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教案是教师对教材进行深入理解和把握的过程,可以帮助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安排和组织。请大家参考以下小学教案实例,从中学习教学设计的技巧和方法。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教案(通用16篇)篇一
1、让学生利用路程、时间、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借助画示意图解以现实为背景的应用题。
2、让学生利用画图直观分析、探究发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
3、在教师引导下结合实际创造有趣的情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树立学习的信心。
4、在《小组竞赛学习法》督促下,逐步引导学生自学,使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重点:通过学案引导学生分析例题,寻找等量关系列方程。
难点:
1、通过学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寻找等量关系,列方程。
2、通过小组竞赛做题的竞争,慢慢地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逐步加强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方法:《小组竞赛学习法》。
创设悬念提出问题。
(上课的提前一天或周五下午,给学生每人一份学案,让学生充分讨论准备迎接小组比赛,后面备有学案内容)。
(选做题暂不给答案,下课后,学生可用u盘烤走当参考),宣布评卷规则。要求:学案每做一题(不包括选做题),不管对错得1分,能作对的加一分,并会讲的再加一分,选做题做了并对且会讲的应加倍给分。(选做题让教师讲解后再让学生讲的不加倍给分。
小组组员之间先互帮互学对改答案,准备迎接其它组的检查。(大约用20分-30分钟,小组准备的越充分越好,若多数学生没准备好,可以再多给点时间让其准备,千万不能打无准备之仗,准备不好的话,先不小组比赛,下节课才小组比赛也行),此时老师巡回抽查每组中学生的自学情况,根据情况调整互帮互学时间,对于都不会的问题,教师可以演讲让优生先学会,再帮助差生学会。
一般每小组的前四名检查下组的后四名,(8人一个组)。
教师统计各组分数对全班小组排列顺序分数最低的小组起立向大家敬礼表示失败(也可以对第一名小组奖励)教师把比赛结果记录在专用本子上准备一周的总分评比。一周的总分数少的小组要替第一名小组打扫卫生一次。每周比赛结果也记录在专用本子上准备一学期的总分评比。
以下是备用内容。
学生自学内容(就是学案)。
先给大家讲一个当代数学家苏步青教授故事,苏步青教授在法国遇到一个很有名气的数学家,这位数学家在电车里给苏教授出了个题目:
苏教授一下子便回答出来了,你能回答上述问题吗?你能把解决的方法步骤写出来并给大家讲一下吗?”
请同学们先画出示意图:
再由图填空:甲乙相遇时,他们共行的路程为()。
从路程的角度分析: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为()。
从时间角度分析:甲走的时间=乙走的时间。
如果设甲、乙相遇时他们所用时间为x小时,此时相等关系:
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
即甲行走的速度×甲行走的()+乙行走的()×乙行走的时间=()。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教案(通用16篇)篇二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34~3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操作和合情推理,经历探索发现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多少用减法计算的过程。
2.能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两根带子)问:你认为哪根长?(学生说说)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到底哪根长呢?(让学生上台演示)。
2.提问:你是怎样比的呀?(学生说出比的方法)红带子比黄带子长出多少呢?你能把红带子长出的部分剪下来吗?(学生剪一剪)。
3.小结方法:要知道两根带子谁长谁短,只要把它们对齐放在一起比一比就知道了。(板书:比一比)。
二、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动手排一排,比较多少。
(课件出示例1)提问:哪种花片抓得多?(红花片多)多多少个呢?
(1)同桌一人数出13个红花片,另一人数出8个蓝花片。先讨论:怎样摆可以一下子就清楚地看出红花片多几个?然后两人合作在桌面上摆一摆。
(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让一组学生合作摆在纸上)。
(3)组织交流:让摆在纸上的学生拿上台展示。
让学生说说摆的方法。(一个一个对齐排)。
提问:红花片多几个可以看出来了吗?这5个就是红花片比蓝花片多的个数,还能怎么说?(蓝花片比红花片少的个数)。
(4)小结:我们把两种花片一个一个对齐排一排,就能一下子看出红花片比蓝花片多5个,也就是蓝花片比红花片少5个。(板书:排一排)。
红花片比蓝花片多5个,就是蓝花片比红花片少5个,都是指红花片和蓝花片相差5个。(板书:相差)。
2.学生游戏,感悟算法。
(1)每人自己抓一把花片,和同桌比一比,谁抓得多?多几个?(学生游戏,指定一组交流)。
(2)让两个不同桌的学生比一比:你抓了几个?你呢?谁抓得多?多几个?(学生回答)。
提问:没见你们放在一起排一排啊,你们是怎么知道多的个数的?(学生说出减法算式,教师板书)指着算式说说各部分的意思。
小结方法:只要从个数多的花片数里面去掉个数少的花片数,剩下的就是这两种花片相差的数,也就是多几个或少几个。(板书:算一算)。
3.运用算法,解决问题。
提问:对刚才小明小红抓的花片,你能用算一算的方法求出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多少个吗?
课件显示花片图,学生口答算式:13-8=5。
追问:你是怎样想的?
三、运用新知,引导推理。
1.课件出示例2。
瞧!他们排练得多认真呀?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女生24人,男生20人。女生比男生多多少人?)。
2.你会求女生比男生多多少人吗?(学生口答算式:24-20=4)说说算式各部分的意思,再次感悟:只要从24里面去掉20,剩下的就是女生比男生多的人数。
3.男生比女生少多少人?(学生说说)你是怎么算的?(课件显示算式:24-20=4)。
4.讨论:题中有两个问题,为什么列同一个算式?
四、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l题。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组织交流:说说是怎样想的?
2.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
教学方法同上。
3.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
直接让学生口答完成。
4.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4题。
同桌讨论:想提什么问题?
组织交流,随学生提的问题,课件逐一出示,说说如何解决?(学生口答算式)。
五、总结评价,应用拓展。
提问:今天,你学到了哪些新本领?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教案(通用16篇)篇三
小学数学应用题的开始,是小学生打好应用题解题的关键,培养小学生的解题能力是每个教师需要做到的,白话文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教案(优秀2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从一个数里减去两部分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以及掌握这类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2、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3、充分感觉到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为应用知识做铺垫。
教学重、难点:能够从生活中找到这类应用题的雏形,并能正确解决。
教学关键:真正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自然生动的生活情境。
师:今天老师可忙坏了,想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吗?
学生:想!
师:早晨,老师的闹钟罢工了,竟然没有响,害的我没有赶上接送车,为了上班不迟到,所以我只好打面的到车站,再坐公共汽车过来了。
今天早晨我出门的时候,一共带了50元钱。
我先从家里出发,打面的到车站花了4元钱。
然后我又用了3元钱乘车到旧县。
(教师简要板书)。
二、解决可能遇到的生活问题。
师:根据我提供的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虞老师打面的和坐公交汽车一共花了多少钱?
