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应包含教学内容的目标、教学步骤、评价方式等关键要素。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五年级教案实例,希望对大家的教学有所帮助。
五年级美术小记者教案(优秀16篇)篇一
2、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感受、体验不同美术的节奏的图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根据美术的节奏进行想象并画出各种图型。
有关美术的节奏意境的想象和创造。
美术的节奏图片,课件、实物展台等。
彩笔、颜料等。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出示课件,展示动画和图片,在宁静幽雅的音乐中将学生的思维、想象。
2、闭上眼睛,展开想象的翅膀遨游。想象能看到什么?有什么样的景色?(……)。
3、渗透美术的节奏知识:
二、欣赏课本的图片:
1、欣赏:
2、拓展:
三、欣赏老师准备的图片:
欣赏老师课前准备的作品,(利用实物展台或课件,逐图播放,欣赏不同美术的节奏的图片,启迪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了解它们的表现形式,从中受到启发?为自己的作业收集素材,寻找灵感。)。
四、小组讨论:
在小组中,谈谈准备怎么画,小组成员达成共识,确定自己的创作意图和主题,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合自己的表现手法的工具和材料进行创作。
五、学生独立作业,师巡视指导:
六、学生作品的交流展示。
1、四人小组进行交流并互相点评,选出自己喜欢的作品。
2、画面是否有创意。
3、构图是否完整,色彩是否协调。
七、合作学习。
八、课后拓展。
五年级美术小记者教案(优秀16篇)篇二
本课是一节设计?运用课,我以故事游戏为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的知识框架,强调通过综合性美术活动的体验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并运用综合性知识技能去造型,设计、运用,唤起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究欲望,体验愉悦感和成就感。
第2课:民乐放光彩。
第3课:舞台美术设计。
第一节主要以认识舞台美术设计,从舞台美术设计的各个环节下来认识一场舞台剧,后来分工的认识,从第一堂课,小组分工、导演确定到绘制流程。而第二堂课开始,基本上学生都已经准备好道具了,但也有一些班级第一堂课安排不出来的,这也是班级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
第4课:小小果壳箱教学中我利用大量图片展示了各种不同造型的果壳箱,穿插了一些设计导向提示,用以启发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了解果壳箱的设计元素。还展示了学生的设计作品,以及简单的制作步骤图,让学生了解简单的制作方法,并启发他们进行新的创造,启发学生从既美观又实用的角度出发,进行果壳箱的设计。
第5课:中华扇子。
扇子虽然是纳凉的用具,但却有着丰富的种类和艺术形式。我紧紧结合教材,扇子的种类、形式、内容、结构等方面展开,包括扇面的表现形式涉及山水、人物、花鸟等方面,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了解和感受、比较与分析,在欣赏的基础上获得自己的艺术感受与理解,并展开自己的艺术联想。
第6课:亭子。
在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欣赏教材上的亭子图片及学习相关知识。通过提问学生了解哪些有名的亭子及特点,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及学习兴趣。并让学生观察、概括不同亭子的造型特点,明确创作要点,再提供学生作业,拉近了学生的创作距离,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第7课:夸张的脸。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了解未知、学习知识的巨大动力,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有效途径。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人全神贯注,积极思考,有时也会达到废寝忘食,欲罢不能的地步。五年级美术《夸张的脸》一课,要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原则为本实施教学。
教学时我通过课件给予了学生充分感受的机会,教材中的欣赏图例已经给了一些表现方法上的启示,如泼墨写意、勾写结合、勾线设色等,但不管是哪一种方法,对于孩子们来说都是很难的。我自己对教学目标的设定,再补充了一些自己觉得更适合的作品图例进行教学,但第一节课教学下来,由于自己和学生的观念存在着差别,学生不喜欢我选定的那些唯美的表现内容,如哪些江南韵味的人物。于是,在接下来的几个班级教学时,我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利用一些身边的图象资料进行表现,如自己或父母的照片、同学模特、报纸画刊上的一些人物图片等,以此减弱人物表现时的难度,而专注于水墨特点的把握和方法的研究。同时教学时要设定好问题和探究的任务,开展广泛的交流。对于表现技法,教师只需引导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即可,如勾线、设色、点写等,然后启发学生大胆探究更好的表现方法,画出墨色的变化与画面的整体关系。
第9课:齐白石笔下的蔬果。
《齐白石笔下的蔬果》一课属水墨画范畴,我认为在教学中不应该单调的为教技法而教技法,更不能按成人画法,依葫芦画瓢,而应根据学生年龄段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引导学生自由思考、自由交流、自由想象、自由创造,学生有了学习兴趣,便学得主动、愉快、有创造。
第10课:映日荷花别样红。
教学中我通过大量图片和优秀作品的欣赏,向学生介绍了荷花的造型特点,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绘画中笔墨表现的特点。我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主动欣赏、感受,从而丰富学生的视觉经验,促使学生感悟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的荷花的意境美。同时了解祖国的民族文化艺术,进行继承和发扬。
第11课:弯弯的小路。
点彩画这一绘画表现手法,学生第一次接触,因此感觉比较新奇,学习兴趣较浓厚。但用软性的画笔表现点的时候,画笔的各个不同接触面怎么点出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点,对于很少用软性画笔作画的五年级学生来说却是很难把握的。但不足之处就是学生的作业展示太简单,感觉还太仓促。
第13课:装饰纹样。
在教学中,我带领学生欣赏了陶瓷、屏风、服饰及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引导他们发现生活中的装饰纹样之美。我详细讲解了毕加索的版画《公牛系列》的局部、形的装饰变化作品、色彩的装饰变化作品和学生作品。这样学习后,学生创作的作品效果很好。
第14课:做做陶艺。
第15课:中国传世名作。
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了朝代顺序和艺术特点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我点击课件,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主要艺术特点,表现现实生活、精湛的写生技巧、脸型丰满、设色工丽等。并通过课件再展现几幅具有唐朝典型特点的艺术作品。我在这节课上通过对名作的欣赏、分析、评述,让学生感受名作的艺术特点与魅力。
五年级美术小记者教案(优秀16篇)篇三
2课时。
造型表现。
1、认识邻近色,掌握邻近色的调配规律。
2、用邻近色进行涂色练习。
3、感受色彩的魅力。
1、认识邻近色并掌握其调色方法。
2、如何运用邻近色表现出和谐的色彩搭配和完整的画面效果。
教具学具:水粉颜料,毛笔,调色盘,笔洗,作业纸、报纸,抹布。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引导欣赏:
(1)欣赏生活中的邻近色画面。
(2)出示课题——“色彩的和谐”。
(3)复习对比色,比较邻近色与对比色的区别。
2、目标发展:
(1)什么是邻近色?(出示色轮)。
在色环上,相邻近的色彩,称为邻近色。如:黄——黄绿——绿。
红紫——紫——蓝紫黄橙——橙——红橙。
(2)寻找邻近色(师生互动)。
a、家居图片。
b、生活图片。
c、建筑图片。
(3)欣赏画家作品,找出邻近色,并说说邻近色在画面中产生的效果:和谐。
(4)师示范邻近色的调配方法。
3、作业:用邻近色组织一幅画面。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作业展评。
五、课后拓展:寻找邻近色的`彩纸,用剪贴的形式表现色彩的和谐。
五年级美术小记者教案(优秀16篇)篇四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无论各种材料,经过巧妙的构思,能创造出抽象的雕塑。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组合原理,进行构思、创作立体雕塑作品。并尝试自己动手,进行雕塑创作。并从活动中体会到乐趣。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利用废弃物进行再创造,美化环境。
1、认识抽象的基本特点。
2、学会运用各种材料进行抽象雕塑创作。
教具学具:各种线材、板材、块材。
1、欣赏抽象雕塑。
师问:看了这些形体,有什么特点吗?为什么?
