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计划是指将未来的目标和步骤以书面形式详细规划好,以便更好地组织和安排工作。在下面是一份详细的规划计划示例,希望能给你们提供一些实用的思路和方法。
市农村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大全(13篇)篇一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十发[2009]12号)精神,结合xx城区农村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一统三分”战略,以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核心,以减少贫困人口为主要任务,以项目建设为载体,突出产业开发、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和人居环境改造等重点工作,整合资源,3、旅游业。围绕旅游业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茅箭区按照旅游扶贫总体规划、张湾区按照景点式旅游开发的思路组织实施。着重抓好旅游资源保护、旅游产品开发、旅游设施建设、旅游文化提升、旅游软件配套和外包服务。新培植和提档升级“农家乐”示范户80户、旅游重点景区打造、重点产品包装、重点项目建设55处。
4、农村经济组织和农业合作组织。充分发挥农村经济组织和农业合作组织在产业扶贫中的龙头作用,把广大群众与市场有机结合起来。规划期内,新建农产品加工点(企业)8个;鼓励发展农业产业化合作社16个。
5、劳务经济。继续发挥城区就近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优势,采取多种途径开展就业培训转移,依法维护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合法权益,3年内力争使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达到劳动力总数的60%以上,劳务收入达到农村总收入的60%以上。
(二)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
制定年度计划,开发(五)社会发展与社会保障。
1、实行扶贫开发与城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有效对接。对城区农村失去劳动能力的群众全部纳入农村低保,做到应保尽保;对纳入城区规划区范围内的贫困群众,纳入城市低保范围,确保贫困群众得到民政、扶贫政策的覆盖;对残疾人贫困人口,纳入残疾人保障范围;改善农村福利院条件,使“五保”对象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2、医疗卫生。继续改善乡镇卫生院设施设备条件,帮助培训乡村医生,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继续实行市级三甲医院对口帮扶乡镇医院;加强村级医疗服务,规范管理,提高医技,降低因病致(返)贫比例;加强农村卫生环境整治和疾病预防工作,提高村民健康水平。
(六)推进方式。
今后一个时期城区农村扶贫开发实行“整村推进与片区开发”相结合的方式推进。以行政村为基本单位、以扶贫开发片区为基本单元,按照“一次规划,分年实施、分批推进”的原则,整合各类资源,稳步组织实施,分期分批“销号”。片区的启动,视其所在乡、村的组织领导、资金统筹、群众参与程度等因素综合确定。
三、保障措施。
(一)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
2、资金筹措。按照“国家补助、市级扶持、行业支持、区级安排、市场融资、社会援助、农民自筹”的途径筹措城区农村建设发展资金。茅箭区和张湾区每年各安排200万元预算资金与市级财政扶贫资金配套用于城区农村扶贫开发;创造性地用好“一事一议”政策,动员群众积极参与项目建设。
按照构建“大扶贫”工作格局的要求,凡属部门责任范围内的项目工程均由相关部门安排支持,财政扶贫资金(含省拨资金)重点用于产业发展、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和人居环境改造三个方面的相关项目,主要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进行支持。产业发展重点支持蔬果茶基地建设和基地改造、良种引进、技术培训;人居环境改造重点支持农户相对集中居住区新建房屋的屋场平整和有关公益项目建设;对封禁保护村、边远贫困村的改水、改路等相关民生工程项目的资金缺口部分给予支持。
(二)组织实施措施。
城区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由市、区、乡(镇、街办)三级政府共同承担。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实行“区负总责,乡抓落实,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组织制度,区长为第一责任人,负责规划实施。具体工作由市、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扶贫办)承办。市分管领导(领导小组副组长)负责组织研究重大问题,开展相关活动,协调有关工作。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要把解决农村贫困问题摆到重要位置,定期专题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市直相关部门要把城区农村扶贫开发作为单位重要的职能职责,纳入议事日程,给予倾斜支持。市交通运输局、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文体局、能源办、蔬菜办等部门,应制订本部门支持城区农村发展的行业规划,明确重点建设内容、政策资金安排、组织实施措施;市民政局、
市农村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大全(13篇)篇二
“十二五”时期,是我区加快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根据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省、市政府的要求及区政府的工作部署,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区“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
工作部署,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落实政策,强化措施,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奋发进取,农业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全区农业总产值达到万元,比增加万元,既定目标为万元,比增加%,年均递增%;,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00元,比增加元,既定目标为元,比增加%,年均递增%。农业法律保障和政策扶持体系得到全面落实,农业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加强,科技推广应用水平大幅提高,农业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同步增长,农业增长方式实现较大转变,产业化、现代化进程有效推进,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一)党在农村的政策得到全面落实。按照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长期不变的要求,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稳定和完善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土地政策,优化了农业资源配置,严格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全面取消农业税,严格控制农民负担,全面落实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化肥补贴、农机补贴等党的惠农政策,农民利益得以较大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
(二)农业基础设施有较大改善。强力推进以农田、水利及中底产田地改造为主的工程建设,沙颍河治理工程、淮北大堤加固工程顺利完成,累计完成投资万元;农业综合开发、人畜饮水安全工程、农村沼气工程稳步推进,累计完成投资万元,基本农田建设成效显著,累计完成投资万元,建成高稳产农田万亩,比十一五末增长万亩,农田水利化程度达68%以上,比十一五末提高了个百分点。
(三)农业现代装备水平明显提升。通过实施农机补贴项目,有效推进了农业机械化水平和设施农业的发展。全区新增农业机械共计台(辆)千瓦,比十一五末分别增长%和%,为农业生产节约经营、提高效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农业先进实用科技普及水平大幅提高。全区粮食作物良种推广率达到95%以上,大批高产、优质、高抗品种得到推广应用。通过测土配方施肥、小麦氮肥后移、小麦一喷三防、大豆合理密植、蔬菜设施生产、地膜覆盖种植等技术的普及推广,应用率达80%以上,科技为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起到了支撑作用。
(五)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和服务能力有明显提高。通过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改革,进一步强化了服务机构的公益服务职能,转变了服务方式,扩展了服务领域,提高了农业生产中技术指导、技能培训、市场信息、产品加工等多方面的服务质量。
(六)农业法规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农业执法规范有效。通过《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土地承包法》、《农机管理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等涉农法律法规的大力宣传教育和有效贯彻落实,农业工作的法制建设有力推进,发展环境较大改善,执法水平大幅提高,农业工作逐步走向依法发展的轨道。
(七)农业产业化发展有较大推进。以粮油加工、肉类加工、优质蔬菜产业化生产等为主的特色产业有了较大发展,农产品加工有效推进,产业化水平有较大提高,农产品质量、效益有明显提升,农民收入渠道有较大扩展,收入水平稳定增长。
(一)发展环境。
“十二五”及今后一个时期,区的农业既面临着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又面临着各种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国家对农业的扶持政策,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和谐社会的构建,都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和13亿人口的基本生存,都需要一个强大的现代农业的支撑。同时,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营造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农业的氛围;以城乡统筹为主要内容的政策导向,已经开启了支持农业、扶持农民政策的新举措,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但是,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农业发展的社会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农业的基础地位需要进一步加强,“三农”工作需进一步深化,涉农政策需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二是农业结构不够合理,还需进一步加大调整力度,不断适应市场需求;三是农业服务组织化、市场化程度还比较低,社会化服务规模不够大,不能适应推进农业服务产业化的要求;四是基层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人员队伍力量和推广经费不足;五是农业生产的整体科技含量低,农副产品初加工发展及推广力度不够,为民增收领域需进一步拓宽;六是各级政府对农业扶持和引导力度还不够,尚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迫切需求。
(二)指导思想和原则。
1、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
我县农业发展的新跨越。
2、指导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引导和调动农民积极性,加快农业发展。坚持统筹协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实现农业快速、高效发展。坚持以科技进步作重要支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人与自然和谐的农业发展新模式;坚持以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的发展方向,积极培育和发展各类农业市场主体,完善现代农业企业制度和产权制度,逐步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农业市场体系;坚持依法促进,兴农富民,全面提升农业执法水平和服务水平;坚持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建立农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充分发挥市场在农业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农业资源配置效率。
(三)发展重点、目标。
在稳定土地种植面积的基础上,改善粮田的基础设施和土壤地力,推进高产、优质、高标准的生产基地建设,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增加产量。稳定发展粮、油、菜等常规产业,确保农产品供应安全,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增加农民收入。到2015年,全区农业总产值达到万元,比增加万元,年均递增%;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元,比增加元,年均递增%。
1、粮油生产。加大耕地保护力度,稳定粮食播种面积,2015年粮食播种面积不低于万亩,粮食总产量在基本稳定的基础上略有升高,单产年递增1.4%,粮食总产稳定在万吨,其中100%为优质品种。同时加大油料作物和蔬菜发展力度,自给率达到%。
2、农特产业发展。坚持“精心管理、改造提升、稳步发展、提质增效”的方针,进一步加强蔬菜生产基地管理,积极推广绿色、有机食品蔬菜生产技术,大力推进连片上规模的设施蔬菜种植,在正午镇、口孜镇每年新增蔬菜基地亩以上,优化老蔬菜基地1500亩以上。到2015年,全区设施蔬菜面积达到万亩以上,平均单产达公斤以上,年产量达万吨以上,年产值达亿元以上。
3、畜牧业。一是发展规模养殖。规模养殖比重由目前的%提高到%以上;二是加快畜禽改良步伐,三元杂交猪推广率达到100%,家禽改良率达到90%以上;三是全面落实免疫、检疫和产品检查,达到3个100%;四是建成猪、羊、禽3个优势畜产品生产基地。2015年:猪、羊、禽的存栏量分别达到万头、万只和万只;出栏分别达到万头、万只和万只。
4、林业。全面实施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到2015年实现有林面积20.1万亩,林木总蓄积10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18.5%,发展林业庭院经济6万户,林业产值0.56亿元。
5、渔业。大力实施渔业致富工程,调整渔业区域布局,建立名特优稀水产品生产基地;优化品种结构,增加渔业投入,加快数量型渔业向效益型渔业的转变;加快无公害水产品、绿色水产品的认证,提高水产品市场竞争力。到2015年,放养水面达到2.5万亩,水产品产量0.55万吨,渔业产值0.33亿元。
6、基层农村推广体系建设。
一是加强知识更新和技能培训,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一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和农民满意的科技人员队伍。二是全面推行聘任制和绩效考核制,建立效能淘汰机制和工资与工作任务、效果挂钩的分配机制。三是加强农技推广体系设施建设,十二五初争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万元新建10个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办场所及配备必要的办公设施。
(四)保障措施。
1、政策扶农,改善农业发展环境。继续加强领导,以“两个趋向”统领“三农”工作,优化和完善各项扶农支农的政策措施,巩固“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继续加强对粮食生产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种粮大户扩大生产规模,促进粮食生产走产业化之路;继续出台对主导产业的产业化扶持政策,完善相应的产业发展规划、目标和配套措施;继续增加农业投入,进一步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对重点农业项目的投入资金进行整合,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重点农业项目落实。认真研究和解决农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困难,研究制定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并抓好落实,确保领导到位、工作到位、政策措施到位、财政投入到位。
2、项目强农,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我县区业,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积极向省、市农业、财政、科技等部门争取项目,做到储备一批项目、争取一批项目、实施一批项目、投产一批项目,全面提升我区农业产业档次。“十二五”期间有计划推出一批重点农业工程项目,全面推动我区农业产业发展进程。积极做好农业招商引资工作,吸引更多工商企业、社会资金投资农业的生产、加工和服务全过程,解决农业发展后劲不足这一深层次问题,为农业的产业升级注入内在动力。
3、科技兴农,拓宽农民增收空间。大力推广实用农业新技术,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提高科技应用率、转化率和贡献率。“十二五”期间将有计划推广一批生态高效农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全面提高我区农业科技含量。建立健全农业科技网络,稳定区、乡(镇)两级农业科技推广队伍,深化农技人员进村入户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农民技术员的作用。加强农机化建设,进一步推广各类新型实用农机具。加强农业信息网络建设,进一步建好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农业信息在生产中的指导作用。
4、依法护农,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加大对工业污染物排放的检查监管力度,优化农业生产环境;加大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农药和易降解的农用薄膜的推广应用,合理使用化肥;加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能力建设,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强对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的质量管理,进一步规范农资市场和农产品市场秩序。
5、龙头壮农,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大力扶持和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培植出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积极研究市场,开拓市场,狠抓标准化生产,坚持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增加科技含量来培育品牌、打响品牌,发挥品牌效应。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建立和完善市场预测系统。逐步规范龙头企业与农户的产销合同,完善双方的主体地位和相应的权利义务,提高订单的履约率。加快发展农业中介组织,鼓励和引导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强协会、经济合作组织等的中介作用,开展产前、产中、产后的自我服务,充分发挥各类专业合作社在行业自律和协调、行业标准和发展规划制订等方面的作用。加强农技服务站建设,解决乡(镇)、村技术力量薄弱这一现实问题,并把服务站办成带动产业发展的“龙头”型合作经济组织。
市农村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大全(13篇)篇三
40。
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浙政发〔。
2010。
46。
号)和《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温政发〔。
2011。
37。
号)精神,发展农村现代流通,加快推进以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系、农产品流通体系、农村日用消费品流通体系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建设,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及机遇。
2006。
(
以下简称“新网工程”
)
建设以来,已发展连锁经营企业。
37。
家,连锁配送中心。
17。
个,连锁门店。
1607。
个。发展各类合作经济组织。
480。
个
(
其中:基层供销社。
75。
个、农民专业合作社。
293。
个、村级综合服务合作社。
101。
个、各类行业和专业协会。
11。
个
)
2010。
年,连锁企业经营额。
10.6。
亿元,比。
2005。
年增长。
430%。
连锁经营面积。
12。
万平方米,增长。
233%。
;农资销售。
3.7。
亿元,比。
2005。
年增长。
68.2%。
化肥销售。
15.6。
万吨,增长。
21.9%。
;农副产品市场交易额。
59.5。
亿元,比。
2005。
年增长。
44.8%。
;已初步建立了农资、农副产品、日用消费品、再生资源四大经营服务网络框架。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现阶段我市农村流通服务网络建设滞后,连锁配送经营不够健全,工业品与农副产品双向流通不畅,农民买难、卖难问题仍然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经营业态落后,网点不足,设施陈旧,交易成本高,流通效益低下;二是市场主体规模小、经营散、实力弱、服务差,大市场与小生产的矛盾突出;三是中央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刺激农村消费的措施,但由于农村居民居住分散、消费水平低、流通经营成本高等原因,一般企业不愿意进入农村市场,农村消费环境仍不能满足群众需求;四是农村流通主渠道的供销社自改制后自有资产、流动资金严重不足,银行贷款艰难,导致企业资金短缺,及人才匮乏等因素制约了企业的不断扩张与发展。目前,相对滞后的农村流通服务网络已不能适应当前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直接影响着农民增收和农业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新网工程”建设正面临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新网工程”是经国务院批准由供销合作社系统组织实施的项目,既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乡差距、协调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举措,也是当前搞活流通、扩大内需、调整结构、保障民生的重要内容,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引导农村消费、推动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供销社是为三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贴近农业,熟悉农民,扎根农村是供销合作社不同于其它经济组织的特征。在多年的经营中,供销社已与农民建立了稳固的关系。供销社是党和政府联系农民群众、联结城乡经济、联结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承担着引导农民发展农业生产、搞活农村市场流通、促进农民增收的社会责任。温家宝总理、回良玉副总理多次要求供销合作社要深化改革,建设现代流通网络,为农民提供生产生活服务,努力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农民专业合作的带动力量,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40。
2010。
年
9
2010。
46。
2011。
37。
号)等一系列支持“新网工程”发展的政策措施等。中央、省财政和市财政安排资金支持发展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改善农村商贸流通基础设施。我们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新网工程”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切实推进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建设。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开拓农村市场,发展农村现代流通业,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为目的,积极实施网络立社、流通活社、项目强社、机制活社、品牌亮社发展战略,通过“改造、整合、优化、提升”等手段,完善和提升农业生产资料、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再生资源等四大流通网络建设,逐步建立运转高效、功能完备、双向流通、城乡并举、工贸并重的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满足农民多层次、多元化生产生活需求,为统筹城乡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1
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
“新网工程”是具有一定公益性质的社会公共基础设施,是关心、服务“三农”的重要内容,是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争取政府支持,发挥供销社职能作用,将新网工程纳入城乡统筹发展规划和新农村及小城镇建设规划,制定扶持政策,实行政府推动、供销社主办,多方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原则。
2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
“新网工程”包涵农资、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再生资源等流通服务网络体系,不同的类型,建设的重点和方式方法各不相同;相同的类型,各县(市、区)之间也会因所处的区域条件不同,面临不同的发展环境。整合资源,主动融入“
1650。
”新格局,结合本地实际,按照相应的流通网络和区域特色,确定各自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的建设重点和方式方法,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
3
立足现实,循序渐进的原则。
“新网工程”建设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建设中将会受到经济、社会、体制、人员素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能脱离现实的客观环境和条件,必须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充分考虑现有流通设施状况、经济实力、群众购买力和消费习惯,统筹做好物流设施、配送中心和经营网络的布局规划,循序渐进地实施。
4
企业带动联合发展的原则。
“新网工程”建设要突出企业的主导地位,按照科学、经济、效益的原则,以区域性建设为中心,选择一批影响力大、带动力强的建设项目,立足项目促联合,立足项目促发展,通过项目实施推动网络改造升级,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优化网络布局,实现一网多用、双向流通、综合服务
计划利用。
5
年时间,培育连锁经营企业。
50。
家,销售额。
20。
亿元;改造建设完成连锁配送中心。
25。
个,发展各类连锁经营网点。
1200。
个,累计。
2800。
个;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
200。
家,总数。
500。
家,新建村级综合服务社。
200。
个,累计。
300。
个。改造建设农副产品批发交易市场。
8
个;改造建设再生资源交易市场与分拣中心。
3
个。全系统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交易额达到。
100。
亿元,再生资源回收经营额。
5
亿元。培育产值和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商贸流通和农业龙头企业。
12。
家,基本形成龙头企业引领,市、县、乡、村四级贯通、纵横交错、配置合理、相互促进、各具特色的农资、农副产品、日用消费品、再生资源等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体系。
三、发展重点。
新网工程发展按“投资主体多元化、改造形式多样化、经营方式连锁化、服务功能综合化”的要求,重点建设好农业生产资料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农副产品市场购销服务网络、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服务网络,改善农村流通环境,为“三农”提供综合服务。
一是积极应对农资市场全面放开、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进一步发挥供销社农资企业市场主导作用,整合与联结供销社系统和各种社会农资经营资源,培育发展一批统一采购、跨区域连锁经营和带动能力强的农资经营龙头企业,建设区域性配送中心,增强农资供储能力,积极吸收农资经营大户、农业“三站”、农村“能人”加盟,发展农资直营、加盟连锁店,合理布局农资零售网点,形成以公司为龙头,以配送中心为核心,以连锁经营为纽带,以乡镇农资网络为骨干,以村级农家店为基础的连锁网络体系,着力构建覆盖全市农村的农资现代流通网络,到
2015。
年新建和改造农资连锁经营网点(放心店)。
700。
80%。
2
家经营额超亿元的农资连锁经营企业。
一是加快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新建拓展与改造升级相结合、培育区域性骨干市场与建设一般性地方交易市场相结合、提升综合市场功能与发挥专业市场特色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市有区域性农产品市场、县(市、区)有骨干农产品市场、乡镇有产地市场、基地有田头市场的农产品市场新体系。供销社要当好开拓农村市场的主力军,突出浙闽副食品商城、瑞安农贸城、浙福边贸水产城等特色市场,进行信息化、电子化改造,增强商品集散功能、价格形成功能、信息发布功能和综合服务功能,建立完善检验检测、资金结算、信息服务系统,力争通过
5
年的努力,在全市形成年销售额。
20。
亿元以上的综合型农产品批发市场。
3
2015。
年,培育。
3
2015。
年建有农副产品收购销售网点。
300。
个。
一是在“千镇连锁、万村放心店”工程建设的基础上,以发展县域连锁超市、配送中心和乡镇小超市为重点,按照“小超市、大连锁”和“小网点、大网络”的发展战略,培育一批有影响力、带动力的品牌连锁龙头企业,并以品牌龙头企业为主体发展配送中心和连锁超市,逐步形成县有配送中心、乡有超市、村有便利店的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体系,构建县乡村三级连锁销售网络,营造便利实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二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快推进网点设施的建设改造,以加盟、直营等方式,对供销社基层网点和个体经营网点进行整合、改造、优化,发展农村超市、便民店,形成以农村市场为基础,中小城镇为骨干,城乡互动的农村日用消费品经营网络;推进双向流通和农超对接,把质优价实、适宜中小城镇和农村消费水平的日用品送到农村市场,同时把当地有特色的农副产品及加工产品送到城市,发挥一网多用的功效,提高网络综合利用水平;鼓励供销社烟花爆竹、盐业、医药等企业发展零售连锁经营,为农村居民提供安全、放心、实惠的商品。三是有步骤地对基层社网点与村级综合服务社进行超市化改造,村级综合服务社办到哪里,连锁农家点开到哪里,择优吸纳一批系统以外农村社会网点加入网络体系,到
2015。
年发展超市、连锁店、便利店等日用消费品连锁网点发展到。
1200。
个。
支持、引导龙头企业整合、规范现有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以项目建设为核心,以标准化和规范化为手段,以资源化和无害化为目标,有步骤地实施回收体系建设。一是将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与当前倡导的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有效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回收利用价值和效益,充分发挥供销社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中的骨干作用,按照温州市再生资源市场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和全国、浙江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试点城市标准要求,加强对再生资源回收经营企业进行重组改造,培育全市、区域性再生资源回收行业龙头企业,加强系统上下、系统内外再生资源利用加工企业的联合与合作,整合和改造现有回收网点,建好社区、村镇回收站点,促进废旧物资规范回收,改善村容村貌,提升服务功能。二是根据《温州市区再生资源回收行业整治工作方案》,开展废旧收购行业整治工作,通过宣传、业主自行处理、联合执法,依法查处无照经营、乱搭乱建摊点,收销脏等违法违规行为。并按照《温州市区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建设标准》,结合实际,科学布点,逐步建立统一规划、统一标识、统一着装、统一价格、统一衡器、统一车辆、统一管理;规范服务项目、规范服务标准、规范文明用语、规范服务地点等“七统一、四规范”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三是开展联合与合作,加大项目建设和全市回收体系构建力度,努力完成市西片再生资源集散市场与龙湾再生资源回收分拣处理中收建设。四是根据国家政策依法开展废旧家电、报废汽车等回收拆解业务,形成回收、分拣和加工利用一体化经营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实现再生资源产业化经营、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五是发挥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行业管理和行业自律,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建设提供指导和咨询。到
2015。
600。
个,再生资源交易市场和回收分拣中心。
3
个。
四、主要措施。
全面提升新网工程发展水平,努力打造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力求在网络发展上有新突破,在运营质量上有新提升,在服务水平上有新形象,在经营管理上有新起色。
1
培育连锁经营龙头企业。
以现代产权制度为纽带,发挥供销社在农资、农副产品、日用消费品、再生资源等优势主导业务的优势,在互利、共赢、自愿的基础上,鼓励相同业态或经营内容相近的企业,通过兼并、联合等形式进行资产与业务重组,建立产权清晰的股份制核心企业,实现低成本连锁经营和跨地区发展。通过加盟连锁和自由连锁,培育和发展一批主业突出、技术先进、管理严格、经营规范、辐射面广、核心竞争力强、乐于服务农村的大型流通企业集团,使之成为“新网工程”建设的中坚,强化对网络建设的支撑作用。
2
加快配送中心的建设步伐。
根据市场需求,因地制宜,科学确定配送中心的建设规模和水平充分挖掘现有物流设备潜力,鼓励有实力的龙头企业自建配送中心,鼓励实力强的企业以资产为纽带,吸收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参股或加盟经营,联合组建配送中心、实现仓库立体化、装卸搬运机械化、商品配送电子化,提高对连锁经营企业商品统一采购和集中配货的比例也可联合利用第三方物流配送体系,为连锁企业提供安全可靠、高效率、专业化的配送服务,形成多层次的物流体系
1
加强连锁经营规范化管理。
按照连锁经营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对连锁经营进行科学分工,建立合理的营销协作体系。积极探索连锁经营企业科学决策机制、内部监管机制和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实行企业标识、进货、配送、价格、管理和服务“六统一”的规范运行管理模式。加强连锁经营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对连锁经营中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实行全程电子网络化管理,提高整体运营效率,形成规范高效的管理体系。积极推进全国总社颁布的《农村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网络规范》和《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规范》两个行业标准的实施。
2
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把创建推介拓展和维护良好的品牌形象放在突出位置。
通过建立和完善企业诚信制度、规范经营行为、强化商品质量管理、完善售后服务等措施,树立自身品牌形象对现有品牌进行整合,通过建立和完善企业诚信制度、规范生产经营行为、强化商品质量管理、完善售后跟踪服务等举措,打造自身的品牌形象,扩大市场占有率在严格品牌授权使用与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利用品牌发展特许经营,吸收加盟店参与,扩散品牌效应支持龙头企业培育品牌,通过各种媒体手段,广泛宣传,扩大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1
搭建生产性服务组织与流通服务网络互动平台,实现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与龙头企业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超市的对接,做好优质农副产品进市场进超市工作,带领农民开展统一生产标准统一采购和供应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包装和品牌统一产品销售等“五统一”服务,提高农副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搞活农副产品流通,增加农民收入。
2
搭建经营性综合服务组织与流通服务网络相互融合的平台,实现基层经营网点村级综合服务社与“新网工程”网络终端的对接。坚持“小超市大连锁”“小网点大网络”的发展战略,把网络终端建设与发展农村综合服务社等经营性综合服务组织结合起来,按照政府引导多方参与整合资源市场运作的要求,依托供销合作社现有设施经营网点等为农服务资源,实施“千村千社便民工程”,发展村级综合服务社;以经营性服务为主体,以现代流通服务为支撑,推广新型服务方式,增加公益性服务等综合服务内容,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
3
pos。
机等金融设备,方便农民信用消费,并为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信贷授信和融资服务。
1
加强组织领导。
“新网工程”是一项涉及到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流通等方面的系统工程,对健全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扩大农村消费,规范农村市场,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各地要成立专项推进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工作,确保各项任务如期完成
2
发挥主导优势。
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系统的组织和资源优势,利用社会各方面的有利条件,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将供销社在内的人才、技术、资金、土地、设施等有力资源充分整合,实现资本的有效扩张,利用好各级政府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的有力支持,为如期实现整体目标提供物质保证。
3
落实项目管理责任制。
各地要按照全市总体规划要求制定适合本地实际的具体实施方案,要明确工作目标、任务,落实项目建设资金,明确项目责任人,把“新网工程”建设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4
创新工作方式。
