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准备是指教师在上课前对教材进行仔细的研究和准备,以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一年级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
一年级加几教案参考(精选17篇)篇一
1、期初应认真研读数学教学大纲,特别是本学期所任年级的教学要求。在全面熟悉本学期教材基础上,弄清本学期教材在整个小学阶段教材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明确教学目的与要求,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认真制订全学期教学计划。
2、教师应通过各种方式(课堂提问、作业批改、和学生交谈、个别辅导、家访等)了解学生的实际,除了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外,还要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兴趣要求、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
3、每单元教学前,应系统钻研本单元教材,包括叙述、例题和习题。
4、提倡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集体备课。
5、认真写好分课时教案。教案应根据不同课型(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试卷讲评课)的特点设计,应含有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使用的教具和学具、学生展开的学习活动,课内外练习设计以及简要的板书设计等。教案要详略得当。
6、教学目标要有知识教学的要求和智能发展的要求,并注意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结合知能教学渗透德育,培育和发展学生“愿意学、喜欢学、相信自己能学好”的积极情感。
7、按照教学目标,认真组织、处理和恰当运用教材内容,确定重点、难点和关键。
8、教学过程的设计要有层次。
9、根据大纲和教材要求备好课内外练习。
10、要充分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工作。
1、上课铃响教师应及时进入教室,组织教学,认真实施已定教学方案,避免教学的随意性。教师中途不得随便离开教室,或中断讲课与其他人员谈话。
2、上课时教师要精神饱满,教态自然、亲切,与学生平等交往,努力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坚持用普通话讲课,语音清楚,表达严谨;板书整洁,字迹端正,板书布局要能体现认知过程,并且尽量做到重点突出。
3、抓好基础知识教学,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教学时应重视向学生揭示知识发生发展的背景以及形成的过程。
4、提倡启发式,反对满堂灌。
5、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
6、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7、每节课都应按时上下课,要合理分配好课堂教学时间。
8、根据教学内容及现有条件,充分有效地运用图表、模型等教具、学具和电教手段,增加直观性,注意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用活用好多媒体课件,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9、加强信息反馈,及时调节教学。
10、中、高年级可适当布置课外作业,但目的要明确,针对性要强,并按有关规定严格控制课外作业量。
1、每节课后应认真分析教学得失,提倡写好教后札记。
2、教师要及时检查和批改学生作业,原则上是当天批改完毕。
3、要指导学生按规定格式作业,培养学生书写整洁,独立思考,严格认真的学习习惯。
4、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与学生作业、考试等反馈的信息,经常地、及时地、有目的地对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
5、有条件的学校应积极开展数学活动课程,或建立数学兴趣小组。
1、严格控制考试次数。数学只进行教育行政规定的考试。
2、考前教师要做好复习工作,指导学生整理、归纳所学知识,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
3、重视平时成绩考查。
4、不断改进成绩评定工作。
一年级加几教案参考(精选17篇)篇二
:本课是儿童进入小学学习绘画的初始课,小朋友们在幼儿园时已学习了一些较为简单的简笔画,此课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感性地认识点、线、面,使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更好地丰富画面。为了不使学生对作画感到乏味,教材以游戏的方式进行,看谁画得点、线种类多,谁画得美,让每一位同学都因自己画下的形象和涂出的颜色感到兴奋和愉悦。
1、认识什么是绘画中的点线面
2、尝试运用点线面装饰画面
:感受不同的点线面带给自己的感受并运用
:画出许多不同的点线面组合
1、请2至3名同学上台在黑板上画(如:房子,树木、花等)
2、同学们共同评画,说说哪幅漂亮,为什么?
3、通过评画,了解画画要加花纹才好看。
4、明确什么是花纹——点、线、面。这节课我们学习:点
1、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组好象沙子的点和一组用小旗组成的.点,问:它们是不是点?
