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杜牧的名句推荐篇一
2、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3、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4、尽日无人看数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5、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6、千里暮山重叠翠,一溪寒水浅深清。
7、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8、清音迎晓月,愁思立寒蒲,丹顶西施颊,霜毛四皓须。
9、黔首不愚尔益愚,千里函关囚独夫。
10、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1、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12、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13、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14、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
15、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
16、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7、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18、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销二乔。
19、借问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0、不为寻山试筋力,岂能寒上背云楼。
21、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22、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23、青春留不住,白发自然生。
24、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站痒处抓。
25、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26、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27、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8、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29、人生直作百岁翁,亦是万古一瞬中。
30、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31、荷净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32、莫言名与利,名利是身仇。
33、意不先立,止以文采辞句绕前捧后,是言愈多而理愈乱。
34、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35、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36、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37、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38、浮生恰似冰底水,日夜东流人不知。
39、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
40、血染斑斑成锦纹,昔年遗恨至今存。
杜牧的名句推荐篇二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唐代,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居中书舍人。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绝句》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借问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绝句》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销二乔。----杜牧《赤壁》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杜牧《遣怀》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杜牧《中秋》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不为寻山试筋力,岂能寒上背云楼
草色人情相与闲,是非名利有无间
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荷净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尽日无人看数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莫言名与利,名利是身仇
杜牧的名句推荐篇三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春绝句》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寄扬州韩绰判官》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山行》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旅宿》
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题乌江亭》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江南春》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秋夕》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销二乔。《赤壁》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中秋》
多情却是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赠别》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金谷园》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阿房宫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