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计划的编写需要综合考虑学生需求、课程要求和教学环境等多个因素。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份优秀的教学工作计划,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汇总14篇)篇一
师:对,这就是接下来我们一起要鉴赏这首词的下阙。
(指定一学生朗读)
师:这位同学朗读得相当有感情,作者描绘了哪些景象?
生:“小乔出嫁了,雄姿英发”。
师:这句写了周瑜的哪一方面?
生1:他爱情甜蜜,婚姻美满。
师:对。
生2:写他潇洒。
师:也不错。
生3:写他年轻。
师:也很有道理 (板书:年轻)
师:还有哪方面的?找具体的语句。
生: “羽扇纶巾,谈笑间,墙橹灰飞烟灭”
师:这句在写什么?
生:写他有指挥军队,战胜曹军。
师:指挥时,他的神态怎样?
生:“谈笑”。
师:说明什么?
生:指挥若定,展现了他高超的指挥才能。
师:想看看周瑜指挥大军和火烧赤壁的情景吗?
生:想。
师:好,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周瑜,体会周瑜的卓越才能。
(播放《周瑜点将和火烧赤壁》)
师:到这里,即周瑜年轻有为的形象,不仅浮现在作者眼前,也出现我们眼前。
(板书:年轻 有为)
师:这是作者在咏史。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作者写这首词的画像,从这画相中,你看出什么了?
(出示——画像)
生1:郁闷
生2:身体欠佳 (笑)
师:也对。
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关注苏轼写这首词的背景。
(出示 《念奴娇·赤壁怀古》写作背景的文字)
师:现在知道为什么要“多情应笑我”了吧?
生1:笑自己居然与周瑜相提并论。(人家一个大都督,我一个凡夫俗子)
生2:笑自己老大无成
师:都有道理,是吗?
师:同学们,面对这大江赤壁,想到自己的老大无成,联系自己的政治处境,于是作者发出了“人生如梦”的感叹。
师:同学们,自这首词问世以来,对“人生如梦”这句有许多的争论,有人说反映了作者消极的思想,也有人有不同的意见,你认为呢?大家一起讨论一下吧。
(学生讨论)
生:1、我认为,苏轼如此地执着,到头来也老大无功,壮志未酬,而周瑜呢,年轻有为,功勋卓越,太伤感了。
2、即使是风流人物,英雄豪杰的周瑜,不也被这“大江”的“浪”淘尽,淹没了吗?所以说,“人生如梦”,所以说有消极的意味。
3、苏轼尽管有“人生如梦”的感叹,然而,作者的人生态度,还是比较洒脱豁达的,“一尊还酹江月”,他“还是举起酒杯,祭奠这万古长存的大江与明月吧”,还是把这苦闷,这压抑寄情于这滚滚长的长江、高悬的明月吧!
师:同学们,这首词虽有消极的意味与成分,但,它并没有影响全诗的格调与意境,这豪迈、雄壮的意境和略带消极(伤感)的情绪与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歌同出一辙,两词都写到了长江,也发表了对人生的态度,同时,也都用酒表达了豁达的心胸。好,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感受同样豪放的歌曲。
(学生欣赏《三国演义》的主题歌,提示学生关注歌词)
(五)拓展训练:
千里快哉风”作结。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首词。
(出示苏轼图像与《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六)课堂小结:
生1:让我了解了宋词另一词派——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苏轼的风格——雄壮、豪迈。
生2:让我更深入而全面地了解了词人苏轼,尤其是他写这首词时壮志雄酬又不失豁达的胸襟,太让人感动了。
生3:让我再一次深刻体会到了“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内涵。
生4:让我在课后会更深入地讲究宋词两派别的风格,也让我在今后的业余时间有方法去鉴赏宋词----比较法、讨论法、朗读法。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也很有体会。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背诵这首词来结束今天的课吧!
(学生背诵全词,播放音乐)
师:下课,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汇总14篇)篇二
文杰。
教学目标:
1.体会词人的豪放词风,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2.掌握一些常用的鉴赏诗歌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情与景的自然结合;
2.英雄形象的塑造;
3、如何理解“人生如梦”。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对于苏轼,我们并不陌生。在词的发展史上,苏轼开创了豪放词的先河,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宋神宗元丰三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充团练副使。元丰五年,四十五岁的他在游赤壁时,吊古抒怀,写下了豪放词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有人说,这首词应该由关西大汉,抬着铜琵琶、敲着铁绰板来唱。到底是怎样的豪放呢?让我们一起来看影片,听朗诵,感受豪放词风。
二.自主阅读:
听录音,感受豪放;
让学生集体随影片同步模仿阅读。师把影片的声音调到微弱。
请大家借助补充注释,自主疏通字词;了解相关文学常识;上网浏览创作背景(苏轼是如何被贬谪到黄州来的);搜索关键词:乌台诗案。
可参看链接:自主阅读目标。
背景概括:
1.对王安石新政中部分措施持反对意见,被人利用,罗织了“毁谤君相”的罪名;
2.苏轼才华横溢,深得神宗赏识,招致许多朝臣的嫉妒和攻击;
3.神宗亦欲借此机会挫其锐气,并无杀他之意,遂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三.深度阅读:
板块一:上阕环境描写。
同学们初步感知了这首词鲜明的豪放风格。豪放风格也体现在上阕的环境描写中。师读上阕。环境描写给我们的总体感受可以用雄浑壮阔、撼人心魄来概括。这种特点集中体现在作者的用字上。
1、很多评论家都认为此处的形容词和动词用得传神,试以“乱”“惊”、“穿”“拍”“卷”为例,说说它们有什么表达效果。每个人只须分析一字即可。(可借助金山词霸查阅“惊”。)。
明确:“乱”写出岸边岩石山崖之险怪;
“穿”字写出陡峭山崖直插云霄的高峻;
“惊”字本义为“马骇也”,意即马受惊狂奔,写出了江水之汹涌;
“拍”字突出了惊涛骇浪与江岸搏击的力度。
“卷”:写出了波涛力量之大,展示了一幅阔大的雪浪图。
2、环境描写在文章中往往具有重要的作用,那么,本词上阕中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呢?搜索关键词:环境描写的作用。
1、环境描写可以提供人物活动的广阔空间,显示事件发展的时代背景。
2、环境描写可以展现地区风貌和风土人情,增强文章的真实感。
3、环境描写可以推动情节的发展。
4、环境描写可以从侧面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
5、环境描写可以渲染烘托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
明确:环境描写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寥寥数笔便勾画了它的雄奇壮丽,令人想到当年赤壁鏖战的壮阔场面,为下片追怀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渲染了环境气氛,为英雄的出场创设一个广阔的背景。
明确:“长江”乃历史的长河之喻,“浪”既是长江之浪,又比喻历史长河之浪。
师:好。由上文的写景出发,作者生发感叹:江山如画,地灵人杰,如此美景,自然孕育出众多豪杰,启出下阕对英雄人物的'描写。让我们进入深度阅读的第二板块:英雄人物的塑造。方法:在比较阅读中领会词人塑造英雄人物形象的方法。
先请一位男同学为我们朗读有关周瑜的诗句。
板块二:下阕怀古。
比较:英雄诗篇。
互动探究式阅读:
2.是否已经获得了一些启示?想想苏轼是怎样塑造周瑜形象的?链接:历史上的周瑜一、周瑜二(链接的内容可课后阅读)。
明确:
1、美女衬英雄,表现出周瑜的风姿潇洒、韶华似锦、年轻有为。(“小乔初嫁了”)。
