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模板能够帮助教师系统化地组织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以下是一些精心设计的教案模板,它们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和展示课堂教学。
亿以内数的读法教案(模板17篇)篇一
学习目标:
1、能正确地读写三位数。
2、掌握三位数的组成,理解百位、十位和个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思。
3、进一步认识数位、数值的概念,培养基本的数感。
学习重难点:理解百位、十位和个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思,能正确地读写三位数。
课前预习:
读出你收集到的数据。
教学过程。
一、预习反馈。
1、出示学生课前收集的.数据,如:一年有365天。二年级全年段有260人。一台电视机908元。
(1)你能在计数器上拨出这几个数吗?请一生上台拨365。
(2)怎么写?怎么读?[板书:写作:365读作:三百六十五]。
师:你是怎样拨的?生:在百位上拨3个珠子,十位上拨6个珠子,个位上拨5个珠子。
说说365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
(3)读写260、908。(步骤同上)。
问:260、908中的0不写行吗?为什么?(不行,因为要用0来占位)。
2、做一做(69页)。
(1)读出下面各数,再说一说它们的组成。广场上有330只鸽子。天空中有580个气球。
(2)写出下面各数。有八百八十八人跑马拉松。这片树林有九百五十棵树。说说数的组成。
(3)问:写数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用0来占位)。
二、合作游戏、自主交流。
1、拨珠读、写数游戏。
(1)接下来我们来做拨珠、读数、写数的游戏。
(示范:一人拨珠,一人写数,一人读数,一个说数的组成。可随意哪一个开始。)。
(2)小组游戏:组内一人读数,一人拨珠,一人写数,一人说数的组成。
2、生活中的数。
(1)生活中有许许多多这样的数,请你把你收集的数与大家交流一下,并说说它的组成。
(2)师:同学们还收集了珠穆郎玛峰8848米、一台冰箱3200元钱、奥运会中有10000米长跑,中国人口接近13亿人。这些数比我们今天学的数要大,它们怎么读怎么写呢?我们以后会继续学习。
三、独立练习、拓展思维。
1、读一读:练习十五第1题。
2、写一写:练习十五第2题。
3、画珠子:练习十五第3题。问:为什么有的数位上没有拨珠子?
4、填空:练习十五第4题。(数的组成)。
5、拓展练习(数字谜)。
(1)一个三位数,它百位上的数字是最小的一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是个位上的2倍。
出示第2条信息:这三个数字的和是10。
(2)你能自己出一个数字谜吗?
四、完成《课堂作业本》第30页。
板书设计:
读数和写数。
写作:365260908。
读作:三百六十五二百六十九百零八。
亿以内数的读法教案(模板17篇)篇二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正确熟练地读出亿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了解计数单位和数位的意义。
教具准备:小黑板、投影片、数位顺序表。
教学过程:
3、小黑板出示:读出下列各数。
326801458005205000。
(要求:说出万级和个级上各有什么数,分别读作什么,然后再合起来读)。
1、学生说出计数单位和相对应的数位。
2、学生说出个级和万级。
3、学生读数:
32680读作三万二千六百八十。
145800读作十四万五千八百。
5205000读作五百二十万五千。
了解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
1、投影出示:分别说出下面每个数中的2在什么数位上,表示什么?
7265056245002845000。
2、说出下列各数是由几个千万、百万、十万、万组成的。5670007035000。
400800003000。
1、学生先讨论再回答:
72650中2在千位上,表示2个千;
5624500中2在万位上,表示2个万;
2845000中2在百万位上,表示2个百万。
2、学生讨论回答。
巩固练习。
1、小黑板出示:读出下列各数。
40500009008300038000400。
2、投影出示:
(1)56850549是()位数,最高位是()位,从左往右起,5分别表示()请读出万级上的数。
(2)在54后添()个0,这个数是五十四万。在63后添()个0,这个数是六千三百万。要把12345变成一千二百三十四万,应该()。在96中间添()个0,这个数才是九百万零六。
3、游戏:用0、1、3、5、7组成四个不同的五位数,再读出来。
1、学生先分级再读数。
4050000。
90083000。
38000400。
2、学生先分小组回答然后全班交流。
3、同桌两人组成数,另一人读数。
亿以内数的读法教案(模板17篇)篇三
教科书第2~5页的例1,例2,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一中的习题p1-5。
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
2.理解多位数的读法,在具体情境中,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多位数,体会并能阐述多位数读数的规律。
3.结合现实素材,使学生感受亿以内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4.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和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我评价和善于合作的能力。
1.重点:教学读万级的数。
3.关键:让学生熟练掌握数位顺序表。掌握数位的名称、顺序,进率关系。四位分级法以及数的组成等知识。并以万以内数的读法为基础,把个级读的方法推广到万级。能正确地读亿以内的数。
师准备计数器。
学生每人收集现实生活中有关万以内的及比万大的数的信息各两条。
一、复习。
1.请学生说说自己所收集到的信息,教师将其中的数据进行记录。
2.考考你:这些数你会读吗?(在万以内数据中选择4条:一般数、中间有0的数,末尾有0的数、中间、末尾都有0的数,让学生尝试读数)。
3.说说你是怎么读的?小结万以内的数的读法。
4.关于万以内的数,你还知道什么知识?
