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安排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下是一些建设性的教学工作计划模板,供大家参考使用。
书愤陆游教案(实用21篇)篇一
镜里流年两鬓残,寸心自许尚如丹。
衰迟罢试戎衣窄,悲愤犹争宝剑寒。
远戍十年临的`博,壮图万里战皋兰。
关河自古无穷事,谁料如今袖手看!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爱国诗人,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个文集存世,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
陆游(1125—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著名爱国诗人。生于1125年,陆游自幼好学不倦,在饱经丧乱的生活感受中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20岁时与唐琬结婚,后被其母强行拆散。这种感情伤痛终其一生,《钗头凤》、《沈园》等名作即是为此。29岁时,赴南宋首都临安(今杭州)应锁厅试,名列第一,因居秦桧孙子之前,又因他不忘国耻“喜论恢复”,竟在复试时被除名。后得夔州(今四川奉节)通判和蜀州、嘉州、荣州代理通判、知州等职。淳熙二年(1175),范成大镇蜀,邀陆游至其幕中任参议官。淳熙五年,陆游诗名日盛,受到孝宗召见,但并未真正得到重用,孝宗只派他到福州、江西去做了两任提举常平茶盐公事。在江西任上,当地发生水灾,他“草行露宿”,亲到灾区视察,并“奏拨义仓赈济,檄诸郡发粟以予民”,不料却固此触犯当道,竟以“擅权”罪名罢职还乡。陆游在家闲居6年后,又被起用为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州。淳熙十五年,陆游在严州任满,卸职还乡。不久,被召赴临安任军器少监。次年,光宗即位,改任朝议大夫礼部郎中。于是他连上奏章,谏劝朝廷减轻赋税,结果反遭弹劾,以“嘲咏风月”的罪名再度罢官。此后,陆游长期蛰居农村,于嘉定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210年1月26日)与世长辞。
书愤陆游教案(实用21篇)篇二
1.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诗人情感。
2.通过对艺术手法的分析,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学习陆游的爱国精神。
2.白描、对比等手法的运用。
三、教学步骤: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是每一个爱国人士的情怀,几乎他的每一首诗歌都洋溢着强烈的爱国激情,下面让我们从他的《书愤》中一起感悟。
二、作者介绍。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时越州山阴人,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诗作今存九千多首,内容丰富,主要表现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主要诗作《游山西村》、《剑门道中遇微雨》、《书愤》、《临安春雨初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沈园二首》、《示儿》等。
三、背景介绍:
陆游生活在金兵入侵,中原沦陷的时代,那时南宋当局却偏安江南,不思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
这首有名的七律作于宋孝宗十三年(1186年),此时陆游已61岁,在山阴闲居了6年,“扫胡尘”“靖国难”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在悲愤失望中他挥毫写下了这首诗,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虚度年华的满腔激愤。书:书写;愤:悲愤。这首诗是陆游一生感情经历的艺术概括。
此诗作于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这时陆游退居于山阴家中,已是六十二岁的老人。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已六年,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直到作此诗时,才以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起用。因此,诗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两重感情。
四、诗歌鉴赏。
1.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并背诵。
2.师问:陆游诗作的突出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事”。本诗哪两句最能体现这个特点,写出来试加以分析。
生答:“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最能体现这个特点。这两句形象地概括了25年前两次胜利的战斗:瓜州渡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意在表明南宋人民具有保卫自己国土的伟大力量,也使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可以想见他当年投身战斗恢复失地的强烈愿望。
生答:白描手法,只用六个名词组接,勾勒出两幅气壮山河的战争图画,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示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3.师问:如何理解“书愤”之“愤”?它包含哪些感情?
生答:义愤。首联写诗人早年激于金兵南侵,立志收复失地。颔联追述25年前的两次抗金胜仗。愤中有豪言壮志,有民族大义。
生答:悲愤。颈联“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由于投降派的误国,国家依然蒙受大难,诗人壮志未酬,却年事已高。这一联的抒情沉痛、感伤。
生答:悲怆中抱有期待。尾联“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实际上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话,诗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由此可见,《书愤》的基调虽然是壮志未酬所带来的悲愤,然而并不绝望,其中还蕴藉着豪壮的感情。
4.师问:为抒发诗人的悲愤,诗歌多处用到对比,试分析?
明确:这首诗对比手法的运用成功,富有表现力,如昔年之壮举与今日之衰颓,“塞上长城”之理想与“世事多艰”之现实,诸葛亮之积极进取与南宋统治者之苟且偷安等对比。
五、总结。
一心报国的英雄却壮志难酬,空度岁月,诗人个人的遭遇也是民族命运的缩影。爱国的主题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源远流长,每当国家面临危亡时这种主题总会在诗坛上大放异彩。陆游继承了这种传统,并把它高扬到前无古人的高度,爱国主题不但贯穿了他长达60年的创作历程,而且融入了他的整个生命,成为陆诗的精华的灵魂。清末梁启超说:“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八、作业。
1.背诵诗歌。
2.搜集古今忧国忧民诗人的材料,写一篇评论性文章。
首联慨叹国事艰难,追述年轻时收复失地的豪情壮志。上句“那知”一词写出了诗人年轻时血气方刚、天真纯真。“艰”字有艰难的意思,直接道出诗经历的辛酸与坎坷,浓缩了因主战而受的种种刁难、排挤和迫害。这两个词语暗含着对投降派迫害忠臣、阻挠北伐卑劣行径的斥责。它是诗人“愤”的根源。下句一个“气如山”表达出诗人当年的豪情壮志,让我们看到一个意气风发、以身许国的爱国青年形象。
颔联集中描写宋军在镇江、南郑两地英雄抗金的战斗情景。“楼船”“铁马”形象地概括了水陆两路大军进攻敌人的壮丽场面。这两句是历史的真实记录,也是诗人壮年时期点头生活的回顾。形象地表明了作者的理想,他渴望北伐恢复中原,向往着火热的战斗生活。
以上两联是诗歌的前半部分。回顾往事,抒写渴望北伐的英雄气概。
颈联抒情悲愤,感叹生平抱负未得施展,却早生华发。句中的“空自许”和“已先斑”形成鲜明对比。一个“空”字形象地写出因宏伟志向无法实现而主生的那种沉重的失落感。一个“已”字生动刻画出诗人功业未就,人已才老的悲愤之情。两个副词吐露出诗人一腔忠义无处寄托,华鬓点点,壮志落空的愤慨之情。在现实的强烈对比之中,包含着对投降派罪恶行径的愤怒指责。
尾联包含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并以此自勉,“千载谁堪伯仲间”,一个反问句即抒发了因奸臣当道,壮士他国无门而主生的难言的悲哀,又可以从中看出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体现了诗人虽屡遭挫折,但意志并未消沉。
以上两联是诗歌的后半部分。回到现实,抒发报国无门的愤慨。
这首诗虚实相生,变化多姿。首联上句写实,回忆年轻时的天真单纯;下句以实写虚,“北望中原气如山”,用有形的“山”来形容无形的“气”,突出“气”的坚毅、豪迈、轩昂;颈联上句“塞上长城”写理想,气势雄伟,意境高远,从大远处落笔,是虚写;下句“镜中衰鬓”写现实,感情沉郁,格调凝重,从细处近处用墨,是实写。在虚实的映衬中,加重了诗歌雄壮悲愤的基调。
诗歌还通过场面写人,通过场面写情。例如,颔联对仗工整,描画白雪皑皑,秋风萧萧,万马奔腾战船横空的征战场面,从而赞美当年气吞残虏,挥戈卫边的爱国将士,是对“气如山”这种豪情具体形象的说明,从中可以看到作者战斗的热情。此联表面写宏大的场面,实际歌颂英勇的战士,表面写战争,实际抒发感情。
陆游用典巧妙不留痕迹。南宋名将檀道济曾自诩为万里长城,诗中陆游以长城自比,表明诗人对檀道济的敬仰,希望能像他的样建功立业。檀道济对当权派自毁长城的痛斥,也喊出了诗人的心声,揭露了南宋统治者摧残抗战力量的愚蠢。用典贴切自然。这首七律是陆游诗中的上品。
书愤陆游教案(实用21篇)篇三
年代:宋作者: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书愤》写于淳熙十三年,是南宋前期的作品,此时南宋政权建立已有60年的历史。南宋文臣武将中的主战派们仍然怀有收复中原、回归故土的强烈愿望。然而南宋天子主张妥协退让,投降派在朝廷中占上风,从国势和兵力看,南宋没有收复中原的绝对优势。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南宋有志之士们的内心世界都相当压抑和激愤,作为爱国诗人的陆游,他的内心自然是十分压抑和激愤的,《书愤》一诗便是这种压抑和激愤的必然产物了。
《书愤》中“愤”的内涵是丰富而深刻的,这与诗人的人格品质、宋金对峙的时代背景有密切的关系。
“愤”之一——尊严和人格的被侮辱感。皇帝既是一个人,更是一个象征和代表,象征着中原汉民族的最高尊严,也代表着中原汉民族的最大利益。北宋末年,徽宗、钦宗两个皇帝被金国虏禁囚辱而死,这实际上严重的侮辱了中原汉族的群体尊严和汉族文人的个体人格,使南宋有志文人的内心极其压抑和痛苦,激愤难平,“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激愤和压抑感充满了南宋文人的内心世界。
“分”之二——民族利益的被侵犯感。中原大地是块沃土,地处地球的北半球,属于温带气候区,江河流域,土肥水丰,“随便几粒种子入土便会开花结果,长出谷物”,这也是中华文明自原人阶段起延续至今而从未中断的重要原因。中国社会是一个农业文明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中原是最好的农耕区,“华夏”即“开花”“发芽”之意,即农耕文明的最好见证。北方金国的少数民族屡屡侵犯中原,其目的实质上是抢夺中原农耕区,这对于中原汉族的生存区域和生存依据构成了威胁和侵犯。失掉中原农业区的南宋汉族文人们,内心自然充满着仇恨、压抑、激愤和痛苦。
“愤”之三——家园故土沦丧的漂泊感。中原是汉文化的发祥地,也是汉文化长期的中心,中原汉民族不像北方的游牧民族那样“游荡侵扰”,而是在中原大地安居乐业,视中原故土为“社”——把地尊敬为土神,“稽”——把农作物尊崇为谷神,这片大地上埋葬着汉族人的祖先,也寄托着汉族人的未来。中原是汉民族最稳定、最长期、最深情的家。丢失这个故土家园的`汉族文人们一定是异常悲愤的。
“愤”之四——收复中原的复仇感。“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与其说建功立业,倒不如说复仇。政权的更迭必然是血流成河的,而将一个民族、一种文化驱逐出某一地理区域,更是惨不忍睹的。多少英雄落难!多少尸骨难收!时过60多年的南宋文人武将们之所以激愤难平,是因为民族仇恨难消。
“愤”之五——无力收复中原的无奈感。“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那么,南宋有没有能力收复中原呢?今天看来,实际上南宋从国力和军事上没有将金少数民族政权驱逐出中原的绝对优势,“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其实陆游在羡慕诸葛亮北伐的同时,更深刻的流露着无法收复中原的无奈情绪。
“愤”之五——南宋朝廷中主战派居下风的压抑感。天子主和,外交软弱,南宋朝廷自始至终被笼罩在妥协退让的氛围之中,没有收复中原的大气候。作为南宋的有志文人和为数不多的势单力薄的主战派将领们,感到十分压抑和激愤。
《书愤》的主旨是深刻的,是多方面的,“愤”之情是诗人的进步、责任、高尚,以及那个扭曲的时代决定的。
书愤陆游教案(实用21篇)篇四
镜里流年两鬓残,寸心自许尚如丹。
衰迟罢试戎衣窄,悲愤犹争宝剑寒。
远戍十年临的`博,壮图万里战皋兰。
关河自古无穷事,谁料如今袖手看!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爱国诗人,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个文集存世,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
