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教案的设计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以下是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整理的一年级教案参考,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实用的教学建议。
一年级语文复习课教案(精选18篇)篇一
1、完成课后“说说,读读”
2、拿出实物:两种蔬菜或水果让学生仔细观察发现他们的特点,找出不足。
板书设计: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冬瓜茄子。
第一次大小说得好。
小燕子第二次绿紫很好。
第三次皮有细毛柄有小刺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一年级语文复习课教案(精选18篇)篇二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曹雪芹其人及其生平思想。
2.了解《红楼梦》有关章节的故事情节。
3.了解宝玉、王熙凤、香菱、晴雯等人物性格。
(二)能力目标。
1.学习简洁明快、准确生动、质朴自然、耐人寻味的叙述语言和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2.阅读有关章节,力求较好地欣赏《红楼梦》这部伟大作品。
二、要点回放。
1.《红楼梦》有关章节的思想内容。
(1)《诉肺腑》。
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爱情婚姻悲剧是《红楼梦》故事情节的主线。本文通过宝黛倾诉肺腑,吐露心声,表明他们的爱情已经成熟。
(2)《宝玉挨打》。
所写的是《红楼梦》中的著名事件之一,突出表现了贾政与宝玉父子两代的思想冲突,明确展示男主人公的叛逆性格。
(3)《香菱学诗》。
以饱蘸深情的笔,讴歌了这精华灵秀所钟的薄命女儿香菱。
(4)《抄检大观园》。
王夫人因下人在大观园里拾到一个绣春囊而大发雷霆,质问凤姐,风姐说出理由排除自己的干系,刑夫人的仆人王善保家的进谗言,提议夜里到大观园各处一一抄检,通过描写一系列活动,表现了复杂的矛盾冲突,逆造了王熙风、晴雯、探春等几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抄检大观园是贾府内部各种矛盾激化的结果,也是贾府由盛而衰的一个征兆。
2.分析有关章节中的人物形象。
贾政:惧怕忠顺府,听信谗言,易于动怒,笞子时下手不知轻重,性格正统顽固。
贾宝玉:言谈机敏,不善应酬,矢志不移,性情温润,善体贴少女,思想叛逆。
王夫人:善用心机,以退为进。
王熙凤:指挥若定,管家风范。
林黛玉:多愁善感,羸弱多病,孤傲尖刻,同时又热情实在,富于同情心,不虚伪,不做作。
晴雯:身份低微但性格坚毅,不甘心庸俗的现状,而发愤自强的女性形象,执着精诚,虚心求教,努力追求,不达目的决不休止。
3.领会所选章节的基本手法。
《诉肺腑》通过细腻的心理刻画表现人物性格是其突出特点。
《宝玉挨打》情节听跌宕起伏,错落有致。
《香菱学诗》笔墨饱蘸深情,人物栩栩如生,人情味很浓,立意新颖,章法新巧。
《抄检大观园》情节颇为曲折矛盾复杂。
三、方法指津。
本单元学习节选自《红楼梦》的四篇课文。学习这四篇课文,要投入感情,展开想象,走进《红楼梦》的艺术世界;又要“跳出来”,客观地评析它的思想成就、人物形象和艺术特点。尤其要注意学习它的简洁明快、准确生动、质朴自然、耐人寻味的叙述语言和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同时,阅读《语文读本》中所选的《红楼梦》有关的章节,最好课外阅读《红楼梦》全书,力求较好地欣赏这部伟大作品。
四、考点例析。
[考点]。
1.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例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答案]“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分析]此题重点是考查鉴赏古典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客观世界中的一切具体的物象一旦进入诗中,便成为具有强烈感情色彩乃至具有深邃思想的诗的意象,这种现象,在美学理论中称之为移情作用。一种深入人心的意象一旦形成,它甚至可以世代袭下去成为一个民族的某种心理象征。自从“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被作为一种惜别的象征之后,“折柳”便成为人们送别亲友的感情表达方式。自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对美好的比喻之后,“人面桃花相映红”的诗继而流行,“桃花”就成为美好事物的象征。总是重复某种意象的蕴涵,必造成阅读者的反感,聪明的诗人总是在寻找着表达的新意,所以杨柳、桃花在不同的诗篇里呈现出各异的内涵。例如,杨柳可以是依依惜别的感情寄托,但也可以因其报春的特征而勾引起少妇的闺思,甚至还能从它随风摆动的形象发现某些与人格精神有关的蕴涵。桃花可以是美色的表征,也可暗喻夕阳或鲜血。所以诗的意象中虽然有一些出现频率较高的自在的物象,但是它们的内涵和指向则不应受到限制和定位。
这首诗着重.写作者的一种思乡之情。作者的思乡之情,从诗中看,又恰恰是由“闻”到“折柳”曲后而引起的。因“折柳”曲,它属于汉乐府古曲,以古代离别往往从路边折柳枝送别来抒写离别行旅之苦,所以“折柳”寄托着惜别怀远之意。说“折柳”在诗中的地位实为重要,可见是有根据的评价。但鉴赏诗歌见仁见智是正常现象,因此命题者没有把这种评价绝对化,而是认为是否同意“关键”之说,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考虑给分。这种主观性命题,更符合鉴赏的原则。
五、迁移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题。
波澜,亦即情节波澜,它是小说的纵向运动。对小说结构的考察,亦应包括对情节波澜的考察。
