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把握教学进度和重点。阅读以下教学工作计划,了解如何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合理安排教学过程。
选修语文三棵树教案(优秀13篇)篇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理解文章主题;。
2、学习形神兼备的状物手法;。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英勇无畏的品格和敢于斗争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三、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主题。
教学难点:
形神兼备地状物。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古往今来,“垂杨”“腊梅”之类的植物历来是文人墨客的笔下宠物,但现代作家郭沫若却对石榴情有独钟,而且还赋予了石榴“夏天的心脏”的美誉。石榴的魅力究竟在什么地方呢?本节课我们来一睹石榴的风采。
二、导读。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感悟作者对石榴的赞美之情;。
2、朗读课文,按照“爱石榴——画石榴——赞石榴”的思路,理清文章层次。
(二)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读文章2——6段,思考问题:
1、作者从石榴的哪些方面表现石榴树的“最可爱”?
2、通过什么方法突出了石榴枝叶的特征?
3、作者为什么要详写石榴的花朵?
4、作者运用哪些修辞方法写石榴的果实?
(三)精读课文,拓展能力。
通过学习石榴的敢于同骄阳斗争,毫不示弱的精神美,你有什么启发和感受,写一写并说一说。
三、板书设计。
选修语文三棵树教案(优秀13篇)篇二
这学期第一篇课文《想当一棵树》,孩子们都很喜欢。这是一首篇幅短小但意蕴深刻的现代诗,抒写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诗歌语言洗练,节奏抑扬鲜明。学习时,我精讲第一节,导学第二节,再引导学生自学三四节,学生们在反复诵读中体会了诗歌分行排列的格式特点和诗歌的韵律美,从“沉默”“姿态”“雅量”和“幽默”这四个描写树的特点的词语中,感悟到了诗歌所蕴含的深意:我们也要学着做这样的一棵树,一棵沉默的(脚踏实地)、有姿态的(刚强正直)、有雅量的(乐于奉献)、幽默的(乐观开朗)树,只要我们心中有目标,有理想,就能天天向上,长大长高......
由于这首诗语言通俗易懂,前四节结构相同,学生易于模仿,于是,在学习完诗歌后,我要求孩子们仿写诗歌,进行本学期的第一次练笔。我没有给学生很多的压力,只要能写出某种事物的.一个特点就行,仿写出一节就可以,最好能给自己的诗歌配上图画。布置作业时,我问了一下情况,这是学生第一次学着写诗,看得出有些面有难色。我鼓励他们,要他们写完后选一节书上的诗歌一起读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判断哪一节是自己写的。孩子们有些兴奋,但有的没自信,嘀咕着:“那肯定写得好的是书上的,爸妈肯定一听就知道了。”“那可不一定哦,说不定你写得比书上还好呢。有一句广告词说得好,‘一切皆有可能’哦!”我给他们打气。孩子们被逗笑了,似乎没那么畏难了。作业布置下去了,我有些担心,也充满期待。
今天,作业交上来了,情况比我想象的好,有很多学生写得很不错,他们想象丰富,语言简练,颇有诗歌的韵味,有的想当一颗小草,有的想当一片云,有的想当一支蜡烛......都领会了借物喻人的写法,画也颇有意境。我非常高兴,在班上表扬了这些小诗人,鼓励他们再接再厉,在后面的练笔中表现更好,并说要把他们的诗歌放在网上供全班同学欣赏,他们很高兴,争先恐后要求帮我打字,我欣然应允。
从这一次练笔情况看,习作训练中不要给学生太多要求与压力,产生了畏难情绪,他们就不愿意动笔了。老师和家长都要注意激发和保护学生写作的兴趣,鼓励他们敢写,乐写,相信只要愿意动笔写,坚持写,就一定会写得越来越好。在平时的作文训练当中,我觉得随文练笔是一种很好的形式,我会坚持下去。
选修语文三棵树教案(优秀13篇)篇三
理解“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的表现主题作用。
3、
把握丹柯这一人物形象。
二、
教学重点与难点。
运用不同艺术手法表现主题的途径。
把握丹柯这一人物形象。
三、
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还记得“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句话吗?这是高尔基笔下的海燕,这只与暴风雨搏击的海燕鼓舞了无数的人,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他笔下的另一个英雄——丹柯。
(二)、文本研习。
1、俗话说“时势造英雄”让我们齐读第一段,丹柯面前有哪些困境?
明确:
(1)外敌入侵,这些别的种族的人把他们赶到林子的深处。
(2)险恶环境,林子密密层层,阴暗潮湿、恶臭冲天。
(3)族人胆小怕事,毫无责任感。
4、要把这样的族人带出森林是一帆风顺吗?找出相关的句子并用一两个词语归纳概括。
审问、责难。
辩驳。
6、丹柯燃烧的心照亮了族人前进的道路,他得到理解了吗?
(三)、
小说主题的讨论。
——郁达夫论鲁迅。
(四)、分析小说的主题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1、
一抑一扬,对比映衬。
威胁面前,关键时刻----恐惧、妥协,愿意去做奴隶。
对比:
貌似勇敢,实则怯懦。缺乏挑战困难、拯救自己的勇气。
丹柯掏出自己燃烧的心。
人们走出黑森林欢呼。
丹柯被遗忘了,
丹柯悄然死去。
3、
浪漫主义手法。
美丑对比----丹柯眼睛明亮如火,族人则恶如野兽。
想象夸张----抓出心,心燃烧,拿在自己手里,给人们照亮。
破碎的心化为草地上蓝色的火星。
4、
英雄形象显示主题。
(五)作业。
选修语文三棵树教案(优秀13篇)篇四
树,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植物。它高大挺拔,默默无闻,坚强乐观。每当我站在树下,仰望它挺立的身姿时,我都会默默地在心中告诉自己:我想当一颗树!
