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材料是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记录了某个人或某个团体在一定范围内的所做所为和所取得的成绩、经验的一种材料。通过事迹材料,我们可以了解一个人或团体在特定时期内的值得称赞的行为和积极的影响力,在他们的故事中寻找灵感和榜样。接下来是一些感人的事迹材料,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和分享这些温暖的故事。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爱国事迹材料(实用14篇)篇一
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宝贝回家,路有多长?茫茫暗夜,你们用父母之爱,把灯火点亮。三千个日夜奔忙,一千个家庭团聚。你们连缀起星星点点的爱,织起一张网。网住希望,网住善良。
1992年,儿子的一次意外走失,让张宝艳、秦艳友夫妇体会到了走失孩子后的焦急,此后他们开始关注寻亲信息,并尝试为丢失孩子的父母提供帮助。2007年,夫妇二人建起“宝贝回家寻子网”,帮助家长们寻找孩子。为了运营好网站,张宝艳辞去工作成了一名全职志愿者。2009年,张宝艳提出的“关于建立打击拐卖儿童dna数据库的建议”得到公安部采纳,dna数据库为侦破案件、帮被拐儿童准确找到亲人,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成立8年来,“宝贝回家寻子网”不断壮大,志愿者发展到15万多人,遍布全国各地,成为照亮宝贝回家路的.一支中坚力量。目前,“宝贝回家”寻子网是唯一与公安部打拐办合作的全国性寻子网站,截至2015年11月,“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帮助超过1200个被拐及走失的孩子寻找到亲人。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爱国事迹材料(实用14篇)篇二
这些车水马龙、人声嘈杂、对于普通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但对于江梦南来说,所有的声音都是陌生甚至可怕的。因为在三年前装上人工耳蜗之前,她什么也听不见。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从小几乎完全丧失听力的她,在父母的帮助下,通过读唇语学会了“听”和“说”,不仅没有失学,而且一路考出了偏远的瑶族乡镇,直到考上了清华的博士。
江梦南:我从来没有因为自己听不见,就把自己看成了一个弱者。我相信自己不会比别人差,我也相信事情可以做得很好。
时间回到29年前,在小梦南半岁时,因为肺炎误用药物,她的左耳损失了大于105分贝,相当于直升机起飞时声响的听力,而右耳的听力则完全丧失,临床上被诊断为极重度的神经性耳聋。
父母会抱着她坐在镜子前,让她观察别人和自己说话的口型,进行发音模仿,并一遍遍地纠错。
江梦南:一个字,念一万遍我能够学会,父母都已经很开心了。可能有一些口型非常像的音,花、瓜,就要把我的手,放在他们的嘴巴附近感受这些气流。花,有气流,瓜,没有。需要很多遍的反馈,才可以慢慢练成这样一个肌肉记忆。
常人很难想象,在无声的世界里,小梦南是如何通过海量的重复与练习,学会读唇语的。梦南没有上过一天特殊教育学校,因为她父母坚持要让女儿去公立小学读书,但没有一个正常小学肯接收她,以至于到了上学年龄,无学可上的梦南又多上了一年学前班。
江梦南:有一个场景我印象非常非常深刻,我的学前班跟我的小学,他们中间有一段台阶,小学在台阶上面,我的学前班在台阶下面。我站在台阶上,看到其他同龄人都去顺着台阶往上爬去读小学,我自己顺着台阶往下走,我当时在台阶上就哭了。
江梦南:父母安慰我,告诉我,听不见是既定的事实,与其怨天尤人,还不如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克服这点。
于是,在学校里,梦南靠着坐在教室前排,读老师口型“听课”,并凭借惊人的努力和记忆力,发奋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甚至,为了补上学前班多读的那一年,她在四年级暑假自学了五年级所有的课程。
就这样,好强的梦南一路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吉林大学的本科、硕士,并于2018年,考上了清华大学生命与科学学院的博士,主攻肿瘤免疫和机器学习。为了测试自己还有哪些潜力可挖掘,三年前装上了人工耳蜗。终于,她人生第一次,真切地听到了这个世界。
江梦南:冷不丁的哪一天会听到我以前从来没过的声音。我开始听见了鸟叫,听见了青蛙在叫,或者听到了一些很美好的声音。
但是,新的困难接踵而至。为了建立耳蜗里听到的声音跟文字之间的联系,梦南还需要不断持续进行听力训练。而且,清华的学业压力大,每天面临大量专业的讨论,梦南的人生,仿佛每一步,都是“困难模式”,等待她去克服。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爱国事迹材料(实用14篇)篇三
何为梦想?敢梦敢想是目标实现的奠基石。因为有梦想,所以有激情;因为有激情,所以有动力;因为有动力,所以有坚持;因为有坚持,所以有成功。
汤洪波用11年的奋斗实现了“飞天梦”,他把自己为数不多的11年投入在他热爱的事业中,这既是挑战也是坚守。
他用11年的时间去赌,赌一个可能没有结果的未来;他在自己热爱的事业中默默坚守了好多年。
也许在他看来,这既是无法推脱的责任,也是义不容辞的使命。
汤洪波也是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收入全靠家里的那10多亩地。孝心爆棚的他不忍心看自己的父母在田地里干活,所以他从小就下田地干活。不仅如此,他还帮家里人做家务活。初中正是青少年、攀比、享乐、叛逆的时期,而他并没有,他早晨起早为了烧火做饭。父亲也经常告诉他做事要勤快。
“不插完这丘田不准回家吃饭,不割满一担鱼草不准休息”,这不只是父亲的言行教导,也是自己得以深刻领悟的`源泉。吃过生活的苦,所以在自己热爱的事业中不管多累都不叫苦。这份“称不上”苦的事业源自于他的追求,源自于他的教养,源自于他的韧性。
汤洪波高三毕业毅然决然的选择了“招飞考试”这条路。1995年成功入选飞行员的他,有着孩子般的天真与稚嫩,或许这就是青春的模样。年仅19岁的他开始了飞天之路,在这条“重重艰难困苦”的路上他对自己的选择从未动摇过。在八年艰苦训练之后,终于不负众望,圆自己所梦,成为飞行大队的领班人。成为飞行员是汤洪波的“小梦”,当“小梦”扎根的那一刻,他开始了自己的“大梦”之旅,从飞行员到航天员的转化需要一个更加艰辛的过程。
一切从零开始,严苛的训练、艰辛的条件、无数个累到瘫倒的日日夜夜,这是汤洪波的选择。数不尽的艰难困苦在他身上上演,他没有一丝抱怨,他只知道坚持下去会离他的梦想越来越近。
终于,在20xx年他入围我国第二批预备航天员,这就是。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