坚持典型引路和整体推进相结合,分类指导和重点突破相结合,市场运作和行政推动相结合,完善联合发展机制,发挥投资各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做好上下协调,确保“新网工程”建设扎实有序的进行,如期完成建设任务,努力成为我市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
市农村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大全(13篇)篇四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借鉴国内外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和做法,逐步形成循环型经济的生产方式和社会消费模式,努力构建政府大力推动、市场有效调节、企业自觉行动、公众积极参与的循环经济长效发展机制,建立集循环型企业、循环型园区、循环型产业和循环型社会四位一体的循环经济体系,打造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区。
二、基本原则。
(一)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相结合。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充分引进先进技术,推进有色冶金、化工、电力、建材等重点产业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和废弃物再生利用。加强制度创新,改变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行为,引导资本、技术转向有利于资源循环的方向,逐渐建立资源节约、循环和环境改善的长效机制。
(二)政府引导与企业主体相结合。充分运用规划指导功能和政策扶持手段,推进不同领域和不同层面的循环经济发展。提高公众的循环经济意识,建立公众参与和舆论监督机制,引导公众“绿色消费”,夯实发展循环经济的群众基础。强化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发挥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建立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生产体系和开发模式。
(三)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将发展循环经济与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科技进步有机结合起来,改变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模式,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坚持解决当前紧迫问题与谋划长远发展相结合,统筹解决人口、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四)全面推进与突出重点相结合。在企业、行业、区域、社会全面推进循环经济,把循环经济当作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科学确定循环经济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充分体现地方特色与产业特色,在污染问题突出、资源利用潜力巨大的重点领域率先突破。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资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建成完善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循环经济主要指标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
资源综合利用指标:万元gdp能耗五年累计下降17%以上,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17%以上,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废弃物产生控制指标:有效控制废弃物排放,城市空气、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单位工业增加值cod排放量小于1㎏/万元;工业废水废气排放达标率100%;基本解决农村集镇环境污染问题,城乡生态环境较好,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为85%,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
再生资源利用指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中水回用率达到20%。
四、重点任务。
“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牢牢把握“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总体要求,加强资源回收与再利用等领域的研究与技术推广,加快推进重金属污染土地的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依托骨干企业,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形成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农业、工业、服务业及静脉产业体系。根据城市发展和产业发展的实际,将部分产业从主城区搬离,按照“产业搬迁,循环跟进”的原则,循环经济产业链跟随搬迁。
(一)现代农业循环经济体系。从全市区域生态资源优势和土地条件出发,以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重点,培育和构建符合实际的农业产业循环模式,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循环体系,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多层次利用和良性循环,达到农业资源再使用和再循环的目的,实现全市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株洲地理、地势及特色养殖、种植和森林资源特点,构建现代农业及农产品深加工、生态养殖及深加工、林业资源综合利用及深加工生态循环经济产业链。
目,重点开展汽车、工程机械、家用电器等废弃物的回收利用与再制造,同时建立城乡废旧物资回收体系。加强水、热、材、能的综合利用,打造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产业链。
(三)服务业循环经济体系。推行生态旅游,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产生与排放量。倡导绿色旅游消费,创建“绿色宾馆”、“绿色饭店”,限制以不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的一次性产品的生产与消费,促进一次性产品和包装容器再利用。引导消费者选择公共健康的绿色产品。到2015年,以我市重点旅游景区为基础,建成一批循环型旅游景区示范项目。启动城市餐厨垃圾资源化项目。加强节能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适应城市机动车快速增长的形势,规划建设节能、合理的城市道路交通体系,同时加快机动车停车场等静态交通设施建设。巩固电动公交和公共自行车成果,大力倡导绿化出行。发展便捷、高效、省能的节能型综合交通运输和现代物流配送体系,加强交通运输资源合理配置,提高集约化运营和车辆实载率。
(四)绿色消费体系。以产品的销售和消费环节为重点,以政府采购为切入点,大力推广绿色标识产品,规范和鼓励产品的再利用,倡导公众绿色消费,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新型消费方式。到2015年,政府采购中绿色产品的比例要达到95%以上。全面推行限塑令,反对过度包装。
五、空间布局。
(一)工业循环经济布局。
装备制造业环经济产业链布局,以中国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时代集团、南车长江公司株洲分公司等骨干企业为依托,分布于田心、金山工业园区。
生物医药生态循环产业链,依托千金药业等骨干企业,主要分布于金山工业园区。有色金属深加工循环经济产业链布局,依托株洲冶炼集团、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株化集团、智成化工、兴隆化工等骨干企业及攸县、茶陵有色、黑色金属矿山开采区域,主要分布于清水塘工业园区及攸县、茶陵有色、黑色金属矿山开采区。
陶瓷循环经济产业链布局,依托醴陵市华联瓷业、泰鑫瓷业、湖南电力电瓷电器厂、浦口电瓷等企业,主要分布于醴陵。
服装加工环经济产业链布局,主要分布于芦淞服饰城。
煤电一体化及新能源循环经济产业链布局,依托华银电力公司、中材水泥、华新水泥等企业,主要分布于株洲电厂及攸县网岭。
建筑材料与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链布局,依托中材水泥、华新水泥,主要分布于金山工业园区。
(二)农业循环经济布局。
现代农业及农产品深加工生态循环经济产业链布局,依托神龙米业、龙华牧业等企业,重点分布于神龙米业、龙华牧业等企业所在地周边区域。
生态养殖及深加工生态循环经济产业链布局,依托唐人神集团、龙华牧业、福来喜鹅业等企业,重点分布于神龙米业、龙华牧业等企业所在地周边区域。
林业生态循环经济产业链,主要分布于炎陵、茶陵山区。
(三)服务业循环经济布局。
依托各重要旅游景区、各大宾馆、饭店等,主要分布于相关重要旅游景区、各大宾馆、饭店及周边地区。
六、重点领域。
(一)装备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涵盖轨道交通制造、汽车制造、新能源装备制造、节能环保设备制造等,依托中国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时代集团、南车长江公司株洲分公司、北汽控股南方基地、株齿等骨干企业,重点推进企业清洁生产、节能减排、绿色设计、可靠性设计,原材料的绿色采购,加工余料的循环利用,废弃物的能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
(二)生物医药。依托千金药业等骨干企业,引导企业开展固体废物、有机废水能源化与资源化综合利用,构建以生物质水煤浆制浆、燃烧系统集成技术为依托的能源环境一体化集中供热中心,打造生物医药的生态循环产业链。
(三)有色金属深加工。依托株洲冶炼集团、株洲硬质合金集团等骨干企业,以及攸县、茶陵有色、黑色金属矿山开采区域,重点开展钨资源及深加工、铜冶炼与深加工、冶炼-化工-能源、钢铁与有色矿产资源开采和深加工,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
(四)陶瓷。陶瓷产业包括建筑、卫生、电力及日用陶瓷,依托醴陵市华联瓷业、泰鑫瓷业、湖南电力电瓷电器厂、浦口电瓷等企业,重点引入高效采矿与分选设备、资源深加工技术、高效窑炉燃烧技术、除尘技术、清洁燃料技术,加强各种废物的资源化,资源的再循环、再利用,构建系统的循环经济生态产业链。
(五)服装加工。重点从源头进行控制,设法减少服装边角料的产生,并对服装余料实行分类管理,严格控制余料垃圾的排放量,开展绿色生产,促进服装边角料的回收再利用。引导服装企业简化商品包装,以节省资源及能源,同时最大限度降低包装废弃物数量。积极选用绿色环保包装袋代替传统的塑料袋,鼓励可循环、耐用型购物袋的回收。倡导服装绿色设计,服装回收再利用,以及闲置服装资源化。
(六)煤电一体化及新能源循环经济产业链。依托华银电力公司、中材水泥、华新水泥等企业,重点开展煤炭资源的清洁生产、综合利用及深加工,延伸产业链,着力构建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循环经济产业链。
(七)建筑材料与新材料。依托中材水泥、华新水泥,重点开展各类工业废渣的资源化利用,尤其是采用国际先进的垃圾资源化处理技术-ak系统,对城市、乡村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构建工业废渣-建筑材料循环经济产业链。
(八)现代农业领域。依托神龙米业、龙华牧业等企业,重点开展稻米深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经济作物种植与深加工废物资源化利用,构建现代农业及农产品深加工生态循环经济产业链。依托唐人神集团、龙华牧业、福来喜鹅业等企业,重点开展生猪、菜牛、鸡、鸭、鹅的规模化、生态化养殖,以公司+农户的形式,推进养殖深加工与废弃物的资源化、能源化利用。因地制宜开展林业资源综合利用及深加工,构建集森林碳汇、生物质能综合利用、休闲旅游、林下立体化种养殖等综合性的生态循环经济产业链。
七、重点工程。
(一)清洁生产技术应用推广工程。建立健全由企业、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和政府有关部门组成的推行清洁生产工作队伍。扶持发展一批清洁生产的中介服务机构,推广一批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培育一批高标准、规范化的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到2015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清洁生产全覆盖,工业园区全面推行清洁生产。
(二)废弃物能源化及无害化处置工程。建立垃圾分类系统,完善相关设施和配套政策措施。按照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对可用物资(废纸、金属、玻璃等)的回收再生利用,选择合适的项目实施点对易腐有机物进行堆肥处理,对高热值不易腐有机物进行能量利用途径的探索,对各类城市废渣进行活性处理,实现废渣的材料化。
(三)有机废液高效浓缩处理工程。对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油脂、含卤素类有机溶剂及不含卤素类有机溶剂等,建立废液管理系统,进行减量、回收再利用、分类、贮存和记录追踪环节的控制,并采取高效浓缩的技术和方法,进行科学处理,大幅降低污染,提高废液的有效利用程度。
(四)污泥高效脱水、干燥工程。按照循环经济延伸产业链的要求,鼓励和扶持相关产业,将污泥加工成复合有机化肥或利用到建筑行业,实现废弃资源高效利用。
(五)废弃硬质合金及超细粉体回收、再生工程。依托株洲硬质合金集团的实验室和科技机构,建立硬质合金产业集群废弃硬质合金回收及超细粉体过滤回收、再生系统,建立相关平台或下游企业,实现废弃超细粉体的资源化利用。
(六)雨水回收生态体系建设工程。建设雨水回收工程设施建设和污水处理厂的中水回用系统的,包括工业区公共建筑的中水回用系统,城市绿地浇灌的中水利用系统,全力提高中水回用能力。推进污水处理后的中水用于城市景观用水,都市农业花卉苗木灌溉,厕所冲洗,道路保洁,洗车和工业冷却用水等。通过建设中水回用系统,2015年,城市污水回用和中水利用量达到污水处理总量的20%,(七)畜禽粪便颗粒有机肥加工工程。建立大、中型畜禽养殖场粪便收集制度,规划建设畜禽粪便颗粒有机肥加工厂,通过静态发酵模式等途径,把畜禽粪便转化成颗粒有机肥,从而延伸农村养殖业的下游产品,构建循环农业生态产业链,提高资源利用里,降低环境污染。
(八)稻壳碳化及生态发酵床养殖技术推广工程。培育稻壳碳化企业,解决稻壳等农作物剩余产品的回收利用难题。同时帮助稻壳碳化企业与周边地区链铸、钢水包、铁水包、连水中间罐及其他金属覆盖相关生产企业的产业链,构筑起更大区域范围的资源循环利用系统。
(九)静脉产业体系工程。建设“城市矿产”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基地,重点开展汽车、工程机械、家用电器等废弃物的回收利用与再制造,同时建立城乡废旧物资回收体系。
市农村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大全(13篇)篇五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时期,是我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构建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的重要时期。为全面贯彻实施《浙江省“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浙政发〔2011〕41号,以下简称《规划》),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明确工作重点,落实责任分工,完善工作机制,特制定本实施方案。编制本方案对提升我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做实服务业具有重大意义。
一、总体要求。
(一)加大工作力度。大力发展物流业,对推进我省“四大国家战略”的实施,加快产业集聚区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各部门要深刻认识发展物流业的重要性,统一思想认识,加大工作力度,抓住切入点、找准突破点、创造新亮点,努力开创具有浙江特色的物流发展新局面。
(二)明确工作职责。各地、各部门要按照本实施方案的要求,细化工作职责,加大实施力度,确保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要根据本地区实际和本部门职能,尽快制定和完善各项配套政策措施,明确实施范围和进度,组织推进相关重点任务及重大项目的实施。
(三)形成工作合力。规划实施过程中,各地、各部门要加强沟通,密切合作,同时积极与国家相关部委进行工作联系,争取国家更多政策和项目支持。发展改革部门要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和监督检查,及时研究新情况,提出新对策。
二、目标任务。
到2013年,全省物流业进一步健康发展,重要物流枢纽、节点建设和重点物流园区、项目取得成效,物流支持系统初步形成,龙头物流企业培育和高端物流人才培养有所突破,形成符合浙江特色的物流业发展模式。
——全省物流业增加值年均递增15%以上。物流整体运行效率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有所下降。
——有10个物流园区列入省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规划确定的20个重点物流园区中,40%的物流园区年营业收入超10亿元,逐步发挥集聚效应。
——规划确定培育的100家重点物流企业龙头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新增a级物流企业100家(其中5a级2家),形成5个全国知名的物流和供应链集成服务品牌,1家以上物流企业上市。
——培养100名左右具有世界眼光、战略思维、熟悉国际惯例和规则、掌握本行业专业知识的现代物流领军人才。引进600名左右现代物流高端人才和紧缺急需骨干人才,争取6名列入浙江省“海外高层人才引进计划”,1名进入国家“千人计划”。
三、工作分工。
(一)物流枢纽和节点建设。
1、积极推进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进程。充分发挥保税港区和保税物流园区的优势,初步建立以宁波—舟山港为核心,以嘉兴港和温州港、台州港为两翼的“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优化海陆联动的集疏运网络,构筑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宁波市、舟山市、温州市、台州市、嘉兴市,省交通厅、发改委、财政厅、经信委、商务厅、国土资源厅、金融办)。
2、积极推动杭州综合性物流枢纽建设。充分发挥省会城市和航空、公路、铁路和内河航运等设施的优势,以国际空港为依托,以大通关试点城市为契机,合理规划建设物流设施,设立“保税物流园区”、“保税港区”等海关特别监管区,以空港(保税)物流中心为重点,加快形成以城市配送物流、中转物流和航空物流为特色的全省重要的物流综合枢纽。(杭州市,杭州海关,省商务厅、发改委、商检局)。
3、积极推动金华—义乌浙中内陆型物流枢纽建设。以义乌小商品国际贸易平台为依托,围绕大宗商品和国际集装箱两大物流业务体系,加快义乌物流园区和金华国际物流园区建设,突出内陆口岸港和区域中转联运物流中心功能,加强与沿海港口的合作,积极争取设立b型保税物流中心和综合保税区,加快形成以“全球小商品集散中心”为特色的内陆物流枢纽,争取将义乌列为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金华市、义乌市,省发改委、财政厅、国土资源厅、商务厅、交通厅、商检局,杭州海关、宁波海关)。
4、积极推动温州区域性物流枢纽建设。以连接长三角与海西经济区的区位优势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合理开发海陆空交通资源,合理规划物流设施建设,创新政策,重点发展第三方物流,助推两业联动发展。(温州市,省发改委、财政厅、国土资源厅、交通厅、商务厅)。
5、完善嘉兴、湖州、绍兴、衢州、台州、丽水等地区的物流节点建设。以我省腹地公路、铁路为切入点,加强道路交通建设,配套推进嘉兴等物流节点及其相关物流园区和物流项目的建设,充分发挥各个节点连接物流枢纽,构建物流网络的基础作用。(嘉兴市、湖州市、绍兴市、衢州市、丽水市,省交通厅、发改委、财政厅、国土资源厅、商务厅,上海铁路局杭州办事处)。
(二)物流园区和支持系统建设。
6、以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物流需求为导向,引导鼓励条件成熟的物流园区申报现代物流业集聚示范区,推动示范区建设和发展,协调解决示范区建设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触发集聚效应。创新物流服务模式和运营组织形式,促进专业市场转型提升和物流服务升级。(省发改委、财政厅、国土资源厅、经信委、商务厅,各相关市)。
7、细化物流园区定位分类并确定相应园区评估指标。提高园区土地的综合利用率,注重构建具有信息服务、简易加工、货运代理、连锁配送、仓单质押、保税物流、商检通关等现代物流功能的综合性集聚区。(省发改委、国土资源厅、建设厅、商务厅、经信委、交通厅、质检局、国税局、地税局、邮政局)。
8、完善物流园区管理标准及考核机制。推动园区建立完善的经营、财务、统计、安全等管理制度,确保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定期对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进行管理评估。考核园区管理组织构架和部门职责,建立各类办事指南、服务规范等制度文本,明确各服务环节岗位职责。(各市,省发改委、国土资源厅、建设厅、商务厅、经信委、交通厅、质检局)。
9、推动物流园区政务、商务平台建设。在物流园区内设置工商、海关、检验检疫等政府机构的办事窗口,并按照相关规定,接入其信息平台。物流园区要采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加强园区运营管理,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发挥公共信息服务、网上监督等功能,及时提供园区管理信息和企业服务信息。(各市,省经信委、商务厅、交通厅、工商局、国税局、地税局、浙江检验检疫局、宁波检验检疫局、杭州海关、宁波海关)。
10、推动第三方供应链物流平台建设。以原辅材料采购和仓储金融质押为核心功能,以盘活产业集群区域内企业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资产为目标,为中小企业解决融资困局和生产资料集约采购,建设形成第三方供应链物流集成服务基地建设,促进我省工业原料采购与生产企业供应链物流公共平台的大发展,为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提供物流保障。(各市,省发改委、国土资源厅、商务厅、金融办)。
11、规划确定的20个重点物流园区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强化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保障,加快省重大物流项目供地机制,争推进一批物流重点项目尽早落地。(各有关市,省发改委、财政厅、国土资源厅、人力社保厅)。
(三)城乡配送基础网络建设。
12、加快城市配送物流建设。以杭州城市配送物流体系建设为重点,引导专业运输企业应用现代物流管理技术,开展城市配送,提高配送专业化水平,鼓励市、县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采取措施,为城市货物配送和快递服务货运车辆进城、停靠、装卸作业等提供便利条件,鼓励企业采取连锁式经营,完善城市物流配送网络。(各市,省商务厅、工商局、交通厅)。
13、加快推进网货配送物流建设。大力发展网货配送与速递物流业务,为物流仓储、分拨、配送和快递业发展提供市场需求,助推电子商务成为我省物流业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用好用足国家邮政政策,充分发挥邮政在快递物流领域的带动作用,整合社会配送与物流快递企业,加快建设覆盖全省的网货配送布局,打造低成本高效率的网货配送与快递物流公共平台。(省邮政管理局、商务厅、经信委)。
14、促进快递物流同步发展。发挥邮政快递网络和交通运输部门小件快运网络基础作用,鼓励民营快递企业积极加入到物流服务市场。解决快递物流、配送车辆进城通行、停靠和装卸作业问题,推动全省快递物流业务大发展。(省邮政管理局、交通厅、商务厅、工商局)。
(四)重点物流项目建设。
15、积极推进省重点物流项目。优先纳入省服务业重大项目计划,优先申报国家有关扶持资金和优先安排省服务业引导资金,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的矛盾和困难。(各有关市,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国土资源厅)。
16、形成一批专业化物流企业。鼓励生产和贸易企业按照分工协作的原则,推进主辅分离,促使其剥离物流业务,进入第三方物流市场,促进企业内部物流社会化。同时,适当放宽政策条件,营造有利环境,降低门槛,引导企业开展专业化经营,按照生产服务型、货运服务型、商贸服务型和综合服务型等模式引导发展。(省工商局、发改委、经信委、商务厅、地税局)。
17、发展一批骨干物流企业。利用我省优越的发展条件,特别是港口条件,面向境外引进一批国际著名的物流企业,支持重点物流企业培育品牌,加快信息化和标准化建设。加强培育重点物流企业,将其优先列入省级服务业重点企业,享受相关政策支持。继续开展a级物流企业评估、“守行规、讲诚信”先进物流企业评选等工作,发掘龙头骨干企业潜力,带动行业发展。(省发改委、经信委、质监局、工商局、商务厅)。
18、整合一批现代物流企业。鼓励现有运输、仓储、货代、联运、快递企业的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积极发展多式联运、厢式货车运输、重型车辆、甩挂运输以及重点物资的散装运输等现代运输方式。促进物流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合资等多种形式进行资产重组,提高企业自己竞争力和国际化水平。(各有关市,省发改委、交通厅、商务厅、工商局、邮政管理局)。
(六)物流标准化、信息化和高新技术应用。
19、鼓励物流企业采用先进技术推进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支持专业物流业务运营所需软件的开发、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和道路、水运、铁路、航空等货物信息网络的开发,提高物流企业信息资源利用水平,通过运用条形码、智能标签、无线射频识别等技术,提高物流运营效率。(省经信委、交通厅、发改委、商务厅、工商局)。
(七)物流高级人才培养。
20、继续推进实施高级物流人才培养项目,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社团和企业在引才育才中的主体作用,形成校校、校企结合的物流综合培训体系。(省发改委、人力社保厅、财政厅、教育厅)。
21、鼓励各类物流人才来浙创业和工作,对物流高级人才,在税收缴纳方。
面给予优惠政策,在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企业因引进物流高级人才产生的有关住房补贴、安家费、科研启动经费等费用,列入成本核算。(省发改委、人力社保厅、财政厅、教育厅)。
四、保障措施。
(一)健全推进机制。建立省、市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联动推进机制,明确各自责任,定期召开联席工作会议。将物流发展情况列为对各级有关部门工作考核的内容。各级有关部门要重视物流工作,支持物流工作,加强工作交流,加大宣传力度,合力推进物流业发展。
(三)完善统计制度。加强物流统计基础工作,认真落实浙江省物流业统计实施方案。全面做好社会物流统计核算和重点物流园区、重点物流项目、重点物流企业物流统计调查工作,建立全社会物流统计核算制度。进一步完善物流相关刊物、网站的编制维护工作机制,定期反映我省物流发展情况,搭建起沟通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和协会的信息沟通平台。
(四)改善发展环境。建立健全物流服务平台。深入研究制约物流业发展的困难和障碍,区别物流用地不同类型,实施差别化的地价政策。加强物流新技术的自主研发,推进物流技术创新和应用。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加快物流业发展的重要性、目标任务、政策举措,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物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物流业工作的重要意义,按照上述任务分工,对涉及本部门的工作进一步分解细化,抓紧制定具体措施,认真抓好落实。涉及多个部门和单位的工作,牵头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加强组织协调,其他部门要密切配合。相关单位要及时跟踪工作进展情况,重大问题及时上报。
市农村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大全(13篇)篇六
“十二五”是全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清浦由设施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力争通过充分发挥设施农业的规模优势,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余产业体系,用现代装备武装农业、现代科技提升农业、现代理念经营农业、现代知识培训农民,促进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对于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根据《淮安市“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和《清浦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全区农业发展实际,特编制本规划。
十一五期间,全区拥有耕地20.82万亩,水面10000亩。其中大棚蔬菜总面积达到13.6万亩,高效农业比重达65.3%,高效渔业面积6500亩,占养殖总面积的65%,林木覆盖率达到25.13%。年均实现农作物播种面积47.63万亩,其中水稻12.1万亩,小麦10.2万亩,蔬菜种植面积19万亩,玉米、大豆、油菜等作物0.8万亩。已建成无公害农产品(稻米、蔬菜、小麦)基地14个、农产品交易市场10个,通过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9类。发展专业合作组织90个,参加农民数达1.65万户,带动农户2万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55%和65%。2010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3.9万吨,蔬菜总产量35.8万吨。“淮安红椒”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功注册,成为江苏省第一个成功注册的设施蔬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被评为省级设施农业发展先进区、园艺先进区。
面建成,总长度达100多公里,总面积1万余亩。
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成效显著。“十一五”期间,全区共发展各类农副产品加工企业23个,其中稻米5个,面粉5个,畜牧4个,林木7个,其它2个;发展农产品流通市场10个,其中区级以上2个,发展专业农业合作经济组织93个,培育农民经纪人400人;初步建成了农副产品生产销售信息体系,各大流通市场也建立了信息网络,信息实现了农业网、交易市场、手机短信平台等多方共享机制。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加强,利农惠农。“十一五”期间我区农业综合开发总投资3464万元,改造中低产田4.9万亩,建设灌排泵站20座,田间水利建筑物718座,防渗渠37公里,铺设机耕路63公里;引进示范推广新品种42个,推广种植面积4万多亩;推广农业新技术20多项。通过项目建设,我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成为了利农惠农的民生工程。
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为民便民。全区农机装备总值1.5亿元,农机总动力14.52万千瓦,拥有小型拖拉机9662台、大中型拖拉机310台、联合收割机349台、农用变型运输车261辆、插秧机288台、其它各种配套农机具24609台套,年均完成各种农田作业220多万亩,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69.3%。先后成立了黄码秋丰机插秧、黄码永立农机、盐河富民机插秧等专业合作社,以及清浦区农机安全作业、清浦区金粟机插秧、盐河农机作业等协会。黄码秋丰机插秧专业合作社先后获得省、市、区表彰,清浦区农机安全作业协会被省农机局表彰为省级明星协会。服务组织硬件设施建设得到加强,软件制度建设不断完善,示范、带动、辐射作用越来越明显。
农业科技引领功效更加凸显,潜力倍增。大力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和农民培训工程,多形式、多层次开展以设施栽培、高效种植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技术培训和科技示范,五年来共开展各类技术培训300场(次),培训技能型农民4万余人次,培育科技示范户3000多户,农业科技向农、林、牧、渔等多领域辐射。通过科技引领,已建立了试验示范基地8个、标准化示范小区15个、推广引进各类新品种22个,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良种普及率达96%,生猪、家禽良种普及率达85%。
农业发展方式,保护农业资源和农业发展环境,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十二五”期间农业发展主要目标是“12345”,即:做好1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做强2个10亿元以上产业(蔬菜产业、养殖业)、做美3个生态观光园(王元生态体验园、二河堤休闲旅游园、淮安生态休闲观光园区)、做优4个万亩稻麦示范基地(盐河镇、武墩镇、和平镇和黄码乡),做实5万亩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改造。
种植业:农作物播种面积39.2万亩,其中水稻10万亩,小麦9万亩,蔬菜种植面积20万亩,其它0.2万亩,力争高效农业比重达到70%。十二五期间红椒种植面积将扩大到13.5万亩,复种面积23万亩,年产量50.6万吨,产值将达20.24亿元。预计实现粮食总产量15万吨、蔬菜总产量54万吨、实现总产值27.2亿元,其中蔬菜实现销售23亿元,养殖业:生猪饲养量24万头,肥猪年出栏量12万头,能繁母猪存栏量2000头;家禽饲养量300万只,其中蛋禽饲养量100万只;新建健康养殖小区8个。规模养殖比重达90%,畜禽及其产品实现销售10亿元。
渔业:全区养殖水面10000亩,其中高效渔业养殖面积达6500亩,高效渔业比重达65%,水产品实现销售0.8亿元。
林业:新增生态防护林5000亩,新建农田林网2.5万亩,村庄绿化面积新增2000亩,全区农田林网化率100%,其中一级林网达到90%以上,林木覆盖率达26.43%。
农业机械:农业机械装备总值达2亿元,增长33.3%;农机总动力达20万千瓦,增长37.7%,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5%,全面实现水稻种植机械化,其它粮油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达80%以上,秸秆机械化还田率达90%以上。农机服务组织达15个,组建2个农机合作联社,创建3个“星级”合作社,农机合作组织服务农户数和作业面积分别占全区总农户数和作业面积的70%以上,农机跨区作业年收入在5000万元以上。创建3个市级特色农机推广示范基地,1个省级特色农机推广示范基地,建设5个农机放心消费示范点,农机维修网点有效持证率达90%以上。“平安农机通”用户达2000人,省级“平安农机”示范乡镇实现全覆盖,建成省级“平安农机”示范县区。
农业开发:有计划、按步骤推进全区中低产田改造,建设高标准农田,排灌设施、田间道路、桥、涵、闸配套到位。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在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支农惠农力度,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等方面作出了全面部署,为全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今后五年,将是农业快速发展、农村环境不断改善、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五年,随着城市化推进,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需求和农业的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拓展现代农业发展空间,提供了广阔前景。
在看到良好机遇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全区农业发展还面临许多严峻挑战。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一些地区水利设施基础较差且年久失修、机耕路及田间渠道网络不够健全,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差;农业机械化水平总体较低。二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全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缓慢,加工层次较低,科技含量不高,很多还处于手工作坊水平。三是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农民科技素质偏低,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较多,运作较少,规模大、有组织的形成生产销售联合体的很少。部分农民农业科技素质不高,运用科学技术进行农业生产的能力不强,现代农业管理、市场等理念较差,阻碍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四是农业投入不足。财政投入较少,农业融资手段比较滞后。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科技进步,提高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护农业资源环境和农村生态环境,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力强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一批特色明显、技术先进、投入集约、规模适度、产出高效的现代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一批农业基础好、农民素质高、区域品牌响、生态环境优、经济效益好的现代农业示范村。同时,不断加强系统自身建设,提升为农服务水平,加快推进清浦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推进农业发展规模化。当前全区农业以发展都市型农业为主攻方向,以依托城市、服务市民、富裕农民的基本思路,高起点、高标准推进高效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目前,全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规划已完成,规划总面积6万亩,其中核心区面积1万亩,2010年至2015年投资38800万元(平均每年投资7760万元),预期年总产值8000万元,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必将为促进农业规模化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发挥积极作用。
镇、和平镇、武墩镇和黄码新建万亩高产稻麦示范片4个,建成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药肥推广示范基地;四是农田无草害工程,到2015年稻田、麦田将按统一时间、统一供药、统一灭草程序进行分季除草,达到全区无草害生产目标;五是渔池改造工程,完成和平强盛水产养殖合作社、和平云湖水产养殖合作社、盐河众惠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共4000亩鱼池改造任务;六是林业绿化建设工程,大力发展观光休闲林业,围绕垂钓中心周围,新建5个百亩连片高效林果休闲采摘园,种植葡萄、樱桃、柿子、枣子等应时小杂果供游人采摘。同时,围绕宁连一级公路和平段、淮海南路盐河段建设2个500亩以上绿化苗木繁育基地。七是生态能源工程,建成大型秸秆气化站(500m)4个,分别是武墩唐庄、盐河甘露、和平大黄、黄码邱庄,建中型100m沼气池8个,每个50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均配套一个沼气池、户用沼气新建400个;八是科技入户工程,至2015年科技入户率达80%,蔬菜、养殖示范户达1500户。九是完成农业系统的体制改革和建设工作,对下属各单位和乡镇农技服务队伍实行定岗、定员、定责,打造一支效率高、战斗能力强的农业科技服务队伍。
推进农业结构合理化。农业总体布局以东面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西部发展高科技示范基地,西南发展生态旅游观光农业,推进渔业特种养殖、做精做优农田林网、建设健康养殖园,使得农业结构规范化、合理化。
推进农副产品品牌化。以“淮安红椒”成功注册为中国。
3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这个契机,全面实施品牌兴农战略。树品牌就是培育生产要素,积聚发展后劲。通过积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和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转变观念,增强品牌意识,大力开展“三品”认证和品牌推介活动,发展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同时,进一步加快区域性重点农产品、特色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和升级改造,力争“十二五”期间建设6个规模以上农产品交易市场。大力发展联合超市,实现专卖直销、网上销售等现代流通业态,促进农产品的流通和销售,确保本地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达到60%。
