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的编写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估。接下来,小编将为大家推荐几篇精选的调研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市场监管调研报告政府(实用21篇)篇一
某年园区分局按照市局的工作部署和安排,在分局领导的正确领导以及在市局各职能科室的支持帮助下,立足巩固专项整治成果,强化日常监管措施的总体思路,充分发挥监管职能全面维护市场秩序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为目的。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调研。
积极组织开展某年度企业、个体工商户信用信息公示工作。园区分局根据省市局文件要求就及时制定下发了相关通知,要求各所要全面开展市场主体年报工作。截止今年上半年,园区分局管辖范围内内资企业xx户,外资企业xx户,个体工商户xx户,农民合作社xx户,合计xx户应报年报单位年报完成率达90%。到目前为止,园区分局已园满地完成了今年的计划目标。
认真开展某年度企业、个体工商户信示公示抽查工作和省局安全生产和去产能重点行业信息公示定向抽查录入工作。根据市局会议要求,我们对某年度企业、个体工商户信示公示抽查的xx户,其他抽查的xx户并全部进行了补录。
开展了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工作。今年2月初,分局在接到市局转发xx市政府办关于进一步强化h7n9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后,立即通知各所对辖区内9个市场、7个销售点活禽及禽产品销售市场关闭。《xx省工商局关于进一步强化h7n9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xx工商传(某)14号)下达后,分局及时转发到各所并加强市场巡查,禽琉感防控工作实行日报告制。经不懈努力,成功遏制了分管辖区内h7n9禽流感疫情的漫延。
2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方面。
根据省市局最新文件要求,制定了园区分局某年度特种设备日常监督检查计划,分局与四个工商质监所签定了《某年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目标责任书》。1-6月份共检查xx68家,设备130余台,出动检查人数186人次,下发安全监察指令书9份,发现隐患38处己全部消除。同时分局在对电梯维保单位和使用单位进行宣传外,还开展了安全进社区、进厂矿活动,已在xx小区、xx小区等7个住民区开展了电梯应急演练,使得安全知识家喻户晓。在某年度“安全生产月”活动其间,更是多次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进小区、进企业等宣传教育活动。
积极开展大型游乐设施安全检查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特别是在元旦春节等节假日期间,园区分局多次对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进行突击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责令消除。鉴于重庆市丰都县三合街道朝华公园发生一起大型游乐设施(遨游太空)事故,园区分局更是要求所有特种设备使用企业要自查自纠,各所要对每一户都上门开展了检查。
开展了对市局特种设备安全隐患督办件调查处理和特种设备平台数据质的.清理工作。某年上半年市局对分局下发了“特种设备安全隐患督办通知”11号、15号文件,共涉及10个使用单位,分局接办后立即召开会议研究具体方案交属地工商质监所检查并依法处理。按照市局要求开展了清理特种设备数据库工作。建立特种设备使用台账,在以往的台账基础上,园区分局工作人员进行梳理和再登记,确保数据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为园区分局特种设备监管工作保驾护航。
加强对特种设备人员队伍建设。一是广泛宣传特种设备安全有关法律法规,引导和督促企业重视特种设备人员持证上岗,上半年辖区内经培训考核有66人获得特种设备人上岗证,二是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员的培训,半年来分局先后两次以会代训的方式带领各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员学法律学规则。
3.城市文明创建工作方面。
根据市局关于文明创建有关文件要求,分局及时拟发了“xx市工商质监局园区分局某年度文明创建实施方案”,制定了”园区分局市场文明创建责任体系”,针对各菜市场的特点制定了一场一策,并主动与地方政府、市场主办单位联系,分明创建责任。各所创建联系市场实行包保,创建工作实行周报告制。所开展创建巡查,分局实行创建督查,让每个市场做到证照悬挂整洁、文明评比正常、行业布局公示。
结合城市文明创建开展了校园周边治安环境专项整治工作。对市十二中西片中学、市八小、市五小、xx奋飞中学等学校周边环境进行了专项整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根据市创建指挥部《关于印发市区集中整治“六乱”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宣创指[2107]27号)和市局市场创建领导组指示精神,分局组织了集中整治“六乱”活动,开发区所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对区内的废品收购点、亚厦汽车城做赃乱差进行了专项治理;九洲所在市局组织下对九洲市场的赃乱及地面破损进行了全面改造。
开展了xx市文明经营户评比活动。根据市局“关于开展xx市“文明经营户”评选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分局采取工商质监所推荐、分局初审认定做方式,评选推荐了30户经营户作为市级文明经营户。
针对本次工作调研,发现的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人员配置不足。园区分局在编工作人员44人,各一线工作岗位长期处于未满编状态,人手紧缺且工作业务量大,对外业务窗口工作人员经常需要加班加点才能满足工作上的需要,导致分局干部工作压力极大。
二是人员老龄化严重,专业技术能力薄弱。园区分局干部职工平均年龄49岁,老龄化严重。而且分局还有很大一部分老干部仅会简单的电脑操作,由于信息化办公越来越普及,各类业务工作逐渐要求平台化系统化,让老干部去负责会造成工作完成缓慢,准确率底,让为数不多的年轻干部去负责又分身乏力。因此,分局急需一批综合素质全面的年轻血液来填充,定会让分局工作锦上添花,大放异彩。
市场监管方面继续推进“五证合一,一照一码”、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先照后证”、企业名称全程电子化、企业简易注销登记等改革。按照全国“多证合一”改革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省工商局统一部署推进“多证合一”和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工作。做好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经营异常状态)和“严重失信企业名单”的管理工作,做好企业信息抽查结果公示工作。继续开展反不正当竞争和反垄断执法、“质监利剑”、“红盾网剑”等专项行动。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各类不正当违法竞争和传销。进一步加强对非法集资、危险化学品、虚假广告等各类专项整治。
特种设备方面进一步加大对辖区内特种设备督促检查,特别是娱乐场所特种设备督促检查。其次继续加强对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超重机械、涉氨企业、电梯等特种设备安全检查。
文明创建方面根据市局文件精神,进一步组织人力财力进行文明创建工作,并强调“一把手”亲自抓,要精心部署、周密安排,真正做到上有人管,下有人抓。
市场监管调研报告政府(实用21篇)篇二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的总体工作安排,9月上中旬,市人大常委会财政经济议事组对我市市场监督管理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期间,调研组成员学习了市场监督管理工作涉及的有关法律法规;听取了市市场监管局工作情况的汇报,并与局班子成员、主要科室负责人进行了座谈,到市场监管局所辖基层站所进行了调研;实地查看了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和部分流通商品的监督管理情况;走访了部分企业和人大代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市场监督管理局成立以来,能够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认真履行监管职责,不断优化市场准入环境、竞争环境和消费环境,努力保障饮食用药安全、产品质量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全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在新起点上取得了新成绩。一是着力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工作效能。本着业务对口、监管专业的原则,合理调整机构设置,合并职责交叉或相近的内设机构,对重要科室,充实人员力量,提高了行政效能。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加强教育培训工作,着力提升干部队伍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坚持用科学规范的规章制度来激励和制约干部职工的日常工作,促进了队伍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不断提升。二是纵深推进商标兴市和质量强市战略,积极服务经济发展。在商标品牌培育方面,积极引导企业实施商标战略,打造名优品牌,支持企业通过多种渠道申报驰、著名商标,努力扩大申报认定的数量。截至目前,全市共有中国驰名商标14件,山东省著名商标64件,商标工作各项指标继续走在全省前列。在质量强市方面,先后推荐27个产品及服务项目进行名牌申报,其中9个产品及项目被上级采纳列入认定范围。大力推进标准化战略,指导企业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进一步放大了龙口品牌优势。三是深化改革,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发展。深入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认真落实“先照后证”制度,分三批将134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为创新创业创造了条件。进一步简政放权,全面推行“一审核准制”,简化了程序,减少了环节,降低了创业门槛和成本。今年1-8月份,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7670户。四是加强重点领域监管,着力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严格质量执法,及时查处生产、流通领域的不合格产品。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为载体,重点开展食品药品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查处违法违规案件。1-8月份,共检查企业4100家次,抽检食品药品102个品种、560个批次,立案查处食品药品违法违章案件70起。以特种设备的安装、运行、受检和安全隐患排查为重点,深入开展特种设备专项整治以及应急救援演练。今年以来,共检查特种设备1556台,消除安全隐患24处。聚焦社会反映强烈、消费者投诉集中的相关行业和商品,扎实推进消费维权工作,1-8月份,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40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
通过整合原工商局、质监局、食药监局的机构和职责,我市的市场监督管理工作迅速步入正轨,各方面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调研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引起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并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一)培育市场主体、服务企业发展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全市市场主体总量增长速度缓慢,1-8月同比增长18.2%,在总量上虽位居烟台市第2,但增幅低于烟台市平均水平4.95个百分点,与烟台市其他县市区有一定差距,与我市总体经济发展实力、规模和地位不相符。一是发展氛围不浓厚。对大力发展市场主体,以及相应的扶持政策宣传不够,特别是宣传的广度、深度还不够,影响了政策措施激励效应的充分发挥,造成全社会崇尚创业、支持创业、参与创业的氛围还不够浓厚。二是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近年来,虽然出台了诸多扶持市场主体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但落实不够到位,在启动资金、项目、技术等创业者急需的帮扶方面措施不多。三是社会服务体系和创业服务平台不健全。目前,我市虽有为数不少官方或半官方的行业协会组织,但大部分是自上而下建立的,其服务理念和能提供的服务项目远不能满足市场主体发展的要求。
(二)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安全监管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尽管我市在市场监督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从调研了解的情况看,某些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安全监管还存在一定问题。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食品加工小作坊的卫生环境普遍脏、乱、差,生产原料无进货台账,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行为仍然存在。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以及经销假冒伪劣和“三无”食品的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存在。农村集贸市场、城区的小餐饮、街边烧烤、小食品流动摊贩等的问题比较突出。在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方面,我市共有特种设备3900多台,其中锅炉221台,压力容器1481台,电梯1555台,起重机械530台,厂内专用机动车辆118台,大型游乐设施5台,特种设备数量多、范围广。而按照上级有关规定,特种设备监管人员需持证上岗。目前,市场监管局具有资质的特种设备监管人员有6人,人均监管特种设备650台(套),人均监管的数量和压力特别大,容易出现监管不到位的问题。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够彻底,特种设备安全检查、教育培训、责任追究、事故隐患排查管理、专业维保等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注册登记、定期检验意识不足,存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三)齐抓共管,推进社会共治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企业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社会共治的市场监管理念还不深入,在调动社会因素、提高市场监管社会化水平、推进社会共治方面创新不够、办法不多。如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全市现有食品生产、流通、消费单位约4100多家,其中小餐饮、小作坊、小商店约有2800多家,占总数的68%。由于准入门槛低,不需要专业知识,只要租个门面就可以开,因此小微单位呈现出经营成本低、流动变化性强、从业人员自律意识不强的特点,违法违规问题时有发生,是监管的重点和难点。而在监管层面,虽然在各镇街区成立了食品协管员队伍,但由于食品协管员都是兼职的,并且专业知识不强,又缺乏必要的经费以及奖励激励机制,造成食品协管员、信息员参与食品安全协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作用发挥不明显,基层协管网络形同虚设,社会监督、社会共治的作用发挥不好。在废旧液化气钢瓶回收置换和报废处理方面,截止目前置换约10000只,工作推进迟缓,主要是定点置换的6家液化气企业在农村的服务网点建设和具体的服务工作还不到位,置换后不能及时为用户灌装液化气。虽然采取电视台、报纸公告,召开镇街区分管领导会议部署,在农村集市发放明白纸等方式进行宣传,但群众认知率仍然不高。
(四)基层队伍和素质建设需要进一步提升。市场监督管理工作任务重、责任大,但整合后的市场监管局尤其是基层站所,面临人员不足、业务知识不够等问题。一是监管职责加重,基层力量不足。原质监局、食药监局在镇街没有机构,基层市场监管所基本都是在原工商所的建制上成立的,编配以工商管理为主。而“三合一”改革后,市场监管局的监管职责除了原先工商部门的一般市场秩序监管以外,还增加了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高风险的专业性监管。基层站所在人员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实际形成了在“三合一”之后职责“由一变三”的局面。且原工商部门一直以来都存在年龄结构老化的问题,一支平均年龄45岁以上的基层队伍,很难适应市场监管的新要求。二是业务知识不够,专业人才缺乏。“三合一”后的市场监管局承担着原工商、质监、食药监的监管职责,其中特种设备、医疗器械、餐饮、食品等监管领域对专业知识要求高,基层监管所是以工商为主体力量,第一学历达到专科水平的不到1/7,之前对质监、食药监的相关业务没有接触,对相关法律法规了解不多,应加强业务培训并增加专业人员。
三、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大力服务企业发展,推动我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市场主体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只有市场主体充分发育发展,才能保持区域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后劲,从根本上解决好稳增长、促转调、保民生等系列问题。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要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按照上级要求,降低创业准入门槛,放宽经营限制,持续激发全社会创业热情。要全面落实好各项政策措施,特别是在减免税费、专项资金、创业培训、融资服务、前置审批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最大限度地降低创业成本和难度。要加强载体建设,搭建各类创业基地和园区,加快推进新兴市场等载体项目建设,吸引更多的市场主体创业兴业。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大力宣传各级各部门支持群众创业致富的系列政策,在全社会营造“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的浓厚氛围。