陆游(1125—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著名爱国诗人。生于1125年,陆游自幼好学不倦,在饱经丧乱的生活感受中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20岁时与唐琬结婚,后被其母强行拆散。这种感情伤痛终其一生,《钗头凤》、《沈园》等名作即是为此。29岁时,赴南宋首都临安(今杭州)应锁厅试,名列第一,因居秦桧孙子之前,又因他不忘国耻“喜论恢复”,竟在复试时被除名。后得夔州(今四川奉节)通判和蜀州、嘉州、荣州代理通判、知州等职。淳熙二年(1175),范成大镇蜀,邀陆游至其幕中任参议官。淳熙五年,陆游诗名日盛,受到孝宗召见,但并未真正得到重用,孝宗只派他到福州、江西去做了两任提举常平茶盐公事。在江西任上,当地发生水灾,他“草行露宿”,亲到灾区视察,并“奏拨义仓赈济,檄诸郡发粟以予民”,不料却固此触犯当道,竟以“擅权”罪名罢职还乡。陆游在家闲居6年后,又被起用为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州。淳熙十五年,陆游在严州任满,卸职还乡。不久,被召赴临安任军器少监。次年,光宗即位,改任朝议大夫礼部郎中。于是他连上奏章,谏劝朝廷减轻赋税,结果反遭弹劾,以“嘲咏风月”的罪名再度罢官。此后,陆游长期蛰居农村,于嘉定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210年1月26日)与世长辞。
文档为doc格式。
书愤陆游教案(实用21篇)篇五
本诗系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陆游时年六十有二,这分明是时不待我的年龄,然而诗人被黜,只能赋闲在乡,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报国欲死无战场”,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而“书生无地效孤忠”,于是,诗人郁愤之情便喷薄而出。“书愤”者,抒发胸中郁愤之情也。
“楼船”二句,写宋兵在东南和西北抗击金兵进犯事,也概括诗人过去游踪所至。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十一月,金主完颜亮南侵,宋军在瓜洲一带拒守,后金兵溃退。上句指此。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陆游正在南郑参加王炎军幕事,诗人与王炎积极筹划进兵长安,曾强渡渭水,与金兵在大散关发生遭遇战。下句指此。这两句概括的辉煌的过去恰与“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眼前形成鲜明对比。“良时恐作他年恨,大散关头又一秋。”想今日恢复中原之机不再,诗人之心何啻于泣血?从诗艺角度看,这两句诗也足见陆游浩荡诗才。“楼船”(雄伟的战舰)与“夜雪”,“铁马”与“秋风”,意象两两相合,便有两幅开阔、壮盛的战场画卷。意象选取甚为干净、典型。
“塞上长城”句,诗人用典明志。南朝时刘宋名将檀道济曾自称为“万里长城”。皇帝要杀他,他说:“自毁汝万里长城。”陆游以此自许,可见其少时之磅礴大气,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然而,如今呢?诗人壮志未酬的苦闷全悬于一个“空”字。大志落空,奋斗落空,一切落空,而揽镜自照,却是衰鬓先斑,皓首皤皤!两相比照,何等悲怆?再想,这一结局,非我不尽志所致,非我不尽力所致,而是小人误我,世事磨我!我有心,天不予。悲怆便为郁愤。
再看尾联。亦用典明志。诸葛坚持北伐,虽“出师一表真名世”,但终归名满天宇,“千载谁堪伯仲间”。千载而下,有谁可与相提并论呢?很明显,诗人用典意在贬斥那朝野上下主降的碌碌小人,表明自己恢复中原之志亦将“名世”。诗人在现实里找不到安慰,便只好将渴求慰藉的灵魂放到未来,这自然是无奈之举。而诗人一腔郁愤也就只好倾泄于这无奈了。通过诸葛亮的典故,追慕先贤的业绩,表明自己的爱国热情至老不移,渴望效法诸葛亮,施展抱负。
回看整首诗歌,可见句句是愤,字字是愤。以愤而为诗,诗便尽是愤。
全诗感情沉郁,气韵浑厚,显然得力于杜甫。中两联属对工稳,尤以颔联“楼船”、“铁马”两句,雄放豪迈,为人们广泛传诵。这样的诗句出自他亲身的经历,饱含着他的政治生活感受,是那些逞才摛藻的作品所无法比拟的。
书愤陆游教案(实用21篇)篇六
年代:宋作者: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书愤》写于淳熙十三年,是南宋前期的作品,此时南宋政权建立已有60年的历史。南宋文臣武将中的主战派们仍然怀有收复中原、回归故土的强烈愿望。然而南宋天子主张妥协退让,投降派在朝廷中占上风,从国势和兵力看,南宋没有收复中原的绝对优势。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南宋有志之士们的内心世界都相当压抑和激愤,作为爱国诗人的陆游,他的内心自然是十分压抑和激愤的,《书愤》一诗便是这种压抑和激愤的必然产物了。
《书愤》中“愤”的内涵是丰富而深刻的,这与诗人的人格品质、宋金对峙的时代背景有密切的关系。
“愤”之一——尊严和人格的被侮辱感。皇帝既是一个人,更是一个象征和代表,象征着中原汉民族的最高尊严,也代表着中原汉民族的最大利益。北宋末年,徽宗、钦宗两个皇帝被金国虏禁囚辱而死,这实际上严重的侮辱了中原汉族的群体尊严和汉族文人的个体人格,使南宋有志文人的内心极其压抑和痛苦,激愤难平,“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激愤和压抑感充满了南宋文人的内心世界。
“分”之二——民族利益的被侵犯感。中原大地是块沃土,地处地球的北半球,属于温带气候区,江河流域,土肥水丰,“随便几粒种子入土便会开花结果,长出谷物”,这也是中华文明自原人阶段起延续至今而从未中断的重要原因。中国社会是一个农业文明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中原是最好的农耕区,“华夏”即“开花”“发芽”之意,即农耕文明的最好见证。北方金国的少数民族屡屡侵犯中原,其目的实质上是抢夺中原农耕区,这对于中原汉族的生存区域和生存依据构成了威胁和侵犯。失掉中原农业区的南宋汉族文人们,内心自然充满着仇恨、压抑、激愤和痛苦。
“愤”之三——家园故土沦丧的漂泊感。中原是汉文化的发祥地,也是汉文化长期的中心,中原汉民族不像北方的游牧民族那样“游荡侵扰”,而是在中原大地安居乐业,视中原故土为“社”——把地尊敬为土神,“稽”——把农作物尊崇为谷神,这片大地上埋葬着汉族人的祖先,也寄托着汉族人的未来。中原是汉民族最稳定、最长期、最深情的家。丢失这个故土家园的`汉族文人们一定是异常悲愤的。
“愤”之四——收复中原的复仇感。“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与其说建功立业,倒不如说复仇。政权的更迭必然是血流成河的,而将一个民族、一种文化驱逐出某一地理区域,更是惨不忍睹的。多少英雄落难!多少尸骨难收!时过60多年的南宋文人武将们之所以激愤难平,是因为民族仇恨难消。
“愤”之五——无力收复中原的无奈感。“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那么,南宋有没有能力收复中原呢?今天看来,实际上南宋从国力和军事上没有将金少数民族政权驱逐出中原的绝对优势,“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其实陆游在羡慕诸葛亮北伐的同时,更深刻的流露着无法收复中原的无奈情绪。
“愤”之五——南宋朝廷中主战派居下风的压抑感。天子主和,外交软弱,南宋朝廷自始至终被笼罩在妥协退让的氛围之中,没有收复中原的大气候。作为南宋的有志文人和为数不多的势单力薄的主战派将领们,感到十分压抑和激愤。
《书愤》的主旨是深刻的,是多方面的,“愤”之情是诗人的进步、责任、高尚,以及那个扭曲的时代决定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书愤陆游教案(实用21篇)篇七
此诗作于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这时陆游退居于山阴家中,已是六十二岁的老人,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已六年,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直到作此诗时,才以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起用。因此诗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两重感情。前四句是回顾往事,后四句述怀,虽然岁月已逝,志未酬而鬓先斑,但是诗人仍渴望能效法诸葛亮、伊尹、吕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全诗感情沉郁,气韵浑厚。
这两首诗是作者七十三岁时在山阴所作。他说“盖人之情,悲愤积于中而无言,始发为诗。不然,无诗矣。”(《渭南文集》卷十五《澹斋居士诗序》)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陆游经常在作品中抒发出浓勃深沉的积愤。这两首所抒发的,“就是塞上长城空自许”,“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悲愤。
前一首抒发自己的满怀壮志和一片忠心不被人理解的愤懑。“泽中”,指诗人居住之地镜湖。其时,诗人年迈力衰,远离朝廷。他想到,光阴既不待我,衷肠亦无处可诉,只好凭天地来鉴察自己的一片孤忠。紧接着,诗人抚今追昔,想起了古人。苏武厄于匈奴,餐毡吞雪而忠心不泯。安史乱中,张巡死守睢阳数月,被俘后仍骂敌不止,最后竟嚼吞舌,不屈而死。我的耿耿孤忠,不减他们二人,有天地可鉴。此联补足上联之意。上林苑,汉时旧苑。它和“洛阳宫”,在这里都是用来代指皇宫所在之地。首二联情绪激昂,一气直下。这一联则描写细腻,对偶精工,起到了铺垫的作用。最后一联一吐胸臆,直点主题,语气激昂,情绪悲壮,表现了“亘古男儿一放翁”(梁启超《读陆放翁集》诗语)的英雄本色。
在第二首中,诗人的愤慨和前一首有所不同。【陆游《书愤》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article/。虽然这一首似乎是承接着上一首最后两句,诗人不得不发出无可奈何的叹谓。这一篇的首联和上篇“壮心未与年俱老”句,意思一脉相承,是说对镜照容,已是两鬓苍苍,但是年华虽逝,而自己的壮心依然炽热,不减当年。第二联承上:自己迟暮衰弱,不胜戎衣,但是,悲愤存胸,宝剑在握,寒光闪烁,还是想拼一拼的。于是想起了当年之事。那时,他一腔热血,满怀激情,为了收回失地,远戍的博(在今四川璠番东南。这里泛指川、陕),鏖战皋兰(县名,在今甘肃兰州北)。然而,时光流逝,那自古以来的关河无穷之事(指征战疆场,澄清山河),在我身上终于无法实现。当年是壮志凌云,岂料到今日成了一个袖手旁观之人。其心情之悲痛苍凉,溢于字里行间。这便是后二联的意境。
陆游的这两首《书愤》诗,笔力雄浑,气壮山河,充分得显示了他诗歌风格特征的一个主要情意,更是陆游整个创作中的精华所在。
书愤陆游教案(实用21篇)篇八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时越州山阴人,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诗作今存九千多首,内容丰富,主要表现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
陆游生活在金兵入侵,中原沦陷的时代,那时南宋当局却偏安江南,不思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
这首有名的七律作于宋孝宗十三年(1186年),此时陆游已61岁,在山阴闲居了6年,“扫胡尘”“靖国难”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在悲愤失望中他挥毫写下了这首诗,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虚度年华的满腔激愤。书:书写;愤:悲愤。这首诗是陆游一生感情经历的艺术概括。
这首诗是诗人几十年生活经历的生动概括。它借北望中原,回顾了青年时的凌云壮志和火热的战斗生活。并由此府仰千载,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老迈年高的感叹和对投降派的强烈愤慨。
首联: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慨叹国事艰难,追述年轻时收复失地的豪情壮志。上句“那知”一词写出了诗人年轻时血气方刚、天真纯真。“艰”字有艰难的意思,直接道出诗经历的辛酸与坎坷,浓缩了因主战而受的种种刁难、排挤和迫害。这两个词语暗含着对投降派迫害忠臣、阻挠北伐卑劣行径的斥责。它是诗人“愤”的根源。下句一个“气如山”表达出诗人当年的豪情壮志,让我们看到一个意气风发、以身许国的爱国青年形象。
颔联: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连用六个名词集中描写宋军在镇江、南郑两地英雄抗金的战斗情景。“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最能体现这个特点。这两句形象地概括了25年前两次胜利的战斗:瓜洲渡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意在表明南宋人民具有保卫自己国土的伟大力量,也使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可以想见他当年投身战斗恢复失地的强烈愿望。形象地表明了作者的理想,写出了诗人青壮年时期战斗生活的向往。他渴望北伐恢复中原,向往着火热的战斗生活。
以上两联是诗歌的前半部分。回顾往事,抒写渴望北伐的英雄气概。
首联点题,追述青年时的豪情壮志。颔联连用六个名词,描绘当年两幅气壮山河的抗金场面。首联、颔联:回顾往事,抒写渴望北伐的英雄气概(叙事)。
颈联: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鬃已先斑。抒悲愤之情,感叹生平抱负未得施展,却早生华发。句中的“空自许”和“已先斑”形成鲜明对比。一个“空”字形象地写出因宏伟志向无法实现而生的那种沉重的失落感。一个“已”字生动刻画出诗人功业未就,人已才老的悲愤之情。两个副词吐露出诗人一腔忠义无处寄托,华鬓点点,壮志落空的愤慨之情。在现实的强烈对比之中,包含着对投降派罪恶行径的愤怒指责。
颈联抒悲愤之情,感叹生平抱负未得施展,却早生华发。
尾联:《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包含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并以此自勉。“千载谁堪伯仲间”,一个反问句即抒发了因奸臣当道,壮士他国无门而主生的难言的悲哀,又可以从中看出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体现了诗人虽屡遭挫折,但意志并未消沉。
如何理解“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两句诗?明确:这是诗的表达方式,实际上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话,诗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由此可见,《书愤》的基调虽然是壮志未酬所带来的悲愤,然而并不绝望,其中还蕴藉着豪壮的感情。
尾联包含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并以此自勉。
1、这首诗虚实相生,变化多姿。首联上句写实,回忆年轻时的天真单纯;下句以实写虚,“北望中原气如山”,用有形的“山”来形容无形的“气”,突出“气”的坚毅、豪迈、轩昂;颈联上句“塞上长城”写理想,气势雄伟,意境高远,从大远处落笔,是虚写;下句“镜中衰鬓”写现实,感情沉郁,格调凝重,从细处近处用墨,是实写。在虚实的映衬中,加重了诗歌雄壮悲愤的基调。
