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编写二年级教案时,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以上是一些针对二年级学生的教案范例,希望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最新小学二年级语文雾在哪里原文及教案(精选18篇)篇一
1、知识与技能目标:正确认读“淘、藏”等10个生字;正确书写“暗、街”等7个字。正确认读“淘气、无论、岸边”等词语;正确书写“大海、海水、船只”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借助生活经验理解课文;能读好含有多个短语的长句子;能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好雾的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雾的神奇,知道有雾时是怎么样的情景;能用“什么”说话;愿意留心观察自然、观察生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书写“躲、失”等字;读好含有多个短语的长句;能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好雾的语言;能用“什么”说话。
难点:体会“甚至”在语境中的含义;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有雾的时候是什么情景。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教学设计、多媒体电脑、图片。
教学课时划分。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生活导入,结合图片揭示课题。
1、回顾谚语:我们积累过识天气的谚语,能谈谈知道雾的哪些知识?(春雾风,夏雾晴,秋雾阴,冬雾雪。)。
2、结合生活经验说说见过的雾是什么样的?(大雾弥漫;远处的景物模糊看不清;只能大约看到建筑物的轮廓;空气很潮湿等。)。
3、展示云遮雾绕山的山川、云雾弥漫的树林等图片。(板书课题)。
二、读文识字,整体把握。
1、教师示范读,学生听读,并圈画出不懂的字词。
2、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读课文,指导学生反复练习难度的句子,如第6自然段的长句子“不久……,有限的散步”。
4、借助拼音,自读词语。
(1)第一组:“甚至、消失、藏起”,重点指导正音。
(2)第二组:“桥梁、淘气、岸边、应该”。
重点指导识记:梁——为何有“三点水”有“木”(渗透自理);该——刻、孩(与形近字区别)。
5、默读课文,想一想淘气的雾都把什么藏了起来。
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发现获取信息的方法:雾说的几句话,分别说出了他依次藏起的东西。教师出示句式,指导整体把握:雾,是个又淘气有顽皮的孩子,它把……藏了起来。要求学生用连接词把雾藏起了什么说完整。
三、朗读感悟“雾的自言自语”
1、学生自由练读雾说的几句话。
2、教师示范指导,前三句读出淘气的感觉;后两句读出思考后有了新主意的惊喜。
四、指导写字。
1、出示“暗淡、消失”两个词语,观察本课要写的“暗、消、失”三个字,分析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2、动笔临写。
五、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了“雾”,还学了雾的淘气,它藏起了很多东西。
六、作业:背熟生字和词语。
七、板书设计。
第19课雾在哪里。
淘气、顽皮藏起了。
八、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认读词语:躲藏、海岸、淘气、悠闲、应该、甚至、桥梁。
2、雾把整体世界藏起来,世界变成什么样了?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朗读感悟第2~5自然段。
1、自由读第2~5自然段,要求学生按照课文内容联练习说话。
出示:淘气的雾把藏了起来,无论还是都。
2、学习第2自然段,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
教师引读课文,指导“无论还是都”要连读,并适当强调,读出一切都不见了的景象。
3、同桌互读课文第3自然段,边朗读边想象画面。
4、朗读第4、5自然段,指导学生读好顿号的停顿,理解和体会“甚至”的含义。
三、练习说话。
2、出示图片,开拓思路:出示云雾弥漫的山川、树林、学校等图片,图片下方辅以句式:雾,是个淘气的孩子,它把藏了起来,无论还是都。
3、同桌练说,说出景物的特点和情趣。
四、指导写字。
1、出示“街、躲、该、散”4个字,学生观察分析,交流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共同点:“街”是左右结构,其他三个都是左右结构,左右部件紧密穿插。
2、学生独立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3、展示评改。
五、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了雾,并且学了雾是个淘气和顽皮的孩子,他会藏起很多东西。这样对于雾有了一定的了解。
六、作业:背熟生字和词语,并且学会复述课文。
七、板书设计。
雾在哪里。
淘气顽皮笼罩山川、树林、学校。
最新小学二年级语文雾在哪里原文及教案(精选18篇)篇二
1、复习巩固“雾、淘、、暗”等13个生字,指导书写“屋、岸两个生字。
2、朗读课文,读好雾说话的语气。
3、能照着课文的样子说几句话,仿照“雾把……藏起来了,无论是……还是……都……”
1、情趣复习生字(游戏:我的朋友在哪里)。
过渡:雾是个怎样的孩子?(淘气)他分别藏了哪些东西呢?
2、整体感知内容。
出示填空:雾真是个淘气的孩子,他先把()藏了起来,然后把()藏了起来,接着又把()藏了起来,最后把()藏了起来。
“我要把大海藏起来。”
“现在我要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起来。”
“现在,我要把海岸藏起来。”
“现在,我该把谁藏起来呢”
“我要把自己藏起来。”
2、学生朗读,老师随机指导。
(1)师:我想要听出把谁藏起来?
学生读。
师:这就是读出意思。雾是一个淘气、顽皮的孩子,怎么读出说话时的淘气顽皮呢?
(2)再请学生读,读出雾的淘气。
师:这就是读出说话人的语气。你们淘气的时候是站在那儿一动不动还是会有各种可爱的动作呢?(配上动作)。
生做动作。
师:那就配上动作读,看谁最像淘气的`顽皮的雾。
朗读课文有窍门,
读出重音表意思。
读出说话的语气,
多位同学展示朗读,比赛读,结合情况进行评价。
(一)发现表达特点。
师:可爱的雾,在藏起来的过程中,周围的景象也发生了好多的变化耶!我们先看这几个自然段。咱们换一种方式朗读,听老师的提示朗读。
出示:
“我要把大海藏起来。”于是,他把大海藏了起来。无论是海水、船只,还是蓝色的远方,都看不见了。
“现在我要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起来。”于是,他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了起来。霎时,四周变暗了,无论是天空,还是天空中的太阳,都看不见了。
(1)师生配合读,引导学生在读中明了。
淘气的雾怎么说——。
把什么藏起来——。
藏起来后的景象怎么样——。
(2)初步感受句式“无论是……还是……都……”
(二)朗读中的品“甚至”
出示文字:“现在我要把海岸藏起来。”雾把海岸藏了起来,同时也把城市藏了起来。房屋、街道、树木、桥梁,甚至行人和小黑猫,雾把一切都藏了起来,什么都看不见了。
1、师读,故意漏读“甚至”。
2、引导学生理解可不可以去掉甚至。(预设:无论大的还是小的东西,所有的都藏起来了。)。
3、齐读。
(三)随文学写“屋、岸”两个生字。
过渡:雾把一切藏了起来,咱们可要睁大双眼,这段有咱们要学习的两个生字呢!
