学生由于基础及接受能力不同,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也是有差异。因此我们在实施班内分层次教学时,对学生的课后作业也必须按照a、b、c不同的要求分层次设计。学生目前使用的是程守洙主编,高教出版社出版的《普通物理学》教材,我们参照部分课后习题,增加一些不同层次的练习,精心选编了与授课内容相配套的习题册。每一大节课(占两课时)对应一份习题,每份题都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计算证明题。作业布置的形式分为习题、章节总结、课程小论文或实验课题报告。c层次学生只要求能完成大纲所要求的循序渐进的基础性练习题及章节知识概括,而对b层次学生要在c层次基础上增加一些难度中上的习题或实验课题报告,a层次学生则要在b层次的平台上布置部分综合性难度较大的题目或课题小论文。作业分层使得学习吃力的学生完成稍微简单的习题,学习好的学生额外完成推荐的有一定难度的习题或课题小论文等作业,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达到所在层次的作业目标,较小的成就感又会转化成学生学习的动力。课后分层作业的辅导,针对a、c层次的学生,我们采取个别指导的方法,利用晚自习或课间安排答疑时间;出现的一些较普遍的问题基本上在b层次,对于这些题目我们安排适当课时的习题课,通过引导讨论、讲评结合的方法,带领并促进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主动研讨,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又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总之,采取作业分层布置、分层辅导的做法,使得绝大多数学生都有了发挥个人特长的机遇。
4大专院校大学物理分层评价机制。
考试测评是检验与衡量教学效果的一种方式。但是分层教学中的评价不能像以前一样,以某次考试分数做为唯一的标准,而要以不同起点为标准的相应评价、再加入导向、鼓励的功能。我们实施的是平时成绩与期终考查综合评价的方法。平时成绩由上课率、课堂问答、课外作业、物理实验和学期项目构成。学期结束,我们要安排不同层次学生完成相应的项目:我们要求a层次的学生,写一篇自己感兴趣又和专业关联的物理学前沿知识性论文;对于b层次学生,只要求完成一篇运用物理学知识阐释相关自然物理现象的文章即可;对c层次学生,我们鼓励他们学而后思对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写一份学习总结。期终分层考查采取“一卷多题”的方式,就是让a、b、c三个层次的学生采用同一份试卷,其难易程度的比例与作业基本相同。其中选择题和填空题面向全体学生,试卷中的计算题和论证题按照“七选四”原则,各层次学生根据个人能力可以选做或全做。而在试卷评分时则选取七道题目中分值最高的前四道计入总成绩。考评分层,一定要重视平时成绩的考查,要贯穿情感、意志、能力各个方面。如指导学生通过杂志、网络查找文献撰写课题小论文、学科前沿文章及学习总结,一要看结果二要看方法。对课堂提问及讨论过程中个体参与的主动性、分析问题的思路、阐述论辩能力的评价等要全面把握,针对平时成绩,一定要采取激励评价,决不能以期终测验一“考”定音。分层评价要在灵活化、多元化的平台上做到全面、客观、公正。
大学物理班内分层次教学中,我们首先要注意根据不同学生、不同时期反馈的信息,及时灵活地调控课堂教学的结构、作业和考查的尺度、辅导与评价方法,促进学生潜在水平转化成新的现有水平,使每个学生随时处于一个充满活动的积极进取的发展变化过程,达到最优化发展。还要注意在班内分层教学中学生的分层标准、各层人数多少的确立是否有理有据。如分层考试内容的基础性代表性是否恰当、试题的涵盖面是否广泛、难易题目的比例是否合适、考试结果是否客观公正等,我们要不断反思,它仍然是有待进一步优化的问题;另外,在动态的分层教学中,通过平时评价和阶段考查,要对学生的级别进行微调,我们需要考虑学生的“出口”与“进口”如何对接。分层教学一定要让水平各异、需求不同的学生在发展中柔性衔接,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使班级内全体学生在分层中增强了信心、产生了动力。总之,大专院校大学物理教育教学改革,要将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许多教学要素同时进行调节,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才能让学生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理解掌握物理学研究的方法,并能够将其方法迁移到其它学科领域的探索中。客观的讲,分层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实施过程会有一些难度。我们一定要转变观念,帮学生调整好心态,全面加强教学管理,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必须的物理知识以及成功后的满足感,从而全面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分层教学模式对大学物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在掌握分层教学原则理论的基础上,依据分层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分层教学活动,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恰当的方法和手段,针对学生的需求,改革教学模式,形成成功的激励机制,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所进步。
大学物理多媒体教学中的体会(优质21篇)篇四
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对于三年级学生的学习来说,相对缺乏生活经验,尤其是在科学学习当中。在课堂学习中,他们只注重知识的获取,而忽视了知识的生活来源,学生在生活实际中没有去关注身边的一些事情和现象,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动向以及我们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这是与新的课程观不相适应的。
学生的学习应该以生活为基础,生活是学生学习的源泉和基石,但是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太少。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发现,他们的生活是那样的单调,没有时间、机会和条件去接触新鲜的事物,只能局限在学校、家里。这对孩子们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渠道。
教学内容分析。
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认识物体需要逐渐从表面过渡到对物质本质,当然这种认识主要是在物理性质方面。材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十分适宜的认识对象。因为颜色、大小和形状这些物理性质已不能满足他们对物体复杂特性的描述,需要认识另外一些物理性质、使用另外一些物理性质。根据组成物体的材料和材料的物理性质来描述物体已成为他们发展的需要。为此,本单元的任务是进一步丰富学生对物体的认识,帮助他们从材料的角度认识和描述物体。对材料的认识是从4个最基本的物理性质展开的,采用的方法是简单实验比较和测量的方法,通过测量检验常见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并通过调查和观察等多种辅助手段,共同完成对木头、纸、金属、塑料等常见材料特性的了解。硬度是材料表现出来的基本物理性质之一。这一课,学生将用比较的方法检验4种常见材料的硬度,通过简单实验和观察丰富对金属材料特性的认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比如硬度、柔韧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材料的硬度越大,就越能防止别的物体破坏它的表面。
大学物理多媒体教学中的体会(优质21篇)篇五
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基本要求规定[2],大学物理的教学内容分为a、b两类。a为核心内容,b为扩展内容。以机械振动与机械波部分的内容为例,其振动与波部分的内容和要求见表1。高中选修模块3-4部分涉及到振动与波[3],其内容和要求基本上是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理解振动与波的特征。需要说明的是,在高中阶段由于振动与波部分的内容位于选修模块3-4,可能只有少部分高中生选修了该模块。因此,许多理工科学生是第一次学习该部分内容。对于大学物理其他部分的教学内容,也会存在类似的问题。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基本要求规定[2],大学物理教学的最低学时数为126学时,对于理科、师范类非物理专业和某些需要加强物理基础的工科专业,其大学物理课程的学时数不应少于144学时。然而事实上,由于面临着较大的就业率压力,各个高校越来越加大专业课程的学时数,通识类基础课程大学物理的学时受到了非常大的压缩。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物理教学学时数不足100学时,甚至一些高校压缩到了40-70学时[4]。
在课堂学习效果方面[5],大学物理课堂里集中精力听课的学生相对于中学生下降了约34%,课堂上能够听懂的学生为43.42%,即大学物理课堂的听课效果不是很好。在课前预习方面,相对于中学生,大学生的预习状况更差。在笔者大学物理的教学中,同样发现许多理工科学生上大学物理课时基本上不预习。在课后整理复习方面,大学生基本上不再整理错题集,已认识到解答题不是学习物理的目的`;遇到问题或者做习题时,大学生更倾向于通过自己查阅资料来解决,也有部分学生的作业存在抄袭现象。此外,在同老师的交流方面,相对于中学生,大学生同老师的交流大大减少了。对于课堂上的遗留问题,很少有学生在课后和任课教师主动联系解决的。
大学物理多媒体教学中的体会(优质21篇)篇六
摘要:大学物理是理工类专业一门极其重要的基础课,对学好后续课程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很多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感到难度大,学习效果不佳。为了降低学生学习这门课的难度,使学生比较好的掌握这门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从而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认为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采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授课方式,重视微积分思想及方法的讲解,重视学生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关键词:大学物理;授课方式;学习兴趣;教学效果。
引言。
大学物理是普通高等学校理工类专业一门极其重要的基础课,该课程主包括力学、光学、热学、电学、狭义相对论、量子力学等经典和近代物理学的基本内容[1]。由于该课程要求学生具备较好的高等数学基础,以及课程本身理论性强,概念抽象等原因,致使该课程成为了一门学生难学教师难教的课程。如何才能将该课程讲好,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使学生能够把这门课程学好,是广大大学物理课程教师的共同愿望。作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对讲授这门课的同行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
一、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首先就应该端正学习态度确立较高的学习目标,并且使学生认识到该门课程的重要性。只有如此,他们才能不怕困难,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会使学生在学习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无论是学习的主动性还是学习的兴趣,一方面靠学生自己激发培养。另外,老师的正确引导也会起到重大的作用。比如老师在绪论课中要向学生讲清本门课程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本门课程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同时选取一些学生普遍感兴趣的应用实例向学生介绍,再比如在在平时的教学中适当介绍一些物理学史,特别是对获物理学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所做的工作及研究成果方面的介绍,这些都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精神,提高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勤奋学习,迎难而上,勇于探索,积极进取[2]。