2、诗歌还通过场面写人,通过场面写情。例如,颔联对仗工整,描画白雪皑皑,秋风萧萧,万马奔腾战船横空的征战场面,从而赞美当年气吞残虏,挥戈卫边的爱国将士,是对“气如山”这种豪情具体形象的说明,从中可以看到作者战斗的热情。此联表面写宏大的场面,实际歌颂英勇的战士,表面写战争,实际抒发感情。
3、用典巧妙不留痕迹。《南史檀道济传》宋文帝要杀名将檀道济,檀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南宋名将檀道济曾自诩为万里长城,诗中陆游以长城自比,表明诗人对檀道济的敬仰,希望能像他的样建功立业。檀道济对当权派自毁长城的痛斥,也喊出了诗人的心声,揭露了南宋统治者摧残抗战力量的愚蠢。杜甫“勋业频看镜”杜甫曾用工业未就而揽镜自照。作者在这里表现了一种不甘老而无功,却又无可奈何的复杂心情。用典贴切自然。这首七律是陆游诗中的上品。
书愤陆游教案(实用21篇)篇九
中国古典诗词无论在思想上或艺术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那些表现作者人格魅力、高尚情操、智慧理性的作品,对学生产生着深刻的思想启迪和道德熏陶作用;那些情景交融、意境优美的妙诗佳词,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化艺术修养方面,起着潜移默化、摇情移性的影响。
在平时古诗词的授课中,我比较注重着眼一首,延引其它。古典诗词中有很多相似甚至相反主题的诗词,可以互为参照加深理解。有专家说,语文课本上已有的知识是学生看得懂习得透的,你要教给学生更多未知的东西,这样才能“粘”住学生。而一个教师自身知识面的丰富,在古典诗词方面的丰富积累,对学生无疑有着良好的带动作用,它是一种无言的示范。在整个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阅读古典诗词最能让学生习得语感,形成对语言文字敏锐准确的感受能力和领悟能力。此外,诗词鉴赏方法的及时总结,趁热打铁,亦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巧,从而收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之效。但这一切都以尽可能多的积累为前提,如果没有一定的诗词积累,方法技巧只能是空中楼阁。
古语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屈指算来,与宁老师处在同一备课组已有五载。至今我虽毫无起色,但奋起向学的激情与日俱增。听宁老师的课已数不胜数,每每听后,都感奋不已,躬身反省,自愧弗如。此种情愫轮回而生,几次想把心中的感悟诉诸笔端,终因慵懒辍而未成。今天一吐为快,偏颇之处,愿能与各位共勉。
课后的评课活动,与会的老师感慨宁老师课的最大亮点为:大气磅礴,从容不紊,极富文化底蕴。
陆游的《书愤》,廖廖56个字,执教者却把这首小词经营得丰腴袅娜,形散神聚。在于她能紧扣文本,缘本生发,知人论世。由作者而旁及岳飞,由岳飞而串联到稼轩居士,继而一统为整个南宋时代抗金爱国之士的共同愤懑,再一气呵成到孔明,至文天祥,一同释放出“请缨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怆,喷发出“北定中原”,“收复失地”的激昂。学生对豪放词派的风格的会悟一步到位,铭心刻骨。而情境相通的瞬间,宋词会跨越千年的门槛,飞奔而来,叩响学生心的弦索。分析品评中,师生你应我和,默契相通。老师的蜻蜓点水,学生的群体共鸣,诗词荟萃,可谓水到渠成,珠联璧合。如词中“中原北望气如山”的“气”,到底是“愤气如山”,还是“豪气如山”,老师先放手让学生畅说欲言,要求学生找佐证,自圆其说,让学生见仁见智。之后老师回收视线,聚焦语境,由繁富而变得绰约,由严密而变得疏朗,这样顺水轻推,直抵彼岸。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
词中作者以笔抗世,以词唤天,因爱国悯民而生怨,其椎心蚀骨之“愤”的内容有四,但究其根源何在?作者的“忧愤”之中还包蕴哪些复杂之情(“愤”中含“恨”、含“悲”;因“愤”生“凉”、生“叹”),教师步步为营,层层设疑。回眸这其中教师的插言、碎语,虽不属主体,却能引燃一堆篝火。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匠心独运。这无不需要老师扎实的业务功底,良好的知识结构,以内养外,最终外显为一个人的干炼与睿智。
流行的东西大多是速朽的,它若要具有生命力,就要靠一定的文化底蕴。站在文化的平台上教语文,语言文字才是生动的,也才能使学生得到祖国优秀文化的滋养。
课堂协奏曲中,听者在老师的引领下,漫步在挂满宋朝天空的宋词。感受到宋词是一个软弱的王朝在频繁战乱的历史中集体感伤的汇合。由“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到“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在这悲悯、凄美的平仄格律中,听者忧伤着作者抽丝剥茧的优伤,共鸣着作者浪尽淘沙的情肠,尽享着这苦难时代的灵魂绝唱。此时,教师总揽,发出逸怀浩气的“江海寄余生”,“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慨叹。老师这诗化的点评,顿挫有致的吟诵,旁征博引的辞章,文史交融的典故,娓娓道来,让人充盈且为之快慰,让听者不得不为之叹服。我想课中弥漫的浓郁的文化气息,涌动的苍劲的人文精神,应是她平时广博涉猎,审慎的教学反思的一种再现,面对宁老师亦秀亦豪之笔下的洋洋洒洒的几万字的教学心得及人生感悟,我眼前浮现的是一片波光光粼粼的思想之海。那灵光与深邃,源于她不断接受知识溪流的浸润、思想阳光的沐浴及智慧晨辉的点染。
这样的教学,需要教师纯真的情感与创造,更需教师埋首于自己的追求,恭敬和质朴所从事的职业。
书愤陆游教案(实用21篇)篇十
1.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诗人情感。
2.通过对艺术手法的分析,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学习陆游的爱国精神。
2.白描、对比等手法的运用。
三、教学步骤: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是每一个爱国人士的情怀,几乎他的每一首诗歌都洋溢着强烈的爱国激情,下面让我们从他的《书愤》中一起感悟。
二、作者介绍。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时越州山阴人,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诗作今存九千多首,内容丰富,主要表现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主要诗作《游山西村》、《剑门道中遇微雨》、《书愤》、《临安春雨初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沈园二首》、《示儿》等。
三、背景介绍:
陆游生活在金兵入侵,中原沦陷的时代,那时南宋当局却偏安江南,不思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
这首有名的七律作于宋孝宗十三年(1186年),此时陆游已61岁,在山阴闲居了6年,“扫胡尘”“靖国难”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在悲愤失望中他挥毫写下了这首诗,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虚度年华的满腔激愤。书:书写;愤:悲愤。这首诗是陆游一生感情经历的艺术概括。
此诗作于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这时陆游退居于山阴家中,已是六十二岁的老人。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已六年,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直到作此诗时,才以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起用。因此,诗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两重感情。
四、诗歌鉴赏。
1.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并背诵。
2.师问:陆游诗作的突出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事”。本诗哪两句最能体现这个特点,写出来试加以分析。
生答:“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最能体现这个特点。这两句形象地概括了25年前两次胜利的战斗:瓜州渡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意在表明南宋人民具有保卫自己国土的伟大力量,也使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可以想见他当年投身战斗恢复失地的强烈愿望。
生答:白描手法,只用六个名词组接,勾勒出两幅气壮山河的战争图画,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示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3.师问:如何理解“书愤”之“愤”?它包含哪些感情?
生答:义愤。首联写诗人早年激于金兵南侵,立志收复失地。颔联追述25年前的两次抗金胜仗。愤中有豪言壮志,有民族大义。
生答:悲愤。颈联“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由于投降派的误国,国家依然蒙受大难,诗人壮志未酬,却年事已高。这一联的抒情沉痛、感伤。
生答:悲怆中抱有期待。尾联“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实际上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话,诗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由此可见,《书愤》的基调虽然是壮志未酬所带来的悲愤,然而并不绝望,其中还蕴藉着豪壮的感情。
4.师问:为抒发诗人的悲愤,诗歌多处用到对比,试分析?
明确:这首诗对比手法的运用成功,富有表现力,如昔年之壮举与今日之衰颓,“塞上长城”之理想与“世事多艰”之现实,诸葛亮之积极进取与南宋统治者之苟且偷安等对比。
五、总结。
一心报国的英雄却壮志难酬,空度岁月,诗人个人的遭遇也是民族命运的缩影。爱国的主题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源远流长,每当国家面临危亡时这种主题总会在诗坛上大放异彩。陆游继承了这种传统,并把它高扬到前无古人的高度,爱国主题不但贯穿了他长达60年的创作历程,而且融入了他的整个生命,成为陆诗的精华的灵魂。清末梁启超说:“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八、作业。
1.背诵诗歌。
2.搜集古今忧国忧民诗人的材料,写一篇评论性文章。
书愤陆游教案(实用21篇)篇十一
一、从时事维艰国运衰微的时代背景中来。
就在陆游出生后第三年的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金兵把徽、钦二帝及后妃、宗室俘虏北去,北宋灭亡。五月,当时在河北的赵构幸免于难,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改元建炎,这个重建的小朝廷就是南宋,赵构就是宋高宗。但可悲的是,赵构虽为皇帝,却是南宋初期投降派的首领,他惧怕与金朝打仗,所信用的汪伯彦、黄潜善等人,也都是些主张逃跑和屈膝投降的人。绍兴八年(1138年)三月,宋高宗任命秦桧为右相,十月又把向金屈膝投降的事交给他专办,其他大臣不得参预。秦桧是中国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大汉奸,宋高宗和他沆瀣一气,于绍兴九年正月不顾一切,同金朝订立和议,向金称臣纳贡。宋高宗所求的只是制止金军的进一步南侵,能保住半壁江山,做金的属国也就心满意足了。
本来,在与金的对抗中,宋军曾经取得过一系列重大胜利,如岳飞于绍兴四年(1134年)挥师北伐,收复了大片失地。宋高宗、秦桧一心只想和议,像岳飞这样的抗金良将有碍于投降活动,因而宋高宗和秦桧便以谋反罪名将岳飞父子及部将张宪逮捕入狱。岳飞北伐的巨大成果,就这样让宋高宗、秦桧拱手送给了金朝。此后宋金双方终于在绍兴十一年十一月订立和议:南宋正式向金朝称臣,每年纳贡银25万两、绢25万匹,并以淮水为界,将淮水以北的地区划归金朝。“绍兴和议”订立不久,秦桧秉承宋高宗的旨意,于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父子杀害,让爱国者扼腕。又如发生在宋高宗绍兴末年(1161年)的“采石之战”。当时,金军不断南侵,宋军不战而溃。一个月左右,金兵推进到长江北岸的'和州(今安徽和县),并迅速南进。金军临江消息传到临安,京城乱作一团。文武官员纷纷把家属送走,宋高宗也要“浮海避敌”。在文臣虞允文指挥下,宋军打败金军,使金军未能如愿从采石(今安徽当涂北)渡江南侵,并收复两淮地区,使宋军在宋、金战争中处于极为有利的地位。陆游诗中“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描写艺术地反映了这方面的情况。但是这些胜利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局面,相反,情形越来越糟糕:朝廷内部投降派当道,主战派吞声。“诸公谁听刍荛策,吾辈空怀畎亩忧”(陆游《送七兄赴扬州帅幕》),“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陆游《夜读范志能揽辔录》)。南宋糟糕局面形成的原因,正如陆游诗中所言:“诸公可叹善谋身,误国当时岂一秦”(《追感往事》五),矛头直指最高统治者。连宋高宗自己也曾说:“讲和之策,断自朕志,秦桧但能赞朕而已。”在这种情况下,凭你是“中原北望气如山”还是如岳飞一样“怒发冲冠,壮怀激烈”,又能怎样呢?陆游等一批爱国者捶胸顿足、义愤填膺就在情理中了。宋孝宗即位后,改元隆兴,起用张浚为枢密使,主持北伐,却遭到符离之战的失败。而投降派汤思退则趁机向金示意,要金出兵两淮,迫宋议和。这样,宋孝宗初年,宋金之间重订了“隆兴和约”:南宋对金不再称臣,改为侄叔关系;宋每年给金大量“岁币”,银绢各二十万两、匹;割商(今陕西商县)、秦(今甘肃天水)两州给金;金国逃到南宋的人员不再追回。诗人对此痛心疾首:“战马死槽枥,公卿守和约。穹边指淮淝,异域视京洛。”(《醉歌》)对“岁辇金絮输胡羌”的和约赔款,无比愤慨:“中原苦丧乱,豺虎厌人肉。辇金输虏廷,耳目久习熟。不知贪残性,博噬何日足!至今磊落人,泪尽以血续。“(《闻虏乱次前辈韵》)其实,之所以时事维艰,外敌的入侵倒还在其次,根本原因在于皇帝和那些主和派。在这样一种大背景下,陆游怎会不心生愤怒呢!