(1)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
(2)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如: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3)数位: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4)组成:例8030是由8个千和3个十组成的。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还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屏幕上随即展示我国20xx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及北京人口等有关数据。)。
同学们这些数据你会读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亿以内数的.读法,同学们有信心学好吗?
通过预习课文,你了解了亿以内数的哪些新知识?
先四人小组讨论,在汇报,师在黑板上作简要记录。
1.数位名称: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
2.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
边汇报边整理成数位顺序表:(略)。
3.计数方法:
用万作单位,一万一万地数,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由此得出: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要求学生在小组里拨珠数一数,然后请学生代表在全班进行示范。
4.分级方法: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都是一级。
(1)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个级,表示的是多少个一。
(2)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万级,表示的是多少个万。
(3)亿位和亿位以上的数位是亿级,表示的是多少个亿。
在数位顺序表上补充数位。
6.总结:把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他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一个数字所占的数位不同,它所表示的数的大小也不同。
7.练一练:
(1)一万一万地数,从九十六万数到一百零三万。
(2)十万十万地数,从七十万数到一百万。
(3)一千万一千万地数,从八千万数到一亿。(指名读,全班读。)。
(4)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万以上的数。(分小组读一读本小组成员收集的信息数据。)。
看来大家对亿以内数的知识了解得真不少,那么这些亿以内的数你们会不会读呢?
249624960000640700085000300。
1.学生试读。
2.全班交流。
(1)在出现不同答案时,鼓励学生各抒己见,阐明理由。教师适当点拨,指正。
(2)把每个数的读法用汉字记录下来,开展小组讨论:读数时有哪些规则?
(3)小组推荐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修正,最后进行归纳:
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读万级时,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读一个“万”字;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4)试一试:读出下面各数。
56900024600708000。
(5)向读得又对又快的同学取经,看怎样读起来更方便?学生可能提出以下几种方法:
数出最高位后,按照数位顺序往下读;
先分级,用虚线把万级和个级隔开,先读万级,再读个级;(可以进一步询问:为什么用虚线隔开呢?)标上数位再读。
肯定学生的方法,然后征求意见:你们会选用哪种方法呢?
[注重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往往学生会比我们想像中做的更好]。
五、巩固练习。
1.课本第9页的第5题:你能正确地读出第2页上的数吗?(先个别读,再同桌互读。)。
2.课本第8页的第2题:读出下面每组数。(重点是准确读出每一级中间,末尾有0的数。)。
[练习的设计需要更灵活,也要联系生活实际,应体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
六、课堂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或者有疑惑的地方?提问质疑。
亿以内数的读法教案(模板17篇)篇四
教学目标:
1、会根据数级正确写出多位数。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写出下列各数。
六千四百五十三四千零五十三百零六。
六百七十三五千四百九十三九千零五。
根据学生回答,明确写法:
(1)从高位起,按照数位顺序写。
(2)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没有数用零占位。
(二)学习新知。
1、导入。
(1)老师这儿有一些数据,同学们想听吗?
教师报数据,谁能把他记下来。
(2)教师报数。(学生尝试写数)。
二万六千四百六十三六百七十三万五千四百九十三。
五十万六千七亿零二十万。
方法:从高位写起,哪一位上数字是几就写几。
(4)教师:每次都借助数位表,方便吗?让学生说说还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
学生活动,讨论方法,教师巡回,了解讨论情况。
讨论方法:充分让学生说。
小结:从高位写起,一级一级的写,哪一位上数字是几就写几。做好后一定要用读数的方法进行检查。要分级。
2、练一练教师报,学生写数。
四百三十二万六千七百九八。
七十五万四千三百七十五。
六千五百八十四。
二亿五千四百三十一万五千(254315000)。
3、以254315000过渡到中间有零数的写法。用同样方法学习有零数的数的读法。
学生说明刚才几个数的写法。
五十万六千。
四百零三万六千零五。
七亿零二十万。
(1)五十万六千,先写什么?(五十万50)再写什么?(六千6000)合起来是506000,同样要进行检查。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检查。
(2)让学生说说后两个数的写法。
小结方法:写数的时候,要从高位写起,一级一级的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练一练。
八万零四十二十三万八千。
二万三千零七六十万零四百七十。
三、巩固练习。
1、写数。
三千四百六十七三百六十万五千零七。
七十三万五千三百六十九二十亿六千四百万。
八万六千四百三十二四千零八万零三十。
2、用1、0、5、8、3五个数字组成一个最大的五位数和一个最小的五位数。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
写数的规则怎样?写书是要注意什么?
