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撰写报告范文,我们可以系统地总结和梳理所获取的数据和信息。下面是一些经典的报告范文,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远程研修小学数学观课报告(专业14篇)篇一
20xx年4月27日至29日,在xx三小,我们参加了市教研员培训会。会议历时两天,但容量很大。我市部分青年骨干教师向大家展示了七节观摩课,与会人员参与了互动评课,最后于老师还做了关于有效备课研究的报告。会议上,让我们感动的镜头有很多,比如老教研员的出场、于老师亲自颁发给他们的奖牌;与会人员的积极主动参与评课;几位资深教研员的思考,等等,都让人感受到一种浓厚的“教研情怀”。
我不是教研员,但我作为了一名教师,在这种互动参与的过程中,也收获到了许多―。
这次会议上,参加讲课的是七位年轻的骨干教师,也是我们小学数学团里的“团友”。刚刚和他们一起从南京归来,学习的热情还没散去,这些人又重新踏上了z的讲台――我一边看课,一边在为他们感慨:成长,不容易。
他们展示的,都是名师的课堂。在短短的七天内,想还原出名师的课来并不容易。因为名师的课堂包含的东西太多,上课者既要学习他们的语言,又要理解他们的设计,还要努力还原出他们的思想,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没有深层的思索,没有一点一点的努力,是很难还原出其精髓的。
但这些年轻的骨干教师不怕,他们知道:自己肩负着的,有领导和朋友们的期望,更有自己对自己的苛求:想成为一名好的教师,就要有勇气面对课堂,要一次次在这种场合下挑战和磨炼自己。
透过这些课堂,我看到了临沂三小和临沂四小团队的力量。据他们说,是将全校十几个人的学习笔记拿到一起,反复琢磨,才拿出了这节课。我看到了王晓艳老师的努力,她能将顾娟老师的评价语言都学习得十分到位,可见下了多少功夫。我还看到了张学峰老师的好学与用心,他那么忙,甚至连试课的时间都没有,但还是用自己的风格上出了课的精髓。还有,梁绍美老师对名师课堂的改进、韩桂美老师对课堂的适度把握、刘英老师的大胆与开放,都让人敬佩不已。
没有自己的一番努力,哪来今天这样的课堂?我想,所有的与会者都要深深地感谢他们。感谢他们展示出的名师的风采,感谢他们对名师课堂的改进,感谢他们呈现出来的、真实的自己。
从他们身上,我也看到一种年轻的、向上生长的力量。无论条件如何,无论环境怎样,就是要成长。向着明亮那方,努力长成自己的模样。
这个群体当中,我最佩服的是那些教研员们。他们天天听课,面对课堂应该有一种本能的职业倦怠感,不想听或者懒得记都是能理解的。但事实完全相反,听得最认真的是他们,思考的最深刻的也是他们。潘主任关于“从0到1是1厘米”的剖析,让人如醍醐灌顶,他对于课堂的许多思索,也让人敬仰;徐主任对于课堂的独特见解,让人耳目一新;于老师对于细节的追问与把握,更是让许多教师和教研人员都望尘莫及。教研员身上这种不倦的研究和思考精神,是值得每一位教师学习的。
在观课议课群体中,还有许多教干和教师,也是让人佩服的。z老师对教材的纵横比较、深度把握,z主任对于名师课堂的精确剖析,以及蒙阴那位老师关于“进制”与“进率”的追问,z小伙子关于进制的解说,都让人看到了一种研课人精益求精的精神。
在我的周围,还有许许多多的学习者,他们有的是教干教师有的是乡镇教研员,白天听课、晚上议课,学习的时间尽管不长,但密度很大。即使这样,很多人依然在认真地参与着、思考着。面对课堂和研讨活动,大家有着同样的热情,和不同程度的思索。
观课议课是从另一个角度审视课堂。它不仅是教研人员的工作,也应该是一线教师日常工作中的一部分。只有为课堂把准了脉,才能对症下药,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以上所说是几点收获,当然这次学习也给我带来许多新的思考,那就是:我们与名师的差距究竟在哪?同样的教学设计,为什么我们上出的'就是不一样的效果呢?名师,究竟名在何处?思索和对照之后,发现我们身上缺少的,是名师的思想。名师和专家对于课堂的理解是深邃的。无论是把握教材,还是了解学生、接近学生,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看上去很随意的一句话、简单的一个提问,实际都有着它独特的内涵和用意。如果说一节课是一口井,那么我们看到的,大多是井面的东西,而对于井内部的构造与连理,则认识得不够。或许,每一细节的打理与挖掘,都只有打井人自己知道。
重要的是思想。没有思想的课堂,也便没有了灵魂。同样,没有思想的教师,也是徒有其形的。
每一次学习都能让人在原来的起点上前进一点点。让我们,所有的教研人员和教师一起,走在学习和思考的路上,不断地完善自身,做好教师和教研员的角色,担当起自己的使命来。
远程研修小学数学观课报告(专业14篇)篇二
在今天的观课议课活动中,我选择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作为自己的观察视角,实地观察了杨志波老师的一节数学新授课,现将自己的观课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我选择的观察视角是: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此基础上,分为以下几个观察维度:课程的开发和利用、课堂气氛营造、师生双边活动、教学目标的设置与达成、学习方式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问题的设计与处理。通过这几个维度的观察与诊断,旨在正确认识、了解教学中课程开发、师生的双边关系的处理,课堂教与学的关系。
(一)总体评价:
让学生经历探究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算理,会列竖式计算小数加减。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的联系,初步构建加减法认知体系,提高迁移的意识和计算能力。使学生感受小数加减运算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增强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自觉性。
(二)主要优点:
下面重点将在观察视角“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课程资源和创造性使用教材上、课堂氛围”等方面的优点作如下分析:
a、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1、该教师能充分挖掘课程资源,根据实际教学条件,创造性地利用黑板、卡片、教学挂图、模型、实物等常规媒体,丰富了教学内容和形式,有利于学生观察、模仿、尝试、体验欢欣愉悦的教学环境,使数学学习更好地体现生活性和思维能力。
2、所利用的教学资源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和学科认知发展水平,具有科学性、思想性、趣味性、灵活性和开放性,教学资源题材多样、内容丰富、语言真实。最大限度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3、该教师适当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补充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以外,还积极利用声像资源等,给学生学习提供了更多的丰富、真实的语言学习和体验的机会。
