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一种主动的思维活动,通过不断积累和消化吸收,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学习是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途径,通过学习,我们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积极主动地思考和提问,不断巩固和深化所学的知识。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一些成功学习者的故事和经验,或许能给我们带来启发。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浅探的论文(热门17篇)篇一
摘要: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注重综合性学习工作的开展,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综合性学习水平的提升。因而在当前日益注重信息技术的今天,在初中语文的综合性学习中,需要确保信息技术得到灵活应用,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学成效的提升。因而本文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优化中信息技术的灵活应用对策。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环节的优化,需要教师对信息及时进行灵活地应用,才能更好地与教学环节相互渗透,促进综合性学习的优化,并创设出基于学生为核心的人文互动课程,提高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引导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以及合作交流之中,达到打造高效优质课堂的目的。
一、加强资源开发,丰富学习内容。
为了更好地达到优化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的,在信息技术灵活应用过程中,需要教师注重综合性的课程资源的开发,才能更好地确保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得到不断地丰富。具体而言,教师需要对综合性学习课程中的教材与案例进行创造性的理解和综合性的应用,注重信息技术的开发,强化综合性学习课程资源的拓展,才能更好地将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空间拓展,创设出良好的语文学习实践环境。因而必须对信息技术进行深度整合的基础上,对教学资源进行创造性的开发,从传统的学习方式中给学生构建出良好而又开放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多层面和多渠道学习的机会,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例如在教学七年级《探索月球奥秘》时,为了达到综合性学习的目的,为了更好地对教材中的不足进行弥补和优化,就需要教师借助网络信息技术来搜集和整理月球知识方面的资料,并利用图形图像和音视频处理软件强化对其的加工处理和汇总,并制作为精美ppt,给学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实践课堂。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深刻地体会其主题思想,深刻领悟故事中蕴含的艺术美,促进学生科学精神养成的同时,激发学生探知未来世界的兴趣,促进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和教学主题的升华。
二、开放学习空间,拓展学习活动。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大语文教学观念的树立,并对信息技术进行巧妙应用,促进综合性学习空间的开放,提升语文和实践社会生活之间的关联,使其感受到生活中的语文无处不在的理念,将语文学习内容和学习途径以及学习过程和学习目标变得更加丰富多样和实践性与综合性的全面提升,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比如在教学《说不尽的桥》的内容时,教学需要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对有关桥的知识进行搜集,掌握中外名桥和家乡的大小桥以及桥的相关故事与传输进行探究。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主要是利用网络资源来查找筛选和分析讨论,并将其上传到网页平台上,这样就能更便捷的相互分享有关的信息,最后由教师汇总将其做成ppt在课堂上展示出来,这样就能有效的与信息技术进行结合,促进语文综合性学习成效的提升,提高学生在分析和整理以及资料整合中的信息技术能力,促进学生语言综合能力与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升,确保综合性学习成效得到有效提升。
信息技术在整个教学中主要是辅助作用,而加强综合性学习的目的就是促进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将学生创新精神进行培养的同时促进其实践能力的提升和学生良好语文文化素养的养成。基于此,教师需要注重信息技术整合效率的`提升,对学习方法进行不断地创新,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地学习与探索,促进信息资源和学习资源分享的同时,将语文学习世界得到有效的拓展,引导学生学会沟通、合作和分享,促进良好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比如在教学《话说千古风流人物》时,引领学生结合文言文的学习来领略历史巨人的风采,并通过信息技术将伟人千古风采还原出来,学习伟人丰功伟绩与伟大精神,培养学生养成拼搏进取和坚毅不拔的精神。而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强家乡历史名人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得学生对自己所在的家乡有一个更加深层次的认知,培养学生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促进综合性学习成效的提升。
四、合理应用技术,做到画龙点睛。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为了更好地促进综合性学习成效的优化,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时要做到科学合理,才能给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达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但是在实践中经常出现信息技术的整合误区,经常出现画蛇添足情况。这就需要教师自身在信息技术整合方面有着较高的水平,并在不断地实践中加强学习,以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的操作能力,并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有效引导,打造出开放性较强的人文综合性学习课程。而在此基础上,就需要用多渠道的方式来引导学生,不断地强化学生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加工以及合成等方面的意识,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而教师自身则需要做到主动积极的反思,对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切实强化对其的改进和优化,为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在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之前,教师需要利用信息技术将其主题和基本框架进行展示,而学生则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相应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任务。最后围绕主题提出其设计的核心,有效的达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比如让学生写一条公益广告促进“限塑令”的推广,就可以在课件中将其要求提出来,做到紧扣主题,又要新颖独特,以简洁的语言进行生动而又形象的展示。最后学生在围绕主题的基础上,采取比喻和拟人以及对偶等修辞法来完成任务。
五、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的综合性学习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促进学生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能力的提升,就需要教师切实注重上述四个方面工作的开展,并在信息技术应用中做到合理性和巧妙性,才能更好地促进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成效得到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浅探的论文(热门17篇)篇二
摘要要研究和探索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紧跟时代,勇于创新,打造适应新时代、新学生、新要求的教学方式。就翻转课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予以阐述。
关键词初中语文;翻转课堂;新课程改革。
1前言。
随着互联网和智能设备的普及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语文教学正在发生从里到外的变化。“里”指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思想的转变,“外”指的是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变。其中翻转课堂教学就是这种变化中的一例。翻转课堂教学方式适应了时代的发展,更适应新课程的新要求,让教学活动更开放、更高效,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非常有效[1]。由于翻转课堂需要学生更多地投入教学来,学习目的更明确、目标更清晰、行为更主动,因此也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对于教师来讲,翻转课堂解放了很多时间,可以把更多精力投入教学研究和与学生沟通中去,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教学效率也更高。
2翻转课堂简介。
翻转课堂最早开始于美国迈阿密大学,后来几经发展和完善,逐步形成现在所谓的翻转课堂教学法。至于翻转课堂的精准定义,现在很难用一两句概述,总体来讲,翻转课堂是相对于传统课堂,基于互联网科技手段的一种教学方式。翻转课堂将课堂内外的时间和学习程序进行了翻转,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视频学习和课堂下的网络学习来代替传统课堂中教师的讲授,这是与传统课堂的最大不同之处。
3翻转课堂的特点。
翻转课堂短小精悍翻转课堂教学都有这样的共同特点:教学视频短小精悍,最长十几分钟,一般在5~8分钟,符合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长的生理特点;这些视频内容都有特定的针对性,只对某一个问题进行讲述,便于检索;由于视频可以重复播放、随时快进或者暂停,更便于学生学习。调整学习流程一般来讲,学生学习的过程包含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信息的接收”,第二阶段是“信息的消化”。传统课堂将信息的接收完全放在课堂,教师从头至尾都在向学生灌输;而信息的消化都放在课后,由学生自己解决,缺少指导和督促。翻转课堂正是将这个情况进行了翻转,课前就将“信息接收”完成了,然后在课堂上集中处理“信息消化”过程中的各种问题,由于有教师的指导和监督,信息消化的效果自然得到增强[2]。教学信息突出明确由于在翻转课堂教学视频中,整个画面出现的只有教学信息的内容,除此之外几乎没有任何东西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这与传统教学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在信息时代的学生,尤其是处于初中阶段的这些少年,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和喜爱程度都非常高。翻转课堂恰恰能投其所好,通过网络视频的片段化教学,将原本的语文学习的单调文字形式变成了声光电影立体化的媒介方式,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3]。如在学习《云南的歌会》时,虽然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学生阅历丰富多了,但是对于“云南歌会”恐怕绝大多数学生比较陌生。如果按照传统课堂,即便教师的朗诵再声情并茂,也无法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而翻转课堂的视频则可以搜集与“云南歌会”相关的资料和与课文内容对应的内容,让学生观看,这样他们对课文的体会必然加深,学习兴趣也更加浓厚。提高学习的互动性翻转课堂增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自主学习的氛围,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要让所有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与学生深入交流互动,实现翻转课堂面对面互动学习的重要价值。如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本文的重点和难点就是多角度理解文章的主题,它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很多当时的社会问题。如果是传统课堂,因为各种条件限制,能够展开来解读的主题有限,主流的总结就是让学生保留一颗质朴的心,不为物欲所动,让自己的心灵更健全美好,因其他角度只能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其效果必然大打折扣。在翻转课堂模式中,课堂上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发表意见、互动交流,对课文内容的解读也更加深刻。培养学生的自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由于翻转课堂的“信息接收”过程完全由学生自主完成,这就要求他们自己安排学习进程,包括对时间的控制和进度的掌控,无形中培养了他们的自控能力。由于翻转课堂把重点放在“信息消化”过程,如果在课前学生没能完成“信息接收”,在课堂上就会陷入云里雾里,不知教师和其他学生所云。为了完成学习,他们必然要集中精力投入学习中去,由此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些都是翻转课堂优于传统课堂的地方。如在学习《再塑生命》时,由于这篇文章的主题非常丰富,生命的重塑不仅仅是字面意义的重获生命那么简单,还包含了爱的光明和温暖、了解自然回归自然的喜悦以及懂得爱的真谛,还有作者海伦对莎莉文老师无比的感激和敬爱之情。这些内容都在教学视频中,如果学生不能认真学习,那么课堂上就无法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完善教学评价的客观性教学评价是衡量一个教师教学水平的最重要标准之一,而能否客观实际地进行教学评价,则是这一标准正确与否的重要因素。由于翻转课堂的大部分内容都是放在公共学习的平台上的,学生通过平台进行信息的接收,并能够在接受过程中的前、中、后不同阶段,对教学内容进行互动和评价,这是教学评价最直接的来源,能够最大限度实现教学评价的客观性,从而督促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同时能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迫切需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相长。
