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是作者对所要表达的观点和情感进行准确传达的一种方式。以下是一篇经典的优秀作文,文采飞扬,内容丰富,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
洛阳游记初二(实用20篇)篇一
5月2日晚上,我、妈妈、爸爸和郝林一家一起乘高客去洛阳旅游,车在高速上开的又快又稳,我在车上睡着了。早晨醒来,已到了洛阳。下车后我和郝林玩了一会,吃完早饭,导游带我们去了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5公里处的伊河两岸,伊河滋润了这片肥沃的土地,这里山青水绿,景色宜人,龙门石窟现存窟龛两千三百四十五个,大大小小的石窟分列山崖。龛内佛像形象逼真,神态各异,大小不一。由坐着的、有站着的,有的龛内有几千个形态不同的佛像,其中最大的佛像高达35米,很是壮观,我不仅深深地感受到我国古代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游完了龙门石窟,司机开车来到了洛阳市的峦川县,吃过午饭,导游带我们去了重渡沟,这里是北方著名的竹乡水韵,竹子像哨兵一样分列道路两旁,好像张开双手欢迎我们,路边山间小溪流水潺潺。在进入景区的路上有一棵千年菩提树,这棵树郁郁葱葱,树干很高,关于这棵树,导游给我们讲了他的历史。由于时间比较紧,我们没有登上山顶,下次,我一定登上山顶。
第二天,我们吃完早饭,乘坐着面包车到了滴翠洞,滴翠洞内有一个水帘仙宫,洞内还有梯子,我顺着梯子往里爬,洞口有滴水,再往里走,洞内的瀑布非常大,我穿过时,把我的衣服淋湿了,在灯光的照射下非常漂亮。走出滴翠洞,外面是梯田似的瀑布,非常壮观。
我们在山上休息了一会,把衣服晾干了,我和郝林牵着手下山了,在下山的路上,我们买了竹子做的水枪,水枪可以射水,能射很远,我们玩得很开心。
吃完午饭,司机开着车来到了鸡冠洞,鸡冠洞是国家四a级旅游景点,进入洞内非常凉爽,在灯光的照射下,洞内的石壁五颜六色,洞内有很多奇形怪状的石头,有的石头像是石笋、有的像石鸽、有的像大象。有的像有的像宝塔、有的像将军、有的像佛手……最让人惊奇的是鲤鱼跳龙门,在一块石上可以明显分出鱼头和鱼尾。大自然的杰作真让人惊奇。
游玩了鸡冠洞,我们乘车回家了,通过参观龙门石窟,我领略了古代人民的勤劳和智慧。通过参观鸡冠洞,了解了大自然的神奇和魅力。虽然有一点累,但我觉得很有意义。
洛阳游记初二(实用20篇)篇二
河南洛阳,一座千年古都,风景优美,文化气息浓厚,是一处旅游胜地。其中,那里的龙门石窟可以说是名扬四海。以前,我是只闻其名;今天,我是亲眼所见。
走进那座标有“龙门”二字的古老石门,首先看见的是一座巍然屹立在伊河上的大桥,这就是龙门大桥,站在上面,可把龙门风光一览无遗。
渐渐的,望见了一篇马蜂窝似的黑洞,这些黑洞大小不等,有的深,有的浅,仔细一瞧才发现洞中有一个个佛像,这些佛像雕刻细致,每一尊雕像都惟妙惟肖,让人情不自禁地啧啧赞叹。
再向前走,石窟数量就愈来愈多,洞也愈来愈大。这时。一个巨大的石窟把我的目光吸引去了,只见这个石窟里几尊大佛屹立在洞中,中间的那尊大佛脸上还挂着浅浅的笑意,面相慈祥和善,眼神专注地凝视着神州大地,沐浴着明媚的阳光,这就是著名的奉先寺卢舍那大佛,它已成为了龙门石窟的代表作品。
奉先寺卢舍那大佛旁边的是奉先寺北壁力士,它面相凶恶,赤膊袒胸,右手叉腰,左手合十,脚下踩着小鬼。虽然,它长相难看,但是它为民除害,是一位好佛。
走过龙门大桥,走到伊河对岸,远远地望着那些密密麻麻、惟妙惟肖的佛像,我早已被这气势磅礴的景象所折服。我不禁想到:这样恢弘的石窟艺术中国人是怎样建造出来的?我虽不知建造的方式方法,但却显示了中华人民勤劳聪慧,聪明过人,他们用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开拓出了奇迹,用汗水赢得了中外人民赞叹的话语和目光。这正是“满山石窟称奇迹,古人汗水铸文明”
洛阳游记初二(实用20篇)篇三
10月4日,爸爸开车带着我、妈妈和我的老朋友蔡若芸一起去了洛阳栾川的重渡沟风景区。
我们从10月3日下去出发,行了3个小时的时候已经看到了连绵不断的山岭,说也奇怪,我颜晓凌一直偏向危峰兀立的山、一点也不喜欢这么温柔的山,可一见这时的山,却是那样的喜欢,觉得可爱。
又行了一小时,一群美丽有形的梯田显现在我的眼前,梯田一截一截的有如楼梯,怪不得叫梯田呢!