总的说来,《红楼梦》的情节推进并非大波大澜、大起大落,不给人以大惊大喜的审美感受。从题材角度看,《红楼梦》是一部家庭琐事小说,从风格上看,它又是一部“不敢稍加穿凿”的大写实小说,这决定了《红楼梦》的波澜不惊。小说情节波澜的基本面貌如此,而小说情节组织的匠心亦见于此。在碧波万顷汩汩前行的驾驭中,在和风细雨、柔波微澜所蕴含的刀奔箭突中,体现了作者非同寻常的艺术功力。
《红楼梦》是由无数琐言碎语,无数的细节构成的。它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也往往不是那些大是大非,而是微言谨行。而人物形象的塑造,也多半不是在那种表层的矛盾冲突中进行。深刻的矛盾总是蕴藏在片言只语、举手投足之中。且看第29回关于金麒麟的一段对话:
除去标点符号,这段文字总共只有144宇,然而,这短短的144字却写了五个人物,并且个个性格鲜明入骨。可见《红楼梦》片言只语的魅力。与上段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又如第22回宝钗生日宴会那天因戏子事引发的一段描写:
凤姐笑道:“这个孩子扮上活像一个人,你们再看不出来。”宝钗心里也知道,便只一笑,不肯说。宝玉也猜着了,亦不敢说,史湘云接着笑道:“倒像林姐姐的模样儿。”宝玉听了,忙把湘云瞅了一眼,使个眼色。众人却都听了这话,留神细看,都笑起来了,说:“果然不错。”一时散了。
凤姐的发言,犹若贾母说金麒麟,引出各人话语。宝钗、宝玉、湘云和众人的七嘴八舌,宝玉一个眼神旋即又使湘云气走,黛、云两相得罪,可谓一波方动,波波相随。这种因小而大的波澜推展可以相当分明地在全书最大的波澜宝玉挨打和抄检大观园中看到。
小波浪孕育发展为大波浪,大波浪亦引发出千支万脉的小波浪。大小之间、层层传递,这使得波澜的发展有着无穷的动力,又显现出一起一伏的`强烈节奏感。宝玉会贾雨村等三小浪花冲汇成挨打的大浪花后,这大浪花随即便牵引出了王夫人哭宝玉,贾母训子,众人探望,宝钗送药,宝黛相会,袭人献计,晴雯传帕,宝钗错怪……等无数新的小浪花小涟漪,波波传动,层层扩展,以至于它们重新汇合为新的大波澜。
大小波浪之间,常常相互牵引、挤推、交换,而一个大波浪中又常包容有若干个小波浪,这就形成了一波含万波,万波挂一波,一波动而万波随的壮丽景象。
《红楼梦》的这种美学追求,使得行文变得摇曳多变。它的流程绝不像孤桐劲竹那般一竿子到底,更不像那启闸之水、燃信之爆一般一泄无遗。它总是极尽曲折变幻之能事,恰如那云中神龙,或隐或现,藏头露尾,曲折善变,而其隐现之间,又如鱼跃出水,鸟钻山林,毫无痕迹可寻。
1.对于金麒麟一段人物形象的分析,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贾母一句有意无意的话,首先得到宝钗应承,足见宝钗的善解人意或善于逢迎,而“比这个小些”同管子确实也体现了她平日的细心和敏感。
b.宝玉所说当然是大实话,这就体现了与宝钗细心相对的粗心大意,亦可见宝玉对“金玉”之说的不以为然,不以为意,正是这种心理造成了生活中对金玉等物的盲点。而急着与宝钗唱反调本身,多少也看出他对宝钗的不满,及对黛玉表忠。
c.探春的叙述明显地看出她对宝钗善解人意的赞赏,对宝玉粗心大意的嗔怪及对黛玉“尖刻”“小性”的鄙视。
d.黛玉所言,应该说包含有一定的真理成分,全更多的恐怕还是黛玉自我心理的投射,是一种主体对客体的强加。黛玉的所谓“尖刻”就表现在此,“小性”也表现在此。这种不顾环境、场合与后果的说话也就黛玉说得出。
2.简析“宝钗生日宴会”那天因戏子事引发的一段描写中人物形象。
宝钗:
宝玉:
湘云:
3.《宝玉挨打》一文中,宝玉挨打后,来探伤的宝钗、黛玉的片言只语也很有魅力,试简析之。
4.“宝玉挨打”是如何一波紧似一波,终于累叠成了巨波大澜的?
5.如果说“宝玉挨打”的情节是采用“舞台艺术”的写法,使各种矛盾和情节发展。
一年级语文复习课教案(精选18篇)篇三
1、会写本课要求书写的6个生字,学习偏旁“子字旁”和“倒八”。
2、会正确认读本课要求认读的12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
3、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联系实际生活理解“孤单”的意思。
教学重点。
1、会正确、规范书写本课生字,认读本课生词,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在了解课文的基础上,联系实际生活理解“孤单”的意思。
教法:根据学生识字和读课文的学情,运用字不离词、随文学习的策略,在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中突出重点。
学法: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现总结识字、写字规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喜欢才谜语吗?今天老师给大家猜一个有关鸟的谜语,看谁猜的快。(课件出示:头黑肚白尾巴长,站在树上叫喳喳,因为常来报吉祥,人人见了都爱它喜鹊)。
1、板书课题,学生用小手指在空中跟着老师一起写。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2、老师先泛读课文一遍,学生注意老师的发音,圈出文中的生字词。
一、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1、自由试读课文,圈出本课的12个生字、新词,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2、学生以开火车的方式读生子,看谁读的好。
3、在这12个字中找出三个多音字,我们一起来组词。
4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5、找出文中的反义词,一起来读一读。
二、熟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提出问题:文中的树和喜鹊为什么感觉孤单,说说孤单是什么意思。
读了课文谁来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什么故事呢?