2、面描写周瑜气概风度,表现周瑜风度翩翩,志气昂扬。(“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3、描写功绩韬略,表现周瑜的胸有成竹、指挥若定的非凡才华。(“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四.进入合作、探究阅读板块,理解词人的思想感情。
师:“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是说周瑜如果死后有知,魂魄回到当年的赤壁来,一定会笑我多情善感,头发早早地斑白了吧!这里有种政治理想落空的悲哀。
师:阅读离不开批判。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汇总14篇)篇三
3.学习品析,感受词人壮志难酬的心怀。
1.情与景的自然结合,借景抒情,怀古伤今;
2.诵读本词,感受诗词意境,了解苏轼的写作动因。
情与景的自然结合
讲授法讨论法
1课时
一、导入:
苏轼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是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今天我们要学习他的一首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看看是否体现出他的豪放风格。
二、生平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四川眉山人。北宋成就的文学家,改变了五代以来婉约柔靡的风格,开创了词的豪迈之风,与辛弃疾合称“苏辛”。
三、写作背景
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作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出狱后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个闲职,他在旧城营地辟畦耕种,游历访古。政治上失意,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情绪,但在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史风云人物的激发下,那种追求功业的豪迈心情,仍然是掩盖不住的。作者借景抒情,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篇,此词为其代表作。
四、解题
念奴娇,词牌名。赤壁怀古,是词要咏怀的内容。
五、诵读词作
1.听录音朗读,注意语调、停顿以及生字。
2.提问:整首诗给大家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明确:豪放、有气势、雄壮
3.诵读提示:这首词作为豪放派的代表作,应读得铿锵有力。
4.学生齐读课文。(读准字音,要有气势。)
六、结合翻译,整体把握全词。
思考:这首词上下两阕分别是以什么为主体的?有什么联系?
(景)上片:着力描绘赤壁雄奇之景借景抒情
借抒
景情
(情)下片:写周瑜的丰功伟绩,抒发个人感慨
七、重点语句分析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这两句历来被人们称道,是传颂千古的名句,为什么呢?好在哪里呢?
2.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在结构上起到什么作用?
3.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请找出最关键的几个字来分析这三句所描写的赤壁之景?
5.“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结构上起到什么作用?
6.“一时多少豪杰”,在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到底又有哪些呢?
7.“一时多少豪杰”,为什么只写周瑜?
(提示:从哪几个角度写周瑜)
a.下片着力塑造周瑜,为何要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细节?
b.“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描绘周瑜什么形象?
八、总结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苏轼才华出众,又有志为了国家而建功立业,但却遭人陷害,被贬黄州。幸而他为人心胸豁达,所以没有消沉下去,在畅游长江时写下了这篇千古名作。上阕写景,描绘了长江赤壁壮美的景象;下阕怀古,追忆了功业非凡的英俊豪杰,抒发了羡慕古代英雄、感慨自己未能建立功业的思想感情。
九、板书设计
略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汇总14篇)篇四
1、理解词的思想内容:借咏史怀古抒发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词的表现手法:借景抒情借古抒怀及旷达豪放的意境。
3、理解词的相关知识及流派风格。
借古抒情和旷达豪放的意境。
之前学生接触过词的知识以及苏轼的作品,教授本课应在复习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温故知新,讨论诵读为主,教师点拨为辅。
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诗词歌赋如绚丽的星空,辉耀古今。今天我们就欣赏一首宋词,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板书题目)。
说到宋词,我们不能不说词的发展,说到词的发展则必须说到苏轼。
词是一种和乐可唱的诗体,兴起于隋唐,盛于宋代。初始是民间艺人走街串巷时所唱的曲词,故叫曲子词,又叫诗余,长短句,乐府。词在唐代还不能入大雅之堂,诗人在写诗之余偶尔为之,晚唐五代到宋早期,词也只是写些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题材极窄。那种深邃阔大的怀古之情装不进词的形式里,词风也以婉约清丽为主。到苏轼为之一变,他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凡入诗者皆可为词。且大气豪放,一改传统,开一代词风,成为豪放一派的领军人物,使词这一文学式样,发展到空前的程度。这以后的词坛,豪放与婉约并举,清丽与壮歌齐晖。
“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词有词牌和题目之分,词牌规定了句数字数和声律,与内容无关,如“念奴娇”。词又分小令(58字内)、中调(59——90字内)、长调(91字以上)。词的段叫片或阕。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少有的奇才和全才。散文、诗歌、书法、绘画样样皆精,且成就卓著。散文与其父其弟皆为唐宋八大家,诗与黄庭坚并称,词与辛弃疾并称,书与米芾等并称四大家,画开徽州一派。苏门一家传世美谈甚多。有一副联赞道: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文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写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神宗元丰五年,当时47岁,两年前贬黄州团练副使(民间自卫队的副队长),苏早年有大志,但在党争激烈的环境下,屡遭贬斥。两年前因写诗遭人诬陷,被捕入狱,险遭杀害。但他的达观使他从未对生活失去信心。这首词就是被贬后复杂心情的反映,他借对古迹的描写和对古人古事的叙述,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情怀。
这首词属中调,分上下两片,上片写赤壁之景,抒对古代英雄的缅怀之情。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大江,指长江;淘,淘洗;风流人物,英雄人物。滔滔江水,滚滚东流,多少历史英雄,被时间的流水淘洗而去。此句交代赤壁的环境,既是写眼前之景,又含有暗喻,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大江,不是历史的长河吗。此句开头,登高怀远,视野开阔。一下子概括千古,真是大气磅礴,尽显豪壮情调。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故垒,黄州古老的城堡,一说古战场遗迹。“人道是”,即“人说是”。据考,三国时的赤壁在武昌,苏轼游得赤壁在黄州,名赤鼻矶。词人用“人道是”,可见他知,此赤壁非彼赤壁,只是借以表达怀古而已。三四句写赤壁的地点,并引出周瑜。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乱石”写山势。乱,多而杂,写山势,照应前面登高远望视野开阔,奇峰异岭尽收眼底。凸显了山势的奇崛和高峻。“惊涛”,因波涛汹涌,令人心惊,故曰“惊涛”;以显水之汹涌。“千堆雪”,巧用比喻,即显宏大又显壮观。此句写景,用笔极简,但笔力雄健,景色奇绝,场面壮观。非大手笔不能。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江山如画,”上承“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眼前所见,美不胜收,难以尽述,故曰“江山如画”。接下来则盛赞“一时多少豪杰”,在赤壁大战这个舞台上,一时间有多少英雄共同演出了着雄壮大剧。此句总结概括,上承写景,下启周瑜,收束上片。
