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的写作过程需要耐心和毅力,以及勇于反复修改和完善的态度。阅读优秀作文的范文是提高自己写作水平的一种有效方式。
敦煌莫高窟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范文(15篇)篇一
莫高窟位于河西走廊敦煌,具体在鸣沙山上腰上,对于世界文化有着非同凡响的影响。
传说公元366年,一位号乐尊的和尚云游至此,见这鸣沙山金光万丈,形状似佛,便胸中激荡,在山腰的石壁上凿下了第一个石窟,此后丝绸之路的商人们为了祈求美好前程,也纷纷至此许愿开凿石窟,并请工匠作画,一直延续了1000多年,最终形成了如今这般规模的敦煌莫高窟。
现在的莫高窟里有400多个石窟,壁画总面积为45,000平方米,如果铺成一条直线,足有25公里长。
壁画基本上都是衣带飘飘的仙女飞在空中,身边是一朵朵祥云,手上抱着琵琶或笛子正在演奏,似乎十分无忧无虑,或是众多大佛正在念经或是吹乐器,给人一种庄重肃穆的感觉。在壁画前站久了,就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那些悦耳动听的佛乐,似乎就在耳边回响。
莫高窟是全世界最大的文化长廊,为我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留下了一笔珍贵的财产。敦煌壁画对佛教的包容是少有的,从侧面表现了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和传承过程。莫高窟以数量浩繁、技艺卓越的壁画艺术向世人们展示了千年的历史,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让人为之震撼。它历经沧桑,几度盛衰,作为后代不仅要更加珍惜,而且还要尽力去保护。
莫高窟的壁画艺术,是世界的珍宝,是老祖先的智慧结晶。
敦煌莫高窟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范文(15篇)篇二
莫高窟,又叫千佛洞,它正躺在鸣沙山的怀抱中,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库。
莫高窟的洞窟大大小小分部在耸立的断崖绝壁上,上下排列1至4层不等,最大的洞窟大得像广场,有两百多平方米,最小的洞窟比我的小床还小,一平方米都不到。
莫高窟有一千多个洞窟,里面都塑造了数不胜数的佛教,各个都神各态异,生动形象,有一尊长达十几米的佛像,身材高大,神态威严,让人有种敬畏的感觉。看着这一尊尊栩栩如生的佛像,让来观看的游客们不由自主地啧啧赞叹。
洞窟里不仅有惟妙惟肖的佛像,还有金碧辉煌的壁画。这些壁画十分精美,让来观赏的人们沉醉在其中。这些壁画中有许多的壁画是隋唐时期画的,占了洞中壁画的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七十,可见我们中华的劳动人民的技术十分高超。唯一的缺点就是这些壁画正不断遭受到空气粉尘和二氧化碳的侵袭,原有的色彩正在逐渐退化。
对于莫高窟的开凿,还有一个小故事呢!据说莫高窟的开凿源于一位名叫乐尊的人,公元336年,乐尊来到了鸣沙山,心有所悟,便在崖壁上凿下了第一个石窟,之后乐尊做什么事都是一帆风顺。此后,许多丝绸之路上的商人为了祈求前路的顺利,生意的发达,纷纷在此开凿石窟。久而久之,石窟越来越多,就形成了现在的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范文(15篇)篇三
莫高窟是我国的一颗明珠,去年我领略了它的风采。那天,莫高窟给我留下了一道不可磨灭的印象。
莫高窟,又称千佛洞,坐落于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了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9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一到莫高窟前,就看到一个个蜂窝似的洞窟排列在高低不平的山壁上,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文化气息。近了,更近了,终于,我们到了第一个洞窟,刚一进去,我便情不自禁的说了一句:“哇,太壮观了!”其他的游客也赞叹不已。
看到那一座座活灵活现的佛像雕刻,我仿佛真的听到了群佛念经的声音。
游完莫高窟,我明白了什么叫艺术,知道了什么是艺术,这里的每一件工艺品,每一座佛像,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与劳动的结晶,我们一定要好好保存,让这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永世长存!