“不怕吃苦,能吃苦,能坚持吃苦”是对他最好的诠释,
从20xx到20xx,11年的时间他经历了常人难体会的辛苦。野外训练,剥脱睡眠训练等等,更艰难的是在不确定未来之路会如何的同时,他还必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是努力,而是必须。就怕因为一个行为得不到位就断送了自己的航天之路,他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心。
在等待这条坐立不安的路上,他一直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未知的一切。对他而言,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是他的热爱,因为是他的选择;因为这是社会的命脉;因为这是国家的希望。他时刻提醒自己不忘初心,在他飞行过程中用过的头盔自始至终都陈列在他办公室最显眼的地方。
“要向上生长,先要向下扎根”,这是汤洪波的信念,
鼓励着新一代青年也要在自己的选择中坚持不懈,在自己生命里熠熠生辉。坚持不只是一个话题,更是一种行动,汤洪波的成功,源自于他的坚持和努力,这就是他最重要的因素。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爱国事迹材料(实用14篇)篇四
虽然在她1岁时就配备了助听器,但听障问题并未得到解决,“上课”对江梦南而言十分吃力,硬生生地听了几年课后,她练出了读唇本领。从此,江梦南开始了用观察唇语去“听”别人说话。凭借着惊人的毅力,她考出了瑶族乡镇,直到考上了清华的博士。
在2018年,江梦南的困扰得到了缓解。研究生入学前,她在右耳植入了人工耳蜗,告别了26年的无声世界。然而,人工耳蜗只是解决了“听到”,但由于听觉中枢空窗期太长,需要坚持听觉言语康复训练来解决“听懂”的问题。
2021年试用集成腾讯天籁音频ai技术和腾讯会议远程康复功能的“美讯听宝”后,江梦南的听力康复变得更简单高效,听力康复效果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江梦南从未停止探寻“优化交流”的方式,她尝试在“美讯听宝”app上,通过腾讯会议接受远程的听觉康复训练。这是腾讯天籁行动推出的首个集成“听力测试+ai辅听+远程听力康复服务”的平台,可提升单音节识别率66%。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爱国事迹材料(实用14篇)篇五
她是一名听障人士,凭借读唇语考上清华大学博士,她叫江梦南,刚刚当选为“2021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之一。
对她的颁奖词是这样写着,“从无声里突围,你心中有嘹亮的号角。新时代里,你有更坚定的方向。先飞的鸟,一定想飞得更远。迟开的你,也鲜花般怒放。”
时间回到29年前,在江梦南仅有半岁时,因为肺炎误用药物,导致她的左耳损失了大于105分贝,而右耳的听力则完全丧失,临床上被诊断为极重度的神经性耳聋。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爱国事迹材料(实用14篇)篇六
江梦南,1992年出生于湖南省州市宜章县一个教师家庭。
她的到来,为家庭增添了不少欢乐,父母还为她取名“梦南”,寓意“岁月静好,梦里江南”。
非常有诗意的名字。
只不过,这一切美好在小梦南三个月大的一天夜里戛然而止。
由于梦南半夜发高烧,夫妻俩彻底慌了,在物理降温无效的情况下,只能将孩子送往医院。
最后,烧虽然退了,但是,由于用了耳毒性药物直接导致梦南神经性耳聋。
经过医生诊断,梦南“无听力,135分贝未引出反引波”,这属于极重度神经性耳聋。
对于这个结果,医生都无能为力,相当于戴助听器都没用。
“肯定是机器坏了……”。
夫妻俩根本不敢相信这个结果,更无法接受这个检查结果。
但是,再次检查还是同样的结果,让他们不得不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
“3岁怎么办?6岁怎么办……”。
当别的孩子都开始上学时,梦南该怎么办?夫妻俩开始为孩子的未来发起了愁。
不行,绝对不能放弃孩子。
于是,夫妻俩开始了对孩子的语言训练,整个过程异常艰辛。
一个字,可能要读1万次、10万次……。
就这样,孩子慢慢能够发音,虽然不是那么清晰。
但是,这对夫妻俩来说,却是天大的鼓励。
梦南通过训练又学会了唇语,再大一点,夫妻俩就让孩子对着新闻联播练习。
一坚持就是六年!
在父母的努力训练下,江梦南跟其他健康孩子一样上了普通公办学校,并没有按医生说得去上聋哑学校。
只是她上课时只能坐在前排,靠看着老师的嘴唇来听课。
上课一丝不苟去听课,下课认真完成作业,她的自学能力也越来越强。
江梦南房间的墙上贴满了奖状。
像什么“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作文比赛一等奖”……,拿到手软。
乃至于在四年级的暑假,江梦南提前自学了五年级的课程,开学以后直接跳级到了六年级。
这让她在同学面前骄傲了一把。
同时,她也默默为自己立下了flag,将来不光要上最好的高中,还要考最好的大学。
2004年8月,江梦南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被郴州市第六中学录取。
从初中开始,梦南就开启了寄宿制生活,这对于听力受损的她来说,并不容易,花了很长的时间才适应。
因为,面对不熟悉的人,由于不同的人说话时的口型不一样,她也需要适应。
当然,这种适应需要的时间是极短的,可能只需要半个小时就够了。
适应了寄宿制生活的江梦南,学习起来也变得更加如鱼得水。
2010年,江梦南迎来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次大考——高考。
最终的高考成绩是573分,虽然已经超过了一本线,但是,江梦南并不满意,她选择了复读。
第二次参加高考,她考出了615分的优异成绩,成功被吉林大学药学院录取。
在吉林大学,她同时也完成了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
毕业后,她又成功考上了清华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由于她励志的故事,被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并且还获得了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
我想,这不光是对她努力的肯定,也是为了通过她的励志故事,告诉更多身体有缺陷的人们,“不要放弃,只要坚持不懈去努力,你依旧能够重塑自己的人生”。
当然,这份殊荣也属于江梦南的父母。
之所以有了他们的坚持不懈,有了他们的拼尽全力,有了他们的不抛弃,不放弃,才铸就了江梦南不平凡的人生。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爱国事迹材料(实用14篇)篇七
2月3日,农历初七,立春万物生。