——上片写景感怀,视野旷达,气象万千,荡人心魄。尽显豪放之风。
下片写周瑜和自己,重在叙事。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遥,因远曰遥;小乔句表面写婚姻,实则写其年少,有英雄衬美人的作用,以凸显少年英雄,奋发有为————此句写人,英雄年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羽扇纶巾”,《三国演义》给人们一个误解,以为只有诸葛亮这样装束。实则不然,魏晋上层人物以风度潇洒,举止雍容为美,“羽扇纶巾”则代表这种名士派头。“羽扇纶巾”借写服饰显其风度闲雅;“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写其韬略,胸有成竹,指挥若定,从容不迫。诗人笔下的周瑜,何其豪壮。此句凸显其英雄业绩。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神,指精神;故国,赤壁;神游故国,是说自己身临赤壁,思接周瑜,精神进入到当年的环境。“多情应笑我”是倒置句,即应笑我多情。想到周瑜34岁建立奇功,自己已近中旬“华发早生”,一事无成,两者何其不同。写自己多情,一事无成。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江山依旧,人事已非,沦落无聊,老大徒伤,于是慨叹人生,借酒浇愁。酹,将酒洒地,表示祭奠。因月在江中,故用。此句虽让人感受到作者的消极情绪和苍凉之感。但此句却难掩作者达观之情。
——下片写人,先写周瑜,后写自己;周瑜让人景仰,自己壮志难酬。
总看全词,上片重在写景,将江山之美和怀古之情融为一体,视野开阔,景色奇绝,气象万千,荡人心怀,尽显豪壮之情调。下片则重在写人,在对周瑜的塑造上,诗人借周瑜的雄姿英发,赫赫战功,彰显了一种英雄豪气。写自己消极苍凉不掩撒酒江月的豪气。这一切都营造出壮阔雄浑的意境。在表达壮志难酬的同时,让人感受着词的巨大魅力。
写景抒情,人物塑造。
烘托映衬,是用乙托甲,使甲更为突出的手法。作品从“千古风流人物”到“一时多少豪杰”。到周瑜步步缩小,而周之后,笔锋一转,引出自己。这样,前边的一切都退居到陪衬之位。到这儿读者才明白,写古人古事,只是手段,以古比今,抒情言志才是目的。
《念奴娇﹒赤壁怀古》实是苏词的代表作品,古今词坛经典,今天我们学习这首千古绝唱,不仅汲取着思想的营养,还能感受到通篇散发的艺术魅力。
1、背诵。
2、整理有关词的知识。
3、体会作品表现的豪放风格。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汇总14篇)篇五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苏轼所作,是豪放派宋词的代表作,词的主旋律感情激荡,气势雄壮。下面一起来看看这首诗的教案范文吧!
古人云:仁者爱山,智者乐水。古代的文人雅士常投身自然,抒发情怀,被贬黄州的苏东坡曾夜游赤壁,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篇《赤壁赋》,当他来到历经沧桑的赤壁矶,感慨万千,高唱大江东去,书写了一曲千古绝唱《念奴娇·赤壁怀古》。今天我们来学习这首词,共同来感悟东坡居士的复杂情感。
1、词,又叫“曲子词”(曲词、曲子) “诗余”、“长短句”、兴起于隋唐,发展于五代,全盛行于两宋。因其美妙的韵律与优美的意境深受读者的青睐。
因为格式是固定的,所以写词叫“填词”,即按词牌的格式把词填进去。如“赤壁怀古”即题目,点明词的有关内容.
2、写作背景:
苏轼二十岁中进士,力图有所作为,但他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行新法,他极力反对,写诗讽刺,于是有人搜集苏轼对新政不满的诗句,弹劾苏轼,致其入狱。这就是宋代第一起文字狱——“乌台诗案”。苏轼被捕入狱,历时五个月,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1082年,苏轼47岁,在心情极其复杂的情况下,他游赤壁时写下了这首词。
(1)思考:题为“赤壁怀古”,本首词描绘了那些赤壁景观,这些景物有何特点?
答: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由江水而岁月。形象生动传神。
3、“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这三句点明了什么?
4、讨论:词的上片,你认为哪几个词用得好,为什么
明确:“穿”、“拍”、“卷”三个动词用得好,因为这些词语生动准确的描摹出赤壁山势之险要高峻,水势之汹涌澎湃。
明确:因为周瑜婚姻美满,英俊潇洒,少年得志,功成名就。在作者心中周瑜是一位踌躇满志、叱咤风云的儒将,在周瑜身上寄托着作者的人生理想。
6、思考:你认为哪几个词语写出了周瑜的儒将风度与指挥才能?为什么?
明确:“谈笑间”生动的写出了周瑜指挥若定、从容不迫的儒将风度,“灰飞烟灭”形象的写出了强大敌人在周瑜面前不堪一击的情景。
读诗如品茶,只有用心去咀嚼,才能品出其中的真味,接下来请同学们再默读这首词,去体会词人的内心情感。
明确:47岁的苏东坡此时不但毫无建树,反而被贬黄州,面对此景,怀古思今,自然引发年岁渐老,功业未成的人生感伤。
明确:苏轼是一位深受儒、道、佛三家思想影响的文人,思想情感是复杂的,既有儒家“济苍生、报效国家”的积极进取的精神,又有道家、佛家“齐生死、等是非”的虚无思想。这首词中壮丽江山、英雄业绩,既激起了他的豪迈奋发之情,也加深了他的思想矛盾,所以苏轼在时空交织的宏大背景上抒发了人生失意的幽愤和惆怅,“酒酒入江,以酒祭月”的豪举又表现了作者在理想与现实巨大反差的痛苦之中解脱出来,把万古愁怀随江而去,从而体现了诗人超脱与旷达的胸怀。所以豪放旷达是这首词的感情基调。
答:从上片的“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一句可以看出,苏轼知道这并非历史上的赤壁,至少他对此有怀疑,但文学与历史毕竟不同,文学的真实不等于历史的真实,当他站在波涛汹涌的长江边,感受到天地的浩大与自身的渺小,在联想到当时的处境,已经情难自己,故此以景为依托,咏史抒怀。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汇总14篇)篇六
3、赏析豪放派词气势磅礴的风格。
有感情的朗诵本词,并体会词人借怀古抒发自己壮志未酬的抱负。
赏析豪放派词气势磅礴的风格。
课时:一节课。
朗诵、自主、合作、探究。
教具:多媒体课件。
一、激趣导入:
一部《三国演义》,展示了无数的英雄豪杰,当我们回首这些千古英雄时,一定有许多的感慨涌上心头,豪放派词人苏轼在缅怀这些英雄时抒发了怎样的豪情斗志呢?今天,让我们踏着音乐,走进三国,走进赤壁,走进《念奴娇赤壁怀古》。(用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的伴奏,作为背景音乐,创设情境)。
二、生生对话,了解作者。
1、回忆作者,指生回忆作者,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2、简介背景:北宋元丰五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游赤鼻矶,作词抒怀。这时苏轼年已四十七,事业无成,政治失意,借怀古以抒发自己壮志未酬的抱负。(老师总结,点击幻灯片,学生更好地了解作者的感情)。
三、朗诵课文,生生对话。
1、欣赏课文朗诵:注意朗诵的语气。(结合视频,配乐朗诵,让学生从视觉、听觉上感受,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2、学生自由朗诵,指三名学生朗诵,后全班齐读。(学生朗诵,配以背景音乐,创设情境,有种美感。)。
四、检查预习,疏通词意。(指生说词意,教师总结。)。
1、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2、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五、赏析词意,师生对话。
(一)朗诵并思考:齐读上阕,思索:
1、在上阕中,作者看到了哪些景物?这些景呈现出怎样的特点?又由景想到了什么?