(1)引导观察字形,指出书写要领。(“岸”:山字扁扁在顶端,一横长撇写舒展,干字短横在中线,一竖稳稳在中间。)。
(2)师范写,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书写,师巡视。
1、出示云雾弥漫的山川、学校、树林等图片。
出示:雾把()藏了起来。无论是()还是(),都看不见了。
2、学生交流,引导评价。
1、师:亲爱的同学们,雾真是就像一位淘气可爱顽皮的孩子啊。你们觉得雾又是什么呢?(学生自由表达)。
2、出示儿歌总结,再次巩固本文生字。
云雾淘气又顽皮,
东藏西躲做游戏。
大海岸边连城市,
房屋街道和桥梁,
甚至动物和行人,
四周变暗看不明,
雾把一切都藏起。
最后消失藏自己,
所有景象都清晰。
推荐阅读《风从哪里来》。
最新小学二年级语文雾在哪里原文及教案(精选18篇)篇三
1、认识本课7个生字。积累词语8个。
2、正确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知道有雾的时候,会是怎样的情景,并展开想象说一说。
4、能模仿雾说话,并正确写下来。
1、认识本课7个生字。积累词语8个。
2、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能模仿雾说话,并正确写下来。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时间:一课时。
一、猜谜,揭示课题。
1、猜谜:像云不是云,像烟不是烟,风吹轻轻飘,日出慢慢散。(打一自然现象)。
2、板书课题:雾。
3、齐读课题。
4、你见过雾吗?说给大家听听。
二、听录音,整体感知。
3、根据提示,交流。
出示:从前有一片雾,是个淘气的孩子,它把___________________藏起来了。
三、朗读课文,学习生字。
1、把课文读正确。
(1)自由朗读课文,提出要求: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要做到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分节指名朗读课文,相机正音,同时指导朗读中出现的难读的句子。
2、朗读课文,学习生字。
(1)指名朗读2——7节。找找,淘气的雾说了哪些话?
(2)出示雾的话:我要把大海藏起来。
我要把天空连同太阳藏起来。
现在我要把岸边藏起来。
现在,我该把谁藏起来呢?
我要把自己藏起来。
(3)指导读好这几句话,读出雾的淘气,第四句要读出问自己、在思考的语气。
(4)过渡:淘气的雾是怎样把大海、天空、太阳、岸边、和自己藏起来的?
3、引渡第二节:有一天,雾飞到海上,说道__________。于是,__________。无论__________,还是__________,都__________。
4、想象读。
(1)男生读,女生闭眼想象。
(2)女生读,男生闭眼想象。
5、指名朗读第3小节,其他同学闭眼想象。
(1)学习第3节中出现的生字:周。
(2)读生字连成的词:四周。
(3)全班交流识记的'方法。
(4)同桌互读,边读边想象。
6、出示句子:房屋、街道、树木、桥梁,甚至行人,甚至小黑猫,雾把一切都藏了起来,什么也看不见。
师点拨:房屋、街道、树木、桥梁是大的事物,行人小一些,小黑猫就更小了。所以作者用上了两个甚至。
(1)挑战赛读这句句子。
(2)学习第四小节中出现的生字:城、桥、梁。
(3)出示词语:城市,桥梁。
(4)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全班交流。老师可以提示城、桥都是形声字。
7、想象练说:出示:淘气的雾把---------藏了起来,于是,----------。(师提示:雾还会把什么藏起来,出现什么情况呢?想一想,说一说。)。
8、学习5——7小节。
(1)小组合作读5——7节。可以给学生提供几种参考的形式:一半读,一半闭眼想象画面,然后交换;份小节读;一部分人读雾说的话,一部分人读其余内容。
(2)小组赛读。
(3)学习生字:躲、及。
出示词语:以及——读准词语——交流识字方法——给“躲”找朋友。
四、读一读,写一写。
1、读一读词语。
(1)出示词语:淘气、四周、城市、桥梁、一切、以及、欢快、消失。
(2)开火车读、同桌互读。
2、指导书写。
3、听写句子。
雾是一个淘气的孩子,它把一切都藏了起来。
回家作业:1.预习20课。2.完成课课练。
板书设计:19雾。
调皮。
把一切藏了起来。
最新小学二年级语文雾在哪里原文及教案(精选18篇)篇四
1、认识七个生字,会写八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感受国庆节热烈的场面,学习体会拟人法的写作方法。
让学生了解国庆节是怎么来的?开国大典时的盛况是怎样的?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十月一日是什么节日吗?
小结:是呀,我们的祖国母亲刚刚过完了她60岁的生日,说说人们都是怎样欢庆祖国妈妈的生日的。(对学生回答进行适时鼓励)。
师:在这普天同庆的幸福时刻,让我们来学习一首题为《欢庆》的小诗。
板书课题,请学生齐读课题。
二、解题,学写“欢庆”
师:结合你过节时的感受,说说什么是欢庆?
师:我们除了可以说欢庆国庆节,还可以说欢庆什么呢?
师:真聪明!来,我们一起来写好“欢庆”这两个生字。伸出手,读笔画,和老师一起写。(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欢庆”,学生跟着边说边笔画边书空。)。
师:想一想,你能用巧办法记住这两个字吗?
三、自读课文。
师:同学们,你们想学懂这首小诗吗?
那就请同学们先自己来读读这首小诗吧。要求:把每一句读正确流利,有生字的地方注意读准生字的音。
四、检查自读情况。
1、现在谁能读读你最喜欢的诗句。
2、诗句会读了,诗句中的生字朋友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也认识了,下面让我们去和它们打声招呼吧。
3、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中的生词,加深对生字朋友的印象。
五、品读感悟。
1.师范读,生闭眼认真听。
在刚才闭着眼睛听的时候,你们的脑海里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呢?(生说到哪句就把课件打出来)。
4、同学们都爱祖国,看谁能和老师一样,把自己对祖国的爱通过朗读的形式表达出来。(根据学生所述内容随机出示相关句子,指导朗读感悟)。
a过度:听了他的朗读,我仿佛看见了田野里满是丰收的景象!你们还看见了什么?
(我从他的读里看到了丰收的果实,看到了田野,看到了小河。谁再来读。你还看见了什么?生:大谷小麦……)。
b我们在前面学习了许多有关秋天的好句子,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好吗?