2、导入课题:《抽象雕塑》。
1、抽象的特点:几何形体。
2、《抽象雕塑》的特点(学生讨论找规律)。
欣赏雕塑作品等。
师问:请欣赏找一找它们有什么特点,艺术家是如何设计、构思抽象雕塑的?(学生讨论)。
师:想象空间很大。
抽象雕塑基本结构。
由几何形体构成(人工创造的有三角形、正方形、矩形、圆等)。
1、怎样运用各种几何形体组成立体雕塑作品(小组讨论)。
2、让学生把自己准备好的废弃物--立体形的实物,展示并思考再创作。
3、制作步骤(教师示范)。
1、小组单位展示、评述学生自己的作品。
2、学生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作品。
3、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
收拾并好自己的桌面。
抽象雕塑作品可以运用在哪些地方、环境中。观察、收集我们的城市有哪些抽象的城市雕塑作品。
五年级美术小记者教案(优秀16篇)篇五
1.通过学习,同学能够运用剪、折、卷、贴等方法,制作一个具有立体感的纸面具。
2.用彩泥或橡皮泥,塑出造型、色彩美观的面具形象。
3、在欣赏瓷雕造型后,启发同学进行小动物的泥塑造型。
:面具,小动物的造型设计,立体造型概念的培养。
纸工——造型设计,连接、卷、折、贴。
泥塑——造型设计,色彩运用。
1、铅画纸、剪刀、胶水、颜料;
2、彩泥或橡皮泥、硬纸板。
:让同学掌握设计、描绘、裁减、插接等制作方法,制作一组形象重复和组合有序的手拉手的动物玩具,培养同学立体造型和动手制作的能力。
动物形象设计和插口设计。
1、欣赏课本范例。
2、分析制作的方法、步骤:折纸,图案设计、造型和连接、剪、粘贴。
1.简单动物图案资料展示。
2、举例进行图案设计指导。
1、取三张大小相同的长方形卡纸。
2、设立动物形象,如画出企鹅。
3、设立立式插口。
4、剪裁,三张卡纸重叠在一起减。
5、分别描绘企鹅的形象。
6、按顺序插接组合。
讨论:如何使动物连接既牢固又美观。
:学习立体构成知识,设计制作生动的纸面具。
:纸面具制作的难点在设计,设计的难点是高度的概括笼统,制作的难点是加工凹凸面。
1、纸面具欣赏。
2.让同学讲讲自身玩过的面具。
1.纸面具制作过程分析、演示。
2、讲讲剪、折、卷、贴的具体方法。
设计纸面具提示:
1、略大于脸。
2.眼孔位置对准自身的眼睛(能看到外面)。
3、面具不同性别的脸型特点。
同学演示、互评。
:用彩泥或黏土塑造一个生动有趣的面具玩具,培养同学立体造型能力。
:培养同学发散思维,对面具的脸部做夸张与变形,使面具更有趣。
1、欣赏课本内范例。
2、分析其中几个的造型和色彩。
1、泥塑面具的制作过程演示:先脸、五官、发(饰)再其他装饰。
2、色彩的烘托对比。
1、启发同学造型设计。
2、进行面具制作。
启发同学对色彩的应用,装饰的手法。
:培养同学立体造型能力,塑造出自身熟悉或喜爱的小动物形象,抒发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培养同学发散思维,能抓住该动物的形象特征,塑造出多种多样的可爱的小动物造型。
1.欣赏瓷雕小动物。
2、让同学说说造型特点和色彩。
1、概括分析造型特点、色彩色调。
2、让同学知道瓷雕就是从泥塑烧制而来。
欣赏,分析泥塑小动物的立体造型、花纹刻划。
五年级美术小记者教案(优秀16篇)篇六
1、透过活动能够大胆想象各种飞行的方法,掌握画飞行中的人物的技能。
2、激发对想象画的兴趣。
飞行人和直立人图片、背景图片两张、水彩笔、画纸、双面胶带。
一、调动幼儿已有经验,引导幼儿想象各种会飞的物体或人物。
1、教师:“有什么,他们会飞?”
(幼儿“小鸟?”)。
2、“小鸟它为什么会飞?”
(“因为有翅膀!”……)。
3、“还有什么也会飞?”
(“奥特曼”“阿童木”……)。
二、引导幼儿观察飞行人的动作特征。
1、教师:“昨日晚上,我给自己画了两幅画像,看看他们有什么不同?”
幼儿:“一个是飞着的,一个是站着的。”
2、教师:“飞着的和站着的身体的`部位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我们用你们的小手指当画笔,来画画飞着的人!
3、教师:“不行不行!我还飞不起来!帮帮我吧,帮我加上能让我飞起来的工具吧?”
幼儿:“给你加翅膀!给你加竹蜻蜓!给你加魔法棒……”
三、引导幼儿观察飞行在天空时看到的事物,丰富幼儿绘画的背景。
1、教师:“我飞呀飞!”“看看我在哪幅里更象在天上飞?”
幼儿“有云!”“有蓝天……”
2、教师:“啊?这棵树怎样了?怎样这么矮?”
幼儿猜……。
3、教师出示一棵完整的大树!
“其实这棵树有这么大!画上只有一个树顶,为什么?”
教师引导幼儿猜测房顶。
4、教师:“我在天上飞还能看见什么?”