亿以内数的读法教案(模板17篇)篇五
教科书第13页中的例1、例2和练习一的第15题。
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千万和亿,知道亿是个很大的数。
2.知道亿以内的数在实际中的应用,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3.掌握亿以内数的位顺序表,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数,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亿以内的数在实际中的应用,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理解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活动数字卡片。
1.说出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
2.填空、问答
(1)10个一是(),10个十是(),10个百是()。
(2)一和十、十和百、百和千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3.读数
48094759605870029000
1、引入
教师:我们已学过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还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例如:2000年首都北京的人口有一穯千一百零八万。光的速度是每秒三十万千米。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像这样比较大的数。
2、揭示课题:亿以内数的读法
3、用计数器帮助数数:认识万、十万、百万、千万、亿。
一千一千地数,一万一万地数。
提出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即十进关系。
4、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表。
数位顺序表(见小黑板)
5、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一的第1、2题。
6、教学例1。
(1)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二十八万。
(2)让学生拨出三千零七十万,指定学生读数。
(3)完成做一做中的练习
7、出示例2。
(1)指名学生读数。
(2)引导学生总结亿内数的读法:先读万级,再读个级;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3)完成第3页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一的第3、4题。
(4)读出下面各数。
34590210780040056500
(5)让学生说出40056500是由几个千万、几个百万、几个十万、几个万组成的。
(6)说出405600中的两个5各在什么数位上,表示什么。
读亿以内数时,先读万级,再读个级;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做练习一的第5题。
亿以内数的读法教案(模板17篇)篇六
教科书第2~5页的例1,例2,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一中的习题p1-5。
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
2.理解多位数的读法,在具体情境中,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多位数,体会并能阐述多位数读数的规律。
3.结合现实素材,使学生感受亿以内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4.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和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我评价和善于合作的能力。
1.重点:教学读万级的数。
3.关键:让学生熟练掌握数位顺序表。掌握数位的名称、顺序,进率关系。四位分级法以及数的组成等知识。并以万以内数的读法为基础,把个级读的方法推广到万级。能正确地读亿以内的数。
师准备计数器。
学生每人收集现实生活中有关万以内的及比万大的数的信息各两条。
1.请学生说说自己所收集到的信息,教师将其中的数据进行记录。
2.考考你:这些数你会读吗?(在万以内数据中选择4条:一般数、中间有0的数,末尾有0的数、中间、末尾都有0的数,让学生尝试读数)。
4.关于万以内的数,你还知道什么知识?
(1)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
(2)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如: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3)数位: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4)组成:例8030是由8个千和3个十组成的。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还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屏幕上随即展示我国20xx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及北京人口等有关数据。)。
同学们这些数据你会读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亿以内数的读法,同学们有信心学好吗?
通过预习课文,你了解了亿以内数的哪些新知识?
先四人小组讨论,在汇报,师在黑板上作简要记录。
1.数位名称: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
2.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
3.计数方法:
用万作单位,一万一万地数,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由此得出: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要求学生在小组里拨珠数一数,然后请学生代表在全班进行示范。
4.分级方法: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都是一级。
(1)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个级,表示的是多少个一。
(2)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万级,表示的是多少个万。
(3)亿位和亿位以上的数位是亿级,表示的是多少个亿。
6.总结:把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他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一个数字所占的数位不同,它所表示的数的大小也不同。
7.练一练:
(1)一万一万地数,从九十六万数到一百零三万。
(2)十万十万地数,从七十万数到一百万。
(3)一千万一千万地数,从八千万数到一亿。(指名读,全班读。)。
(4)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万以上的数。(分小组读一读本小组成员收集的信息数据。)。
看来大家对亿以内数的知识了解得真不少,那么这些亿以内的数你们会不会读呢?
249624960000640700085000300。
1.学生试读。
2.全班交流。
(1)在出现不同答案时,鼓励学生各抒己见,阐明理由。教师适当点拨,指正。
(2)把每个数的读法用汉字记录下来,开展小组讨论:读数时有哪些规则?
(3)小组推荐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修正,最后进行归纳:
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读万级时,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读一个万字;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4)试一试:读出下面各数。
56900024600708000。
(5)向读得又对又快的同学取经,看怎样读起来更方便?学生可能提出以下几种方法:
数出最高位后,按照数位顺序往下读;
先分级,用虚线把万级和个级隔开,先读万级,再读个级;(可以进一步询问:为什么用虚线隔开呢?)。
标上数位再读。
肯定学生的方法,然后征求意见:你们会选用哪种方法呢?
1.课本第9页的第5题:你能正确地读出第2页上的数吗?(先个别读,再同桌互读。)。
2.课本第8页的第2题:读出下面每组数。(重点是准确读出每一级中间,末尾有0的数。)。
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或者有疑惑的地方?提问质疑。
亿以内数的读法教案(模板17篇)篇七
(一)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是个很大的数。
(二)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两个单位间的关系。
(三)掌握亿以内数位顺序表,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数。
(四)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难点:中间和末尾带零的数的读法。
数位顺序表及活动数字卡。
算盘。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提问:
(1)说出万以内的计数单位。(板书:个、十、百、千)。
(2)10个一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10个百是多少?
(3)一和十,十和百,百和千每相邻的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2.读出下面各数:
38766025710840034200。
3.从右到左说出3876各数字的数位。
(1)从高位起,按照数位顺序读;(2)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3)中间有一个0或几个0,只读一个“零”;(4)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二)学习新课。
教师谈话:我们已经学过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还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例如,首都北京市人口有一千二百万;光的速度每秒三十万千米等。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像这样比较大的数。(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读法)。
1.用算盘帮助数数,认识万、十万、百万、千万、亿。
(1)让学生在算盘上拨上一千。然后一千一千地数,一直数到九千,再拨上一千。
提问:九千再加上一千是多少?千位满10要怎么样?