5通过实例介绍翻转课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技巧。
《济南的冬天》翻转课堂实例1)视频制作及上传。根据课文中提到的各种景物和意象,搜集相关素材,并制作成教学视频,这其中还包括对老舍写作这篇文章的一些背景介绍;视频制作好后,及时上传到学校的公共学习的平台上,并提醒学生进行观看学习,提出基本的学习要求。2)课堂学习。首先按照之前的基本要求,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成果进行抽查;然后让学生速读一遍课文,加深整体感知;接下来可分组讨论,也可集体讨论。笔者比较倾向于先分组讨论、再集体讨论。分组讨论阶段,教师可以参与到某一组中,最后针对他们的讨论结果给予评价,并对他们的疑难一一进行解答。最后,要对文章进行归纳总结和拓展,并可以要求学生仿照作者的写作意境写写家乡的春夏秋冬,提高对课文的理解和写作能力。《背影》翻转课堂实例限于篇幅,与上一实例结构性相同的内容不再赘述,这里只讲不同之处。在学习《背影》这篇课文时,由于非常贴近生活实际,笔者采用的是让学生通过亲身的感受来学习,想想自己的父亲送自己出家门或者远行的情景,观察父亲每天上班和加班时的情景,观察父亲对自己的点点滴滴的细节,从而在课堂上与同学交流讨论,最好能付诸文字,写出一篇短文,在课堂上或者学习的平台上与更多的同学分享。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但能深深体会课文中那浓浓的父子情,更能切身理解自己的父亲,进而扩展到对父母、亲人、朋友的感恩。这样的一堂课,收获可谓多多。作文课翻转课堂应用技巧在视频制作时,可以将范文的品读做成视频。传统课堂无法实现范文的具体展现,大多是先将范文朗诵一遍,然后开始讲解,这样除了范文的写作者外,其他学生的印象不深,尤其对全文整体没有一个把握。翻转课堂就能弥补这个缺憾,并且配合上对词、句、段的勾画圈点,加强学生对这些出彩之处的注意力,进而将写作技巧逐一点评、分解阐述。学生习作要求尽量在课前完成,到了课堂上才能实现教学的完全翻转,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对学生习作进行指导和点评。这样就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在互相借鉴的过程中提高写作水平。
6翻转课堂应用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视频的制作必须精益求精,不能应付了事。教学视频是翻转课堂的主要内容,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因此,制作过程必须有一颗负责的心。2)视频在关注针对性的同时,更加注重教学目标的全面性。一堂翻转课堂,通常需要多个视频才能将教学目标完全覆盖,因此在视频制作上必须对这些视频进行精心设计、合理安排[4]。3)要重视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督促和检查。课前自主学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检验学生是否认真学习,只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留意观察就能清楚,因此,如果发现学生课前的自主学习效果不佳,一定要及时督促。4)要重视教师在课堂上作用。很多教师认为,只要把教学视频做好,翻转课堂的任务就算完成了,这是非常大的误解。教学视频只是翻转课堂的重要载体,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和引导才是实现翻转课堂教学成果的重要环节。因此,在视频制作和课堂引导交流方面,教师都不能降低要求。
7结语。
教师是人类心灵的工程师,首先,在设计和实施两个环节起到关键性作用;其次,要在把自己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的同时,还要保证教学内容在学生知识结构上的生成和融合,最终成为他们能力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讲,真正把翻转课堂与实际教学过程相结合,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王安琪.翻转课堂在初中英语语言技能教学中的应用[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
[2]张跃国,张渝江.透视“翻转课堂”[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3):8-10.
[3]廖雅婷.基于翻转课堂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浅探的论文(热门17篇)篇三
交互式电子白板最根本的使用方法就是和电脑连接在一起配合使用,然后使用投影仪把电脑上界面的内容通过仪器投射到交互式电子白板上,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配套的电脑程序控制白板上的影像,以此来建立学生和老师沟通的桥梁。尽管白板与黑板虽只差一字,但是学生所代表的含义却有根本不同。白板借鉴了许多多媒体的功能,性能优越,远远超过了黑板的功用。在电脑程序的操纵下,白板的界面丰富多彩,所以容易集中同学的注意力。白板的界面在投影仪和电脑的配合下,性能优越、功能强大,方便学生和老师在内容互动上、内容展示上、内容交流上进行沟通。因其性能优越、灵活性好,电子白板深深受到了老师和学生们的喜爱。
2.1创设情境,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对于学生而言,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去学习,而不是把学习当成是负担。研究表明,鲜艳亮丽的画面和优美的歌声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大脑对于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同时运作会极大的提高智力技能和智慧水准。而由于交互式白板拥有着众多多媒体的功用,其亮丽的色彩、优美的声音、变换的图像、清新的学习氛围使得学生多种感官同时进行工作,呈现出一种“事半功倍”的应用前景。在教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时候,电子白板的许多功能被笔者利用在了重点知识强化及以上,遇到统领全文的句子时候,笔者就运用了“放大镜”这个功能,使句子放大到几倍,这样就会让学生印象深刻,加深记忆。从而提高学生的的记忆速度。当遇到文中的重点句子时,比如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笔者就可以利用幕布这个功能,先让学生记忆,然后将幕布把内容遮住,检验学生的记忆速度。然后把幕布再揭开,通过道具的切换,使学生的思维不至于僵化在某一个点上,从而加深学生对重点内容的注意。这样引发学生的思考,将会使学生对部分难点更好的深入理解。相对于一般的课文而言,文言文比较晦涩难懂,但是使用了电子白板后,让学生们接受起来就容易多。
2.2目标分步,促进教学目标的完成。
2.3互动教学,优化作文教学质量。
对于写作,大部分学生都是畏之如虎的。并且写作也是语文教学上的一大重点和难点。不会写作的学生基本有三个难点需要攻克,一是面对着作文题目无话可说。二是没有一个完整的写作思路,三是自己心里有话,但是不知道如何去表达。在这种情况下写出的作文可想而知,东搬西凑,整个文章缺乏了应该有的美感。而写作,也让学生憎恨不已。在阅读文章的时候,也没有合适的方法,不懂得体会文章的结构奥妙,只是大致把内容记住了。采用了交互式电子白板则大不一样了,在写作上,教师可以采用合适的方法引导学生,逐层深入,还可以在白板上现场批阅学生的文章,让大家看到如何去写,怎么去写。怎么样写得高分,怎么样写不得分。手把手的传授下,让学生逐渐爱上写作。比如有一次,笔者曾向学生讲解朱自清的文章《背影》,学习他的文章结构,并在网上找出相关的范文来供学生们参考。通过《背影》这个标题,换做是你,你该如何去写,在确立文章的内容后,又该用什么样的结构来支撑内容的展开。随着同学们的热切讨论,笔者就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中的硬笔功能,把提前写出的文章结构和特点一点点的进行回放,增加了学生的注意力,使这些结构特点、语言特点、构思方法跃然的印刻在学生的脑海里,提高学生对写作的认识,方便学生再写文章的时候有着清晰的思路,知道一篇文章应该具备什么元素,通过立体式教学,学生们的写作水平又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3结束语。
交互式电子白板集合了电脑操作、投影仪投影、屏幕标注以及书写的功用。作为新型的现代化教学系统,教师可以提前把备课用的图片、课件、文字等存储到资料库中,在讲课时使用,实用非常。当然,交互式电子白板还有其他的功能,比如文字工具、音乐插入、页面布局、引用审阅等等,这使教师能够创造出更多的黑板所不能比拟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吴虹.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浅探的论文(热门17篇)篇四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新教材中,有一项内容——“综合性学习”。它在本套教材的各单元中与阅读课文相并列,共同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新课程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亮点,也是一种全新的课型。它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学习目标的综合性等特点。
在教材实验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它给语文教学带来的崭新气象和勃勃生机,与此同时我们也深深的感觉到,综合性学习操作起来难度较大,远远不如一节课上起来轻松,但它的功效却远非一节普通的语文课所能比。所以,我们要迎难而上,将自己的综合活动课上出特色,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在此,我就如何在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开展教学作一些粗浅的探索:
一、在教学内容上,要体现开放性、拓展性。
综合性学习要与生活相衔接,紧扣生活的脉搏。我们要树立大语文的观念,将语文教育的视线扩展到校园内外的语文课外活动和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的语文环境中。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要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把语文学习引向社会生活与实践,把社会生活与实践融入语文学习。比如当地的自然环境、风俗民情、传统文化、校园文化、节日文化都可成为有益的学习资源。实践证明:紧密联系生活,语文教学就生动有趣。教师乐教,学生也乐学。
在授课时,要注意拓宽学科视野,加强各科知识的整合,把其他学科的知识引渡并融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如《莲文化的魅力》中有关千年古莲发芽之谜,学生可以通过生物课上学到的相关知识来解决;《背起行囊走四方》又把语文和地理连在了一起。
尽管现行教材每学期都安排了六次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但我们开展综合性学习不应该只局限于教材提供的几次,而应关注身边的课程资源。例如:四川发生特大地震,数以万计的灾民面临着严峻考验,世界各地人民,包括我校师生都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这就为 “让世界充满爱”的综合性综合性学习活动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加之这又是自己亲自参与的事,学生兴趣肯定更浓,积极性也会较强。又如,我们还可结合学校每年的“学雷锋月”、“安全月”、“弘扬民族精神月”、“校园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
二、在教学方式上,要体现灵活性。
的丰富学习资源内化为自己的财富,从而形成学力、发展个性。
再如《走上辩论台》可组织辩论赛;《献给母亲的歌》可以组织朗诵比赛;《说不尽的桥》可写调查报告或科技小论文;此外还可以采用手抄报的形式展示学习的成果。
三、在教学中,要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