四、幼儿绘画。
教师:“这天我们就画,我在飞!先想想你准备画你用什么方法飞上天,然后在画,你在天上看到的东西。”
五、幼儿交流自己的作品。
五年级美术小记者教案(优秀16篇)篇七
通过观察台灯理解它的造型结构、比例,理解台灯在不同角度下产生的透视变化,并能用线描画出台灯来。
学习用各种不同的线条去表现台灯各部分不同的形象特点,从台灯的美观外形和实用性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学习运用绘画语言表达自己在生活中美好的感受,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巩固学生所学过的知识。
教学手段:常规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示范法、讲解法。
1、观察台灯,师生共同分析台灯的结构。认识台灯因发光器具不同,分为灯泡和荧光管两种,灯泡或光管放在灯罩内,灯柱把灯罩和灯座连接起来。台灯由灯罩、灯柱、灯座三间分组成各自的形象特点,灯柱多为软管状,可以弯曲,一般比较细长,以方便灯罩的旋转,调整光的角度,灯座多是一个扁而大的六面体,上有开关和指示器,绘画时注意物体的面因角度不同而产生缩小现象。
2、理解透视现象:台灯在不同角度下产生的透视变化,圆柱状灯罩的罩口成为宽窄不等的椭圆形;长方形的灯罩呈立方体,仰起时看见光管,它和灯座都有近大远小的现象。
3、讲解绘画步骤(教师边解边示范给学生看)。
(1)观察并记住台灯特点。
(2)用辅助线勾出灯罩、灯柱和灯座各部分。
(3)从灯罩开始逐一刻画(注意灯罩、灯柱和灯座的连接及其大致的比例。
1、学生分组写生教师指导并鼓励学生大胆绘画。
2、教师巡视辅导。
1、表扬细心观察,画出特征的同学。
2、指出绘画时必须表现台灯特点,画出大体比例,注意灯罩、灯柱和灯座的相互连接。
五年级美术小记者教案(优秀16篇)篇八
本课以“欣赏、评述”为主,融“设计、应用”“造型、表现”于一体的美术课,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激励学生创造,表现的良好契机。
1、本课融欣赏与造型表现为一体,通过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龙的文化历史,理解中国龙的造型特点,体会龙的象征意义,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2、培养想象、造型、创造和合作能力,并以合作的形式共同创作龙的形象。
3、在欢乐的气氛中体会美术的乐趣。
了解龙的造型特点,体会龙的象征意义和龙的精神。抓住龙的特点,集体创作中国龙。
在创作表现中抓住龙的特点、造型,表现出龙的精神、气势。
课件、添画活动用纸、彩纸、布,水彩笔,油画棒,剪刀等。
1课时。
一、组织教学:师生交流,活跃气氛。
二、导入新课。
师:有一首歌,是普天下炎黄子孙最喜爱的爱国歌曲,它唱出了我们中国人的心声。我一直想和大家分享,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龙的传人》,会唱的同学可以一起唱……(课件)。
师:大家唱得很好,这首歌中唱到,我们的祖国是一条巨龙,我们都是龙的传人。这要从轩辕黄帝说起。
师:有的同学可能从电视或者报纸上看到,在不久前,我们郑州新郑刚刚举行了一场隆重的祭祖大典,祭拜的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轩辕黄帝。
师:相传在很久以前,轩辕黄帝是一个部落的首领,他智勇双全,力大无比,征服了其他部落。为了使自己的民族具有无所不能的力量,他集中了许多动物的精华,创造出了一个全新的形象,做为自己民族的图腾,那就是龙。(课件出示)从此以后龙就成了中华民族的标志,炎黄子孙始称龙的传人。
师: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崇敬的心情来感受中国龙、创作中国龙。
板书课题:中国龙。
三、了解感受:
1、龙的文化。
(1)欣赏。
师:龙文化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许多建筑物都以龙作为装饰,在北京的北海公园,就有一处九龙壁。(课件出示九龙壁)九龙壁上九条龙神态各异,有的张牙舞爪、有的仰天长啸、有的怒目圆睁、有的翻江倒海……一个个都好像要破墙而出一样。
提问:看了九龙壁,你想说什么?
生:……。
师:龙在我们民族的心目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在古代,龙形象是只有皇族才可以使用的,大家看,这些都是皇宫里的物品(课件出示:玉玺、龙玉佩、明代青花蟠龙瓶、龙扇、明朝金冠、清朝龙袍)。
提问:这些物品上都有龙的形象,那么谁能说一下:在古代龙有什么象征意义?
总结:在古代龙是权力、威严的象征。板书:权威。
(2)龙与生活。
生:元宵节龙灯、端午节龙舟……。
师:我也搜集了一些生活中龙的形象,大家请看(课件出示)。
提问:通过生活中这些龙的形象,大家想想,在今天,龙还象征着什么?
生:象征着吉祥、幸福。板书:吉祥。
师:是的,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标志,它不仅代表着权威和神圣,象征着吉祥和力量,更象征着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
(3)龙的成语。
师:可以说,龙文化已经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你能说出带有龙字的成语吗?
生:龙飞凤舞、龙凤呈祥、望子成龙、生龙活虎、龙马精神、龙啸九天……。
师:生龙活虎、龙马精神显示出龙的精神,龙啸九天、龙飞凤舞中我们可体会到龙的气魄,龙凤呈祥、望子成龙表达了人们美好的愿望……,龙文化是博大精深的,让我们一起来创造中国龙。
2、龙的造型。
(1)观察:
师:要想创作好中国龙,首先要学会观察。请大家观察。
提问:龙的形象和这些动物在哪些地方相似?
师小结:龙就是我们的祖先通过想象把这些动物的精华部分经过组合而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正是这些动物精华的组合,意味着龙是万能之兽,是神圣之兽。
(2)提问:
师:你想用什么方式来表现这万能之兽呢?
生:……。
师:好的,在创作之前,老师有几点要求,请大家注意:一要合理分工,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二要创新设计,我们的祖先正是通过想象创作了龙,我们在设计时也要加入自己的想象;三要注意安全,在使用剪刀时要小心;四要保持卫生,在创作时,请把剪下的废纸整理收集,不要随地乱扔。
师:现在,就请喜欢画画的同学就坐到第一排,喜欢手工的同学就做到第二排。老师已经在桌子下面为你们准备好了添画用纸和剪贴用纸,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创作中国龙吧。
四、创作。
学生创作、教师巡视。
五、展评。
师:我们来欣赏绘画组同学们创作的中国龙。
师:这条龙可真够华丽的,让我们一起把它舞起来。
2、舞龙。
师:谁愿意表演舞龙?
组织学生舞龙(课件播放音乐)。
六、总结: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表现非常好,绘画组的同学画龙点睛,用添画的方法集体创作了一条五彩斑斓,神态生动的中国龙;手工组的同学用剪贴的方法集体创作了一条华丽威严的中国龙,并且进行了生动形象的舞龙表演。同学们的表现正体现了中国龙的精神,那就是团结凝聚的精神、奋发开拓的精神,有了你们这些龙的`传人,我们的祖国这条巨龙就一定会腾飞。让我们一起再次唱响《龙的传人》这首歌。(课件)为自己是龙的传人而感到自豪吧!
五年级美术小记者教案(优秀16篇)篇九
1.通过信息的收集和课堂讨论,了解齐百石国画特色及其艺术风格,了解毕加索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其艺术风格,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2.体会人物不同面进行组合的技巧和方法,色块处理,线面结合以及背景处理。
3.学习卢梭用丰富想象力弥补技术上的不足,激发学生对艺术创作的积极性。
认识和了解人物不同面的特点以及剪拼和组合的方法,拼成一副完整的画像。
在剪拼和组合的方法基础上,采取色块处理,线面结合以及背景处理等方法使画像有趣。
1.同学们,春节期间你们是怎么度过的呀?有什么收获?