广袤的中原大地上,麦田无边地绿着,一如“平民英雄”王锋的精神之光,在中原大地蔓延与传承,焕发着新的生命力。
英雄王锋,走了!在20xx年南阳的那场大火中,王锋舍己救人,义无反顾地三次冲入火海。在他的救助下,20多名邻居无一伤亡,而王锋全身有98%的面积烧伤。四方捐助,仍没留住英雄。20xx年10月1日,王锋因多脏器衰竭,不幸在北京离世。
英雄王锋,还在!立春时节,大河报记者回访英雄身后事。他的“善良基因”在儿女身上得以传承,他的“侠肝义胆”在四乡八邻得以弘扬,他的“舍己为人”已从中原腹地感动整个中国。
昨日上午,记者从南阳市委宣传部获悉,三入火海救人的方城籍青年王锋,荣膺20xx“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颁奖晚会将于今晚8时在央视一套首播,2月9日央视新闻频道9时30分重播。
[回忆]
即便再回那天她还是“拦不住丈夫救人”
潘品清楚地记得,她的丈夫王锋,已经离世120多天了。
为方便女儿上学,潘品在南阳新租了房。这里距丈夫“火海救人”的地方不远,但潘品几乎再也没有回去过,那是一段不愿启封的回忆。
去年5月18日凌晨,卧龙区西华村一栋民宅突发大火,楼上住了25口人。
租住在一楼的王锋最先发现火情,卧室正对着的一楼大厅内浓烟滚滚,停放的10多辆电动车熊熊燃烧。
“失火了,救人啦!”呼救的同时,王锋抱起10岁多的女儿,冲到了楼外。
第一次冲进火海,王锋先到一楼北间的卧室,护送出妻儿。
第二次冲进火海,王锋救出一楼东间的一名托教老师和两名学生。
火更大了,烟更浓了。
可是王锋没有犹豫,他迎着烈焰和浓烟,第三次冲入火海。这次,他跑上二楼、三楼,使劲儿地敲打邻居房门:着火了,着火了!
几分钟后,再次冲出火海的王锋被烧成了“炭人”,他赤脚跑到近百米外的张衡路口倒下,留下一串带血的脚印。
全楼的邻居无一伤亡,而王锋全身有98%的面积烧伤。20xx年10月1日,王锋因多脏器衰竭,不幸在北京离世。
在丈夫离世后的日子里,潘品曾假设了无数次,“如果那天我拦住他,现在我们是不是还有一个完整的家?”说完,潘品又自言自语:没用的,我知道我拦不住他,看着大火不救人,就不是他了。
[梦想]
孩子们长大了想成为“爸爸那样的人”
王锋9岁的儿子王玉金,梦想是长大了要成为“爸爸那样的人”。
怎么才能成为“爸爸那样的人”?王玉金低着头,沉默。片刻,他抬起头回答:帮别人修电视机、修电脑、修电动车——这些都是王锋曾经常做的。
“不管多累,不管在干啥,只要别人开口求助,王锋总是搁下手中的活就去帮忙。”潘品说,她总能在儿子身上找到王锋的影子,善良又细腻。
采访中,儿子依偎在潘品旁边。当谈起丈夫时,一向坚毅的潘品忍不住落泪,王玉金赶忙伸出小手,轻轻地给她擦了又擦。
儿子帮自己擦泪的小动作,让潘品心疼又感动,“俩孩子长大了,更懂事了”。
“昨天晚上,我还帮妈妈用盐水热敷腿。”年前,潘品意外遭遇车祸受伤,每晚要用盐水热敷两三个小时。王婷说,能帮忙照顾妈妈,她很开心。
“女儿有三个梦想,第一个是成为一名教师,第二个是成为一名外交官,第三个是成为一个科学家。”
在“感动中国”候选人物投票时,王婷认真看了每一位候选人的事迹。她多了一位偶像: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潘建伟。她央求妈妈到北京录节目时,一定要和偶像合影。
1月15日,潘品到北京录制《感动中国》时,见到了潘建伟,顺利帮女儿完成了心愿。得知王婷对科研感兴趣,潘建伟的助手专门电话联系上潘品,“他要了我们的地址,说潘教授想给孩子们寄些科普读物”。
两个孩子的变化和成长,是潘品最大的欣慰。把两个孩子抚养成才,也是潘品最大的希望。
今年过年,女儿王婷给王锋写了信:“爸爸,我们过年了,我会照顾好妈妈、弟弟和奶奶,好好学习,不惹妈妈生气。”弟弟紧跟着写道:“爸爸我想你了,我会好好学的,我会保护一家人的……爸爸我爱你。”
[期许]
新租了房子她的微信名字改成“希望”
潘品娘仨在南阳新租住的屋子,收拾得温馨、洁净。女儿王婷在屋里养了十多盆花草,阳台上的一盆水仙长了半米高,一串串米白色的花,吐着芬芳。
客厅里放着两张小书桌,将近两米高的四层书架,塞满了孩子们的书。客厅电视机旁,最显眼的位置贴着两张“奖状”。
一张是属于女儿王婷的“学习标兵”奖状,在上学期的期末考试中,王婷拿了全班第一。一张表彰潘品是“优秀家长”。
新的一年,潘品把微信昵称改为:希望。
名字孕育着两层含义,一层是希望自己可以更加坚强、振奋,担起家里的责任。另一层含义是,希望能把两个孩子培养成才,为社会做贡献。
关于未来,潘品也有了新的打算,她想继续当老师。这不仅是潘品的梦想,也是她选择回报社会的一种方式。“社会上那么多好心人帮助我,我不知道该怎么回报。”潘品觉得,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把爱传递给孩子,这也算是一种感恩。
出租屋的鱼缸里,4条红色的小金鱼结伴相游,自由自在。“这4条小金鱼代表着王锋、我、儿子、女儿,我们一家四口人永远不分离。”潘品说。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爱国事迹材料(实用14篇)篇八
都安县自然条件恶劣,莫振高挑起了改变贫困孩子命运的重担。都安高中贫困生占学生总数的40%以上,而都安县人均年收入才1600多元,贫困户人均收入不足800元。“帮一个贫困生,就是帮一个家庭!”莫振高感同身受。
莫振高走遍了每个村屯,走进每一个贫困生家里。学校每年拿出一部分经费来帮助贫困学生。莫振高还常组织全校师生给贫困生捐款捐物,发动学校领导、团委干部和班主任向各届校友寻求资助。
家住古山乡徳雅村的黄春茜考上了重庆大学,但家里所有能卖的东西也凑不足300元,她只能无奈地放弃上大学。莫振高知道后,第一时间赶到黄春茜家了解情况,并拿出1000多元塞到她手里。大学期间,为了让黄春茜安心完成学业,莫振高每月定期给她寄去生活费。
其实,慷慨的莫振高并不富有,他唯一的经济来源是当时每个月50元的工资。
爱是一种心贴着心的情感,莫振高对贫困生的爱,就是这样一种心贴着心的情感。他感受着他们的痛苦,体会着他们的快乐。他说:“有困难,就找我莫振高。”
都安高中每年招收的1000余名新生中,有近三成是贫困生,很多学生报到时的行李只有一床破被子。一些家境贫寒的孩子因为没勇气报到,就在校门口徘徊。这时,莫振高就把“校长办公室”搬到校门口,招呼为学费发愁的贫困生“先入学,其他费用慢慢想办法”。每逢开学必“摆摊”,专做贫困生的“生意”,这一幕,在都安县家喻户晓。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爱国事迹材料(实用14篇)篇九
生前,他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近300名贫困生,让他们顺利考入大学。更发动社会力量,帮助近2万名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在他的感召下,一代代瑶乡山里娃走出大山、勤奋求学,用知识改变了自己和家人的命运。他,是大瑶山中筑梦人。
身后,数千学生不远千里从各地赶回,送他最后一程,以至县城花圈脱销。去世当晚,4600多名在校学生自发熄灯默哀致敬。校友群、朋友圈、网络论坛,怀念、追忆如潮……他,是瑶乡学子的“校长爸爸”。
“有困难,就找我”
他把学生当亲生子女来养,学生把他当爸爸来爱。
“莫校长没了?怎么可能?!”