2、引用从人在飞机上往下看的图片,从中引导学生明白点的定义。(点可以通过把许多不同的图形缩小,组合变化而成)
3、通过“举手判断”的游戏活动,巩固学生对点的认识。
有大有小
不同形象
4、请同学们说说你还能用什么变成点(喜欢吃的?用的?玩的?…)
并由个别同学上台画一画。
5、师生共同评画。
6、看图片,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想象,并从中引导学生用色,使点变得更加漂亮。
一年级加几教案参考(精选17篇)篇三
1、让学生了解用图画形式呈现的实际问题中括线和问号表示的意思,了解这种形式呈现的实际问题的结构,会用加、减法计算解决问题。
2、让学生初步感受符号所具有的简约化的特点,初步培养符号感。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一年级加几教案参考(精选17篇)篇四
教学内容:
5以内数的加法。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加法的意义,认识加号+、学会加法算式的读法,会进行5以内数的加法计算。
2.通过与同伴交流不同的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3.在具体生活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就在身边,初步培养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5以内的加法计算。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小圆片、小棒、数字卡片若干。
教学过程:
同学们,准备好了吗?上课。
同学们好,请坐。
一、小朋友们,前面我们学习过5以内数的分成,我们一起来拍手说一说吧。
同学们说的真好,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这幅图,在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这位同学看到了猴子,这位同学看到了小鸟,还有那位同学,他看到了桃子。孩子们,看一幅图画的时候我们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这样就能有序的找出图画中有关的数学信息。
谁能有序的说一说图画中的数学信息?
你来说。
说得真好:左边有4只小鸟,右边有1只小鸟。
你来说。
说得真清楚:树上有4个桃子。
这位同学,你来说。
他说了有关猴子的信息,石头上有2只猴子,树上有3只猴子。
你还想说什么?
真好,他发现山上还有5个小朋友,还有1朵红花、2朵黄花。
1.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哪个信息呢?
真棒,我们一起把信息和问题完整的说一说:
岩石上有2只猴子,树上有3只猴子,一共有几只猴子?
说得真完整。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哦,你说用数一数的方法。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1、2、3、4、5、有5只。
还有其它的方法吗?
我们一起用小棒来摆一摆。
用一根小棒表示一只猴子,左边摆两根,表示石头上的2只小猴子,右边摆3根小棒,表示树上的3只小猴子,把他们放到一起,就知道一共有5只小猴子。
同学们,你知道吗?我们刚才摆的过程可以列算式来表示:2+3=5。
你见过这样的算式吗?你知道这个符号+是什么符号吗?
同学们真棒,认识这个符号是加号。
你知道该怎么读这个算式吗?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3加2等于5。
2.我们解决了猴子的问题,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还能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吗?
这位同学提出:一共有几只小鸟?
那位同学提出:一共有几个桃子?
这两个问题该怎么解决呢?
你能列出算式来吗?
谁来说一说你列的算式。
你来说。4+1=52+2=4。
谁来说说4+1=5中的4和1分别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
你来。
真好。这里的4表示左边的4只小鸟,1表示右边的1只小鸟。5表示一共有5只小鸟。
2+2=4中的各个数表示什么呢?给你的同桌说一说。
三、自主练习。
同学们,看这幅图,我们解决了三个不同的问题,认识了加号,知道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自主练习。
第1题,用你的学具摆一摆,填一填,给同桌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第2题。请你自己填一填。谁来说说你怎么填写的?
3+1=42+3=5。
有和他不一样的吗?
同学们真棒,全部正确。
第3题,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谁能全部做正确呢。
做得这么好,表扬一下自己吧。
一年级加几教案参考(精选17篇)篇五
1、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1)喜欢吃苹果和梨的小朋友一共有多少个?
(2)香蕉比梨少多少个?
(3)最多的是什么?最少的是什么?
2、说一说:
(1)哪样东西最多?最样东西最少?
(2)哪两样东西同样多?
(3)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小组讨论)。
3、第1题先让学生观察图意,明确问题,然后让学生独立地解决问题。让学生数一数各种图形的数量,体会数据的整理过程,再动手画图,完成填空。可以让几个小朋友合作完成。
4、第2题,先让学生把书后附页上的水果图剪下来,再独立解决问题。
5、第3题,通过学习独立的调查,整理数据,表达结果,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教师引导和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发表自己的意见。
6、迎新年。
(1)先让学生独立去观察图。
(2)引导学生根据图意提出并解决问题。
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3)说一说自己班如何过新年,开展哪些活动,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一年级加几教案参考(精选17篇)篇六
(生互相交流补充,有学生找老师交流,师热情参与)。
(师拿一位小朋友的画上实物投影演示)。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陆晨雅小朋友的画。怎么样?
生:(发出赞叹声)真漂亮!
师:陆晨雅,就请你来介绍一下自己的画,好吗?
