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教师建立自信心,提高教学的创造性和灵活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教案(实用17篇)篇一
1.指导学生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积累弯弯的小路、长长的小溪、蒙蒙的细雨、温暖的春风、晶莹的露珠等词语,理解运用足迹、泥泞、需要等词语。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会认、会写、会用本课的12个生字;能正确认读本课的12个认读字。
(2)指导学生积累和灵活应用搭配读读记记中的词语。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读表达对雷锋叔叔的崇敬之情,并读出诗歌的节奏感。
2.教学难点:
(1)指导学生理解运用足迹、泥泞、需要等词语。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表达对雷锋叔叔的敬爱之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小朋友,大家喜欢听歌曲吗?(播放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
2.让学生说说为什么把雷锋当成学习的榜样。
3.雷锋叔叔已经牺牲了,可他永远和我们在一起,你能找到他吗?(出示课题)。
4.认识生字:锋叔。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读课文,想想文章写了关于雷锋叔叔的哪些事。画出本课的生字。
2.出示生词认读:曾经泥泞脚窝年迈荆棘花瓣晶莹四处寻觅需要(读的形式: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3.老师把熟字去掉,你还认识这些生字吗?(锋叔曾泞窝迈荆棘瓣莹觅需)。
4.再读课文,读正确。
5.认为能够把课文读正确的同学可以读给其他同学或老师听。
6.大家可以自由练习读。
三、指导写字。
1.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应该注意什么?
2.范写,重点指导:
(1)出示迈、迷、迹,读读这些字,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异同。(先写走之内的部分,再写走之;走之的左下撇捺交叉处要相连,不是交叉。)。
(2)出示雷、需。(第一笔横要短,秃宝盖要宽,横钩不能写成横折钩,四点分布要均匀。)。
(3)冒:上边曰要宽些,下边目要窄些。
3.学生练习,把字写规范、美观。
4.出示自己会写的字,互相评一评。
四、布置作业。
1.写一写自己不熟练的字或词语。
2.练习把课文读流利。
五、板书设计。
锋叔曾泞窝迈荆棘瓣莹觅需。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字词: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6课《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我们首先复习一下上节课所认识的几个生字。
2.看看谁把课文读得最流利。
二、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把你对雷锋叔叔的感情渗入到课文朗读中,用读体现出来。(指名读课文,学生评价,补充朗读。)。
2.请你在课文中找一找,雷锋叔叔到底在哪儿?
学生读自己画出的句子。
3.自己找合作伙伴,用问答式来读一读。
4.小组比赛读,比一比哪一组问得好,哪一组答得好。
5.通过朗读和学习,你对雷锋叔叔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和感受?大家互相说一说。
6.读读最后一节。
(1)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学生畅谈自己的想法。
(2)说说生活中自己见到的雷锋叔叔做过哪些好事。
三、指导背诵。
1.你发现诗歌有什么规律呢?说说怎样背更容易。
2.练习背诵。
四、读读记记。
1.读读记记。
弯弯的小路长长的小溪蒙蒙的细雨。
温暖的春风晶莹的露珠。
2.谁会填。
弯弯的长长的()蒙蒙的()。
温暖的()晶莹的()。
五、布置作业。
1.讲讲自己看到的好人好事。
2.把你做的好事写在日记里。
六、板书设计。
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
学雷锋,做好事。
哪里有爱心,哪里就有雷锋叔叔。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教案(实用17篇)篇二
本课是一首歌颂雷锋事迹,弘扬雷锋精神的诗歌。全诗共五小节,以问答的形式回忆雷锋做好事及孩子们学习雷锋的表现。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对课文的理解和朗读领悟。
1、小朋友,大家喜欢听歌曲吗?(放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
学生说说为什么把雷锋当成学习的榜样?
2、雷锋叔叔已经牺牲了,可他永远和我们在一起,你能找到他吗?(出示课题)
3、认识生字:“雷”“锋”。
1、课件出示教学要求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能准确认读
(2)、用自己的方法记住字词后向组员汇报,交流学习情况。
(3)、能顺利的朗读课文。
2、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学习效果,评选出本节课的“小博士”
(1)、闯关大比拼:课件逐个出示要掌握的.字或词,让学生认读。
(2)、找朋友,
针对“我会写”中的字,让学生说说怎样记住他们,并分别组词,替他们找朋友。优胜者被评为“识字小博士”。
(3)、有难大家帮
学生质疑,大家共同讨论、交流、解疑。
4、生字已掌握了,下面我们来听听大家课文读地怎样。自己再认真读读。
(1)、提出要求
声音宏亮
认字准确,能读准带生字的句子。
(2)、指名读
(3)、老师也来读读,大家帮老师提意见。
(4)、组内练习,试读课文。
(5)、以组评比,选出“朗读小博士”。
5、我们再来学写几个字
多媒体出示:冒、迹、滴、锋、泥泞
(1)、自愿当小老师
选小老师教大家写字。愿意选哪个字就教哪个字。
(2)、巩固练习:教师指导,选出“写字小博士”
给评为“识字、朗读、写字”博士的小朋友戴上“博士帽”。
收集雷锋的故事和资料。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教案(实用17篇)篇三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诗歌。
2、通过朗读感悟,懂得乐于奉献,乐于助人。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读出诗歌的节奏感。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表达对雷锋叔叔的尊敬之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复习生字词。(课件出示生字词)。
2、生字词大家认读很好。今天我们继续走进第六课《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板书、齐读课题)。
3、雷锋叔叔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从一个小故事走近雷锋叔叔吧。(视频播放)雷锋叔叔是一个乐于帮助别人的人,大家对他都有了深深的敬佩之情,请大家带着自己的感情大声朗读一遍课文。
二、深入学习,理解感悟。
(一)学习第一三小节。
1、师:(课件出示问题)我们都去哪里寻找雷锋叔叔了,请大家带着问题再把这首诗的第一三小结默读一遍。
2、生交流、回答问题。
师板书:长长的小路弯弯的小溪。
3、谁还能说出类似的词语?