(10个一千是一万。)。
板书“万”。(写在刚才板书的千位左边)。
(2)让学生再在算盘上一万一万地数,一直数到九万。
提问:再加一万是多少?
教师明确:万位满10,向前一位进1,就是“十万”。
10个一万是十万。
板书“十万”。(写在万位的左边)。
用同样的方法,完成一百万、一千万、一亿的认识,分别板书“百万、千万、亿”。
同时告诉学生:一亿是一个很大的数,如果1秒钟数一个数,昼夜不停地数,数到1亿要数3年2个多月。
然后指出,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和以前学过的'个、十、百、千一样,都是计数单位。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也就是十进关系。)。
2.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表。
(1)介绍数位。
一开始上课时,同学们读的万以内的数都是由几个数字排成一横行,也就是把计数单位按照一定顺序排列起来,各个数字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如3876,是由3个千,8个百,7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6个一是在右边第一位,就是个位;7个十在右边第二位,就是十位;8个百在右边第三位,就是百位;3个千是在右边第四位,就是千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都叫做数位。
(2)介绍数位顺序表。
老师把上面板书的计数单位加上横线和竖线,在每个计数单位下面分别加上“位”字,构成一个数位顺序表:
(3)计数单位和数位之间的关系。
个位上的计数单位是一,十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十,……千万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千万。也就是说几个一就写在个位上,几个十就写在十位上,几个百就写在百位上,……几个千万就写在千万位上。同一个数字,把它写在不同的数位上,它表示的计数单位就不同。
(4)认识数位分级。
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起向左每四个数位为一级,个、十、百、千是“个级”,表示多少“个”;万、十万、百万、千万是“万级”,表示多少个“万”。
在已写出的数位顺序表上接着板书“个级、万级”,制成下表:
引导学生观察数位顺序表,发现个级和万级的异同点。
相同点:都是四个数位;从第二位起,都是十、百、千。
不同点:万级多一个万字;个级第一位是个位,万级第一位是万位。
亿以内数的读法教案(模板17篇)篇八
1、在“逛食品超市”中,感知我国传统节日都有是自己的特色食品,能将节日与食品进行匹配。
2、学习10以内数数的方法,进一步感知10以内数的形成。
1、各种传统节日的标识图片及与之相匹配的食品小图片。
2、人手两份选购单小篮创设超市的环境。
1、逛逛食品超市——在超市里有哪些食品?这些食品摆放的怎么样?引导幼儿发现食品摆放凌乱。
(出示节日标识)这代表了我国的什么节日?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进一步感知传统节日的特点)——这个节日我们都要吃什么食品?(原来节日标识可以帮助我们分类摆放)——幼儿观察各个节日标识,按标识重新摆放特色食品。
相互观摩:我们的超市摆放好了吗?节日和食品都找对朋友了吗?(鼓励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选购节日食品(一)——介绍选购单,初步了解上面图案和数字的意义(元宵节7——代表选购元宵节食品汤圆7个)——幼儿根据自己的选购单选购节日食品(教师关注幼儿数数的方法)——分享与交流:你的选购单上有几样节日食品?教你选对了吗?你用了什么数数的方法又快又对?(分享不同的数数方法)。
3、选购节日食品(二)——再介绍选购单,提出进一步的操作要求(元宵节7——代表选购元宵节食品汤圆比7多1个,并在添上数字8)——幼儿再次根据自己的选购单选购节日食品(教师关注幼儿掌握10以内的数形成的情况)。
亿以内数的读法教案(模板17篇)篇九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是个大数;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数。
3.通过情境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使学生获得正确读数的成功体验;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或实物投影仪、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
多媒体课件演示主题图中的中国6个省、市、自治区的地理、文化的图片,伴音介绍我国国情,然后通过特写镜头推出6个省(市、自治区)的人口数。由学生提出问题,得到了那些信息?发现了什么?揭求课题:亿以内数的读法。
1.以北京市人口数为例,先让学生尝试读一读13819000这个数。
2.计数器操作,认识计数单位。
问题:在这个计数器上,你发现了什么?
用计数器数数:拨上一千,然后一千一千地数,一直数到九千,再拨上一千。
问题:九千再加上一千是多少?千位满十要怎样?
认识十个一千就是一万。(板书“万”。)。
让学生在计数器上一万一万地数,一直数到九万,再加一万,是多少?认识十个一万是十万,板书“十万”。用同样方法,完成一百万、一千万、一亿的认识,分别板书:百万、千万、亿。
3.小组讨论学习计数单位间的关系。
4.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表。
(1)学习数位。将13819000按数位顺序写出。说出每个数字所占的`数位名称、计数单位,表示有多少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2)同桌学生互相说一说其他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
(3)学习“数级”。介绍我国计数的四位分级法。
5.巩固练习,完成第4页“做一做”。
6.学习读数。
(1)投影出示含两级的数位表,并在相应的数位下面分别呈现教材上的4个数,让学生读一读,并写出读作多少。
(2)小组讨论:
a.含两级的数怎么读?
b.万级的数和个级的数在读法上有什么不同?
c.数位上出现0又该怎么读?