生:虞老师到旧县后还剩多少钱?
生:虞老师打完面的后还剩多少钱?
生:坐面的比坐公共汽车多用多少钱?
师:这个问题还可以怎么问?
生:坐公共汽车比做面的少用多少钱?
师:坐面的比坐公共汽车多用多少钱?谁来解决?
生:4-3=1(元)。
师:谁求出老师到达车站后还剩多少钱?
生:50-4=46(元)。
师:谁能求出虞老师打面的和坐公共汽车一共花了多少元?
生:4+3=7(元)。
师:那么,老师到达旧县后还剩多少钱?这个问题挺难的,你会吗?
三、自主探索求解新知的途径。
1、第一次尝试。
师:请小朋友们先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然后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做法。
(学生尝试练习,教师巡视搜集信息。
小组内交流讨论,为全班交流进行准备)。
师:哪个小组愿意讲讲你们的做法?
生:我们先求出了虞老师打面的和坐公共汽车一共花的钱。
数:4+3=7(元)。
又用总钱数减去了一共花的钱数:50-7=43(元)。
生:我们先用总钱数减去老师打面的的花的4元:50-4=46(元)。
然后再减去做公共汽车花的3元钱:46-3=43(元)。
生:我们的想法和第一小组一样,但我们用的是综合算式:
50-(4+3)=43(元)。
2、第二次尝试:
教师出示题目:
虞老师到华地百货用40元钱买了30本笔记本。
准备奖励给遵守纪律的小朋友9本,学习认真的小朋友11本。
虞老师还剩多少本笔记本?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时学生可以相互讨论)。
师:对咱们解决的这两个实际问题进行比较,你发现它们有哪些共同点?(学生充分发表个人意见)。
四、完善认知、释放潜能。
师:小朋友们算算买了笔记本后,虞老师还剩多少钱?
生:43元减去笔记本的40元,你还剩3元钱。
师:3元钱够我从旧县回家吗?
生:(嚷嚷)不够了!光打面的就的用4元钱了!
师:(很着急)那怎么办呢,我总不能走回家吧?你们能帮我想个办法吗?
(学生议论纷纷,情绪高涨,一会儿不少学生举起了手)。
生:老师,你别走了,今天住我家吧。
(学生和老师都笑了)。
师:谢谢你啊,但老师回家得干活啊,所以不能住外面的。
生:老师你可以到了溧阳城里不打面的。
早晨你是怕迟到,但放学晚一点回家没关系啊。
师:这个办法太好了!你真是太聪明了!
师:这节课小朋友们用学到的知识帮助虞老师解决了这么多实际问题,真得谢谢你们了!
“我们美丽的校园”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中的第67页、68页的内容。
1、能用含未知数x的等式解乘、除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2、培养学生的搜集、处理数学信息,并选择有用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简单的、有条理思考的能力。
4、通过多种解法的思考与交流,让学生有体验成功愉悦的过程。
找准等量关系列出含未知数等式解一步计算的乘除法应用题。
指导学生用旧知识迁移,自主探索解决新问题。
一、课前寻找数学信息。
春天来了,桃花鲜艳,柳条嫩绿,松柏也披上了绿装,我们的校。
园变地更美丽了。
老师想让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到我们美丽的校园里寻找数学信息。
教师建议:
1、组长分派任务分工合作,记录个人查到的数据。
2、组长组织本组同学交流信息,每人记录一份。
3、分析、处理收集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二、课中自主探索、交流。
1、交流、汇报数学信息及提出的数学问题。
2、教师提议:操场是我们活动和锻炼身体的地方,我们。
解决关于操场的数学问题好吗?(学生叙述题,教师板书。)你能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吗?比一比谁的办法多谁就是今天的智多星。
a、学生自主探索,完成轻声说说思路。
b、组内交流。
组长组织本组同学有序发言,其它同学倾听。
c、汇报解法及思路,其它同学提问或评价。
d、总结用含未知数等式解题的方法步骤,及解题关键。
(找准等量关系,把数据和数量对号入座)。
3、春天树木是我们学校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我们来解决。
于树木的问题。
(学生叙述关于倍数的题,师板书)。
a、估一估松树大约有多少棵?
b、用刚学到方法解决,同桌交流解题思路。
c、谁能当小老师到前边为大家讲解,同学倾听提问。
4、开拓思维。
学校为了丰富我们的知识,为各班买了一个书架。
我校有17个班,每个书架320元。
学校共花了多少钱?你能用含未知数式来解决吗?有几种方法?
5、小结。
今天大家通过收集数学信息,分析信息,提出了许多数学问题,并用大家的智慧解决了这些问题。
我们更深地了解了“我们美丽的校园”。
来源:网络整理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content_2();。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教案(通用16篇)篇四
应用题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素质教育要求下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以下是我教学应用题的几点体会:
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前提。学生往往对审题拘于形式,拿到题目就把题中数字简单组合,导致错误。应用题是有情节、有具体内容和问题的,所以首先要加强学生说的培养,理解题意。有些应用题的叙述较为抽象、冗长,可引导学生将题目的叙述进行简化,抓住主要矛盾,说出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其次要加强关键词句的观察,理解题意。有时候仅一字之差,题目的数量关系就不同,解法也有差异。如:甲工程队一天修路3千米,(1)乙工程队一天修的路比甲工程队多修 米。(2)乙工程队一天修的路比甲工程队多 。求乙工程队一天修路多少千米?(1)3+ (2)3(1+ )。
现代教育学家波利亚曾说过:学习任何知识最佳的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是正确解答应用题的关,是应用题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在应用题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训练学生分析应用题中已知量与未知量,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存在的相依关系,把数量关系从应用题中抽象出来。如:某饲养专业户养白兔800只,白兔的只数比黑兔只数的`3 倍还多10只,这个饲养专业户共养兔多少只?这道题存在两个数量关系:(1)专业户共养兔=白兔+黑兔;(2)黑兔=白兔3+10。找出这两个数量关系,对号入座,题目就很容易解答了。
为了防止学生一遇到叙述稍有变化的题目时就发生错误,在教学中应发挥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进行数量关系的分析。
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学到知识,还要重视学生获得知识的思维过程。所以在应用题教学中要以指导思考方法为重点,让学生掌握解答应用题的基本规律,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如采用对应的思想方法、比较法、逆向思考、变式法、感知规律法等等。在教学中摸清学生对应用题的思维脉络,了解思维会从哪里起步,向哪个方向发展,将会在哪里受阻,以便点拨帮助学生克服障碍,及时引导学生向预定的目标前进。此外,多进行改变问题,改变条件的训练,使学生排除解题的固定摸式,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分享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人人网 百度贴吧 复制网址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画线段图不仅是表象和概念加以具体化的手段,也是一种使学生进行自我智力教育的手段。线段具有一定的直观性,能够化抽象为具体,有效地揭露隐藏着的数量关系,掌握数量。例如在比多比少的应用题中,通过线段对比,结果就十分明显。