推进农村环境生态化。把农村生态环境作为一项为民办实事抓紧抓好,极积营造“蓝天、碧水、沃土”的良好生态环境。一方面开展生态示范村镇创建工作,“十二五”期间争取生态示范乡镇全履盖,80%以上的村创建成生态示范村;另一方面要切实加强自身污染防治,加强农业投入品监控和管理,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全面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开展测土配方工程,降低农药使用量。同时,力争通过加强桔杆综合利用新技术的示范推广、畜禽养殖场粪便无害化处理、沼气池建设、推广可降解地膜消除农业白色污染等措施,不断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从而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1、规划建设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区:该项目位于大。
李路北侧,园区中心路南侧,二支路东侧,在盐河镇大李村,占地面积400亩。现有智能温室10000m,连栋温室8000m,日光能温室8000m,标准化钢架大棚300亩。“十二五”期间主要完善滴灌系统及综合施肥设施、加温设施、诱虫设施等。用于蔬菜新品种引种筛选展示、设施蔬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蔬菜新技术配套应用展示、展示“四新”技术应用。
2、规划建设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服务体系淮安综合试验站工作区:项目位于园区综合服务区内,办公和试验用房面积200m,试验基地面积80亩。新建房屋200m,新建智能温室6600m,组培温室200m,标准化钢架大棚70亩。主要用于针对我区种植的主要蔬菜品种---辣椒,进行新品种的引进、品比、示范、高产栽培模式研究,辣椒周年连作障碍防治技术研究,辣椒病虫害综合防控研究及辣椒采后保鲜及深加工研究。
3、规划建设种子种苗繁育区:项目位于大李线北侧,园区中心路南侧,三支路两侧,共占地面积400亩。“十二五”期间将建设办公用房500m,种子仓库1000m,种子加工车间1000m,智能温室10000m,日光温室8000m,育苗材料堆放及生产场地30亩,沟渠路配套等。主要用于完善育供苗服务体系建设,针对不同蔬菜植物研究配制系列育苗有机基质,针对不同种植方式,培育供应不同规格种苗,实现育苗专业化、标准化,对园区及周边农户实行周年工厂化育供优质种苗,年供应种苗能力1500万株。
4、规划建设农产品商品化处理与加工区:项目位于二。
222。
支路东侧,团结河南侧,园区中心路北侧,占地面积400亩,“十二五”期间将建设加工车配送用房1000m,采用大跨度钢架结构;建设蔬菜清洗分选加工线1套、0-5℃冷藏保鲜库10000m(2000吨)及相应的配送仓储用房。完善供电、供水、消防设施。研究探索微辣型辣椒深加工途径,努力提高辣椒附加值,购臵相应加工处理设备,用于农产品商品化处理、保鲜、加工、仓储。
5、规划建设园区农产品与农资物流区:项目位于二支路东侧,团结河北侧,武黄路南侧,面积300亩。建设配送用房1000m、农产品质量检测室100m,主要用于蔬菜农产品集散、仓储配送、农用物资集中供应,以及农产品质量检测。
6、规划建设大型农产品交易市场区:五丰市场(淮海南路西侧,枚皋路南侧)和清江市场(国家级龙头企业,位于淮海南路西侧,延安路北侧),占地面积150亩。将建设市场场地及用房,建筑面积为10000m,其中办公用房面积600m,仓库保鲜用房面积5000m及其他配套设施等。农产品交易市场集农产品集散、加工配送、仓储保鲜、产品包装、检测检疫、贸易等于一体,采用“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模式,加强经营管理的规范化、交易手段的信息化建设,重点开展中高档的鲜、活、美、绿色食品和精制加工成品(半成品)贸易,构建区域农产品商贸物流网络体系,在传统批发交易基础上,重点发展联合超市、直接配送、代客采购等新型交易形式,进而整合区域资源,加强产业链延伸。
2222。
27、规划建设生态休闲观光区,以团结河为中心,占地面积400亩,计划建设休闲观光带。“十二五”期间我们将结合景观林和果树苗木苗圃建设,建设淮安红椒博物馆、生态度假区、生态种植区、垂钓区、生态餐饮区、民俗文化区、农耕文化园等,为淮安市民和外地游客提供农业旅游新景区。
9、规划建设“淮安红椒”专业生产示范区,示范区位于武黄路南侧,东至四支路,西至三支路,南至团结河,面积2000亩。生产区内现有沟渠路配套,以标准化钢架棚为主的设施蔬菜辣椒种植面积1500亩。“十二五”期间建设500亩标准化钢架大棚,并进一步完善灌排系统及综合配套设施。主要用于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采用高产优质耐贮运新品种,标准化无害化生产“淮安红椒”,着力提升“淮安红椒”品牌。222210、规划建设设施蔬菜综合示范区,“十二五”期间将建1000亩标准化钢架大棚,用以发展设施蔬菜综合示范区,示范区内沟、渠、路、水、电等设施配套,用于以设施蔬菜产业为主,重点发展标准化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和高效设施栽培模式,采用最先进设施构型和新型覆盖材料,生产辣椒、鲜毛豆、豇豆等,实现规模化生产,促进高档设施化种植业发展,辐射带动周边农户。
培育重特大产业项目。
1、培育蔬菜产业,做大做强“淮安红椒”品牌。重点以黄码乡严卓村为核心建设5万亩红椒无公害基地;以盐河镇大李村为核心,建设2万亩红椒无公害示范区;以武墩镇王桥村为中心,向周边和平镇唐桥辐射,建设5万亩蔬菜无公害生产基地,形成具有清浦特色的城郊型农业产业基地,实现年销售达15亿元以上。
2、培育养殖业,建成省级以上健康养殖小区4个。以建设生态养殖小区为重点,建设健康养殖小区;以谢碾、盐河村为重点,建设2个万头猪场;以武墩村为中心,建设2个5000头猪场;以和平镇农场为中心,新建1个年产10万只以上蛋鸡养殖场;以和平镇二河堤、苏北灌溉总渠为重点,建设百里渔业生产养殖带。通过健康养殖小区和养殖场的建设,逐步培育年产达10亿元以上的养殖产业,从而实现畜、禽、渔业养殖向规模化、科学化、无害化发展。
发展生态观光项目。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追求健康、环保、生态、低碳的生活方式已成为一种时尚。充分发挥清浦区地处市郊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农业生态旅游业,全面推进农业生态观光园建设。一是以黄码乡唐人街农业园为中心,东连京杭大运河沿线,精心构建集休闲、观光、娱乐、农耕等为一体的农业生态观光园;二是以盐河镇王元村为重点,依托淮海南路沿伸,南连苏北灌溉总渠,逐步构建农家休闲园,让城里人来此享受田园风光、动手享受种植乐趣;三是以和平镇二河沿线为重点,发挥二河水道优势,建设集垂钓、水上娱乐等为一体的水上休闲体验园。
建设万亩稻麦示范基地项目。
粮食安全一直是十分重要的问题,结合清浦发展的特点,通过采取推广农业“四新”技术,实施农业种植科学化、机械化等一系列措施,在每个乡(镇)建设1个万亩高产稻麦示范基地,以统一下种、统一育苗、统一机播、统一管理、统一收割等五统一措施,保障粮食安全、农民增效。
国际市场标准要求,严格推行“五统一”标准化生产模式,保障蔬菜品质;畜牧小区建设要按照“统一规划、集中建设、分户饲养、配套服务”及“自愿、科学、适用、经济”的原则抓好建设工作,使其成为淮安、江苏省的现代农业样板点、示范点,让农民亲眼看到现代高效农业增收、增效,从而引导推动面上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
(二)、围绕城乡一体化发展方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实施的城乡一体化方略,在我区城乡一体化建设启动区内,做优唐人街农家庄园、云湖山庄休闲垂钓中心等,开发农业生态旅游,提供特色美食、农事活动体验、生态空间享受、休闲娱乐农耕文化等不同主题的农业旅游产品,构建富有特色的旅游景点、功能齐全的服务平台,打造我区富有特色的都市型城郊农业旅游品牌。
(三)、突出农业招商,培育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以举办清浦庙会、投资洽谈会等节庆活动为契机,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力争通过引进资本,发展现代农业。同时,紧紧抓好现有清江市场、五丰市场、田园花卉有限公司、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蔬菜生产种植合作社等企业和市场,不断培育新的市场竞争主体,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其外连市场、内连农户的优势,利用公司加农户、基地加农户的形式,把农民带入国内外市场,真正做到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促使我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再上新台阶。
(四)、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促进农机装备大提升。
一是加快先进适用农机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农机化科技含量。重点组织实施农业节本增效工程及设施农业和工厂化栽培技术,水稻、蔬菜生产机械化技术,规模化畜禽、水产养殖技术,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二是协调推进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之间、农作物耕种收以及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之间的机械化,综合运用农机购臵补贴、报废更新等政策,重点促进大马力、高性能、智能型、复合式以及绿色、节能、舒适、低碳农机发展,加快老旧农机的报废更新,强化农机节能减排,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三是大力发展农机服务组织,鼓励农业生产经营者共同使用、合作经营农业机械,鼓励农机大户牵头成立农机服务组织。同时,健全农机产品质量投诉监督机制,加大农机产品质量、作业质量、售后服务质量、维修质量的监督管理力度。
(五)、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农业综合服务水平一是着力解决农业投入不足问题,积极争取财政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支持重点项目、产业园区等建设;积极争取部、省、市项目资金立项投入,改进农业基础设施;加大金融机构与保险业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增加小额贷款的发放面与发放数量;大力开展农业保险,防范、化解农业灾害风险。对从事高效农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种养大户要在土地流转、税收政策、资金帮扶等方面给予倾斜。二是强化农业科技推广,大力实施农民培训工程、科技入户工程等项目,组织在乡农民参加多种形式的科技培训,更新知识和技术。加大新技术、新品种、新材料的引进推广力度,推广轻型高效栽培、优质安全生产、高效立体种养、肥药科学使用、畜禽规模养殖等综合配套技术,为清浦品牌农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三是建立现代农业公益性服务体系,改善农业服务技术装备。加大农技服务体系改革力度,做到人尽其才、学有所用,选送一批年富力强的农技人员进行再培训、再深造,不断更新农技人员的知识,从而适应“三农”新时期发展。
(六)、加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做强特色品牌一是不断加强农产品开发研究力度,充分挖掘“淮安红椒”的产品潜力;二是不断加强农村农副产品流通平台建设,扩大清江市场、五丰市场和各类田头市场的经营规模,并不断完善其服务功能,切实提高服务水平。三是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全力打造农副产品特色品牌,力争“十二五”期间培育省级、市级名特优农产2个以上。
市农村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大全(13篇)篇七
市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新农村省级重点示范村建设现场会议精神,未雨绸缪,超前规划,制定了新农村建设十二五规划。
在指导思想的定位上,该规划突出中心村建设,坚持“一并”(适当合并乡镇、村屯)、“两建”(建设小城镇、建设中心村)、“三靠拢”(引导农民逐步向城乡结合部靠拢、向小城镇靠拢、向中心村靠拢)、“四个支撑”(以产业项目为支撑、以土地规模经营为支撑、以劳动力转移为支撑、以土地置换为支撑)、“五个示范带”(以铁锋区扎龙湿地、昂昂溪区俄罗斯风情园、碾子山区蹬山漂流为主的新农村旅游示范带;以依安县丰林村、拜泉县整洁村、自治村、克山县新兴村为代表的新农村整村推进示范带;以富拉尔基区、建华区为主的新农村城乡一体化示范带;以甘南县兴十四村为代表的新农村科技园区示范带;以泰来县江桥镇、富裕县富路镇、依安县依龙镇为主的新农村小城镇建设示范带),加大推进力度,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在建设目标确定上,该规划提出,力争到,全市村数由现在的'1269个撤并到869个,其中新建小城镇达到32个;屯数由现在的7877个撤并到5100个,其中新建中心村1500个;中心村和小城镇基本实现新农村建设初步目标。全市整乡推进67个乡镇、整村推进485个村,合并450个行政村,撤消1500个自然屯。
在措施保障上,该规划重点强化以下措施。
1、调整完善规划。要按照“三个靠拢”、“一并一合一撤两建“的要求,重新调整今后新农村建设的规划。一是要坚持以县为单位的整体性。在充分论证确定撤并掉多少个村、多少个屯的基础上,重新进行新农村建设的规划。要按照直径不超过15公里的范围,大体上3个村左右建设一个中心村。二是要坚持规划的长远性。围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这个根本来科学规划,既要考虑农民经济承受能力,也要考虑长远适用性,力争一步到位。三是要坚持规划的统一性。要从规划入手支持中心村的发展壮大、控制或限制远、边、小、穷、差的自然屯无序发展,引导农民集中到中心村和小城镇。四是要坚持规划的科学性。要尽可能围绕城边、镇边、路边、山边、水边建设中心村和小城镇,充分发挥其有利于经济发展,打造“五边经济”,又利于打造良好的人居环境,还利于资源整合,防止社会事业重复建设。在规划过程中,不仅要规划道路空间,还要规划绿化带、人行道等环境设施;要注重生活区、养殖区、工业区、服务区的合理分区设置。五是要坚持规划的多样性。在规划中心村和小城镇的建设模式上,要以节约土地、方便生活、有利于各项社会事业为标准,因地制宜确定中心村和小城镇建设模式,要以建楼为主,不强求一律,力求百花齐放、各具特色、别具风格。
2、抓好中心村建设。要选择一些经济基础较好、村级班子战斗力较强、交通便利、群众积极性较高的村先行建设,积累经验,指导全市。要组织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报纸等新闻媒介广泛宣传,使新一轮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要利用各种有效形式,大力宣传全市新农村建设的两并两建规划和新农村建设的典型和成功经验,营造新农村建设的浓厚舆论氛围,引导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自觉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来,形成全市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良好局面。
3、完善配套服务。对“两并两建”的村,要在农民建房补助和自来水、道路、能源、教育、卫生、土地整理等项目建设制定优惠政策扶持,鼓励和引导农民积极参与;要在规划、技术等方面提供服务;要打破条块和部门分割的状况,加强部门间的协作与配合,整合各类资源,使资金、项目打捆使用,进一步强化部门服务,形成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合力。
市农村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大全(13篇)篇八
“十二五”时期是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攻坚时期。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保持全省住房城乡建设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十一五”时期,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河南省建设事业“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在发展中求创新,在创新中促发展,确保了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各项工作平稳较快发展,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城镇化进程加快。2010年底,城镇化率达到39.5%,比2005年提高近9个百分点,年均提高近1.8个百分点。按照建设“紧凑型”、“复合型”城市理念,编制完成了省域城镇体系规划,38个设市城市和86个县城总体规划全部修编完成,180个产业集聚区空间发展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全部完成编制。
—1—住房保障惠及民生。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大力实施棚户区改造,积极探索租售并举模式,全省累计新开工建设廉租住房1147多万平方米、23.4万套,竣工543万平方米、9.8万套,累计实施廉租住房保障35.4万户;累计新开工经济适用住房2275万平方米、26万套;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完成1530万平方米、19万套,初步建立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
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全省房地产开发完成总投资6293.61亿元,商品房销售面积共计19134.15万平方米。2010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了30平方米,比2005年增加了4.6平方米。强化房地产市场监管,综合运用经济、法律等手段,增强房地产市场的调控能力。房地产开发企业市场竞争能力整体提升。
城镇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全省累计新增城市道路3813.81公里、燃气用气人口411万人、公共供水能力128多万立方米/日、城市集中供热面积3788.99万平方米。郑州市地铁1号线、2号线开工建设,郑州至机场、郑州至开封、郑州至焦作等城际轻轨加快建设。2007年底在全国率先实现县县建成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142座污水处理厂实现了稳定运营、117座垃圾填埋场达到无害化等级评定标准,累计处理生活污水68.9亿吨、生活垃圾4200余万吨。
城市管理水平提升。制定城市精细化管理考核评比办法及评分标准,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强化市政公用设施安全运行,—2—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培训和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处臵突发事件能力。完善县域生活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和稳定运营机制,确保建成的垃圾处理设施发挥应有效用。18个省辖市新增园林绿地1670公倾、公园绿地660公顷。信阳市、新安县分别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县城)称号。
建筑业持续壮大。五年来,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累计完成总产值14503.02亿元,建筑业产值总量在全国的位次由2005年的第12位逐年提高到2010年的第7位,在中部六省中由第3位前移到第1位;有组织向省外输出建设劳务553.5万人,获得劳务收入499.3亿元。2010年建筑业总产值达到4399.80亿元,比2005年增长4倍,完成建筑业总产值超过10亿元的企业由2005年的16家增加到59家。有组织地向省外输出劳务人数达到了120万人,劳务收入120亿元,比2005年分别增长32.9%和98.3%。施工企业竞争力明显增强,建筑市场监管机制不断完善,建设工程监督覆盖率逐年提高,建设工程质量水平稳中有升,安全生产形势平稳。
—3—万户。创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9个、全国特色旅游景观名镇6个。
建筑节能成效明显。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由50%提高到100%、实施率由30%提高到97%,累计建成节能建筑1.38亿平方米,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388万平方米,实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4000多万平方米,建筑节能累计节约700万吨标准煤。18个省辖市和108个县(市)城区全部实现“禁实”,累计生产新型墙材1610亿标砖,节地26万亩,利用工业废渣14900万吨。开展可再生能源建筑、光电建筑研究应用,评审出建设科技进步奖204项。
依法行政能力增强。出台了《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和《河南省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等6部地方性法规、规章。对236个行政处罚条款制定实施裁量标准以及相关制度。开展行政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活动,执法队伍服务管理能力明显提高。
面临的重要机遇和有利条件:一是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明确了中部崛起的重点任务,制定了进一步扶持的政策措施。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并明确要进一步细化和落实中部地区比照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西部大开发的有关政策。随着《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4—划》和《“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深入实施,项目将会增加,投资将会倾斜,政策将会优惠,这将对全省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二是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我省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定位更加明晰、地位更加重要,一大批重大项目进入国家规划,有利于我省更多地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培育区域竞争新优势。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支撑,将为城乡建设事业发展提供广阔舞台。三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我省“十二五”规划建议和规划纲要都提出,必须把城镇化带动“三化”协调发展作为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的关键性、全局性、战略举措,赋予城镇化扩内需、调结构、转方式和惠民生等新的内涵和任务。特别是去年9月1日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全省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工作会议明确了我省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方向、目标和措施,要求在全省大力实施城乡建设三年大提升行动计划,并安排了一大批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改造项目,对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提供了难得机遇。四是涉及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的政策带来的机遇。中央站在扩投资、保增长、惠民生的战略高度,作出了大规模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决策部署,“十二五”期间,我省将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210万套,在改善群众居住条件的同时,将扩大资金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去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市政公用事业建设,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城市供水、供气、—5—供热、污水和垃圾处理、公共交通、城市园林绿化等领域”、“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政策性住房建设”。国家和我省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发展的政策措施,将使民间资本更多地进入市政公用事业和政策性住房建设领域。同时,国家和我省对节能减排工作越来越重视,推进力度越来越大,对建设领域节能减排工作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五是全省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发展面临着城镇化快速推进、城乡建设大发展的难得机遇,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思想高度统一,抢抓机遇意愿强烈,为促进科学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面临的重大挑战和突出矛盾:一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适度调整的挑战。中央强调,将根据新形势、新情况,适时适度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力度、节奏和重点做出适当调整,这对我们把握和运用中央政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央行存款准备金率上调,“银根”“地根”适度从紧,对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将产生一定影响,建设项目的融资难度会进一步加大,取得土地会更加困难。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一方面可以更好地维护被拆迁人的权益,另一方面也会提高拆迁成本,增加拆迁难度。各级政府既要抑制高房价,满足百姓住有所居需求,又要保持房地产市场繁荣,政府宏观调控的两难选择,导致了房地产政策的不确定性。二是我省城镇化整体水平还较低,城乡统筹难度较大,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城乡规划的引导调控能力不足。三是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高,城乡基础设施综合承载能力较薄弱,城镇承载产业、吸纳就业、集聚人口等功能不强,对城市—6—交通拥堵、雨季道路积水、城市管网老化、平原地区垃圾处理等重大问题研究和解决不够。四是破解城乡建设资金难题的压力依然巨大。随着我省住房城乡建设的继续快速发展和三年大提升行动计划的深入推进,资金紧缺矛盾将进一步凸显,如何解放思想创新融资模式、想方设法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仍然是“十二五”时期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五是系统内一些同志思想观念、工作观念更新转变不够快,工作效率不高,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差距,在上下联动、发挥合力方面需进一步加强,推进建设行业经济发展方式和管理方式转变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二)“十二五”时期全省住房城乡建设指导思想。
—7—众利益的民生问题,推动全省住房城乡建设事业科学发展,为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做出更大贡献。
(三)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十二五”时期主要发展目标经过五年建设,全省城镇化水平有明显提高,城镇综合承载力显著增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统筹城乡发展取得新成效。主要指标是:
城镇化进程积极稳妥推进。“十二五”期间,全省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7个百分点以上,2015年达到48%,达到或接近中部平均水平。郑汴一体化取得较快发展,省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增强。2012年年底前所有城市新区初具规模,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基本到位,专业园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全部完成,园区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全省初步构建起结构合理、布局协调、功能互补、集约高效的现代城镇体系。
住房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全省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210万套,完成投资1872亿元。其中:新建廉租住房(含购买、改建、租赁)40万套;新开工经济适用住房63万套;新开工公共租赁住房57万套;新建限价商品房20万套;新建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30万套。到2012年末,基本完成省辖市集中成片的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任务,到2015年末,全面完成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任务。
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3600亿元,商品房屋竣工面积达到21000万平方米。坚持住房市场化的基本—8—方向,注重发挥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的作用,进一步培育和发展住房二级市场,完善房地产市场体系,建立健全多层次、多渠道的住房供应体系。提高住宅产业化水平和房地产业集中度,发挥房地产业对扩大投资、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和改善城乡居民居住环境和质量的重要作用。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水平不断提升。2012年底前西气东输二线新增用气城市建成完备的燃气配套设施,黄河以北及沿黄城市供热能力增加40%,省辖市建成完善的雨水排水体系,城市防洪设施达到国家标准,无障碍设施配套,城市新建建筑全部达到抗震设防标准。2013年、2014年实现郑州地铁1号、2号线通车。洛阳城市轨道交通开工建设。2014年全部建成南水北调受水区43个城市供水配套工程。2015年省辖市燃气用气普及率达到80%,县城燃气用气普及率达到40%;省辖市中水回用率达到40%,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8%以上,县级以上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全部实现无害化处臵。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8%,全面完成县城以上垃圾处理场渗滤液处理设施建设。大中城市建成区内主要河道的综合整治全面完成。60%以上城市(含县城)达到省级园林城市标准,35%以上达到国家级园林城市标准。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完善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2012年年底前,2/3以上的省辖市建成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基本建立,城市管理逐步法治化。城市历史遗存、古建筑及近现代优秀建筑得到有效保护,城市亮点凸现,文化品位提升。
—9—建筑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到2015年底,建筑业力争完成总产值、增加值、利税总额分别达到30000亿元、9000亿元和2000亿元左右,建筑业完成总产值、增加值、利税总额保持年均增长13%以上。竣工工程质量全部达到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合格率100%,建造出一批优质精品工程。建筑业企业竞争力增强,建筑市场秩序规范,安全生产持续保持平稳,有效控制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
新农村建设有序推进。积极推进中心镇和中心村建设。到2015年完成40万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中心镇建成区实现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基层村建设规划完成80%以上。完成全省历史文化古镇(村)资源普查和历史文化名镇(村)设施建设保护规划,建立历史文化名镇(村)信息网络系统。乡镇用水普及率达到90%,燃气普及率达到20%,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50%,生活垃圾处理率90%,人均拥有道路面积16平方米,绿化覆盖率32%。
建筑节能实现新突破。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十二五”期间,全省新增节能建筑1.2~1.5亿平方米,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1000万平方米,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规模化、规范化应用5000万平方米。到“十二五”末,城镇新建民用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和实施率全部达到100%。到2015年,新型墙材产量达到420亿块标砖,生产比例达到92%,应用比例达到98%,全省县级以上城市基本实现“禁黏”,乡镇“禁实”总数达到1000个,建筑节能累计实现节约900万吨标准煤的目标。
(一)科学构建现代城镇体系,推进城镇化进程。
1、完善城乡规划体系。加快城乡规划一体化步伐,推进城乡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合理安排城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聚集、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在全省形成以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为龙头、城镇总体规划和县(市)域村镇体系规划为骨干、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为支撑的城乡规划体系。依据省域城镇体系提出的次区域指引,编制跨市县的综合协调规划,为加快城镇化进程和构建现代城镇体系提供较为完善的规划依据。
2、优化城镇空间布局。认真实施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发挥规划引导调控作用,按照“向心集聚、圈层组织、轴带辐射”的城市群空间发展战略,依托现代交通体系,逐步形成以郑汴都市区为中心,洛阳为副中心,省域中心城市为骨架,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依托,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现代城镇体系。
—11—水平。推进“两干三城”(干线铁路、干线公路和城际轨道交通、城际快速客运通道、城际快速货运通道)交通体系建设,加快郑州市与开封、许昌、新乡、焦作、洛阳市的发展对接,形成郑州都市圈。
4、提升省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洛阳全省副中心城市作用,到2015年,洛阳市城区人口达到260万以上。其他16个省辖市按照复合型、紧凑型发展理念,严格规划实施管理,完善城市整体功能,突出城市特色,增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承接、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洛阳、焦作、平原、许昌、漯河、南阳等新区建设,加快产业聚集和人口聚集,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形成区域新的增长极。
5、做大做强县级市、县城。统筹现有城区功能布局,提升县级市和县城规划建设标准,提高基础设施功能和综合承载能力,大力优化发展环境,不断增强承接中心城市辐射和带动乡村发展的能力,吸纳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支持有一定产业和人口规模、基础设施完善的中心镇发展成为小城市。
(二)扩大住房保障范围,努力实现应保尽保。
1、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十二五”期间,公共租赁住房将成为住房保障的主要形式之一,通过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加快解决城市中等偏下收入群体、新就业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住房问题。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将公共租赁住房逐步与廉租住房统筹合并建设。
2、加快完善城镇廉租住房制度。全面掌握低收入家庭住房状—12—况,建立保障对象档案和信息管理系统。以地方财政预算安排为主,多渠道筹措廉租住房资金。完善城镇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申请、审核及退出的管理办法,积极实施廉租住房租售并举。强化廉租住房建设情况监督检查。
3、加强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和管理。严格执行经济适用住房有关规定,单套面积控制在60平方米左右。落实各项优惠措施,严格审定出售价格。严格经济适用住房的申请、审批、公示、退出制度,规范销售管理,规范集资合作建房,将对象限定在住房困难户较多的工矿区、困难企业的无房户和符合市、县人民政府规定的住房困难家庭。
4、积极稳妥推进旧城区、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把旧城区、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与调整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城市用地功能结合起来,综合利用各方面的资源优势,从改善居住条件和环境出发,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城市旧城区、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引导各地按照“统一规划、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分步实施”的原则推进城中村改造。鼓励旧城区和棚户区房屋产权单位、公有住房承租人及其所在的企事业单位,按照城市规划和改造计划的要求,采取集资合作建房的方式实施旧城区和棚户区改造。
—13—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会议制度和议事规则,加强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机构建设和内控机制建设。建立健全自上而下的行政监督机制,加强执法检查。统一管理标准和业务流程,建立健全全省住房公积金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住房公积金管理使用情况的实时监控。加强资金运营和贷款风险管理,确保资金安全。完善住房公积金利率、税收等政策,进一步体现对中低收入居民家庭的优惠。积极探索住房公积金安全增值渠道,丰富个人住房贷款品种。开展住房公积金用于住房建设的试点。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的使用效益,选择部分有条件的地区进行试点,将本地区部分住房公积金闲臵资金补充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
(三)提升城镇基础设施水平,实现城镇可持续发展。
1、加快产业集聚区和专业园区建设,实现产城融合。加快产业集聚区和专业园区道路、供排水和污水管网、供热、供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多层标准化厂房、技术研发、专业物流、交易市场、职业培训等生产性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房地产开发和保障性住房等生活性服务设施建设,支撑产业和人口集聚。
