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在培养幼儿的好习惯和良好行为规范方面要加强引导和教育。希望大家能够通过阅读以下幼儿园小班总结范文,了解孩子们在这一阶段的成长轨迹。
学舞蹈一休哥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热门16篇)篇一
1.能参加活动,初步产生亲近老师、接纳同伴的情绪。
2.能随着音乐有节奏地扭动身体,体验身体接触的快乐。
1.活泼欢快的音乐,如《健康歌》的伴奏音乐。
2.一处较大的场地。
3.毛毛虫毛绒玩具。
1.扭扭抱抱。
――教师出示毛毛虫毛绒玩具,表演扭扭虫扭动的样子。
――请幼儿观看教师用肢体动作表演的扭扭虫。
――请幼儿用肢体动作模仿表帧?br ――带领幼儿跟随音乐有节奏地扭动全身,教师在每一乐句结束处拥抱每个幼儿。
2.爬爬碰碰。
――教师伸出食指、中指,随音乐节奏“爬”到幼儿身上,如“爬”到幼儿的背上、肚子上、屁股上等。
――在音乐声中,引导幼儿边念“扭扭碰呀,扭扭碰呀,扭扭屁股碰一碰”,边互相碰一碰,体验身体接触的快乐。
――音乐一停,每个幼儿摆出一个动作造型。教师可以适时地给幼儿拍下照片,作为入园留念。
1.在活动中,幼儿能自然地接受老师的拥抱、同伴的碰触,这十分有利于幼儿产生亲近老师、接纳同伴的情绪。
2.应关注那些不愿意参与的幼儿,如幼儿实在不愿加入,亦不必勉强,可让其自由旁观。
3.若没有现成的毛毛虫毛绒玩具,可用自制的毛毛虫指偶代替。
学舞蹈一休哥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热门16篇)篇二
教学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理解歌词内容,并较自然地进行歌唱。
2、能在歌曲结束时,及时模仿动物叫声或用语言对问句作出相应的回答。
3、不愿意做懒惰虫,乐意做一个勤劳的孩子。
活动准备:
一只毛茸茸的小鸡玩具,幼儿用书人手一册,座位排成“圆形”,并玩过“点兵点将”游戏。
活动过程:
一、音乐活动《蜜蜂做工》。
驾驶带领幼儿随着音乐从活动室外面飞进教室,并在教室里边唱歌边表演《蜜蜂做工》。
二、玩“点兵点将”游戏。
(1)教师出示小鸡玩具,问小鸡:“你是小小鸡,你是一只小小鸡?“(小鸡没有回答)。
(2)组织幼儿讨论:你们能帮助小鸡回答吗?(如:小鸡发出叽叽叽的声音,就表示回答)。
(3)教师边用《懒惰虫》歌曲旋律唱问:你是小小鸡……“边逐个对座位上的幼儿点小鸡。歌曲唱完,被点的最后一名幼儿站起用“叽叽叽”叫声表示回答。
(4)由幼儿建议,教师边唱其他小动物边点兵点将,鼓励和表扬幼儿大胆地利用相应的叫声进行回答。
三、学唱歌曲《懒惰虫》。
(1)看图片,并用语言表现对懒惰虫的理解。“懒惰虫是什么样的人?”
(2)边玩游戏边听教师范唱,理解歌词内容,教师边唱边点人,唱完后提问:“懒惰虫什么地方痛?”
(3)倾听教师第二遍范唱,然后讨论用什么动作表示一身都是痛。(如牛动身体,双臂抱紧等)。
(4)用手指两拍一下做点人动作,边跟随教师学唱歌曲。
四、游戏《懒惰虫》。
(1)学习用语言和动作,坚决大胆地表现对懒惰虫的否定。
教师:你们是不是懒惰虫?幼儿:我不是懒惰虫。
(2)介绍游戏玩法:教师或幼儿扮演点人者,边唱歌边点数寻找懒惰者,当歌曲唱完后,被点到这,必须站起来,大声地否定:“我不是懒惰虫。”
(3)讨论活动:你喜欢懒惰虫吗?为什么?激励幼儿争做个爱劳动的好孩子。
学习歌曲:
1、以故事理解歌词:刚才毛毛虫和大树爷爷做挠痒痒的游戏,可开心了!咦,有一条毛毛虫还在睡懒觉呢,大家都去叫它:“醒来啦,太阳出来啦!”可是它却说:“哎哟,我眼睛痛,我的肚子痛,我的一身都是痛。”大家怎么叫他都不愿意起床,不愿意做事请。大伙儿生气了,就叫他“懒惰虫”。大树爷爷笑眯眯:“别着急,我来试试。”
2、清唱示范歌曲。
五、情景游戏。
唤醒小动物。森林里的小动物都不肯早起,爱睡懒觉,你们愿意去帮助他们吗?