我想当一棵树,因为它高大挺拔,坚定不屈。树,无论风吹雨打,还是酷暑严寒,它都不会动摇,依然挺直了腰杆,直立在那里。一阵阵大风刮来,刮乱了树茂密的卷发,呼啸着带走它那群穿着青色衣裳,倚在它肩头的弱小的孩子,它难过,但它不会动。一颗颗豆大的雨珠打下来,浸湿了它的发,无情地打在它的身上,它好冷,全身冰凉,但它不会动。没有什么风雨会打倒它,它永远顽强的挺立。我应该学习树,不被外界的挫折所打倒,风雨无阻,永远高大、挺拔。
我想当一棵树,因为它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树,总是无私地奉献,总是微笑着给予,无怨无悔。夏天到了,太阳公公把光芒全部奉献给了人们。烈日烤着大地上的`所有生物,所有人都无精打采,所有的花草都像蔫了的茄子一般,世界一片沉闷。树,站在那儿,静静地看着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照下的朦胧光影。人们在大树的叶荫下乘凉。树,默默为人们承担着热量,但它不后悔。依然一动不动地为人们带来荫凉。有人要造房子,总是会来到森林中伐几棵树去作房梁。锯子穿透了树的枝干,树感到钻心的疼痛,但它仍咬着牙,因为它知道它即将成为人们家中的顶梁柱。我们应该学习树,学习它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当他人有难时,鼎力相助。
我想当一棵树,因为它的沉默无言,坚忍。树,总是静静地站在墙角,默默地凝望着世间的一切。春天,大树迎接着春光的沐浴,偶尔与头顶的鸟儿聊上一两句,听它唱一首春的赞歌;夏天,树挡着炎炎烈日,看着乘着荫凉的人们嘻戏,它也开心、快乐着;秋天,树迎着晚风轻轻摆头,听着儿女们为她沙沙的伴奏,小小舞上一曲;冬天,树披着满头晶莹的白发,偶尔抖抖身体,动一动,把雪花摇落下来。我们应该学习树不张扬,不炫耀的特点,深藏功与名。
也许有人会说:“树,你如此努力的为人们服务,也没有什么好的结果,不值得。”但我依然想当一棵树。想成为一颗顶天立地的参天大树,学习树的美好品质,时刻准备着为人们奉献一切!
选修语文三棵树教案(优秀13篇)篇五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其中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及特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陶冶审美情趣。
4.了解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石榴的。能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写一段话。
教学准备:
1.本课课件。
2.本课教学光盘。
第一课时。
一、欣赏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见过石榴吗?谁能来说说你见到的石榴?(请几位同学说一说)同学们说得不错,老师今天要把你们请到石榴园,请你们欣赏一下石榴的姿态。(点击光盘,欣赏视频)。
二、自读课文,梳理文脉。
1.石榴园的美景把我们深深吸引住了,同时被吸引住的还有一位石榴园所在地山东枣庄的中学生。他用手中的笔记录下了自己的咸受,就有了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石榴》(学生齐读课题)。
2.我们先来听一听,他是怎么描写石榴的?(点击光盘,欣赏课文朗读)。
3.同学们一定也想学一学,看看中学生大哥哥是怎么把石榴写得这么美的。好,现在老师就请你们自读两遍课文。注意老师的自读要求:
(课件出示自读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3.老师要来看一看,课文的词语你们学得怎么样了?
(课件出示本课词语:抽出长出开出。
枝条叶子石榴花。
露出剥开红白相间。
嫩绿绿黄色。
火红。
青绿色青中带黄黄中带红一半儿红,一半儿黄)。
组织学生用小弹簧的游戏来读词。
4.观察词语,发现秘密。
老师这样排词语,是有一定原因的。请大家看第一组,你看出什么了吗?(动词与名词一一对应)请同学们根据这六个词语练习说一句话。
第二组词呢?(多音字)眼睛真亮,奖励你们玩一个小游戏。(点击光盘,玩游戏练武厅,以巩固多音字)。
第三组词呢?(表示颜色)那老师为什么不把它们写在一排?(分别描写了不同的东西)对了,这样一理,文章描写了什么你就会清清楚楚了。请你带着对文章最初的了解再去读一读课文。
5.检查朗读。
三、教学生字,描红仿影。
1.让我们一起翻开电脑老师送给我们的电子字典。(点击光盘,看电子字典)。
教师要相机进行抽、扒的义项选择训练,注意仿的笔顺,练读佛的句子进行积累。
2.再来看一看,怎样把这些字写得漂亮呢?电脑老师这儿有不少小秘诀呢!(点击光盘,看字形指导)。
3.开始写字。
第二课时。
教学准备:
1.本课课件。
2.本课教学光盘。
3.石榴实物。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石榴》一课,老师想先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生字词掌握情况。请同学们打开自备本,听好电脑老师报的词语,开始默写。(出示电脑光盘,进行听写)。
2.开始校对。
二、精读指导。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学生齐读。
2.换词训练:驰名中外声名远扬闻名中外。
3.教师小结:家乡的石榴园驰名中外,令作者感到骄傲,这也是作者爱自己家乡的原因。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出示课件:词语)。
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一自然段的意思,可以用上老师提供给你的词语。
(春夏季节,石榴树抽出了枝条,长出了叶子,开出了石榴花。)。
2.这一节描写了石榴花的哪些特点呢?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第二自然段,思考思考。
(花的颜色、花的形态)。
3.体会用词的精妙。
(出示课件: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
2)这里有一个词:挂。我换一个词,开,可以吗?为什么?