2、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功能。着力实施城乡建设三年大提升行动计划,加快对城市老城区老化管网改造,基本实现省定重点镇集中供水设施全覆盖。通过西气东输二线和地方配套支线建设,加快城市天然气管网和设施建设改造,提高县城以上城市燃气普及率。加强城市积水点改造和城镇污水管网建设,提高城市中水—14—回用、污泥处臵和防洪防灾能力。加快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完善乡镇垃圾收集收运体系,逐步推行垃圾分类处理。加强城市河道治理和生态保护,提高城镇居民人居环境。加快推进城市网格化管理,提高智能化管理水平,实现城市管理规范化、精细化。
3、加快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建设。围绕构建现代城镇体系框架,提高中心城市道路建设标准,优化路网结构,加强交通设施建设改造和城市停车设施建设管理,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状况。加快铁路、公路、航空建设,形成以高速铁路、国铁、城际铁路组成的铁路网为基本骨架,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城际快速通道为重要支撑,航空港和综合交通枢纽为关键节点的便捷高效综合交通体系。加快城际干道和轨道交通等快速交通设施建设,促进城市间的城际连通,实现城市交通、城际交通、高速公路、干线公路等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零换乘”与“无缝衔接”。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方便市民出行。
4、提升城市生态宜居水平。全面落实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区域空间管制,以创建宜居城市为目标,加强城市生态建设,全面提高城镇生态环境质量。加强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合理划定城区范围内的绿化空间,建设公园绿地、环城绿化带、社区居住区绿地和风景林地,围绕交通干道和城市水系等建设绿色走廊,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绿地系统。加强区域生态建设,根据不同区域的生态功能及环境容量,对城镇建设规模、发展形态和开发方式进行分区控制。
5、突出城市文化特色。以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规划为依据,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建设管理。吸收国内外城市规划建设的先进理念,处理好名城保护与现代城市建设的关系,突出地域、历史和文化特色。重要地段和建(构)筑物要充分体现时代气息和地域特色,形成与城市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建筑风格和城市风貌,提升城市品位。
6、加强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和管理。加强风景名胜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和管理工作,严格实施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突出功能分区以及对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加快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加强风景名胜区周边建设活动的规划管理。
(四)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1、强化房地产市场调控。一是完善房地产调控措施。根据国家出台的土地、金融、财税政策,认真贯彻落实调控房地产市场供求的各项措施,研究制订符合我省实际情况的调控办法,及时出台有关调控政策,通过采取经济和法律等多种手段,有针对性地从供求两方面进行双向调控,保持房地产市场价格稳定。二是加强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认真做好房地产市场监测分析。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分级建设,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方针,建立全省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全面掌握全省房地产市场的基础信息及动态变化,实现住房信息共享,全面提高行业管理和社—16—会服务水平。建立和完善土地市场动态监测制度。加强对建设用地供应、土地价格变动情况的监测分析,科学预测商品房对土地的需求和相关信息。增强对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的动态监测。加强对同地段、同品质房屋销售价格和租赁价格变动情况的分析,准确把握房地产市场走势,及时发现市场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提高调控措施的预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合理引导住房需求。加大宣传力度,适时披露土地供应、住房供求及价格涨落等相关信息,正确引导居民合理消费和心理预期,保障合理住房需求,控制不合理需求,抑制投资性与投机性购房需求,严肃查处违规销售、恶意哄抬住房价格等非法行为,有效遏制投机炒作。四是增加有效供给。在城市总体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中,合理确定各类房地产用地的布局和比例,优先落实保障性住房用地,大力发展普通商品房,配套发展商业房地产、写字楼和工业房地产,鼓励开发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
—17—品牌带动。推进房地产经纪和物业服务企业兼并重组,进一步规范行业发展。二是支持房地产开发企业合理的融资需求。支持商业银行加大对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支持资信条件较好的企业经批准发行企业债券,开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拓宽直接融资渠道。三是规范发展房屋租赁市场,鼓励居民通过租赁方式满足住房需求,形成梯度住房消费模式。四是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严格房地产开发企业、中介机构、物业管理企业资质及房地产估价师、房地产经纪人、物业管理经理人执(职)业资格的核准及日常监管工作,加大整顿规范市场秩序的工作力度,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建立失信惩戒制度,将房地产企业的不良行为记入企业信用档案,与资质资格升级挂钩。五是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以合理的价格促进商品房销售。
3、加强房屋征收补偿管理。认真贯彻《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完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相关法规制度,规范征收补偿程序,加大公众参与力度,解决重货币补偿、轻实物安臵,被征收人对补偿方式选择权得不到保障、补偿标准偏低等方面问题。加强房屋征收部门工作人员业务培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完善对被征收人中住房困难家庭的保障政策,确保其居住条件有改善,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加强对房屋征收中损害群众利益重点案例的督查力度,依法依纪查处房屋征收中的违法违规行为,维护群众利益。
4、推进物业管理市场化进程。健全物业管理各项制度,形成质价相符的物业服务收费机制,提高物业管理市场化程度。规范住房专项维修资金的归集、管理和使用,保障住房的维修和正常使用。深化机关、企事业单位住房维修管理市场化、社会化改革,推进旧住宅小区整治改造并实施物业管理。
5、加速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大力发展省地节能环保型住宅,确立符合国情、省情的住宅建筑体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型工业化住宅结构体系和通用住宅部品体系。落实住宅产业经济政策,健全住宅产业现代化推进机制。建立健全工作推进制度和激励机制,逐步构建资源节约型住宅产业结构和住宅消费结构。加强住宅技术的研究与集成,完善住宅产业技术保障体系。重点研究与推广住宅节能、节地、节材、节水等关键技术,鼓励研发和推广先进适用的住宅建筑成套技术和住宅部品,推行住宅性能认定和住宅部品认证、淘汰制度。在已开展的住宅性能认定试点基础上,逐步建立社会化性能认定机制,不断扩大住宅性能认定的范围。按照国家认证认可工作条例的要求,实施住宅部品认证和推荐、淘汰制度。
(五)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发展壮大建筑业。
—19—合,鼓励和支持优质资本、优势企业通过收购、参股、兼并、重组,推动产业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资源配臵效率。加强对骨干企业在产权制度改革、专业调整、技术创新、信息化建设、人才培养、项目融资、发展战略等方面的指导,引导具有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总承包能力的综合类建筑企业,以工程总承包为载体,逐步实现由垫资经营向投资经营的转变。增强骨干企业综合竞争力,培育一批企业集团。三是拉长产业链条,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引导企业围绕新的市场需求,与资本市场、建筑产品开发等有机结合,带动传统施工业务的发展,提升产业层次,吸引高端专业人才,形成新的业务发展模式;促进建筑业企业与交通、电力、水利、邮电、通信等施工企业的兼并整合,尽快形成涵盖诸多领域、具有各类施工能力的大建筑业格局。四是大力发展工程咨询服务体系。培育为投资者提供技术性、管理性服务的工程咨询服务主体,完善中介服务,发挥中介组织在建立和维护市场秩序中的作用,形成由勘察、设计、监理、工程造价等企业组成的工程咨询服务体系,提高建设项目管理的专业化和科学化水平。
2、规范产业行为,创造良好环境。一是强化行业指导。加强对建筑业企业深化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重点做好省政府确定的100家骨干企业的跟踪服务,深化细化扶持政策,对骨干企业实行省级直接管理、增项不受限制、评优评先倾斜等政策。积极协调省科技、金融、税务、发展改革等相关部门,帮助企业及时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二是加快制度创新。加快推行工程风险—20—管理制度,积极推行建设工程担保制度,健全工程风险管理制度。稳步推进项目管理制度的实施,大力推行政府投资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完善建筑市场监管的工作机制和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完善覆盖建筑市场全过程的监督管理体系。三是规范市场秩序。认真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规范建筑工程招标投标,试行电子化评标办法,逐步实现全过程网上投标和电子化评标,解决规避招标、虚假招标、围标串标、评标不公等问题。建立完善招投标投诉处理机制,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运行机制。深入探索制止工程款及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发生的有效途径。完善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强化工程建设监管信息化建设,真正发挥信用信息系统在日常监管中的作用。落实市场准入、清出机制,为建筑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21—督,建立隐患排查分级管理和重大危险源分级监控制度。深化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和“三项建设”,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和专项整治。完善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对工程质量安全行为的约束作用,严格监督检查和监督执法,有效遏制较大事故发生和应对突发事故的发生,提高危机管理意识和处臵能力。
4、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着力培育外埠市场。坚定不移地实施“走出去”战略,引导我省建筑企业加强与省外大中城市和大型施工总承包企业的联系与合作,采用收购、控股、参股或联合省外企业等形式提高省外市场占有率。发挥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建立、完善定向劳务输出渠道,带动我省建筑劳务输出。加强各地具有不同功能要素企业间合作,形成联合开拓市场机制。以工程总承包为发展方向,以特级企业为龙头,加快开拓省外市场步伐。加强省际间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劳务合作关系以及专业协作关系。发挥林州、长垣、项城、平舆、鄢陵、固始、新县等地建筑、防腐、防水、园林绿化方面的专业优势,加大建筑劳务输出和基地建设,带动建筑劳务输出。引导我省建筑业企业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组建对外承包工程企业联盟,积极参与国家对外援助项目,承包国际工程和劳务输出。
5、创新勘察设计咨询业机制,繁荣勘察设计市场。围绕市场和自身实力创新生产经营方式,引导大型企业向为工程建设提供全过程、全功能、全方位服务的方向发展,中小型企业要向提供—22—专业功能服务的方向发展。鼓励企业跨行业、跨专业、设计施工一体化经营,强化主业优势,发展高端市场,延伸产业链或多元化经营。通过内部结构调整和流程再造,形成以项目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体系,推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建立并完善协同工作模式,提高勘察设计咨询项目管理水平。编制《河南特色民居推荐图集》,引导全省村镇民居建设,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支持省外正规甲级勘察设计企业、境外知名设计机构参与我省设计投标;积极鼓励省内设计企业与境内外设计企业联合设计、集体创作,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允许省属骨干勘察设计企业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承包、兼并地方设计企业;对地标性建筑、重要地段的街区、建筑艺术造型有特殊要求的纪念性建筑经批准可以直接委托境内外著名设计大师进行方案设计;支持注册建筑师、结构工程师以个人名义参与新农村建设。
—23—清单计价方式和工程结算审查备案制度,加大工程实施阶段计价行为的监督力度,逐步建立工程造价计价标准体系。积极开展工程造价指数研究和信息发布工作,建立适用于我省实际的工程造价指数体系和工程价格信息发布制度。进一步完善各项措施,全面提升全省工程造价咨询行业和工程造价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执业水平。
(六)加快推进村镇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1、加大村镇规划编制力度,充分发挥规划在建设中的引领作用。高质量地完成全省县(市)域村镇体系规划、乡镇总体规划和中心村建设规划。积极推进基层村规划编制。中心镇结合总体规划,完成建成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全覆盖。逐步形成以城带镇、以镇带村、梯次推进、协调发展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全面启动村镇规划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覆盖全省的村镇规划监督管理网络和村镇规划监督评价机制。
2、积极推进中心镇和中心村建设。搞好中心镇建设试点。选择一批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实力较强、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中心镇作为特色中心镇的试点,通过建设产业集中发展区,走产城融合之路,促其发展成为10万人以上的小城市,使其率先发展成为农村城镇化的重要支撑。加强对中心镇和中心村建设的政策研究,出台推进中心镇和中心村建设实施意见,进一步提高中心镇和中心村综合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我省农村城镇化进程。
3、做好农村危(住)房改造建设。积极争取扶持资金,加大对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试点支持力度,逐步解决经济最贫困、住房最危险的困难群众住房问题。积极探索推进农村住房建设的政策体制和机制创新,在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的基础上,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治复耕出的土地,优先安排本行政村新村建设和基础设施、公益事业、产业发展等,节约的指标转让收益主要用于被整治土地所在村庄建设、拆除农民房屋重建、农村危房改造及腾退宅基地补偿等,确保农民的合法权益。
4、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筹措力度。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导向、主要依靠社会资金建设村镇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形成村镇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规范建制镇土地批租,推行公开招标出让,建立和完善建制镇土地出让金用途分解机制,适当扩大中心镇土地出让金留成比例。合理收缩政府投资领域,加大对农村公益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投入,加强村镇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危房改造、环境整治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推行特许经营权,吸引外资、动员社会资金参与村镇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投资、经营、回收的良性循环机制。
5、大力开展村镇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开展村镇环境综合整治,着力建设一批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生态文明、环境优美的宜居城镇和乡村。到2011年底前有一半以上的建制镇镇区和乡驻地、—25—2012年全部建制镇镇区和乡驻地完成环境综合整治达标验收。按照“适用、经济、安全、美观”的原则,挖掘当地建筑文化遗存,提炼特色民居风格,反映时代民居特征,结合各地不同的特色和民俗,分别设计河南乡镇和村庄特色民居,最大限度体现地域民族特色。加强历史文脉保护,抓好历史文化名镇(村)保护规划编制与实施。重要地段和建筑物要形成与地域、历史、文化、环境相适应的建筑风格和特色风貌。
6、加强历史文化名镇(村)的保护与利用。完成全省历史文化古镇(村)资源普查,建立历史文化名镇(村)信息网络共享系统。加强历史文化名镇(村)的保护和利用,制定《河南省历史文化名镇(村)保护办法》。积极创建国家级、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村);开展名镇(村)特色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整合名镇(村)自然与人文景观资源,会同旅游部门开展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创建活动,提升名镇(村)品味。使我省历史文化名镇(村)保护和利用,逐步走上规范化轨道。
(七)加强建筑节能和科技创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1、强力推进建筑节能。严格执行居住建筑节能65%、公共建筑节能50%的设计标准,鼓励执行低能耗和绿色建筑标准。推进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积极扶持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扩大集中连片推广规模,完善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26—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大力推广绿色、低能耗建筑试点示范,引导绿色住房消费。积极推进建筑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推广应用新型节能材料,推进建筑节能产业化进程。倡导农村住房节能,鼓励使用清洁能源。
2、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持续创新能力的产业领军企业。指导特级、一级企业建立技术研发机构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着力提升骨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产学研联合,推动建设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对接,建设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扩大对外交流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并加以消化、吸收和创新,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围绕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重大关键技术,引导企业在工程建设实践中开展技术攻关和应用开发,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或专有技术,在企业各类资质标准审定中,突出企业专利技术、专有技术和工法,突出企业技术中心和企业标准的建设,提升技术集成和管理集成水平,促进企业技术升级。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建设科技创新体系。
—27—建建筑节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管体系、绿色生态建筑等领域加强示范工程建设,并切实加强对示范工程的跟踪问效和技术指导,充分发挥科技示范工程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行业技术不断进步。
3、建立低碳建筑体系。大力开发和利用低碳技术,积极培育以低碳为特征的新经济增长点。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推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引导和推进以市场机制为主导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推广模式,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规范化、规模化应用,推广绿色建筑试点示范工程。加大新建建筑节能力度,严格执行国家、省建筑节能标准,建立完整的建筑节能检测和评价体系,实施闭合式管理,加强工程建设程序各环节的节能专项监管。建立重点耗能产品和新建建筑市场准入制度,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严格执行新建建筑节能标准,定期开展建筑节能专项检查,加强新建建筑节能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研究开发建筑节能优化设计技术,建立建筑能效标识体系;推进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与功能提升,建立健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加快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成套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积极开发应用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关键技术和设备,加快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建立和完善绿色建筑的技术与标准规范体系,研究绿色建筑的推广机制,建成一批绿色建筑示范基地和人居环境优秀示范小区,探索生态智能建筑的建设,逐步建立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模式。
4、扩大新型墙材应用。巩固深化“禁实”成果,积极推进“禁实”向乡镇延伸,向“禁黏”拓展。优化升级新型墙材产业,继续推进新型墙材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着力培育新型墙材骨干企业(集团),扩大新型墙材推广应用范围。全面贯彻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政策,加强监督检查,努力提高基金征收率,充分发挥基金的引导、调控作用。加快墙材革新的立法进程,研究制定《河南省发展应用新型墙体材料管理条例》,进一步完善“禁实”工作新型墙材闭合监管和新型墙材确认管理制度,促进全省墙材革新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八)深化城建投融资体制改革,增强住房城乡建设发展动力。
1、全面开放建设市场。落实完善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域割据,对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国有资本、民间资本和外资一视同仁,项目采取公开招标等方式选择投资者,实现公平竞争。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市政公用事业建设。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城市供水、供气、供热、污水和垃圾处理、公共交通、城市园林绿化等领域。支持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建设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政策性住房,参与棚户区改造,享受相应的政策性住房建设政策。鼓励民间资本积极参与市政公用企事业单位的改组改制,具备条件的市政公用事业项目可以采取市场化的经营方式,向民间资本转让产权或经营权。
2、深化城建投融资体制改革。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筹。
—29—措机制,组建城市、县城建设投资公司,注入优质资产,提高融资能力。鼓励符合条件的投融资平台采取发行债券、上市融资、信托计划等形式筹集建设资金。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以及国际金融组织、外国政府贷款,采用bot、tot等多种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公益性基础设施和商业性基础设施开发相结合的长效机制。按照“先期出资、收益分享、依法办理”的原则,探索开发商投资土地一级市场、先期参与城镇土地开发等筹措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
3、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加强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进行前期运作、精心设计,适时向社会金融机构推荐,促进金融机构扩大城建信贷规模。通过组织召开城乡重大建设项目招商会,利用请进来的方式,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采取各种投融资模式,参与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企业改组改造、兼并重组,提高招商引资实效,增强城乡发展的活力。
(九)加强人才培训,推进依法行政,改进工作作风。
1、大力开展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干部培训。开展公共管理、电子政务、依法行政等知识培训。抓好普法教育培训,全面提高行政管理人员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依法行政能力。建立和完善干部学习培训的考核激励机制,实行领导干部选学和考评制度,大规模培训建设系统领导干部,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加强城乡建设管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完善以建筑企业为主体、建设类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30—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加强行业职业培训,建立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加强职业教育培训“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推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二是以企业技术中心和研究中心为平台,通过加大经费投入,培养新型骨干人才,围绕建设行业重大关键技术、专业施工技术和设计工艺,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持续创新能力的行业科技领军人才,提升骨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三是完善建设行业执业人员信用档案体系建设,规范执业注册许可行为,加强对执业人员的管理,落实准入、清出制度,提高行业的社会公信程度。严格执行执业人员继续教育的有关规定,重点做好各类执业注册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不断提高执业注册人员的执业水平。
3、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以网络为基础,以管理业务为核心,以系统信息与数据共享服务为目的,整合政务信息资源,综合运用数据库、地理信息、卫星定位、移动办公技术等多种技术手段,打造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12317信息化工程”,搭建统一数据库平台,建设企业数据库、执业注册人员数据库、建设工程项目数据库,提高电子政务管理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全面性,实现跨部门、跨单位的信息共享,实现全省政务办公与数据共享。
4、加强法制建设,严格依法行政。通过健全制度、完善规章、加强立法,促进城乡统筹发展,解决关系民生和社会热点问题,—31—最大限度地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规范决策程序,完善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加强重大决策跟踪反馈和责任追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全面实施行政处罚裁量制度。
5、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按照“三具两基一抓手”的工作要求,深入推进“两转两提”,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开拓创新意识,弘扬求真务实、艰苦奋斗作风,全面改进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自觉遵循规律,加强调查研究,一切从实际出发,抓具体、求深入,抓基层、打基础,通过项目抓落实,通过项目求突破。进一步改进服务方式,主动由行业管理向服务指导转变,集中精力解决行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关键问题、突出问题。
“十二五”期间,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要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树立大局观,增强紧迫感,强化责任心,提升执行力,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务实的作风,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创造新业绩,确保经过五年努力,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城乡面貌换新颜,锦绣中原展新姿,谱写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新篇章。
市农村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大全(13篇)篇九
“十二五”时期,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进一步推动西部大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西安全面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和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加快西安金融业的发展,对于推动西安经济跨越式发展、加快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推进城乡统筹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与此同时,《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和2010年7月召开的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均明确提出了要把西安建设成为区域性金融中心,冀希以金融的发展助推西安经济的发展,辐射带动关中—天水经济区乃至整个大西北经济的发展。
为进一步贯彻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战略部署,落实《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精神,以及省市关于金融业发展的有关要求,加快推动我市经济金融的良性互动发展,充分发挥金融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作用,结合国家有关金融政策法规和《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
二、发展现状与机遇。
(一)发展成就“十一五”期间,西安认真贯彻国家、省促进金融业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加大对金融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积极深化金融改革,努力防范金融风险,大力整顿金融秩序,不断优化金融环境,依托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好形势,金融业取得了长足进步,金融机构数量、金融市场规模继续保持西北地区首位,名列中西部地区前茅。2009年,西安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98.47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3%,比2005年提高1.7个百分点,已成为经济中的优势产业。
1、金融体系不断完善,发展框架基本形成。
金融组织体系逐步健全。西安已初步建立起以数量众多的各类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为市场主体,信托公司、融资租赁公司、财务公司、农村信用社等为补充的功能较为齐全的金融组织体系。“十一五”以来,大型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部分城市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的区域管理总部大都落户西安,并将西安作为其拓展区域业务的基地。截止2009年底,西安金融机构总数达200余家,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居中等水平。银行类金融机构25家,分支机构近1000家;保险类金融机构共有59家,其中证券公司3家,证券营业部56家;保险类金融机构共有121家,总部设在西安的保险公司2家,其中财产保险公司18家、人寿保险公司11家、中介机构92家。与此同时,其他补充型贷款提供机构不断增加,为扩大西安企业融资渠道和改善融资环境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金融监管体系日趋完善。“一行三局”金融调控监管体系在健全金融风险监控、预警和处置机制,实行市场退出制度,增强监管信息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处理好监管与支持金融创新的关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08年成立了西安市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成立以来,充分发挥了指导协调全市金融工作以及服务全市金融机构的职能,有力地推动了全市金融工作的发展,为金融支持经济发展起到了职能部门应有的作用。
金融市场体系初步形成。“十一五”期间,为扩大企业融资渠道,丰富资本市场产品,西安在推进风险投资和创业板市场建设、拓展债券市场、增加机构数量、发展期货市场等方面加大了力度,基本形成了以人民银行宏观调控、银行信贷市场为主导,证券市场、保险市场以及其他融资渠道协调发展的格局。
2009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7622.93亿元,是“十五”末的2.1倍,提前3年完成《西安市“十一五”金融业发展专项规划》确定的4500亿元的目标;“十一五”前4年年均增长20.6%,增幅居十五个副省级城市前茅,高于全国平均增速1.1个百分点。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3125.29亿元,年均增长16.2%,低于全市存款平均增速4.4个百分点。
2009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4866.17亿元,是“十五”末的2.3倍,提前2年完成《专项规划》目标;“十一五”前4年年均增长22.5%,增幅创近几个五年计划最高,高于“十五”平均增速5.2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平均增速2.7和1.8个百分点。
2009年,西安证券市场各类证券成交额13841.70亿元,是“十五”末的11.7倍,年均增长85.1%。年末股票市场累计开户数147.54万户,年均增长8.6%。2009年末,西安拥有证券公司21家,比2005年增加3家;上市总股本112.18亿股,是2005年末的2.7倍,年均增长28.7%。
2009年,西安实现保费收入122.11亿元,是2005年的2.7倍,年均增长28.4%,提前1年完成《专项规划》目标。其中,财险保费收入25.90亿元,年均增长23.4%;寿险保费收入96.21亿元,年均增长29.9%。全年支付各类保险赔款及给付25.15亿元,是2005年的2.7倍,年均增长27.5%。
3、金融创新成效显著,服务质量逐步提高。
“十一五”期间,西安金融业在改革创新中不断壮大。国有大型控股银行积极推进组织机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的改革,优化服务质量;股份制银行不断壮大,丰富了我市金融服务体系;城市商业银行立足地方,为城市居民、中小企业和城市建设提供多方面的金融服务;农村信用社改革全面推开,在金融支持“三农”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证券业综合治理取得一定成效、保险产品种类不断增加,服务能力明显增强。金融科技水平不断提升,金融网络化、信息化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网上支付、手机移动支付、电子充值券等金融创新服务产品,较好地满足了居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
4、信用环境建设不断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加速优化“十一五”期间,西安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人民银行推动、各部门配合、社会各界参与”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领导和工作机制,建立了西安市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和西安市个人信用信息系统,银行间企业和个人征信信息系统实现全国联网运行,全市及各区县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已经形成。同时,制定实施了金融风险防范和金融债权保护等方面的相关规定,强化了金融案件的办理力度,提高了诉讼效率,进一步优化了司法环境。此外,金融机构组建了大额和小额支付系统、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人民币银行账户管理系统、银行卡联网通用系统、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等重要业务系统,在全国率先开展了集中代收付业务和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为满足企事业单位、城乡居民和农民工的支付需求,提供了高效、安全、成本低廉的解决方案。
(二)存在问题。
“十一五”期间,尽管西安金融业已逐步发展成为西安经济中的优势产业,但依然存在着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地方法人性金融机构实力不强、资本市场发展水平不高等问题,使金融业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成为当前西安经济金融良性互动发展的障碍。
1、金融结构矛盾问题依然突出。
