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工作计划中,教师可以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制定教学方法和措施。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供大家参考。
六年级科学学科教学工作计划大全(21篇)篇一
我们要怎么写六年级科学教师教学工作计划呢?在学生们稚嫩的心里最看重教师对他的态度,教师的爱最具有吸引力,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六年级科学教师教学工作计划”,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提升,对教师的理论素养、专业素质及教育教学观念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就应当能够做到主动学习、成为新型的专业化教师,贴合时代的发展要求。必须要做到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于是,我针对自我的特点制定了个人本年度的教学计划:
1、学高为范,育人先律己。
首先要提高自我的政治思想素质。教师的政治取向、道德素质、教育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对学生的直接影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引导学生树立各种正确的观念。吸取他人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了解现代教育教学的新理念。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新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景组织教学。尽量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促进个人专业发展,确立教学新理念。
经过这学期的教学实践,我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平时进取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学研究活动。并且自学并总结了专业化笔记;在全校组织的钢笔字书法大赛中,获得了较好的名次。在专业教学课题探究中,题目是《研究提高学生的计算本事》。在课堂实施中,我时刻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进取性,创设民主、平等、和谐,充满浓浓兴趣的课堂环境。允许学生犯错误,使学生在不断的错误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并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本事。多给学生一些表现的机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本事。后的教学工作中还需不断地改变策略,以便到达更好的教学效果。
3、学习和发展的资料和途径是全方位的。
今日是一个开放的信息社会,信息的渠道十分广泛,还包括社会考察、网络学习、课题研究。观摩外校的学习,学术讨论、实践行动研究等。此外,学习资料也不仅仅局限于教材和教学法,而应当是更广泛的知识领域。要让自我真正做到“给学生一碗水,自我要有一桶水的本事”
本学期,我担任小学五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我以一个母亲的身份去爱我的学生。孩子的心是纯洁的,她们能体会到你给予他们真诚、严格的爱。
厚爱差生,我真正做到以情动人:首先做到“真诚”二字,即我在学生面前不敢有丝毫虚伪与欺哄,做到言出必行;其次做到“理解”,即能感受差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表现和看法,如对学习的畏惧、犹豫、满足、冷漠,错误的想法和指责等,信任中差生,鼓励他们自由讨论。最终做到“理解”二字,即经过学生的眼睛看事物。由于我能善意理解他们,高兴地理解他们,所以促进了中差生不一样程度的提高和发展。
其次,认真制定教学计划,注重研究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进取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公开课,并能经常听各教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我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简便、认真的形象去应对学生。按照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学科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教育是爱心事业,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本人时刻从现实身心健康,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对于个别差生,利用课间多次倾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进取应对人生,而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经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我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梦想。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自我的教学水平,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个别差生的辅导,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
一、基本情景分析。
1、学生情景分析:
二年级共有学生46人,其中女生27人,班内大多数学生对语文学习有较浓厚的兴趣,基础知识掌握扎实,上课能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但在阅读、说话方面本事差。也有刘路等几个学生由于基础差,学习不够扎实等原因,拖班内后腿,有待本学期帮忙提高。
2、教材情景分析:
本学期教材按文化主题共分为八个单元。识字教学贯穿于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在语境中识字、理解词语。“综合学习”对知识、本事进行系统学习。本册教学重点、难点是: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运用学过的词语。
二、任务要求。
1、教学目的要求。
本学期要求会认识生字274个,要求会写生字259个。学会用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在阅读方面要让学生用正确流利的普通话朗读课文。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自我喜欢的成语及格言警句。能见要讲述自我感兴趣的见闻,有表达的自信心。能写自我想说的话、想象的事物。
2、质量教育目标。
针对上学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景,本学期要抓好学生对二类字的掌握,争取能百分之百认读。在平时的学习中,注重对学生阅读本事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使学生全面掌握知识,力争期末考试中多数学生到达a级。
3、教研课题: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
课题目标:经过各种文字材料、学生的生活经历,每一天对自我感兴趣的人和事写下来。
4、素质教育目标。
鼓励学生运用多样的学习方式的识记巩固生字,培养学生识字兴趣和独立识字的本事,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尤其要在阅读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阅读实践中识字。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培养学生向往完美的情境,学会积累并养成积累的习惯。
三、具体方法和措施。
1、引导学生主动识字。引导学生在已有的识字基础上主动识字。运用偏旁部件和形声字构字规律记忆字形,并能组词造句。
2、加强书写指导。练好铅笔字在书写前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字的每一部分在田字格的位置,注意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写字姿势,是他们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3、重视朗读训练。朗读方式要多样,经过分组读、团体读、对读、配乐美读、分主角表演读等。在学生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领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并经过读表达出来。
4、阅读教学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质疑问难,能说出自我的阅读感受。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及交流阅读感受的时间,鼓励学生互相释疑。
5、口语交际时,注意根据教材早布置,让学生做好准备,到时有话可说。同时重视创设情境,经过各种方式引起话题,激发学生兴趣。交际过程中要进取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中去,为学生供给模仿的对象。同时善于发现学生交流过程中精彩的语言给予肯定使其感受到交际的乐趣。
一、
1、学生经过在培训班的一周一训练的学习课程,使学生用一种最短的时间记住所学的小组合,提高舞蹈素养、提高综合性的艺术素质。
2、这学期的任务是,让学生学会并且掌握舞蹈的基本技巧和考级的部分组合。
二、教学资料。
在冬季来临,学生在上舞蹈课的时候,必须先让学生的身体预热,如:高抬腿、蹦跳等等。
1、基本功训练;。
四级的学生在舞蹈基本功训练中就要注重学生的形体方面了,在横、竖叉都能够的下,腰部训练就要强化些了,下腰、撒手控腰、甩腰抓脚是重要的一部分了,在反应快和掌握好的学生能够在开一下五级学生的知识。
五级的学生要比四级的学生思维方面更理解的快些,基本功技巧方面要学的比较多些,这学期要开展前卷腰、后卷腰,在训练的时候必须要注意学生的规范性,安全性。
2考级资料。
一级资料。
(北舞)1走步、2音乐反应、4手臂动作、5弯腰、转腰、6前压腿、8脚位、
(舞鞋)。
四级资料。
(舞鞋)1小浪花、3游泳、4小帆船、6蝴蝶、8积木乐园。
五级资料。
(舞鞋)1我和小鸟来唱歌、3花摇篮、5火鸡、7西班牙蝴蝶。
考级完成步骤。
一级。
每节课完成两个组合(北舞、舞鞋各一个)。
四级。
每节课完成两个半组合,(北舞、舞鞋各一个在学完两个组合的时候,开始引入北舞的下个组合,这个组合能够先学一下组合的基本动作,这样以便下节课的学习)。
五级。
每节课完成两个半或三个组合,(北舞、舞鞋各一个在学完两个组合的时候,开始引人北舞的下个组合,这个组合能够先学一下组合的基本动作,这样以便下节课的学习)。
一、指导思想。
以转变观念、外树形象、内抓质量为重点;以贯彻落实两个《纲要》为核心,加强幼儿园管理,以“幼儿园一日常规”和“幼儿早期阅读”的深入为主线,着力提高幼教管理水平及教科研队伍建设,着力加强规范化及示范化幼儿园建设,实施蒙氏加特长教育;把我园建设成为精品幼儿园。
二、情景分析。
上一年,在每个学期初期,我们都进行大力度的宣传招生工作,在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园教师的共同努力,我们招生突破了三百名幼儿。目前教职员工50人,幼儿园发展态势良好。但在去年,我园师资情景比较紧张,最终由校领导及园领导的研究,我们又新招4名教师和一名后勤人员。
在教学过程,我们一向将新教师培训工作作为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并经过多种形式对教师进行教学业务培训。去年,我们进取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各项活动;我们还先后开展绿园区“经典诵读”活动,全国“幼儿早期阅读”科研课题活动;新学期我们将力求开展好各项教育教学活动。
三、工作目标。
1、坚持以正确的思想引导师生,高尚的情操熏陶师生,科学的制度规范师生,实干的精神带动师生。着力于教师队伍的建设;重视教师培训;供给多种平台学习锻炼;强化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师的育人本事和水平。
2、努力打造善于学习,善于吸纳,善于思考,具有必须理论高度和鉴赏本事的新型教师;打造志趣高雅,心态健康,团结乐群,在团队中能发挥进取影响的新型教师;打造勇于实践,大胆创新,追求提高,业务本事强的新型教师。
3、优化课堂教学,努力让每一节课都是优秀课,每一堂备课都充分、有序。教师可任意随堂听课,让教师成为在实践教学中不断进取的自我超越者,把科研课题、市区级各项工作开展好。把常规做好,把细节抓严,把过程抓实。
4、抓好教师思想道德、教学质量、特色三方面工作;努力做到“教师发展,幼儿发展,幼儿园发展”,努力建设成为家长满意、社会满意的幼儿园。
四、主要工作。
1、加强师德教育。
要想成为一名好教师,首先要成为一名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尤其是幼儿园讲究的是保教并重,这就要求教师富有爱心、耐心和细心,所以师德教育是教师成长的基础。
(1)对教师进行,教师礼仪,师德规范的教育,开展读书活动,营造比学赶帮的良好氛围。
(2)开展“五爱”教育,即:爱国、爱岗、爱园、爱生、爱已。
(3)发扬“敬业、奉献、求实、创新”精神。
(4)坚持“认真、快、坚守承诺,永不放弃”的工作作风。
2、完善幼儿园教育教学的量化考核评估细则。
将量化评估细则调整得更加便于操作,经过量化评估,真正到达提高教师工作进取性为目的。
3、加强专业培训。
(1)组织教师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并进行讨论,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开展读书活动,鼓励教师根据自我的需要自主学习,多读书,读好书,并利用业务学习的时间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做好读书笔记。撰写教师笔记,月末交教学园长检查。
(2)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育质量。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教师备课要建立在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基础上。要从幼儿的角度去思考,做到功在课前,利在课上,思在课下,优化教学过程。要求教师提前一周备课,并在业务学习的时候集中交流、研讨。
4、抓好蒙氏教学的开展,特长课的开展,让教师发展成专业加有特长的教师。
5、开展好各种节日的庆祝活动,各班重视网站建设,做的每日更新。认真调整班级“家长园地”资料,要富有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
6、做好优秀班级的周选工作,做好幼儿“礼貌之星”、“礼仪之星”的周选工作。
7、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科研工作。
(1)广泛开展教研活动。进取推进教科研工作,以教促研,以研促教。
(2)教师之间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6节。
(3)每次公开课要求规范化。即有教案、听课记录、评议记录,并要求有说课稿,做到“人人会说课,课课有人说”。
(4)继续开展教师五项技能基本功大赛。
五、具体安排。
1、召开开学初家长会。
3、各学科及兴趣班课程安排。
4、感统课程及兴趣班的招生工作。
5、不一样年龄段音乐发声练习曲的统一学习及培训。
6、“亿童”教材学习及教师培训。
7、全园环境创设。
8、优秀班级及幼儿之星评选活动。
1、对各班教师进行听课指导。
2、团体备课,听课评课;优秀课评选。
3、蒙班教学开放。
4、幼儿开展“我能……”活动,每月一次、主题不一样。
5、加强安全常规教育、礼貌纪律养成教育,构成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6、“五一”国际劳动节,幼儿学习相关知识及宣传板的制作。
1、幼儿开展“我能……”活动。
2、母亲节主题活动。
3、教师五项技能绘画比赛。
4、幼儿早操比赛。
5、六一文艺汇演活动筹备。
1、结合端午节和父亲节开展双节活动。
2、半日开放活动及兴趣班课程开放、展示。
一、高一学生入学形势。
北京市全面进入国家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实验。一年来,实验年级的教师们艰苦实践,努力探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为今年高一年级的课程改革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今年暑假,高一年级的教师参加了北京市组织的新课程培训,教师们从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结合上对新课程有了更清楚的认识。这些又为新课程的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进取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
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忙他们树立主体意识,引导学生探寻适。
合自我的学习方法和途径。
三、对教师的要求。
教改的问题,实际是教员问题。——毛泽东。
1.用新的教学理念统领教学,注重学生的发展。
普通高中教育是面向大众的、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基础教育,应当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高中语文课程要坚持基础性和发展性的统一,既要注意与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有效衔接,关注学生语文发展的实际水平,又要明确高中阶段语文课程的基本任务,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本事和必须的审美本事、探究本事,构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认真学习《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全面了解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总目标与学段目标等。要了解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对教材的编写理念、编写体例、教学篇目和学习要求等做到心中有数。