(开,是可以的。但挂更形象,更生动)。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对啊,这一树繁花充满了成长的快乐,真是热闹。热闹过后,是怎样的场景呢?请同学。
们默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课文从哪些方面写了石榴的果实?用笔把你的发现画一画。
2.颜色变化。
学生说过,教师点拨:课文是怎样把这些表示果实颜色的词连接起来的呢?你注意到了吗?
(先是逐渐最后)。
老师把逐渐一词换成接着,可不可以?(逐渐体现了颜色的动态变化)。
同学们对颜色变化把握得很好。
3.形态变化。
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他们笑的姿态各有不同,有的有的(跟读)(点击光盘,欣赏石榴成熟后的姿态)。
大家都看到,石榴成熟后都从树叶之间露出来了。课文中是用的哪一句话来形容?读一读。
你喜欢这句话吗?为什么?
是啊,从这句话里,我们可以触摸到作者的思想情感。他是满怀着深情来写这些石榴的,大家可以想想,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呢?同学们可以联系前文第一小节想一想。联系上下文读懂文章,这可是阅读的一项重要本领啊!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现在,让我们怀着和作者一样的情感,读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再和老师交流一下你的感受。
关注点:玛瑙般的、紧偎、红白相间、晶莹透亮、酸溜溜、甜津津等词。
点击光盘,让学生感性认识石榴。
三、回顾全文。
对,是石榴的生长顺序。老师这儿也有一道表示顺序的题,看一看,谁能按顺序重新排列?(点击光盘,玩神奇小果树)。
2.如果现在你手中有一个水果,你准备从这篇文章里学些什么方法来描述它呢?
3.一篇文章,让你们收获了写文的方法。如果你们能用这种学习的方法去读其他文章,老师相信你的语文水平会有很大的提高。
选修语文三棵树教案(优秀13篇)篇六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郑振铎,学习作者是如何把人物的形象刻画得细致而饱满的。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通过自读、自我检测,深入理解文本,体会文中所流露出来的深刻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郑振铎敬佩和赞叹之情。
(2)体会做着爱戴、思念父亲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品读句子,体会作者是怎么把人物形象刻画得细致而饱满的。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音乐资料。
教学过程:
一、课前选读。
1、见ppt课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关注借物抒情的文章,以提示新课)。
2、师:
今天我们学习的第14课,和《酸枣情》一样。都是借物抒情的文章。作者借得什么物?抒发得怎样的情呢?我们带着问题学习新课吧!
二、自渎课文,掌握生字,整体把握课文。
1、出示自读提纲:见ppt。
2、开火车说积累的好词,好句。
3、同桌互相交流,大声地读出来,要互相正音,补充词语库。
4、教师检查:见ppt指名学生读字词。中间出示郑振铎资料,介绍郑振铎先生生平。
三、深入学习。
1、出示课文的阅读提示,指导学生分析阅读提示。阅读提示中其实是隐含着我们阅读课文的精髓问题。我们不但不能忽视阅读提示,而且还要认真地分析其给我们带来的信息。(见ppt,两张幻灯片出示了不同的阅读提示。相比之下,后一张幻灯片红字部分其实是完善了阅读提示的内容)要求学生边读边画,根据提示学生展开自读。
2、指名反馈问题。
(1)文章围绕“石榴”来讲故事,线索清晰;讲了哪几个故事?
第一件事情在石榴上刻上所有孩子的名字,待石榴成熟再分给孩子们。
第二件事情和一个南方的小姑娘打赌石榴能否在盆里开花结果。
第三件事情最后一次石榴节前父亲临别的嘱托。
(2)通过一些具体的事情来塑造“父亲”的形象,父亲的形象是什么样子的呢?哪些词句使父亲的形象更加细致而饱满呢?找1—2句做批注。
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学生自己认定“石榴”这条主线,感知作者是怎么表达了对父亲深切地怀念之情。在字里行间找到体现父亲形象的字、词、句,体会作者表达感情的点点滴滴,更要学会作者借物抒情的手法。
学生的不同感知侧面,会找到不同的句子,但学生一般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句子表达出自己的看法。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3、伴着音乐导入最后一部分的教学,ppt最后一张整个环节到下课再音乐中进行。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父亲,就是这样一位充满慈爱,童心未泯的父亲,就是这样一位热爱生命,懂得生活的父亲却永远离开了我们。
1958年10月18日率领中国文化代表团出国访问的途中因飞机失事永远的离开了我们。/消息传来,大家望着那红的似火的果实,望着那不久前被父亲刻上名字的一个个血红的石榴,依然不能相信这个噩耗,依然盼着父亲的归来。孩子们仿佛听到…看到…。
那红的似火的果实谁也没有去摘,谁也不忍去摘,任它…这是为什么呢?(生结合课文分析。)。
而此时,郑尔康先生望着临院的石榴,就会想到旧居,想到父亲,想到父亲的音容笑貌。父亲的影响早已深深的刻入了每个孩子的心中。因此,每当石榴树上又挂满了小红灯笼的时候,曾经得到过他关爱的人们就会更加怀念起郑振铎先生来。正如作者所说的…(生配乐齐读我思念他们,思念旧居的…作者连用三个思念,又是为什么呢?)。
关于父亲的种种往事,像放电影似的一幕幕在眼前映过。作者通过石榴这条主线,把父亲的形象刻画得淋漓精致。
4、结合课文简介借物抒情,布置小小习作。
5、布置作业。
板书。
14石榴又红了。
刻名字,分石榴。
围绕石榴写了三件事和小姑娘们打赌思念父亲离别时的嘱咐。
选修语文三棵树教案(优秀13篇)篇七
情感目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品味富有魅力的语言。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整体感知诵读欣赏探究情感品味语言我爱质疑语言运用。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高尔基借勇敢无畏的海燕象征当时敢于直面沙皇暴行奋勇斗争的革命者,矛盾借倔强挺立的白杨树象征抗日根据地的广大军民,这两篇文章都运用了借物抒怀的写作方法。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郭沫若先生借石榴来抒怀的散文。
二、整体感知(听读课文)。
1、作者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
2、作者描绘了石榴的哪些方面?