(3)反馈交流讨论信息,由学生总结,并订正例题呈现的数的读法。
:完成练习一的第1~5题。
亿以内数的读法教案(模板17篇)篇十
1、说教材内容: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七册p1—3的例1、例2以及相关的课后练习题。这部分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个级的所有计数单位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高一级数(万级)的读法,教材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数级的学习,让学生明白生活中较大的数用个级来计数是不能满足的,从而理解学习亿以内数的必要性。
2、说教学目标: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懂得如何正确读亿以内数的读法,并且弄清楚中间有0和未尾有0的数的读法。为学习亿以内数的写法和亿以内数的加减法打下基础。
3、说教学重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主要是引导学生弄清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有哪些和数位表;引导学生正确读亿以内较大的数,特别要注意纠正学生在读中间有0和未尾有0的数时所出现的错误。
4、说教学难点:
本课的教学法难点主要表现在各数级中间或未尾有0的数的读法。必须让学生明白哪些情况下读0,哪些情况下不读0。
5、教材编排的特点:
本课教材是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来编排的,首先教材列举生活中较中的数据,如北京的人口数量一千一百零八万,光的速度每秒三十万千米等,这些都是很大的数,用个级的计数单位来表示很困难,从而引出万级数的学习,并且让学生懂得学习亿以内数的必要性。教材编排时很注重科学性和合理化,先提出学生熟悉的记数单位个位、十位、百位和千位,然后引出万级的计数单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等计数单位,由于万级数都小于亿,所以教材把此部分的内容称为亿以内数,既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又既有数学的科学性和严肃性。教材共安排了例1和例2两个典型内容和一些相关练习题,不仅加深学生对本课的理解,还有助于学生对本节内容的消化及巩固。
6、教具准备:计数器或算盘一个。
1、本课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观察法和发现法,老师要适当地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从观察中发现数的读法原则,之所以采用这两种教法,是针对学生以前在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懂得了个级数读法而设置的,用原有的经验和方法来解决本课的问题,应该是可行的。
2、本课在提问方式上,应多用启发式提问,首先让学生质疑,然后让学生经过自身的经验寻找解决的方法。
根据我的学生情况,我认为本课的学法,应该是以自主探究式学习方法为主,学生通过观察以及总结来解决问题,在这节内容的教学中,教师不需要做太多的讲解,只适时作适当的引导。为什么采用此种方法,主要是因为学生已经有了个级数读法的经验,移植到本课,用来解决本课问题是很自然的,大多数的学生是可以独立完成的。
根据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以及本课的教学内容步步逼进的特点,我认为本课教学应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一)设置问题,巧妙导入。
为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先列举一些比较的大的数,如:北京市的人口一千一百零八万,光的速度每秒三十万千米等较大的数,然后让学生用口头来描述,学生觉得用原来学的计数单位(个级)很难正确描述这些数据,从而引出新的课题,教师可以不失时机地导入新课内容。并板书:亿以内数的读法。
(二)复习旧知,先立后破。
1、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先以复习旧知为基础,先唤起学生对个级(千位、百位、十位、个位)的印象,为达到这个目标,教学可以这样设计:
师:我们已经学过个级的计数单位,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然后板书:一万。
由于学生以前学过一万,对这样的知识不会感到陌生,因而教学可以用步步递进的方法引出后面更大的计数单位。
2、教师接着问学生:十个一万是多少?学生经过思考可以得结论,知道是十万。根据回答板书:十万。
3、教师可用类似的办法,让学生继续观察,得出后面的更大的计数单位:百万、千万、亿等计数单位。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主要是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然后顺理成章地引入新的内容。为什么采用这样的方法,是因为学生已经认识计数单位,在此教师只不过引导他们提升对更高一级计数单位的认识,所以要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总结。
4、引学生看数位表,并说明个级和万级。个级有四个数位(个、十、百、千),万级也有四四个数位(万、十万、百万、千万)。
(三)通过观察,找出规律。
教师可以这样设计,用计数器演示,个级的各个数位,然后让学生观察找出万级的计数单位,学生很快从中找出万级的计数单位,知道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和千万位,这时为了加深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可以通学习例1和例2的内容。
学习例1,教师出示例题内容:470000、3080000、40500000。为了让学生直观地看出以上数所占的数位,可以用计数来帮助,把相应数位相互对齐。学生经过观察可能发现其中的道理,以470000为例,4对应十万位、7对应万位、后面全部是0,学生很快读出这个数,读作47万。用相似的方法来学习其它内容,学生会总结出这些数的读法。
接着学习例2,情况和教学内容虽然稍有不同,但经过教师适当地引导,学生肯定能够掌握,由于方法相似,在这里就不展开讨论。
通过以上两个例题的学习,学生应该明白了亿以内数的读法了,不过由于0在各种情况下出现,其也有不同的读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弄清在何种情况下如何读中间有0或未尾有0的数,这是本课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必须让学生掌握。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找出学生补出学生的错误,并加以纠正,最后总结亿以内数的读法:
先读万级,再读个级;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不管每级未尾有几个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四)加深理解,巧设习题。
适量完课后的习题,以加深理解,巩固新知。
例1。
470000读作:四二七万。
3080000读作:三百零八万。
40500000读作:四千零五十万。
例2。
24600读作:二万四千六百。
6407000读作:六百四十万七千。
10030040读作:一千零三万零四十。
板书简洁,突出重点,列举了亿以内数的各种情况下的读法,对学生对亿以内数的读法有很大的帮助。
亿以内数的读法教案(模板17篇)篇十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的内容,练习一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是个大数;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数。
3.通过情境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使学生获得正确读数的成功体验;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或实物投影仪、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多媒体课件演示主题图中的中国6个省、市、自治区的地理、文化的图片,伴音介绍我国国情,然后通过特写镜头推出6个省(市、自治区)的人口数。由学生提出问题,得到了那些信息?发现了什么?揭求课题:亿以内数的读法。
二、探究交流,获取新知。
1.以北京市人口数为例,先让学生尝试读一读13819000这个数。
2.计数器操作,认识计数单位。
问题:在这个计数器上,你发现了什么?