4、丰富的课程资源,较好地开拓了教和学的渠道,更新了教和学的方式,使数学教学更加真实、生动、开放和灵活,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5、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和生活经验,尽可能创设了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生活应用于数学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逻辑思维的能力。该部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仅起到点播启发的作用。
b、课堂气氛营造。
1、该教师能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在教学中,能坚持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调动起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保持了高度的学习数学的信心,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获得学习数学的成功感受;关注个体差异,能做到尊重学生个性,充分挖掘学生的不同潜能,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发展空间。
2、课堂教学中,教师尤其注意培养了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3、该节课课堂教学气氛和谐,教学内容和步骤安排合理,课堂互动组织形式多种多样,如:两两练习、自编习题、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大量采取,在老师的调控下,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探究、合作等方式学习和运用数学,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练习巩固的机会,引导他们学会自主学习。
4、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算理错误时,该教师能选择恰当的时机和灵活的方法恰到好处地处理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错误,体现了高超的教学智慧和驾驭课堂的教学能力。
c、师生双边活动。
1、在教学中,教师结合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采用直接讲解、间接渗透、学生相互交流等方式,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应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小组合作活动中提高他们的自主合作探究和语言交际的能力。
2、教学中,教师注重分层练习,在玩中学习。让学生在玩中学。这样,既让学生放松,又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既适应不同水平的学生的需要,又适应了学生学习的不同层次。提高了实际应用的能力,达到了多元培养目标。
3、课堂上,师生交往是多向式、交互式的,既有师生的交往,又有生生的交往,这种师生与生生间的多向交往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提高了学生的智力活动水平。
d、教学目标的设置与达成。
1、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观察比较,巧妙记忆。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让学生感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
2、教学中,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呈现和学习,始终都从生活经验的角度出发,教学中,通过创设生活化数学知识并采用循序渐进引向深入,为学生提升“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好了前提铺垫。
3、教学中,教师通过直观形象的语言教学途径,强调教学过程与结果的并重。教学活动中,学习交流目的明确,操作要求具体。为学生提供了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使学生能够通过语言实践内化语言,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4、在教学中,教师较好地处理好了学习知识与发展能力,数学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活动不仅限于课堂,还延伸到课堂之外。活动设计有利于数学学科和其他学科的渗透与联系,促进了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素质的综合发展。
e、学习方式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分别采用了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利用成功体验激趣,直观教学激趣等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教学中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我主要采用操作法与启发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3、营造积极氛围,激励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热情。
远程研修小学数学观课报告(专业14篇)篇三
语文课堂的发展是迅速的,复杂多样的,今年以来学校全面推进了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为了更好地完成今后的教学任务,使教学工作做到有的放矢。
备课时教师要从新课程的理念出发,在落实学生主体学习地位上下功夫,在落实学生合作学习上下功夫,在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下功夫,在切实提高课堂效益上下功夫,现在教师备课已升华为教师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大胆质疑,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鼓励学生创新。教学中应对学生的创新表现予以及时的激励,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燃起来,并开设各种奖项,如“进步奖”、“创意奖”等。专门鼓励表现有特色、有创意的学生。让学生从评价中体验成功,增强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进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这种丰富多彩的评价方式,实际是对学生创新活动的一种肯定,更能激起学生创新的积极性。