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多让学生自己组织、主持活动,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但这不等于教师什么也不管,放任自流,恰恰相反,仍然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者、参与者与合作者的作用,需要师生双方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对话与交流。如果缺乏教师的指导,往往会使活动陷入盲目的状态。甚至导致整个活动的失败。
首先,教师应和学生一起制定学习活动的目标。目标的确定不要盲目求全、求高、求深,而应当从学生的实际和可能出发,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进行语文活动的能力上面,而不急于出成果。
其次,和学生一起设计、制定活动计划、安排好活动时间表。时间进程及安排尽可能具体一些,让每段时间的活动内容明白一些,同时注意灵活性,能根据实际需要作适当调整。不要强求划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条件来考虑,不能增加学生过重负担。
例如,在 《成长的烦恼》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第二部分“妈妈(爸爸、老师、朋友……)少年时期的烦恼”中,如果教师不指导学生事先设计好访谈的问题,调查就会缺乏针对 性,往往会无功而返,甚至导致整个活动的夭折。可见,教师应时刻记住自己的“主导地位”,加强对学生学习的指导。
《浅探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策略》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浅探的论文(热门17篇)篇五
漫游语文世界就是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语文学习的资源和运用语文的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初步尝试在语文学习中沟通课堂内外,课本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从而开发社会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搜集社会生活中新鲜语汇和不规范现象,注意街头语文和广告语言的表现形式,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写作中学会观察生活。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为此开展了以下活动。
一、写作《语文与生活》。
作文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初步感知一下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此次作文的结果是内容空洞,无话可说,懵懵懂懂,一桶浆糊。老师看得也是一头雾水,不明不白。其实这也是在意料之中的,因为他们从来都没有真正地留心生活,感受生活,走进生活,更谈不上了解生活和语文的联系了,在他们的印象中语文永远都是游离在生活之外的。老师在了解到学生语文学习与生活的严重割裂的现状后,适时地开展了下面的活动。
二、举行专题讲座,带领学生进入生活中的语文世界。
主要内容列举如下:
欢渡(度)春节(街头标语错别字)。
乐(yue)乐(yao)乐(le)(易读错的人名)。
白事可乐,即中即奖(广告语中的书面语)。
一字之错,损失惨重一字之改,换回一命(语文典故)。
他的歌见证过你的青春(罗大佑深圳演唱会广告词中亮点)。
这次讲座使同学们突然发现,原来生活中语文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只是我们在不经意间与它擦肩而过了。接下来就可以顺利地进行下面的活动,走进生活,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的语文,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三、开展搜集公益广告、新词汇、错别字、精彩店名的活动,选择一个主题,分组完成。
1.公益广告集锦(搜集、分类、评价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2.新词汇(搜集新词、新流行语、新外来语,感受社会与生活的变化)。
3.错别字门诊(搜集街头匾额、标语、广告、报刊等用语中存在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正视大众生活用语中语言的不规范现象,懂得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要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
4.精彩店名举偶(搜集、分类、评价)。
四、走上街头,走近荧屏,走到图书馆,走进网络,搜集资料,筛选,分类,编排,编帧设计,制作成手抄报。
五、交流,评价,评选优秀作品,公布张贴,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分享活动的快乐。
在这次活动中,同学们积极参与,精心策划、制作,合作交流,气氛空前热烈。透过他们的作品,你可以欣喜地发现,每一篇作品都闪烁着同学们智慧的结晶、合作的愉悦和分享的快乐。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锻炼了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实施的能力,培养了语文实践的能力。更令人高兴的是,有的同学还主动在随笔中写下了参与活动的心得体会,如汪知笛同学的《新新词汇发现记》,林敏儿的《寻找错别字》等等。这在无形之中又主动、自觉地实现了第六个步骤写作活动后记。文中写到:在今天下午,我几乎沉浸在寻找错别字的活动中它培养了我的观察能力,还有耐心这次活动使我惊奇地发现时代的飞速发展,生活的巨大变化锻炼了我的社会实践能力,增长了知识这些都是发自肺腑的话语,都是真切的体会,可以说他们在实践中悟出来了。语文实践和写作、口语交际自然而然地结合起来,学生何需恐惧作文,何愁无话可说,无东西可写。这不正说明了写作、口语交际是生活的`一部分?从语文和生活之间的不可逾越的隔膜,到和语文发生第一次、第二次亲密的接触,学生和教师的心中都流露出一种惊喜、一种振奋,那就是语文的亲切,它不再是永远端坐在语文书上的老先生,板着冷酷的面孔,没完没了地讲着不变的话题,还有就是生活中的语文是如此的新鲜生动、丰富多彩。
两个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切实地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在新的课程,新的学习方式,新的学习氛围下,我们将开辟一片新的语文学习生活的天地,在这片天地里,教师和学生将共同成长!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浅探的论文(热门17篇)篇六
一、以校本教研为先导,提升教师研究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教学中,出现了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如果教师仅凭过去的教学经验已经很难应付,教育科研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也越来越大,“教师即研究者”也已经成为时代对每一位教师的起码要求。我们要积极扩大与兄弟学校的交流,组织尽可能多的教师参与到教研活动当中去,取长补短,在教研中提升自己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借鉴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方法的培养的经验。
二、反思及展望。
1.课题研究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在取得了一些喜人进步的同时,我们也深刻地反思着:课题研究坚决不能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要体现在行动上,需要每一位教师的积极参与,需要各方面的大力支持;有高水平的专业指导是保障,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大胆实践是核心,领导群体的高度重视是关键。
2.对课题研究的展望:作为九江市庐山区的一所普通中学,我们的研究成果应该有着一定的辐射性,我们将对今后的教学改革研究更加规范化,合理化,更加充分地调动参与课题研究教师的积极性,推动教研课题研究逐步深化。我们也诚恳地希望得到各级领导、专家的大力支持,继续深入进行对中学生学习方式方法的研究与指导的实践研究,争取能够取得较大的成果,顺利完成这项研究工作。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浅探的论文(热门17篇)篇七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话习惯,促使他们的思维、观察、想象、记忆等能力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育者,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做了以下几种尝试:
一、打好语言训练的基础。
1、多读好书。阅读是说的前提和基础,要指导学生“说”,首先应教会其如何读书。只有丰富的“吸收”,学生才会尽情的“倾吐”。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就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说也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本”。“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指导学生“多读、乐读”,是关键所在。读书,读好书,多读好书,这是“读”的取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把名言警句、哲理语句、精彩片断多朗读并且背诵,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文意、增强语感,而且也能锻炼学生记忆力,增强其词汇量。教师应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阅读一部分中外名著、诗歌、散文、杂文等。
2、摘抄笔记。在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准备一些读书卡片,按人物、地理、景物、警句、俗语、格言等分类摘抄,并可根据个人的不同喜好和习惯继续分小类,例如人物这一栏,又可分帝王、丞相、天文家、诗从、企业家、作家等等,最后装订,使学生拥有一部上通天文,下通地理的自编词典。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无形之中巩固了学生的记忆,为“说”提供了必要的储备库。
3、叙写感受。学生每读完一本好书,就要前前后后仔细思考,写点自己内心的感受,不要求篇幅的长短,但要叙述的真实,如能和我们的生活有密切联系则更好。重点写出自己对这些文章的看法,日积月累,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写作能力,而且提高了自己的鉴赏能力,为日后的“辩论”起到了积极作用。学生只有把“说”的基础打好,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增长了自己的见闻,才能够随口道来,“说”得得心应手。
二、利用教材,进行语言表达训练。
叶圣陶先生说过:画面不但是文字的说明,而且可以拓展想象。笔者在课堂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给学生出示形象生动的插图,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在教学课文前,先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插图内容,然后再朗读原文,看看作者是怎么叙述的,最后比较自己表述的和课文写的有什么不同,最终讨论哪种描述更好。如在教学《石榴》:课前笔者为学生展示了一幅石榴花图,先请学生用自己的话介绍图中的石榴花,学生刚开始只是简单说出石榴花的花形和花色,在教师的提醒和引导下能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来描写石榴花的外在特点。但是,在朗读郭沫若的《石榴》原文后,学生明白了郭沫若写得比自己好,是因为他能把石榴不怕威压、奋发向上的品格和精神,以及自己对石榴的喜爱融合在对石榴的描写中。这种利用教材中的插图,让学生先观察后把联想的内容表达出来,并和原文进行比较的方式,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一次语言表达的机会,还让学生学习到更好的表达方式。
三、创设情境,加强语言表达训练。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口语训练提出这样的要求: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语言表达。创设情境,让学生开口说话,这是语言表达训练的一条重要途径。
如在教学《骆驼寻宝记》中,笔者就让学生根据骆驼的特点做合理的.想象,推想寻到宝回到沙漠后,骆驼会做些什么样的事,然后请几位学生介绍自己的推想。在教学《卖油翁》时,请两位学生表演课文内容,要求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动作和表情来把原文的情景再现到生活中,最后再要求观看的同学从小品表演是否到位,从陈康肃和卖油翁的人物形象两个方面来谈观后感。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既让学生之间有了合作交流的机会,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组织活动,强化语言表达训练。
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一些语言比赛活动,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强化语言表达能力。如举行“我有一个梦想”演讲比赛,《乡愁》朗诵比赛,“严师对初中生的成长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辩论赛,模仿同学竞猜赛等,学生为了参加比赛,要做充分准备,从准备到参加比赛的过程,不仅丰富了语文知识,而且提高了语文的表达能力。
