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始实施一个项目或解决一个难题之前,我们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实施方案,以确保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实施方案的设计和执行需要参考一些成功的经验和最佳实践。
小学学生礼仪教育实施方案(实用15篇)篇一
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普法教育,加强学生的法律启蒙和法律常识教育,培养他们是非分辨能力、自我保护意识和守法观念;加强学生法律基础理论教育,“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牢固树立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增强法制观念。逐步提高青少年整体法律素质,培养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设立普法教育活动办公室,xx任办公室主任,xx、xx任办公室成员,具体负责相关任务的.落实布置和活动安排。
本次活动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准备阶段(xx年12月——xx年1月)
按照上级安排,建立学校普法教育()活动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研究学校宣传教育活动初步设想。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中关工委〔xx〕5号文件和活动《指导手册》以及平关工委〔xx〕1号文件制定活动计划和实施方案。
(二)实施阶段(xx年2月——xx年3月)
1.举行普法教育启动仪式
计划在四月份举行学校普法教育启动仪式,邀请法制副校长来校报告。
2.组织参加法制教育培训
邀请市青少年普法教育宣讲团挂钩成员来校,给全体教职工开展法制教育培训。
3.组织开展主题宣讲活动
邀请市“青少年普法教育宣讲团”来校开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为主题的普法宣讲活动;邀请辖区民警来校开展青少年知法守法教育。
4.组织观看普法影视教材
组织学生观看dvd(专家讲座)光盘和普法教育动画片等普法影视教材。
5.开展普法教育宣传
利用现有的黑板报、宣传栏、学生网络博客等传统宣传渠道,以“关爱明天·普法先行”为主题,宣传相关法律知识和普法教育活动的目的意义。
6.组织开展专题读书活动
使用好《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读本》小学高年级版和低年级版,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开展普法教育专题读书活动,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基础法律知识。
7.组织开展体验教育活动
在掌握基础法律常识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开展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摄影比赛、模拟法庭、辩论会、书画比赛等多种形式体验教育活动。
8.组织开展青少年法律知识竞赛活动
根据普法教育活动的实际情况和参加普法活动学生的法律常识掌握情况,组织学生参加由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办公室统一开展的青少年法律知识竞赛活动,努力巩固和提高普法成果。
具体活动安排:
时间
活动内容
参加对象
负责部门
1
xx年4月
活动启动仪式暨主题大队活动
全体学生
校长室
2
xx年5月
开展主题宣讲活动
全体学生
校长室
3
xx年5月
演讲赛、模拟法庭、
全体学生
大队部
4
xx年6月
读法律读本
全体学生
各中队
5
xx年7、8月
暑期宣传活动
全体学生
各中队
6
xx年9月
青少年法制教育报告
全体学生
大队部
7
xx年9月
观看法制教育影视片
全体学生
大队部
8
xx年10月
征文比赛、队报比赛
部分学生
大队部
9
xx年11月
知识竞赛
全体学生
大队部
(三)评比、表彰阶段(xx年3月)
评选推荐在活动中表现优秀的个人,并择优向上级部门推荐上报。
(四)总结阶段(xx年4月)
对普法教育活动的各项工作进行总结,完善有关()制度,不断健全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的长效机制。
学校将加强领导,深入实施“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各项活动,以丰富的实践体验活动来推进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和了解,突出重点,加大宣传力度,确保活动收到实效,让学生从小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
小学学生礼仪教育实施方案(实用15篇)篇二
一、前言:
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
在新的学年里,我们将把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作为学校进行德育建设的有力切入点,以市局提出的“习惯养成双十条”为主要内容,从细节抓起,从现在做起,扎实有效地进行学生文明习惯养成教育。
1、什么是习惯?
习惯不是一般的行为,而是一种定型性行为。是经过反复训练而养成的语言、行为、思维等生活方式,它是人们头脑中所建立起来的一系列条件反射从心理上来说,行为一旦变成了习惯,就会成为人的一种需要。当你再遇到这类情景的时候,不用过脑子就会这样做。如果不这样做,就会觉得很别扭。这说明行为已经具有了相对的稳定性,具有了自动化的作用。它不需要人们去监督、提醒,也不需要自己的意志去努力,是一种省时省力的自然动作,也就是平常说的“习惯成自然”。如:早晨起床你要刷牙,这种刷牙的动作只能行为,不能叫习惯。如果你起床后连想都不想,就自动拿起牙刷去刷牙,如果不刷牙就觉得嘴里特别扭,这种刷牙就变成了习惯。
2、培养好习惯的关键期:幼儿园和小学阶段。
成自然。”从小养成良好习惯,优良素质便犹如天性一样坚不可摧。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曾说过,成功教育从习惯养成开始。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习惯是一个人存放在神经系统的资本,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养成一种坏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清它的债务。蔡元培先生也曾说过:“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则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是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美国著名哲学家罗索曾经说过:“人生幸福在于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而培养健康人格应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小学生是养成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就要以多种有效的方式来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主要包含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两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提出十项要求,简称“习惯养成双十条”,具体内容如下:
(一)宣传发动阶段(9月15日-9月30日):
1、召开全体教师会。由校长作报告,提高教师认识,在思想上统一。
2、召开学生动员会。学习市局提出的“习惯养成双十条”、《小学生守则》。
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能背诵双十条内容,初步制定各班要达到的目标。
3、初步制定实施方案。学校在广泛征求全体师生合理化建议的基础上初步。
制定本校的实施方案。实施方案要针对市局提出的“习惯养成双十条”,每一条都要列出具体可行的内容,目标操作性要强。
5、发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让家长了解学生养成教育的内容,在认识上与。
教师保持一致,并与学校做好配合,以取得教育学生的最佳效果。
小学学生礼仪教育实施方案(实用15篇)篇三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等文件的精神,结合学校“德润人生,鼓乐童年”教育要求,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进一步加强我校的文明礼仪教育,提升学生的文明素质,切实加强学生的礼仪教育、理想情操教育、培养学生从一点一滴做起,使自己日渐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不断增强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扎实性,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从学生的一言一行的小事抓起,突出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切实提高小学生文明礼仪素质,提升官河小学师生的文明形象,建设和谐团结向上的人文环境。决定在我校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人无礼而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家无礼则不兴,国无礼则不宁”。礼仪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和文明水准的标志,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我国素以礼仪之邦、文明古国著称于世,良好的礼仪修养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力提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重视和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已成为学校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小学生代表着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对他们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是社会的需要,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少若成天性,习惯成自然”,从小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对其今后的学习和整个人生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尤其对学生的个性、社会性及道德品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科学规划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寓教于乐,增强文明礼仪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坚持知行统一。在教育学生学习文明礼仪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不断体验和感悟,并主动践行,把文明礼仪要求内化为个人修养和行为习惯。