梨树挂起——(生齐:金黄的灯笼)苹果——(生齐: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生齐: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生齐:举起燃烧的火把)是呀!秋天来了,景色多美呀!
c课件大海。问:你听见了什么?
你听见大海会对我们高唱一首什么歌曲?
(《生日快乐》《国歌》《爱我中华》…)。
能给大家唱几句吗?
听到了那么多欢乐的歌,我们再来读一读。谁读得最好,来读。
好,读的可真好,大家共同欢乐的读一读第二行。
生读。
d课件枫林。你还看见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很多金灿灿的果实,枫树林里的枫叶在随风飘动……。
老师:前天我们刚学了一首也描写到枫林的古诗,你们还记得是那一句吗?今天读了《欢庆》这一行,让我们仿佛又看到了,枫林的另一种景象就是像红火的旗帜。
e说说作者为什么说枫林举起的是“火红的旗帜”旗帜是什么?在这里指的是什么?
(旗帜就是五彩缤纷的旗子。这里的旗帜就是枫林,秋天枫叶红了,就是旗帜。)。
f、出示蓝天(蓝天飞着洁白的鸽子)。师:你听到小鸽子说什么呢?
(它在说祝祖国妈妈生日快乐!祖国妈妈祝你长命百岁,心想事成……)。
师指导:对妈妈说话要亲切一些,谁能带着这样的体会去读一读。生读。
师:读得真好,一起读。
“蓝天飞着洁白的鸽子。”
指导朗读:读时速度稍慢,声音不要太高,要带着想象读,读出韵律感。齐读。
5、看你们读得有滋有味的,老师也想向你们挑战一下,可以吗?(师生对读第一句)。
:(出示“火红的枫林”图)当一阵阵风吹来,这漫山遍野的枫林随风而动,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像不像一面面火红的旗帜?你们看,枫林也举起火红的旗帜来祝贺祖国妈妈的生日。课文前四句每行就是一幅描绘欢庆景象的图画。我们看大屏幕,来个小组接读,看哪一组读得好?(学生看屏幕接读课文)。
师:同桌再研究研究,怎么读能把这四句读得更好?把你最喜欢的句子练一练。
新中国成立以后,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你看到了什么!(出示课件)。
a、万丈高楼平地起,b、天空亮起五彩的礼花。c、成功举办奥运会!
d、神五神六飞天。
过渡:看到祖国大地美如画,我们的祖国六十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你们自豪不自豪?
带着这种自豪的心情来读读最后一句:
十三亿孩子。
欢庆这美好的日子,
十月一日——。
祖国妈妈的生日。
点拨、小结:
“美好的日子”指哪一天?
“十三亿孩子”都是谁?
小结:是啊,十三亿孩子有你,有我,是我们大家。只要你是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你就是华夏的儿女,你就是祖国妈妈的孩子。
六、指导背诵课文。
师:是啊,在国庆节这举国欢庆的日子里,无论田野枫林还是蓝天大海,都异常的美丽、全国各族人民更是沉浸在欢乐和喜悦当中。这么美的诗句,如果能把它积累下来就更好了!用你喜欢的方式快速的背一背,看看谁背得最有感情。(生自由背诵)。
此时此刻,你想对我们祖国妈妈送上什么祝福?
是啊,在国庆节这举国欢庆的日子里,无论田野枫林还是蓝天大海,都异常的美丽、全国各族人民更是沉浸在欢乐和喜悦当中。让我们再一次朗诵这首小诗。
最新小学二年级语文雾在哪里原文及教案(精选18篇)篇五
1.学习本课生字词,逐句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色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会学习古诗的方法。
3.会朗读、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诗中字词的意思。体会诗的意境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习古诗的方法步骤。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冬天来到了,慈祥的冬爷爷又快给咱们送礼物来了。他的礼物十分神奇,会使光秃秃的枝条一夜间开满美丽的白花,会使绿油油的麦苗一夜间盖上一层厚厚的棉被,同学们说这礼物是什么呢?(生答)咱们是中原的孩子,见惯了平原的雪景,那么江上的雪景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江上雪景的古诗--《江雪》。(板书)。
二、初读课文,正音辨字。
1.学生轻声自由读全诗,再指名读,齐读全诗。
2.出示投影片(1)。(辨析字形:蓑笠。
钓鱼。
孤独)。
让学生举例加点字与何字相似。(衰钩狐)。
三、学生析题,教师简介作者。
1.《江雪》是什么意思?看到这个题目,你认为这首诗该写什么内容?
2.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大诗人柳宗元,这是他被贬官之后所写的一封来信。他对江上雪景的描绘是不是和我们谈的一致呢?下面我们就学习这首诗。
四、精读,理解诗句。
出示诗句卡片(千、张)边贴边读。(领读——自由读)。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1)学生齐读此句,逐句理解,试译全句,可自学可讨论。
(2)检查自学效果,学生订正补充。
千山是什么意思?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绝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
鸟飞绝的意思是什么?
指名意译此句的前半句。
径是什么意思?
你是从何处知道这个字的意思的?万字是否就是一万呢?
人踪什么意思?
灭什么意思?查字典选义项(消灭、熄灭、消失)。
指名意译此句的后半句。
(3)让学生思考品味:该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冷清、寂静、凄凉的画面,)。
让学生读、思、议,教师启发学生想象品味。
(4)指导朗读。(由画面、感情启发到语气、语速、停顿、重音)。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5)过渡到第二句。
大自然中可以作为描写对象的景物有千千万万,作者只是抓住了两个典型的环境进行描写(千山、万径),因为山林是平日鸟儿聚集的地方,小路是平日行人最多的地方。然而,现在连山林中都没飞鸟,连路上都没有行人,你说这天气怎么样?这样的天气环境给人一种寂静、冷清的感觉。在这样的环境中,有没有人呢?请自学第二句。先逐字理解,再理解整句意思。(生自学)。
(6)⑥检查自学效果。
学生齐读此句,逐一提问对以下宇词的理解。
孤、舟、翁、独。学生如果回答正确,则追向其理解的思路,启发其他学生知识的迁移。
难点理解:钓寒江雪是什么意思?有人钓雪么?从而让学生理解雪置于句尾原因;a.为了押韵,b.突出环境恶劣,c.点题。
(7)指名意译第二句,学生互相纠正补充,教师最后总结。
(8)学生思考、讨论、回答;第二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老翁孤舟独钓的图景)。
(9)指导朗读。(除语气、语速、停顿、重音外,寒字的颤音要读出来,以符合其凄凉、冷落的感情,师示范)。
孤舟/蓑笠/翁,独钓/塞江/雪。
再让学生反复朗读全诗,以体会感情。
五、品读,体会诗句深意。
1.启发学生再次品读想象这首诗的第一句所描绘的画面,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受。(由人鸟绝迹可以想象环境的寂静,给人的感受是清冷、凄凉)启发学生再晶读咀嚼第二句诗,在人鸟绝迹的环境中,在雪花纷飞的寒冷江面上,一个孤独的老人独自垂钓的画面,又给人以怎样的感受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觉得这位老人有着怎样的精神品质?(让学生读、思、议、发言)。
其间可启发学生求异思维:(1)在寂静清冷的环境中独自垂钓可见其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2)在这样寒冷、静寂的大江上却能独自垂钓,也可以看出这位老人坚强不屈的性格,透出丝丝生气。诗言志,这也是作者的心境,作者的自喻。
2.配乐范读,生闭目想象画面,再次体会诗的意境。
3.出示幻灯片(2)(本诗画面)。生口述画面内容,意译全诗(语言训练)。再指导背诵,默写全诗。
六、总结学法。
让学生回忆后回答学习《江雪》的过程,再出示幻灯片(3):
a.