学生的语言能力真正得到培养,必须依赖于实践,而形成口语交际能力后,最终又要回归到实践。因此,语言能力的培养要与实践结合起来进行。笔者针对中学生独立意识增强,不再愿意主动和大人交流思想的特点,给他们布置了小组采访任务。四位学生成一组,各小组讨论出中学生最关注的问题并列举出来,然后集合各小组的问题,列举出中学生最关注的十大问题,最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对教师、家长和同学进行采访,最终总结出不同身份代表的观点。通过这样的活动调动了学生的思考,拓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也让学生多一次倾听到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观点,强化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提高表达的要求,明确“指标”。
1、表达要动情。
最常见也是最简单的训练方法就是以学过的重点课文为本,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课文中的某个人物,从而进入角色,充满感情地有节奏地朗读课文。或沉着有力,或洪亮激昂,或委婉凄恻……这样长久的锻炼,不仅增强了学生的音色美感,而且理清了作者的思路,进一步理解了文章的中心内涵。
2、要学会应变。
就是对突如其来的问题或说错了话等能机智应变。训练之法有很多,比如老师进行快速提问,学生必须立即做出回答,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可在课余时间进行这种练习,这样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应变能力,而且锻炼了自己的思维能力。
3、表达要精辟。
语言精辟就是“说”得要精致,要简明扼要,概括力强,要有“点睛”之语。另外还要注意音韵美、节奏美、整齐美,说起来琅琅上口,让人听了过耳难忘。
以上是笔者在教学中所做的尝试。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提高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训练的意识,让学生的语言表达成为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增长点。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浅探的论文(热门17篇)篇八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课堂上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正确关系。”语文综合性学习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语文课堂也变得更加开放而丰富多彩。
1、综合性。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学科为依托,以某种程度的学科的学习作为基本条件,強调学科之间的联系”。
2、实践性。语文综合性学习強调的是学生的亲身经历,直接体验。因此,教师要转变观念,转换角色,由学生学习活动的“主宰者、控制者”变为学生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者、参与者”,要敢于“放手”,还学生一片自由的天地,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自主实践的过程。
3、个体主动性,整体互动性。
1、有利于培养学生提出、分析、解决问题意识。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学生通过小组合作逐步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并进行研究与实践,继而懂得合作的重要性,由此主动去学习,掌握与人沟通、交流、合作的技巧。
3、有利于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在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利用多种手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获取信息,根据需要处理信息,恰当地利用信息,运用语文知识完成自己的课题。
综合性学习活动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的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它最大限度地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使学生通过实践增强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一)注意课前准备。
(二)注意分工合作,共同参与。
(三)注意活动的反馈与评价。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几种途径。
综合实践活动课学习形式多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领悟语文乐趣。现根据近几年来,本人将实施过程中尝试过的几种有效途径归纳如下:
(一)开展知识竞赛。
在教学《探索月球奥秘》这部分内容时,我指导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自己出题,分必答题、抢答题。学生分四个小组,按出题答题各半计分。出题按质量数量综合评比记分,答题计分方法:答对一题记十分。
(二)举办朗诵会。
《黄河,母亲河》这部分内容很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针对这一点,这次活动的.重心就放在爱国诗歌朗诵上。要求学生自己准备好一首爱国诗读熟,先组内预赛,再每组各选出两名同学参加班上决赛。
(三)制作手抄报。
制作手抄报工作量大,我们要求学生按兴趣自由结组,并由学生自告奋勇担任各组的“总编辑”,全面负责分工。
(四)开展辩论赛。
“追星”是青少年热衷的话题,也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为了引导学生正确“追星”,并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就最近发生的“香港艳照事件”,我组织了一场辩论赛《我也“追星”》。通过这次活动,很多学生都对追星有了新的认识,不再盲目追星了,也提高了学生明辨是非能力。
(五)适时进行校外实践。
《戏剧大舞台》这部分内容中,为了探究生活中的语文,感受时时处处有语文,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感情,长大后建设家乡,我们组织学生进行了实地考察,并走进乡村认识“曲艺之乡”文化,访问地方曲艺社,写《民间曲艺之乡—社戏、排灯、花儿》调查报告。
(六)公益广告标语比赛。
公益广告语、标语的拟写,不仅训练学生语文表达能力,还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进行公益广告比赛,评选优秀或具创意的广告标语,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七)定期举办学习成果综合展示活动。
围绕某个主题,学生搜集材料,形成研究成果(可以是文章、报告、课件、手抄报、图片等),最后进行成果展示,汇报交流,评选出优秀的作文报告、手抄报、文字图片等张贴展览。通过主题展览,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阅读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我以新课程专列的“综合性学习”为目标,拓宽了语文学习渠道,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语文素养。
(八)设计综合题型练习巩固。
搜集各类综合性活动的新题型,设计相关练习,课后作为学生作业,也是活动的一种巩固和延伸。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念不但要自始至终贯穿于语文课堂的学习之中,而且要渗透到语文学习的全部过程中,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与魅力。因此,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我们要树立大语文的教育观,让语文学习走出课堂,走近自然,走向社会。我们要充分利用和开发自然、社会、生活中的语文资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创造性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感兴趣的活动中,积极参与,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勇于创新,获取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地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综合素养,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浅探的论文(热门17篇)篇九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体验情感、拓展思维与想象空间的主要阵地,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性能够促使其更加积极地参与教师的教学过程,更主动地参与交流与讨论,大胆表达个人见解,从而主动获取、整合相关学习信息,从而有效提升学习效果。同时,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判断标准也是以学生知识获取量和主体参与性为主的。
近几年来,伴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化,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但是,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依然充斥课堂,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未能积极参与互动与交流,不主动参与小组活动,也不能踊跃提出自己的见解或大胆质疑。高投入、低产出现象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仍然屡见不鲜,初中生的主体参与性呈现明显下降状态,语文课堂比较沉闷、压抑,教学效果没有显著地提升。而现代教育提倡的是学生积极发言、主动参与交流和讨论、敢于和老师对话且大胆质疑的一种学习状体。因此,学生作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必须在教师的组织与引导下,充分发挥主动参与性,主动探究、自我发展,从而实现初中语文教学的民主性、参与性、开放性及多维互动性,最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使其终身学习与发展。
1.借助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学校教育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教师可一改单一的板书授课方式,借助多媒体等设备辅助教学,从而更加直观、形象、立体地将枯燥的文字知识展现于学生眼前,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主动参与的兴趣与热情,促使其更加身临其境地进入课文内容之中,把握文本主题,体会作者情感。比如:在《热爱生命》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相关的电影片段,让学生通过震撼的画面效果更直接地感受到人与自然抗争的激烈和残酷,进而让学生在更加形象、生动的课堂氛围中,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的主旨。
2.精心设计并提出相关问题。
俗语说:响鼓还需重锤!教师应重视教学内容的精心安排,并精心设计、合理提出问题,从而以浑厚、激越的一槌敲出“响鼓”,并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充分调动其主动参与性,从而更具启发性、针对性、趣味性、新颖性地引入教学内容,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例如:在《皇帝的新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可首先引导学生以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中心事件,即:皇帝赤身裸体参加游行大典。这时,教师可设计疑问:皇帝受骗的原因是什么?鼓励学生开动脑筋,由此引出并分析皇帝、大臣、骗子、老百姓等人物形象。再比如:在《变色龙》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设计递进式问题: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善变”的特征表现?他善变,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宗”指什么?促使其一变再变的因素是什么?奥楚蔑洛夫到将军家后的态度又会怎样变化……合理的问题是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需要,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动力。初中语文教师应重视问题的精心设计与合理提出,从而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更加积极地进行思考与探索。
3.善于营造课堂教学氛围与情境。
一定的教学氛围与情境的创设,能够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之中,激发其学习与参与的热情,促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参与交流、讨论、探究,实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例如:在《愚公移山》的教学前,教师可巧妙借助流行歌曲“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任凭那扁担把脊梁压弯……”的优美旋律,让学生感受一下“望望头上天外天,面对着王屋与太行,凭着是一身肝胆”的老人形象,从而更加深入、真切地感受愚公移山的坚定信心。再比如: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教师可在课前播放歌曲《乡愁四韵》——据说歌手罗大佑在当年台湾的现场演唱中,曾让在场观众热泪潸然。以这首歌带入浓浓的思乡情感,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感受作者——离开大陆三十多年诗人的“乡愁”,理解其独特的视角、平实的语言和满含深情的表达方式,深化对其企盼祖国统一、亲人团聚的浓浓思乡之情以及深刻的时代烙印。