生:我在天上画了一个圆圆的太阳,下面是高高的山,河里有小鱼在游,岸边还有几块大石头。
师:你看,我们陆晨雅的介绍方位词用得多准:天上、下面、河里、岸边。让我们更加清楚这些景物所在的位置。真的很不错,老师帮你把画贴在黑板上。
(贴画)。
师:谁还愿意把画介绍给小朋友听的?
扑突扑突地开。
师:太阳升,小鸟飞,云儿飘,鱼儿游。这些词用得多准,而且说船儿开,还用了个像声词“扑突扑突。
模仿了声音,真了不起。
师:(把画贴在黑板上,鼓励学生自愿路上台介绍)。
生:(争先恐后上台向大家展示自己的画,介绍自己的画)。
生:我画的是一座高山,上面种了很多树。太阳在天空中笑。
师:(打断,奇怪地问)太阳的光芒怎么是弯曲的?
生:这个太阳刚从烫发店里回来,所以光芒是卷的。
(下面一片笑声、掌声)。
师:你的想像力真丰富!
(另一学生介绍)。
看山下的小河里有个渔夫在划船……。
师:你真有创意,把这幅画编成了一个动听的故事。
一年级加几教案参考(精选17篇)篇七
一、对音的高低进一步感知。
二、通过听觉感知力度并认识音乐中强和弱的记号;能用强弱不同的音量演唱歌曲。
三、选择打击乐器和探索自然音源,参与歌曲《司马光砸缸》的欣赏和创作过程,表现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
四、培养学生争做好孩子的自信心,懂得每个人都应争做聪明、勇敢、诚实、有礼貌的好孩子。
一、歌曲《好孩子要诚实》。
《小鼓响咚咚》。
二、音的强弱。
三、聆听《是谁在敲》、《司马光砸缸》。
四、创作活动为故事歌《司马光砸缸》配音响。
对音的高低进一步感知是重点,选择打击乐和探索自然音源表现歌曲《司马光砸缸》是难点。
打击乐、小卡片。
教学时间。
听曲入室,师生问好!
精彩三分钟:律动《大鼓小鼓》。
1、导入。
你认为好孩子应该是怎样的呢?
讲故事(歌词内容)。
讨论:你如果是歌里的小朋友会怎么呢?
2、聆听。
歌里的小朋友是怎样表现的?他做得对吗?
3、聆听。
边听边随乐曲的高低做手势。
4、创作活动。
根据歌词的意思创作动作为歌曲伴舞。
随乐表演,并评价。
5、学唱歌曲。
随乐曲节奏朗读歌词。
随演唱歌曲。
带唱没有唱好的乐句。
师生合作演唱。
生生合作演唱。
随伴奏齐唱。
指名上台激情演唱。
6、参与表现。
小组配合表演歌曲。
自由练习。
各组展示。
1、做卡片“p”“f”
2、把歌曲《好孩子要诚实》由表情演唱给父母听。
听曲出室。
听曲入室,师生问好。
精彩三分钟:律动《大鼓小鼓》。
1、聆听。
歌曲中是谁在敲门呀?
2、再聆听。
他们敲门声有什么不同?
怎样敲门有礼貌?
3、聆听,找出乐谱种声音大是怎样标记的?声音小是怎样标记的?
4、游戏:听强弱举卡片。
师击鼓,生根据强弱举卡片,看谁的反应最快?
请一名同学上台击鼓,继续游戏。
5、和同桌分角色表演歌曲。
1、导入。
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
师讲述歌词内容,生讨论。
2、聆听,选择拍手伴奏的方法。(二拍子和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击掌法)。
3、聆听,随乐拍出强弱规律。
4、边拍手边念歌词。
5、跟录音轻声演唱。
6、随琴轻声唱词2遍。
7、合作演唱:师生合作,小组合作。
8、随伴奏齐唱全曲。
9、讨论:这首歌哪一段应唱得强一些?哪一段应唱得弱些?
10、按新要求演唱。
11、表现歌曲。
分组:自由选择舞蹈组、演唱组、打击乐组。
在组长的带领下自由练习。
展示,评议。
四、结束。
听曲出室。
听曲入室,师生问好。
精彩三分钟:律动《大鼓小鼓》。
1、认识乐器双响筒、铃鼓、钹、小鼓。
看一看、听一听、玩一玩。
2、聆听《司马光砸缸》。
看图聆听,了解司马光冷静、机智、沉着和勇敢的救人的故事情节。
交流:想一想应学习司马光什么精神?