学生生活面窄,感性知识少,抽象思维能力差,在教学中利用电教手段是他们架起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帮助他们较为顺利地理解应用题中教学术语和数量关系。
运用投影手段讲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可把应用题中所叙述的情境形象直观地演示在学生面前,如在行程应用题教学中,利用投影演示,从两地同时相向而行,已知相遇时间,求速度和,以及已知总路程及各自的速度求相遇时间。这些题目均可用投影进行直观演示,通过演示,学生既理解了一些教学术语,又理解了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掌握列式根据。
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观念的现代化,尤其是教育价值观的现代化,应用题教学不仅是使学生掌握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学会分析教量关系并进行形式解答,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较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这部分教材就和日常生活许多事例相关联,如股票涨跌百分点,商店售价打折等等。采用呈现问题的教学方式,既注重了教学的应用价值,又能培养学生的教学意识,养成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问题习惯,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独立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就应该突破原有传统的应用题教学模式,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引导学生始终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去.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教案(通用16篇)篇五
“我们美丽的校园”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中的第67页、68页的内容。
1、能用含未知数x的等式解乘、除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2、培养学生的搜集、处理数学信息,并选择有用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简单的、有条理思考的能力。
4、通过多种解法的思考与交流,让学生有体验成功愉悦的过程。
找准等量关系列出含未知数等式解一步计算的乘除法应用题。
指导学生用旧知识迁移,自主探索解决新问题。
一、课前寻找数学信息。
春天来了,桃花鲜艳,柳条嫩绿,松柏也披上了绿装,我们的校。
园变地更美丽了。
老师想让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到我们美丽的校园里寻找数学信息。
教师建议:
1、组长分派任务分工合作,记录个人查到的数据。
2、组长组织本组同学交流信息,每人记录一份。
3、分析、处理收集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二、课中自主探索、交流。
1、交流、汇报数学信息及提出的数学问题。
2、教师提议:操场是我们活动和锻炼身体的地方,我们。
解决关于操场的数学问题好吗?(学生叙述题,教师板书。)你能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吗?比一比谁的办法多谁就是今天的智多星。
a、学生自主探索,完成轻声说说思路。
b、组内交流。
组长组织本组同学有序发言,其它同学倾听。
c、汇报解法及思路,其它同学提问或评价。
d、总结用含未知数等式解题的方法步骤,及解题关键。
(找准等量关系,把数据和数量对号入座)。
3、春天树木是我们学校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我们来解决。
于树木的问题。
(学生叙述关于倍数的题,师板书)。
a、估一估松树大约有多少棵?
b、用刚学到方法解决,同桌交流解题思路。
c、谁能当小老师到前边为大家讲解,同学倾听提问。
4、开拓思维。
学校为了丰富我们的知识,为各班买了一个书架。
我校有17个班,每个书架320元。
学校共花了多少钱?你能用含未知数式来解决吗?有几种方法?
5、小结。
今天大家通过收集数学信息,分析信息,提出了许多数学问题,并用大家的智慧解决了这些问题。
我们更深地了解了“我们美丽的校园”。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教案(通用16篇)篇六
一、应用题的来源应具备情感化、生活化和主题化。
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很多老师在导入或新授环节考虑了题材的生活化,但在练习中体现较少,或者说学习内容的生活化没有很好的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其实从课的导入,新授,练习及发展都可以统一在一个生活化的主题之下。另外,许多老师教学应用题时,将课题命名为“应用题”,这个名称在学生的大脑中并无多少概念,过于空洞,应更为形象与具体。比如,《游动物园中的问题》、《森林探险》等,相对于平均数问题,归一问题,工程问题等课题而言,对于学生来说更容易理解与接受,有吸引力,利于学生对学习材料产生兴趣,利于其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投入学习。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对数学与现实生活联系的强调,也利于学生形成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主动得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即发展良好的应用意识。
例如,在教学了分数应用题之后,可以设计如下问题:有一天,老师带了600元钱到家具公司买家具,便看见那里的家具都在降价。忽然,老师看见一套家具组合,老师很喜欢。衣柜200元,梳妆柜的价钱是衣柜的4/5,床的价钱比衣柜贵1/5。请你帮老师预算一下,老师带的钱够不够?又例如,在教学了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之后,可以设计这样一道思考题让学生想办法由自己调制成一种盐与水的浓度为1:4的溶液。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时,与其说是在解答应用题,还不如说是在做身边的一件事情,他们不再是为了单纯的解题而解题,而是在尝试用自己的数学思维方式去观察生活。学生一定会兴趣倍增,积极性提高。
二、应用题的呈现方式应多样。
现实世界千姿百态,蕴含信息的方式也就多种多样,因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问题更多的则是以表格、图文形式出现的,纯文字叙述的问题很少。所以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就势必也需要在教学中创设一个类似于真实的生活的情境。而以前传统的应用题教学中,呈现方式比较单一,大多为文字叙述的结构也比较简单,总是若干个条件加上一个问题,所有的条件都用上后,正好解答出问题;解题的技巧性强,对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类比、推理等思维能力的帮助则不是很大。因此,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课标》中则明确指出:“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的学习需要。”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突破教材在内容呈现方式上的局限性,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将“纯文字化”的表达模式有机地与表格、漫画、情境图、数据单、情景剧表演等有效地结合起来,广泛地采用于教学之中。这样,既直观又形象,而且还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地呈现出素材,提高学生的兴趣,满足了多样化的学生的需求。