用计数器数数:拨上一千,然后一千一千地数,一直数到九千,再拨上一千。
问题:九千再加上一千是多少?千位满十要怎样?
认识十个一千就是一万。(板书“万”。)。
让学生在计数器上一万一万地数,一直数到九万,再加一万,是多少?认识十个一万是十万,板书“十万”。用同样方法,完成一百万、一千万、一亿的认识,分别板书:百万、千万、亿。
3.小组讨论学习计数单位间的关系。
4.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表。
(1)学习数位。将13819000按数位顺序写出。说出每个数字所占的数位名称、计数单位,表示有多少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2)同桌学生互相说一说其他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
(3)学习“数级”。介绍我国计数的四位分级法。
5.巩固练习,完成第4页“做一做”。
6.学习读数。
(1)投影出示含两级的数位表,并在相应的数位下面分别呈现教材上的4个数,让学生读一读,并写出读作多少。
(2)小组讨论:
a.含两级的数怎么读?
b.万级的数和个级的数在读法上有什么不同?
c.数位上出现0又该怎么读?
(3)反馈交流讨论信息,由学生总结,并订正例题呈现的数的读法。
三、巩固练习,完成第5页“做一做”。
四、小结本课学习内容,让学生谈谈学习体会、收获。
五、布置课堂作业:完成练习一的第1~5题。
亿以内数的读法教案(模板17篇)篇十二
1、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2、培养幼儿的点数能力和思维能力。
3、引导幼儿正确点数5以内的物品数量,并说出总数。
1、幼儿操作卡(点数)。
2、拼插积木。
3、相关教学图片。
1、教师情境导入:农场里的动物可真多,他们在饲养员叔叔的未央下,一个个长得又肥又壮。
(2)你能数一数、说一说每种动物的数量吗?你会模仿几种动物的叫声呢?
2、教师与幼儿交流讨论:感知点数说出总数。
(1)教师结合相关图画,引导幼儿学习点数和动物数量的匹配。
(2)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述动物的数量,如1只小猪、2头牛、3只公鸡、4只鸭子、5只小羊。
3、教师引导幼儿以游戏的形式进行交流探索。
(1)教师取下操作卡和动物卡,并取出拼插积木。
(2)根据每种动物的数量,分别摆放出相应数量的积木。
1、教师指导幼儿联系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请幼儿用学过的方法进行操作,巩固以前所学的知识。
2、结合教师教具游戏环节,引导幼儿巩固本次活动的知识点“点数并说出总数。”
1、巩固点数,阴道幼儿点数自己的左或者右各有几个手指,点数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和嘴巴各有几个。
2、引导幼儿数一数活动室里物品的数量,并画出相应的点数。
3、引导幼儿点数自己的好朋友,并说出总数。
点数是幼儿接触数学最基础的一步,点数是通过幼儿手指、大脑还有口的三个结合,手在点数,大脑在记数字,口里在读数字,三步让幼儿感知数的有趣性,同时还锻炼了幼儿的点数能力,大脑的思维能力,但部分幼儿应该都会基本的点数说总数。
亿以内数的读法教案(模板17篇)篇十三
1.学习观察比较5以内数量的多少。
2.能运用对应排列的方法判断出多少,并且掌握添1去1的方法。
3.在活动中学会等待和轮流。
3.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5.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1.课件:动物联欢会。
2.不同颜色的积木若干。
一、游戏导入。
比比谁的反应快:出示两组物体不一样多的图片,请幼儿快速判断:如果一样多,就把手举过头顶;如果不一样多,就用手抱住膝盖。
师:“动物王国要举行联欢会,这几天长颈鹿和大象可忙坏了。大象力气大负责吹气球,瞧,它吹了好多气球。”(出示红气球5个、绿气球4个)。
提问:1.红气球和绿气球,谁多、谁少?”
2.你是怎么知道红气球多、绿气球少的?”(看的、数的…….)。
师:“到底谁多谁少呢?我们给它们排队比一比。”
(两种颜色的气球一一对应摆放,再次引导幼儿观察并点数验证谁多谁少。)。
三、用添1去1的方法使两组物体数量相等。
师:“长颈鹿脖子长,它负责挂灯笼,它第一次挂上了5个红灯笼,第二次挂上了4黄个灯笼”(两排对应排列)。
1.两次挂得是否一样多?多(少)多少?