二、重视课前预习。
从整体上来看,我国大学生很少有预习的习惯,这是致使我国大学生听课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因此,课前预习应该得到重视,物理学本身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物理学教材也往往以严密的逻辑结构来呈现教学内容,因此教学中有较多的知识内容需要通过推导演绎的方式来教授[3]。这就要求学生在听课过程中,不仅要对已经学过的内容有较好的理解掌握,而且对正在讲的内容有一定的熟悉,如若不然,很容易出现卡壳,从而就将影响听课效果。另外,大学里每堂课的教学内容多,知识梯度大的特点也决定了学生必须课前预习。课前预习显然是及其重要的,但是学生往往没有预习的习惯,而且也不重视预习。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重视预习。
三、重视微积分思想及方法的掌握。
数学是学好物理的必备工具,要想学好这门课,学生对数学中的微分积分思想及运算、矢量分析、数理方程必须有一个良好的掌握。但是由于该门课程属于基础课程,开课较早。因此,学生在学习这门课中用到的一些数学工具往往在高等数学课上还没有学到。因此,在这门课程进行之前及进行的过程中,必须花大工夫来给学生补充相关的数学知识,并让学生做一定量的练习,务必使学生掌握高等数学的思想及方法,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降低学习难度,够理解物理理论的推导过程以及物理理论的相关表述。
四、采用多媒体技术与板书相结合的授课方式。
多媒体技术有许多优点,目前大学教育基本上已经普及了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抽象的理论通过可视化的、形象的图片和动画展现出来,从而让学生对抽象的`理论有了一个形象直观的感性认识,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晦涩难懂的理论更容易被学生接受。由于多媒体技术运用在教学中具有很多优点。因此,很多教师就一味的使用,整课堂全部用多媒体授课,这样其实是不正确的,我们应该控制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使用的比例,不能图简单省事把多媒体一用到底,因为在有些情况下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可能比多媒体更适合,比如在讲解一些关键公式的推导过程时,采用多媒体却常常效果不理想,究其原因,是因为教师利用多媒体讲课时,省去了板书的过程,使讲课速度加快,致使学生跟不上老师的思路。因此,在讲解重要原理、推导重要公式时,宁可多花些时间,在黑板上一步步演算讲解,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明白公式的来龙去脉,了解所用的条件及数学工具,看清演算的过程,而且可以借助教师的肢体语言、声调等调动学生情绪,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成效。
五、重视作业。
中学内容少,课时多,教师会给学生上许多习题课,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巩固所学的知识点。对于大学来说,由于教学内容多课时紧,教师不可能像中学那样讲课讲习题。因此,教师重视给学生批改作业就显得特别重要。教师通过给学生批改作业可以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和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有一定的了解,而且通过教师对学生完成的作业的批改,可以有效地进行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可以通过教师对自己作业的批改情况,知道自己存在的问题,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教师要做好学生的作业批改这项工作,首先应该每次上完课后给学生布置难度适宜的作业,并对学生的作业给予及时认真的批改,教师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要尽量发现学生错误的思路根源,并给予指出,而不能仅仅画上对号或错号。通过作业的批改,应及时分析学生作业中反映的情况,制定恰当的措施,使这些问题得以及时的解决,从而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六、结束语。
大学物理是一门理论性强、抽象难懂的课程,这给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但这门课是许多理工科专业的重要基础课,学好这门课程对后续课程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广大教师应不断的实践,不断的总结,并相互交流学习,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把这门难教的课程讲的通俗易懂,易于接受,为我们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已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管靖.大学物理(第一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大学物理多媒体教学中的体会(优质21篇)篇七
2.1黑板向课件大搬家。有些教师没有处理好传统教学方式与多媒体教学的关系,甚至为了减少板书内容,所做的课件基本是黑板板书内容的大搬家。课堂教学犹如播放了一遍幻灯片,只是将课件内容一页一页往下翻。尤其是一些教师把例题、练习题等内容也制作在课件中,甚至离开了多媒体就不会讲课。
这是多媒体教学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教师首先要根据教学要求精心制作课件,要做到主次分明,切忌面面俱到。该由教师讲解的内容就要在黑板上板书出来详细生动地讲解。否则,单一的多媒体教学,就会导致按照课件呆板地念,使多媒体教学变成现代版的照本宣科。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一堂课下来学生都看着大屏幕,教师只充当讲解员的角色,教学效果很难保证。
2.2由于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时,一堂课的知识量比传统教学方法大很多,学生在听课时没有时间去思考,更没有时间做笔记。
对于这个问题,要正确处理好课堂教学与辅助教学的关系,将多媒体课件作为辅助手段。因此在使用大学物理多媒体课件时,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地把握节奏,在重点、难点问题上速度要放慢,要让学生来的及看清楚、有思考的余地、还要有记录要点的“间隙”。教师要实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控制学习进度,注意课堂反馈。
2.3一味使用多媒体课件弱化了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对逻辑推理能力的养成有比较明显的负面影响。
这也是大学物理多媒体教学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在物理模型的建立、定理的证明以及一些推导和演算过程中,不仅要讲清讲透,还应同时在黑板上边作图边分析边推导。例如推导过程、数学上的处理方法、物体的受力分析等等就必须用粉笔在黑板上一步步的做并详细的讲解。这样的过程是教师思维过程的体现,能够引导着学生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有些问题必须在课件上处理时,教师要适当控制节奏,让定律、公式、矢量一行行一个个地出现。例如在讲解由传播方向相反的两个行波叠加形成驻波时,既要通过动画演示叠加的过程,又要同时在黑板上进行推导,将两个方面对比分析,这样学生就会理解的比较透彻。
2.4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师受束缚,教师往往被固定在某一位置对着电脑讲课,使得教师的肢体语言得不到很好的体现。
这是多媒体教学中很常见的一个问题,首先要尽可能使用具有翻页功能的激光笔,这样可以把教师从某一位置上解脱出来。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教学情景的设计者,需要有精湛的教学艺术。教师应针对所教学生的知识水平、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以及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根据教学要求确定自己的课件内容,将知识点规划出清晰的层次。这样多媒体教学不仅不会束缚教师的手脚,还会发挥出传统方法难以实现的内容。
3结论。
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是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改革的方向。在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用好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关键是教学方法的研究,坚持课堂教学的教师主导地位,以学生为中心,实现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有机结合。同时应结合大学物理的特点,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将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机结合,消除它的弊端,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马文蔚。物理学(第四版)上中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大学物理多媒体教学中的体会(优质21篇)篇八
针对目前大学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人认为应该根据不同专业开设相应的大学物理课程[4]。比如,生物学、化学专业对热学等理论要求较高,计算机、数学等专业对力学、电磁学要求较高。因而不同专业不能完全依靠统一的一门公共基础课。针对不同的专业,应设计相应的大学物理基础课程,即认为对于不同专业,教学内容应该有所取舍。然而,笔者认为大学物理课程的内容是一套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只有通过系统的学习,才能够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科学观察和思维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即使对于不同的专业,也不能随意删除讲授内容。当然,对于不同专业的大学物理课程,讲授内容可以有所侧重,在整个课程学时压缩的情况下,对于本专业要求较高的部分内容,讲授的学时可以相对增加。但是一定按照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基本要求,保证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3.2教学手段改革方面。
首先,如果采用的还是传统的教学手段,那么就应该有效地融合新的科学技术,特别要融合多媒体技术和网络平台。在学时普遍压缩的情况下,只有结合多媒体技术和网络平台,才更利于保障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这是因为借助多媒体技术和网络平台,可以增大教学的信息量。此外,在大学物理教学中融合多媒体技术和网络平台,还有以下优点。多媒体技术可以形象直接地展示物理现象及实验过程,这样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与网络平台相结合,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比如,笔者所在学校购买了超星学术视频以及中国高等学校等,在网络平台上,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利用网络平台还可以架起老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现在大学生广泛使用的qq、微信等网络通信工具。利用这些网络通信工具,老师可以快速有效的得到学生的信息反馈,进一步改进教学中方式方法。其次,可以尝试新的教学手段,即翻转课堂教学。翻转课堂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翻转课堂三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分别是课前预习,课堂自主学习和知识总结。翻转课堂非常注重课前预习,这主要是因为在该模式教学中,在课堂上教师讲的少,而学生讨论和练习的多。在这种教学模式,学生必须得课前预习。当然这种教学模式并不是意味着教师可以轻松些了,相反教师的工作量可能会增加。因为教师在课前必须布置学生的预习内容,并且要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的进行预习;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包括教学视频、教材和微课程等。在课堂自主学习环节,主要是激励学生参与,可以把课堂学习进行量化并计入平时成绩来实现。课堂学习的最后部分是知识总结,这可以帮助学生将知识整合到一起。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学,可以有效的克服目前大学生大学物理课程学习时所遇到的问题。