(二)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监管,消除隐患,确保安全。在食品药品监管方面,要以国家食品卫生城市创建为总抓手,从经营主体准入、日常监管、专项整治、抽样检验等各个环节入手,认真抓好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等领域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要不断完善监管方式,增加执法检查密度,扩大监管覆盖面,尤其是要以农村、商场超市、批发市场、餐饮聚集区、药品器械经营使用单位为重点区域,积极组织开展各类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查处违法违章案件,确保群众饮食用药更加安全。在特种设备监管方面,要健全我市特种设备档案,充分利用数据库资源对已经登记使用的设备安全状况进行动态跟踪监督,尤其是要对公共聚集场所的特种设备和特种设备重大危险源实行重点监管,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三)创新监管模式,推进社会共治。在食品药品监管方面,要按照10月1日实施的新食品安全法的要求,加强领导,进一步健全食品安全全程监管工作机制,对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实行全程监管。要围绕增强企业食品安全责任意识,对食品企业负责人及质量管理员进行法律法规、安全知识、职业道德等教育培训,督导企业建立内部培训制度和记录台账,结合企业存在的安全隐患或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指导,促进规范管理。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充分调动食品协管员的积极性,发挥好食品协管员协助执法、隐患排查、信息报告、宣传引导的作用。在特种设备监管方面,要强化使用单位是特种设备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识,监督、协助使用单位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对操作人员上岗前要严格把关,并且要经常进行安全培训,使其熟悉操作规程,增强责任心。在废旧液化气钢瓶回收置换和报废处理方面,要进一步强化组织引导,联合各镇街区广泛宣传钢瓶置换惠民政策,教育引导市民认清过期钢瓶潜在危害,及时消除身边“定时炸弹”和安全隐患。同时,采取企业自主申报、部门联合审查、媒体公开公示等措施,合理设置置换承办企业和网点,方便居民置换。
(四)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提高干部队伍素质。要按照职能明确、布局合理、队伍精干、服务到位的要求,建立健全基层市场监管机构,充实、配齐专职技术人员,夯实基层工作基础。要进一步理顺完善市场监管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要加强对基层单位的业务指导,有针对性的加大基层职工的在职教育和培训力度,缓解专业技术人员匮乏、技术力量薄弱的问题,全面提升基层服务能力。要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创新监管手段,规范工作行为,提高执法工作水平,树立市场监管部门良好的形象。
市场监管调研报告政府(实用21篇)篇三
县人大常委会: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某年工作要点的安排,经县人大常委会第25次主任会议研究,成立了由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冷应芬为组长,县人大常委会部分委员、环资工委、办公室和人大代表、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人等人员组成的调研组,于7月中旬,采取到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查阅相关资料,深入和平、官舟分局了解情况,实地察看县城纯康瓶装水厂、厦门蛋糕店、官舟博利莱鞋业有限公司、全香斋牛肉干厂、好又多超市等方式,对全县市场监督管理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某年12月政府机构改革以来,县人民政府围绕加强我县市场监督管理工作,整合机构、转换职能,调整班子,搭建队伍,明确职责;监督管理部门迅速转换角色,切实履职尽责,积极开展质量技术监督、食品药品和市场安全监管、努力服务经济发展,较好地推进我县市场监督管理,有力维护了市场经济秩序。
1、着眼机构改革,健全监管体系。主要着力两个重点主体建设。一是围绕政府机构改革,搭建管理主体。某年12月以来,县人民政府将原县工商行政管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一并整合为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内设办公室、政策法规科、行政许可服务科等机构11个、直属行政机构(综合执法大队)1个,设置和平分局等派出机构8个。在全县22个镇(乡、街道)设置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站,449个村(社区、居委会)设立了食品监管监督员、协管员、信息员,县、乡、村三级监管网络全覆盖。二是围绕服务经济发展,培育市场主体。成立了以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为组长的市场主体信用监督领导小组,制定了《某年登记工作要点》和《某年市场主体发展计划》,明确了市场主体年度发展目标和重点工作任务。
某年1-6月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488户,新办理组织机构代码证248户(全县共有各类市场主体某1户,累计认缴注册资本亿元);扶持培育微型企业118户,占任务数%;兑现某年财政补助资金,涉及企业401户,税收奖励万元;贷款扶持192户(次),贷款资金2497万元,微企培育存活率%;申请商标注册9件(全县拥有商标246件)。
2、着重食用安全,加强监督管理。机构改革以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坚持转变职能与监督管理“两手抓”,确保食药饮用安全和设备、器械使用安全。
一是对全县食品生产流通和餐饮单位进行全面建管和治理。对19家符合生产条件的企业发证许可,对45户食品生产小作坊、3969户食品经营户备案登记,对1005个餐饮服务签订责任书。对23个食品生产批次样品和10家食品流通经营单位的46个样品抽样检测。检查餐饮单位291家,火锅原料、底料和调味料批发、零售经营户72家。在重大节日、高考期间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检查餐饮服务食品单位715户次,确保了全县食品生产、流通和餐饮服务各个环节的食品安全。
二是加强特种设备监管。组织人员对全县在用的特种设备(锅炉、电梯、起重机械、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进行了调查,共计设备336台,在用206台。与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签订安全监管责任书,与重点监控单位签订承诺书,督促一般隐患设备进行整改,对两台严重隐患的设备立案查处,共计罚没款万元,今年我县特种设备没有发生任何事故。
三是切实抓好药品药械监管。开展医疗器械专项整治,对全县药品经营企业和涉药单位进行了摸底调查,对药品经营gsp认证。
半年来,对全县药品经营企业134家,医疗机构460家摸底调查和日常监督检查,检查覆盖率100%;共检查体外诊断试剂使用单位8家、隐形平光眼镜医疗器械经营企业2家、医疗器械经营企业9家,立案2起,结案1起。举办两期全县药品经营管理暨gsp认证培训工作会议,申报实施gsp认证的企业有46家。
3、着力市场执法,规范市场秩序。突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和广告监管重点,开展打假专项行动,联合文化、公安等部门对全县的出版物市场和网吧集中清理整治,对一起涉嫌商标侵权违法行为进行了立案查处;加强对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医药购销和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和行业的监管,搞好高速公路建设设备的检定。半年多来,查处各类违法违章案件14起,结案11件,撤案2件,罚没款95388元;已登记户外广告19件。检定、校准高速路修建搅拌站22台、地中衡10台、天平3台、压力表21块,完成收入万元。加大消费维权,共受理咨询12起,投诉27起,成功调解23起,立案查处4起,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万余元,有力维护了消费者权益。
从调研看出,半年多来,县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虽然较好地保障了机构调整平稳过渡和市场监督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但也存在编制不足、机制不全、思想消极怠慢、服务意识淡薄等问题,需重视解决。
一是体制机制仍未理顺,技术力量有待增强。由于原三家班子的主要负责人职务发生了转变,个别班子成员存在思想情绪化,消极怠工,服务意识不强,加之分工不科学,导致班子成员形式整合而思想不融合,给工作推进带来许多困难。而且机构改革未完全按照“人随编制走,经费随事转”的原则进行人编整合。虽然核定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编制总数为107人,但实际只有编制80人,缺编28人,特别是机关16个科室中有6个科室为“一人一室”;现有行政执法人员中30%的人员不具有执法资格。和平、官舟等8个分局人员都是原工商行政管理局人员划转进入的,承担着市场监督管理的所有职责,对市场监管诸多业务不熟悉。
镇(乡、街道)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站挂牌成立后,监管人员是从镇(街道、乡)其他岗位转岗而入,一时难以适应工作需要,加之兼顾镇(街道、乡)党委政府安排其他工作,对食药监管难以顾及。这些问题,直接制约着我县市场监督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是市场主体培育乏力,服务意识有待增强。随着行政审批层级一体化改革深入,审批权限下放,加之我县市场主体点多面广,在企业审批、监管承接力量、工作衔接等跟不上要求,如西南水泥厂,年生产水泥60万吨,是我县的大型招商引资企业,对带动我县经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因受国家产业政策的制约,政府及有关部门对接有关政策不到位,至今没获得生产资质。如何充分利用现有政策,及时完善企业审批、许可和加强企业指导是当务之急。
三是物资投入严重不足,监管水平有待提高。我县目前从事食品生产、流通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近1万家,19家获得生产许可的合法资格,但存在个别企业不按质量标准生产的情况,如官舟全香斋牛肉干厂今年2月生产的牛肉干,因添加剂和色素超标,被省食药监局抽样检查为不合格,被督办整改。据了解,餐饮服务业也仅有30%左右的获得卫生许可,尤其是农村和城乡结合部的小作坊(如米皮、豆腐加工店)、小餐饮、小食杂店、小摊贩存在无证生产经营、环境卫生条件普遍较差、生产加工过程不够规范,存在较大的食品质量安全隐患。
在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和医疗器械“四品一械”的.稽查执法方面,一线监管干部普遍反映,对食药品的检测只能凭借肉眼看生产日期、保质期和是否qs认证。由于检测手段和技术落后,取证定性困难,嫌疑商品多数需要委托省、市级机构进行检测,不仅费时长、收费高,还影响了执法的时效。特别是一些保质期短的食品(如月饼、蛋糕等),因无快速检测设备,存在安全隐患。村(社区)虽建立了食药品监管兼职“三员”,但由于没有兼职报酬,责任心不是很强,村寨小摊小贩经营的食品同样存在安全隐患。
四是安全意识仍需增强,宣传力度有待加大。调研发现,由于对食品安全法、商标法等法律法规宣传不够,个别企业和部分个体商贩法律意识淡薄,生产经营假冒伪劣商品,对群众的生命健康造成潜在威胁。同时,消费者的食品药品质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特别是广大农民还存在着“只注重价格而不注意质量”的认识误区。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市市场监管工作,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1、加强组织领导,强化作风转变。食药安全,涉及全县人民的生命安全,受到群众普遍关注;所以,要切实加强对市场监管工作领导,进一步指导市场监督管理局理顺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在实现机构整合的同时,着力在解决好干部队伍思想融合上下功夫,在班子配备上,要人尽其才,科学分工,使班子成员要尽快适应机构改革新常态。
要加大市场监督管理工作人员相关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的培训力度,使监管人员尽快掌握新知识,尽快适应职责职能转变,使监管队伍成为市场监管的“通才”。县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按照机构编制和岗位设置情况,加大专业人才引进力度,从大专院校毕业生中招录人员,建立一支业务精通,敢于担当的监管队伍。加强市场监管工作的统一指导和协调,定期研究市场监管工作,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市场监管工作全面有效开展。
2、加强安全监管,确保监管实效。加大食药品安全监管力度,规范市场经营秩序。要严格执行索证索票和台帐登记制度,强化从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监管,全部实行亮照经营。对不守法经营,存在安全隐患的,实行严管重罚,并坚决给予取缔。
加大市场监管工作经费投入,在配备食品、药品快速检测车的同时,整合县级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在县城食品流通集中区域,建立检验检测中心,把好食品生产、流通的“进口关”和“出口关”。
建立食药品生产、流通电子监管平台,做到随时检测监控,确保食药品安全。切实解决好行政村“三员”报酬。充分调动“三员”的监管积极性,推进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形成食品药品监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体系。
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确保人员、经费、装备“三到位”。切实加大重点场所在用特种设备的巡查力度,特别是对县域内的无主电梯严格实施监控,确保安全运行。
3、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安全意识。县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推进行政审批改革,加快简政放权,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制订出台支持创业创新、民营企业“二次创业”、推进“个转企”等多项扶持政策导向,加快重大项目审批和服务,促进项目快捷落地,合法生产经营。强化品牌意识,深入实施品牌战略,加快培育网络品牌,推进一批产品注册为著名商标、驰名商标,申报一批省级名牌产品和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要切实做好服务企业工作,优化审批环节,加快审批进度。加强对企业创牌指导,助推“四换三名”工程建设,支持现有企业做大做强,推动我县经济快速发展。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运用各类媒体广泛宣传现行政策和法律法规,特别对《新商标法》《特种设备安全法》和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的《食品安全法》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利用县城区大型广告屏滚动播放宣传标语,在沿河电视台、走进沿河、手机报、手机*等媒体平台设置食品药品安全公益广告。利用每年“”消费者权益日、食品安全活动周等活动发放食品药品安全宣传资料,扩大接受市民现场咨询面。不断拓宽监督渠,充分依靠消费者、新闻媒体对问题食品药品的及时举报或曝光,以增强广大人民群众食品药品安全意识。
市场监管调研报告政府(实用21篇)篇四
目前,农产品生产主要以农民为单位,农业养殖环节污染严重,食品行业整体设施管理水平低,农产品全过程质量监控困难。相当一部分食品生产企业是家庭小作坊,具有小、散、乱、脏、差的特点。
目前,农村餐饮流通消费的主要形式有:
一是以集镇为主的小餐馆,主要用于城镇居民、当地企事业单位的接待和过往客人的用餐。这些小餐馆使用不合格的食品。假冒伪劣和三无产品是其突出的表现。变质的猪肉和其他食物大多在这些地方消费。
二是农村“农家乐”,主要针对城市居民休闲度假用餐。居住在城市的人们周末去感受乡村的宁静已经是大多数城里人度假的首选,加之政府积极鼓励和扶持农家乐的发展,现在的农家乐经营规模较大,营业收入较高。而部分小型农家乐基础设施落后,只有一个烹调间,拆菜、洗菜经常在院坝进行,服务人员多数为业主家里人或亲戚,不具备餐饮服务人员的要求,和集镇小餐饮店一样,也是不合格食品,假冒伪劣和“三无”产品的重灾地。
三是农村自办或请人承办的家宴,主要针对农村一定范围内的村民用餐。农村的这种聚餐普遍存在食品原料采购比较随意,食品加工、保存不符合要求。这种形式的聚餐,人员集中、数量较大,极易发生大面积的"食物中毒事件,其食品安全状况令人担忧。
四是农村中小学食堂,主要针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用餐。由于校园学生集中,消费量可观,加之学生辨别能力差、防范心理不强,学校部分餐饮管理人员和直接服务人员的个人利益驱使和“节约”的观念,导致使用不合格食品、过期变质食品、剩饭盛菜较多。
五是景区特色餐饮,主要针对各地游客旅游用餐。我市的剑门关、昭化等景区特色餐饮服务火爆,虽然某些食品可以说是垃圾食品,但是他们还是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食用,因为他们代表了一种特色,一种味道。这些在景区景点附近的小型餐饮店中,环境卫生较差,经营者为了图方便,用便宜的食材和油较为突出。
(二)农村药品生产流通消费情况。
主要是以乡镇中心卫生院、村卫生室以及单体药店、连锁药店和个体诊所的形式经营药品,由于多年来农村实施了“两网”建设,药品的购销都较为规范,村卫生室的药品均由中心医院提供,药品质量得到了保证。
但在部分单体药店、连锁药店和个体诊所,特别是在村医中,为了追求更多利润,不从正规渠道采购药品,出售、使用过期失效药品现象还是较为突出。有的村医和药品零售商继续使用明令淘汰的药品,由于经常性的监管不到位,有的存在超范围、超方式经营,一些过期药品没及时清退,继续销售给老百姓的现象。
目前,农村群众在药品消费上,由于受经济条件和文化素质的限制,大多数老百姓在就医用药时比较注重方便、便宜,主渠道仍以乡、村医疗机构为主,而村级医疗机构规模偏小、品种不足,价格较高,给农村群众用药带来不便。加之农民对用药安全缺乏足够的重视,对用药安全知识了解不多,购药时不看说明,不看生产日期,一些老百姓还存在到集市上的游医药贩摆摊点购药的现象,农村药品安全隐患依然存在。
(一)____市农村食品药品监管取得的经验。
1、____市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总体较好,生产经营持证率不断上升,监管频率和监管力度不断加强。近年来,没有发生重特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的饮食用药安全。
2、创新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建设,初步探索出了适合农村食品药品监管的模式。在青川县初步建立以县食品药品监管局为统领,县食品药品监督稽查大队和食品药品检验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为执法和技术支撑,基层片区食品药品监管机构为基础的食品药品监管体系架构。在剑阁县食品药品稽查大队原内设机构变成独立参公事业单位后,依据全县地理特点和市场分布,该大队成立下寺、武连、普安、白龙、开封5个中队。青川县的3个乡镇食品药品监管站和剑阁的5个中队,对保证两县的基层食品药品市场监管工作常态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____市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现状,
1.执法人员数量已远远不能适应和承担全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需要。
目前,我市共有各种餐饮服务单位9800余家,现有药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0家,药品经营企业及门店2098家、医疗器械经营企业168家、涉药涉械使用单位3697家。而全市现有食品药品监管人员300人,这300人肩负着全市310万人的饮食用药安全,执法人员数量已远远不能适应和承担全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需要。