2.怎样才能使两次挂得数量一样多?(启发幼儿用添1或去1的方法使它们的数量相等。)。
3.5个红灯笼去掉1个是几个?4个红灯笼和4个黄灯笼谁多谁少?(一样多)。
四、操作活动。
师:“为了招待客人,它们还准备了许多积木。它们分别是什么颜色的(红、绿、黄),这些不同颜色的积木也想来比多少,怎么办?”(引导幼儿轮流操作摆放。)。
本次活动是想通过用简单易懂的方法教会幼儿感知5以内的数数。开始部分,我利用小猪过生日这一游戏环节,让幼儿用手口一致数数方法。数一数蛋糕上的蜡烛有几支,让幼儿对数字1-5有一个初步的概念,这个方法还不错,幼儿都能手口一致的数数,并能准确地表示5支蜡烛是过5岁生日。接下来一个环节是让小朋友送礼物,先让小朋友数数自己的礼物是什么,有几个,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再看数字卡上的数字是几,再把相同数字的物品贴到数字卡上,是按物品对数字,幼儿基本能掌握。最后一个环节又让幼儿按数字取物一一对应,进一步帮助幼儿对1-5数字的理解,同时也给孩子独立动手操作练习的机会。但这节课下来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在课堂中没有灵活准确运用量词,自己对数学语言组织还有所欠缺,自己的语言有点零乱,啰嗦,也没有激情的教学语言,这些都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必须改进的地方。
亿以内数的读法教案(模板17篇)篇十四
1.能够对物品颜色、功能、形状等进行不同的分类和计数。
挂图,盘子,西瓜磁贴,糖果磁贴,练习题1、2。
1.“小朋友们还记得上次小动物幼儿园举行的是一项什么活动吗?”“没错,因为上次运动会的顺利组成,老师们决定请小动物们吃大餐。大家想不想去看看?”通过上次活动进行情景延续,引出本次活动。
1.出示挂图,请幼儿对图中事物进行分类计数。
“图中都有什么?”“都有什么食物?”“蛋糕有几种,分别是什么?”
2.利用盘子的不同颜色分类数西瓜,练习10以内数的组成。
“看到这些,谁能讲一讲是什么意思?”
3.鼓励幼儿尝试出题、做题。并能够说明题意“红色盘中有几个西瓜,黄色盘中有几个西瓜,一共有几个西瓜。”
1.出示练习题1、2,难易程度不同供幼儿选择做题。
“小动物们要出绝招了,它们在小朋友们的桌子上放了许多的练习题,分为练习题1和练习题2,小朋友们可自己选择。”
2.“小动物们也发现了大家真聪明,决定将自己的大餐中分出一部分给大家,现在,请小朋友们将小椅子轻轻地转回去,咱们一起等待,看看送给我们的是什么好不好?!”
活动结束。
亿以内数的读法教案(模板17篇)篇十五
1、会根据数级正确写出多位数。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习惯。
1、写出下列各数。
六千四百五十三四千零五十三百零六。
六百七十三五千四百九十三九千零五。
根据学生回答,明确写法:
(1)从高位起,按照数位顺序写。
(2)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没有数用零占位。
1、导入。
(1)老师这儿有一些数据,同学们想听吗?
教师报数据,谁能把他记下来。
(2)教师报数。(学生尝试写数)。
二万六千四百六十三六百七十三万五千四百九十三。
五十万六千七亿零二十万。
方法:从高位写起,哪一位上数字是几就写几。
(4)教师:每次都借助数位表,方便吗?让学生说说还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
学生活动,讨论方法,教师巡回,了解讨论情况。
讨论方法:充分让学生说。
小结:从高位写起,一级一级的写,哪一位上数字是几就写几。做好后一定要用读数的方法进行检查。要分级。
2、练一练教师报,学生写数。
四百三十二万六千七百九八。
七十五万四千三百七十五。
六千五百八十四。
二亿五千四百三十一万五千(254315000)。
3、以254315000过渡到中间有零数的写法。用同样方法学习有零数的数的读法。
学生说明刚才几个数的写法。
五十万六千。
四百零三万六千零五。
七亿零二十万。
(1)五十万六千,先写什么?(五十万50)再写什么?(六千6000)合起来是506000,同样要进行检查。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检查。
(2)让学生说说后两个数的写法。
小结方法:写数的时候,要从高位写起,一级一级的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练一练。
八万零四十二十三万八千。
二万三千零七六十万零四百七十。
1、写数。
三千四百六十七三百六十万五千零七。
七十三万五千三百六十九二十亿六千四百万。
八万六千四百三十二四千零八万零三十。
2、用1、0、5、8、3五个数字组成一个最大的五位数和一个最小的五位数。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
写数的规则怎样?写书是要注意什么?