二、从报国无门衰鬓先斑的个人境遇中来。
陆游生于1125年,就在他出生的第二年,金兵南侵,他的父亲不得不带着家人南下逃难,九岁时才返乡定居。这种生活,在陆游幼小的心灵深处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他出生于一个有文化教养的官僚家庭,其父陆宰是一个正直的爱国知识分子。这种家庭环境,对陆游爱国精神的形成有很大影响。18岁时又师从曾几,不仅学诗,更受到言传身教的爱国教育,20岁时便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愿。但是,由于君上昏聩,朝廷内秦桧为首的投降派把持朝政,使得全国的抗战形势每况愈下。观其一生,陆游仕途坎坷,始终没有得到重用。29岁时赴试,明年复试,由于名列秦桧之孙秦埙之前,且“喜论恢复”,触怒了秦桧,竟被黜落。其后孝宗即位,起用抗战派人士,赐他进士出身,派任地方通判。后张浚北伐,终以失败告终。因陆游曾力说张浚北伐,因此被加上“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罢归山阴故里。后入王炎幕府担任川陕宣抚使司干办公事(主管视察军政事务),但不到一年王炎被召东归,他被调成都,代理地方官,无所作为。范成大镇蜀,他被召为成都府参议官,后虽入朝任朝议大夫、礼部郎中等职,但十余年间,三遭黜落:在江西任上因拨义仓救灾,以“擅权”罪免官还乡;在淮东任上以“不自检饬,所为多越于规矩”论罢;朝官任上又被诬为“嘲咏风月”而罢黜。此后二十年中,除了一年起用为史官外,一直闲居在山阴家中。他的一生,“恢复”之志贯穿始终。他深感悲哀的是,“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一心想建功立业,取得“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那样的战绩,但是,“诸公谁听刍荛策,吾辈空怀畎亩忧”。他在诗中所用的檀道济“塞上长城空自许”的故事,颇能引人联想:自己一心报国,在北望中原时豪气如山,愿做“塞上长城”,颇有自许之情,但到头来仍是一场“空”,朝廷并不重用他,使得他“报国欲死无战场”(《陇头水》);更让人想到岳飞因“莫须有”的罪名被杀害的残酷现实,这怎不让爱国者悲哀、让爱国者愤怒!他希望象诸葛亮那样六出祁山,施展抱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尽管诸葛亮最后以失败告终,但却一直拼杀在对敌斗争的前线。而自己呢,却只能喟然长叹:“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写《书愤》时诗人已经61岁。人活七十古来稀,此时的诗人已是暮年。想到“气如山”的早岁,现在却一事无成,落得个“心在天山,身老沧州”的结局。他“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但这只是一厢情愿,朝廷不重用,岁月不饶人,这是怎样的无可奈何呢?本来,有志不在年高,但那是在客观外界条件较好的情况下,主观努力而奋发终有作为的情形。而陆游主观上一心报效国家,力图恢复,而朝廷不仅不提供其条件,反而处处设障掣肘,使诗人志不得伸,事无可成。垂暮之年遭罢黜,66岁时被迫退居乡里,“身还民服,口诵农书”,“身杂老农间”,老境颓唐。虽不忘恢复之志,但毕竟年事已高,衰鬓先斑,“塞上长城”之许已成空言,面对镜中衰鬓,只能顾影自怜,悲忧之愤便跃然纸上。
综上所述,《书愤》之“愤”,实在是愤中含悲,愤中含忧,愤中有报国之义。
书愤陆游教案(实用21篇)篇十二
就在陆游出生后第三年的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金兵把徽、钦二帝及后妃、宗室俘虏北去,北宋灭亡。五月,当时在河北的赵构幸免于难,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改元建炎,这个重建的小朝廷就是南宋,赵构就是宋高宗。但可悲的是,赵构虽为皇帝,却是南宋初期投降派的'首领,他惧怕与金朝打仗,所信用的汪伯彦、黄潜善等人,也都是些主张逃跑和屈膝投降的人。绍兴八年(1138年)三月,宋高宗任命秦桧为右相,十月又把向金屈膝投降的事交给他专办,其他大臣不得参预。秦桧是中国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大汉奸,宋高宗和他沆瀣一气,于绍兴九年正月不顾一切,同金朝订立和议,向金称臣纳贡。宋高宗所求的只是制止金军的进一步南侵,能保住半壁江山,做金的属国也就心满意足了。
本来,在与金的对抗中,宋军曾经取得过一系列重大胜利,如岳飞于绍兴四年(1134年)挥师北伐,收复了大片失地。宋高宗、秦桧一心只想和议,像岳飞这样的抗金良将有碍于投降活动,因而宋高宗和秦桧便以谋反罪名将岳飞父子及部将张宪逮捕入狱。岳飞北伐的巨大成果,就这样让宋高宗、秦桧拱手送给了金朝。此后宋金双方终于在绍兴十一年十一月订立和议:南宋正式向金朝称臣,每年纳贡银25万两、绢25万匹,并以淮水为界,将淮水以北的地区划归金朝。“绍兴和议”订立不久,秦桧秉承宋高宗的旨意,于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父子杀害,让爱国者扼腕。又如发生在宋高宗绍兴末年(1161年)的“采石之战”。当时,金军不断南侵,宋军不战而溃。一个月左右,金兵推进到长江北岸的和州(今安徽和县),并迅速南进。金军临江消息传到临安,京城乱作一团。文武官员纷纷把家属送走,宋高宗也要“浮海避敌”。在文臣虞允文指挥下,宋军打败金军,使金军未能如愿从采石(今安徽当涂北)渡江南侵,并收复两淮地区,使宋军在宋、金战争中处于极为有利的地位。陆游诗中“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描写艺术地反映了这方面的情况。但是这些胜利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局面,相反,情形越来越糟糕:朝廷内部投降派当道,主战派吞声。“诸公谁听刍荛策,吾辈空怀畎亩忧”(陆游《送七兄赴扬州帅幕》),“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陆游《夜读范志能揽辔录》)。南宋糟糕局面形成的原因,正如陆游诗中所言:“诸公可叹善谋身,误国当时岂一秦”(《追感往事》五),矛头直指最高统治者。连宋高宗自己也曾说:“讲和之策,断自朕志,秦桧但能赞朕而已。”在这种情况下,凭你是“中原北望气如山”还是如岳飞一样“怒发冲冠,壮怀激烈”,又能怎样呢?陆游等一批爱国者捶胸顿足、义愤填膺就在情理中了。宋孝宗即位后,改元隆兴,起用张浚为枢密使,主持北伐,却遭到符离之战的失败。而投降派汤思退则趁机向金示意,要金出兵两淮,迫宋议和。这样,宋孝宗初年,宋金之间重订了“隆兴和约”:南宋对金不再称臣,改为侄叔关系;宋每年给金大量“岁币”,银绢各二十万两、匹;割商(今陕西商县)、秦(今甘肃天水)两州给金;金国逃到南宋的人员不再追回。诗人对此痛心疾首:“战马死槽枥,公卿守和约。穹边指淮淝,异域视京洛。”(《醉歌》)对“岁辇金絮输胡羌”的和约赔款,无比愤慨:“中原苦丧乱,豺虎厌人肉。辇金输虏廷,耳目久习熟。不知贪残性,博噬何日足!至今磊落人,泪尽以血续。“(《闻虏乱次前辈韵》)其实,之所以时事维艰,外敌的入侵倒还在其次,根本原因在于皇帝和那些主和派。在这样一种大背景下,陆游怎会不心生愤怒呢!