要合理安排,更要合理利用自己的压岁钱,添置需要的学习用具。
2.老师呀也喜欢过春节,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放鞭炮,到游乐场去玩各种娱乐游戏,吃各种好吃的东西等等,你们觉得老师和你们相比,有什么共同之处吗?别看老师大你们那么多,和你们一样,也有一颗童心啊。
3.不只是老师,就是许多大画家,即使很老了,也有一颗有趣的童心,咱们一起去看看吧。
1.齐白石(1)简介:老年的齐白石仍保持着一颗童心,蚱蜢、蜻蜓、鱼虾等都是他的至爱。笔下的花鸟虫鱼如天真活泼的儿童,在画面上跳跃、嬉戏。
(2)齐白石童心作品赏析。
作品中什么地方体现出了齐白石的童心?
2.毕加索。
(1)毕加索是20世纪现代艺术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遗世的作品达二万多件,包括油画、素描、雕塑、拼贴、陶瓷等作品。毕加索是少数能在生前“名利双收”的画家之一。1901年6月24日,毕加索作品首次在巴黎展出。1973年4月8日在法国过世。
(2)毕加索童心作品赏析作品怎样体现出了毕加索的童心?
3.从这两位画家身上你学到了什么?技艺上的,心态上的?
1.这些巨匠虽然充满了童心,但是他们的画是随意画的吗?也是有创作方法和规律的。
2.游戏连一连:
找出上面三幅图分别是哪幅作品构图空间布置。看来童趣的作品也是在讲究构图知识的基础上完成的呀!
3.小游戏,这是一张什么样的脸?
三幅作品脸部观察,这是一张什么样的脸?
4.坐着的玛丽.泰雷兹分析。
脸部五官有什么诀窍?正面和侧面组合。还可以侧面和侧面组合,甚至非人物的脸组合!皮肤、指甲、衣服颜色?衣服颜色既有大块的颜色,也许多的线条,线面相结合,画面增添了装饰趣味。背景?大块面的背景色处理,简洁大方,突出了主体人物的柔美。
可以用正面,或者侧面两两组合,甚至非人物的脸组合!使作品充满趣味,但是要使画面美观还必须要运用你们手中的色彩工具哦。
2.优秀学生作业欣赏你喜欢哪一张?为什么?
3.讨论如果让你画几个不同角度的人像并组成一幅有趣的画像,你有什么创意吗?
法国画家卢梭是一位从来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的画家,但是他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纯真的感受弥补了技术上的不足,创作出许多伟大的作品,并被世人称为稚拙派。可见,只要大家大胆想象,细心创作,一定能够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1.发挥你的想象力,画几个不同角度的人像,再组拼成一幅奇异有趣的画像。
2.要求运用多种方法,使画面有趣!
五年级美术小记者教案(优秀16篇)篇十
教学目的: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增长美术知识,提高审美能力,使学生认识中国花鸟有意笔和工笔两种不同的艺术特点,培养他们收集美术品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生认识邮票、火花,懂得中国花的两种不同风格。
教学难点:未有挂图或投影片。
课前准备:选取与教材有关的图片供学生欣赏。
教学过程:
一、欣赏邮票:
出示贴有邮票的信封,指出邮票是邮资的凭证,由于设计精致美观,又是实用美术中的一种精美的工艺品。
1、赏析唐代周p的《簪花仕女图》。
2、欣赏第13届冬季奥运会邮票。
3、欣赏《故宫博物馆》。
4、欣赏1979年国际儿童年纪念邮票。
二、教师小结:
邮票的票面包括国家名称、面值和票面纹样。它分为普通邮票和纪念邮票,由于邮票具有艺术性和知识性所以又是文化艺术知识的传播者,可供人们欣赏和收藏。
三、出示火柴盒,从色彩斑斓的火花图案中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
1、欣赏中国火花。
2、欣赏外国火花。
3、教师小结。
四、欣赏五彩缤纷的中国花鸟画。
1、欣赏《百花争艳》《鹰石山花》《春江水暖》《翠羽图》《荷花》。
五年级美术小记者教案(优秀16篇)篇十一
1、知识与技能:通过资料的收集和学习,了解齐白石的艺术成就、艺术生涯、艺术特色等。
2、过程与方法:能运用艺术语言(如写意、工笔、阴刻、阳刻、虚实等等)描述一幅自己喜欢的作品,并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勤奋”与“毅力”带给人的影响;明白要认真观察生活,才能感受到美;激发学生对民族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齐白石的艺术成就、艺术特色和艺术表现。
教学难点:运用艺术语言描述一幅自己喜欢的画,并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教学突破:通过丰富的图例欣赏和分析来突破重、难点。
教学准备:课件、课前收集的相关文字和图片资料、作业本和彩笔等绘画工具。
一、组织教学:
检查工具的摆放情况。
二、引导欣赏:
1、小故事——从木匠到人民艺术家。
2、《群虾》(课件出示)〈对比真的河虾与对虾〉。
齐白石在案头摆了一只大海碗,养了几只活蹦乱跳的小虾。齐白石每天都在碗旁仔细观察小虾的活动。所以他画的虾就更加神态多变,活灵活现了。3、齐白石笔下的花鸟鱼虫。
一天,齐白石跟师傅出去做活,在顾主家见到了一本乾隆年间翻刻的《芥子园画谱》,他如获至宝,与顾主好说歹说借了回去。回家后,他跟母亲商量好,从每月工钱里拿出一点钱来买纸和颜料,一笔一画地临摹起来。白天干活晚上画画,常常画得两眼酸痛,连鼻孔也被照明用的松明子熏黑了。半年后,一部《芥子园画谱》全部被他临摹了下来。从此,这本画册成了他的美术教科书。
在齐白石八十九岁高龄时,还坚持每日作画数幅。
欣赏几幅齐白石的代表作品:(教师引导分析)。
中国画:《蛙声十里出清泉》、《荷花蜻蜓》。
篆刻:鲁班门下。
书法:发扬民族文化。
4、齐白石不仅是一位画家,还是一位书法家、篆刻家和诗人。他所画花鸟虫鱼虾蟹,笔墨纵横雄健,造型简炼质朴,色彩鲜明热烈;阔笔写意花卉与微毫毕现的草虫巧妙结合,神态活现。篆刻布局奇特有力。
三、作业设计:
对自己喜欢的一幅作品进行评述并用书面的形式写下来。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2、20世纪的艺术大师——马蒂斯。
1、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感受马蒂斯的艺术他色,通过收集资料,了解马蒂斯的艺术成就与艺术生涯。
2、过程与方法:尝试使用马蒂斯的艺术表现手法创作剪纸作品。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与我国传统剪纸不同的外国剪纸,体会马蒂斯的艺术风格,乐于了解人类多元文化艺术的成就。
教学重点:了解马蒂斯的艺术特色(如艺术表现手法、色彩特点、艺术成就等),区分马蒂斯的剪纸与中国传统剪纸。
教学难点:用马蒂斯的艺术表现手法创作剪纸。
教学突破:通过教师讲解、作品欣赏和教师演示来突破。
教学准备:课件、课前收集的相关文字和图片资料、作业本和彩笔等绘画工具。教学设计:
一、组织教学:
检查工具的准备情况。
二、欣赏与比较:
猜猜看:课件。
哪一幅剪纸是我国的传统民间剪纸?哪一幅是马蒂斯的作品?
