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评估和反思是编写教案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教学效果的分析,不断改进和优化教案,提高教学质量。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优秀的三年级教案,希望对大家备课有所帮助。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全册教案(汇总17篇)篇一
练习目标:通过各个方式的练习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并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练习过程:
一、个人加减。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其实不管是不是有余数,只要是平均分我们就用除法来解决。
现在老师有12个羽毛球,我要分。
给5个同学,那么先请同学们想想能不能刚好分完,如果不能,那么每人能分到几个,还剩几个?(解决第1题)生做完后老师实际分分,验证学生的答案。
先请学生读第2题,然后让学生用。
圆片代替面包分一分,写出算式,并把结填在书上。最后说说为什么选择那种装法。
先读第3题,说说题目是什么意思?
在独立做,集体订正。
独立完成第4题,也可以留在课后独立做。
师出示:35÷8=4---3。
问: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35里面有4个8还多3个。也就是4×8+3就能得到35。
也就是说除数×商再加余数就能得到被除数。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来验算有余数除法的计算结果。学生用这种方法来完成第5题。学生先试着做,老师提示这道题目是平均分的。帮助学生理解彩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正5边形的周长,一部分是剩余的。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全册教案(汇总17篇)篇二
三维目标:
1、通过万以内笔算加减法的法则的复习,提高学生的计算的正确率。
2.复习运用计算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万以内笔算加减法的法则的复习。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32页例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集体订正。
师:笔算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小结笔算万以内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二、巩固练习。
1、练习八的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选择几题进行验算。小结验算的方法。
三、解决问题:教学第32页例2。
1、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后提出数学问题。
上层和下层共有几本?上层比下层多几本?
上层和中层共有几本?上层比中层少几本?
上、中、下共有几本?下层比中层少几本?
2、对提出的数学问题先估算,再笔算。讲评订正。
四、练习八的第2题。
1、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2、讲评:你是怎样想的?
3、师:还剩下这些鸡蛋对吗?怎样验证?学生进行验算。
4、订正: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五、全课小结。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全册教案(汇总17篇)篇三
整理与练习(1)。
教学内容:p23“回顾与整理”,“练习与应用”第1-6题。
教学目标。
解决实际问题。
2.提高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对本单元所学内容进行梳理,进一步完善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知结构。
教学难点:对本单元所学内容进行梳理,进一步完善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知结构。
课前准备:小黑板。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知识整理。
长方体和正方体各有哪些特征?有什么联系?
怎样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解决有关表面积的实际问题要注意什么?
你是怎样发现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正方体体积公式和她有什么联系?
学生逐题分小组讨论,并在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
二、练习与应用。
1.做练习与应用的第1题。
先判断是什么立体图形,并说说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估计哪个立体图形的体积最大,再计算它们的体积。验证自己的判断。
分别计算它们的表面积。
2.做练习与应用的第2题。
3.做练习与应用的第3题。
让学生先说说名数互化的方法,再观察每题是把什么名数改写成什么名数。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讲。
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评讲。
学生自己解答,求高时可提示用方程去解答。
6.小结。
三、课堂练习。
1.0.23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3820立方分米=()立方米。
3200立方厘米=()毫升=()升。
5.14升=()毫升=()立方厘米。
2.用72厘米长的铁丝做一个正方体框架,框架的棱长是多少?所有。
的面贴上纸,要贴多大的面积?所占的空间是多大?