陆游生于1125年,就在他出生的第二年,金兵南侵,他的父亲不得不带着家人南下逃难,九岁时才返乡定居。这种生活,在陆游幼小的心灵深处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他出生于一个有文化教养的官僚家庭,其父陆宰是一个正直的爱国知识分子。这种家庭环境,对陆游爱国精神的形成有很大影响。18岁时又师从曾几,不仅学诗,更受到言传身教的爱国教育,20岁时便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愿。但是,由于君上昏聩,朝廷内秦桧为首的投降派把持朝政,使得全国的抗战形势每况愈下。观其一生,陆游仕途坎坷,始终没有得到重用。29岁时赴试,明年复试,由于名列秦桧之孙秦埙之前,且“喜论恢复”,触怒了秦桧,竟被黜落。其后孝宗即位,起用抗战派人士,赐他进士出身,派任地方通判。后张浚北伐,终以失败告终。因陆游曾力说张浚北伐,因此被加上“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罢归山阴故里。后入王炎幕府担任川陕宣抚使司干办公事(主管视察军政事务),但不到一年王炎被召东归,他被调成都,代理地方官,无所作为。范成大镇蜀,他被召为成都府参议官,后虽入朝任朝议大夫、礼部郎中等职,但十余年间,三遭黜落:在江西任上因拨义仓救灾,以“擅权”罪免官还乡;在淮东任上以“不自检饬,所为多越于规矩”论罢;朝官任上又被诬为“嘲咏风月”而罢黜。此后二十年中,除了一年起用为史官外,一直闲居在山阴家中。他的一生,“恢复”之志贯穿始终。他深感悲哀的是,“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一心想建功立业,取得“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那样的战绩,但是,“诸公谁听刍荛策,吾辈空怀畎亩忧”。他在诗中所用的檀道济“塞上长城空自许”的故事,颇能引人联想:自己一心报国,在北望中原时豪气如山,愿做“塞上长城”,颇有自许之情,但到头来仍是一场“空”,朝廷并不重用他,使得他“报国欲死无战场”(《陇头水》);更让人想到岳飞因“莫须有”的罪名被杀害的残酷现实,这怎不让爱国者悲哀、让爱国者愤怒!他希望象诸葛亮那样六出祁山,施展抱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尽管诸葛亮最后以失败告终,但却一直拼杀在对敌斗争的前线。而自己呢,却只能喟然长叹:“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写《书愤》时诗人已经61岁。人活七十古来稀,此时的诗人已是暮年。想到“气如山”的早岁,现在却一事无成,落得个“心在天山,身老沧州”的结局。他“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但这只是一厢情愿,朝廷不重用,岁月不饶人,这是怎样的无可奈何呢?本来,有志不在年高,但那是在客观外界条件较好的情况下,主观努力而奋发终有作为的情形。而陆游主观上一心报效国家,力图恢复,而朝廷不仅不提供其条件,反而处处设障掣肘,使诗人志不得伸,事无可成。垂暮之年遭罢黜,66岁时被迫退居乡里,“身还民服,口诵农书”,“身杂老农间”,老境颓唐。虽不忘恢复之志,但毕竟年事已高,衰鬓先斑,“塞上长城”之许已成空言,面对镜中衰鬓,只能顾影自怜,悲忧之愤便跃然纸上。
综上所述,《书愤》之“愤”,实在是愤中含悲,愤中含忧,愤中有报国之义。
书愤陆游教案(实用21篇)篇十三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这诗是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陆游时年六十有二,这分明是时不待我的年龄,然而诗人被黜,只能赋闲在乡,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报国欲死无战场”,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而“书生无地效孤忠”,于是,诗人郁愤之情便喷薄而出。“书愤”者,抒发胸中郁愤之情也。
“楼船”二句,写宋兵在东南和西北抗击金兵进犯事,也概括诗人过去游踪所至。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十一月,金主完颜亮南侵,宋军在瓜洲一带拒守,后金兵溃退。上句指此。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陆游正在南郑参加王炎军幕事,诗人与王炎积极筹划进兵长安,曾强渡渭水,与金兵在大散关发生遭遇战。下句指此。这两句概括的辉煌的过去恰与“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眼前形成鲜明对比。“良时恐作他年恨,大散关头又一秋。”想今日恢复中原之机不再,诗人之心何啻于泣血?从诗艺角度看,这两句诗也足见陆游浩荡诗才。“楼船”(雄伟的战舰)与“夜雪”,“铁马”与“秋风”,意象两两相合,便有两幅开阔、壮盛的战场画卷。意象选取甚为干净、典型。
“塞上长城”句,诗人用典明志。南朝时刘宋名将檀道济曾自称为“万里长城”。皇帝要杀他,他说:“自毁汝万里长城。”陆游以此自许,可见其少时之磅礴大气,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然而,如今呢?诗人壮志未酬的苦闷全悬于一个“空”字。大志落空,奋斗落空,一切落空,而揽镜自照,却是衰鬓先斑,皓首皤皤!两相比照,何等悲怆?再想,这一结局,非我不尽志所致,非我不尽力所致,而是小人误我,世事磨我!我有心,天不予。悲怆便为郁愤。
再看尾联。亦用典明志。诸葛坚持北伐,虽“出师未捷身先死”,但终归名满天宇,“长使英雄泪满襟”。千载而下,有谁可与相提并论呢?很明显,诗人用典意在贬斥那朝野上下主降的碌碌小人,表明自己恢复中原之志亦将“名世”。诗人在现实里找不到安慰,便只好将渴求慰藉的灵魂放到未来,这自然是无奈之举。而诗人一腔郁愤也就只好倾泄于这无奈了。
回看整首诗歌,但见句句是愤,字字是愤。愤而为诗,诗便尽是愤。
陆游,这是一个不幸的人。虽出生于越州山阴(浙江绍兴)一个有文化传统的官僚地主家庭,但幼时正值金人南侵,“儿时万死避胡兵”,饱尝颠沛流离之苦;虽倾情于表妹唐婉,但终究难违母命而留下一曲《钗头凤》的爱情悲剧;虽自幼好学,“万卷纵横”,早有诗名,但因举考名居秦桧孙秦埙之前,又“喜论恢复(中原)”,致触怒秦桧而遭黜落;虽有“铁马金戈”“气吞残虏”的杀敌报国之志,但“学剑四十年,虏血未染锷”,“报国欲死无战场”,一生力主抗金,却屡遭罢官家居。无奈英雄失路,晚年只好“身杂老农间”“满眼是桑麻”了,但诗人仍然“寤寐不忘中原”。嘉定二年(1210),八十五岁的老诗人,竟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与世长辞。“诗穷而后工”,诗人个人的不幸往往是民族乃至人类的大幸。正是人生世相的丧乱给了陆游忧国忧民的思想,“手枭逆贼清旧京”、“直斩单于衅宝刀”的轩昂豪情,“天下可忧非一事,书生无地效孤忠”的抑郁和苦闷,……而陆游则将他“六十年间万首诗”留给了中华民族,将他一段崇高的爱国精神留给了人类历史,将他“不拘礼法”,自号“放翁”旷达的人格留给了后人。
书愤陆游教案(实用21篇)篇十四
1.《书愤》宋.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译文:
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
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
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
热血沸腾啊怨气如山。
曾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
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
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
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
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
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
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
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
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
《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
有谁能像诸葛孔明那样鞠躬尽瘁,
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
赏析。
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陆游时年六十有二,这分明是时不待我的年龄,然而诗人被黜,只能赋闲在乡,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报国欲死无战场”,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而“书生无地效孤忠”,于是,诗人郁愤之情便喷薄而出。“书愤”者,抒发胸中郁愤之情也。
“楼船”二句,写宋兵在东南和西北抗击金兵进犯事,也概括诗人过去游踪所至。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十一月,金主完颜亮南侵,宋军在瓜洲一带拒守,后金兵溃退。上句指此。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陆游正在南郑参加王炎军幕事,诗人与王炎积极筹划进兵长安,曾强渡渭水,与金兵在大散关发生遭遇战。下句指此。这两句概括的辉煌的过去恰与“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眼前形成鲜明对比。“良时恐作他年恨,大散关头又一秋。”想今日恢复中原之机不再,诗人之心何啻于泣血?从诗艺角度看,这两句诗也足见陆游浩荡诗才。“楼船”(雄伟的战舰)与“夜雪”,“铁马”与“秋风”,意象两两相合,便有两幅开阔、壮盛的战场画卷。意象选取甚为干净、典型。
“塞上长城”句,诗人用典明志。南朝时刘宋名将檀道济曾自称为“万里长城”。皇帝要杀他,他说:“自毁汝万里长城。”陆游以此自许,可见其少时之磅礴大气,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然而,如今呢?诗人壮志未酬的苦闷全悬于一个“空”字。大志落空,奋斗落空,一切落空,而揽镜自照,却是衰鬓先斑,皓首皤皤!两相比照,何等悲怆?再想,这一结局,非我不尽志所致,非我不尽力所致,而是小人误我,世事磨我!我有心,天不予。悲怆便为郁愤。
再看尾联。亦用典明志。诸葛坚持北伐,虽“出师未捷身先死”,但终归名满天宇,“长使英雄泪满襟”。千载而下,有谁可与相提并论呢?很明显,诗人用典意在贬斥那朝野上下主降的碌碌小人,表明自己恢复中原之志亦将“名世”。诗人在现实里找不到安慰,便只好将渴求慰藉的灵魂放到未来,这自然是无奈之举。而诗人一腔郁愤也就只好倾泄于这无奈了。通过诸葛亮的典故,追慕先闲的业绩,表明自己的爱国热情至老不移,渴望效法诸葛亮,施展抱负。回看整首诗歌,可见句句是愤,字字是愤。以愤而为诗,诗便尽是愤。
诗的前四句是回顾往事。“早岁”句指隆兴元年(1163)他三十九岁在镇江府任通判和乾道八年(1172)他四十八岁在南郑任王炎幕僚事。当时他亲临抗金战争的第一线,北望中原,收复故土的豪情壮志,坚定如山。以下两句分叙两次值得纪念的经历:隆兴元年,主张抗金的张浚以右丞相都督江淮诸路军马,楼船横江,往来于建康、镇江之间,军容甚壮。诗人满怀着收复故土的胜利希望,“气如山”三字描写出他当年的激奋心情。但不久,张浚军在符离大败,狼狈南撤,次年被罢免。诗人的愿望成了泡影。追忆往事,怎不令人叹惋!另一次使诗人不胜感慨的是乾道八年事。王炎当时以枢密使出任四川宣抚使,积极擘画进兵关中恢复中原的军事部署。陆游在军中时,曾有一次在夜间骑马过渭水,后来追忆此事,写下了“念昔少年时,从戎何壮哉!独骑洮河马,涉渭夜衔枚”(《岁暮风雨》)的诗句。他曾几次亲临大散关前线,后来也有“我曾从戎清渭侧,散关嵯峨下临贼。铁衣上马蹴坚冰,有时三日不火食”(《江北庄取米到作饭香甚有感》)的诗句,追写这段战斗生活。当时北望中原,也是浩气如山的。但是这年九月,王炎被调回临安,他的宣抚使府中幕僚也随之星散,北征又一次成了泡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这十四字中包含着多么丰富的愤激和辛酸的感情啊!
岁月不居,壮岁已逝,志未酬而鬓先斑,这在赤心为国的诗人是日夜为之痛心疾首的。陆游不但是诗人,他还是以战略家自负的。可惜毕生未能一层长材。“切勿轻书生,上马能击贼”(《太息》);“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夜读兵书》)是他念念不忘的心愿。自许为“塞上长城”,是他毕生的抱负。“塞上长城”,典出《南史·檀道济传》,南朝宋文帝杀大将檀道济,檀在临死前投愤怒叱:“乃坏汝万里长城!”陆游虽然没有如檀道济的被冤杀,但因主张抗金,多年被贬,“长城”只能是空自期许。这种怅惘是和一般文士的怀才不遇之感大有区别的。
但老骥伏枥,陆游的壮心不死,他仍渴望效法诸葛亮的“鞠躬尽瘁”,干一番与伊、吕相伯仲的报国大业。这种志愿至老不移,甚至开禧二年(1206)他已是八十二岁的高龄时,当韩佗胄起兵抗金,“耄年肝胆尚轮囷”(《观邸报感怀》),他还跃跃欲试。
《书愤》是陆游的七律名篇之一,全诗感情沉郁,气韵浑厚,显然得力于杜甫。中两联属对工稳,尤以颔联“楼船”、“铁马”两句,雄放豪迈,为人们广泛传诵。这样的诗句出自他亲身的'经历,饱含着他的政治生活感受,是那些逞才摛藻的作品所无法比拟的。
《书愤》两首诗为陆游在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所写,此时他已是61岁的老人。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在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赋闲了5年,直到这一年春天,又被起用,任命为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这两首七律即写于此时。
《书愤》——前四句是回顾往事,首联塑造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那时他有满腔的爱国热忱,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遥望着北方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带,胸中的愤恨郁积如山。接着将恢复之志具体化,瓜洲渡江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但“塞上长城”只能是空自期许,壮志未酬,鬓发先斑。《出师表》名传于世,千百年来又有谁能与诸葛亮相比!尾联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自己也会效法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报国之志至死不移。
2.《书愤》宋.陆游。
山河自古有乖分,京洛腥膻实未闻。
剧盗曾从宗父命,遗民犹望岳家军。
上天悔祸终平虏,公道何人肯散群?
白首自知疏报国,尚凭精意祝炉熏。
3.《书愤》宋.陆游。
清汴逶迤贯旧京,宫墙春草几番生。
剖心莫写孤臣愤,抉眼终看此虏平。
天地固将容小丑,犬羊自惯渎齐盟。
蓬窗老抱横行路,未敢随人说弭兵。
4.《书愤》宋.陆游。
白发萧萧卧泽中,秪凭天地鉴孤忠。
厄穷苏武餐毡久,忧愤张巡嚼齿空。
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5.《书愤》宋.陆游。
镜里流年两鬓残,寸心自许尚如丹。
衰迟罢试戎衣窄,悲愤犹争宝剑寒。
远戍十年临的博,壮图万里战皋兰。
关河自古无穷事,谁料如今袖手看!