一是信贷结构不太合理。2009年末,西安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中,中长期贷款占64.5%,比2005年提高17.5个百分点,而短期贷款则从38.5%降低到25.7%,信贷资金不断向大企业、大项目集中,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则有所减弱。
二是证券业务结构单一。从2009年西安证券市场成交额看,股票成交额占全部证券成交额的94.6%,而基金成交额、债券成交额则分别只有0.5%、0.1%,其他证券业务发展更是滞后。
三是保险业务发展失衡。尽管西安的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在副省级城市和国内同类城市中居于前列,但西安的保险业务发展较为不均衡,农业保险、责任保险、产业保险、再保险等险种占相对不足,不能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
2、地方金融机构实力依然不强。
“十一五”期间,尽管西安的地方法人性金融机构市商业银行进行了财务重组和战略引资,但实力依然不强,2009年末西安市商业银行存贷款占全市的比重分别只有6.8%和6.4%,占比很低。与此同时,三家证券公司中除了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实力稍强外,其余两家实力较弱,业务单一。
3、资本市场发展水平依然不高。
截止2010年6月底,西安上市公司只有23家,另有2家通过证监会审核,但在副省级城市中较为靠后。与此同时,西安上市公司总体规模偏小,盈利能力较弱,再融资能力亟待加强;债券市场发育滞后,发行份额小,市场发展相对不足;产权市场不完善,交易机构整合进展缓慢。
(三)发展机遇与挑战。
1、各级政府高度重视。
近年来,中央、省政府对金融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200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必须站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努力把金融改革推向新的阶段。2008年,陕西省委、省政府通过全国公选为十个地市配备了主管金融工作的政府领导,为确保全省金融业发展提供了切实的组织保障。2010年全省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围绕《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围绕2020年经济总量达到3万亿元的目标、围绕全省“十二五”发展规划制定金融发展计划,认真谋划好金融业的长远发展问题。
与此同时,西安市政府也颁布实施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金融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完善了支持金融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加强了政府对地方金融事务的管理、协调和服务,从而为“十二五”期间西安金融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区位优势日趋显现。
在全国区域经济布局上,西安具有承东启西、接南转北的区位优势,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比较优势突出地表现在三个层次:世界级的旅游观光资源优势;国家级的科研教育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优势;区域级的金融、商贸中心和交通、信息枢纽优势。特别是在西部大开发10周年之际,国务院发布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将我市定位为国际化大都市,以此引领和辐射带动整个大西北地区,为西安金融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与此同时,2010年7月初召开的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在部署未来10年工作时,更是将西安定位为西部区域性金融中心,给西安金融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3、经济带动力持续增强。
“十一五”期间,西安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2006-2009年年均增长14.5%,不仅高于规划目标1.5个百分点,也为建国以来西安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而随着西安人均gdp进入5000美元以上时代,西安进入了城市化加速、工业化提升、消费机构升级、产业结构转型的全新时期,西安吸纳金融要素的能力明显提高,经济对金融的带动力将持续增强。
4、各方挑战依旧严峻。
首先,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使得金融机构间竞争越来越激烈,截止2009年底,已有东亚银行、汇丰银行两家外资银行入驻我市,加拿大丰业银行已参股西安市商业银行,同时,还有诸多外资金融机构到我市进行市场评估,我市金融机构必须在市场化、国际化和规范化等方面提升整体素质,才能应对激烈竞争的挑战。其次,国内一些区域中心城市竞相出台各种金融扶持举措支持建设区域金融中心,这也为我市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目标带来严峻的挑战。此外,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对金融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市经济已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同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全面展开,和谐社会建设中各项事业加快发展的目标,都对金融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
三、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切实按照中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关要求,依据国家、省、市关于加快金融业发展的相关意见、政策,以“建设一个中心、实现两个目标、加快三个发展、构建四个体系、依托五个着力点”为基本思路,即紧紧抓住建设西部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战略目标不动摇,实现把金融发展成为西安的支柱产业和把西安建设成为金融强市的目标,加快金融机构发展、金融市场发展和金融服务发展,构建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金融支持体系、统筹城乡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建设的金融支持体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金融支持体系,以深化金融改革、扩大金融开放、健全金融体系、促进金融创新、维护金融安全为着力点,全面加快金融业发展,提高我市金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为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二)目标任务。
在未来的五年里,紧密围绕“建设一个中心、实现两个目标、加快三个发展、构建四个体系、依托五个着力点”的基本思路,初步把西安建设成为西部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金融中心,力争实现金融机构显著增加、金融市场规模快速扩大、金融服务水平明显提高,金融业增加值力争年均增长15%左右,在全市gdp中的比重达到8.5%左右,逐步将金融业由目前的优势产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全面实现金融强市的历史性转变。
(1)做大市场规模。
信贷市场:到2015年末,全市存款规模达到250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20%左右;贷款达180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23%左右;存贷比提高至70%以上;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占比每年实现双降。
资本市场:到2015年,力争上市公司达到40家左右;股权融资规模达600亿元;债券融资规模达到200亿元以上;争取建立西部开发产业投资基金,规模达到200亿元;发行信托规模达到100亿元;争取设立西部能源期货交易所。
保险市场:在未来5年内,保持全市保费收入年均增长25%左右。到2015年,全市保费收入达400亿元,力争保险深度达到6%,保险密度达到4000元以上。
(2)增加机构数量。
银行类机构:在未来五年内,争取设立西部发展银行或欧亚银行;引进国内外银行类金融机构15家,设立村镇银行10家,非银行类金融机构有所突破。
证券类机构:在未来五年内,力争新增5家证劵营业部;争取新增5家期货经纪公司;培育1-2家总部在西安的证券公司。
保险类机构:在未来五年内,吸引中外资保险公司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争取新增3-5家保险分公司;积极探索和努力培育1-2家总部在西安的保险公司;继续支持永安、华夏等总部在我市的保险公司向保险集团公司发展;力争新增一批保险代理公司、保险经纪公司、保险公估公司等。
其他金融中介机构:在未来五年内,着重发展信托公司、风险投资公司、融资租赁公司、担保公司、财务公司等机构,使我市成为西部地区的投融资中心,力争有1-2家成为国内有影响力的公司;积极支持国内外有实力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评估机构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并鼓励本地机构发展;加快设立西部开发投资基金,争取成立1-2家基金管理公司。
(3)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在未来五年内,努力打造以数据中心、清算中心、银行卡中心、研发中心、呼叫中心、灾备中心等为模块的金融服务区。为提供更优质的支付结算服务,改进外币兑换、银行卡、旅行支票、电子汇兑、开立账户等服务,开发推广适合各类需求的理财、融资、结算等特色金融产品,协调推进支付领域改革;进一步加快会计、审计、律师、资产评估等中介机构建设,完善和发展证券投资咨询、保险经纪、代理、专业理财服务等机构,大力发展金融咨询、现代投资银行等各类金融中介机构;保障金融业务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继续完善规范的客户投诉处理程序和快速应对机制。同时,注重金融服务和金融创新与区域经济特色产业结合,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联合设立特色产业金融创新基金。
四、政策措施。
(一)加强政府组织领导。
1、健全机制,完善沟通渠道。进一步充实市金融办力量,强化其职能定位,以便更有效地制定我市金融业发展总体规划、指导金融机构改革与发展、配合协调各级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做好防范、化解和处置金融风险的工作。同时,推动西部主要城市之间的金融合作,加快关中-天水经济区城市间的金融协调,加强与省级金融主管部门的沟通联系。定期召开市级金融工作联席会议和金融形势分析会,加强政府与金融部门的信息交流、情况沟通和业务研讨工作,及时研究和反馈经济金融运行中的问题。
3、制定政策,营造宽松环境。为了进一步巩固我市区域金融中心地位,在“次级区域金融中心”的基础上,着手出台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规划,设立“西安金融发展专项资金”,完善和发展金融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向外拓展业务市场,增强我市金融业的聚合力和辐射力。
4、加强监管,防范金融风险。切实把金融监管作为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政府与金融监管部门的密切配合,坚持全面监管与重点监管相结合,做好运行情况的监测、分析、引导,制定有力的防范、监控措施。建立健全预警机制,实施金融企业内部控制、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相结合,多层次、全方位提高防范金融风险的水平,保障我市经济金融稳健、协调、安全运行。
(二)优化信贷市场结构。
1、增加银行类金融机构数量。不断完善各项配套政策,加大引进金融机构的力度,引导聚集发展。加快西安金融深化和开放步伐,进一步开展对外资银行的宣传招商工作,吸引外资银行在西安设立分支机构,并落实配套优惠措施。大力促进现有的全国性银行在我市增设分支机构。制定政策措施,重点引进全国性城市商业银行来我市设立分行。紧紧围绕我市关于加快金融业发展的战略部署,为西部大开发、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和大西安建设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与服务。同时加快银行业自身发展,提升银行业的规模和综合竞争力,重点推动西安市商业银行跨区经营,并争取用两年左右时间上市。
2、加大产业支持力度。围绕未来五年我市重点发展的八大工业优势产业、工业园区建设、产业集群建设和新兴产业培育战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调整信贷结构,着重解决特色产业发展的融资难、金融与特色产业联系不紧密的问题,加大优势产业的融资力度,支持现有工业园区建设和产业集群的结构优化升级,实现我市特色企业融资需求与银行创新型金融服务与产品的对接,高度重视节能环保、新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贷支持问题。在整合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等专项资金的同时,落实贷款贴息、专项补助、股权投入等方式对新兴产业的扶持政策,确保金融对我市产业发展的贡献度逐年提高。
1、兼顾资本市场多层次发展。为进一步推动我市证券市场、期货、债券、产权等资本市场的发展,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应在积极引导和壮大现有机构的同时,积极培育创新型金融机构,发展以小额贷款公司、融资租赁公司为代表的创新型融资机构,并注重风险投资公司、pe、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担保公司等新型融资机构的引进和培育,尽快完成试点并推广,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和加快我市企业融资渠道多元化发展提供有效渠道,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2、鼓励企业上市融资。结合我市产业特点,进一步落实《西安市加快企业上市指导意见》,充分发挥我市鼓励企业上市专项资金的作用,推动支柱产业、特色企业实施股份制改造或启动上市绿色通道。采取境内与境外、主板与创业板并举的方针,建立拟上市企业跟踪管理机制,分类指导,制定科学的上市规划。大力培植上市后备资源,增加上市公司数量,扩大直接融资规模,提升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突破。
3、大力发展债券票据融资。大力推进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公司债券、可转换债券、短期融资券及城市公用设施项目债券等筹集资金。重点服务中小企业直接债务融资,加快集合票据业务的推广,为中小企业进行票据融资提供绿色通道,提高融资效率。同时,应做好发行的后续管理和风险防控工作,促进市场有序扩容,防止出现系统性风险。
4、积极发展期货市场。结合我市优势,积极培育期货市场,争取陕西苹果浓缩汁成为期货市场上市品种和申请设立西北能源期货交易所,填补期货市场空白。同时推动现有期货经纪公司的发展壮大;加强期货市场监管,加大风险防控力度,充分发挥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和价格发现功能,最大限度地降低价格风险,保障生产经营活动稳步进行,促进我市期货市场的健康发展。
5、进一步发展西安产权交易中心。落实我省以西部产权交易所为中心、建立西部统一产权交易市场的机构整合步伐,健全产权交易市场,依托西安产权交易中心作为天津非上市公众公司股权交易市场(otc)会员单位的优势,争取把西安产权交易中心打造成为西部产权市场的龙头。注重扩大产权交易市场的业务范围,积极探索推动高新技术企业产权交易和转让,规范股权交易模式开发产权交易品种,推动未上市公司股权集中托管与交易,并争取国家批准场外股份交易市场在我市试点,形成统一监管下的非上市股份公司股份报价转让机制。
6、加快新三板市场的发展。为促进我市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提升我市高新技术产业整体融资能力,要在进一步完善新三板市场要素的同时,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到新三板市场上市的指导、扶持力度。同时注重对已经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进行拟在主板上市的宣传,储备资质良好的企业的信息资源,重点培养,争取企业在多层次融资平台融资,逐步解决我市高新技术产业融资难的问题,提升高新技术产业整体创新能力。
(四)加快保险业发展和创新。
1、扩大保险规模,推动市场建设。强化我市在全省保险区域中心地位,大力发展保险市场,提升我市保险业的辐射带动作用。稳步增加保险公司的数量和类型,规范发展保险中介机构,鼓励和支持包括民营和外资在内的各类社会资本投资保险业,实现保险市场主体多元化。同时,推动保险业深化企业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内控机制改革,增强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能力,提高人员素质,夯实发展基础。
2、鼓励产品创新,增加产品供给。充分发挥保险的社会保障和辅助社会管理职能。把发展保险业与促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结合起来,鼓励保险企业创新企业年金、公众责任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商业保险业务,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推动城乡统筹保险工作开展,积极发展涉农保险,发挥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拉动作用,继续推广设施蔬菜保险试验基地建设,逐步建立起多层次的服务“三农”的农业保险框架。
3、积极探索保险资金运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渠道。结合当前我市公路、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及融资变化,探索保险资金运用于我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有效途径,遴选一些既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求的,同时又与保险资金性质相匹配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组织有关部门积极建立拟投资的项目数据库,加强我市相关部门与保险集团、保险总公司的沟通协调,争取设立以交通规费等稳定收入为担保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担保资金、发展交通产业投资基金等,使之成为我市交通、能源、市政、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引入保险资金的理想投资模式。
(五)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支持力度。
1、加强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加快完善农村金融体系,鼓励和引导涉农金融机构不断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更好地为“三农”和县域经济服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金融的需求。充分发挥农村新型金融组织作用,加快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组建步伐,引导现有的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增加投入,做大规模。鼓励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等发起主办村镇银行,发挥其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方面的重要作用。
2、加快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以农村金融市场需求为导向,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断推出各种适合“三农”特点的金融产品,改进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方式,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服务手段电子化、信息化,扩大对农村贫困地区的金融服务覆盖面。加快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制度,运用财政保费补贴政策等手段,推动农业保险商业化运作,扩大农村保险覆盖面。
(六)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
1、加快投融资体制建设。继续发挥投融资平台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融资核心作用。不断改革和创新投融资体制,优化平台投资回报机制,建立城市建设项目的投资收益机制,完善国有资产运营管理、特许经营管理和投融资决策等制度,引导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实现产业化,建立与国际化大都市相适应的投融资体制。同时,加强政府信用资源的整合和分配,有效增强政府信用的运作能力,实现政府信用放大。深化与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的对接,不断拓展合作领域。
2、加强投融资平台建设。有效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广泛应用bot、tod、ppp以及融资租赁等方式解决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问题,进一步提高融资成效。加强投融资平台资金管理,建立平台内部资金结算中心,统一调度和规划资金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降低财务成本。推行“拨改投”机制,利用规费、土地储备收益权、存量资产、国债、税收返还等多种方式,扩大平台的现金流或资本金,延长平台“资本链”,提高平台的信用评级。
(七)完善金融生态,提高金融服务质量。
1、切实增强金融意识。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和手段,加强开展金融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和教育活动,大力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活动,向社会公众提供准确的金融信息,增强公众现代金融理念,提高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在全市营造促进金融业发展的良好社会舆论和氛围。
2、完善信用体系建设。广泛开展“诚信西安”建设,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诚实守信精神。完善信用管理制度办法,积极推进征信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企业信用制度和个人信用制度,形成信用约束机制,发挥信用制度在规范市场行为、防范金融风险中的积极作用。积极研究和探索建立社会基础信息中介体系和信用担保体系,鼓励发展独立的资信评估机构,通过信用担保分散和化解信用风险。另外,要强化法制建设,制定规范信用体系建设的地方法规或规章,加强财政、司法、工商、税务、公安、海关及金融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积极防范和坚决打击各类金融犯罪活动,维护良好的金融市场秩序,净化金融生态环境。
3、推进金融信息化。加强政府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信息联系,整合人民银行征信系统、货币政策预测、金融统计、金融稳定监测、反洗钱监测、国际收支统计以及支付清算系统的信用信息,形成一个高效的跨部门的统一信息平台,建立西安企业信息系统和个人信息系统,形成全社会共享的企业信用档案系统、信用评级机制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实现信用共享。建设“西安金融”网站,提供西安金融信息的一站式服务,实现金融经营、管理、服务模式的电子化、网络化和国际化。
4、培养金融人才队伍。采取引进与培训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多种形式,提高金融队伍的整体素质。利用我市高等科研院校聚集的优势,研究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实现金融机构需求与高等院校培养的对接,既满足我市金融人才的需求,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毕业生就业问题。同时,选拔优秀人才到国外金融机构培训,培养国际型金融人才,制定有关人才政策,在住房、科研经费、子女教育等方面予以补贴,在所得税方面给予一定减免,吸引国内外高层次金融人才。
5、强化金融功能区建设。结合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基本形成以老城区传统金融商贸区为基础,高新金融创新实验区为核心,以西安金融商务区为新增长点的功能互补的金融功能服务区。重点吸引国内外等各类金融机构及分支机构、代表处,及跨国公司的资金结算中心、管理中心、财务中心和国际性金融组织办事机构、各类中介机构、各类咨询机构入驻西安金融商务区,初步建成金融要素聚集、金融服务功能较为完善、商务配套设施比较齐全的现代金融服务区,以此增强整个西安金融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为金融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空间环境和物化载体。
市农村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大全(13篇)篇十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全面推进全市建设事业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强市,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制定了《潍坊市“十二五”城乡建设发展规划》,是未来五年我市城乡建设发展的行动纲领。
“十一五”是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时期之一。全市建设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总体要求,以大投入推进大建设、大整治、大改造,“十一五”计划顺利实施,建设事业各项任务目标提前并超额完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城镇化发展进程逐步加快,综合实力增强。五年来,我市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市、县、镇、村统筹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互动发展的格局逐步形成,城市综合实力跃居全国第41位。中心城市四区对接步伐加快,市属开发区空间拉大,峡山生态区组建运行,“五大板块”产业集群发展,中心城市建成区扩大了20多平方公里,人口增加20余万人,现代化中心城市框架基本形成。各县市城乡建设投入大、变化快、效果好,建成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城市地标和亮点项目,4个市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新一轮镇乡区划调整顺利完成,现有64个镇,其中国家重点镇7个、省级中心镇24个。小城镇布局更加优化,特色更加鲜明,形成了一批以工业、商贸、文化、旅游等产业为特色的小城镇。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建成新型农村社区1044个,服务农村居民609万人。
——城市建设投入持续增加,功能日益完善。五年来,全市累计完成市政基础设施投资272亿元,新改扩建主次干道1200余公里、2200万平方米,紧密型城市圈实现了半小时快速通达。城市绿量连年大幅递增,新增园林绿地8400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绿地率达到3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5.5平方米。城市和县城污水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0%、89%。城市亮化率先采用led光源照明,建成了一批夜景特色街和特色景观区。“三河”治理、火车站改造、人民公园、风筝广场等工程成为新的亮点,规划建设了文化艺术中心、奥体中心、金融中心、市民健身中心、市民健康中心等一批城市功能性项目。中心城市79个旧居住区和223条背街小巷三年改造计划全面启动。城市公用事业改革发展成效显著,投资创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公共保障和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我市创建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
——小城镇建设跨越发展,承载能力大幅提升。把小城镇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节点,自2008年起全面启动了小城镇建设提升工作。根据“三个三”的标准要求,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大力改善人居生态环境,小城镇经济实力、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力不断增强。深化扩权强镇改革,在全省率先开展区域重点镇培育试点,确定了寿光羊口、诸城昌城、安丘景芝为首批试点镇,推动优先发展。小城镇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6%,道路硬化率达到98%;环境质量明显提高,绿化覆盖率达到2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4.5平方米,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25%,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80%。积极推进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工作,新建农村住房21万户,改造危房3.84万户,农村居住条件明显改善。
——住房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低收入家庭住房条件有效改善。坚持创新发展思路,不断完善政策措施,扩大保障范围,提高补贴标准,建立起了以廉租住房制度为主、以货币补贴为主要方式的住房保障机制。全市累计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2354户、951万元,经济适用住房货币补贴228户、1327万元。认真贯彻中央“一扩三保”决策部署,积极争取国家投资补助6860万元,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竣工14.7万平方米。加强困难企业集资建房规范管理,开工9.9万平方米、1176套,竣工970套、8.2万平方米。
——住宅与房地产业大力发展,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大力实施“安康居住”工程,兴建节能省地型住宅,住宅与房地产开发建设的品质大幅提升,住宅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房地产开发企业向规模化、集团化方向发展,企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十一五”期间,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013亿元,带动相关产业增加值1925亿元,商品房竣工3680万平方米,与“十五”相比分别增长616%、610%、215%。全市商品住宅竣工30万套、建筑面积2840万平方米,城市居民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新建住宅一次性装修到位率达到5%,太阳能与住宅建筑设计、施工一体化推广率达到3%。
——工程建设日益规范,建筑业发展迈出新步伐。围绕加强工程建设管理,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建筑市场体系,深入整顿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不断深化企业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强化内部管理,积极开拓市场,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素质明显提高。五年来,全市累计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660亿元、建筑业增加值581亿元、利税113亿元,与“十五”相比分别增长179%、201%和248%;完成装饰装修总产值239.3亿元,实现利税33.8亿元;完成建筑施工面积19490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0190万平方米。工程质量稳中有升,全市竣工工程合格率达到100%,住宅工程无质量通病率达到90%以上,先后创出“国优”工程3个,“鲁班奖”工程1项,国家级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1个,省级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41个,“泰山杯”奖工程42项,国家级qc成果17个,创出“全国建筑工程装饰奖”5项,装饰装修“泰山杯”奖15项。劳保金收缴拨付管理不断完善,五年来,共拨付补贴施工企业5.6亿元,基本做到了全覆盖、无缝隙。对外建筑业务发展空间不断拓宽,“十一五”期间,预计完成对外开发产值166亿元。开展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年活动,建筑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逐年下降。拆迁管理和信访工作得到加强,农民工工资防拖欠机制进一步完善。圆满完成援川任务,为北川灾后重建做出了突出贡献。
——建设领域节能减排积极进展,科技成果应用成效显著。五年来,全市累计生产新型墙材120亿块标砖,实现了“禁实”目标,共建成节能建筑1960万平方米,新建建筑节能标准设计、施工阶段执行率分别达到100%、98%。完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150万平方米。累计实现节能82万吨标煤,节地2万亩,利废13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60万吨、二氧化硫2万吨。先后完成科技成果鉴定20余项,推广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地源热泵、cl结构体系等新技术、新产品15项,建筑科技应用贡献率明显增强。
“十二五”期间,我市处于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建设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挑战与机遇并存。我市建设事业加快发展,面临着有利的发展环境。一是各级党委、政府对建设工作高度重视、寄予厚望,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大力支持,人民群众高度期盼、积极参与,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推进氛围,建设事业可持续发展得到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我市作为全省综合配套改革唯一试点城市,在体制改革方面深入探索、先行先试,通过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推动全面的体制机制创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机制逐步健全完善,为建设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创新机制保障。三是我市经济发展区位优势明显,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三区叠加”,成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迎来了空前的历史发展新机遇,为我市加速崛起注入强大活力和支撑动力,为建设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四是通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积累,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城乡建设的大投入、大发展,我市城镇化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度,逐步形成了中心城市—县级城市—小城镇—中心社区梯次布局、优势互补、和谐发展的新型城镇化体系,为建设事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建设事业可持续发展也面临着一些矛盾和问题。一是城乡建设工程量大与资金投入相对不足的矛盾。建设改造和维修维护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及保障性住房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单靠现有筹资融资渠道难以满足需要。二是转变发展方式要求高与建设科技含量低的矛盾。建设“两型”社会和发展低碳经济,迫切要求转变高投入、高消耗的建设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行业大多为传统行业,科技含量不高、人才总量不足、创新能力不强、科技贡献率偏低,这些都是制约建设领域转方式、调结构的突出问题。三是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与加强市场调控的矛盾。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是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着力点和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既要遵循市场发展规律,科学引导合理消费,真正满足人民群众住房需求,又要加强市场调控,有效抑制投资性、投机性需求,防范房价过快增长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准确把握。四是小城镇发展相对缓慢与城镇化快速推进的矛盾。市、县、镇、村四级统筹发展不够,存在着重城市轻村镇发展的现象。小城镇处于自发推进或有限发展状态,规模偏小,功能不完善,发展后劲不足,镇区管理滞后,风格特色不鲜明,成为制约城镇化进程的关键问题。
三、“十二五”规划指导思想、原则及总体目标(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推动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全面融入蓝色经济区、高端产业聚集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工作部署,全面推进城市建设、住宅与房地产开发建设、村镇建设和建筑业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努力实现中心城市、县城、小城镇、中心社区科学布局、协调发展,把潍坊建设成为和谐优美、宜居宜业的生态城市、文明城市和现代化城市,促进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二)指导原则。
——坚持城乡统筹,着力构建新型城乡关系,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路子;
——坚持生态优先,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等各种资源,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路子;
——坚持深化改革,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体制机制,走制度创新的路子;
——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走和谐发展的路子;
——坚持突出特色,保护弘扬地方文化,走文化兴市的路子。
(三)发展目标。
到“十二五”末,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62%。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80平方公里,人口180万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累计达到45万人,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的能力明显提高。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城镇面貌明显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更加配套完善,综合承载能力明显增强;城乡体制障碍逐步消除,发展差距逐步缩小;形成中心城市、县城、小城镇、中心社区一体发展的新格局,基本构建起支撑经济文化强市建设的城镇体系。