3、大家一起用孤单这个词语造句,看谁说的好。
1、课件出示本节课需要会写的六个生字:单、招、呼、居、快、乐。
2、仔细观察这几个字有什么共同之处。
3、教师范写,学生跟写。
4、评价学生的写字情况,展示优秀作品。
四、总结学习,布置作业。
1、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词,指名读、开火车读。
2、借助板书,说说课文主要讲了谁和谁的故事。
3、熟读课文。
4、抄写生字。
【板书展示】。
树和喜鹊。
居招呼。
单快乐。
一年级语文复习课教案(精选18篇)篇四
1、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
2、熟读句子,认读本课7个生字;。
3、初步知道什么是笔画、笔顺。
4、学法和习惯:学习用指读的方法听读识字。
二读词语,认读7个生字。
初步了解关于笔画的知识。
(一)导入。
1、出示挂图:谁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老师在上语文课,小学生在听讲。)。
小朋友们在怎样听讲?(认真、专心等,启发学生说出不同词语,同时进行说完整话的训练。)。
2、想知道他们在学什么吗?丁丁也在那上课呢,瞧,他告诉你们他们在学什么了。出示书上的六个词语。
(二)新授。
1、谁能帮丁丁告诉大家他们在学什么?(指名读,老师指黑板上的词语。)谁愿意带着大家读?(学生上黑板指读,其他学生跟读。)。
2、原来,他们在学写字、学笔画、学笔顺呢!
课件演示:
(1)丁丁的话:“小朋友,这是汉字的5个基本笔画,看谁能记得又快又准。”画面上出现一支笔在写这五个基本笔画,每写一个都说出名称。(横、竖、点、撇、捺)。
(2)丁丁的话:“谁记住了?”(指名回答,如果学生回答对了,课件就出现丁丁的`声音表扬他。)。
(3)丁丁的话:“学的真棒!请跟我书空。”课件演示,学生跟着书空。丁丁问:“都记住了吗?”
(4)再进行书空。(巩固)课件出示声音表扬。丁丁的话:“汉字就是由笔画按一定顺序组成的,写字时要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写,别忘了哟!”(初步渗透笔顺知识)。
3、丁丁当小老师教会了你们笔画和笔顺,谁还想当小老师教大家读读这些?指名带读,学生跟读。
4、你们学得真认真,能自己读了吗?打开书第8页,自己指读,看看谁的指读姿势最美。(学生自读)。
5、同桌互相读:
(1)互相检查指读姿势;。
(2)有不认识的字互相帮助。
(培养合作意识和指读习惯,渗透另一种识字方法——向别人请教。)。
6、全班齐读。你们真了不起,在这么短的时间就读的这样好,说明你们都能像丁丁和图中小朋友那样认真学习。
7、摘词游戏:学生上黑板摘一个自己认识或喜欢的词,大声的读出来并带着大家读一遍,然后邀请小朋友做游戏。(游戏可以是:接龙、开火车、好朋友、考考你等。)。
出示生字卡片学生抢读。
9、游戏:
(1)对对碰:小朋友把字卡边读边摆,然后其中一个人说出一个字,另一个小朋友找到这个字,两个同样的字组成一对。
(2)找朋友:在黑板上竖着摆好:“用、写、”两个字,让学生从剩下的生字中给他们找朋友,即组成词语。
10、评价:
(1)同桌互评:两个人互相读认字表上的生字,一次读对的,奖励两颗星星,在同桌的帮助下读对的,奖励一颗星星。
(2)自我评价,这节课学的是否认真。
一年级语文复习课教案(精选18篇)篇五
教学要求:
1.认读词语,读懂课文。
2.教育学生“只有自己勤奋学习,不懈地努力才能出绩。”
3.进行朗读训练,学会用不同的语气读句子。
4.用“……是因为……”这个句式练习说话。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具: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读通课文,熟读词语。
2.学习一二两段。
教学过程:
1.定向。(自读课文,提出要求)。
(1)读准词语,读通课文。
(2)谁干什么?
(3)给文章分段。
2.自学课文,要求划出生字、新词。
3.字、词、句的训练。
(1)出示生字卡片:
坦tan凳deng虽sui糟zao伟wei。
拼读生字。
(2)读词语,强调“糟糕、小板凳、虽然”的渎音。
(3)读通较长的句子:(他想看看是什么东西吸着小针,打开一看,什么也没看见)。
(他从小喜欢钻研问题,做那些需动脑筋、花气力才能做好的事情)。
(4)给自然段标号。
4.读讲1—2段。
(1)读第一段,用“因为……所以”进行说话训练,因为爱因斯坦从小……,所以长大后他成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2)读第二段,填空练习。(爱因斯坦很喜欢钻研问题。)。
(4)读1、2两段。
5.作业。
熟读课文,认读词语,完成“读一读,练一练。”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研究3、4段,学习爱因斯坦不怕困难的品质。
2.朗读训练。
3.会用反问句说话,并能将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教学过程:
1.段的训练:哪两段是讲爱因斯坦做小板凳的?
2.读讲第三段。
(1)读第三段,进行填空练习。(3、4)第三只小板凳()。
(2)练习对话,朗读训练。师:我们学学老师的样子来读第三段中的两个句子。
(3)句子训练。
出示反问句:你们谁见过这么糟糕的小板凳?
师:你们见过吗?
生:我们没见过。
师:那还可以怎么说?
(我们谁也没见过这么糟糕的板凳。)。
(4)小结。
同样一个意思我们可以用两种不同的语气说。
(5)读读演演。
爱因斯坦的话——小声说:“有的”。
3.读讲第四段。
(1)读爱因斯坦的话,完成填空练习。
第一次做的和第二次做的比第三次做的()。
(2)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话,说清楚其它小朋友都做了什么?提高要求,前面可总的说一下,后面可以评价一下“小朋友们做了许多手工作品,有的小朋友做泥鸭子,有的……,他们都做得很好。”
(3)思维训练。
师:爱因斯坦做特别难做的小板凳,傻吗?划下答案,读第一段。
(4)用“因为……所以”训练说话,将爱因斯坦为什么做小板凳的理由说清楚。
(6)继续用“……是因为……”说话,根据课文内容练习。
师:他们班里的同学、老师喜欢他吗?
(7)词语训练。
研究“从此”一词。师:从哪件事之后,老师改变了对他的态度?