亿以内数的读法教案(模板17篇)篇十六
本节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科书人教版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法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学生学了这部分内容,为以后学习亿以内数的认识打下基础。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理解与内容的分析,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点:
(1)认知目标:使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探索并发现(或理解并掌握),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为了使学生能比较顺利的达到教学目标,我确定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亿以内数的读法,教学难点是一个数中间有不同个数的零和末尾有零读法的区别。
从现代基础教学的新发展和落实素质教育的新要求出发,采取创设情境,启发式为主的教法。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主动获取、整理、储存、运用知识和获得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在学法上我采取了合作交流法、问题探究法、讨论法、(比较法)。
教学设计总的指导思想是以教师创造性的教为主导,以学生探索性的学为主体,以发展学生的思维为主线。所以本节课我分5个环节来进行教学。
1、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深厚的学习兴趣,他就会主动学、乐意学。所以在新课一开始,我就创设了以下情境。多媒体呈现情境图:20xx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我问学生:根据这幅情境图,你发现了什么问题呢?学生可能会说这些数都是比万大的数。我加以肯定学生的说法,在此基础上我对同学们说:看了这幅主体图,大家从中了解了我国六个省、市、自治区的地理及人口数。大家都想尽快认识这些多位数,让我们共同来学习比万更大的数吧。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读法。
2、活动探究、获取新知。
为了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的主体作用。我进行了以下几步:首先让学生以情境图中的北京市人口为例,尝试读一读13819000这个数,接着我出示计数器,我问学生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可能会回答:计数器上除了个、十、百、千、外,还有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的字样。接着我引导学生用计数器一起来数一数:拨上一千,然后一千一千的数,一直数到九千,再拨上一千。此时我提出问题:九千再加上一千是多少呢?千位满十要怎样呢?此时学生可能回答:十个一千是不是就是一万呢?我加以肯定,使学生认识:十个一千就是一万。接着让学生自己尝试在计数器上数,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十万、一百万、一千万、一亿。在此基础上,我提出问题:大家知道万、十万、百万、千万、亿是什么吗?你们发现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让学生小组之间讨论交流,尝试回答后,引导学生归纳:个、十、百、千、万等到亿都是计数单位。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接着出示数位顺序表,引导学生认识个位、十位、百位、千位、到亿位等称为数位。向学生提问:以13819000为例,你能说出每个数字所占的数位名称计数单位,表示有多少个这样的计数单位吗?同桌学生互相说说。以13819000中的数字8为例,向学生明确表示数字8所占的是万级中的十万位,表示有8个十万这样的计数单位。将数位每四位划分为一级,称为四位分级法。例如:个位到千位为个级,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为万级,亿位等四位为亿级。再次实物投影含两级的数位表,并在相应的数位下面分别呈现4个数,让学生读一读,并写出读作多少。
小组交流,引导学生讨论以下三个问题:
1、含有两级的数怎样读?
2、万级的数和个级的数在读法上有什么不同?
3、数位上出现0又该怎样读?能举例说明吗?我及时反馈交流讨论信息,并订正例题呈现的数的读法。
例如,6407000应读作六百四十万七千;85000300应读作八千五百万零三百。接着引导学生归纳如下:
1、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2、万级的数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并在后面加上“万字”。
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4、联系生活、深化应用。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问题,促进理论同实践的结合。
5、联系应用、巩固提高。为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联系。5。5。总结回顾,扩展延伸。在本堂课的结尾我会让学生自己说说本堂课的收获,即是对本堂课所学知识的回顾与整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表达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我的板书设计以条理清楚为原则,既突出重点,又体现了学习目标。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节课的各个知识点。
亿以内数的读法教案(模板17篇)篇十七
1、会根据数级正确写出多位数。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习惯。
(一)复习准备。
1、写出下列各数。
六千四百五十三四千零五十三百零六。
六百七十三五千四百九十三九千零五。
根据学生回答,明确写法:
(1)从高位起,按照数位顺序写。
(2)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没有数用零占位。
(二)学习新知。
1、导入。
(1)老师这儿有一些数据,同学们想听吗?
教师报数据,谁能把他记下来。
(2)教师报数。(学生尝试写数)。
二万六千四百六十三六百七十三万五千四百九十三。
五十万六千七亿零二十万。
方法:从高位写起,哪一位上数字是几就写几。
(4)教师:每次都借助数位表,方便吗?让学生说说还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
学生活动,讨论方法,教师巡回,了解讨论情况。
讨论方法:充分让学生说。
小结:从高位写起,一级一级的写,哪一位上数字是几就写几。做好后一定要用读数的方法进行检查。要分级。
2、练一练教师报,学生写数。
四百三十二万六千七百九八。
七十五万四千三百七十五。
六千五百八十四。
二亿五千四百三十一万五千(254315000)。
3、以254315000过渡到中间有零数的写法。用同样方法学习有零数的数的读法。
学生说明刚才几个数的写法。
五十万六千。
四百零三万六千零五。
七亿零二十万。
(1)五十万六千,先写什么?(五十万50)再写什么?(六千6000)合起来是506000,同样要进行检查。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检查。
(2)让学生说说后两个数的写法。
小结方法:写数的时候,要从高位写起,一级一级的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练一练。
八万零四十二十三万八千。
二万三千零七六十万零四百七十。
三、巩固练习。
1、写数。
三千四百六十七三百六十万五千零七。
七十三万五千三百六十九二十亿六千四百万。
八万六千四百三十二四千零八万零三十。
2、用1、0、5、8、3五个数字组成一个最大的五位数和一个最小的五位数。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
写数的规则怎样?写书是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