生:喜欢石榴、描绘石榴、赞美石榴。
生:描绘了它的是枝、叶、花、果。
三、诵读欣赏。
1、你喜欢石榴的哪部分,读给大家听。
2、它有什么特征?
生读。
生答:枝奇崛不枯瘠叶清新不柔媚花单瓣陆离双瓣华贵果透明光嫩。
点评:你们的朗读让老师也感受到了你们对石榴浓浓的喜爱之情,老师也被你们感染了,让我们一起来朗读这篇优美的散文。
四、探究情感。
找出作者对石榴情感的句子。
生:作者喜欢石榴,赞美石榴。
生:石榴数便是这少数树木中的最可爱的一种。
生:单那小茄形的骨朵已经就是一种奇迹了。
生:那可不就是夏天的心脏吗?
生:因而我更喜欢这夏天的心脏。
生:最可爱的是它的花。
生:单瓣的已够陆离,双瓣的更为华贵。
提示:作者描写的石榴美观可爱,作者赞美的不仅仅是它的外形,还有什么?
生:还有它的精神美。
生:它不怕骄阳,敢于同炎炎烈日抗争。
生:它的勇敢,无畏。
点评:同学们分析得很到位。本文写于1942年10月,当时正值抗日战争如火如荼之时,作者正是借石榴的外形美和精神美来颂扬我们民族敢于斗争的美好情操。
五、品味语言。
这篇散文形神兼备,语言凝练优美,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极富表现力。把自己喜欢的语句画下来,说说理由。
讨论归纳。
“花瓶儿”比喻石榴花,写出了花的灵秀、精巧。
“它会笑你呢”“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的皓齿”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富有情趣。
“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对偶修辞使句式整齐,石榴个性鲜明。
“琢”字写出了花的精致。
“劈”字写出了四瓣花瓣分裂的整齐匀称。
六、我爱质疑。
学生提出不能理解的句子。
1、可是谁用红玛瑙琢成了那样多的花瓶儿,还精巧地插上了花?
2、红玛瑙琢的花瓶儿由希腊式的安普剌变成中国式的金,殷周时古味盎然的一种青铜器。
3、夏天是整个宇宙向上的一个阶段。
4、文章开头写一般树木起什么作用?
讨论明确。
1、这是石榴花后期的形状。
2、这是花的成长过程,先是希腊式的安普剌,后是中国殷周时的金。
3、夏天是一个生命力旺盛的季节,热情奔放,一切都生机勃勃,作者爱夏天,他把石榴比做夏天的心脏,如果没有石榴,夏天将暗淡无光,所以他更爱石榴。
4、开头将少数树木和一般树木进行对比,是为了引出石榴。
七、语言运用。
1、仿照第二段“…而不…,…而不…”写话。
2、写一段咏物寓理的话(如粉笔、橡皮、鸽子等)。
3、教师示范大方而不张扬清香而不浓郁钉子:压力愈大钻劲愈大。
4、学生展示。
八、总结。
自然万物,孕育了我们的生命,他们虽不言语,却给了我们许多人生启示。让我们每个人用自己的慧眼和心灵去发现,去探索那些无声胜有声的哲理。
教学反思。
《石榴》是一篇状物抒怀的散文。文章虽然短小,但是内容丰富,情感饱满。这是一篇自读课文,课堂上大多采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教师只是起到一个点拨引导的作用。文章的难点是:作者通过对石榴毫不避易炎阳的直射的描写抒发他爱石榴的勇敢、自信、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此文写于1942年,正是抗日战争高潮的时候,作者笔下的石榴体现了当时抗日军民的精神状态,所以这方面是老师介绍的。质疑部分是经常设计的一个环节,希望通过这个环节能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怀疑精神。语言是本文一大亮点,通过品味语言和语言运用两个环节陶冶了学生的审美情操,也掌握了借物抒怀的写法。自我展示环节让学生很有成就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选修语文三棵树教案(优秀13篇)篇八
教学目标:
1、理解词人抒发的怅惘忧愁的心情。
2、鉴赏词人善用比喻的名句。
3、鉴赏这首词清丽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同上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朗诵、品悟、理解。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桥花院,锁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采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作者简介】。
贺铸(1052-1125),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卫州共城(今河南辉县)人。博学强记,长于度曲。词多刻画闺情离思,也抒发怀才不遇之慨叹及纵酒狂放之作品。风格多样,情深语工。有《庆湖遗老集》、《东山词》。
【注释】。
凌波:形容女子走路时步态轻盈。
横塘:在苏州南十时许。
芳尘:指美人的行踪。
锦瑟华年:比喻美好的青春时期。
琐窗:雕刻或彩绘有连环形花纹的窗子。
冉冉:流动的样子。
梅子黄时雨:四五月梅子黄熟,基间常阴雨连绵,俗称“黄梅雨”或“梅雨。”
你的`玉步不肯来到横塘,我只有目送你离去。但现在不知你与谁相伴,共度这花样的美好年华?在那修着偃月桥的院子里,朱红色的小门映着美丽的琐窗。只有春风才能知道你的归处。天上飞云在空中拂过,长满杜蘅的小洲在暮色中若隐若现。佳人一去而不复返,我用彩笔写下断肠的诗行。如果要问我的忧伤有多深多长,就像烟雨一川青草,就像随风飘转的柳絮,梅子黄时的雨水,无边无际。
【赏析】。
1.上片中既有实写,也有虚写,请说明哪些句子是实写,哪些句子是虚写。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是实写。
“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是虚写。
2.“但”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留恋、遗憾之情。
3.设想美人的句子,表现了美人怎样的处境?最能表现这种处境的句子是哪句?
