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人们将家人聚集在一起,共度团圆时刻。不同人对于春节的感受和体会各有不同,以下是一些春节总结的真实故事,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春节看舞狮(通用13篇)篇一
元宵上市,春节的一个高潮又到了,每到这个时候,我们村都会舞龙灯。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龙寄托着我们对未来的期望,也是对美好日子的祝愿和希望……那天晚上,我早早地吃完饭,便和家人欢聚在一起看舞龙灯。在我们去的时候,广场上空荡荡的,只有一个龙头孤零零的放在那儿。
过了一会儿,几节龙身抬了过来,其他的龙身也陆陆续续地赶到了。突然间,几发爆竹射上天空,全村灯火通明,舞龙也随之开始了。在一旁的观众和我一样都沸腾了,人们兴奋地叫着、喊着,我更是兴奋着,好像心中有满腔的激动。龙头在摇摆着,还不时眨眨眼睛,透过灯光,我看见龙头十分活灵活现,那一片片的龙鳞是那么的清晰可见,每一个曲线都是那么的栩栩如生,那威武的尖牙好似表现着我们中华民族的尊严。我只能满怀期待的眼光看着这条龙,不只是我而是所有的观众。
这时已经11点多了,但是跟“龙”的人群还是久久不愿离去因为他们都把祖国的期待放到了这条“龙”身上。这次表演中我不但看到了表演,还看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龙!
“咚咚锵,咚咚锵。”这是哪儿传来得锣鼓声响,敲得何等激烈呢?咦,怎么发生什么大事,马路上得行人咋人山人海呢?现在才刚到吃饭得时间,这些人都记着干嘛去呢?“?”在我得心头油然而生,我得好奇心越来越强,我不顾上吃饭,便放下饭碗,与外婆一起随着人潮来到一座庙会里,锣鼓声越来越响,就在这里面。哦,我以为干什么呢,原来就是元宵快到,“舞狮”耶!我跟着外婆慢悠悠得来到里面,哇,里面金碧辉煌,烛火通明,四面八方得村名们也都来观看表演舞狮子。
放眼望去,站在火烛前得一排大汉都是干什么得?手里拿着锣鼓等乐器,“咚咚锵,咚咚锵”大汉们开始奏乐,只见三个老头儿,两个穿着花花绿绿得裤子,而另一个则是手里拿着红球,也就是狮子球。开始舞狮,两个穿着花裤得老头钻进狮体,裤衣刚好合身成只大狮子,鼓声锣声撮合在一起成舞狮声,人拿着狮球吆喝一声,狮子就跟着狮球跑起来,狮子好像怒火,双脚在地上蹬得地动山摇,接着便是前面双脚抬起来,然后就追着狮球奔个不停,好像在说:“这球本来就是属于我得,快还给我!”最后就直接上去抢,可人却偏不给,还说:“如果还给你,那么你就得和我好。”于是狮子就答应。人就牵着狮子,来到佛殿得老爷(佛)得面前拜三拜,也不知道干什么,难道是想让老天给他们做约定。哈哈!猜不透哦猜不透呀!
看这个舞狮,我想起儿幼时与伙伴钻在被窝下一起舞狮,那时还小也不知是啥一回事,就学着大人一起舞着舞着,转眼间便长大,现在回想起来真有点好笑!哈哈!
在今年的春节里,我过的很开心。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数看舞狮了。
大年初一的早上,我和爸爸妈妈准备去奶奶家拜年。突然,我听到有敲锣打鼓的声音,还听见有人在喊:”有人在舞狮,快去看舞狮啰!“我和爸爸妈妈好奇地下了楼,看见在小区不远处的一块空地上,有人在表演舞狮。等我们走进去,周围的人也都围了过来看,我挤进人群,看见有一红一白两只狮子在表演,向人们拜年。而在两只狮子中间,一个头戴”大头佛“、手里摇着大葵扇的人在”逗“狮子。只见”大头佛“像喝醉了酒一样,步态夸张地一会儿走到这边,一会儿走到那边,逗着两只狮子玩。只见他走近那头白狮子,一个翻身骑了上去,还用扇子拍拍它的头。白色狮子”生气“了,开始狂奔,接着一个翻身,把”大头佛“摔倒在了地上。看着”大头佛“滑稽的样子,全场人不约而同爆发出笑声,我也想:这个表演真有趣!