例如,在教学求平均数的应用题的时候后,我们可以尽量选取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图表或数据,让学生结合表格来研究。如某一月的空气污染指数,某一个班学生测验的平均成绩等等。再例如“小青买了两本练习本,一枝毛笔,共用了四元钱。其中已知了一枝毛笔是两元钱,问一本练习本是多少钱?”这种应用题的呈现方式单一而且封闭,都是文字叙述,两、三个条件再加上一个问题。如果这种题目反反复复,出现的次数多了,学生的心里就会产生厌烦。如果是那样的话,做出来的效果肯定不佳。而对于同样一道例题,改用其他的方式呈现,如图文应用题。这样就使原本枯燥乏味,冷飕飕的数字罗列的应用题变成了活泼生动,容易被学生所接受,也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
三、应用题解题的多样化、开放化。
对学生的发展而言,解决问题的学习价值不只是获得问题的结论或答案,其意义在于学生通过解决问题的教学活动,体验方法,以形成策略。在应用题教学中,我们不能把目光紧紧地定格在答案上,更应该关注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方法与策略。这些方法、策略的稳固与形成,将逐渐成为学生思维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以数学的眼光来审视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类问题,也将是数学教育的价值所在。而传统应用题大多数结构良好,答案惟一,解题方向明确,只需要不断地重复和套用已经学过的公式和数量关系就可以解决。所以,毫无疑问,这对于培养学生的。
创新。
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来说,都是欠缺的。因此,要适度地引入开放性应用题,便能冲破传统应用题带来的封闭性,便能给学生创设一个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
创新。
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3)设还需要x天才能完成任务。40%/3=(1-40%)/x;(4)(1-40%)/(40%/3)。
又例如,现在有一种含有盐10%的盐水为400克,要想得到含有盐20%的盐水该怎么办?学生这道题目有以下三种策略:
策略一:要使盐水中的盐变多,则需要加盐;策略二:要使盐水中的水变少,则需要蒸发水;策略三:还可以加入含盐量高于20%的盐水。由于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学生找到了许多解决的方法,积极性越来越高,参与的意识也越来越强烈,从而也就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再例如下面一题:小明和小方同时从家中向学校出发。小明每分钟走60米,小方每分钟走50米。8分钟过后,两人则同时到校。问小明和小方两家相距有多少米?由于小明和小方家的地点不确定,所以,学生就会得出各种可能的结论。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培养良好的数学情感,效果颇佳。
另外,在应用题教学中我们应该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思路,联系不同的相关体验,探索问题的多种解法,比较不同方法之间的长短优劣。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的许多问题的解决方法都不是的,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方法中,不一定有好坏之分,只要是合理的,都应该加以肯定。不能仅关注解决问题的。
格式。
完整与否,答案正确与否。这对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着重要影响。
四、应用题教学评价的全面化。
要重视解题过程的评价与反思,除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学会欣赏,体会成功的喜悦等情感、态度方面的功用以外,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形成也是不可缺少的支持。而在目前教学中,评价教学应用题的质量的主要标准是看学生应用题考试的分数。于是,便会出现这样一种怪现象:不少学生应用题的分数很高,但是,实际上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不是很强。有的时候,学生一旦遇到新的问题,变束手无策了。因此,过于注重考试分数的评价方式是违背新课程理念的。新课程理念下的应用题教学评价应努力实现评价考核多元化,总的趋势是变终结性评价为发展性评价,变量化评价为质性评价。
总而言之,新课程改革为应用题的教学指明了方向,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问题解决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展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题策略的机会,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评价自己思维结果的诸多权利,那么学生便能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时候,他们便会成长为自信而成功的问题解决者。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教案(通用16篇)篇七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操作和合情推理,探索发现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用减法计算。
2、能用探索到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习数学的情趣和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是通过直观的摆放,引发探究新的解题方法,列出减法算式求两树相差多少。
教学资源:
若干花片,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探究。
1、比一比,谁的小手大。
要求同桌的两个小朋友分别在红、黄两个学具盒内抓一把花片,猜猜同桌抓了几个花片,再将自己抓的花片告诉同桌,比一比,谁抓的多。
2、出示挂图,呈现问题。
谈话:小红和小明也进行了抓花片的游戏。(出示挂图)从图中你读到了哪些信息?你能解决什么问题?(a、他们一共抓了多少个花片?b、谁抓的花片多,多多少个?……)。
3、引导探究,解决问题。
提问:你有办法知道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多少吗?
引导学生通过排一排解决问题。
利用排成的花片引导学生想一想:哪些是多出来的花片?多出来的5个花片是怎样得到的?
通过观察,让学生感悟到从13个里面去掉8个,剩下的5个就是红花片比蓝花片多的,用减法计算。
4、游戏活动,巩固算法。
谈话:同桌小朋友再抓几次比比看,看谁抓得多,多几个。每抓一次,都要相互说说怎样计算一种花片比另一种花片多多少个。
指定小朋友汇报活动情况,要先说一说哪种花片多,多多少个,再说一说哪种花片少,少多少个。
二、运用新知,引导推理。
谈话:游戏结束了,我们一起去学校的合唱队看一看,他们排练得可认真啦!
独立解决问题。然后四人小组交流自己在解决问题时是怎样想的。
谈论:题中有两个问题,为什么用同一个算式解决?
小结:求女生比男生多多少人,求男生比女生少多少人,这两个问题都可以说成男生和女生相差多少人,可以用同样的算式计算。
三、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1、“想想做做”第1题。
(1)学生说说图意。
(2)各自在书上解答。
交流。你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算?你还能解决什么问题?
2、“想想做做”第2题。
教学方法同上题。
3、“想想做做”第3题。
(1)教师口述小兔和小猪在一起跳绳的故事。
(2)让学生在书本上自主解决问题。
(3)联系实际想一想,小猪会比小兔跳得快吗?
4、“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独立做题后,在小组内相互检查做题情况。
四、总结评价,学会运用。
板书: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少多少)。
情境图。
女生比男生多多少人?男生比女生少多少人?