在农村,执法人员的数量更少,食品药品监管乏力,农村的食品药品生产经营户分布比较散,执法人员要把辖区内农村食品药品生产、经营户检查一遍,需要很长的时间,甚至有的边远山区可能一年都难去一次;还有一些农村处于两县或几县交界地段,情况复杂,往往成了监管空白。正是由于监管周期较长,对农村季节性无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流动食品小贩,边远山区无证食品生产、经营户、餐饮店等到监管不到位或缺乏有效监管,导致假劣过期食品“转战”农村市场。
2.农村监管网络缺失,与兄弟系统相差较大。
目前,我市除青川分片区设立竹园、清溪、木鱼三个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外,其他县区未设置乡镇派驻机构。由于我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人员少,监管范围大,机构体制难以适应任务的要/文秘站-您的专属秘书,中国最强免费!/求。乡(镇)村级没有监管机构,现有的制度对他们缺乏必要的制约力,他们对食品药品监管工作认识不足,缺乏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加之配套政策不完善,因此实际上并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食品药品监管在乡镇只是属于安全生产的一个很小的部分,不受重视,甚至没有纳入大安全监管范围,农村监管网络严重缺失。
以青川县和剑阁县为例,青川县工商行政管理局总编制100人,实有人数90人,在乡镇设置12个基层所(队),总人数60人,平均每所(队)5人,每所(队)平均管辖3个乡镇,由省财政支付经费。青川县食品药监局在乡镇的监管能力是全市最强的一个县,也仅有3个乡镇派驻机构,总人数10人,平均每个派驻机构管辖13个乡镇。
剑阁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在基层设有10个所,另设有1个运输所和1个经监大队,基层管理人员在岗为62人,每个所为6人,监管力量对比为:工商平均1个所监管约6个乡镇,每1人监管约1个乡镇,1人监管1万余人。而剑阁县食品药监局没有乡镇派驻机构,他们1个中队监管至少11个乡镇,1人监管3.8个乡镇,1人监管4万余人。剑阁县餐饮和保化品过去的监管部门县卫生部门,在拥有触角延伸到村的医疗机构和较强的疾控监控系统(约70人)的情况下。其执法单位卫监所共有人员42人,是目前食药监局总人数的135.5%。
3.食品安全配套法规立法滞后和监管体制不健全。
一是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食品摊贩的管理要省级人大常委会制定具体办法,至今无相关法规出台,食品摊点无监管法律依据。保健食品的管理要国务院制定具体办法,目前监管使用的《保健食品管理办法》是1996年发布的,此办法依照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而制定,而《食品安全法》出台后,《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同时废止,《保健食品管理办法》显然已不实用。
二是《食品安全法》确定的多部门分段监管体制,看似实现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各监管部门职能交叉,职责难以明确划分,多头监管现象突出,常常会出现一个经营使用单位由卫生部门办理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由卫生部门监管,由工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食品药监部门对产品质量进行监管,一个单位接受多部门监管,增大了经营者的负担。多部门分段监管的体制在运行中客观存在监管“缝隙”。相关部门分段监管衔接不紧密,相互推诿,既形成监管盲区,又难以形成工作合力。
4.监管保障能力滞后,严重影响监管工作顺利开展。
一是执法装备严重不足。各县区执法车辆和装备都是严重超负荷使用,不能同时满足分片和快速应急处置,加大了执法监管周期,制约了监管工作的开展,日常监管、专项整治的有效性相对减弱。由于经费少,检测手段比较简单,有的甚至连检测设备都没有,仅凭眼观、手摸,对于简单的食品药品标志不清、不齐,未标注名称、厂名、厂址,没有生产日期或保质期,以及相关证照不全或无证等还能检查识别,但对于食品添加剂是否符合规定、食品药品的成分含量是否符合要求,卫生指标是否合格等却没有办法检测,极大削弱食品药品监管效果。
二是监管队伍建设亟需加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成立时间短,亟需加强执法队伍的培训;垂管前,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人、财、物不受地方管理,监管处罚力度较大,打假制劣威慑力较强,取消垂管方后,地方干挠,说情等现象增多,有处罚过轻或放松处罚的现象。
(一)落实乡镇政府食品药品安全责任。按照“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体系要求,强化乡镇政府对辖区内食品药品安全负总责的意识,全面担负起对本行政区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统一负责、领导、组织、协调的职责。强化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要让乡镇真正把食品药品监管作为安全生产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
(二)设立乡镇监管机构。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要求“强化基层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体系,推进食品安全工作重心下移、力量配置下移,强化基层食品安全管理责任”。急需建立一套从上到下的监管网络体系,使日常管理常态化,实时开展隐患排查,违法案件举报和科教宣传等。借鉴青川县的模式,在乡镇分片区成立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站,或者在乡镇限额内加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站牌子,也可依托乡镇安全生产办公室增设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职能,增设食品药品监管员人员编制1-2名。每个行政村要至少聘用食品药品监督信息员1名,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方位覆盖的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切实保障广大群众身体健康,实现发展成果全民共享。
(三)加强监管技术能力建设。按照填平补齐、适用适宜的原则,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部门配备必需的检验检测技术装备、执法执勤装备,提升基层快检能力。加强重大节庆活动食品药品安全指挥、监测和快速检测装备水平。加快监管部门信息化建设,加快实现食品药品安全远程监管、移动监管。
(四)保障经费投入。要进一步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经费投入力度,逐年提高经费保障水平。要把食品药品安全保障的投入和经费列入当地财政预算,确保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和执法办案等执法工作所需经费落实到位。
市场监管调研报告政府(实用21篇)篇五
2017年园区分局按照市局的工作部署和安排,在分局领导的正确领导以及在市局各职能科室的支持帮助下,立足巩固专项整治成果,强化日常监管措施的总体思路,充分发挥监管职能全面维护市场秩序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为目的。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调研。
积极组织开展2016年度企业、个体工商户信用信息公示工作。园区分局根据省市局文件要求就及时制定下发了相关通知,要求各所要全面开展市场主体年报工作。截止今年上半年,园区分局管辖范围内内资企业**户,外资企业**户,个体工商户**户,农民合作社**户,合计**户应报年报单位年报完成率达90%。到目前为止,园区分局已园满地完成了今年的计划目标。
认真开展2015年度企业、个体工商户信示公示抽查工作和省局安全生产和去产能重点行业信息公示定向抽查录入工作。根据市局会议要求,我们对2015年度企业、个体工商户信示公示抽查的**户,其他抽查的**户并全部进行了补录。
开展了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工作。今年2月初,分局在接到市局转发**市政府办关于进一步强化h7n9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后,立即通知各所对辖区内9个市场、7个销售点活禽及禽产品销售市场关闭。《**省工商局关于进一步强化h7n9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工商传(2017)14号)下达后,分局及时转发到各所并加强市场巡查,禽琉感防控工作实行日报告制。经不懈努力,成功遏制了分管辖区内h7n9禽流感疫情的漫延。
2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方面。
根据省市局最新文件要求,制定了园区分局2017年度特种设备日常监督检查计划,分局与四个工商质监所签定了《2017年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目标责任书》。1-6月份共检查**68家,设备130余台,出动检查人数186人次,下发安全监察指令书9份,发现隐患38处己全部消除。同时分局在对电梯维保单位和使用单位进行宣传外,还开展了安全进社区、进厂矿活动,已在**小区、**小区等7个住民区开展了电梯应急演练,使得安全知识家喻户晓。在2017年度“安全生产月”活动其间,更是多次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进小区、进企业等宣传教育活动。
积极开展大型游乐设施安全检查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特别是在元旦春节等节假日期间,园区分局多次对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进行突击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责令消除。鉴于重庆市丰都县三合街道朝华公园发生一起大型游乐设施(遨游太空)事故,园区分局更是要求所有特种设备使用企业要自查自纠,各所要对每一户都上门开展了检查。
开展了对市局特种设备安全隐患督办件调查处理和特种设备平台数据质的清理工作。2017年上半年市局对分局下发了“特种设备安全隐患督办通知”11号、15号文件,共涉及10个使用单位,分局接办后立即召开会议研究具体方案交属地工商质监所检查并依法处理。按照市局要求开展了清理特种设备数据库工作。建立特种设备使用台账,在以往的台账基础上,园区分局工作人员进行梳理和再登记,确保数据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为园区分局特种设备监管工作保驾护航。
加强对特种设备人员队伍建设。一是广泛宣传特种设备安全有关法律法规,引导和督促企业重视特种设备人员持证上岗,上半年辖区内经培训考核有66人获得特种设备人上岗证,二是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员的培训,半年来分局先后两次以会代训的方式带领各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员学法律学规则。
3.城市文明创建工作方面。
根据市局关于文明创建有关文件要求,分局及时拟发了“**市工商质监局园区分局2017年度文明创建实施方案”,制定了”园区分局市场文明创建责任体系”,针对各菜市场的特点制定了一场一策,并主动与地方政府、市场主办单位联系,分明创建责任。各所创建联系市场实行包保,创建工作实行周报告制。所开展创建巡查,分局实行创建督查,让每个市场做到证照悬挂整洁、文明评比正常、行业布局公示。
结合城市文明创建开展了校园周边治安环境专项整治工作。对市十二中西片中学、市八小、市五小、**奋飞中学等学校周边环境进行了专项整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根据市创建指挥部《关于印发市区集中整治“六乱”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宣创指[2107]27号)和市局市场创建领导组指示精神,分局组织了集中整治“六乱”活动,开发区所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对区内的废品收购点、亚厦汽车城做赃乱差进行了专项治理;九洲所在市局组织下对九洲市场的赃乱及地面破损进行了全面改造。
开展了**市文明经营户评比活动。根据市局“关于开展**市“文明经营户”评选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分局采取工商质监所推荐、分局初审认定做方式,评选推荐了30户经营户作为市级文明经营户。
针对本次工作调研,发现的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人员配置不足。园区分局在编工作人员44人,各一线工作岗位长期处于未满编状态,人手紧缺且工作业务量大,对外业务窗口工作人员经常需要加班加点才能满足工作上的需要,导致分局干部工作压力极大。
二是人员老龄化严重,专业技术能力薄弱。园区分局干部职工平均年龄49岁,老龄化严重。而且分局还有很大一部分老干部仅会简单的电脑操作,由于信息化办公越来越普及,各类业务工作逐渐要求平台化系统化,让老干部去负责会造成工作完成缓慢,准确率底,让为数不多的年轻干部去负责又分身乏力。因此,分局急需一批综合素质全面的年轻血液来填充,定会让分局工作锦上添花,大放异彩。
市场监管方面继续推进“五证合一,一照一码”、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先照后证”、企业名称全程电子化、企业简易注销登记等改革。按照全国“多证合一”改革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省工商局统一部署推进“多证合一”和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工作。做好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经营异常状态)和“严重失信企业名单”的管理工作,做好企业信息抽查结果公示工作。继续开展反不正当竞争和反垄断执法、“质监利剑”、“红盾网剑”等专项行动。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各类不正当违法竞争和传销。进一步加强对非法集资、危险化学品、虚假广告等各类专项整治。
特种设备方面进一步加大对辖区内特种设备督促检查,特别是娱乐场所特种设备督促检查。其次继续加强对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超重机械、涉氨企业、电梯等特种设备安全检查。
文明创建方面根据市局文件精神,进一步组织人力财力进行文明创建工作,并强调“一把手”亲自抓,要精心部署、周密安排,真正做到上有人管,下有人抓。
市场监管调研报告政府(实用21篇)篇六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20**年监督工作计划和主任会议安排,县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xx县文体局、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部分成员组成调研组,在常委会副主任韦少坚的带领下,于12月2日至5日开展关于我县文化市场行政执法管理工作专题调研。调研组深入张黄镇、寨圩镇、龙门镇、县城部分文化企业(文化经营单位)xx县文体局,通过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和实地察看,较好了解我县文化市场行政执法管理工作的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文化产业发展情况。
(一)截至2014年11月30日止,全县注册的各类文化经营单位共259家,其中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59家,歌舞娱乐场所ktv23家,电子游艺娱乐场所75家,文艺表演团体1家,印刷企业10家,书店3家,书、报、刊零售点33家,音像制品零售店19家,打字复印店36家。整个行业从业人员约1089人,年实现产值3214.6万元。
(三)全县被公布为文保单位16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
二、我县开展文化市场行政执法管理工作的措施和成效。
我县根据《文化市场行政执法管理办法》规定要求,严格执法、依法行政,特别是近三年来,文化市场行政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了执法规章制度,已完善执法机制。
1、组建了县级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执法人员由原来的3人增加到5人。
2、建立健全了执法规章制度,明确了执法人员的工作职责及要求,做到了制度上墙,职责明确。
3、建立健全日常工作管理机制,制定了执法日常巡查与专项定期检查相结合管理机制,即规定每个星期的星期二、三为外出巡查或检查时间,星期一、四、五在家处理有关案件后续问题题或接访,确保查办案件按时办结与上报。
(二)强化执法人员业务技能培训,内强素质,外树形象。
1、通过开展执法人员岗位技能大练兵、大比武培训活动,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不断增强执法人员的业务执法技能。2013年6月在广西全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技能大比武选拔赛中,县文体局选派执法人员陈安松同志代表xx市文化执法支队组成三人参赛小组,一举拿下了六项单项比赛的四个第一名和团体总决赛的第一名的好成绩。还有今年报自治区的参评案件中,我县办理的越州故城文物破坏案获得了109.5分的高分,据市执法支队参加评查的领导反馈,比赛满分是100分,能得另外加9.5分,是因为我县所办理的案件各方面几乎做到完美。
2、完善与健全了举报网络,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12318和执法办公电话07778313981,另外,还在网吧、电子游艺(戏)机室、ktv娱乐场所等经营企业的入口醒目处张贴相关禁入标识和举报电话,并对举报案件做到了依法受理,及时、快速办理与情况反馈。今年以来,共接到投诉8起。其中,通过市长热线投诉3起,通过12318平台4起,其它群众投诉1起,对举报的事件县执法大队执法人员第一时间到场核查,从严查处。对寨圩沿江网吧擅自搬迁责令其立即停业,并给予了行政处罚,限期补办手续。对群众举报张黄湖洋网吧接纳未成年经查证属实后给予了严厉的行政处罚。联合县公安部门对市长热线举报的北通镇国土所旁的无证游戏室进行了依法取缔,从而有力的保障了我县文化市场的稳定。
3、依法办案,严格执法。在日常巡查或专项检查中,对发现有违法违规经经营行为的,严格按有关执法程序办理、办结和按时通过网络上报。特别是涉及到作出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许可证或者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的,在规定的时间内(15天)按要求报局机关和上级文化行政执法机构备案。并将处罚决定抄告公安、工商等相关部门。
(三)加大查办案件力度,严格执法,为文化市场稳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保障。
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组建至今,坚持做到了依法行政,秉公执法,查处的违法案件数量大幅提升。三年来,共立案查办了案件75起。其中2012年12起(有证经营单位8个,无证经营单位4个);2013年20起(有证经营单位15个,无证经营单位5个);2014年43起(到11月份止,有证经营单位37个,无证经营单位6个)。所办理的案件函盖了网吧、电子游戏、娱乐场所、文物、艺术、音像、图书、印刷等行业。特别是今年,我县的“扫黄打非”工作中,更是走在钦州全市的前列,所查处的“扫黄打非”案件达到了21起,比xx市和其它一县两区加起来所办理的案件还要多,为我县文化市场稳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三、我县在文化市场行政执法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文化市场行政执法管理虽然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