寂寞、美好年华虚度(迟暮)。“只有春知处”除了每年一度的春天能够探看一次,再也没有人知道了,写出女子所居处的幽深、寂寞。
4.词中化用了哪些前人的诗句和典故?
a凌波。
b锦瑟。
c蘅皋。
d彩笔。
5.赏析“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同絮,梅子黄时雨。”
1)用具体生动的景物表现了抽象的、无迹可寻和难以捉摸的细致情感,使这种情感转化为可见的、可闻的,因而是可信的事物,使读者可以从闲愁的形象中受到感染。
2)比喻新颖,不落俗套,作者也因此获得了“贺梅子”的雅号。兴中有比,不仅比闲愁之无尽,亦以兴身世之可悲。
3)连用三个比喻(博喻)来表现“闲愁”之多、乱、缠绵不断,十分生动,这是一个创举。
4)虚景实写。
【作业】。
做学案上的练习。
选修语文三棵树教案(优秀13篇)篇九
韩愈《进学解》,旧说作于唐宪宗元和八年(813)。是年韩愈四十六岁,在长安任国子学博士,教授生徒。进学,意谓勉励生徒刻苦学习,求取进步。解,解说,分析。全文假托先生劝学、生徒质问、先生再予解答,故名《进学解》;实际上是感叹不遇、自抒愤懑之作。
文章分三段。第一段是国子先生勉励生徒的话。大意谓方今圣主贤臣,励精图治,注意选拔和造就人才。故诸生只须在“业”和“行”两方面刻苦努力,便不愁不被录用,无须担忧用人部门的不明不公。“业”指学业,读书、作文都属于“业”。“行”指为人行事,所谓“立言”即发表重要见解也属于“行”。韩愈认为这二者是主观修养的重要方面。例如他曾作《五箴》以儆戒自己。其中《游箴》感叹自己少年时学习的劲头和精力很足,而如今年岁大了,便不如少时了;痛心地说:“呜呼余乎!其无知乎!君子之弃,而小人之归乎?”可见他始终念念不忘学业之重。又《行箴》要求自己的言行合乎正义,认为这样做了,便虽死犹生。还说“思而斯得”,要求自己一言一行都须认真思考。可见《进学解》中关于“业”和“行”的教诲都不是泛泛之语,而确是韩愈所执著的立身处世之大端。
第二段是生徒对上述教诲提出质问。大意谓先生的“业”、“行”均很有成就,却遭际坎坷,则业精行成又有何用呢?先说先生为学非常勤勉,六经诸子无不熟读精研,叙事之文必记其要略,论说之文必究其深义,夜以继日,孜孜不倦;次说先生批判佛、老,力挽狂澜,大有功于儒道;再说先生博取先秦西汉诸家文字之长,写作古文已得心应手;最后说先生敢作敢为,通晓治道,为人处事,可谓有成。这四个方面,一、三相当于“业”,二、四相当于“行”。验之韩愈其他文,可知这里生徒所说实际上是韩愈的自我评价。以学而言,他曾说自己“究穷于经传史记百家之说”,“凡自唐虞以来,编简所存……奇辞奥旨,靡不通达”(《上兵部李侍郎书》),并能穷究奥妙,达于出神入化之境。以文而言,他以“文书自传道,不仗史笔垂”(《寄崔二十六立之》)自许,欲以古文明道,传世不朽。以捍卫儒道而言,他说道统久已不传,即使荀子、扬雄也还有小疵,隐然以上继孟子、振兴儒学自期(见《原道》等文)。以为人行事而言,他自称“矫矫亢亢,恶圆喜方,羞为奸欺,不忍害伤”(《送穷文》),即坚持原则,正直不苟;又颇自负其政治才干,青年时便说己潜究天下形势得失,欲进之于君相(见《答崔立之书》)。这些评价,虽有的受到后人讥评,如有人批评他儒道不纯,但大体说来,他在这几方面确实都相当有成绩。可是其遭遇并不顺遂。下文生徒所说“跋前踬后,动辄得咎”云云,就是概述其坎坷困窘之状。他青年时本以为功名唾手可得,然而经四次进士试方才及第,其后三次于吏部调试,都未能得官,只得走投靠方镇为幕僚的道路。至三十五岁时才被授以四门博士(其地位低于国子博士)之职。次年为监察御史,同年冬即贬为连州阳山(今属广东)县令。三年后始召回长安,任国子博士。当时宪宗新即位,讨平夏州、剑南藩镇叛乱,显示出中兴气象。可是韩愈并未能展其怀抱,却困于谗方诽谤,次年即不得不要求离开长安,到洛阳任东都的国子博士。其后曾任河南县令、尚书省职方员外郎之职,至元和七年四十五岁时又因事黜为国子博士。生徒所谓“三为博士,冗不见治”,即指一为四门博士、两为国子博士而言。冗,闲散之意。博士被视为闲官。不见治,不能表现其治政之才。“头童齿豁”,也是真实情况的写照。韩愈早衰,三十五岁时已自叹齿落发白,作《进学解》时更已发秃力羸,只剩下十来个牙齿在那里摇摇欲坠了。仕途失意和体力衰退,使他愤慨而悲哀。生徒的这一大段话,其实正是他“不平而鸣”,借以一吐其胸中块垒而已。