(8)再用“因为……所以”说话。
(9)读第四段。
4.小结。
师:“学爱因斯坦做小板凳”对吗?我们向他学什么?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5.作业:
有表情朗读课文,抄写词语。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要求读准,会写、记住。
注意:“需、糟、糕、态”的书写。
二、听写。
三、朗读课文。
1.给句子换一种说法:
世界上还有比这更糟糕的小板凳吗?()。
2.根据课文内容用“……因为……”说话。
一年级语文复习课教案(精选18篇)篇六
教材简析:
课文写的是小鸡、小狗和小鸭在雪地上跑,留下了各自的脚印,好像在画着竹叶、梅花和枫叶。不仅蕴含着动物脚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显示出丰富的想像力。从表现形式来看,课文的前两节结构相同、语言相似,后两节又稍有变化,便于学习,又不显得呆板。
学情分析:
本课是本学期最后一篇课文,应该说学生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已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初步具备了一定分识字能力,对大部分学生而言,能够自主识字,但对个别学生而言,则放低要求,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进行识字。
教学目标:
1、认识“脚、印、留、对、狗、齐、全”7个生字。认识“月字旁”。描写“脚、狗、齐、全”4个字。
2、背诵两句句子。
3、正确地朗读课文。
4、知道小鸡、小狗、小鸭脚印的形状是不同的,对动物的脚印感到好奇。
重点难点:
读准词语,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体会文章的内在美。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识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仔细听,认真看,说说你听到、看到了一些什么?用一二句话说说。
2、出示课题:45脚印(生字上标注拼音)。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3)了解“印”的笔顺。
(4)读课题。
3、猜一猜,雪地上的脚印是谁留下的?
二、整天感知课文,学习生字。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记记字形。
2、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与生字相关的词语,要求读准字音。
脚留下、对、齐声。(生字上注拼音)。
(2)交流识字的方法。
(3)读课文。(个别读)。
4、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雪地上的脚印是谁留下的?除了这些你还了解什么?
三、学习课文,朗读感受。
1、再读课文,说说故事的内容。
(1)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内容。
(2)提供开头,用一小节说说课文的内容。
小鸡、小狗和小鸭在雪地上跑,雪地上留下了……。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关的内容,让学生读一读。
3、试着用朗读的方式来表达小动物的情感。
4、媒体出示小猪、小马、小猴的脚印,说说它们的脚印像什么?在雪地上留下脚印后,它们又会说什么?学着课文的样子编编故事。
四、复习巩固,拓展阅读。
1、叫号游戏。(复习生字)。
2、读一读,连起来说一说。
(1)鸡的脚印像竹叶,小狗的脚印像梅花,小鸭脚印像枫叶。
(2)雪地上小动物,个个像小画家,他们的画儿真有趣。
五、学习“月字旁”
1、还有哪些字带有月字旁,你觉得这些字一般与什么有关?(身体的某一部分)。
2、示范“月”的写法。
3、描一描,写一写“脚”。
一年级语文复习课教案(精选18篇)篇七
全册教案教材分析:总复习是在学生已掌握汉语拼音知识,认字写字,阅读,写话,口语交际的基础上,紧扣课文内容和语文园地,把本册教材知识分类,归纳,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查漏补缺,进一步提高的练习。
1、学生能借助白板和学材,通过听、背、读、写等练习形式,熟练掌握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熟练的拼读音节,借助汉语拼音识字、阅读、学说普通话。
2、学生能借助白板和学材,通过听、背、读、写等练习形式,认识四百个生字,读准音、认清字形,掌握课文中的多音字。
3、学生能借助白板,通过听、背、读、写等练习形式,正确书写100个字,区别行近字和同音字。做到书写规范,笔顺笔画正确美观。认识基本笔画和偏旁部首,能写出表示偏旁的字。
4、学生能借助白板,通过听、背、读、说、写等练习形式,(1)、认识近义词和反义词。(2)、能用指定的词语说一句话,知道句子最后有标点符号。
5、学生能借助白板和学材,通过听、背、读、说、写等练习形式,阅读(1)、正确流利的朗读本册课文。(2)、熟练背诵指定的课文,能按原文填空。(3)、逐步养成勤于阅读的.习惯。
6、学生能借助白板和学材,通过听、背、读、说、写等练习形式,(1)、能看懂图画表达的意思,用一句完整的句子表达出来。(2)、能根据要求写己的感受,句子通顺、完整。
7、学生能借助白板和学材,通过听、背、读、说、写等练习形式,口语交际在口语交际活动中能大方与老师、同学交流,做到声音宏亮,表达有礼貌,叙述清楚。
分别通过听、背、读、说、写等练习形式,达成复习目标1-7。
1、学生能借助白板和学材,通过听、背、读、说、写等练习形式,掌握23个声母,24个韵母、16个整体认读音节的读音,并正确读写。
2、学生能借助白板和学材,通过听、背、读、说、写等练习形式,认识400个字,会写100个。
3、学生能借助白板和学材,通过听、背、读、说、写等练习形式,认识近义词和反义词。
4、学生能借助白板和学材,通过听、背、读、说、写等练习形式,熟读本册全部课文。
5、学生能借助白板和学材,通过听、背、读、说、写等练习形式,能看图说话、写完整的话。
1、学生能借助白板和学材,通过听、背、读、说、写等练习形式,能熟读音节,能看拼音写词语。
2、学生能借助白板和学材,通过听、背、读、说、写等练习形式,掌握100个生字的笔顺,笔画规则、能写出带有偏旁的字。
3、学生能借助白板和学材,通过听、背、读、说、写等练习形式,能流利的背诵本册要求背诵的课文。
4、学生能借助白板和学材,通过听、背、读、说、写等练习形式,能运用拼音阅读课外书,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5、学生能借助白板和学材,通过听、背、读、说、写等练习形式,看图写话语句通顺,意思完整。教具、学具:生字卡片(400个)。拼音卡片(63个)。教时:
7学生能借助白板和学材,通过听、背、读、说、写等练习形式,
一年级语文复习课教案(精选18篇)篇八
读词语,找出各行中不是一类的词语,画上横线.