(三)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文明礼仪教育,不仅需要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努力,同时还需要社会和家庭等各方面力量的协同配合,形成合力和良好氛围,实现教育的最佳效果。
(四)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遵循儿童心理年龄特点,有计划地、持续地开展文明礼仪教育,认真落实各项活动,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1.让学生知道中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礼仪文化源远流长。懂得文明礼仪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人们完善自我、与人交往的行为规范与准则,是当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2.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内容,掌握基本的谈吐、举止、服饰等个人礼仪,以及在家庭、校园、公共场所等社会生活领域的交往礼仪。
3.树立文明礼貌行为榜样,全面提升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营造一个积极向上、文明礼貌的`校园文化氛围,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
4.与社会和家庭等各方面的力量协同配合,共同开展各项文明礼仪活动,在学习、生活实践中初步养成讲文明、讲卫生、讲秩序、讲公德的良好行为习惯,努力争做优雅大方、豁达乐观、明礼诚信的合格公民。
(一)领导小组
组长:王秀萍
副组长:杨帆、闫军、顾远波
组员:祁宏波、张彬、赵统伟、各科室负责人、各年级主任
(二)工作小组
组长:杨帆
组员:张彬、卢涛、顾光辰、张文祚、韩善利、徐大治、吴明业及全体班主任
以《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为目的,以“文明礼仪伴我行”为主题开展活动,以教师、家长在平时言行的示范作用为先导,立足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际,在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借鉴国外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注重当代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实践创新,重点开展仪表之礼、餐饮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仪式之礼等八大基本文明礼仪规范养成教育。
1.仪表之礼:在表情状态、身体姿态、面容发型、穿着打扮等方面讲究文明礼仪,做到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
2.餐饮之礼:在家庭日常就餐、公共场所用餐、社会交往聚餐等方面讲究文明礼仪,做到讲究卫生、爱惜粮食、节俭用餐、食相文雅。
3.言谈之礼:在日常言语交谈、正式场合交流等方面讲究文明礼仪,做到用语文明、心平气和、耐心倾听、诚恳友善。
4.待人之礼:在日常生活、特定场合交往等方面讲究文明礼仪,做到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宽容礼让、诚信待人。
5.行走之礼:在徒步行走、乘用交通工具等方面讲究文明礼仪,做到遵守交规、礼让三先、扶老助弱、主动让座。
6.观赏之礼:在观看文艺表演和体育比赛等场合讲究文明礼仪,做到遵守秩序、爱护环境、专心欣赏、礼貌喝彩。
7.游览之礼:在外出旅游、参观时讲究文明礼仪,做到善待景观、爱护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
8.仪式之礼:在参加升国旗、入队、入团、毕业、传统民俗等仪式活动时讲究文明礼仪,做到按规行礼、心存敬畏、严肃庄重、尊重礼俗。
礼仪是律己敬人的行为规范。学校要运用养成教育、主题活动、道德实践等多种形式,引导未成年人在学校、家庭、社会参与针对性、实效性强的教育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礼仪、知礼仪、行礼仪,把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贯穿于学习生活全过程,使青少年成为道德高尚、富有理想、文明有礼、快乐健康、全面发展的新一代。
(一)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全面了解文明礼仪。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课程中涉及文明礼仪的内容要重点讲述。语文、艺术、体育等其他课程要根据本学科的特点,适时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二)通过学校日常管理强化学生文明礼仪意识。根据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的要求,结合学校日常管理,与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相结合。将文明礼仪教育纳入到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之中,落实到日常言谈举止中,落实到文明有礼的习惯养成中,强化细节,从小处入手,在日常生活中形成学礼仪、知礼仪、用礼仪的良好风尚。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注重文明礼仪,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三)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文明礼仪氛围。充分发挥少先队团体组织的作用,不断开辟和拓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的空间,开展形式多样的以文明礼仪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抓住重要节日、重大活动、校园典礼等契机,利用黑板报、宣传橱窗、红领巾广播站、校园网站等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与仪式教育相结合。以7岁、10岁为重要节点,分别组织举行寓意深刻、庄重简朴的入学仪式、成长仪式,以此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强化文明礼仪素养。通过举行入学仪式,重点让刚入学的小学生感受学习乐趣、接触校园生活、感知礼仪规范。通过举行成长仪式,重点让小学三到四年级的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分享,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
(四)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践行文明礼仪。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创新载体,结合公益劳动、社区服务、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敬老院、核电站、旅游景点等场所开展文明礼仪教育,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文明礼仪,践行文明礼仪。
(五)通过教师模范行为引领文明礼仪。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师文明礼仪,通过教师的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促进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
(六)通过家庭教育放大文明礼仪影响。利用家长学校和网上家长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礼仪知识培训,帮助家长掌握未成年人基本文明礼仪规范内容,引导家长在孩子成长不同阶段履行好家庭教育责任,做好文明礼仪示范。重点帮助孩子适应学校生活、形成良好习惯、明确道德认知;组织家庭教育讲师团宣讲未成年人文明礼仪。以家长学校为阵地,开展礼仪实践亲子活动。组织家庭亲子共读,提升家庭成员的综合素质和文明素养。广泛开展“大手牵小手、文明一起走”等主题活动,引导家长以身作则,为孩子做示范、当榜样,尤其是对日常生活中孩子的不文明行为,要及时纠正,做到不溺爱、不放任。
1.制定实施方案,成立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组织机构。
2.做好文明礼仪主题教育活动宣传发动工作,举行文明礼仪教育动员大会。悬挂横幅,张贴标语,成立“校园文明礼仪宣传队”,全面启动师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活动。
3.全校各班举行“文明承诺一句话”活动,全校师生针对文明行为的某个方面,做出自己的承诺,写下来在全班公布,同时把这些承诺以班级为单位发布在校园网上,一边师生、同学之间相互学习、监督。
4.各班组织开展“学礼仪、讲美德,做文明学生”主题队会,进行大讨论。
5.开展“读百家箴言,摘礼仪佳句”的读书活动。各班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并编写出简易读本。
6.举行“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会,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和文化精神的教育,从文明的意识上对学生进行根本性的渗透。
小学学生礼仪教育实施方案(实用15篇)篇四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21世纪教育的使命是帮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共处,使受教育者身心和谐发展。
2.以《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精神为指导思想,以少年儿童生理和心理阶段的新的划分所提示的特征和规律为理论依据,以新课程标准和理念为准则,以目前我校学生的思想实际为实践依据,以未来社会对少年儿童的要求为教育目标,以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为目的,进取的探索小学阶段好习惯养成教育的资料、方法、途径。经过采取各种形式的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凸现个性,培养一代新人。
