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或学习过程中,我们常常会有一些收获和思考,心得体会就是将这些经验和感悟写成文字,以便反思和分享。以下是一些来自不同领域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不同的视角和思考方式。
吕祖解道德经心得体会(汇总13篇)篇一
载营魄,载马王堆版本是戴,加之于上曰戴,营魄就是魂魄。附形之灵为魄,附气之神为魂。性光返照泥丸是消魄全魂之功,魂魄这对儿阴阳,魄为阴用自性的光照住,光为乾,乾为阳。当魄返阳之后,守在无为无念的虚无境界,则是魂魄合一,合一则纯阳。身体内的元精已经凝结,真阳之气的生起已经完成,进一步的深化还要一心不离,心阳进入肾阴,纯阳神才是真火,水冷金寒,靠神火烹煎才会油然而生。真阳一动,元神立刻逮住,提回中田,凝聚不散。以魂载魄,以二守一则水火既济。
专,抟也,聚集的意思,专气致柔,指子时开始阳生,午时开始阳降,一心朗照,任其气机升降,这就是坤柔。当真气大动在体内转了一圈回到中丹田,恬淡处之,冲和安之,一霎时气息如无,这就是致柔,久久凝注,真气自然周身流行,四肢绵软如婴儿。
涤除玄览,清除了识神的杂念,进入玄境,看到有形背后隐态的真相,而不是虚假的幻觉。爱国治民,能无为乎?民指精,国指气,精定为民安,气足为国富。精生气足是不是用无为的方法达到的?金丹法、守一法,都是先有为后无为,不用什么法,完全是自然达到的,自然已经通神,可以不出门知天下。天已经安排好了,不用自己练功,好像虚空中有师傅在替你忙活,你什么都不知道,功夫境界已经很深了,这就是老子说的爱国治民,能无为乎。
天门开阖,能无雌乎?天门指泥丸百会穴,这是阳神出来的产道。入定出阴神,见魔见鬼,纯阳则出的是阳神。气壮如山,心如明镜,性若止水,此时识神完全转化成元神。明白四达,能无知乎?明白指性光朗照天地,虚室生白,人在光中,湛寂常照而没有照心,穿越太极玄,黑白隐显都通达,但能保持一念不生。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像天地之心,养育了万物而不据为己有,不骄傲不主宰,这说的是无为之心才能通玄。德能量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如果得道通神,必须是德能量积累够了才行。玄德类似于佛学中的功德,把全天下的财富布施也只是福德,只有法布施才有功德。传播道,开启慧性的光明,使人心机大畅,开启心之玄关,更多的人进入无何有之乡,与天心同心,宇宙的天德能量自然汇集而来,这就是玄德。心灵处在自然无为的无念清净境界,就是与天德合一,就会增长玄德。
吕祖解道德经心得体会(汇总13篇)篇二
这两天在听罗大伦老师对《道德经》的解说,谈谈自己的感想:
《道德经》是老子总结先辈从大自然中观察万物的运行规律悟出来的许许多多的道理,并把这些道理用于教化君主,并让其有符合自然法则规律的治国之道(同用于当今的管理之道),同时也指引着个人的品行修养的方向。
真正的修行不是道家中的山中打坐吐纳练得金身,也不是佛家中的禅定圆满,这些方式修炼的是身,也只是将心沉静下来,更容易有灵感而发,更容易悟道。“佛”是什么?不是寺庙里面的塑像,而是觉悟,将觉悟出来的思想融入改变自己原本的思想,从而逐渐影响纠偏自己的言行,这是渡己是小乘,再将觉悟出来的思想广为传播,普渡众生,便是大乘。佛祖的觉悟是怎么来的呢,便是观察万物众生而来。老子思想是怎么来的?也是通过观察大自然万物的运行规律觉悟出的道理,并让人的言行按这个道理进行实践,老子认为顺应天地间的运行法则做人行事更为合理,即为“顺应天道”。因此,观事物而觉悟才能更容易的真正悟道,“道”便是万物的在某种自然力量支配下的运行法则规律,但“非恒道”不是一成不变,这种自然力量无关于神鬼,又或许只是包含了鬼神这种暗物质的力量。
所以我们拜神求佛的实质应是――拜天道求心正。
因此追本溯源,佛道核心是思想,思想影响言行,思想的力量也涵盖在自然力量之中,自然力量可以推动事物有规则的运行,思想的力量也能够推动改变人生轨迹!人体本就是一个能量场,而更符合大自然规则的`思想之力就是决定自己能量场强与弱,红与黑的核心。
思想之力、精神之力,为“精神”意识藏于肾精,这个意识一部分来自于先天,一部分为后天形成。当人死亡后这个力量或许依然存在,又或许存在一段时间后再逐渐消散回归自然。为什么说千年古刹灵验,我认为灵验就是因为它聚集着世代居住僧人的意识力量,所谓的开光加持也是有德高僧(道人)将意识之力通过特殊形式赋予物体之上。
那么所谓的灵魂,鬼神的本质就是“精神意识”即“神识”的一种暗物质体现形式。这也就能说通,为何佛道思想起源于自然科学思想理论,之后又有一部分演变为与鬼神相关。这些演变的实质就是“思想力量,精神意识力”伴随着身体从无到有,身体消失后再以其他形式存在,到最后消散于自然的演变过程。
也就是说没有个人或者个体意识是永恒存在的,有开始必有终结。永恒的只有一代代的思想、精神传承。
吕祖解道德经心得体会(汇总13篇)篇三
