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我们在成长和进步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宝贵财富。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秋在校心得体会篇一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也是家庭团聚的日子,但对于在校的学生来说,也需要珍惜这个时刻和普通的日子一样的难得,加深对家庭的思念和对社会的认识。
第二段:校内活动
中秋节在校内也有热闹的庆祝活动。学校会准备节日装饰,组织各项文艺活动,如传统舞龙舞狮、鼓乐表演、诗歌朗诵、艺术展演等等,吸引学生们参加。这也让我们在校内感受到了浓浓的节日氛围。
第三段:思考中秋
中秋节也反映了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我们应该思考,在祖国发展更快、变化更大的时代里,我们如何传承并将传统文化创造出更多发展创新?所以,中秋也是我们重新认识和思考自己文化传承的时刻。
第四段:家庭团聚
中秋节也是家庭团聚的日子,对于在校学生来说,与亲人们联系和聚会机会很少,因此这个节日更应该让我们重视。虽然无法与亲人共聚,但我们可以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联系,发去祝福和问候,让爱和温暖在距离远的情况下弥补思念。
第五段:总结
中秋节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节日,也是家庭团聚的日子。在学校中,我们可以通过校园活动感受到节日的氛围,也可以通过思考了解传统文化;而在与亲人分隔的情况下,加强联系让爱在空中飘浮,让相思和思念可以暂停。因此,我们应该珍惜每一次与家人共度佳节的机会,同时感恩中国的优秀文化和传承。
中秋在校心得体会篇二
今年的九月十四日――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所以,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小时候在农村,每逢中秋节,母亲会在院子中间设一圆桌,上摆月饼、苹果、核桃、大枣等“献月亮”,给屋中诸神焚香膜拜完毕,然后才准许我们姊妹三人吃月饼。那时我的爷爷还在世,母亲会挑选掉渣少、最圆的月饼(水晶饼)最大的苹果交给爷爷吃,我们三个“馋猫”会将剩下的吃货一抢而空,各自带着“战利品”找一有利地形狼吞虎咽起来,母亲默默的将圆桌收回归位,站在一边乐滋滋的看着我们三个“消灭”吃货。那时家里比较穷,中秋节的物品就这几样已经算很丰盛了,月饼就是水晶饼,虽然简单的不能再简单,可是我回想起来还是会流口水。
又是一年中秋节,我和媳妇、儿子一块在城里过中秋节,父母在家里肯定想起了儿女,而我们做儿女的是否会想起父母呢?想起来又让人心酸。父母操劳一生养育我们成人、成家,我又为父母做了多少呢?作为家里的老大,我会作出榜样,让父母下半辈子过得开心、幸福!
中秋在校心得体会篇三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秋佳节带来了丰硕的结果,这对我来说是一种美好的经验。中秋节在学校里度过,是我与同学们共同经历的难忘时刻。下面将分五个部分来阐述我对于中秋在校的心得体会。
一、压岁钱的变迁
我在校过中秋节是去年的事了,当时我听到学长说,在学校过中秋节也是要分压岁钱的,但是它的意义已经不像过去那样了。过去,庆祝中秋节时,家人会给小孩子发压岁钱,寓意着希望孩子长大成人后有个好前程。但在学校里,压岁钱变成了互相交换礼物,对我们的意义在于表示同学情谊和相互祝福。 总之,虽然这种变革不如过去那么传统,但交换礼品能够更好地传达我们的心意,让节日更加开心。
二、多彩的中秋晚会
中秋晚会是最引人注目的活动之一。当晚,学校会为我们举办一场精彩的晚会。不同班级的同学们现场参与或表演,让那个晚上充满了欢快和温馨。不仅如此,老师还准备了一些游戏互动性强,既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又可以增强彼此的沟通。 晚会会让我们高兴地下换成音乐,为我们带来一些收入,并谱写出校园生活的美好音符。回忆起那个晚上,我很庆幸自己可以身临其境,感受到校园里的热闹和家庭的温馨。
三、小品的幽默感
中秋晚会的节目之一,是那些让人捧腹大笑的小品,犹如卡通似,夸张的表演和扭曲的面容,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让我们度过了难忘的中秋节。虽然这些小品的剧情和人物并不特别,但是配合场景和演员丰富的表情及动作,让人情不自禁地在笑声中流泪。这种表演方式能够带给我们生活中欢声笑语和友情的真谛。