3.在小学生中间开展养成教育,对于加强小学生礼貌礼貌和日常行为训练,实施《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不仅仅具有现实意义,而切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小学生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是指人的基础的心理素质、思想素质,包括思维方式、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生存本事,健康体魄的培养和教育。主要指人的良好的道德规范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并且异常是指小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我们课题小组研究认为,能够划分为礼仪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节俭习惯。如下:
(一)、礼仪习惯。
1、见到家长、领导、教师要问好;校内尽量讲普通话。
2、尊重长辈,听教师教导,不顶嘴,讲话态度诚恳;
3、理解奖品或锦旗时要起立双手接,少先队员行队礼,受到赞扬时说“多谢”;
5、上下楼梯遇见教师让教师先行,同学之间高年级让低年级先行;
6、上课回答问题先举手,跟教师说话要起立,进办公室前喊“报告”;
7、教师进课堂宣布上课后,全班学生起立、齐声道“教师好”;学生迟到进教室,先喊“报告”,经教师同意后,再进入教室;学生有急事需出教室,先举手,起立报告教师,经教师同意后再出教室;下课铃响,在听到教师说“下课”后,全体学生起立齐声道“教师再见”,待教师离开后再自由活动。
8、课间休息,不大声喧哗,不追跑打骂,开展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
9、学校集合,学生分班整队入场,按时到达指定地点,做到“快、静、齐”,会中端坐静听。
10、升旗、出国旗时,全体同学肃立,行注目礼,升国旗时,唱国歌,少先队员行少先队礼。
11、同学要互助,不以强欺弱,不叫同学绰号;
12、自行车应放在学校统一安排的地点,整齐排列,不能在校内骑车。
(二)、学习习惯。
1、课前要预习,学会带着问题听课;
2、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静待教师上课;
3、上课坐姿端正,书写时握笔姿势正确。
4、上课专心听讲,不乱说乱动,勇于提问,进取回答,抓重点,进取思考;
5、作业要字体端正,纸面清洁,格式正确,不边做边玩;
6、按时完成作业,做到独立、耐心、细致;
7、学会先复习后完成作业,先审题再解答的习惯;
8、考试答题要细心、准确、书写规范。
9、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坚持每一天看书半小时以上;关心国家大事,多看多听广播电视新闻,阅读报刊。
(三)、生活习惯。
1、早晨早起,不睡懒觉——做勤快人;
2、起床、穿衣、洗涮、整理房间行动快速——当利索人;
3、吃饱饭、吃好饭、不挑食、不喧哗——做健康人;
4、上学、上课不迟到——做守时人;
5、早晚涮牙,天天洗脚,勤剪指甲常洗澡,穿戴整洁,勤洗红领巾、书包——讲卫生;
7、按时认真完成值日工作,主动帮忙同学、教师和家长做力所能及的事——爱劳动;
(四)、节俭习惯:
1、利用水、电及时关掉开关,节俭一度电、一滴水;
2、爱护书本,节俭一张纸、一块橡皮、一支铅笔;
3、爱护桌椅、门窗、黑板擦等物;
4、爱惜衣物,不乱丢弃;
5、爱惜粮食,不剩饭,节俭一粒粮食;
6、不随便丢弃粉笔、扫帚、纸篓等教室用具;
7、正确支配零用钱,不吃零食;
8、不向父母提出过高的物质要求;
9、学习、办事讲效率,学会能用不一样办法解决同一问题。
三、实施思路。
(一)继续加强《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文件的学习与践行。
(二)突出课堂教学主阵地这个重点,抓课堂教学研究。课外注重研究对学生实践活动的指导,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提高和完善。
(三)坚持正面正确引导学生,引导学生主体参与。创设形式多样的导行氛围,使学生在形象生动中受到教育,认识自我,规范自我,完善自我。“纠错”与“导行”相结合,及时纠正学生不良习惯,养成良好习惯。
(一)经常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文件,引导学生对照、审视、反思自我的所作所为,是否贴合要求,自觉纠错,自动规范,从而自觉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加强教师、家长的监管、督促和帮忙。
1.言教不如身教,教师首先要树立良好的形象,注意自我的言行,成为学生的榜样。
2.对学生严格约束,规范训练。个别接触,个别谈话。必要时,采用强化办法。对于不良行为的学生采用科学的矫正方法。
3.家长要塑造好家长自我的形象,在孩子面前不要居高临下,要以孩子的心态平等沟通,加强引导,让孩子做有限的选择,并及时的鼓励和表扬。适当采用自然惩罚法,培养执行好习惯的技能。
四、实施步骤。
(一):宣传教育阶段。
对性地确定教育重点,制造出适合本校实际的相关细则,统一要求,统一布置。
4.发挥德育网络的作用。了解学生在家中的习惯表现,共商习惯教育的方法;与各教育点取得联系,理解有关信息。
5.及时组织低年级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文件及相关养成教育常识,并引导理解、应用。
6.把养成教育贯穿在各科教学之中,异常是语文、品德等课程,更要结合养成教育。
(二)第二阶段:实施操作阶段。
1.发挥少先队组织的模范、督促作用,参考课研小组的调研材料,制定实施计划。
2.以中队为单位,指导队员们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公民道德建设计划》等文件,让他们根据自我的实际情景,制定出自我的“作战计划”(克服这些陋习的具体措施)。组织发动少先队员从公共卫生,个人卫生、饮食卫生等方面,找出普遍存在、最需克服的生活陋习。并以班级为单位召开主题队会,选出急需克服的前3个陋习。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寓教于乐。各班以点带面开设好习惯养成示范课,以有演示、竞赛、评比、演讲、故事、儿歌、小品、哑剧、经验交流等形式,引导队员熟记自我当前最应当克服的陋习和最急于养成的10条好习惯。引导队员带头以实际行动向这些陋习发起挑战。
3.学校少先大队结合各中队的情景,有针对性地确定教育重点,制定出适合本校实际的《好习惯养成细则》。设立解决问题信箱,请有经验的教师和能干的队员,为“陋习”会诊,帮忙他们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4.全校上下开展一次大规模的“歼灭战”,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克服排查出的“陋习”。培训学生骨干,自觉执行《细则》。树立习惯良好的孩子为典型,以他们我榜样,引导大家学习,规范自我的行为,并对个别较差的学生进行强化训练。
(三)第三阶段:检查督导,并进一步巩固,让好行为成为习惯。
1.学校成立“告别陋习养成好习惯”小队,在学校、社区、家庭中争做小宣传员,宣传健康礼貌的生活方式,同时监督同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以小队为单位,进行“克服陋习好办法对对碰”活动,比比谁的办法好。
3.以“好习惯成就好人生”为主题,进行征文、歌谣创作比赛。
4.少先队负责调查,低年级学生进行口头、情境设置的抽查。
5.学校设立督导岗,级部设立执勤岗,及时纠正学生违反好习惯的行为。
6.少先队“三个常规”(一日常规、纪律常规、卫生常规)一天一检查,“四个规范”(语言、行为、仪表、环境)一齐抓,“三股力量”(班主任、思品教师、科任教师)共同目标,“三条渠道”(学校、家庭、社会)相沟通。
(四)第三阶段:进行总结,评选表彰(评出“向生活陋习开战--好习惯养成”小队标兵)。
1.各年级、班级评选“我有好习惯标兵”。学校召开好习惯教育活动情景汇报会和经验交流会。
评选“向生活陋习开战--好习惯养成”优秀小队和优秀辅导员。
2.表彰优秀团体和个人,推动好习惯教育活动向纵深发展。由养成生活好习惯推向养成学习好习惯和社会好习惯,把学生的好习惯进一步推广到家庭、社会。
小学学生礼仪教育实施方案(实用15篇)篇五
一、前言: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关键期,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有着重要的意义。小学的基础打得好,会影响到学生以后的学习和成长,能够说,要提高整个教育事业的质量,小学阶段至关重要。
在新的学年里,我们将把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作为学校进行德育建设的有力切入点,以“习惯养成双十条”为主要资料,从细节抓起,从此刻做起,扎实有效地进行学生礼貌习惯养成教育。
行为构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
1、什么是习惯?
习惯不是一般的行为,而是一种定型性行为。是经过反复训练而养成的语言、行为、思维等生活方式,它是人们头脑中所建立起来的一系列条件反射,从心理上来说,行为一旦变成了习惯,就会成为人的一种需要。当你再遇到这类情景的时候,不用过脑子就会这样做。如果不这样做,就会觉得很别扭。这说明行为已经具有了相对的稳定性,具有了自动化的作用。它不需要人们去监督、提醒,也不需要自我的意志去努力,是一种省时省力的自然动作,也就是平常说的“习惯成自然”。如:早晨起床你要刷牙,这种刷牙的动作只能行为,不能叫习惯。如果你起床后连想都不想,就自动拿起牙刷去刷牙,如果不刷牙就觉得嘴里异常扭,这种刷牙就变成了习惯。
2、培养好习惯的关键期:幼儿园和小学阶段。
小学阶段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期,一二年级又是最佳期。据研究发现,到了初中再培养习惯就难多了。一旦养成了不好的习惯,再想改正就难多了。中国教育鼻祖孔子对从小养成习惯的重要也作了好的解释:“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从小养成良好习惯,优良素质便犹如天性一样坚不可摧。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曾说过,成功教育从习惯养成开始。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习惯是一个人存放在神经系统的资本,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养成一种坏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清它的债务。蔡元培先生也曾说过:“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则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是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美国著名哲学家罗索以往说过:“人生幸福在于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而培养健康人格应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小学生是养成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就要以多种有效的方式来帮忙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主要包含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两个方面的资料,分别提出十项要求,简称“习惯养成双十条”,具体资料如下:
1、学会倾听的习惯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话,倾听同学的发言,就能进取地有效地参与学习过程,就能保证课堂活动有效地进行。上课不做小动作,不玩玩具及学习用品,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发言,看他们发言是否正确,有没有需要补充的。要倾听教师讲解,并按要求认真练习。
2、善于思考的习惯善于思考,主要是指体此刻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方法、思维品质,它有利于提高学习质量,有利于培养人的本事,尤其是有利于增强人的发现、发明和创造本事。上课专心听讲,认真思考,进取发言。善于发现,大胆发表自我的见解,对不懂的问题要主动向教师请教。课前预习知识,不明白的问题提前做好标记。
3、敢于提问的习惯“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能提出问题是主动学习的表现,是创新的开始。新课程教学尤其重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习惯。勤于思考,敢于质疑,与人交流,不怕说错。发言时,站得直,口齿清,讲普通话,声音要洪亮。
4、与人合作的习惯合作学习是21世纪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团队观念和交流本事,并在思想的碰撞中迸发创新的火花。主动和同学、教师合作,学会表达自我的观点和见解,共同解决问题。与同学交流时,要尊重别人的意见和观点。
5、自主读书的习惯阅读是文化积累和文化建构的重要途径,对人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养成边读边想、圈点勾画、写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注重知识的积累。乐于读书,愿意和书交朋友,养成阅读的好习惯。不阅读不健康书籍,不看不健康光盘,不浏览不健康网站。爱护书籍,不在公用书籍上乱写乱画。
6、认真书写的习惯认真书写不仅仅能提高作业的准确率,并且对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养成认真负责的习惯有进取的意义。读写姿势端正,会正确执笔,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头,执笔处离笔尖一寸。书写端正大方,坚持卷面洁净,不乱用涂改液和修正纸。文字和符号都要规范,格式要美观。
7、自评互评的习惯在学习过程中,要逐渐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让学生学会激励性的评价,既会评价自我,又会评价别人。经过评价,引发学生对自我或他人的反思,到达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目的。在学习过程中,要逐渐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让学生学会激励性的评价,既会评价自我,又会评价别人。
8、搜集资料的习惯搜集资料是一种基本的学习技能和习惯。能利用查阅图书、上网浏览、实地考察、走访调查等渠道主动搜集与学习相关的材料,拓宽自我的知识面。对搜集的各种资料能进行分析、归类、整合。
9、动手操作的习惯新课程异常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本事,让学生养成动手操作的好习惯。学生能独立完成教科书上所要求的各类操作实验,操作步骤正确。
10、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认真、独立、按时完成作业,是进一步理解、巩固深化所学知识,构成技能、技巧的重要环节。认真、独立、按时地完成作业,对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学习态度乃至成人以后的劳动态度都具有必须的潜在影响。能复习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认真完成并细心检查作业。注意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自我的各种本事。
1、举止礼貌的习惯举止是指一个人在活动中的姿态。它包括站立、行走、就坐、手势和表情等。礼貌的举止是一种修养,是一种财富。热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见到教师、客人主动问好。自觉使用“请”、“您好”“多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在理解别人的帮忙时,要微笑着向别人致谢。向别人请教,态度要诚恳。不打架,不骂人,公共场所不喧哗。不给同学起绰号,不歧视身体有残疾的同学。当同学答错问题时,不起哄、不嘲笑。集合做到“快、静、齐”,观看比赛礼貌喝采。
2、诚实守信的习惯对一个人来说,“诚实守信”既是一种道德品质和道德信念,也是每个公民的道德职责,更是一种崇高的“人格力量”。诚实守信,说了就要努力去做。答应的事确实难完成的,应向对方说明原由,用诚挚的态度向对方表示歉意。借了别人的东西要按期归还,说话要算话。
3、尊重他人的习惯要想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与受人尊重一样,尊重他人是我们的需要。耐心听他人说话,不随便打断他人说话。用心听对方说话,不要一边听一边研究自我的事。听到别人的批评时,不要激动,平静地听他把话说完。不打扰别人的学习、休息、工作和生活,一旦妨碍了他人要及时道歉。未经允许,别人的东西不乱动。学会保护自我的保密,自我的家庭情景不能随便告诉别人。
4、守时惜时的习惯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从小懂得“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效率”,从而养成守时惜时的良好习惯。晚上按时睡觉,早上按时起床。放学后按时回家,不在马路上溜达玩耍。回家后,立刻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当天事当天毕。做事有计划,不盲目、不拖沓。
5、懂得感恩的习惯学会感恩是人性的体现,懂得感恩是职责的要求。懂得感恩已成为时代的呼唤,仅有懂得感恩,才会懂得付出,才会懂得回报。听从父母、教师的教诲,不顶撞父母、教师。体会父母、长辈的艰辛,主动给老人洗脚、捶背、夹菜等。主动替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孝敬父母,以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要尊重环卫工人、交通警察的劳动。
6、勤俭节俭的习惯勤俭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目前培养学生养成勤俭节俭的好习惯刻不容缓。爱惜学习用品,不在课本上乱写乱划,不随便撕扯作业本。不随便向家长要钱,不乱花钱买零食、玩具等。珍惜粮食,不挑食,不浪费饭菜。节俭用电、用水,做到人走灯灭,水龙头用后随时关紧开关。对自我、他人、团体的财物要爱护,轻开关门窗,轻拿轻放物品。不在桌子上凳子上乱写乱划乱贴。
7、遵守秩序的习惯规则和秩序是社会公共生活中的基本准则。没有秩序,任何团体活动都无法开展。上下楼梯,轻声慢步,靠右边行。上下学排路队,红灯停,绿灯行,不乱穿马路,不在马路上追跑打闹。过路口,注意避让车辆。购物、上车时自觉排队,不加塞,集会时按指定位置就座。在公共场合遵守纪律,不大声喧哗。爱护学校、公园花草树木和公共设施,不乱踩绿地,不随手折花枝,不乱涂乱划。
8、勤于动手的习惯自我动手能够提高学生自理自立本事。自我的事情自我做,自我整理书包、收拾房间叠被褥,自我洗衣物。利人利已,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
9、锻炼身体的习惯健康的身体,是学习、工作、成才的基础。锻炼身体不但能让身体结实健康,还能磨炼人的意志。进取参加团体活动和课内外文娱、体育、科技活动,上好“两操两课”。学习运动常识,做好自我保护。在运动中要听从指导教师的安排,在活动中不做带有危险性的动作,不参加危险性较大的活动。
10、讲究卫生的习惯讲究卫生是每一个人应有的生活习惯。在现代社会中,小学生养成讲究清洁卫生的好习惯异常重要。它是一个人礼貌的表现,既体现了良好的个人面貌,又包含了对他人的尊重。勤洗澡洗头,勤剪指甲,勤换衣服,睡前刷牙、洗脸,指甲内无污垢,身体无异味。饭前便后洗手。定期整理和清洗书包。爱护环境,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杂物。见到废纸等垃圾物要主动捡起放到果皮箱里。不在墙壁上乱写、乱画、乱贴、乱挂。不吃变质食物,不喝生水。
三、习惯养成教育的实施步骤:(一)宣传发动阶段(3月15日-3月30日):
1、召开全体教师会。由校长作报告,提高教师认识,在思想上统一。
2、召开学生动员会。学习“习惯养成双十条”、《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能背诵双十条资料,初步制定各班要到达的目标。
3、初步制定实施方案。实施方案要针学校提出的“习惯养成双十条”,每一条都要列出具体可行的资料,目标操作性要强。
4、制定《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实施细则》和《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记录簿》,下发各班,师生人人手中一份良好习惯养成标准。
5、发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让家长了解学生养成教育的资料,在认识上与教师坚持一致,并与学校做好配合,以取得教育学生的最佳效果。
(二)分步实施、强化整改阶段(2019年4月-2020年1月):
第六周1、学会倾听的习惯1、举止礼貌的习惯。
第七周2、善于思考的习惯2、诚实守信的习惯1、学会倾听的习惯1、举止礼貌的习惯。
第八周1、对前段的整改资料进行检查评比。2、各班及学校召开交流会。
第十三周1、对前段的整改资料进行检查评比。2、各班及学校召开交流会。
第十七周1、对前段的整改资料进行检查评比。2、各班及学校召开交流会。3、表彰、奖励。
1、学会倾听的习惯2、善于思考的习惯3、敢于提问的习惯4、与人合作的习惯5、自主读书的习惯6、认真书写的习惯7、自评互评的习惯8、搜集资料的习惯9、动手操作的习惯10、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1、举止礼貌的习惯2、诚实守信的习惯3、尊重他人的习惯4、守时惜时的习惯5、懂得感恩的习惯6、勤俭节俭的习惯7、按规则行动习惯8、自我勤于动手的习惯9、进取锻炼身体的习惯10、自觉讲究卫生的习惯。
(三)过程中采取的措施。
此阶段最为重要,各班要做好:
1、各班从学生年龄认知特点出发,明确各年级阶段养成教育重点。其中低年级突出:礼貌礼貌教育,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中年级突出:团体主义教育、培养良好行为习惯;高年级突出:社会公德教育,提高道德认识水平,勤奋向上,自尊自爱。