1、城市建设。加快中心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十二五”期间,新改扩建主次干道200公里、600万平方米。新增园林绿地1400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41%、38.9%和17.5平方米。城区天然气管网覆盖率达到82%以上;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以上,垃圾无害化粗利率达到100%。建成文化艺术中心、奥体中心二期工程、鲁台经贸中心和城市综合体等功能性建筑。完成旧居住区、背街小巷和“城中村”改造任务,市民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2、住宅与房地产开发建设。“十二五”期间,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32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增加值2520亿元,年均增加值增长15%以上,商品房竣工4180万平方米。建设商品住宅37万套、建筑面积3580万平方米,其中,中心城市建设商品住宅13.8万套、1326万平方米,城市居民居住水平进一步提高。新建住宅性能认定率达到20%,新建住宅一次性装修到位率达到45%,太阳能与住宅建筑设计、施工一体化推广率达到65%。
3、村镇建设。到“十二五”末,全市85%建制镇达到省级中心镇标准,小城镇驻地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镇区道路硬化率达到100%,人均硬化道路面积22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0%,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8%,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0%。每年完成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资20亿元以上。小城镇规模实力不断提升,财政总收入过亿元的小城镇达到50个以上。全市85%以上的农村社区基本实现小学教育、基本医疗、就业服务、养老托幼、证照办理、计生服务、司法援助、社会救助、文化健身、日用品及农资供应“十进社区”的目标。
4、建筑业。“十二五”期间,全市力争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400亿元、建筑业增加值1130亿元、利税210亿元、对外开发产值315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12%以上。争创“鲁班奖”和国优工程2个,“泰山杯”工程40个,“鸢都杯”工程60个。培养100名优秀企业家,200名技师,2.5万名中高级技术工人,关键岗位持证上岗率100%,技术工人持证率达到95%。
5、建筑科技节能。加大重点领域应用技术研究开发力度,建设科技投入每年增长10%。建制镇以上建设工程新型墙材应用率达到100%,规划区内全面执行新建居住建筑节能65%、公共建筑节能50%的设计标准。至2015年,累计节能220万吨标煤、节地3万亩,利废20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600万吨、二氧化硫5万吨。鼓励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至2015年,县级以上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新建12层以下居住建筑和集中供热公共建筑全部使用太阳能光热系统,太阳能光热系统推广应用率达到90%以上,地热能在集中供热范围以外城区推广应用率达到40%以上。
(一)切实发挥城乡规划的引领和调控作用。科学构建新型城镇化体系。根据市域地理区位、资源环境、经济功能特点和城镇化发展规律,逐步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和城乡分割体制,积极实施“1860600”战略。“1”就是加快市级中心城市建设,形成特色鲜明的生态宜居城市;“8”就是加快八个县级城市建设,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中心;“60”就是综合考虑现有乡镇经济区域状况,规划建设六十个重点镇;“600”就是通过合村并点,重点规划建设六百个中心社区。加快城乡规划修编,尽快形成体系完整、路径科学、脉络清晰的城乡规划体系。市县两级要着眼于提升城市发展内涵和品位,修订完善总体规划,加快编制市域、县域城乡统筹发展规划,修订完成村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农村社区建设规划,深化城镇详细规划、各类专项规划和建设规划。规划编制要强化三个理念。一是坚持城乡统筹、一体发展的理念,按照“基础设施一体化规划、资源一体化配置、产业一体化布局”的原则,注重从整体上谋划城镇经济社会发展;二是坚持协调发展的理念,完善产业、主体功能区和各项专项规划,并使总体规划和各专业规划相互衔接、相互协调;三是坚持超前谋划的理念,高起点、前瞻性地编制各类规划,切实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
(二)着力拓展市级中心城市。加快推进南部峡山生态经济发展区、北部滨海经济开发区、东部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西部鲁东物流区、中部中心商务区的“五大板块”发展,增强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抓住黄河三角洲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市全部纳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主体区范围、滨海经济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重大机遇。当前,中心城市要以争创“中国人居环境奖”为引领,继续抓改造提升老城区,完善城市功能,提升管理水平,张扬城市品牌形象的同时,把北部沿海开发作为支撑新的增量投入和推动转方式、调结构的最大空间,集中优势资源加快开发,尽快突破,以此实现我市从老城区建设的“三河”时代向新城建设和沿海开发的滨海时代跨越,努力把潍坊建设成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沿海城市。
(三)加快县级城市特色发展。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着力优化发展布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和功能性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功能、塑造特色。具备条件的县市要加快向中等城市的方向和目标迈进,高密、诸城要自觉接纳青岛经济的辐射;临朐要主动融入鲁南经济带。创新城市管理机制和办法,合理配置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资源,不断提升县城管理水平。继续坚持工业强县,突出抓好工业发展和园区建设,推动传统产业改造转型、大企业重组和中小企业的专精优发展,努力形成一批有特色的工业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突出区位和资源优势,挖掘发展潜力,加快县域经济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大力发展县域服务业,把功能性服务业项目建设放在突出位置,重点抓好星级酒店和教育、商贸、文化、旅游等服务功能设施建设,集聚优质发展资源,打造一批辐射周边甚至更大范围的服务业品牌。
(四)重点突破小城镇。以城市化的理念和标准推进小城镇建设提升。以产业发展为重心,按照小城镇建设提升“三个三”的标准要求,重点在城镇面貌改观、服务功能完善、镇域经济发展、品质内涵提升上实现新突破。加快小城镇产业发展,积极培育主导产业,坚持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工则工、宜商则商,走一镇一业或几镇一业的路子。提升完善工业、生态农业、服务业“三大园区”,坚持生态环保,防止“两高一资”项目和淘汰落后产能向小城镇转移。加强道路、led照明、供水、燃气、集中供热、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文体、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小城镇承载力。以国家重点镇、省级中心镇和重点流域建制镇为重点,与驻地企业相结合,加快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创新小城镇管理机制,不断推广城管、环卫、绿化“三托管”,推行城乡垃圾“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模式,村居覆盖率达到70%以上。抓住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有利时机,积极开展镇级市培育试点。继续深化强镇扩权改革,赋予镇级市相匹配的审批、发展和管理权限,尽快实现城镇向城市转型。经过3-5年的时间,打造一批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特色鲜明、辐射带动力强的镇级小城市,为全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示范和带动。
(五)大力推进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坚持政府统筹、政策引导、群众自愿、市场运作,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小城镇建设提升、农村产业发展相结合,加快实施城中(边)村、小城镇驻地村、社区中心村、经济强村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村整体改造,并逐步向一般村、边远村拓展,同步配套完善道路、供水、供电、led照明、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和体育、卫生、社区活动场所等公共服务设施。积极实施“迁村并点”,建设集中居住区,形成大社区、大组团。每个县市区(开发区)每年至少开工建设3-5个2000户以上的农村大社区,每个小城镇至少要实施2-3个整村迁建改造项目。2012年前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建设农村住房21万户、改造危房4.96万户的建设任务,全面提升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
(六)健全住房保障体系。抓住国家政策性支持棚户区改造的有利时机,扎实推进棚户区改造,做到改造一片成型一片,力争用三年时间基本完成棚户区改造任务,改善棚户区居民的住房条件和生活环境;先期启动潍城区月河路等三个棚户区改造,在保护原有特色风貌的基础上,解决好棚户区居民的住房问题。进一步健全廉租住房制度,改进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建立公共租赁住房制度。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健全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十二五”前期基本解决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5平方米以下的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十二五”末,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现应保尽保。
(七)大力发展住宅与房地产开发建设。加快住宅与房地产开发建设步伐。从土地、资金、政策各方面大力支持房地产业发展,充分利用各种节会和房展会、交易会推介潍坊房地产项目和房地产市场,吸引外商来潍投资开发和置业,提升房地产业的支柱产业地位。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继续整顿市场秩序,严厉查处“囤地不建、捂盘待涨”行为。全面实行开发项目建设条件意见书和竣工综合验收制度,实行商品房预售和二手房交易资金监管制度。全力提升住宅与房地产开发建设的品质和竞争力。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大力兴建规模大、水平高、环境美、配套全的住宅小区。抓好示范工程建设,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理念,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带动全市住宅科技含量和功能质量的提升,加快住宅产业现代化进程,打造潍坊房地产品牌。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向规模化、集团化方向发展。优化房地产企业结构,进一步提高企业品牌意识,打造潍坊房地产名牌企业。
(八)大力发展建筑业。积极实施大建筑业战略。横向拓宽产业领域,突破以房屋建筑业为主的局限,向市政、交通、水利、电力、矿山等专业工程拓展,尽快形成覆盖房屋建筑、土木工程、设备安装、装饰装修的大建筑业格局;纵向拉长产业链,向房地产、新型建材、服务业、制造业延伸,加速产业融合,不断提高建筑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出台扶持本地劳务企业发展的意见,大力发展劳务企业,进一步优化行业结构。支持企业进入高技术含量的施工领域,提升高端建筑市场专业施工能力。大力培植行业龙头企业。以优势企业为依托,以资本和专业协作为纽带,推进企业规模膨胀与联合重组,培育大企业、大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打造企业品牌,在特级企业培育上实现新突破。大力拓展外埠市场。在巩固本地市场的同时,将扩大外出施工作为做大做强潍坊建筑业的重点来抓,不断增加我市建筑企业在市外的市场份额。鼓励大企业带头走出去,发挥对外拓展市场的骨干和龙头作用,冲击国内高端市场和国际市场。坚持质量兴业。转变建筑业增长方式,大力发展低碳建筑。落实工程质量责任制,改革政府工程质量监督体制,加强工程监理,完善企业工程质量自我约束机制和内部控制体系。重点抓好各类基础设施、公共工程和住宅工程质量,鼓励企业多创精品优质工程。
(九)加强建设领域节能减排。抓好供热计量改革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新建建筑全部推行供热计量、按用热量收费制度。抓好既有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程量每年递增12%,“十二五”期间全部完成节能改造任务。抓好新建建筑节能。新建工程都要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新标准。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对县城以上城市规划区内所有新建12层及以下住宅和集中供热公共建筑,强制安装使用太阳能光热系统;城镇供热管网覆盖不到的新建住宅小区和学校,推广使用地源热泵、太阳能光热采暖制冷。鼓励建设绿色住宅,打造低碳社区。抓好污水和垃圾处理。加快污水处理厂特别是配套管网建设,推进雨污分流,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以实现“一县一场”为目标,加快建设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以上。要抓好墙材革新和建筑节材。加快建制镇规划区禁用实心粘土砖步伐,从城镇向农村延伸。大力推广各类高性能、低材耗、可再生利用的建材,重点发展以煤矸石、粉煤灰、工业废渣为原料的利废型新型墙材,促进资源循环综合利用,到2015年,建制镇以上建设工程全部应用新型墙材。抓好建筑废品回收利用,大力支持利用建筑垃圾生产加工广场砖、步道砖、路沿石。抓好城镇绿色照明。城镇道路、广场、绿地和大型公共建筑照明,要全面推广led照明产品、太阳能路灯和节能自控技术。
(十)创新城乡管理体制。推进城市管理重心下移,把社区管理摆在城市管理的突出位置,积极推进“物业进社区”,强化社区、居委会的管理职责,提倡居委会和业主委员会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到2011年建立业主委员会的社区要达到50%以上,到2015年所有社区全部建立业主委员会,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加快推进城乡结合部、城镇旧住宅区和背街小巷整治改造,彻底解决环境脏、乱、差问题。
(一)加大建设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力度。依靠科技、依靠人才,推动行业转变发展方式和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制定鼓励建设科研开发和成果转化应用的政策,营造促进建设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围绕节地、节能、节水、节材、治污和工程质量安全,大力推广应用先进成熟适用的技术和产品。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城镇区域规划与动态监测、城市功能提升与空间集约利用、城乡人居环境质量保障等重点领域科技研发,引导和组织绿色建筑、数字城市、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等重点技术优化集成研究,力争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可迅速复制和推广的建设科技成果,切实提高科技进步对城镇化发展和建设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城乡规划、勘察设计、建筑节能、施工技术四大领域引进和培养优秀拔尖人才。以涉外工程项目管理人员为重点,积极培养项目管理、建筑商务、投资经纪等高级复合型人才。抓好建设系统领导干部专题培训,组织好专业技术人员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业务培训,组织好关键岗位从业人员岗位培训和一线人员技能培训。
(二)深化城乡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坚持政府指导调控、财政资金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的方针,按照城镇资源资本化、融资运作公司化、城乡建设市场化的思路,建立完善城乡投融资体制。建立和完善城镇建设投融资平台,建立城市资产和资源的注入机制、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收储经营的联动机制、重点工程指挥部协调与法人实体相结合的项目实施机制、政府债务风险控制和清偿保障机制,切实提高融资能力和资本运作水平。提高城乡建设市场开放度,不断推出重大招商项目,采取bot、tot等多种模式,吸引国内外大企业和战略投资者参与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经营及特定片区综合开发。加强建设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重点在建筑节能、住宅产业化、污水垃圾处理等方面,引进国内外科技和资本。
(三)维护行业和谐稳定。加强建设信访工作,畅通群众信访渠道,强化信访积案排查,实行领导包案和跟踪问效制度,及时妥善处置各类群体性突发事件。建立完善农民工工资拖欠预防和处置机制,健全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体系,把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纳入日常监管。继续规范城镇国有土地房屋征收,加强拆迁管理,高度重视并妥善灵活调解处置集体土地房屋拆迁矛盾,维护好被拆迁群众合法权益,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
(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做好法规制定工作,加大普法宣传力度,落实好建设行政执法责任制,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执法检查。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推行工程建设领域综合执法。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和信息公开。加强行政复议和应诉案件办理工作,对群众针对具体行政行为提出的复议申请和投诉事项,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结果,维护建设行政机关的公信力。
(五)加强党风廉政和行业精神文明建设。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巩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切实加强各级党组织的思想和作风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围绕住房城乡建设中心工作,抓好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推进反腐倡廉机制和制度建设,强化源头预防与专项治理。以“执政为民、科学发展”为核心,扎实推进行业作风建设。以机关行政文化建设为重点,推进建设系统文化建设,把精神文明建设渗透到推进建设事业科学发展之中,提升建设事业发展的“软实力”。
二〇一一年四月二十八日。
市农村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大全(13篇)篇十一
“十二五”时期,是辽阳进一步改善城市人居生活环境,加快城镇化进程,建设特大型城市的关键时期。为充分发挥房地产业在我市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更有效地保持我市房地产业又快又好发展,拉动地区经济增长,制定《辽阳市房地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发展规划范围为辽阳县、灯塔市、白塔区、文圣区、河东新城、太子河区、宏伟区和弓长岭区城市规划区。规划期内,凡在规划范围内进行的房地产开发活动,应符合本规划及本规划的年度计划。与房地产开发相关的各项政策、计划均应与本规划基本协调。
一、“十一五”时期主要成就。
“十一五”时期是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及全球金融危机等不利因素,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加快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和沈阳经济区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造示范区的历史机遇,积极应对房地产业发展的变化,通过招商引资,来辽进行房地产开发的企业不断增加,房地产开发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城市人居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城市建设成效显著,城乡面貌变化较大。
(一)房地产市场供应体系得以优化和完善。
“十一五”期间,我市在稳步推进商品住宅、商业地产开发的基础上,加大了政策性保障性住房和工业地产建设,逐步形成了以普通商品住房为主,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住房为辅的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住宅地产、商业地产、工业地产共同发展,房地产市场形成平稳健康发展局面。
“十一五”期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74亿元,年均增长63%;房地产施工面积完成1734万平方米,年均增长63%;新开工面积1056万平方米,年均增长52%;房地产竣工面积457万平方米,年均增长49%。房地产销售面积完成595万平方米,年均增长55%;销售额完成166亿元,年均增长9%;在满足全市居民住房需求的同时,拉动了全市经济发展。
“十一五”期间,投资25.07亿元,建设保障性住房109万平方米,解决了16803户低收入、特困家庭的住房。其中,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投资20.7亿元,竣工面积90万平方米,满足了12097户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需求,对稳定住房价格和房地产业平稳发展起到了积极保障作用。廉租住房建设投资4.37亿元,竣工面积19万平方米,解决了全市4706户特困家庭的住房困难。
到“十一五”期末,城市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为22.78平方米(预计全省人均住宅建筑面积27平方米),与“十五”时期的19.99平方米相比,增加2.79平方米。
(三)房地产开发建设规模的增大,为城市建设腾出了发展空间。
房地产开发企业不断壮大,“十一五”时期达到126家,比“十五”翻一番。为发展城市空间,提升城市品位和社会经济发展,改善人居生活环境等方面做出较大贡献,同时带动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期间,完成了丽景茗城、龙鼎山庄、水月翰宫、罗马假日、文城尚品、阳光尊邸等6个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以上规模小区的开发建设;完成了二纸箱棚户区改造、梧桐雅居、碧景家园、天福新城、雅居园、龙源小区、风和日丽等7个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规模小区的开发建设;极大的满足了不同阶层居民的住房需求。
二、“十二五”时期发展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为主题。坚持新城开发和老城提升、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相结合,加快全域城镇化进程。着力优化住房供应结构,大力发展普通商品住房、保障性住房,适当建设公租房,满足不同收入阶层居民住房需求;实施低碳发展战略,积极建设绿色低碳住房,促进房地产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主要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十二五”时期,进一步加大老城区改造力度,基本完成城市210万平方米平房区改造;完成主要街巷沿街老旧楼改建,三年内完成城市棚户区改造任务;建设一批高档次大规模绿色低碳住宅小区,建成望京花园、恒大绿洲、锦绣澜湾、澜湾国际、泛美华庭、金域明珠、高尔夫新城、京都城、晟宝龙广场、龙翔家园、繁荣家园、中泽城等12个20万平方米以上、博大雅居、水御林溪、英伦华府等10个10万平方米以上住宅小区;住房结构从多层建筑逐步向高层建筑发展,不断提升城市形象;在大力发展普通住房的同时,建设一定规模保障性住房和部分公租房,以满足不同层次居民住房需求,到“十二五”期末,城市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达到32平方米(达到全省“十二五”期末人均居住水平)。
“十二五”期间,房地产业施工面积4986万平方米(住宅地产3567万平方米;商业地产657万平方米;工业地产762万平方米),比“十一五”时期的1734万平方米,增长188%,年均增长8%;新开工面积2063万平方米(住宅地产1262万平方米;商业地产298万平方米;工业地产503万平方米),比“十一五”时期的1056万平方米,增长95%,年均增长8%;商品房销售面积1332万平方米,比“十一五”时期的595万平方米增长124%,年均增长18%;商品房销售额459亿元,比“十一五”时期的166亿元增长176%,年均增长15%;总投资473亿元,比“十一五”时期的174亿元增长172%,年均增长15%。
2.年度目标。2011年,施工面积850万平方米(住宅地产608万平方米;商业地产112万平方米;工业地产130万平方米);新开工面积352万平方米(住宅地产215万平方米;商业地产51万平方米;工业地产86万平方米);销售面积186万平方米;销售额69亿元;投资额71亿元。
2012年,施工面积918万平方米(住宅地产657万平方米;商业地产121万平方米;工业地产140万平方米);新开工面积380万平方米(住宅地产232万平方米;商业地产55万平方米;工业地产93万平方米);销售面积220万平方米;销售额79亿元;投资额81亿元。
2013年,施工面积991万平方米(住宅地产709万平方米;商业地产131万平方米;工业地产151万平方米);新开工面积410万平方米(住宅地产251万平方米;商业地产59万平方米;工业地产100万平方米)销售面积259万平方米;销售额90亿元;投资额93亿元。
2014年,施工面积1071万平方米(住宅地产766万平方米;商业地产141万平方米;工业地产164万平方米);新开工面积443万平方米(住宅地产271万平方米;商业地产64万平方米;工业地产108万平方米);销售面积306万平方米;销售额103亿元;投资额106亿元。
2015年,施工面积1156平方米(住宅地产827万平方米;商业地产152万平方米;工业地产177万平方米);新开工面积478万平方米(住宅地产293万平方米;商业地产69万平方米;工业地产116万平方米);销售面积361万平方米;销售额118亿元;投资额122亿元。
(三)重点发展方向。
紧紧围绕市委实施五大发展战略、建设特大型城市为中心,以河东新城和新城新市镇建设为重点发展方向;以老城区建设、城南商住区开发、平房区改造、城市棚户区改造和城中村建设带动住宅地产;以西关商业区改造、汤河温泉旅游开发带动商业地产;以芳烃产业集群、工业铝材产业集群、日用化工产业集群、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等带动工业地产。全面提升我市在全省的地位,把辽阳建设成为新老城区跨河而立的滨水型和宜居型城市。
(四)主要措施。
1.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十届十次全会精神,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形成五种良好风气,为把我市建设成为特大型城市,在全市房地产行业提供良好的作风保障。
2.提高办事效率,解决实际问题,一手抓房地产业开发建设,一手促进商品房销售。
一是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建设项目的审批时限。以“大建设,大发展,大服务,大谋划,大协调”主线来搭建服务平台,启动大建设的引擎,开创房地产业开发建设新局面。
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城市出入口改造、老城区开发建设、平房区和沿街危旧楼改建,彻底改变城区面貌。
三是适时举办房地产交易大会,为开发企业销售商品房和居民购房搭建平台,降低居民购房费用,拓宽开发企业销售渠道。
3.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房地产调控政策,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坚持市场化的基本方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完善以市场为主导的多渠道、多层次住房分类供应体系。达到住房供求总量基本平衡、供应结构基本合理、价格基本稳定,满足中低收入水平家庭和困难群众的住房需求。
4.调整住房供应结构。规划期内,凡新审批、新开工的商品住房建设,套型90平方米以下住房(含经济适用住房)面积所占比重必须达到开发建设总面积的70%以上。建设适量的保障性住房,优先保证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
5.健全房地产开发用地计划供应制度,以节约和集约用地、严格保护耕地为指导方针,实施高效、集约的住房用地供应政策,保证住房用地供应。重点保证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其年度供应量不得低于居住用地供应总量的70%;继续停止别墅类房地产开发项目土地供应,严格限制低密度、大套型住房土地供应;积极盘活、挖潜存量国有建设用地。
6.坚持区域住房发展合理布局。按照住房建设与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相协调的原则,结合我市土地资源特征和人口增长特点,以河东新城、新城新市镇、城市出入口改造、老旧楼改建、平房区改造、城市南部等地区作为新增住房建设重点发展地区,在土地供应、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建设资金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
7.加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改造和完善老城区的市政基础设施,解决铁路制约城市西部发展的瓶颈,加快新区的市政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为房地产开发建设创造基础条件。
8.严格控制被动性住房需求。按照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房屋征收,合理确定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规模,减缓被动性住房需求的过快增长。
9.积极规范住房二级市场和房屋租赁市场。引导居民通过换购、租赁等方式,合理改善居住条件,优化住房资源配置,多渠道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住房供应。加强房地产中介服务行业管理,完善房地产市场中介服务体系。
10.发挥税收、信贷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调节作用、加强对住房建设规划工作的监督、监察,加大查处捂盘惜售、囤积房源,恶意炒作、哄抬房价力度,严格执行国家调控政策。
市农村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大全(13篇)篇十二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和“十二五”规划的编制之年,也是上海世博会举办之年。一年来,全区人民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一手抓迎博办博工作不动摇、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不放松,全力推进办世博、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按照区委提出的“五个确保”的要求,完成了区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的主要发展指标和任务。
(一)大力推进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积极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稳步提升制造业能级。确立智能电网、电子信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和先进重大装备四大产业发展方向,其中智能电网、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已经获得市认定。强化区区合作、品牌联动,漕河泾松江高科技园区建设全力推进。提升传统产业能级,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点,成为全市首批实践区;启动沪松公路沿线整治和开发,莘莘学子创业园等传统产业区功能提升改造前期准备有序推进。全年主动调整劣势企业266家,腾出土地2826.5亩;五年内累计已调整820家,腾出土地12012.5亩。制定关于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等措施,设立和争取科技创新专项资金5000余万元,企业技术改造、新产品研发全面加速,全区已有小巨人企业31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80家。深入开展服务企业活动,推动企业改制上市,锐奇工具在创业板上市;全年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11.56亿元,同比增长67.9%;小额贷款公司发放贷款12.45亿元,企业融资难得到有效缓解。加快服务业发展。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已经成为市郊重要的休闲度假基地,辰山植物园建成开园,西佘山实行免费开放,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旅游巴士建成运营,天马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稳步推进,旅游业快速发展。全年接待游客802万人次,同比增长49.6%;实现旅游收入50.1亿元,同比增长52.8%。进一步优化商业布局,加快培育文化、创意等生产性服务业,松江新城国际生态商务区规划方案基本形成,广富林文化展示馆项目进展顺利。严格贯彻落实国家和市推进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各项规定,预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产值能耗0.048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5%,全面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全区经济在加快转型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全年实现生产总值900.48亿元,可比增长15.8%,比“十五”末增长97.3%;工业总产值4337.61亿元,同比增长29.3%,比“十五”末增长103.6%;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92.16亿元,同比增长16.4%,比“十五”末增长124.6%;财政总收入233.7亿元,同比增长11.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7.33亿元,同比增长14.9%,“十一五”期间年均增幅分别达到13.5%和15.1%。
(二)圆满完成迎博办博松江任务,城市建设和管理再上新台阶。我们举全区之力,全力以赴、精益求精、协调一致,善始善终做好各项工作,圆满完成迎世博600天行动计划和世博会松江各项任务,为上海办成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作出了积极贡献。城市运行秩序井然。深入开展“三五”集中行动、区市民巡访团巡访等活动,进一步规范跨门店经营和户外广告,加大违法建筑查处力度,全力开展铁路、高速公路、轨道交通沿线环境整治,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在迎博测评中泖港镇连续9次位列全市各镇第一、方松街道先后2次位列全市街道第一。安保工作严密细致。加强口岸查控,圆满完成佘山专项工作和世博安保任务,公安沪昆高速公路枫泾道口工作组被评为上海世博会全国先进集体。强化食品安全监管,7个定点中心厨房为世博园区安全提供食品3226吨。外事和接待工作扎实周密,完成13个结对参展方国家馆日、荣誉日和特别日的观众组织。舆论宣传和社会动员积极有效。全区近11万志愿者辛勤奉献,为世博增添了亮丽的色彩。城市建设和管理进一步加强。松江新城总体规划再度修编,“两规合一”全面落地,完成一批控制性详细规划,松江新城率先初步建成,南部区域为新一轮发展拓展了空间。克难攻坚,高效完成松江段动拆迁任务和松江南站11个配套项目,确保了沪杭高铁顺利通车。80万伏特高压、松卫公路新建、人民北路延伸、嘉松南路改建等一批重大工程竣工。以轨道交通9号线南延伸全面开工为契机,加快老城改造步伐。松江体育中心站地下停车库启动建设,完善地铁上盖物业规划方案,启动上海实验电炉厂等地块改造规划论证。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动拆迁全面推进,市河两岸治理稳步实施。松江工业区二期和3个小区积水点改造竣工,完成6426户居民天然气改造,已建成50家标准化菜市场。乐都路架空线入地工程竣工。完善公交线网,实行城区内公交线路单一票价,市民出行成本降低,日均客流量同比增加4.8万人次。第四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有序推进。加强水源地保护,完成松江污水处理厂一、二期技术改造,松江东北部污水处理厂二期开工建设。小昆山水厂建成试运营,水质深度处理设施在市郊率先启用,居民饮用水水质全面提升。成立区应急救援支队,加强防空防灾和气象能力建设,被评为全国人民防空先进单位,城市安全有序运行。
(三)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全年农业总产值19.13亿元。深化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组织化经营,完善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模式,全区家庭农场达到960家,经营面积11.89万亩,占全区粮田面积的73%;其中种养结合家庭农场37家。探索建立“机农结合”互助模式,农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坚决落实市政府下达的菜地种植面积及上市保有量计划,全力保障蔬菜等农副产品供应和价格稳定。休闲农业进一步拓展。制定出台充分利用闲置土地实施意见,加大土地整治复垦力度,成功创建全国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模范区。出台有关土地出让净收益区域统筹和土地复垦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积极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初步形成了实施方案。小昆山镇全国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环境进一步改善。实施“百镇千村”清洁保洁行动,整治黑臭河道、村沟宅河83条(段),改造农村危桥62座,完成2847户村庄改造工程和18个村改居地区环卫设施改造。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深入推进“千村万户”农村信息化培训普及工程,实施以来已完成培训6469人,宣传普及79938人。加大专业农民培训,五年累计培训19150人,农民就业技能得到提升。积极推进“难点村”治理,深化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完善老年农民退养补助政策和土地退养政策,五年内农保养老金标准由每月69.3元提高到359元,征地养老生活费标准由每月320元提高到680元。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健全实时结算系统,投保率达到100%。农民健康体检费用补贴从每人60元提高到120元,全年共体检39906人次。城乡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预计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381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126元,同比增长10.8%和11%,分别比“十五”末增长70.6%和65.8%。