敦煌莫高窟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范文(15篇)篇四
莫高窟,又称千佛洞,坐落在甘肃省敦煌。
莫高窟历史悠久,规模宏大,上至十六国的前秦天王苻坚,下至今日,共经历了1646年。它有洞窟约735个,壁画约4.5万平方米,泥塑245尊。如此巨作,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它自身就建立在鸣沙山东麋上,形态非常特别。它拥有一个华丽的入口。正对着它看,入口并非一个洞,而是一座酷似古塔的建筑,红柱百瓦,由大到小共七层,与山崖一般高。它的左右有数不胜数的石窟,蜂窝一样紧密又井井有条地镶嵌在上面。米白色的石崖前有着米白色的通道,像一条龙盘曲在石崖上。
此外,只是从洞外往里看,就能看到洞口各有一尊佛像。更别说洞内了,不计其数。然而不但有佛,还有成片成片五颜六色的绝美壁画。
那为什么洞不建在人流密集、气候适宜的风水宝地,而非要建在这荒无人烟的戈壁沙漠呢?
相传,在前秦宣昭帝苻坚的建元二年的一天夜晚,沙门乐尊云游时经过这里,突然间,光芒万丈,佛光笼罩了整座鸣沙上,成千上万尊金光闪耀的佛像若隐若现。他便认为此地是修身养性的好地方。
总而言之,莫高窟凝聚了千姿百态惟妙惟肖的佛像,更凝聚了华夏名族的智慧,彰显了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敦煌莫高窟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范文(15篇)篇五
莫高窟是甘肃的一个景点。那儿风景优美,有很多名胜古迹,是个迷人的地方。
莫高窟为什么这么惹人喜爱?因为那儿的壁画、佛像和洞口都很奇特。
先说那儿的壁画。那儿的壁画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世界闻名”。一幅幅精美的壁画栩栩如生地摆在我们面前。画中的人有的聊天,有的骑马,有的吃东西,还有的放纸鸢,好像真的一样!
再说那儿的佛像,真是千姿百态,各种各样。有的懒洋洋地躺在“床上”,好像睡着了一样;有的蹲坐在一个大石头上,好像在念经;还有的佛像一丝不苟地站在那儿,好像在守卫着老百姓的平安。嘿,真有趣!
还有一个不可缺少的东西——洞口。莫高窟的洞口很特别,高的矮的、大的小的都有。洞口还很精美,上面刻着龙、蛇、蜥蜴等爬行动物,简直是鬼斧神工!
你看,这儿是多么迷人,多么美丽。我相信,经过人们世世代代的保护,以后的莫高窟一定会更加迷人,它的'美一定会流传下去!
敦煌莫高窟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范文(15篇)篇六
暑假我去甘肃的敦煌莫高窟旅行,使我了解到她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下面让我给大家讲讲闻名而又神秘的莫高石窟吧。
敦煌石窟一共有四百九十二个洞窟,有四百七十九个洞窟有壁画和佛像。
我进去后,首先咉入眼帘的是一尊佛像,讲解员姐姐说那些佛像身上的颜色是用矿石压碎后做成的,那时候的矿石特别昂贵,从颜色可以看出唐朝再给佛像壁画涂色方面花了很多金钱,从显示出唐朝的富足。
敦煌最具有特色的就是飞天,在壁画可以看到它们庞大身影。我最喜欢的是背弾琵琶,她们的身体婀娜多姿,让人赏心悦目。
壁画色彩斑斓,绚丽无比,画面上有飞天,背弹琵琶,佛,山,水,花,草,树等等,再看看天花板,形状大小各不相同,最引人注目是画在漏斗形状上的荷花,它们的花瓣一层包绕着一层,有一种独特的立体感,仿佛天上有一朵美丽的荷花独自绽放。
其中有一个壁画讲的是一个有关小王子的故事,他和他的哥哥们上山游玩,他看到山脚下有一只母虎带着饥饿的小老虎在寻找食物,这时,小王子纵身跳下悬崖,让饥饿的老虎来食他的身体,这位“小王子”就是传说中的佛的起源人。