书愤陆游教案(实用21篇)篇十五
陆游的七言律诗《书愤》选编在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第三课,这个单元收录的都是唐宋诗词,第三课选了六首唐宋诗,其中《书愤》是最后一首。学生在小学学过陆游的《示儿》,初中学过《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诉衷情》,对陆游已经了解,本课前五首诗中有王维的《山居秋暝》、杜甫的《登高》《蜀相》、李商隐的《锦瑟》,学生对律诗的特点也已经了解了。所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定为全面深入地了解陆游的生平经历,学习陆游的爱国诗词,以《书愤》这首诗观照整个南宋时代相类主题的诗词,理解陆游等南宋爱国志士壮志难酬、年华空老、有心报国、无路请缨的悲愤情怀。诗歌鉴赏和默写也是高考中的一个大板块,所以再设计两个高考练习题。
古代诗词是古代诗人心灵的透视,生活的缩影,字里行间流溢着诗人的激情。可以说,每一个词都经过历练,每一句诗都经过生活的淘洗。即使平仄声调,也如珠落玉盘。因此,学习古诗词首先要学会吟诵,,在反复的吟诵中,感知诗词的声韵美,在吟诵中激起想象,体味诗人的丰富情感。
根据上面的考虑,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及重点难点为:
1、知识目标:(1)了解陆游的生平,知人论世,披文入情,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对南宋朝代背景的了解,掌握南宋爱国诗人的思想感情。(2)当堂背诵并默写全诗。
2、能力目标:能初步鉴赏诗歌的语言、表现技巧。
3、情感目标:学习陆游的爱国精神和高尚人格。
4、重点:诵读,通过反复的诵读体会诗人蹉跎岁月、壮志未酬而又重新立誓报国的双重情感。
5、难点:典故的运用。
二、说教法。
1、诵读法:作为高二学生从字面上理解《书愤》,应该说难度不大,而且诗歌篇幅短小,那么教学中怎么来教这一课?我采取了以诵读为抓手,在教学方式上采取“五读”的板块式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既是教法,也是指导学法;既充分调动学生情感,又加强课堂容量,由诗人的一首诗到他的很多同一主题的诗,由这一个诗人作品到很多诗人的作品,以“爱国情”这样一个主题统率整个课堂和教学材料,由《书愤》说开去,提炼出“千秋英雄爱国情”的宏大主题。教师应对诵读有具体指导。
2、探究式学习:(1)教师提出问题,大家共同探讨,深入了解课文。(2)学生提出疑惑,教师点拨。
三、说学法:(1)学生在了解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的基础上,从诵读入手,大声朗读,带着感情朗读,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诗人的丰富情感。然后将古诗改写为现代诗,在改写中了解诗歌的内容。做到当堂背诵默写。(2)针对教师的提问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回答,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3)学生提出自己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由其他同学或者教师解答,多方面理解课文。
四、说课堂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请两个学生分别背诵陆游的《示儿》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让学生明确陆游诗歌的爱国主题。
(二)介绍陆游的生平经历及南宋的历史背景(用投影打出)。
(三)诵读。
1、吟读:体会情味,入文入境阶段。
方式:教师范读,学生自由吟读,听朗读录音,个别吟读,学生老师评点,齐吟。
教师在学生读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吟读要求,然后进行细致的指导。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试读、听朗读录音、教师点评,强化吟读的要求,在学生训练的基础上进行点拨,学生掌握吟读的要领。
2、译读:理解内容,披文入情阶段。
这个环节接通了古典诗与现代诗,不仅让学生入情,并且觉得有趣味有挑战性,可以玩味;学生分组活动,全班交流,老师评价,突破难点。(学生改写完后用投影打出,供学生参考)。
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
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热血沸腾啊豪气如山。
曾记得瓜州渡痛击金兵,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
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
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
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
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
有谁能像孔明鞠躬尽瘁,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
3、背读:积累语言阶段。
为了便于找到背诵的规律,先思考讨论一个问题:这首诗被称为是陆游“一生感情(爱国)经历的艺术概括”,请找出诗歌中陆游的情感经历。(板书内容要点、作者感情线索)。
然后,自由背读,齐背。
4、说读:思考探究阶段。
(3)本诗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具体说说。(对比、用典。)。
学生自由提问,教师或者其他同学解答。
5、联读。
《书愤》所反应的陆游“壮志难酬,年华空老”的人生际遇,无疑是一种悲剧,但是这种悲剧是他个人的悲剧,还是整个南宋时代所有抗金爱国志士共同的悲剧?联系同时代其他诗人作品回答。
引导学生从学过的诗词中找出类似的诗句。(用投影打出)。
1、陆游的《诉衷情》: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2、辛弃疾《破阵子》: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这三位诗(词)人,他们的志向都是一致的,“天下事”也好,“功名”也好,指的都是收复中原的大计。而他们的遭遇也惊人的相似,陆游是“已先斑”“鬓先秋”、辛弃疾是“可怜白发生”、岳飞是“白首”。可见悲剧并不是陆游一个人的,报国无门、请缨无路、壮志难酬、年华空老是南宋所有有志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志士们共同的悲剧,甚至直到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以身殉国。他们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他们的悲怆是英雄们共同的悲怆,陆游终生没有解开的情结不是他个人的情结,而是所有南宋爱国志士们共同的情结。
(四)高考仿真练习。
1、陆游诗作的突出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本诗哪两句最能体现这个特点,试加以分析。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全诗共分两层,前四句是回顾往事,表现青壮年时期的抗敌豪情和战斗经历,后四句写不被重用的悲愤和壮心不已的感情。
b.第二联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值得纪念的往事,字句里充满了战斗的豪情,又含有激愤和辛酸。
c.“千载谁堪伯仲间”,既赞扬诸葛亮无人可及,又表现了渴望效法诸葛亮干一番“北定中原”的大业的愿望。
d.全诗感情沉郁,气韵雄厚,与李白诗风相近。
(五)知识积累:陆游的名句(用投影打出)。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冬夜读书示子聿》)。
3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临安春雨初霁》)。
(六)背诵默写检查:叫三位同学上黑板默写全诗,其他同学在下面默写。注意几个容易写错的字:“那”“洲”“渡”“斑”。
(七)课外写作:我心目中的陆游。
书愤陆游教案(实用21篇)篇十六
【原文】: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雪夜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阅读训练】:
一、
1.简要概括诗歌颔联描写的内容。(2分)。
2.“塞上长城”引用了南朝宋时名将檀道济的典故。皇帝要杀他,他说:“自毁汝万里长城。”“出师一表真名世”引用了三国时(人名)的典故。(1分)。
3.本诗围绕哪个字展开,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
1.了解诗人笔下的古人、古事、古迹是怎样的?(作者“怀”什么“古”)。
2.把握诗人态度,归结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作者在怀古中的态度、感情)。
3.运用什么手法来表现?(特别要注意分析典故)。
三、
2.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诗歌的倒装性)。
这里暗示了诗人什么样的愿望?
这里能体现陆游的抑郁、悲愤之情吗?
4.如何理解“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两句诗?
【参考答案】。
一、
1.宋金两国交兵的战争场面。
2.诸葛亮。
3.本诗围绕“愤”字展开,抒发了诗人无私报国但抑郁不得志的强烈愤慨。
二、
1、怀什么古——颔联既是叙事又是写景,概括了25年前的两次胜利的战斗(古事):瓜洲渡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充满豪情气势。尾联叙事抒情,写了诸葛亮(古人)在《出师表》中曾说过“北定中原兴复汉室”。
2、作者的情感态度:结合首联和颈联表达出作者渴望报国、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及自己壮志未酬,却年事已高的悲愤沉痛,尾联诗人以诸葛亮自况(同病相怜型)诸葛亮在《后出师表》曾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话,诗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敬仰诸葛、渴望建功立业之愿,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
3、艺术手法:这首诗对比手法的运用成功,富有表现力,如:昔年之壮举与今日之衰颓,“塞上长城”之理想与“世事多艰”之现实,诸葛亮之积极进取与南宋统治者之苟且偷安等对比。
三、
1.报国无门,功业无成对比。
2.欲图收复失地。
4.这是诗的表达方式,实际上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话,诗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由此可见,《书愤》的基调虽然是壮志未酬所带来的悲愤,然而并不绝望,其中还蕴藉着豪壮的感情。
书愤陆游教案(实用21篇)篇十七
本诗系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陆游时年六十有一,这分明是时不待我的年龄。
前四句概括了自己青壮年时期的豪情壮志和战斗生活情景,其中颔联撷取了两个最能体现“气如山”的画面来表现,不用一个动词,却境界全出,饱含着浓厚的边地气氛和高昂的战斗情绪。又妙在对仗工整,顿挫铿锵,且一气贯注,组接无痕,以其雄放豪迈的气势成为千古传诵的名联。
后四句抒发壮心未遂、时光虚掷、功业难成的悲愤之气,但悲愤而不感伤颓废。尾联以诸葛亮自比,不满和悲叹之情交织在—起,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再看尾联。亦用典明志。诸葛坚持北伐,虽“出师一表真名世”,但终归名满天宇,“千载谁堪伯仲间”。追慕先贤的业绩,表明自己的爱国热情至老不移,渴望效仿诸葛亮,施展抱负。
回看整首诗歌,可见句句是愤,字字是愤。以愤而为诗,诗便尽是愤。
书愤陆游教案(实用21篇)篇十八
诗的题目为“书愤”。“书”者,写也,记也。关于“愤”字,字典上面说得明白:因为对事情不满意而情绪激动。众所周知,情绪激动又可以细分为几种情形,高兴是情绪激动,生气也是情绪激动。纵观《书愤》全诗,陆游写的显然不是令人高兴的事情,也就是说,陆游写的是生气的事。
世事纷纭,不如意事常八九。每天都有让人生气的事情发生,每天都有人生气。高中教材收入一首关于生气的诗作,而且是距今八百多年前的一个人生气的事情,绝不是偶然的,这里面肯定大有深意。那么,是什么事情惹陆游生气?陆游生气的深层原因何在?陆游的这次生气值不值?有没有价值?通过陆游生气看出陆游是什么样的人?把这些问题搞清楚,也就读懂了这首诗,也就读懂了陆游。
从诗的字面意思看,比较明显的让陆游不满意的事情,一是: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这两句诗的意思非常耐人寻味:诗人回忆自己北望中原,立下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宏图大志,豪气如山,然而那时阅历浅薄,少不更事,根本不知道世事艰难。言外之意:青年时期的理想根本没有实现。这表面上是在生自己的气,恨自己能力不济,没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但是仔细体会就会发现,自己理想没能实现的真正原因,其实是“世事艰”。二是: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读懂这两句,须先弄明白“塞上长城”何意。据《南史·檀道济传》载,宋文帝要杀名将檀道济,檀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此后,“塞上长城”常常被用来比喻有能力镇守边疆的将领。很显然,陆游觉得自己也可以是“塞上长城”,曾经具备镇守边疆的能力,但是可惜现在衰鬓斑白,功业未成,人已老去,内心无限悲凉。说白了,收复失地报效祖国的壮志没能实现,自己很不满意。以上两件事情诗作中有直接的描述,不难理解。