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改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更应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教师应灵活应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与热情,为学生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留有足够的思考与探索空间,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实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参考文献:
[1]戈玉丽.初中语文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j].教育教学论坛,(12):132.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浅探的论文(热门17篇)篇十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确立的四大课程基本理念之一,也是义务教育四个学段中语文课程的基本目标之一,与识字、阅读、写作等课程目标并列等重。由于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突出学生的自主性,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老师既不能包办代替,也不能撒手不管、放任自流,因此,综合性学习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对广大语文老师来说的确是一个挑战。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综合性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当前,应试教育之风依然盛行,很多老师没有把教育的终极目标放在人的发展这个基本点上,没有真正进入综合性学习的广阔空间,没有充分体现综合性学习的特点,没有真正站在课程改革的高度来认识综合性学习,把教材中设计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内容当做了“规定”、当做了“任务”,有的老师干脆把作文当作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终极目标,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只是为了写作收集资料、积累素材。
第二,学生行为习惯较差,基础参差不齐。综合性学习活动提倡学生人人参与,让不同的个体能在综合性活动中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个性,既展示自己的特长,又在合作和探索中发展自己的学识、胆识。但是综合性活动是一个灵活、开放的活动,许多同学由于缺少老师的督促,常会出现敷衍了事的现象,或者干脆直接越过活动的准备探究阶段从网上下载,剪贴一下就算是自己的活动成绩。
第三,综合性学习的评价手段尚需研究。目前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更多是注重于学习结果,注重于完美,评价过于粗放,对综合性学习的评价没有与整个语文学习的评价结合起来,影响了学生参与综合性学习的积极性。
面对这些教学现状,我认为摆脱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开展率低、质量差的状态,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在新世纪,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人才的素质核心,语文综合性学习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蓬勃兴起的,它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团结合作精神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作为语文教师只有充分认识语文综合性学习产生的背景,读懂《课程标准》的精髓,领悟其宗旨,明确培养的目标,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同时,还要让学生全面了解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宗旨、特点及实践的意义,调动他们的参与欲望。
二、加快教师专业成长,利用教师群体力量和现代信息技术等一切投入整合综合性学习资源。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可以涉及科学、人文、自然、社会等各个领域,单纯依靠语文教师,作用是有限的,只有充分发挥各个学科教师的智慧,发挥教师群体的力量,在资源开发上才会有新的生成。目前信息技术已成为所有课程体系的基本要素,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学习资源、不断提高信息的搜集处理能力已经成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重要特征。教师通过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可以不断拓宽视野,转变思想观念,学习更为广博的.知识,实现多学科知识的整合与利用,也可以解决与其他课程整合和跨学科老师合作难的问题。
课前准备活动是有效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前提,它决定着综合性学习活动开展的成效。通常每次综合性学习都要提前一个星期或者两到三个星期布置,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自主、合作、探究有关的课题。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鼓励学生多渠道获取信息、收集资料,使学生逐步掌握互联网、图书馆、人际交流、社会生活、大自然等获取资料的方法与途径。教师自己也应多收集,用于补充学生资料中的残缺或空白,以保证活动正常、有效地进行。
学习的准备过程结束后,还要及时总结、交流、分享体会和成果。教师要千方百计让学生感受、体验成功和收获的乐趣,组织学生在课堂上交流学习过程中的体会和经验。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一方面博取众长,补己之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另一方面又锻炼了胆量,培养了口头表达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展示成果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文字及图片展示、情境表演、游戏、讲故事、辩论、演讲、朗诵、问答竞赛等。参加展示的人员可人人参与,也可毛遂自荐,还可小组选派代表。
写作是语文学科中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也最能体现一个人的语文综合能力和语文素养。如果教师对写作教学环节随意或忽略了,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就是残缺的实践活动教学课,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得不到有效的培养。因此,教师要紧跟活动课之后精心组织学生写作文。
要提高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有效性,还应构建一种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评价机制,这是综合性学习顺利开展的保证。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的评价,应当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教师教学的改善,遵循尊重学习主体、重视学习过程、关注情感态度和表现等基本原则,着眼优点,看进步,关注活动过程中确定目标、实施过程中新奇独特的思路方法以及相关的意识等重点,构建良好的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的有效评价机制。
综合性学习的每一次活动的主体是学生,评价对象也是学生,教师除了自己的评价外,应放手让学生自主评价,思考自己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的表现,谈体会、谈收获、谈不足。教师在指导学生自主评价时,还应指导学生,从态度,参与情况、合作精神、学习成果的水平等方面对同学进行评价。.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浅探的论文(热门17篇)篇十一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推行集听说读写于一体的综合性学习,不仅是时代发展的趋势,也是教育进步的表现。综合性学习能有效提升语文教学的全面性与发散性,可以帮助教师完善教学内容,构建起高效、合理、有序、轻松的语文课堂。但日益凸显的教学问题也引起各初中语文教师的重视,如何解决重点问题、改进综合性学习中的不足,全面提升语文教学质量与效率成为当前语文教师探讨的热门话题。
部分初中语文教师还未完全摆脱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的束缚,忽视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依旧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达到提升升学率的目的,使学生沦为学习的机器,长此以往必将导致其产生懈怠心理,不利于语文教学的长远发展。
(二)理论脱离实际,照本宣科现象比比皆是。
许多年纪较大的语文教师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难以完全转换自身角色,依旧时刻以学习主体的姿态立足于讲台之上,通过照本宣科的方式局限学生的思维,限制其创造力,让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严重脱离实际,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师生间缺乏最基本的交流,对综合性学习的开展造成阻碍。
(三)缺乏新颖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教学模式与教学方式过于陈旧也是综合性学习在初中语文课堂中难以推行的关键问题。部分教师在长期教学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教学习惯与模式,即便新课改后融入新的内容与教学目标,依旧难以于第一时间打破他们教学的常规习惯,不能根据课程需求选择最佳教学模式、引进新奇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参与到语文综合性学习中。
(四)还未建立起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
当前许多初中语文教师还沿袭传统的单一式评价方法,即教师根据学生的最终成绩对其该阶段学习成果进行评分。这类评价模式存在一定的随机性与偶然性,不能完全代表该学生这一学段的整体水平与能力,缺乏必要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各初中语文教师要想进一步提升综合性学习的有效性,就必须从自身做起,尽快转变思想观念,充分认识到综合性学习对初中语文课堂的积极影响,明白在教学中融入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在教学过程中大幅度添加综合性学习内容,()以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养成其独立思考的习惯,帮助学生逐渐成长为勤动手、乐思考,具备信息收集、分类、整合、良好交流协作能力的优秀青年,为后续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的开展创造条件。
(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摆脱教材的束缚。
语文是一门语言类学科,需要学生通过实践领略其独特魅力。初中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小组讨论、排演话剧、分角色朗读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打破传统语文教学一味依赖课本的局面,使初中语文课堂更加生动活泼、轻松自然。学生在课下还可以向教师提出感兴趣的综合性学习主题,以此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全身心投入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大大提升语文课堂效率与质量,营造出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三)构建新颖的教学模式,引进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初中生正处于求知欲与探索欲旺盛的年龄,面对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易产生懈怠感,不利于教师后续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对此,语文教师应当及时摒弃传统教学模式,根据实际教学需求构建新颖奇特的教学模式,引进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不断带给学生新奇的课堂体验,以此吸引其注意力,提升综合性学习的效率。