3.认真学习、研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准确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进取主动适应并实践高中语文新课程,落实高中阶段教学目标与要求,使学生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和“发现·创新”五个方面得到发展。
4.深入钻研人教版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全面理解作者编写意图,努力体现新课程理念,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实际对具体教学资料进行整合、取舍或调整,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5.按照“三个维度”(知识与本事、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设计教学过程,进取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领域。
6.守正出新,追求朴实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整合多种教学资源,根据具体的教学资料和学生特点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7.坚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充分开发一切能够利用的课程资源,构成自我的教学特色。教师要认真读书,钻研教材,促使自身文化素养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实现与新课程的同步发展。同时,要加强教师之间、学校之间、学校与教研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协作。
8.要善意理解初中教师三年来的苦辛,对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要进取解决,不埋怨,不挑剔。
六年级科学学科教学工作计划大全(21篇)篇二
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学习的特点,引导他们能够自主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一些简单的科学知识,并能用这些知识来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
这一册教材从探究对象上看,仍以认识事物的性质和事物的相互关系为主。从探究水平上看,以指导性探究为主,逐步过渡到自主性探究。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离不开观察工具——显微镜,这一单元我们将和学生一起利用显微镜去探索微观生命。显微镜下看到的是生命体的基本单位,是一个个形态不同、功能各异的细胞。正是数以亿计的细胞构成了肉眼可见的动物体、植物体。然而,由单细胞或多细胞构成的原生动物、藻类、细菌、霉菌、真菌,它们真实存在,却不易被我们发现。更有甚者,体积极其微小的病毒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但正是这一个个小小的生命共同构成了显微镜下的微生物世界。微生物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这足以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在这一单元里,我们将引领孩子利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查阅资料了解微生物,探究实验接触微生物,使孩子们在研究神秘的微生物世界的同时,发现秘密、掌握规律,体验成功的乐趣。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地球是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之一,目前为止是我们人类生息繁衍的唯一场所。人类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几百万年,并且还将继续生存下去。自从人类文明的出现,人类对地球的探索也一直没有停止过。本单元就是从人类探索地球的形状开始,引领孩子们从地球表面到地球内部去认识地球。
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本单元将带领学生接触到有关化学方面的浅显知识。我们知道,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总是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正是这些物质的不断变化,才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本单元正是研究类似水、木材、铁等物质在自然界所发生的一些变化。研究物质的变化,对掌握物质的性质,了解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能够为初中阶段学习物理、化学课程奠定基础。
第四单元《遗传与变异》,本单元是根据课程标准中关于遗传和变异现象的内容要求来建构的,是在学生已学习了生物的繁殖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现象的重要单元。遗传和变异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
二、教学建议。
1、用好显微镜工具。对于微观世界的观察我们必须借助于显微镜这个工具,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使用显微镜,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利用显微镜观察到神秘的微观世界,从而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激发对科学的兴趣。
2、鼓励学生收集资料。本册教材许多内容都是我们学生平时接触不到的,如显微镜下的世界、地球的知识、遗传与变异等。如何学好这部分内容,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前能收集有关的资料,课堂上才能进行质疑、讨论、交流,产生探究的兴趣,不然只听教师一个人讲解就会索然无味了。
3、注意探究的深度。本册教材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都是比较抽象的,学生没有什么感性认识,有的甚至一点前概念都没有,因此我们在学习时不能学得太“深”,让学生感到太深奥,不知所云。
4、充分用好多媒体工具。多媒体作为现代教学工具,具有许多优势,对于学生学习一些没有感性认识的知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本册教材有许多内容都是学生平时没有看过或者无法通过感观来认识的,这时如果教师能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不仅使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还能使学生更快地掌握所学知识。
5、注重探究技能训练。课标指出小学科学课程学习的主要目的在于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而不是科学知识的掌握,因此我们在教学时要时刻对学生进行科学技能的训练。本册教材的重点是假设与实验,这就要求学生在遇到问题之后先鼓励他们运用自己已有知识来进行假设,然后再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是否正确。当学生通过实验发现结果与自己的假设一致他会感到一种成功的喜悦;即使假设与实验结果不同,这也会更加激发他探究的欲望。
三、教学进度(附表)。
教学进度。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备注。
1
9.1~9.4。
1.1水滴里的生物。
9月1日开学。
2
9.5~9.11。
1.2做酸奶(2课时)。
3
9.12~9.18。
1.3馒头发霉了(2课时)。
4
9.19~9.25。
1.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2课时)。
5
9.26~10.2。
单元复习、评价。
6
10.3~10.9。
国庆节中秋节。
7
10.10~10.16。
2.1地球的形状(2课时)。
8
10.17~10.23。
2.2地球的表面(2课时)。
9
10.24~10.30。
2.3地球的内部(2课时)。
10。
10.31~11.6。
2.4火山和地震(2课时)。
11。
11.7~11.13。
2.5地表的变迁(2课时)。
12。
11.14~11.20。
单元复习、评价3.1我们周围的变化。
13。
11.21~11.27。
3.2铁钉生锈了(2课时)。
14。
11.28~12.4。
3.3变色花3.4洗衣服的学问(1)。
15。
12.5~12.11。
3.4洗衣服的学问(2)单元复习、评价。
16。
12.12~12.18。
4.1生物的遗传现象4.2生物的变异现象。
17。
12.19~12.25。
4.3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2课时)。
18。
12.26~1.1。
单元复习、评价。
元旦。
19。
1.2~1.8。
5.1假设(2课时)。
20。
1.9~1.15。
5.2实验(2课时)。
21。
1.16~1.22。
单元复习、评价期终复习、考查。
六年级科学学科教学工作计划大全(21篇)篇三
本学期任教六年级的科学。经过了解,大部分学生平时在科学学习上态度较好,积极性较高。但是由于在家过于娇惯学生的动手实践能手较弱。少数学生对科学这门学科不够重视,导致科学意识淡薄,科学实验的操作不熟练。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显微镜下的世界,我们的地球,物质在变化,探索宇宙,假设与实验等。从探究对象上看,突出了认识事物的结构与功能、认识事物的相互关系、认识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关于“显微镜下的世界”的内容,主要指导学生初步认识细菌、霉菌、病毒等微生物,知道生物体由细胞构成,了解微生物与人类的密切联系;“我们的地球”主要是从人类探索地球的形状开始,引领学生从地球表面到地球内部去认识地球;“物质在变化”从生活中熟悉的一个个变化入手,提升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并试图让学生在学习相关科学知识和科学概念的过程中,经历部分或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提高科学探究的水平,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可以改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关注与科学有关问题的积极性;“探索宇宙”让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太阳和月球的运动变化,探究它们的运动模式,锻炼自己的毅力,让学生通过了解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认识科学的进步和人类智慧的潜力,引领学生进入天文这座神圣的殿堂,打开宇宙这本书,遨游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解答心中的疑问,揭开宇宙神秘的面纱。突出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从探究水平上看,应在教师引导和指导下,加大学生自主探究的力度,给孩子更多一点自主权。从过程与方法上看,注重定量的观察与测量,指导学生搜集证据和信息资料,突出解释与用模型解释的训练,注重相互之间的交流与质疑,并有一些设计与制作的活动。
1、科学探究:经历几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加深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认识。不仅关注资料的收集和实验的探究,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分析和整理,并用充分的讨论再得出结论,并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交流。进一步理解控制变量对比实验的意义和方法,开始学习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自然现象,发展运用数据解释和推理的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球运动深入浅出探索的兴趣和探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关注物质的变化,对宇宙充满探索的欲望,并能从科学发展史中获得对科学和科学探究的更多理解。
3、科学知识:获得有关“显微镜下的世界”、“地球和宇宙”、“物质的变化”等方面粗浅的科学知识,逐步积累经验,理解相关科学概念。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1、利用过程性评价和建立科学档案袋的方式,引导学生学好科学。
2、教师提供材料和资料,提倡学生自带材料,引导学生从课堂延伸到课外。
3、反思自己的教学,勤于思考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有什么意义等问题,并做好记录。
4、钻研新标准和现有教材,充分利用现有教具、学具和各种教学资源,进行系统化的单元备课,提前做好教学准备。
5、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6、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7、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8、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9、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10、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六年级科学学科教学工作计划大全(21篇)篇四
科学教学是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更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1、整体学习状况:我所任教的六年级(1)班,全班共69人,男生34,女生35人。他们普遍习惯于死学硬记,习惯于被老师牵着走,很少主动去观察身边的一节并去产生疑问并思考或实验从而获取知识更不用说在生活中灵活运用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通过过去的科学实验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3、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4、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科学主要以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作为教材的主线,根据探究过程依次分为―观察与提问‖、―猜想与假设‖、―计划与组织‖、―事实与证据‖、―分析与结论‖、―表达与交流‖等六组,称为―探究过程能力‖,在强调培养能力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探究活动的选择上,注意活动的趣味性,促使学生动手动脑、亲身实践;强调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开设―问题银行‖,使学生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培养学生大胆想象的科学品质;配有―小科学家记录本‖,培养学生尊重证据的科学态度;在表现形式上,充分考虑小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和规律,利用游戏、卡通、故事、童话、谜语、诗歌、连环画、科幻作品等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的热情。特别是重视渗透环境教育的思想,使学生从小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验证自己的假设。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10、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赛。
六年级科学学科教学工作计划大全(21篇)篇五
1、通过过去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2、不足之处:上学期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学生发言不积极,表现欲望差,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
本教材共32课,全书共分四个单元。
1、机械和工具:本单元介绍了常用工具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的原理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尤其是结合常用工具和实验器材设置了许多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探究活动,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掌握各类机械和工具的特点和作用。
2、形状和结构:本单元介绍了各种建筑物中使用的形状和结构及其特点,从实验材料的选取到各种不同的设计都能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
3、能量:本单元介绍了电磁铁和电能、太阳能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学生掌握自然界中的物质可以相互转化,能量可以相互转化的自然规律,使学生养成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4、生物的多样性:本单元介绍了各种常见的动植物,以及动物、植物、人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记录、交流、制作等活动使学生对生物的多样性形成一个比较系统的认识。