四、课堂作业。
“练习与应用”第4-6题。
教学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全册教案(汇总17篇)篇四
1、整千、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1)用表内除法计算:先用被除数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算出结果后,再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算出的结果后添几个0。
(2)用乘法来算除法:看一位数乘多少等于被除数,乘的数就是所求的商。
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1)除数不变,把三位数看成几百几十或整百的数,再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计算。
(2)想口诀估算:想一位数乘几最接近或等于被除数的位或前两位,那么几百或几十就是所要估算的商。
1、牢固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步骤与格式,尤其是商中间、末尾有0的笔算算式的写法。
(除数是一位数的计算法则,除数是一位数,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除被除数的前一位,如果不够除,再除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到被除数那一位的上面。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用“0”占位。每一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2、会判断商是几位数。
比较除数与被除数位的大小,如果被除数位上的数比除数小,那么商一定比被除数少一位;如果被除数位上的数比除数大或相等,那么商和被除数的位数相等。
3、除法的验算方法:
(1)没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被除数;
(2)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4、关于0的一些规定:
(1)0不能作除数。
(2)相同的两个数相除商是1。(既然能相除这个数就不是0)。
(3)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0乘任何数都得0。
5、乘除法的估算:4舍5入法。
如乘法估算:81×68≈5600,就是把81估成80,68估成70,80乘70得5600。
除法估算:493÷8≈60,就是把493估成480(480是8的倍数,也最接进492),然后再口算480÷8得60。
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以上这8篇2022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是来自于的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的相关范文,希望能有给予您一定的启发。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全册教案(汇总17篇)篇五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2.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和笔算有余数的除法。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二是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即“解决问题”。
教材内容安排如下表:
“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在教材内容的安排上,一方面注重结合具体的情境,加强有余数的除法意义的认识;另一方面重视联系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学习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有余数的除法要有机地体现与表内除法的联系。“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内容还是今后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因此这部分的知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必须切实学好。
(三)教学安排:5课时。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全册教案(汇总17篇)篇六
教材第67页练习十六第5~8题。
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正确地进行计算。
一、口算。
23×3040×3060×70032×40。
80×7090×4265×100700×2。
60×7248×2037×2087×30。
二、计算。
完成教科书第76页练习十六的第5题。
让学生用竖式的方法独立完成,然后教师讲评,讲讲时要提醒学生哪一位上满几十要想前一位进几。
三、解决问题。
完成教科书第67页练习十六的第7、8题。
让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讲评时要学生说出解题思路和计算的过程。
提醒:第8题,求的是56套明信片共卖多少钱?和每套明信片有12张,有没有联系?要让学生分析出每套12张是一个多余的条件。
四、游戏活动。
完成教科书第67页练习第6题。
根据班级具体情况,可多增加一些题目,有几道算式的结果要相同,争取让每一位学生都拿到一道算是二。算式的结果与蜜蜂身上的数相同的就可认为蜜蜂停在这朵花上。
五、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全册教案(汇总17篇)篇七
教学内容:
第45页、46页的例4、例5,做一做的3题,练习十一的习题。
三维目标:
通过多种活动,让学生估量一些物体的知名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估测意识和估测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简单的基本的估量方法。
教学具准备:
1米长的彩带纸或细棉绳每人一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常用的长度单位。
1、学过的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2、在尺子上找出1厘米、1分米表示的长度,并用手比划出来。
3、揭示估算的意义,板书课题:估计。
二、学习估计的知识。
(一)教学例4。
1、读题,理解题意。
2、想一想:你画出的线段应是什么样的?
3、各小组派代表演示。
4、对比交流,找出不足,讨论:怎么画会更准确一些?
5、再次派代表修改。
6、每人尝试画在练习本上,画完后用尺量一量,看自己估计的长度准不准确。
(二)教学例5。
1、理解题意。
2、小组讨论解决,说出自己估计的方法。
(三)小结估计的方法。
三、做一做。
第1题:(1)先估计哪个图形的周长最长、哪个图形的周长最短,简单说一说你是怎么估计出来的。并按估计的长短依次写上序号。
(2)量一量,再算出每个图形的准确周长。
(3)比较,你估计的准吗?不准的原因在哪儿?
第2题:比一比,估一估,再说出来。
第3题:小组实践。
四、应用实践,解决问题。
练习十一的习题。
教学后记: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全册教案(汇总17篇)篇八
教学目标:
使学生结合实际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熟记1千米=1000米。
教学步骤:
一、通过观察等实践活动为新授知识作好准备。
教学前可利用课外活动、队活动等时间进行一些观察度量等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一些感性知识。a参观车丫和码头,看看汽车、火车和轮船的航运里程票价表。b观察公路的里程碑,并从这块里程碑直到下块里和碑,实地观看100米------500米------1000米(就是1千米),体会一下1千米的实际长度。c测量操场四周的长度(或跑道的长度),算一算要绕几圈(或直几个来回)才是1000米。这样使学生对“千米”的长短有初步的了解。
二、复习。
1、提问: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2、口答:1米等于几分米,1分米等于几厘米,1厘米等于几毫米,1米等于几厘米。
3、填括号(说一说推理过程):
2米=()分米50分米=()米。
6厘米=()毫米30厘米=()分米。
7分米=()厘米80毫米=()厘米。
三、新授。
1、导入新课。
测量两个城市之间的路程用什么单位合适呢?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
板书课题:千米的认识。
2、联系实际,初步认识“千米”。
(1)知道了1米的长度,你能想象出1000米有多长吗?