解题,了解作者。
b.朗读,弄准字音。
c.讲析,试述句意。
d.晶读,体会诗境。
e.赏读,背默全诗。
七、运用学法,自学《静夜思》。(注:1994年小语课本中此诗未入选)。
1.出示《静夜思》。
2.自学。
3.检查自学效果。
(3)。
解诗句,悟诗情;。
(4)。
放《静夜思》配乐朗读,配曲录音。
4.指名朗读与背诵。
八、默写《江雪》一诗。
最新小学二年级语文雾在哪里原文及教案(精选18篇)篇六
《雾在哪里》一课通过不同地方的雾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自然现象的奇妙。作者将"雾"化身为淘气的孩子,赋予它语言,读来有趣,觉得雾的变幻多端与神秘。通过自制课件,合理设计如下的教学思路,让学生在读与说的教学环境中了解雾的这一自然现象,感受大雾笼罩的大地是怎样一种景象,从而培养学生注意留心周围的一切,热爱自然,用语言来表达自然界中的奥秘。
第一、通过猜谜来导入新课。虽然在导课的技巧中经常用到"猜谜",不属别出心裁,但在效果上确实能引发孩子朗读课文兴趣的作用,为更好地阅读课文做好铺垫。让孩子跟着板书课题,是抓住了指导学生写字的机会,复习"雨"这个部首。
第二、课文的学习通过以下几个环节展开。
第三、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用句式说话,"雾把藏起来了。"了解大雾天,哪些景物被雾笼罩着,理清脉络。
第四、细读课文,在前一基础上让学生划出雾说的话,用正确的语气来朗读,作者写雾淘气可以从雾说的话中体会出来。
这是个教学的重点,读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培养学生掌握朗读的技巧。在学习"景物变化"的语句时,打破逐节分析朗读的常规,用句式来指导学生运用课文语言来练说的形式,旨在将课文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是一个理解记忆并背诵的过程。在这一环节中,将"甚至甚至"这一段作为重点学习的内容,通过点拨,使学生初步体会"甚至"的用法,培养语感。本课的生字较少,主要是采用自学的方式,保护好学生主动识字的热情,鼓励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学习,积累一些好的识字方法,学习"及"时,教师适当扶一把,比较同音字"急、极、级、及",用做手势的游戏,掌握它们的不同用法。
第五、在学完课文后,让学生仿照课文内容,看着图片说一说,雾还会把什么藏起来,出现什么情况呢?目的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提高表达能力。
接着,在学生还感到学得意犹未尽之际,观看"雾的形成"的动画课件,将学生的学习热情推向高潮,这时,再让学生去读读《庐山的云雾》更有"水到渠成"之势,再次感受到自然界的神秘莫测,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同时,也对"学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最新小学二年级语文雾在哪里原文及教案(精选18篇)篇七
从前有一片雾,他是个又淘气又顽皮的孩子。
有一天,雾飞到海上。
“我要把大海藏起来。”于是,他把大海藏了起来。无论是海水、船只,还是蓝色的远方,都看不见了。
“现在我要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起来。”于是,他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了起来。霎时,四周变暗了,无论是天空,还是天空中的太阳,都看不见了。
雾来到岸边。
“现在我要把海岸藏起来。”雾把海岸藏了起来,同时也把城市藏了起来。房屋、街道、树木、桥梁,甚至行人和小黑猫,雾把一切都藏了起来,什么都看不见了。
他躲在城市的上空,说道:“现在,我该把谁藏起来呢?”看来,再也没有可藏的了。
“我要把自己藏起来。”雾把自己藏了起来。
不久,大海连同船只和远方,天空连同太阳,海岸连同城市,街道连同房屋和桥梁,都露出来了。路上走着行人。小黑猫也出现了,它摇着黑尾巴,悠闲地散步。
雾呢?不知道消失到哪里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作者是俄罗斯的谢尔古年科夫,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最新小学二年级语文雾在哪里原文及教案(精选18篇)篇八
1、学会“于、论、岸”等8个生字,会认“雾、淘、顽”等13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2、能读好含有多个短语的长句子;能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好雾的语言。
3、感受雾的神奇,知道有雾时是怎么样的情景;能用“什么”说话;愿意留心观察自然、观察生活。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含有多个短语的长句,培养学生的语感。
2、正确、美观地书写“于、论、岸、屋、切、久、散、步”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好雾的语言,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有雾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情景。
一、生活导入,结合图片揭示课题。
1、回顾谚语:我们积累过识天气的谚语,你知道雾的哪些知识?(春雾风,夏雾晴,秋雾阴,冬雾雪。)。
2、结合生活经验说说你见过的雾是什么样的?(大雾弥漫;远处的景物模糊看不清;只能大约看到建筑物的轮廓;空气很潮湿等。)。
3、展示云遮雾绕的山川、云雾弥漫的树林等图片。(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阅读课文,提出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标好自然段序号。
2、生字过关。
(1)自由读生字。
(2)带拼音齐读生字。
(3)开火车去拼音读,老师及时正音。
(4)学生齐读。
过渡:生字读流利了,句子也通顺了,那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吧!
三、感知内容。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及时。重点指导朗读停顿与重点词句。
2、组织学生讨论:淘气的雾都把什么藏了起来?