3月9日下午,都安高中高三355班的韦彬彬同学,听到同学说起“莫校长的事”,不敢,也不愿相信这是真的。
噩耗,终于还是来了。老师满脸泪水地告诉班上同学,莫校长因突发性心源性疾病,永远地离开了。
伤悲,从都高蔓延开来。
惊悉校长辞世,校友韦景煜立马请假7天,心急火燎地赶往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回都安了;连春节都“舍不得”回老家的广州校友杨晓乾,回都安了;在南宁工作的校友韦春燕,回都安了……“再忙,也要送校长最后一程。”
在韦彬彬眼里,莫振高是校长,更是慈父。“早上6点20分,下午2点20分,傍晚6点40分,莫校长都会站在教学楼前那棵龙眼树下,看着我们进教室。”
如果天气好,早上莫振高就会广播:“今天太阳大,同学们可以晒晒被子。”中午,他的声音再次响起:“请同学们将被子翻一翻。”下午,广播声又响:“同学们记得收被子了,拍一拍、抖一抖……”
即便躺在病床上,莫振高最挂念的还是那些学生娃。校后勤处主任黄道锋回忆:就在莫校长辞世的前几天,他还打电话反复叮嘱自己两件事。一是尽管物价涨了,食堂能不提价就不提价;二是元宵节晚餐要像往年一样,免费给学生加餐,一个鸡腿一个鸡蛋;宵夜要提供汤圆,每个学生10个。
校资助办主任韦喜凤回忆:每年开学,总有一些家庭困难的孩子没勇气报到,只在校门口犹豫徘徊。这时,莫校长就会出现在校门口,拿着喇叭喊:“有困难,就找我莫振高!”
在都高执教30多年,莫振高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了近300名贫困生。为了帮助更多贫困孩子,莫振高学会了“化缘”,游说企业、单位、个体老板捐资助学。近10年来,他和学校的资助办团队,募得善款数千万元,资助1.8万多名贫困生圆了大学梦。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爱国事迹材料(实用14篇)篇十
莫振高生前是都安高中校长,他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用自己的微薄工资以及向社会各界募捐3000多万元善款,资助近两万名贫困生圆了上学梦,被学生们亲切称为“校长爸爸”。3月9日,59岁的莫振高因病离世,整个县城花圈被抢购一空,数万人自发前来祭奠和网上无数的追思。3月11日,南国早报刊发了题为《“莫爸爸”一路走好!》的独家报道,在广西乃至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广西日报以及南国早报从3月18日开始,连续一周在重要版面推出莫振高事迹系列报道,引发广西各界学习莫振高事迹的热潮。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媒体也纷纷赶往都安,对莫振高校长的事迹进行报道,引起全国关注。
“感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从开始举办的大型评选活动,每年都会评选出10位人物,被称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此前,由央视发起对2022位候选人的网络投票,莫振高的票数一路看涨,网络呼声很高。1月19日12时截止投票时,他获得2305574票,票数位列前茅。
在都安瑶族自治县,有一位校长,为扶助贫困学子上学,不惜四处奔走,筹措资金,人送绰号“化缘校长”。10多年来,他带领学校教师先后筹到3000余万元善款,圆了1.8万余名贫困生的大学梦。
心中有爱,甘当瑶山教育的守望人。
高大的身材,脸上带着善意的微笑,爱用排比句,洪亮的声音说起话来抑扬顿挫,黑色上衣、黑色裤子、黑色皮鞋的穿着显得朴素、低调。谈到为贫困学生筹集助学金,莫振高说,其最重要的意义,不在于给孩子们多少钱,而是给他们一种精神力量和精神支柱,让他们在爱的关怀里敢于面对现实,不怕困难,努力拼搏。
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对学生的爱,莫振高在都安高中一待就是35年。由于教学成绩突出,莫振高多次被推荐到行政部门任职,被外地学校高薪聘请,但他都不为所动。除了四处奔走为贫困学生筹集善款,他还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了近300名贫困生顺利进入大学。最典型的一次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因不忍看着考上重庆大学的黄春茜失去升学机会,莫振高把自己准备结婚用的1000多元钱给黄春茜作了路费和短期生活费,而莫振高当时的月薪不过50多元钱。
“没人能像他那样,勤勤恳恳,数十年如一日地工作。”都安高中办公室工作人员蓝柳琴告诉记者,莫校长每天都会比学生先到学校,周末也一样上班。冬天天气冷,学生喜欢睡懒觉,他就亲自到学生宿舍把学生叫醒。
除了担任校长一职,莫振高还长期给学生上语文课。多年来,他所带的班级中先后有500多人考上北大、清华、香港大学、印尼总统大学等全国重点大学和海外名校。他所指导的学生中,有380多人在全国竞赛中荣获国家级一、二、三等奖。
十年“化缘”只为那一双双渴盼的眼睛。
莫振高说,一些贫困家庭的孩子,自尊心强、内心脆弱而敏感,遇到困难时不善于向他人求助,而是选择自己默默承受。曾有一名学生,在高考前夕把10元报名费借给同学,因同学没有按时还钱而放弃了高考。还有一位学生,因交不起20元会考费而出走,学校领导、班主任、科任老师到处去找,最后在南宁的一辆公交车上把他找到。更有一些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因筹不到上大学的路费和学费,竟连来领通知书的勇气都没有。担心这些孩子因为贫穷而永远走不出困境,莫振高决心靠自己的力量,为他们筹集助学金。
“我们学校学生的贫困面大,贫困学生很多,光靠政府和学校不能完全解决。没办法,我只有发动全校所有的班主任、行政领导出动,争取外援。”莫振高说,为筹集善款,他们最初是在金城江、南宁这些附近的城市,后来去过江苏、浙江,甚至到过深圳、香港、澳门。
都安高中资助办负责人韦喜凤回忆说,出去筹款,都是吃闭门羹的多。有的企业直接叫门卫打发他们;有的则让他们在校门外等,门卫进去半天才出来说他们的领导不在,有时还会遭到一些人的奚落和误解。不管是出去筹款,还是平时出差,但凡遇到校友请吃饭,莫校长的口头禅总是“能不能把饭钱折成现金,给我的学生?”