(2)出示运动场遗产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想象:运动场的跑道,一圈通常是400米,跑2圈半大约是1000米。
(3)推出“千米”概念,揭示进率。
a10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就是1千米,即1千米=1000米。
要表示一个距离的长短,能一不能只看数字:还要看什么?
四、练习。
1、根据实际情况正确选用单位。
教室长3(),小明身高130();高速公路长50();铅笔尖长4()。
2、把下面各数按从小到大排列起来。
2厘米2分米2千米2米粉2毫米。
4、要求学生课后以小组为单位做第71页“做一做”,中的两道实践题。
五、总结(略)。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全册教案(汇总17篇)篇九
1、闹闹寻宝。
(1)课件演示。
(2)学生交流多种寻宝路径。
2、导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3。
(1)出示指南针。
(2)全体到操场。
(3)提问:谁能说出校园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4)教师指着校园厕所,问:厕所在什么方向?
(5)用指南针验证。
(6)师生返回教室,回顾刚才学习过程。
师根据回顾的内容板书:
(7)观察东北、西南这两个方向在什么位置。
(8)由此推出西北角、东南角的位置。
师板书:西北北东北。
西东。
西南南东南。
(9)说一说校园西北和东南方向分别有什么建筑物。
2、巩固新知。
(1)集体拿出小动物卡片。
(2)游戏:给小动物找家。
(3)按要求把熊猫馆、爬行馆、水族馆、飞禽馆分别安置在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4)同桌互查。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请学生指出教室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2、看一看自己座位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的同学分别是谁。
3、教材第7页的“做一做”。
(1)说明题目要求。
(2)集体参与,分组学习。
把自己家的位置在黑板上标出来。
4、教材第9页练习二的第1题。
观察情境图,说一说,十字路口四周的店铺分别在什么位置上。
(四)思维训练。
教材第9页练习二的第3题。
(1)教师读题,学生理解题意。
(2)按要求独立完成。
(3)订正。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全册教案(汇总17篇)篇十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一个9时的钟面)。
师:这是几时?这个时刻老师可能在做什么?
生1:我猜老师可能在上课。
生2:我猜老师可能在批改作业。
……。
师:大家都猜得不错,那为什么有些小同学会猜得不一样呢?
生:有的说的是上午的9时,有的说的是晚上9时了!
师:一天中有几个9时?
怎样表示才能把两个9时分清楚,不造成误会呢?
教师板书:上午9时晚上9时。
师:为了把一天的时间记录得清楚明白,广播、电视、邮电、交通等部门采用了另外一种记录一天时间的方法,就是24时计时法。
板书课题:24时计时法。
二、质疑探究、学习24时计时法。
师:看着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生1:什么是24时计时法?
生2:24时计时法有什么用?
生3:24时计时法是怎样计时的?
师: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些问题。
1、体会一天有24小时。
师:一天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学生各持己见)。
师:你们喜欢看春节联欢晚会吗?0点的钟声是什么时候敲响的?
师:对,晚上12时,既是旧的一天的结束,也是新的一天的开始。
从晚上12时到晚上12时是一天。
教师拨钟面演示,学生边观察边数:晚上12时……。
师:现在几时?
生:中午12时。
师:时针走了几圈?
12小时。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第一圈:晚上12时中午12时12小时。
接着演示板书:
第二圈:中午12时晚上12时。
师:一日有几个小时?
1日(天)=24小时。
师:一天有24小时,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就是24时计时法。
2、体会24时计时法是怎样计时的。
师:24时计时法是怎样的记录一天的时间呢?