读词语,在按要求分类写下来.
白菜 黄鱼 果树 虾 西瓜 乌鸦 萝卜 太阳 白鸽 白云 贝壳 草鱼。
开花 地球 月亮 文具盒 长叶 铅笔 课本 结果 火星 太阳 书包 发芽 。
文具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桔子 桃子 海洋 海南岛 小溪 梨 苹果 北京 武汉 苹果树 杏树 泉水。
照样子写词语.
把能搭配的词,用线连起来.
一年级语文复习课教案(精选18篇)篇九
1.会认本单元所认识的60个生字、10个新偏旁,会写本单元23个字和2个笔画。
2.理解会意字识字、归类识字、反义词识字等识字方法。
3.背诵《画》《悯农》《大小多少》《升国旗》。
4.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会认本单元所认识的60个生字、10个新偏旁,会写本单元23个字和2个笔画。
2.背诵《画》《悯农》《大小多少》《升国旗》。
理解会意字识字、归类识字、反义词识字等识字方法。
1.认一认:复习10个新偏旁。
(1)认一认,读一读偏旁的名字。
(2)游戏:偏旁大迷宫,谁来走一走?看谁不迷路。
2.连一连:偏旁归类识字。
(1)我会分:本单元中哪些字含有这些偏旁?
(2)我会读:齐读字音。
3.巩固复习会意字识字并拓展。
游戏:火箭冲上天,我会读一读。
4.反义词对对碰,再选择恰当的反义词说句子。
(1)在这些字词中找找反义词。
(2)用上这些反义词说句子。
5.读词语。
(二)复习“我会写”
1.按要求,说一说。
(1)说一说本单元新学的`2个笔画。
(2)说一说三组字中各自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2.看图写字。
要点:注意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强调2个笔顺规则:先撇后捺,从左到右。
1.看图背诵《画》《悯农》。
2.创设情境背诵《升国旗》。
3.拍手背诵《大小多少》,再拓展一首儿歌。
一年级语文复习课教案(精选18篇)篇十
一(个)树坑 一(棵)树苗。
一(棵)小树 一(道)风景 。
一(场)球赛 一(脸)疲劳。
一(个)秘密 一(双)小手 。
一(幅)画 一(个)女孩。
一(个)艳阳天 一(双)鞋子 一(个)人 一(个)鸟蛋。
一(只)小鸟 一(个)松果 。
一(棵)松树 一(片)树林。
一(条)小路 一(辆)小车 。
一(把)扫帚 一(片)花草。
一(张)小嘴 一(堆)东西 。
一(朵)花儿 一(把)小伞。
一(根)水草 一(只)蚂蚁 。
一(个)花坛 一(群)蚂蚁。
一(阵)雷声 一(条)蛇 。
一(条)尾巴 一(头)老牛。
一(只)燕子 一(件)事情 一(个)娃娃 一(个)谜语。
一(次)活动 一(片)清凉 一(口)水缸 一(块)石头。
一(头)大象 一(面)墙 。
一(根)柱子 一(杆)大秤。
一(条)大船 一(条)线 。
一(只)海鸥 一(片)沙滩。
一(艘)军舰 一(条)帆船 一(畦)秧苗 一(块)稻田。
一(方)鱼塘 一(座)果园 。
一(道)小溪 一(座)石桥。
一(竿)翠竹 一(只)飞鸟 。
一(面)队旗 一(把)铜号。
一(块)菜地 一(匹)骏马 。
一(座)公园 一(棵)白菜。
一(粒)菜子 一(棵)白菜 。
一(只)狮子 一(个)孩子。
一(粒)花种 一(朵)鲜花 一(个)表情 一(滴)雨点。
一(位)叔叔 一(场)秋雨 一(条)小虫 一(块)斑点。
一(个)桃子 一(条)大河 一(座)石桥 一(座)房子。
一(位)专家 一(列)火车 一(节)车厢 一(个)创举。
一(台)机器 一(道)闪电 一(座)果园 一(篇)见闻。
一孔石桥 一方鱼塘 一个秘密。
一节车厢 一个木瓜 一场球赛。
一棵树苗 一首儿歌 一道闪电。
一条腿 一台机器 一处风景。
一道彩虹 一本故事书 一个问题。
一名司机 一位专家。
一个花瓶 一串小雨点。
一束鲜花 一盆鲜花 一包花种。
一个孩子 一丝表情 一只狮子。
一车白菜 一朵白云 一朵鲜花。
一片菜地 一座公园 一匹骏马。
一道小溪 一面队旗 一群孩子。
一把铜号 一片欢笑 一竿翠竹。
一孔石桥 一群飞鸟 一口水井。
一件宝物 一条红领巾 一头大象。
一杆大秤 一条线 一个办法。
一口水缸 一块石头 一片清凉。
一个水果 一件事情 一条尾巴。
一群娃娃 一只萤火虫 一架飞机。
一座花坛 一根水草 一双眼睛。
一张小嘴 一个袋子一条小路。
一片松树林 一棵松树一个松果。
一棵大树 一只鸟蛋一个艳阳天。
一阵雷雨 一阵春风 一个女孩。
一双鞋子 一床棉被 一张画。
一年级语文复习课教案(精选18篇)篇十一
旧―(新 )冷――(热 )早―(晚 )长――( 短 )甜―(苦 )慢――( 快 )黑―( 白 )近――( 近 )前―( 后 )。
冷淡―(热情)黑暗―(光明 )南―( 北)低――(高 )。
闲―(忙 )开――( 关 )哭―( 笑 )臭―( 香 )。
丑―( 美 )出―( 入 )东―( 西 )有―( 无 )暗―(明 )。
细—(粗) 快—(慢 )恨—( 爱 ) 哭—( 笑) 这—( 那 ) 分—(合 )圆—( 方) 远—( 近 ) 直—( 弯)。
矮—(高 )假—(真 ) 返—(往 ) 新—( 旧) 。
卖—( 买)外—(里 ) 苦—( 甜 ) 死—(活 ) 。
静—(动 )熟—( 生) 白—( 黑)上—(下 ) 热—( 冷 )长—(短 ) 左—( 右) 大—(小 ) 喜欢—(讨厌 )。
动—( 静) 坏—( 好 ) 饱—(饿 ) 哭-( 笑 ) 。
甜—(苦 ) 对—(错 ) 有—(无 ) 里-( 外 )。
进-(出 ) 先-(后) 无-( 有)远-( 近 )。
许多—(很少)敌人—(朋友 )难过—(高兴 )马虎-(认真)。
一年级语文复习课教案(精选18篇)篇十二
三、我能给它们排排队,写成一句话,并加上标点符号。
1、我是朋友苗苗和。
2、山上小朋友看在日出。
3、小羊山上在吃草。
4、天上小鸟在飞来飞去。
5、大雨下正在不停地。
6、爱妈妈和我爸爸。
7、平平一起上学和文文去。
8、许多有树上鸟儿。
9、学会写字小明了。
10、长出来里从小草泥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一年级语文复习课教案(精选18篇)篇十三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___。
选字填空,再把句子读一读。
元园原圆员。
1.公()里的花好看极了。
2.爸爸给我两()钱,让我买铅笔。
3.地球是()的吗?