四、自制月饼的乐趣
除了学校准备的礼物和美食,中秋节期间个人也会买来一些月饼,或者亲手制作出自己的月饼。这样的行为反映了这个节日的传统,并让我们加深了对中秋节的理解。不仅如此,自制月饼更能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让我们动手做出了一个又一个美味的作品。我相信,这样的过程是让人们觉得满意的。不管结果如何,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得到别人的欣赏和认可。
五、人生难得几回中秋
每年的中秋节只有一个,而我们与小伙伴们在校园里度过两三年,所以珍惜校园岁月就应该珍惜美好的中秋节。幸运的是,我不仅有同学分享节日的喜悦,更有学校和老师的关心与呵护。我要感激那些让我有机会拥有一个美好的中秋节的人,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能够继续欢聚一起,携手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中秋在校心得体会篇四
那天,是2022年的中秋节,如同往常一样,校园里依然是热闹非凡。但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中秋节,依旧有很多同学留在校园。他们之中的一些人,因为家乡太远而不能回家,而另一些人则是为了在校园里庆祝这个传统节日。每个人都把这个节日过得特别有意义。
第二段:校园里的中秋节
校园里的中秋节过得其乐融融。孩子们们与亲友们在校园中共同分享月饼,最常见的就是每个班级都会为学生提供月饼,并为学生举办各种有趣的活动。如,制作各种美食,品尝月饼,赏月等。除此之外,学校还为同学们举办了许多有关中秋节的文化活动,如就是穿汉服等。整个校园洋溢着传统节日的气息,让人感到振奋。
第三段:孩子们的亲人
许多孩子在这一天的中秋节前非常想念自己的父母和亲人。而幸运的是,在这一天,许多家长也来到学校陪伴孩子度过这个特别的日子。他们带着美食、玩具和礼物来让孩子们感到惊喜和温馨。孩子们与家长们共同欣赏着漫天的明月,发送彼此的温馨祝福,这让每个人的心里充满了 爱与温暖。
第四段:中秋节的意义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寓意着团圆和幸福。即使我们身处学校,我们也可以通过与同学和家人在一起共度此刻,感受到这份幸福和团聚之感。这也是一种美好的学习和生活经验,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希望这样的传统和文化,在未来的日子中也能够一直流传下去。
第五段:总结感言
回首2019年的中秋节,每个人都在这里度过了一个特别的节日,许多人在接下来的日子中也会将这个经历牢记在心。对于我们来说,这个节日让我们理解了什么是团圆和家庭,也教会了我们感恩及珍惜身边的人。因此,我们必须珍惜这样的美好时刻,将其珍藏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更多的重要是,不忘记中秋节的意义,保持尊重传统文化,以便这些传统和文化能够被不断的发扬光大。
中秋在校心得体会篇五
适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见一轮圆月,但不是我们常说的一轮皎洁的圆月,天空中有层层清云,如烟似雾,弥蒙在月光下。月晕恰恰是这圆月与清云的红娘,牵于二者之间,淡淡的点上一圈,既不喧宾夺主,又有万般娇态。
中秋节的月亮总是那么圆那么亮,就像人们手中那甜甜的月饼,久看不厌,久吃不腻,还是那么地令人回味无穷。
我愿随月在云中漫步,听她讲古老的传说;也愿站在静处悄悄凝望。不过,这一切都化为柔和的月光洒在我身上。这才是真实的接触,是老朋友的祝福。许多人愿意在屋中欢饮度过这中秋之夜,而我却更喜欢在宁谧的夜晚,在高高的阳台或户外倾听月的歌声,感受“月中清露点朝夜”。这到使我想起了那个月宫孤栖的嫦娥,那一个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的神话传说。也许这一则略带悲剧色彩的传说在于流传中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古人,古人也把自己的感情带进了这一轮中秋皓月。
中秋到了,人们无论再怎么忙,也一定要赶回家和家人吃团圆饭。让人奇怪的是:在中秋节,人们为什么都会做同样的事呢?就为一家团聚?对!亲人在一起的时间是珍贵的,中秋节的意义正是团团圆圆!