大学物理多媒体教学中的体会(优质21篇)篇九
摘要:
本文对当前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作出全面、审慎的分析,就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的根源进行了深刻归纳和总结。浅析在我国高职教育中通过教育办公软件来实现多媒体教学形式。旨在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功能,实现课程整合形成全新的多媒体教学形式。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办公软件教学高职。
21世纪是一个以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时代。web网络作为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它不可估量的作用,不论是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行为和思维方式都产生着极为深远的影响。随着网络的逐步普及,局域网络的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多媒体教学软件为现代化教学、综合信息管理和办公自动化等一系列应用提供基本操作平台,而且能提供多种应用服务,实现全新多媒体教学形式。
一、当前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趋势的是实现多媒体教学形式。
就教学模式上而言,多媒体教学软件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形成一套集合视、听、说等多种形式的综合教学实用系统、这种教学形式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信息面广、资源丰富、交流直观快捷的特点,让更多高校学生更加便捷的获得教学资源。高校学生通过九年的义务教育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多媒体教学软件能够辅助教师将更多的课件、信息等教学资源发布给学生突破了时间空间的局限性,使高等教育更加以人为本。
多媒体教育软件的功能和作用在现代教育中的作用已经越来越重大。多媒体教学软件可实现校园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与管理、校园信息化、远程教育应用的多层次结合,实现教与学互动的教学实践技术,充分发挥教学资源的应有效能,也是实现当代先进教育思想综合性和科学性的有效手段。它针对多媒体技术和学校实际网络应用环境进行分析和优化,具有强大的教学潜能和便捷的操作效力。
由此可见,现代教育体制下,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无容置疑已经成为高校教学资源合理优化不可逆转的发展潮流。
二、高职院校中多媒体教学软件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要明确教学软件知识。
一种教学工具,最终母目标是让学生获取知识多媒体教学手段是现代化的一种教学手段,它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优点和长处。但是,教师仍然不能过于依赖多媒体教学软件,而必须把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作为教学的主要目的。教师再把授课内容装入到多媒体软件中的同时要注重对课件内容的具体讲解。教师要全面掌控多媒体教学办公软件的特点,控制住教学节奏,将教学办公软件与课程有机整合形成故居特色的多媒体教学形式。这样才能体现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师教学的工具性。
2、教师制作课件时应遵循实用的原则。
教师制作课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多媒体教学的效果。课件是将传统的知识与现代化计算技术有机结合的具体形式。而教师是这一过程的具体操控者。如果课件设计中华而不实的东西过多会误导学生,致使学生无法从多媒体终端中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课件中输入的教学资料必须服从于教学内和教学目的的需要。做到有的放矢、详略得当、简明扼要、恰到好处。
三、教学软件辅助运用于教学中的主要优势。
1、教育办公软件的运用。
使课堂信息量大大增加在传统的高职课堂教学之中,教学知识之输入主要还是依靠教师的口头讲授与板书,这一授课方式较大地局限了大学生在一堂课当中所能获取到的信息量。教育办公软件会提供足够多的资料辅助教师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可借助于计算机多媒体、网络实验室等多种科技手段,从而为学生与教师提供全方位的视听资料与大量文字资源,从而使课堂的信息量得到较大的提升。
2、教育办公软件的应用。
让教学场景更为灵活多变计算机辅助教学让教师的授课不再局限于课堂。除了在课堂中运用多媒体开展知识讲解与难点点播之外,学生还可运用网络开展练习课,可以和更多的同学和老师进行交流互动。老师在和学生进行沟通途径也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了,电子邮件、qq、msn等都为师生互动提供了便捷的平台。从而让教学的场景更加灵活。
也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联系展现出立体化和多面性。
3、多媒体教学能充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计算机出现之前,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学生们早就不习惯于一边听教师进行讲解,一边抄写老师板书的笔记。即使后来知识通过音像与图画活跃起来。
高职院校的课堂还是以教师为绝对的主导地位、而高职院校的学生已经是成年人有自己的思想和学习方式的。大学生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而且还应对不同文体文本开展反复比对与研究,在计算机多媒体的协助之下,大量教学素材可运用课件、音像等形式展现在大学生的面前,让获取知识的过程变得更加生动,同时也省略了教师写板书的时间,师生可开展更多互动,并通过交流发现教学当中所存在的问题。这样一来,大学生们也能在课堂活动之中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之间也可以利用一个小型的网络组建自己的学习社团。将计算机多媒体结合起来的教学场所。由教师操作主机,学生每人使用一台电脑,将所有的计算机、服务器与控制台通过通信线路与教学网络软件加以连接起来,从而建立起一个小型局域网。在此,教师能够实现教学内容的多元化与教学互动的最优化。学生自己利用局域网络建立互动学习小组探讨教学内容。
四、结语。
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师教、学生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占主体地位,但是教学效果不能通过课堂过程反映到学生个体上。多媒体教学软件与课程整合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教师可运用多媒体讲授课程的内容,让学生得到足够的信息量,可提供学生以大量的文本,帮助其进行学习;二是教师可利用自身的主机,随时地分配学习任务,学生也可利用自身电脑对教师作出回应,因为这一交互活动具有私密性,从而让学生以自身的兴趣和知识结构为基础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团体;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并培养其学习的兴趣;三是教师除了分配任务之外,还可随时接收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为学生解除疑惑。同学所提出的问题也都能得到回应,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多媒体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及时地调整教学进度,改变教学策略,使学生能更加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大学物理多媒体教学中的体会(优质21篇)篇十
高中物理教学在全面展开由应试转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尤其应重视在课堂教学工作中着重培养学生对知识迁移,灵活运用,做到把学过的知识能举一翻三,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关键点。转变应试教育的题海战术,使学生学会由点带面,把学过的知识应用到不同类型的范畴中去,提高能力。
当物理学引入了数学方法之后才走上了近现代化的道路。现代的物理教学从一开始就是与数学结合在一起的。学生在数学课上学习过函数图象的内容,我们应当把这一知识迁移到物理教学中来,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这是一种学科的整合,而通过整合可以发挥更大的魅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应用,应变能力。
物理学中常用图象来分析解决力学、气体性质、电学等一些问题,然而物理学中的图象问题又不能简单地套用解数学习题的规律,而有其自身的物理意义和内涵,其核心问题在于数学课上讲的函数与图象是形式化的分析推理,而在物理学中的应用不仅要将很多知识综合起来运用,更因为在物理学中的应用时,是有具体的物理意义的。所以在运用图象分析解题时不能用纯数学方法来解,而应整合运用物理的概念和含义。例如在直线方程的图象中斜率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数学课上只讲了斜率表示直线图象的倾斜程度,而在物理问题上则应进一步深入分析下去,这个倾斜程度往往说明了诸如温度的升高、体积的增大、压强减小等等各种各样的物理内容。
在高中的物理学中,有各种各样关于分析解决力学、气体、电学等问题,利用图象性质来分析和解题常能起到进一步扩展思维,提高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但也不是万能的,尤其要注意图象的物理意义,找出个性和共性,千万不能乱搬,乱套,才能真正发挥图象的作用。
我很欣赏物理学家楞次。楞次是在法拉弟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后,对这一物理现象发生了深厚兴趣的,楞次自己设计实验研究方案,重做法拉弟的实验,他受人启示,但不循别人的老路,独立、自信、创造、勤于动手、勇于探究在尊重科学的前提下,反复实验,系统研究最后取得骄人的成果。终于在1883年总结了楞次定律,其后又通过实验研究了电流的热效应,并取得电流热效应的.规律,从而又确立了电流热效应中的“焦耳-楞次”定律。楞次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卓越的成就是和努力追求客观规律的勇气和积极探索物理规律的创新精神分不开的。楞次的这一发现的过程对我们的物理教学很有启发。
首先,研究学习物理要重在探索创新。今天我们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就应该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和增强动手能力。物理教学就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让他们在思想上处于积极状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启发学生发散思维,踊跃参与各种科学活动。
大学物理多媒体教学中的体会(优质21篇)篇十一
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科学地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其独到之处,利用多媒体图文并茂的特点,我们可以创设形象逼真、动静结合的教学情境,使抽象问题形象化,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完整、清晰地感知物理现象,诱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无论是教学、管理还是学生的.学习,都变得更加高效轻松.