1、观察能力:培养学生把整体分为部分有顺序的进行观察的方法,观察物体的形态构造和变化,以培养学生的观察方法。采用的`方法:运用各种感官和多种观察的方法来观察物体。
2、实验能力:继续学习实验操作的方法,培养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并学会一些。
简单的实验操作技能。
3、德育方面:
(1)通过培养学生对动物、植物的观察活动的经历和体验,进行珍惜生命、保护生态环境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科学技术的成就,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实事求是、与人合作、不怕困难等方面的科学态度,并进行学科学、用科学教育。
1、现场考察:科学课就是使学生亲近大自然,让学生在大自然中的探索科学秘密。
2、实验:科学课就是通过各种实验,使学生亲身体验和感知各种科学秘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3、科学游戏:游戏是活动方式而不是目的,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悟出其中的科学秘密。
4、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让学生根据所需内容进行研究,搜集整理有关资料,写出研究报告,并在课堂上交流,营造一种民主的科学交流的氛围,让学生尝试、体验科学交流活动的乐趣。
单元教学内容课时安排。
一单元使用工具14课时。
杠杆的科学。
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轮轴的秘密。
定滑轮和动滑轮。
滑轮组。
斜面的作用。
自行车上的简单工具。
二单元抵抗弯曲14课时。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拱形的力量。
找拱形。
做框架。
建高塔。
桥的形状和结构。
用纸造一座“桥”
三单元电和磁14课时。
四单元。
六年级科学学科教学工作计划大全(21篇)篇六
经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具备了初步的探索能力。他们对周围的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乐于助人,善于经营。
由于种种原因,一些教学班级的一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知识的局限性,影响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此外,学生在活动中往往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学生说话不积极,表达欲望差,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增强科学素养。
这一卷由五个单元和22节课组成。
第一单元,多彩的生活世界,从最熟悉的生活世界开始。在学生经历了探索动植物的形态、习性、鉴赏的过程后,本单元将带领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资料收集等活动,展览、实验、绘制关系图等设计活动,以及记录、交流、分析、综合,综合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分析、综合四种方法和能力。
第二单元,泛在能量,以能量为核心,整合课程标准中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宇宙的相关内容,从一个粗糙的系统中理解什么是能量,认识各种形式的能量,探索能量的转化和控制。
第三单元《宝贵的能源》,以能源为线索,通过对能源的分析,体现“结构与系统”的统一概念。
第四单元,太阳系,从了解太阳系的结构开始,分别研究了地球和太阳的关系,但没有为进一步学习天文学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五单元海洋资源作为最后的收尾单元,再次从系统的角度,通过综合运用查阅资料、讨论、举办展览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各种类型的海洋资源,感受海洋资源的丰富和美好。
1、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努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贴近科学,应用科学,把科学变成日常生活的指南,逐步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待和思考。
3、继续引导和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意实验中的观察能力,收集数据,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会建立解释模型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查阅资料和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形成大胆细致、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热爱科学、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三)科学知识
1、了解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并能对常见到的植物进行分类。
2、归纳某一类动物的特征。
3、了解食物链和光合作用的含义
4、了解细菌和病毒真菌的特点和对人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5、认识不同形式的的能量可以互相转化。
6、了解太阳系的组成,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
7、了解有关月球的知识,四季变化与地球的公转有关。
四、教学措施
1、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的特点,因势利导。
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3、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4、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5、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6、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7、组织、引导学生参加科技小制作活动。
应注意的问题:
1、指导学生大胆利用已有的经验对一些事物和现象进行有根据的推测,作出假设性解释。根据动植物的形态特征推测它们生活的环境等。
2、指导学生认真收集数据,意识到要尊重数据,用严谨的态度得出结论,如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实验。
3、本册中的很多内容适于动手操作,材料简单易得,要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保证学生能真正地动起手来进行探究学习,这更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度参与。
4、建立能量概念,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是在学生三年学习的积累上进行的,要注意充分利用他们原有的知识,并帮助他们梳理、提升,形成概括性更高的科学概念。
六年级科学学科教学工作计划大全(21篇)篇七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本单元指导学生认识微观世界。教科书是按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视野不断开阔的线索编写。学生将经历用肉眼观察、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通过对昆虫、晶体、细胞和微生物的进一步观察,激发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有些是自然现象,但更多的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造成的。学生可以根据有无新物质生成,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本单元主要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从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中,寻找化学变化的本质:产生了新物质。物质的化学变化产生了哪些新物质,怎样判断产生了新物质,这就需要学生学会寻找足够多的证据,作为判断产生了新物质的依据。
第三单元宇宙:本单元的教学要让学生在星空下来感知宇宙,在感知的基础上,在所提供信息的基础上,进行有关太阳系、一些星座、星系等模型的建构,形成初步的、浅显的、有系统的对宇宙的认识。在头脑中形成有一定解释力的宇宙的体系或结构模型,培养学生对天文的兴趣。
三、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过两极分化很明显。优等生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后进生对科学有种担忧感,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值增加,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加上对科学学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本学科不重要,轻视,造成科学素养发展态势一般。
四、教学目标:
1、本册教科书设计了许多探究活动,这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教师要发展学生识别和控制变量的能力,继续学习运用对比实验进行探索的技能,要引导学生及时记录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整理,转化为证据,用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构科学概念。
2、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仍然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因此在思维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从现象和事实出发,帮助学生进行概括总结,得出结论,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五、基本措施: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学兴趣小组的各项活动。
六、教学进度。
第一学月:微小世界。
第二学月:物质的变化。
第三学月:宇宙。
第四学月:环境和我们。
六年级科学学科教学工作计划大全(21篇)篇八
立科学之风、民主之气、求道理之真、人性之善、创造之美。以《科学课程标准》为指导,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以“细节决定成败,细节成就专业”的精神为指导,认真抓好常规教学。
1、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2、继续发展学生对对比试验中变量的识别和控制的能力,学习运用对比试验进行科学探究的技能,学会细致的观察。
3、让学生学会将记录和数据转化为证据,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建构科学概念,学会用比较和分类的方法认识和描述多种多样的事物。
4、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使学生亲近自然、珍爱生命,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1、学习状况分析:学生整体学习热情较高,对科学探究活动兴趣浓厚,不喜欢死记硬背的知识,知识面广,思维活跃,喜欢动手;但是独立探究能力不够,部分学生主动探究意识不强,对知识的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对本学科的认识还不够。
2、认知特点分析:通过三年的学习学生已经能过体验到科学技术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怎样巨大的影响,是怎样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有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这种能力任然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因此在思维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从现象和事实出发,帮助学生概括总结得出结论,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
3、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应该基于对证据意识的培养上,使学生能不断的寻找证据来支持自己的假设,通过理性的思考和大胆的质疑,来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材分四个单元。
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学生要学习选择使用工具并体会它们的作用,研究杠杆、滑轮、斜面等简单机械和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通过探究认识简单工具和机械的功能和特点。学会正确的选择和使用工具。感受工具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影响,。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学生要认识身边常见的梁、拱形、框架等形状和结构,研究物体不容易倒的形状特点,探究怎样用纸做一座能承重的桥。通过研究认识不同的形状和结构承受力的特点不同,能满足不同的需要。
第三单元“能量”:学生要制作和研究电磁铁,探究玩具小电机是怎么转动起来的,研究各种能量形式及其相互之间的转化。通过研究初步建立起能量的概念,知道点可以产生磁,能量可以相互转化,了解太阳能的转换化和储存。
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学生要调查校园里生物的种类和分布,给动植物分类,研究人的相貌差异,人是生物的多样性与环境有密切的关系,知道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3、让探究成为科学课学习的主要方式;
4、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5、各班建立科学活动实验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7、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8、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第一周:始业教育
第二周: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
1、使用工具
2、杠杆的科学
第三周:
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4、轮轴的秘密
5、定滑轮和动滑轮
第四周:
6、滑轮组
7、斜面的作用
第五周:
8、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第七周:第而单元形状与结构
1、抵抗弯曲
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第八周:
3、拱形的力量
4、找拱形
5、做框架
第九周:
6、建高塔
7、桥的形状和结构
第十周:
8、用纸造一座“桥”
第十一周:第三单元能量
1、电和磁
2、电磁铁
第十二周:
3、电磁铁的磁力(一)
4、电磁铁的磁力(二)
5、神奇的小电动机
第十三周:
6、电能和能量
7、电能从哪里来
第十四周:
8、能量与太阳
第十五周: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
1、校园生物大搜索
2、校园生物分布图
第十六周:
3、多种多样的植物
4、种类繁多的动物
第十七周:
5、相貌各异的我们
6、原来是相关联的
第十八周:
7、谁选择了它们
8、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第十九、二十周:复习
六年级科学学科教学工作计划大全(21篇)篇九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这一学期我担任六年级三个班的科学课。从上学期的学习情况来看,这一届学生比较活泼,生性好动,好奇心强。学生对科学活动十分感兴趣,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研究气氛很浓厚。但由于一部分学生对科学课的研究方式不适应,不知道如何最有效的观察、探究、描述、总结、不会实际应用或联系实际。通过三年半的科学学习,学生对科学学习有了很大的变化:课堂学习的注意力集中了,小组合作探究更加融洽了,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也更强了,对于“科学”也很有自己的见解。我们要创造更多的机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待改进的是学生课堂学习的规范性和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另外科学探究小组的探究态度和习惯要进行重点培养。
六年级下学期,将是小学生小学科学课学习的最后一个学期。通过前面三年半的学习,他们已经经历了许多典型的观察、研究、认识周围事物和周围环境的科学探究活动。在接下来的这个学期里,我们将进一步打开他们观察、研究、认识事物的窗口,引导他们开展相对独立的科学探究活动。在这一册《科学》教材里,学生将学习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是向学生们打开的第一个窗口。在“微小世界”这个单元里,学生们借助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研究各种物体。集中研究的内容首先是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他们将观察昆虫身体构造的细节部分,如口器、触角和翅膀,还将观察小昆虫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接下来他们要研究放大镜下的晶体,平时习以为常的白糖、食盐、碱面溶液的结晶,一定会让他们惊奇万分。在这一单元里,学生们还将研究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自制一个简易的显微镜,并使用它展开一个观察、研究身边生命的活动。放大镜和显微镜下的发现会拓展学生们了解认识世界的新视野,激起他们对科学探究活动的更大兴趣。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是向学生们打开的第二个窗口,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的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学生将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区分开来。