莫振高的“化缘路”始于1995年。当时,在都安一家水泥厂工作的一位校友主动跟莫振高联系,说他们厂可以为贫困学生提供助学金。然而,当莫振高带了几个学生的档案去到那家水泥厂时,却被告知企业目前很困难,没办法拿出钱来,只是对校长的做法表示理解。
第二次,莫振高去到南宁,约了一家企业的项目负责人到学校来,希望他们能扶助3-5个孩子,也没有成功。
莫振高说,尽管屡次遭到拒绝,但他从不放弃希望。在十余年的'“化缘路”上,他得到的不仅仅是3000余万元的善款,更有许多内心深处的感动。他向记者述说了一次至今想起,仍让他感动不已的经历。
那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莫振高带着他的“筹款团队”到南宁一家化学公司筹集善款。莫振高作完贫困学生的情况汇报后,公司老总没有当即表态,而是提出要亲自到学校看看学生。之后,公司老总兑现了诺言,带着家人和副总一行十几人,开着一辆面包车来到都安,在莫校长的带领下去看望家住东庙乡的一位姓唐的孤儿。
当时是数九寒天,车子刚开到村口,他们就远远看见3个孩子在一个用彩布条围成的木棚下生火,冻得瑟瑟发抖。这3个孩子在父亲因病去世、母亲在县城附近烧石灰时又被滚落的山石压死之后,便失去了依靠,只好相依为命。最大的女孩,就是他们专程要来看望的那名学生。老总下车看了3个孩子,问了问孩子的情况,没有再多说什么。回到学校后,他对莫校长说,他不但要资助这名姓唐的学生,这一家人他都包了。不管以后这3个孩子在哪里读书,他都会一直包到他们上完大学。
这件事让莫振高相信,社会上像这位公司老总的爱心人士一定还有很多,更坚定了他在“化缘路”上走下去的信心和决心。
就这样,莫振高用10余年来历尽艰辛、一点点“化”来的善款,建起了学校图书馆、科技楼、教学综合楼、3栋学生宿舍楼和5层高的学生饭堂,更把1.8万名贫困学生顺利地送入了大学。
年3月15日早晨,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县城。数千人自发前来,人们抹着眼泪,送别离世的都安瑶族自治县高中校长莫振高。
在30多年的教育生涯中,莫振高四处筹集善款,以帮助上万名山区贫困学生继续学业,被贫困孩子们唤作“校长爸爸”。3月9日,59岁的莫振高因病离世。整个县城花圈被抢购一空,校友们从北京、上海等地赶回;清华大学招生办等高校机构发函吊唁。
校长辞世:县城花圈断货,清华等吊唁。
都安瑶族自治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地处我国滇黔桂石漠化连片特困地区。尽管是一所县城高中,但都安高中在整个广西都颇有名气:连续20多年每年都有学生考上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等名校,近三分之一的学生达到重点本科分数线。
莫振高在都安高中工作37年,3月9日,他突然因病离世。
据学校的门卫韦荣回忆,一名昔日的学生从上海赶回,刚到学校门口,便哇哇大哭起来,踉跄走到校园桂花树旁,几经劝阻,才止住哭声。
19岁的韦玉华是高二学生,她哭着说,在课堂上得知校长离世,老师和学生们一起哭起来,那个每天第一个到校、刮风下雨都用学校广播提醒学生添衣的人永远离开了。3月9日晚,学生们自发组织,全校4600多名学生熄灯为莫振高默哀3分钟。
一些认识的和不认识莫振高的人都来吊唁。县城一家花圈店的老板说,他不认识莫校长,但订购花圈的人挤爆了小店,不少人甚至不得不到附近的马山县、河池市、南宁市购买花圈。
从北京、上海以及广西各地等赶回都安的人不在少数。1991年从都安高中毕业的129班中,70多名学生从各地赶了回来,一些男儿哭成泪人。清华大学招生办、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高等研究院等多家高校机构,专程发函吊唁。毕业于都安高中的一些海外校友,对莫振高同样充满感情,美国哈佛大学、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多名教授致信吊唁。
“化缘校长”资助近2万贫困生圆大学梦。
都安高中资助办主任韦喜凤说,都安高中至今仍有约40%的学生是贫困生,许多年前,学校贫困生更多。“即便学校已免学费,但书本费、住宿费,以及每月生活费,每年仍需约4000元,不少贫困家庭不堪重负。”韦喜凤说。
孩子们因贫辍学,让莫振高痛心不已。“每次有学生辍学回家,校长都亲自或让班主任去学生家中,把他们接回。”韦喜凤说,常挂在校长嘴边的一句话是,“不管怎样,先回来上学,我来想办法。”
60岁的蓝玉锋在灵堂抹泪。,儿子蓝程考上都安高中,但由于家中仅有3亩地的收入,蓝程一度几近辍学。在蓝玉锋一筹莫展时,是莫振高将蓝程带回了课堂,从此他家没再交一分钱。蓝玉锋说,儿子已博士毕业,走出大山,留在北京,按瑶山习俗,年长者不能参加年纪更小者的丧礼,但他顾不得这些,他只想来送送校长。
为让孩子们回到校园,莫振高向慈善机构、企业和社会爱心人士求助。他去找县城南门商城的老板,找广西南宁一投资公司的经理,他甚至前往广东中山寻求企业老板帮助。
据都安高中资助办统计,该校有约200名学生每月获得200元至400多元的资助。这些年来,莫振高先后筹集3000多万元善款,资助1.8万多名贫困生圆了大学梦。
病逝前5天,嘱咐学校给学生煮汤圆。
教师潘昱铮说,校长每天早晨5点多便到了学校,在校园每个角落巡视一番后,起床铃响,他到男生宿舍挨个催着学生起床;课间则站在教学楼前,促着学生珍惜光阴。“莫校长最爱用学校广播,逢着刮风下雨,他用广播通知大家添衣,免得感冒。”蒙鲜红说。
学校的点点滴滴,莫振高“都要管”:冬日太阳升起,莫振高一遍一遍重复催着大家晒宿舍棉被;学生们做操时被雨淋了,广播里会传出莫振高的声音:“食堂为大家准备了姜糖水,请淋了雨的同学去喝。”
韦喜凤说,担心学生营养跟不上,莫振高每周用争取的资助为学生们免费加餐;临近高考,他叮嘱食堂每天早上给学生发一个熟鸡蛋。遇着贫困生,莫振高还经常招呼孩子们到他家里“加餐”。
3月4日,元宵节前夕,躺在病床上的莫振高,专程打电话回学校,要求食堂为正在参加会考的高三学生免费煮汤圆。“校长说,这很重要,每名学生需至少能吃到10颗汤圆。”韦喜凤说。
5天后,莫振高永远离开了他关爱着的学生们。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爱国事迹材料(实用14篇)篇十一