(一)文化市场行政执法管理宣传工作的力度不够。《文化市场行政执法管理办法》自颁布实施以来,由于未能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宣传参与部门少、人数少、加之部分文化企业(文化经营单位)不认真学习、未能很好遵守《文化市场行政执法管理办法》,使我县文化市场未能有序、健康发展。
(二)县、镇两级没有建立健全开展联动文化执法管理工作机制,且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没有执法权,严重影响和阻碍我县文化市场行政执法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二)文化执法人员、经费不足,办公设备陈旧、配置落后,没有专用执法执勤车辆。执法大队目前在岗在编5人,但实际参与执法工作的只有4人,1人因工作需要安排到县政务中心负责文体窗口行政审批工作,目前空缺教导员1名,现有的执法人员不能满足文化执法办案的需要。目前,县财政每年安排执法大队执法办公经费是2万元/年,人员办公费为80元/人·月,有限的经费限制了执法人员日常执法检查工作的`正常开展,导致工作开展的很被动。执法人员的办公电脑等相关设备年限长、配置低,关键时时刻不能正常使用,而现在文化部正在普及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平台所要求的电脑配置必须是四核以上,因此,不能满足网上办案的需求。到目前为止,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还没配备专用执法执勤车辆,平时执法执勤工作主要靠租借或占用文体局业务用车。
(三)经营业主法律意识淡薄。受利益的驱使和存在晓幸心理,时不时出现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如网吧接纳未成年人进入、ktv娱乐场所、网吧超时经营,电子游艺娱乐场所选时摆放违禁的机型、机种,音像零售店经营盗版出版物和音像制品、外地文艺团体来我县演出未进行备案登记等问题,以及在乡镇的城乡结合部,农村人口集聚地出现的黑网吧、黑游戏机室等,给我县的文化市场行政执法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工作压力与难题。
四、几点建议。
为了进一步规范文化市场行政执法行为,加强文化市场管理,维护文化市场秩序,促进我县文化市场健康发展,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如下几点意见:
(一)要加大《文化市场行政执法管理办法》宣传力度。要充分利用宣传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多渠道,整合各部门力量开展《文化市场行政执法管理办法》的宣传工作,使之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二)要建立健全县、镇两级开展联动文化执法管理工作机制,建议向上级文化主管部门反映应让乡镇文化站站长能经岗位培训和考试取得文化市场行政执法证件。
(三)要配强配足执法人员、增加办公经费和配备执法执勤车辆。建议参考xx市及灵山、钦南、钦北一县两区的做法,执法大队再增加2名执法人员,并配足班子成员(即配教导员1名),加强执法管理工作。县财政适当对执法办公经费倾斜,每年要安排经费达到8万元,保证日常执法巡查与专项检查工作的正常开展。执法大队应配备1台执法执勤用车,确保日常执法巡查和专项检查工作的正常开展,特别是保证有突发事件发生时能第一时间到达事发现场,掌控事态。
市场监管调研报告政府(实用21篇)篇七
党“十七大”指出食品药品安全是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民生之本、和谐之基、安民之策。药品市场监督的重心在农村、在基层,如何加强农村药品市场的监督管理,成为考验药品监管能力的现实问题。始兴县地处粤北山区,全县总面积2174平方公里,辖10镇(乡)113个行政村,总人口为25.07万人。全县有医疗机构178家(其中县级医院5家,乡镇卫生院14家,村级卫生站149家,诊所或其他医疗机构10家)。始兴县食品药品监管局现有监管队伍15人,监管涉药单位246家,人均监管面积144.93平方公里,特有的县情、局情决定了监管点多、线长、面广,监管任务十分繁重,行政执法成本较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药品作为一种关系人民生命健康的特殊商品,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加强对药品市场监管,提高药品质量,保证用药安全有效,既是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也是我们药监战线工作人员义不容辞的职责。现结合始兴县农村药品市场监管工作实际,谈谈如何解放思想,创新机制,确保农村药品实现安全监管。
(一)药品管理的硬件设施差。除综合性医疗单位外,绝大多数村卫生站、个体诊所,药房、药库的药品摆放随意,没有按要求设置“四区”(待验区、合格品区、不合格品区、退货区);“五防”(防虫、防鼠、防尘、防潮、防湿)措施落实不到位。部分村卫生所、个体诊所将诊疗、配药场所与住宿、吃饭等生活设施混放,卫生条件差。农村医疗机构中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的80%以上,由于“重医轻药”思想根深蒂固,基层医疗机构药房投入不足,药剂工作条件简陋,有部分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仓储等硬件建设并未达到设置标准。药房缺乏冷藏设备和通风、避光、“五防”等设施,药品放置处阴暗、潮湿、不通风、面积狭小,成为卫生死角。
(二)药品管理难以到位,制度形同虚设。特别是个体门诊部(诊所),购药缺乏供货方相关资料,不向供货方索取有关证照,没有购销合同、质量协议书、进货发票,有的未做药品入库验收记录等相关资料,没有建立相应的药品管理制度。
(三)不合理用药现象存在。不少基层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医疗水平偏低,在药物的药理作用、体内代谢过程、药物的配伍禁忌和毒副作用方面比较缺乏,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例如对感冒患者、有炎症的患者同时使用多种抗生素,导致药物产生抗体,抗菌消炎作用降低;有的对婴幼儿使用激素等禁用药品。分析起来,药物不合理使用主要原因有:处方者与调配者缺乏培训,药学知识缺乏,造成处方和调配不合理;利益驱动,医生对药物的选择起点过高,新、特、贵药物应用过多。
(四)药学专业人员缺乏,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差。从医药市场从业人员来看,乡镇卫生院及个体诊所存在使用非专业人员上岗现象,据初步统计,全县98%村卫生站、个体诊所,没有配备药学专业人员,调配药品大都由医生本人兼任,有的甚至是临时人员,根本未经有关药学专业知识的培训,他们对药物的调配、保管等基础知识比较缺乏,调配药品存在用手直接分发和用不卫生的纸包装药品的现象。
(一)药品管理上存在盲区。现行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涉及药品管理的只有第36条:医疗机构必须按照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加强药品管理。依据该条例,只要是医疗机构就可以配用药品,至于该医疗机构是否符合配用药品的条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事前无法监控,只能在事后对这些医疗机构违规采购、使用药品的行为进行处罚。监管环节的缺损,弱化了这些医疗机构药品管理意识,客观上也增加了打击违法犯罪的难度。
(二)网点分散,监管不便。始兴农村地域广阔,人口密度低,乡镇及行政村多,村卫生站、私人诊所遍布在农村每一个角落,成为农村用药的主要供应者,而且村卫生站、私人诊所由于人员素质和业务收入的差距,用药情况十分复杂,部分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的地方,经常检查次数有限,有部分地方长期信息不到位,成为药品管理的法律死角。
(三)医疗药品广告过分夸大疗效,误导患者。部分患者受到媒体的宣传影响,盲目要求医疗机构或药店对自己的处方用药或非处方用药加以改变,要求使用广告上宣传的产品,这样间接增加药品对人体的毒副作用,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所以,加大药品宣传监管引导患者正确的用药方向,是当前加强对农村药品市场监管的工作重心。
(一)加强农村医药卫生的基础建设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硬件设施的投入和支持。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的要求,结合我县农村药品市场的现状,建议通过多种渠道提高农民的文明程度,增加农村卫生服务设施的装备,充实农村的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健全农村药品供应渠道,全面落实初级卫生保健发展纲要,满足农民不同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从整体上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二)继续加强农村从药人员培训各相关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对县及县以下药品经营、使用单位的负责人和从药人员加强《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办法》、《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暂行)》等法律法规和药学专业知识的培训,使从药人员知法、懂法、守法、自觉依法办事。同时,要加大对广大农民群众的普法宣传,增强其自我保护意识,自觉抵制和举报假劣药品在农村的流动,形成农村药品监管的群防群治网络。
(三)发挥“三大作用”,提高农村药品安全监管实效。
1、发挥主管部门的作用,积极主动抓监管。建立协同作战的监督网络。由于基层药监部门大多面临执法人员少,工作任务重的问题,在对农村监督中往往顾此失彼,难以兼顾。要实现对农村药品市场的全面监管,应取得当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建立药监与公安、工商、卫生等相关执法部门的合作机制,互通信息,共同配合,开展联合执法,加强监管的力量。
始兴县医疗机构“药库药房规范化管理”经过两年的建设,目前,已完成全部县级医疗机构和乡镇卫生院药库药房规范化管理工作,正向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全面推进。总体说来,要建立有效的内外监督机制。医疗机构内部要真正发挥好药事管理组织的作用,定期对医疗药品使用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跟踪督查;在外部监督上,药品监管部门应主动与卫生部门进行沟通协调,联合开展对医疗机构药库药房规范化管理的监督。
2、不断完善农村药品监督网和供应网作用(以下简称“两网”),使得农村用药监管进一步加强。到目前为止我县共有农村药品监督网10个,覆盖率为100%,农村药品供应网点128个,覆盖率达98.2%。农村药品监管网络趋于完善。今年来,我局进一步完善和细化了药品协管员聘任、教育培训、考核、奖励制度和机制,制定了考核办法,明确了其具体职责,严格了聘任条件,将原有的药品协管员进行了筛选,把那些真正热心群众工作、积极肯干、有一定政策理论水平的人充实到协管员队伍。下发了《关于聘请农村药品协管员的通知》。采取多形式、多途径组织开展农村药品协管员协管协查活动,以开展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协管员”在宣传教育、信息反馈、执法协助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提升两网运行质量。
3、发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新农合”)和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的作用,整合资源抓监管。农村药品“两网”建设与,是解决农民吃上放心、价廉药品和看病难的两大举措。可以将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和“新农合”有机结合起来,统一研究、统一部署,做到相互促进。一是充分利用乡村现有卫生资源,建立和完善药品供应网点,对乡村医疗机构进行改造,改善药品储存条件和设施环境,对人员进行培训,增强法律和专业知识,更好地为群众服务,从而有效节约资源,短、平、快地提高农村从医从药人员素质,从根本上提高农村药品安全保障水平。二是将符合条件的零售连锁药店逐步纳入“新农合”定点参保单位,有效利用市场竞争手段,平抑药价,惠及于民。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加强以规范管理和监督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农村药品监管能力建设,不断探索监管方式和创新监督机制,促进始兴县医药市场秩序的规范有序、医药经济的健康发展和构建和谐始兴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对于改变始兴县农村用药现状,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用药有效和生命财产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市场监管调研报告政府(实用21篇)篇八
基层市场监督管理所是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派出机构,是市场监管与行政执法的前沿阵地,是整个市场监督管理系统直接服务群众的基层单位,是上级决策部署落实“最后一厘米”的神经末梢,不仅守护着“四大安全”底线,还肩负着为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保驾护航之重任。
2017年7月杭锦旗市场监督管理局成立,同时成立6个市场监督管理所,市场监督管理所工作人员迅速转换角色,切实履职尽责,积极开展市场安全监管、努力服务经济发展,有力维护了市场经济秩序,实现了市场安全“零事故”。以吉日嘎朗图市场监督管理所为例,辖区位于杭锦旗北部,黄河“几”字湾南岸,下辖12个嘎查村、1个社区,总人口6751户15236人,常住户3506户9730人;辖区共有个体工商户380户、企业80户(其中食品经营类64户、餐饮服务单位37户、药品经营单位5户);监管人员共3名均为大专学历;现有执法车辆一台、电脑4台。
(一)“人员少、任务重”的矛盾突出。经过市场监管机构改革,原工商、质监、食药监等多个部门职责归于一家,职能多,任务繁重,每一项职能都需要基层所监管干部去落实。
(二)干部业务能力亟需提高。目前,基层市场监督管理所工作人员要承担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化妆品、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知识产权、价格等各方面的监管工作,涉及多部市场监管法律法规,监管理念需要更新,而工作人员任务多,学习时间少,法律法规、业务素质都普遍欠缺,原有的工作经验已不能适用于现有的监管任务。
(三)日常监管模式有待更新。当前,基层市场监督管理所的工作模式基本上延续网格化管理和市场巡查制,2名以上执法人员划片分包,负责辖区所有的市场监管工作。虽然国家总局在大力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但在实际工作中除了落实“双随机”外,大都延续以往的定期巡查、重点检查等监管模式,特别是对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领域,更多的是靠突击检查、专项整治等,长效监管机制需要建立健全。
(四)基层办公条件相对落后。就吉日嘎朗图所来说,办公场所为原吉乡计生办办公场所,已使用好多年,办公室、餐厅、宿舍等已陈旧,条件急需改善;执法用车仅有一台,辖区涉及多个嘎查村,市场主体相对分散,开展市场检查十分不便;食品检测设备还是多年以前配备,精度和灵敏度低,其它专业的检验检测设备几乎没有。工作电脑、执法记录仪等信息化装备配备不齐或严重老化,不能适应工作需要。
(五)市场监管责任风险大。基层市场监督管理所处于监管服务的最前沿,直接面向市场主体和广大消费者,上级的各项任务都要通过基层去落实,特别是食品、药品安全、特种设备监管、消费纠纷调解等风险高、隐患多的工作任务繁重。而由于缺乏明确的责任清单、免责清单,在当前工作氛围和社会舆论形势下,各种评比、考核、一票否决、曝光、追责、问责,导致基层干部“干活儿越多越容易出错越容易被追究”,影响了基层干部工作主动性、积极性。
(一)加强队伍建设。一是合理设置编制。各地应根据人口总量、监管对象规模、地域面积等实际情况综合确定执法人员规模。二是加强业务培训。面对市场监管新形势,应有计划、有步骤地邀请专家学者和办案能手对基层执法人员开展精准专业、有针对性的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业务培训。三是强化业务指导。各级市场监管执法机构都应有专人定期编辑典型案例或执法动态信息,及时传递分发给基层执法人员,用于指导执法实践与时俱进。四是狠抓作风建设。坚持文明执法,必须从市场监管执法队伍思想作风建设抓起,在端正执法思想、转变执法观念、改进执法作风上下功夫,强化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切实维护市场秩序和市场规则,市场安全底线。
(二)强化执法保障。加大基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的硬件保障力度,确保基层执法效能长效提升。
(三)严明执法纪律。加强纪律建设,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使执法队伍自觉抵御“说情风”,避免“人情案”,做到清白做人、干净做事。同时,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减少外界因素对执法办案的干扰,降低执法人员自身的履职风险,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执法队伍。
市场监管调研报告政府(实用21篇)篇九
县人大常委会: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2015年工作要点的安排,经县人大常委会第25次主任会议研究,成立了由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冷应芬为组长,县人大常委会部分委员、环资工委、办公室和人大代表、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人等人员组成的调研组,于7月中旬,采取到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查阅相关资料,深入和平、官舟分局了解情况,实地察看县城纯康瓶装水厂、厦门蛋糕店、官舟博利莱鞋业有限公司、全香斋牛肉干厂、好又多超市等方式,对全县市场监督管理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2014年12月政府机构改革以来,县人民政府围绕加强我县市场监督管理工作,整合机构、转换职能,调整班子,搭建队伍,明确职责;监督管理部门迅速转换角色,切实履职尽责,积极开展质量技术监督、食品药品和市场安全监管、努力服务经济发展,较好地推进我县市场监督管理,有力维护了市场经济秩序。
1、着眼机构改革,健全监管体系。主要着力两个重点主体建设。一是围绕政府机构改革,搭建管理主体。2014年12月以来,县人民政府将原县工商行政管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一并整合为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内设办公室、政策法规科、行政许可服务科等机构11个、直属行政机构(综合执法大队)1个,设置和平分局等派出机构8个。在全县22个镇(乡、街道)设置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站,449个村(社区、居委会)设立了食品监管监督员、协管员、信息员,县、乡、村三级监管网络全覆盖。二是围绕服务经济发展,培育市场主体。成立了以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为组长的市场主体信用监督领导小组,制定了《2015年登记工作要点》和《2015年市场主体发展计划》,明确了市场主体年度发展目标和重点工作任务。