教学后记: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教案(通用16篇)篇八
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前提。学生往往对审题拘于形式,拿到题目就把题中数字简单组合,导致错误。应用题是有情节、有具体内容和问题的,所以首先要加强学生说的培养,理解题意。有些应用题的叙述较为抽象、冗长,可引导学生将题目的叙述进行简化,抓住主要矛盾,说出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其次要加强关键词句的观察,理解题意。有时候仅一字之差,题目的`数量关系就不同,解法也有差异。如:甲工程队一天修路3千米,(1)乙工程队一天修的路比甲工程队多修米。(2)乙工程队一天修的路比甲工程队多。求乙工程队一天修路多少千米?(1)3+(2)3(1+)。
现代教育学家波利亚曾说过:学习任何知识最佳的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是正确解答应用题的关,是应用题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在应用题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训练学生分析应用题中已知量与未知量,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存在的相依关系,把数量关系从应用题中抽象出来。如:某饲养专业户养白兔800只,白兔的只数比黑兔只数的3倍还多10只,这个饲养专业户共养兔多少只?这道题存在两个数量关系:(1)专业户共养兔=白兔+黑兔;(2)黑兔=白兔3+10。找出这两个数量关系,对号入座,题目就很容易解答了。
为了防止学生一遇到叙述稍有变化的题目时就发生错误,在教学中应发挥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进行数量关系的分析。
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学到知识,还要重视学生获得知识的思维过程。所以在应用题教学中要以指导思考方法为重点,让学生掌握解答应用题的基本规律,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如采用对应的思想方法、比较法、逆向思考、变式法、感知规律法等等。在教学中摸清学生对应用题的思维脉络,了解思维会从哪里起步,向哪个方向发展,将会在哪里受阻,以便点拨帮助学生克服障碍,及时引导学生向预定的目标前进。此外,多进行改变问题,改变条件的训练,使学生排除解题的固定摸式,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画线段图不仅是表象和概念加以具体化的手段,也是一种使学生进行自我智力教育的手段。线段具有一定的直观性,能够化抽象为具体,有效地揭露隐藏着的数量关系,掌握数量。例如在比多比少的应用题中,通过线段对比,结果就十分明显。
学生生活面窄,感性知识少,抽象思维能力差,在教学中利用电教手段是他们架起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帮助他们较为顺利地理解应用题中教学术语和数量关系。
运用投影手段讲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可把应用题中所叙述的情境形象直观地演示在学生面前,如在行程应用题教学中,利用投影演示,从两地同时相向而行,已知相遇时间,求速度和,以及已知总路程及各自的速度求相遇时间。这些题目均可用投影进行直观演示,通过演示,学生既理解了一些教学术语,又理解了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掌握列式根据。
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观念的现代化,尤其是教育价值观的现代化,应用题教学不仅是使学生掌握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学会分析教量关系并进行形式解答,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较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这部分教材就和日常生活许多事例相关联,如股票涨跌百分点,商店售价打折等等。采用呈现问题的教学方式,既注重了教学的应用价值,又能培养学生的教学意识,养成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问题习惯,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独立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就应该突破原有传统的应用题教学模式,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引导学生始终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去.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教案(通用16篇)篇九
1.________,用了4张,还剩多少张?
2.________,又跑来5只,一共有多少只?
教师谈话:我们学习的应用题,都是由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组成的,如果缺少一个条件就无法解答,必须根据所求问题和其中一个条件,找到所需要的另一个条件.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应用题.(板书课题)
1.出示例5
学校有15只白兔,7只黑兔,一共有多少只兔?
由学生读题、分析,列式并解答.
15+7=22(只)
口答:一共有22只兔.
又生了8只小兔,学校现在有多少只兔?
启发性提问:
(1)要想求学校现在共有多少只兔,问题中的“现在”指的是什么时候?
(2)第二问只有一个条件能解答吗?缺少的条件往哪里去找?
(3)怎样列式解答?
相邻的两名同学互相讨论,全班交流,三个问题分三次讨论.
通过讨论,明确以下问题:
列式: 22+8=30(只)
口答:现在有30只.
指若干名学生把解答第二问怎样想的说一说.
2.出示例6
指名学生读题.
提问:这道题有几个问题?咱们先解答第一问.
指名学生解答第一问,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从30人中去掉 7人,就是车上还剩的人数)
30-7=23(人)
口答:车上还剩23人.
再解答第二问.
(用车上还剩的 23人,和上来的 9人合在一起,就是现在车上有的人数)
23+9=32(人)
口答:现在车上有32人.教师小结:
1.半独立性练习
课本中“做一做”的第1题:
商店有8辆自行车,又运来25辆,一共有多少辆?
全体学生在书上独立解答,订正后,老师稍加提示,解答第二问.
已经求出一共有33辆,卖出10辆,还剩多少辆?
全体学生在书上独立解答.
课本中“做一做”的'第2题:
小华有25张动物邮票,送给同学8张,小华还剩多少张邮票?
王叔叔送给他7张,小华现在有多少张邮票?
第一问由学生独立解答,第二问指名学生说出条件和问题,再独立解答.
2.课堂独立练习
练习二第1题:
由学生独立做在练习本上.
3.课后练习 练习二:第2,4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教案(通用16篇)篇十
1、使学生理解正、反归一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结构特征及解题关键。
2、初步学会用综合算式解答正、反归一应用题,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了解归一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会解答此类应用题。
1、线段图的画法
2、检验方法
投影片或教学课件
1、学习例3
(1)出示图片(画有5个书架,下面有一个问号),教师说:“学校想买5个书架,你知道需要花多少钱吗?想一想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产生疑问或说出需要先知道每个书架多少钱。)
(2)教师及时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图片(画有3 个书架,标出一共75元),教师说:“我告诉你买3个书架一共用了75元钱。现在你能解决了吗?”
(3)个人试做,小组交流并汇报小组的想法。
思路:要想求5个书架多少钱?先求每个书架多少钱?再求5个一共多少钱?(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进行点拨,并做主要的板书。)
(4)练习:教科书第107页“做一做”。让学生独立解答,指名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2、学习例4
(2)小组先讨论研究,再试着把它完成。
(3)小组间交流讨论,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板书。
(4)“做一做”中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分析题目,并解答完成。
3、比较例3和例4,你觉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学生各抒已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做出小结:“遇到应用题,一定要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来分析数量关系,然后再解答。”
出示图片(练习二十四的第1、2题),让学生独立解答。
2、老师用ic卡给家里打电话,时间用了4分,正好花了2元8角钱。想一想,如果打电话时间用了6分,又会用去多少钱呢?(学生独立思考)
“老师的ic卡里现在只有3元5角钱了,我必须在几分内把话讲完呢?
两步应用题
(1)先求每个书架多少钱? (2)先求每个书架多少钱?
75÷3=25(元) 75÷3=25(元)
5个书架多少钱? 200元能买几个书架?
25×5=125(元) 200÷25=8(个)
答:买5个要用不着125元。 答:200元可以买8个书架。
归总应用题
教科书第112页的例5及“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二十五的第1~4题。
1、使学生初步了解归总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能够正确地解答这种应用题。
2、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掌握乘、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结构特征和解答方法。
学画线段图,并借助线段图分析题中数量关系。
投影片或教学课件。
1、学习例5(为了贴近学生生活,便于学生理解、计算,将例题进行了改编)。
(1)教师说:“小华读一本书,如果每天读9页,几天可以读完?”(学生各抒已见)。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告诉他们:“知道每天读12页,6天可以读完。现在你能解决这个问题了吗?”
(3)小组展开讨论,并独立列式试做。(教师注意巡视,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
(4)小组汇报自己的想法,教师点拨,小组间相互质疑问难。
(5)教师根据小组的汇报情况,边小结边进行必要的板书:
先求这本书一共多少页? 12×6=72(页)
再求几天能读完? 72÷9=8(天)
(6)让学生根据分步算式,独立列出综合算式。
2、改编例题,引出题目:(如果小华8天读完,他每天读几页?)