第三段是先生回答生徒的话。先以工匠、医师为喻,说明“宰相之方”在于用人能兼收并蓄,量才录用。次说孟轲、荀况乃圣人之徒,尚且不遇于世;则自己被投闲置散,也没有什么可抱怨。最后说若还不知止足,不自量力,岂不等于是要求宰相以小材充大用吗?这里说自己“学虽勤而不繇其统”云云,显然不是韩愈的由衷之言,实际上是反语泄愤。“动而得谤,名亦随之”,是说自己动辄遭受诽谤,而同时却名声益彰。这就更有讽刺意味了。这里所谓“名”,主要是指写作和传授“古文”的名声。其《五箴·知名箴》就说过,由于自己文章写得好,又好为人师(其实是宣传“古文”理论),因而招致怨恨。《答刘正夫书》也说:“愈不幸独有接后辈名,名之所存,谤之所归也。”据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说,韩愈就是因“奋不顾流俗”,作《师说》,教后学,而遭受谤言,不得不匆匆忙忙离开长安的。至于说孟、荀不遇云云,看来是归之于运命,借以自慰;实际上也包含着对于古往今来此种不合理社会现象的愤慨。他看到不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实生活中,总是“贤者少,不肖者多”,而贤者总是坎坷不遇,甚至无以自存,不贤者却“比肩青紫”,“志满气得”。他愤慨地问:“不知造物者意竟如何!”(均见《与崔群书》)这正是封建时代比较正直的知识分子常有的感慨。可贵的是韩愈并未因此而同流合污。他说:“小人君子,其心不同。唯乖于时,乃与天通。”(《送穷文》)决心坚持操守,宁可穷于当时,也要追求“百世不磨”的声名。
《进学解》表现了封建时代正直而有才华、有抱负的知识分子的苦闷,批判了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具有典型意义,故而传诵不绝。此外,第二段中谈古文写作一节,可供了解其古文理论和文学好尚,也值得注意。其所举取法对象止于西汉,那是因东汉以后文章骈偶成分渐多,与古文家崇尚散体的主张不合之故。所举除儒家经典外,尚有子书《庄子》、史书《史记》以及《楚辞》和司马相如、扬雄的赋、杂文等。这数家作品往往雄深宏伟,奇崛不凡,韩愈好尚正在于此。他曾称屈原、孟轲、司马迁、司马相如、扬雄为“古之豪杰之士”(《答崔立之书》)。这与古文运动前期某些论者片面地将“道”与文学的审美特性对立起来,以至鄙视屈原、宋玉以下作家是很不相同的。
《进学解》以问答形式抒发不遇之感,此种写法古已有之。西汉东方朔作《答客难》,扬雄仿之而作《解嘲》,其后继作者甚多。但《进学解》仍能给人以新鲜感。这与它善于出没变化有关。如第二段先大段铺写先生之能,浩瀚奔放;再以寥寥数语写其不遇之状,语气强烈。其间自然形成大幅度的转折,而全段总的气势是酣畅淋漓的。第三段则平和谦退,似乎火气消尽;而细味之下,又感到有辛酸、无奈、愤懑、嘲讽种种情绪包孕其中,其文气与第二段形成对比。又如通篇使人悲慨,使人深思,但有的地方又似有谐趣。如先生谆谆教诲,态度庄重,而生徒却以嬉笑对之;先生为说服生徒,不得不痛自贬抑,甚至自称盗窃陈编。这些地方见出先生实处于被动,而具有滑稽意味。总之,全文结构虽简单,但其内在的气势、意趣却多变化,耐咀嚼。它之所以使人感到新鲜,又与其语言的形象、新颖有关。如以“口不绝吟”、“手不停披”状先生之勤学,以“踵常途之促促,窥陈编以盗窃”形容其碌碌无为,以“爬罗剔抉,刮垢磨光”写选拔培育人才等等,不但化抽象为具体,而且其形象都自出机杼。至于“贪多务得”、“细大不捐”、“含英咀华”、“佶屈聱牙”、“同工异曲”、“动辄得咎”、“俱收并蓄”、“投闲置散”等词语,既富于独创性,又贴切凝练,今天都已成为常用成语。又如“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等,将丰富的人生体验提炼为短句,发人深思,有如格言。在一篇不长的文章中,此类具有独创性的语句却如此之多,实在使人不能不惊叹作者在文学语言方面的创造能力。此外,本文文体系沿袭扬雄《解嘲》,采押韵的赋体,又大量使用整齐排比的句式,读来声韵铿锵,琅琅上口,也增加了其艺术的魅力。