《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今晚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颁奖盛典由白岩松和已经退休的敬一丹共同主持,下文为大家介绍,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具体内容吧!
2017年8月9日,吴锦泉收听广播时得知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将磨刀挣来的硬币凑上1000元钱送给红十字会捐给灾区。2017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吴锦泉得知此消息后,将两年来走街串巷替人磨刀挣下的1966.2元辛苦钱,通过红十字会捐给灾区。自2017年汶川地震之后,累计捐款37000多元钱。吴锦泉,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五星村一名普通村民,如今年过八旬,仅靠磨刀为生,生活并不富裕,老两口还住在三间破旧的瓦房里,但他关心社会,为村里修桥补路,去福利院看望孤儿,将自己的辛苦钱毫无保留地捐献出来。
1992年,儿子的一次意外走失,让张宝艳、秦艳友夫妇体会到了走失孩子后的焦急,此后他们开始关注寻亲信息,并尝试为丢失孩子的父母提供帮助。2017年,夫妇二人建起“宝贝回家寻子网”,帮助家长们寻找孩子。为了运营好网站,张宝艳辞去工作成了一名全职志愿者。2017年,张宝艳提出的“关于建立打击拐卖儿童dna数据库的建议”得到公安部采纳,dna数据库为侦破案件、帮被拐儿童准确找到亲人,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成立8年来,“宝贝回家寻子网”不断壮大,志愿者发展到15万多人,遍布全国各地,成为照亮宝贝回家路的一支中坚力量。目前,“宝贝回家”寻子网是唯一与公安部打拐办合作的全国性寻子网站,截至2017年11月,“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帮助超过1200个被拐及走失的孩子寻找到亲人。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女排决赛,中美巅峰对决,身高1米84的中国女排主攻手郎平击溃了美国女排的防线,帮助中国女排登上了冠军的宝座,赛后诞生了一个流行词——“铁榔头”。“铁榔头”郎平两次在中国女排最困难的时期,主动接下了中国女排主帅这个“星球上压力最大的职业”:第一次是1995年女排生死存亡之际,她毅然归国,担任女排主帅,累倒在工作当中;第二次是2017年中国女排伦敦奥运会被日本队淘汰,2017年同年龄队友陈招娣撒手人寰,这一系列的悲痛触动了郎平内心深处的女排情结,于是她冒着“一世英名可能毁于一旦”的风险再次走马上任,仅仅一年半时间,郎平就带领中国队于2017年时隔2017年重返世锦赛决赛舞台,最终夺得亚军,并于2017年重夺世界杯冠军。30年来,从担任主攻手时的“五连冠”到任教练率中国女排重返世界之巅,“铁榔头”似乎已经是奇迹的代名词。
2017年12月10日,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医学奖。这是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首次获得诺贝尔奖。1968年,中药研究所开始抗疟中药研究,39岁的屠呦呦担任该项目的组长。经过两年的研究对象筛选,并受到中国古代药典《肘后备急方》的启发,项目组将重点放在了对青蒿的研究上。1971年,在失败了190次之后,项目组终于通过低温提取、乙醚冷浸等方法,成功提取出青蒿素,并在接下来的反复试验中得出了青蒿素对疟疾抑制率达到100%的结果。在没有先进实验设备、科研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屠呦呦带领着团队攻坚克难,面对失败不退缩,终于胜利完成科研任务。青蒿素问世44年来,共使超过600万人逃离疟疾的魔掌。未来,屠呦呦希望通过研究,让青蒿素应用于更多地方,为更多人带来福音。
《敢问路在何方》《我爱祖国的蓝天》《唱脸谱》《团结就是力量》……这些被置于艺术殿堂宝座的艺术作品,都出自著名文学家、词作家、剧作家阎肃之手。1950年,20岁的阎肃来到西南青年文工团,并于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式成为一名文艺兵。自那时起,阎肃就常常跑基层,慰问广大官兵,把官兵们的生活点滴作为自己的创作素材,很多作品都是在连队的马扎上完成的。为了创作歌剧,阎肃来到重庆渣滓洞体验生活,反铐双手,戴上脚镣,并坐上老虎凳来真实感受当年共产党员英勇不屈的革命精神。2017年2月12日与世长辞,阎肃的夫人说,昏迷期间,阎肃只有听到自己写的歌时才有反应,甚至会流泪。在阎肃心中,他的作品里饱含着的对兵、对民的深情,正是他内心最真实的写照,即使昏迷,也依旧共鸣不绝。他永远是一个兵,一个人民的优秀子弟兵。
徐立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厂高级技师。自1987年入厂以来,一直为导弹固体燃料发动机的火药进行微整形。在火药上动刀,稍有不慎蹭出火花,就可能引起燃烧爆炸。目前,火药整形在全世界都是一个难题,无法完全用机器代替。下刀的力道,完全要靠工人自己判断,药面精度是否合格,直接决定导弹的精准射程。0.5毫米是固体发动机药面精度允许的最大误差,而经徐立平之手雕刻出的火药药面误差不超过0.2毫米,堪称完美。为了杜绝安全隐患,徐立平还自己设计发明了20多种药面整形刀具,有两种获得国家专利,一种还被单位命名为“立平刀”。由于长年一个姿势雕刻火药,以及火药中毒后遗症,徐立平的身体变得向一边倾斜,头发也掉了大半。28年来,他冒着巨大的危险雕刻火药,被人们誉为“大国工匠”。
莫振高,学生口中的“莫爸爸”“校长爸爸”,是广西都安高中的原校长。都安是全国贫困县,这个大山里的瑶乡,有着众多因贫困上不起学的孩子。于是,莫振高将“让瑶乡儿女走向世界”作为自己的。