终于,到了晚上9:10,我们到了重渡沟,住进了家庭旅馆,这个晚上我睡得真香呀!可是他们却被一只突然跑出来的小老鼠吓得要命。
天亮了,我和蔡若芸来到门前的溪水边,看到那清澈的溪水时,全身都感到无比的清爽舒适。
我们先去了重渡沟的好汉山,只见一条长达几千米的滑梯从好汉山的山顶上立了下来,我们奋力地爬了几百个台阶终于爬上了山顶,买上票用了几十分钟,划了下来,真是好玩儿又有趣。
上午很快过去了,爸爸又开车带我们来到了鸡冠洞。
鸡冠洞位于河南洛阳栾川城西三公里处,距洛阳140公里,是一座典型的天然石灰岩溶洞,形成于8亿年前,洞深5600米,上下分为五层,落差138米,已开发洞长1800米,观赏面积23000平方米,分为8个大厅,被地质学家称为“喀斯特岩溶地貌”。
洞内峰回路转,景观布局疏密有致。石林耸秀,石花吐芳;石帷垂挂,石瀑飞溅,还有石柱、石盾、石幔、石旗等,天然成熟,巧夺天工,景观壮丽。洞内四季恒温18℃,清爽宜人,其观赏及科研价值国内罕见,被誉为“北国第一洞”。
先后被授予“省级风景名胜区”、“河南省十佳旅游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我真喜欢重渡沟和鸡冠洞的美呀!
洛阳游记初二(实用20篇)篇四
牡丹园,充满生机的牡丹园,春天的牡丹园仿佛一幅美丽的风景画,总是那么迷人。
刚走进牡丹园的大门内,就发现一块很大的石碑,上面写着“洛阳牡丹园”六个大字,旁边还有很多小草,仿佛在欢迎我们的到来。
往前走发现有很多的牡丹花,牡丹花有着高贵的象征。有黄的,白的,粉的。粉红色的花儿就好像仙女一步小心拉下的饰品,又好像小孩子天真可爱的脸庞,白的如雪,黄的赛金。朵朵傲霜吐艳,竞相开放,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它的花朵非常的大,那些花瓣,有的向上卷曲,有的侧面伸开,有的含苞欲放,各具特色。
牡丹花大而艳丽,一向被人们视为富贵昌盛的象征。传说我国第一们女皇武则天洒后醉言,下令百花于降冬时节同时盛开,诸花不敢违抗,唯独牡丹抗旨未放,显示出坚贞的气节,武则天一怒之下,将牡丹贬谪洛阳。牡丹却因此赢得更多人的喜爱与赞赏。至今,洛阳的牡丹仍极富盛名。牡丹花色丰富,喻意不尽相同。
啊,牡丹园的景色真迷人啊!我会永远的记住那一幅美丽的风景。
洛阳游记初二(实用20篇)篇五
今天上午,爸爸和妈妈们带我和好朋友一起去洛阳看牡丹。
来到洛阳国际牡丹园,这里的牡丹好看极了。有粉红的,淡黄的,还有雪白雪白的,淡绿淡绿的。它们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好像在说:"欢迎你们的到来。"。
来到牡丹园的亭子里,阿姨给我们女孩买了一顶带牡丹花边的帽子。我们边看边走,边走边看。叔叔在一旁不停给我们照像。
我们正准备离去时,阿姨忽然想起买帽子时走的匆忙,忘记找钱了。我们一起来到亭子里。售货员叔叔笑着说:"你们终于来了,我一直再找你们。"说着,就把多余的钱递给了阿姨。
走再回去的路上,阿姨笑着对我们说:"洛阳的牡丹美,人更美。"。
听了阿姨的话,我觉得洛阳的人真的很美。
洛阳游记初二(实用20篇)篇六
10月2日,我和爸爸妈妈奶奶去了开封,一住下我们就立即去了开封的第一楼吃小笼包,第一楼的小笼包被称为开封“第一绝”;然后我们又去吃了稻香居的锅贴,虽然叫锅贴,可和煎饺差不多,但是比煎饺好吃。第二天早晨,我们来到了清明上河园,清明上河园里有好多表演,我们看了气功喷火、接绣球、木偶戏、包公迎宾、高跷和梁山好汉截囚车,我还穿盔甲了呢,还和包公合了影。
10月4日我们从开封去了洛阳,首先去了洛阳龙门石窟,石窟是在山上雕一座座石像。我们先去了潜溪寺,潜溪寺里有很多的佛像,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了;然后去了万佛洞,万佛洞里的佛像很小,有的只有三厘米长,有一万多尊呢,难怪叫万佛洞!
我们又去了最大的那个窟,哇!