多媒体出示钟面:晚上12时记为0时……下午1时记为13时,……晚上12时记为24时。
3、小练(用小黑板出示):
把下面的时间进行分类。
(1)你是根据什么进行分类的。
(2)比较两种记时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相同点:凌晨、上午、中午时数相同。
不同点:下午、晚上的时数不相同。
互换方法:下午、晚上的时数加12就是对应的24时计时法的时数。
24时的时数减12就是对应的普通计时法的时数。
4、应用。
(1)把下面的时刻用24时计时法表示。
凌晨3:40()中午12:00()。
下午1:00()晚上7:30()。
(2)把下面的时刻用普通计时法表示。
1:20()12:00()。
14:00()16:30()。
三、求经过时间。
出示例题:从上午8时到11时,经过了()小时(课多媒体演示)。
四、口答(多媒体演示)。
1、选择填空。
小赵去看一场电影,电影从15时放到()。
(1)9时(2)17时。
(3)9小时(4)17小时。
2、从6时到12时经过()小时。
3、一个展览馆每天8:00开馆,17:00闭馆,每天开放()小时。
4、许老师今天上午7时进学校,到下午4时离校,许老师今天在学校多少时间?(课多媒体演示)(比较解法)。
五、聪明题。
2、爸爸21:00上夜班,工作8小时,第二天几时下班?
六、总结交流。
1、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什么?你还有疑问吗?
板书设计:
24时计时法。
普通计时法:上午9时晚上9时。
24时计时法:9时21时。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全册教案(汇总17篇)篇十一
教学目标:
1、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笔算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
2、能根据实际,选取合理的方法正确、灵活地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
3、理解验算的意义,会正确进行三位数加法的验算,初步养成检查与验算的习惯。
4、经历用万以内的加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会正确的进行笔算和验算。
教学难点:
正确笔算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题;能结合实际选取合理的方法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笔算346+93657+329。
笔算加法时应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1。
(二)新课导入。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去过湿地吗?
出示图片,介绍湿地情况。再出示信息:某湿地有野生植物445种,野生动物298种。
师:根据这两条信息,你能提出哪些信息呢?
2、交流问题。
学生交流,教师出示相应问题。
预设1:该湿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共有多少种?
预设2:该湿地的野生植物比野生动物多多少种?
预设3:该湿地的野生植物比野生动物少多少种?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研究第一个问题。
(三)新课展开。
1、探究计算方法。
(1)完整出示例3。
师:这道题,同学们想用什么方法计算?
板书算式:445+298。
(2)估算结果并交流。
师:这道题的结果大概是什么?同学们能估算吗?
(3)尝试计算并交流。
师:这道题到底等于多少?同学们能自己想办法计算出来吗?请大家试一试。
全班交流方法:
列竖式计算。
(4)与估算结果相比较。
2、探究验算方法。
(1)自主探索验算方法。
师:这道题算的对不对?同学们会验算吗?
(2)交流方法。
预设1:再重新用原来的竖式计算一遍,看看答案是否相同。
预设2:可以交换445、298的位置,再算一遍。
预设3:利用原来的竖式,把相同数位上的数从下往上再加一遍。
(3)归纳验算方法。
师:大家想出这么多的验算方法,你们真棒!今后大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验算,可要养成及时验算的好习惯哦。
3、练一练。
我是小医生,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163+979395+475。
4、小结提炼笔算方法。
问题1、今天我们做的加法题有什么共同点?
连续进位。
问题2、我们是按怎样的方法算出得数的呢?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问题3、为了保证计算正确,你有什么要特别提醒大家注意的吗?
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开始加起,进位的小数字不能漏写,做完以后要及时验算。
(四)练习拓展。
先想一想是否有进位,再计算并验算。
67+93165+78409+394。
总结回顾。
回顾本节课收获。
回顾新课导入时,学生提出的问题,请有兴趣的同学课后研究一下,下一节课继续研究。
作业布置。
作业:第38页做一做,4题。
板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全册教案(汇总17篇)篇十二
1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
2、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掌握计算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一、提出问题。
(出示主题图)。
先请同学们估算一下,3盒大约有多少枝彩笔?
教师提问:如果我们要知道准确的枝数,该怎么办呢?
小精灵问了:怎样算一共有多少枝彩笔?
二、探讨交流。
教师提问:这道题该怎样算呢?