为什么这样区分?说说你的理由。
三、介绍马蒂斯生平。
马蒂斯擅长什么?
他无论在绘画还是在剪纸还是装潢设计中都很有成就。
观察与比较:(课件出示)。
1、马蒂斯的画在造型上有什么特点?(简练)。
比较马蒂斯的《金鱼》、毕加索的《多拉玛尔肖像》、高更的《静物》。
2、马蒂斯色彩上注重什么?
3、马蒂斯的剪纸与中国剪纸有什么区别?
欣赏马蒂斯的剪纸与中国民间剪纸。
4、通过本课的欣赏,你对马蒂斯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四、作业设计:
试一试,用马蒂斯的艺术表现手法创作一幅自己喜爱的作品。
教师演示制作方法。
学生艺术实践,教师个别指导。
五、课堂小结。
小结本课知识点并讲评作业。
六、板书设计:
3、提袋的设计。
五年级美术小记者教案(优秀16篇)篇十二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古代青铜艺术,了解青铜艺术的发展史及其特色。2、指导学生学习欣赏的基本方法,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了解青铜器的发展,欣赏青铜器艺术的方法。
教具学具:课本、图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引导阶段:
1、播放幻灯片,初步让学生浏览,导入本节课要学习的课题: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
2、让学生来说自己所了解的青铜器及其发展过程。(课前布置学生收集相关内容)
3、师:我国古代青铜器的铸造,远在四五千年前的夏代就已经开始出现。商带和西周是青铜器铸造的鼎盛时期。
(二)发展阶段:
1、 欣赏教材中的青铜器图例:先让学生看书中的图例以及下面的文字说明。2、探讨怎样来欣赏,请学生来说说。 3、归纳欣赏的基本方法:
(1)从造型上来欣赏,根据不同用途,青铜器有各种不同的造型。
(2)从纹样上来欣赏,青铜器上常有动物纹、几何纹以及人事活动等图案,反映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 (3)从文字上来欣赏。
(三)根据上面几点欣赏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欣赏青铜器艺术
(四)师出示现代的青铜器,引导学生欣赏,看看与古代的青铜器又有什么不同。
(五)知识窗:青铜是红铜和锡的合金,也有的是红铜和铅的合金。红铜加了锡、铅以后,使铜的熔点降低,硬度加强,因为呈青灰色,所以叫青铜。
三、让学生讨论要怎样来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艺术
五年级美术小记者教案(优秀16篇)篇十三
教学目标:
1、通过作品欣赏,使学生了解雕塑的多种材质、艺术特征和表现手法。
2、让学生从作品所表现的主题去感受、探索作品的意义所在。了解雕塑家在塑造人体的同时,也赋予其理想观念,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水平和艺术鉴赏能力。
3、通过雕塑不同的艺术风格,让学生能理解“感人的形象”的真正含义,正确引导学生体会雕塑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从作品所表现的主题去感受、探索作品的意义所在。了解雕塑家在塑造人体的同时,也赋予其理想观念,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水平和艺术鉴赏能力。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教师可以通过文字作品中“感人的形象”先行导人,引出“感人的形象”可以通过雕塑来表现。
2、对雕塑在表现的题材、技巧、情感等方面进行不同的比较、评述。雕塑是造型艺术的一种,是雕、刻、塑三种制作方法的总称。以各种可塑的(如粘土等,或可雕可刻的,如金属、石、木等)材料,制作作出各种有实在体积的形象。按其形态一般分为圆雕,浮雕扣透雕;按材质划分为泥塑、石雕、木雕、铸铜、水泥,陶等。雕塑本身是无语的、静止的,但表现的内涵却是宽泛的,这与对象的永恒动感形象密切相关。
3、欣赏作品可从此人手,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艺术特色。还可以从古代、现代的雕塑手法、技巧的差异导入,比较作品所呈现的动感,深入理解作品包含的寓意。
本课提供的作品大多数反映的是体育赛场上常见的一些运动姿态。这些雕塑用铸铜、大理石、不锈钢等材料制成,各自表现的含义也非常有代表性。黎明的《崛起》表现了我国登山运动员在征服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时的激动神情。雕塑以雄浑的手法体现巾国在世界之林的崛起。布尔德尔的《大力神海格力斯》是借助神话题材来表现人的思想与感情,通过对人物的塑造,表现健美有力的躯体,表达人性与神性完美结合的审美特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作品欣赏,使学生了解雕塑的多种材质、艺术特征和表现手法。
2、让学生从作品所表现的主题去感受、探索作品的意义所在。了解雕塑家在塑造人体的同时,也赋予其理想观念,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水平和艺术鉴赏能力。
3、通过雕塑不同的艺术风格,让学生能理解“感人的形象”的真正含义,正确引导学生体会雕塑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从作品所表现的主题去感受、探索作品的意义所在。了解雕塑家在塑造人体的同时,也赋予其理想观念,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水平和艺术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1、教师出示一些古典的和现代的经典雕塑图片或幻灯片给学生欣赏,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说说你对以上三个“掷铁饼者”作品的感觉有哪些不同之处,并谈谈以体育运动为题材所创作的雕塑作品的美感。
教材中选取三个“掷铁饼者”的作品并列评述,充分展示了同一个瞬间动作,三种不同的表现手法:《永恒的运转》采用完全平衡的动作,舒展有力。《掷铁饼者》是古希腊雕塑的代表作,以写实手法展示运动人体外溢的力量之美。《挑战》是一尊耐人寻味的雕塑,通过残疾人运动员的一掷。挑战极限、挑战自我的精神一进而发,且线条和体块简单概括。群雕是雕塑作品中常见的一种形式。白澜生的《接力》、雷宜锌的《中国女排》均通过体育运动当中的团体项目为创作基础,展示给人们那激动人心的团队合作精神,每个人的神态动作均围绕主题进行组织安排。
2、通过雕塑作品《崛起》和《中国女排》所表达的内容,对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3、评价。
(1)学生能否通过欣赏雕塑作品,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启发,体会“感人”的动感形象,理解作品的真正含义。
(2)学生能否多方面地评述雕塑艺术形象的魅力,并能运用文字来表达对作品的认识、感受。
(3)教师能否充分地剖析作品,并与学生互动交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评述当中去,能否把看似平淡的、不动手的美术欣赏课上得生动有趣。
第2课新街古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街头雕塑的特点并初步掌握泥塑的制作方法。
2、通过步行街模型和泥塑的制作,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及设计、应用能力。
3、通过欣赏作品图片,增强学生对城市历史的了解,对自己家乡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了解街头雕塑的特点并初步掌握泥塑的制作方法。
2、通过步行街模型和泥塑的制作,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及设计、应用能力。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以介绍现代都市中步行街上的一些有“古韵”的雕塑作品为导人。
2、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有特色的、有历史韵味的城市雕塑,当你漫步在繁华的步行街头。尽情领略时尚气息的同时。常常会看到一些耐人寻味的雕塑作品。这些雕塑与步行街相映成趣,既重现了历史的陈迹,也使“新街”增添了古韵。