2015年1-6月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488户,新办理组织机构代码证248户(全县共有各类市场主体20011户,累计认缴注册资本89.31亿元);扶持培育微型企业118户,占任务数78.67%;兑现2014年财政补助资金,涉及企业401户,税收奖励14.59万元;贷款扶持192户(次),贷款资金2497万元,微企培育存活率96.54%;申请商标注册9件(全县拥有商标246件)。
2、着重食用安全,加强监督管理。机构改革以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坚持转变职能与监督管理“两手抓”,确保食药饮用安全和设备、器械使用安全。
一是对全县食品生产流通和餐饮单位进行全面建管和治理。对19家符合生产条件的企业发证许可,对45户食品生产小作坊、3969户食品经营户备案登记,对1005个餐饮服务签订责任书。对23个食品生产批次样品和10家食品流通经营单位的46个样品抽样检测。检查餐饮单位291家,火锅原料、底料和调味料批发、零售经营户72家。在重大节日、高考期间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检查餐饮服务食品单位715户次,确保了全县食品生产、流通和餐饮服务各个环节的食品安全。
二是加强特种设备监管。组织人员对全县在用的特种设备(锅炉、电梯、起重机械、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进行了调查,共计设备336台,在用206台。与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签订安全监管责任书,与重点监控单位签订承诺书,督促一般隐患设备进行整改,对两台严重隐患的设备立案查处,共计罚没款1.5万元,今年我县特种设备没有发生任何事故。
三是切实抓好药品药械监管。开展医疗器械专项整治,对全县药品经营企业和涉药单位进行了摸底调查,对药品经营gsp认证。
半年来,对全县药品经营企业134家,医疗机构460家摸底调查和日常监督检查,检查覆盖率100%;共检查体外诊断试剂使用单位8家、隐形平光眼镜医疗器械经营企业2家、医疗器械经营企业9家,立案2起,结案1起。举办两期全县药品经营管理暨gsp认证培训工作会议,申报实施gsp认证的企业有46家。
3、着力市场执法,规范市场秩序。突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和广告监管重点,开展打假专项行动,联合文化、公安等部门对全县的出版物市场和网吧集中清理整治,对一起涉嫌商标侵权违法行为进行了立案查处;加强对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医药购销和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和行业的监管,搞好高速公路建设设备的检定。半年多来,查处各类违法违章案件14起,结案11件,撤案2件,罚没款95388元;已登记户外广告19件。检定、校准高速路修建搅拌站22台、地中衡10台、天平3台、压力表21块,完成收入19.23万元。加大消费维权,共受理咨询12起,投诉27起,成功调解23起,立案查处4起,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5.6万余元,有力维护了消费者权益。
从调研看出,半年多来,县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虽然较好地保障了机构调整平稳过渡和市场监督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但也存在编制不足、机制不全、思想消极怠慢、服务意识淡薄等问题,需重视解决。
一是体制机制仍未理顺,技术力量有待增强。由于原三家班子的主要负责人职务发生了转变,个别班子成员存在思想情绪化,消极怠工,服务意识不强,加之分工不科学,导致班子成员形式整合而思想不融合,给工作推进带来许多困难。而且机构改革未完全按照“人随编制走,经费随事转”的原则进行人编整合。虽然核定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编制总数为107人,但实际只有编制80人,缺编28人,特别是机关16个科室中有6个科室为“一人一室”;现有行政执法人员中30%的人员不具有执法资格。和平、官舟等8个分局人员都是原工商行政管理局人员划转进入的,承担着市场监督管理的所有职责,对市场监管诸多业务不熟悉。镇(乡、街道)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站挂牌成立后,监管人员是从镇(街道、乡)其他岗位转岗而入,一时难以适应工作需要,加之兼顾镇(街道、乡)党委政府安排其他工作,对食药监管难以顾及。这些问题,直接制约着我县市场监督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是市场主体培育乏力,服务意识有待增强。随着行政审批层级一体化改革深入,审批权限下放,加之我县市场主体点多面广,在企业审批、监管承接力量、工作衔接等跟不上要求,如西南水泥厂,年生产水泥60万吨,是我县的大型招商引资企业,对带动我县经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因受国家产业政策的制约,政府及有关部门对接有关政策不到位,至今没获得生产资质。如何充分利用现有政策,及时完善企业审批、许可和加强企业指导是当务之急。
三是物资投入严重不足,监管水平有待提高。我县目前从事食品生产、流通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近1万家,19家获得生产许可的合法资格,但存在个别企业不按质量标准生产的情况,如官舟全香斋牛肉干厂今年2月生产的牛肉干,因添加剂和色素超标,被省食药监局抽样检查为不合格,被督办整改。据了解,餐饮服务业也仅有30%左右的获得卫生许可,尤其是农村和城乡结合部的小作坊(如米皮、豆腐加工店)、小餐饮、小食杂店、小摊贩存在无证生产经营、环境卫生条件普遍较差、生产加工过程不够规范,存在较大的食品质量安全隐患。
在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和医疗器械“四品一械”的稽查执法方面,一线监管干部普遍反映,对食药品的检测只能凭借肉眼看生产日期、保质期和是否qs认证。由于检测手段和技术落后,取证定性困难,嫌疑商品多数需要委托省、市级机构进行检测,不仅费时长、收费高,还影响了执法的时效。特别是一些保质期短的食品(如月饼、蛋糕等),因无快速检测设备,存在安全隐患。村(社区)虽建立了食药品监管兼职“三员”,但由于没有兼职报酬,责任心不是很强,村寨小摊小贩经营的食品同样存在安全隐患。
四是安全意识仍需增强,宣传力度有待加大。调研发现,由于对食品安全法、商标法等法律法规宣传不够,个别企业和部分个体商贩法律意识淡薄,生产经营假冒伪劣商品,对群众的生命健康造成潜在威胁。同时,消费者的食品药品质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特别是广大农民还存在着“只注重价格而不注意质量”的认识误区。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市市场监管工作,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1、加强组织领导,强化作风转变。食药安全,涉及全县人民的生命安全,受到群众普遍关注;所以,要切实加强对市场监管工作领导,进一步指导市场监督管理局理顺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在实现机构整合的同时,着力在解决好干部队伍思想融合上下功夫,在班子配备上,要人尽其才,科学分工,使班子成员要尽快适应机构改革新常态。
要加大市场监督管理工作人员相关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的培训力度,使监管人员尽快掌握新知识,尽快适应职责职能转变,使监管队伍成为市场监管的“通才”。县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按照机构编制和岗位设置情况,加大专业人才引进力度,从大专院校毕业生中招录人员,建立一支业务精通,敢于担当的监管队伍。加强市场监管工作的统一指导和协调,定期研究市场监管工作,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市场监管工作全面有效开展。
2、加强安全监管,确保监管实效。加大食药品安全监管力度,规范市场经营秩序。要严格执行索证索票和台帐登记制度,强化从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监管,全部实行亮照经营。对不守法经营,存在安全隐患的,实行严管重罚,并坚决给予取缔。
加大市场监管工作经费投入,在配备食品、药品快速检测车的同时,整合县级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在县城食品流通集中区域,建立检验检测中心,把好食品生产、流通的“进口关”和“出口关”。
建立食药品生产、流通电子监管平台,做到随时检测监控,确保食药品安全。切实解决好行政村“三员”报酬。充分调动“三员”的监管积极性,推进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形成食品药品监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体系。
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确保人员、经费、装备“三到位”。切实加大重点场所在用特种设备的巡查力度,特别是对县域内的无主电梯严格实施监控,确保安全运行。
在沿河电视台、沿河政府网站、走进沿河、手机报、手机微信等媒体平台设置食品药品安全公益广告。利用每年“3.15”消费者权益日、食品安全活动周等活动发放食品药品安全宣传资料扩大接受市民现场咨询面。不断拓宽监督渠充分依靠消费者、新闻媒体对问题食品药品的及时举报或曝光以增强广大人民群众食品药品安全意识。
市场监管调研报告政府(实用21篇)篇十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今年5月,区人大常委会将听取和审议区人民政府市场监管情况的报告。为全面了解我区市场建设管理情况,区人大财经委于4月初启动了对我区市场监管情况的调研。调研组认真学习了涉及市场监管方面的法律法规;听取了区工商分局、区商务局等单位的工作汇报,并就市场监管的重难点进行了探讨;实地查看了食品药品、特种设备、部分流通商品的监督管理情况。5月16日,区人大常委会又组织部分组成人员对市场监管情况进行了会前视察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我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十三五”市场监管规划》精神,按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要求,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以规范市场准入环境、竞争秩序、交易秩序和消费环境为着力点,转变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方式,提升监管效能,基本形成了公平、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
(一)市场建设取得突破,专业市场开始显现。
近年来,区政府把发展现代商贸服务业作为推进城市化的重要抓手,一方面精心培育家居建材、农副产品批发、小商品批发、汽摩交易、城区菜市场和镇级农贸市场,另一方面在新城核心区、小北海度假区等地新建大型商业综合体。目前,新城核心区的宝莲国际都会、东宏时代广场、台湾大润发等项目推进顺利,100万平方米的商业建筑已具雏形;小北海度假区规划50万平方米商业设施已建成20万平方米,杰民商贸中心、五金机电市场已经投入运营。尤其是拥有3万平方米的龙迈家居建材城和4万平方米的杰民商贸中心相继开业迎宾,标志着我区商业由传统的分散经营模式逐步转向了规模化、专业化的现代商业模式,专业市场开始出现。
(二)深化改革激发活力,主体培育成效明显。
区政府有关部门按照“放管服”的要求,相继实施了“先照后证”、注册资本认缴制、“三证合一”、“五证合一”、“两证整合”等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放宽了市场准入条件,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的活力。到2016年底,全区有各类市场主体41113户,较2013年增长了近一倍;注册资本达到439亿元,同比增长9.88%,户均注册资本达到109.3万元。同时,根据我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相关部门认真履行“双告知”职责,建立了主体准入负面清单,加强了市场主体准入的监测预警,较好地保证了市场发展的方向和市场主体发展的质量。
(三)分工合作各司其职,监管合力初步形成。
市场监管面宽量大,涉及部门众多。按照“简政放权、依法监管、公正透明、权责统一、社会共治”的原则,区工商部门切实发挥市场监管主力军作用,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积极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着力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区农业部门着力加强主要农作物种子登记备案管理,积极开展农资打假,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和农资产品质量安全;区商务部门积极开展成品油市场、典当行业等领域监管,着力整治和规范流通市场秩序;区质监部门深入开展“质检利剑”行动,切实加强民生领域专项执法,强化标准化建设和质量监测;区食药监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强化对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监管;区市政部门和镇(街道)重点加强了城区菜市场、镇(街道)农贸市场和流动摊贩的监管。各级各部门既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初步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市场监管格局。
(四)市场监管措施有力,市场经营秩序良好。
1.着力完善信用监管。建立健全企业信息公示制度、跨部门信息交换机制、信用约束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督促指导市场主体自觉履行信息公示义务。截至今年4月,全区共有8299户企业、22487户个体工商户、394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报送了2015年度年报,年报率分别达到97.61%、87.94%、100%;对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5007户市场主体,在政府采购、银行贷款等领域受限,22户企业法定代表人在推选“两代表一委员”时受影响,联合限制“老赖”担任公司各类职务共计87人次,初步实现“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监管格局。
2.着力加强质量监督。一是搞好质量安全常规检查。建立成品油、装饰材料等商品常规抽检机制,2016年以来,抽检烟花爆竹6组、化肥16组、成品油85组、陶瓷砖40组、纺织品15组、涂料19组,查出不合格商品30组,商品平均合格率为85.6%。建立品牌企业产品重点抽检机制,对25个名牌企业、42个名牌产品进行了重点监督抽查。开展“质量季”安全大巡查活动,巡查企业525家,发现质量安全隐患122个,下达监察指令书和整改报告96份。加大对种子抽检力度,抽检城区种子经销商种子样品11个。严格落实食品企业和重点食品经营单位的巡查计划,巡查企业19500家次,排查并处理食品安全隐患497个;通过对1808批次食品的评价性抽验、监督抽验、快速检测等技术手段,发现并消除食品安全风险201个;积极发挥各镇街快检室作用,对进入市场的蔬菜进行质量检测,严把入口关。二是组织开展质量安全专项行动。围绕家电、建材、儿童用品、消防产品等商品开展打假,查办质量问题19件;围绕民生领域质量安全开展学生用品质量检测,共查办质量问题8件;围绕重点工程原材料质量开展电线电缆、建材、波形护栏、给排水管材等产品检查,共抽检47批次,立案查处质量违法违规行为11起。
3.着力维护市场秩序。一是开展农资市场执法检查,分别对城区农药批发商、门店和蔬菜、果树等农产品生产基地开展巡回检查。二是开展食品药品专项整治,对全区学校及周边、旅游景区、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开展专项整治行动35次,发放限期整改通知书631份,约谈61家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负责人和市场业主,立案处罚377起,罚没款320万余元;发现涉嫌制售假劣蜂蜜、肾霸胶囊等线索6起,破获销售肾霸胶囊等假药案2起、假劣食品案4起,刑事处罚2人、行政拘役3人。三是加强了对网络商品交易、供水、供电、旅游、美容、人力资源、教育培训、房地产中介、微型企业等新兴市场的监管执法,开展网上巡查2362户次,查处利用格式合同条款侵害消费者权益案件8件,取缔无证经营教育培训机构1户,对全区201户房地产中介机构建立了监管台账,对在审计中发现的18户“问题微企”进行了分类处置,追回10户微企财政补助资金26.75万元。四是加强金融市场执法,对全区86户投融资市场主体进行了核查清理,吊销或变更、注销市场主体45户。五是严格广告监管,检查清理了户外广告、医药广告、房地产广告等,规范店招店牌1700块。六是以知名度高的商标、地理标志、涉外商标为重点,查处商标侵权行为。七是以公用企业、专营专卖行业为监管重点,严厉打击滥收费用、强迫交易、搭售商品、附加不合理交易条件等限制竞争和垄断行为,共查处案件81件。八是组织开展了打击传销“五走进”活动,层层签订《打击传销责任书》,强化案例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识别和防范传销的能力,去年,我区顺利通过“创建无传销区”检查验收。
4.着力做好消费维权。组织开展“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宣传活动,加强“12315”进商场、进超市、进市场、进企业、进景区“五进”工作,整改规范“消费维权服务站”43个,新建“消费维权服务站”24个。2016年,全区共受理、办结12315中心、消委会投诉举报共计524件,无逾期分流情况,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13.63万元,投诉办结率达100%。
(一)专业市场发展较为滞后。一是大型商业设施尚未投入营运。新城核心区商圈许多商业设施虽然完成了主体工程,但还有房屋装修、商家引进等大量工作;小北海物流园区虽引进业主8个,但缺乏产业经营商,市场主体培育任务艰巨。二是商业批发没有成为主流。铜梁目前的商业业态是以“立足本地、终端消费”为主,缺乏大批发商、大代理商和大经销商,全区商品销售额与社零额占比不足2.4,远低于全市3.2的比值。三是城区现有专业市场布局分散,且以街以路为市较为突出。四是没有形成统一规划、便民利民、活跃市场的小商品夜市。
(二)重点行业安全监管薄弱。一是电梯、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还需加强。二是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面宽量大,假冒药品、过期食品、临期食品、包装标识不全、受潮生虫霉变等问题食品时有发现,安全形势严峻。三是燃气罐配送监管不严,摩托车运送较为普遍,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三)推进社会共治任重道远。一是企业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社会共治的市场监管理念还不深入,在调动社会因素、提高市场监管社会化水平、推进社会共治方面创新不够、办法不多。二是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涌现的市场新领域、商业新模式、消费新变化,传统的监管手段已经显得越来越不适应,需要政府相关部门不断探索创新。
(一)围绕改革发展大局,提高市场监管认识。
今年初国务院出台的《“十三五”市场监管规划》明确提出,要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口,营造宽松便捷的市场准入环境、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和安全放心的市场消费环境。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一定要加强学习,提高对市场监管工作的认识。要站在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重庆一体化发展、推进法治型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到加强和改善市场监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迫切需要,更是适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趋势的迫切需要;要进一步认清自身担负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树立现代市场监管理念,提升市场监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促进我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发挥规划引领作用,优化市场整体布局。