2、注意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养成教育训练。课堂是培养学生好习惯的主渠道主阵地,课堂上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严格教学常规,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各班平日:坚持诵读诗文训练、三笔字训练和口算练习。每周:写一篇日记或阅读笔记。每月:进行一次学习情景评价,评价材料装入学生成长档案袋。
4、各班要坚持以评价促养成,以活动促养成。坚持每日每周的自评、互评、师生共评和家长参评的形式,不断经过主题演讲、专项讨论、知识竞赛、我为班级添光彩、争做礼貌学生、重大节日庆典等多种渠道、多种活动让学生熟知标准并付诸行动,注重过程评价,巩固已构成好习惯,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从而遂渐构成良好习惯。
5、组建“侦察队”,指定实施计划。以中队为单位,组织发动少先队员从公共卫生、个人卫生、饮食卫生、举止礼貌、勤俭节俭、按规则行动等方面,找出普遍存在、最需克服的生活陋习。
6、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寓教于乐。可采用竞赛、演讲、经验交流等形式,引导队员熟记双十条资料。
7、培训学生骨干,自觉执行《细则》。对部分较差的学生进行强化训练。
8、表彰、奖励。学校将每月组织一次评比检查。学期结束,学校对检查评比进行表彰,评选优秀教师、优秀学生及先进班团体。
本阶段注意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其主要材料有:(1)班级好习惯集锦。(2)不良习惯的矫正个案。(3)在活动中改正快,表现突出的同学和班级(4)良好习惯养成记录簿:我改掉了哪些坏习惯。(5)教师的论文和反思(6)班主任经验交流材料。
(四)巩固养成阶段(2020年1月-2020年7月):
为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使个人终生受益,最终构成个人良好地品质,学校仍将每月进行一次检查评比,成绩记入各班主任量化考核当中,以此督促活动落到实处。
观察法、问卷调查法、经验总结法。
l、讲道理:学校讲,班主任讲,让生明白从小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明白养成好习惯是自我成人成才的需要。
2、反复训练:习惯的培养是不能单靠说教的,要靠严格的训练:训练过程中重要的四个字:严格、反复,要翻来覆去,没完没了地进行训练。好的习惯不是一个月两个月,甚至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够构成的,如读写姿势正确一项,就必须每次写字都要提醒学生坐正立直,坚持很长一段时期,反复训练,慢慢地孩子就养成了好习惯。不能企图只提醒两三次学生们就能做好。
3、自我约束:利用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记录簿,记录在养成某个好习惯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自我的想法及克服困难的心境和养成好习惯的措施。
4、教育活动:是载体,是动力。学校和班级要有计划有组织的在不一样时间段多渠道、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
5、成立“养成良好习惯”小队,在学校、社区、家庭中争做小宣传员,宣传健康礼貌的生活方式,同时监督同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6、抓好“三个常规”(一日常规、纪律常规、卫生常规)一天一检查,“四个规范”(语言、行为、仪表、环境)一齐抓,“三股力量”(班主任、思品教师、各任科教师)共同目标,“三条渠道”(学校、家庭、社会)相沟通。
建立评估制度。评估指标进行量化评分。
1、学校成立领导小组。组长:张新林副组长:张玉利成员:傅英亮马艳敏付廷国朱洪祁曾照山。
2、少先队组织学生一天一检查,一周一总结。将检查结果每周一在“公示栏”公布。
七、良好习惯养成应注意的问题:
1、高度重视,常抓不懈。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不是靠某个人就能办好的,它需要学校上上下下共同努力,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的齐抓共管。它也不是在一朝一夕中就能完成的,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所以各学校要高度重视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把习惯养成教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建立长效评比机制,促进工作长期开展。要建立周例会通报制度,将习惯养成作为重要资料每周一次情景通报,并经过各种比赛活动,进一步调动教师、学生的进取性。
2、目标要一致。习惯养成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注意横向和纵向之间的联系,各方面要求要协调一致,班级的要求与学校的要求要一致;任课教师的要求与班主任的要求要一致;低年级与高年级的要求要一致;家庭的要求与学校的要求要一致。否则的话,学生就会无所适从。
3、行为引导,反复训练。任何一种良好习惯的构成与巩固都要经过一个相当复杂的发展过程,小学生自制力和持久性差,所以,教师在向学生讲清“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的同时,还应狠抓行为的训练过程,能够根据训练资料进行专项训练,做到整改一条,巩固一条;再训练一条,再巩固更多。经过反复抓,抓反复,真正实现学生错误认识向正确认识的转化,再由正确认识向正确行为、良好习惯的转化。
5、注重体验,激励带动。养成教育贵在主动发展。各校要经过引导学生开展“争当合格小公民”、“诚信回归,学做真人”、“告别零食,告别游戏机”、“小手牵大手,共创清洁园”等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道德、选择行为、进行自我批评与合作竞争,从而自觉遵守规范。与此同时,组织开展“学、比、评、查、奖”活动,树立典型,激励全体学生赶超先进。
6、家校配合,构成合力。“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教师。”要各校要采用召开家长会,建立家校联系手册,家访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指导和督促家长从自身做起,配合学校共同抓好对孩子的教育,构成家校合力、齐抓共管的局面。
习惯养成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我们要认真总结以前的经验和做法,根据新时期的要求和学校实际,进一步发展完善教育方案,创出自我的特色,努力做到“教孩子六年,想孩子六十年”,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小学学生礼仪教育实施方案(实用15篇)篇六
平日里,由于工作原因,很难长时间的陪伴孩子。而在指导孩子学习时有经常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最终落得个相看两相厌的境地。春节马上就要到了,为了让孩子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我为她讲解了关于春节的传统习俗,并让她参与到春节大扫除中。这次为期两天的迎新年大扫除竟然意想不到的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让我和孩子贴近了许多。
为了让孩子做事有条理,我们特意制订了一份详细计划。孩子主动出谋划策,为每一个人分配了任务、按照空间顺序制订了打扫计划,还为此做了充分的准备。
在正式劳动中,孩子愿意探索、不蛮干,比如在擦玻璃时认真研究了工具的使用技巧、玻璃水的配置比例等。这些准备工作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也大大鼓舞了孩子。我想,这样的劳动对于孩子的学习、生活都应该起到启发作用吧。
更让我欣喜的是,在整个劳动过程中我们没有发生任何的冲突。即使孩子做错了,我也没有感到气愤;而孩子在被指出错误后,也能高兴的改正。这完全不同于以往辅导功课时的情景。之所以有这种不同,大概是我们的态度问题吧,这不得不引起我的思考。
我们用了两天的时间,完成了包括整理房间、擦玻璃、整理卫生间、整理厨房、养护阳台的绿植等工作。整个过程其乐融融,我们讨论劳动的方式、讨论各种关于生活的知识,讨论各种花草植物,还说起了各自的爱好等等。这次劳动更像是我们一次敞开心扉的促膝长谈,增加了彼此的理解,成为彼此的好朋友。
我想,这次劳动不仅锻炼了孩子的身体、增加了她生活的技能,还会让她明白父母的爱。对于我来讲,这次劳动最重要的是让我更加了解了自己的孩子,从不同的角度加深了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教育从来不是一件简单轻松的事情,更不会一劳永逸、一蹴而就。希望父母与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互相学习、互相理解,让爱成为教育永恒的主题。
小学学生礼仪教育实施方案(实用15篇)篇七
一、积极开展实践与研究。
1.学习宣传。什么是“礼仪”?学什么样的礼仪?这两个问题是此课题实践与研究首先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组织学生学习《规范》、《守则》、“坐、立、行”正确姿势、待人接物的规范等等,然后发动学生查找中华传统礼仪知识,把历史上知礼仪,懂礼仪的名人故事收集起来,利用班会时间交流学习。通过这两个步骤活动的开展,学生对礼仪有了较全面的认识,明白了懂礼仪、有礼仪对一个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从而产生主动参与学礼仪的活动的想法,既调动起积极性,又为以下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2.评议辨析。各班根据礼仪教育内容和要求,组织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事例、道德行为和学生的思想、行为现象进行评议辨析。通过辨析,使学生分辨美丑善恶,知道好与不好,遇到问题懂得思考“为什么、怎么办”,以加深对礼仪要求的进一步理解,强化学生的行为意向,也能锻炼学生的思考、分析、辨别能力,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3.学科渗透。各位教师在各科教学之中渗透文明礼仪的知识,切合时机地进行文明行为礼仪的引导与教育。充分挖潜教材中的礼仪教育因素,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资源,引导学生和同伴合作时、参加各种学习讨论时、回答问题时要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同时也和师德建设相结合,要求教师保持应有的教学礼仪,不体罚、变相体罚、谩骂侮辱学生,注重教学中教师文明礼仪的诱导作用。
4.榜样示范。首先由教师示范,通过直观形象的示范,指导和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行为方法,给学生树立行为的榜样,如:升国旗时要严肃,立正站好,目视国旗;接待客人来访要有礼貌,主动问好;上课举手发言,起立回答问题,向他人请教习题,上下楼梯右行,让路右退一步,请长辈或客人先走等等,教师以规范化的动作示范,学生仿照老师的示范动作进行练习。再请做得好的学生示范,各班自行比赛,选出班级“礼仪之星”,张榜表扬。