3、介绍重庆、苏州、沈阳等一些地域跨度大、有特色的历史名城,了解它们的城市背景。了解一下城市的历史,发挥你的想象力,为步行街设计和制作一个有创意的小泥塑。
4、组织学生讨论这些作品与周围的城市环境是如何统一在一起的。充分了解作品所表现的艺术特点和城市特点。
本课提供厂具有代表性的王府井步行街雕塑和景德镇市街头雕塑。这些作品都反映了各个城市的地方特色及民俗民风,与繁华的大都市相互融合,别具一格。
5、学生在教师的统一安排下(准备泥土)进行泥塑的设计制作和步行街模型的合作。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街头雕塑的特点并初步掌握泥塑的制作方法。
2、通过步行街模型和泥塑的制作,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及设计、应用能力。
3、通过欣赏作品图片,增强学生对城市历史的了解,对自己家乡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了解街头雕塑的特点并初步掌握泥塑的制作方法。
2、通过步行街模型和泥塑的制作,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及设计、应用能力。
教学过程:
1、通过欣赏,可引导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并进一步学习泥塑的方法和动手制作设计步行街模型。
2、通过有分工有合作的方法,使同学们既能对泥塑的制作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又能把有创意的小泥塑作品融入到大家合作的步行街模型中去,从而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应用能力。在制作过程中,要让学生多尝试捏、搓、团、卷、贴等泥塑技法。把想表现的步行街模型中的小雕塑充分地表现出来。最后可安排全班同学在自己设计的步行街上展示自己的小泥塑。进行评价的同时,教师要对本课内容进行完整的小结,对学生的作品要多鼓励和肯定,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积极地去关注域市的美,提高审美意识。
3、教师不要过多地要求泥塑和步行街模型造型的准确性、真实性,而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创造、大胆构思。并要发挥团队合作精神,让步行街模型与有特点的小泥塑相映成趣,组成一个有创意的设计作品。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享受美,并培养热爱自己家乡的情怀。
4、评价。
(1)学生是否初步掌握泥塑的基本制作方法,对小泥塑进行评定。
(2)学生在构思与创作过程中,能否表现出积极的创作热情和团队合作精神。
(3)学生在设计过程与评价过程中能否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4)哪位同学的小泥塑与大家合作的步行街模型结合得最好?
第3课风光无限。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祖国河山的壮美,激发起他们对古诗文的浓郁兴趣,培养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本课通过学习诗配画,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审美水平。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诗配画,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审美水平。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情境、引入境。
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导入,欣赏山水范画、观赏风光美景短片等,增加学生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美术创作的兴趣。
二、知诗人、明诗意。
了解白居易、李白,同时也了解《望庐山瀑布》《忆江南》中诗句的意思。
三、悟诗情、想画面。
在介绍有代表性的风景时,要注意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能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五年级美术小记者教案(优秀16篇)篇十四
第七课夸张的脸: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毕加索等大师的作品特点,同时观察中国京剧脸谱中人物脸谱的变化特点。
2、让学生收集各种身边的物品,运用于人物表现之中。
3、指导根据学生自己的想象,同时模仿运用大师的表现方法和脸谱表现的特点,设计出有新意的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模仿大师作品表现方法,设计有特点的作品。
教学难点:
学生大胆想象,设计富有创意和夸张的形象。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毕加索大师的作品,和相关的京剧脸谱的资料,制作课件供学生欣赏。
学生准备:
收集身边各种现成品用于人物的表现之中,并带好相关的绘画工具。
教学目标。
一、导入。
游戏;(形状的改变)。
2、学生玩游戏,分别点头发、眼睛、鼻子、嘴、脸型,感受造型的变化。(两个同学玩)。
3、她什么变了?(头发、眼睛、鼻子、嘴、脸型)她是怎么变的?(五官的造型变了)。
揭题:变。
二、新授。
(一)造型变。
1、看朱老师又给同学们变了(欣赏)。
(1)你喜欢这张作品中的什么地方?(鼻子有趣,用人物来替代的)。
(2)这张作品你喜欢它的哪儿啊?(眼睛是用人来表示的,鼻子是用温度计来表示的,头上还有云彩呢)。
(3)这张人物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仔细观察它的嘴是什么?他的头发?他的眼睛?这是什么地方?(用房间的摆设巧妙地构成了一张人脸,作者的想法可真大胆,有创意。)。
(4)这张作者用什么来拼摆人物的。(用蔬菜来拼摆表示的)。
可真是一些有趣的变了形的人物脸部形象。
学生拼摆。(你可以选择你认为合适的材料来拼贴,如果没有你想要的物品或形状,你也可以画一画。)。
(1)看,他们创作的人物多有新意,真棒!(奖励)。
(2)如果是你,你会跟他的想法一样吗?你会把它贴在哪儿呢?(同学说自己的想法)每位小朋友都有自己的想法。原来人物形象可以变幻无穷。
3、引申:(实物投影仪)衣夹子在这儿是除了,a.它还可以联想到什么,像什么?b.变化角度呢?c.通过添加还可以是什么?d.与其它物品组合?变化他们的位置,方向?它还可以是什么?不同的组合,不一样的添加,不一样的想象,除了人物头像,他们还可以变出变幻无穷的形象。
1、这是什么呀?京剧脸谱是我们中国的国粹,它的面部造型夸张,仔细观察一下,这与我们拼贴的.人物除了在五官上不一样之外,还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脸部线条很多,曲线,弧线,各式各样的线条组成一些块面来装饰脸部。
板书:线条-----块面。
2、看,老师也来模仿脸谱来给我们任务的脸部添加线条,形成块面,使它更有变化又想给它变一变了!(水彩笔示范)在眼睛、鼻子、嘴的四周添加线条组成块面。
3、我再给它加个发型就更有趣了。
(二)色彩变:
1、(脸谱)这两张脸谱有什么不同吧?与刚才那一张有什么不同?(多了色彩)京剧脸谱的色彩大都鲜艳、明快。有了色彩,脸部更加漂亮,可见色彩的作用不可忽略。
2、看我们同学加上了颜色,作品多么漂亮呀!(欣赏学生作品)。
(三)正面侧面结合变。
1、同学们还想不想看一些形象更加奇特的人,赶快做好思想准备,屏住呼吸(欣赏照片)。
a)奇特在哪儿?学生说。
b)真有点儿像个连体婴儿,一只脑袋下长出两张脸,一个正面,一个侧面。
2、我们有一位大画家,他笔下的人物也很神奇(课件展示、作品欣赏)。
3、学生讨论,交流,想象,评价夸张的脸。(上面有,脸有侧面的,眼睛是正面的。脸正面侧面相结合。
4、他的作品不仅头像变了,连身体也变形了(怎么变的呢?)。
(四)表现形式变。
1、老师这儿也有一张变了形的人物。(展示,乒乓球做头,铅丝扭的身体的人物)它的头(生说)是用乒乓球做的;身体很瘦很夸张,用铅丝扭的。
2、看这位同学用什么表现的?