作者:齐平平作者单位:海军工程大学,天津校区,文化基础教研室,天津,300450刊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zhoukan年,卷(期):“”(23)分类号:g43关键词:多媒体技术物理教学应用
大学物理多媒体教学中的体会(优质21篇)篇十二
类比技法在产品设计中经常被使用,常用的技法主要有原型启发法、移植法、仿生法三种。
3.1原型启发法。
设计强调的是创新,而原型启发法强调的是启发,以启发为基础进行的创造性的思维模式。主要是用人的创造性思维模式来观察事物的原型,在原型的启发下,将偶然性的事物经过观察和分析,产生新的创新性思维方法。原型启发法对产品设计存在着偶然性和机遇性。比如说我们最早使用的火炉,当火炉里的火不旺时,只要我们用铁棍拨一拨,火苗就顺着拨开的洞燃烧起来。以至于我们后期在前人的启发下,发明了蜂窝煤。
3.2移植法。
移植法与原型启发法相比更加的具体,将某个产品的特性引用到另一个产品中去,对其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一个全新的产品。在设计中,有许多产品的设计手法都是相通的,它们之间没有一个严格的界限,都是利用相互间的共性,进行移植进行设计的。如对其产品的材质、色彩、功能的移植使用。
3.3仿生法。
仿生设计法是一种创造性的设计思维,它区别于其他的设计方法,仿生设计主要以自然物为设计对象,对产品进行的创新型的设计过程。仿生设计最终追求的设计本质是“使产品回归自然”。仿生法设计是产品设计中最常见的设计方法,它追求的是绿色的、自然的、人性化的设计方法,以原生生物状态展示产品设计,使人们亲近大自然,同时增加了产品的趣味性,缓解人们使用产品的疲劳感和压力。
4结语。
类比法是产品设计的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它使用原型启发法、移植法、仿生法设计出许多具有创造性、有趣性、个性化的产品。在对产品进行设计时,利用对未知事物各种因素和已知事物各种因素,通过类比法的异质同化和同质异化的两个基本原则的创造过程,把它们联系起来,得出富有新意的创造方法。
参考文献:
[1]袁希娟,龚耘.浅谈类比法[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何博超.亚里士多德(前分析篇)[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刘永翔.产品设计(第2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大学物理多媒体教学中的体会(优质21篇)篇十三
关键词:语文教学多媒体利弊。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语文教学的手段日趋丰富,特别是多媒体教学已成为教改的一大热点。较之“一本教参、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的优点毋庸置疑。它使传统教学的“黑白”世界变得有声有色且“动”起来,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让学生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从而产生优化的语文教学效果。然而,正如其他新生事物常常伴随着负面因素一样,语文多媒体教学在一片叫好声中也招致了不少非议,在实际操作中也还存在许多短处甚至错误。笔者拟结合多年来的学习和尝试,就语文学科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语文学科是一门充满思想、智慧和美的学科,它肩负熏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个性,塑造学生人格,给予学生美的享受等重任。多媒体教学通过计算机技术将文字、声音、图形、影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引入语文教学过程,其利处是显而易见的,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调动情绪,引导学生情感体验。
语文教学大多要求学生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但由于学生不处在当时的环境,一时很难真实领会作者原本想要表达的情感,甚至无论教师怎样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也丝毫引不起学生的共鸣。这时,恰当地将多媒体技术配合老师的讲解,通过情景画面的展示,让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受其感染,受其熏陶,从而全方位、多角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和求知欲,使他们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去感悟课文,领悟作者情感。
2、化繁为简,强化学生认知能力。
语文学科少不了说明文的教学,由于学生生活局限等原因,理解、认知的难度不小。如果仅靠老师讲解,枯燥而且难懂,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造成教与学的严重脱节。而多媒体教学的最大特质就是可以化繁为简,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化呆板为生动,图、文、音并茂,且交互呈现,形象生动,色彩逼真,可以对人的视觉、听觉甚至心理触角产生全方位的刺激。这很适合学生的接受特点,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强化其认知能力。
笔者曾经在讲授《安塞腰鼓》时,得知班上学生由于地域原因,从来就没见过腰鼓,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似是而非。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后来在教学《安塞腰鼓》时,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示了带有地方特色的安塞腰鼓,让他们先有了直观认识,再学习课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3、创设情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教学中的情景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的,能够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提高教学效率的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
多媒体教学为成功创设情景,让学生尽快进入文章意境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它通过图片、视频、声音等多种媒体,把学生引入文章所描绘的意境之中,获得深刻的印象,既陶冶学生情操,又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比如在讲授《雨巷》一文时,由于学生不熟悉1924年时中国的社会生活环境,不容易理解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而课文又是一篇象征意味、抒情色彩都很浓的诗歌,没有直白的“情语”,只有委婉的“景语”,这也就给感知、体验、领会带来了差异和困难。为解决这个问题,笔者先是耐心地讲解诗歌的写作背景,然后抽读,并让大家一起评论读的好与不好之处,然后笔者再范读。笔者范读时,要求学生都闭上眼睛,一边听,一边展开联想。读完后,再请几个学生把自己想象到的画面描述出来。最后,笔者播放了一个flash动画,在浑厚的男中音配乐朗诵里,出现了这样一组画面:空中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一个撑着油纸伞的姑娘在一条幽深、寂寥、暗淡的小巷里徘徊,踯躅不停……随着朗读,学生被引入一个低沉、伤感,充满愁绪和无奈的情景中,加上笔者的引导,基本上体会到了作者所要表达的那种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以及那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了。
4、激发兴趣,调动学生能动意识。
有人说,“凡富有成效的学习,必须对要学习的材料具有浓厚的兴趣。”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然而,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自发产生的,要靠教师有意激发。多媒体教学可以将以往教学中无法展现出来的东西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它,学生可以看到生机勃勃的“春”,听到汹涌澎湃的“潮”,感受到出污泥而不染的“莲”……这些,无疑都会大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除了以上利处外,语文学科多媒体教学还可实现资源共享,节约教学时间等等优点。
多媒体给语文教学带来了“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式”教学方式。但是,语文教学并不是任何时候都需要,都能用多媒体来“形象生动”一下。如果使用过滥、运用不当,多媒体教学也容易暴露出一些弊端。
1、限制思维,不利拓展。
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在文学审美过程中,由于生活体验、情感经历的不同,往往“一千个读者心目中会有一千个不同的哈姆雷特”。而多媒体呈现的大量媒体信息,一般都是教师自己搜集的,所展示出的文章意境和主旨,也是教师自己的理解。这等于教师在课前为学生准备了一个“笼子”,课堂教学就是把学生一步步引入“笼子”。这样,课堂不再是学生的课堂,教师的思维行为主宰了课堂一切,学生毫无个性可言,只能被动地学习。
2、淡化互动,不利交流。
语文学科的魅力在于教师成功地引导学生去认真阅读,激活思维,形成师生情感的交流和思想火花的碰撞,而不当的多媒体运用会使语文学科这一充满人性的特点荡形无存。比如有的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惟恐信息量不够,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所有材料尽数罗列,让学生在课堂上应接不暇,思维跟不上,笔记记不上。有的'教师为了把课件做得精彩,花费许多精力搜集了不少生动的画面,剪辑了丰富的影视材料,教学直观性和生动性确实增强了,但课堂上教师忙于击键操作,忽视了学生的存在;而学生则目不转睛地盯着演示屏,忽视了教师的存在。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中,教师与学生都已“目中无人”,人性化的师生“对话”已被冷冰冰的多媒体取代。
3、僵化流程,不利出彩。
课堂教学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因为如此,课堂教学才会生动活泼、异彩纷呈。也正因为如此,有时精心打造的教案会“力不从心”。多媒体教学尤其容易出现这个问题。由于多媒体课件所控制的教学过程过于严密和紧凑,往往限制了教师的临场发挥和师生之间的交流,课堂气氛拘谨、不灵活。学生回答问题担心和计算机提供的答案不一致;教师少了粉笔的随心所欲和得心应手,压制了一些突发灵感和创造,更不能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程序和内容,改变教学方法。而教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灵活性与创造性,如果教师被自己事先设计好的多媒体课件所束缚,本应多姿多彩的教学过程便会在多媒体的导引下变为一种程式,最终走向教学方式的僵化,失败也是难免的。
4、制作困难,不利推广。
多媒体教学不是声、画、像的简单组合。要制作一个优秀的多媒体课件,首先要对声音、图形、视频进行一些处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熟练掌握相关的程序软件。对于一个教师来说,这并非易事。另一方面,多媒体课件需要大量的素材信息,这也是令教师们头痛的问题。在一些相对偏远的地方,这个问题尤其突出。于是,一些教师的课件中出现了不得已的“张冠李戴”,展示的图像、声音与教学内容联系不紧密,甚至毫无关系。这样,不仅不能给课堂教学增添乐趣,反而会分散学生注意力,打乱学生的思维,甚而影响课堂教学秩序。
大学物理多媒体教学中的体会(优质21篇)篇十四