(四)建立起科学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
除了传统的单一式评价标准外,教师还应当增加学生自评与互评环节,打破教师根据期末成绩判断学生学习成果的局面,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公正、合理、有效。这种评价模式不仅能帮助教师更加直观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肯定其付出的努力与艰辛,还能使其对前期的教学成果进行公证评价,吸取经验教训,不断完善改进不足之处,为后续综合性学习教学内容的拟定创造条件。
【结语】。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引进综合性学习方法既是新课改的需求,也是语文教育进步的体现。但教师在推行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同时发现许多突出问题,如部分教师忽视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严重依赖教材教学、缺乏新颖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未建立起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等,严重阻碍学生语文综合实力的提高,不利于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对此,各初中语文教师应当从自身做起,不断改进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引进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构建新颖的教学模式,建立科学完备的评价体系,充分发挥综合性学习对初中语文教学效率与质量的积极影响,为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悟奠定基础。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浅探的论文(热门17篇)篇十二
语文教学是一项整体性极强的系统工程,我们所实施的一切语文教学活动,都是一种各个环节环环相扣,各个因素互载、互动、互为的“可持续发展行为”。而评价一个人的语文能力强的时候也并非把听说读写四大能力一一分割开,一般是将这四种能力进行整体评价。由此可见,语文能力的表现一般是呈整体性的,所以我们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时候,也不能违背这一规律,尽可能将听说读写融为一体地作整体性培养。语文学科的这种综合性特点为开展综合性学习奠定了前提基础。《语文课程标准》适时地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这是我国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它是以语文课程的整合为基点,通过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语文学习与生活的结合,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的新型语文课。它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学习目标的综合性等特点。
综合性学习既是一种教法,也是一种学法,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方面意义是十分深远的。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疾病专家钟南山先生在《我的语文观》一文中所认为的:学习语文,提高语文素养,应树立开阔的语文观,而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上课堂上狭义的语文知识,必须打开广阔的视野,着力培养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培养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钟院士由于有扎实的语文基础和良好的语文素养,才使他的医学研究事业能受益匪浅。在“非典”肆虐期间,他凭借着精湛的医术挽救了众多患者的生命,为控制“非典”的继续蔓延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的经验之谈,正好印证了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有必要的,尤其是在当前,面对学生读书少,做题多,缺乏语文第二课堂的现状,把这种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更有其开展的必要性。语文教师只有在思想上有了明确的认识,才会重视综合性学习,也才不会把这种活动视为可有可无的一种点缀。
综合性学习的教学与传统的文本教学有着明显的不同,这集中体现在教学内涵的扩展,教师教的作用的逐步消解。传统教育中的教学指的是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强调的是教师手把手地教,是一种基于“成品”――精选的优美的范文的剖析式学习,侧重于语言学得。而综合性学习并非如此。它是由“非成品”向“成品”的生成性学习,侧重于语言习得。在综合性活动中,教师应由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开展活动或研究的平等参与者,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要做一个积极的旁观者,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展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推荐方法和线索,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和创新;教师要做一个热情的支持者,要在开发综合性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建立战胜困难的自信并进一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要做一个朋友般的监督者,监督学生自觉完成相应研究内容,以一个“首席朋友”的身份去帮助学生,关心学生,鞭策学生,让他们能顺利地完成任务。所以,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的教不是有形的教,而是无形的教,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旁敲侧击式的引;学生的学习也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学习,而是侧重于习,在习中学。
教学内涵的扩展要求教师教的策略与学生学的策略也应发生变化。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指出:“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自主性,最大可能地让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综合性学习活动呢?那就是要求老师得亲自参加到学生的整个综合性学习活动过程中去,这是很重要的。
例如,在开展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奥秘”的活动过程中,笔者首先和学生一起确定了两个主题:月亮的真相及丰富多彩的月亮文化。把全班同学分为两大组,再自由组合成小组,由小组长负责本组的.一切活动,笔者随时询问小组长该组的进展情况。在此过程中,笔者提供给他们一些选材的线索、方向和范围。如关于月亮的民风民俗侧重于潮汕地区,兼顾其他地区较有代表性的;关于赏月的风景名胜也是遵循这一原则,目的是能积极地挖掘本土资源,让学生能更深入地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有真实的生活体验作基础,也就有了亲切感,从而激发了他们热爱家乡的感情。学生通过图书馆或网络等渠道收集了大量资料,并通过小组合作制作成了幻灯片。为了使资料更有序,更能突出代表性,笔者为第二个主题设计了六个板块作为示范,包括:神话传说,民风民俗,赏月揽胜,古典诗词,昔日歌谣,借月抒怀。各个小组根据本组负责的板块进行筛选,笔者再把相关的资料进行编辑,制作成了既详略结合、赏心悦目又能起到线索作用的幻灯片。笔者认为,多媒体只是起辅助作用,过多的依赖多媒体只会在无形中限制和束缚师生们的思考力和行动力。
在展示课上,笔者除了从旁引导、适时点拨和即时评价学生外,还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去。像在“昔日歌谣”这个板块,笔者用潮汕话流利地背出小时候的一首童谣“月娘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庵堂…e”,赢得了学生们热烈的掌声。这个板块中的童谣,像《小小的船》、广州亚运会闭幕式主题歌《月光光》等,让人产生时光倒流之感,自然勾起对已逝童年的美好回忆。此时此刻,笔者的思绪已完全和这些纯洁、善良、天真活泼的孩子们融合在一起,怎不叫人童心大发、快乐无比呢?笔者的积极参与使学生的热情高涨,将这节课推向了高潮。
从课程设置来看,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听说读写四种语用行为的整合,它通常选定有“项目”,围绕这一项目的实施,综合性学习为我们提供了将听说读写四种语用行为整合在一起的可能,它既为听、说、写创造了必要的情景,提供了有意义的话题,又为学生的读圈定了内容,指明了方向,真正在综合性学习中实现课内外的衔接、科内外的沟通、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例如,在开展“探索月球奥秘之丰富多彩的月亮文化”活动中,与培养听的能力有关的活动有:听班里的同学讲述关于月亮的神话、民风民俗、赏月的风景名胜;在全班或者分组讨论交流时倾听其他同学的意见和观点,并从中筛选、记下有用的信息。与培养说的能力有关的活动有:在班上讲述以上几个方面的内容;分男女两组比赛背诵咏月的古典诗词、选择恰当的诗词描述同学创作的图画;探究“为什么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人们依然喜欢丰富多彩的月亮文化”,在讨论交流时发表自己的见解。与培养读的能力有关的活动有:搜集神话故事时需要广泛阅读资料;查找与月亮有关的民风民俗,背诵咏月的古典诗词等,同样需要阅读大量的资料,这就无形中对学生快速阅读、筛选信息的能力提出了要求。与培养写的能力有关的活动是最后一个板块“借月抒怀”。笔者特地选了潮语歌曲《一壶好茶一壶月》作为背景音乐,既切合本次活动的主题,又能营造轻松愉快的气氛,与此同时要求学生把参加本次活动的感想写下来。石客学写到:曾经不喜欢月,它是那样的冷清,纤尘不染,又是那样高傲,遥远,可望而不可即……这次综合性学习改变了我对月的看法:月还是那个月,但它在我眼里不再是冷清、遥远的星球,而是善感、多情、充满了诗情画意,是人们情感的寄托。她的感想也可以成为本次活动所要探究的问题的结论。
以上这些内容只是活动过程中一些最基本的部分。其实,在综合性学习中听说读写是没有这种明确的分工的,往往是杂糅在一起交错进行。只有在这种综合性的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才是符合语文教育规律的做法。围绕“丰富多彩的月亮文化”这一话题,学生与教师在综合性学习的“项目设计”“过程实施”与“成果展示”等活动中尽可能多地通过正确地运用听说读写等语用行为,培养语感,练就语文能力,发展自身的语文素养。在实施过程中强调将语文知识与其它学科知识进行相互融合,如音乐、美术、体育等;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释放语文综合性特点,学生从生活本身和已取得的语用经验出发参与到项目设计、过程实施与成果展示中去,通过创设语境,在一定语境中恰当地实施语用行为,培养语感、获得语文知识、练就语文能力。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浅探的论文(热门17篇)篇十三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新教材的改编,我们的新教材上新增加了一项内容—“综合性学习”。它在教材中的各个单元,并且是与阅读课文平行,是独立的一条线,贯穿于整个教材中。作为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向我们阐述了一个全新的教学方法,也向我们展示了语文教学的的丰富性,学习内容的内涵性,学习方式的多样性。
在日常教学中,如何定义综合性学习,如何进行教学,日常教学中存在那些不足,教学达到什么样的效果等等,现就日常工作中对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提出几点拙见,供大家指正。
一、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特点。
综合性学习的目标,是为了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素养,培养学习兴趣,积极唱到主动、探索、创新的学习方式,建设一个开放式的课堂环境,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提高语文素质、学习素质、探索精神及创新意识。目前,综合性学习是并列于以往的“听说读写”的教学目标,提升到一个更高层次的教学目的,形成了新的语文教学的五大块教学内容,目的就是要以语文课程为基础,通过联系,将其他学科知识应用与语文学习中,充分体现学以致用,与生活紧密联系,同时为学生创造一个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将现实生活融入到学习中,以学致用,以用促学,通过学用结合,使学生认识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意义,逐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整体学习素质的提高。
二、综合性学习教学的方法
1.多元化的教学内容。
文学习的同时,理解了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这样可以让教师乐教,让学生乐学。 在日常教学的时候,要不断拓展教学内容,将涉及的相关知识引入教学中,使学生拓展视野,并逐步学会联想,将各科知识有机的结合一起,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将其他学科的知识融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中。