活动反思:
歌曲《懒惰虫》诙谐、幽默,旋律流畅,歌词生动,适合小班幼儿。歌曲虽然以“反面形象”出现,但他的教育意义是很显现的,教育孩子做一个勤奋的人。“勤奋”的概念很宽泛,对于小班孩子的理解有难度,想到班级中有一部分孩子早起的现象,因此,我把音乐中的“懒惰虫”特指为不愿早起,具有了明确的指向性,更符合小班幼儿的生活经验。为避免歌曲中“反面形象”的负面影响,我又赋予歌曲《懒惰虫》一个特定的功能,即“唤醒功能”,大树爷爷轻轻一唱,爱睡懒觉的毛毛虫就起床了。多神奇,一首歌变成了一个好办法。基于这两个重新赋予的特指,就可以情景自然贯穿活动始末,有了反复吟唱的理由,自然地激发了孩子不当懒惰虫的想法,同时帮助孩子感受体会了歌曲的诙谐情趣。
新授歌曲必须要有七八遍的反复跟唱,才会被孩子接受熟悉。单调机械的模唱显然是不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内驱力,因此在清音跟唱后,我设计了游戏环节“唤醒小动物”,引导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自然学会歌曲的吟唱。孩子幼儿都沉浸在“帮助唤醒”的角色中,尽情地反复自觉地吟唱。对他们而言,已经不是在学唱新歌,而是在游戏。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学舞蹈一休哥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热门16篇)篇三
1、初步学会舞蹈,激发幼儿对跳舞的兴趣。
2、能按音乐节拍做动作,初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3、学习基本动作"踵趾步"。
1、布置环境:小树林
2、老虎头饰两个,音乐《两只老虎》。
一、幼儿学小鸟飞律动入室。
二、练声曲:师生问好,要求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
三、复习歌曲:小兔与狼,要求有表情地演唱,并大胆表演。
四、幼儿学习舞蹈:两只老虎
1、欣赏音乐,学唱歌曲。
第二遍:幼儿整首跟唱歌曲。
2、以情景"两只老虎在树林里跳舞"引出主题,激发幼儿兴趣。
(1)播放音乐,"两只老虎"在跳舞、(由两名教师表演)
(2)幼儿欣赏后,提问:你们刚才看到了两只老虎在干什么呀?(它们在跳舞)它们是怎样跳的?(幼儿自由模仿动作)
4、引导幼儿学习舞蹈。
师:小朋友,老师跳得像不像啊?你们想不想也来学一学?那你们要先学会一脚的本领,先看老师做一遍。
(1)教师示范基本动作--踵趾步。
(2)幼儿练习,重点指导幼儿左脚脚跟点地,右脚膝盖弯曲,上身挺直。
(3)教师清唱歌曲,引导幼儿完整跟跳舞蹈动作。
(4)幼儿听音乐,有表情地完整跳一遍舞蹈。
(5)分弟弟妹妹请幼儿表演舞蹈。
(6)让幼儿邀请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一起随音乐舞蹈。
五、幼儿随音乐开火车律动出室。
师:时间不早了,我们一起开火车把老虎送回家吧!