第三单元“宇宙”,是向学生们打开的第三个窗口。他们在以前的科学课上接触的主要是有关地球物质、构造及运动的知识。这一单元将引导他们去参加有关太阳、月亮、星体的观察、研究活动。他们会观察月相的变化,做月球上环形山形成、日食和月食形成的模拟实验,根据教材提供的数据建一个太阳系的模型,利用自己制作的活动观星图,在夜晚观星……他们还将了解宇宙的其他知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这些活动将使他们不仅知道不断膨胀的宇宙是一个充满活力极具魅力的世界,还会知道探索宇宙是人类前赴后继的艰巨事业,期待着他们去参与和努力。
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是向孩子们打开的第四个窗口。此前他们参与了有关生命和物质世界的许多探究活动,但还没有对我们生活的地球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观察的视角。这一单元将引领学生们关心有关地球整体的环境问题,并力图影响他们的日常行为习惯。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活动是从研究垃圾问题开始的,试图通过调查垃圾来源、组成及处理方式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们认识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身体力行,参与解决这一问题的活动,继垃圾问题之后,教材又引导学生们通过搜集资料,了解和关注人类面临的其他一些环境问题,如淡水资源缺乏、温室效应、土地荒漠化等,并引导他们开展考察家乡环境、制定保护环境的班级活动方案和个人环保行动计划。
六年级科学学科教学工作计划大全(21篇)篇十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不经意间,迎接我们的将是新的生活,新的挑战,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工作计划吧。工作计划怎么写才不会流于形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六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的:指导学生获得一些浅显的自然科学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以及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使他们受到爱家乡、爱祖国等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认识周围自然界常见的事物及相互之间的联系,了解自然的概貌和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指导学生获得浅显的生理卫生知识,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主要包括初步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启发他们的创造能力。
3、发展学生对自然界和科学技术的兴趣爱好,对学生进行相信科学,破除迷信等科学自然观的教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认真细致,追求新知识等科学态度,热爱大自然,爱劳动的思想感情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以地球上的物质及变化、生物体的外部表象及内部结构、机械与物体的运动为主要内容,展开科学探究活动,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起来,促使学生在“事物宏观的外部表象与微观的内部特征”之间建立联系。
全册共23课,外加两课《研究与实践》。从知识结构上分七单元:《物质的变化》、《人的一生》、《微小的生物》、《地球和地表变化》、《物体的运动》、《生活中的机械》》单元在学生了解常见物体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对物质的多样性进行观察、实验,用辨证和联系的观点看待事物的变化。
《人的一生、《研究与实践》。
《物质的变化》单元通过搜集、整理自己生长发育过程中呈现的特点,从微观处认识生物的基本的构造和功能,理解遗传和变异是生命呈现出的共同特征。
本册教材的教学难点是强化认识事物内部的变化规律,加大自主探究的实施力度,加大学生生活经验的整理与提高,力求在事物的表面特征,与内部变化之间建立联系,突出认识事物的结构和功能。在探究技能上突出逻辑推理的思维能力训练。
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3课时。
第二单元人的一生3课时。
第三单元微小的生物4课时。
第四单元地球和地表变化7课时。
第五单元物体的运动2课时。
第六单元生活中的机械6课时。
研究与实践2课时。
引导学生借助他们不断丰富的间接的生活经验,切入到科学探究活动之中。培养学生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不断创新的意识。引导学生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六年级科学学科教学工作计划大全(21篇)篇十一
本册内容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
“微小世界”单元,将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细胞及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
“物质的变化”单元,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学生将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
“宇宙”单元,学生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希望他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人类通过不断的探索,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
“环境和我们”单元,从垃圾和水两个主题出发,学生将探究垃圾的来源、成分和处理方法;将探究水污染的成因,了解污水处理的方法等,从而对人类生活带来的环境问题有一定的了解,真切地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并且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环境保护行动。
通过以上不同视角对周围世界的探究,学生将会对小学阶段所学的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等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世界是变化着的,多样的;世界是物质构成的,人无时不刻不在与之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我们应当保护地球环境。
在本册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本册的重点是:
1、通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地收集证据。
在本册,学生除了通过观察、实验方式外,还将学会用统计、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来收集证据。比如对垃圾问题、水资源问题的研究。
2、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理,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
如根据资料对水中微生物的研究,根据八大行星数据表建立太阳系模型等。
3、学习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
本册将让学生学习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对探究的结果进行解释,如画出通过显微镜观察出的结果,画日食成因图,建立环形山模型,形成垃圾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4、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如在“物质的变化”单元中,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认识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等。
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1、“微小世界”单元。
(1)观察工具: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玻璃片,平面镜片,显微镜。
(2)观察对象:昆虫或昆虫器官(昆虫的足、翅、触角等)标本;食盐、味精、矿物晶体;水中的微生物如草履虫、眼虫等;洋葱、动物、植物和人体的细胞装片。
(3)其他工具或材料:小刀、滴管、碘酒、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脱脂棉或其他纤维。
(4)观察的图片:多种生物细胞及细胞作用的课件或图片。
2、“物质的变化”单元。
(1)实验材料:火柴、生锈的铁钉和铁片、蜡烛、米饭、淀粉、碘酒、几种常见的食物、小苏打、白醋、铁锈、硫酸铜溶液、涂有油漆的铁制品、小自行车、白糖、柠檬酸、自制电路检测器。
(2)其他工具:滴管、榔头、镊子、玻璃杯、小饮料瓶。
3、“宇宙”单元。
(1)模拟实验材料:圆纸片、皮球、玻璃球、兵乓球、打气筒、注射器、沙盘、电筒、蜡烛、纸板、橡皮泥、棉线、铁丝、星空图。
(2)相关资料:有关月球、日食、月食、太阳系、北斗一七星、夏季星座、航天器、人类宇宙历程的图片或多媒体资料。
4、“环境和我们”单元。
(1)观察实验材料:广口瓶、洗净的小石子、纸巾、墨水、有回收标志的塑料瓶、堆肥箱、包装盒。
(2)常用工具:弹簧秤、自制量杯、放大镜、显微镜。
(3)相关资料:有关垃圾场、垃圾污染河道、回收垃圾、水污染等图片或多媒体资料。
(一)“微小世界”单元:
1、单元概述:
本单元按人类观察工具的不断发展,视野不断开扩的线索编写。学生将经历用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对昆虫、晶体、细胞和微生物进行进一步的观察,激发他们深人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到,人类为了更好地探索自然界,一直在不断地改进观察工具。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的视野越来越开阔,发现了原来不知道的许多秘密。
教学的重点是拓展学生观察的范围,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鼓励他们探究和发现大自然的奇妙,学习和领悟使用观察工具的好处,体会科学、技术、社会的关系。
第1课:学生通过讨论和体验,对放大镜的构造和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
第2——3课:指导学生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器官和物体的微细结构,体会用放大镜比用肉眼观察更有利我们对身边世界的了解。
第4课:帮助学生了解从放大镜到显微镜的发明过程,认识到是显微镜的发明及不断改进,使人类观察到越来越小和越来越精细的物体及结构,发现了微生物和细胞。
第5——7课:指导学生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及细胞,了解人类用显微镜探索生命世界的成果,同时认识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微生物具有生命的特征。
第8课:对单元学习进行回顾和总结,对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以及对人类探索自然的成果进行梳理,并通过查阅资料汇报交流,了解更多的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
2、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a、放大镜和显微镜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使我们能看到物体的更多细节。
b、为了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透镜应是透明的、中间较厚的,放大倍数与中间的厚度直接有关。
c、细胞是生物生命活动的最基本单位,生物都由细胞组成。
d、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广泛存在着,它和我们的生活、生产、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e、一些微生物太小,没有放大镜或显微镜便不能被看到。
f、微生物是生物,具有生物的共同特点,也由细胞组成。
g、微生物有在特殊环境下生存的结构。
h、质世界和生命世界是多种多样的。
(2)过程与方法。
a、运用手执透镜及显微镜观察生物及非生物标本。
b、学习使用适当的器材及技术观察细胞和微生物。
c、通过文字、绘画、讨论等形式记录、交流观察结果。
d、通过观察实验及收集资料,了解人类在探索微小世界方面取得的成果。并以多种方式交流及汇报。
(3)情感态度价值观。
a、发展探索微小世界的兴趣。
b、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促进观察工具的不断进步,观察工具的不断进步对促进科学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c、认识到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d、对人类的探索精神和发明成果表示敬佩。
3、实验清单:
(1)放大镜观察物体;制作自己的放大镜。
(2)放大镜观察昆虫标本;放大镜观察蚜虫。
(3)放大镜观察实验、白糖、碱面、味精颗粒;制作食盐晶体。
(4)制作简易显微镜;了解显微镜下的新发现。
(5)使用显微镜;制作并观察洋葱皮表皮细胞切片。
(6)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细胞切片。
(7)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二)“物质的变化”单元:
1、单元概述:
本单元主要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从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中,寻找化学变化的本质:产生了新物质。物质的化学变化产生了哪些新物质,怎样判断产生了新物质,这就需要学生学会寻找足够多的证据,作为判断产生了新物质的依据。
本单元的核心概念是物质的变化,学生需要认识到变化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从学生认识发展的角度,我们并不要求学生掌握化学变化的类型和化学变化生成的具体新物质,这对学生来说为时尚早,他们将在中学时继续学习。我们要求的是,学生能够从种种变化的现象出发,推断物质的变化是否产生了新物质,然后寻找各种证据验证自己的假设,从而达到提升科学探究能力的日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科学的思维和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很重要的。学生通过学习,在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上能有所发展,在理解科学、理解科学的思想和观点、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方面能有所提高,是本单元教学所期望达到的主要目标。
第1课:主要呈现生活中物质变化的实例。从这些变化的实例中,比较出两类不同的变化,一类是只改变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另一类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第2课:通过两个实验,引导学生详细观察没有变化的沙豆混合和产生了新物质的白糖加热,分辨物质变化过程中的“变”与“不变”,分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特征。
第3——6课:具体介绍一些化学变化的类型以及这些化学变化所伴随的现象。学生通过观察现象、作出假设、寻找证据、得出结论的过程,研究各种化学变化,总结化学变化的主要特征:产生了新的物质。
第7——8课:通过研究化学变化速度的控制,介绍化学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懂得化学变化与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最后帮助学生总结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2、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a、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的。
b、物质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
c、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会产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d、物质的物理变化不产生新的物质,物质的化学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
e、物质的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