(1)学生独立思考,并试着列式解答出来。
(2)请一名学生汇报。通过学生之间的质疑问难,教师根据出现的情况,及时进行小结:要求每天读几页?首先知道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遇到问题,一定要分析清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3)学生独立列出综合算式。
3、比较例题和改编的问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相同点:都是先求这本书的总页数。不同点:例题是求几天读完,改编后的问题是求每天读几页。
4、教科书第112页“做一做‘的第2题和例5,让学生独立完成。
1、做练习二十五的第1题。
让学生认真读题,独立完成,并找出两个小题的异同点。
让学生说一说想法,然后独立列式解答。
3、做练习二十五的第3、4题。
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做完后,集体订正。
通过师生交流,突出两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两步应用题
(1)先求这本书一共多少页?
(2)先求这本书一共多少页?
12×6=72(页) 12×6=72(页)
再求几天能读完? 再求每天读几页?
72÷9=8(天) 72÷8=9(页)
答:8天可以读完。 答:每天读9页。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教案(通用16篇)篇十一
(一)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比较容易的两步应用题,理解数量关系,掌握解答方法。
(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分析数量关系。
难点:理解数量关系。
(一)复习准备
补充问题,再解答
1.商店里有24个皮球,卖出20个,________?
24-20=4(个)
答:还剩4个。
2.商店里有4盒皮球,每盒6个,________?
64=24(个)
答:一共有24个皮球。
生答:商店里有4盒皮球,每盒6个,卖出20个,还剩多少个?
(二)学习新课
1.出示例2
例2商店里有4盒皮球,每盒6个,卖出20个,还剩多少个?
问: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先干什么?
生答:读懂题意。
师说:请同学们自由读题,读懂题意的同学就坐好。(指名一同学读题)
问:读懂题意再干吗?
生答:划出已知、求。
师问:谁来说说这道题的已知、求?
生答:第1个已知条件是:商店里有4盒皮球。第2个已知条件是:每盒6个。第3个已知条件是:卖出20个。所求问题是:还剩多少个?(同时打出相应的投影图或p7实物图)
教师问:明确了这道题的已知、求,接下来要做什么工作?(分析数量关系)
教师问:这个工作非常重要,只有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才能正确解答。请同桌同学讨论一下这道题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集体讨论,教师板书:
(1)商店一共有多少个皮球?
64=24(个)
(2)还剩多少个?
24-20=4(个)
答:还剩4个。
教师总结: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要先认真读题,找准已知、求,再想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一定能正确解答出应用题。
(三)巩固反馈
1.做一做
小明有6套画片,每套3张。送给同学5张,现在有多少张画片?
(1)先读题。
(2)划出已知、求。
(3)想想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学生说解题思路:根据小明有6套画片,每套3张,可以先求出一共有多少张画片,再根据送给同学5张,可以求出现在有多少张。自己在课堂练习本上解答。教师巡视检查。注意要把相同加数写在前面。
2.改一改
问:能不能将第3个已知条件改一改,变成另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小明有6套画片,每套3张。又买来4张,现在有多少张?
独立在课堂练习本上解答。
3.两步计算
84-19+676-(28+20)
52-4681-366
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说说下面的应用题先算什么
(1)工厂先盖了5排房,每排9
间。又盖了15间,一共盖了多少间房?
(3)食堂买来60棵白菜,吃了56棵。又买来30棵,现在有多少棵?
(4)商店里有9袋乒乓球,每袋5个。卖了28个,现在还有多少个乒乓球?
5.判断哪个列式正确
学校有5盒乒乓球,每盒9个,又买来1盒乒乓球,现在有多少个?
(1)95+1(2)95+9
(3)5+19(4)59+91
如果学生判断不出,可用红笔圈出1盒,如果有同学判断正确,要大力表扬,告诉学生做应用题一定要认真审题。
6.比赛
看谁算得又正确,又迅速。
(1)同学们做了40朵花,送给托儿所30朵,还剩多少朵?
(2)同学们分5组做纸花,每组做8朵。送给托儿所30朵,还剩多少朵?
(3)老师出了20道乘法算式,16道除法算式。小华算了32道,还有几道没算?
(4)老师出了4栏算式,每栏9道。小明算了34
道,还有几道没算?
(5)同学们做了16只红风车,20只花风车。送给幼儿园18只,还有多少只?
(6)同学们分4组做风车,每组做9只。送给幼儿园18只,还有多少只?
做得快的同学可以思考下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1)读懂题意;
(2)找准已知、求;
(3)分析数量关系即想想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4)解答这四步来学习。在巩固反馈过程中,先做一道练一练,完全仿照例2来解答,再让学生把练一练改一改,进一步理解数量关系,接着通过两步计算式题,找中间问题、判断、比赛等大量练习,巩固新知,最后给做题快的同学出一道虽然是3个已知条件,但用一步计算的应用题用以检查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数量关系。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教案(通用16篇)篇十二
苏教版第六册两步计算应用题:连乘应用题。
使学生在情境中初步了解连乘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会用两种解法解答连乘应用题,并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活动中碰到的问题。
3、三年级都去,有几个班呢?老师了解到,平均每班有40人要参加今天的活动,根据这些,可以知道什么呀?有多少呢?你是怎么算的?(你把算式也说出来了,回答地很完整。)
4、哦,一共有240人要参加今天的活动呢!同学们,我们整好队伍出发吧!
1、来到停车场,我们看到了什么?
2、根据收集到的这些信息,可以求什么呢?
3、(走到屏幕前)这个问题(指题目)可以怎么解答呢,请大家在四人小组里说说自己的想法吧!
4、汇报。
(1) 在刚才的活动中,我有几组同学(指一指)讨论得非常热烈,我们选这一组,先来听听他们讨论的结果吧!他说的解法你们听清楚了吗?奖他们一颗合作星。
谁来说说他们是先根据哪两个条件,求什么呀?(板书)怎么列式?(板书)
再根据什么,求什么呢?(板书)这里指的是几排车的座位数啊?再怎么列式?(板书)
谁能把这种解法说完整?说的真好,奖你一颗星。
(2)其他小组有没有不同的解法想说说?你来试试。真会动脑筋,奖你一颗智慧星。
这种解法又是先根据哪两个条件,求什么呀?怎么列式?(板书)再求什么呢?(板书)这里求的是几辆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啊?再怎么列式?(板书)
谁来把这种解法完整地说一说?说的真好,也奖你一颗表达星。
5、还有别的'想法吗?同学们真了不起,会用两种不同的解法来解答这道应用题。下面,就和你的同桌说说这两种解法,并试着口头给它们列综合算式吧!
