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语言:月亮船教案篇一
·继续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知道中国“世界之最”的名称。
·学说故事中简单的对话,对故事表演感兴趣。
教学准备:
(认知准备)月亮船第二教时,对故事有兴趣。
(材料准备) 《月亮船》挂图;长城、天安门、喜马拉雅山若干
重点与难点:知道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名称,能讲出故事中简单的对话。
教学过程:
一、看蒲公英画面,回忆故事
1、观察画面,提问:前几天,我们听到了一个美丽的故事,这个故事里说的是一件什么事?
2、鼓励幼儿大胆的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故事的大概。
二、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1、边听边思考:蒲公英妈妈说的这些世界之最到底是哪里?
2、帮助幼儿小结:最大的海洋——太平洋;最高的山——喜马拉雅山,最宽阔的广场——天安门广场,最长的城墙——长城
三、再次听教师讲故事,感受故事中的对话。
1、鼓励幼儿学说:好心的蟋蟀说了什么?善良的螳螂说了什么?
2、仙女和蒲公英又说了什么?
3、师生对话,感受对话游戏的快乐。
师扮演仙女,讲仙女的问话;幼儿扮演蒲公英,回答仙女的问题。
4、对话游戏若干次。
四、幼儿结伴,扮演故事游戏。
1、知道故事中的人物数量,讨论分角色扮演故事的方法。
2、幼儿自由结伴分配角色,分别扮演故事中不同的人物。
3、教师做旁白,带领分组讲故事,观察幼儿对话的情况。
重点和难点:知道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名称,能讲出故事中简单的对话。
五:看图片或挂图,更换角色,结伴讲故事。
大班语言:月亮船教案篇二
设计意图: 月亮船这个故事,采用童话形式,讲述了蒲公英乘坐月亮船俯瞰祖国大地的故事,语言亲切、自然,想像生动形象,孩子们听来,很容易进入故事情境,仿佛也坐上仙女的月亮船去遨游了在故事中,作者借仙女之口,简单介绍了祖国领土之内有世界上最辽阔的海洋、最高大的山脉、最雄伟的城墙、最宽阔的广场通过这样的描述,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想象中,了解到了祖国是多么伟大,并为此产生无比骄傲和自豪的思想感情。
活动目标:
1.知道故事的主要情节,了解我国有世界上最高的山、最长的城、最大的广场。
2.领略蒲公英所见的祖国秀丽山河。
活动重难点:知道故事的主要情节,了解我国有世界上最高的山、最长的长城。
活动准备:教学挂图,故事磁带。
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听“划船”的音乐做律动。
2.师:小朋友们,你们坐过船吗?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艘小
船,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一艘什么船?
3.出示月亮船的图,导入故事的名称。
师:嗯,这是一艘月亮船,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个关于月亮船的故事。
二、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幼儿倾听完整故事。提问:蒲公英被风吹到很远的地方遇到了谁?看到了什么?是谁帮助她找到了家?
2.教师讲述故事第一段。蒲公英被风吹到了很远的地方,她睁眼看到了什么?
3.讨论:故事中的“陌生地方”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4.蒲公英碰到了谁?蟋蟀是怎样劝说蒲公英的?
5.蒲公又碰到了谁?螳螂是怎样对她说的?
6..教师讲述故事第二段并演示教具。听完后让幼儿来抢答: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哪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广场是什么广场?世界上最高的是什么山?蒲公英的家到底在哪儿?
7.再次完整倾听故事,幼儿可以跟着一起讲。
三、我们的家叫中国
1.蒲公英住在长城下,它的家叫中国,你们的家在哪儿呢?你会想蒲公英一样介绍自己的家吗?
2.你会想蒲公英一样介绍自己的家吗?请幼儿结合自己的已有经验,说说祖国的秀丽河山。
大班语言:月亮船教案篇三
目标:
1、了解我国的一些名胜古迹,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2、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准备:
教学挂图、幼儿用书《学前》、故事录音。
过程:
1、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
*播放故事录音片段(蒲公英的哭声)。
*教师提问,幼儿回答:
——“是谁在哭啊?”