f、物质的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类可以利用物质的变化解决生产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2)过程与方法。
a、通过观察、推测、实验设计和验证获得结果。
b、学习通过“假设检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思维方式,自己设计对比实验进行验证。
c、经历简单的对比实验的设计和实验过程,培养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
d、按规范要求完成实验。
e、对观察研究结果进行简单整理、分析并概括总结,逐步形成科学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
a、认识到物质的变化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
b、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c、认识到阅读、收集更多的相关信息资料,丰富自己的认识,修正、完善原有的认识的必要的。
d、培养以证据说话的观念和行为习惯。
e、体会科学的思维方式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
f、体会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以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
g、懂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有很多的证据。
h、认识到科学和生活是紧密相连的。
3、实验清单:
(1)观察物质的变化。
(2)混合沙和豆子;加热白糖。
(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检验食物中的淀粉;制作神秘的信件。
(4)小苏打和白醋混合食盐;检验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
(5)观察铁锈;探索铁生锈的原因。
(6)观察硫酸铜与铁钉的反应。
(7)观察铁钉生锈的快慢。
(8)制作饮料。
(三)“宇宙”单元:
1、单元概述:
本单元的教学要让学生在星空下来感知宇宙,在感知的基础上,在所提供信息的基础上,进行有关太阳系、一些星座、星系等模型的建构,形成初步的、浅显的、有系统的对宇宙的认识。在头脑中形成有一定解释力的宇宙的体系或结构模型,培养学生对天文的兴趣。
通过这八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认识到,宇宙是一个系统,由大小不同的星系构成;组成宇宙的星系或星体都在运动变化,分布在不同的宇宙空间并有不同的特征;宇宙是庞大的,但是可以被人类探索、发现和认识的。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为了增强单元教学的活动性,教科书设计了一些探究性活动,如画月相、造环形山、日食的模拟实验、建太阳系的模型、建北斗一七星模型、制作活动星图等,使学生对宇宙的理解建立在一些丰富多彩的科学探究活动的基础之上。这是本单元的特色之一。另外,教科书还设计了一些课后的活动,如观月、观星、收集资料等,希望这些活动能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天文的兴趣。
本单元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客观存在的观察障碍,如天气、灯光等;二、夜间观察活动较难组织、开展。这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采用多种方法加以解决。
第1课:让学生对月球的基本情况、运动方式以及人类对月球探索的过程有一定的了解,完成一张自己的月球卡的制作。
第2课:让学生通过画月相的活动,了解月相的变化,在对月相进行排列的过程中对月相变化的规律有所认识,并通过模拟活动试着解释月相变化的原因。最后,让学生观察白天的月相,对月相变化的情况进行实践检验。
第3课:通过一个有趣味的活动一造环形山,让学生在制作月球环形山模型的过程中,对环形山的成因展开探究。
每4课:让学生对有趣的天文现象一日食和月食展开探究,这需要学生运用前面所学的有关日、月、地三天体运动模式的知识,模拟再现日食和月食,从而明白这两种现象发生的原因。
第5课:让学生了解太阳系的构成,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数据表处理数据,并建立太阳系模型。学生将惊奇地发现,所建太阳系模型与有关太阳系示意图相差甚远。
第6课:学生将实际做一个星座模型,从而明白星座实际是远近不同、彼此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形成的视觉构图。
第7课:学生将了解夏季主要星座的特点,并根据制作的星图去实际观察天空中的星座。这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天文的兴趣。
第8课:学生将了解宇宙的组成、规模、运动变化等,同时了解人类对宇宙探索的成果,人类探索宇宙的过程和所付出的努力。
2、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a、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月球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方面有别于其他星球。
b、太阳、地球、月球的运动变化导致日食和月食现象。
c、星座是远近不同的恒星在天空中形成的视觉构图。
d、宇宙是由类似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等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组成的庞大的系统,它在不断的运动变化。
e、宇宙是可以被人类认识的,人们通过不断地改进各种观测技术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
(2)过程与方法。
a、多渠道收集、整理信息,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和讨论。
b、根据已有的现象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并做出假设。
c、初步学习利用模型来解释自然现象,并对如何建立模型、如何让模型更具解释力有所认识。
d、对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根据现象进行逻辑推理,探究天文现象或事物的成因。
e、用合理的形式展示自己的观点或看法。如画简图、示意图、结构图或做实物模型。
(3)情感态度价值观。
a、认识到在讨论交流中对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对于丰富、修正、完善原有的认识是必要的。
b、认识到科学是永无止境的探索宇宙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客观和乐趣,对探究宇宙天文产生较浓厚的兴趣。意识到模拟实验及推测与客观真实是有一定距离的。
3、实验清单:
(1)制作“月球卡”。
(2)画月相;模拟月相变化;观察一个月的月相变化。
(3)模拟造“环形山”。
(4)模拟日食;模拟月食。
(5)建太阳系模型。
(6)建星座模型;认识星座。
(7)制作活动观星图。
(三)“环境和我们”单元:
1、单元概述:
本单元试图从科学的角度指导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并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环境保护行动。
第1——4课:以学生认识发展的过程为线索,从研究“我家一天的垃圾”开始,认识垃圾的数量、成分,引起学生对垃圾问题的关注,了解垃圾处理的方法。知道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减少垃圾和对垃圾进行科学化的处理。期望通过活动,使学生对垃圾带来的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科学方法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把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体现在行动上。
第5——7课:学生将统计家庭一天的用水量,了解人们日常生活对淡水资源的巨大需求,改变“地球是水的星球,水资源取之不尽”的错误观念,培养节约用水的意识。探索水污染的成因,了解污水处理的方法,感受净水的来之不易。进而实际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了解家乡水环境存在的问题。
第8课:了解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人类的活动造成的环境问题,认识人类应该约束自己的行为,减少对环境的破坏进而改善环境。
2、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a、人们在生活中要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垃圾,垃圾危害环境。
b、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焚烧等。
c、设计合理的垃圾填埋场能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但填埋、焚烧的方法还是会影响环境。
d、减少固体垃圾的科学方法是减少丢弃、重新使用和回收利用。
e、垃圾分类、分装便于垃圾回收利用。
f、人们生活中要用掉大量的水,淡水资源很紧缺。
g、水污染主要是人类的活动引起的,污水需经过复杂的处理才能使用。
h、大气污染、白色污染、物种灭绝速度加快是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人类正着力于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行动。
(2)过程与方法。
a、调查统计家庭一天的垃圾数量和种类。
b、做垃圾填埋模拟实验,经历设计合理的垃圾填埋场的活动。
c、研究包装盒是否过度包装,设计物品的重新使用。
d、对垃圾进行分类分装,参与回收利用活动。
e、统计、分析、比较家庭一天的生活用水。
f、做污水净化实验,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
(3)情感态度价值观。
a、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的严重影响。
b、关注垃圾的处理、水污染等环境问题。
c、培养资源意识,养成垃圾分类、节约资源的习惯。
d、树立改善环境问题的信心。
e、增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感,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
3、实验清单:
(1)统计一天的垃圾。
(2)填埋垃圾模拟实验;设计垃圾填埋场。
(3)观察比较商品包装盒;设计废旧物品的重新使用。
(4)垃圾的分类和分装;做一个堆肥箱。
(5)统计一天的用水量;制订节水计划。
(6)比较自来水和生活污水;参观污水处理厂。
(7)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
(8)查找环境污染的资料。
六年级科学学科教学工作计划大全(21篇)篇十二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1、整体概述: 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的。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提供足够的材料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完成探究任务。 (2)帮助学生把现象、数据转化为证据,利用证据得出结论。 (3)科学概念的构建不是一步到位的,需要长时间的学习才能达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急于求成,要一步一步打好基础,让学生的认识沿着概念形成的规律发展。
(4)本册有许多动手制作的项目,一定要让学生亲自经历制作的过程,只有在手脑并用的过程中,才能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单元简析:
(1)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本单元指导学生认识微观世界。教科书是按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视野不断开阔的线索编写。学生将经历用肉眼观察、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通过对昆虫、晶体、细胞和微生物的进一步观察,激发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2)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有些是自然现象,但更多的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造成的。学生可以根据有无新物质生成,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本单元主要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从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中,寻找化学变化的本质:产生了新物质。物质的化学变化产生了哪些新物质,怎样判断产生了新物质,这就需要学生学会寻找足够多的证据,作为判断产生了新物质的依据。
认识。在头脑中形成有一定解释力的宇宙的体系或结构模型,培养学生对天文的兴趣。
(4)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本单元试图从科学的角度指导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并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环境保护行动。。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过两极分化很明显。优等生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后进生对科学有种担忧感,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值增加,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加上对科学学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本学科不重要,轻视,造成科学素养发展态势一般。
1、本册教科书设计了许多探究活动,这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教师要发展学生识别和控制变量的能力,继续学习运用对比实验进行探索的技能,要引导学 生及时记录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整理,转化为证据,用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构科学概念。
2、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仍然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因此在思维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从现象和事实出发,帮助学生进行概括总 结,得出结论,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学兴趣小组的各项活动。
六年级科学学科教学工作计划大全(21篇)篇十三
通过过去的科学学习,原班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本册教材以训练学生推理判断的逻辑思维能力为重点,编排了“生物与环境”、“营养与健康”、“地表变化的奥秘”、“能量”、“月球”5个主题单元和1个综合单元,一共有22课、61个活动。每个单元的主要内容是:
1、生物与环境:此单元包括“一棵顽强的小树”、“从‘南橘北枳’说起”、“走进池塘”、“假如大树都倒下”4课书,主要引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生物的生存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法是实验、观察、调查、阅读科技史等。此单元教学大约需要7~8课时。
2、营养与健康:此单元包括“食物中的营养”、“消化与吸收”、“饮食与健康”3课书,围绕人的生存逐层递进地展开研究,主要的学习方法是问题驱动、实验、调查、测量等。此单元教学大约需要6~7课时。
3、地表变化的奥秘:此单元包括“地表在变化”、“地震”、“火山”、“岩石也变化”、“走近矿产”以及“人类对地表变化的影响”6课书,重点介绍了引起地表变化的各种内、外力因素,同时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教材提供的事实或数据进行判断和推理。如:推测喜马拉雅山曾经发生的变化,推想喷发过后的火山山体外形,推测煤的形成等。此单元教学,大约需要8~9课时。
4、能量:此单元按照“总—分—总”的结构编排了“能量家族”、“热能变、变、变”、“电表转呀转”、“太阳能的利用”、“打开能源宝库”5课书,通过观察、实验、阅读科技史、调查、制作、设计等方法,指导学生认识能量的各种不同表现形式和能量的相互转化。此单元教学大约需要7~8课时。
5、月球:此单元包括“探索月球的秘密”和“月有阴晴圆缺”2课书,旨在通过观察、猜想、阅读科技史、模拟实验等活动,引领学生探究月球的奥秘,了解关于月球的更多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推理判断的逻辑思维能力。此单元教学大约需要2~3课时。
6、我们怎样做判断:此单元是先通过案例及本学期回忆整理的方式帮助学生总结出进行推理判断的方法,然后引领学生将总结的方法理论进行又一次的运用。此单元教学大约需要2课时。
科学探究: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能运用归纳、演绎等方法进行推理和判断,能将推理判断的思维过程转化成语言并能有条理地叙述。能够及时修订、完善自己的假设和计划,比较熟练地掌握对比实验的设计方法并能用于实践,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模拟实验、设计并制作简单的科学模型和科技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科学知识:
1、知道环境对生物生长、生活习性等多方面有影响;懂得食物链的含义;能认识到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既依赖于环境,又影响环境,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