拓展阅读:为什么唐宋八大家之首是韩愈而不是苏轼。
韩愈作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即使现在让苏轼看来,他也是赞同的。
苏轼也有直接写过韩愈的文章《潮州韩文公庙碑》,里面最著名的一句评价就是,“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
能文能武,这就是韩愈。
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发起者,这打破了从东汉到隋朝八个朝代六百年骈体文兴起发展的时期,骈体文多用对偶,文章华丽,重视音韵,但不实用,柳宗元说骈体文是“骈四俪六,锦心绣口”。到中唐时期,韩愈又要对抗佛教和道教,骈体文不适合表达儒家思想,韩愈就借鉴先秦两汉时期的文体。这种文体就叫古文。他的文章慷慨激昂,自然随意,一代文章大家。
并且韩愈在诗歌上也是大家,开创以文为诗。主张诗歌创作中引进或借用散文的字法、句法、章法和表现手法的诗歌创作主张。在诗歌创作中引荐散文的字法句法章法和表现手法,扩大的诗歌的表现手法,对宋代的“以文字为师,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诗歌更接近散文的特点,有其内在的逻辑结构,跟传统的诗歌不同。
在文章上与柳宗元开辟古文运动,在诗歌上与孟郊形成了“韩孟诗派”。韩愈的谥号是“文”,大家尊称为韩文公。韩愈在成名之后也大力支持后学之士。《新唐书》中评价是:“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成韩门弟子”。宋代的欧阳修也是,提携曾巩、苏轼,看到苏轼的文章说“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苏轼后来也有苏门四学士和苏门六君子。不遗余力的提携后人,也是这几位大家共同的特质。
并且韩愈也是文人中的豪杰。唐宪宗时期,敢于谏迎佛骨被贬,写了《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随裴度平淮西节度使叛乱,韩愈提议奇袭,自己率兵千人奇袭蔡州,但裴度没同意。但之后李愬同样提议奇袭,这回裴度同意了,然后李愬也成功了,取得平淮西的胜利。大家都为韩愈叫屈,但是韩愈并不在乎。之后撰写《平淮西碑》。
之后镇州兵变,韩愈当时担任兵部侍郎,代替朝廷前去军中宣抚,安抚军心,并且还要去化解镇州旁边的深州之围的重任。韩愈出发时,大家都觉得他很难回来了。当时的宰相元稹就说:“韩愈可惜”。因为在叛乱的藩镇是不怎么在乎天子的,去兵变的地区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之前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叛乱,朝廷派颜真卿(就是那个大书法家)去平叛,不幸被俘,拒降后被杀。
唐穆宗当时在下旨之后也有些后悔,派人追上韩愈让他要审时度势,不要轻易深入,性命要紧。但韩愈说:“止,君之仁;死,臣之义。”皇帝让他停止,这是对他的仁爱,但是即使送死也是臣子的道义和责任。韩愈深入虎穴,面对残暴的王廷凑,理直气壮,有胆有谋,有礼有节,不辱使命的完成了朝廷的任务。这种胆识和勇气不是随便哪个文人都有的。他以传统的儒家的道统来自任,代表了儒家的精神。就是孟子所说的“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在文学上开辟古文运动,以文为诗,开创了一个新的文学时代。作为一个卓越的思想家,他的一生都在维护着儒家思想的权威性。政治上中央地方都曾经为官,打过仗,深入虎穴完成重大军事使命。对于佛道这些跟儒家思想有干扰的思想一直在做坚决的斗争。作为传统儒家“仕”的代表,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去实践“仁义”。
这种人,还有谁?