课堂教学完不成任务,展示环节杂乱,回答问题重叠。很大程度在于小组分工不明确。教师一定要让各小组明确任务。如果导学案有3个问题,那么就把3个问题分别让每个小组承担。每个小组重点研究一个问题。小组长认领任务后,要给小组成员分工。各有其责。人人参与。小组长的责任重大,小组长要学会分解问题。一个问题要分解成几个方面来回答。例如,有读句子的,有谈感悟的,有板书板演的,有谈表达方法的,有品词析句的,有总结评价的。
在汇报展示的时候,要防止小组内成员就一两个人展示,即使一个成员都能回答,也不要让这个成员全部承包,要给其他成员参与的机会,小组成员之间要谦让。先让展示的小组集中回答自己要解决的问题,其他小组暂时不要参与。这个小组不再有汇报的内容了,这时让其他小组补充与评价,其他小组的成员针对这个问题进行补充、质疑、挑战、评价等,可以是无序的抢说。在这个环节教师要注意倾听,随时跟学生展开对话,教师要做好点拨、提升、追问的准备。展示的环节还要注意,组与组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学生要做到有礼貌、有谦让、有鼓励。
总之,我们一定要采取多种措施提高课堂效率。我相信随着我们不断的探索研究,高效课堂最终会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远程研修小学数学观课报告(专业14篇)篇四
十月十日至十二日,在本年级数学教研组长殷老师带队下,我和各位数学老师到奚中中学听课,先后听取了十余位数学老师的课,各位老师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翔实的课内外资料,充分发掘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在讲授中充分利用动态语言和身体语言,使学生在课堂中生动而活泼,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充分挖掘出了学生的潜力。各位老师表现出的新思路、新设计、新观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奚中中中学高丽老师的课,国庆节阅兵仪式的播放,引入别开生面,队列整齐划一,步调一致,场面气势恢宏,立即吸引在场的所有人,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方阵队列的人数由数字到字母,深入浅出,代数式的引入顺其自然水到渠成。滕南中学满孝珍老师,和善可亲,语言清晰流畅,丰富而具有激励的言语,学生们积极踊跃,快乐作答。枣庄十五中周荣奎老师的课,引入设计新颖,语言风趣幽默,师生配合默契,课堂气氛融洽。
老师们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做到了新课引入趣味化、揭示概念深入化、点拨规律条理化、练习形式多样化、选题难度层次化、教学方法灵活化、教学技巧艺术化。真正体现出我们老师的角色是“导演”、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路人”。
老师在自主学习的教学中积极渗透数学思想的教学,逐步培养学生发现和运用数学思想方法的意识和能力,使我们学生的数学素养得以升华。在教学中注意从学生熟悉的事物、生活背景、感兴趣有意义的视频出发,设计学生喜爱的探究活动,创造各种条件和形式,开展学生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大胆提出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开放性的讨论,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利用协作性的小组形式开展探究活动,使每一个人都能参与小组工作,使学生认识到小组的成员在探究尝试中各有所长,其知识和技能可以互补,通过这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在思想教育方面,这些老师都处理的比较好,自然真挚的`情感流露感染了学生和听课的每一位老师。
通过这次听课活动我对新课改有了更深的认识。教学改革就要创新,观念的更新是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当前的教育教学先进经验,以指导自己的教学,使自己的教学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2、钻研新课标,转变教学观念,认真备课,研究教学方法,课前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案。
3、努力开发多方面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开拓学生视野,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4、上课时大胆放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
远程研修小学数学观课报告(专业14篇)篇五
数学是一门基础课程,在小学教学中,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对小学数学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如何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应充分了解小学生的特点,了解数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特点,在此基础上运用适当的手段,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通过这段时间的网络培训学习,使我感受颇多,受益匪浅,很多教学中遇到的难题也在专家们那里得到了解决。现将这次的培训体会、总结如下:
远程研修教育打破了时空限制:教育不再局限在课堂,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媒体通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可以随时将自己的薄弱环节强化学习,直到完全巩固.更加便于对每个知识内容的融会贯通,使原来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成为现实.通过这个平台,与全国教育专家进行了一次“零距离”的接触,“面对面”聆听他们的辅导讲座、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让我开阔了视野。明白了新课程到底“新”在哪里。专业方面,通过论坛与同仁们的谈数学、探迷惑,使我在思想、专业方面都得到很大的提高。这种平台,使我们的距离变得更近、更方便交流。通过看视频,与专家老师交流,在班级论坛中发帖、回贴,进行论坛研讨等活动,我学到了很多新知识,并为以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厚实的.基础,真是受益匪浅。
通过此次远程教育培训,教育观念有所更新,教学方法有所改进,通过学习和听专家讲座等环节,我感到自己的确长了不少见识,教学思路灵活了,对自己的教学也有了新的目标和方向:首先在课堂的设计上一定要力求新颖,要能抓住学生的心,要讲求实效性,不能为了形式而活动多却没有实质内容,整堂课热闹一场却让学生无所获;教师的语言一定要有亲和力,要充分尊重学生,让他们有被重视的感觉,要做学生学习上的老师,生活中的朋友;在课堂上,教师只起一个引路的作用,不可以“满堂灌”,更不可以教师唱主角,学生作配角。另外教师的个人修养和素质也需要不断提高,要靠不断的汲取知识,学习先进经验充实自己的头脑,要有过硬的基本功。通过这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深深的感到,要让学生喜欢你,尊重你,首先你得要在他们面前露两手,要让他们佩服你,对你心服口服。