2、“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词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二)朗诵下阕,思考问题:
由赤壁的景,作者忆到了周瑜,那么下阕塑造了周瑜什么样的形象?(儒雅,指挥若定,泰然自得,风流倜傥)。
六、合作探究,师生对话。
三国时期,人才辈出,可怀想的人物甚多,但作者苏轼为什么独想起周瑜?(学生讨论,交流意见。用周瑜和苏轼的资料对比,学生理解起来更清晰,更直观。)。
周瑜年仅34岁就在赤壁之战中取得胜利,成为英雄,而自己已年将半百,却被贬谪,功业无成,怎能不在感慨中生发仰慕之情呢?这正是作者一生追求理想的豪迈心情和迫切建功立业思想的表现。苏轼对周瑜“赞扬”的同时慨叹自己。
七、拓展延伸,对话自我。
本词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说说其“豪放”表现在哪些方面?(结合戏曲来体会教师播放京剧版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学生欣赏、思索,指生回答。用歌曲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豪放派词的风格。)。
八、课堂小结。
全词以江山之胜,英雄之业为题材,以纵横之笔将怀古、咏史、写景、抒情熔为一体,视野开阔,境界宏大,气势磅礴,格调雄浑豪迈,是豪放词的代表。
九、课堂练习。
默写句子:
本词的过渡句是。
直接写周瑜形象的句子是。
十、课后作业:
周瑜是战场上的英雄,“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苏轼是文坛上的英雄,诗词歌赋、书法绘画都有建树头上戴着“豪放派之祖”的桂冠;袁隆平是科学上的英雄,研究成功的杂交水稻解决了数亿人的温饱。你心目中的英雄是怎样的?请以“英雄”为题,写一篇300字的随笔。(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样的人被称为英雄,提升自我。)。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汇总14篇)篇七
3、理解苏东坡的情感矛盾。
多媒体。
1课时。
常规演讲。
一、导入:
我们星期天到长江去采风,大家都写了不少作文,谁愿意交流?
(3——4名同学交流)。
面对浩瀚长江,苏轼和我们一样感慨万千。(多媒体范读《赤壁怀古》)。
尽管地点不同,但我们和大文豪还是有不少共同的情愫。接下来请大家一边阅读苏轼的《赤壁怀古》,一边拿自己的作文与之比较,看看有什么收获。(学生阅读、比较)。
我们还是老规矩,按学习小组先小范围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
(学生分组讨论、提交问题abc)。
二、分组讨论。
(一)写景。
哪几句好?(学生读)。
我们比较一下自己的作文是如何写景的,看课文写景好在哪?(讨论)(写景:用词、修辞)。
再看几句同样写水的诗句。(多媒体“写水”)。
学生讨论3。
(二)写人。
文中怀古的对象?(周瑜)。
怎么写的?(学生齐读)。
这是一个什么形象?(众说纷纭、介绍周瑜)。
我们应该如何把人写好?(讨论)(写人:特征、典型)。
解答问题a:作者为什么先写“小乔”?(讨论)。
(1、人生得意2、裙带关系3、和自己对比)。
(三)伤今。
谁来介绍苏轼的生平?(介绍苏轼)。
填表:
项目。
年龄。
婚姻。
外貌。
职位。
际遇。
基调。
周瑜。
24岁。
幸福美满。
英俊儒雅。
东吴都督。
功成名就。
得意。
苏轼。
47岁。
屡遭不幸。
早生华发。
团练副使。
功业未就。
感伤。
文章写出内涵需要注意?(讨论)(写意:比联、真实)。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汇总14篇)篇八
3、理解苏东坡的情感矛盾。
多媒体
1、导入
许多古人,每见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如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临洞庭忧苍生,欧阳修游滁州而醉山水。他们心为山动,情为水发,锦文华章喷薄而出,留下许多千古绝唱。宋代词人苏东坡来到历经沧桑的赤壁古战场,同样情难自已,醉书一曲《念奴娇》,让世人传唱。(展示赤壁风景图及苏轼原作,进入主页面。)
2、朗读全文
(1)一位同学读,正音。
(2)齐读,感受文章。
3、疏通词语
(1)千古:长远的年代。
(2)风流:有文采有功绩。
(3)樯橹:樯,桅杆;橹,浆。这里指北军的战船。
(4)灰飞烟灭:像灰烟那样消失。
(5)华发:白头发。
(6)酹:以酒洒地,用以祭祀
4、课文分析
(1)说说你自己对这首词的感受。
(2)回答下列问题:
上阙
a、描写景色的有哪些句子?
字词、特点、角度、修辞、基调
乱、险怪、形、夸张、豪迈奔放
穿、高峭
惊、汹涌、声、比拟
拍、水石相击
卷、狂澜奔腾、形、比喻
雪、水色纯白、色
(作者抓住悬崖、陡壁、怒涛、波浪这些可视性极强、变化宏大的形象,大刀阔斧,横画纵抹,描绘了一幅奇险雄伟的画面,格调高昂。)
c、对活动在这里的英雄人物,作者又是具有怎样的情感呢?
大江滔滔,犹如历史长河,英雄人物的业绩,被淘洗变淡。这些英雄人物现在又在何方呢?不尽的怀念从中可见。“故垒”句具体话怀古的时、地、人。
d、上阙末句有何作用?
承上启下。
(是啊,“江山如此都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锦绣河山必然产生、哺育和吸引无数的英雄人物,而三国时期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猛张飞一声断喝长板陂上,俊吕布方天画戟无人能敌,诸葛亮运筹帷幄世所难当。〈展示人物脸谱〉在诸多英雄中,作者选择了谁作为咏诵的对象?)
下阙
a、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描写周瑜的?基调怎样?
b、作者自身的状况又是怎样的?基调怎样?
c、怎样理解这一矛盾(感奋与感伤)?