学舞蹈一休哥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热门16篇)篇四
活动名称:
这是小兵。
活动目标:
1、感知歌曲雄壮有力的特点,能情绪饱满、动作有力、合拍的进行表演。
2、在感受歌曲特点的`基础上尝试依据歌词创编动作。
3、激发向解放军叔叔学习的愿望。
活动准备:
初步欣赏和感知歌曲、红色五角星头饰若干、课件、录音机、音乐磁带等。
活动过程:
1、教师:“小朋友你们喜欢解放军叔叔吗?解放军叔叔都有什么本领?(他们是怎样做的?教师引导幼儿模仿)2、游戏“这是小兵”:教师与幼儿头戴“军帽”,教师整队并发出口令,与幼儿一起随音乐有节奏的模仿解放军的各种动作进入活动场地,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教师出示课件,根据幼儿已有经验进行表演。
1)教师引导幼儿根据歌曲内容进行模仿表演。教师提问:刚才小朋友都模仿解放军叔叔做什么动作了?(教师将歌词内容串起来引导幼儿按歌曲节奏边说歌词边表演)。
2)启发引导幼儿表现出歌曲特点:
教师:解放军叔叔面对敌人他们害怕吗?他们很勇敢,我们应该向解放军叔叔学习,不怕困难,做一个勇敢的孩子!那我们怎样表现他们很勇敢呢?(教师引导幼儿动作有力来表现解放军的勇敢与威武)2、创造性表现:
1)启发幼儿进行创编,并在此基础上逐步过渡到随音乐合拍地做动作。
教师:解放军叔叔还用什么武器进行作战?他们怎样做的?(让幼儿模仿,并带领幼儿根据创编的动作进行完整表演,并引导幼儿能动作有力、精神抖擞的表现舞蹈。
2)用不同形式让幼儿反复练习:如,个别表演、分男兵、女兵上前“操练”,引导幼儿相互评价。
教师:小兵们表现得真棒!走,咱们一起到操场上练练吧!(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出活动室)。
学舞蹈一休哥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热门16篇)篇五
3、休息片刻,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播放音乐,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模仿动作,让幼儿体验舞蹈带来的兴趣。
4、根据音乐的节奏节拍,不断的鼓励和引导幼儿跟随教师跳2---3遍,初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5、 请幼儿上台表演给小朋友看。
活动小结:
【小朋友们真棒,一会儿爸爸妈妈来接我们的时候,表演给他们看好不好】教师引导幼儿收拾自己的物品准备下课。
学舞蹈一休哥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热门16篇)篇六
活动目标:
1、能安静地倾听音乐,听辨大雨和小雨不同的音响效果,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大雨和小雨。
2、在表演时不与他人相撞,并喜欢向别人学习。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5、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音乐素材、太阳牌,乌云牌,雨滴牌。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小雨滴》。
“宝宝们好,我是雨滴姐姐,我们一起来玩游戏吧。”
二、导入。
1、出示“太阳牌”:这是谁啊?太阳公公挂在天空中,天气好不好?忽然,一阵风吹过来,呼……哎呀,谁来啦?(出示乌云牌)大乌云飘来了,天要怎样了?天空下起雨来了。(出示雨滴牌)。
2、那雨滴是怎样落到地上来的?听,沙沙沙,沙沙沙,这是什么声音?(下小雨的声音)听,哗啦啦,哗啦啦,这是什么声音?(下大雨的声音)。
3、雨滴姐姐给你们带来了好听的音乐,一起来听听到底是什么声音?(放录音:大雨的声音,小雨的声音)你刚才听到了什么声音?(再次放录音,进行分段欣赏)。
4、那雨滴是怎样跳着舞落下来的呢?(请幼儿自由跳)这个宝宝跳地真好,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多请几名幼儿上来表演)。
三、音乐表演。
宝宝们,现在,我们来听着雨声来跳舞喽!听到是沙沙沙下小雨的声音就做轻轻下雨的动作,听到哗啦啦下大雨的声音就做大雨点哗啦啦落下来的动作。
四、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我们在活动中所看到的,是幼儿通过一系列循序渐进的活动,在音乐、舞蹈、语言、创造、合作等方面获得的.综合发展。这样的高质量的发展,是教师精心培养的结果。同时,也正是因为有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在这次活动中该班级的幼儿才能够有这样精彩的表现。
学舞蹈一休哥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热门16篇)篇七
1.通过观察图画使幼儿能够更深入的理解诗歌的内容.
2.通过对诗歌的理解和朗诵,能够用自己的话创编出新的诗歌或说出完整的句子.
3.激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去关心和帮助他人.