4.羊儿在草()上吃草。
5.我爸爸是共产党()。
知只支枝。
1.小鸟在()头高兴地唱歌。
2.我有许多()铅笔。
3.树叶上长了许多()小虫子。
4.你()道他上哪儿了吗?
城成。
1.春天到了,我们村()了花园。
2.天安门()楼真高啊!
十石时识。
1.早上,()针指向6点,我就起床了。
2.妈妈说她不认()这个人。
3.哥哥今年()岁了。
4.司马光用()头砸破了大水缸。
常常长长。
1.小军()帮助李奶奶取报纸。
2.大象有一个()的鼻子。
后候。
1.小明小时()学过游泳.。
2.()天是星期一.。
近进。
1.王力走()了学校.。
2.我家离公园很().。
块快。
1.假山下有()石头.。
2.火车开得很().。
喜欢高兴。
1.小猴子找到一些桃子,非常().。
2.动画片是我最()看的.。
专心关心爱心。
1.小红在教室里()地做作业.。
2.王老师对同学很().。
3.每个人要有()。
新鲜清新。
1.雨过天晴,()的空气迎面扑来。
2.妈妈买了许多()的水果。
一把一头一口一个一只一支。
1.妈妈给我()苹果。
2.()水牛在田里走。
3.天上飞着()小鸟。
4.文具盒里放着()尺子。
5.院子里有()井。
6.我有()笔。
芽牙呀。
1.他的()齿真白。
2.春天,小草发()了。
3.这朵花多好看()!
汽气。
1.这是一辆国产()车。
2.下雨了,空()真清新!
话画化。
1.春天来了,冰雪()了。
2.你会用“应该”写一句()吗?
3.这是一幅名()。
语羽雨。
1.窗外下着小()。
2.我最喜欢上()文课。
3.天鹅有洁白的()毛。
就才。
1.妹妹今年()4岁,()可以读报了。
2.只要我们刻苦努力,()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___。
一、选字填空,再把句子读一读。
吗呢啦啊。
1.你知道天要下雨了()?
2.大自然的`语言多奇妙()!
3.浪花为什么又要跑回家()?
4.这本新书可好看()!
仔细马上轻轻赶快。
1.我()走进教室,生怕打扰他人学习。
2.快迟到了,明明()往学校跑去。
3.明明在草丛里()找,还是没找到蛐蛐。
4.听到上课铃声响了,同学们()跑进教室。
更很。
1.我有()多好朋友,特别开心。
2.一场大雨过后,空气()清新了。
生升声。
1.太阳从东方()起来了。
2.我是一年级的小学()。
3.教室里静悄悄的,一点()音也没有。
第弟。
1.我有一个表()。
2.他()一个跑到终点。
羊洋阳。
1.太()像一个红球。
2.江水河水流进海()里。
3.小山()在山坡上吃青草。
课刻。
1.小狮子()苦练功。
2.我上()是很认真。
她他它。
1.()是我的爸爸。
2.小白兔真可爱,我很喜欢()。
3.()是我的奶奶。
买卖。
1.妈妈给我()了一件新衣服。
2.小狐狸把新鲜空气运到城里去()。
二、写反义词。
多――()西――()进――()南――()。
夜――()少――()古――()入――()。
穷――()轻――()细――()快――()爱――()哭――()这――()分――()。
圆――()远――()直――()高――()。
真――()往――()新――()卖――()。
外――()苦――()活――()松――()。
生――()白――()深――()白――()。
双――()长――()左――()大――()。
动――()好――()饱――()喜欢―()。
许多―()朋友―()高兴―()保护―()。
对――()仔细―()有――()来――()。
三、写出下列句子中带点词的反义词.