座右铭。
任教三十多年来跑遍每一位贫困生的家将了解的情况一一记录在册并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了近300名学生圆了他们的大学梦。然而自己的工资毕竟只是杯水车薪。面对数量众多的贫困学生这位从未向别人伸手的“莫爸爸”走上了“化缘”之路。他利用休息时间来到全国各地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做演讲、做动员只为通过社会力量帮助更多的瑶乡儿女走出大山。就这样莫振高一共筹集了3000多万元善款让1.8万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因积劳成疾莫振高于2017年3月9日突发心脏病去世。“莫爸爸”的“化缘”之路改变了数以万计贫困孩子的命运现在他已桃李满天下九泉之下也可含笑。
2017年6月1日,“东方之星”号客轮在长江中游湖北监利水域翻沉。官东主动请缨加入海军工程大学抢险救援分队。6月2日抵达救援现场后,他第一个跳入水中,面对水流湍急、能见度极低的双重考验,官东首先在船舱内发现朱红美老人,他一边耐心安抚老人的情绪,一边帮她穿戴好装具,最终成功将其救出,这是第一位被成功救出的生还者。14时15分,官东再次下水,在机舱部位找到了船员陈书涵。面对体力严重透支,陷入绝望的陈书涵,官东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装备给了陈书涵,自己冒着生命危险仅靠轻潜装具支撑。撤退时,他身上的信号绳被缠住,危急之下,官东割断信号绳,与水面彻底失联。官东在黑漆漆的舱内摸索近20分钟,终于找到出舱口,怎料,一个暗流瞬间将他卷入深水区,而此时,装具里的氧气即将耗尽,官东果断丢掉所有装具,憋着一口气猛地往上游。由于上升速度过快,刚出水的官东双眼通红、鼻孔流血。面对大家的赞许,这个帅气的90后小伙儿,没有多言。因为在他看来,这是军人应有的担当。
买买提江·吾买尔是新疆伊犁地区布力开村村支部书记,维吾尔族。3岁时,吾买尔的父亲就过世了,第二年母亲也改嫁了。就这样,吾买尔是吃着村里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汉族等各族人家的百家饭长大的,也由此对乡亲们产生了化都化不开的浓浓感情。当上村支书之后,吾买尔把“不让一个人受穷,不让一个人掉队”作为自己的工作宗旨,全力带领村民奔小康。在布力开村,各族群众和谐相处,从没有红过脸,更没有出现过民族歧视。吾买尔说,只有民族团结经济才能发展。如今,布力开村已成为全国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截止到2017年底,布力开村1120户村民全都盖起了有网有电话的新房,铺上了总长42公里的柏油路,全村三分之一的人家买上了小汽车。在民族团结的大道上,布力开村实实在在享受到了团结带来的生产力。
郑州戏曲圈里有这样一位老艺术家:台上兢兢业业唱好戏,台下尽心尽力做善事,戏迷们夸他是德艺双馨的好人,他就是74岁的王宽。1998年退休后,王宽夫妇陆续收养了6名老家的孤儿。为了供养这些孩子吃饭穿衣、读书学艺,王宽决定放下自己国家一级演员的身段,去茶楼卖唱,这一唱就是7年。起初,他的“上台率”并不高,每晚冷板凳一坐就是五六个小时。但王宽依旧坚持每天骑着自行车,一家一家茶馆地跑,常常晚上六七点就去了茶馆,等到天亮才回家。后来为了能够让更多人点他的戏,王宽又学起了川剧变脸。如今,王宽夫妇苦心抚养的几个孩子都已长大成人,自食其力,而老两口却还在坚持资助老家的孩子。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办起一个孤儿艺校,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余热,让这些孩子学到一技之长。王宽老师用他的行动向大家传达爱的意义。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9.3”阅兵式上,赢得了最多的掌声和最高的敬意。他们是历史,也是现在。他们中既有抗日战争的亲历者,也有抗战老兵的后代,还有海外各行各业的佼佼者。当300余名抗战老兵组成的乘车方队经过天安门城楼时,苍苍白发,熠熠勋章,这群耄耋老人用微微颤抖的军礼表达着对祖国强盛的崇高敬意。70多年前,他们是走上抵御外辱、保家卫国之路的勇士,在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后,他们依旧对国家和民族怀抱拳拳之心。和抗战老兵群体一样,在抗日战争的烽火年代,海外华侨华人或是组织抗日救亡团体,或是捐款捐物支持抗战,或是直接回国参军,爱国侨胞们众志成城,筑起一条坚不可摧的血脉长城。积淀在他们身上的赤子情怀和文化血脉,将助推整个中华民族走向共圆“中国梦”的未来。在这里,我们向抗战老兵、爱国侨胞两个群体特别致敬,不仅是为了重温历史、缅怀先烈,更重要的是,传承他们为民族尽忠义的担当。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爱国事迹材料(实用14篇)篇十二
都安高中是广西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一所最好的中学,在广西非常有名,因为教学质量高,连续23年有学生考上清华、北大。老百姓都拼命地把孩子往这里送,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走出大山。
但是,都安县这个国家级贫困县,曾让前来考察的专家感言“心都不安”——这里,人称“石山王国”,九分石头一分土。因为贫穷,过去全县每年约有200名考上本科的考生被迫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
“穷”,提到都安县,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个字眼。上世纪80年代,都安高中也逃离不了这个“穷”字。当时,学校校舍基本上都是瓦房,只有1栋宿舍楼和3栋小教学楼。每逢下大雨,房子就漏水,这时莫振高都要冒雨,亲自架着梯子,上房去检修。