(结合苏轼的生平思想来看: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眉山人。二十岁中进士,力图有所作为。他觉察到北宋国力的软弱和辽夏军事政权的严重威胁,希望能抵制外辱,立功疆场。他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行新法,他极力反对,写诗讽刺。结果被新派官员弹劾朝廷,捕之入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时一度迁为翰林学士。又贬惠州,远徙琼州。终逝于常州。本首词是词人经历了乌台诗案,几乎被杀,几经周折被贬黄州,“魂飞汤火命如鸡”,经过这样的忧患被贬到黄州来,他内心有他的忧患和悲慨,但是他把这种悲慨融合在开阔博大的景色之中,而且融合在古往今来的历史之中。他把自己放在整个大历史背景之中,不是我一个人盛衰成败荣辱,而是古往今来有多少盛衰成败荣辱。本首词主要表达了词人悲慨之中的旷达和豪放。)
对周瑜的追述表现的是一种理想,而落泊失意是一种现实,感情基调的矛盾实际反映的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d、作者又是如何解决这种矛盾的?
(“逝者如斯夫”,人生美好却短暂,于是有人叹息不已,“人生苦短”;有人及时行乐,“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有人借酒消愁,“与尔同消万古愁”;也有人玩世不恭,“一场游戏一场梦”。那么,苏轼又是如何对待的呢?)
“人生如梦”,人生是短暂的虚幻的,又何必执着?洒酒入江,以酒祭月,是希望万古愁怀随江而去。感慨和动作中现出一种超脱与旷达。
总结全文
内容:感怀写景咏史抒情
基调:昂扬感奋感伤超脱
1、比较阅读
展示《江城子・密州出猎》。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归结这两首词的共同特征,即豪放词的特征。
角度、特点
思想、积极、乐观
意境、高远、壮阔
风格、奔放、洒脱
2、课堂检测
(1)、名称:词的全名为、,又称、、长短句、琴趣、乐章等。
(2)、分类:按字数分有、、长调(92字)。按节数分有、、三叠、四叠。
(3)、流派及代表词人:豪放派,代表词人有苏轼、;、,代表词人、、姜夔等。
1、能够体会怀古诗将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特点。
2、体会作者壮志未酬的苦闷心情
3、有感情的朗诵词
能够体会怀古诗将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特点。
体会作者壮志未酬的苦闷心情
教学方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步
1、齐读(初步感受词的豪放气势)
2、自由朗读(把握感情读)
3、老师和学生一起有感情的朗读本词(老师读上片,学生读下片)
4、作朗读指导:(开篇三句,起笔空阔,气势不凡,应读得有力度。中间“乱石……千堆雪”写了江涛汹涌,浪花狂卷的壮丽景色,应读出一种豪迈语气。下片中对周瑜动人容貌和出众才华的句子“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应读出羡慕景仰的语调。最后,“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表达的是作者宦途失意的无限感慨,应读出那种忧伤,失望、无奈的语调)
5、结合朗读指导,学生再次有感情的朗读本词。
1、点一名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词的上片,
2、提问:作者具体描写了赤壁哪些景观?面对这些景观作者生出什么样的感慨?
板书:所见所想
大江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惊涛、浪花一时多少豪杰
3、提问:“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词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承上启下的作用(可用《沁园春*雪》里“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在那首词中的作用作提示)
4、下片中,描写周瑜的句子有哪些?
明确: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6、从描写周瑜的句子中,我们想想在苏轼心中周瑜的形象是什么?
(板书):婚姻美满年轻有为受明君器重功绩卓著
7、从周瑜在苏轼心中的形象,来分析作者为什么怀念周瑜,其目的是什么?(讨论)
(板书):对周瑜的仰慕之情来反衬自己的失意,抒发自己年将半百而功业无成的感慨
苏轼:爱妻离世早生华发蒙昏君冷落功业未就
8、有人说:“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含有消极成分,你怎样认为?
明确:言之成理即可(梦:生命短暂与江月永恒的对比,沧伤的历史感)
(若说消极:请对苏轼留几句鼓励的话)
9、人生没有一帆风顺,在当你屡屡遭遇挫折后,你又以怎样的心态面对?
明确:言之成理即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挫折意识)
三、小结
本堂课在熟练的朗读基础上,着重分析了词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特点,同时对文章的思想情感作了细致分析。
在理解基础上背诵本词,并默写本词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汇总14篇)篇九
1、把握本词“景、史、情”相融合的写作特色。
2、通过对语言的分析,把握内容,感受风格,领会思想。
多媒体课件
课内赏析课
一课时
一、提问方式复习作者
一首诗词,要读懂,首先仍是字词入手。语文实为“文字、文章、文学、文化”。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朗读,同学评价,学了这么多年的语文,读得怎么样?应该怎样读?
2、检查字词的理解见。
3、集体朗读。
4、师范读或者听多媒体的朗读
解释:词与诗歌不一样,押的是入声韵。入声韵现在已不存在,现在无锡的老言颇有点相像。举例试用无锡话读。入声韵的特点是压抑,此词虽然是豪放词,然归根结底是压抑的情感。
5、学生朗读,要求:体会文化。
三、品味鉴赏:词是有章法的,理解词要一层一层的看。全词共八句,分别是:
1、第一句从眼前江景起兴,由眼前的大江联想到历史长河,引出对往昔英雄的怀念。
讨论:你认为第一句指的是眼前的'大江吗?
哪几个词是最有历史感的?“浪淘尽”是什么意思?
(任何英雄人物都会掩埋在历史的长河中,起笔苍凉)
2、点明怀古内容,引出古战场。
故垒西边……这是真是赤壁吗?何以见得?
3、正面描写赤壁景色,突出江流气势和赤壁的雄奇。
“乱石穿空”写什么?“惊涛拍岸”突出什么?“卷起千堆雪”写什么?
(写山,雄俊,力度。惊涛,表明水,江流的湍急。雪在质感上比浪形象,生动)
4、过渡,承上启下,由写景到写人。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怎样联想到英雄的?
(得江山,造江山,是一种野心的表达,看到美景,想拥有,以江山代表自己的成就。
5、写周瑜英雄形象,以美人陪衬英雄,突出少年得。
写英雄为什么一定要写美人?
(周瑜当年34岁,英气,才华,美人爱英雄自古以来就如此,美人嫁英雄相得益彰。如果东风不与周郎便,那么美人就不是他的了。
6、写周瑜赫赫战功,以曹军惨败反衬周瑜儒将风流。
讨论版本中的“墙橹”“强虏”哪一个词好?
为什么是“羽扇纶巾,儒将风流”?
7、由怀古到伤己,抒发自己年近半百而功业无成的感慨。
为什么想周瑜会伤自己?(年龄、功业相比)
这是怎样的心情?(抑郁)
多情应笑我,多的是什么情?(抑郁之情,早生华发,一“早”字体现此情)
8、洒酒酬月,表现自己化解胸中郁闷,以求精神超脱的心态。
“人生如梦”“人间如梦”哪个更好?