让小组内每个同学先思考3分钟,在纸上算算看,能不能算出来。也可以摆出小棒(或其他学具)或画画图等。如果能想出几种算法的,就把几种算法都写出来。
完以后,在小组里交流,把自己的算法说给同组的其他同学听。
小组长归纳一下本小组一共想出了哪几种算法。这时教师巡回了解各组的情况,尤其要鼓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积极参与小组的活动。
全班汇报。由各小组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自己小组的各种算法,教师将其板演在黑板上。
三、分类评价。
教师提出要求:现在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种算法,我们能不能把这些算法分分类,看看一共有几种思路。
估计学生的算法可能有如下几类:
1、摆学具求得数。
引导学生摆。因为一个因数是12,所以一行摆1捆零2根;因为另一个因数是3,所以摆3行,一共摆了3捆零6根,也就是得36。
2、画图求出得数。
例如画出如下的图:
3、连加法。
12+12+12=364、数的分解组成。
10×3=30。
2×3=6。
30+6=365、拆数法。(转化成表内乘法)8×3=24。
或7×3=21。
或6×3=184×3=12。
5×3=15。
18+18=3624+12=36。
21+15=36。
评价各种算法,组织学生议论,每一种算法是怎么算的,各有什么适用范围。
1、摆学具和画图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但我们学了数学以后就应尽量使用计算的方法来算。
2、根据乘法的含义用连加的方法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因数的个数比较多,算起来就比较麻烦。
3、把一个因数分解成几个十和几个一,分别与另一个因数相乘,再把几个乘积加起来。这种方法不管因数是几都能算。
4、把一个因数拆成几个一位数,再分别和另一个因数相乘,然后把几个乘积相加,这种方法不管因数是几也都能算,但有时也比较麻烦。如25×6=9×6+8×6+5×6+3×6等。
四、介绍竖式。
从刚才议论的结果来看,用数的分解组成方法来算比较简便。那么我们能不能把这三个算式像加法竖式那样合并成一个竖式呢?下面就请大家打开课本第74页看看小英是怎样列出乘法竖式的。
先出示有部分积相加的竖式,再出示简便竖式,并说明为什么可以写成简便竖式。
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做一做”的三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如有发现错误,指导订正。
五、巩固练习。
学生完成练习十六的作业。每道题先让学生估算,然后再用竖式计算。
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为什么是用乘法计算。
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并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第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再交流这道题有哪几种算法。
六、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在笔算时你认为要注意什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全册教案(汇总17篇)篇十三
一、教学内容:
学习小数是认数的一次重要扩展,在不能用整数表示的时候,往往采用小数表示。本单元初步教学小数的知识,也为第二学段系统学习小数的知识打下基础。全单元编排四道例题,具体安排如下:
例1、例2:认识小数。
例3:小数的大小比较。
例4: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二、教学目标:
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一位小数;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小数的大小;会进行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
三、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学会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及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运用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时间:
4课时。
五、教具准备:
课件和配套光盘。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全册教案(汇总17篇)篇十四
教学目标:
1、继续复习有关年、月、日的知识,能够正确地观察日历,回答问题。
2、复习可能性的相关知识,进一步感受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3、复习有关搭配的知识,能够按照题意进行正确搭配。
4、能够根据已知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通过复习加强巩固,进一步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在以前的复习中,我们都复习了哪些知识?
本学期我们学的内容除了刚才说到的,你认为还有哪些知识我们应该再复习整理?
我们一起来整理回顾这些内容,看谁解决这样的实际问题最棒!最棒的同学我们可是有奖励的!
我们一起来比一比、赛一赛好吗?
二、巩固探究。
1、回顾整理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同学们,你还记得有关年、月、日的哪些知识?
出示第16题:一年365天,合几个星期零几天?
请同学们自己试着做一做。
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解决实际问题:
出示92页第18题的图片及文字。
请同学们认真看图,谁能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告诉了我们什么?
你是怎样设计住房方案的?
3、复习“搭配中的学问”
出示第20题:我们刚才解决了住宿问题。现在我们在一起来解决穿衣的问题好不好?
这是我们学过的搭配中的学问。你能不能自己试着解决呢?
如果解决得好、搭配得棒,我们将评选它为“出色设计师”。
自己解决,评选“出色设计师”。
4、回顾整理“可能性”
出示第19题,指名读题,自己解答,指名回答。
5、整体回顾:
在这一学期中,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问题?
三、小结: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知识?