在祖国的大地上,有多少日思夜想的亲人不能团聚,有多少战士守卫着祖国的边疆,保卫着祖国的领土,在我们度过美好的中秋之夜之时,他们却不能与家人团聚,只能将他们的相思之情寄与明月,让明月之光传递到家乡,表达对亲人的祝福。每逢中秋佳节,人们便将思念之情寄与广寒宫中的嫦娥,让她带给亲人祝福—平安,使亲人快乐幸福的度过这美好的中秋之夜。
中秋之夜,也是个不眠之夜。望着圆圆的月亮,即使远在他乡异客,也会感到节日的欢乐。
每当到了八月十五那天,皎洁的月光像在地上铺了一层白霜,圆圆的月亮高高悬挂,身边不时还有几朵云彩,秋风瑟瑟,徐徐地吹着小风。在这样悠闲的环境下,能与家人坐在一起吃月饼,赏月,谈谈最近的生活,这可是一件令人非常愉快的事。
夜深了,温柔的月光洒满大地,一切都像披上了层银纱。房屋、树木都睡了,它们像睡在无比宽大的“摇篮”里。我也睡觉了,圆圆的月亮伴着我进入了圆圆的梦。
中秋在校心得体会篇六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这个节日是中国人民口口相传的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对于华人而言,中秋节是一个开心、愉快和亲密的日子。每年的中秋节,无论身在何地,都能感觉到传统文化的氛围。而在校园里度过中秋节也是一种不同的体验,让我感受到了这个节日带来的温暖和团聚感。
第二段:谈论活动组织
在我所在的学校,为了庆祝这个特殊的节日,校方组织了多种多样的活动。在中秋节前一周,我们学校的学生会组织了一次中秋晚会。晚会上,有各种节目,例如歌曲、舞蹈、戏剧等。同时,学生会还在每个宿舍楼安排了灯谜晚会,供同学们游戏传悠。这些有趣的活动让我们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中放松自己。
第三段:中秋团圆
当中秋节到来时,家庭团聚是最重要的部分。但是,我们在校园里,与家人无法共度佳节,所以我们的寄托就是和同学们在一起。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一起聊天,分享月饼、水果等食品,在彼此的关怀和照顾下渡过这个非常的节日。在这里,我们真正体会到了团圆的重要性,这也是中秋节的本质。
第四段:寄语校园团圆
中秋节的本意是团圆,这种价值观念不仅仅是在家庭中,同样也适用于校园生活。作为学生,我们应该珍惜校园生活,营造浓郁的团队氛围,一起度过难忘的节日。我的心愿是可以让每个人都感受到家的温暖。
第五段:总结
过中秋节是一种特殊的体验,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学校都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氛围。在校园里度过中秋节,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感受到团圆的意义,珍惜和懂得关怀身边的人,这也是我们的文化精神所在。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认识到这个东西的魅力,以一个开心的心情来共度这个美好的节日。
中秋在校心得体会篇七
生活都是一样的过着,太阳每天依然从东边升起,西边落。傍晚的月亮好圆亮,就像是中秋节的月亮,孤零零的星星若隐若现,我们在观看整个工区的篮球赛,对于整个世界来说这点精彩微不足道,但对我们来说它是无与伦比,虽然公司的篮球成绩为三战三败,我们已经尽力了,我们始终会为公司加油?这周的油就是星期五来了150多吨油要多点,不是平日都是来得很频繁,我每次都跟着师傅计量、卸油、监护、计算、清理现场等全过程,这些工作都是一次又一次的重复做,因为这行是非常重要的,工程油库的整个命脉都由我们来掌握,所以不得有差错,万分谨慎。
现在油库的事情没有很多,所以要把剩余的时间拿来去学习其他工作,比如对加油员的工作要有一定的了解,在加油的时候要问清楚客户加的是什么型号的油品,如果加错的话这要由你负责的,加完油之后是现金或者是记账都要记录清楚,方便于业务员的登账,加油过程中要注意加油现场的一切情况,不得有危险生产事故,遇到有异常发生要及时向加油站的负责人及安全责任人报告,好及时得到处理。