(一指个人,一指所有人。此词更多指的是对自己人生无法把握,虚幻的。人间,则指普遍心态,个人认为,还是“人生”较好。
9、与周瑜相比之后的感叹:江山在,周郎不在,东坡在,事业不在最后只能洒酒祭江,豪放中见旷达,苍凉中见洒脱。
四、小结豪放词的特点
1、要有壮阔景。
2、要写英雄事。
3、要表功业志。
4、要抒苍凉的情。
五、迁移
以此法读下一首《京口北固亭怀古》。要求:一句句分析,说出理解来。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汇总14篇)篇十
1、感受诗歌的壮阔意境和豪放风格。
2、培养学生“感知――体悟――评析”鉴赏诗歌的本事。
1、指导诵读,整体感知全诗的感情基调和意境。
2、品味鉴赏诗歌的语言,体会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特点。
1、体会诗人无奈、失意又旷达洒脱的复杂情感。
从诵读、品味入手,领略诗歌的壮阔意境和豪放风格,体会诗歌情感和艺术风格。
培养学生“感知――体悟――评析”鉴赏诗歌的本事;
体会诗人无奈、失意又旷达洒脱的复杂情感。
教法、学法:
教法:
1、以诵读带动自悟。
2、多媒体辅助教学。
3、阅读与启发结合。
4、讨论与探究为主。
学法:
诵读诗歌悟情感;个性解读赏艺术;知人论世探主旨。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刚才这首歌让人听得活力满怀。古往今来,文人墨客,触景生情,借古抒怀,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伟大的诗篇。公元1082年,一代文豪苏轼,已近知天命之年,此时被贬黄州两年有余,当他来到黄州城外险峻沧桑的赤壁,同样情难自已,写下了千古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诗想传达这位伟大诗人什么样的情感呢今日,我们就走进苏轼,感悟这首诗。
二、初读,感知诗歌之风格
朗读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抑扬顿挫,并且是情感的准确表达。我想从朗读中看看大家对这首词有什么感受。
1、学生初读(女生读,齐读,男生读)
2、教师范读
3、小组交流并探究,整体感知情感,说一下这首诗的感情基调。(看学生感受情景而定,如果学生感受不一样,需尊重学生感知体验,留待精读进一步解决。)
这首诗的整体基调:豪放
附:“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歌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坡为之绝倒。”
――俞文豹《吹剑录》
三、精读,体悟诗歌之情感。
解题:《念奴娇赤壁怀古》
明确参考:这是一首咏古抒怀诗。上片写景,下片写人。
1请找出上片中你最喜欢的一句词,小组内交流,说说这句词写了什么样的景,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并有感情的读出来。(朗读能够个人,也可组内共同。)
朗诵指导:上片: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语音浑厚,情感激昂。“大江”“浪”要重读,“千古风流人物”要逐步由低到高。强调对风流人物的赞美。“东去”“淘尽”语调较低,以显江水和历史的流逝。“风流人物”指的是真性情,才华横溢,情感丰富的人物。
(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穿空”“拍岸”“卷起”重读,情感激越,气势宏大。“穿”表现的是山石的高耸高峭,用夸张的修辞手法,从绘形方面写了赤壁山石的特点,“拍”字汹涌的江水和岸边的山石相撞击,二者相撞击有很大的声音。从声音方面写了赤壁山石的特点。“卷”字,形象地表现了赤壁之水的狂澜奔腾,“千堆雪”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把浪花比作白雪,形象地写出了浪花雪白的颜色。
(3)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山”字拖音,“画”字拖音,有画卷展开之感。“豪杰”重读。
明确:写出了壮阔之景。
2小组交流探讨:说一说诗中下片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周瑜作者为什么选择选择周瑜
(1)“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简便愉快热烈。“飞”“灭”轻读,用于突出周瑜指挥若定,曹军一溃千里之状。初”一女子刚出嫁时是最美的,更何况是江南美女小乔呢,小乔是江南一带的绝色美女,俗话说,美女配英雄,小乔嫁给他,证明周瑜年轻有为,春风得意。有一种版本“强虏”,没有“樯橹”形象,更能扣住赤壁之战的特点。“羽扇纶巾”写出了周瑜的儒将风范。
周瑜苏轼
年龄:25岁47岁
生活:幸福美满屡遭不幸
外貌:英俊儒雅早生华发
职位:中郎将东吴都督团练副使
事业:功成名就功业未成
我们能够看出,咏叹不是目的,最终是为了抒怀。借周瑜之形象抒发自我内心之情感,表现了自我年岁渐老,事业难成,壮志难酬的情感。
明确:写出了风流之人。
(2)“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读出抑郁,无奈,低沉,凝重的情感。“如梦”“江月”轻读,体会此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寄情江月的无奈之情。(教师启发:如果换成“老当益壮,会将缚住苍龙”或者“人生有命,蹉跎泪伴终生”,能够吗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情感的复杂性)
教师点评并明确:这句既有壮志未酬的无奈,也有寄情江月的旷达。
四、美读体味壮景豪情
统观全诗,本文中作者的情感是复杂的,有变化的,开始用激昂慷慨的情感写出了赤壁的壮阔之景,然后咏史而写出了年少有为的风流人物周瑜。然后引出“早生华发”的惆怅失意、抒人生如梦之情,到最终都归于其旷达的心态有机地结合起来,极尽笔墨,挥洒豪情,书写长江,书写赤壁,书写英雄周瑜,书写人生的况味,可谓“壮语盘空,情溢大江”。
五拓展苏轼(或子瞻、东坡),我想对你说......
(设想,你是苏轼的同事,朋友,妻子,晚辈,长辈,读者,或者苏轼本人,想对苏轼说些什么呢)
感激你,东坡。仕途坎坷,人生无奈,但你用你旷达的胸襟,把这些窘迫苦难,连着滔滔的江水,连着赤壁的沧桑,连着千古的英雄,都化为了你杯中的美酒,化为了明月的清辉,化为了壮丽的意境,化为了豪放的情感,留下了这千古名篇,让它在人类礼貌的星空中闪耀着夺目的光辉!
结束语:感激赤壁,成就了旷达而成熟的苏轼;感激苏轼,书写了这豪放壮丽的诗篇;感激大家,让我们共同沉浸在了这诗意的课堂!多谢大家!