本次培训让我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收获颇多:一是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数学工具的策略;二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与反思的教学策略;三是小学数学课堂提问与反思的教学策略。这将对知识更新,能力提高具有很大的帮助。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关注教学目标、关注学生参与、关注课堂效益和质量。使我认识到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过程。数学活动的过程是学生收获知识的过程,是发展思维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努力为学生的数学活动创造条件,“数学工具”则是学生数学活动的重要媒介,它最大的价值在于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的空间。用好“数学工具”,学生便有了“做”数学的机会,用好这些“数学工具”学生将有机会体验数学、经历数学。使我认识到教师提问的方向是为了把学生引向深入的思考。学生的提问是深入思考问题中发现的要不太理解的问题。
远程研修小学数学观课报告(专业14篇)篇六
本次数学远程培训,对我来说,受益良多,深受启迪。这次培训的内容十分丰富,从理论上提高教师的职业水平,从科学发展的角度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不仅是教师自身的需求,而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在这短短的一个多月中,我认真聆听了很多专家的精彩讲座,积极做好学习笔记,努力用新知识来提高自己。
此次培训与以往的教师培训不同,不单单在理论上有依据、在实践中有实例,而且又能从实践中回到理论,找到焦点,指导实践,进行操作。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认识,升华自己的理论水平,让人信服。对自己在今后工作中发现自己,完善自我有着深刻的意义。通过这次认真的培训和自己的努力学习,我感到收获很大,现将自己的心得和体会写出来。
整个培训活动安排合理,内容丰富,专家们的解惑都是我们农村教师所关注和急需的领域,是我们发自内心想在这次培训中能得到提高的内容,可以说是“人心所向”。在培训过程当中,让我激动和回味的是教授从教育理论和教学管理生动的教学事例让我身临其境。使我深深地感到教学是一门伟大的学问,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会、就能融会贯通的,而是需要自己的认真钻研和日积月累而成的。作为一名新课改的实施者,我们应积极投身于新课改的发展之中,成为新课标实施的引领者,与全体教师共同致力于新课标的研究与探索中,共同寻求适应现代教学改革的思路,切实以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学,适应现代教学改革需要,切实发挥新课标在新时期教学改革中的科学性、引领性,使学生在新课改中获得能力的提高。
作为教师,我体会到要终身学习,平时要勤读书、勤思考、勤动笔。只有及时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面对竞争和压力,我们才可能从容面对,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活到老,学到老,知识也有保质期”、“教师不光要有一桶水,更要有流动的水”作为教师,实践经验是财富,同时也可能是羁绊,骨干教师都有熟练驾驭课堂的能力,那是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形成的,在实施新课程中会不自觉地走上老路。新课程标准出台后,教材也做了很大的`修改,教材体系打乱了,熟悉的内容不见了,造成许多的不适应,教师因此对课程改革产生了抵触情绪,这种抵触情绪我也有过,所幸没有持续很久。在这次培训中,我深刻体会到,教材是教学过程中的载体,但不是唯一的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教材是死的,但作为教师的人是活的。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深刻的感受到了学生知识的广泛化,作为新时代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名教师,应该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增加、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将教材中有限的知识拓展到无限的生活当中去。“我是用教材教,还是教教材?”作为一名教师,应当经常问问自己。而这次专家给了我明确的回答。今后,我们教师必须用全新、科学、与时代相吻合教育思想、理念、方式、方法来更新自己的头脑,这次的培训无疑给我们一次头脑风暴。
培训活动虽然是短暂的,但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专业上,对我而言,都是一个很大的提高。至此之后,我会努力学习,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情,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好以后的路,尽快地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相信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用自己的真诚和爱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在教育事业中做出成绩。
远程研修小学数学观课报告(专业14篇)篇七
优秀作文推荐!通过本次研修,我认真观摩了几位优秀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展示。他们的课堂利用现代多媒体课件,丰富多彩、直观生动地展示了教学内容,给学生们创造了一个轻松有趣的英语学习环境和交流的平台。他们的课堂普遍都是师生配合默契,课堂气氛活跃,从中学习了许多新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每一节课都非常成功精彩,让我受益匪浅。