四、指导写字。
1、出示:“于、论、岸、屋、切、久、散、步”。
(1)指导学生观察写法,说说怎么记住它们。
(2)书空这8个字的笔顺。
2、打开“优教学生字”,进一步讲解生字的意义与写法。
3、学生临写生字。
五、巩固练习。
1、打开“基础训练-《雾在哪里》”,一起来闯关吧!
2、完成配套练习册。
一、检查复习。
1、我们已经认识了本课的生字词,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了。看谁还记得它们。
(1)指名读词语。
(2)开火车读词语。
(3)积累词语。
过渡:小朋友,你们记得真好!雾把整个世界藏起来,世界变成什么样了?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精读课文。
1、师生活动一:淘气的雾会把什么藏了起来?
出示句式:雾,是个淘气的孩子,他把()藏了起来。
2、师生活动二:雾真淘气,他把世间万物都藏了起来,他是怎么说的?再读读课文,找一找,用直线划出。
3、师生活动三:雾是这样说的,又是怎样做的?于是出现什么情况了?
出示句式:雾,是个淘气的孩子,他把()藏了起来。于是,()。
三、说话练习。
2、出示图片,开拓思路:出示云雾弥漫的山川、树林、学校等图片,图片下方辅以句式:雾,是个淘气的孩子,他把()藏了起来,无论(),还是(),都()。
3、同桌练说,说出景物的特点和情趣。
四、主题。
1、这节课我们学了雾,知道了雾是个淘气又顽皮的孩子,他会藏起很多东西。
2、在你的眼里,雾又是什么呢?你能说说他是怎么形成的吗?
五、巩固练习。
打开“阅读训练-《雾在哪里》”,一起来闯关吧!
六、作业布置,拓展延伸。
1、熟读课文。
2、完成相关练习册。
最新小学二年级语文雾在哪里原文及教案(精选18篇)篇九
《雨后》是冰心奶奶写给孩子写的诗歌,描写了孩子们在夏天雨后的广场上快乐玩耍的情景。用“快乐”贯穿全篇,整首诗充满了童趣。
怎样使学生体会诗中儿童的心理,进而感受童年生活的幸福快乐,是这篇课文教学要解决的问题。在教学上要以读为本,在读中感悟孩子们的快乐首先,我用下雨的情景创设情境,然后引领学生走进雨后的广场;接着,展现文中的_图,让学生感受这一群赤脚的孩子,尽情地在广场上使劲地踩呀,喊呀!最后激发学生尽情地朗读第一节,让学生感受这一群孩子真的快乐得象神仙一样。
抓住她的一系列动作来读诗句,一位可爱的小女孩就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再随着诗句走进小女孩的内心世界,她多么希望自己也象哥哥那样摔得痛快,玩得尽兴。这是小女孩特有的含蓄!
最新小学二年级语文雾在哪里原文及教案(精选18篇)篇十
风娃娃长大了,风妈妈说:“到田野里去吧,在那里,你可以帮人们做许多事。”
风娃娃来到田野,看见一架大风车正在慢慢转动,抽上来的水断断续续地流着。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使劲向风车吹去。风车一下子转得飞快!抽上来的水奔跑着,向田里流去。秧苗喝足了水,笑着不住地点头,风娃娃也高兴极了。
风娃娃又来到河边,看见许多纤夫正拉着一艘船。他们弯着腰,流着汗,喊着号子,船却走得很慢。他急忙跑过去,对着船帆吹起来。船在水面上飞快地行驶。纤夫们笑了,一边收起纤绳,一边向风娃娃表示感谢。
风娃娃想:帮助人们做好事,真容易,只要有力气就行。
他这么想着,来到一个广场上。那里有几个孩子正在放风筝。风娃娃看见了,赶紧过去使劲吹风。风筝在空中摇摇摆摆,有的还翻起了跟头。
不一会儿,风筝被吹得无影无踪了,孩子们伤心极了。
风娃娃却一点儿也不知道,他仍然东吹吹,西吹吹,吹跑了人们晒的衣服,折断了路边新栽的小树……人们都责怪它。
风娃娃听了,很伤心,心想:我帮人们做事,为什么他们还责怪我呢?
最新小学二年级语文雾在哪里原文及教案(精选18篇)篇十一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认读7个生字:淘、周、城、桥、梁、及、躲;学习描写并记忆5个汉字:淘、周、城、及、躲。在语言环境中积累8个新词:淘气、四周、城市、桥梁、一切、以及、欢快、消失。
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尝试读出雾说话时淘气,天真的语气。
3、在朗读课文基础上,能展开想像练习说话;练习听写短句。
4、通过阅读课文,对“雾”这一自然现象有所了解。
重点难点:
认识7个生字,并能正确描写其中5个;在朗读课文基础上,展开想像,练习说话。
教学准备:
教师方面的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谜听故事,揭示课题。
1.猜谜:像云不是云,像烟不是烟,风吹轻轻飘,日出慢慢散。(打一自然现象)。
2.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雾。
3.看动画,听故事:听了这个故事,你觉得雾怎么样?
4.学生字,新词:淘淘气。
5.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注意标点的停顿;。
(2)自学课文中的生字,读准音,记住形,意思不明白的字词可以提出。
2.指名分节读课文。
3.师生点评并正音。
4.雾把什么藏起来了?
据答板书:大海海水、船只、远方。
天空太阳。
河岸城市(房屋、街道、树木、桥梁、行人、小黑猫)。
自己。
5.相机学习生字、新词:城、桥梁。
三、朗读课文,理解体会。
1.选择课文中一二小节同桌分角色读,通过朗读表现出雾的淘气。
2.指名分节分角色读。
3.师生合作读。
4.男、女生比赛朗读课文。
(抓住重点句,师适时点拨:房屋、街道、树木、桥梁是大的事物,行人小一些,小黑猫就更小了。所以作者用上了两个甚至。)。
5.相机学习生字。
四、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1.展开想像,说说雾还会把什么藏起来?