六作业布置:
1、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
2、预习《定风波》,比较《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定风波》的感情异同。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汇总14篇)篇十一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东去的江水冲尽了往昔的风流故事,却化不开词人心头的一片苦闷。一切随波而逝,惟有今人怀古思念时的惆怅与无奈。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月光下的江水似乎愤怒了,这滔滔江水击打的何只是水中乱石,何只是绵延江岸;卷起的又何只是层层江浪,阵阵风波?遥想三国赤壁之战,决战决胜的少帅周瑜,何等潇洒、何等睿智、何等意气风发!再想今日的自己,空有一腔报国热血,却壮志难酬。于是这奔流不息的江水卷起的是心中难平的心绪,拍打的是仰慕英雄却悲叹一事无成的心灵,穿空的是此时慨叹人生失意的精魂!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这,就是苏轼:一个永远屹立不倒的人,终将心绪抚平,笑看世间潮起潮落。一杯酒祭奠英雄豪杰,仍不便愿与英雄豪杰为伍的壮志雄心,也祭奠自己逝去的年华,实现这未殆尽雄心壮志。
苏轼这个一生沉浮在进退荣辱,悲欢离合的.人,自然会慨叹“人生如梦”。
“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
是啊,古今如同一梦,而许多人未能从梦中醒来,却在旧欢新怨的怪圈中轮回、反复。这才是人生的最大悲哀。但苏轼依旧清醒,因为,人生的痛楚,摔打炼就了这样一个敢爱敢恨,豁达超然的一代词宗。
说他敢爱敢恨,是因为“一曲阳关情几许”,送别友人他恳切真诚;“明朝酒醒何处,肠断紫玉箫”,离别之时他肝肠寸断;“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掉念亡妻他欲哭无泪。他主张改革而又不赞成王安石的变法,司马光尽废新法时,又骂他是“司马牛”。正是他的敢爱敢恨,直言不讳地指点时政,使他这个“多情者”早生华发,他也因此屡遭贬谪而一生坎坷。
“酒酣胸袒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在开朗之时不忘为国效力,一如王勃“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的慨问。“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便是苏轼的气魄,即便是憧憬,也奔放豪迈。又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一如杜甫“荡胸生层云”的旷达胸襟与气魄。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又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一蓑烟雨任平生”,一生的风雨换来苏轼泰然自若的一笑。没有人比他更超然物外,更兀傲伟岸,更刚烈坦荡的了。就是这样一个傲岸的人,虽然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写就的诗词却依旧雄健奔放,挥洒自如,仍旧志不灭,心不死。“风雨”不怕“斜照”、“相迎”不喜,无可不可,便是参透后的一种超然物外的至高境界。
苏轼一生虽未能“定风波”,却未随波逐流,泯然众人,终是一生坦荡,无怨无悔。“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便是苏轼的如梦人生。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汇总14篇)篇十二
长风席滚,你孤立舟头,青丝随风飞扬。衣襟猎猎作响,你深远的目光照射思想的天空中,望见了什么。东坡,你不孤独,因为你有才情相伴。
孑然间,你蓦的追忆起那江南氤氲的美景,联想起了那朋友相别时的悲伤,轻吟起淡然的词句。“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渺渺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幽远的声音在风中飘走,消融在你心里的尽头,我知道,你想忘记孤苦,忘记无依。但你淡然而笑。
你在我心中是那么完美,又是那么虚渺,看不清。你尘封的词句使我联想起你的身影,却摸也摸不到。
丙辰中秋,共赏明月。你品着樽中美酒,拂袖而笑,对酒当歌。“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你用智慧的双眼与明亮对话,用耳廓接受那只有你自己听得到的天籁之音。望着月亮慢慢下移,渐渐地,你有品出酒中的苦涩袭人。思念顿时涌上心头,你迷离间望见了子由的身影,有弥散在夜里静谧的空气中;你又吟道:“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你摇了摇头。美酒并没有扰乱你的思维,终于,你无法摆脱你生来的秉性,豁达地聊以自慰,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发出真挚的祝愿:“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你知道中秋之夜早晚会离去,便微笑的告别那令你思绪万千的明月。
苏轼,你面对美景,不会一看而了,而会写下:“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的词言。网面对生活中的不顺,苏轼懂得自我开解,吟出“夜阑风静彀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看破红尘孤舟远行的自足乐观。
眼前,滚滚长江东逝,你有志报国,壮怀难酬。长江汹涌奔腾,气壮山河,你在其中,赞而忘我,“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骇浪搏击着江岸,卷起千仞的雪浪,引起了你不由的遐想,豪杰涌现在你心头,回想三国时候的有怀之士,想起周瑜在杀而指挥作战:“遥想公瑾时,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关间、樯橹灰飞烟灭。”东坡你向往周瑜,渴望成为周瑜那样的人,同样,写你一样,同怀着一颗报国疆场的热忱之心。而现实却是那般残酷,你无情被贬,与有志报国的决心大相抵牾。但你仍秉持着一颗达观的心。
苏东坡,也许你只是茫茫历史长河中的一颗闪亮的水滴,但你用你的心灵感动着我,感动着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品味东坡,忘能品出可贵的甘泉,激励我前行。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汇总14篇)篇十三
3 理解苏东坡的情感矛盾。
多媒体
1 导入
许多古人,每见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如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临洞庭忧苍生,欧阳修游滁州而醉山水。他们心为山动,情为水发,锦文华章喷薄而出,留下许多千古绝唱。宋代词人苏东坡来到历经沧桑的赤壁古战场,同样情难自已,醉书一曲《念奴娇》,让世人传唱。(展示赤壁风景图及苏轼原作,进入主页面。)
2 朗读全文
(1)一位同学读,正音。
(2)齐读,感受文章。
3.疏通词语
(1)千古:长远的年代。
(2)风流:有文采有功绩。
(3)樯橹:樯,桅杆;橹,浆。这里指北军的战船。
(4)灰飞烟灭:像灰烟那样消失。
(5)华发:白头发。
(6)酹:以酒洒地,用以祭祀
4.课文分析
(1)说说你自己对这首词的感受。
(2)回答下列问题:
上阙
a 描写景色的有哪些句子?
字词 特点 角度 修辞 基调
乱 险怪 形 夸张 豪迈奔放
穿 高峭
惊 汹涌 声 比拟
拍 水石相击
卷 狂澜奔腾 形 比喻
雪 水色纯白 色
(作者抓住悬崖、陡壁、怒涛、波浪这些可视性极强、变化宏大的形象,大刀阔斧,横画纵抹,描绘了一幅奇险雄伟的画面,格调高昂。)
c、对活动在这里的英雄人物,作者又是具有怎样的情感呢?
大江滔滔,犹如历史长河,英雄人物的业绩,被淘洗变淡。这些英雄人物现在又在何方呢?不尽的怀念从中可见。“故垒”句具体话怀古的时、地、人。
d、上阙末句有何作用?
承上启下。
(是啊,“江山如此都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锦绣河山必然产生、哺育和吸引无数的英雄人物,而三国时期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猛张飞一声断喝长板陂上,俊吕布方天画戟无人能敌,诸葛亮运筹帷幄世所难当。〈展示人物脸谱〉在诸多英雄中,作者选择了谁作为咏诵的对象?)
下阙
a. 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描写周瑜的?基调怎样?
b.作者自身的状况又是怎样的?基调怎样?
(补充:建安三年东吴孙策亲自迎请二十四岁的周瑜,授予他“建威中郎将的职衔,并同他一齐攻取皖城。周瑜娶小乔,正在皖城战役胜利之后。)
项目 周瑜 苏轼
年龄 24岁 47岁
婚姻 幸福美满 屡遭不幸
外貌 英俊儒雅 早生华发
职位 东吴都督 团练副使
际遇 功成名就 功业未就
基调 感奋 感伤
c.怎样理解这一矛盾(感奋与感伤)?