2、了解人类需要哪些营养及其来源,懂得营养全面合理的重要性;了解人体的消化过程,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了解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
3、知道任何物体工作时都需要能量,电、光、热、声、磁等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认识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4、了解地球表面是在不断变化的;了解火山喷发现象;了解地震的现象;知道主要的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及其提炼物的名称;认识各种自然力量对地表改变的作用;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改变的影响。
5、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知道月球每天、每月的运动模式;从各种媒体上了解更多的有关月球的知识。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通过课堂和实验活动,对学生渗透环保教育。
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1、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的特点,因势利导。
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3、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4、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5、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6、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7、组织、引导学生参加科技小制作活动。
六年级科学学科教学工作计划大全(21篇)篇十四
科学教研组工作计划2009――20第二学期巴彦镇德化小学一、指导思想:新学期要以学校工作计划为依据,继续以课程改革为中心,全面贯彻新课程理念,深化课程改革。认真学习课改理论,积极参加课改培训,开展课题研究等活动,更新教学观念,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完善和深化科学学科教学常规,围绕课程实施中实际问题的解决而展开行之有效的教研活动为进一步提高我校科学教学质量而扎实开展工作。二、工作目标:1、提高科学教学质量,确保完成的各项教学任务。2、继续以课改为中心,抓实科学学科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3、加强理论学习,深入教育科研,提高科学教师素质,推动教学改革。4、开展课外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加强课后辅优补差工作,努力实践分层次教学。三、工作要求:1、精心组织各种学习活动,积极构建学习型教研组。组织科学教师认真学习和钻研《科学课程标准》,采取各种形式进行“教学反思”,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并要求教师充分利用机会,相互听课,相互提高。2、继续深化科学课程改革,提高科学教育教学质量。深入研究教材,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采取多种形式,灵活、有效、充分发挥科学课程中的亮点与精华,展示一些精品课例。3、以教育科研为先导,带动学校科学教学水平的稳步提升。调动教师参与科学教学课程改革的'积极性,挖掘广大教师的研究意识,组织教师共同协商、互动交流,指导教师自主开展教研活动;积极探索开发一批适合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教学资源;注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走出课堂,亲近自然,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丰富德育教学的内涵。4、实验室工作人员做好实验仪器的保管使用及实验登记工作。四、工作措施:1、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平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了解科学知识,开阔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的特点,因势利导。2、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树立开放的教学观,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3、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要进一步强化课堂目标意识,着眼于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4、充分有效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媒体,充分运用多媒体、投影、直观教具和学生实验等方法,生动活泼地进行教学,充实科学课堂,提高科学教学效果。5、坚持以学生为本,尽可能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最大发展。在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教师要抓好培优补差工作。要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作为一名教师,要坚持不放弃每一个后进生,要以良好的心态接纳他们,给他们以更多的关心和爱护,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到自己适合的知识,让他们在科学学习上有所进步,以提高学校的科学成绩。6、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探索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课外,扩展到家庭和社会。五、具体安排:3月份安排落实本学期教研组活动,做好期初教学常规检查。小学《科学》各年级教材难点分析(特别是新改编部分)4月份学习课标,交流反思。青年教师展示课教研活动。5月份参加承担县科学教研活动集体备课活动6月份观看优秀课例录像,研讨交流。科学课“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学习活动:学习优秀文章,积极撰写论文。7月份做好科学的期终复习工作2010.03
六年级科学学科教学工作计划大全(21篇)篇十五
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思维方式也初步的由具体转变为抽象。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扩大学生知识范围,进一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学习科学的兴趣,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自我研究的能力,联系他们的实际生活,用所学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最终达到将科学知识创造性应用到生活中去。
(一)情感态度
重点强化了认识事物内部的变化特征和变化的相互联系,既有对事物外部表象的观察,又从微观世界认识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变化的规律性分析,突出了认识事物的结构和功能,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探究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训练。增强学生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勇气,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所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
(二)知识目标
1.了解细菌的主要特点和对人类正反两方面的作用;知道真菌是、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一类生物中的一类。
2.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质;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变化,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了解物质的变化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
(三)能力培养
1.培养学生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表达、评议和讨论。
2.培养学生能对自己的探究活动提出大致的思路或计划。
3引导学生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并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与他人交换意见。
本册教科书以主题研究的形式编排了《微小的生物》、《物质的变化》、《物体的运动》、《太阳、地球和月亮》、《生物与环境》和《研究与实践》共六个单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以生物体的外部表象及内部结构、物体与物体的运动等为主要内容展开科学探究活动。促使学生建立联系,进行思维技能训练。
借助学生不断丰富的间接”,切入到科学探究活动之中。《微小的生物》单元引导学生从耳熟能详的病毒、细菌和真菌开始,认识一些微生物,从微观处揭示生命世界的奥秘,感受生命世界的多姿多彩。将馒头发霉、食品变质等自然现象与微生物的生命繁殖活动结合起来,理解自然事物的变化是相互联系的。《物质的变化》单元在学生了解常见物体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对物质的多样变化进行观察、实验,用辨证和联系的观点看待物质的变化。《物体的运动》物质的运动,通过对运动与静止现象的观察、探究、搜集整理信息等活动,理解静止与运动相对性的道理,《太阳、地球和月亮》认识白天黑夜产生的原因,四级的更替日食和月食的产生让你产生对宇宙的好奇心,产生探究问题的意识,《生物与环境》环境可以改变生物,生物与环境密不可分,从而保护环境。培养学生观察与测量、采集与分析数据的能力。尝试用学到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教学重点:本册教科书的编排从探究对象上看,重点强化了认识事物内部的变化特征和变化的相互联系,既有对事物外部表象的观察,又从微观世界认识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变化的规律性分析,突出了认识事物的结构和功能,如微生物世界,认识事物的相互联系,如病毒与生命健康、物质的运动等。探究水平较前几册教科书有明显的提升,加大自主探究的实施力度,加大学生生活经验的整理与提升,进一步强化学生对间接生活经验的回顾与运用。在探究技能上,突出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设计了大量的强化学生逻辑推理的探究项目,如根据发霉馒头的外部表象,推测产生变化的原因,力求在事物的表面特征与内部变化之间建立联系。
教学难点:使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和思维方式认识问题。探究逐步加深,螺旋上升更加明显,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本册教材在纵观全册教材,教师应更加放开手脚,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有较强求知欲望的话题作为课的主体,通过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从而加深对科学、对科学探究、对科学学习的理解。解释与模型是六年级集中训练的过程与方法,要结合具体学习内容,在探究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解释与模型的训练。或在教学中采用先进的电教手段来辅助教学。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知识,上网查与资料,搜集图片、报刊等。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教材特点,让学生查一查、画一画、读一读、说一说、想一想、做一做,多种感官并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
第一单元:微小的生物4课时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4课时
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5课时
第四单元:太阳、地球和月亮6课时
第五单元:生物与环境3课时
六年级科学学科教学工作计划大全(21篇)篇十六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科学》四年级上册由“热”、“变化的天气”、“振动的声音”、三个单元组成。在三年级上、下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将继续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热”单元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本单元主要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通过对一些常见的现象提出问题,然后安排一系列有趣而又意义的探究活动,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并进一步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乐趣。本单元是由“冷和热”、“温度计”、“热往哪里传”“热对物质状态的影响”5部分13个活动组成。
天气的观察与测量从天空中云的形状和变化开始,对构成天气的四个基本要素分别进行观测。其中包括云量的观察和测定、雨量的观察和测定、风的方向和等级的观察和测定以及气温的测定。这一部分活动中,还包括尝试记录各种天气情况,观察生物预告天气的行为以及学习获得天气信息的多种方法。
对声音的探究从倾听周围的声音开始,通过对发声物体的观察和实验,研究和探讨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以及如何控制物体发出的声音。在这一单元结尾设计的“制作我们的小乐器”活动,将由学生自由取材,利用身边材料制作一件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小乐器,并尝试着奏出简单的乐曲。
这些活动的教育意义和价值是多方面的。我们在新学期的教学中需要特别关注的是这些活动在科学探究方面对教学提出的新目标。
1、要求学生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三年级的观察认识活动以定性为主,很少涉及物质的量。而在四年级的的活动设计中,不仅要求学生更为准确和细致地观察物体,而且在很多情况下,要求使用测量的方法,并选择适当的词汇、数据和图表来描述物体和有关现象。例如,云量和雨量、气温、天气、声音的高低等。
2、要求学生不仅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这也是本册教材在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方面提出的新要求。观察和收集事实上只是探究活动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对搜集到的事实进行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以形成新的认识才是科学探究活动的全部。
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以及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是渐进的,需要我们引领他们经历一个又一个具有科学意义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才能逐渐获得发展。在新学期的教学中,希望老师们勇于探索,积累更多的经验,将以探究为核心的小学科学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通过学习,使学生:
4、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写发展。
1、整体学习状况:四年级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他们普遍习惯于死学硬记死板知识,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家长和某些教师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1、通过观察实验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实事求是与人合作不怕困难等各方面的科学态度。
2、通过天气变化,向学生进行看图听懂天气变化知识。
1、归纳、概括同类物体的共同特征,并建立初步概念。
2、归纳、概括同类物体的共同点,发现其中规律。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探究法,演示法,参观法,实践法,讨论法。
实验法,列表法。
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与实验。
专题研究,情境模拟,科学小制作,讨论辩论。
参观访问,竞赛,科学欣赏,社区科学活动。
六年级科学学科教学工作计划大全(21篇)篇十七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1、整体概述: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的。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提供足够的材料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完成探究任务。(2)帮助学生把现象、数据转化为证据,利用证据得出结论。(3)科学概念的构建不是一步到位的,需要长时间的学习才能达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急于求成,要一步一步打好基础,让学生的认识沿着概念形成的规律发展。