生回答。
4、同学们找不到雷锋叔叔,心里是多么着急啊!(课件出示第一小节)请大家带着这样急切的心情,读一读第一小节吧。
学生自由朗读,指名朗读。
5、用这样的心情学生自由练习朗读第三小节。
(二)、学习第二小节。
1、他们找到雷锋叔叔了吗?但是雷锋叔叔来没来过?来干什么了?
指名读第二小节,并回答。
师:雷锋送迷路的孩子回家是顺利的吗?(不是)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请在书上圈出来。
生标示回答词语:
师板书:抱着冒着蒙蒙的细雨泥泞。
屏幕出示图片,理解“泥泞”
师:你能抓住这几个词语来读一读这一小节吗?
2、师:请同学们像学习第二小节一样,自学第四小节,一边读一边圈出体现雷锋叔叔做好事不怕困难的词语。
3、让我们带着对雷峰叔叔的尊敬之情,把课文的前四小节齐读一遍。
三、拓展阅读。
雷锋叔叔做过的好事还有很多很多,快去我们的资料城里读一读吧。打开阅读资料54页,自由读一读。
四、说话练习。
1、雷锋叔叔离开我们已经五十多年了,那我们今天还能找到雷锋吗?让我们一起读一读最后一小节,去找到答案。
2、我们身边也有许多这样的雷锋,你发现了吗?请用下面的句子练习说一说。(课件出示)。
3、我们的身边到处是雷锋,那些帮助别人的人,就是我们身边的雷锋。
五、延伸作业。
1、结合资料中《雷锋小故事一》,完成诗歌续写。
登上____的列车,
寻找雷锋的____。
列车说:
昨天,他曾来过这里,
_________,
_________。
瞧,那__脸上的笑容,
就是他散发的光辉。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教案(实用17篇)篇四
在设计本课时,我注重学生感情的变化,通过三次讨论让学生体会自己对雷锋叔叔的崇敬之情。整堂课注重朗读,突出读的指导。另外,有关雷锋的事迹还有很多,这首诗歌对他的介绍也很少,所以,我在教学设计中,有意识地设计资料收集和交流环节,为学生更好地了解雷锋做准备。
乐于助人是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重要的一条,在生活中,我们不断地教育学生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但如何关心帮助人却没有固定的模式,这个时候我们把雷锋叔叔介绍给他们,无形中给了学生一把尺,为他们指明了方向。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感悟,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2课时。
学生课前搜集有关雷锋的资料。
第一课时。
一、走近雷锋,了解雷锋。
1、走近雷锋。
(1)出示雷锋图像,师随机问:小朋友,你们认识他吗?(出示:雷锋叔叔)。
(2)板书,指导书写:雷(上宽下窄)、锋(左窄右宽)、叔(左右均等)。
2、了解雷锋。
(1)学生谈自己对雷锋的认识。
(2)老师做适当补充。
3、导题:
雷锋,一个多么响亮的名字!他的'乐于助人,他的无私奉献,影响了多少人!今天,我们就随着文中的小伙伴,一起去寻找雷锋叔叔的足迹。
(补充课题:你在哪里)。
二、初读诗歌,认读生字。
1、师范读诗歌。
2、生自由读诗歌,圈出生字,难读的多读几次。
3、指名分小节读。
第一小节:读通读顺。
第二小节:曾、泞(后鼻音),泥泞(书写指导)。
第三小节:读通读顺。
第四小节:读准迈、荆棘、瓣、莹。
第五小节:觅、需。
三、再读诗歌,领会内容。
1、生自由读诗歌,找找不理解的词语。
2、分小组先解决(如过不能),再由全班一起解决。
3、全班讨论解决。(注意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来理解词语)。
预设:泥泞、年迈、荆棘、寻觅。
四、复习巩固。
1、读词。
2、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出示词语,选择词语后读句子)。
锋利这把刀很锋利,所以用的时候要注意安全。
曾经我曾经在这所学校上过学。
泥泞因为刚下过雨,所以这条小路变得很泥泞。
荆棘山路上布满荆棘,但是我不害怕,我要勇敢地向前进。
花瓣秋天到了,花朵也慢慢地凋谢,只见一片片花瓣随风飘落下来。
晶莹他的脸上满是晶莹的泪水。
寻觅我们四处寻觅可帮助小丽的好心人。
需要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要及时伸出援助之手。
五、发现规律,指导书写。
1、需(雷---需)上下结构。
2、洒、滴(左窄右宽)。
3、师范写,生练写。
4、交流评议。
第二课时。
一、读读记记(读出味来)。
自由读指名读----男女生读---齐读。
二、自读自悟,交流体会。
1、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雷锋叔叔的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2、交流体会。
3、生默读诗歌。师:请你在课文中找一找,雷锋叔叔到底在哪?
4、重点交流2、4、5小节。
第2小节:
(1)边读边想边体会:
体会孩子和大娘遇到了困难;体会雷锋全心全意地帮助别人。
(2)朗读制导。
第3小节同上。
第5小节:
(1)师: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2)朗读指导。
5、通过朗读和学习,你对雷锋叔叔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和感受?
