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小学二年级语文古诗篇一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八月十五夜月》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南斋玩月》
王昌龄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小学二年级语文古诗篇二
1、望天门山 李白(唐)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3、春夜喜雨 杜甫(唐)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4、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唐)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5、枫桥夜泊 张继(唐)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6、游子吟 孟郊(唐)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7、江雪 柳宗元(唐)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8、渔歌子 张志和(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小学二年级语文古诗篇三
通过回顾与整理课内外古诗,使学生养成自我复习、积累古诗的习惯。我还严格遵循了以下三个复习原则:复习过程要简约,复习方法要整合,复习内容要全面。另外,为了避免复习课枯燥无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设计过程中力求强调知识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复习氛围中读诗句、晓诗意、记诗句、用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的古诗文化的热爱之情。
1、交流记忆古诗的方法,帮助学生整合归类古诗。
2、利用思维导图整理复习,重温诗句,学以致用。
3、学会灵活积累、运用古诗,养成自觉阅读与积累古诗的良好习惯。
4、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的古诗文化的热爱之情。
1、学会整合归类所学过的古诗。
2、感受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
复习准备:制作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古诗历来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千百年来传诵不衰,深受人们喜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诗词大会,领略古诗词的魅力。(板书课题:古诗词)
二、交流方法,灵活积累
1、过渡:我们学过的古诗也很多了,犹如一个繁花似锦的百花园,大家是如何背诵古诗的呢?相信同学们一定有自己的绝招,谁愿意把你的绝招说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板书:记忆古诗的方法)
2、学生交流记忆古诗的方法,师随机板书:熟读成诵法、古诗吟唱法、理解记忆法、看图记忆法等。
3、学习归类列表法。
(1)回顾本学期的课内外古诗有哪些?生答。(课件出示)
(2)师生配合,利用思维导图板书整理并复习背诵课外古诗
三、分组梳理课内古诗
1每组利用思维导图框架梳理一首诗,包括作者、朝代、内容、表达思想。
2、组内交流。
3、全班展示。教师随机板书,梳理课内古诗。
四、闯关比赛
1、过渡:在小组同学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起复习了本册书的课内古诗,但老师知道,大家的诗词储备绝不仅仅限于课内,老师特意准备了一次闯过游戏。希望同学们在闯关过程中能大显身手。预祝你们小组闯关成功!
2、出示课件。
第一关:吟诗对对。
(1)举头红日近,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落三秋叶,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呼作白玉盘。
(4)______________________,吹花送远香。
(5)临行密密缝,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沙暖睡鸳鸯。
第二关:金睛火眼。
细心观察,找出诗句中的错别字。
(1)不知细叶谁栽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新荷浮水层层碧,小草慢坡片片青。
(3)儿童放学回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4)路人借问摇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5)迟日江山立,春风花草香。
(6)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青蜓立上头。
第三关:巧妙运用
(1)爸爸刮胡子,过两天又长出来。小明幽默地说:“_______________。”
(2)春天柳树长出了嫩绿的叶芽,垂挂着万千根枝条,我不禁想起贺知章的诗句“_______ ___ ___。”
(3)“_______ , ___ _ _。”我们要爱惜粮食,因为每一粒都是农民伯伯辛苦劳动得来的。
五、总结梳理
1、组织学生对照板书总结本节课内容。师:今天的复习课,同学们表现非常积极,不但复习了学过的古诗,还领悟了不少的复习方法。
六、迁移运用,课上练笔
1、师:大家看,思维导图不但能帮助我们整理记忆、背诵更快,还能帮助我们梳理知识,把握重点。我们要学着画思维导图,用思维导图。古诗词用简练的语言,表达的意境却意味深长,如果我们在说话、习作时能恰当运用,就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那么,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一些景物、一些画面、一件事情让你想到了哪句古诗呢?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在写话之前先画一画思维导图,把思路整理清楚,写话的时候就不会东拼西凑、思路混乱了。下面我们就来试一试吧。
2、指名展示
七、布置作业
1、完成写话练习
2、自主选择
(1)课下再搜集两首你喜欢的诗整理在采蜜集上;
(2)自由选择一首古诗做诗配画。
小学二年级语文古诗篇四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是唐朝诗人李白写的,这首诗是作者看到庐山瀑布时写的,整首诗尽情地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李白又被人们称为诗仙,我们知道《静夜思》、《赠汪伦》、《望天门山》也是他写的'。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是唐朝诗人杜甫写的。这首诗描写的是四川成都杜甫草堂周围美丽的春色。诗中一共描写了六种景物――黄鹂、翠柳、白鹭、青天、雪、船,提到了四种颜色,分别是黄、翠、白、青。杜甫又被人们称为诗圣,我们还知道《春夜喜雨》、《绝句二首》、《江畔独步寻花》也是他写的。
草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草》是唐朝的大诗人白居易写的,他写这首诗时才16岁。《草》这首诗原来的题目是《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描写了草顽强的生命力,诗中赞美小草顽强生命力的句子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宿新市徐公店》描写了六种景物,分别是篱落、径、树、儿童、黄蝶、菜花。诗的前两行是静态描写,后两行是动态描写。描写儿童找不到蝴蝶的原因的诗句是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小学二年级语文古诗篇五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渡汉江
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照镜见白发
唐〃张九龄
宿昔青去志,蹉跎白发年。谁知明镜里,形影自相怜。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莲花坞
唐〃王维
日日采莲去,洲长多暮归。弄篙莫溅水,畏湿红莲衣。
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山中
唐〃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山中问答
唐〃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客中作
唐〃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送上人
唐〃刘长卿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望岳
唐〃杜甫
唐〃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赠花卿
唐〃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
逢入京使
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月夜
唐〃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雨过山村
唐〃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少年行
唐〃令狐楚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晚春
唐〃韩愈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2、秋 词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3、竹枝词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4、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5、白云泉