这次敦煌莫窟之旅,让我了解许多佛教的文化,也让我亲眼看到了古代的伟大成就。
敦煌莫高窟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范文(15篇)篇七
见过长城的壮丽,看过西湖的婀娜多姿,领略过北京故宫的宏伟,赞过颐和园的风景如美……但令我印象最深的,恐怕还是这美丽的敦煌莫高窟。下面,我就带你走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敦煌市的佛教石窟遗址,前面是一条名叫宕泉河的河流,面向着东方,南北长1680米,高50米。光看这两个数字就能看得出来敦煌莫高窟有多么大,多么雄伟壮观。从外面,我仿佛看到了一位威严的老者看着美丽的祖国进步发展。莫高窟里面有735个洞窟,它们分布得高低错落,鳞次栉比,当然,洞窟中,富丽多彩石窟壁画肯定少不了了,壁画一共有45万平方米,里面有各种各样的佛经故事,山川景物,亭台楼阁等建筑画,山水画,花卉图案,飞天佛像以及当时的人民进行生产的各种场面等。
说道敦煌壁画,就不得不提飞天,飞天壁画可是敦煌艺术的标志。壁画上飞天,有的在吹箫奏乐,有的在翩翩起舞,还有的在抱着琵琶,轻轻拨动银弦……莫高窟的492个洞窟,几乎窟窟都画有飞天,可见古人对飞天有多么痴迷。
你知道吗?在第16窟的甬道北壁,还有一个窟,就是藏经阁,这个密室是道士王圆?在清理积沙的时候偶然间发现的。但是,令中国人痛心的是,1905年到1915年这10年期间,有英国人、法国人、日本人、俄国人等纷至沓来。它们从道士手中骗购了文献资料近四万件。
现在,面对着眼前的敦煌莫高窟,我又自豪,又愤怒。自豪是中国有这么一座伟大的建筑,我为祖国骄傲。愤怒的是别的国家拿走了那么多珍贵的中国珍宝。身为新时代的中国少年,我们要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宏伟壮观的敦煌莫高窟,是艺术的宝库,是中华儿女的骄傲。
敦煌莫高窟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范文(15篇)篇八
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副雄浑壮美的画卷。他坐落于敦煌城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之上,前临宕泉,东侧还有祁连山之脉三危山。
敦煌莫高窟现保存着许多珍宝。他现存洞窟735个,各个朝代的壁画和彩塑的洞窟492个,彩塑共有2400多身。其中分为支提窟、殿堂窟、覆斗顶形窟、大像窟等。北区的234个金碧辉煌的洞窟,还是僧侣修行、居住、饮食的场所呢。洞窟的阐述内容分为佛、菩萨、弟子、天王、力士等,第96、130尊大佛是木骨泥塑,第148、158两大卧佛为石胎泥塑。洞窟中佛像居中间,两侧侍立弟子、菩萨、天王、力士,少则三身,多则十一身。其中第96窟的弥勒坐佛为最高,约36。5米。
敦煌莫高窟保存完整的大大小小的洞穴超过700多个。这里保存着较多的木质结构的资料,彩绘和壁画的风格也各不相同,应该是出自不同画家总结当时的历史背景进行创作的。莫高窟距离今天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经历了多个朝代和历史时期的洗礼和建造。因为这里有太多和文化相关的艺术瑰宝,每年会吸引大量的游客到这里旅游,而且成为了我国的重点保护单位,也是佛教圣地。在这里还有众多的矿产资源,有着非常高的价值。在石窟内部还有很多泥塑和各种各样的神佛人物,这些雕塑看起来非常逼真,就算放到现在也具有非常高的工艺,而且他们神态各异,做工也非常细腻,对称得上是艺术文化的瑰宝了。
这就是中国文化遗产之一的敦煌莫高窟了,其中那些雄伟瑰丽的彩塑与那些精妙绝伦的壁画,正等着你去参观呢!