三、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1)反复朗读,说说感受。
(2)背诵课文。
四、内化拓展,情感升华。
(1)师:雷锋叔叔做了那么多的好事,在当时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点学生读课后我知道,及时出示题词)。
(2)师:雷锋的确是我们的好榜样。播放《学习雷锋好榜样》歌曲,让学生跟着唱一唱。
(3)寻找身边的雷锋。
师:小朋友,我们身边有没有像雷锋叔叔一样的人呢?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教案(实用17篇)篇五
山林中枫叶沙沙地说:
昨天,他曾来过这里,
挑着沉甸甸的水桶。
匆匆给孤寡老人担去,
瞧,那路边野花上的的水滴,
就是他洒下的汗滴。
乘着温暖的春风,
我们四处寻觅。
啊,终于找到了,——。
哪里需要爱心,
[1][2]下一页。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教案(实用17篇)篇六
教学目标:
1知识: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情感:通过朗读感悟,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教学重点:
认识课文中的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读表达对雷锋叔叔的崇敬之情。并读出诗歌的节奏感。
教学难点:
规范、美观地书写生字,并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运用。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表达对雷锋叔叔的敬爱之情。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收集雷锋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出示雷锋照片及毛泽东主席书写的“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介绍雷锋事迹。
2交流资料你还知道哪些有关雷锋叔叔的故事?
小组之间或同学之间交流。
3谈谈你对雷锋叔叔有什么印象?
4今天这堂课,咱们共同学习第6课——《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读课文,想象文章写了关于雷锋叔叔的哪些事?画出本课的生字。
2出示生词认读。
曾路过这里泥泞脚窝年迈荆棘花瓣晶莹四处寻觅需要。
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3老师把熟字去掉,你还认识这些生字吗?
4用所认生字再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5认为给够把课文读流利的同学可以读给其他同学或老师听。指名读课文。
三、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字,请你读准字音,说说怎样记,怎样用,比一比谁的记法最巧。
分组学习——全班交流。
2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
3范写,重点指导:
出示迈、迷、迹:读读这些字,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异同?
(1)笔顺:先写走之内的部分,再写走之。
(2)走之的左下的撇捺交叉处要相连,不是交叉。
出示雷、需:
(1)第一笔横要短;
(2)秃宝盖要宽,横钩不能写成横折钩;
(3)四点分布要均匀。
冒:上边曰要宽些,下边目要窄些。
4学生练习,把字写规范、美观。
5展示,交流评价。
四、作业:
1默写生字词语。
2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复习字词: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六课《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我们首先复习一下上节课所认识的几个生字。
2谈一谈通过昨天回家熟读课文,你对雷锋叔叔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二、读议课文悟情:
1把你对雷锋叔叔的感情渗入到课文朗读中,用读体现出来。
指名读课文,学生评价,补充朗读。
2请你在课文中找一找,雷锋叔叔到底在哪?
学生读书画句子。
3你能寻找一个合作伙伴,用问答的方式来完成这道题的回答吗?
学生分组讨论练习。
4分组读,比一比哪一组问得好,哪一组答得好。
5通过朗读和学习,你对雷锋叔叔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和感受?能通过读表达出来吗?
6读读最后一节:
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学生畅谈:要点是雷锋叔叔在我们心了,处处都有活雷锋存在,奉献爱心成为我们每个人的自觉行为。
三、指导背诵。
1观察诗歌规律,你发现了什么?
2练习背诵:能够背诵的同学试着合上书背诵课文。
四、总结。
1我们也去找一找身边的雷锋吧。说一说身边的好人好事。
2想一想:你以后要怎么做?
3由各小组发出倡议,写倡议书。例如:
倡议全校学生向雷锋叔叔学习,帮助有困难的人。
组织互助小组、帮助班级中有困难的同学和学校中有困难的同学。倡议父母一齐加入到学校的互助小组中,为了世界变得更美好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作业:
1调查一下在同学中以及你的亲戚中都有哪些像雷锋一样乐于助人的人。
2把你做的好事写在日记里。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教案(实用17篇)篇七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以及重点词语。
2、有感情地浪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学习雷锋精神,做诚实、勤劳、关心别人的孩子。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首歌颂雷锋事迹,弘扬雷锋精神的诗歌。全诗共五小节,以问答的形式回忆雷锋做好事及孩子们学习雷锋的表现。
三、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四、教学难点:
对课文的理解和朗读领悟。
五、教学方法:
采用导、扶、放的教学方法,借助于小组合作学习。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小朋友,大家喜欢听歌曲吗?(放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
学生说说为什么把雷锋当成学习的榜样?
2、雷锋叔叔已经牺牲了,可他永远和我们在一起,你能找到他吗?(出示课题)。
3、认识生字:“雷”“锋”。
(二)自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
1、课件出示教学要求。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能准确认读。
(2)用自己的方法记住字词后向组员汇报,交流学习情况。
(3)能顺利的朗读课文。
2、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学习效果,评选出本节课的“小博士”
(1)闯关大比拼:课件逐个出示要掌握的字或词,让学生认读。
(2)找朋友,
针对“我会写”中的字,让学生说说怎样记住他们,并分别组词,替他们找朋友。优胜者被评为“识字小博士”。
(3)有难大家帮。
学生质疑,大家共同讨论、交流、解疑。
4、生字已掌握了,下面我们来听听大家课文读地怎样。自己再认真读读。
(1)认字准确,能读准带生字的句子。
(2)指名读。
(3)老师也来读读,大家帮老师提意见。
(4)组内练习,试读课文。
(5)以组评比,选出“朗读小博士”。
5、我们再来学写几个字。
多媒体出示:冒、迹、滴、锋、泥泞。
(1)、自愿当小老师。
选小老师教大家写字。愿意选哪个字就教哪个字。
(2)巩固练习:教师指导,选出“写字小博士”
(三)鼓励。
给评为“识字、朗读、写字”博士的小朋友戴上“博士帽”。
(四)延伸。
收集雷锋的故事和资料。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教案(实用17篇)篇八
1、通过朗读,了解雷锋叔叔的故事,感受雷锋叔叔助人为乐的精神,学习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
2、培养同学收集信息,处置信息的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走近雷锋,了解雷锋。
师:课前老师安排同学们收集了关于雷锋的资料,你们收集了吗?谁愿意来介绍介绍雷锋?