(四)统筹解决民生问题,人民生活持续改善。把促进就业放在民生工作的首要位置。扶持创业带动就业,五年新增就业岗位21.5万个,新办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1930户,帮助成功创业1266人。开通松江大学城人才服务网,积极搭建公益招聘平台,健全就业困难人员托底安置机制,开展就业援助和春风行动,帮助一批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零就业家庭人员、长期失业人员等困难群体获得就业岗位。泗泾、泖港、永丰等街镇完成“万、千、百人就业项目”整合试点。全面贯彻劳动合同制度,提高劳动合同签约率,工资集体协商覆盖20.5万人,成立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以土地换保障,五年内37439名涉地农民落实镇保。扩大综合保险覆盖面,外来从业人员参保数达到439733人。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全区已建成131万平方米公共租赁住房,廉租住房受益面进一步扩大,已有307户家庭享受廉租住房补贴。加快大型居住社区建设,泗泾拓展基地成为全市首批入住基地,完成第二批大型居住社区规划选址,泗泾洞泾基地启动建设。完善社区市民综合帮扶,加大慈善救助力度,全年发放各类救助金额8900万元。深化为老服务,新建一批老年活动室,全区已有养老床位4060张,为7234名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落实各类优待抚恤政策,双拥优抚工作得以巩固。加强救助管理,全年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等各类对象914名。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投入使用,成功创建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
(五)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公共资源配置不断优化。促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引进优质资源,与上海外国语大学合作创办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外国语学校。松江一中创建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通过中期评审,新疆班开班。将农民工同住子女学校纳入区域教育管理体系,全面完成农民工同住子女义务教育三年行动计划,41065名学生享受免费义务教育。推动职业技术教育与产业经济联动发展,上海城市科技学校被推荐为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学校。发展终身教育,成立全市第一家开放学院。加强科普能力建设,启动新一轮全国科普示范区创建工作。卫生综合改革深入推进,完善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投入补偿机制、运行机制和绩效考评机制。继续实行基本药品零差率和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全年近258万人次享受优惠,减少药费支出1680万元。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全面完成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健康城区建设和爱国卫生工作全面推进,加强重点疾病防控,完成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任务。完成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经过五年卫生综合改革实践,卫生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各级医疗资源利用率逐步提高,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得到提升,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显著缓解,医患关系明显改善。文体事业健康发展。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有序推进,全区已有6家建成启用,其余9家正抓紧建设。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原创歌曲《永远在一起》获得第十五届全国群星奖;积极推进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被授予全国突出贡献集体奖。成功举办佘山元旦、重阳登高和端午龙舟赛等系列全民健身活动。加快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已建成13个社区公共运动场、22个健身苑和424个健身点。民族、宗教、档案、地方志、外事、侨务和对台等工作进一步加强。
(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动力活力进一步增强。国资国企改革深入推进。完成183户国有企业的改革重组,其中100户企业基本完成关停并;106家委办局下属企业实现政企分开,初步建立国资国企监管体系,建立健全国有资产资本控制机制和业绩考核制度,松江民生村镇银行经营效益位列全国村镇银行第一。设立6.29亿元国资国企改革发展资金,探索股权多元化经营模式。深化农村集体资产改革。继续完善新桥镇集体资产改革实践,推动中山街道改革试点,成立了首家工商注册的中山地区农民集体资产联合社。加强公共财政体系建设。政府理财体制机制不断健全,“乡财县管”、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电子集中采购等试点改革有序推进,规范和加强政府性投融资监管。坚持内外并举,加强招商引资,全球500强企业采埃孚亚太区总部和研发中心落户松江,全区已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09家;五年累计引进合同外资38.16亿美元,实际到位31.48亿美元。有效引导企业稳定出口创汇,预计全年完成出口创汇400亿美元,同比增长42.4%,比“十五”末增长153.5%。进一步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全年新增民营企业11821户,同比增长47.3%;五年累计实现税收363.68亿元。完成对口支援都江堰龙池镇灾后重建工作,全面启动对口支援新疆巴楚县工作。深化与国内外友好城市的合作和交流,实现互利共赢。
(七)创新社会管理,社会保持和谐稳定。贯彻落实区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建设的实施意见》,深入推进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部分地区启用一门式平台系统办理业务。社区综合保险实现全覆盖,社区资源逐步向居民共享开放。深化“两个实有”,积极探索实有人口长效管理机制,推进标准化人口综合管理工作站建设。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松江工作全面展开。深化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模式,已与98个外省(市)区、县签订双向互动协议。加强出生缺陷一级预防,为2500多对新婚夫妇开展优生健康知识培训,全区婚检率达80.1%,名列全市第一。被推荐为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区。社区家庭文明指导中心建设推进顺利,完成28290名妇女培训。加强社区红十字服务,推进博爱村(居)委会创建工作,完成1228名救护员培训和10544名群众的救护知识普及培训。加大职业安全健康监管和隐患排查治理力度,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五年累计完成农民工安全生产知识培训165141名,安全生产形势总体有序受控。完成“五五”普法,“法律六进”工作继续深化,大调解格局逐步完善。坚持区领导联系基层制度,加大疑难信访化解和领导下访、包案工作力度,一批突出矛盾得到有效化解。严格落实校园安保措施,农村平安创建工程顺利开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社会治安稳定有序。
(八)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政府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积极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深入推进政府标准化管理工作,政府42个部门全部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审核认证。进一步发挥社会组织作用,28家企业协会实现政社分开。积极推进告知承诺和网上并联审批,完成国家电子政务综合试点,建成网上办公门户。进一步规范政府行政行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和《市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行政执法工作的意见》,行政执法行为不断规范;加大行政规范性文件的监督管理,政府合同法律审核制度入选市“依法治理”十佳优秀案例。积极探索公职律师队伍建设。扩大政府信息公开,全年主动向社会公开信息4369条。政风行风测评向基层站所延伸,加强政务公开检查,开展区级机关绩效评估。完善财政资金和公共资金监管系统,实现区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公务卡推广应用全覆盖。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深入开展社会团体、国有企业“小金库”和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检查,重点部门、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的资金监管和审计力度进一步加大。探索科级干部考核和选拔任用管理办法,推进科级干部跨部门、跨系统竞争上岗,公务员素质稳步提升。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面对上海办好世博会、松江加快自身转型发展等重大考验,全区人民齐心协力、砥砺前行,取得了新的成绩,确保了“十一五”发展目标的顺利完成。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团结一致、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松江区人民政府,向在各个领域和岗位上辛勤劳动、无私奉献的松江人民,表示崇高的敬意!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松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松江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前进的道路上还有许多困难和挑战,工作中还有不少不足和薄弱环节。一是改革创新的毅力和推进能力亟待增强。松江已到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转型、社会建设、城市管理等方面碰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我们研究还不深,推进改革的办法、途径也不多。二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亟待加大。经历国际金融危机,松江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日益显现。工业面向国内生产占比偏低,较多企业处在产业价值链低端,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有待加强,经济的抗风险、抗波动能力有待提升。三是新形势下协调平衡群众利益、解决民生难题的能力有待提高。面对社会利益多元、社会组织多样、社会矛盾凸显,我们在解决各类社会矛盾和问题时,考虑还不够深,谋划不够细,民生政策的连续性、系统性还不强。四是人口规模和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人口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刚性约束日益凸显,商务成本攀升,人口老龄化加快,应对人口激增准备不足导致公共资源配置不够,人口综合管理的办法不多,有效性、针对性还有待增强。五是政府自身建设需要加强。政府职能转变任务仍十分艰巨,政府部门工作方式方法亟待改进,依法行政能力有待提高,一些政府工作人员主动服务群众的意识不强。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1年主要任务。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当前,世界经济正在逐渐复苏,但影响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因素很多。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但宏观管理中“两难”问题增多。松江正处于加快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既要增强机遇意识,善于用好机遇,又要增强忧患意识,切实防范风险,努力开拓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九届市委十三次、十四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三届区委十二次、十三次全会部署,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把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贯穿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各环节,深入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全面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改革创新,加快结构调整,加强社会建设和改善民生,加强和改进城市管理,为松江“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
建议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财政总收入同比增长1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同比增长8%,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和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进一步下降,环保投入相当于生产总值的3%,新增就业岗位3万个,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控制在市政府下达的指标以内,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今年要重点做好以下十方面的工作:。
(一)下大力气推动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进一步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水平,鼓励和引导提高核心竞争力。利用产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有效引导和推动产业梯度转移。加快老工业小区整体改造和莘莘学子创业园功能提升,推进松江出口加工区功能叠加,推动松江工业区向国家级综合型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转型。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骨干企业和知名品牌企业,重点建设智能电网、电子信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先进重大装备四大产业基地,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佘山环球企业中心和时尚硅谷等项目建设。加快产业集聚,完善延伸产业链,推动产城融合发展。
提升服务业质量。推进天马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松江新城国际生态商务区和漕河泾松江高科技园区建设,大力发展研发设计、总部经济、专业服务等服务业。主动对接虹桥商务区,以沪松公路沿线整治和开发为引领,推进东北片地区的经济转型。深化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综合服务和配套功能,启动旅游集散中心建设,加快广富林文化展示馆建设,基本建成广富林博物馆。加大会务旅游、乡村旅游等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推介力度,促进商、旅、文、体、农融合发展。积极推进特色商业街、社区商业、中华老字号品牌建设。加强市场监管,深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完善家庭农场经营模式,健全家庭农场扶持政策,大力推进秸杆还田、种养结合,强化农资、农机、农技服务。落实市政府下达的蔬菜种植面积和上市保有量计划,加大资金补贴和设施建设力度,确保蔬菜供应和价格稳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装备建设,实施农田灌溉泵站改造。推进泖田生态园建设。加快推进横山粮库迁建和老旧粮库改造。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农产品上市前农兽药残留批批检测措施。
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持续推进节能技术改造,切实加强重点用能单位监督管理。对新建居住建筑全面执行65%的节能标准。完成第四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着手制订第五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配合市开展黄浦江上游水源一级保护区清拆,积极推进二级保护区所有排污口纳管。建成松江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工程。启动通波塘南段等一批景观河道建设。实施垃圾填埋场终场覆盖、绿化种植等生态修复和环境整治,积极推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置试点,启动生活垃圾焚烧厂规划建设。加强截污纳管,强化重点排污企业的环境监管。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加强源头污染控制。
(二)加快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充满活力的创新型城市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培育和扶持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科技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小巨人企业,鼓励支持企业设立技术研发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努力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创新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稳步增长机制,推进公共创新平台和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搭建科、银、企合作平台,探索科技与金融结合。深化产学研合作,组建研发联盟,提升科技合作水平。充分发挥松江大学城优势,鼓励大学师生创新创业,推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积极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
加快推进人才高地建设。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以人才需求目录为导向,加大引才引智力度,培养和引进一批科技创新人才、专业化高技能人才和学科带头人才。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在住房、子女就学、就医等方面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扩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搭建高校毕业生人才服务平台。
(三)加快建立健全常态长效管理机制,大力提升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
全面加强城市管理。巩固和放大世博管理效应,加快建立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完成全区“十二五”规划纲要与各专业规划的衔接工作。认真编制土地总体利用规划和各专业规划,加快新城、园区、大型居住社区及新农村建设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强化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管理,推进管线综合规划。完善网格化管理常态长效机制,推进人口稠密地区城市综合管理大联动试点。坚决遏制新增违法建筑。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完善区域公交枢纽规划,加快轨道交通沿线公交换乘站点和城区港湾式候车点建设,推进松江大学城站p+r停车场对社会开放。围绕“科技防范示范城”创建目标,科学规划、稳步推进城市图像监控系统布局建设,建立全时段监控、全区域覆盖的城市科技防范体系。
全力维护城市安全。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建立和完善城市公共安全体系,逐步提高城市运行的安全度。突出政府监管责任,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强隐患排查治理,确保安全生产始终处于受控状态。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健全公开、公正、公平的招投标交易市场,坚决禁止转包和违法分包。探索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机制,加强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防控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启动区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完善城市突发公共事件的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切实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完成松江新城总体规划修编报批,启动南部区域建设,拓展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全面推进轨道交通9号线南延伸工程。继续推进沪杭高铁各项配套工程。配合推进金山支线、电网建设等国家和市重大工程。加快松卫公路二期、九新公路、卖新公路、松蒸公路、沪松公路拓宽及人民南路、辰塔路南延伸工程建设。推进供水集约化,关闭、归并小昆山水厂服务区域镇级水厂,启动车墩水厂建设,进一步提高供水水质。深入推进防空防灾一体化,启动中山中路休闲绿地、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两处人防工程和新城区室外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加快老城改造步伐。推进戴家浜、保养场地块改造,实施上海实验电炉厂、黑鱼弄等地块动拆迁,完成12万平方米旧住房整治和2万平方米危旧房修缮,探索直管公房、不成套公房改造试点,不断改善居民居住环境。推进轨道交通9号线南延伸沿线同步建设项目,加快松江体育中心站地下停车库、文化综合大楼工程建设,启动乐都路汽车站搬迁改造,着力解决老城区道路拥堵现象和居民区停车难问题。推进尚书坊文化园等建设。加快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性开发,仓城地区重点推进“一河一路一点”项目改造;府城地区重点推进云间路改造。
(四)加大“三农”工作力度,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稳步推进集镇建设。进一步完善城乡规划体系,优化调整建设用地布局,调控集镇发展规模。加快老集镇改造步伐,统筹资源配置,完善功能配套。推进农村危旧房改造。积极推动自然村落归并,有效引导农民进入小城镇居住。合理配置集镇建设用地指标,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深入推进小昆山镇全国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快农村道路建设,实施危桥改造工程,强化城区与镇村交通联系。深入开展“百镇千村”清洁保洁行动,切实提升农村环境质量。推进农家乐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完成3000户农村居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强对专业农民生产技术指导和培训,提高科学种田和养殖水平,稳步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全面推进新农保试点,提高农保养老金、征地养老生活费标准和农村合作医疗大病报销额度。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在合理界定事权的基础上,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要求,进一步理顺区与镇、街道、园区财政管理体制,调动地区发展积极性。完善财政转移支付机制,增加一般转移支付规模,规范专项转移支付管理。
(五)远近结合、统筹兼顾,更加重视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促进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职业培训和就业援助,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稳定就业。全面落实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培训促进就业的各项政策,建立健全公共投资带动就业机制。加强就业指导和政策扶持,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拓宽高校毕业生等就业困难人群就业渠道。强化劳动保障监察,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积极落实涉地农民社会保障。继续扩大城镇职工基本社会保险、外来从业人员社会保险和医疗保险覆盖面,稳步推进综保转入城保。进一步落实医保总额预付制,完善医保服务体系。建立居民经济状况核对系统,完善分类救助政策。贯彻落实国家、市稳定物价的各项措施,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健全养老服务体系,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为7500名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新增养老床位300张。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开展全国残疾人“阳光家园”示范区创建工作。推动慈善事业健康发展。
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管理、运营机制,新建公共租赁住房64万平方米。加快推进动迁安置房建设。着力解决最困难市民的住房问题,提高廉租住房实物配租比例。落实市经济适用房相关政策,加快推进大型居住社区及其配套建设。贯彻落实调控措施,强化市场监管,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六)深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深化国资国企开放性、市场化重组。组建区国有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积极构建进退有序、流转顺畅的国资流动体系。探索国有公司多元化经营,推进国有资本向工业地产、基础设施、轨道交通及沿线开发、旅游、商业、产业产权投资等领域集聚。积极履行出资人职责,进一步完善国资国企监管体系,建立科学的企业经营管理和专业人才选拔任免机制。加强国资国企改革发展资金管理,增强国资国企发展后劲。
深化农村集体资产改革。推广新桥镇和中山街道集体经济股份化改革试点经验,稳妥推进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经营与管理,规范资产收益分配,确保集体经济持续发展。制定集体土地经营管理办法,提高使用效益。
促进非公经济加快发展。创新服务方式,加大扶持力度,着力解决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市场准入、资金融通、自主创新、人才引进、项目审批等突出问题。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特别是创新、创业型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支持企业转型升级,推动企业改制上市,促进企业做强做大。
着力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提高招商引资水平,引导外资投向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适应内外需求,用好两个市场,引导企业大力拓展国内市场,优化外贸结构。继续做好巴楚、马关、丘北、定日的对口支援工作,落实都江堰龙池镇灾后援建长效合作机制。积极融入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格局,深化与国内外友好城市的往来合作。
(七)顺应人民群众需要和期盼,进一步发展社会事业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坚持育人为本、促进终身发展的教育理念,全面落实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扎实推进强师兴教计划,完善绩效考核,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松江一中力争创建成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启动教育中心建设。推进职业技术教育与产业经济联动发展,整合终身教育资源,办好办实开放学院。实施新一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规范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的管理,加强对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的监管。
继续深化卫生综合改革。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均等化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优化区域医疗资源配置,加快区中心医院、泗泾医院等医疗机构建设,深化社区卫生服务,推动区中心医院上等达标。加强卫生人才学科建设,不断提高卫生服务水平。
大力发展体育、人口计生、妇女儿童等社会事业。开展全民健身年活动,举办区第四届运动会,全力做好国内外重大赛事的服务保障工作。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巩固人口计生综合改革成果,健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长效机制。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全面推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工作。开展优生促进工程,加强人口早期教育和独生子女社会行为培养,提高人口素质。继续推进妇女儿童、红十字事业发展。完成松江烈士陵园改建工程,努力再创全国双拥模范城。
(八)推动文化创新发展,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
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大力传承办博精神,积极争创全国文明城区,倡导全社会普及文明礼仪,逐步革除市民不文明陋习,提升市民素质,促进城市文明。加大科普宣传针对性,启动区民防科普教育馆建设,扎实推进全国科普示范区创建,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养。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公共文化阵地建设、管理和利用,加大文化队伍建设和优秀文化项目的培育力度,不断挖掘、传承和弘扬地区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举办松江建县1260周年及《平复帖》邮票发行纪念活动,开展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
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建立和完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发挥文化产业发展扶持资金作用,加大对区内文化产业园区和文化企业的扶持力度。整合区域文化资源,推进泰晤士小镇创意产业集聚区、仓城胜强文化创意集聚区建设,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整顿规范文化市场经营秩序,创造繁荣有序的环境。
(九)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全面提升信息化水平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制订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成管理平台。进一步完善无线信号覆盖,启动“城市光网”建设,光纤入户实现城镇区域全覆盖;完成“无线城市”三年工作目标。稳步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基本完成广播电视有线网络整合。推进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大力营造可信可靠的信息网络环境。
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积极运用新兴网络和信息技术,推进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信息化,加快推进城市交通智能化,提升城市智能化水平。完成教育专网建设,建立数字化校园建设评估体系。启动市健康信息网工程松江试点,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强化政务信息共享,深化法人领域电子政务应用,推广办公门户应用,完成企业行政审批平台建设。
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进一步推进“两化融合”实践区工作,完善“两化融合”项目管理。加快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继续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推动信用产品在政府、企业间的应用,引导企业增强信用意识。
(十)加强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健全社区管理服务网络,规范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完善社区居民生活服务体系。继续推进社区综合保险。加强住宅物业管理和业委会建设,激发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积极性。建立健全“两个实有”全覆盖常态长效机制,加强户籍人员居住地服务和管理。研究制定人口综合管理办法。深入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落实社区注册志愿者制度,推进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
鼓励社会各方参与社会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桥梁纽带作用,促进社会和谐。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积极做好对台和侨务工作。加强对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分类指导,鼓励公益性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加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提升专业服务水平。
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大力推行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和评估制度,深入推进“法治城区”创建工作。启动“六五”普法,贯彻落实《人民调解法》,进一步拓宽人民调解领域,夯实安置帮教基础。加强和改善信访工作,完善重信重访、第三方参与信访、信访核查终结等制度,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着力构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大平台联动机制,防范和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区委、区政府对制定“十二五”规划工作高度重视,早在2009年就部署前期研究工作。在全区开展“十二五”规划大讨论,努力使规划的编制过程成为凝聚人心、形成共识、探索思路、解决难题的过程。三届区委十二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上海市松江区委关于制定松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区政府据此制定了《上海市松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请本次大会审议批准后,颁布实施。下面,我就两个问题作简要说明。
“十二五”期间,是松江深入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全面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纲要(草案)》根据区委《建议》,立足“十一五”发展基础,着眼“十二五”发展形势,提出“十二五”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和主要目标。
“十二五”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上海加快实现“四个率先”和建设“四个中心”的总体要求,紧紧把握虹桥商务区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入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坚持以松江新城功能完善为核心,全面推进城镇化建设;坚持以民生保障为根本,确保改革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初步建成工业经济发达、服务经济繁荣、新城功能完备、环境生态友好、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幸福安康的现代化新松江。加快建设现代化新松江,既是市委、市政府对松江的明确要求,也是松江人民的殷切期盼。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是松江站在新的起点上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要把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和全过程,切实做到以创新促转型,在转型中谋发展。“十二五”发展要贯彻六个基本要求,这就是必须切实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必须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必须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必须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十二五”时期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新的实质性进展,经济结构和效益不断优化,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城乡更加和谐,环境更加优美,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明显提高。《纲要(草案)》还提出了五个方面的主要目标和40项具体指标。一是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发展质量稳步提高,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8%。二是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效益明显改善,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幅高于全区生产总值增幅,工业增加值率达到23%。三是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城市品质全面提升,现代化基础设施框架初步形成,城市文化软实力全面增强。四是民生工作进一步加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新增公共租赁住房320万平方米以上。五是生态条件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更加优美,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下降。提出上述目标的主要考虑,体现市委、市政府对松江的战略定位和要求,与2020年松江要基本建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活富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现代化新松江目标相衔接,适应发展转型的要求,更加突出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科技创新、提升城市服务功能、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和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体现规划的战略性、前瞻性和指导性。