二.活动准备。
为了生动的体现诗歌的内容,我准备了一个挂图帮助小朋友们理解诗歌.
三.活动过程。
1.语言导入,引发幼儿听的兴趣.
dd设计提问:通过自我介绍---秋风姐姐,以及带来的一幅画,引发幼儿讨论回答提出的问题----图画中有什么呢?小布娃娃在做什么呢?怎么帮助布娃娃呢?为什么要轻轻的盖被子呢?布娃娃要是知道了谁帮助她,她会怎么样呢?(鼓励,帮助幼儿对所提出的问题做出回答,并对答对的幼儿进行表扬.)。
2.以字宝宝的形式引出诗歌.供幼儿欣赏,目的是让他们对诗歌内容有所了解.在愉悦的气氛下进行识字教学.
3.通过老师领读,师生齐读,生齐读等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理解诗歌内容.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要指导幼儿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并纠正幼儿在朗读过程中所出现的错误.
4.做游戏---句子接龙.以此来巩固所学的诗歌.在幼儿掌握了诗歌内容的基础之上,引导幼儿做句子接龙的游戏.检查幼儿是否完全掌握了所学习的诗歌.(鼓励,帮助幼儿完成这个游戏,并对幼儿提出表扬.)。
5.进行讨论,仿编诗歌.目的是让幼儿发挥想象,联系实际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让幼儿在探索中自主的学习,突破活动的难点.(鼓励帮助幼儿进行仿编诗歌,提高幼儿的实践能力.)。
6.活动延伸。
纲要中提出:“为幼儿创设展现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及满足他们交流成果的愿望。”因此,我请幼儿把自己仿编的诗歌展示出来,让他们相互欣赏,相互仿编,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并从与他人的交流中获得有益的经验,让每一位幼儿得到提高.
四.活动总结。
总结这节课所学的诗歌,表扬幼儿在这节课的表现,并鼓励幼儿在课后给爸爸妈妈进行表演,同时要教育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要主动的去关心和帮助别人,全面的提高幼儿素质.
学舞蹈一休哥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热门16篇)篇八
一、游戏“小手变变变”引起兴趣1.老师:小朋友,我的小手会变魔术哦,看我变了什么呀?(小鸡)再看看这次变什么呢(蝴蝶)。
2.那你们的小手会变什么呢?(引导幼儿发挥想象)。
合着音乐的节奏,引导幼儿扮演不同的动物来表现手部舞蹈。
老师:原来你们的小手能跳这么好看的小动物舞蹈呀。
三、倾听音乐,熟悉音乐旋律教师:今天我还带来了一段音乐,请小朋友来听一听,在这音乐里是谁在跳舞。
1.教师播放一段音乐,幼儿自由发挥相像。
提问:你觉得这段音乐里,是谁在跳舞呢?
2.教师出示袜子小鱼:这是小鱼在跳舞。
3.小鱼是怎么跳舞的呢?幼儿完整欣赏一遍。
问:小鱼怎么跳舞的呀?