敦煌莫高窟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范文(15篇)篇九
从临泽出发,终于来到了戈壁深处的历史名城———郭煌。它是我国丝绸之路上的重镇,蕴藏着丰富的宝藏。
敦煌莫高窟洞经历了1000多年的历史,经过北魏、隋、唐、宋、元等朝代至清代共扩展到492个洞窟。每个洞窟的墙壁上布满了壁画,正中央是形态各异的佛像。壁画多是形状相似的千佛图,还有很多神话故事。最大的洞高达5米,最小的洞连一个人都站不起来,敦煌的泥塑最大的是33米高的佛像,显示了我国古代雕塑匠师们的卓越智慧和创造才能。莫高窟的藏经洞,珍藏着数量巨大,价值极高的古代经卷、文书、画卷等珍贵文物。
莫高窟是一个艺术宝库的百花园,每一个洞窟就是百花园里的一束绚丽多姿的奇葩。
从临泽出发,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戈壁深处的历史名城———郭煌。它是我国丝绸之路上的重镇,蕴藏着丰富的宝藏。
敦煌莫高窟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范文(15篇)篇十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莫高窟开凿于敦煌城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
洞窟像蜂窝一般排列在高低不平的墙上,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
敦煌石窟的壁画多种多样,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浮,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
敦煌石窟的彩塑更是个性鲜明、形态各异: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有强壮勇猛的力士。
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莫高窟与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被称为中国四大石窟。
纪录片以亚洲文明对话为题材,向人们展示了不同文明之间命运相通、文化相通、艺术相通的奇妙关联。
了解到这么多的历史知识,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莫高窟的飞天壁画。莫高窟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裙摆飘飘,低头微笑;有的身子微斜,婀娜多姿;还有的裙带飘拂,漫天飞舞,别提有多美了!
敦煌的莫高窟向全世界展示了敦煌艺术之美,也展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与智慧。
敦煌莫高窟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范文(15篇)篇十一
看着电视柜上破碎的照片——我和陈明手拉手站在蓝天下,笑得合不拢嘴...我的心酸酸的,不禁想起了那天下午的故事...
那天下午,我们的制作团队每人做了一艘小木船。陈明拿着他的小木船来到我面前,举起我的小木船看。他使劲挤,小木船破了。我愤怒地看着他。他试图帮我把它放回原位,但他一没接住,小木船就掉到了地上,然后他踩在上面,变成了一堆没用的木屑。他不到三秒钟的动作,点燃了我的怒火。
“陈明,你在干什么?”
“不就是一艘小木船吗?这么生气值得吗?”陈明轻声说道。他圆圆的眼睛里充满了无数的问号。
陈明不得不红着眼睛走出老师。我们的友谊从此破裂。
从那以后,他好像处处和我作对。他看到我的失败,他很高兴,看到我的悲伤,他很高兴。甚至当他在路上遇到我的时候,眼神里也充满了仇恨。
我们之间的友谊越来越模糊...
看着电视柜上的照片,这是我和陈明三年前的照片。我和他握着手,笑得很开心。纯洁……为什么,一旦长大,思想会变得不纯洁,不美好?我不要,我不要!
我一怒之下撕碎了这张照片,我和陈明的友谊就像这张照片一样——支离破碎。
直到三个月后,陈明又在路上遇见了我。他手里拿着一只小木船,说:“我上次错了。我打算出国留学。你把小木船放在我们照片旁边,做个纪念……”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见过陈明。
张富和的那张照片,一直被我当做宝贝珍藏。那艘小木船,永远在照片旁边,守护着我们尚未逝去的友谊。
敦煌莫高窟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范文(15篇)篇十二
“看了敦煌莫高窟,就相当于看到了全世界的古代文明。”“莫高窟是世界上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画廊。但是,莫高窟在元代以后已很鲜为人知,几百年里基本保存了原貌。但自藏经洞被发现后,随即吸引来许多西方的考古学家和探险者,他们以极低廉的价格从王圆箓处获得了大量珍贵典籍和壁画,运出中国或散落民间,严重破坏了莫高窟和敦煌艺术的完整性。1907年,英国考古学家马尔克·奥莱尔·斯坦因在进行第二次中亚考古旅行时,沿着罗布泊南的古丝绸之路,来到了敦煌。当听说莫高窟发现了藏经洞后,他找到王圆箓,表示愿意帮助兴修道观,取得了王的信任。于是斯坦因就被允许进入藏经洞拣选文书,他最终只用了200两银两,便换取了24箱写本和5箱其他艺术品带走。
1914年,斯坦因再次来到莫高窟,又以500两银两向王圆箓购得了570段敦煌文献。这些藏品大都捐赠给了大英博物馆和印度的一些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现拥有与敦煌相关的藏品约1.37万件,是世界上收藏敦煌文物最多的地方,但近年来由于该馆对中国文物的保护不力甚至遭致失窃,因而受到不少指责。
让我们一起来保护莫高窟吧!