(4)本册有许多动手制作的项目,一定要让学生亲自经历制作的过程,只有在手脑并用的过程中,才能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单元简析:
(1)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本单元指导学生认识微观世界。教科书是按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视野不断开阔的线索编写。学生将经历用肉眼观察、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通过对昆虫、晶体、细胞和微生物的进一步观察,激发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2)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有些是自然现象,但更多的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造成的。学生可以根据有无新物质生成,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本单元主要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从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中,寻找化学变化的本质:产生了新物质。物质的化学变化产生了哪些新物质,怎样判断产生了新物质,这就需要学生学会寻找足够多的证据,作为判断产生了新物质的依据。
认识。在头脑中形成有一定解释力的宇宙的体系或结构模型,培养学生对天文的兴趣。
(4)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本单元试图从科学的角度指导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并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环境保护行动。。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过两极分化很明显。优等生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后进生对科学有种担忧感,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值增加,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加上对科学学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本学科不重要,轻视,造成科学素养发展态势一般。
1、本册教科书设计了许多探究活动,这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教师要发展学生识别和控制变量的能力,继续学习运用对比实验进行探索的技能,要引导学生及时记录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整理,转化为证据,用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构科学概念。
2、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仍然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因此在思维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从现象和事实出发,帮助学生进行概括总结,得出结论,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学兴趣小组的各项活动。
六年级科学学科教学工作计划大全(21篇)篇十八
二年级的学生年龄比较小,基础比较薄弱,对动作事物结构的思考较为肤浅,身体素质较差,意志力比较薄弱,但是二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十分活跃,语言和行为欢快活跃。个人能力的提高和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二年级学生心理趋向稳定,显示出一定的个性特征,个人能处理的问题越来越多,自信心不断增强,一年级的恐慌心情已经很少见到,即使遇到了什么困难,自己也能从容面对。出现了竞争意识。针对这些特点,着重对学生进行入门教育和纪律性教育,在此基础上进行启发诱导,提高其积极性和竞争意识。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掌握基本的体育基础知识,明确体育锻炼的作用,在锻炼中运用学到的知识。并不断巩固和提高。
2、每节课进行一定时间的队列练习,对其进行组织纪律性的教育。
3、进一步增强体质,特别是柔韧素质和力量素质。
4、通过体育锻炼,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自信心,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重点:
1、由于运动会有队列比赛,所以每节课要进行一定时间的队列练习。
2、二年级的体育教学的重点主要侧重于投掷和跳跃,所以在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的进行投掷方面和跳跃项目的练习,譬如投准投远练习和跳上跳下练习。
教学难点:
二年级的学生理解动作比较慢,在进行一些协调性的练习时,可能接受比较慢,所以韵律舞蹈和儿童的一些基本舞步学生接受起来会比较困难。
三、课时安排。
每课2课时,共30节课。
四、教学措施及应该注意的事项。
教学措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主动学习、主动探索,培养学生的自学、自练、自评的能力。多采用情景法主题法进行教学,让学生乐于其中。
注意事项:
1、小学生好胜心强,可采用一些教学比赛,以增强学生锻炼身体的效果。
2、因材施教,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运动中享受到锻炼的乐趣。
六年级科学学科教学工作计划大全(21篇)篇十九
时间过得可真快,从来都不等人,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起点,不如为接下来的教学做个工作计划吧。怎样写工作计划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六年级科学工作计划5篇,希望大家喜欢!
一:学生情况分析:
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思维方式也初步的由具体转变为抽象。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扩大学生知识范围,进一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学习科学的兴趣,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自我研究的能力,联系他们的实际生活,用所学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最终达到将科学知识创造性应用到生活中去。
二: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
重点强化了认识事物内部的变化特征和变化的相互联系,既有对事物外部表象的观察,又从微观世界认识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变化的规律性分析,突出了认识事物的结构和功能,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探究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训练。增强学生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勇气,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所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
(二)知识目标。
1.了解细菌的主要特点和对人类正反两方面的作用;知道真菌是、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一类生物中的一类。
2.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质;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变化,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了解物质的变化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
(三)能力培养。
1.培养学生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表达、评议和讨论。
2.培养学生能对自己的探究活动提出大致的思路或计划。
3引导学生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并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与他人交换意见。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主题研究的形式编排了《微小的生物》、《物质的变化》、《物体的运动》、《太阳、地球和月亮》、《生物与环境》和《研究与实践》共六个单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以生物体的外部表象及内部结构、物体与物体的运动等为主要内容展开科学探究活动。促使学生建立联系,进行思维技能训练。
借助学生不断丰富的想法,切入到科学探究活动之中。《微小的生物》单元引导学生从耳熟能详的病毒、细菌和真菌开始,认识一些微生物,从微观处揭示生命世界的奥秘,感受生命世界的多姿多彩。将馒头发霉、食品变质等自然现象与微生物的生命繁殖活动结合起来,理解自然事物的变化是相互联系的。《物质的变化》单元在学生了解常见物体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对物质的多样变化进行观察、实验,用辨证和联系的观点看待物质的变化。《物体的运动》物质的运动,通过对运动与静止现象的观察、探究、收集整理信息等活动,理解静止与运动相对性的道理,《太阳、地球和月亮》认识白天黑夜产生的原因,四级的更替日食和月食的产生让你产生对宇宙的好奇心,产生探究问题的意识,《生物与环境》环境可以改变生物,生物与环境密不可分,从而保护环境。培养学生观察与测量、采集与分析数据的能力。尝试用学到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本册教科书的编排从探究对象上看,重点强化了认识事物内部的变化特征和变化的相互联系,既有对事物外部表象的观察,又从微观世界认识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变化的规律性分析,突出了认识事物的结构和功能,如微生物世界,认识事物的相互联系,如病毒与生命健康、物质的运动等。探究水平较前几册教科书有明显的提升,加大自主探究的实施力度,加大学生生活经验的整理与提升,进一步强化学生对间接生活经验的回顾与运用。在探究技能上,突出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设计了大量的强化学生逻辑推理的探究项目,如根据发霉馒头的外部表象,推测产生变化的原因,力求在事物的表面特征与内部变化之间建立联系。
教学难点:使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和思维方式认识问题。探究逐步加深,螺旋上升更加明显,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五、教学措施:
本册教材在纵观全册教材,教师应更加放开手脚,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有较强求知欲望的话题作为课的主体,通过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从而加深对科学、对科学探究、对科学学习的理解。解释与模型是六年级集中训练的过程与方法,要结合具体学习内容,在探究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解释与模型的训练。或在教学中采用先进的电教手段来辅助教学。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知识,上网查与资料,搜集图片、报刊等。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教材特点,让学生查一查、画一画、读一读、说一说、想一想、做一做,多种感官并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
六、各单元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微小的生物4课时。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4课时。
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5课时。
第四单元:太阳、地球和月亮6课时。
第五单元:生物与环境3课时。
一、学情分析。
经过三年的学习,小学六年级学生对科学课程已经非常感兴趣,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等,能独立完成一些探究活动、科技制作、观察活动、科学实验、搜集资料等,愿意与他人合作,进行合作探究,有计划地开展一些实地考察、现场采访、种植养殖等活动,探究积极性高,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排了“微小的生物”、“物质的变化”、“物体的运动”、“太阳、地球和月亮”、“生物与环境”、“研究与实践”六个单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以生物体的外部表象及内部结构、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和不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物体的运动状态和运动方式、生物与环境及其适应性等为主要内容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促使学生在“事物宏观的外部表象与微观的内部特征”之间建立联系,进行以“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
三、教学目标。
“微小的生物”单元引导学生从常见的病毒、细菌和真菌开始,认识一些微生物,从微观处揭示生命的奥秘,感受生命世界的多姿多彩,使学生能把馒头发霉、食品变质等自然现象与微生物的生命繁殖活动联系起来,理解自然事物的变化是相互联系的。
“物质的变化”单元在学生了解常见物体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对物质的多样变化进行观察、实验,用辩证和联系的观点看待物质的变化。
“物体的运动”单元从学生熟悉的静止与运动现象切入,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究、收集整理信息等手段,探究物体运动的有关知识,理解静止和运动相对性的道理,培养学生观察与测量、采集与分析数据的能力。
“太阳、地球和月亮”单元引导学生科学地分析和理解“太阳东升西落”、“昼夜交替变换”、“四季循环往复”、“月亮时缺时圆”,培养学生尊重证据、勇于探索、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激发学生研究宇宙的热情,使学生树立对宇宙探秘的理想。
“生物与环境”单元以学生熟悉的动植物的生活环境为切入点,通过查资料、观察、实验探究、收集和整理信息等手段,探究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事实,使学生知道环境对生物生长、生活习性等也有影响,知道食物链、食物网的含义,理解为什么要保持生态平衡,制订开展保护动植物活动的计划,让学生参与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研究与实践》单元选择影响学生身体健康的“常见疾病”作为研究与实践的专题,引导学生设计调查表,搜集信息,分析调查结果,交流研究成果,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应用研究成果等活动,使学生经历专题研究的完整过程。
四、重点难点。
本册教材的编排从探究对象上看,重点强化了认识事物内部和外部的变化特征和变化的相互联系,既有对事物外部现象的持续观察,又有对客观事物之间联系的规律性研究,让学生认识事物的相互联系,如生物与环境的联系等。探究水平较前几册教科书有明显的提升,加大了自主探究的实施力度,加大了学生生活经验的整理与提升,强化了学生对间接生活经验的回顾与利用。在探究技能上,突出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设计了大量的强化学生逻辑推理的探究项目,如通过研究日食和月食的形成条件,推断太阳、地球和月亮三个天体的运动关系及相互影响,通过模拟实验认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特点,探究昼夜、四季的形成原因,根据馒头的外部表象推测产生变化的原因等,力求让学生在事物的外部特征与内部变化之间建立联系。
五、教法学法。
1.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2.组织学生积极动手、动脑开展探究活动,敢于向权威挑战,发表自己的观点,敢于创新。
3.教师引导学生开展活动,发挥主导作用但不包办代替。
4.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做好记录。
5.提醒学生做好课前准备,保证科学探究顺利开展。
6.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学习科学,让科学走进学生的生活。
7.运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辅助教学。
六、教学进度。
周次进度(课)时间。
11——29.6——9.10。
23——49.13——9.17。
3研究19.20——9.24。
45——69.27——10.1。
57——810.4——10.8。
69——1010.11—10.15。
711——1210.18—10.22。
81310.25——10.29。
914——1511.1——11.5。
1016——1711.8——11.12。
1118——1911.15——11.19。
12研究211.22——11.26。
1320——2111.29——12.3。
142212.6——12.10。
1523——2412.13——12.17。