好大啊!
中间的那尊佛像太大了,太高了,大的等于大象的好多倍,高的看不到顶!
下午我们去了白马寺,我们饶着一个十二层的舍利塔转了三圈,那里的人说,这样佛祖会保佑我的。到了洛阳的第二天下午,我们去百年老店“真不同”吃了洛阳水席。水席比一般的菜汁要多,而且形状也很漂亮,特别是牡丹燕菜,用鸡蛋做牡丹,用牡丹炒香肠丝和油菜。
10月6日我们去了王城公园,王城公园是看牡丹的地方,不过现在不是花季,真可惜!
我在公园里开了十一圈卡丁车,只撞了两次,下来以后,我觉得我连汽车都会开了!
这次旅行真好玩,特别是洛阳,我觉得我还没玩够呢!
开封、洛阳的小吃真好吃!
洛阳游记初二(实用20篇)篇七
洛阳桥坐落于泉州市东郊的洛阳江上,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式大桥呢!
一踏进景区,我就拉着爸爸,迫不及待地扫了一辆共享单车,怀着期待与愉悦,跨上自行车,双手握着把手,双脚交替地踩着踏板,不时地用手拨弄铃铛,在悦耳清脆的铃铛声中开启了旅途。
在路上,时不时刮起阵阵凛冽的寒风,温柔地抚摸着我的`脸,车轮碾过一片片金黄的枯叶,发出清脆的“咔嚓”声,道路两旁的树上挂着红彤彤的灯笼,随风左右摇曳,为寒冷的冬日送来了几丝暖,为清一色的树木抹上了喜气洋洋的红。
到了洛阳江,我刹住了车,从车上跳了下来,将车停稳,拉起妈妈的手,走上了人来人往的洛阳桥。洛阳桥的构造十分特别——古人们沿着桥梁的中轴线的水下底部抛置大量石块,形成一条连结江底的矮石埕作桥基,然后在上面建桥墩,还采用了“种蛎固定法。”古人的智慧真是无穷无尽啊!
放眼江上,水面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水面上还漂浮着数不胜数的落叶,几艘扁舟在水上慢悠悠地行驶着,冷不防刮过阵阵刺骨的寒风,平静的江面掀起了朵朵浪花,那情景,不禁令人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洛阳桥面是用最天然、毫无打磨过的大石块铺就的,坎坷不平,我走得磕磕碰碰的,石桥两边的栏杆上,错落有致地坐着只只玲珑小巧的石狮子,他们那四条矮矮的小粗腿,前腿趴着,后腿蹲着,一双铜铃般的大眼睛,威严平静地凝视着江面,尖利的爪子按在石墩上,看起来浑身上下都充斥着威武与雄壮。
快乐的时光如同一辆疾驰的小马车般倏忽而逝,这场“半日游”也渐渐接近了尾声,但路途上的一花一木,一鸟一虫,一幅幅令人流连忘返的美景,却早已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挥之不去。
洛阳游记初二(实用20篇)篇八
昨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游览了中国三大石窟之一的“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郊十三公里处的伊河两岸。这里东(香山)、西(龙门山)对峙,伊水中流,是中国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指示牌上面介绍,龙门石窟南北长一公里,共有9700余尊佛像,1300多个石窟,题记和碑刻3600多处。它经北魏、北周、北齐,隋唐等六个朝代,前后用四百多年的时间完成的。
奉先寺是中国第一个女皇帝武则天用自己的私房钱捐修的。当中最大的卢舍那佛像高17.14米,光她的头部就有4米高。他和她周围的弟子、菩萨、天王都雕刻的慈眉善目、栩栩如生,真是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杰作,让人惊叹不已!而莲花洞中上千个的小佛像最小的只有两厘米高,但个个千姿百态,更让我们对那些雕刻他们的工匠敬佩万分!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他们经过了千百年的风雨洗礼,这些大佛身上的颜色已经脱落了,而百分之七十的佛像遭到了破坏和盗卖,至今这里还有许多佛像还在国外的博物馆里收藏着,真让人惋惜!
我们先看了一个名叫宾阳三洞的洞窟。坚硬的石头上有三个大窟,窟上刻着一尊尊佛像,大的佛像旁边还有许多小佛像,刻工非常精细。连佛的神情、衣服、姿态也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大的石窟旁边还有几个小的石窟,里面的佛跟人差不多大,虽然小一点,但还是非常精致。
我们向前走,走到了万佛洞。万佛洞是有很多佛的洞。里面最小的佛像仅仅有两厘米。我一开始以为是洞内的墙壁上那些密密麻麻的东西是花纹,但仔细一看原来是许多尊佛像。每个只有两厘米的佛像都雕刻得非常细致。真是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啊!
最后,我们来到了最大的石窟——奉先寺。奉先寺里最大的佛高达17.4米。佛的一个耳朵就有1.9米。佛的穿着很朴素,面带微笑,像一位和蔼的老奶奶。石窟内壁的花纹雕刻得非常漂亮,最大的佛左右两边各有一个菩萨和一个徒弟,非常壮观!