2.学习课文中任意一节的样子,说说雾还把什么藏起来了。
五、读读词语,写写生字。
1.开火车读词语:淘气、四周、城市、桥梁、一切、以及、欢快、消失。
2.指导写生字:重点指导“淘、周、躲”
3.听写句子。
最新小学二年级语文雾在哪里原文及教案(精选18篇)篇十二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认读词语:躲藏、海岸、淘气、悠闲、应该、甚至、桥梁。
2、雾把整体世界藏起来,世界变成什么样了?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朗读感悟第2~5自然段。
1、自由读第2~5自然段,要求学生按照课文内容联练习说话。
出示:淘气的雾把、藏了起来,无论、还是、都。
2、学习第2自然段,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
教师引读课文,相机指导“无论、还是、都”要连读,并适当强调,读出一切都不见了的景象。
3、同桌互读课文第3自然段,边朗读边想象画面。
4、朗读第4、5自然段,指导学生读好顿号的停顿,理解和体会“甚至”的含义。
三、练习说话。
2、出示图片,开拓思路:出示云雾弥漫的山川、树林、学校等图片,图片下方辅以句式:雾,是个淘气的孩子,它把、藏了起来,无论、还是、都。
3、同桌练说,说出景物的特点和情趣。
四、指导写字。
1、出示“街、躲、该、散”4个字,学生观察分析,交流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共同点:“街”是左右结构,其他三个都是左右结构,左右部件紧密穿插。
2、学生独立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3、展示评改。
五、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了雾,并且学了雾是个淘气和顽皮的孩子,他会藏起很多东西。这样对于雾有了一定的了解。
六、作业:背熟生字和词语,并且学会复述课文。
七、板书设计。
最新小学二年级语文雾在哪里原文及教案(精选18篇)篇十三
教学要求:
1、认识本课7个生字。积累词语8个。
2、正确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知道有雾的时候,会是怎样的情景,并展开想象说一说。
4、能模仿雾说话,并正确写下来。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7个生字。积累词语8个。
2、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能模仿雾说话,并正确写下来。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谜,揭示课题。
1、猜谜:像云不是云,像烟不是烟,风吹轻轻飘,日出慢慢散。(打一自然现象)。
2、板书课题:雾。
3、齐读课题。
4、你见过雾吗?说给大家听听。
二、听录音,整体感知。
3、根据提示,交流。
出示:从前有一片雾,是个淘气的孩子,它把___________________藏起来了。
三、朗读课文,学习生字。
1、把课文读正确。
(1)自由朗读课文,提出要求: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要做到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分节指名朗读课文,相机正音,同时指导朗读中出现的难读的句子。
2、朗读课文,学习生字。
(1)指名朗读2——7节。找找,淘气的雾说了哪些话?
(2)出示雾的话:我要把大海藏起来。
我要把天空连同太阳藏起来。
现在我要把岸边藏起来。
现在,我该把谁藏起来呢?
我要把自己藏起来。
(3)指导读好这几句话,读出雾的淘气,第四句要读出问自己、在思考的语气。
(4)过渡:淘气的雾是怎样把大海、天空、太阳、岸边、和自己藏起来的?
3、引渡第二节:有一天,雾飞到海上,说道__________。于是,__________。无论__________,还是__________,都__________。
4、想象读。
(1)男生读,女生闭眼想象。
(2)女生读,男生闭眼想象。
5、指名朗读第3小节,其他同学闭眼想象。
(1)学习第3节中出现的生字:周。
(2)读生字连成的词:四周。
(3)全班交流识记的方法。
(4)同桌互读,边读边想象。
6、出示句子:房屋、街道、树木、桥梁,甚至行人,甚至小黑猫,雾把一切都藏了起来,什么也看不见。
师点拨:房屋、街道、树木、桥梁是大的事物,行人小一些,小黑猫就更小了。所以作者用上了两个甚至。
(1)挑战赛读这句句子。
(2)学习第四小节中出现的生字:城、桥、梁。
(3)出示词语:城市,桥梁。
(4)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全班交流。老师可以提示城、桥都是形声字。
7、想象练说:出示:淘气的雾把---------藏了起来,于是,----------。(师提示:雾还会把什么藏起来,出现什么情况呢?想一想,说一说。)。
8、学习5——7小节。
(1)小组合作读5——7节。可以给学生提供几种参考的形式:一半读,一半闭眼想象画面,然后交换;份小节读;一部分人读雾说的话,一部分人读其余内容。
(2)小组赛读。
(3)学习生字:躲、及。
出示词语:以及——读准词语——交流识字方法——给“躲”找朋友。
四、读一读,写一写。
1、读一读词语。
(1)出示词语:淘气、四周、城市、桥梁、一切、以及、欢快、消失。
(2)开火车读、同桌互读。
2、指导书写。
3、听写句子。
雾是一个淘气的孩子,它把一切都藏了起来。
回家作业:1.预习20课。2.完成课课练。
板书设计:19雾。
调皮。
把一切藏了起来。
最新小学二年级语文雾在哪里原文及教案(精选18篇)篇十四
1、知识与技能目标:正确认读“淘、藏”等10个生字;正确书写“暗、街”等7个字。正确认读“淘气、无论、岸边”等词语;正确书写“大海、海水、船只”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借助生活经验理解课文;能读好含有多个短语的长句子;能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好雾的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雾的神奇,知道有雾时是怎么样的情景;能用“什么”说话;愿意留心观察自然、观察生活。
重点:正确书写“躲、失”等字;读好含有多个短语的长句;能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好雾的语言;能用“什么”说话。
难点:体会“甚至”在语境中的含义;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有雾的时候是什么情景。
讲授法。
教学课件、教学设计、多媒体电脑、图片。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生活导入,结合图片揭示课题。
1、回顾谚语:我们积累过识天气的谚语,能谈谈知道雾的哪些知识?(春雾风,夏雾晴,秋雾阴,冬雾雪。)。
2、结合生活经验说说见过的雾是什么样的?(大雾弥漫;远处的景物模糊看不清;只能大约看到建筑物的轮廓;空气很潮湿等。)。
3、展示云遮雾绕山的山川、云雾弥漫的树林等图片。(板书课题)。
二、读文识字,整体把握。
1、教师示范读,学生听读,并圈画出不懂的字词。
2、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读课文,指导学生反复练习难度的句子,如第6自然段的长句子“不久……,有限的散步”。
4、借助拼音,自读词语。
(1)第一组:“甚至、消失、藏起”,重点指导正音。
(2)第二组:“桥梁、淘气、岸边、应该”。