5.实践体验。实践体验,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在礼仪行为规范训练时,我们要将礼仪行为进行分解、逐一强化练习,以达到学生能掌握具体行为技能的目的。由少先队把每周模拟训练的项目罗列计划出来分发给各班,然后各班利用班队课进行模拟行为训练,如在进行“如何做客”的行为训练时,教师首先创设情境,然后指导学生参加“做客”练习,要求学生准确用好“您好”、“谢谢”、“再见”等文明用语。由教师细心指导学生,让座、开门、走姿、坐姿等,使其不仅语言文明而且行为文明。当学生掌握基本要点之后,可以由各班开展各种竞赛,推选出“礼仪之星”。
6.故事启迪。爱听故事是小学生的一大特点。在礼仪教育中,我们提倡教师充分发挥语言和情感的作用,恰到好处地讲礼仪故事,对学生深明道理,强化道德认识有较大帮助。再请学生收集交流中华传统美德故事、我们身边的礼仪小故事等,用故事中人物的正确礼仪来感染熏陶学生,把外因作用逐步转化为内因动力。
7.活动竞赛。这是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比赛形式进行训练的方法。我们可以开展“文明礼仪伴我成长”的故事比赛。各班教师针对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开展礼仪规范比赛,如“礼仪知识知多少”、“看看谁的仪表美”、“礼仪演讲赛”、“礼仪小品表演”等。根据实际表现,评出“文明礼仪示范班”、“礼仪之星”。
8.环境熏陶。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不仅具有情感陶冶的作用,而且具有心理行为的制约作用,学校努力创设传统美德、行为规范、礼仪教育的育人氛围。如悬挂伟人像、礼仪教育格言,黑板报、等围绕礼仪教育进行宣传。
9.家校合力。礼仪教育要取得整体效应,就要使家庭教育影响与学校教育取得一致,形成合力,做到教育原则一致,内容互补,时空充实。因此在礼仪教育中,我们可以利用各班家长会向家长提出礼仪教育的目的、要求、家庭礼仪规范,使家长意识到良好的行为养成教育对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并掌握一定的礼仪训练的内容和方法,从而自觉地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
总之,实践活动形式的多样性是我们今后还要继续坚持的。在课题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要对理论的深入学习,开展单项活动后的小结和课题的阶段性的总结工作。另外,礼仪教育的实践活动方面,我们还将开展“礼仪值周”等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注意文字材料和过程材料的收集,使工作更加规范化、系统化。
小学学生礼仪教育实施方案(实用15篇)篇八
20xx年“五一节”即将来临,为做好“五一”假期校园安全工作,维护师生员工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xx省教育厅关于做好汛期和“五一”假期学校安全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现就做好“五一”假期安全工作方案如下:
各部门、各单位要充分认识汛期安全工作形势,进一步强化“红线”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观念,把师生员工生命和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杜绝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切实把汛期安全工作摆到重要位置,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岗、齐抓共管的要求,切实加强对汛期安全工作的领导,健全工作机构、强化组织领导、责任落实到人。
各部门、各单位根据职责组织人员对汛期安全和学校安全管理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要建立台账,安排专人督促整改,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学生工作处要协调二级学院、团委,通过qq群、微信群、主题班会、宣传栏等方式开展专题教育,对学生进行防溺水、防雷击、防风暴、防火灾、应急逃生等方面的安全教育,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防汛安全常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各部门、各单位要提醒和教育广大师生员工提高防盗防骗意识,保管好贵重物品,识别和防范消费陷阱、电信和网络诈骗,注意外出时的交通安全和人身安全,确保度过一个安全和谐的节日。
各部门、各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人员值班,及时掌握学校安全动态,对各种突发事故和异常情况及时妥善处理,并按规定及时、如实上报,不得迟报、漏报、瞒报、谎报。
请将本通知精神传达到至广大师生员工。
小学学生礼仪教育实施方案(实用15篇)篇九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全的人格、深厚的文化底蕴,根据教育部修订颁发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我县中小学教育的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养成教育是影响学生一生的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生全面发展、健全人格形成的基础工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既要重视课堂教育,更要重视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有利于学生成才、成人,有利于家庭幸福和社会进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使学生修养更高,行为更规范,文化底蕴更深厚,从而成为一个有教养的现代文明人,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激烈竞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21世纪教育的使命是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共处。我国现阶段教育方针也指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应该使受教育者身心和谐发展,并在思想道德、能力、身体、心理等方面形成一系列优良品质。基于此,中小学生养成教育的主要目标集中体现在三个大的方面,即: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
实施养成教育,必须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密切配合的德育工作新体系,并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积极探索新时期养成教育的新内容、新途径、新方法。
(一)学校要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二)家庭要发挥监督和促进作用。
(三)社会要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评价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实施养成教育,离不开科学有效的评价。必须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把养成教育作为评价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
(二)把养成教育作为评价教师教育能力的重要内容。
(三)把养成教育作为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小学学生礼仪教育实施方案(实用15篇)篇十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区中小学家务劳动指南》,劳动教育作为塑造学生人格的重要手段,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大环境,培养学生劳动教育观念。特制定此方案。
通过家务劳动,学生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强化责任担当,切切实实地感受、体认到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的劳动价值,进而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崇尚劳动。
结合学生年龄特点,确定相应的家务劳动内容。
[1-3年级]。
居家防疫:熟悉家务防疫内容,增强防疫意识。掌握口罩晾晒及处理、消毒通风等劳动技能。每日自测体温,健康出行。
卫生清理:熟练使用卫生工具,有效完成卫生清理劳动。学会扫地拖地、灰尘清理、碗筷洗刷、马桶冲刷等。
内务整理:掌握个人内务的整理技能,提升生活自理能力。学习折衣服、叠被子、系鞋带等。
物品归整:学会物品分类摆放、学习归纳物品,增强自理能力。能够熟练整理收拾书桌,做到书本、文具分类摆放。
加工食品:学会食品初期的简单处理,掌握择菜、洗菜、洗水果和1-2样简单食品加工技能。
手工制作:尝试使用手工工具,熟悉一项手工技能。可学习缝制沙包、香包、编织、自制手工书皮等。
衣物洗涤:学会洗涤自己的简单衣物、掌握简单洗涤技巧,会清洗袜子、内衣等小物品。
垃圾分类:掌握垃圾类别,知道分类处理,自制分类垃圾桶,主动将家中垃圾进行分类。
种植养护:掌握花草日常养护知识,能够有规律的浇水,施肥。给动物准备食物、帮助清理动物卫生等。
照顾家人:懂得照顾家人、照看老人及幼儿,掌握简单照顾技巧。
[4-5年级]。
居家防疫:掌握防疫知识,增强防疫意识。学会口罩晾晒及处理、消毒通风等防疫技能,监督家庭成员居家防疫。每日自测体温,健康出行。
卫生清理:熟练使用卫生工具,掌握不同区域清理的方法和清理顺序,做到饭后收拾并擦干净桌子、收拾地面。
内务整理:提高个人内务整理能力,有条理的整理自己的衣橱衣物,保持自己的衣橱衣物整齐。
物品归整:掌握物品分类摆放、物品归纳技能,能够自己独立整理书橱、衣橱,并学会分类摆放。
加工食品:学会安全使用烹饪工具、学会简单烹饪、掌握2-3样简单食品加工技能。
手工制作:能够使用手工工具,掌握-项手工技能。尝试制作鸡毛毽、编织、贴绣、剪刻手工装饰等。
衣物洗涤:掌握衣物洗涤分类,能够洗涤自己和家人的简单衣物、学会使用洗衣机。
垃圾分类:掌握垃圾分类的意义,带动身边的人能按照垃圾分类的原则进行垃圾分类处理。
种植养护:根据花草的具体需求,对花草进行的修剪、浇水、换土和施肥,学会给动物消毒等。
照顾家人:学会照顾家人,掌握一定照顾技巧。帮助穿衣换衣、简单喂食、哄睡等。
1.设立家务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学习相关的家务劳动技能,其他课程、其他活动也要结合学科特点、活动特征有机融入家务劳动教育内容,确保家务劳动教育全方位融入。