敦煌莫高窟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范文(15篇)篇十三
寒来夏去,秋收冬藏。一首优美的韵诗,一段动人的旋律,一幅山水画中的飞鸟图,令人神往,莫名其妙。我们仿佛是“四季旅行”的旅行者,满怀梦想,手里拿着票根,坐上四季的火车。
接下来的365天,在我的想象中还很遥远,已经开始了一小步。让我们以愉快的心情开始“四季之旅”,迎接春天的清新、夏天的浪漫、秋天的收获和冬天的考验。
春天回到大地,万物复苏。火车经过的春天就是这样,没有享受到最后的冬眠,是醉人的美丽。抬头望去,稀疏的袁野又被绿色覆盖了。在田野里,洋娃娃在燕子的低语中追逐嬉戏。花肆意。蝴蝶和蜜蜂闻到了香味。当他们忙着摘新蜂蜜时,他们不忘展示他们温柔的舞蹈。远处,几片茂密的树林显示出蓬勃发展的势头。明媚的春天,树木摇曳,仿佛充满了绿色的精神。晴晴,“走,下车,和春天跳舞!
“火车继续行驶。下一站:夏天。夏天是一年中所有季节中最可爱的季节。夏天的节奏充满激情和忙碌。农民们辛辛苦苦播种了第二批秧苗,也感受到了小麦成熟的喜悦。看看田野!
长长的画面上写满了绿色,不仅是绿色,还有五颜六色的果蔬留下最诱人的色彩。紫色的藤蔓,大大小小,交织在一起的西瓜——产生的是充满活力。学生的学期已经满了,等着学校的“终极通关”加紧,旋律匆匆。在温暖潮湿的夏夜,望着满天的繁星,默默的让自己的祝福,属于这个迅速而绚烂的季节。
到了年中,天气晴朗,秋风萧瑟。这个季节也是不可预测的,有喜有悲,有孤独有留恋。田野里充满了庄稼收割的喜悦,庄稼从春天忙到秋天,这是最渴望的回报。山青水秀,天如洗。耳朵里塞满了各种音色。“天气变冷了,我需要更多的衣服!
”“让我们一起踏上秋天,享受秋天独特的美景。“——火车还在动。秋天是诗意的,也是悲伤的。我们应该享受这独特的时光。
雪是冬天的足迹,往往给人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丰富而空灵。黎明总是姗姗来迟,午后阳光普照的宁静时光总是早早溜走。在田野里,面貌完全变了。初冬,庄稼收成很好,要么被土地覆盖,要么光秃秃的。深冬,会有“厚厚的白被”——雪覆盖着它们。第二年,雪融化成水,滋润了庄稼。多么精彩特别的一幕啊!
冬天,我们忍受着寒冷和黑暗的考验,也享受着冬天阳光的温暖,家人和朋友不经意间给我们留下关爱。冬天,我们也很开心。
随着冬天的结束,春天不再遥远。春风和夏雨,秋霜和冬雪,经过一年,一个四季的周期,四季列车的行驶速度正在慢慢减慢,我们的心情很激动。四季之后,我们穿越了千千几千年,从懵懂幼稚到成熟稳重;敢于打开四季,从四季中读出自然,读出永恒事物的规律;感谢春夏秋冬四季,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岁月表情。
四季房车刚刚停稳,就睡个午觉,然后休息一会儿,想想过去的四季,展望未来的四季!