作者简介:张爱龙(1975-),男,湖南桃源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非晶态金属与合金研究。
张爱龙。
(湖南文理学院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湖南常德415000)。
摘要:通过三个简单实例说明日常现象的分析在《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其作用有:(1)提高学生学习热情;(2)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在《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运用物理知识对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进行分析并得出科学客观的结论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使学生养成主动积极学习的习惯,并在日常生活中能辨别真伪。
《大学物理》作为高校理工科非物理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公共课程,长久以来对其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理基础知识和解决问题的物理思辨方法,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与此同时,从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如对于非物理专业本科生特别是地方本科院校非物理专业本科生来说,《大学物理》不是专业核心课程,同时课程较抽象,难度较高,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
《大学物理》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其教学目的可分为基本目的―传授知识,和更高目的―训练思维方式。知识的传授可以通过讲解基本知识点再加以习题训练就可以完成。思维方式的训练并没有一定的操作程序,但正如古人所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思维方式的训练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思维方式的训练是运用物理知识,甚至其它学科知识来解决具体问题。通过这样的过程,达到使学生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爱因斯坦认为应该放在课程教学与学习的首位,而不是把获得专业知识作为最重要的目标。在这样的过程中如何把学生的创造力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热情引导出来,培养创新人才,是《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1]。在过程中还要考虑到对象是非物理专业学生,解决的问题应该是课本以外的生活实际中的问题,以趣味性和简单性为原则。以下采用几个简单的实例说明思维方式的训练过程。
一利用物理学基本原理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实例。
实例一从匀速运动的车内观察雨滴的运动轨迹。
首先通过提问,让学生对雨滴的轨迹进行回答。当然有一些是猜测的错误说法,但有细心观察过的'学生会给出如图1所示的答案,即在无风或者微风的情况下,雨滴运动轨迹为朝车运动反方向的倾斜直线。接下来让学生对该现象进行分析。
v相对=v绝对-v牵连。
在一般情况,即无风或者微风情况下,雨滴绝对速度可以近似认为是竖直朝下,而且由于风的阻力影响,在比较短时间内其大小可以认为是不变的。根据速度矢量的合成法则,在车内看见车窗上的雨滴轨迹近似为一条直线。
实例二车经过时弯道上灰尘的走向。
首先让学生回忆道路上,特别是灰尘较多的道路上有车经过时灰尘的运动情况。在风不是很大的情况下,弯道上的灰尘总是如图2所示沿着弯道凸出侧边飘散。接下来分析产生该现象的原因。通过讨论分析,大家认为解释如下:灰尘粒子作为物体在空中飞行时水平方向上受到短时间的空气流动产生的作用力之后,不再受到其它力的作用。具有的初始速度沿车前进的方向。由于水平方向不再受力,灰尘粒子保持沿车前进方向的水平速度(牛顿第一定律)。所以,在弯道上灰尘沿弯道切线方向,即凸出侧边运动。
实例三汽车运动速度的来源。
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没有任何外力推动,汽车靠什么运动?
接下来和学生一起分析汽车的运动。如果是在光滑的路面上,比如冰面上,根据常识可以知道,汽车会一直打滑而没有办法运动。这就说明它的运动离不开摩擦,而摩擦力必然是两个物体之间同时存在的相互作用力(牛顿第三定律)。把汽车和地球当成一个系统进行分析的话,它们相互间的摩擦力为内力,除此之外,没有其它外力的作用。汽车速度从零增加到一定值意味着动能的增加,这一能量的增加必然伴随着做功或能量的转化。这就证明它们之间的内力(摩擦力)做了功,所做功转化为汽车动能的增加。而摩擦力做功不会凭空产生,它来源于燃油的燃烧。在燃烧过程中,燃油的化学能转化为汽车动能的增加量(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
二结语。
从以上三个简单的例子可以看出,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可以通过大学物理的基本知识进行分析。这样的思维训练可以起到以下一些积极作用。
1.调动学习热情。
这样的分析过程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的,能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体会到物理基本定律的重要作用。而在常规课堂教学中,是讲授一些物理基本定律,基本知识,然后通过例题加以巩固的模式。在该过程中,通常是按照固定程序按部就班完成,所讲知识也比较枯燥,久而久之就会缺乏新鲜感,导致学生学习热情的丧失。
自然界一直是人类渴望了解的对象,甚至科学研究的原动力也来自于了解和利用神奇大自然的渴望。物理知识虽然也是对大自然运动演化的科学总结,但已经是比活生生的日常现象更高层次的意识形态,在某种程度上脱离了生活,所以不够生动。而对于鲜活的日常实例,人类有一种想知道为什么的渴望。以这样的实例为对象,自然比较容易引起大家的兴趣,利用物理知识就可以得到答案更加使他们产生成就感,在以后的专业学习和工作中更容易形成一种积极获取知识,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这也是讲授大学物理这门课程所应该追求的目标。
2.培养科学素质。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传言,这些传言中有对有错。而由于缺乏相关知识或者具有相关知识但缺乏理性分析,使得其中的谣言得以满天飞。利用我们积极获取的知识,就可以经过一定的理性分析对这些传言进行辨别,避免以讹传讹误导更多人。这也是在工科甚至文科学生中开设基础理科课程的目的之一[2]。
参考文献:
[1]范建中,焦小利。对高师院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3)。
[2]于磊,林敬与。人文类专业大学物理课的教学探索[j]。物理与工程,(6)。
大学物理多媒体教学中的体会(优质21篇)篇十五
在物理课堂中应用问题教学法开展教学,首先应遵循一定的原则,既要照顾到学生的思考方式与和思维模式,还要注意在引入问题教学法时不要太突然,要循序渐进,以免影响下一步的教学。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物理教材的思考与研究,进而去寻找教师所提出的问题的答案,在探究答案的过程中一步步的掌握知识,这不仅仅是一个学习知识的过程,还能够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能力,更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以学生为主体来提出问题是运用问题教学法的前提。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学生的学情以及基本需求,这是问题有效提出的最基本要求。若教师不根据学生的学情和实际情况提问题,就有可能在提出问题的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也就无法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思考与探讨。并且教师提出的问题的难易程度对于学生学习物理有很大影响,问题的难度过大,则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果;问题的难度过小,则会使学习程度较好的同学消极上课,无法提起学生的兴趣,问题设计的太过简单使学生们失去了探索答案的乐趣,使学生们无法在探究问题与寻找答案的途中得到很好的锻炼,也就使问题教学法失去了意义。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能力水平,在学生能够接受的范围内设置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努力就能有结果。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给予他们信心,在了解学情时应放低身段,不要给学生一种畏惧的心理,要尊重学生,对于学生提出的好与否的意见都应虚心接受,这样教师才能客观的找到问题,准确掌握学生的学情,不断地完善教学。
2.问题应具有延伸性与趣味性。
问题应具有延展性。教师将问题既立足于教材,又延伸至课外,进而实现理论与现实相结合,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高中物理教材中能够将问题与生活结合起来的内容并不多,所以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将问题尽量延伸,将教材中的重、难知识点与现实结合,给学生看到物理在生活中的实际用处,给与他们学习的动力。问题的设计还应具有趣味性。学生对于学习物理的.兴趣很大程度是来源于教师在课堂上所展现的形象,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兴趣的问题能够最大限度引起学生的注意。比如,将问题的设计与学生经常接触的故事、电影等结合,才能提出真正高质量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索欲望。
1.把握好提问的时机。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需要注意很多事项,那么教师在课堂上对于学生的提问也要把握好时机。在课堂的导入阶段,适当的小问题可以将学生零散的心思集中于课堂上来,有助于教师知识点的教授,也有助于增强学生对于问题的好奇心,进而产生对课堂知识的渴求。教师在教课时,要着重在知识的重难点处进行提问,若提问在重难点之前,会使学生使用许多不必要的精力去解决问题,可这并不是本堂课最重要的任务,则很有可能打乱教师的授课计划;若在重难点之后提问,长时间精神的高度集中会使学生产生厌倦,对问题也没有了兴趣,无法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会打击到学生,也对今后的课堂教学产生不利的作用。在本堂课结束时进行发问可以帮助学生整理本堂课所学知识,理清知识脉络,还可以对下节课所要学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发问,鼓励学生在空闲时间围绕问题对下节课知识进行预习。
2.提问应循序渐进。
高中物理教材中有众多实验,教师在进行实验演示时应引导学生,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同时进行思考。在学习自由落体运动这一章节时,教师拿出两种外形相同但重量不同物体,向学生进行提问:谁先落地?原因是什么?然后教师向学生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结论与实验结果是否相同。接着教师进行新一轮实验,改变以上两种物体的外形,再将两种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向学生进行相同的提问,这时,学生的兴趣就被教师所调动,教师再进行进一步的提问,影响物体下落速度的影响因素有哪些?最后,教师将一片羽毛和一片铁片放在真空管中进行自由落体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完成本节课的知识教授。这种提问方式是循序渐进的,使学生的思维在跟着教师走的同时也能自己思考问题,找寻答案。教师还要适时追问,在不脱离本堂课内容的前提下,针对核心问题积极追加问题,能够让学生更好理解所学知识,在面对问题时能够举一反三的解决问题。