2.家庭服务。引导学生以实际行动践行“孝亲、敬老、爱幼”的美德思想,从家庭小事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参与家务劳动。一是让家长和学生共同确定孩子每天适当的常规家务劳动量,由家长负责督促检查,形成固定的家务劳动岗位。二是利用节假日期间,为学生布置适合学生身心年龄的实践活动,规定时间内学会做某一件事,每月安排一张劳动项目表,确定每月新学的一项劳动本领,由家长作指导,让孩子月月有所收获,要求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并在每一项完成后有简短收获或感悟,在实践中进行劳动教育,让学生在劳动中磨炼、成长,在劳动中体悟个人的幸福生活。
3.定期开展家务劳动展评活动,将自己的劳动技能展示给老师和同学们,相互学习新的家务劳动技能。
4.结合特定的节日和主题活动开展相关的家务劳动,如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等节日。
1.定期评选“家务劳动小能手”,班级先根据学生表现和家长评语进行评选,确定候选人,然后进行学校评选,颁发奖状,树立榜样。
2.每学期末,班级以图文并茂总结性的形式汇报班级学生的劳动情况,学生将自己本学期的家务劳动情况以图文形式(a4纸)在班级展示。
3.将学生家务劳动表现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小学学生礼仪教育实施方案(实用15篇)篇十一
同学们,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素来是一个讲求、崇尚接人待物温文尔雅,落落大方,谦恭礼让的文明礼仪之邦。每个人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无不体现出个人的气质与素养。荀子云:“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和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是民族素质、国体形象的体现。
文明礼仪不是抽象的概念。它体现在我们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中。文明礼仪是路上相遇时的微笑,是同学有难时的热情帮助,是与人相处时的亲切真诚,是见到师长时的问早问好,是不小心撞到对方时的.一声“对不起”。文明礼仪体现在我们学习和生活的一切细节之中。文明礼仪是一种品质,文明礼仪是一种修养。
人字的结构很简单,一撇一捺,但写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所以,我们要经常性地思考,“我在做什么,我做得怎么样,我要成为怎样的人?”做怎样的人,一百个人会有一百种答案,但在每一个答案的背后都有一个基点,那就是做人首先要做一个讲文明、懂礼仪的人。
为促进文明礼仪风尚的日趋浓厚,推进校园和-谐,希望我们大家共同做到:
1、 参加升国旗仪式,做到快、静、齐,衣着整洁、脱帽肃立,行注目礼。
2、 参加集会严格守纪,观看演出、比赛做文明观众,不起哄,适时适度鼓掌致意。
3、 仪容仪表端庄大方,不烫发,不染发,不留披肩发,不化妆,不佩戴首饰。
4、 不打骂人,不说脏话,不高声喧哗,不叫侮辱性绰号,不欺负弱小。
作为学生,除了在学校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之外,还要学会做人,学会接受老师的谆谆教诲和批评教育。尤其是在自己犯了错误的时候,理应有本文来自小草本站一颗悔过之心,去面对自己的错误,改正自己的错误。而那些顶撞辱骂老师的现象,更是我们当代中学生所不耻的行为。尊敬老师、尊敬长辈、尊重他人,是我们每个中学生首先要具备的最重要的礼仪。
同学们,“天下大事,必行于细”,讲文明懂礼仪重在行动。“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正,心尚礼则心泰”。身居礼仪之邦,应为礼仪之民。知书达礼,待人以礼,当是我们的基本素养。我们既是校园文明礼仪的受益者,更是文明礼仪的创造者,每位同学都是九园的文明礼仪使者。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使九园的明天更加文明有礼,和-谐美好!
谢谢大家!
小学学生礼仪教育实施方案(实用15篇)篇十二
我国教育家陶行之曾经说过,“好习惯养成,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养成教育是幼儿学会做人最基本、最重要的课程。幼儿期是身心发展尤其是大脑结构和机能发展最为旺盛的时期,更是良好生活习惯形成的关键期。俗话说:“五岁成习,六十亦然”这说明幼儿期良好习惯对人的一生影响巨大,这一时期,一旦养成良好的习惯,确实能让孩子受益终生。
一、指导思想。
在《幼儿园工作规程》和《纲要》精神指导下,深入贯彻《关于加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有关会议精神,帮助孩子“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学习”的指导思想出发,以教师和家长的行为规范作表率,幼儿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为基本线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狠抓落实,开创我园养成教育新局面,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二、目标内容。
1、突出交往习惯养成教育。主要培养幼儿的文明行为,文明语言、文明衣着、文明的人际交往习惯以及安全意识和安全自护能力。这些习惯的养成是学会做人的基础。
2、重点抓好幼儿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包括睡眠、饮食及保持个人身体、服装及环境清洁等习惯,这些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孩子生存发展的需要。
3、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幼儿喜欢阅读、勤于思考,善于观察、喜欢提问,乐于动手、积极动脑的习惯,使幼儿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三、实施途径:
营造良好校园氛围,在幼儿园各类课程、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各环节、环境教育、主题教育、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从着眼于表层,着眼于眼前,逐渐关注深层,关注长远发展。探索在幼儿园使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内容、途径和方法。并促使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意识,改进教育行为,不断探索出一套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
1、强化幼儿园教育。
(1)班主任工作:重视班主任工作,进一步加强对班主任的培养和培训,发挥他们在养成教育中的主力军作用。
(2)各项活动:围绕养成教育,各年龄组积极开展主题教育和系列教育活动,促进师生文明行为的养成。
(3)主渠道渗透:优化幼儿一日活动,紧跟幼儿教育改革的步伐,加强教学研究。
(4)校园文化:要注重发挥隐性教育因素对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加强校园环境建设,真正让每一面墙壁说话,让一草一木都能育人。
(5)科学管理:幼儿园要加大方方面面的管理力度,做到管理育人,特别是要重视教师师德建设,让教师成为幼儿文明行为养成的楷模。
2、协调家庭教育幼儿园要定期召开家长会,,加强与幼儿家长的沟通与联系,让他们认识到幼儿园开展幼儿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明确每一阶段的工作重点,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与配合。
3、依赖社会教育。
要加强与园外教育机构的联系,吸取先进经验,拓宽教育的途径,主动争取支持与配合,调动一切有利于幼儿园的积极因素,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实施步骤1.宣传发动阶段。
进入全面推进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阶段,按小、中、大年龄组分类推进,要符合实际,可操作性强,真正有利于促进幼儿园保教工作和幼儿的全面发展。
3、反馈整理阶段。
针对实施阶段的情况,给予指导评价,对于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并及时调整目标。
4、总结巩固阶段。
总结、积累养成教育相关经验,开展研讨交流会议,并在今后工作中,不断推陈出新。扎实开展好养成教育。领导组要从有利于幼儿成长、成才,有利于幼儿园发展,有利于家庭和社会稳定的高度出发,认识搞好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长期性和重要性,认识搞好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要加强领导,健全制度,科学规划,真正把对幼儿养成教育的每一项要求落到实处。
2、畅通反馈渠道,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幼儿园要加强和家长的联系,通过家长座谈会、调查问卷、行为习惯养成测试等途径,及时发现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纠正工作偏差,使养成教育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3、做好班主任、教师的方法指导和培训工作。
搞好班主任及科任教师的培训工作。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学习优秀班级的先进管理经验,还要注意总结我们身边优秀教师的育人成果,为广大教师和员工全面育人提供科学的方法和正确的指导。
4、督促落实评估,保障工作有效、规范开展。
为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使幼儿终生受益,最终形成个人良好地品质,幼儿园常抓不懈,不定时检查评比,成绩记入各班量化考核成绩中,以此督促活动落到实处。
习惯的养成贵在坚持,在幼儿期不断练习、巩固、强化正确的行为,对孩子的一生起到深远的作用。平时老师和家长要互相沟通,了解孩子在园和在家的情况,在教育上达成共识,做到家园同步进行教育,共同配合,把幼儿培养成一个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小学学生礼仪教育实施方案(实用15篇)篇十三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他说到:为全面深入地推动中小学安全教育工作,大力降低各类伤亡事故的发生率,切实做好中小学生的安全保护工作,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国家教委等七部委联合发文,决定建立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制度,将每年3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定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今天是3月25日,是第xx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主题为“珍爱生命,安全伴我行”。