四、学习小鱼游,感受新奇,快乐感。
1.小朋友徒手跟随音乐表演一遍。
2.小朋友戴上袜子,跟随音乐表演一遍。
五、创编小鱼游动作。
1.请个别幼儿尝试。
2.倾听音乐单手表演小鱼游两遍。
3.倾听音乐尝试两只手表演小鱼游一遍。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
学舞蹈一休哥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热门16篇)篇九
(一)、教学工作:
进批改确的站立、压脚背跪坐的姿势;能自由地、兴奋地随教员进修舞蹈;熟悉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头、颈、肩肘手、跨、脚尖、脚背、脚跟等)。
熟悉身体动作分化:1-8:用手边指各部位边高声说,头头-胸胸-肚子肚子-头胸肚子2-8:一再一次。
3-8:肩肩-肘肘-腕子腕子-手手(摆布各一次)。
4-8:跨跨-膝盖膝盖-脚腕脚腕-脚脚。
5-8:双手向左旁平伸,一再一次。
6-8:前伸手,垂头-后伸手,仰头。
7-8:左前方-右后方(双手平伸)。
8-8:一再一次。
(二)、家长工作。
1、交待上课时刻7:00-8:30,请家长提前十分钟来园,可进教室不美观磕暌棺儿表演。不要在门口观望,以免影响幼儿情感,家长要坚持送幼儿来园上课。
2、每次上课带舞蹈鞋、舞蹈裤、汗衫,来园时换好。筹备一瓶水,工具放在固定的处所。
学舞蹈一休哥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热门16篇)篇十
(一)、教学工作:
2、复习小舞蹈《两只山君》。
小律动《萤火虫》:前奏:双手随节奏拍手、颔首。
1-8:双手叉腰,双脚走小碎步,幼儿由两队酿成一队。
2-8:双手做小鸟飞-身体由1点侧向3点,一再一次。
间奏:双手随节奏拍手、颔首。
后四个八拍一再一次。
(二)、家长工作。
1、请幼儿在家长面前表演《两只山君》,请家长给以最年夜的鼓舞激励。
2、复习手部动作组合、腰部动作组合的正确姿势,及小律动《萤火虫》。
学舞蹈一休哥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热门16篇)篇十一
(一)、教学工作:
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勾绷脚、手部动作、腰部动作、正确的站立姿势、上课常规等。
2、复习小舞蹈《两只山君》,鼓舞激励幼儿在世人面前表演,进行分组表演,给以幼儿最年夜的鼓舞激励,培育幼儿的自抉择信念。
小舞蹈《两只山君》:前奏:双手随节奏拍手、颔首。
3-8:双手五指张开遮眼,伸左脚做踵趾步;
4-8:手按节奏拍手后双手打开,伸左脚做踵趾步(一再一次)。
间奏:重点操练脚尖脚跟踢步一再一次。
(二)、家长工作。
1、请家长回家鼓舞激励幼儿在世人面前表演《两只山君》,并给以最年夜的鼓舞激励。
2、复习手部动作及腰部动作。
学舞蹈一休哥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热门16篇)篇十二
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水平,我把活动目标定位于:
1、能愉快的参加舞蹈表演,体验舞蹈的乐趣;
2、学习舞蹈基本动作:扩指划立圆、旁踵步半蹲、蹦跳步,并能结合音乐创编舞蹈。
三、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对小狗的形象、生活的了解; 。
2、物质准备:舞蹈《小狗汪汪》课件教师的掌心画上笑脸。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二)、学习动作、表演舞蹈。
1、感受音乐,自主探究。
2、追随情景,快乐学习。
(1)、欣赏舞蹈、愉快模仿。
(2)、学习动作,积极表演。
以同样的方式引导幼儿学习旁踵步勾脚、扩指划立圆。
(3)、感受成功,欢乐舞蹈。
(三)、拓展思维,自由创编。
学舞蹈一休哥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热门16篇)篇十三
1.会唱歌曲,能根据歌曲内容做穿大鞋的模仿动作。
2.体验在活动中的有趣、快乐。
1.初步会唱歌曲《穿大鞋真有趣》。
2.给每位幼儿一双成人的大鞋。
1.复习歌曲《穿大鞋真有趣》。
幼儿和教师一起唱歌。
2.练习穿大鞋的动作。
幼儿穿大鞋边唱边走。
幼儿脱下鞋子,模仿出自己穿大鞋左右摇摆的样子。
3.完整地表演歌曲2―3遍。
4.幼儿穿上大鞋跟着音乐歌表演,体验活动带来的快乐。
1.在活动前让幼儿多次欣赏歌曲,并初步能跟唱。
2.多给幼儿表现的机会,在集体面前表演自己创编的动作。