”大头佛“后,才真正到了舞狮的高潮——采青。先是红色狮子打头阵,率先走近早已准备好的梅花桩,原地转了几圈,像是犹豫了。正当我心里想它怎么上去时,红色狮子一跃,整个跳了上梅花桩。它在梅花桩上来回地走,一会儿单脚向上一跳,一会儿后退几步,像是个顽皮的孩子。过了一会儿,白色狮子也轻松地上来了,有时和红狮子相遇,一侧身,就擦肩跃过,让观众们连连叫好。该采青了,一个人举起了竹竿,竹竿上面挂着狮子们要采的”青“。白色狮子先出手,猛地向上一跃——没够着。观众们有些失望。这时,红色狮子来到了的一根木桩,下蹲,蓄力向上一跳,我心里为它捏了一把汗。想不到,它用嘴把”青“咬了下来,人群再一次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这次舞狮表演,让我领略了我们肇庆春节的传统习俗,真是既开心,又长见识。
今天,妈妈带我和哥哥到绿城广场去看舞狮,我高兴极了。
到了绿城广场,正好赶上开始表演。我急忙钻进人群中,发现原来是一个人挥舞着大刀斗“狮子”。扮狮子的两位演员技艺可真高超,只见“狮子”一会儿张牙舞爪,一会儿猛扑出去,一会儿扬起后腿,一会儿快速奔跑。舞大刀的演员也不逊色,三下两下就把“狮子”制服了。突然,几头单人扮演的“狮子”突然向我们走来,并拱手向我们拜年。看到演员们精彩的表演,我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突然,哥哥问道:“那个高台是做什么用的?”我们急忙奔过去,原来今天有许多舞狮团来表演,而我们只看了一个,还有很多呢!这里表演的是“狮子追老虎”。只见一只“老虎”被一头“狮子”追到了高台边,“老虎”只好爬上了连接高台顶的两条绳子。“狮子”追了上去,还做了几个动作。当“狮子”爬到距离高台顶大约二分之一的地方时,“老虎”突然开始反击了。那时,我真替他们担心:要是掉下来了怎么办?不过,我的担心是多余的,他们根本就没有掉下来,而且,每当惊险时刻,观众们就会为他们大声喝彩。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间就到了中午,我们该回家了。我只好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广场。
今天,我不仅看了精彩的舞狮,还见识了丰富的民族文化,真开心啊!
春节看舞狮(通用13篇)篇二
我的家乡---登封,是一个热情活力的城市。每到过节之时,大家都会为远道而来的游客们,献上一场场精彩的舞狮表演。
看,演员们已经换好了衣服,化好了妆,手中拿着道具准备上场。“舞狮表演现在开始!”主持人的话音未落,就被迫不急待的热烈的掌声严严实实的包围了。
鼓声响起,越来越响,越来越急,越来越紧,一只大狮子和四只小狮子相继出现在舞台中央。它们个个跳来蹦去,一会低头沉思,一会仰面大笑,热闹非常!突然大狮子目光一转,盯上了它最喜欢的绣球,欢呼着追了过去。绣球忽高忽低,忽左忽右,狮子们簇拥着绣球,玩得不亦乐乎。
玩累了,大狮子像泄了气的皮球,一下子坐到了地上。小狮子很贴心的过来给大狮子挠痒,抓虱子,此情此景其乐融融,温馨和谐。
稍稍休息片刻之后,大狮子决定来点刺激的,只见它们来到了一座凳子“山”前----许多凳子像金字塔一样叠在一起,最引人注目的是最上面的那张太师椅。大狮子动作及其娴熟地快速往上爬,我在想,这需要舞狮者们多么默契的配合呀!凳子“山”下面观众赞叹声不绝于耳!突然,大家都屏息凝神,提心吊胆的看着大狮子在太师椅上有惊无险的表演了金鸡独立、神龙摆尾等超难度动作,随着台下热烈的掌声和呐喊声,大狮子高兴得在太师椅上手舞足蹈,洋洋得意,真是成了舞台的主宰者!四只小狮子在凳子下面看着大狮子的表演,个个兴奋异常,还跃跃欲试,也想登上这座“山”,不过他们笨拙滑稽的爬山动作也引来了观众的掌声和嘲笑声。
大狮子开始下“山”了,四只小狮子更是像欢迎打胜仗的勇士归来一样的前呼后拥,有的挠痒,有的按摩,还有的给大狮子梳理毛发。周围的观众也配合着让出一条通道,在一片掌声中,狮子队伍浩浩荡荡的收兵归营了。
家乡的舞狮表演真好看,每次听到游客对我们家乡舞狮表演的赞赏的时候,我由衷地自豪!