3.善于将问题变形。
高中物理中的许多习题只是变换或增减其中某些条件后,就成为了另一种类型的题目,在发现这一特点后,教师在授课时就应有意识的将问题“变形”,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懂得条件的重要性,对问题有更加深入的认知与理解。就像高二课程中有关单摆的学习,在学生掌握了单摆周期公式,理解单摆模型后,教师可以在单摆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匀强磁场,让学生再求单摆周期,在多次问题变形后,不但让学生掌握了单摆这一章节的知识,并且巩固了电磁场的知识。
4.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但要教授学生知识,还要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对于物理这一学科的学习,学生们通过亲自实践获得的知识往往超过从教材中获得的知识,所以为了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进行自主探究。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来理解物理知识,在光的折射这一章节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亲自去实践有关光的折射的各种现象,如将一枝笔放进水中,学生会看到笔像被折断了一样,出现了错位的现象;将物体放进水中,物体看起来会变大好几倍,在这些简单的实践中,学生发现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这增加了生活的乐趣,还使学生掌握了物理知识。小组与小组之间还应多加交流与合作,互相分享自己获得的新知识,但是学生总体的物理知识不足,有些问题仍需要教师的解答,教师在其中的辅助与引导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三、结语。
新课程改革对于高中物理教学提出了一系列的任务要求,这对于高中物理教师而言则是一项新挑战,这就要求教师在以往教学方式上进行一些改变。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既能解决当前高中物理教学中所产生的问题,又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现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形成了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共同进步的学习环境,也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帮助教师解决了这一难题。为了将问题教学法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注意教材知识与问题的紧密结合,这样才能增强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渴求度,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教师的教学效果也会有显著的提升。在今后的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以问题教学法为主要教学方法,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与学习模式,以便更好地设计问题进行教学,达到最优的效果。
参考文献。
大学物理多媒体教学中的体会(优质21篇)篇十六
高中物理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现在的高中教学,有时片面重视学习的知识量、做题的数量,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重视不足。以下就是浅析尝试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改变学生现有的学习步骤和习惯,让学生既能学会知识又能提高能力。在教学实践中,要结合物理学科和学生特点对“尝试教学法”进行改进和优化,使学生从“被动学”变成“自主学”,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下面针对物理教学的特点和教学实践,分析尝试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1)尝试教学法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适合高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规律。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强调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尝试教学法就是以学生为出发点,让学生在学习中自主地分析问题、探究知识规律、解决问题。高中生喜欢表现自己,希望能自己思考、分析、解决问题。尝试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了这种机会,让学生“先自己试学,之后教师引导,尝试着学”。(2)尝试教学法适应物理知识特点。高中物理知识有很强的顺序性,前面的知识通常是后面知识的基础和铺垫。我在实践中借鉴了尝试教学法的优点,根据物理知识特点让学生分别进行课前的预备练习、课上的基础尝试练习和拓展练习,从学过的知识逐渐向新知识过渡,将物理复杂的理论知识转变成一个个小的环节,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轻松完成学习任务。
为了让尝试教学法更好地服务物理教学,就要针对物理学科和学生学习物理的规律,对尝试教学法进行相应的改进和优化。在教学实践中,可将其实施的流程分成以下几个小环节:课前预备练习――展示尝试问题――自主学习――进行尝试练习――师生互动讨论――要点讲评――拓展试练。
具体实施如下:(1)课前预备练习。高中物理知识间的逻辑关系紧密,要学习认知新的理论知识,需建立在对前面知识理解透彻的基础上。课前预备练习的目的就是在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前要对本节内容进行预习,同时也了解了学情。(2)展示尝试问题。尝试问题是精心筛选的能反映本节重点和核心内容的题目,通过展示尝试问题给学生提出本节的任务和目标,并通过问题引领学生进入老师设置的教学情境,从而利用以前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分析。(3)自主学习。展示尝试问题后学生虽有了想要去解决它的冲动,但还不具备解决该问题的知识和能力。所以,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自主学习知识。高中教材的编写充分考虑到学生认知的规律,其内容编写是沿着情景再现、理论分析、科学探讨、结论得出这一过程来编写的。这样,为物理课使用尝试教学法带来了很大方便。在学生自主学习前,老师可以设置一些较为简单的思考题作为台阶进行引导,这样就可以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更有效、更高效。(4)进行尝试练习。进行尝试练习时可以通过多种形式,问题较简单时可采用个人练习,有难度的可以采用小组练习,有难度的问题可拆分成几小步,这样可以降低难度,提高速度。(5)师生互动讨论。此环节可先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问题,找到正确答案或根本问题,在相互讨论时学生可以发现不足并学习别人的长处。对于某些问题老师也可以参与讨论,一方面了解学生讨论的内容和程度,另一方面也可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6)要点讲评。在前面学习中学生对大多数的内容都能掌握,但还是有部分较难的内容需要老师进行讲解,讲解时无须全面展开讲,只需要对重点、难点、易混淆的内容进行要点讲解。(7)拓展试练。学生前面学习的效果怎样,还需要进一步检验。此环节中的练习要比开始练习的难度略大,题目类型可以采用题组的形式,可以让学生做题和理解更为系统,对相关题目在检验完成后要及时进行讲解。通过这些环环相扣的学习,可以更高效、更容易地让学生学习高中物理。
大学物理多媒体教学中的体会(优质21篇)篇十七
阳阳小档案:一张白净帅气的脸,1米72高的修长身材,一个如尖角小荷般美好的12岁少年,这就是我们班的阳阳。可是,他从来不主动和别人说话,上课从来不举手发言,碰到别人的目光就会迅速低下头去,走路也是佝偻着身子,好像在躲闪着什么。是的,他有轻微的自闭症。
自闭症,也称作孤独症,是因为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失衡而引起的一种儿童疾病,主要表现为社交障碍、语言障碍、行为刻板等症状。心理学告诉我们,自闭症对孩子的身心健康的危害是很大的,对自闭症儿童的转化教育要越早越好,越及时越好。如果不积极引导会影响患儿的学习和生活,然后进一步影响他的工作和未来。作为他的语文老师,我岂能袖手旁边?于是,我尝试运用一些心理学常识,开始了对他进行引导和转化的过程。
心理学研究结果显示:在自闭症儿童的教育转化过程中,一对一的个别教育是最有效的,因此,任课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针对孩子的具体特点,进行因材施教的个别化教育。
1.相信习惯的力量。
自闭儿童往往表现出许多与正常儿童不同的地方,他们对周围的事漠不关心,自己愿意怎样做就怎样做,毫无顾忌他们的想法,周围发生什么事似乎都与他无关,很难引起他的兴趣和注意。阳阳也是这样,上课时,他在看老师或者白板的时候,目光很游离,还时不时地偷着乐让人搞不清他是否在听讲。为了培养阳阳上课认真听讲、勇于发言的良好学习习惯,我决定要帮助他养成每堂课必须发言的习惯。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也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用心理学的语言来说,习惯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稳固链接。习惯可以主宰自己的人生,好习惯能让人走向好的一面,好的人生。为此,我刻意地每节课都给阳阳一个答题的机会,题目一开始非常简单,他不说话,我就一遍遍鼓励他,请他哪怕在我耳边轻轻地说,只要他说了,就极力地表扬他。即使我听不清,有时会有同学帮我“翻译”,也能让阳阳对于答题的畏惧感减少。渐渐地,阳阳自然就产生了“每堂课老师肯定都会叫我回答问题”的心理暗示,听讲的专注度逐渐上升,我就慢慢增加对他提问的难度,同时也引导他答题时说得响亮一些。一年下来,阳阳有了上课保持较长时间专注度和做好答题准备的习惯,这习惯无疑是帮助他走出自闭的加速器。
2.注重强项的发展。
3.突出期待的效应。
期待效应,也称皮格马利翁效应,是一个心理学的特殊概念,通常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一方充沛的感情和较高的期望可以引起另一方微妙而深刻地变化,而这种效应在师生之间表现得尤为明显。我相信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当我们教师对某个学生表现出饱满的期待时,该学生会进步得非常快,甚至超出老师的期待。所以我想,这个期待效应该也可以运用于自闭的.学生身上。所以,不管是课堂上的提问,背诵内容的过关,还是作业的辅导,我都对他表现出十分地专注和热情,用饱含深情的眼神和话语面对他,表现不太好时“我相信你是可以做到的!”;表现有进步时“我期待你更棒的表现!”一句句如火的鼓励和赞扬,一次次手把手地指点和纠正,无日不伴随阳阳左右。尤其在写作方面,对于这个语言发展迟缓和有障碍的学生,我总是不厌其烦地帮助他通过笔尖描绘眼中的世界、倾吐心中的想法,只要他有一句话写得比较好,就口头表扬以及书面批注。哪怕写得不好,也帮助他修改,告诉他只要能够把思路打开一点,就可以写好作文。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一年来,阳阳的改变是有目共睹的。就拿每次默写订正的小事来说,我的习惯是默写错误的学生要到我边上把错误的词语用手指在课桌上书空一遍,这样既节约时间,又加深印象。阳阳一开始用指甲尖写得很小很小,现在已经能够伸展开手指在桌上写大大的字了。他在一篇习作中这样写道:“蒋老师的心很大很大,装得下我所有的错误,也装满了对我的深切期望……”我想,他的进步就是期待效应的成功!