生:雷锋,1958年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里。
生:雷锋,7岁成了孤儿。
生:雷锋叔叔,每月只有6元的生活费,却把积攒的200元捐给灾区。
生:雷锋叔叔有一句话:“做一个永不生锈的镙丝钉。
生:雷锋叔叔送老大娘回家。
生:………………。
师:同学们你们找到了这么多雷锋的资料,是怎么收集到的?
生:上网、看书、听爸爸讲的、听爷爷讲的…………。
师:你们的方法真多,老师也上网查了一些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叔叔的题词和雷锋叔叔的照片,你们想看看吗?(生:想)。
(出示题词:指导读,教师相机讲解)。
师:一个普普通通的战士,得到这么高的荣耀,虽然离开了我们,可它的精神永。
存。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沿着雷锋的足迹,去寻找雷锋,请同学们带着初读后的感受,
二、自言发现,合作诵读。
师: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生:我想知道,雷锋叔叔在哪里?
生:我想知道,都到哪去找雷锋?
师:请同学自由读课文,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读懂了作者在四处寻找雷锋。
生:我读懂了雷锋叔叔背着年迈的老大娘真累。
师:同学们读得真认真,都有了自身的发现,下面请同学们选择你身边的伙伴,同他一起他节诵读全诗,比一比谁读的好,要读出美感,读出诗的韵味来(同学自由组合练习诵读,师巡视指导,请1~2组汇报读,师相机指导朗读,并引出句子训练)。
弯弯的()长长的()蒙蒙的()。
温暖的()晶莹的()。
三、自主表达,深悟诗情。
师:下面请同学自身默读全诗,找出自身最喜欢小节,大声读二遍,想一想该用怎样的方式跟同学交流自身读书的感受。(给同学充沛的时间准备,鼓励用不同的方式交流)。
生:我喜欢第一小节,我想用朗诵的方式汇报我的感受!
生:我喜欢第二小节,我想跟小伙伴一起扮演,来汇报我们的阅读收获。
生:我喜欢第三小节,我用背诵方式汇报感受。
生:我喜欢第四小节,我画了一张画来汇报我的阅读感受。
师:同学们,以不同的方式读出了自身的独特感受,大家想不想知道老师的感受。
(教师范读全诗)。
师:常言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请同学再读课文,用笔画出作者到过哪里,寻找雷锋的足迹,并听到了怎样的回答。(同学交流汇报,师相机板书)。
师: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你们知道雷锋叔叔在哪里了吗?
生:“在小溪边!”“在小路上”“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师:请你说说我们身边的雷锋或自身以后怎样以实际行动向雷锋叔叔学习。
四、教师小结,情感升华。
师:是啊,人们寻找雷锋、呼唤雷锋,其实就是在寻找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呼唤热心助人的精神,就让我再次沿着“长长的小溪”,顺着“弯弯的小路”去寻找今天的雷锋,让我们以雷锋叔叔为典范,做一名雷锋式的好少年!(齐唱歌曲《学习雷锋好典范》歌声中结束本课)。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教案(实用17篇)篇九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感悟,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教学重难点:
1、认识课文中的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读表达对雷锋叔叔的崇敬之情。并读出诗歌的节奏感。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图片、收集雷锋的资料、相关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介绍导入:
1、师出示雷锋照片及主席书写的“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介绍雷锋事迹。
2、交流资料:你还知道哪些有关雷锋叔叔的故事?
3、师:那么同学们,你对雷锋叔叔有什么印象?指名讲。
4、今天这节课,咱们共同学习第6课——《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师板书,生读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2、学习生字词。
出示:
路过这里泥泞脚窝年迈荆棘。
曾经花瓣晶莹四处寻觅需要。
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3、出示单个生字。
师:老师把熟字去掉,你还认识这些生字吗?
4、用所认生字再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5、认为给够把课文读流利的同学可以读给其他同学或老师听。指名读课文。
三、指导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字,
师:请你读准字音,说说怎样记,怎样用,比一比谁的记法最巧。
分组交流。
2、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
3、师范写,重点指导:
(1)出示迈、迷、迹:读读这些字,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异同?
a笔顺:先写走之内的部分,再写走之。
b走之的左下的撇捺交叉处要相连,不是交叉。
(2)出示雷、需:
a第一笔横要短;
b秃宝盖要宽,横钩不能写成横折钩;
c四点分布要均匀。
冒:上边曰要宽些,下边目要窄些。
4学生临摹。
5、全班展示,交流评价。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课文读三次。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六课《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我们首先复习一下上节课所认识的几个生字。
出示生字指名读,齐读。
2、师:请你们谈一谈通过昨天回家熟读课文,你对雷锋叔叔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指名讲。
二、读文悟情:
1、师:请同学们把你对雷锋叔叔的感情渗入到课文朗读中,用读体现出来。
指名读课文,学生评价,补充朗读。
2、师:请你快速在课文中找一找,雷锋叔叔到底在哪?
学生读书画句子。
3、师:同桌俩人合作用问答的方式来完成这道题的.回答吗?
学生分组讨论练习。
4、分组读,比一比哪一组问得好,哪一组答得好。
5、通过朗读和学习,你对雷锋叔叔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和感受?能通过读表达出来吗?
6、读读最后一节: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预设生:要点是雷锋叔叔在我们心了,处处都有活雷锋存在,奉献爱心成为我们每个人的自觉行为。
三、指导背诵。
1、观察诗歌规律,你发现了什么?