这次的旅游,让我学到了不少有关历史的知识,更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洛阳游记初二(实用20篇)篇九
3月26日星期五,下午,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课外实践活动——参观洛阳市新区体育场。
同学们怀着愉快的心情,兴高采烈的来到体育馆东门集合,集合完毕,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综合馆,在经过简单的整队和校长的讲话后,活动正式开始。三、四、五、六年级按照规定的线路迎着春风出发了。
走在平坦宽广的广场上,远处多如林立的高楼大厦,近处清彻见底的凌波湖周围栽满垂柳,绿柳树上的鸟儿唧唧喳喳的叫个不停,垂柳倒影在湖水中,形成了一幅优美的图画。我顿时觉得天比平时蓝,花比平日红,草比平日绿。一阵风儿吹过,小树在风中摇摆,你会觉得它在向你招手。
根据学校安排,我们主要的是参观洛阳新区体育场馆。
我们依次走过雄伟壮观的体育馆,小而别致的自行车馆,来到了乒乓球网球馆,进入大门,只见屋里黑黑的,迎面而来的是一大块幕布好像要给我们惊喜似的。走过幕布看见有两位体育爱好者在打网球,轻巧的拍子在他们手里好像成了魔手一样,让网球在空中飞来飞去。这时,一位中年人在打出一拍后,向前迎了上去,球又被打了过来,“好,好一个扣杀!”我心里不禁一喜,另外一个一拍还是把球挡了回来,你来我往,真是难解难分。看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了我以前看的一个动画片“网球王子”。网球王子奋勇杀“敌”,勇往直前的姿势,真可谓让人钦佩。往前走,上了两层楼梯,来到了乒乓球室,哇,这么多乒乓球案,全都是红双喜的耶!地上一盆一盆的乒乓球放在地上,桌面上还有各种品牌的球拍,我真想拿起球拍,上去打几回合,扣、调、旋……把对手打的落花流水、人仰马翻……。
参观完网球馆,我们来到了游泳馆,站在记者台上观看,只见游泳健将们,在池塘里用自由泳,仰泳、蛙泳、……像鱼儿一样在水里游一来游去。看得我们个个跃跃欲试,留恋忘返。
我们走出了游泳馆,参观活动结束了,为了纪念着次实践活动,我们还留了影。
这次实践活动让我们增长了见识,丰富了知识,感受到了新区体育广场的壮美,洛阳绚丽的美!
洛阳游记初二(实用20篇)篇十
前几天,我和妈妈去了洛阳。你肯定一想就知道,我是为了看牡丹而去。洛阳以盛产牡丹而闻名全国,而且我早就听说洛阳有许许多多的牡丹园,如王府牡丹园、神州牡丹园和国家牡丹园等。而我们这次就是去国家牡丹园参观。
戴上帽子,穿上一身搭配合理的旅游服,出发喽!从住地走了两个多小时,终于到了。我们买完票,便走进了园内。这里来参观的人可真多,人山人海的。
看到各种品种的牡丹更是让我大开眼界,数万株牡丹花朵齐放,五彩缤纷,甚为壮观!我最喜欢的就数“荷包牡丹”了。听到这个名,你可能会笑,荷包牡丹?不禁让人想起荷包蛋。但它的寓意可不是荷包蛋。听妈妈说,因为这种花花如荷包,叶似牡丹,才叫荷包牡丹。它表面是粉红色的,而且呈心形状,旁边还有两个翘起来的“小手”,下面是白色的像挂坠一样的东西。
还有一种红色的牡丹,我和妈妈都非常喜欢。黄色的花心,中间一点还微微发红。最漂亮的还数它的花瓣,一层叠一层。而且花瓣红得发亮,红的喜人,红的漂亮。抚摸着它,真想揪下来一片。
一种粉红色的牡丹也很美丽。让人觉得很娇艳。它的花瓣非常多。多得拥挤在一起,一瓣连着一瓣。多的、挤的都看不见花心了,简直是“层出不穷”啊!
我们还目睹了罕见的黑牡丹,它的名字叫“冠世墨玉”,现在的黑牡丹,还没有完全变黑,是那种紫红紫红的。有些黑牡丹的花瓣也太多了,挤的看不见花心了。它的叶子也是细嫩柔滑的,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显得充满生气。
牡丹不愧是万花之王,大气、花姿典雅、鲜艳丰富、清香宜人。这次的洛阳牡丹行让我们大开眼界,并使我终身难忘!