3、你们能不能也用身边的物品来表现一幅有新意的人物形象。
三、作业:
1、布置作业:
(1)表现一幅奇特的形象。表现形式可以画,可以拼贴(小组合作),可以拼贴和画相结合。(课件展示作业要求)。
(2)学生作业。
四、作业展评:
五年级美术小记者教案(优秀16篇)篇十五
主要内容:
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主、副线密切关联,穿插并行。主要内容包括:架起沟通的桥、泥火传情、明月寄深情、美妙的创造、人类的朋友、茶香飘飘、哭泣不是错、艺术家的故事八个单元。
教材以人文主题为显线,突出艺术学习的艺术价值;以学科知识技能为隐线,更注重感性的积累和体验;采用点式、跳跃的、随机的、积累的方式,服从、渗透于人文主题;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注重艺术能力发展和审美情趣的培养过程。在课程设计中充分挖掘单元主题的人文精神内涵,从和小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中选择人文主题,并注意单元主题的延伸与拓展。教材内容突出趣味性、游戏性、注重过程与参与。每一单元都有“做做游戏,练一练”的活动中,继续通过游戏的形式练习各种有意思的多声部的节奏配合,结合音乐结构发挥我们对动作与声音之间关系的想象,学习七声音调的多声部歌唱以及音乐的“变奏”]等等。
教材重点:
在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学习的两方面的需要。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重视适合小学生的心理和认识发展规律,激发少年儿童的活泼、朝气和对艺术的向往与憧憬。
教材难点:
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设计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体会社会的进步与多元化的美术发展方向。不盲目的把艺术学科简单的叠加,而是强调学科之间的连接与互渗。
知识和能力:
美术通过观赏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单的话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帮助学生认识和使用常用色和点、线、面;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和创造能力。
音乐继续通过游戏的形式练习各种有意思的多声部的节奏配合,结合音乐结构发挥我们对动作与声音之间关系的想象,学习七声音调的多声部歌唱以及音乐的“变奏”]等等。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绘画、绘画创作等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艺术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参与艺术实践活动获得身心愉悦和持久兴趣;体验艺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艺术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贯彻新课程理念的具体措施
合作的学习方式:
提倡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自主性学习,提高学生做小老师的兴趣及自学水平,也有利
于优良班风的形成、发展;先为学生分好小组进行合作学习,鼓励合作与探究,合作作业以组为单位进行评价。欣赏课前以小组为单位搜集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前期准备,如:上网查阅有关资料,采访有经验的家长等。橡皮泥雕课以小组为单位准备材料,进行合作练习。而造型表现课、游戏式活动方式的课业一定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性学习,通过集体活动获得丰富的知识与情感体验。
创造性的培养:
培养形象思维能力,提高用美术表达自己感受的能力和切近自己生活的设计、制作能力。采取巧妙的设计提问、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等多种方法训练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发散性,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转变学习方式,把学习过程变成人的主体性、创造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把发现、探究、研讨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从而使每一个学生真正成为美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自己在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进而发展综合实践能力。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艺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艺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艺术素养。
五年级美术小记者教案(优秀16篇)篇十六
1.通过作品欣赏,使学生了解雕塑的多种材质、艺术特征和表现手法。
2.让学生从作品所表现的主题去感受、探索作品的意义所在。了解雕塑家在塑造人体的同时,也赋予其理想观念,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水平和艺术鉴赏能力。
3.通过雕塑不同的艺术风格,让学生能理解“感人的形象”的真正含义,正确引导学生体会雕塑的艺术魅力。
2课时
第一课时
1.教师可以通过文字作品中“感人的形象”先行导人,引出“感人的形象”可以通过雕塑来表现。
2.对雕塑在表现的题材、技巧、情感等方面进行不同的比较、评述。
雕塑是造型艺术的一种,是雕、刻、塑三种制作方法的总称。以各种可塑的(如粘土等,或可雕可刻的,如金属、石、木等)材料,制作作出各种有实在体积的形象。按其形态一般分为圆雕,浮雕扣透雕;按材质划分为泥塑、石雕、木雕、铸铜、水泥,陶等。
雕塑本身是无语的、静止的,但表现的内涵却是宽泛的,这与对象的永恒动感形象密切相关。
3.欣赏作品可从此人手,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艺术特色。还可以从古代、现代的雕塑手法、技巧的差异导入,比较作品所呈现的动感,深入理解作品包含的寓意。
本课提供的作品大多数反映的是体育赛场上常见的一些运动姿态。这些雕塑用铸铜、大理石、不锈钢等材料制成,各自表现的含义也非常有代表性。黎明的《崛起》表现了我国登山运动员在征服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时的激动神情。雕塑以雄浑的手法体现巾国在世界之林的崛起。布尔德尔的《大力神海格力斯》是借助神话题材来表现人的思想与感情,通过对人物的塑造,表现健美有力的躯体,表达人性与神性完美结合的审美特征。
1.教师出示一些古典的和现代的经典雕塑图片或幻灯片给学生欣赏,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说说你对以上三个“掷铁饼者”作品的感觉有哪些不同之处,并谈谈以体育运动为题材所创作的雕塑作品的美感。
教材中选取三个“掷铁饼者”的作品并列评述,充分展示了同一个瞬间动作,三种不同的表现手法:《永恒的运转》采用完全平衡的动作,舒展有力。《掷铁饼者》是古希腊雕塑的代表作,以写实手法展示运动人体外溢的力量之美。《挑战》是一尊耐人寻味的雕塑,通过残疾人运动员的一掷。挑战极限、挑战自我的精神一进而发,且线条和体块简单概括。
群雕是雕塑作品中常见的一种形式。白澜生的《接力》、雷宜锌的《中国女排》均通过体育运动当中的团体项目为创作基础,展示给人们那激动人心的团队合作精神,每个人的神态动作均围绕主题进行组织安排。
2.通过雕塑作品《崛起》和《中国女排》所表达的内容,对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3.评价
的真正含义。
2)学生能否多方面地评述雕塑艺术形象的魅力,并能运用文字来表达对作品的认识、感受。
3)教师能否充分地剖析作品,并与学生互动交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评述当中去,能否把看似平淡的、不动手的美术欣赏课上得生动有趣。
1.使学生了解街头雕塑的特点并初步掌握泥塑的制作方法。
2.通过步行街模型和泥塑的制作,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及设计、应用能力。
3.通过欣赏作品图片,增强学生对城市历史的了解,对自己家乡的热爱。
2课时
第一课时
1、以介绍现代都市中步行街上的一些有“古韵”的雕塑作品为导人。
2、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有特色的、有历史韵味的城市雕塑,当你漫步在繁华的步行街头。尽情领略时尚气息的同时。常常会看到一些耐人寻味的雕塑作品。这些雕塑与步行街相映成趣,既重现了历史的陈迹,也使“新街”增添了古韵。