重点指导识记:梁——为何有“三点水”有“木”(渗透自理);该——刻、孩(与形近字区别)。
5、默读课文,想一想淘气的雾都把什么藏了起来。
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发现获取信息的方法:雾说的几句话,分别说出了他依次藏起的东西。教师出示句式,指导整体把握:雾,是个又淘气有顽皮的孩子,它把……藏了起来。要求学生用连接词把雾藏起了什么说完整。
三、朗读感悟“雾的自言自语”
1、学生自由练读雾说的几句话。
2、教师示范指导,前三句读出淘气的感觉;后两句读出思考后有了新主意的惊喜。
四、指导写字。
1、出示“暗淡、消失”两个词语,观察本课要写的“暗、消、失”三个字,分析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2、动笔临写。
五、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了“雾”,还学了雾的淘气,它藏起了很多东西。
六、作业:背熟生字和词语。
七、板书设计。
淘气、顽皮藏起了。
八、课后反思。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认读词语:躲藏、海岸、淘气、悠闲、应该、甚至、桥梁。
2、雾把整体世界藏起来,世界变成什么样了?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朗读感悟第2~5自然段。
1、自由读第2~5自然段,要求学生按照课文内容联练习说话。
出示:淘气的雾把藏了起来,无论还是都。
2、学习第2自然段,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
教师引读课文,指导“无论还是都”要连读,并适当强调,读出一切都不见了的景象。
3、同桌互读课文第3自然段,边朗读边想象画面。
4、朗读第4、5自然段,指导学生读好顿号的停顿,理解和体会“甚至”的含义。
三、练习说话。
2、出示图片,开拓思路:出示云雾弥漫的山川、树林、学校等图片,图片下方辅以句式:雾,是个淘气的孩子,它把藏了起来,无论还是都。
3、同桌练说,说出景物的特点和情趣。
四、指导写字。
1、出示“街、躲、该、散”4个字,学生观察分析,交流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共同点:“街”是左右结构,其他三个都是左右结构,左右部件紧密穿插。
2、学生独立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3、展示评改。
五、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了雾,并且学了雾是个淘气和顽皮的孩子,他会藏起很多东西。这样对于雾有了一定的了解。
六、作业:背熟生字和词语,并且学会复述课文。
七、板书设计。
淘气顽皮笼罩山川、树林、学校。
《雾在哪里》是部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这篇童话作者运用拟人手法,将“雾”这一自然现象,描述成小孩子和世界捉迷藏的故事,读来童趣盎然。课文的段落结构有共同点。描写雾的变化时,都是先写雾自言自语,再写雾把什么藏起来,最后写藏起之后的景色。通过品读感悟,本文写作特点是抓住作者讲故事的叙述顺序,让后面的练笔有法可依。
一、激趣导入创情境。
通过动态图,雾娃娃把城市藏起来,让孩子愉悦地走进本课,调动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通过渗透课外阅读识字,换偏旁、形声字识字,联系生活识字等多种生动有趣的形式,丰富识字板块的教学策略,充分调动学生识字的兴趣;通过提取关键信息,引发思考;借助辅助图形与线条,指导观察“岸”的结构,体会书写规律,让写字指导落到实处。
二、因学定教授之“渔”
识字是低年级语文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这部分,我主要采取随文识字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语境中识字,增强识字教学的情趣,让识字教学指向意义的构建,并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字义,运用图文对照的方法,指导学生认识“岸”。通过抓关键词把握文章结构,通过品读雾藏“大海、天空连同大海”的段落,引导学生先写雾说的话,再写雾做的事,最后写景色的变化。把握作者讲故事的顺序,在深入体会感悟时,初步感受作者的表达特点,为后续的仿写作铺垫,同时也做到授之以渔,读写结合。
三、赏词析句有策略。
低年级的课文教学,不仅要指导学生识字,还要指导学生学习阅读。课标也指出要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佐藤学教授提出,学习的本质就是与客观世界(文本)对话,与他人(同伴)对话,与自己对话的过程,因此,在课堂上,我落实“对话教学”的理念,在写字,朗读,批注以及重点段研读等方面引导、串联,起到“对话中的首席”。
四、拾掇前行有余味。
课已止,情未尽,教学也是门遗憾的艺术,还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教。让我在教学中思考,在思考中进步,书写课堂教学的新华章。
最新小学二年级语文雾在哪里原文及教案(精选18篇)篇十五
从前有一片雾,他是个又淘气又顽皮的孩子。
有一天,雾飞到海上。
“我要把大海藏起来。”于是,他把大海藏了起来。无论是海水、船只,还是蓝色的远方,都看不见了。
“现在我要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起来。”于是,他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了起来。霎时,四周变暗了,无论是天空,还是天空中的太阳,都看不见了。
雾来到岸边。
“现在我要把海岸藏起来。”雾把海岸藏了起来,同时也把城市藏了起来。房屋、街道、树木、桥梁,甚至行人和小黑猫,雾把一切都藏了起来,什么都看不见了。
他躲在城市的上空,说道:“现在,我该把谁藏起来呢?”看来,再也没有可藏的了。
“我要把自己藏起来。”雾把自己藏了起来。
不久,大海连同船只和远方,天空连同太阳,海岸连同城市,街道连同房屋和桥梁,都露出来了。路上走着行人。小黑猫也出现了,它摇着黑尾巴,悠闲地散步。
雾呢?不知道消失到哪里去了。
最新小学二年级语文雾在哪里原文及教案(精选18篇)篇十六
江凡十岁那年,爸爸妈妈到外地工作去了,他和奶奶一起生活。
一天夜里,江凡家楼下的食品商店忽然起火了。火焰迅速蔓延,很快烧到了楼上。人们从睡梦中惊醒,一时间,喊声、哭声、咳嗽声和火苗的呼呼声混成一片。
江凡非常害怕,刚要张嘴喊妈妈,又想起妈妈不在家。他努力使自己镇静下来,急忙拿起一件衣服,让奶奶包住口鼻,扶着奶奶弯腰往外走。
楼道里烟雾腾腾,呛得人无法呼吸,熏得人睁不开眼睛,什么也看不清。惊慌的人们挤来挤去,碰倒了堆放的杂物,撞上了停放的自行车,却找不到出去的大门。
怎么办?江凡思索了一下,就趴在地上,沿着墙脚一点一点地摸索,终于摸到了木板。好,这就是楼门!他一把推开了大门,一股清新的空气扑了进来。
“门开了!”有人高喊起来。三十多位邻居从火海中安全逃生。
事后,大家都夸江凡是个英雄,他却说:“我爸爸一直教我遇事要冷静,学校里也多次演习火灾自救,别的同学遇到这种情况,也会这样做的。”
最新小学二年级语文雾在哪里原文及教案(精选18篇)篇十七
《雾在哪里》是一个童话故事。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将“雾”的形成过程以及下雾时的奇妙景象,描述成小孩子和世界捉迷藏的故事。作者赋予雾以孩子的语言,把大雾笼罩称作“雾藏起了世界”,把云开雾散称作“雾藏起了自己”。一种自然现象变得生动有趣,吸引低年级儿童阅读,易于低年级儿童理解。