162512.20——12.24。
17研究312.27——12.31。
18期末复习1.3——1.7。
19期末复习1.10——1.14。
20期末质量检测1.17——1.21。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对科学课程有了初步的了解,科学课程具有科学性和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心,本学期将继续和同学们在科学的学习上更加努力。六年级的学生具有更多的独立思想,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心,使科学课程更加有吸引力,学生对周围事物充满了兴趣,喜欢提问题,科学课程根据学生兴趣,联系生活,使科学有了更大的吸引力。
一、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由于生活习惯的差异,有些同学的科学知识缺乏,科学探究能力不强,很多学生没有多少机会接触大自然,可是学生自身的特点,使得学生更加愿意接触科学,对科学有浓厚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本册科学是小学阶段科学的最后一册,包括了五个单元,共23课,从人的发展,地球,宇宙等方面探讨科学的奥秘,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科学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
从不同的科学角度出发,重视小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学习,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依靠自己的能力进行实验,并得出实验结论,对实验结果作出解释。
四、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教材,认真备课,结合新课标要求,将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的特点,用一种探究和轻松的氛围进行课堂教学,通过多种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3、拓展学生的思维,学生分组自己动手进行实验,自己得出结论并找出实验结果,增强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
五、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思考对实验现象或结果得出结论,使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走进科学、运用科学,提高对科学的兴趣和科学的行为习惯。
2、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通过自己动手动脑找到科学的方法,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学会科学的看问题、想问题。
3、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了解自然,了解科学,将课本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当中,提高对科学和环境的认识。
一、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简单机械、自然资源、浩瀚的宇宙、插上科学的翅膀等四大板块内容。
二、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共有学生24人,大部分学生对科学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强,学习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认真听讲、严肃实验纪律及客观分析、认真讨论、充分理解的学习态度,对于学习科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科学的能力,其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理解能力显得尤其重要。
三、本册重点。
简单机械、自然资源、浩瀚的宇宙、插上科学的翅膀。
四、本册难点。
自然资源、浩瀚的宇宙。
五、本册目的要求。
1、能意识到系统是有一定结构层次的。鼓励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猜想、设计实验、实验验证、收集整理信息、得出结论。在充分体验科学的认识过程中,培养学生猜想能力、观察、比较、分类、归纳概括、分析综合等思维方法和能力以及设计与制作能力。
2、让学生树立珍爱生命、保护生物资源、节约能源的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事物,从整体的角度分析系统中发现的各种现象,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事物的发展,体验感受系统结构和谐、对称的科学美。
3、能认识更多的生物种类,了解任何物体工作时都需要能量,认识到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知道能源有可再生的和不可再生的,能说出太阳系的组成及九大行星的排列顺序。
4、能通过对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的认识,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能设计出一些能量转化装置解决生活中遇到的能量能源问题,能大胆想象,关注科技的发展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六、教学措施。
1、努力钻研教材,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2、表扬先进,鼓励差生,积极调动学生积极性,全班平衡发展。
3、重视形象直观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有意识的逐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4、加强实验演示、实验操作、充分理解。
5、适当布置练习作业,认真批改及时订正。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的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实施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二、学习目标。
(一)科学探究。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三)科学知识。
1、掌握常用的机械和工具的特征,并能设计和制作机械和工具。
2、观察和研究常见的形状和结构,并设计和制造自己的“桥梁”,体验科学与技术结合的乐趣。
3、研究热和燃烧的关系及其原因,并能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分析和阐述。
4、了解能量以及能量的变化,并能在实验操作中亲自去感受。
三、学生情况分析:
1、通过过去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2、不足之处:上学期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一班的学生不如二班发言积极,表现欲望差,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
四、教材内容简析。
本册共分四个单元,共31课。
第一单元机械和工具本单元介绍了常用工具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的原理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尤其是结合常用工具和实验器木才设置了许多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探究活动,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掌握各类机械和工具的特点和作用。
第二单元形状和结构本单元介绍了各种建筑物中使用的形状和结构及其特点,从实验材料的选取到各种不同的设计都能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
第三单元热和燃烧本单元结合热和燃烧之间的特征让学生探索热和燃烧之间的联系及其相关问题,并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第四单元能量本单元介绍了电能、水的三态变化、太阳能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学生掌握自然界中的物质可以相互转化,能量可以相互转化的自然规律,使学生养成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基本措施:
1、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的特点,因势利导。
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3、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4、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5、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6、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7、组织、引导学生参加科技小制作活动。
六、主要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专题研究。
情景模拟科学设计和小制作讨论辩论科学欣赏。
科学游戏参观访问家庭科技活动科学幻想。
七、教改实验课题。
如何培养学生探究活动的实效性。
课题提出原因:
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往往活动的实效性较差,学生掌握探究活动的方法不系统,良好的探究习惯需进一步培养,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待培养。
研究方法:
1、在课堂教学的探究活动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学会制定研究计划,掌握探究活动的方法,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
2、开展课外探究活动和小专题研究。
3、开展资料搜集活动。
4、科技小制作比赛。
八、教学进度。
第一周第一单元第1、2课。
第二周第3、4课。
第三周第5、6课。
第四周第7、8课。
第五周第二单元第1、2课。
第六周第3、4课。
第七周第5、6课。
第八周第7、8课。
第九周第三单元第1、2课。
第十周第3、4课。
第十一周第5、6课。
第十二周第7、8课。
第十三周第四单元第1、2课。
第十四周第3、4课。
第十五周第5、6课。
第十六周第7课。
第十七周。
第十八周期末复习。
第十九周。
六年级科学学科教学工作计划大全(21篇)篇二十
本学期我们科学教研组本着以教师为主体,以新的课改理念为导向,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为指导,围绕“科学课的新实践”的教研主题。科学课程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重视发展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开创我校语文课程改革新局面。
二、工作目标。
1.教学常规常抓不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进一步完善、规范教学行为,促使科学课堂教学有效益,教育教学有实效。
2.系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全面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本学期,将有计划、有选择地对部分重点章节开展教材分析和研究。
3.参加专题研讨活动。本学期科学学科将继续围绕“立足思维发展,提高探究实效”进行研究,围绕专题,参加相应的理论学习、课堂观摩、沙龙研讨等活动。
4.加强校本研修。建立科学学科校本研修制度,积极开展校本研修,并努力做到务实有效。本学期安排4次的校本研修活动。通过开展扎扎实实的校本研究活动,促进专兼职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和能力的同步发展。
5.做好“做中学”实验项目的研究,深化科学课程的改革。本校是“做中学”研究项目,要积极开展实验,定时向科学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开放,引导教师用“做中学”理念深化当前科学课程的改革。
三、主要工作。
1.加强教研组建设,构建“学习型教研组”。
(1)认真抓好理论学习,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的理念。明确形势发展要求,学习新课程,在思想上树立新课程意识,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
(2)坚持集体学习研究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做法,每位教师都要做一个终身学习者。除了参加学校规定的学习内容之外,个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自修内容,重在提高个人的素质品味。
(3)教学常规的学习。认真抓好学校教学常规的学习,每位老师要经常对照检查。
2.严格执行和落实教学常规,强化教学管理。
教学常规包括教学准备、课堂教学、批改与辅导、教学评价、教学研究等方面。
(1)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中心,以优化教育教学为目标,以转变教学方式为重点,提高教学质量管理,把学校的教学要求落到实处。
(2)抓紧抓好备课工作,教师要根据年级的教材特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安排好教学计划,落实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放在首位。
(3)加强组内听课评课活动。要认真填写听课记录,不能弄虚作假。加强评课活动,发扬教学民主,浓厚教研气氛。
(4)重视教学质量的考评工作,认真做好教学的测评工作。各年级要根据年级的教学实际,搞好教学测评,搞好教学质量的研究与分析,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3.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提高教研水平。
(1)教研组根据学校教学计划要求,积极开展教学实践活动。
(2)加强学科教学的日常管理。认真落实和执行国家的课程计划,开足课时,不挤占、不挪用,并要求教师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3)深入开展科学学科学生学习评价的研究。继续从评价内容、评价形式等方面进行探索,着眼于充分、全面了解学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关注个别差异,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探索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
(4)积极发挥名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为青年教师创造学习和锻炼的机会,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青年教师要将磨课当作自己成长的舞台。
四、各月活动安排:
2.集体备课。
1.校内公开课。
2.“科学课的新实践”的主题研讨。
3.第一次集体备课(苏良勤)。
1.“科学课的新实践”的校内主题公开课。
第九周苏良勤、高美娟老师上公开课。
2.集体备课。
1、校内新教师公开课。
2、集体备课。
3、小科学家实验操作评比。
1.校内公开课。
3.教研组工作总结。
4.期末复习考试。
六年级科学学科教学工作计划大全(21篇)篇二十一
这一学期我还担任六年级的科学课。从上几学期的学习情况来看,这一届学生比较活泼,生性好动,好奇心强。学生对科学活动十分地感兴趣,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研究气氛浓厚。但由于一部分学生对科学课的研究方式不适应,不知道如何最有效的观察、探究、描述、总结、不会实际应用或联系实际。
通过三学年的科学学习,学生对科学学习有了很大的变化:课堂学习的注意力集中了,小组合作探究更加融洽了,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也更强了,对于科学也很有自己的见解。不是说孩子是天生的探究者吗?所以我们要创造更多的机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因为兴趣是的老师。有待改进的是学生课堂学习的规范性和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另外科学探究小组的探究态度和习惯要进行重点培养。
六年级下学期,将是小学生小学科学课学习的最后一个学期。通过前面三年来的学习,他们已经经历了许多典型的观察、研究、认识周围事物和周围环境的科学探究活动。在接下来的这个学期里,我们期望学生们向什么方向发展呢?进一步打开他们观察、研究、认识事物的窗口,引导他们开展相对独立的科学探究活动,就是六年级下册教材的基本设计思路。在这一册《科学》教材里,学生将学习风格各异的建筑、奇妙的人体、有序的生态系统、宇宙与航天技术、像科学家一样工作五个单元。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1、风格各异的建筑,认识常见的建筑及其结构,建筑物的审美。
2、奇妙的人体,认识人体的组成,消化、呼吸、血液循环等系统的构成及其功能,认识生理发育的过程,向学生进行青春期生理、心理卫生教育。
3、宇宙是向学生们打开的第三个窗口。他们在以前的科学课上接触的主要是有关地球物质、构造及运动的知识。这一单元将引导他们去参加有关太阳、月亮、星体的观察、研究活动。他们会观察月相的变化,做月球上环形山形成、日食和月食形成的模拟实验,根据教材提供的数据建一个太阳系的模型,利用自己制作的活动观星图,在夜晚观星他们还将了解宇宙的其他知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这些活动将使他们不仅知道不断膨胀的宇宙是一个充满活力极具魅力的世界,还会知道探索宇宙是人类前赴后继的艰巨事业,期待他们去参与和努力。
4、像科学家一样工作,本单元主要向学生介绍科学家的故事,教育他们向科学家那样工作。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