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里,他们这些课基本都体现了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和乐于竞争合作的能力。为了集体的荣誉,每个学生全身心地参与,思维活跃。使学生树立信心,主动参与学习,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动机。这样学生才能放开手脚,人人参与,学会交流,营造高效的课堂。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对初学英语的学生来说,更要多欣赏学生,真诚的鼓励学生,要把赞赏的目光和语言化为涓涓细流,灌注到每个教学细节中,从而使每一个学生精神愉悦,情绪高涨。这几堂课老师们让肯定和赞扬的声音贯穿了整个课堂,如:good、verygood、great等,让学生在欣赏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体验到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以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所以,只有老师们真心地走近学生,真情地欣赏学生,才能积极构建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能在一个欢乐和谐的良好氛围里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每个活动进行初始,老师的示范和指令非常的清晰。同时老师也利用情景示范,帮助学生构建语言环境。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示范,了解了推荐的方法和相关语言,开始在小组内相互展示,然后再推荐给全班学生,最后交流分享,使“读书”成为了这节课的主旋律,从而体验到了阅读的快乐。这样,通过新颖活泼的训练,让学生亲自参与语言实践,使他们有一种成功感。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语言表达中及时发现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期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几位老师都是通过阅读教学来发展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增加情感体验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读书。绘本教学以独特的文图形式吸引着所有孩子的目光,但怎样去引导学生阅读就成了我们教师急需思考的问题。几位老师以创新的阅读教学形式成功的引导了学生的学习,更解开了无数的英语教师困惑,开拓了学生们的视野,掌握了更多知识和技能。
总之,通过研修,我们开阔了视野,有了学习动力和目标。
远程研修小学数学观课报告(专业14篇)篇八
市教育局教研室各位教研员老师来我校,三种课型各听了一节,借此机会,我们全体地理组成员也跟随鲁老师听了三节课,并听取鲁老师评课,收获甚多。
在过程中,我深感市教育局深化课堂改革和我校提出课堂效率最大化要求之后,老师们的课与原来所听到的有所不同。
1、教师的激情投入,创设了良好的课堂“场效应”。
老师的形象、语言、体态、动作、情感充满了魅力,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了学生的参与度,并在一节课中,根据自主性探究性教学策略,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恰当教学情境,激发并指导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使课堂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
2、以学生为中心,把教材、教师、学生融为一体,营造主动学习的氛围。
在传统教育理论和实践中,文字教材是教学之本,教师的作用是讲解教材,指导学生掌握教材,并以此作为教学成败的标志。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是“学生带着教材和问题走向教师”,教师更多时间是成长发展中的观察者,活动过程的设计者,解决疑难问题的帮助者,是向导和顾问。
3、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教材对学生来说不仅是掌握,更重要是运用,让教材成为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工具,由“教本”转为“学本”。贺贵山老师在本节课教学中,真正把教材当作了资源,根据教学需要,调整了教材顺序。
4、教师不再独霸课堂,留下时间和空间给学生。
老师“讲”的时间在减少,给学生留出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自我思考、理解的空间,师生互动有序,课堂效率提高。
5、灵活组织、调控课堂,波澜不惊中见智慧。
刘洋的复习课上,能够在学生区域地理知识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授人以渔”,讲方法、理思路、归纳模式和规律,有讲有练,突出重点,让学生真正做到学懂学透一个区域可以面对全世界的任何区域,实属不易。
教研室鲁老师听过课之后,提出建议,把预习的环节提前布置给学生,课堂上让学生更多地讨论和回答,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只要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老师绝不插手,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了两年的前提下,我一定通过各种学习渠道,努力钻研新课改的精神,把新课改的精神应用到我的教学中,进一步发挥学生自主性、探究性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各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在愉快的氛围下学习。我一定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自己的业务素质,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做一名合格的素质教育的先锋。
通过一整天的时间,我主要聆听了朱红甫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的几位名师执教的几节精彩纷呈的课。这次印象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教师们特别重视学生个性化的朗读,根据教学的需要采用不同的诵读方式:齐读、范读、唱读、师生合作读等多种朗读方式,大声读出节奏,小声品出诗情,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热忱,点燃了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引导学生直接与古诗词文本进行深入对话。声断而气连的古诗词朗读让人回味无穷;声情并茂的'情境朗读更是把学生带回了作者的时代;生动有趣的吟诗更是平添了学诗词的乐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升华,读出了诗词的隽永的意境,更读出了作者的感情。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当想象的大门被打开,学生就有了飞翔的翅膀,既能飞入文本体会作者的想象,又能飞出文本,说出自己的独特理解和感受。就像我们沈锡云校长所执教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她让孩子们想象每逢佳节,作者王维会看到些什么景象使他特别想家?还让孩子们想象在重阳节的时候,家乡的兄弟们会对远方的王维说些什么……从而启发孩子们的想象,进而理解作者深切的思乡之情以及家乡亲人对王维的思念之情。