1正确认读“雾、淘”等12个生字,会写“屋”,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甚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角色读好雾说话时的调皮和淘气。
3.仿照课文用“无论......还是......都......”说一说雾来的时候的景色,让学生体会自然景物所蕴含的生活情趣。
1.正确认读二类生字词,识记一类字,规范书写,正确运用。
2.读出雾说话时的淘气、顽皮。
从课文走向生活,练习说话:除了课文中写到的顽皮和淘气,自己观察到的雾还是什么样的。
一、图片导入,读好课题。
1.出示一些大雾笼罩下的风景图片,让学生欣赏后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
2.认读生字,发现规律。
(1)学生交流识记“雾”的方法。
(2)积累雨字头的字,如“雪、霜、雷”,学生认读。
3教师小结:雨字头的字一般和天气有关。
4.完成课题板书并读好课题——雾在哪里,指导读出疑问语气。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读书要求,自由朗读课文。
(1)学习同音字“岸”和“暗”出示海岸图片,让学生在图中找到海岸的位置,拓展积累:河岸、湖岸、江岸。出示生字卡“暗”。指名读。观察日字旁,引导学生理解这个字和太阳有关,没有太阳就是暗,有了太阳就是明。知道“暗”和“明”是一组反义词。
(2)讲解生字“梁”梁本义是指把木头架在水上,后来人们把梁字比作在平面上凸出来的东西,比如房梁、鼻梁。
3.理解内容,指导朗读。
(1)默读课文,找出雾说的话,用横线画出来。根据学生的交流出示句子并板书词语:大海、天空太阳、海岸、自己。
(2)指导读出雾淘气时说话的语气。指名读,男女读。
三、学习课文,体会雾的淘气。
2.学生交流后出示句子:比一比体会哪一句的雾更大。海水、船只和蓝色的远方,看不见了。无论是海水、船只,还是蓝色的远方,都看不见了。
3.指导读好三四自然段,指名说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小结:第一句是雾说的话,第二句是把什么藏起来,第三句是发生的变化。
4.发挥想象,雾孩子来到了美丽的花园里,还会把什么藏起来。出示句式:雾来到。“我要把。”于是,他把藏起来了。无论是,还是,都看不见了。
5.指名读好第六段,在讨论交流中引导学生理解“甚至”的意思。甚至表示更进一步。
6.指导书写“屋”。
(1)观察字形,体会半包围结构的半藏半露,字形上短下长,尸的撇要拉长。
(2)学生练写,展示,师生点评。
7.泛读7、8自然段。交流雾孩子去哪里了?
小结:天晴了,气温升高,由于雾滴蒸发,雾变成看不见的水蒸气。
四、布置作业:课文说雾“是个淘气的孩子”,在你眼里,雾又是什么呢?
最新小学二年级语文雾在哪里原文及教案(精选18篇)篇十八
1、知识与技能目标:正确认读“淘、藏”等10个生字;正确书写“暗、街”等7个字。正确认读“淘气、无论、岸边”等词语;正确书写“大海、海水、船只”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借助生活经验理解课文;能读好含有多个短语的长句子;能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好雾的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雾的神奇,知道有雾时是怎么样的情景;能用“什么”说话;愿意留心观察自然、观察生活。
重点:正确书写“躲、失”等字;读好含有多个短语的长句;能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好雾的语言;能用“什么”说话。
难点:体会“甚至”在语境中的含义;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有雾的时候是什么情景。
讲授法。
教学课件、教学设计、多媒体电脑、图片。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生活导入,结合图片揭示课题。
1、回顾谚语:我们积累过识天气的谚语,能谈谈知道雾的哪些知识?(春雾风,夏雾晴,秋雾阴,冬雾雪。)。
2、结合生活经验说说见过的雾是什么样的?(大雾弥漫;远处的景物模糊看不清;只能大约看到建筑物的轮廓;空气很潮湿等。)。
3、展示云遮雾绕山的山川、云雾弥漫的树林等图片。(板书课题)。
二、读文识字,整体把握。
1、教师示范读,学生听读,并圈画出不懂的字词。
2、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读课文,指导学生反复练习难度的句子,如第6自然段的长句子“不久……,有限的散步”。
4、借助拼音,自读词语。
(1)第一组:“甚至、消失、藏起”,重点指导正音。
(2)第二组:“桥梁、淘气、岸边、应该”。
重点指导识记:梁——为何有“三点水”有“木”(渗透自理);该——刻、孩(与形近字区别)。
5、默读课文,想一想淘气的雾都把什么藏了起来。
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发现获取信息的方法:雾说的几句话,分别说出了他依次藏起的东西。教师出示句式,指导整体把握:雾,是个又淘气有顽皮的孩子,它把……藏了起来。要求学生用连接词把雾藏起了什么说完整。
三、朗读感悟“雾的自言自语”
1、学生自由练读雾说的几句话。
2、教师示范指导,前三句读出淘气的感觉;后两句读出思考后有了新主意的惊喜。
四、指导写字。
1、出示“暗淡、消失”两个词语,观察本课要写的“暗、消、失”三个字,分析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2、动笔临写。
五、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了“雾”,还学了雾的淘气,它藏起了很多东西。
六、作业:背熟生字和词语。
七、板书设计。
淘气、顽皮藏起了。
八、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认读词语:躲藏、海岸、淘气、悠闲、应该、甚至、桥梁。
2、雾把整体世界藏起来,世界变成什么样了?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朗读感悟第2~5自然段。
1、自由读第2~5自然段,要求学生按照课文内容联练习说话。
出示:淘气的雾把藏了起来,无论还是都。
2、学习第2自然段,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
教师引读课文,相机指导“无论还是都”要连读,并适当强调,读出一切都不见了的景象。
3、同桌互读课文第3自然段,边朗读边想象画面。
4、朗读第4、5自然段,指导学生读好顿号的停顿,理解和体会“甚至”的含义。
三、练习说话。
2、出示图片,开拓思路:出示云雾弥漫的山川、树林、学校等图片,图片下方辅以句式:雾,是个淘气的孩子,它把藏了起来,无论还是都。
3、同桌练说,说出景物的特点和情趣。
四、指导写字。
1、出示“街、躲、该、散”4个字,学生观察分析,交流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共同点:“街”是左右结构,其他三个都是左右结构,左右部件紧密穿插。
2、学生独立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3、展示评改。
五、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了雾,并且学了雾是个淘气和顽皮的孩子,他会藏起很多东西。这样对于雾有了一定的了解。
六、作业:背熟生字和词语,并且学会复述课文。
七、板书设计。
淘气顽皮笼罩山川、树林、学校。
八、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