洛阳游记初二(实用20篇)篇十一
一提起洛阳名吃,最最有名的就是浆面条了。洛阳浆面条,做法简单,味道美、易于消化,因而自古以来流传不衰,成为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地方名食。
浆面条的主料是面条,但配料很关键。因为煮浆面条的水不是常用的清水,而是一种特制的面浆,所以做浆尤其重要。浆水做得如何,决定浆面条质量的好坏,也说明主妇烹调手艺的高低。
制作洛阳浆面条的豆浆以绿豆浆为上品。洛阳城内有专门制作酸浆的作坊。做浆时,先把绿豆或豌豆用水浸泡,膨胀后放在石磨上磨成粗浆,用纱布过滤去渣,然后放在盆中或罐里。一两天后,浆水发酵变酸,方可用来煮面条。
在做洛阳浆面条时,先把酸浆倒在锅里煮至开锅,期间,浆水表层会泛起一层白沫。这时,要用筷子或勺子轻轻打浆,至浆沫消失、酸浆变得细腻光滑时再放入香油、五香粉等调料。浆水煮沸时,把面条下锅,再放入盐、葱、姜、花生、芝麻、黄豆、芹菜等调料,然后将面条煮熟即可。
喜欢吃辣一点的有三种选择,一是大蒜瓣生啃,二是辣椒油搅拌,三是本地土产,韭花辣子酱,这尤以韭花辣子酱为最佳了。
浆面条在洛阳的发展历史年数久远,已无法考证。关于浆面条的来历,曾经有这种说法:当年,刘秀被王莽追杀,走投无路、饥寒交迫,见到一个浆房就进去想找点吃的。可房里没有人,也没有食物,只有几把干面条,缸子里还有绿豆磨的浆水,但是已经放酸了。他也顾不了许多,就舀了几瓢酸浆,把现有的干面条和菜叶、干豆统统都放到锅里煮。面条煮熟了,当他打开锅盖就闻到了泛着淡淡酸气的面条,于是他就狼吞虎咽的全部吃完了,以至于当了皇帝还总想着当年的浆面条,所以御宴中就有了浆面条这道菜,流传至今。
不要小看浆面条只是一种普普通通的面条。其实,在他的身上既有中华儿女勇于创新的精神,也有中华儿女在黑暗面前永不低头的勇敢精神!
洛阳游记初二(实用20篇)篇十二
大年初十,爸爸妈妈开车带我来到了洛阳——龙门石窟游玩。
我们下了车,买完票后,首先看到了一条大河,它的名字叫伊河,河的两岸就是有名的龙门石窟,它分为东山和西山石窟。我们过了河沿着河边参观西山石窟,在宾阳三洞和万佛洞,我们看到了许多石窟,洞里有许多佛像,有大的、也有小的,它们的姿势和神态也是各种各样。爸爸告诉我佛教最早起源于印度,从印度相传到中国。龙门石窟里的佛像是从北魏一直修建到唐代。听了之后,我觉得很有意思。
经过了历史的洗刷,许多佛像外貌已经破损了,有的少了头、有的少了胳膊、有的身体也破损了。我们又接着往上走,来到了奉先寺,看到了这里最大的佛像,那尊佛像特别高大,也特别壮观,爸爸拿出了相机,给我和妈妈在大佛前照了相留作纪念。
参观完西山石窟,我们又走过了漫水桥到了河东岸,可惜东山石窟因为维修没有开放,我们只好直接来到了香山寺看到了好几座宫殿。我们先进了主殿看见一个大佛,供奉的是佛祖——释迦摩尼,只见大佛端坐在殿中央,神态安静祥和。然后我们又来到了罗汉殿,看见了十八罗汉,他们的样子各个生动极了。随后我们又参观了有名的蒋宋别墅。
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白居易墓园。白园是专门为唐代著名的大诗人——白居易所建造的,白居易就埋葬在这里。
这次旅行我学到了许多知识,让我记忆深刻。
洛阳游记初二(实用20篇)篇十三
牡丹园,充满生机的牡丹园,春天的牡丹园仿佛一幅美丽的风景画,总是那么迷人,作文游览洛阳牡丹园。
刚走进牡丹园的大门内,就发现一块很大的石碑,上面写着“洛阳牡丹园”六个大字,旁边还有很多小草,仿佛在欢迎我们的到来。
往前走发现有很多的牡丹花,牡丹花有着高贵的象征。有黄的,白的,粉的。粉红色的花儿就好像仙女一步小心拉下的饰品,又好像小孩子天真可爱的脸庞,白的如雪,黄的赛金,小学六年级作文《作文游览洛阳牡丹园》。朵朵傲霜吐艳,竞相开放,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它的花朵非常的大,那些花瓣,有的向上卷曲,有的侧面伸开,有的含苞欲放,各具特色。
牡丹花大而艳丽,一向被人们视为富贵昌盛的象征。传说我国第一们女皇武则天洒后醉言,下令百花于降冬时节同时盛开,诸花不敢违抗,唯独牡丹抗旨未放,显示出坚贞的气节,武则天一怒之下,将牡丹贬谪洛阳。牡丹却因此赢得更多人的喜爱与赞赏。至今,洛阳的牡丹仍极富盛名。牡丹花色丰富,喻意不尽相同。
啊,牡丹园的景色真迷人啊!我会永远的记住那一幅美丽的风景。
洛阳游记初二(实用20篇)篇十四
今年春天的一个周末,我和妈妈,大姨,姐姐,弟弟等一行八人一起到洛阳游玩。
首先,我们来到了王城公园。这儿的人可真多呀!公园的门口排满了等着进园的游人,放眼望去,可真是人山人海了。经过半小时的等待,导游总算买好了门票,我们排着队伍终于挤进了公园。