在父母眼里,我们是娇嫩欲放的花朵,在老师的眼里,我们是展翅待飞的雏鹰,在我们身上寄托着父母、老师、祖国的希望,希望我们茁壮成长,成为栋梁之才,然而,有的花还没开放就凋谢了,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有些同学忘了“安全”两字,忽视了安全问题,让关心我们的家长、老师时时担心着,时时牵挂着。
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全国性大型调查发现,安全事故已经成为青少年儿童的第一杀手。我国每年大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有40多人,也就是说每天有将近一个班的学生在“消失”。
同学们,安全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保持校园安全要警钟长鸣,不能存在任何麻痹和侥幸心理。今天,在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我仅代表学校对同学们提出以下要求:
1、上下楼梯有秩序,一律靠右行,不拥挤、不推人;如果前面有人摔倒,马上停止前行,并把摔倒的人扶起来;严禁从楼梯的扶梯上滑下来。
2、课间不做危险游戏,不在校园内互相追逐、打闹。
3、上课期间,特别是体育课、活动课,要听从老师指挥、服从老师安排,不做危险动作。
4、进、出厕所、教室时,不拥挤、讲秩序;教室中没人的时候要注意关门、关窗,放学时要切断电源。
5、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安全演练和安全教育活动,学习自我保护的方法,提高面对危险时自救、自护能力。
6、放学后不要在校门口因等人而堵塞交通,有家长接送的同学,要告诉家长尽量不要把车停在校门附近而影响同学们进出,停车时要在接送点之外。
7、要注意饮食安全。不购买“三无”食品,不随便在外就餐,防止食物中毒;不在校门口和街头流动摊点购买零食,防止误食不卫生食品等,造成食物中毒。
老师们、同学们:百善文明为先,万思安全最重。生命是美好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只有拥有生命才能拥有生活。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努力提高安全意识、增强自我防范能力,多一份自律、多一份警醒,珍视自己的安全,对自己负责、为他人着想,共同营造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
小学学生礼仪教育实施方案(实用15篇)篇十四
以区教育局下发的《关于认真开展第二十一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的通知》精神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切实做好学校师生安全教育,综合整治校园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以保障学校广大师生人身财产安全和学生健康成长。全面落实《中小学校岗位安全工作指南》,坚持“一岗双责,全员管理”的工作要求,通过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素养,使学生真正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提高安全能力、养成安全习惯。
学校通过开展行之有效的安全教育日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和疏散演练活动,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掌握基本自救自护技能,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
二、活动主题: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
三、活动安排:围绕主题开展“七个一”安全教育活动。
1、举办一次主题升旗仪式。
3月28日(星期一),举行以“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为主题的`升旗仪式,组织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
2、召开一次主题班会。
3月28日下午第三节课,各班召开以“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为主题的安全教育班会,对学生进行一次安全知识教育,加强安全防范意识,掌握事故发生的急救措施,提高学生自救自护能力。
各班主任应根据学生认知特点精心准备图文资料,重点加强防交通事故、防溺水、防火灾、防地震、防暴恐、防食物中毒、防拥挤踩踏、防自然灾害和防网络诈骗等安全知识、法律法规教育。
安全教育活动期间,利用班级内黑板报的安全角,出一期以“安全教育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栏专刊,重点加强学生校园活动安全教育以及交通事故等教育。
4、开展一次安全疏散演练。
根据本校建筑分布、学生人数、楼梯宽度等实际情况,开展一次“防踩踏”安全应急疏散演练,制订周密的演练方案,演练前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同时做好演练的组织管理工作,确保演练活动安全、有效,通过演练使每一名学生都熟记疏散路线,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安全、快速撤离,使师生掌握避险、逃生、自救的方法,防止发生拥挤踩踏的事故。真正达到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的目的。
5、组织一次安全大排查。
各班要对学生布置一次安全隐患排查作业,主题是“学校安全隐患我发现,家庭安全隐患我排查”。对学生使用的教室、实验室、微机室、各项体育设施、各功能教室、校园围墙等重要设施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不留“死角”。对于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上报,立即整改。
6、开展一次宣传教育活动。
教育活动期间,学校利用校门口电子屏展示安全警示标语,利用校园广播站、网站等进行安全知识宣传。各班认真组织收看教育部委托湖南卫视策划制作了以中小学安全教育为主题的节目,将于3月28日(星期一)18:00-18:30在湖南卫视《新闻大求真》栏目播出。班主任要通知到每一位学生,让其在家与父母共同观看,三至五年级每人写一份观后感交给班主任存档,每班选5份交到安保处。
7、发放致全校家长的安全系列短信。
以短信形式向全体师生、家长发放一份“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倡议书,号召广大师生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人人争做学校“安全员”。有针对性地开展一次安全宣传教育,真正使安全知识入脑入心,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及学生家长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
四、活动要求。
为全力做好本次“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安全教育系列活动,学校安全领导小组要求各级部各班要严格按照学校制定的活动方案,认真做好落实工作,确保活动有序有效开展,做好相关过程资料的存档工作。
xx市xx小学。
20xx年3月20日。
小学学生礼仪教育实施方案(实用15篇)篇十五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用餐时的卫生知识。
2、教育学生吃饭时要文明礼貌。
二、教学过程:
1、问题导入
(2)揭示课题:餐桌礼仪
2、说一说,议一议
a、在家时
(1)请长辈先入座。
(2)等长辈先拿碗筷后,自己再拿碗筷。
(3)吃东西或喝汤时要小口吞咽,闭嘴咀嚼,尽量不发出响声。
(4)别人给自己添饭菜,要说“谢谢”。
(5)主动给长辈添饭加菜。
(6)先吃完饭要说“大家慢慢吃”。
b、在学校:
(1)在老师的指导下有秩序地进入餐厅。
(2)坐在指定的座位上,两脚自然并拢,双腿自然平放,坐姿自然,背直立。
(3)要安静、文明进餐。
(4)饭、菜、汤要吃净;不偏食、不挑食。
(5)碗、碟轻拿轻放,摆放整齐。
8、小学生文明礼仪教案——待客做客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待客、做客的基本礼节。
2.懂得礼貌待客、文明做客是每个小学生应具有的良好品行。
待客做到:问好,让座,递水,客人走时要送出门,并说再见;做客做到:礼貌叫门,主动问候主人,不乱翻主人的东西,临走时要向主人道别。
二、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都到别人家里做过客吗?你希望主人怎样招待你呢?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老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做客、待客。(板书课题)
2、学习新课
(1)热情待客
我们欣赏一段视频和几张图片。
学生:(略)
(附:还可给同学们讲文本资源中“人来疯小丽”和“脸皮儿薄的小华”的故事,让学生们从反面来学会该怎样招待客人。)
(2)文明做客
把你的想法说一说。
老师:我们从图中可以看到一些到别人家做客应有的礼节:主动问候主人,不乱翻主人的东西,临走时要向主人道别。当然还有好多做客的礼节,大家知道哪些呢,说一说。
老师:那我们又该怎样做个受欢迎的小客人呢?怎样去敲别人家的门呢?(给同学们讲“做个受欢迎的小客人”和“你会敲门吗”的知识。)
老师:下面我们根据我们刚才所学的来说一说:下面的小朋友哪个做的好,哪个
不好?(过渡)
3、学生表演
找几个同学分别扮演主人和客人,看一看谁做得最好。
4、课堂小结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待客、做客的基本礼节——待客做到:问好,让座,递水,客人走时要送出门,并说再见;做客做到:礼貌叫门,主动问候主人,不乱翻主人的东西,临走时要向主人道别。懂得了热情待客,文明做客也是礼貌的表现。希望大家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能够做的更好。
第一课 在家时的餐桌礼仪
1、请长辈先入座。 2、等长辈先拿碗筷后,自己再拿碗筷。
(3)吃东西或喝汤时要小口吞咽,闭嘴咀嚼,尽量不发出响声。
(4)别人给自己添饭菜,要说“谢谢”。
(5)主动给长辈添饭加菜。
第二课 在学校时的餐桌礼仪
3、坐在指定的座位上,两脚自然并拢,双腿自然平放,坐姿自然,背直立。 1、在老师的指导下有秩序地进入餐厅。 2、饭、菜、汤要吃净;不偏食、不挑食。
4、要安静、文明进餐。
5、碗、碟轻拿轻放,摆放整齐。
教学目标:学会一般的就餐规矩,懂得餐桌上的礼仪,强化家庭美德和个人用餐形象。 教学过程:
一、评一评,议一议:这些小朋友做的对吗?
(1) 不等别人入座自己先吃。(2) 让长辈先吃。(3) 抢菜、乱翻菜。
(4) 面向餐桌打喷嚏。(5) 当众惹人倒胃口。(6) 主动摆碗筷。 正确的做法:
1 主动帮助家长擦桌子、摆碗筷、端菜,等人到齐才能用餐。
2 请长辈先夹菜。
3 不抢菜,不在菜盆中乱翻,不碰翻桌上的盘子、杯子。
4 打喷嚏、咳嗽应面朝餐桌后面,拿手帕或餐巾遮住口鼻。
5 在餐桌上不要当众提到“好难吃”、“上厕所”之类的词,以免别人倒胃口。
二、练一练: 分小组练一练餐桌上应注意的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