还有两件事情其实也是抒发不满之情的,但是由于写法比较隐晦,所以不太好懂。一是: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这两句诗由于全用名词,并且直接衔接,不用任何过渡性词语,意象两两相合,简洁而富有气势,画面感很强。这两句诗其实是写了两次战斗或者战役:瓜洲渡击退金军,大散关收复失地。楼船夜雪是水路作战,铁马秋风是陆路厮杀。写了两次宋军获得胜利的战斗,按理说是令人高兴的事情。但是由于局部的辉煌无法遮掩全局的颓势,虽然军民有力量保卫自己的国土,但是小朝廷无心与金军抗战,所以只落得“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悲叹。作者内心真实的想法其实是:我们其实是有能力战胜金军的,没能收复失地,主要是因为朝廷里的主政者根本就不想收复。由于涉及对最高统治者的批评,说得直白可能招致杀身之祸灭门之灾,所以不得不用了曲笔。也就是说,作者是故意用了不太好懂的方式进行表达的。这两句诗其实表达了对南宋朝廷的强烈不满。最后两句: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表面看是对诸葛亮的夸奖和羡慕,但是深层的意思却隐含在“千载谁堪伯仲间”中,谁能够和诸葛亮相比呢?诸葛亮建立了那么辉煌的不世功勋,那是因为诸葛亮遇到了刘备那样赏识自己重用自己的明主,刘备重用诸葛亮,诸葛亮才创造了丰功伟绩。而我呢?朝廷不赏识不重用我,我即使有诸葛亮那样的雄才大略也是枉然啊。所以这两句诗表达的依然是对朝廷的不满之情。之所以用隐晦手法,也是为避免祸患不得不如此吧。
陆游早年始终坚持抗金,在仕途上屡受当权派排斥打击,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写作此诗时已经六十二岁,此诗手法运用娴熟,风格沉郁悲怆,笔力老辣,感染力极强,作者那种强烈悲壮的爱国热情,穿越八百年的时空,依然能够直抵我们的心灵,撞击我们心中最柔软的部分,引起我们强烈的共鸣,使我们热血沸腾。这,也许正是优秀作品的魅力所在。
书愤陆游教案(实用21篇)篇十九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译文:
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
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
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
热血沸腾啊怨气如山。
曾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
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
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
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
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
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
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
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
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
《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
有谁能像诸葛孔明那样鞠躬尽瘁,
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
赏析。
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陆游时年六十有二,这分明是时不待我的年龄,然而诗人被黜,只能赋闲在乡,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报国欲死无战场”,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而“书生无地效孤忠”,于是,诗人郁愤之情便喷薄而出。“书愤”者,抒发胸中郁愤之情也。
“楼船”二句,写宋兵在东南和西北抗击金兵进犯事,也概括诗人过去游踪所至。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十一月,金主完颜亮南侵,宋军在瓜洲一带拒守,后金兵溃退。上句指此。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陆游正在南郑参加王炎军幕事,诗人与王炎积极筹划进兵长安,曾强渡渭水,与金兵在大散关发生遭遇战。下句指此。这两句概括的辉煌的过去恰与“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眼前形成鲜明对比。“良时恐作他年恨,大散关头又一秋。”想今日恢复中原之机不再,诗人之心何啻于泣血?从诗艺角度看,这两句诗也足见陆游浩荡诗才。“楼船”(雄伟的战舰)与“夜雪”,“铁马”与“秋风”,意象两两相合,便有两幅开阔、壮盛的战场画卷。意象选取甚为干净、典型。
“塞上长城”句,诗人用典明志。南朝时刘宋名将檀道济曾自称为“万里长城”。皇帝要杀他,他说:“自毁汝万里长城。”陆游以此自许,可见其少时之磅礴大气,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然而,如今呢?诗人壮志未酬的苦闷全悬于一个“空”字。大志落空,奋斗落空,一切落空,而揽镜自照,却是衰鬓先斑,皓首皤皤!两相比照,何等悲怆?再想,这一结局,非我不尽志所致,非我不尽力所致,而是小人误我,世事磨我!我有心,天不予。悲怆便为郁愤。
再看尾联。亦用典明志。诸葛坚持北伐,虽“出师未捷身先死”,但终归名满天宇,“长使英雄泪满襟”。千载而下,有谁可与相提并论呢?很明显,诗人用典意在贬斥那朝野上下主降的碌碌小人,表明自己恢复中原之志亦将“名世”。诗人在现实里找不到安慰,便只好将渴求慰藉的灵魂放到未来,这自然是无奈之举。而诗人一腔郁愤也就只好倾泄于这无奈了。通过诸葛亮的典故,追慕先闲的业绩,表明自己的爱国热情至老不移,渴望效法诸葛亮,施展抱负。回看整首诗歌,可见句句是愤,字字是愤。以愤而为诗,诗便尽是愤。
诗的前四句是回顾往事。“早岁”句指隆兴元年(1163)他三十九岁在镇江府任通判和乾道八年(1172)他四十八岁在南郑任王炎幕僚事。当时他亲临抗金战争的第一线,北望中原,收复故土的豪情壮志,坚定如山。以下两句分叙两次值得纪念的经历:隆兴元年,主张抗金的张浚以右丞相都督江淮诸路军马,楼船横江,往来于建康、镇江之间,军容甚壮。诗人满怀着收复故土的胜利希望,“气如山”三字描写出他当年的激奋心情。但不久,张浚军在符离大败,狼狈南撤,次年被罢免。诗人的愿望成了泡影。追忆往事,怎不令人叹惋!另一次使诗人不胜感慨的是乾道八年事。王炎当时以枢密使出任四川宣抚使,积极擘画进兵关中恢复中原的军事部署。陆游在军中时,曾有一次在夜间骑马过渭水,后来追忆此事,写下了“念昔少年时,从戎何壮哉!独骑洮河马,涉渭夜衔枚”(《岁暮风雨》)的诗句。他曾几次亲临大散关前线,后来也有“我曾从戎清渭侧,散关嵯峨下临贼。铁衣上马蹴坚冰,有时三日不火食”(《江北庄取米到作饭香甚有感》)的诗句,追写这段战斗生活。当时北望中原,也是浩气如山的。但是这年九月,王炎被调回临安,他的宣抚使府中幕僚也随之星散,北征又一次成了泡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这十四字中包含着多么丰富的愤激和辛酸的感情啊!
岁月不居,壮岁已逝,志未酬而鬓先斑,这在赤心为国的诗人是日夜为之痛心疾首的。陆游不但是诗人,他还是以战略家自负的。可惜毕生未能一层长材。“切勿轻书生,上马能击贼”(《太息》);“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夜读兵书》)是他念念不忘的心愿。自许为“塞上长城”,是他毕生的抱负。“塞上长城”,典出《南史·檀道济传》,南朝宋文帝杀大将檀道济,檀在临死前投愤怒叱:“乃坏汝万里长城!”陆游虽然没有如檀道济的被冤杀,但因主张抗金,多年被贬,“长城”只能是空自期许。这种怅惘是和一般文士的怀才不遇之感大有区别的。
但老骥伏枥,陆游的壮心不死,他仍渴望效法诸葛亮的“鞠躬尽瘁”,干一番与伊、吕相伯仲的报国大业。这种志愿至老不移,甚至开禧二年(1206)他已是八十二岁的高龄时,当韩佗胄起兵抗金,“耄年肝胆尚轮囷”(《观邸报感怀》),他还跃跃欲试。
《书愤》是陆游的七律名篇之一,全诗感情沉郁,气韵浑厚,显然得力于杜甫。中两联属对工稳,尤以颔联“楼船”、“铁马”两句,雄放豪迈,为人们广泛传诵。这样的诗句出自他亲身的'经历,饱含着他的政治生活感受,是那些逞才摛藻的作品所无法比拟的。
《书愤》两首诗为陆游在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所写,此时他已是61岁的老人。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在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赋闲了5年,直到这一年春天,又被起用,任命为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这两首七律即写于此时。
《书愤》——前四句是回顾往事,首联塑造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那时他有满腔的爱国热忱,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遥望着北方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带,胸中的愤恨郁积如山。接着将恢复之志具体化,瓜洲渡江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但“塞上长城”只能是空自期许,壮志未酬,鬓发先斑。《出师表》名传于世,千百年来又有谁能与诸葛亮相比!尾联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自己也会效法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报国之志至死不移。
山河自古有乖分,京洛腥膻实未闻。
剧盗曾从宗父命,遗民犹望岳家军。
上天悔祸终平虏,公道何人肯散群?
白首自知疏报国,尚凭精意祝炉熏。
清汴逶迤贯旧京,宫墙春草几番生。
剖心莫写孤臣愤,抉眼终看此虏平。
天地固将容小丑,犬羊自惯渎齐盟。
蓬窗老抱横行路,未敢随人说弭兵。
白发萧萧卧泽中,秪凭天地鉴孤忠。
厄穷苏武餐毡久,忧愤张巡嚼齿空。
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镜里流年两鬓残,寸心自许尚如丹。
衰迟罢试戎衣窄,悲愤犹争宝剑寒。
远戍十年临的博,壮图万里战皋兰。
关河自古无穷事,谁料如今袖手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书愤陆游教案(实用21篇)篇二十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解读一。
“楼船”二句,写宋兵在东南和西北抗击金兵进犯事,也概括诗人过去游踪所至。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十一月,金主完颜亮南侵,宋军在瓜洲一带拒守,后金兵溃退。上句指此。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陆游正在南郑参加王炎军幕事,诗人与王炎积极筹划进兵长安,曾强渡渭水,与金兵在大散关发生遭遇战。下句指此。这两句概括的辉煌的过去恰与“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眼前形成鲜明对比。“良时恐作他年恨,大散关头又一秋。”想今日恢复中原之机不再,诗人之心何啻于泣血?从诗艺角度看,这两句诗也足见陆游浩荡诗才。“楼船”(雄伟的战舰)与“夜雪”,“铁马”与“秋风”,意象两两相合,便有两幅开阔、壮盛的战场画卷。意象选取甚为干净、典型。
“塞上长城”句,诗人用典明志。南朝时刘宋名将檀道济曾自称为“万里长城”。皇帝要杀他,他说:“自毁汝万里长城。”陆游以此自许,可见其少时之磅礴大气,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然而,如今呢?诗人壮志未酬的苦闷全悬于一个“空”字。大志落空,奋斗落空,一切落空,而揽镜自照,却是衰鬓先斑,皓首皤皤!两相比照,何等悲怆?再想,这一结局,非我不尽志所致,非我不尽力所致,而是小人误我,世事磨我!我有心,天不予。悲怆便为郁愤。
再看尾联。亦用典明志。诸葛坚持北伐,虽“出师未捷身先死”,但终归名满天宇,“长使英雄泪满襟”。千载而下,有谁可与相提并论呢?很明显,诗人用典意在贬斥那朝野上下主降的碌碌小人,表明自己恢复中原之志亦将“名世”。诗人在现实里找不到安慰,便只好将渴求慰藉的灵魂放到未来,这自然是无奈之举。而诗人一腔郁愤也就只好倾泄于这无奈了。通过诸葛亮的典故,追慕先闲的业绩,表明自己的爱国热情至老不移,渴望效法诸葛亮,施展抱负。回看整首诗歌,可见句句是愤,字字是愤。以愤而为诗,诗便尽是愤。
诗的前四句是回顾往事。“早岁”句指隆兴元年(1163)他三十九岁在镇江府任通判和乾道八年(1172)他四十八岁在南郑任王炎幕僚事。当时他亲临抗金战争的第一线,北望中原,收复故土的豪情壮志,坚定如山。以下两句分叙两次值得纪念的经历:隆兴元年,主张抗金的张浚以右丞相都督江淮诸路军马,楼船横江,往来于建康、镇江之间,军容甚壮。诗人满怀着收复故土的胜利希望,“气如山”三字描写出他当年的激奋心情。但不久,张浚军在符离大败,狼狈南撤,次年被罢免。诗人的愿望成了泡影。追忆往事,怎不令人叹惋!另一次使诗人不胜感慨的是乾道八年事。王炎当时以枢密使出任四川宣抚使,积极擘画进兵关中恢复中原的军事部署。陆游在军中时,曾有一次在夜间骑马过渭水,后来追忆此事,写下了“念昔少年时,从戎何壮哉!独骑洮河马,涉渭夜衔枚”(《岁暮风雨》)的诗句。他曾几次亲临大散关前线,后来也有“我曾从戎清渭侧,散关嵯峨下临贼。铁衣上马蹴坚冰,有时三日不火食”(《江北庄取米到作饭香甚有感》)的诗句,追写这段战斗生活。当时北望中原,也是浩气如山的。但是这年九月,王炎被调回临安,他的宣抚使府中幕僚也随之星散,北征又一次成了泡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这十四字中包含着多么丰富的愤激和辛酸的感情啊!