公园里的牡丹可真多呀,真是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红的、粉的、紫的、绿的、白的、黑的,有的花瓣层层叠叠、又大又饱满,仿佛是美丽的贵妇人;有的花瓣单薄稀疏,随风摇曳,好像是轻盈的少女在翩翩起舞。无论哪一种都是那么的美丽、娇艳,使人流连忘返。
走过牡丹园,我们来到了动物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鸟类:彩色的鹦鹉,娇嫩的黄雀,白色的丹顶鹤,高傲的白天鹅。然后我们又见到了活泼可爱的猴子,笨拙的黑熊、棕熊,美丽的绿孔雀等等。我最喜欢的是长颈鹿了,它高大的身材,长长的脖子,昂首挺胸,神态高雅,宛如一位英俊挺拔的王子。我拿胡萝卜去喂它,它温顺地低下头,伸出舌头轻轻一舔,胡萝卜就一点一点吃进了它的嘴里,太好玩了!然后,我又看到了高壮的大象,它真好像是一堵灰色的墙立在眼前呢。它全身布满了褶皱,大大的耳朵好像两把扇子似的盖住了整张脸,它的脚掌足有半尺厚,脚趾几乎挨不着地,长长的鼻子自然下垂着,吃东西时,就用鼻子把食物卷起来灵巧地送进嘴里,太有趣了。接着,我们竟然看到了国宝大熊猫,只见它圆滚滚的身子黑白相间,憨态可掬,煞是可爱。
最后一站,我们到了海洋馆,见到了各种各样的鱼类和海洋生物:凶猛的鲨鱼、七彩的热带鱼、硕大的海龟、精灵般的水母、美丽的珊瑚、海星、海马,还有海狮和海豹等等,哇,我居然还看到了可爱的小企鹅!
这次旅游不但使我放飞心情,而且使我眼界大开,真是一次有益又快乐的旅行。
洛阳游记初二(实用20篇)篇十五
暑假结束后,我和外婆去往了期待已久的九朝古都、世界牡丹胜地洛阳。
洛阳,一座古城与现代城市巧妙结合的产物。在万千城市中,这座动人的城市是那么的自然和谐,那么的平凡,又那么的不平凡。来到龙门石窟和白马寺,我深深的感受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从洛阳的砖瓦瓦房可以看出,现代大城市洛阳将昔日的古朴典雅与昔日的尊贵与现代的繁华充分结合。
偶尔看到一座古色古香的现代建筑,勾起我内心无限遐想,佩服洛阳人的智慧。过了一会儿,我跟着旅行团去了一个花园。平坦的小径旁,红白相间的花朵相得益彰。在茂密的丛林下,有一个小湖。湖里满是荷花和芦苇,偶尔还能看到一只野鸭从湖里探出头来,左看右看,警惕地环顾四周,然后下去抓捕。湖水浅水处,有几个五六岁的孩子在大人的监护下。水,多么迷人的景象,真是太神奇了!
啊!美丽的洛阳!我会永远爱你!
洛阳游记初二(实用20篇)篇十六
清明节放假了,4月4日天气晴朗,风和日丽,我们全家和妈妈的同事四家去洛阳一日游。
坐在旅游车上,我和君君妹妹兴高采烈,一会儿和君君妹妹吃东西,一会儿和另外的妹妹说说笑笑。
八点半,我们到达目的地,我们直奔王城公园,哇!公园里人山人海,我们先去看牡丹牡丹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开的特别大,有紫、粉、黑、黄、红等八种颜色。随后,我们来到动物园,里面有许多动物,有:丹顶鹤、绿头鸭等很多种动物,其中我还拿着胡萝卜喂了大象和长颈鹿,在我喂大象的时候,大象鼻子里的粘液喷到了我的脸上……原来大象还挺有意思的。
下午我们又坐上了旅游车去龙门石窟,在路上看见了许多大高楼,还看见了一个比我们的操场还要大的喷泉,在车上,导游介绍了洛阳的历史文化和名胜古迹。
我们来到了龙门石窟,导游说有:最大、最小、最美和最丑的四个石窟,最大是有三层楼那么高,最小的有两厘米那么小,最美的是莲花洞,最丑的是没有完工的……龙门石窟建造已经有1500多年的历史,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技艺的结晶。
这次旅游我虽然很累,但我很高兴。
洛阳游记初二(实用20篇)篇十七
话说酷酷拍客大米——也就是我刚从西安回来,小心翼翼的把沙雕照片交给了团长麦迪。
团长麦迪看后十分满意,笑着嘉奖:“真不错,团长我都想去西安一趟了。这样吧,有人邀请你去洛阳调查一下美景,这个光荣的任务就交给你了!”我听后心中嘀咕一阵:“还不是想赚点委托费,哼!又要让我受累了。”虽然心中不太满意,但我在团长猫瞪耗子的超级高压之下还是奔向了洛阳。一来到这里,我立刻就想到了四个字——人杰地灵。且看这里风景如诗如画,真可谓步步是景,而且人人都能出口成章,不禁让人怀疑此地到底是不是传说中的仙界。
我调查美景的第一站,就是传说中的龙门石窟。一走入这里,就看到了大大小小的佛像。这些佛高矮各异,面部表情也各不相同。我抬头一看,立刻看到了一个巨大的佛像。他的头后方还有着神圣的光,两眼仿佛看尽了一切沧桑,不停地看着我……我被这庄严的目光吓坏了,赶紧心中默念:“大佛啊,我承认我上次捡了十块钱没有还给失主,您饶了我吧,我可不想现在就被您一道雷劈死啊!”