3.请幼儿涂色“有趣的大鞋”。
评价:
1.喜欢演唱,并能初步表现歌曲的有趣。
2.能初步跟随音乐表现穿大鞋走路的动作。
[附]歌曲。
学舞蹈一休哥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热门16篇)篇十四
(一)、教学工作:
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踵趾步、盘腿坐、正确的站立姿势、上课常规等。
2、进修勾绷脚,要求幼儿双腿伸直并拢、双手轻放在身体双方,头向正前方看、背部挺直,脚尖随音乐节奏做勾脚-绷脚,提醒幼儿面带笑脸。
腰部动作组合分化:
前奏:手放在腰后,压脚背跪坐。
1-8:双手曲肘上下叠放在胸前,身体随节奏摆布摆。
2-8:双手前伸做放物状,双手翻掌后放在身体两侧。
3-8:一再第一个八拍。
4-8:手放在嘴边身体前倾,脚压脚背跪坐。
7-8:双手放在身体两旁,身体摆布摆动,身体面向1点。
8-8:双手合掌放在脸旁,做睡觉状。
(二)、家长工作。
1、请家长回家鼓舞激励幼儿在世人面前表演《两只山君》,并给以最年夜的鼓舞激励。
2、复习手部动作及腰部动作。
学舞蹈一休哥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热门16篇)篇十五
冬天到来,漫天飞舞的小雪花,在孩子稚趣又充满幻想的心灵中会别有一番感悟。本次活动意在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在理解歌曲内容的基础上,激发幼儿自主创编动作,鼓励幼儿进行富有个性的展示。集体欣赏、交流、协商,从而形成最佳的编排方案。
本活动集个人表述、小组交流、集体表演等多种形式于一体。充分调动每个幼儿参与创编、表演的积极性,体验创编的乐趣。活动设计力图突破学科领域界限,整合语言讲述、环境创设、交流互动、动作展现等各种形式,使整个活动形象生动、活泼有趣。
1、在熟悉理解歌曲内容的基础上,幼儿分组后引导他们大胆创编舞蹈动作,发展创编能力。
2、激发幼儿以快乐的心情和同伴协调一致的表演自己创编的集体舞,体验集体表演的愉悦,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重点:幼儿合作创编舞蹈动作,节奏准确、动作优美协调。
难点:幼儿在表演集体舞时能按队形和同伴自然愉快的交流。
1、在活动区投放有关下雪的图片、头饰等。
2、在活动室悬挂各色雪花吊饰。
3、事先让幼儿学会歌曲《小雪花》。
4、音乐磁带、活动标志小雪花。
1、师生交流对小雪花的感受,引出课题。
3、分组进行编舞,选出幼儿最喜爱的动作进行练习。
4、在幼儿舞蹈当中添加队形的练习。
5、对创编的舞蹈,鼓励幼儿用一句话来形容自己的感觉6、教师对本节课做出评价。
五、活动延伸:启发幼儿说出如果上台表演应需要什么物品如:服装、头饰等,并鼓励幼儿进入活动区自行制作。
学舞蹈一休哥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热门16篇)篇十六
一.设计意图:
以往幼儿学习歌曲都是先听音乐,再记忆歌词,所以在学习歌曲的第一课时,幼儿都不大会唱。本次活动,我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先让幼儿学习朗诵儿歌《小狗乖乖》,然后再让幼儿在多次感受乐曲的基础上,很自然地学会歌曲。
而且传统教育认为:小班幼儿学习创编歌曲是很难的事。但据我观察,与较大年龄的幼儿相比,小班幼儿在歌曲创编上更大胆、更富有想象。作为教师,应选择恰当的教材,提供幼儿学习创编歌曲机会,以免错过良好音乐创造性发展阶段。
二.活动目的:
1.在熟悉歌词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演唱歌曲,唱准休止符。
2.体验、表现小狗高兴、欢快的情绪和动态。
3.让幼儿初步学习创编歌曲。
三.活动准备:
1.小狗玩具一个、音乐设备、小狗头饰。
2.幼儿会按节奏朗诵歌词。
四.活动过程:
2.练声《大公鸡》。
要求幼儿第一遍唱出动物在哪里,第二遍师说出班上小朋友的名字,幼儿回答。
3.复习歌曲与律动:
(1)歌曲《不再麻烦妈妈》。
(2)歌表演《洗手帕》。
要求幼儿按节奏朗诵儿歌《小狗乖乖》。
(2)师播放音乐,幼儿在音乐伴奏下朗诵,并加上动作。
(3)师再次播放音乐,要求幼儿倾听乐曲,轻声朗诵,进一步熟悉曲调。
(4)幼儿逐渐熟悉曲调后,大声演唱。
5.幼儿学习创编歌曲。
(1)师出示各种小动物的玩具,引导幼儿根据动物的名称创编。
(2)师示范,幼儿学习创编。
6.幼儿歌表演《小猪睡觉》结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