寻:按歌曲中故事发展的不同阶段,根据情绪要求,选择合适的乐器和演奏方法为故事的不同情节配音响。(还可以让学生用人声或其他如纸、笔盒和课桌、椅等音源参与)。
演:根据故事角色的要求,请部分同学通过协商和自选角色的方法进行即兴表演。其他同学可分别设计简单的基本场景、动作配合表演。
表演唱《好孩子要诚实》、《小鼓响咚咚》。
听曲出室。
一年级加几教案参考(精选17篇)篇八
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德育活动课,使学生对文明礼貌用语有一个认识和了解,同时体会文明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会正确运用礼貌用语,,从自我培养学生从现在做起做起,从—点一滴做起,努力提高自己的文明修养,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
活动准备】:
1、收集礼貌用语和平时这方面做得好的典型事例。
2、排练快板《假如》、文明礼貌操、文明礼貌儿歌、歌曲等节目。
3、布置教室。
活动过程】:
英文歌《hellosong》导入。
主持人出场。
男:好孩子,志气高。
女:讲文明,懂礼貌。
男:欢欢喜喜进学校,见到老师行个礼,
女:见到同学问声好,大家夸我有礼貌,
合:我们是新世纪的小学生,我们是合格的小公民。让我们从小讲文明,讲礼貌。一(1)班《文明礼仪伴我成长》主题班会现在开始!(鼓掌)。
男:自古以来,我们中国就是一个礼仪之帮。请听中/英文故事版的:《孔融让梨》。
女:从我们踏入校门那一刻开始,老师就教育我们要做一名有礼貌的好孩子。小伙伴们,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的礼貌用语,你知道它们吗?(点同学回答)。
1、我知道“您好”是礼貌用语。
2、我知道“请”是礼貌用语。
3、老师“谢谢”也是礼貌用语。
4、“没关系”也是礼貌用语。一年级文明懂礼貌主题班会教案。
5、我知道“对不起”是礼貌用语。
6、“打扰”也是礼貌用语。
7、我知道“再见”是礼貌用语。
男:说得太好了,那我们来看看在水族学校里的学生们是怎样讲文明懂礼貌的呢?(播放:水族学校之文明礼仪)。
男:准备好了吗?。。。。(开始游戏)。
女:同学们他俩棒不棒?
男:我也很棒的!
女:怎么说?
you立即说出去,做了错事要赔礼,说声sorry对不起。打扰别人要有礼,excuseme放头句,礼貌用语常使用,文明少年就是你。
男:小鸟渴望蓝天。
女:小苗渴望甘泉。
男:葵花渴望太阳。
女:露珠渴望鲜花。
男:心愿与行规是兄弟。
女:礼仪与追求是姐妹。!
合:我们是祖国的春天,我们的人生刚刚燃起火焰,有了行规礼仪才能有进步。请欣赏我们班自编的《礼仪操》。。。。。。
女:(会做的一起跟着做)。
男:在校园里,我们是文明的学生;
女:在家庭中,我们是文明的孩子;
(男)爷爷常说,中华是文明古国。
(女)妈妈常讲,我国是礼仪之邦。
(合)老师教导我们,知书达礼儿时起。
我告诉自己,文明礼貌要发扬。
(男)学习礼仪善交往,团结同学敬师长。
(女)主动帮助老弱残,孝顺长辈问暖寒。
(合)礼仪知识认真学,从小养成好习惯。大方热情懂礼貌,言行处处都规范。男:五一劳动节就要到了,在这七天的长假中,你是不是要和爸爸妈妈去游玩呢,下面就请三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小学生的礼仪。
女:请听快板《假如》。
1:假如我是小顾客,买东西,按先后;说话时,先说请。要尊重售货员,不给别人添麻烦,添麻烦。
2:假如我是小乘客,上汽车,不拥挤;在车上,不抢座;车到站,他先下,和和气气不争吵,不争吵。
3:假如我是小观众,看电影,看杂技,讲文明,守秩序,讲卫生,不吐痰,保持安静不起哄,不起哄。
4:假如我是小游客,上公园,看美景,爱花木,护文物,见外宾,不围观,文明游客我做到,我做到。
小记者出场:
小记者:同学们大家好,刚才你们说的真不错,我深受感触.
女:哎?您好,您是谁呀?
小记者:我是红领巾电视台的小记者我姓陈,听说你们在这里开展文明礼仪的活动,我特地来采访一下。
大家:好,欢迎欢迎!