区政府及相关部门要顺应我区市场发展新趋势,着眼民生保障,聚焦商圈、业态等关键要素,加强规划、布局和引导。一是优化专业市场布局。要注重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合理性,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专业化、品牌化、智慧化的要求,充分利用新城核心区、小北海度假区的大型商业设施,通过招商引资建设专业市场;通过政府规划和政策引导,将分散的汽摩、五金、建材等聚集到一起,形成专业市场。二是加快新兴市场培育。统筹考虑实体店和网络商业市场发展,逐步构建适应互联网时代、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多层次实体店、跨区域网络店和高效率物流配送网络”为框架的新型商业市场体系。
(三)发挥市场主体作用,促进商业模式创新。
区政府市场监管部门要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放宽经营限制,强化服务引导,持续激发市场主体的创业热情,推进商业模式创新和商业企业转型升级。一是鼓励有条件的传统零售企业转变经营方式,不断提高自主经营能力。比如,通过集中采购,加强品类管理,提高经营效益;通过加强商品设计、创意和开发,提高自有品牌经营比重,提升产品盈利能力。二是积极发展新兴业态。鼓励商家根据人口结构、消费需求多元的实际,发展多样性、个性化、体验式的新型业态。比如,引导购物中心进行差异化定位,增加体验型、互动型的业态模式,提供餐饮、娱乐、购物一站式服务;推动便利店增加服务内容,对接电子商务,发挥共同配送终端功能等。
(四)完善政府监管职能,营造健康市场环境。
市场监管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因地制宜、因企施策,不断完善监管举措,履行好监管职能。一是强化信用监管。要消除部门信息壁垒,整合信息资源,逐一为企业建立“信用档案”,构建起完整准确的新型信息监管体系;要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示企业信息,提升信息对称性和透明度;要进一步加强跨部门联动响应和失信惩戒,使企业信息公示系统成为社会约束失信的“天网”,政府惩治不法的“法网”,企业诚信建设的“金网”。二是注重“管”、“服”并举。政府各部门在落实“宽进”的同时,要加强对企业的“严管”,对涉安涉危行业、关系国计民生行业一定要敢于“亮剑”,重拳出击,坚决管住;同时,要转变市场监管理念,创新市场监管方式,从管制思维更好地转变为亲商思维,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出发点,以服务群众、服务企业为落脚点,注重管理措施的科学化、人性化,既当好市场秩序的守护者,又当好市场发展的促进者、市场消费的服务员,防止“一管就死”。三是推进社会共治。区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对市场监管工作的认识,加大统筹协调力度,把市场监管作为新时期的重大民生实事抓紧抓好;区政府各职能部门要不折不扣落实市场监管的各项举措,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各行业协会和企业业主要主动承担起维护市场秩序的重要责任,做到守信经营,严格自律;要理直气壮做好消费维权,坚决打击制假售假、欺诈诱导消费的行为,提升消费安全感,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
市场监管调研报告政府(实用21篇)篇十一
____年市场规范管理工作是按照上级局的工作部署和安排,在我局党组和主管局长的领导下,立足巩固专项整治成果,强化日常监管措施的总体思路,充分发挥基层工商所属地监管职能,全面维护市场秩序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为目的。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加强各类市场监管,开展各项专项整治,进一步完善巡查制度;二是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整治,实施红盾护农行动,促进农业增产增收;三是大力开展“创城”工作,整顿市场经营秩序,改善市场市容环境。
加强各类市场监管,开展各项专项整治,进一步完善巡查制度。
加强各类经营主体监管,最有效的途径是开展市场巡查,我们按照《**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工商行政管理所巡查暂行规定》以及《**市工商局市场巡查工作实施办法》的要求,全面实行网格化管理。在基层分局(所)成立市场巡查组,巡查组由分局(所)长带队,每周对辖区的各类市场的经营主体进行巡查,发现问题现场解决。适时开展各项专项整治行动,对重点地段、重点业户、采取紧订死守。在节日期间假冒伪劣出现旺季时,基层分局(所)全员出动,进行轮翻检查。我们制定了流通领域商品监管台帐,要求基层监管人员把每天巡查的情况及时填写在“巡查记录”上,并按照谁巡查谁录入的原则及时录入微机。
加强集贸市场监管,尤其要加强对市场主办单位的行政指导,推动市场自律组织和自约机制的建设,增加市场主体责任意识,构建市场诚信体系,积极探索行政执法机关与市场主体共同维护市场秩序的新机制与监管模式,使基层工商行政管理人员从繁杂的检查、督导工作中解脱出来,全力开展日常市场巡查和专项整治工作。为此,我们侧重指导市场管理所加强对市场主办单位的规范指导,调动市场主办单位的积极性,共同监管好集贸市场。“**购物广场”、“**超市”、“**超市”、“**超市”在基层分局的指导协同下,建立了“进货检查验收制度”,“购销台帐制度”,“质量承诺制度”,“协议准入制度”,“商品质量责任制度”,“商品质量自检制度”,“不合格商品退出”等七项自律制度及索证索票制度。同时基层分局依法对市场主办单位主体准入和市场开办行为、商品经营者的交易行为、上市商品质量进行监督管理。由其检查上市商品的进货渠道,商标标识,包装装璜,规范交易秩序。经营管理人员岗位责任明确,实行集贸市场主办者责任制度,明确了市场主办者是市场日常经营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在市场管理所的规范指导下,市场主办者对自己的职责更加明确。积极引导场内商品经营者诚信经营,文明经营,守法经营。同时,严控商品经营者的准入环节和上市商品的进销环节,根据商品种类和属性认真做到划行归市,商品摆放整齐,全力营造整洁干净、秩序井然的市场交易环境。对进场商品严格按照“七项自律制度”的要求,首先由商品经营者实行自查自检,然后市场主办者组织巡查抽查。这样工商管理所、市场主办者和商品经营者各自履行职责,对入场的商品实行有效地监管,把住了假冒商品的来源关口,确保人民群众的消费安全。
开展农资市场整治、实施红盾护农行动、促进农业增产增收。
深入开展____年“红盾护农行动”,我们要求基层分局(所)首先要掌握监管对象。要把辖区内农资经营户录入监管台帐。录入内容包括三个部分:(_)经营者的自然情况;(_)经营者的办照情况;(_)检查巡查掌握的情况。其次是把市场巡查作为监管农资市场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基层分局所把市场巡查作为农资市场专项整治的有效措施。一查经营资格,看是否有营业执照和经营许可;二查进货票证,看是否履行验收责任、是否索取供货方有关资质、发票;三查商品质量,看是否有合格证、质检单、检疫证明等;四查商品包装,看商品标识是否虚假;五查商标广告,看是否有侵权行为、是否存在虚假宣传;六查销售情况,看其是否公示经营、实行承诺信誉制度。通过开展“六查六看”,规范了经营者的经营行为,查处了非法经营活动。三是采取进货备案制。我们要求农资经营户在货到三日内携带购货发票、商品商标注册证、质检报告及厂家生产许可证、厂家工商执照等有关手续到辖区工商分局(所)登记备案。四是检测结果公示制。我们对农资市场的新品种或消费者反映较多、疑问较大的种子、农药、化肥及时进行抽检,并将抽检结果张贴公示,让广大农民买的放心,用的可靠。五是责任追究制。我们在农资市场监管中,按照上级局的要求:强调必须责任到位、人员到位、工作到位、谁管辖谁责任。为了落实责任、监管到位,局领导和各基层分局(所)长签定了监管责任书,各分局(所)长和片管员也签定了承包监管责任书。同时我们还制定了基层分局(所)和辖区农资经营户签定的“农资产品质量监管责任书”以及农资经营户的“农资产品质量承诺书”。这样责任到位,分工明确,上下齐抓共管,确保农资市场健康发展。由于我们监管到位,农民买到的都是真种子、真农药、真化肥,带来了今年农业大丰收。
大力开展“创城”工作,整顿市场经营秩序,改善市场市容环境。
今年**市政府开展了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城活动,**市工商局依据相应的工作目标制定了工作方案,落实了责任。我们感到:加强市场监管、整顿环境卫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创建良好的市场经营秩序和清洁的卫生环境也是我们的职责。为此我们同市场管理所的同志一起到市场主办单位参加座谈会,宣传爱国卫生运动及“创城”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市场主办单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市场管理所开展对广大业户爱国卫生运动的宣传,提高广大业户的文明意识,卫生意识和环保意识,增强他们美化**,创建文明市场的责任感。同时还在市场开展“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活动,使广大业户积极参与整治公共卫生环境、消除卫生死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们借爱国卫生活动及“创城”工作的契机,把整顿市场经济秩序、规范业户经营行为与整顿市场环境卫生同步进行。通过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市工商局“创城”工作目标经过省级“创城”专家组考核验收已达标。
市场监管调研报告政府(实用21篇)篇十二
为切实加强种业市场监管,有效打击非法制售假劣种子、非法生产转基因种子等违法行为,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激发种业创新发展活力,营造健康有序种业发展环境,提高种业发展质量,按照省农业农村厅、市农业农村局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我县农业领域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全面贯彻落实《种子法》《甘肃省农作物种子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要求,以不断提升种业市场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水平为方向,全面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切实强化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有效遏制非法制售假劣种子、非法生产转基因种子等违法行为。坚持中央统筹、分级负责,压实属地监管责任,完善协查联动机制,强化部门内外协调协作,提高监管效能,营造创新主体有动力、市场主体有活力、种业市场有秩序的良好种业发展环境。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时,切实保障用种安全。
进一步加大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切实保护品种权人的合法权益,实现种业涉访涉诉案件件件有登记、事事有回音、违法必查处。2020年全县种业市场监管年度工作目标如下:
明确种业监管责任单位,对农作物种业分管责任领导、行政管理、行政许可、一线执法和检测检验、技术支撑等责任应当通过书面形式进行明确。有成文的监管方案和现场检查方案。对本县发证的50%以上种子种苗企业生产经营档案、包装、标签等进行现场检查,对辖区种子经营门店抽查覆盖率达到30%以上,被抽查门店经营的品种抽样覆盖率达到30%以上。被检查企业经营档案、包装、标签整改合格率达100%,零售主体经营活动备案率达100%。对省农业农村厅、市农业农村局转办督办的群众信访举报等案件,按时办结,及时书面反馈。
(一)加强种子生产基地监管。重点对全县马铃薯种薯生产基地、冬小麦制种基地实行全覆盖检查,重点核查制种企业的生产经营许可、生产备案、产地检疫等内容。种子生产基地的规范性检查结果将作为制种大县财政奖励的重要依据。
(二)加强非法转基因种子监管。在种子收获加工季节,对种子企业正在加工、包装或待售的种子进行抽检,力争做到早检查、早发现、早处理,确保覆盖全面、检查到位、执法严格。对辖区内种子生产经营企业、经营门店加工销售的农作物种子开展拉网式排查,重点检查生产经营许可证、品种审定及授权情况、生产经营档案、种子来源及去向、包装标签、相关生产和销售合同、品种真实性、种子质量等。扦取企业种子生产加工线上正在加工、包装的种子样品、待售的商品种子样品进行种子质量、品种真实性和转基因成分检测,严防非法转基因种子流入市场。
(三)加强种子质量监管。结合本地用种实际,在春季、秋季等关键种子市场销售期,以种子标签和种子质量为检查重点,开展市场专项检查,在冬季开展主要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企业监督抽查。将近3年来有套牌侵权、制售假劣、存在不规范生产经营行为的生产经营主体列为重点监管对象,增加检查频次并及时向社会通报;对近3年来在监督检查中未发现问题的企业,酌情减免检查。
1.组织开展春秋两季种子市场专项检查。春播期间以玉米、马铃薯和蔬菜作物种子为重点,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种子市场和种子经营门店专项检查,重点检查种子标签、进销货台账、品种审定、种子经营备案等情况,并抽取种子样品进行种子质量、品种真实性和转基因检测。秋播期间以小麦、油菜等秋冬种作物种子为主要检查对象,在全县范围内对种子市场和种子经营门店开展专项检查,重点检查生产经营资质、种子标签和使用说明、进销货台账、种子经营备案等情况,抽查部分小麦、油菜种子样品进行发芽率和纯度检测。
2.组织开展冬季种子企业监督检查。在种子收获、加工季节,组织开展冬季种子企业监督检查,重点检查种子生产、加工、包装情况,扦取加工线上正在加工、包装的种子样品或仓库内待售的种子样品,检查种子生产经营档案、标签、生产经营许可、品种审定及授权情况、种子来源及去向等是否合法规范。
(四)加强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在种子生产经营的关键时期,根据品种权人、群众举报投诉以及明察暗访掌握的线索,积极开展品种维权工作。依品种权人申请,对构成品种侵权的,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或由品种权人向人民法院起诉解决,对侵权规模大,涉及公共利益的,依法予以处罚。在纠纷调解、证据保全、责令停止侵权、依法处罚等方面担当作为,严格按照《种子法》的规定,对侵犯植物新品种的企业或个人加大处罚力度,坚决维护品种权人合法权益。
(五)推进许可备案信息化。全面落实《种子法》及配套制度规定,建立种子生产经营许可备案主体清单,对辖区内种子种苗生产经营许可主体情况实施信息化管理,逐步纳入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系统,所有种子生产经营许可信息、备案信息录入中国种业大数据平合。
(一)加强组织领导,压实监管责任。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细化工作举措,靠实工作责任,完善机制,加大监管力度。主要领导亲自抓,落实主体责任,明确责任分工,分解任务职责。县种子站负责检查种子生产经营主体备案、经营档案、种子标签和使用说明、品种审定和登记、品种权许可、种子种苗质量等工作,重点对品种真实性和转基因成分进行监督检查。县农业综合执法队要结合工作实际,制定监督执法方案和现场检查方案并组织实施,配合省、市主管部门转办督办案件,对重大复杂案件,要加强横向联合,实行综合执法,加大查处力度。
(二)开展联合执法,建立联动机制。主动配合、积极协助省、市主管部门,加大跨区域案件的查处力度,对上级移交、检查发现、举报投诉的生产经营假劣种子等违法线索,采用短信、便函、文件等多种形式,第一时间立案查处,限期办结。强化监打联动,加强日常监管、督查抽查,强化行政执法工作之间的沟通协调和数据共享,逐步创建种业相关企业“红黑榜”和白名单制度,促进全县种业市场监管工作有序发展。
(三)建立长效机制,强化社会监督。依法及时公开种子企业许可、侵犯品种权和制售假劣种子行政处罚案件等信息。向社会推介信用良好的企业和当地适宜的优良品种,积极做好市场引导工作。县农业农村局设立并公布举报电话,保证举报信息畅通,鼓励广大群众参与,加强社会监督,依法维护品种权人、诚信企业、农民的合法权益。
市场监管调研报告政府(实用21篇)篇十三
为进一步规范行政处罚的自由裁量,减少执法的随意性,提高执法的统一性和透明度,我局在考虑工商、食药监、质监三块的行政执法现状,原《xx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参照标准(试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碰到不少障碍和问题,其内容也太过繁冗,同时市场监督管理行政执法涉及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不断的修改和更新,近期我局对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进行修改,以提升行政执法效能。
此次修改将原名称《xx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参照标准(试行)》修改为《xx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常见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参照执行标准》,收集编制主要违法行为自由裁理权的内容。原《xx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参照标准(试行)》内容共分3章(食药类、工商类、质监类)、23节、164条、字数76652字。基于大部制的行政体制改革,删除原3章(食药类、工商类、质监类)的目录,共分10章(分别为食品违法行为、医疗器械违法行为等)、59条、字数32378字,力求内容简明扼要。
本次自由裁量权的修改,经过本局公开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查、通过集体审议等,并报市政府备案。
市场监管调研报告政府(实用21篇)篇十四
为切实加强种业市场监管,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激发种业创新发展活力,提高种业发展质量,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有关要求和种业监管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思路。
全面落实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要求,以不断提升种业市场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水平为方向,全面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全力强化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坚持中央统筹、分级负责,压实属地监管责任,完善省际协查联动机制,强化部门内外协调协作,提高监管效能,营造创新主体有动力、市场主体有活力、种业市场有秩序的良好种业发展环境。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时,切实保障用种安全。
(二)工作目标。
种业市场监管体系队伍不断健全,监管能力水平不断提高,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假冒伪劣、套牌侵权、非法生产经营等突出问题明显减少,种子种苗种畜禽质量水平不断提高。实现种业涉访涉诉案件件件有登记、事事有回音、违法必查处。2020年省市县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年度工作目标如下。