设备维修:加油站的一切设备发生故障要及时的处理,不然会有事故或者损失产生,这周与周师傅进行了消防泵的机油更换和蓄电池充电,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假如有火灾事故发生的话,消防泵蓄电池没电这样就无法就行扑救,所以一定要保证消防泵的设备要随时正常,正因这样消防泵特意配备两台消防泵,防止一台正在维修,另一台要保证能正常工作,从这些事情可以证明了“安全是天,质量是命天涯共此时,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随着时间的流逝,节日慢慢的淡了,但浓浓的亲情依旧,无比的想念亲人,曾几何时,和朋友聊天,她说我们最感恩的应该是父母,父母在任何情况下都会接纳你,爱你,老公则不然,他是一个陪伴你过日子的人,在某种情况下他也可以选择离开你,父母则不会,别无选择,在广东生活也好多年了,一直没能真切体会到家的感觉,今天本想和老公在一起过一个快乐舒心的中秋,可是未能。便自己安排了一天的行程,近来对钱币收藏有些兴趣,在这里便能找到我的乐趣,由于一直装职业装,今天穿上运动衣也特别的轻松,愉悦,去了收藏品市场,可是今天不营业,又失望了,又跑了几家金币公司,广天藏品,我找的东西都没到货,在那里碰到一位兴趣相投可能有六十多岁的阿姨,和她交流她收藏的心得与经验,在谈话中感觉她心态特别的年轻,我想等我六十岁,看着我的藏品,会不会给我带来快乐心情和收藏的成就感呢,今天虽然没有淘到宝贝,他们的介绍中慢慢学习了一些投资钱币知识,很晚了,去必胜客餐厅吃了一点东西,就是感觉中国人口太多,都要站在外面拿号排队等候才能进去用餐,回到家,老公把月饼送到嘴边,也不想吃了,中秋的一天就这样过去了。
两年没见小乐,话题自然很多,八卦、见闻、心得体会,通通倒出来,一眨眼中秋之夜就过完了。
中间的插曲算得上是毕生难忘:竟然锁住了房门,撞门、爬窗,各种方法用尽,结果只能跑到客厅,把两个小沙发合在一起,对付一晚。就是苦了小乐,搭着aled仅有的绒布套头衫,光着双脚在另一个大沙发上哆嗦了一夜,还在大清早跑出门叫警察叔叔跟他一起撞开房门。
星期天的小镇,显得格外清净,快中午的时候,很多商店都还没有开门,餐厅甚至都懒得提供早餐,走马观花了一段路之后,找个咖啡馆坐下,喝一杯暖暖的cappuccino,再一个加了浓浓巧克力酱的chocolatemuffin,顿时觉得特别满足。
老天爷也格外好,前一天还阴沉沉的天空,只经过一个晚上,就阳光普照,只要拿起相机,就到处是美景。
快乐的日子总是特别短暂,转眼就要搭车回伦敦了。好在因为末班车的缘故小乐没有送我到newport,一路上只有我和司机师傅两个人,晕车得厉害,只有睡觉,50分钟也倒过得挺快;落地之后一路问到火车站,总算及时登上回程的火车。之后就一切顺利,直达宿舍了。
想不出什么结束语,就是觉得开心,这样的中秋节,足够特别。
中秋在校心得体会篇八
“希望人活得长久,一起度过千里”。自古以来,天空中明亮的满月一直是神秘的,被人们背诵。人们总是对月亮充满敬畏和想象,他们都认为满月是团圆的象征。中秋之夜总是在赏月聊天中度过,温馨、和谐、愉悦。
中秋节是家人团聚的日子。一般来说,人们必须回家与家人团聚。全家一起吃月饼,意味着全家都会平安圆。一年中,除了春节,只有中秋节才能全家人聚在一起吃团圆饭。有些在外奔波的人,名利、金钱、欲望太多,连对家人的爱都无法守住。也有一些游子因为很多原因在中秋节不能回家。真遗憾!
我知道很多人在离开家之前都在父母面前许下了很大的愿望,只等着有一天能穿着满满的衣服回家,让父母过上富足的生活,不用担心自己。然而,他们忘记了,时间不多了,岁月不饶人。我们的父母变老了。他们需要的是陪伴而不是金钱。事实上,父母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需要太多的成功,也从来没有想过从我们这里得到什么。也许我们的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个关心的眼神,就足以让他们松一口气。人生如此短暂,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等到孝顺?中秋节是家人团聚的日子。如果这点孝心不能兑现,那就太可惜了!