春节看舞狮(通用13篇)篇三
舞狮是春节的一大喜庆活动,你知道春节为什么要舞狮吗?春节舞狮有预报吉祥之意。到底春节为什么要舞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春节舞狮的由来及传说,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1、汉代起源。
相传汉章帝时,西域大月氏国向汉朝进贡了一头金毛雄狮子,使者扬言朝野,若有人能驯服此狮,便继续向汉朝进贡,否则断绝邦交。在大月氏使者走后,汉章帝先后选了三人驯狮,均未成功。
后来金毛雄狮狂性发作,被宫人乱棒打死,宫人为逃避章帝降罪,于是将狮皮拔下,由宫人兄弟俩装扮成金毛狮子,一人逗引起舞,此举不但骗过了大月氏使臣,连章帝也信以为真,此事后来传出汉宫,老百姓认为舞狮子是为国争光、吉祥的象征。于是仿造狮子,表演狮子舞。舞狮从此流行。
2、北魏起源说。
舞狮作为表演艺术,相信成形于一千五百年前的北魏时代,当时北部匈奴侵扰作乱。他们特制木雕石头多具,用金丝麻缝成狮身,派善舞者到魏进贡,意图舞狮时进行刺魏帝,幸被忠臣识破,使他们知难而退。后因魏帝喜爱舞狮,命令仿制,务实得以流传后世。
3、唐代起源说。
在碑使中有关于唐明皇游月殿,狮子舞使由唐明皇游月殿后一觉醒来而有醒狮舞,这故事说当唐明皇游月殿时,在阶前出现一只五彩缤纷、阔口大鼻的独角兽对着唐明皇没有恶意,且在阶前滚球,姿态威武。
唐明皇醒后要重睹这一现象,他要近臣照他梦境中的瑞兽模仿出来,同时由乐部配以雄壮的锣鼓编舞娱宾。自此之后,舞狮便流入民间。唐代着名诗人白居易就有诗云:“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作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可见唐代已有狮子舞。
4、佛山起源说。
据说,明朝初年,广东佛山地区出现了一头怪兽,每逢年岁将尽,则在佛山郊区出现,到处糟踏庄稼,残害人畜,乡农不胜其苦人们就把竹篦扎成若干头狮子模型,并涂上各种斑驳的颜色,事前布置好。
当怪兽出现时,锣鼓齐鸣,群狮奋舞,一齐朝着那头怪兽进发,那怪兽惊恐万状,掉头就跑,尔后,当地乡民认为狮子有驱邪镇妖之功,有吉祥之兆。于是,每年春节打锣鼓,挨家挨户,舞狮拜年,以示消穴除害,预报吉祥之意。
舞狮开始于南北朝。在我国,舞狮的形式多种多样,大致可以分为北方舞狮和南方舞狮两种。北方舞狮的外形与真狮很相像,全身狮披覆盖,舞狮者(一般两人合舞一只大狮子)只露双脚,不见其人。北方舞狮有雌、雄之分,还有文狮、武狮、成狮、崽狮之分。
“舞狮子”又称“狮子舞”、“太平乐”,一般由三人完成,二人装扮成狮子,一人充当狮头,一人充当狮身和后脚,另一人当引狮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现狮子的温驯,有抖毛、打滚等动作,武狮表现狮子的凶猛,有腾跃、蹬高、滚彩球等动作。
中国本身没有狮子,在中华文化中,“狮”本来是和“龙”、“麒麟”一样都只是神话中的动物。到了汉朝时,才首次有少量真狮子从西域传入,当时的人模仿其外貎、动作作戏,至三国时发展成舞狮;南北朝时随佛教兴起而开始盛行。史书中,《汉书礼乐志》中提到“象人”,据三国时的解释,就是扮演“鱼、虾、狮”的艺人。
到了唐朝,舞狮是大型宫廷舞蹈表演的一种。当时的“太平乐”亦称为“五方狮子舞”出于天竺与狮子国等国。白居易的诗中描述狮子舞:“假面胡人假面狮,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作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可见当时的舞狮跟今日我们所见的已十分相似。
1、传说来源于叫“年”的怪兽。
在远古的神话传说中,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窜村挨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有一个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年”忽闻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它窜到另一个村庄,又迎头望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它不知其为何物,吓得赶紧掉头逃跑。