总之,心理学常识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尤其在转化特殊生的过程中作用不可小觑,我们不能在学习过心理学之后就束之高阁,而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运用,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学工作事半功倍!
大学物理多媒体教学中的体会(优质21篇)篇十八
情境法是融言、行、情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它是利用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参与的情绪,引导学生对知识技 能的理解和掌握,启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情感意识,达到师生信息交流的方法。情境法的运用,通常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作为处理教材的手段。
可以根据一堂课的几项(通常为两项)基本教材,创设一个连贯的情境;如创设 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情境,整节课以田间劳动(劳动模仿操)为主题如打害虫——捡麦穗,颗粒归仓(游 戏)——庆丰收(放松小舞蹈)用一条劳动的主线贯穿起来。这样的教育内容更加现实化、形象化,学生易于 接受。
二.作为课堂导入的一种手段。
如学习立定跳远,可以从童话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导入课堂。教师用语言 描绘法描述故事情节的同时,师生共同进入角色,模仿小蝌蚪寻找妈妈时遇见的各种小动物,如小猫、大公鸡 、小鸭子、大象、小猴子、小兔子、最后找到了青蛙妈妈。于是引出青蛙妈妈教本领,这个本领就是立定跳远 。
三.作为开始准备、整理活动的手段。
通过模仿各种动物形态、各种人物状态,以及各种事物如小汽车、大 火车、马车、大气球等等,达到身体由相对安静状态向运动状态过渡或由运动状态向相对安静状态过渡的目的 。如将四队学生分别模仿开四辆不同的大汽车,然后做搭桥、钻桥的游戏,最后四队接成一列长长的火车。这 个情境的设计,主要目的是进行主要教材之前的热身运动,通过改变慢跑形式提高学生的兴趣。
四.作为组织教学的手段。
要求学生(小组或个人)以最快速度,到达指定的场地位置,或站成规定的队形 ,或完成布置场地、器材的任务而创设的情境活动。如将梯形队调成半圆形队时,可以让学生模仿小燕子飞过 去、蚂蚁搬家的游戏走过去、或者是四队可分别模仿开大汽车、开拖拉机、赶马车、推着小推车,跑到教师指 定的地点。
五.作为渗透思想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设制模仿人物形象的情境时,应引导学生从人物形象的模仿逐步 转化到人物行为的学习上来。如一位教师设计了“红军不怕远征难”的模仿红军叔叔的情境,在模仿红军爬雪 山、过草地、过铁索桥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向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以及学习解放军叔叔那 种听从指挥、遵守纪律、在困难面前顽强、勇敢、不屈不挠的精神。
大学物理多媒体教学中的体会(优质21篇)篇十九
摘要:如何提高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采用行为导向法中的项目教学法是行之有效的手段。该方法既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动手机会,练就扎实的专业基本技能,又鼓励学生自觉从书本中获得知识。而学生也尽早学会了学习,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并从中获得乐趣。近两年采用行为导向中的项目教学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也得到了些许感受。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教学效果。
我本学期担任《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课程的教学,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行为导向教学法中的项目教学法。下面就谈谈我上课的经历和一点感受。
一、课前:整合教材,学生参与准备教学器具。
学生最近完成的实训项目为《8路抢答器的装配与调试》。本实训项目的选题并非来源于教材,因为本期选用的教材是《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备赛指导》,教材中的大部分项目成本高(100元以上),难度大,只适合学生参加全国技能大赛用。所以我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整合实训项目。抢答器是各种知识竞赛中一个实用的道具,抢答器的装调在以往的技能竞赛中出现过,本着“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即把专业能力构建于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以项目为引导,任务来驱动,通过行动而学习,我选择、序化了教学内容。学生代表采购回元器件后,进入项目的重点:电路图识读、画布局图、元器件清点识别检测与成型、万能板布局、焊接制作与检测、电路调试、故障排除,功能实现,然后利用模拟抢答巩固原理、产品展示与质量评价。注重了方法能力目标(可持续发展能力:工作方法、学习方法)、社会能力目标(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个人能力目标(自信心、责任心)、专业能力目标(电子产品的装配调试能力)等四大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这些能力的培养既符合当今社会电子行业对电子专业学生的要求,也符合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做中学”“做中教”,学生动手能力得以很大的提高,专业技能得以展示“我们学会了检测,能排除故障了!”“我的产品又成功了!”“我们小组合作最棒!”“我越来越自信!”“我越来越喜欢我的专业了!”学生特别找到了成就感,作为老师我也特别感到欣慰!