以朱红甫老师执教的《清平乐·村居》为例,别具匠心的教学设计,精美简约的课件,诗意的解读,丰富的想象,更突出了翁媪的幸福,在体会情感上使人耳目一新。他通过不同的方法创设情境营造出浓郁的古诗词氛围。同时,充分挖掘古诗词特有的韵律美,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文化的薰陶,得到情感的启迪,自然而然就对古诗词感兴趣。
写也是其中的一个亮点,刘永霞老师所执教的《观书有感》,她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设计了小练笔,即写一写自己眼中的美丽方塘。通过写的过程,教师使学生加深了对古诗词的理解。如此有效的小练笔,既使教师抛出的知识有了落脚点,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
古诗词教学中,老师们在品诗诵美的同时,着眼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如刘永霞老师在课堂结束之余出示了另一首宋代朱熹的《观书有感》,这就注重了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让学生积累了相关的课外古诗词。
这次的对我的启发和触动很大。在那些老师的循循善诱下,一首首古诗词仿佛回到了它们当时所处的时代,充满灵性而富有诗情画意。真所谓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其次,通过学习,我更加认识到老师引导的重要性,往往好的提问能激发学生思考、探究的意识。如果我们也能如此去上古诗词的话,必能把古诗词的枯燥教学局面扭转,使学生乐于学习古诗,乐于背诵古诗词。语文教学正像是这一首首意境优美的诗词,教师们的优秀更让我反思自己的不足。
远程研修小学数学观课报告(专业14篇)篇九
本人学习了20xx年小学音乐远程研修:李帅教师执教的表演唱歌曲《采菱》,苏婷婷教师执教的《雪花带来冬的梦》和王晓爽教师执教钢琴独奏《捉迷藏》的优秀观摩课,感触根深,充分感受到小学音乐教与学的多样化,以及教与学的乐趣,受益匪浅。三位教师严谨的教学设计,广博的音乐知识、严谨的课堂语言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课应从情入手,从情境入手,从情感入手,表现美,创造美为核心来进行教学活动。李帅教师执教的表演唱歌曲《采菱》,在课堂教学的开始先用谈话猜谜语的方式,激发同学们的想象力、创造力。《采菱》这节课淡化了传统的音乐知识讲授和技能训练,把小学生体验放在了整节课的核心地位,能充分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能够创设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抓住小学生的心理,从小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从情境入手,从情感入手,这一点很好。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使课堂生动、形象。李帅教师执教的表演唱歌曲《采菱》,通过听赏《采菱》激发学生们的想象力、创造力,继而引导学生在聆听、体验、感受的过程中轻松主动地学会歌曲。最后将歌曲内涵逐步拓展延伸,仿佛身临其境,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苏婷婷教师执教的《雪花带来冬的梦》,由冬天情境的创设和背景音乐带学生进入雪的世界,感受冬的意境,把与音乐吻合的视觉图片、肢体语言等手段进行有效设计,引导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进来,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以审美为核心、兴趣爱好为动力、联系学生的生活。
总之,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让音乐思维的灵光闪耀,让小学生将踏着优美的节拍,在健康快乐的学习,在音乐教学中我会认真的去探索,去实践,去思考,以实现教书育人的跨越式飞跃。
远程研修小学数学观课报告(专业14篇)篇十
在这次网络研修中,我由一开始的不情愿,烦恼、急躁,渐渐被专家的精彩讲解所吸引,聆听各位专家的对教材的分析,自己才对这次培训有了初步的认识。使我深感进一步提高自身专业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通过这些日子的学习,我坚信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一定能取得更大的进步。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点滴体会:
通过研修,使我明确了现代教育的本质,明确了课改对于教师提出什么样的素质要求;每一位老师都需要重新学习才能适应新课程。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提高自己,充实自己,要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否则就被时代所淘汰。在教学中,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不断进行观念的更新。
在教学中如何使用字母、表格、图像语言,如何树立数学模型思想;如何根据课堂生成及时调整预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把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结合起来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反思是教师的一块“自留地”,只有不断耕耘,才能检讨自己的教育理念与行为,不断追问“我的教学有效吗?”“我的教学能更有效吗?”,不断总结自己的工作得失,不断深化自己的认识,不断修正自己的策略,从而获得持续的专业成长,总结——深化——修正——获得,这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法宝。只有靠教师自己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探索和创造才能获得,尤其要注重对教学经验的科学反思。反思的目的在于增加教师的理性自主,使教师对其实践信念和实践的因果决定因素有更多的自我意识,从而使教师的成长始终保持一种动态、开放、持续发展的状态。
课堂是教师体现自身价值的主阵地,我会将自己的爱全身的融入到学生中。在教学中,我会将努力所学的新课程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避免“穿新鞋走老路’。立足“用活新老教材实践新观念”,力求让我的教学更具特色,形成独具风格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效乃至高效。
新课程理念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而自主合作探究又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对于绝大多数教师而言,几乎很难独立一个人较好的完成,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善于了解其它学科,学会与其他教师合作,互助配合,齐心协力培养学生。从而使各学科、各年级的教学有机融合,互助促进。
21世纪倡导的主旋律是“和谐进取”,新课程倡导的主旋律是“师生互动,师师互动”。而平时,我们在工作和学习中,多数情况下还是自己研究,自己思考。通过这次研修,我彻底打开了固步自封的思想,无所顾虑的和学友们、同事们共同交流,共同研讨,开拓了教研视野。通过这次培训提高,真是感受颇深,更显终生学习的重要性。