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了。人们由此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想到许多抵御它的方法,于是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
2、由古代的丰收祭祀活动演变。
另外,春节从起源上来看,是由古代的丰收祭祀活动演变来的。《说文解字》中说:“年,谷熟也。”谷物多少意味着年景的好坏,因而,收获五谷称“有年”,丰收称“大有年”,亦称“丰年”。“过年”或“过大年”的意思就是庆祝五谷丰登。五谷皆熟为有年,五谷皆大熟为大有年。
3、春节作为一年开端。
自古以来,人们都强调春节作为一年开端的意义。《尚书·大传》中说:“正月一日为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亦曰:‘三始’。”意思是说,正月一日是一年的开端,一月的开端,一日的开端。
“年”是时间的单位,一年365天,春夏秋冬周而复始,称为一年。大约在西周时期,年就由谷物成熟之义引申为表示时间的词了。并且,“年”和“春”常常联系在一起。古时候,人们根据二十四节气安排生产,人们习惯将春天看做是一年的开始,有。
谚语。
“一年之计在于春”,说明春季对人们的意义重大,既是一年之始,又要力争有一个好的开头、开门红。
收获之后,结束了田间农活,首先想到的应是酬谢神灵的保佑、祖先的荫庇。用新米做饭、酿酒,祭祀神灵、祖先,祈求来年再获丰收。祭祀活动多是在新旧二年交替的这段日子之中举行,形成了一年一度的规律。人们在特定日子庆祝丰收以及进行祭祀活动,就叫做“过年”。
4、以前“过年”和“春节”是两个概念。
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很多说法,但其中为公众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兴起。公元前20xx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
以前“过年”和“春节”可是两个概念。古代民间所说的春节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这一天。南北朝,甚至把春节泛指为整个春季。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同时把阳历一月一日称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则称为“春节”。这使得“春节”的地位更加稳固。
春节看舞狮(通用13篇)篇四
“哗哗啪啪”……咦?是什么声音呢?哦,原来是鞭炮声啊!我日思夜想的“舞狮大会”终于在鞭炮声中娓娓而来。我又可以尽情地玩耍了。
大年初一这天,我们全村男女老少齐聚祠堂。在去祠堂的路上,我看到了一副繁华的景象:到处贴满了红对联、年画、大红“福”字等,家家张灯结彩,人人都在忙着放鞭炮、剪窗纸……真是热闹无比!每个人都在分享着自己的喜悦。整个村子成了一个红色的海洋,人头涌动,就像海上的波浪。
祭祖过后,就是全村小孩最兴奋最喜爱的节目了:舞狮子。一阵震耳欲聋的鞭炮声过后,两只色彩鲜艳的大狮子连蹦带跳地来到了众人面前。大家眼前顿时一亮。只见两只狮子那四只炯炯有神的大眼好像正在打量着我们。一些胆小的孩子被这么一盯,连忙退后几步。
突然,打鼓的和打拍子的把节奏放慢了一下,停顿两秒,立即又加快节奏,两只狮子顿时像打了鸡血似的,猛地一跳,来了个后翻身。
然后,两只狮子都冲向了对方,快要撞上时,两只狮子都猛地一刹脚,两只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互盯着对方,好像在找对方的弱点。这时,银狮子像是耐不住了,猛朝金狮子扑过去。金狮子也不甘示弱,猛地一缩,蓄好力,然后也向前一冲,两只狮子顿时扑在一块,你打我一拳,我踢你一脚,打得难分难解。
如此厮打几个回合后,终于金狮子占了上风。它把银狮子一推,再一扑,一咬,一连串动作把银狮子打了一个措施不及,趁银狮子还没反应过来,金狮子又是一顿猛攻,银狮子顿时手忙脚乱,难以招架。
终于,银狮子受不住这些攻击了,它一下子被金狮子打翻在地,四脚朝天,嘴巴一张一合地,好像在说:“我起不来了,谁来帮帮我啊?”一系列的动作惹得众人哈哈大笑。
这个春节,这次舞狮,都让我难以忘怀。舞狮这一传统活动为春节增添了不少热闹的气氛,使这个年过得更有年味。我爱春节,我更爱春节的舞狮大会!希望它继续发扬光大,永不流失!