6、(指第一种解法)谁会说这一个综合算式?(板书。)第一步求的是什么?(指算式)等于?(板书。)第二步又是求什么?(指算式)两排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板书。)
7、(指第二种解法)这一个综合算式谁也来说说?(板书。)第一步求的是什么?(指算式)第二步呢?(指算式)
8、这道应用题的两种解法都是几步计算,在今天的活动中,我们会碰到很多这样的两步计算应用题呢?这样的应用题往往有不同(指两种解法)的解法,我们就可以(指中间)用其中的一种解答,再用另一种来检验,结果一样(指两个结果),就能写答了:一共有240个座位。(板书。)
9、我们能全部上车吗?为什么?(座位正好。)
10、乘上了汽车,我们就向第一个活动地点进发吧!
(一)茶场
1、汽车把我们带到了哪里啊?(青山茶场)我们和农民伯伯一起来采茶叶好吗?
2、采茶结束时,每个小队都采到了许多茶叶。谁来读一读。
3、一共采了多少呢?(想)用刚才学到的本领在练习纸上算一算吧。
4、一种解法算好的同学,可以用另一种解法来检验。两种解法都做好的可以跟同桌说说两种分别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5、实物投影仪展示两种解法。
(指解法一)请你说说这种解法是先求什么,再求的什么?
(指解法二)这种解法谁来说说?
6、两种解法都做出来的同学,举手。真棒。好,我们赶快去第二个活动地点吧!
(二)乘船
1、 哟,有条河拦住了我们的去路。没有桥,怎么过河呢?
2、 瞧,船开来了。有几条?每条有几层?(分别指两层)
3、 根据这两个信息,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4、 还需要知道什么?
5、 老师了解到每层可以乘25人。
6、 现在可以算了吧?和你的同桌说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怎么列综合算式。
7、 谁来说给大家听?这里第一步求的是什么?
8、 另一种解法呢?这里第一步又是求的什么?
9、 240人,能全部过河吗?为什么?(可以乘的人数大于我们去的人数)
(三)植树
1、 乘上船,我们就可以到对岸去植树了!
3、 这些算式,哪些对,哪些错,一起来判断,好吗?
(4046)这个算式对吗?你说,你说,都认为对的啊,那第一步求的是什么呢?
(4064)这个算式对不对,你说,你说,也是对的啊,那第一步又是求的什么?
(4026)这一个呢?错在哪儿?(求的是李树。)
(406(4+2))最后一个呢?它又错在哪?(求的是所有树。)
4、 看来,解决问题时必须看清要求,选择合适的条件。
2、 我们先乘车去茶园采了茶,接着又乘船过河去植树,
3、 根据活动中收集到的信息,这儿有三个问题需要大家来解决。行吗?下面,每个小组就在组长的带领下先选一个问题,再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条件填在横线上,最后列式解答吧!都听清楚了吗?开始活动吧。
4、汇报:
(1)解决第一个问题的小组举手。一起来看看这个小组的解答。
是啊,只有仔细审题,才能够正确解决问题。
(3)剩下的小组肯定解决的是第三个问题。哪个小组来说说?
根据问题,你们选了哪些条件?
还有哪个小组有其他的解法啊。也上来说说。
根据问题,你们选了哪些条件?为什么可以这样选呢?大家听清楚了吗?
今天,我们不但活动地很愉快,还掌握了这样的两步计算应用题呢,高兴吗?看到同学们能选出合适的条件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老师真为你们自豪啊!好,谢谢同学,下课!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教案(通用16篇)篇十三
16、一头犀牛重1800千克,一只河马的体重比一头犀牛重1400千克,一只大象的体重比一只河马重2800千克。一只大象体重多少千克?合多少吨。
17、48个同学去采集昆虫标本,每3人分一组,可以分成多少组?
20、每根跳绳长2米。65米长的一根绳子,最多能剪多少根跳绳?还剩几米?
23、在3千米长的公路一边,每隔5米种一棵树,一共要分多少段?
25、同学们做89朵花,每7朵扎成一束,最多可以扎成多少束?
28、工厂有女工500人,是男工的10倍,男工比女工少多少人?
31、武汉长江大桥长1670米,南京长江大桥长6772米。哪座桥长?长出多少米?
34、一根长绳25米,每2米做一根跳绳,一共可以做多少根跳绳?
35、有足球72个,篮球9个,足球的数量是篮球的多少倍?
38、停车场停了6行轿车,每行14辆,一共有多少辆轿车?
39、(1)两个因数分别是7和12,积是多少?(2)250的3倍是多少?
41、二年级一班有8本连环画,故事书是连环画的3倍。故事书比连环画多几本?
42、每袋盐重500克,6袋盐一共有多少克?合多少千克?
43、公园有7只大猴,小猴的只数比大猴多9只,公园一共养了多少只猴?
48、菜站运来4车白菜,每车495千克。卖出836千克,还剩多少千克白菜?
50、商店卖出蓝布的米数是花布的4倍。卖出花布93米,卖出蓝布大约多少米?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教案(通用16篇)篇十四
1.巩固7的加减法,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
3.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认真倾听、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正确识图,知道括号和问号所表示的意义.
结合图意正确地选择算法.
1.口算:7以内的加减法
老师依次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开火车口算.
2.看图列式计算
分别出示:教材36页的兔子图和青蛙图(不加括号和?只).
学生看图列式,老师板书:4+3=7 7-2=5
3+4=7
第2题为什么用减法?(因为荷叶上有7只青蛙,跳到水里2只就是去掉了2只,所以用减法.)
师:同学们对图的意思理解得非常好!你们都是根据小动物做动作的方向,确定是需要合并还是需要去掉来列算式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题目意思更明确了,图中清楚地告诉我们要求什么问题,这就是图画应用题.(板书课题:图画应用题)
1.教学例1
老师在兔子图的下面画括号,在括号的下面加写?只.
边画边说明:括号表示把两边的兔子合并起来,下面加一个?只表示求一共有多少只兔子?
问:括号表示什么意思??只表示什么意思?
老师引导学生叙述图意.
边指图边问:图中告诉了我们什么?又告诉了我们什么?让我们求什么?
在分步回答的基础上,让学生试着用三句话完整地叙述图意.
(有4只兔子采蘑菇,又来了3只,现在一共有几只?)
问:要求现在一共有几只,怎样列式?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板书:4+3=7(要求现在一共有几只,就要把4只和3只这两部分合并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
问:4+3=7表示什么意思?
2.教学例2
老师在青蛙图上画括号,在括号下面写7只,在左边的青蛙图上面写?只.
问:现在这幅青蛙图和刚才有什么不同?(多了括号、7只和?只)
这幅图表示什么意思呢?