更多。
选修语文三棵树教案(优秀13篇)篇十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版本一)。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台花榭,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版本二)。
选修语文三棵树教案(优秀13篇)篇十一
两周之内,我把《站成一棵树》这本书读完了。它展现少年文学的纯真和质朴、幻想和幽默、玄思和深邃、丰富和大气,它滋润我们的心灵,塑造情感的世界,陪伴我们成长岁月的一本书。这些作品触及了关于童年、人生、人性、社会、命运等最基本的价值命题。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猫的天堂这篇文章,这篇文章讲的是,一只猫腻烦了甜蜜舒适的环境,偷跑到大街上与一群流浪猫生活了一段时间,但它忍受不了饿肚子的事情,于是又回到了主人的家中,认为这才是真正的幸福,猫的天堂。我觉得每个人的生活都不一样,自由却痛苦的生活有它的优点,也有缺点,所以要想清楚才去羡慕别人。
这本书带给我智慧,给予我精神食粮,让我充实,让我开心,让我成长。它告诉我,我们经过自己的刻苦学习,取得优异的成绩,达到理想的目标,造就缤纷多彩的人生,站成一棵高大的树,永远屹立在自己心中。
选修语文三棵树教案(优秀13篇)篇十二
2、过程与方法:掌握运用外貌、动作、语言及侧面描写等方式刻画人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并学习梁启超先生的真性情与爱国情感。
1、运用旁批方法,学会分析人物形象,掌握人物刻画的方法。
2、对《箜篌引》、《桃花扇》、杜诗作适当补充讲解。
赏析、合作研讨、探究、练笔。
一课时(40分钟)。
事先印发导学案,设计预习问题,以及课文相关资料链接,包括《箜篌引》备注,《桃花扇》简介,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清末时有一位十岁的少年,一天随父亲到朋友家做客。一进家门,他便被院里一株蓓蕾的杏树迷住了,并偷偷地折下了一枝,遮掩在宽大的袖筒里。谁知,他的这一微妙之举,恰恰被父亲和朋友的家人看在眼里。他的父亲教子甚严,但又不好当面开口,便匆匆走进客厅安然落座了。父亲总为儿子这件事惴惴不安,一心想不露声色地训示儿子一番。筵席开始了,父亲灵机一动,便当众对少年说:“开宴前,我先出一上联,如能对好,方可举杯,否则,只能为长辈斟酒沏茶,不准落座。”少年不知父亲的用意,毫无思想准备,但凭腹中的才学,自信不会出丑,于是满口答应下来。父亲略加思索,作出上联:“袖里笼花,小子暗藏春色”。这少年听后一惊,恍然大悟,但也未显失色,随口对来:“堂前悬镜,大人明察秋毫”。对联一经出口,堂前喝彩不已。父亲早忘了那件不体面的趣事,他被儿子那字字珠玑、音韵铿锵、对仗工稳的下联陶醉了。这个少年后来成为了中国历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那么,同学们猜一猜,这个少年是谁呢?他就是——梁启超,是我们今天所学课文的主人公。
(设计意图:此导入能够引发学生兴趣,了解梁启超其人。)。
二、自学检查。
1、字音字词检查(见《导学案》,教师ppt展示)。
2、解题,并提问:对于本篇文章主人公,你了解多少?
明确:公车上书、戊戌变法、云南起义。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创办中国近代第一本新文学杂志《新小说》。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著作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学、宗教及文化艺术等,总约千万余字,合编为《饮冰室文集》。中国历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
(设计意图:此环节在于检查学生预习,做好基础落实,进一步引导学生走入文本)。
三、自主研习。
文中对梁启超及其这次演讲做了哪些描述,画出描写的句子,仿照课后习题一,做旁批。然后分析梁启超的人物形象,品味作者的语言。
正面描写:肖像,神态,语言,动作(细节)描写。
侧面描写:听讲者的感受和表现。
四、合作探究。
1、结合印发的资料,说说作者在文中引用的三处材料有何用意?
明确:
引用《箜篌引》的用意:
梁启超是一个“过渡时代”的英雄,这个时代险象环生,他却用他的行动去实践爱国救国的理想,历尽沧桑仍近似疯狂滴执着于信念的梁启超,不正是那个明知死路,仍蹈死不悔的白首狂夫么?他投身于变法洪流,踏上救国道路,饱尝艰辛,却义不容辞,这十六字的《箜篌引》也许就是梁启超执着前行的真情写照吧!
引用《桃花扇》的用意:
这个悲剧中藏着梁启超的身影,含着他的悲苦,他就如同左良玉,几十年忧国如病,以天下为己任,却未能实现理想,同僚或死或逃,而推行变法的光绪皇帝死于非命,独殉了社稷苍生。这位一辈子都在探求中国富强之路的“行者”,演讲到这一段时,心中蓄积的巨痛如溃堤洪水,喷涌而出,终于“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
引用杜甫诗用意:
救国于危难之中是中国读书人自以为的本分之责,当他高声诵读杜诗时,他的情感也遥接千年前的杜甫,为“官军”收复失地而喜泪满衣,所以他“张口大笑”了。
此三则材料都体现梁启超一生“爱国救国”的理想。
2、归纳:梁启超先生的形象。
梁启超是一个才华横溢、博闻强识、风趣幽默、谦逊自负、稳健潇洒、有热心肠的爱国学者形象。
(设计意图:加强印象,学会人物形象分析,为高考现代文阅读分析人物做铺垫)。
3、进一步感受梁启超的爱国情怀,诵读梁启超《少年中国说》(节选)。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生可畅所欲言,教师结合实际正确引导,让学生对梁启超其人有更深刻的了解,诵读部分更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五、小结:
规律总结——本文在写人方面的独特写法:
抓住细节。
突出个性。
正侧结合。
六、课堂反馈。
请模仿本文写人手法描写一个大家都熟悉的人。要求:
1。抓住细节,突出特征;
2。语言简洁,描写生动;
3。不出现姓名;
4。完成后由各小组推荐,本人朗读,由听众辨别是谁,看谁写得最像。
(设计意图:让学生活学活用,既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也能巩固写人手法的运用)。
七、作业布置:
课外阅读梁实秋的《雅舍》。
选修语文三棵树教案(优秀13篇)篇十三
她轻盈的脚步没有越过横塘路,我伤心地目送她像芳尘一样飘去。这锦绣华年可和谁共度?是在月下桥边花院里,还是在花窗朱门大户?这只有春风才知道她的居处。
飘飞的云彩舒卷自如,城郊日色将暮,我挥起彩笔刚刚写下断肠的诗句。若问我的愁情究竟有几许。就像那一望无垠的烟草,满城翻飞的柳絮,梅子黄时的绵绵细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