春节看舞狮(通用13篇)篇五
舞狮是一种亚洲民间传统表演艺术,表演者在锣鼓音乐下扮成狮子的样子,作出狮子的各种形态动作。中国民俗传统,认为舞狮可以驱邪辟鬼。故此每逢喜庆节日,例如新张庆典、迎春赛会等,都喜欢敲锣打鼓,舞狮助庆。狮子为百兽之尊,形象雄伟俊武,给人以威严、勇猛之感。古人将它当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认为它能驱邪镇妖、保佑人畜平安。所以人们逐渐形成了在春节时及其他重大活动里舞狮子的习俗,以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
舞狮开始于南北朝。在我国,舞狮的形式多种多样,大致可以分为北方舞狮和南方舞狮两种。北方舞狮的外形与真狮很相像,全身狮披覆盖,舞狮者(一般两人合舞一只大狮子)只露双脚,不见其人。北方舞狮有雌、雄之分,还有文狮、武狮、成狮、崽狮之分。
“舞狮子”又称“狮子舞”、“太平乐”,一般由三人完成,二人装扮成狮子,一人充当狮头,一人充当狮身和后脚,另一人当引狮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现狮子的温驯,有抖毛、打滚等动作,武狮表现狮子的凶猛,有腾跃、蹬高、滚彩球等动作。
中国本身没有狮子,在中华文化中,“狮”本来是和“龙”、“麒麟”一样都只是神话中的动物。到了汉朝时,才首次有少量真狮子从西域传入,当时的人模仿其外貎、动作作戏,至三国时发展成舞狮;南北朝时随佛教兴起而开始盛行。史书中,《汉书礼乐志》中提到“象人”,据三国时的解释,就是扮演“鱼、虾、狮”的艺人。
到了唐朝,舞狮是大型宫廷舞蹈表演的一种。当时的“太平乐”亦称为“五方狮子舞”出于天竺与狮子国等国。白居易的诗中描述狮子舞:“假面胡人假面狮,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作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可见当时的舞狮跟今日我们所见的已十分相似。
1、汉代起源传说。
相传汉章帝时,西域大月氏国向汉朝进贡了一头金毛雄狮子,使者扬言朝野,若有人能驯服此狮,便继续向汉朝进贡,否则断绝邦交。在大月氏使者走后,汉章帝先后选了三人驯狮,均未成功。
后来金毛雄狮狂性发作,被宫人乱棒打死,宫人为逃避章帝降罪,于是将狮皮拔下,由宫人兄弟俩装扮成金毛狮子,一人逗引起舞,此举不但骗过了大月氏使臣,连章帝也信以为真,此事后来传出汉宫,老百姓认为舞狮子是为国争光、吉祥的象征。于是仿造狮子,表演狮子舞。舞狮从此流行。
2、北魏起源传说。
舞狮作为表演艺术,相信成形于一千五百年前的北魏时代,当时北部匈奴侵扰作乱。他们特制木雕石头多具,用金丝麻缝成狮身,派善舞者到魏进贡,意图舞狮时进行刺魏帝,幸被忠臣识破,使他们知难而退。后因魏帝喜爱舞狮,命令仿制,务实得以流传后世。
3、佛山起源传说。
据说,明朝初年,广东佛山地区出现了一头怪兽,每逢年岁将尽,则在佛山郊区出现,到处糟踏庄稼,残害人畜,乡农不胜其苦人们就把竹篦扎成若干头狮子模型,并涂上各种斑驳的颜色,事前布置好。
当怪兽出现时,锣鼓齐鸣,群狮奋舞,一齐朝着那头怪兽进发,那怪兽惊恐万状,掉头就跑,尔后,当地乡民认为狮子有驱邪镇妖之功,有吉祥之兆。于是,每年春节打锣鼓,挨家挨户,舞狮拜年,以示消穴除害,预报吉祥之意。
1、舞狮禁见神不参拜。
客家传统中多神论,每村每屋都有守护神,是每村每屋中的精神支柱,舞狮队伍经过神坛,一定要参拜,否则视为不懂礼节,看不起本村人,村中乡人也不会出钱请舞狮队。
2、舞狮禁先从新屋表演。
传统民俗中,不到祖屋先舞狮者,其后裔新屋,不能请其舞狮。据传此规矩与客家崇拜祖先有关。
3、舞狮禁从右边进入围屋。
传统民俗中,认为右边为小片,左边为大片,围屋来龙处在左边,所以舞狮队伍一定要从左片进入围屋,左边(大片)来龙来狮,意兆龙腾狮跃,人财二旺。而且进入围屋前一定要走丁字步,敲添丁锣进入围屋参拜,意在祝此屋添丁发财,新年万事如意。