2、练习背诵:能够背诵的同学试着合上书背诵课文。
四、全文总结。
1、我们也去找一找身边的雷锋吧。说一说身边的好人好事。
2、想一想:你以后要怎么做?
3、由各小组发出倡议,写倡议书。例如:
倡议全校学生向雷锋叔叔学习,帮助有困难的人。
组织互助小组、帮助班级中有困难的同学和学校中有困难的同学。倡议父母一齐加入到学校的互助小组中,为了世界变得更美好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布置作业:
1、调查一下在同学中以及你的亲戚中都有哪些像雷锋一样乐于助人的人。
2、背诵全文。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教案(实用17篇)篇十
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以下是应届毕业生考试网小编整理的小学《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案,更多教案请关注应届毕业生考试网。
1、认识12个生字,学会12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和乐于助人的品质。
1、学会12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冒、需、滴、洒的记法和写法
2、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品质
2、学生搜集有关雷锋的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1、雷锋叔叔是一名解放军战士,只活了22岁。他为人民做了许多好事。当时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2、同学上台介绍有关雷锋的资料。
3、板书并齐读课题。
(一)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可同时利用视频《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听范读。要求:读准字音,勾出生字,标出小结。
2、动画认读生字。注意“泞”为鼻音四声。
3、分小结读课文。
4、说一说,读了这篇课文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二)理解课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自读课文。想一想雷锋都帮助了谁?
学习第二小结。
齐读第二小结。
你从那些地方看出雷锋叔叔帮助了小孩儿的?
指导读好的句子:瞧,那泥泞路上的脚窝,就是他留下的足迹。
体会“蒙蒙”的意思。
“冒着”换词:顶着等。
自由读、齐读、背诵第二小结。
学习第四小结。
注:方法与第二小结差不多。体会“荆棘”的意思。
雷锋这么爱帮助人,大家愿意去寻找他吗?
读一读第一小结。
注意:读出急迫寻觅的感觉。教师可范读,学生分多种形式读。
沿着小溪找到了雷锋,沿着小路也找到了雷锋,那雷锋到底在哪呢?
引读: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讨论: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有感情的通读全诗。
1、读读记记
弯弯的小路 长长的小溪
蒙蒙的细雨 温暖的春风
晶莹的露珠
2、说一说,我们身边有雷锋吗?他在哪里?
反思:
雷锋时代虽已走远,但他的精神还活在我们心中。《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篇课文以诗歌的形式赞颂了雷锋同志的事迹。
在学习课文最后几句时,我结合“学习伙伴”中的内容: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也去找一找身边的雷锋吧! 师:“我们身边有没有雷锋呢?我们班的石洪瑞同学经常主动扶生病的同学去卫生室,王睿祺同学经常帮助别人打扫卫生。” 师: “你找到雷锋了吗?是谁?” 众生:“雷锋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自己就是雷锋,” (学生在这样情境中就很容易地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是让大家能主动地帮助他人,自己 就是“雷锋”,就证明了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师:“请小朋友们说说雷锋还出现在哪儿?” 学生a:“我妈妈在自己服装店里发现了一只手机,是顾客落下的,我妈妈就马上打电话问到了失主,把手机还给了那位顾客。” 师:“你在哪儿找到了‘雷锋’”? 学生a:“在自己家的服装店里找到了。” 学生b:“爸爸在路上看见一个人翻了摩托车,爸爸急忙去帮助扶起来。我在路上找到了“雷锋”,那就是我的爸爸。” 师:“我们的身边就有雷锋这样的人,也许是你自己,也许是爸爸,也许是妈妈,也可能是别人。总之在哪里需要献出爱心,象雷锋叔叔一样的人就会出现在那里,那么我们的社会会变成温暖的世界。”
二年级的小朋友人还小,雷锋离他们太遥远了,没有这样真实的例子在他们的身边发生,他们很难想象到雷锋精神可以在自己身上继续发扬。这篇课文是含有深一层意思的儿童诗歌。对于学生来说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可是这个难点就是我们要克服的重点。诗歌是以寻找雷锋的足迹为连接点的,前两段是以一问一答的形式举了两件雷锋做过的好事情。这个学生很容易懂。而难点是最后一段“乘着温暖的春风,我们四处寻觅。啊,终于找到了--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这段话学生读了后很难深入地理解。我抓住最后一句为契机,根据低年级学生以具体事物来感受的特点解决对这段话的理解,把这次活动推进到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在课文的“学习伙伴”中有这样一个内容: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也去找一找身边的雷锋吧!我从中得到了启示,不直接让学生说这话的意思,而是举了身边一个献出爱心的例子。从这个例子中引出了学生生活中观察到的事情。我个人认为不是要学生能用很精确的语言去解释“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的意思,而是让学生在生活中能观察和发现身边象雷锋叔叔一样的人,受之影响。鼓励学生象雷锋叔叔学习,让现在的社会也能有“学习雷锋”的氛围。特别是能在二年级学生纯真的心灵里播下助人为乐的爱心种子,让其伴随着学生一起茁壮成长,将来成为雷锋精神的传承人。 有了这节语文课的铺垫,我让学生去学雷锋做好事,他们都很兴致勃勃。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教案(实用17篇)篇十一