2.灵活的教学手段。
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将情景、趣味问答、竞猜、辩论、小品、板报、制作教具等形式引入到教学中,将各种门类的知识、技能以生动的表现形式表现出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愿意参与其中。综合性学习的目的就是要将各科的知识融会贯通,使学生系统的,寓教于乐的进行学习,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对具体的问题或课程提出鲜明的主题,并设立主题特色,采取多种方式来进行教学。教学中注意要全员调动,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其中,都能够扮演相应的角色,都能够获得对综合性学习的体验。逐步引导学生把已有的学习资源,华为自身的学习经验。
3.引导的教学思路。
语文综合性学习要求学生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对于课程能够通过合作,研究探索并依靠自身或团队的力量来完成任务,教师应该多让学生自己组织,成为活动的主任,而教师则扮演裁判、引路人的角色,参与或者帮助学生进行合作或完成任务,积极引导,使师生双方更加信任,互相尊重。如果缺乏教师的指导,活动容易陷入无目标的状态,或者活动偏离主题。一是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制定学习的目标。制定目标要注意目标不要过高,力求跷跷脚即可够到,目标不宜过深,过深则涉及面较广,学生不宜把握,目标的设定应当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准,根据学生的综合水平,综合能力来设定学习目标,教学的重点要放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学习兴趣,不宜操之过急,更不宜揠苗助长。二是任何活动要制定详细的执行措施及执行计划。制定详细的执行措施,以确保活动的顺利执行,将每项措施落实到每名学生身上,要求每名学生能够完成自身的任务目标,通过全员的共同努力来完成目标,在活动安排方面,要制定推进时间,按照具体的时间段,分配的执行措施或者推进程度,以确保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并且让每名学生能够明确在什么时间,干什么事情,达到什么效果,取得什么成绩,在活动中要注意灵活性,要根据实际需要作适当调整,不能增加学生负担。
综合性学习的课程目标,并不是单指知识或技能水平的提高,也不是单纯的素质拓展,而是通过活动提升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及实践能力,结果固然重要,但是综合性学习主要强调的是对过程的体会,通过对过程的把控、体会,追求通过过程的体会,改变学生的学习素质。同时对教师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结果,而且关注学习的过程。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管窥》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浅探的论文(热门17篇)篇十四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在新一轮的新课改浪潮中出现的新鲜事物,该课程模式主要是针对当前语文教育过程中存在的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学生情感的培养和体验、注重教师的一味指导而忽视学生自主性培养等一些问题提出来的。该课程自提出以来,在课程编写者和语文教师的不断实践与探索下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也积累了很多有益的经验,尽管如此,语文综合性学习也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样那样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和学生们学习的步伐,降低了语文课程学习的效率。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指对语文知识的一种综合性运用。作为语文课程中最为核心的两个主体:写作和交际,通过语文综合性学习这一中介作用,便可以很好地将这两者结合起来,从而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同时,该课程可以使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达到一种有效、完美结合的状况,并将语文知识很好地融入进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中,从而培养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外界的教育环境极大限制了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正常进行。近些年来,虽然国家将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摆在了至关重要的位置,不可否认的是,一些教师对此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引起了他们极高的重视。但是现行的中考制度、高考制度,教师、学生、家长等面临的升学压力,又将语文综合性学习埋没在了正规的语文学科教学中。在这样的语文教学环境下,学生们自然会将学习的重心放在语文技能技巧的学习上,从而忽视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正常进行和开展,也不利于学生人格的完善、能力的培养和潜能的开发。
综合性学习课程利用具有狭窄性、活动安排具有单一性,由于综合性学习是一个新鲜事物,因此无论对于有经验的老教师,还是对于新教师来说,怎样利用课程、是完全依赖课程还是进行自我创新课程、怎样进行活动的安排都存在一定的疑惑性。因此,一些语文教师仅仅依赖语文课本中提供的教材内容,从而将综合性学习上成了正规的语文课,透露出了课程的呆板,这也完全忽视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重要地位。
另外,在综合性学习的活动安排上存在单一的缺点。由于语文教师被繁重的教学负担所附着,在开展综合性学习时,便没有想办法采取新颖、灵活的方式进行,这也没有迎合学生们好动、活泼的天性,单一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们对此提不起多大的兴趣,从而也限制了该课程的创新。一些综合性学习的活动设计,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过程中,由于教师没有对该课程实施的难易程度进行一个很好的衡量,这便会导致过难或过易情况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在《生存夏令营模拟招聘》这一课程中,有些学生根本没有参加过夏令营活动,或者也没有看过类似的节目,在该活动开展过程中,学生们会感到无从下手,这便是没有结合学生们的实际情况而进行的活动设计。对于综合性学习的开展一些学生存在不端正的态度。
在综合性学习开展过程中,一些学生抱着玩的心态,另一些学生抱着学习这种课程浪费学习时间的心态,这些不正确态度的存在也严重阻碍了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即使开展了,学生们也没有做到全身心的投入,这也便会使得综合性学习的独特作用发挥不出来,也不会提升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针对以上在综合性学习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进行解决:改善综合性学习教学环境,提高大家对其的重视程度。教学环境是从一个宏观层面来进行论述的。教育界的相关部门和人士,应在社会上、学校中大力宣传综合性学习活动,对于具有内容、如何选材以及如何具体开展,编拟一个指导性文件,作为语文教师开展这项活动的指路明灯。另外,可以组织开展一些大型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以提高大家对其的重视程度,优化该课程的生存环境,从而与语文学科教学一道共同促进学生、教师语文素养的提升。拓宽视野,充分开发、利用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资源和合理安排多元化活动。当前教育部门编写的综合性学习课程只是作为一个指导文件,这样的文件不可能涵盖所有地区、所有学校所独有的特殊性,因此便需要教师在保证综合性学习活动开展大方向不变的同时,结合当地学校的实际情况,拓宽视野,进行综合性学习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学习的资源可以扩展到当地文化、民情风俗、社会现象等方面。例如:在《说不尽的桥》这一课程中,不应该仅局限于现存的历史最古老的赵州桥、最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武汉长江大桥等,教师应该结合当地的所存桥梁,带着学生们亲自到桥上看一看、摸一摸,从而引导出学生自己眼中的桥梁,激发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另外,在活动的安排上,不应仅局限在教室这一狭窄的空间安排活动,可以通过走出去等方式进行,让学生们在现实生活中、大自然中领悟语文知识的魅力。例如:在讲到《马的世界》时,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到动物园实地对马进行观察,也可以组织开展关于马的成语接龙,也可以开展主题板报或进行有关马故事的比赛等形式进行,相信在多元的活动中,学生们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体验。综合性学习的活动设计要结合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在综合性学习的活动设计中要紧紧结合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多角度、多方位综合考虑学生们的年龄特点、兴趣所在、学习情况等,设计出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操作性强的、学生们感兴趣的活动进行。例如:在《让世界充满爱》中,可以结合班内伙伴的实际情况,通过了解班内存在困难的伙伴,大家一同想办法,为其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方法,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学生们知道采取哪些活动、如何具体行动,这在锻炼学生们的具体操作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们的爱心和同情心,也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应该端正学生们对综合性学习的态度,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只有端正的态度才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才可以提高他们各方面的能力,从这一方面来说,学生们端正的学习态度对于综合性学习正常的开展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接受和发现是提升学生们素养的最为关键的两种方式。接受是最普遍的方式,但是随着教学方式的逐步发展,越来越注重发现的学习方式。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己探索问题,会获得亲身的、深刻的体验。因此,在综合性学习开展过程中,教师应努力培养、主动引导学生了解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特点,从而最终能够自觉、主动地去学习。例如:在《古诗苑漫步》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自己曾经学习过的古诗进行分门别类,或根据诗中表达情感的不同、或根据诗中描写景物的不同,通过对诗的分类从而再一次体味诗人表达的感情,并进行深情朗诵以起到一种升华的作用。
4:结语。
针对当前初中语文在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社会各方面都应该转变思想观念,从而提高对综合性学习的重视程度,另外还要具体针对开展过程中存在的教材利用、活动的设计等等采取具体的解决对策,从而促使综合性学习活动更为积极、有效地开展。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浅探的论文(热门17篇)篇十五
通过此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研究开题论证会和名著导读教学展示课的学习,我感触颇多收获颇丰,开题论证会的精心组织和选手们的精彩表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耳濡目染,如沐春风,这次活动是对我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一次全新洗礼,让我对语文综合性学习有了重新的认识,以此,我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对语文综合性学习进行了新的定位,将自己的几点收获和感受表述如下:
一、关注学生经验,探究学生心理,制定名著导读方案。
我们在指导学生阅读名著之前,对学生阅读名著的现状(包括阅读的兴趣、爱好、知识面、阅读的深度等)作一个全面的调查,例如:在今天的名著导读教学展示课中的刘慧君老师在《水浒传》的教学中,课前对学生阅读水浒传做了一个摸底调查,并且还制定了表格。这种先调查后教的方式,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只有把课前的功夫做足了,才能把握学生最感兴趣和最想研究的东西,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放矢,有所作为。同时,通过这种问卷调查的形式,也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即尊重了学生的选择,同时也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二、初读感知,教师引导,明目标。
列弗游记》中,教师点拨阅读方法,泛读资料中的部分内容,讲你最喜欢的故事。
三、活动操作,规范指导,方法引领。