4、舞狮队员禁与围屋相对而坐。
传统民俗中,舞狮队员禁与围屋相对面而入坐,相传围屋中女子一般都在屋檐下看舞狮,舞狮队员坐在屋檐下,背向着屋檐,女子站在其背后看舞狮,如果相对向而坐,会视为轻眺,而遭冷落。
春节看舞狮(通用13篇)篇六
今年的春节少有晴天,我都好久不出门活动了,也没有烟花爆竹的声音,少了些许年味,做啥也总觉得兴趣缺缺。
我们村一直都会有春节晚会的活动,我妈妈也有节目要表演,她可是有名的带队老师,开头中间和结尾都有她的.节目,她给我看了节目单,里面居然有舞狮表演!立马点燃了我的兴趣,我只有小时候看过舞狮,想到狮子跟着鼓点的节奏一眨一眨着眼睛的样子,不由得心里有些痒痒。
很早的,市场上就搭起了平台,打上了明晃晃的灯。台下已经聚集了不少观众,有老有少,都探着脑袋,兴致勃勃的候着。后台隐隐约约能看见一些舞动的翎羽,和龙珠一样的圆厚大眼,马上有观众反应过来,是舞狮!是舞狮!正巧舞台正在试音,后台的舞狮小哥们,便跑来台前给大家即兴表演了一场,很快就把大家的热情带动了起来。鼓声锣声撮合在一起成舞狮声,前面一个大头和尚拿着狮球吆喝一声,狮子就跟着狮球跑起来,狮子好像一阵旋风,双脚在地上蹬得地动山摇,接着便是前面双脚抬起来,然后就追着狮球奔个不停,但狮球悄悄跑去了后台,于是狮子们也跟着回去,这场小彩蛋可真有趣,底下的小朋友激动得拍着手,等待舞狮节目的真正开始。
舞狮表演终于开始了,陆陆续续一共出来了五只狮子,小狮戏弄大狮,大狮弄儿为乐,尽显天伦。舞狮的队形穿插着,并列着,交错着,时而腾空一跃,时而摇头摆尾,时而翻腾旋转……一会儿单脚向上一跳,一会儿后退几步,像是个顽皮的孩子。过了一会,几只狮子拱起身子互相架了起来,高高得抬起脑袋眨着眼睛张着大嘴,活泼俏皮的样子让观众们连连叫好。
狮子是人们心目中为瑞兽,代表着吉祥如意,舞狮也承载着人们消灾除害的美好意愿,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
虽然没有炮竹声声入耳,但那种喜悦的红艳艳的年味却是扑面而来,我为自己的愚钝感到抱歉,冬日可能有些冷,但人们内心对生活的热情和向往却总是充满正能量。
春节看舞狮(通用13篇)篇七
正月舞狮子是广泛流传的中国传统文化,今年春节我终于可以看到精彩的舞狮子表演了。
正月初一那天早上,我听说在济川广场有舞狮子活动,就连忙叫爸爸带我出去看。等了一会儿,舞狮子的人终于来了。只听见一阵振耳欲聋的`锣鼓声响起,“狮子抢球”正式开始了。一头全身披着锦毛的“狮子”突然向拿球的人扑去,想把球给抢过来,拿球的人马上闪到一边避开攻击。然后拿球的人假装没留意“狮子”的再次攻击,让“狮子”再一次扑了过来,当“狮子”即将临身时,拿球的人极快地闪到了另一边。“狮子”还是抓不到球。“狮子”心里想:“他不是没留心我吗?怎么还能身手敏捷地避开呢?我得想想办法才行。于是,“狮子”故意向拿球的人扑过去,拿球的人当然又闪开了,可“狮子”却忽然来个180度转弯,反扑回去。可是拿球的人的确利害,竟然感觉到“狮子”的意图,他立刻闪到另一边,“狮子”仍不泄气,马上又猛扑过去,这时,拿球的人有点忙不过来,他左躲右闪,但最终还是被告“狮子”死死地咬住了球。“狮子”用尽全力,终于把球给抢过来了。“狮子”心里美滋滋的,观众也不由自主地鼓起掌声来。
舞狮子表演真精彩,它给新年增添了喜庆的气氛。
春节看舞狮(通用13篇)篇八
正月舞狮子是广泛流传的中国传统文化,也是春节里独特的习俗,今年春节我终于可以看到精彩的舞狮子表演了。