1.你到北京去坐的()车还是慢车。
2.水龙头总开着,你去()一下吧。
3.树苗只有一棵死了,其余的都()了。
4.我们要做好事,不能干()事。
5.小山前面有一个村子,()面是一条小河。
6.我恨这个人,一点也不()他。
7.这河水是浅还是()。
8.小红,笑一笑,不要()。
9。我们做事不要粗心,要()。
四、读句子,找出一对意思相反的词。
1.姐姐长得高,弟弟长得矮。(――)。
2.红红得了100分,高兴得直笑,小刚没考好,急得直哭。(――)。
3.小刚把压弯的小树扶直了。(――)。
4.这个文具盒是我的,那个才是你的。(――)。
5.小华跑得快,我跑得慢。(――)。
6.班长来得早,可他的弟弟却来得很晚。(――)。
7.你分清了谁是敌人,谁是朋友吗?(――)。
8.你不要说假话,要讲真话。(――)。
一年级语文复习课教案(精选18篇)篇十四
人:会、合、舍、伞。
禾:和、香、秀、种。
辶:远、近、进、过。
彳:行、往、很。
木:树、林、村、森。
父:斧、爷、爸。
亻:他、们、伯、住。
女:妈、奶、好、姐。
氵:洗、河、江、洋。
口:听、唱、叫、吗。
宀:家、字、实、完。
讠:说、话、诗、请、认。
月:朋、腰、背、肚。
足:跑、路、跳、趴、跟。
目:睛、眠、眼、睁。
扌:抄、打、扫、拦。
日:晴、明、晓、时忄:情、忙、怕、恨。
雨:雪、雷、雾。
饣:饥、饿、饭。
阝:阳、队、阵、阴、院。
走:赶、起、赵。
钅:钉、钱、银、针、钻、铃、铅。
车:转、轩、轨、轮、较。
衤:补、衬、衫。
亠:高、就、京。
八:公、分、六。
冖:写、军、农。
灬:热、熟、点、照。
囗:圆、园、国、图、因、团。
土:地、坐、在、场、坏、块、坪。
孑:孩、孔、字、季、学。
广:庆、座、应、底、庄、床、库。
戈:我、成、戏。
户:房、扁、
欠:吹、次、
王:玩、珍、班、珠。
疒:病、疼、痛。
目:盯、看、瞄、睛、眼。
礻:礼、视、福。
竹:笔、答、笑、篮。
米:粒、粉、粗。
纟:红、绿、给、级、练、细、组。
羊:美、羔、着。
艹:花、草、苗、蓝。
虍:虎、虚。
虫:蚂、蚁、虾、
刂:到、别、刻、刚。
力:劝、办、功、加、动。
勹:句、勺、包。
厂:历、压、厅、原。
夂:处、备、复、夏。
夕:外、多。
攵:放、收、故。
寸:对、寺、寻、导。
火:灯、灿、烂。
父:爸、爷、斧。
犭:猫、狗、猪、狼。
纟:红、绿、级。
冫:冰、凉、净、冷。
艹:草、花、芳、苦。
门:闲、间、闭、问。
一年级语文复习课教案(精选18篇)篇十五
我会写:
鸟蛋凉凉的(凉凉的鸟蛋)。
小路长长的(长长的小路 )。
杨树高高的(高高的杨树)。
阳光灿烂的(灿烂的阳光)。
蓝天高远的(高远的蓝天)。
假山青青的(青青的假山)。
草坪绿绿的(绿绿的草坪)。
小路弯弯的(弯弯的小路)。
小草青青的(青青的小草)。
树叶绿绿的(绿绿的树叶)。
月儿弯弯的(弯弯的月儿)。
懒洋洋地晒太阳 懒洋洋地睡觉。
慢吞吞地说 慢吞吞地走。
兴冲冲地走进来 兴冲冲地跑进来。
鲜艳的红领巾 美丽的花朵。
可爱的孩子 顽皮的猴子。
灿烂的阳光 红红的太阳。
蓝蓝的大海 碧绿的草地。
美丽的城市 清新的空气。
雪白的棉花 长长的尾巴。
碧绿的衣裳 美丽的春天。
炎热的天气 嫩绿的竹叶。
精彩的球赛 寒冷的冬天。
好听的音乐 胖乎乎的小手。
美丽的夏夜 雪白的贝壳。
温暖的家 凉凉的鸟蛋。
美丽的草原 蓝蓝的大海。
高大的杨树 高远的蓝天。
可口的松果 干净的课室。
美丽的校园 整齐的队伍。
认真地学习 专心地听课。
火红的太阳 圆圆的西瓜。
又高又大的大象 红红的桃子。
清清的河水 高高的楼房。
宽宽的马路 亲爱的祖国。
敬爱的老师 快乐的时光。
美丽的夏夜 精彩的球赛。
可口的松果 有趣的问题。
闷热的天气 亮晶晶的眼睛。
绿油油的荷叶 晴朗的天气。
明亮的眼睛 精彩的节目。
把地翻松 把白菜吃完。
把窗户打开 把作业写完。
把门关上 把地扫干净。
把书看完 把树种好。
奇怪地问 高兴地说。
好奇地问 欢快地游。
小声地说 响亮地回答。
认真地学习 小心地走。
减一笔:鸟---乌 令---今 广---厂。
加一笔:日---白 田 电 旦 旧 由。
甲 申 。
加两笔:只 古 石右 另可加。
叶 号 句兄。
加偏旁:主—— 住、往、注。
干——汗、赶、竿。
工 ——江、红、空。
仔细地看 自言自语地说。
悄悄地离开 快乐地玩耍。
慢慢地爬 认真地清扫。
欢快地流淌 自由地成长。
勇敢地飞翔 慢吞吞地说。
白发苍苍的老人 大声地叫(喊)。
一年级语文复习课教案(精选18篇)篇十六
选字填空,再把句子读一读。
元园原圆员。
1.公()里的花好看极了。
2.爸爸给我两()钱,让我买铅笔。
3.地球是()的吗?
4.羊儿在草()上吃草。
5.我爸爸是共产党()。
知只支枝。
1.小鸟在()头高兴地唱歌。
2.我有许多()铅笔。
3.树叶上长了许多()小虫子。
4.你()道他上哪儿了吗?
城成。
1.春天到了,我们村()了花园。
2.天安门()楼真高啊!
十石时识。
1.早上,()针指向6点,我就起床了。
2.妈妈说她不认()这个人。
3.哥哥今年()岁了。
4.司马光用()头砸破了大水缸。
常常长长。
1.小军( )帮助李奶奶取报纸。
2.大象有一个( )的鼻子。
后候。
1.小明小时()学过游泳.