1、出示雷锋画像,讲述一个小故事(注意不要与课文中的情节重复),激起学生对雷锋的崇敬之情。
2、雷锋叔叔离开我们很多年了,我们到哪里去寻找他呢?导入课文学习,板书课题。
三、自由朗读,读准读顺。
1、边读边画出生字,借助注音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识字与读文的情况。
四、选读感悟,自主表达。
1、让学生有选择地阅读其中的某一节,并有所发现。
2、把自己的发现在小组里说给同伴听,然后指名在全班说。
五、质疑探究,理解诗意。
1、让学生提出还不明白的问题,教师随机点拨、引导,使其表达得更好。
2、重点引导学生研究课后“泡泡”里提出的问题。
用这样的句式来启发学生联想:“我不仅在小溪旁、小路边找到了雷锋叔叔,我还在……看到了雷锋叔叔的身影。”理解雷锋是一个时时处处关心人、帮助人的好榜样。
六、感情朗读,深悟诗情。
通过领读、对读等多种形式,读出好词(重点突出“读读记记”中列出的词语)佳句的美感,读出诗歌的韵味,读出呼唤的语气和回忆雷锋光辉事迹时的深情,从而领悟作者对雷锋高尚品格的赞美之情。
说说你身边的雷锋(也可说自己)。
八、巩固识字,教学写字。
1、熟读句子,巩固识字:
雷锋叔叔曾踏着泥泞,送迷路的孩子回家;曾踏着荆棘,背年迈的大娘行路。那泥泞路上的脚窝,还深深地留在我们的记忆里;那花瓣上的露珠,将永远闪烁着雷锋的光辉。
2、指导写字。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教案(实用17篇)篇十二
1、出示雷锋画像,讲述一个小故事(注意不要与课文中的情节重复),激起学生对雷锋的崇敬之情。
2、雷锋叔叔离开我们很多年了,我们到哪里去寻找他呢?导入课文学习,板书课题。
1、边读边画出生字,借助注音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识字与读文的`情况。
1、让学生有选择地阅读其中的某一节,并有所发现。
2、把自己的发现在小组里说给同伴听,然后指名在全班说。
1、让学生提出还不明白的问题,教师随机点拨、引导,使其表达得更好。
2、重点引导学生研究课后“泡泡”里提出的问题。
用这样的句式来启发学生联想:“我不仅在小溪旁、小路边找到了雷锋叔叔,我还在……看到了雷锋叔叔的身影。”理解雷锋是一个时时处处关心人、帮助人的好榜样。
通过领读、对读等多种形式,读出好词(重点突出“读读记记”中列出的词语)佳句的美感,读出诗歌的韵味,读出呼唤的语气和回忆雷锋光辉事迹时的深情,从而领悟作者对雷锋高尚品格的赞美之情。
说说你身边的雷锋(也可说自己)。
1、熟读句子,巩固识字:
雷锋叔叔曾踏着泥泞,送迷路的孩子回家;曾踏着荆棘,背年迈的大娘行路。那泥泞路上的脚窝,还深深地留在我们的记忆里;那花瓣上的露珠,将永远闪烁着雷锋的光辉。
2、指导写字。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教案(实用17篇)篇十三
1、指导学生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积累弯弯的小路、长长的小溪、蒙蒙的细雨、温暖的春风、晶莹的露珠等词语,理解运用足迹、泥泞、需要等词语。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1、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会认、会写、会用本课的12个生字;能正确认读本课的12个认读字。
(2)指导学生积累和灵活应用搭配读读记记中的词语。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读表达对雷锋叔叔的崇敬之情,并读出诗歌的节奏感。
2、教学难点:
(1)指导学生理解运用足迹、泥泞、需要等词语。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表达对雷锋叔叔的敬爱之情。
2课时。
1、小朋友,大家喜欢听歌曲吗?(播放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
2、让学生说说为什么把雷锋当成学习的榜样。
3、雷锋叔叔已经牺牲了,可他永远和我们在一起,你能找到他吗?(出示课题)。
4、认识生字:锋叔。
1、自由读课文,想想文章写了关于雷锋叔叔的哪些事。画出本课的生字。
2、出示生词认读:曾经泥泞脚窝年迈荆棘花瓣晶莹四处寻觅需要(读的形式: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3、老师把熟字去掉,你还认识这些生字吗?(锋叔曾泞窝迈荆棘瓣莹觅需)。
4、再读课文,读正确。
5、认为能够把课文读正确的同学可以读给其他同学或老师听。
6、大家可以自由练习读。
1、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应该注意什么?
2、范写,重点指导:
(1)出示迈、迷、迹,读读这些字,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异同。(先写走之内的部分,再写走之;走之的左下撇捺交叉处要相连,不是交叉。)。
(2)出示雷、需。(第一笔横要短,秃宝盖要宽,横钩不能写成横折钩,四点分布要均匀。)。
(3)冒:上边曰要宽些,下边目要窄些。
3、学生练习,把字写规范、美观。
4、出示自己会写的字,互相评一评。
1、写一写自己不熟练的字或词语。
2、练习把课文读流利。
锋叔曾泞窝迈荆棘瓣莹觅需。
1、复习字词: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6课《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我们首先复习一下上节课所认识的几个生字。
2、看看谁把课文读得最流利。
1、把你对雷锋叔叔的感情渗入到课文朗读中,用读体现出来。(指名读课文,学生评价,补充朗读。)。
2、请你在课文中找一找,雷锋叔叔到底在哪儿?