对于张老师执教的《折线统计图》,是在学习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来学习折线统计图的优点、特点和制作方法。整节课看下来,觉得张老师的教学设计过程明确,教态从容不迫,很亲切自然,让孩子能够很顺利的融入到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之中。
一、注重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现在我们的数学已经越来越接近我们的。日常生活,本节课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张老师把生活中的数学有效地引入教学设计中。在课上列举的数张折线统计图都是来源于我们的生活,这些生活中的学习素材是学生在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也是对他们的生活有意思的。所以学习起来很能激发他们的兴趣与热情,这就是一直在提倡的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寓于现实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中,是在数学与生活中架起一座桥梁。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课程标准》中要求使学生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推断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张老师在学生解读完潭溪山20xx-2016年游客数量变化的统计图后,请学生预测20xx和20xx年的游客数量并让学生阐明预测的理由。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三、注重了新旧知识的迁移和对比。知识的迁移也叫学习的迁移,心理学上把已获得得知识、情感和态度对后续学习活动的影响称为学习迁移。本节课注重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和迁移,把学过的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进行比较: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有什么异同?使学生在比较中认识了折线统计图,学会读折线统计图,明确了折线统计图的特征。在认识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把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进行对比,在观察、比较中,体会到了折线统计图的优势:不仅能清楚地反映数据的多少,而且能更好地看出数据增减变化地情况,培养了学生地统计意识。
总之,此次培训活动,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教学行为方法、专业化水平,教育教学理论均有了很大的提升。今后,自己充分将所学、所悟、所感的内容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做新时期的合格的小学数学教师。
远程研修小学数学观课报告(专业14篇)篇十一
暑期远程研修旅程貌似即将接近尾声,观看了三节课例为我的暑期生活增添了别样色彩,暑期变得更加充实、有意义,因为三节课带给我启发,也带给我反思。
饱满激情点燃学习之旅。
如果说一堂课是一个学习之旅,能够在旅途中一往直前,收获满满的定是那饱含热情前行的人。《树和喜鹊》的执教者,是一位低年级女教师,她的上课时的亲和力和饱满热情有着很强的感染力,因此学生们在课堂上的学习也是满含热情的。无论是,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还是对生字新词的识记和对文本的理解都取得了较好的实效。学习本是件枯燥乏味的事情,但是充满教学智慧的教师会利用自己的匠心设计让学习旅程充满趣味,这一点值得我学习,也值得我时刻提醒自己,多一点用心,课堂会更有趣味。
别样的思维让课堂大不同。
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目标维度是情感价值观的导向,而在具体的实际教学中,如何实现这一维度的目标,需要每个教师去巧妙构思。《灰椋鸟》的执教者,将这篇文本的学习与沈石溪的另一篇动物小说节选进行拓展阅读,促进学生感受文本中蕴含的丰富动物情感,激发学生内心的共鸣,这不失为一种良策。语文课堂本应是致力于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这一理念的实践需要我们教师的巧思达成,现实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拓展阅读,可以补充视频影像,也可以进行联系实际的口语交际,总之,一定要紧扣中心,情境创设得宜,否则会弄巧成拙。
三节课例,风格各异,却都有我教学中需要借鉴之处,可以说令我收获满满。即将开学,愿带着感悟,投入新的教学实践之中去。
远程研修小学数学观课报告(专业14篇)篇十二
在我观看的这6节课中,对x老师的这节《找规律》感触最深,因为刚带过一年级,结合自身教学时的体会,在陈老师这节课中也学习到了很多。
1、教学设计符合孩子年龄特征。本课是针对一年级孩子的,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小,非常容易被自己喜爱的事物吸引,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好奇心强。陈老师在教学设计中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先是出示tom猫让孩子观察发现规律,接着让孩子们动手操作等,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学习兴趣浓烈。让在孩子感兴趣的事物中学到知识,有种润物细无声的感觉。
2、教学目标明确。整个教学过程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思路非常清晰。
3、引发学生认知冲突进而揭示主题。在出示了有规律的一系列水果图片后接着出示不存在规律的一组水果图片,这是孩子们就不能猜出下一个水果会是什么,从而引发了孩子的认知冲突,对下一步的知识的学习也就更加感兴趣。
4、注重学生操作。在理解规律的环节中,设计了几个孩子操作的活动,上台操作、画一画等,既符合一年级孩子的认知特点又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
5、注重开发孩子的创造性。陈老师给孩子们播放视频,观看踢踏舞演。看完了精彩的踢踏舞表演,让同学们试着创造有规律的动作或声音,进一步深化孩子对规律的认识。
6、注重只是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孩子去发现生活中的规律,明白数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是密切相连的,数学就源于生活,生活也离不开数学。
7、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非常重要,陈老师在整个授课过程中不断强调孩子的行为习惯,也在不断地发现孩子的闪光点,表扬孩子,让孩子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地提高。