“蒲公英为什么哭啊?”
2、阅读图书感受内容:
*幼儿阅读图书。
——“蒲公英被风吹到很远的地方,路上碰到了谁?”
“蒲公英的家到底在哪呢?”
3、阅读理解内容:
*幼儿自主阅读后发表自己的想法:
——“你们在图书里看到些什么?”
“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哪一个?最高的山是什么山?”
“蒲公英的家到底在哪里?”
“是谁帮助它找到了家?”
4、完整欣赏:
*播放背景音乐,教师讲述故事。
*幼儿自由结伴讨论:
——“你们的家在哪里?”
“那儿有些什么美丽的景物呢?”
*师生共同小结,共同感受热爱家乡的情感。
建议与提示:
可引导幼儿合作画一幅自己家乡的画,并尝试写一写自己家乡的故事。
大班语言:月亮船教案篇四
设计思路:
在刚开学的时候,孩子们就对我们中国在奥运会上拿了金牌第一,感到非常骄傲。马上要国庆节了,孩子们都在忙着排练节目,制作五星红旗。在跳舞和制作红旗的过程中,孩子们对自己的祖国妈妈有着更加浓厚的兴趣。这几天,我们的神舟七号也成功发射了。宇航员还将在太空中进行漫步。从孩子在早上的讲新闻中,看出孩子们对这些非常感兴趣。于是,我以 “月亮船”这个故事为载体,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我国的一些名胜古迹,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而 “月亮船”是主题“我是中国人”的其中一个内容。这个故事非常好听。它把一些我们国家的特征都通过仙女与蒲公英的对话来告诉给孩子们,让孩子们很容易接受。这个教材是一个比较传统的教材。根据我班孩子的特点和现在的时代特征,我进行了故事的延伸和扩展。我班的孩子是从托班升上来的,能力比较强。但也有几个中班插进来的孩子能力比较差。所以我在设计提问时有易有难,让每个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我们班的孩子虽然回答问题积极性很高,但是在语句的完整性和连贯性上还有所欠缺。大班孩子的表现与表达方式已经多样化了。在活动中,孩子们通过语言、歌曲、收集图片等了解中国特有的东西,感受中国文化的多彩与博大。
基于教材的分析、结合孩子的认知特点,确定以下目标:
活动目标:
1、了解我国的一些名胜古迹,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2、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月亮船的多媒体、家长与孩子共同收集的资料、前期已做过国旗、拼过中国地图、孩子画过的图画等
活动过程:
一、 故事导入
1、出示一个在哭泣的蒲公英
——“是谁在哭啊?”
“ 猜猜蒲公英为什么哭啊?”
2、听故事第一段
幼儿看多媒体。
——“蒲公英被风吹到很远的地方,路上碰到了谁?”
“小蟋蟀和螳螂是怎么劝蒲公英的?”
“蒲公英的家到底在哪呢?”
3、继续播放多媒体
——“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哪一个?
“最高的山是什么山?”
“最大的广场是什么广场?”
4、听故事第二段
——“蒲公英的家到底在哪里?”
“是谁帮助它找到了家?”
二、 交流讨论:
1、回家后的蒲公英想告诉仙女,现在中国又有了很多自己的骄傲,会是什么呢?
2、幼儿自由谈论。教师出示孩子们收集的资料和画的图画。
3、幼儿自由结伴说出自己想对小仙女说的话
4、教师小结:原来,中国有了许多现代化的建筑,以前的建筑都是老百姓用自 己的双手去建造的,现在科技发达了,工人叔叔会运用现代化的技术、工具,把楼房造的又高又美。运动员和宇航员也是中国的骄傲,他们都为国增光。
三、歌曲演唱:
1、你们都说得真棒,你们作为一个中国人感到骄傲吗?中国大吗?
2、那让我们一起演唱一首好听的歌曲《大中国》,你们愿意和我一起演唱这首歌曲吗?
3、幼儿演唱。
四、延伸:
区角:制作“中国小报”
把孩子们了解的中国特有的东西,做成小报向大家进行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