四、作业:作业本上的作业。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全册教案(汇总17篇)篇十五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口算一位数除两位数和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2、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笔算一位数除三、四位数的除法。
三、教学重点:
比较熟练地口算一位数除两位数和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四、教学难点:
比较熟练地口算一位数除两位数和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五、教学材料:
口算卡片。
六、教学途径: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基础。
练习。
基本。
1、判断下面各题的首商是哪一位?
246÷3246÷248÷448÷6。
2、笔算:
792÷6844÷4984÷3895÷5。
全班学生练习,指名板演,亲正时要学生根据计算法则说出计算过程。
3、口算:
84÷2=320÷8=680÷20=60÷6=4000÷2=70×8=。
4、完成书上练习十八的第1题。
学生口算,比一比哪个小组算得又对又快。
1、表格题。
1、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指名回答。
2、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3、学生口算。
4、小组比赛。
出示表格。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基本。
练习。
课堂。
作业。
这个表格是让同学们填什么数?请同学们填表格。
3、笔算:完成练一练的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每组派一个代表上台板演。
4、应用题。
(1)第5题。
请同学们先读题,再找一找条件和问题是什么?再在书上列式计算。
(2)学生独立完成第6题,教师单独辅导。
5、聪明题。
请小组讨论这道题目应该怎么思考?再在书上填空。每组派一个代表上台说一说你们组的意见。
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的第4题,教师批改。
1、指名回答。
2、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板演。
3、学生自己读题,再列式计算。
4、教师辅导。
5、小组讨论,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发表意见。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批改。
七、板书设计:
练习十八。
84÷2=42320÷8=40680÷20=340。
60÷6=104000÷2=200070×8=560。
八、课后小结: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全册教案(汇总17篇)篇十六
1、巩固千克、克、吨的认识,进一步建立千克、克和吨的质量观念。
2、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千克、克和吨有关的实际问题。
3、初步经历质量单位的形成过程,结合生活实际解决问题。
4、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巩固千克、克、吨的认识。
教学难点: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千克、克、吨有关的实际问题。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全册教案(汇总17篇)篇十七
1、 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口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迅速准确的计算出结果。
2、 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迅速准确的计算出结果。
3、 使学生能够应用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4、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1、 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口算乘法
2、 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
3、 能正确迅速计算的同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 口算乘法中的进位口算
2、 口算除法中的一位数除两位数及几百几十
3、 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
:7课时
:第1~2周
小树有多少棵
p2~p3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挂图、数字卡片。
一、 情境引入:
同学们,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大家一进校园就会看到花坛里盛开着美丽的鲜花,它在装点着我们美丽的校园,这么美的环境大家喜不喜欢。(喜欢)要有美丽的环境,就需要花草树木。
二、 探索新知:出示挂图,大家看一看,这里有什么?
1、仔细观察并说出图意。
2、谁能根据这幅图提出问题?
3、试着解决所提问题。
引出:20×3=
4、讨论算法。
20+20+20=60 2×3=6,20×3=60
5、将学生的方法板书到黑板上,并让学生说说20×3计算时是怎样想的?
学生互相交流20×3的计算方法:2×3=6所以20×3=60
6、教师再提哦出问题:4捆一共有多少棵?5捆呢?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自己完成,最后在小组内与同伴交流。
三、 拓展应用:
1、 3×2 5 × 4 6×7
30×2 50×4 6×70
300×2 500×4 6×700
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做完后在全班交流自己发现的计算规律,说法可以不一致,只要意思正确,教师都给予肯定。
2、完成p2第3题,做完说说计算时是怎样想的。
3、完成练一练第1~3题
(1) 1~2 学生独立完成。
第一题先认真看图,明白图意,然后再解答。
第二题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2)第三题前两问可让学生先讨论怎样算,然后再做。最后一问有开放性,学生要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解答。
四、数学游戏
教师先向学生说明游戏的规则,并演示几次,让学生明白玩法后,再互相进行游戏。
五、小结
这节课你学了什么? 学得怎样?
p4~p5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经理多种算法交流的过程,并能正确地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能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能计算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挂图、幻灯、小黑板。
一、 情境导入:
暑假里,有三个小朋友,来到了美丽的大海边。
出示挂图:同学门自己观察这幅图把你看到的说给同桌听一听。
二、 探索新知:
1、描述情境图,并根据图提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