小记者采访:
1.小记者问:请问,你到书店买书时,怎么对营业员阿姨说话?
xx:阿姨,我想买书架上那套《小学生作文》,请您拿给我看看,好吗小记者:好的。你真有礼貌。
xx:谢谢!一年级文明懂礼貌主题班会教案。
小记者:你真棒,民警叔叔一定会夸你是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3、小记者问:请问,当你不小心把别人的铅笔盒碰到地上了,你怎么说,怎么做?
xx:我会这样说,对不起,我不小心把你的铅笔盒碰到地上了,我帮你捡起来。小记者:嗯,你真是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小记者:ok!你真是一个讲文明,有礼貌的好孩子。
女:记者同志,我们班的同学表现如何?
小记者:真棒!我听说你们班还编了一首文明礼貌儿歌,能不能说给大家听一听。
女:当然,没问题。同学们准备好了吗?....预备起:同学们,都知道,礼貌用语记得牢。
对待长辈要用“您”,
早晨见面说声“早”
平时互相问问“好”。
分别“再见”别忘了。
若求人,“请”字先,
最后别忘说谢谢,
影响别人,“对不起”
回答请说“没关系”
文明做个好孩子,
人人夸奖数第一。
小记者:你们真是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同学们,这次采访就到这里,谢谢大家的配合,再见!
男:我们是祖国的小雏鹰,
女:文明之花在心中开放,
男:我们是21世纪的主人,
女:我们要做21世纪文明人。
合:让我们插上文明的翅膀,飞向蓝天,飞向美好的未来。
女:有了文明礼仪,社会才能和谐。请欣赏:文明社会和谐社会。
(flash)。
男:下面请班主任徐老师为这次班会作总结。
师:同学们祝贺你们,在“文明礼仪伴我成长”活动中,我高兴地看到每一个同学都能积极主动地学礼仪、用礼仪,成为讲文明、讲礼貌的好孩子。人们常把少年儿童比作祖国的花朵,那么,我们武汉路小学一(1)班的每一位小朋友就是绽开在我们武小的一朵朵小花,我真心希望你们这朵朵文明之花能永远绽放。
个礼,见了同学问声好,老师您好,同学你早,团结友爱心一条,团结友爱心一条。
好儿童,志气高,讲文明,讲礼貌,小朋友呀咱们一定要记牢。不骂人来,不打架,果皮纸屑不乱抛。纪律要遵守,卫生要做到,咱们从小讲文明咱们从小讲礼貌。
合:武汉路小学一班“文明礼仪伴我成长”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文档为doc格式。
一年级加几教案参考(精选17篇)篇九
1、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其主要推理过程和推论,知道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意义;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3、理解惯性的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会用惯性解释一些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观察生活中的惯性现象,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2、通过实验加深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3、理解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对力和运动关系的不同认识,了解人类认识事物本质的曲折性。
2、感悟科学是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
[重点]。
1、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2、对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正确理解。
3、理想实验。
[教学难点]。
1、力和运动的.关系。
2、惯性和质量的关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
师: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知道了物体的一些运动规律,但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同一个物体不同的情况下可以做出不同的运动,究竟是什么决定了物体的运动情况?要讨论这个问题,就要研究运动与力的关系。所以,从今天开始,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运动与力的关系。
一、据生活现象思考探究。
师:现在请同学们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分组探讨一下运动和力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并试着回答以下一些问题。
1、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吗?是不是有力物体就能运动,没力物体就静止。给物体一初速度,物体在不同平面上滑动,体会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2、物体的运动方向跟力的方向一样吗?
以抛粉笔为例。
3、物体的运动仅由力决定吗?
抛粉笔为例。
4、物体什么情况下做直线运动?什么情况下做曲线运动?
以抛粉笔为例。
5、物体做直线运动时,什么情况下加速?什么情况下减速?