二、课堂:教师引导,学生主导,分工合作,讲究团队精神。
本项目我利用抢答器图片、实物导入新课,要求学生在实操中领会“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的含义;我们的“项目就是产品”,我们的“实训就是工作”;学生明确实训目标,反思以前的实训项目中哪些方面做得不够好;教师解读任务书后,由9个小组每组任意选派一名学生(共9人)上台按照教师要求合作演示样品抢答器功能,而后学生根据任务书进行读图、检测、布局、制作、调试、模拟抢答、质量评价、评后感想。本项目充分应用了实训室的各仪器设备(多媒体、焊接工艺实训台、万用表、示波器等),教学效果好:学生兴趣浓,参与度高,教学目标(能力培养)较好达到。为了便于抢答操作,课前安排学生从样品电路板8个按键处分别用细长导线并联接出8个按键,并编好号,果然,操作方便,演示效果明显。学生在电路的检测、调试中,用时较长,但每小组的三个成员能分工合作,完成测试,做好记录。对检测中出现的故障基本能找到故障部位,予以排除。每组的三个成员我都按好中差精心搭配,利用帮带的方法,课前先点拨动手优秀的学生,再让优秀的学生辅导动手能力不强的学生,可以让学生在一个规定的时间内基本完成每个子项目的实训内容。这种方式让老师能更好地控制课堂和巡回指导,而且同龄人教同龄人,学生很容易接受,还方便在讨论中进步,多一些自信,逐步消除“看书头痛、动手懒惰”的情况,同时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三、课后:反思存在的不足、遇到的困难以及得到的好处。
本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不足之处:项目是按照课程表每次2课时进行,学生时间把握不够好,熟练程度不一,制作进度不一,动手能力不强的学生依赖性较强,学生对电路的检测、调试、排除故障用时较长,展示作品时质量评价不够到位、语言表达能力还需要在不断的训练中加强。
通过教学实践证明:我们的学生爱动手,我们电子专业课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法之项目教学法”非常合适,创设“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做中学”“做中教”。我建议中职学校今后对于适合采用项目教学法的专业课其教材都选用项目教程。我们的学生能在项目教学中体验学习的快乐,掌握就业的技能,收获成功的喜悦。
(作者单位湖南省株洲县职业中专)。
大学物理多媒体教学中的体会(优质21篇)篇二十
摘要:物理是一门以动手为主的抽象性学科,无论是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是动手能力都有着极高的要求。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却常常难以克服抽象这个难关。那么,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以及现代化社会的飞速发展,又一个辅助教学的现代化工具逐步走入了物理课堂教学中。而任何新事物的出现都有着双面性,有积极的作用就一定会有弊端。因此,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多媒体与物理课堂中的协调性。
整体物理教学的节奏,反而会使整个物理教学效率倒退三十年。因此,教师应该及时地认识到多媒体进行之后的利弊所在,并且及时改正教学弊端才会使多媒体的辅助教学更有效。
1.抽象概念的具体再现。
物理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是一个以抽象为主的学科,大部分的物理概念都是既抽象又难以理解的。如,原子、分子、磁场根本是无法用肉眼看到的,很难想象它们的具体形状。那么,多媒体的引进正好可以解决多年以来物理教学中的这个难题。将物理课本中的分子运动,磁场作用运用多媒体手段运用图形或者视频的方式给学生在脑海中进行一个正确的定位,使多媒体将抽象的概念再次以一种具体实际的形式呈现在当今的物理教学课堂中。
2.活化物理课堂教学。
物理教学效率越来越低,就是因为学生不断遇到一些抽象的物理现象,同时也不断遇到难做的题目,进而使学生对于物理课堂教学越来越呈现出一种排斥的趋势,甚至出现一种“谈物理色变”的现象,使物理教学的课堂氛围陷入一潭死水的状态。那么,多媒体引进之后,通过一些动画图的制作可以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使学生看到这些配有图片、视频的物理知识之后,自己主动去谈论、研究,使物理课堂真正“活”起来。
3.吸引学生眼球,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
物理中的一些结论性的定义,都是通过大量的实验进行论证的。那么有实验就缺不了对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的训练。做实验有时候在没有看到效果的时候再加上遇到操作性的错误更是没有继续研究,做实验的积极性。此时可以运用多媒体将实验步骤进行展示,()并且将预期想要达到的实验效果也给学生展示出来,以供学生在具体操作中做参考。而且,这种通过多媒体进行的展示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参考,还能通过奇妙的实验现象抓住学生的眼球,进一步牵动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那根神经,使学生的动手操作实验能力不断增强。
1.教师完全依赖多媒体。
在日常教学中引进多媒体的根本目的,是想要使之对物理教学起到“辅助”作用。但是,在多媒体真正走进课堂的时候却出现了一些多媒体完全取代教师,占据了课堂上的主要地位。教师过分依赖于多媒体,使物理内容在学生的脑海中变成了过眼烟云。学生没有收获到实质性的知识,将物理教学的课堂变成了“观影”。尤其现在有些学校将做精美的课件作为评优秀教师的一个标准,这就导致教师开始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研究如何能够做出更好的课件上而不是研究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升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么,此时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弊”就大于“利”。由于不能合理地利用多媒体,使得多媒体不能朝既定目标的发展了。因此,教师应该协调好多媒体与教学之间的.运用。
运用多媒体对某些实验进行演示,确实会促进学生的动手操。
作能力。但是不能将多媒体播放实验步骤完全取代实验的操作。当前,受到多媒体的影响,大部分教师会将课件中模拟的实验作为课堂的核心,忽略了真实实验给学生带来的那种真实的操作感和实验成功的自豪感。因此,教师应该同时把握多媒体与物理实验之间的合作性,他们之间应该互相促进,互相挟制。不论是多媒体代替具体实验操作,还是实验代替多媒体都会降低物理课的教学效率。
3.课件的华丽性淹没了其内容的重要性。
课件漂亮的外观和独特的设计的确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但是现实的教学中,教师们却一味地崇洋媚外,过分追求时尚。只注重了课件的华丽性,完全忽略了物理教材中内容的重要性。甚至会出现华丽的课件设计并没有吸引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反而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于物理的抽象性思维减弱。而教师也受多媒体的影响失去了引导学生进行钻研性的思考,并且也没有足够的精力再去注重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情况。完全背离了新课改中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更好的交流的新教育理念。因此,不能分清并且拿捏好教材内容与课件设计的重要性,使得多媒体的副作用淹没了其正面的辅助教学作用。教师应该及时地认识到盲目追求这种教学时尚的弊端,并且及时改正,才会使这些多媒体的弊端大而化小,小而化无。
总而言之,在这个教育的变革中,多媒体的引进是使教育跟上社会发展脚步的一种方式,但是始终不能更改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教学工具的教学理念。只有通过多媒体不断更新教育方式,才会使多媒体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同时,教师应该认识到不是所有的物理教学内容都适合通过多媒体进行教授,只有一些较为抽象的概念或者繁杂的实验步骤才需用多媒体进行具体化的呈现。只有这样才会最大限度地减小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副作用,使多媒体成为最受欢迎的一种辅助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俞发辉。利用多媒体优化物理课堂教学[j]。新课程:中学版,2009(02)。
[2]王永学。多媒体成就精彩化学课堂[j]。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学研版,2011(06)。
[3]李建强,张起良。多媒体与物理教学[j]。教学仪器与实验,2009(03)。
[4]刘炳荣。多媒体cai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雅安教育学院学报,2001(01)。
(作者单位贵州省余庆中学)。
大学物理多媒体教学中的体会(优质21篇)篇二十一
摘要:在高校教学中,网络教学的地位越来越高。开放网络教学模式的物理实验教学,让学生自主进行学习,已成为如今实验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可用性以及技术性这两方面对网络教学的一些基本内容以及要求进行介绍,同时对网络教学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旨在说明网络教学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物理实验;网络教学;虚拟实验。
物理实验课是一门较为基础的实践课程,多年以来这门课程的开展方式都较为传统。但是网络教学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它通过各种手段把图像、声音等各方面的信息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给学生构建了一个操作方便且内容全面的学习环境。
根据国家所制定的课程标准,高校的物理实验教学应该把学生作为主体,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对实验教学向空间以及时间方面进行延伸。学生可以事先通过网络教学进行自主学习,对实验所要用到的仪器的使用方法、内部结构以及实验整体的指导性思想进行研究。网络教学会涉及物理实验的一些新内容和手段,通过网上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先进实验的内容。同时网络教学中还会在课程之外添加许多实验教学,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让他们学到更多知识。网络教学是物理实验教学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利于推动教学发展。
二、大学物理实验网络教学的要求和内容。
网络教学是通过网络开展的,学生从网上进行自主学习要具备一些计算机知识,所以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计算机方面知识的.差异。为了方便广大学生学好网络课程,教师设计课程导航时一定要以结构完整且清晰为基本原则,对界面的设计一定要做到简明直观。教师应该保证学生能够快捷准确地检索到网络教学中所涉及的各种参考资料,便于他们的下载。对教员在网络教学中出的考试试卷以及布置的作业,学生完成提交之后,教师要对相关信息有详细的记录,同时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些数据分析。学生要能够确定自己所学的章节,能够精确地定位知识点。
网络教学实时性较好,可以随时更新教学内容。在构建网络教学时,各组成成分一定要齐全,同时还要准备丰富的相关资料,媒体的展现一定要准确无误,界面要协调美观,要有统一的文字格式。此外,媒体声音要非常清晰,实验的模拟动画要逼真,数据要保证安全;对与教学相关的数据以及素材等的维护要方便,系统的运行要非常稳定。这些都是开展网络教学需要关注的地方。
1.网络教学成为物理实验教学的新模式。
网络教学通过校园网络全时段地为在校学生提供教学服务,克服了传统物理实验教学中因场地和课时所带来的教学困扰,学生随时都可以进行自主学习。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只是在被动地学习知识,不能自由地进行课程内容选择,处于一种较为被动的状态。但是网络教学的出现改变了这种模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自主进行课程选择,在这一教学模式中学生才是主体。
2.网络教学保证了教学效果。
物理实验教学重点强调的是学生的动手能力,然而对于那些较为精密复杂的物理实验,因为条件不够,往往不能给学生提供自主设计物理实验和参数、自主进行实验并观察相关现象的实际机会。尽管目前相关技术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是伴随着新技术的产生,其中需要学生思考的地方也少了,学生只需按照提示操作,就无法学到较多的知识。但是如今网络教学中增加了虚拟实验功能,在虚拟的实验场景中学生可以使用各种虚拟的仪器,同时在这一场景中学员可以点击相关功能随时查阅相关实验数据,有更多自主思考的空间。网络教学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且较为宽松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物理实验学习兴趣,同时可以让学生学到更多知识。学校可以建立专门的网上论坛,学生在论坛上进行交流,教员也可以在网上实时解答学生的提问。
参考文献:
[1]周殿清.大学物理实验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张彩云.多媒体在现代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