正月初一那天早上,我听说在济川广场有舞狮子活动,就连忙叫爸爸带我出去看。等了一会儿,舞狮子的人终于来了。只听见一阵振耳欲聋的锣鼓声响起,“狮子抢球”正式开始了。一头全身披着锦毛的`“狮子”突然向拿球的人扑去,想把球给抢过来,拿球的人马上闪到一边避开进攻。然后拿球的人假装没留意“狮子”的再次进攻,让“狮子”再一次扑了过来,当“狮子”即将临身时,拿球的人极快地闪到了另一边。“狮子”还是抓不到球。“狮子”心里想:“他不是没留心我吗?怎么还能身手敏捷地避开呢?我得想想办法才行。于是,“狮子”故意向拿球的人扑过去,拿球的人当然又闪开了,可“狮子”却忽然来个180度转弯,反扑回去。可是拿球的人的确利害,竟然感觉到“狮子”的意图,他立刻闪到另一边,“狮子”仍不泄气,马上又猛扑过去,这时,拿球的人有点忙不过来,他左躲右闪,但最终还是被告“狮子”死死地咬住了球。“狮子”用尽全力,终于把球给抢过来了。“狮子”心里美滋滋的,观众也不由自主地鼓起掌声来。
舞狮子的表演真精彩,它给新年增添了喜庆的气氛,我真爱看舞狮子呢。
春节看舞狮(通用13篇)篇九
正月舞狮子是广泛流传的中国传统文化,今年春节我终于可以看到精彩的舞狮子表演。
正月初一那天早上,我听说在济川广场有舞狮子活动,就连忙叫爸爸带我出去看。等一会儿,舞狮子的人终于来。只听见一阵振耳欲聋的锣鼓声响起,“狮子抢球”正式开始。一头全身披着锦毛的`“狮子”突然向拿球的人扑去,想把球给抢过来,拿球的人马上闪到一边避开攻击。然后拿球的人假装没留意“狮子”的再次攻击,让“狮子”再一次扑过来,当“狮子”即将临身时,拿球的人极快地闪到另一边。“狮子”还是抓不到球。“狮子”心里想:“他不是没留心我吗?怎么还能身手敏捷地避开呢?我得想想办法才行。于是,“狮子”故意向拿球的人扑过去,拿球的人当然又闪开,可“狮子”却忽然来个180度转弯,反扑回去。可是拿球的人的确利害,竟然感觉到“狮子”的意图,他立刻闪到另一边,“狮子”仍不泄气,马上又猛扑过去,这时,拿球的人有点忙不过来,他左躲右闪,但最终还是被告“狮子”死死地咬住球。“狮子”用尽全力,终于把球给抢过来。“狮子”心里美滋滋的,观众也不由自主地鼓起掌声来。
舞狮子表演真精彩,它给新年增添喜庆的气氛。
春节看舞狮(通用13篇)篇十
大年初三的晚上,我和爸爸到步行街去看舞狮表演。在路上,我们恰巧遇到一条舞狮的队伍。长龙的前面,他们打着灯笼,扮成济公、蚌精、船夫的模样,挑着花篮,划着彩船。后面,跟着一大堆看龙的人群。
在一家店铺的门前,队伍停了下来。打着灯笼的“灯头”先向主人家祝福后,主人家就将早已准备好的烟酒,放入“灯头”的背篓中,并给每一位舞狮的小伙子敬酒。敬完酒后,舞狮表演也就正式开始了。
顿时,鞭炮声、锣鼓声,震耳欲隆。大人们不停的往场地中央扔鞭炮,小孩们点燃了手中的烟花筒,一致对准了舞动的巨龙。刹那间,整个舞狮场地,烟雾弥漫、火光四射。在鞭炮的火光和烟花筒的火焰照射下,只见那巨龙上下翻滚,时隐时现,犹如腾云驾雾一般。
舞狮可真是太精彩了,看得我心惊肉跳,不得不让我佩服那些舞狮的人们,他们真是太勇敢了。
春节看舞狮(通用13篇)篇十一
每当“爆竹一声除旧岁”时,在我国广阔的土地上,传统的舞狮活动就伴随着送暖的春风和欢乐的锣鼓,出现在城镇和农村。春节舞狮的。
作文。
有哪些?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今年的大年初一,听说在镇府有舞狮子的表演,我就非常兴奋,刚吃完中午饭,就迫不及待的叫爸爸带我去看。
到了镇政府,虽然天上下着毛毛细雨,但观看的人还是很多,我和爸爸占据了位置后不久表演就开始了。共有十只狮子分成东西两队,有红的、黑的、黄的,颜色和形态不一,随着后面震耳的锣鼓声舞开了。舞狮的人十分卖力,舞的非常逼真,时而站起,时而趴下,头不停的摇动,眼睛一眨一眨,尾巴也一摇一摆的,赢得人们热烈的掌声。
到了精彩的采青了。采青是用一条红绳子,间隔的绑上一些红包,最后面是用生菜、桔子和一个大红包绑在一起,从楼上一段一段慢慢地放下来,舞狮的人要用凳子叠起来或用梯子,边舞边爬上去,在舞狮过程中慢慢地“吃青”。只见各只狮子在“青”面前愉快地舞动,突然的一跃而起,将“青”一口吃掉,到最后,吃掉生菜后将它咬碎,洒向周围。我问爸爸这是什么意思?爸爸说:“生菜和桔子就是“生财”、“大吉”的意思,洒向周围就是将这些愿望送给大家。”
舞狮表演就在高潮中结束了,留给了我们无穷的回味与快乐,我也知道了舞狮表演作为民俗的含义:国泰民安,吉祥如意!