以抛粉笔为例。
牢记】: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没有力物体也能运动:匀速直线运动;运动方向与力的方向无必然联系;当速度与力同一直线时,物体做直线运动;速度与力不在同一直线时,曲线运动;同一直线时,力与速度同向,加速;力与速度反向,减速。
要让学生明白:物体此刻的速度是由上一刻的速度和上一刻的受力决定的,此刻的速度及此刻的受力决定下一刻的速度。(比方:今天的结果是前面的表现决定的,要想今后的结果能改变,必须从现在开始。)。
二、历史上人类对运动与力的关系的认识。
师:爱因斯坦曾把一代代科学家探索自然奥秘的努力,比做福尔摩斯侦探小说中警员破案的过程。在侦探故事中,有时候明显可见的线索却把人们引到错误的判断上去,也就是说光凭经验来做判断是靠不住的。
师:长期以来,在研究物体运动原因的过程中,人们的经验是:要使一个物体运动,必须推它或拉它。因此,人们直觉地认为,物体的运动是与推拉等行为相联系的,当不再推、拉的时候,原来的运动便停止下来。根据这类经验,亚里士多德得出结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便要停止。我想不仅是亚里士多德这样想,就是在现在,很多人还是这样想的,因为它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经验相一致。但这却是个错误的结论。是由明显可见的线索引出的错误判断,而且这个错误结论竟维持了近两千年。直到三百多年前,伽俐略创造了有效的“侦察”方法,发现了正确的线索,揭示现象的本质,成为物理学中的福尔摩斯。
师:伽俐略注意到,当一个球沿斜面向下滚动时,它的速度越来越大;向上滚动时,速度越来越小。他由此猜想:当球沿水平面滚动时,速度应该不增不减。实际上他发现,球越来越慢,最后停下来。伽俐略认为,这是由于摩擦阻力的原因,因为他同样还观察到,表面越光滑,球便会滚动得越远。于是他推断:若没有摩擦阻力,球将永远滚下去。
师:伽俐略为了说明他的思想,设计了一个实验(伽俐略斜面实验):让一个小球沿一个斜面从静止状态开始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升到原来高度。减小后一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然达到同样高度,但这一次为了达到同样高度,比第一次滚得远些。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达到同一高度时将会滚得更远。于是他问道:若将后一个斜面放平,球会滚动多远?结论显然是,球将永远滚动下去。这就是说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没有力物体也可以运动(比如在光滑水平上,只要给物体个初速度,物体将以这个速度永远运动下去),而力恰好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运动速度)的原因,比如物体加速和减速时都需要受到力的作用。当然我们不能消除一切阻力,也不能把水平木板做得无限长,所以这个实验是“理想实验”带领学生观察动画及视频文件,先看理论动画,再看演示实验。
注意:理想实验不是空想实验,它是可靠实验事实加上理论推导。
师:与伽俐略同时代的法国科学家笛卡尔补充和完善了伽利略的观点。明确指出:除非物体受到外力的作用,物体将永远保持静止或运动状态,永远不会使自己沿曲线运动,而只保持在直线上运动。他还认为,这应该作为一个原理加以确立,并且是人类整个自然的基础。
三、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物理学的基石、惯性定律。
伽俐略和笛卡尔的正确结论在隔了一代人以后,由牛顿总结成动力学的一条基本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注意: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大家已经对亚里士多德这个名字很熟悉了,并且每次提到的都是他的错误观点,好像成了反面教材,这里我要向大家说明一下:亚里士多德是个非常伟大的人。恩格斯称亚里士多德是最博学的人,亚里士多德的研究涉及生物、天文、气象、数学和物理等,成果十分丰富,是西方文化的奠基人。他追求以世界的本来面目来说明各种自然现象,比如说:他认为天上的运动应该是完美的匀速圆周运动、地上的物体都应该是静止的。他认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是与大量的“事实”相一致的。他一直追求真理,只不过因为当时研究物理总是靠直觉和思维来进行。因此,他的这一错误观点影响了人们两千多年。
伽利略实在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他第一个意识到了摩擦力?一个本质至今还没有被认识清楚的问题。有了这一点,加上他又具有丰富、发散而有严谨的科学思维能力,设计出其理想实验就显得比较自然了。我们认为理想实验首要的意义在于它摒弃了那种单纯依靠思辩来研究物理的行为方式,而确立了实验在物理研究中的基本地位。从物理史实上可以发现,这时伽利略认为的地面上的物体除静止外的另一本来面目是匀速圆周运动(而不是匀速直线运动),伽利略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在物理史上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是因为他第一次确立了物理实验在物理研究中的重要性,研究物理不再是单纯地靠直觉和思维。是笛卡尔第一个明确指出:除非物体受到外力作用,物体将永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确实是人类思想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因此,笛卡尔认为上述论断应该作为一个原理加以确立,且是人类整个自然观的基础是十分合理的。笛卡尔当时还指出:在太空环境中可以实现物体不受外力的作用,这时物体的运动就满足理想实验的条件(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拓宽了看问题的视野)。
牛顿所做的工作不仅是进行了总结,更是从物理上赋予了明确的内涵,这其中包括惯性和力作为科学概念地提出,以及惯性参考系等,同时明确了力和物体运动及其变化之间的直接因果关系。
一年级加几教案参考(精选17篇)篇十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能够熟练地一个一个地或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
(2)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过程与方法: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以及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一年级加几教案参考(精选17篇)篇十一
们把在自然中的事物用画图的方法记下来,才慢慢变成了今天的字。
幅美丽的风景画,你行吗?