学生读自己画出的句子。
3、自己找合作伙伴,用问答式来读一读。
4、小组比赛读,比一比哪一组问得好,哪一组答得好。
5、通过朗读和学习,你对雷锋叔叔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和感受?大家互相说一说。
6、读读最后一节。
(1)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学生畅谈自己的想法。(雷锋叔叔是爱心的象征。)。
(2)说说生活中自己见到的雷锋叔叔做过哪些好事。
1、你发现诗歌有什么规律呢?说说怎样背更容易。
2、练习背诵。
1、读读记记。
弯弯的小路长长的小溪蒙蒙的细雨。
温暖的春风晶莹的露珠。
2、谁会填。
弯弯的()长长的()蒙蒙的()。
温暖的()晶莹的()。
1、讲讲自己看到的好人好事。
2、把你做的好事写在日记里。
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
学雷锋,做好事。
哪里有爱心,哪里就有雷锋叔叔。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教案(实用17篇)篇十四
今天是3月5日,是学习雷锋活动日,因此今天我们二年语文教师都讲第6课《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今天我第二节是语文,第一节下课我走进班级,班级干部就告诉我学生在数学课上玩,用数学小棒射他人,我一听课上这么乱,就对那几个学生进行教育。很快铃声响了,学生陆续走进教室,我正手拿小棒对全班学生进行教育时,来校长带着上边领导走进我的课堂,搞得我手忙脚乱,因此本节课也没有讲好。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是一首儿童诗歌。作者以优美的语言和流畅的音韵,沿着“长长的小溪”和“弯弯的小路”娓娓地向我们述说着,轻轻地拨动着我们的心弦。这首诗让我们明白,作者寻找雷锋、呼唤雷锋,其实就是在寻找雷锋精神,呼唤我们都要向雷锋的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学习。
二年级的学生还小,雷锋离他们太遥远了,他们几乎不知道雷锋是谁。如果没有这样真实的例子在他们的身边发生,很难想象雷锋精神可以在他们身上继续发扬。基于以上考虑,我在教学这一课前的主要想法就是:首先通过课件观看雷锋的画像认识雷锋;在通过读课后我知道的内容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雷锋。最后以国家领导人题词导入今天的课文。应该说开头导入自然,学生也都进入情境中。接下来开始走进课文,学生开始读课文,认读生字。前20分学生表现还好,后半节课很多学生不听课,干什么的都有,我一边讲课,一边组织课堂纪律,因此课堂上我的语言就比较生硬,学生也不能投入学习,效果不好。
回到办公室我反思自己整个过程,因为我开始上课就说与本节课学习内容无关的事,导致学生和老师心情都不好,所以以后我一定注意上课及时进入讲课状态,关于纪律利用课下再说。只有这样才能与孩子一起快乐学习。
下节课我调整心态,与学生学习非常愉快课文的后面内容。本节课我重点进行了说和写的训练,结合课文内容,给学生创设情境,小组合作自己编诗歌,仿照课文的诗歌,也为寻找雷锋编一首诗,也是一问一答。课件出示雷锋做的事迹,也运用课文中的小溪和小路进行回答,学生积极性可高呢!收到的效果好。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教案(实用17篇)篇十五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是一首儿童诗,本课以诗歌的形式赞颂了雷锋同志的事迹,虽然雷锋同志离开了我们,但在我们的身边还有无数个雷锋出现。作者以优美的语言和流畅的音韵,沿着“长长的小溪”和“弯弯的小路”,寻找雷锋的足迹,呼唤我们要向雷锋同志学习。
有关雷锋的事迹有很多,但是诗歌对他的介绍却很少,所以课前我布置学生收集有关雷锋的事迹资料,课上让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我适当加以补充,为学生更好地了解雷锋做准备。
识字教学方面,我是这样安排的。根据识字规律,我让学生在课文中识字: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圈出本课所要认识的生字,并借助拼音学习生字和读通课文。先同桌讨论学习,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然后全班展示。在全班的展示中,我采用从“字”到“词”,再到“句子”、“课文”,这样分层次地来进行识字教学,加以认识巩固生字。采用多种形式的认读,或自己试读,或指名读,或者男女生比赛读、开火车读等等。
在指导读好“棘、泞”等字时,由于没有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荆棘”“泥泞”等的意思,致使有的学生对于“棘”“泞”的读音总是读不准。以后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生字的意思。
总的来说,本节课的识字教学进行得比较扎实。但是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也费时较多,首先在指导学生开火车读词语时浪费了一点时间。前面已经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读过屏幕上出示的词语,再让学生通过开火车这种形式识记,确实是重复了。倒不如像卢宝香、田立法老师所说,把这一环节改成让学生自己读完屏幕上的词语后,就进行开火车识记,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样,让学生在读句子识字的过程中,也费时不少,应该听徐桂云主任的建议,直接把这一环节删掉。
由于对新安装的电教设备使用还不熟练,开始上课时把时间耽误了一点,由于时间仓促,指导学生读课文时,对于两次呼唤“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没有很好地指导学生读出深情呼唤的语气。指导学生写生字也比较仓促,没有给孩子留出充分的观察和写字时间。课标一再强调保证10分钟的书写时间。在今后的教学中,以上这些不足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我会不断地进行识字教学的实践、思考,以寻求更好的阅读识字教学方法。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教案(实用17篇)篇十六
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了解雷锋叔叔的故事,感受雷锋叔叔助人为乐的精神,学习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
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生:雷锋,1958年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里。
生:雷锋,7岁成了孤儿。
生:雷锋叔叔,每月只有6元的生活费,却把积攒的200元捐给灾区。
生:雷锋叔叔有一句话:“做一个永不生锈的镙丝钉。
生:………………。
师:同学们你们找到了这么多雷锋的资料,是怎么收集到的?
生:上网、看书、听爸爸讲的、听爷爷讲的…………。
师:你们的办法真多,老师也上网查了一些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叔叔的题词和雷锋叔叔的照片,你们想看看吗?(生:想)。
(出示题词:指导读,教师相机讲解)。
师:一个普普通通的战士,得到这么高的荣耀,虽然离开了我们,可它的精神永。
存。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沿着雷锋的足迹,去寻找雷锋,请同学们带着初读后的感受,
二、自言发现,合作诵读。
师: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生:我想知道,都到哪去找雷锋?