我们那里有一个习俗。中秋节吃饭时,不能回家的人一定要给他留个座位,穿上他的衣服,以示心意。李白有句诗说:“抬眼看去,发现是月光,再往下沉,我突然想到了家。”
每当过中秋的时候,爸爸总是喜欢望着明月吟诵这首诗。不能与家人团聚,不能邀人共同赏月,身在异乡的自己,只能给遥远的家乡打上一个遥远的电话,听听家人熟悉的声音,这种刻骨铭心的酸楚,爸爸体会得更深。现在,我们一般都会抽空回奶奶家。每次我们中秋一回去,奶奶的脸上就会洋溢着幸福的泪水,这让我更加体会到团聚的重要性,体会到爱的重要性。
明月,寄托着我们的思念;中秋,预示着我们的团聚。在这特殊的'日子,在这幸福的时刻,我真希望时间多一点,再多一点。
中秋在校心得体会篇九
后面还有多篇中秋节感想!
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晚上,大家都在开心地玩乐,我却早早地就去睡觉了。
那天在报纸上看见这么一个文章标题《我们的中秋节,真的就只剩下吃月饼了吗》,读后感觉真是很悲哀的了。君不见每逢中秋之际,铺天盖地的就是满街的月饼广告了,报纸上反复强调的也只是“要保证今年中秋月饼质量”什么的了,难道不吃月饼我们就不是过中秋节了吗难怪很多年轻人不再愿意过中秋这样一些传统节日了,除了吃似乎就没有什么好玩意了么。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所以,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国内各地都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晚上,皓月初升,妇女们便在院子里、阳台上设案当空祷拜。银烛高燃,香烟缭绕,桌上还摆满佳果和饼食作为祭礼。到了之后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简便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
另外,在各地还有许多不一样的中秋习俗,异常趣味好玩的哦,可惜此刻我们很少见到这些过节的方法了。比如,香港的舞火龙、安徽的堆宝塔、广州的树中秋、晋江的烧塔仔、苏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等。福建――浦城,女子过中秋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在建宁,中秋夜以挂灯为向月宫求子的吉兆。上杭县人过中秋,儿女多在拜月时请月姑。龙岩人吃月饼时,家长会在中央挖出直径二、三寸的圆饼供长辈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让晚辈明白。这个习俗是源于月饼中藏有反元杀敌讯息的传说。金门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
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这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写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诗。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在今日,钱塘江中秋观潮也还是人们乐此不疲的旅游盛事呢。
“听香”是古代流传台湾地区的中秋习俗,是由妇女在家中供奉的神像前焚香祷告,证明心中所想卜测的事(如感情、财富等),在请示了出门以后应行的方向后,就拈香出门,凡是在路上所听到的一切谈话、歌唱等,均能够就此卜测所问的事,然后以杯茭问神答案是否如此,如答不是,则继续前行,直到获得神明的指示的答案为止;未婚的少女也有在中秋夜偷别人菜园中的蔬菜或葱的习俗,若是成功就表示她将得到完美的感情。
在北京,中秋民间常常有“拜兔儿爷”的习俗。月亮里不是有那么个玉兔吗所以啊,拜兔儿爷也就等于拜月了。以前,北京中秋还有兔爷卖。此刻很少见了。似乎只在春节庙会上见过。中秋节祭的就是这只月亮里的兔子。兔爷是泥做的,兔首人身,披甲胄,插护背旗,脸贴金泥,身施彩绘,或坐或立,或捣杵或骑兽,竖着两只大耳朵,亦谑亦谐。
在四川省,过中秋除了吃月饼外,还要打粑、杀鸭子、吃麻饼、蜜饼等。有的地方也点桔灯,悬于门口,以示庆祝。也有儿童在柚子上插满香,沿街舞动,叫做“舞流星香球”。我记得我们小时候,过中秋的时候就必须要有葡萄、柚子和梨这些水果,还有吃鸭子的习俗呢。
看看,一个中秋节,各地竟有那么多好玩的风俗哦,也许在我们今日忙乱麻木的生活中不可能一一重复这些玩法了,那么,有可能的话,在家里阳台上放一个小茶几吧,摆上香梨、葡萄,切两块月饼,给家人和自我斟上浅浅的一杯红酒,最好再挂上一盏兔子灯,呵呵,还满象那么回事了。就过一一个没有电脑电视的安静欢乐的中秋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