1)资料收集,教师既要挖掘书本上的学习资源,更要结合本校、本地的实际,让学生自主的设计、收集课外学习资源。拓宽视野,增长见识。
2)资料的整理归纳,分门别类
3)合作交流,展示成果,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形成结果和结论,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可以通过,作报告、讲故事等多种形式诠释他们自己对名著的理解与认识。
4)最后我们在开放性的基础上,将学生的认识,用笔的形式将其记录下来,同时也作为一种作文积累的素材。
一项这门课程的学习,使我改变了以往的传统观念,更新了自己的对《新课标》的认识。现将此次学习的收获总结为以下几点:
重新认识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明白了教师应处于什么样的角色。
1、在教学中,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合作者。
首先合作者要有共同的目标,明确的目标,能使合作者形成合力执著的去追求。合作者集思广益——凝成合力的智力支持,合作者积极参与——凝成合力的行为保证,合作者相互体谅——凝成合力的情绪协调。如在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合作,要用明确的.教与学的目标来指引,要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纬度的准确定位,让师生都积极踊跃的参与到课堂的探究中去,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成长的乐园。
为全面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把“语文综合性学习”纳入语文课程结构体系之中,而且与识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相并列,构成语文课程内容的组成部分,起到培养初中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性。新课标明确综合性学习是为了拓宽学习空间、增加实践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为原则。探讨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及探究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着力于研究更加切合初中学生的教学方式,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2、教师要发挥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本来颇具魅力较为完美的一件艺术品的教学,变成了一次冷冰冰的解剖,使学生得不到艺术的享受和熏陶,久而久之,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兴致索然。因此,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首先注意用教师的“导”,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适当的时候引入竞争机制。在竞赛中,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会得到极大限度的调动,大家都在“其乐无穷”的情境中学到了知识。让学习成为一种乐趣。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浅探的论文(热门17篇)篇十六
我们在教育局领导的正确指导下,通过我校的课题研究小组的同心协力,分工合作下,在相关班级学生的积极配合下,我们在《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课题研究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语文教学质量达到稳步地提高。下面,我们就我们的课题研究所得的体会向上级领导及同行们做出汇报:
一、统一“在语文教学中留给学生口语交际的空间”这一思想、采取发挥个性,合作交流,总结成效的措施,共同完成《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课题研究,使我校语文教学质量稳步地提高。
自从接受《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这个课题研究以来,我们学校非常重视,坚持花费一定的财力、物力,确保口语交际的顺利进行。特别是在曾红斌副校长和罗汉雄主任的带领下,我们经常从网上查找相关的资料,坚持每一位课题研究成员上好公开课,利用每单周星期四下午4:30到5:30这一个小时的时间进行专题研究。为了更好地评价教学效果,我们每位课题小组成员在学期结束时完成好一至二篇论文,一个课堂实录,一个案例分析,制作相关的课件形成资料库,在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进一步地促进我校语文教学质量稳步地提高。
二、在识字、阅读、习作的语文活动中,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实实在在的评价相结合进行语文教学,取得喜人的成绩。
(一)在识字教学中,通过创设情景,发挥学生的个性潜能,让学生在找生字中交往,让学生在认生字中交流,让学生在评价中交际,培养了学生自己识字的能力。
我们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坚持让学生在找生字中交往,让学生在认生字中交流,让学生在评价中交际,创设交际的情景指导识字教学。我们总是让学生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识字的?”,然后着重同学生一起交流积累识字方法,同时进行师生、生生互评的评价手段交际,达到正确识字,总结了许多方法:如,陈运兴老师教学“哲”等字时,学生根据它的结构特点,上面是“折”,下面是“口”记字;又如,黄菊梅教学“槐”字时,学生想到了“愧、魂、魄”等字进行辨析识字;再如,罗汉雄老师教学“骂”字时,学生说出了“一匹马上两口袋”这顺口溜进行识字。
特别是我们在曾红斌副校长的指导下,采用多样化、具体化的评价语言,收获更大。如古秀花老师在教学《两只狮子》一文进行师生评价时,当她听到学生说认识“困”字时是“他看到‘木’字宝宝被四条墙围住了,没路可以走出去”时,她的评价是:孩子,你观察得真仔细,还会编出那么好听的故事,你的想象力真丰富。又如,进行生生互动评价时,她教一位学生读“浓”字时,这位同学声音较小,她提出请大家评评时,一位学生是这样评的“你读对了,不过声音小了点,能读大声点吗?”多好的评价呀!我们就是通过这样的形式识字教学。现在,学生的识字能力得到了提高,不用怎样教,学生已能自学生字了。
(二)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多种手段开发语文资源,采用朗读交流、问题质疑解疑交流、话题交流等形式进行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1、课前预习,开发语文课程资源。
我们在完成每篇课文教学时,总是先让学生通过学过的课文,在课外读物学到的知识,通过上网、到图书室查找相关资料,为学习课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黄菊梅教学小学语文第九册《再见了,亲人》一文,由于学生对抗美援朝的故事不了解,我们便让他们问家人或上网找资料,实践证明,学生由于了解相关背景后,学习效果好。
2、朗读交流,学生读书水平明显提高。
我们注重朗读指导与交流,每教学一篇课文,我们总是通过多种形式训练学生把课文读好。如,罗汉雄老师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自己试读,提出不懂的字交流,解决读音障碍,把课文读正确;然后通过自由读,把课文读流利;再进行小组、个人表演读,再次进行声音的高低、速度的快慢、标点的停顿等方面交流,读出课文所表达的感情。经过实践,学生的读书热情高涨了,读书水平提高了。
3、在阅读教学中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在质疑解疑中加强口语交际能力,学生学习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浅探的论文(热门17篇)篇十七
现代文导读导写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活动的总和;是学生主动与教材、与教师、与同学、与环境等相关课程要素进行互联互动、共生共创、整合构建的“生态系统”。我们也正是在充分认识、理解新课程实质的基础上,认真分析调查在教学中学生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在广泛听取了科任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下,决定从改变学生固有的学习方式方法入手,遵从新课程理念,着手研究、试验新的课堂教学方法,特此向学校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提出课题立项,并着手进行细致的工作。我们的课题研究计划分为三个阶段:起始准备阶段,搜集相关理论知识,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确定研究方向,开展广泛的调查,写出调查报告;课题实施阶段,拟定研究方案,进行课题探索研究,开展课题研究的研讨活动,进行阶段总结,适当调控;课题总结阶段,有关教师写出总结、研究报告。下面把我们课题研究阶段工作做个小结:
一、以理论学习为抓手,奠定改革教学方式方法的基石。我们认真组织课题组研究成员学习《新课程标准》、《语文教学与研究》《江西教育》等关于学法指导的内容,同时要求每位教师要用好自己征订的教学参考资料,并做好学习笔记。构建新型课题教学模式,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指导学生培养、形成良好的学习方式方法,关键在教师。我们身处九江市的普通中学,教学条件相对滞后,那么转变教师的思想,转变教师的旧观念,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是适应时代的发展,促使本项研究能够顺利实施的前提和有力保障。
1.教师要从授课者转变为促进者。我们利用集体教研的时间,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并进行理论学习交流活动。着重让每一位教师深刻理解新课程理念下的知识观,学生观,学习观,评价观,教学观。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转换自己的角色,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重新审视过去的、陈旧的“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重分数,轻能力现象。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课堂教学的关键就是如何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式方法,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自由发展,使学生能够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发现,去观察,去思考,去探究,去实践,去交流,把他们全部的身心都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2.教师要从执教者转变为研究者。我们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经常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研究、改进,反思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材把握,教学过程等;分析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积极性,学生的个性等诸多方面的特点。并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实践,摸索,探究,尝试,逐步养成一种自我反思,自我设计,自我研究的自觉行为习惯。教师中无论是年青教师还是中年教师,都有了一定程度的进步与提高。但是仍有部分教师顾虑教学成绩,顾虑教学任务能否完成,在前进步伐上还是有些迟缓,还应该鼓励他们要积极面对新形势,新教育,新理念,尽量向年轻教师跟进。
二、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积极探索指导学生学习方式方法的有效途径。
1.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气氛。教师要尝试改变以往教学中冷淡的师生教和学的关系,要加强师生双方感情与信息的交流与沟通,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敢于发言,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教师要放下架子,融自己与于学生当中;教师就必须仔细钻研教材,深挖教材中的可操控内容,创设主激励学生的情境。另外,从课型上也做了一些不同程度的改革,如表演情节,竞赛型,实践活动型。这样的课型,给学生创设了上进的,富有挑战性,激励性的氛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能够,也可以自觉主动地去探究学习内容,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2.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我校教学资源相对比较充足,有语音室,多媒体电教室,微机室等多个功能室,要求专任教师必须常用,用好自己负责的各室;要求各位任课教师在教学内容适宜的情况下,尽量制作课件,幻灯片,上好电教课。形象、直观甚至动画式的课堂教学牢牢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并且极大的,有效地利用好四十分钟,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为龙头,示范优秀教学方法。邹月英老师的语文课,生动活泼,学生学习劲头高涨,教学效果明显,获得了九江市初中语文优质课大赛一等奖,极具推广价值。市教研室、庐山区多次组织她的观摩课,我们也紧紧抓住这样的学习机会,让极可能多的教师去观摩她的课,学习她的教学方式、方法,借鉴适合本学科教学的经验,活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