(结合苏轼的生平思想来看: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眉山人。二十岁中进士,力图有所作为。他觉察到北宋国力的软弱和辽夏军事政权的严重威胁,希望能抵制外辱,立功疆场。他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行新法,他极力反对,写诗讽刺。结果被新派官员弹劾朝廷,捕之入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时一度迁为翰林学士。又贬惠州,远徙琼州。终逝于常州。本首词是词人经历了乌台诗案,几乎被杀,几经周折被贬黄州,“魂飞汤火命如鸡”,经过这样的忧患被贬到黄州来,他内心有他的忧患和悲慨,但是他把这种悲慨融合在开阔博大的景色之中,而且融合在古往今来的历史之中。他把自己放在整个大历史背景之中,不是我一个人盛衰成败荣辱,而是古往今来有多少盛衰成败荣辱。本首词主要表达了词人悲慨之中的旷达和豪放。)
对周瑜的追述表现的是一种理想,而落泊失意是一种现实,感情基调的矛盾实际反映的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d. 作者又是如何解决这种矛盾的?
(“逝者如斯夫”,人生美好却短暂,于是有人叹息不已,“人生苦短”;有人及时行乐,“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有人借酒消愁,“与尔同消万古愁”;也有人玩世不恭,“一场游戏一场梦”。那么,苏轼又是如何对待的呢?)
“人生如梦”,人生是短暂的虚幻的,又何必执着?洒酒入江,以酒祭月,是希望万古愁怀随江而去。感慨和动作中现出一种超脱与旷达。
总结全文
内容:感怀写景咏史抒情
基调:昂扬感奋感伤超脱
1. 比较阅读
展示《江城子·密州出猎》。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归结这两首词的共同特征,即豪放词的特征。
角度 特点
思想 积极、乐观
意境 高远、壮阔
风格 奔放、洒脱
2.课堂检测
(1)、名称:词的全名为 ,又称 、 、长短句、琴趣、乐章等。
(2)、分类:按字数分有 、 、长调(92字)。按节数分有 、 、三叠、四叠。
(3)、流派及代表词人:豪放派,代表词人有苏轼、 ; ,代表词人 、 、姜夔等。
全文赏析(略)
附录:历代评论家对本首词的评价和相关资料:
大艺术家即便错,也会错出些魅力来。
一个人是要在忧患艰危之中,才能看到他的感情品格操守的。 【加拿大】叶嘉莹
根到九泉无曲处,此心只有蛰龙知。 苏轼《王复秀才所居桧二首之二》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李煜《乌夜啼》(只有悲哀没有反省和超脱)
举杯邀明月,对影三人。 李白(是寂寞悲哀之中的飞扬)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汇总14篇)篇十四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是苏轼最为著名的千古名篇之一,其豪迈之气让阅读者不禁大受感染,为人们所深深喜欢。编辑收集整理,希望大家喜欢!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字词解释:
大江:指今天的长江。
淘:冲洗,冲刷。
故垒:黄州古老的城堡,推测可能是古战场的陈迹。过去遗留下来的营垒。
周郎:周瑜(175-210)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省庐江县西南)人。东汉末年东吴名将,因其相貌英俊而有“周郎”之称。周瑜精通军事,又精于音律,江东向来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公元208年,孙、刘联军在周瑜的指挥下,于赤壁以火攻击败曹操的军队,此战也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公元210年,周瑜因病去世,年仅36岁。(安徽庐江有其周瑜墓。)。
雪:比喻浪花。
遥想:形容想得很远;回忆。
小乔:乔公的小女儿,生的闭月羞花,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是周瑜之妻;姐姐大乔为孙策之妻,有沉鱼落雁、倾国倾城之貌。
英发:英俊勃发。
羽扇纶巾:手摇动羽扇,头戴纶巾。这是古代儒将的装束,词中形容周瑜从容娴雅。纶巾:古代配有青丝带的头巾。
樯橹:强大之敌,指曹军(樯橹: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战船。樯,挂帆的桅杆。橹,一种摇船的桨)。
人生:现有版本作人间。
尊:通“樽”,酒杯。
酹:(古人祭奠)以酒浇在地上祭奠。这里指洒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
作品翻译:
长江朝东流去,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祖国的大好河山啊,那时有多少英雄豪杰!遥想当年周公瑾,小乔刚刚嫁了过来,他的姿态多么的雄峻: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神游于三国战场,该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过早地生出白发。人生就像做了一场大梦,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饮共醉吧!
作品背景:
这首《念奴娇》词作于1082年(神宗元丰五年),时因”乌台案"被贬黄州已两年余。黄州城外的赤壁(鼻)矶风景优美,是文人清赏之地。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十八载东坡语:
黄州西山麓,斗入江中,石色如丹,传云曹公败处,所谓赤壁者。或曰非也。曹公败归,由华容路,路多泥泞,使老弱先行践之而过,曰:'刘备智过人而见事迟,华容夹道皆葭苇,若使纵火,吾无遗类矣。今赤壁少西对岸即华容镇,庶几是也。然岳州复有华容县,竟不知孰是。今日,李委秀才来,因以小舟载酒,饮于赤壁下。李善吹笛,酒酣,作数弄。风起水涌,大鱼皆出,山上有栖鹘,亦惊起。坐念孟德、公瑾,如昨日耳。苏轼这里所描述的风起水涌景象和对曹操、周瑜赤壁之战的联想,在这首《念奴娇》词和《赤壁赋》中都有鲜明生动的反映。
值得注意的是,苏轼对于黄州之赤壁是否是三国时的赤壁之战的故地是颇存疑虑的。
作品赏析: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两句是在前面所闻所见的基础上由于感情的激越而发出的赞叹之语。由于对赤壁的赞美,联想到当年在此鏖战的众多英雄豪杰,现在是美丽如画的山河依旧,可是当时为之角逐的英雄却不见了。这一句不仅回应了第一句,而且为后面具体写周瑜做了过渡。
下阕集中笔墨写周瑜。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写周瑜的飒爽英姿,意思是说想当年小乔嫁给了周瑜,英雄美人一时传为佳话。据史料记载,建安三年,东吴孙策亲自迎请二十四岁的周瑜,授予他“建威中郎将”的职衔,并同他一齐攻取皖城。周瑜娶小乔,正在皖城战役胜利之时,其后十年他才指挥了有名的赤壁之战。此处把十年间的事集中到一起,在写赤壁之战前,忽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生活细节,以美人烘托英雄,更见出周瑜的丰姿潇洒、年轻有为,足以令人艳羡;同时也使人联想到:赢得这次抗曹战争的胜利,乃是使东吴据有江东、发展胜利形势的保证。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尽烟灭。”这句话着墨不多,画出了周瑜在赤壁大战中运筹帷幄,指挥若定,风度潇洒的神态。“纶巾”是从服装上突出周瑜超人的风度。“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写他才能过从。词中只用“灰飞烟灭”
作品思想:
抒发了词人对昔日英雄人物的无限怀念和敬仰之情以及词人对自己坎坷人生的感慨之情。“人生如梦”,抑郁沉挫地表达了词人对怀才不遇的无限感慨。“一樽还酹江月”,借酒抒情,思接古今,感情沉郁,是全词余音袅袅的尾声。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嘉v(宋仁宗年号,1056~1063)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以上这篇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不妨分享给您的好友吧。更多古诗词尽在:诗句大全!
搞笑谜语,脑筋急转弯,祝福语,每日惊喜不断,!可通过扫描本站微信二维码或者添加微信号:miyu_88,即可进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