——省级目标:明确种业监管责任部门,对农作物种业和畜禽种业分管责任领导、行政管理和统筹协调、行政许可、一线执法等责任应当通过书面形式进行明确。印发种业监管方案,对辖区内市级、县级农业农村部门种业监管工作的现场督促检查分别达到50%、20%;组织对本地所属的部级发证企业现场检查全覆盖,对省级发证企业监管覆盖面达到50%,被检查企业经营品种抽样覆盖率达到30%以上,被检查企业经营档案、包装、标签整改合格率100%。农业农村部转办督办的群众信访举报等案件,按时办结,及时书面反馈。
——地(市)级目标:明确种业监管责任部门,对农作物种业和畜禽种业分管责任领导、行政管理和统筹协调、行政许可、一线执法等责任应当通过书面形式进行明确。有成文的监管方案和现场检查方案,对辖区内50%以上的县级农业农村部门种业监管工作进行现场督促检查;对本级发证种子种苗种畜禽企业现场检查覆盖率达到50%以上,被检查企业经营品种抽样覆盖率达到30%以上,被检查企业经营档案、包装、标签整改合格率100%。
——县级目标:明确种业监管责任部门,对农作物种业和畜禽种业分管责任领导、行政管理和统筹协调、行政许可、一线执法等责任应当通过书面形式进行明确。有成文的监管方案和现场检查方案,对本级发证的50%以上种子、种苗、种畜禽企业生产经营档案、包装、标签等进行现场检查,对辖区种子经营门店抽查覆盖率达到30%以上,被抽查门店经营的品种抽样覆盖率达到30%以上。被检查企业经营档案、包装、标签整改合格率100%,零售主体经营活动备案率100%。
湖北、北京以及新冠肺炎疫情高风险地区,经营门店、企业现场检查和监督抽查,以及对农业农村部门种业监管工作的现场监督检查比例,各地结合实际情况自行作出调整。
(一)规范生产基地。以西北、西南、海南等三大制种基地为重点,对52个国家级“两杂”制种大县和100个区域性良繁基地实行全覆盖检查,重点核查制种企业的生产经营许可、生产备案、产地检疫等内容。生产基地规范性检查结果作为制种大县财政奖励的重要依据,纳入国家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范围。
(二)推进许可备案信息化。全面落实《种子法》《畜牧法》及配套制度规定,建立种子种苗种畜禽生产经营备案主体清单并在同级农业农村部门官方网站公布。所有种子生产经营许可信息、备案信息,均应当录入中国种业大数据平台。各省级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应当对辖区内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主体情况实施信息化管理,创造条件纳入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管理系统。
(三)严查非法转基因种子。河北、内蒙古、黑龙江、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省(区),特别是辽宁省、吉林省,要以杂交玉米种子为重点,狠抓品种审定、基地制种和种子销售等关键环节,严查生产主体、企业生产经营资质、品种权属及亲本来源、制种田块转基因成分,做到早检查、早发现、早处理,确保覆盖全面、检查到位、执法严格。
(四)严格监督种子质量。各地应结合本地用种实际,在春季、秋季等关键种子市场销售期,以种子标签和种子质量为检查重点,开展市场专项检查,在冬季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经营企业监督抽查。省级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应将近3年来有套牌侵权、制售假劣、存在不规范生产经营行为的生产经营主体列为重点监管对象,增加检查频次并及时向社会通报;对近3年在监督检查中未发现问题的企业,酌情减免检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高风险地区,种子市场检查以及生产经营企业监督抽查可视情况灵活开展。
(五)加强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加强品种权维权,就是维护种业创新,维护公共利益。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应当在纠纷调解、证据保全、责令停止侵权、依法处罚等方面担当作为,坚决维护品种权人合法权益。2020年要以杂交玉米、蔬菜和果树作物为重点品种,探索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的有效途径。强化行政司法协调配合,开展执法人员轮训,组织打假维权现场活动,加强普法宣传,遴选并公布典型案例。
(六)开展种畜禽和桑蚕种质量检查。以无证(含过期、超范围)生产经营、假冒优质种公牛冷冻精液、低代别冒充高代别、销售的种畜禽不符合种用标准、种畜禽系谱档案不全等问题为重点,开展种畜禽市场监管试点。在全国选择部分种畜禽企业开展种公猪、肉种鸡生产性能测定,对种公牛、种公猪精液进行质量抽检及种公牛个体识别检测。对近5年在监督检查中未发现问题的种公牛冷冻精液生产经营企业,酌情减免检查。在桑蚕生产用种期之前,对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云南、陕西等省(区、市)生产的桑蚕原种和桑蚕一代杂交种开展质量监督抽查。
(一)压实监管责任。农业农村部负责制定全国种业市场监管方案,规范样品管理,健全重点作物分子指纹数据共享平台。组织明察暗访,对重点地区、关键物种、重要环节、重点案件等进行监督抽查。组织开展种子质量监测和随机抽检,推动种业监管信息公开,对省级种业市场监管工作进行绩效评价并公布结果。
省级农业农村部门应当制定本省种业市场监管方案并组织实施。组织查处农业农村部转办案件,协调处理省内跨区域案件,配合处理其他省份协查案件,督办重点案件。重点对品种真实性和转基因成分进行监督抽查。
地市和县级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应根据当地实际制定监督抽查方案和现场检查抽样方案并实施。重点检查主体备案、经营档案、种子标签和使用说明、品种审定和登记、品种权许可、进口等情况,检查监督种子种苗种畜禽质量。
(二)完善省际协查联动机制。各省级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应当主动配合、积极协助,加快跨区域案件的查处进程。案件主办省需其他省协查时,应以省级农业农村部门名义制发协查公函,载明协查事由、有关案情、协助内容和联系人等,协查省应予积极配合。协查公函应同时抄送我部种业管理司,种业管理司将督促检查并视情通报。
(一)各地开展种业市场监管工作,根据新冠疫情风险等级,充分考虑本地疫情防控实际,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在做好疫情防控的情况下开展工作。
(二)桑蚕种采取统一抽查检测的方式,3月底前结束,并于4月底之前报送抽检结果。种畜禽质量检测任务于5月前下达,各承担单位负责样品的抽取、检测、出具检测报告、反馈并确认检测结果等工作,11月底前完成全部质量检测工作并报送全国畜牧总站。
(三)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全国畜牧总站、农业农村部蚕桑产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镇江)分别承担本级农作物种子种苗监管、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种畜禽监管和桑蚕种质量监管的具体组织工作。
(四)请各省级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根据以上监管目标和重点内容,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省2020年种业市场监管方案,并于3月底前在本单位官方网站公开;请于12月20日前将贯彻落实情况书面报告我部种业管理司,报告应附由本省农业农村主管部门主办且于今年内结案的种业典型案例2〜3起。
市场监管调研报告政府(实用21篇)篇十五
我局今年投入开发了网商监管预警系统,积极科学应对职业打假,进一步提升市场监管水平。
一是有效建立预警体系。xx目前在册网络商店达16249家,居全省前列。但近年来,恶意投诉不断增加,当地网商颇受困扰,光靠基层干部死盯硬守的方式,难免会有疏漏。为此,我局自主研发了全国首个“12315”预警系统,取名“消保精灵”,通过“大数据”监管,有效规范网店经营行为,指导电商合规发布营销广告。
二是有效发挥预警功能。通过精准抓取数据,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以各个地方每个时段的不同职业打假热点为关键词进行搜索,能搜索到网站、网店、网页以及网页上的商品,包括图片格式的商品,并将图片并转化为文字,及时发现预警风险点,并能非常精确的锁定,成功解决了以往图片无法解读的技术难题。目前该系统已将全市网店纳入监管,以22个关键词为重点,如“最”“首选”“第一”等,自动匹配违规网店信息,还能锁定网页上的商品图片,及时发现预警风险点,抓取精确率达99%。
三是有效强化预警支撑。通过动态监测的方式,引导放心网店放心经营。针对放心消费中的“放心网店”创建,研发“消保精灵”的子系统——放心网店动态监测系统,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网店进行自动检测,发现符合要求的项目予以确定、不符合要求的项目则告知企业和客服,要求企业立即整改,监管人员在后台知晓违规情况后,可通过短信或在线客服形式,一键告知有关预警信息,平均操作时间只需16秒。
四是有效提升预警成效。如xx市伊莱科电气有限公司去年受到职业打假人投诉13次,要求赔偿金额达1.33万元,而且每应对一次投诉,至少要跑两趟以上监管部门,进行证据核实、纠纷调解。今年预警系统运行后,该公司未接到一起职业打假人投诉,实现了零投诉。
市场监管调研报告政府(实用21篇)篇十六
今年以来,台州市局围绕省局重点工作和市委市政府“两抓”年活动部署,坚持“活市场、强质量、保安全、惠民生”的工作理念,努力放大融合效应,着力服务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促改革、稳企业、增动能、保平安,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目前,台州市局已有4项工作受到国家部委、省委省政府表彰,13项工作列入省级以上试点,召开了11个省级以上现场会,获批创建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各项工作受到市厅级以上领导批示肯定63次。
一、加大改革力度,激发市场活力。一是高效推进机构改革。快速融合,扎实开局,形成人合、事合、心合的市场监管工作新局面。合理整合相近职能,设置26个内设机构,较改革前精简16%,基本做到与省局处室一一对应;实行干部大轮岗,其中中层主要负责人调整比例接近90%,既做到平稳有序,又实现交流融合。抓好制度建设,重新制定及修订各类制度52项,全局实现“统一服装、统一信息平台、统一财务管理、统一办公场所、统一规章制度”。围绕工作定位,坚持项目引领,拟定台州市场监管系统“十大争优、十大破难”项目。二是全面深化“最多跑一次”。率先在全省启动低风险食品经营单位许可制度改革,得到省领导的高度肯定。全面推行常态化企业开办1个工作日,争取公章刻制费用由政府买单,组建企业开户银行服务联合体进驻行政服务中心,解决印章刻制和银行开户手续问题,方便群众办事。加快全程电子化登记应用,全市新设企业网上申报率达到93.32%。全面开展数字化转型,扎实推进“互联网+监管”“互联网+政务服务”,台州市场监管权力事项网办率、掌上办事率、材料电子化率均达到100%,居全省第一。施行企业登记身份管理实名验证,开展企业名称自主申报制度改革、行政审批事项标准化建设等,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目前,全市市场主体总量62.24万户,同比增6.3%;其中,企业总量19.49万户,同比增11.57%。出台稳企业强服务促发展十条措施,充分发挥市场监管职能作用,更大便利、更多惠利民营企业发展与创业创新。三是持续深化商标注册改革。推动商标注册便利化改革提质扩面,台州商标受理窗口已拥有国家全部24项商标受理业务权限,今年以来共受理商标注册申请、续展、变更等业务4964件,通过现场、电话、网络新媒体等方式,接受各类市场主体的商标事务咨询,累计超过1.5万人次。
二、注重质量提升,壮大市场主体实力。一是支持知识产权创新。成功获批创建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推动市政府出台《台州市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19-2021)》,全面启动项目实施。推进知识产权运营服务集聚区“一港九站”建设,筹划建设台州市知识产权综合服务中心,在温岭、临海、天台开展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园建设试点。深入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登记512件,融资金额51.28亿元,其中办理商标质押登记数占全国总量的33%,居全国第一,有效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台州经验在全国推广。加强商业秘密保护,全省首届商业秘密保护论坛在台州召开。二是深化质量提升行动。加快“品字标”企业培育,新增“品字标浙江制造”认证企业44家,累计85家,居全省第一,全省推进“品字标浙江制造”品牌建设工作现场会在台州召开。扎实推进“万千百”工程,已实施中小微企业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培训944家,推进企业质量管理提升121家,推动10个协会质量提升。加快产业先进标准提档,新增“浙江制造”标准60项。全力争创标准国际创新型城市,深入推进百城千业万企对标达标提升专项行动,对标达标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全省系统现场会在台州召开,相关经验做法在全国“百千万”推进会上作交流发言。三是助力医药千亿产业。成功争取“省药监局台州湾创新医疗器械服务站”落户台州(仙居)医疗器械产业园。召开第五届中国医药产业发展与监管(台州)论坛,促成台州医药企业与高校等研发机构合作项目45个,合作总金额超过2.5亿元,其中现场签约6个项目,总金额预计9600万元。持续推进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全市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品种数达到28个品规(18个品种),通过数量居全国地级市第一;办理出口欧盟原料药证明企业共有23家,出口欧盟原料药品种共有61个,分别占全省的53.5%和45.2%,共有83个药品品种(剂型)通过新版gmp认证,占全省31.0%,均居全省第一。四是推动市场主体增效。纵深推进小微企业新三年成长计划,新增小微企业29066家,“个转企”2245家。推进“小个专”党建工作,在全省“小个专”党建现场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积极打造5个全省“小个专”党建创新示范点。推动市场集聚发展,指导路桥中国日用品商城争创五星级文明规范市场,帮扶温岭工量刃具交易中心港交所上市,推动浙江方林二手车市场参与二手车出口试点;全面实施放心农贸市场创建,创建放心农贸市场35家。五是提升质量技术服务。落实省局局长冯水华“所在地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到哪里,市场监管服务跟进到哪里”的要求,主动对接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为中小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全省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现场推进会在台州召开,省委书记车俊、省长袁家军分别考察黄岩模塑产业、椒江智能马桶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加强国家质检中心建设,智能马桶国家质检中心投入使用,成为目前全国唯一的智能马桶产品国家质检中心,台州智能马桶国抽合格率上升至92.9%,25项关键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新增温岭水泵国家质检中心。
三、强化风险防控,筑牢安全底线。一是创新监管机制。深化智慧监管,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现代通讯”技术,深入推进全省人大代表食品安全监督平台试点、食品药品安全风险管理防控试点,相关工作在全国药品抽样会议上作典型经验介绍;与美团点评集团签订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体系建设战略框架协议,通过大数据精准监管网络餐饮。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市抽查企业14073家,企业抽查覆盖率8.03%,企业问题发现率50.05%,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问题处置率、公示率均达到100%;双随机事项抽查覆盖率98.13%,全省最高。全力推进浙江省行政执法平台应用,全市拥有掌上执法人员数4765人,其中人均检查数2次人员占比为98.61%。全面启动吊销未注销企业强制注销工作,据统计,全市需拟强制注销的企业有8500多家。加强企业年报工作,全市企业自然年报率达92.7%,位列全省第二位;年报“全零”比例为3.43%,列全省最低。创新网络市场监管机制,全省首创网络交易风险预警防控机制,针对汽车用品、眼镜、网销化妆品三大行业开展网络监测分析预警告知工作,天台网销汽车用品行业月平均投诉量较前14个月下降82%,监测工作得到省药监局局长徐润龙的批示肯定。二是强化安全监管。食品安全领域,推动党政同责落到实处,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听取食品安全工作汇报,提高食品安全工作在县市区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权重,并将“食品安全”纳入市委对各县市区及各有关部门巡察内容,在全省率先以市两办名义出台《台州市食品安全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完善食品药品抽检工作机制,全省食品抽检现场会在台州召开。特种设备安全领域,全面落实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分类评价,推行重点行业重点设备安全责任保险,特种设备“四率”持续保持99%以上,应用“保险+服务、按需维保、调整检验周期等电梯数达到8051台,应用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分级评价制度企业数8987家。产品质量安全领域,以椒江区喷雾器产品为试点,全国率先探索开展产品质量安全分级分类监管,将监管力量集中到高风险产品以及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严的企业,提高监管精准性和有效性。组织对水泵、眼镜、童鞋、电线电缆、园林机械等区域性块状产业产品的质量安全风险开展排查,全省区域块状产业质量安全风险排查工作现场会在台州召开。药械安全领域,深化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加强药品检验数据分析,提炼“五有五用”工作模式,推动药品安全监管抽验效能提升,全省药品检验数据分析利用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加强不良风险监测,收到adr、mdr报告8702例、1828例,完成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471例。三是开展执法检查。加强涉企收费检查和公平竞争审查,完成65个涉企收费部门及协会的专项检查,实现市、县两级公平竞争审查100%覆盖。强化反垄断执法,实施重点企业反垄断辅导机制,辅导民营企业85家。深入推进户外、互联网等重点领域违法广告治理,全市广告违法率为0.02%,低于全省平均水平50%以上。扎实开展“网剑行动”,开展部门联合执法行动25次,责令停止平台服务的网店240家,查处违法违规行为819个次,网络违法案件立案622件。今年以来,全市共查处各类经济违法案件2174件,万元以上大要案766件,罚没款2874.84万元,移送公安案件27件,移送39人。牵头开展保健品乱象整治,查处保健品违法犯罪132起,支持县(市、区)创建“无虚假保健食品县”。加强非洲猪瘟、校园及周边食品、中药材中药饮片、医疗器械清网行动、化妆品“线上净网线下清源”等专项整治,今年以来,共查处食品药品案件2064起,罚没款3101.26万元,大要案74件,移送涉嫌刑事案件148件、185人。其中,临海、仙居分别破获特大生产销售假白酒和假洋酒案件,涉案金额分别超过4000万元和1500万元。