生:(兴致高昂)行!我行!
师:你想怎么画呢?
生:我想给树木添上绿色的叶子。
生:我想画圆圆的红红的太阳。
生:我画的太阳要和他不一样,我想画光芒四射的太阳。
生:我还想画清清的河水,河里有鱼在游来游去。
(磅生思维活跃,纷纷举手要发言,课堂气氛热烈)。
得最漂亮,最有特色。
(学生绘画——配轻松舒缓的民乐,师巡视指导,适当的鼓励表扬)。
师:你画得真大胆!
师:你的想象力真丰富……。
(十分钟后学生基本画完)。
大自然走了一回,现在就请你带着自己的画去找好朋友,把画介绍给好朋友听。
一年级加几教案参考(精选17篇)篇十二
一、复习检查。
2、指名背诵课文。
二、分析、记忆字形。
1、出示以下生字,让学生找出它的形近字:
井——升刻——该外——处。
比较每组生字有什么不同讲给大家听。
实践活动:课外读有关毛主席的故事,利用活动课交流。
板书设计:
吃水的困难。
引水进村}事情发展顺序。
解决困难。
一年级加几教案参考(精选17篇)篇十三
1、教材地位:
从内容上,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本节课内容是农夫阶级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旧式农-动的终结。它上承本章的民族危机而出现,它的失败又开启了下章民族资产阶级革命的新篇章,因此,从结构上,它又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学问与能力:
学生能了解和掌握反洋教斗争的进展;义和团运动兴起、进展、高潮、失败的全过程;清政府对义和团态度的变化。
通过教学,让学生初步培育阅读教材、分析教材的能力;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会分析图片、史料,培育“论出史出”的能力;通过合作探讨方案,初步培育小组合作学习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实行自学—设问—引导—探究—总结的模式进行教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义和团运动的兴起”的教学,培育学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情感;对义和团运动的“扶清灭洋”口号的学习,以史为鉴,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的思想;而义和团运动的失败,让学生再次熟识“农夫阶级无力救中国”的道理。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扶清灭洋”口号的提出。
确定依据:“扶清灭洋”口号是义和团运动的基本主张,也是农夫阶级在民族危机状况下的救国主张,是农夫阶级局限性的表现,也是导致其失败的重要原因,它贯穿本节课内容的始终。
教学难点:清政府对义和团策略的变化。
确定依据:高一年级学生正处于历史思维能力的形成期,思维能力还不强,对清政府由“剿”到“抚”再到“剿”的政策缺乏完整的掌握,是学生较难分析和掌握的问题。
二、说教法。
1、教法选择:
本课的教学方法以师生互动为主,通过开展探讨性学习,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老师为”导演”,学生为”演员”.
依据:依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高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对学生的探讨性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培育分析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
2、具体做法:
(1)接受问题教学法:
从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培育学生的问题意识角度出发,围绕本课的重点、难点设置了若干材料、问题,并将材料、问题贯穿于教学之中。学生通过阅读资料、分析探究、小组探讨,在老师的指导关心下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2)谈话教学法:
老师提供背景资料,设置学习情境,引导学生思索,以公平的地位与学生进行沟通、对话,通过谈话的方式,引导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喜欢。
三、学法。
1、学生状况分析。
高一学生有肯定的独立思索能力,但学习的方法和习惯还有待养成。因此我认为高一年级应当培育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阅读分析史料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地学习,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以凸现中学历史课程现代公民教育的本质。
2、学法指导。
(1)自主探究学习法:
在课前,给学生预习资料,上课时老师饰演学生领路人的角色,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探究并自我总结,形成学问结构。
(2)比较学习法:
对重要学问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培育学生的比较思维意识,学生在比较中巩固学问,培育能力。
(3)归结法:
由于历史学问的过去性特征,在教学中培育学生横向、纵向联系至关重要,让学生有联系意识,掌握联系学习的方法。
一年级加几教案参考(精选17篇)篇十四
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2.识字12个;基本掌握听读识字的方法。继续进行渗透性识字。
3.会写6个字;认识新笔画:横撇、竖折折勾。
4.了解“小、人、木”作偏旁的变形。
5.练习背诵课文。
一年级加几教案参考(精选17篇)篇十五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幅很特别的画。
师:(简笔画画出文字画——配古乐)。
师:是不是和我们平时见过的画不一样?