学校缺乏教具,莫振高自己动手绘制挂图。周末,他徒步10多公里的山路到老家,扛木板为学生修理桌椅。
那时,莫振高还是普通教师,是学校为数不多的中共党员之一,别人不去做的事情,他带头做。后来,他当校长了,下决心改变这一切。
学校没有钱,他一点一点地向社会筹资。学校新建的教学楼就是这样左一个5万元、右一个10万元“化缘”而得。
对新建的教学楼,他的要求很严,因为都安县是在地震带上。他知道,教学楼不结实,出了事,没法向家长交代。为此,他蹲在施工工地上,与工人们讨论楼要怎么建……就这样,一点一点地将5层的学生饭堂、图书馆、综合教学楼和3栋学生宿舍楼建了起来。
从此,瑶山的孩子知道了什么是互联网。
“只有不离开教学,才是一名人民教师。”当了校长,莫振高始终没有放下教鞭,仍然坚持上高三毕业班语文。他说:“我更喜欢被称为老师,而不是校长。”
每天早上6点准时来到学校,晚上11点半回家,这个“时间表”,莫振高一直坚持了35年。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爱国事迹材料(实用14篇)篇十三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今天,素有“中国桃之乡”美誉的“神舟”六号航天员聂海胜的家乡湖北省枣阳市一片欢腾,乡亲们无不为家乡骄子聂海胜驾驭“神舟”六号邀游天空而备感骄傲与自豪。
在聂海胜的家——湖北省枣阳市杨当镇街北头一幢由当地政府兴建的二层小楼门前,刚刚贴上“飞船腾空壮中华国威,海胜飞天为杨当增彩”的大红对联格外引人注目。聂家房前屋后彩灯高悬,彩旗飘飘,鲜花簇拥。
的聂海胜的母亲张金秀老人身边,一边和老人叙着家常,一边收看电视。现年74岁高龄的张金秀老人,去年10月因脑溢血突发,生病住院。得知聂海胜的母亲生病住院的消息,襄樊市、枣阳市各级领导都非常关心,经常前去探望慰问,并成立医疗救助小组,精心护理治疗。前天,是传统的九九重阳节,襄樊市市委书记田承忠还为聂海胜的家人送去了一万元的慰问金。枣阳市也为他家购置了家具,送去了电视等物品。
张金秀老人今天穿着聂海胜和妻子寄回的红色棉夹衫,面色红润,眼睛烁烁有神,虽然不能说话,但老人却不时地抬起手臂,指着墙上挂着的“全家福”照片,开心地笑着。聂海胜的弟弟聂新胜说:“母亲今天心情特别好,早上还多吃了半碗面糊。”
8时30分,聂海胜的亲朋、乡邻、同学和襄樊市、枣阳市的领导来到聂海胜的家中,在不同观看地点,与3000多名群众一起收听收看现场直播。
8时58分,聂海胜的弟弟聂新胜伏在老人的耳边,兴奋地说:“哥哥马上就要遨游太空了。”老人高兴地点了点头。
挥舞着手中的五星红旗,尽情地跳着笑着……。
襄樊市市委副书记靳永龙、襄樊市市委常委、军分区政委李长义宣读了襄樊市市委、市政府、襄樊军分区发来的贺电。当聂海胜的弟弟聂新胜代表全家从襄樊市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马黎手中接过“航天英雄之家”的牌匾时,激动地说:“真想告诉哥哥,家里一切都好,请他安心工作,我们等着他凯旋归来。”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爱国事迹材料(实用14篇)篇十四
今天晚上,我怀着激动地心情观看了《20_年感动中国》颁奖典礼,节目介绍了十大杰出人物的先进事迹,其中最使我感动的有两位人物。
第一位让我感动万分的是已年过九旬的胡佩兰奶奶。她是一位妇科保健医生,今年已经98岁高龄,患有严重的腰间盘突出,身上常年绑着钢板。即使是这种身体状况,她还是坚持每天上班,并亲自为病人做检查。当她的学生说:“您休息一会吧,让我来。”胡佩兰奶奶却毅然拒绝了,因为她的心里始终牵挂着病人呢!为患者减轻了经济负担,她为病人开的药很少超过一百元。胡佩兰生活节俭,舍不得在自己身上多花一分钱。但她经常大方地给病人垫付医药费。她还拿出微薄的坐诊收入和退休金,捐建了50多个“希望书屋”。感动中国栏目这样评价她,技不在高,而在德;术不在巧,而在仁。医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你是仁医,是济世良药。20_年1月22日凌晨5时30分,为病人操劳了一辈子的胡佩兰奶奶离开了这个世界,弥留之际她留下了最后一句话:“病人看完了,回家吧。”
胡佩兰奶奶的故事,让我潸然泪下,感慨万分,刘盛兰爷爷的故事却让我感到一个普通人的力量。他是一位普通村民,73岁的时候,为了让自己老了无力行动时,身边有一个照顾他的人,他开始了自己的助学行动,这是老人的初衷,但最终的捐助规模远远超出了他的想像。1998年,刘盛兰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救助报道,从那时起,73岁的他就将自己微薄的工资捐出去。而受捐助的学生,也逐渐从周边几个地市“扩张”到全国各地。最多的时候,他同时资助着50多名学生。他17年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吝啬”的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可捐资助学总计7万多元,资助了100多个学生。刘盛兰唯一珍藏的是一个深蓝色布袋,里面装满了汇款单和回信。这么多年过去了,老人也不记得汇出去多少钱、收了多少封信。2013年8月,因为肾病,刘盛兰住进了医院,但他仍然惦记着捐资助学,担心汇款中断和没到位会断了孩子们的希望。得知老人住院,很多受资助的孩子回来看望他,照顾他。感动中国栏目这样评价他:烛残年风,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他用自己的大爱给世人讲述着崇仁厚德!
他们的故事,感动着你我,我的内心仿佛受到了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与眼睛背后,我收获的不仅仅是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喻的那份震撼与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