师:请同学自由读课文,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读懂了作者在四处寻找雷锋。
生:我读懂了雷锋叔叔背着年迈的老大娘真累。
师:同学们读得真认真,都有了自己的发现,下面请同学们选择你身边的伙伴,同他一起他节诵读全诗,比一比谁读的好,要读出美感,读出诗的韵味来(学生自由组合练习诵读,师巡视指导,请1~2组汇报读,师相机指导朗读,并引出句子训练)。
弯弯的长长的蒙蒙的。
温暖的晶莹的。
三、自主表达,深悟诗情。
师:下面请同学自己默读全诗,找出自己最喜欢小节,大声读二遍,想一想该用怎样的方式跟同学交流自己读书的感受。(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准备,鼓励用不同的方式交流)。
生:我喜欢第一小节,我想用朗诵的方式汇报我的感受!
生:我喜欢第二小节,我想跟小伙伴一起表演,来汇报我们的阅读收获。
生:我喜欢第三小节,我用背诵方式汇报感受。
生:我喜欢第四小节,我画了一张画来汇报我的阅读感受。
师:同学们,以不同的方式读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大家想不想知道老师的感受。
(教师范读全诗)。
师:常言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请同学再读课文,用笔画出作者到过哪里,寻找雷锋的足迹,并听到了怎样的回答。(学生交流汇报,师相机板书)。
师: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你们知道雷锋叔叔在哪里了吗?
生:“在小溪边!”“在小路上”“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师:请你说说我们身边的雷锋或自己以后怎样以实际行动向雷锋叔叔学习。
四、教师小结,情感升华。
教学反思:雷锋叔叔离我们远去已有多年。有关他的事迹,学生可能了解不多。为了上好这一课,我事先布置了一项作业,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有关雷锋叔叔的事情,收集有关雷锋的资料或是故事。这对学习课文是很有帮助的。
课文是以诗歌的形式展示了雷锋叔叔主任为了的高贵品质。可是,课文中所写的内容是有限的,并不全面。因此,在教学时,我设计了仿写这一环节。
生:小组交流。
生:我在公路上找到了雷锋,他正在把一位老大娘扶过马路。
生:我在校园里找到了雷锋,他正在把一摔伤的同学往医院送。
生:我在小河边找到了雷锋,他正在把一群小朋友背过河。
生:我在市场里找到了雷锋,他正在把一个被挤到的小朋友扶起来。
生:我在火车站找到了雷锋,他正在把一个丢失的孩子送回家。
……。
那你们能依照课文的样式写一节诗吗?可以小组商议。
生续写诗:
生:沿着弯弯的小河,寻找雷锋的足迹,
小河说:
昨天他还路过这里,
把一群孩子背过河,
看,那河水里还洒有他流下的汗滴。
生:在热闹的火车站,寻找雷锋的足迹,
火车站说:
昨天他还在这里,
把一个丢失的孩子送回家里,
看,火车站里还有他的足迹。
………。
这个拓展训练是续写诗歌,但是对我们的学生来讲难度太大了。文中诗的语言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跨越性。学生要想清楚地表达一件事情都不可能表述清楚,要续写诗肯写是不行的。所以在教学时,我就把课后的“找雷锋活动”变通一下,把这个题和续写诗歌整合,这样循序渐进,学生就能表述清楚了。
教学效果表明,这样做是可行的。从学生的续写可以看出,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先找雷锋,然后再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来续编诗歌,发挥集体的力量,化难为简,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看到自己也能写诗了,他们那高兴劲就别提了。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教案(实用17篇)篇十七
雷锋叔叔离我们远去已有多年。有关他的事迹,学生可能了解不多。为了上好这一课,我事先布置了一项作业,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有关雷锋叔叔的事情。收集有关雷锋的资料或是故事,这对学习课文很有帮助。
课文是以诗歌的形式展示了雷锋叔叔主任为了的高贵品质。可是,课文中所写的内容是有限的,并不全面。在这篇文章教学中,我采用把诗歌内容让学生编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出来。
生:小组交流。
生:我在公路上找到了雷锋,他正在把一位老大娘扶过马路。
生:我在校园里找到了雷锋,他正在把一摔伤的同学往医院送。
生:我在小河边找到了雷锋,他正在把一群小朋友背过河。
生:我在市场里找到了雷锋,他正在把一个被挤到的小朋友扶起来。
生:我在火车站找到了雷锋,他正在把一个丢失的孩子送回家。
通过讲故事使学生把雷锋小背大娘过马路、背小孩过河、领迷路的小孩回家等形象典型化、具体化、鲜明化,在此练习中,学生对雷锋的感动不再肤浅,体验深刻了,学生才会觉得有意思、有趣味,才会有神情并茂的倾诉。
有的老师建议在本课书的教学中进行拓展训练是:续写诗歌。但是对我们的学生来讲难度太大了。文中诗的语言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跨越性。学生要想清楚地表达一件事情都不可能表述清楚,要续写诗肯写是不行的。所以在教学时,我就把课后的“找雷锋活动”变通一下,让学生寻找班里的小雷锋,夸一夸。这样的句式练习,让学生更好地感悟到我们的世界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将会变的更美好的思想境界。
雷锋的故事,学生多少都了解一点,因为在上学期的一次故事会上,就有两个孩子讲了雷锋的故事。而当这次接触雷锋时,因为课件里出现了照片,有更感性的认识,并且诗的语言十分感人,在一遍遍的呼唤里,学生被深深地打动,学起来也比前一课《泉水》兴致高。好的文章教起来不累人。
这课书,我的做法:
1.抓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体现语文的人文性,并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通过实际行动教育学生如何成为一名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好少年。
3.用孩子的行动来感染身边每一个人,组织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有利社会的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