唐〃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6、问刘十九
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7、池 上
唐〃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8、金 缕 衣
唐〃杜秋娘
劝君莫惜金缕衣 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9、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0、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1、登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12、贾 生
唐·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13、嫦 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14、乞 巧
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15、画眉鸟
宋〃欧阳修
百转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里,不及林间自在啼。
16、淮中晚泊犊头
宋〃苏舜钦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17、夏 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18、城 南
宋〃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19、元 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20、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1、春游湖
宋〃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 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22、池州翠微亭
宋〃岳飞
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23、新 柳
宋〃杨万里
柳条百尺拂银塘, 且莫深青只浅黄。未必柳条能蘸水, 水中柳影引他长。
24、约 客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25、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小学二年级语文古诗篇六
唐—李白
昨夜梁园里,弟寒兄不知。
庭前看玉树,肠断忆连枝。
唐—子兰
密密无声坠碧空,霏霏有韵舞微风。
幽人吟望搜辞处,飘入窗来落砚中。
唐—王维
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
借问袁安舍,翛然尚闭关。
唐—韦应物
晨起满闱雪,忆朝阊阖时。
玉座分曙早,金炉上烟迟。
飘散云台下,凌乱桂树姿。
厕迹鸳鹭末,蹈舞丰年期。
今朝覆山郡,寂寞复何为。
唐—李德裕
蓬门常昼掩,竹径寂无人。
鸟起飘松霰,麇行动谷榛。
应知禽鱼侣,合与薜萝亲。
遥忆平皋望,溪烟已发春。
唐—贯休
皓彩中宵合,开门失所踪。
何年今夜意,共子在孤峰。
气射灯花落,光侵壁罅浓。
唯君心似我,吟到五更钟。
宋—刘攽
幽居远人境,竹柏映吾庐。
满目山林意,今晨霰雪初。
宋—吴锡畴
婆娑舞忽凌空去,散漫狂还扫地来。
几片飞黏梅树上,恍疑昨夜有花开。
宋—韩维
闻君鼎足话无生,说尽无生及有生。
几日西郊回杖锡,小窗同听竹风声。
宋—晁说之
念昔幽居久,幽怀剧岁残。
茅亭因雪过,沙渚与鸥寒。
暂喜凉尘息,将愁秦树单。
六花如结子,孤客鬓边看。
宋—强至
草树惊全失,山河望转非。
片时藏地险,底处极天围。
楼半轻相逐,檐前急自飞。
乘风还有意,故去点人衣。
宋—王之道
瑶林我家风,银色佛世界。
冷冷一川水,淙玉漱寒濑。
敲冰往得鱼,拨冻自挑菜。
山居果如此,冷暖在交态。
宋—吴文英
暮云千万重,寒梦家乡远。
愁见越溪娘,镜里梅花面。
醉情啼枕冰,往事分钗燕。
三月灞陵桥,心翦东风乱。
明—苏祐
宜春台边同暮云,宜春城下雪纷纷。
初随鸣雨喧相集,转入飘风静不闻。
银烛并回摇乍暝,金尊独对散微曛。
因怀骢马江城夜,客况曾经可问君。
清—李希圣
丧乱仍霜雪,川原野哭哀。
强随明月去,偏挟冻云回。
客里青尊在,愁多白发催。
苦吟生意尽,怀抱向谁开。
小学二年级语文古诗篇七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2、《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3、《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难望王师又一年。
4、《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5、《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6、《秋登兰山寄张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7、《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8、《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9、《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0、《中秋月》
唐·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11、《苏幕遮》
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2、《渔家傲》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3、《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宋·陆游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
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
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14、《秋月》
宋·程颢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15、《秋夜曲》
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小学二年级语文古诗篇八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译文:
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
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种田的农夫饿死。
注释:
悯: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诗一作《古风二首》。这两首诗的排序各版本有所不同。
粟:泛指谷类。
秋收:一作“秋成”。子:指粮食颗粒。
四海:指全国。闲田:没有耕种的田。
犹:仍然。
赏析:
这首诗首诗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到处硕果累累的景象,突出了农民辛勤劳动获得丰收却两手空空、惨遭饿死的现实问题。
本诗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第三句再推而广之,展现出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黄金”的生动景象。“引满”是为了更有力的“发”,这三句诗人用层层递进的笔法,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巨大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这就使下文的反结变得更为凝重,更为沉痛。
“农夫犹饿死”,它不仅使前后的内容连贯起来了,也把问题突出出来了。勤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还是两手空空,惨遭饿死。诗迫使人们不得不带着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谁制造了这人间的悲剧”这一问题。诗人把这一切放在幕后,让读者去寻找,去思索。要把这两方综合起来,那就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劳动替富者生产了惊人作品(奇迹),然而,劳动替劳动者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替劳动者生产了洞窟。劳动生产了美,但是给劳动者生产了畸形。”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个春种秋收的景象大概是人人习见,众人皆知的,然而往往难于像诗人那样去联系社会、阶级而思考一些问题。诗人却想到了,他从“四海无闲田”的大丰收景象里看到“农夫犹饿死”的残酷现实。这一点拨就异常惊人醒目,自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其次,诗人在阐明上述的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像这首诗的前三句,从总体意义来说都是采用了鲜明的形象概括了农民在广大田野里春种秋收等繁重劳动的辛苦。这些辛苦并换来了大量的粮食,该说是可以生活下去的,但最后一句却凌空一转,来了个“农夫犹饿死”的事实。这样,前后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引发读者从对比中去思考问题,得出结论,如此就比作者直接把观点告诉读者要深刻有力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