2.()天是星期一.
近进。
1.王力走()了学校.
2.我家离公园很().
块快。
1.假山下有()石头.
2.火车开得很().
喜欢高兴。
1.小猴子找到一些桃子,非常().
2.动画片是我最()看的.
专心关心爱心。
1.小红在教室里()地做作业 .
2.王老师对同学很().
3.每个人要有()。
新鲜清新。
1.雨过天晴,()的空气迎面扑来。
2.妈妈买了许多()的水果。
一把一头一口一个一只一支。
1.妈妈给我()苹果。
2.()水牛在田里走。
3.天上飞着()小鸟。
4.文具盒里放着()尺子。
5.院子里有()井。
6.我有()笔。
芽牙呀。
1.他的()齿真白。
2.春天,小草发()了。
3.这朵花多好看()!
汽气。
1.这是一辆国产()车。
2.下雨了,空()真清新!
话画化。
1.春天来了,冰雪()了。
2.你会用“应该”写一句()吗?
3.这是一幅名()。
语羽雨。
1.窗外下着小()。
2.我最喜欢上()文课。
3.天鹅有洁白的()毛。
就才。
1.妹妹今年()4岁,()可以读报了。
2.只要我们刻苦努力,()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一、选字填空,再把句子读一读。
吗呢啦啊。
1.你知道天要下雨了()?
2.大自然的语言多奇妙()!
3.浪花为什么又要跑回家()?
4.这本新书可好看()!
仔细马上轻轻赶快。
1.我()走进教室,生怕打扰他人学习。
2.快迟到了,明明()往学校跑去。
3.明明在草丛里()找,还是没找到蛐蛐。
4.听到上课铃声响了,同学们()跑进教室。
更很。
1.我有()多好朋友,特别开心。
2.一场大雨过后,空气()清新了。
生升声。
1.太阳从东方()起来了。
2.我是一年级的小学()。
3.教室里静悄悄的,一点()音也没有。
第弟。
1.我有一个表()。
2.他()一个跑到终点。
羊洋阳。
1.太()像一个红球。
2.江水河水流进海()里。
3.小山()在山坡上吃青草。
课刻。
1.小狮子()苦练功。
2.我上()是很认真。
她他它。
1.()是我的爸爸。
2.小白兔真可爱,我很喜欢()。
3.()是我的奶奶。
买卖。
1.妈妈给我()了一件新衣服。
2.小狐狸把新鲜空气运到城里去()。
二、写反义词。
多——()西——()进——()南——()。
夜——()少——()古——()入——()。
圆——()远——()直——()高——()。
真——()往——()新——()卖——()。
外——()苦——()活——()松——()。
生——()白——()深——()白——()。
双——()长——()左——()大——()。
动——()好——()饱——()喜欢—()。
许多—()朋友—()高兴—()保护—()。
对——()仔细—()有——()来——()。
三、写出下列句子中带点词的反义词.
1.你到北京去坐的()车还是慢车。
2.水龙头总开着,你去()一下吧。
3.树苗只有一棵死了,其余的都()了。
4.我们要做好事,不能干()事。
5.小山前面有一个村子,()面是一条小河。
6.我恨这个人,一点也不()他。
7.这河水是浅还是()。
8.小红,笑一笑,不要()。
9。我们做事不要粗心,要()。
四、读句子,找出一对意思相反的词。
1.姐姐长得高,弟弟长得矮。(——)。
2.红红得了100分,高兴得直笑,小刚没考好,急得直哭。(——)。
3.小刚把压弯的小树扶直了。(——)。
4.这个文具盒是我的,那个才是你的。(——)。
5.小华跑得快,我跑得慢。(——)。
6.班长来得早,可他的弟弟却来得很晚。(——)。
7.你分清了谁是敌人,谁是朋友吗?(——)。
8.你不要说假话,要讲真话。(——)。
一年级语文复习课教案(精选18篇)篇十七
班级:姓名:学号:得分(卷面8分):
一、按课文内容填空。(0.5×84=42分)。
1、弯弯的()()()()的船,()()的'船()()。
()()。()()()()的船()(),()()。
()闪闪的()()蓝蓝的()。
2、()()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弯腰,()()()()()()。这是()。
3、影()()(),影()()()。影()()()。
()()(),常常陪着()。
4、()()把()()和()()种在地里,收到很多()()和()(),小猫把()()种在地里,收不到()()。
读了小猫种鱼的故事,我明白了动物是不能()的道理。
5、小鹰说:“妈妈,()想()()那边()(),您带()()()吗?”妈妈说:“()那边()景很美,()()()()吧。”过了()(),小鹰()()()()翔。
二、选字或词填空。(1×9=9分)。
友有香乡。
1、我家门口()一棵小树。1、江南鱼米()。
2、小山羊和小牛是好朋()。2、房前花果()。
一群一幅一盏一位一座。
1、幕拉开了,出来()老公公。
2、雪地里来了()小画家。
3、江边有()高高的塔。
4、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画。
5、多美的塔,就像()明亮的宫灯。
三、连线。(1×13=13分)。
小鸡吃青草青青的衣裳小鸡画月牙。
小猫吃骨头白白的小伞小狗画竹叶。
小狗吃鱼绿色的瓦小鸭画梅花。
小牛吃虫子大大的墙小马画枫叶。
&n。
一年级语文复习课教案(精选18篇)篇十八
(1)、()儿在水里快活地游着。
(2)、傍晚,()船归来了。
(3)、()夫们打()回来了。
泉全。
(1)、()水真清啊。
(2)、爸爸的话我()全记住了。
升生。
(1)、太阳()起来了。
(2)、我们都是小学()。
(3)、()国旗,奏国歌。
风丰。
()采()沙北()()满。
听厅。
()见餐()办公()()说。
和河。
江()()水()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