春节是中国最有特色的传统节日。在这期间人们会举行各种精彩的庆祝活动:舞龙、贴。
春联。
守岁拜年……我最喜欢的是舞狮。
一天,我和妈妈去看舞狮。果然是过节呀!小镇上人山人海,我和妈妈穿行在人群当中,突然,我似乎听见一阵敲锣打鼓的声音,便循声找去,只见菜市场前围了一群人。我很好奇,就使出了吃奶的劲儿钻了进去,站到第一排。
瞧!一些老爷爷老奶奶打着鼓,中间还有两只大狮子跳着舞。那两只狮子长得非常漂亮,眼睛睁得大大的,血盆大口一张一合,还有几根柔软胡须。两只狮子一金一银,走起路来一摇一摆,可爱极了。
看,狮子们正在玩“抢灯笼”游戏呢!金狮仗着自己身子大,后脚一蹬,先去夺灯笼,不料被银狮抓了回来。金狮生气了,两只狮子就这样扭作一团,引得观众大笑。这时,金狮趁银狮不注意的时候爬出来,一跳,顺势叼走了大红灯笼。看着这么精彩的表演,观众不禁欢呼起来。金狮子抖动着满身金毛,好像在炫耀呢!正当我看得起劲,妈妈一拉我,说:“走吧,回家放鞭炮去咯!”
舞狮真热闹啊!
春节看舞狮(通用13篇)篇十二
舞狮是中国民间传统表演艺术。表演者在锣鼓音乐下装扮成狮子,舞出狮子的各种姿态,威武极了!所以每逢喜庆节日,例如:新张庆典、迎春赛会等,都喜欢敲锣打鼓,舞狮助兴。
今年大年初一,我有幸看到了舞狮表演。
上午10:00左右,狮子在一串长长的鞭炮声中走进了校园。表演的有两只狮子,一只红色,一只金黄色。来到办公楼前,两只狮子就在鼓乐声中舞开了,那两只狮子时而站起,时而趴下;头随着锣鼓声一抬一低,不停的摇动,身子也一摇一摆的,惹得人们哈哈大笑。他们还在地上扑、跳、翻、滚,有时眼睛还会一眨一眨的,有时又会张开“血盆大口”,精彩极了,人们就给他们热烈的掌声。伴着精彩的舞狮,四周的鞭炮声也响起来了,场面热闹得很,我也很兴奋。后来,狮子在鞭炮的引导下上了教学楼,他们在每间教室里舞来舞去,像在预祝高三学生们学习猛进,金榜题名。这时,我和伙伴们也上了楼,踩着红红的炮花在狮子后面笑着、跳着。不一会儿,狮子又到了楼下,开始了更精彩的表演。
他们要去采青。采青就是把一棵青菜挂在半空中,旁边用丝带系着红包,狮子们要同心协力摘下青菜拿到红包。开始采青了,只见这两头狮子一会儿蹲下,一会儿跳起,看起来紧张极了。忽然一只狮子一跃而起,踩在另一只狮子背上,一跃而起,一口把青菜“吃掉”取走了红包。这时锣鼓声更响了,鞭炮齐鸣,人们都大声欢呼,我们也使劲鼓掌。
舞狮表演就在高潮中接近尾声,狮子在人们欢笑和掌声中走远了,留给了我们无穷的回味与快乐。
今天观看舞狮,我感觉最快乐,收获也很多。因为我从看舞狮中看到了狮子的威武,也知道了舞狮表演作为民俗的含义:国泰民安,吉祥如意!
文档为doc格式。
春节看舞狮(通用13篇)篇十三
舞狮子,是我们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春节初八,妈妈单位都以舞狮来助兴,以祈望大家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
今天我和妈妈去看舞狮子了。昨晚听妈妈说明早单位组织舞狮子,我可高兴了。早早地起了床,刷了牙,洗了脸,吃了早饭,便和妈妈赶到了办公大楼,正好赶上了舞狮子的时间,但人太多,将舞狮场地围得水泄不通。我左望望、右瞧瞧,终于被我找到了一个好位置。这些“狮子”可爱极了,和以前的“狮子”有点不同。今年请来的“狮子”由一只黑狮子和一只红狮子组成,黑狮子雄伟俊武,红狮子娇俏可爱,一左一右,随着鼓声有节奏地舞动着,时而在嬉戏,时而在打闹,可爱极了。那两个舞狮的师傅配合得非常默契,观众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喝彩声连连不断。其中“采青”最为精彩,在“采青”过程中,狮子不停地跳步、眨眼、张口、扇耳、摇尾,活灵活现,逼真极了。我和妈妈一直跟着“狮子”,越看越开心,直到舞狮结束。
我的妈妈说了明年狮队还会来。舞狮子真好看也让我难忘,我真希望明年春节快点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