3、介绍重庆、苏州、沈阳等一些地域跨度大、有特色的历史名城,了解它们的城市背景。了解一下城市的历史,发挥你的想象力,为步行街设计和制作一个有创意的小泥塑。
4、组织学生讨论这些作品与周围的城市环境是如何统一在一起的`。充分了解作品所表现的艺术特点和城市特点。
本课提供厂具有代表性的王府井步行街雕塑和景德镇市街头雕塑。这些作品都反映了各个城市的地方特色及民俗民风,与繁华的大都市相互融合,别具一格。
5、学生在教师的统一安排下(准备泥土)进行泥塑的设计制作和步行街模型的合作。
第二课时
1、通过欣赏,可引导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并进一步学习泥塑的方法和动手制作设计步行街模型。
2、通过有分工有合作的方法,使同学们既能对泥塑的制作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又能把有创意的小泥塑作品融入到大家合作的步行街模型中去,从而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应用能力。
在制作过程中,要让学生多尝试捏、搓、团、卷、贴等泥塑技法。把想表现的步行街模型中的小雕塑充分地表现出来。最后可安排全班同学在自己设计的步行街上展示自己的小泥塑。进行评价的同时,教师要对本课内容进行完整的小结,对学生的作品要多鼓励和肯定,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积极地去关注域市的美,提高审美意识。
3、教师不要过多地要求泥塑和步行街模型造型的准确性、真实性,而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创造、大胆构思。并要发挥团队合作精神,让步行街模型与有特点的小泥塑相映成趣,组成一个有创意的设计作品。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享受美,并培养热爱自己家乡的情怀。
4、评价
1)学生是否初步掌握泥塑的基本制作方法,对小泥塑进行评定。
2)学生在构思与创作过程中,能否表现出积极的创作热情和团队合作精神。
3)学生在设计过程与评价过程中能否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4)哪位同学的小泥塑与大家合作的步行街模型结合得最好?
1.让学生了解祖国河山的壮美,激发起他们对古诗文的浓郁兴趣,培养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本课通过学习诗配画,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审美水平。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情境、引入境
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导入,欣赏山水范画、观赏风光美景短片等,增加学生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美术创作的兴趣。
二、知诗人、明诗意
了解白居易、李白,同时也了解《望庐山瀑布》《忆江南》中诗句的意思。
三、悟诗情、想画面
在介绍有代表性的风景时,要注意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能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一、创作、交流、展示。
你知道我国的名山大川有哪些?把你印象最深的给大家介绍一下。
二、利用网络美术教学,开拓学生视野,既为创作诗配画打下基础,又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品质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学过程中可以进行配乐朗诵,再次让学生去感受诗美、景美、情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课堂作业:
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进行想象创作,要求能体现—定的个性思维,教师进行—定的技法指导。
读一首古诗,体会一下这首诗的意境,然后发挥自己的想象,为这首诗配一幅画。
四、拓展
可以把作业画成美术小品,制作成风光明信片、扇面、书签等多种样式当哎礼物送给同学、朋友。
五、评价
1.观察学生能否正确理解诗歌寓意,并通过画笔表现出来。
2.建议学生之间互相交换欣赏美术作品,分享感受、交流意见。
3.对优秀作品进行重点讲评,分析小作者创作思路、技法运用的独特之处。
1.以纸为主,配合其他适宜的媒材,设计制作校园的平面图或模型。
2.培养学生的整体规划能力、动手能力、设计意识和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个人独创能力。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欣赏评析
让学生从身边最熟的环境开始,对校园进行一个较全面的了解与分析。
二、启发创意
三、设计制作
鼓励学生对本校将来的建设提出自己的构想,如校园新的组成部件、建筑风格、校园规划、绿化建设等,教学过程中要创设民主氛围,师生平等交流,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到新校园的构想与设计中去。
教师要给学生讲解基本的纸雕技法。
请你设计一张理想中的校园小小规划图并附上一张创意说明。
一、互相交流
全班可分为若干小组,一起讨论未来学校的景象,综合大家意见,在此基础上尝试多种方法进行理想中校园的模型或草图设计。
难度大的模型制作,建议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创作时,除了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还要教会学生一定的规划原理,分析学校基本应由哪些部件组成。开注意色彩的协调与搭配。特别提醒校园的新构想不要脱离学校实际,以做到比现实生活中更合理、更美观的设计为最佳。
二、修整完成。
三、评价
学生是否能用自己的方式设计出自己理想中的“校园”。
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校园新构想”设计大赛,可以参照教材中“我的作品”评价表,用不同星级或分数,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全面评价。也可以采用个人或团体的方式进行互评。
1.通过动手设计自己的房间,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和设计意识,提高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和个性意识。
2.合理运用多种材料,正确使用工具,设计并制作“我们的小天地”模型。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语
二、欣赏评析
欣赏最新的家居博览会片断、电脑家居设计作品、名画(如凡·高的《卧室》)、家居设汁实例照片、优秀的学生作业等,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对其予以评价和提出改进建议。
三、创意设计
通过谈话交流,引导学生进行联想,设计自己的小空间。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设想,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加工,要求独立或合作完成。在学生合作前,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自愿或根据学生爱好与特长,分好组,指导学生先设计草图,达成共识,再进行分工。观察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对于硬质材料和较复杂的工具是否能正确使用,教师可根据情况进行使用说明或示范操作。要求学生根据材料的外观、质感进行联想并合理加工,使其符合表现要求,产生逼真的效果。
一、技法指导
鼓励和引导学生巧妙地设计房间,将家具设计成易移动、易组合的样式,方便随时重新调整空间。
小天地中还可以含有一个小小的庭院,花坛与花架是木制庭院中最佳的造型,它们可以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花架成为花草们成长的依托,它们随心所欲地爬满“枝头”,而花坛则让那些成长的花草有个舒适的“归宿”。
教师引导学生,善于利用制作材料原有的质地、色彩和造型,在它们已有的基础上进行再加工,尽量达到外形和质感都逼真的效果。但这两种材料的加工难度比较大,教师除了做示范操作外,还可以建议学生采用易折、易削的软木块和木条以及已成形或易裁剪、易卷曲的硬度低的金属。“小天地”的设计和布局重在要体现出合理性、安全性和实用性。
二、学生制作
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设计我门的小天地草图,并选用你认为合适的材料,分工合作制作一个有趣的“小房间”.
三、交流反馈。
四、评价
1.观察学生在美术活动过程中是否积极主动、独立思考、自主规划、敢于创新、富有个性。
2.是否能合理运用制作材料,安全、正确地使用工具,并设计出在色彩和造型上有创意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