《纲要(草案)》提出了八个方面的主要任务。下面,作简要说明。
发展基础与形势。
“十一五“时期是松江发展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自身发展转型的挑战,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大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和任务,为“十一五”乃至更长远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发展质量稳步提高。
面对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和诸多外部环境不利影响,松江实施了一系列的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全力保增长、调结构,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经济总量较快增长。2010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900.48亿元,年均增长13.2%(图一)。全区实现财政收入233.7亿元,年均增长13.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7.33亿元,年均增长15.1%。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98.35亿元。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重由“十五”期末的1.6:71.1:27.3调整为“十一五”期末的0.9:68.1:31.0。在复杂的环境下能保持较快增长,成绩的取得十分不易。
工业不断做到做强。2010年,全区工业总产值达到4337.61亿元,年均增长15.3%,占全市工业产值的比例达到七分之一(图二)。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584.01亿元,年均增长11.1%。预计实现工业利润150亿元,年均增长20%。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区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1.75%,高新科技产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9.3%,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主导产业获得长足发展,五大主导产业产值占全区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80.7%。园区内工业产值占全区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80%,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体现。“十一五”时期累计调整劣势企业820家,腾出土地12012.5亩,工业结构逐步优化。
第三产业加快发展。2010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79.32亿元,年均增长15.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92.16亿元,年均增长17.6%,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明显。上海欢乐谷、辰山植物园、东方佘山索菲特大酒店等一批功能性项目相继建成,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初步形成亮点。2010年,全区旅游接待人数实现802万人次,是“十五”期末的3.4倍(图三)。一批总部经济型、科技创新型企业和现代物流企业落户。积极推进上海漕河泾开发区松江高新产业园发展。房地产业加快发展。“十一五”时期,房地产投资累计达到620.52亿元,是“十五”时期的近2倍,房地产销售面积累计1440.79万平方米,比“十五”时期增长41.7%。
2、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新建各类学校26所,改建各类学校26所,通过回购和专制增加公办教育资源6所,校安工程有序推进。“十一五”期末,教育总资产达到32.6亿元,比“十五”期末增加173.2%。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喝书本费,农民工子女教育体系基本形成,教育基础地位不断巩固。全力推进卫生综合改革,加强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四大体系建设,深化社区卫生服务,加强健康城区建设,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在全市率先实行基本药品“零差率”销售。加强医疗资源整合,新建、迁建和改建区妇幼保健院、方塔中医医院、乐都医院等5所医院。积极开展“万部图书、千场电影、百场文艺下农村、进社区、到工地、入军营”活动。群众体育设施不断完善,五年新增公共体育场地面积36.9万平方米,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认真组织特奥会相关赛事和服务工作,参与“汇丰银行”杯高尔夫球世界锦标赛等体育赛事举办工作。加强社区资源整合,第一批单位的体育、文化、教育设施资源有序面向社区,实现共享开放。社会养老事业快速发展,新增养老床位1546张,共为7234名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积极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全面加强人口计生工作。深入推进科普工作。加快发展残疾人失业。大力推进村(居)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完成两届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妇女儿童、民族宗教、台湾事务、侨务、外事、地方史志、档案等各项事业有新进步。
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积极开展职业培训,鼓励创业带动就业,落实促进非农就业各项措施。“十一五”期间平均每年新增就业岗位超过4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4.5%以内。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城镇社会保险事业进一步巩固。全面实施小城镇保险制度,解决了37439名离土农民的社会保障。通过衔接镇保养老金,征地养老生活费从“十五”期末的320元/月提高至“十一五”期末的680元/月(图四)。稳妥推进征地养老人员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抗大病风险能力明显增强。外来人口综合保险参保人数超过43万人,是“十五”期末的2.2倍。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分别由“十五”期末的300元/月和2340元/年提高到“十一五”期末的450元/月和3600元/年。
人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2010年末,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分别达到26381元和14126元,年均增长分别为11.3%和10.6%(图五)。城乡居民储蓄余额470.05亿元,年均增长21.3%。人民生活质量稳步提高,户籍人口平均期望寿命达到82.4岁。城乡居民文化娱乐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由“十五”期末的4.2%提高到“十一五”期末的6.2%。
3、城镇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松江新城建设有序推进。
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对外交通更为顺畅,轨道交通9号线开通运营,南延伸工程全面启动。沪杭高铁投入运营,金山铁路支线复线工程启动建设。g15沈海高速、s32申嘉湖高速建成通车,g60沪昆高速改建完成。高速公路里程由“十五”期末的65.3公里增加到“十一五”期末的122.3公里。城内道路交通条件大幅改善,松浦二桥、松浦三桥建成通车,完成辰塔路新建,龙源路、人民北路延伸,沈砖公路改建等工程。新建道路641公里,“十一五”期末道路总里程达到1586公里,路网密度为2.62公里/平方公里。供电设施不断加强,建成2座220千伏变电站喝16座110(35)千伏变电站工程。供水设施加快建设,新建20万吨/日小昆山水厂,松江自来水公司二水厂水质深度处理设施在市郊率先启用。防汛保障能力得到增强,松江境内黄浦江、斜塘、园泄泾、大泖港“一江三支”防汛通道建设基本完成,区域内市级防汛墙全面建成。
新城建设有序推进。引进优质卫生资源,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部)启用。满足社会教育需求,一批幼儿园、中小学等教育设施投入使用。大学城体育中心、方松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成开放。广富林文化展示馆等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开元地中海商业广场等一批商业设施相继建成。泰晤士小镇特色风貌区落成,三湘四季、文翔名苑等一批中高档住宅建成。加强规划引导和控制,松江新城南部区域和国际生态商务区启动规划和建设。配合沪杭高铁松江南站启用,推进一批路桥基础设施建设。
老城改造稳妥实施。推进交通排堵保畅工程,完成中山中路、荣乐路、谷阳路等道路改造工程。乐都路等道路架空线入地工程竣工。基本完成城区供水旧管网改造。完成27000多户老城区天然气管网接装改造工程,松江城乡家庭用气普及率达97%以上。松江科技馆改造、平高世贸地块综合改造、原民防地块改造等项目基本竣工,红宾院危旧房屋综合改造完成。中山中路休闲绿地项目有序推进。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一河一路一示范点”改造启动。辟建停车专用车位,缓解老城区停车难问题。加快推进旧房综合整治,“十一五“时期累计完成旧房综合整治144.5万平方米。
集镇建设稳步推进。规范调整集镇建设规划,完成一批镇级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不断推动集镇的建设发展。推动九亭等镇规划调整,实施一批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项目。启动小昆山镇全国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工作。
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化率达到82.1%。完成了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两规合一”工作。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居民出行更加便捷,公交出行成本进一步降低(图六)。加强社区“三中心”建设,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有序推进。创新城市管理模式,城市网格化管理在全市率先实现全区全覆盖。加快城市绿化建设,五年新增绿地278公顷,全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4%,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力推进拆违工作,五年拆违累计超过305万平方米,市容环境明显改善。区域食品药品安全有序可控,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强化。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机制,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能力全面提升。以《迎世博600天行动计划》为抓手,深入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圆满完成了奥运会、世博会期间的安保和服务任务。社会平安建设取得新成效,获得“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长安杯”。
4、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农村发展条件不断改善。
现代农业积极发展。“十一五”时期,累计建成设施粮田4.54万亩,设施菜地1.5万亩,形成了以浦南为重点的主要农产品集中生产区域。进一步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力度,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巩固。家庭农场发展至960户,经营面积11.89万亩,占全区16.29万亩粮田的73%。通过发展家庭农场,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程度大幅提高。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建成区粮食储备基地,完成一批粮食烘干设施建设。特色农业、休闲农业实现较快发展。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积极实施整洁村创建,完成11624户村庄改造和116个村的环卫设施改造,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完成48个经济薄弱村道路改造765公里,危桥改造613座。加快供水管网改造,浦南地区供水管网改造完成,浦北地区供水管网改造积极推进。实施农村水环境治理工作整治黑臭河道152条(段)226公里。建成117个村级社区事务代理室,实现村级卫生室、综合文体活动室、小超市全覆盖。农村地区有线电视入户率达90%以上。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98个。
农民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农保养老金逐年递增,从“十五”期末人均每月68.3元提高至“十一五”期末的359元(图七)。2010年,去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投保率达到100%,农村养老保险投保率实现全覆盖。建立了由区级医院、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组成的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实行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区级统筹和村卫生室就诊“三费”减免政策。提高各级医疗机构报销比例,保障农村居民有序就医。
5、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取得新进展,人居环境更加优美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十一五”期末,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较“十五”期末下降20%以上,万元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率达到36%。水污杂物化学需氧量较“十五”期末消减了30%,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在市政府下达的指标之内。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评制度,加强源头污染控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地、节水、节电、节材,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和节能减排力度,五年累计淘汰落后产能项目703个,节约标煤29.64万吨。一批建设早、产出低、污染重的印染、毛纺、小化工、小钢铁、小冶炼、小铸造行业基本退出,上海沪江铁合金长、“三金”(金宝山、金泉山、金腾山)等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相继关停,区域整体改造不断推进。
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全面完成第三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第四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有序推进。2010年,环保投入相当于全区生产总值比例达到3.04%,重点监管企业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率达到99%以上。叶榭、泖港、新浜三座污水厂建成并投入使用,松江污水厂和东部污水厂扩建全面完成,建成污水收集管网433公里,新增污水纳管单位4142家,全区污水处理能力达到36.1万吨/日,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0%。积极推进垃圾初级分类,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3%。加强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0%以上,环境质量总体良好。
6、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对内对外开放水平保持稳定。
继续深化各项改革。区级、镇级机构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公共财政体系不断完善,区与街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招投标工作机制不断健全。投融资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顺利完成。国资国企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完成新松江置业(集团)公司重组和区国资经营公司、城投公司组建工作,不断完善国有(集团)资产管理办法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农村集体经济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新桥、中山先后成立农民集体经济联合社。社会领域改革进一步深化,实施城乡教育、社区卫生经费、农保资金区级统筹。建立完善土地储备机制,成立区土地储备中心。
继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2010年出口产品总额预计达到400亿美元,年均增长20.4%,占全市出口产品总额的比例达到五分之一。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五年累计引进合同外资38.1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1.48亿美元。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不断发展。“十一五”时期,全区新增民营企业3.5万户,民营经济累计实现税收363.68亿美元,占全区税收的比重达到42%。加强与长三角及国内其它地区的交流合作,顺利完成对汶川地震灾区及其它受灾地区对口支援工作,继续加强对西藏、新疆、云南等地区的帮扶与协作。
7、政府服务不断改善,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
不断改善政府服务。建成区企业服务中心“一站式”网上申报系统,完善“115市民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审批流程,实行并联审批,实施行政审批岗位ab角工作制,推进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应用,取消和停止征收57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深入推进政府标准化管理,全区42个政府部门通过is09001质量体系审核认证。国家电子政务综合试点工作深入推进。
坚持依法行政。完善依法行政制度建设,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强行政效能监察,公开行政执法主体、执法依据和执法事项,严格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推进政府合同法律审核制度。完善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廉政建设和行政监察、审计,全力推进“三个更加注重”试点。加强教育、医疗、物业管理等专项治理,规范窗口服务,促进政风行风进一步好转。逐步探索审计结果公开,不断加强审计监督。全面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
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深入贯彻《公务员法》,严格执行公务员录用制度,建立公务员绩效考核机制,完善科级干部的考核及选拔、任用、交流等机制,公务员的整体素质和履职能力稳步提升。进一步推进新录用国家公务员勤政廉政宣誓和处级干部任前廉政法规知识考试制度。
主动接受各界监督。强化政务公开工作,加强政府信息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的舆论监督,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松江区政府门户网站获得中国政府网站优秀奖。主动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书面意见和政协提案,实施区政府领导领衔办理重点意见和提案制度。
过去的五年,是松江经济在复杂环境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五年,是城市在快速发展中逐步提升功能的五年,是社会在转型中成就最为突出的五年,是人民生活在不断提高中享受到更多改革发展成果的五年。
经过五年的发展,松江的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产业结构明显优化,科技创新体系初步形成,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乡一体化建设有序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松江新城在上海、在长三角的区位优势日益显现。
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十二五”时期,是我去站在新的起点上,深入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全面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松江的关键时期,发展形势和发展要求都将有新的变化,机遇与挑战并存。
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产业布局深刻调整,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为松江经济持续发展带来了机遇。而国际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仍将持续,外需不振和国际贸易壁垒不断增加,则对松江外向型经济发展构成严峻挑战。我国经济社会向好的基本面和长期趋势没有改变,尤其是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为松江未来发展转型带来契机。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加快,也会对松江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上海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发展重心向郊区转移以及虹桥商务区的建设,都为松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松江正处于工业化转型升级重要时期,已经形成了较好的产业基础、发展环境和庞大的企业集群,积累了一定的发展实力。充分利用现有工业土地资源,积极盘活闲置土地,加快发展转型尚有较大发展空间。松江正处于城市功能提升关键时期,松江新城初步形成,人气日益集聚,功能不断完善,为城市发展和品质提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市农村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大全(13篇)篇十三
(一)总体思路。
充分发挥我市的区位优势,围绕建设“两型”社会及“四个株洲”的目标,力促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国际国内及区域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提高流通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为核心,加快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和培育先进的专业物流企业,积极推进和发展绿色物流,引进先进物流技术与管理方法,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服务,促进流通产业现代化,将物流业培育成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建设面向国内外的全国性物流业网络支点,充分发挥铁路、公路、水运及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的优势,为长株潭城市群提供各类物流中转服务及工业原辅材料仓储、配送服务。加快第三方及第四方物流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物流业的行业竞争力,基本建成高效便捷、有效衔接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将我市建成为服务长株潭城市群,辐射中部地区的重要物流节点城市,打造区域性的物流枢纽。
2、主要指标。
——全市社会物流总额年均增长18%以上,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达18%以上。
——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降低到16%。
——第三方物流总收入占全社会物流总收入比重占30%。
——物流企业使用网络技术处理用户物流信息比例达50%。
——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重点物流园区达到7个以上。石峰区工业物流园、芦淞服饰物流园、醴陵烟花物流园等重点物流园区初具规模。
——经营规模10亿元以上物流业骨干企业集团达到3-5个。通过国家认证的a级以上物流企业达到10家。
——建成覆盖全市的功能突出、特色鲜明的物流中心9个。
基于我市物流产业发展现状与发展思路,在规划期内优先发展和重点支持以下主要物流行业。
(一)国际保税物流。2010年我市进出口商品总值达14.7亿美元,具备了发展国际保税物流业务的基础。我市目前尚无国际保税物流中心,根据我市产业发展的需要,统筹规划设置一批保税物流中心、保税仓库和出口监管仓库等保税物流设施。重点加快云龙保税物流中心建设和天元区新马物流中心保税仓库建设,发展保税仓储物流业务。
(二)多式联运。充分整合株洲北站铁路编组网、湘江内河航运和过境高速公路,进一步优化物流基础设施配置,以石峰区铜锣湾为主要结合点,整合株洲北站及相连的铁路专运线、铜锣湾港区以及周边的货运站场,大力发展水铁联运、公铁联运、水公联运和铁路集装箱运输等国内多式联运。
(三)货运站场和专线运输。以加快公路站场建设及完善系统配套为重点,在整合和提升原有货运站场的基础上,发展专线运输业务,统筹规划一批新的大型货运站场,如董家段航空产业园、危险品物流中心、天元华南物流中心等,提升公路货物的集散能力,强化我市与其他地区的经贸联系。
(四)城市与区域配送。在主城区及周边中心镇的交通节点加快建设一批规模合理、运作规范的现代化城市配送中心,完善城市与区域物流配送网络。鼓励发展面向流通企业和消费者的社会化共同配送,促进流通的现代化,扩大居民消费。大力发展城市统一配送,提高食品、食盐、烟草、药品和出版物等的物流配送率。
(五)大宗工业品物流。加强石油、煤炭、天然气及相关大宗工业品物流设施建设。加快相关大型企业矿物物流场所与运输设备的改造与建设,加快茶陵县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石峰区工业物流园和石峰区湘江金属物流中心建设,对市内白石港建材大市场等主要建材市场进行集中规划整改,提高集约化经营程度。
(六)农产品物流。大力推进谷物、大米、食用油等重要大宗农产品储备库及物流设施建设,加强农产品物流中心建设,把中南谷物城打造为中南地区最大的粮油储备与运输中心。依托本市周边主要蔬菜产地,规划建设雨润农副产品物流园等一批蔬菜批发和销售市场,建立完善的蔬菜运输与配送体系,满足各类酒店和市民对蔬菜需求。大力发展鲜活农产品、冻肉、食品、药品等冷链物流,重点完善鲜活农畜产品储藏、加工、运输和配送等冷链物流设施,完善农产品保鲜保质设备设施,提高鲜活农产品冷藏运输比例,打造长株潭城市群冷链物流中心。
(七)服饰物流。加快芦淞服饰城提质改造和芦淞服饰物流中心建设,大力发展专项服饰物流配送,完善服饰及其配件的配送体系。鼓励第三方服饰物流企业的重组整合,打造第三方物流平台。
(八)供应链管理服务。引导制造企业主辅业务分离,加快物流业务外包和社会化,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提升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第四方物流服务和供应链管理能力、信息化水平和管理能力,鼓励供应商管理库存(vmi)和准时制配送(jit)等供应链管理模式的普及和开展,促进现代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良性互动。
(九)物流技术和信息化服务。鼓励托盘、集装箱、标准仓库、立体货架和叉车等物流技术和装备的研究、推广和应用,提升我市物流企业的技术和装备水平。大力开展条码、电子标签、射频识别(rfid)、全球定位系统(gps)、运输管理系统(tms)、库存管理系统(wms)、货代管理系统等现代物流科技和信息化技术和手段的应用和普及,提升我市现代物流业的信息化水平。
(十)物流标准化应用。支持具备实力的物流企业和科研院所,结合我市物流行业的特点,开展物流标准化的研究和应用工作。政府从每年的专项扶持资金中抽出适当比例对前沿性的物流标准化研究项目予以支持,鼓励物资与信息的分类、编码、条形码和射频识别、冷链物流等方面的标准化工作。
(十一)物流管理咨询服务。鼓励物流系统设计和规划、采购管理、制造管理、销售渠道管理、成本分析与控制、物流绩效管理、物流信息化与电子商务、外贸政策解析等方面咨询业务的开展,为我市物流业软实力的提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物流节点建设。
我市物流节点建设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物流枢纽,是整合物流设施群而建设的大型物流基地;第二层次为物流园,是综合性的、大规模的节点,为区域物流体系的中枢;第三层次为物流中心,是某一区域、某一专业范畴的综合性大型物流节点;第四层次为配送中心,是面向最终用户末端运输、规模适应于需求的专业性物流节点。
(一)物流枢纽建设。
物流枢纽是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组成,是发挥枢纽作用的设施群。
1、建设区域。以株洲北站为铁运中心,以铜锣湾港区为航运中心,以云龙示范区龙头铺为公路货运中心。
2、涵盖的主要物流园与专业物流中心。物流园有:石峰区工业物流园、红旗物流园等。专业物流中心有:铜锣湾钢材物流中心、石峰区湘江金属物流中心、南车物流中心、石峰区铁路枢纽物流中心、株洲危险品物流中心等。
(二)重点物流园建设。
以物流园作为株洲物流体系的中枢,重点建设七大物流园。
1、石峰区现代产业物流园。位于石峰区喻家坪铁路工业站,规划用地3000亩。利用现有铁路专用线,结合铜塘湾港区湘江千吨级码头和白祁庙危险货物专用码头建设,建设成为一个联结铁、公、水和航空运输四种运输方式,集仓储、配送、贸易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物流园区。
2、芦淞服饰物流园。位于芦淞区,规划用地1197亩,其中1000亩用于以服饰及其配件为主的大型批发市场和服饰配送仓库建设,其中197亩用于以专项服饰物流配送为起点的第三方物流平台建设。
3、中南谷物城物流园。位于株洲县渌口镇,规划用地1780亩。建设粮油综合加工区等六大功能区,提供粮油、饲料等大宗农副产品运输、加工、仓储、交易、配送、信息等一体化服务项目。
4、醴陵烟花物流园。位于醴陵市,规划用地1508亩。建设花炮仓储、普货仓储、联检、监装、物流基地,为醴陵市花炮的生产与出口服务,打造湘东赣西的物流中心。
5、荷塘农产品物流园。位于荷塘区,规划用地1200亩。主要满足城市及区域农产品物流、城市及区域生活消费品配送需求。
6、云龙中特现代物流园。位于云龙示范区,规划用地1000亩。建设批发交易展示厅、周转仓库、集装箱货场、车库和公共服务配套等设施,为企业代储、代发、代运各类原材料及产品,集仓储、分拣及新产品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交易平台。
7、高新区新马物流园。位于天元区新马工业园内,规划用地1500亩,建设地区综合性货运枢纽。
(三)重点物流中心建设。
以物流中心作为株洲物流的支撑,重点建设九大物流中心。以物流中心作为株洲物流的支撑,重点建设九大物流中心。
1、石峰区湘江金属物流中心。位于石峰区,规划用地1080亩,计划投资30亿元。建成集总部经济区、会展区、商贸服务区、仓储加工配送区等为一体的大型钢材、有色金属物流城。
2、石峰区铁路枢纽物流中心。位于石峰区,以铁路北站作为依托,规划用地800亩,建成长株潭地区综合性货运枢纽、物资集散地,株洲市各专业市场第三方物流的提供者。
3、天元区汽车零部件和整车物流中心。位于天元区,规划用地500亩。建设株洲汽车工业的物流中心,主要为北汽控股株洲基地汽车零部件物流、汽车整车物流服务。
4、董家塅航空物流中心。位于芦淞区董家塅,规划用地100亩。建设“三区一平台”的物流中心,即仓储区、配送区、居住区和物流公共服务网络信息平台,为我市航空产业及配套产业提供物流服务。
5、云龙保税物流中心。位于云龙示范区,规划用地500亩。主要开展进出口货物保税存储,全球采购和国际分拨、配送等业务。
6、湖南湘赣商贸物流中心。位于茶陵县,规划用地1204亩,建成融仓储、运输、办公和服务为一体的湘赣交界处商贸物流中心。
7、湘东南现代物流中心。位于攸县衡茶吉铁路渌田火车站附近,规划用地3500亩,建设大型货运物流中心及商品集散中心。
8、炎陵银太现代纺织物流中心。位于炎陵县,规划用地200亩,建成总储量达200万吨,年货物吞吐量1000万吨的物流中心。
9、醴陵湘东物流中心。位于醴陵市,规划用地300亩,建成融仓储、运输、办公和服务为一体的湘东现代化综合物流中心。
(四)配送中心建设。
配送中心面向最终用户末端运输,由市场决定各专业配送中心的数量规模与布局,为周边地区提供快速便捷的配送服务。
四、物流通路与信息平台建设。
构筑完备的公、铁、水、空立体化综合物流运输体系,形成“七条铁路、十一条高速公路、城铁网、二十八条干线公路、两大货运场站、三大港口的交通格局。为此,在物流交通方面实施四大发展战略:一是突出等级提升,实现快速交通;二是突出三路并进,实现立体交通;三是突出密度合理,实现便捷交通;四是突出管理提升,实现智能交通。到规划期末,形成长株潭物流核心圈半小时达到、“3+5”城市群2小时达到、市域内1小时达到的物流通路效率。
株洲物流信息平台体系拟按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数据交换平台、行业物流信息系统和企业物流信息系统五层结构建设。
1、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层。以株洲公共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为基础,作为支撑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的物理层基础,主要包括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电信交换网、光纤宽带网、无线通讯网等)和计算机硬件设施等。
2、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层。主要承担株洲物流信息资源门户、物流公共信息发布、社会物流资源整合、政府相关政务职能履行和面向企业的信息服务等功能,是物流行业及其相关政府部门、企业进行物流公共信息查询和办理相关物流业务的窗口。
3、数据交换平台层。实现不同行业和企业之间、政府各职能部门与企业之间进行的edi及各类数据信息交换过程的标准化转换,以更好地支持异构系统互联,以及不同行业和不同格式数据之间相互交换与分享,真正打破物流信息共享瓶颈,实现物流信息的无障碍交换与传输。
4、行业物流信息系统层。主要由两类信息系统构成:一类主要由相关行业和一些大型物流结点的信息系统组成,主要包括港航edi、铁路edi、公路枢纽指挥、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信息系统,大部分能够自成体系,并能与公共系统连接;另一类主要是指与物流相关的政务职能,如海关报关通关、出入境商品检验、税务管理、保险、银行结算、工商注册等,为提高面向物流企业和工商企业的综合服务效率而设置。
5、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层。主要由物流供方企业(如运输、仓储企业等)、物流需方企业(如生产制造企业、商贸企业等)、专业物流企业和一些物流中介(如专业货代、物流咨询业)等构成,这些主体将在公共信息平台和数据交换平台的支持下,完成本企业的物流运作与管理,以及与相关企业之间数据信息的交换和查询,从而实现企业内部信息系统与外部信息资源(供需信息)的无缝衔接,实现物流管理的全程无纸化。
五、保障措施。
(一)建立健全物流发展工作机制。建立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制度。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制定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协调解决现代物流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建立重点物流项目服务制度。每年认定一批年度重点物流项目和重点储备物流项目,从办事、立项、用地、财税支持、项目执行、绩效评价等多维度进行全程跟踪和协调服务。建立城市配送交通管制机制。加强城市物流配送体系建设研究,制定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有利于城市配送车辆在市区通行及停靠的具体措施和运作机制,提高物流配送效率。
(二)适当强化财税政策支持。设立株洲市现代物流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重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培育龙头企业和服务品牌、支持物流基地和园区建设、推广应用物流新技术、推进物流信息化和标准化、物流设施设备更新改造、引进和培养物流人才等。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试点物流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推进税收优惠试点。对符合条件的试点物流企业将承揽的运输、仓储业务分给其他运输、仓储单位并由其统一收取价款的,以该企业取得的全部收入减去支付给其他运输企业、仓储合作方后的余额为营业额征收营业税。
(三)拓宽物流行业融资渠道。鼓励金融机构对信用等级资质较高的物流企业给予重点支持。推动信用担保机构为中小物流企业提供短期资金贷款担保,鼓励民营担保公司为物流企业提供信贷担保。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拓宽融资渠道,通过政策引导,外引内联,鼓励不同所有制投资者,尤其是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参与物流设施项目的建设和发展物流企业。坚持高起点、高标准运作,采取积极运用财政贴息,引导信贷资金,鼓励融资担保,支持物流企业股票上市融资等手段加大对物流设施建设的投入。
(四)培养引进物流专业人才。鼓励和支持湖南工业大学等市内高等院校开展物流专业研究生、本科和专科等多层次学历教育,培养现代物流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采取多种形式,积极组织相关政府管理部门和物流企业职工开展在职培训。大力推行物流职业资格证制度,依托市内高校建立多个物流职业资格证考试培训中心。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政策,把物流高级技术人员与高级管理人员纳入市引进人才政策范围。
(五)规范物流业市场管理。积极支持和培育现代物流行业协会发展,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普及行业管理规范、推广技术标准、交流行业发展信息、沟通和联系行业内企业等方面的作用,促进行业自律。支持创办从事物流信息传播、网络软件应用、物流技术服务、专业人才引进、从业人员培训、企业信用鉴证、行业资质论证、市场行情分析等服务的企业,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
(六)健全物流行业统计制度。开展社会物流企业联网直报工作,扩大社会物流企业统计调查范围,建立和完善物流统计直报制度。研究设立更细化的物流业统计科目,加强物流统计数据分析,保持行业统计数据的权威性、系统性和连贯性。加强物流统计,及时掌握我市各类物流企业的发展动态为制定相关决策和政策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