四、坚持以人为本,办好民生实事。一是持续开展“放心消费”城市创建。持续推进“放心消费在台州”工作,全市新培育放心消费单位3183家,无理由退货承诺单位1439家。启动编制《放心消费城市建设与评价规范》台州市地方标准,为放心消费城市建设提供台州经验。积极开展省级消费放心县试点,全省率先开展放心消费县评价体系建设,推动放心消费城市创建纳入“多城同创”范畴,高规格严要求推进放心消费示范城市创建。二是用心办好民生实事。3个省级食品安全创建县通过考评,等待命名。开展送药“上山进岛”工作,重点聚焦位置偏僻、医疗及药品供应状况差的山区、海岛,建设服务点40个并投入运行,有关工作得到国家局、省局肯定。打造名特优作坊及亮化达标小微食品企业110家,改造提升农村家宴放心厨房84个,新建“阳光厨房”366家,建设放心肉菜示范超市13家、化妆品示范商场33家、化妆品示范店329家,不断为群众改善饮食与消费环境。开展放心计量在台州行动,重点开展民用三表、“农贸市场”电子称、水效标识、加油机、眼镜验光配镜等计量器具的检查。三是努力**群众关注的热点难题。围绕青蟹过度捆绑事件,牵头组织开展规范农贸市场销售商品称重行为专项行动,全省农贸市场规范称重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围绕“西安奔驰车主维权事件”,第一时间开展汽车销售领域合同格式条款专项整治,净化汽车市场消费环境。围绕豆芽添加抗生素事件,在沟通农业农村部门未果的情况下,主动担责,开展全市豆芽中添加抗生素违法行为专项整治,立案查处68件,其中移送公安10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10人,基本肃清豆芽菜违法添加抗生素的行业性违法行为。针对高层建筑电梯安全进行全面排查整治,发现维保不到位、报警装置不畅通、电梯安全管理及机房环境不符要求等隐患753起,现场整改753起,整改率100%,发出指令书50份,立案8起,查封10台,停用3台。加强消费投诉受理,今年以来,市投诉举报中心共接听各类电话66425件,受理消费者投诉12086件、举报5449件,消费维权调解成功率84.18%,举报处理率100%,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9661万元。
五、围绕政治强局,加快自身建设。一抓党的建设。开展“大党建大融合”主题实践活动,强化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对机关党委、团委及时换届;重新组建7个机关党支部,配强党支部书记。完善“五好”支部考核办法,落实“月清季查”机制,市局机关党委荣获第一批“台州市机关党建示范点”称号。开展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市局被台州市委推选为台州市级部门唯一一个省委领导联系指导点。二是抓法制建设。及时完善法律法规工作制度,就行政处罚办案程序、办案系统、执法文书编号规则等作了统一规定。积极探索系统干部履职风险防范,充分了解基层履职风险点位,草拟系统干部履职尽职免责、失职渎职追责工作机制,得到高度肯定。三是抓作风建设。开展日常机关效能督查活动,共组织日常效能检查11次,查纠24人次;廉政效能检查3次。在直属事业单位中开展巡查和财务内审,将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细落实。开展“比创干,争一流”活动,通过项目化推动、精准化对标、常态化督查、科学化考核,形成“比学赶超,注重实干,争创一流”的工作氛围,推动市场监管各项工作跨越发展。
市场监管调研报告政府(实用21篇)篇十七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根据州委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体安排,为扎实推进我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取得实效,按照局党组《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十大专题调研工作方案》要求,10月中旬,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董汛,调研员喇正义带领相关科室人员对全州煤炭交易市场体系建设和煤炭经营监管工作开展了专题调研。
一、工作进展及成效。
近年来,各县(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和省工信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市场监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炭市场体系建设和煤炭质量监管的意见》精神,加强全州煤炭市场体系建设和煤炭经营监督管理工作,加大煤质管控工作力度,打击销售和使用劣质煤行为,从源头保障用煤质量,防治燃煤大气污染,推进***、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任务落实。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工作机构。各县(市)高度重视煤炭经营监管工作,成立煤质管控工作领导小组,在工信局设立办公室,明确工信、市场监管、生态环境等各相关部门工作职责,协调推进煤炭交易市场、二级配送网点市场体系建设和煤质管控工作。
(二)制定工作方案,建立煤质管控工作体系。州工信局、原州环保局、原州质监局制定印发了《临夏州散煤质量管控实施方案》(临州工信发【2017】217号);州工信委制定印发了《持续加强散煤清洁化治理工作方案》(临州工信发【2018】206号);州工信局牵头起草了《临夏州煤炭经营管理办法》,经州政府第91次常务会议研究审定后已印发实行;各县(市)制定出台了《煤质管控工作实施方案》和《煤炭交易市场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为各相关部门开展煤炭经营监管工作提供工作遵循和依据。
(三)加快推进建设煤炭交易市场及二级配送网点建设。各县(市)依照城乡规划,按照“布局合理、方便群众、统一配送”的原则,加快建设煤炭交易市场和二级配送网点,由政府统一规划、统一监管的煤炭交易市场和配送体系已形成。截止目前,全州已建成煤炭一级交易市场11个(其中:临夏市3个、康乐县2个、其它县各一个);建成二级煤炭配送网点176个(其中:临夏市1个、临夏县75个、永靖县25个、积石山县11个、和政县7个、康乐县43个、广河县10个、东乡县4个),正在规划建设二级煤炭配送网点45个(其中:积石山县1个、东乡县6个、和政县4个、康乐县20个、广河县14个)。广河县投资600万元规划新建的大型标准化煤炭交易市场已建成投入运营。
(四)从严规范煤炭市场经营秩序。根据国家和省上煤质管控工作总体要求,各县(市)成立煤炭市场整治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为治理整顿煤炭市场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临夏市建立煤炭交易车辆监管台账,在市场内安装全天候监控设施,对固定的煤炭运送车辆安装专用牌子,加强购煤运送全过程监管。临夏县全面摸排煤炭销售网点,清理关闭露天堆放经销点37个;标准化改造建设二级网点75个。东乡县加大对储煤场、煤炭经营摊点的执法监督检查和整治,出动执法人员526人次,执法车12辆,清理煤炭销售站点68处,车载销售18车次,责令外迁5处。积石山县在建成标准化交易市场的基础上,县财政对各乡镇给予经费支持推进二级配送网点建设。
(五)加大煤炭质量抽检力度和频次。市场监管部门严格落实煤炭质量监督抽查制度,2018年完成抽检378批次,23批次不合格,合格率93.9%。2019年,省级第一批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中,我州5家企业销售的煤炭产品全部合格;州级第一、二季度商品煤质量监督抽查共计36批次,合格35批次,合格率94.4%。同时,进一步规范完善煤炭交易市场及经营户购销凭证、煤质抽检报告等工作台账,对煤炭经营户全部进行了登记造册。
(六)设立煤炭检查站实施卡口管控。为从源头上杜绝劣质煤炭进入,除永靖县外,各县(市)在进入城区主要路口设立煤炭检查站,由交通运输、公安交警、市场监管、城管执法等部门联合执法。全州现已建成投入使用煤炭检查站卡口11处,对运煤车辆进行检查,对没有煤质检测报告及相关手续的运煤车辆予以劝返。截止目前,全州已劝返运煤车辆284辆/次,煤炭16555吨。
(七)加强煤质管控监督检。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查工作。州工信局会同生态环境、市场监管部门,通过配合省上督查、州政府分管州长督查、部门组织调研督查等方式对各县(市)煤炭市场建设及煤质管控工作多次进行调研督查,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督促县(市)加快煤炭市场和配送体系建设工作进度,确保管控措施和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是有些县煤炭市场建设不规范。有的县煤炭市场及二级配送网点存在扬尘、污水防治等环保设施不完善的问题。
二是二级配送网点建设进展缓慢。除临夏市、临夏县、永靖县、积石山县外,其他县乡镇二级配送网点建设因规划、征地、经费等方面的困难进展比较缓慢。
三是煤炭检查站卡口管控还不到位。永靖县出入口比较多,至今在辖区主要入口未设立煤炭检查站卡口,采取公安交警摄像头监控煤炭运输车辆。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州、县(市)工信、生态环境、市场监管等部门全面贯彻落实***、省、州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各项决策部署,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高度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切实增强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强化部门监管职责,加大联动执法力度,全力推动全州煤炭交易市场体系建设和煤炭经营监管工作,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二)加强部门协作,推进煤炭市场及配送体系建设。州工信、生态环境、市场监管等部门结合各自工作职责,勇于担当作为、加强协作配合。州工信局督促各县(市)进一步完善煤炭交易市场的整体功能,加快二级配送网点建设进度,加大辖区内剩余零散经营户清理取缔力度,从源头上杜绝销售劣质煤。州生态环境局督促各县(市)进一步落实煤炭交易市场及二级配送网点的场地硬化、扬尘防治、污水防治、环境影响评价等环保设施建设,清理整治环境脏乱差等问题。州市场监管局督促各县(市)进一步规范煤炭市场及二级配送网点经营户的经销台账、煤质抽检报告等工作台账,清理整治无证照或证照不全的非法煤炭经营户,严厉打击掺杂掺假、以次充好、经销劣质煤等违法违规行为。
(三)加大检测力度,严格执行民用散煤民用型煤标准。严格执行民用散煤民用型煤国家和省级标准,目前我州临夏市执行无烟2号、蜂窝煤2号标准,其他县2020年底前执行烟煤2号标准、蜂窝煤2号标准。州、县(市)市场监管部门加大煤质抽检力度和频次,严防劣质煤的生产经营和销售。
(四)强化执法监管,建立煤质管控长效工作机制。州县(市)各相关部门积极履行职能,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坚决查处煤炭经营流通过程中的违法行为,坚决杜绝劣质煤炭经营和交易。州工信、生态环境、市场监管等部门成立联合督查组,定期不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对措施不力、工作滞后、整治效果差的县(市)和单位及时向州委、州政府汇报,予以通报批评和追究问责。
市场监管调研报告政府(实用21篇)篇十八
在此次创建工作中,我局结合自身职能积极创新,出台各类便企新政策新制度,推进营商环境工作提升。一是审核合一优化审批时速。我局在全市“一中心15基层窗口”全面实施工商注册登记受理、审查、核准全过程“审核合一”,即注册登记审查员与核准员职责合并,将原来办事的诸多环节简化为窗口核准员现场受理审查、核准,使办理时间大大缩短,提高了办事效率,缩短了办事时限。二是便民举措优化服务效能。我局率温州之先开通了企业档案全区域查询打印功能——由原来企业档案中心1个窗口提供企业档案查询服务增加到17个窗口,企业可就近任选一处查询打印本企业的档案,极大缩减了企业办事时间。三是数据共享优化部门合力。推进各级各部门信息系统互联、基础数据库建设和公共数据共享,打破信息孤岛。加强与税务、公安、人民银行等商事登记涉及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形成工作合力,促成“全面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度工作及加快实行常态化企业开办5个工作日完成”方案的多部门协调和提速工作的实施推进。
市场监管调研报告政府(实用21篇)篇十九
为进一步规范行政处罚案件流程监控工作,减少、杜绝和预防超期办理案件情况的发生,我局依托网络载体,在原开发执法监督软件的基础上,增加行政处罚决定书网上审批系统,以提升行政执法效能。
当行政执法人员进入案件执法监督软件,将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内容进行复制,并按流程提示,分别由经办人、法制员、办案机构分管领导按相关权限操作,局分管领导网上签发后,办案人员即可打印处罚决定书,直接至局办公室盖章,彻底改变了以往由办案机构提交纸质审批的现状。
通过开发相关办案软件,依托网络载体,行政处罚决定书通过严格的业务流程管理,可以及时了解督促各办案机构的结案进程以及超期结案等情况,防止出现拖而不办、办而不结情况,以进一步提升行政执法效能。
市场监管调研报告政府(实用21篇)篇二十
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提高行政透明度,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依法获取农业部门信息,实现人民群众对农业农村部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公开在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切实推进xx县农业农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在县政府信息公开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按照xx的要求,大力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在组织机构建设、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编制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指南和宣传教育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重大举措,县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政务信息公开工作,确定x名副局长负责,履行本机关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工作领导职责,并在政府信息公开网上公开发布。成立了xx县农业农村局政务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由副局长担任组长,局办公室主任担任副组长,局属各单位、机关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农业农村局办公室,负责全局政务信息公开工作。
(二)健全组织体系。
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有关要求,认真开展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工作。成立由副局长、局办公室主任、信息公开承办人审核的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审核制度,做到领导、机构、人员“三到位”,强化“分管领导具体抓、责任到科室、落实到人头”的工作机制。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xx县农业农村局信息公开主要通过政府信息公开网站、电子显示屏、xx市农业农村信息网等多种方式进行公开。按要求主动公开有关政府信息且分类清晰,县农业农村局政府信息公开网站设立了公开指南和目录、工作动态、通知公告、年度预决算、农机购置补贴信息公开专栏等栏目主动公开农业信息,截至xxxx年xx月xx日,xxxx年主动公开政务信息xxx条。
及时更新领导分工调整信息;
主动公开贯彻落实农业农村政策;
公开部门权责清单及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主动公开的其他涉农领域信息。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xxxx年县农业农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在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内容、完善配套制度、加强基础性工作等方面取得了成效,但但离上级和群众的要求还有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是对本部门的重点工作公开内容不全面,重点工作信息公开内容简单,质量不高等问题。二是政府信息公开的实用性有待提高,涉及公众切身利益、需要公众广泛知晓的民生领域、重点领域和政策解读等信息不足、公开内容不及时、不全面、不具体,公开方式单一化。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加大主动公开力度,充实公开内容重点推进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惠农政策的公开,进一步促进政府信息公开和电子政务工作相结合,不断推进行政审批、财政预算决算和三公经费公开等信息的公开。进一步组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照条例,查缺补漏,建立规范科学的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明确政府信息公开内容、方式、渠道和提交方法,确保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二)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建设。
在现有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内部信息沟通协调机制,做好网站公众留言答复、信息发布等工作,实现信息公开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形成信息公开的长效机制。规范工作规程,明确责任分工,建立责任追究和考核机制。建立信息公开保障机制,切实做好信息公开。
(三)进一步加强日常管理工作。
继续强化专人负责信息公开工作,明确工作职责,以服务群众为目的,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宣传,以提高群众对政府信息公开的知晓率和参与度。在规定的政府信息公开范围内,及时发布和更新依法应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适时梳理信息公开内容,更新行政服务指南,研究制定完善有关制度,扎实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各项工作。
市场监管调研报告政府(实用21篇)篇二十一
为贯彻落实温州市场监管局《关于加强全市系统法治市场监管建设推进法治考核评价工作的通知》精神,进一步推进我局法治市场监管建设考核评价工作,我局深入开展法治市场监管建设活动,力求在全市系统建立“法制健全、决策科学、执法公正、运行规范、公开透明、权责清晰、监督有力、服务发展”的法治市场监管工作体系,全面提升依法行政水平。该项工作的建设任务,共分一级指标8项、二级指标18项、三级指标59项,是一项全局性、系统性工作,时间紧、任务重。
9月18日,温州市市场监管局政策法规处林晓利处长率温州市创建评估验收组对我局法治市场监管建设创建工作进行了现场考评验收。考评验收组通过听取创建汇报、查验创建台账、查看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平台、广告监管平台、网络交易监管平台、12315平台使用情况及行政处罚信息公示情况,采取问卷调查方式对我局法制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并对创建亮点现场检查、现场点位检查等多种方式,对创建工作进行了全方位的考评。在创建考评现场,我局针对法治市场监管建设创建工作的内容,进行了相应的汇报,向考评验收组介绍了我局在此次法治市场监管建设创建工作中的成效及亮点。考评组对我局的创建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在创建过程中做到了工作扎实到位、特色亮点突出、创建成效显著,特别是我局进一步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开发办案软件、有效杜绝超期办案,开发“12315”预警系统,有效应对职业打假,进一步提升行政审批效能等相关亮点工作,予以充分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