生:(自言自语)有点儿像画又有点儿不像。
生:像我们学过的一些象形字。
师:对,它就是一幅文字画,里面藏着许多字,现在聪明的你能猜出哪些字呢?(生观察思考后纷纷举手)。
生:我猜出了石、舟、木。
师:你看得很仔细。
生:我猜出了日、水、鸟……。
师:真了不起,一下子猜出了那么多。
师:是不是很有意思?其实,这就是书上练习7的内容。
(板:练习7)。
请小朋友快速把书打开,翻到122页,先读读要求,再把相应的字写在田字格里。
一年级加几教案参考(精选17篇)篇十六
生:(学生自行读要求后,把字写在相应的田字格里)。
师:(师巡视指导,注意纠正写字姿势,相机表扬)。
张莹小朋友写字姿势真漂亮,给你加一颗星。(在书上打星)。
(学生练写完毕,出示一学生练习于实物投影上)。
师:让我们看看这位小朋友的练习,你觉得他写得怎样?
生:字写得很好,注意了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师:有没有意见?
生:……(一时看不出)。
师:(指田字格中的字“鸟”,再指图上的图像)这是鸟,但你看图,它最像什么鸟?
出示“燕子”剪纸相对应。
生:(恍然大悟)是燕子。
师:对,这里更准确的应该填“燕”。(纠正)。
(再出示一位学生练习,生生评价)。
一年级加几教案参考(精选17篇)篇十七
一、揭示课题。
2、今天我们就学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学习了这篇课文,相信你一定会受到启发的。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读,检查朗读情况。(正音:“吃水”“瑞金”“沙洲坝”等)。
3、齐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4、自由读课文,画出要掌握的生字,掌握生字的读音。
三、解题引入,整体把握。
1、自己读课题,讲讲题目的意思。
2、细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
(1)写谁吃水不忘挖井人?这个挖井人是谁?
(2)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3、毛主席为什么带领战士和乡亲挖井,乡亲们又是怎样表达对毛主席的感激之情的?带着这个问题,深入学习。
四、读听结合,理解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有几句话?
(1)读讲第一句,(指一名)其他同学听辨他说得对不对。把表示地点的词(“瑞金”“沙洲坝”)画下来。
(2)读讲第二句,其他同学听辨。画出表示地点的词(“江西”)。
(3)练习说话:说说“瑞金、沙洲坝、江西”三个地点有什么关系。
2、老师讲背景,学生细听。
毛主席在江西瑞金,发动和依靠群众,建立红色根据地,领导人民闹翻身,求解放,为劳苦大众谋幸福,在这期间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下面讲的故事就是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时候发生的事。
五、读想结合,理解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动笔画几句话。
2、毛主席在那儿住的时候看到什么?哪句写着呢?再细读这两句话思考这个问题。
(1)从“很远”这个词看出什么?(画出这个词)。
(2)想象,没有水吃,会有哪些困难?结合这两句话来想象。
(3)毛主席会怎么想呢?
3、那么毛主席是怎么做的?读第三句讲一讲。
(1)“带领”是怎么做?画上这个词。
(2)想象挖井时会受哪些累?
4、为什么毛主席要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井?(处处为人民着想,为人民群众解除疾苦)。
小结:这一自然段有三句话,前两句写毛主席挖井的原因是沙洲坝没有井,吃水到很远的地方去挑,后一句写毛主席带领战士和乡亲挖了一口井。朗读这句时,要读好刚才画出的词,体会这两句的顺序。
5、看图,这就是井挖好之后,人们终于能喝着清凉甘甜的水后,那兴奋激动的场面:
(1)毛主席和乡亲们在干什么?
(2)想象他们之间会说什么?(练习说话)。
过渡:毛主席这样关心人民,那么沙洲坝的乡亲又是怎么做的?
作业:写本课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