岁月不居,壮岁已逝,志未酬而鬓先斑,这在赤心为国的诗人是日夜为之痛心疾首的。陆游不但是诗人,他还是以战略家自负的。可惜毕生未能一层长材。“切勿轻书生,上马能击贼”(《太息》);“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夜读兵书》)是他念念不忘的心愿。自许为“塞上长城”,是他毕生的抱负。“塞上长城”,典出《南史·檀道济传》,南朝宋文帝杀大将檀道济,檀在临死前投愤怒叱:“乃坏汝万里长城!”陆游虽然没有如檀道济的被冤杀,但因主张抗金,多年被贬,“长城”只能是空自期许。这种怅惘是和一般文士的怀才不遇之感大有区别的。但老骥伏枥,陆游的壮心不死,他仍渴望效法诸葛亮的“鞠躬尽瘁”,干一番与伊、吕相伯仲的报国大业。这种志愿至老不移,甚至开禧二年(1206)他已是八十二岁的高龄时,当韩佗胄起兵抗金,“耄年肝胆尚轮囷”(《观邸报感怀》),他还跃跃欲试。
《书愤》是陆游的七律名篇之一,全诗感情沉郁,气韵浑厚,显然得力于杜甫。中两联属对工稳,尤以颔联“楼船”、“铁马”两句,雄放豪迈,为人们广泛传诵。这样的诗句出自他亲身的经历,饱含着他的政治生活感受,是那些逞才摛藻的作品所无法比拟的。
《书愤》——前四句是回顾往事,首联塑造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那时他有满腔的爱国热忱,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遥望着北方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带,胸中的愤恨郁积如山。接着将恢复之志具体化,瓜洲渡江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但“塞上长城”只能是空自期许,壮志未酬,鬓发先斑。《出师表》名传于世,千百年来又有谁能与诸葛亮相比!尾联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自己也会效法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报国之志至死不移。
解读二。
全诗紧扣住一“愤”字,可分为两部分。前半叙述早年决心收复失地的壮志雄心,后半感叹时不再来,壮志难酬。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当时他亲临抗金战争的第一线,北望中原,收复故土的`豪情壮志,坚定如山。当英雄无用武之地时,他会回到金戈铁马的记忆里去的。想当年,诗人北望中原,收复失地的壮心豪气,有如山涌,大有气魄。诗人未曾想过杀敌报国之路竟会如此艰难。以为“我本无私,倾力报国,那么国必成全于我,孰料竟有奸人作梗、破坏以至于屡遭罢黜?”诗人开篇一自问,问出几多郁愤。
“楼船”二句,写宋兵在东南和西北抗击金兵进犯事,也概括诗人过去游踪所至——作者三十七岁在镇江府任通判和乾道八年他四十八岁在南郑任王炎幕僚。陆游在军中时,曾有一次在夜间骑马过渭水,后来追忆此事,写下了“念昔少年时,从戎何壮哉!独骑洮河马,涉渭夜衔枚”(《岁暮风雨》)的诗句。他曾几次亲临大散关前线,后来也有“我曾从戎清渭侧,散关嵯峨下临贼。铁衣上马蹴坚冰,有时三日不火食”(《江北庄取米到作饭香甚有感》)的诗句,追写这段战斗生活。当时北望中原,也是浩气如山的。但是这年九月,王炎被调回临安,他的宣抚使府中幕僚也随之星散,北征又一次成了泡影。这两句概括的辉煌的过去恰与“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眼前形成鲜明对比。“良时恐作他年恨,大散关头又一秋。”想今日恢复中原之机不再,诗人之心如泣血。从诗艺角度看,这两句诗也足见陆游浩荡诗才。“楼船”与“夜雪”,“铁马”与“秋风”,意象两两相合,便有两幅开阔、壮盛的战场画卷。意象选取甚为干净、典型。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岁月不居,壮岁已逝,志未酬而鬓先斑,这在赤心为国的诗人是日夜为之痛心疾首的。陆游不但是诗人,他还是以战略家自负的。可惜毕生未能一层长材。“切勿轻书生,上马能击贼”(《太息》)、“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夜读兵书》)是他念念不忘的心愿。“塞上长城”句,诗人用刘宋名将檀道济典明志。以此自许,可见其少时之磅礴大气,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然而,如今诗人壮志未酬的苦闷全悬于一个“空”字。大志落空,奋斗落空,一切落空,而揽镜自照,却是衰鬓先斑,皓首皤皤。两相比照,满是悲怆。这一结局,非诗人不尽志所致,非诗人不尽力所致,而是小人误人,世事磨人。作者有心而天不予。悲怆便为郁愤。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尾联亦用典明志。诸葛坚持北伐,虽“出师一表真名世”,但终归名满天宇,“千载谁堪伯仲间”。千载而下,无人可与相提并论。很明显,诗人用典意在贬斥那朝野上下主降的碌碌小人,表明自己恢复中原之志亦将“名世”。诗人在现实里找不到安慰,便只好将渴求慰藉的灵魂放到未来,这自然是无奈之举。而诗人一腔郁愤也就只好倾泄于这无奈了。通过诸葛亮的典故,追慕先贤的业绩,表明自己的爱国热情至老不移,渴望效法诸葛亮,施展抱负。回看整首诗歌,可见句句是愤,字字是愤。以愤而为诗,诗便尽是愤。
《书愤》是陆游的七律名篇之一,全诗感情沉郁,气韵浑厚,显然得力于杜甫。中两联属对工稳,尤以颔联“楼船”、“铁马”两句,雄放豪迈,为人们广泛传诵。这样的诗句出自他亲身的经历,饱含着他的政治生活感受,是那些逞才摛藻的作品所无法比拟的。
书愤陆游教案(实用21篇)篇二十一
教学目的:
1、理解南宋陆游等爱国志士壮志难酬、年华空老、有心报国、无路请缨的悲愤情怀;。
2、以《书愤》这首诗观照整个南宋时代相类主题的诗词;。
3、学习知人论世、相互联系的诗歌鉴赏方法。
教学重点:
1、《书愤》主旨的理解及表现手法的运用;。
2、知人论世、相互联系的诗歌鉴赏方法指导。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陆游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因受家庭熏陶,自幼读书学剑,发愤报国。终生以抗金报国为志,表现了高度的爱国热情。诗词散文都有创作,其中诗歌成就最高。现存诗作9300多首,是存诗最多的古代诗人。
二、导入课文。
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陆游诗词,其中词作《钗头凤》和诗作《示儿》最能反映陆游一生的际遇。陆游一生有两个始终没有解开的情结。其一就是《钗头凤》所书写的他与表妹唐婉的爱情悲剧。两人倾心相爱,却被其母生生拆散,这成为陆游一生刻骨铭心挥之不去的痛楚,直到七十五岁高龄、唐婉离开人世四十多年以后,他重游沈园,依然写下了“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的深情诗句。其二就是《示儿》所书写的“北定中原”这件让他终生魂牵梦绕以至死不瞑目的大事。终其一生,壮志不能实现其万一,心中情怀,《书愤》就是最好的见证。
三、朗读课文。
1、学生试读,教师指导朗读。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的“那”读上声调,“那知”重读。“中原北望气如山”中“山”读升调,读出高山巍巍耸立之势。“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语速稍快,语调激昂,显其豪壮。“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句中“空”要重读,“已先斑”处读降调,整句语调低沉,显其沉郁。“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中“真名世”“谁堪”重读,结句降调。
老师范读,学生再读,朗读是体味诗歌情味的重要一环,不可忽视。
四、课文内容理解。
1、借助资料上的课文词句疏通,学生自学。请学生朗读课文词句理解,学生质疑。
探讨:理解成“气愤堆积如山”只是就这一单个句子的理解,加上“北望被金兵占领的大好河山”,所以“心中的气愤堆积如山”,这样的理解孤立地来看,似乎很有道理。但是联系上下句,它却是说不通的。承上理解,“早岁哪知世事艰”也就是青壮年时期少不更事,根本不知道收复中原这件事竟是这样艰难,所以诗人北望中原,立下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宏图大志,豪气如山;承下句理解,“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书写的正是早年宋军在瓜洲渡和大散关与金兵作战,宋军大败金兵、收复失地、大获全胜令人鼓舞的两大战事,而作者也曾在此两地亲上前线,勘查地形,刺探敌情,所以后两句是“气如山”的具体表现,将报国愿望和为之付出的努力渲染得更为具体、鲜明,故“气如山”作“豪气如山”理解更佳。诗人的报国壮志如山一样雄壮,如山一样坚定,如山一样不可动摇。
颔联“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有些奇特,此联不用动词,不用虚词,只用六个名词组接,采用蒙太奇手法构成一幅堂堂正正、浩浩荡荡的军容画面,形象飞动、画面壮阔。这种表现手法,在他之前极其少见,在他之后就较为常见了,如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也同样以几个名词组成而不着虚字。
五、诗中问题探讨。
1、诗题为《书愤》,就全诗来看作者因何事而“愤”,作者“愤”的根源又是什么?
探讨:
所愤之一乃“世事艰”。艰者,难也。“世事”也即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的事业,它究竟有多难?只举同时代抗金英雄岳飞的遭遇可见一斑。抗金名将抱定“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壮志,杀得金兵闻风丧胆、节节败退,直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可就是这样一位抗金骨干,却正因为此被汉奸秦桧等民族败类以“莫须有”之罪诬害而死,年仅三十八岁。报国不仅无功,而且有罪,竟至死罪,这难度似乎难于上青天了。
所愤之二乃“塞上长城空自许”之“空自许”。所谓“塞上长城”是指自己年青时以捍卫祖国、扬威边疆的名将期待自己,认为自己就像万里长城一样,可以抵挡千军万马。可是就诗人的经历来看,年青时参加进士考试因位于秦桧的孙子秦埙之前而被出名,入仕以后多次因力主抗金而被罢官,可谓壮志难酬、请缨无路。着一“空”字,沉痛之极。
所愤之三乃“镜中衰鬓已先斑”。早年豪气如山,以“塞上长城”自许,如今已两鬓斑白,祖国山河依然破碎,广大人民依然受难,自己却岁月蹉跎,年华空老,壮志难伸。着一“已”字,悲凉之至。
所愤之四乃“千载谁堪伯仲间”。诸葛亮一生以北伐中原、恢复汉室、统一中国为其终身大业。他在《出师表》中写道:“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这话正说出了陆游的心事。有谁比得上写作《出师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呢?言外之意是南宋朝廷畏敌如虎、苟且偷安,没有一个像诸葛亮这样的人物来“奖帅三军,北定中原”,收复大业,无人领军。
这四愤——愤报国有“罪”、愤壮志难酬、愤年华空老、愤无人领军,四“愤”的根源,其实全在于南宋朝廷“主和派”。因为他们是阻挠抗金救国的绊脚石,是绞杀爱国力量的刽子手。作者的“愤”中含“恨”,“愤”中含“悲”,“愤”而生“凉”,“愤”而生“叹”,从而形成了本诗沉郁豪雄的风格。
2、本诗主要表现手法。
(2)借古讽今:诗中对诸葛亮的高度颂扬,实则是对南宋朝廷苟且偷安、偏安江南的愤恨。颂古在于非今,落笔千载以上,旨在千载以下。
小结:以上是对本诗主题和表现手法的'探讨。诗歌主题和表现手法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学生只有不断积累每一首诗词主题和手法,才能积少成多,逐渐开阔视野,形成深厚的诗歌鉴赏悟性和稳定的诗歌鉴赏能力。
3、学生自由诵读全诗,要求当堂背诵。
六、拓展思考:《书愤》所反应的陆游“壮志难酬,年华空老”的人生际遇,无疑是一种悲剧,但是这种悲剧是他个人的悲剧,还是整个南宋时代所有抗金爱国志士共同的悲剧?联系同时代其他诗人词人的作品回答。
引导学生抓本诗中“镜中衰鬓已先斑”句的“衰鬓”“先斑”也即两鬓斑白,借此抓住“白发”这一意象,引导学生从学过的诗词中找出类似的诗句。
1、陆游的《诉衷情》: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2、辛弃疾《破阵子》: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这三位诗(词)人,他们的志向都是一致的,陆游是“中原北望”“心在天山”、辛弃疾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岳飞是“为功名”。“天下事”也好,“功名”也好,指的都是收复中原的大计。而他们的遭遇也惊人的相似,陆游是“已先斑”“鬓先秋”、辛弃疾是“可怜白发生”、岳飞是“白首”。可见悲剧并不是陆游一个人的,报国无门、请缨无路、壮志难酬、年华空老是南宋所有有志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志士们共同的悲剧,甚至直至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以身殉国。他们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他们的悲怆是英雄们共同的悲怆,陆游终生没有解开的情结不是他个人的情结,而是所有南宋爱国志士们共同的情结。
由这些诗词,我们可以总结出鉴赏诗词的两个非常有效的方法,那就是“知人论世”和“相互联系”。所谓“知人”,就是要了解诗(词)人平生的思想、抱负和经历;所谓“论世”就是要了解诗(词)人生活的时代。陆游一生的抱负就是“北定中原”,而他生活的时代却是主和派把持朝政的南宋,因此他所遭受的际遇只能是壮志难伸、年华空老、岁月蹉跎。因此,只要读《书愤》这一首诗,几乎可以带动他所有这一类的诗或词,比如他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夜游宫雪晓清笳乱起》《秋波媚秋到边城角声哀》等等,书写的无不是相同的主题。掌握了“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在做诗歌鉴赏题时可以举一反三。
还有一个方法就是“相互联系”,古人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鉴赏诗歌时,我们也可以借一借“他山之石”。比如我们刚才鉴赏《书愤》,就借了辛弃疾的《破阵子》、岳飞的《小重山》等等,这样可以有效地以旧知理解新知、以新知深化旧知,触类旁通、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