问:题中告诉我们原来荷叶上有几只青蛙?(出现括号、7只)
(手指跳到水里的青蛙)跳到水里几只?(手指?只)求什么?
你能完整地叙述一下图意吗?
找两名同学完整地叙述图意.(原来荷叶上有7只青蛙,跳到水里2只,还剩几只?)
问:要求还剩几只,怎样列式?为什么用减法?
板书:7-2=5(要求还剩几只,就要从原来的'7只里面去掉跳到水里的2只,所以用减法计算.)
问:7-2=5表示什么意思?
3.比较
(第1题是知道了两个部分求整体用加法计算;第2题是知道了整体和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师:问号所在的位置不同,所求的问题就不同,因此,同学们在看图的时候一定要认真.
4.做一做
(1)投影出示教材36页做一做的金鱼图
问:图中告诉了我们什么和什么,让我们求什么?
找两个人叙述图意后,学生独立列式.
订正时说一说: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2)投影出示
问:树上原来有几只小鸟?(7只)飞走了几只?(3只)求什么?
指名学生完整地叙述一下图意.
学生列式解答.
订正时说一说: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5.质疑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知道了什么?谁还有什么问题吗?
1.出示教材39页第5题的苹果图和兔子图
同桌互相说图意,然后自己列式解答,最后集体订正: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2.看图列式(学生独立完成)
3.教材39页的思考题:
有7只小兔,每只小兔要喂1个萝卜,还缺2个萝卜.现在有几个萝卜?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教案(通用16篇)篇十五
1、使学生掌握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并会正确解答这类应用题。
2、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共同的探讨中培养合作意识。
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
两次判断谁作单位“1”的量。
一、回顾旧知,复习铺垫。
1、指出下面每题中的两个量,应把谁看作单位“1”。
(1)男生人数占全班的。
(2)图书总数的是科技读物。
2、指出下面各题中的两个分数,各把什么看作单位“1”。
(1)苹果的重量是橘子的,梨的重量是苹果的。
(2)篮球的个数是足球的,足球的个数得排球的。
3、一根电线长10米,用去,还剩下这根电线的几分之几?还剩多少米?
二、引导探索,学习新知。
1、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2、创设情境,引出例题。
小亮、小华、小新三人在说班里同学们理想,请看他们的对话:
小亮:我们班有36人。
小华:的同学长大后想成为教师。
小新:想成为科学家的人数是想当教师人数的。
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3、动手操作,理解题意,学生动手画线段图。
4、主动尝试,解答例题。
(1)讨论,学生交流解题方法,并尝试解答。
(2)汇报,学生说解题过程,第一步求什么?第二步求什么?
板书:想成为教师的人数:36×=12(人)。
想成为科学家的人数:12×=9(人)。
(3)追问:第一步求想成为教师的人数,就是求什么?
第二步求想成为科学家的人数,就是求什么?
三、巩固深化,拓展思维。
p18第4题。让学生说说每一步求的是什么?谁是单位“1”?
四、小结。
在解答应用题时,每一步都要找准单位“1”,如果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就用乘法进行计算。
五、课堂练习,辅助消化。
1、p19第9、10题。
2、p19第6题。
六、课外补充,拓展延伸。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教案(通用16篇)篇十六
教学目标:
2、通过举实际例子亲身体验并感受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在亲身体验中通过合作、交流得出连除应用题的两种计算方法。
3、能用两种方法正确解答应用题。
4、通过加强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到生活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
教学重点:掌握数量关系,并能用两种方法正确列式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数量关系并能说出想法。
教学关键:通过举实际例子体验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谈话:。
(1)(拿起粉笔)工厂里生产出一支一支的粉笔,卖给我们的学校是不是一支一支拿过来呢?(得出先装成盒再装成箱)。
(2)生举例子: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你们还能举吗?(举出不同情况的例子)。
小结:刚才进行了几次平均分?
3、提供材料:假设一个工厂生产了4800支粉笔、每60支装。
一盒、每20盒装一箱、装了4箱。
(1)观察从这些材料中你知道了什么?
(2)选择其中的一些材料,提出问题编出应用题。
4、呈现学生编的应用题;。
(1)一步计算的、两步计算的、
(2)解决一步计算的与两步计算的连乘的应用题。
(个别学生说说自己的理由)。
如:一个工厂生产了4800支粉笔,平均装了4箱,每20盒装一箱,平均每盒装多少支?(可能也有不同的:如问题是装了几箱。)。
二、展开。
1、独立思考:指着两步计算连除的应用题这样的又该怎么解答呢?看谁的方法多。
2、小组交流:把你的想法说给你们小组的小朋友听;认真别人的不同的法想;小组长作好记录准备汇报。
3、全班交流:刚才每小组的小朋友都非常积极地说自己的想法,且也非常认真地听别的小朋友的不同的想法,每小组肯定都有很好的、很精彩的解法,把你们的想法展示出来吧。
(1)平均每箱装了多少支?
4800÷4=1200(支)。
(2)平均每盒装了多少支?
1200÷20=60(支)。
综合算式:4800÷4÷20=60(支)。
这里学生说这种想法时出示线段图加深理解。
或:(1)一共装了多少盒?
20×4=80(盒)。
(2)平均每盒放多少支?
4800÷80=60(支)。
综合算式:4800÷(20×4)=60(支)。
生选择一种说说想法、同桌互说想法。
小结:刚才做的题目有什么特点:进行了两次平均分。
4、试一试:
(1)独立做(用两种方法解答)。
(2)交流说说解题思路(个别说、同桌互说)。
5、比较、概括:刚才做的这道题目与开始时做的那道连乘应用题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
三、练习。
1、针对练:用两种方法解答。
(2)三年级有2个班,每班有42人,一共栽树336棵。平均每人栽树多少棵?
独立做、个别说想法。
2、比较练:
(1)商场运来3箱衬衣,每箱有24件,每件95元。一共卖了多少元?
(2)商场运来3箱衬衣,每箱有24件,一共卖了6840元。每件衬衣多少元?
独立做、个别说想法、比较两题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
3、提高练:先补充条件,再列式计算。
食堂运来2车大米,每车有15袋,平均每袋大米重多少千克?
独立做、汇报。
四、小结:你有什么新收获?
五、作业:课堂作业第45页。
一个工厂生产了4800支粉笔,平均装了4箱,每20盒装一箱,平均每盒装多少支?
平均每箱装了多少支?
4800÷4=1200(支)。
每盒装了多少支?
1200÷20=60(支)。
综合算式:4800÷4÷20=60(支)。
一共装了多少盒?
20×4=80(盒)。
平均每盒放多少支?
4800÷80=60(支)。
综合算式:4800÷(20×4)=60(支)。
答:每盒60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