整节课下来,我觉得我在陈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希望在我以后的课堂上能加以应用。
远程研修小学数学观课报告(专业14篇)篇十三
几年的生物教学,我自认为是扎扎实实,把课本吃透了,但是,经过了这几天的培训之后,我才发现原来自己对课本的理解和认识依然是停留在了肤浅的表面,对很多深层次的内容和思想我都还没有领会到。到今天本来觉得薄薄的几本书,我现在刚刚意识到它的博大精深。
我们刜中时的教材编排就是先植物后动物然后才是人,而现行教材是完全打破了原来的教材编排次序,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这种编排别别扭扭的,不如以前的教材编排合理。经过这几天的研修,我终于明白教材为什么这么编排了,现行教材更注重生物与生物圈的关系,看问题的角度更宏观一些。
比如生物的结构层次,讲完了动物的结构层次、植物的结构层次和单细胞生物,这时候最好让学生自己总结一下它们的共同特点,那就是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以前总是给学生灌输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而如果在这里让学生自己总结一下的话,学生的理解就会更深刻。
这一次研修是全省一起迚行的,通过和其他老师讨论,看其他老师的优秀作业和优秀的文章。自己学到了很多有创意的教学设计,一些非常成功的教学经验弹指一挥间。虽然很累,但是我们学习的却这么香甜。在我们的眼前,刜中生物新课程已经闪耀着它最灿烂的光辉了。十天的学习,对老教师是一次教学观念、教学能力的提升;对新教师是一次新课标学习的头脑风暴。观看课程、提交作业、作业点评、在线研讨,课程改革的培训套餐,让我们大开眼界,赞不绝口。“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刜中课程的创新之路,决不会一帆风顺,任重而道进,但我们依然要坚定前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今后的刜中生物新课改教学活动中,我们每位老师心中都拥有一盏不灭的指路明灯。在研修中深思的我们,在研修之后沸腾的我们,将满怀热忱,带着对新课程的憧憬,走向校园,走向讲台。
远程研修小学数学观课报告(专业14篇)篇十四
于6月31日我和袁艳艳老师在滨州三中听市级优质课,那时我抱着市级课总比县级课好的心态才去的,心想或许有的课还不如我讲的好,但通过这两天听课16节,让我对今年的数学优质课有很大的改观,本次活动反映了新课改以来,老师教学方式的多元;数学教学以生活为源泉,更重视数学本质,注重挖掘蕴涵的数学思想;重视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注重学生的认知变化。在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启发引导,紧紧围绕学生的兴趣,围绕数学本质,注重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参赛老师都能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的表现形式,大大增强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在应用现代化教学工具的同时,并能很好的与传统的数学教学手段相结合,做到严谨和生动相结合,既提高了教学效率,又达到了解决数学问题的目的。我感觉今年的数学优质课比上届讲课水平平高一筹!
在这16节课中,参赛老师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清晰,教学方法灵活,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每节课我们看到的是老师和学生的互动,看到的是老师和学生的交流,不再是以前的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两个过程,而是一个统一体。老师并不是一味的向学生讲解知识点的重要,并不是一味的指导学生如何解题,更多我们看到的是老师在引导学生慢慢发现问题,体验数学的本质。例如邹平的长山一中的一个老师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中,并没有延续老的教学理念,而是努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创新精神,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得出结论,再在推理论证的过程中学生归纳总结平行四边形的判定1和2,从而进一步比较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以看出题设与结论是互逆的,从而让学生不由自主的产生疑惑,并提出后面两个命题也是正确的。问题,并引起学生的思考,从而让学生发现问题并用于创新提出新的问题。老师不急于回答正确与否,而是让学生自己探究解答非常流畅、一气呵成、学生的假设是那样的正确,说理是那样的完美,老师不动声色把学生的潜能发挥出来。不得不叹服这位老师的策划是那样的详略得当,整个一节课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与此同时我也投入到讲课中去,当进行到某个环节时,我想下一个环节要是这样处理就好了,结果和我不谋而合,我的心情也溢于言表,特别是当她喊下课的那一刹那我都想站起来为她喝彩,上班这么长时间以来这是第一次听课这么入神。在此不得不让我想到新形势下需要我们教师平时应深入解读教材,了解课堂,寻找到合适的方法进行课堂生命的再创造,争取使我们的学生真正理解数学、走进数学,让学生有兴趣学、愿意学,并且能自主地进行尝试,为学生真正营造一个绿色的生态课堂,真正使学生成为一个具有独立见解、善于理性思考、积极开拓应用、勇于创新变革的人。
其次是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惠民王晓涛老师的《不等式》,实话说她站在台上给人的感觉是长相平庸、貌不惊人,但随着课的进行,她在处理每一个环节时都是那么的细致,比如不等式的解集,先让学生根据字面意思回答集合是什么含义,并及时的表扬了学生,然后通过查辞海再出示集合的含义,再进一步阐述了集合在数学上的含义,让学生真正知道为什么引入集合这个概念,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学习集合这个概念而不是灌输给学生,通过听她的课还让我感受到她那丰厚的文学底蕴,非常有艺术性语言的表扬学生,使学生倍受鼓舞,学习劲头更大了,回答问题更积极了,他们配合的是那么的默契,较之平时给他们上课的老师有过之而无不及吧。
我对此次外出学习感触颇深,认为短短的两天时间,虽然听课非常劳累,但收获多。使我深深感受到了更强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我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新课程理念,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结合我校实际,认真反思我的工作,特别是在发展尖子生方面要有所突破,如何用艺术性的语言激励学生好好学习,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多作探索,力争为乐安的发展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