再看这佛的表情,我倒也有些宽慰,佛像的脸一直笑着,这表情估计意味着懒得管我了。我松了一口气,赶快拿起相机把这漂亮的佛像拍了下来。在龙门石窟游逛一番后,我又来到了自己的第二站——白马寺。要说这白马寺也是历史悠久,这可是中国的第一座寺庙。我带着朝圣的心情来到了这个寺院的山门,一眼就看到了一只漂亮的白石马。有许多人也在这里拍照,一面拍照一面赞叹,好像是一只老妖眼馋的看着肥美的唐三藏一样。
“白马寺,果然是寺如其名!”我一边感慨一边加入了拍照的行列,顺便施展我的神秘拍照大法,开启了连拍模式,跳起来、趴到地上……从各个角度拍摄白马,到处都是我的身影。我算是将这个白马拍了个够,可那些拍照的人却怨声载道,拍到的都是我潇洒的背影。趁他们还没发现是我,三十六计走为上策!我像只偷了东西的小老鼠一样一口气窜进了白马寺,一眼就见到了神秘的放生池。这里头养着许多被放生的乌龟,不时懒散的把头伸出水面,看人家这生活多惬意。还有一些人在池边默默祷告,这本身就是一幅美好的画,我赶紧拍下来记住。
再往前走,就是传说中的天王殿。天王殿还真是名副其实,里面有四大天王守护着。你看这持国天王,手持琵琶,一副慈善面,脑袋上还有一朵栩栩如生的莲花,看起来真可谓是慈眉善目。可是,在那慈善眉中,却有着无比的锐气,仿佛所有人的一举一动都在他的掌握之中。其他几位天王更是毫不逊色,一个个注视着出出入入的人们。我赶紧敬畏的来几鞠躬,顺便不忘给这天王殿拍几张照片。
洛阳游记初二(实用20篇)篇十八
“五一”到了,妈妈们带我们去洛阳游玩。一路上,我们开开心心、有说有笑的。
到了洛阳,一下车我们就直奔中外闻名的神州牡丹园。我们首先来到专门展示牡丹画的画院。只见高高的四面墙上挂满了画,画上一朵朵牡丹活灵活现,好像真的一样。我最喜欢“豆绿”了,它的花心好像绿色的豆子,大概这就是它名字的由来吧。听导游说,这种绿色的牡丹是最珍贵的品种,天下第一呢!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画得再好看也没有真牡丹美丽!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兴致勃勃地来到了种植牡丹的花圃观赏这花中之王。当我第一眼看见活生生的牡丹时,我仿佛来到了仙境。每一个花圃都不大不小,却种植了许多株半人高的牡丹花,花枝瘦瘦的、干枯的样子好像被火烧过似的,但看起来很有力,托起了碧绿的大叶子和硕大的花朵。花瓣重重叠叠的,真是数不胜数啊!牡丹花开得那么大,开得那么气派,透出一种富贵之气,显得典雅、华贵,让我想起洛阳牡丹的传说。牡丹花敢于和皇帝武则天对抗,被流放到洛阳。但仍然遵守了自然规律,在春天开放,真有骨气。
牡丹花的品种实在太多了,看得我眼花缭乱。我们看到了红色的“洛阳红”,像荷花一样的“鲁荷红”,洁白的“玉版白”,还有很多黄色的牡丹花。在这当中,最显眼的就是牡丹花的“花中之王”“姚黄”了。她非常鲜艳,拥有一身黄衣服,好像穿着龙袍的女王。她的花好像皇冠,有着一种威严。
那么多的牡丹花,一朵有一朵的姿态。有的低着头,好像一个害羞的姑娘;有的整个身子全低了下去,好像睡着了似的;有的弯着腰,照着“镜子”,好像在精心打扮自己;还有的挺直身子,展开了漂亮的裙子,像在说:“瞧,我多美呀!”