敦煌莫高窟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范文(15篇)篇十四
经过两个小时的修整,我们踏上了前往敦煌莫高窟的道路。
千年莫高,在澈心蓝的碧空下傲立,显悠远沉寂。窟里是昏暗的,我俯下身,轻步踏进,生怕误触了那千年壁画。
在导游的手电筒照射下,佛祖的面貌一览无余:佛光滑饱满的额头,一双纤弱柳叶眉,狭长的眼角拖至眉尾,一弯笑唇宽大而扁平。一气呵成的流畅感从眉弓一直延充至双颊,不同于吴哥大佛的石块堆砌,佛脸上整齐有序的排列痕迹,而是在一整块石头上凿出佛颜,精雕细刻地描绘出佛祖的慈悲面容,所以莫高窟的佛,更多是由流畅线条勾勒出的轮廓,在白织灯的照耀下,虚化了边缘,在佛身后的壁画上投射出一抹柔影。
千年前的佛教文化毫无保留地封存在一个个石窟里,用壁画与雕刻向后人描述不同朝代佛的变更。绿色、红色、蓝色……各种艳色的交织使得壁画与雕刻颜色鲜明,夺人眼目;化学颜料的使用令石窟在千年之后,还保留着当年的惊艳。石窟穿越千年,带着佛教的演变与震撼来到我的面前。小小的石窟瞬间变大,充阔成浩大无边的空间,佛在那儿传经说教,虔诚的信徒与佛一起努力打造完美世界。我走过各个朝代的历史,看见佛的样貌千变万化,看见信徒的行为大同小异,却只看见那佛与人的目标与方向不变——泛着金光的极乐世界。那没有压迫,只有平等与幸福的极乐世界。
我在等待,等待着佛祖的智慧被后人理解,等待着传说中的`极乐世界会更早到来。
敦煌莫高窟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范文(15篇)篇十五
暑假一到,本人当然要开始假期之旅喽。没错,今年暑假就去定你了——敦煌。
听说那里水果很甜,因为日常充分;羊肉串的味道也特别地道,想想都流口水。本想好好睡一觉,第二天一早攒足了精神出发,没想到兴奋过头了,晚上睡不着。
出发!到了南站,一开始我们坐了动车,转了两三次,最后我们还是坐了火车。火车上已经是拥挤不堪了,我们开始想晚餐怎么解决。因为有老人,所以妈妈们都去给老人安排了。我们只有自己想办法解决了。晚上的火车静悄悄的,我,进入了梦乡。不知不觉早上到了,就这样几经波折终于到了敦煌。
敦煌我们来了!
安顿好后,自然要去著名的莫高窟、鸣沙山、玉门关等景点了。其中让我最记忆犹新的是莫高窟——莫高窟的壁画和佛像是最出名的。
导游和我们说,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与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它始建于一六国的前秦时期,据唐《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一书的记载:前秦建元二年生人,僧人乐尊路径三危山,忽见金光闪耀,如见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自此,莫高窟1200多年的营造历史开始,为了记念乐尊开创首窟之功,后人将这里称为莫高窟。
经过一两个小时的游览,我见识了前人的能工巧匠的手艺,也看见了莫高窟壁画的惟妙惟肖。
后来我们又来到了鸣沙山。
一进入大门,我的目光已经被鸣沙山和几百头骆驼给吸引住了。骆驼是可爱的动物,但是当我走到骆驼栖息的地方时,我认为它已经不是那么的可爱了。因为它们拉出来的粑粑,实在是太臭了!
坐完了骆驼,我们就要去爬鸣沙山了!刚开始爬鸣沙山,我有两个问题:为什么我每往上爬一步,沙子就会往下流很多?为什么这么多人爬鸣沙山,鸣沙山依然会那么高?我带着疑问,爬了沙山。一开始爬时很容易,爬到上面时,扶着旁边的绳子也很难爬上去了!在下山的过程中,我看到了一个阿姨拿个瓶子,随手扔在了沙子上,那个小弟弟还说不能在沙子上面乱扔垃圾。他妈却说,这不是她扔的。难道她不知道“是故诚者,天之道也。”在下鸣沙山时,那一幕,仍历历在目,我想到了我们学过的一句金句:花卉需要修剪,方能枝繁叶茂;桌椅需要擦拭,才会明净如初。我想再加上一句:鸣沙山需要我们一起去守护,才会是永远美丽如画的鸣沙山。”
爬完了鸣沙山,我的两个问题也被我的舅舅给解答了:第一个问题就是因为沙子很软,所以每走上去时沙子就会流下来;沙子虽然每天被人踩下来很多,但是晚上的风又把它给吹上去了,所以它永远不会变低。
这次旅行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管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都需要我们共同去保护,才能永远的保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