牡丹的颜色五彩斑斓。白的像雪,红的像火,粉的像霞,黄的像金,绿的像被清水洗过的宝石……不禁让我想起了刘禹锡的诗句:“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欣赏着这国色天香的牡丹,我无法用词语来形容她。神州牡丹园真令我流连忘返。会场一样快乐。看了这些,我越来越喜欢龙门石窟了。
啊!龙门石窟,你真是河南的一颗闪烁的明珠!
洛阳游记初二(实用20篇)篇十九
人们常说:“赏景在于龙门,观花要数牡丹,大快朵颐,别忘了洛阳美餐。”今年十一假期,我们全家来到洛阳老城游玩。那让人眼花缭乱的各色小吃,真正让我见识了名扬天下的洛阳美食。
从丽景门进入古城内,华灯初上的夜景让人沉醉,古色古香的建筑,迎风招展的酒旗,身着汉服的少女,让我感觉仿佛穿越回了大唐。熙熙攘攘的大街上,吆喝声、讨价声此起彼伏。街道两旁挤满了各色小吃:菜香花鲜的牡丹燕菜、酸辣咸香的不翻汤、外脆内软的小街锅贴、香醇鲜美的牛肉汤、花香浓郁的牡丹鲜花饼……我嘴里吃着,手里拿着,眼睛还四处溜着,生怕漏掉了一处。
忽然,我看见前面一个小摊被人围得水泄不通,还不时传来一阵阵叫好声。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挤了进去。哇!原来这里正在现场制作牡丹银丝酥。只见师傅先从盆中拿出一块麦芽糖,卷成一个圆圆的糖圈,再把它放入盛满藕粉的盆里。一下、两下、三下,只见师傅的双手上下翻飞,看得我目瞪口呆。一个平平无奇的糖圈像变魔术一样,瞬间成了一堆雪白如练、细如发丝的银丝酥。现场的游客都惊呆了,有一个好奇的人买来了一根针,拿了一段银丝酥,竟然一下子穿过了针孔,现场的人连声叫好,一拥而上抢购银丝酥。师傅却一点也不着急,他先把一层银丝酥铺在盒底,再把一些用花生、芝麻、牡丹花瓣混合成的馅料均匀地铺在上面,最后再铺上一层银丝酥,一盒雪白雪白的牡丹银丝糕就做好了。我也买了一盒,捏起一把银丝酥,放入口中,香香的、甜甜的,那入口即化的感觉让人回味无穷。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脚踏在青石铺就的古城街道,手抚过丽景门斑驳的墙砖,洛阳千年帝都的历史仿佛在指尖流淌。一个充满了历史气息的古城里面还有这么多让人垂涎三尺的美食,这就是我的家乡,舌尖上的洛阳。
欢迎您到洛阳来!游古城、赏牡丹、品美食,感受洛阳的风情与魅力,见证洛阳的发展与文明。
洛阳游记初二(实用20篇)篇二十
暑假到了,妈妈带我们去洛阳。一路上,我们开心,有说有笑。
到了洛阳,我们直奔国内外著名的神州牡丹园。我们首先来到了专门展示牡丹画的画院。只见四面高墙上挂着画,画上有盛开的牡丹,仿佛是真的。我最喜欢“豆绿色”。它的花心就像一颗绿豆。大概这就是它名字的由来。听导游说这绿牡丹是最珍贵的品种,世界第一!
俗话说:“不如看百遍”。再美的画,也不如真正的牡丹!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热情地来到了种植牡丹的花园,观赏花中之王。当我第一次看到活牡丹时,我仿佛置身于仙境。每个花坛不大不小,却种着许多半高的牡丹花。细细枯干的枝条仿佛被火烧过,但看上去却非常的强大,托着大片的绿叶和硕大的花朵。有这么多重叠的花瓣!牡丹花开得那么大,气势磅礴,透着一种富贵,典雅华贵,让我想起洛阳牡丹的传说。牡丹敢于与武则天对峙,被流放洛阳。但它仍然遵守自然规律,在春天开放,真是脊梁。
牡丹的品种太多了,看得我眼花缭乱。我们看到了红色的“洛阳红”,莲花似的“六合红”,白色的“玉盘白”,还有许多黄色的牡丹。其中,最为显眼的是牡丹花中的“花中之王”和“妖皇”。她很明亮,穿着黄色的裙子,就像一个穿着龙袍的女王。她的花朵像皇冠,有一种威严。
牡丹的颜色五彩缤纷。白的像雪,红的像火,粉红的像彩霞,黄的像金子,绿的像水洗过的宝石……我不禁提醒我刘禹锡的诗:“牡丹本色,花开时移京城。”
佩服这个国家美丽的牡丹,我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她。神州牡丹园真的让我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