吕祖解《道德经》心得18作者:韩金英上一章说到自然,如果人能自然,居道o抱德一,朴实无华,不用修炼,自然都在与天合一,都可以不出门知天下。甲骨文、金文、小篆等都是古人内观的结果,中国的历法节气几千年来精准无比,人体经脉,精气运行的体内路线,都是靠内视的慧眼观出来的。易经将宇宙能量场、金木水火土五大物理能量抽象为八个数字,应人间万象,什么事情都可以解答。中国的易道文化无比的神奇伟大,就是古人最质朴简单的心灵发明的。
如果人能自然,人就是神。修丹后天返先天,除了在气的层面,就是要心灵返璞归真。真实简单在今天是稀有的,假的破烂要靠复杂的包装。灵是完全自然的,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一点不假,什么时候有自动显现,是个自然的全自动系统。从不听人的意识的调遣,如果你说你有灵通,你给我说说什么什么,她根本不理你。该提醒你的时候,她像一道闪光划过你脑海的夜空,看你的后天意识能否配合,顺从地执行元神的指令。本章说的有忠臣就是后天意识如何做好自己的本分,尽好仆人的职责。
《道德经》原文:大道废章第十八。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此章意功到方见妙。何为大道?默默无言,静极无知,谓之大道。废尽乃为无极。既废,为何仁义有?废到不识处,诸脉络,循规蹈矩,一一朝元,不待勉强而来。不言即仁也,不为即义也。不言不为,合成一处,其中若有仁有义存焉。炼己以愚,修行以痴,方得成丹。苟有智慧,加之作为,用心用意,勉强胡行,诸魔叠至,诸障肆生,无不作假,大伪生焉。人身是假,人神是真,有大伪,去其身而留其神,谓之大伪。何为六亲?眼、耳、鼻、舌、心、意。何为不和?不见、不听、不臭、不味、死心、忘意,谓之不和。既不和,又何孝慈?孝则顺也,慈者爱也。顺性爱灵,返天之根,天根既得,子孝母慈,和合骨肉,母抱其子,子伏其母,是谓有孝慈。何为国家?身心是也,何为昏乱?心不定,入世而昏;心不定,逐境而乱。先天性不生而昏;凡命不惜,真啪而乱。身心定,虚中静,性命应,定静应,元神庆;何为有忠臣?忠臣是意安也。精中华,皓中白,交而纯粹,合而杳冥,复神于中,内合天形,是为忠臣。
作者心得:
大道废,有仁义,指无生出有来,落入有形,就落入阴阳,落入生死的轮回。仁义指的是阴阳,既魂魄。一点灵光入胎,一分为二,魂居肝,属仁德能量,魄居肺属义德能量。无言无为,人心完全静下来,诸脉络,循规蹈矩,一一朝元,不待勉强而来。大道在的时候,太朴未雕,犹童贞之体,不假作为,自成道妙。若一丧其本来之天,则不得不借先天阴阳以返补之。朴素的素是未染的布,染过的布再高的`技术也无法还原,万千的色彩,本色最难印染,即使色彩接近,朴拙也一定不见了。尽量多地保护先天,那是人神性的部分,是幸福、快乐的核心要素。
智慧出,有大伪,当人的心真能慈悲、静定,他的心灵已经是干干净净的了,足够的功德是支持人心静的真实能量。而不修德,不修心,强迫用意识要自己入静的人,一入静就见魔见妖,因为那个生命深层潜意识或元意识区域,不修心的人有诸多的心灵扭曲,如毒蛇一样盘踞。做过伤害别人的事,自己无法欺骗自己,那里有巨大的魔洞等着,只有向善的心真正慈悲起来,从别人那里反馈回来的都是良性信息,你自己的世界才能安宁。给与别人多少来论成功,那是真实的能量世界的需要,并不是虚伪的唱高调。原本的自身世界储备着高能量物质,入静就可以开发潜能,打开这个自身宝库。但是慈悲心是开启的钥匙,开启后你吸引信息的能量就百倍地增强,自身的心灵问题埋藏在深处没有解决,自身问题的投射,吸引来的尽是负面的东西,那还不如不修,里里外外都会糟糕得一塌糊涂。道家讲性命双修,先修性,也就是先修心。心修好了才会真,才会自然达到。勉强用意识控制,魔境百出。意识是后天的,身体是后天的,在道家来看,后天是假,先天是真。元神、法身是真,肉身是假,为假身服务的所谓智慧就是大伪。
六亲不和指六根不和,不见、不听、不臭、不味、死心、忘意,万宗归一,一为母,万为子,子归母所以是有孝慈。国家指身心,心不定是混乱。先天性不生是昏,真啪是乱。意安是忠臣,后天意识温顺地服从元神对身体的自然运作,能见到真阳之火,花芽遍地,性光朗照,交而纯粹,合而杳冥,复神于中,内合天形,是为忠臣。猛烹急炼,一身之昏乱,使跻于清明,即忠臣之旨也。知此则道不远矣。此太上明复命归根之学,究有何道哉?不过率其浑然粹然之天而已,修之者亦修此而已。
(中国大学网)。
吕祖解道德经心得体会(汇总13篇)篇四
读什么书呢?我想到了读《道德经》。去年的寒假,我重新学了一遍《论语》,写了几千字的心得体会,还写了约字的文章,在我们教育系统的报纸上发表了。读经典,丰富知识,增长才干,获益匪浅,指导教学工作,成果显著。所以,我的体会是,读书一定要读好书,读经典书。人生有限,不可能“读尽天下书”,但尽量读一些名著,可以尽快地使自己成熟起来。
《道德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如同《论语》一样,是中国人的精神,是我们智慧的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说,《道德经》要比《论语》还有更高的境界。在《道德经》里充满了辩证法的思想,描绘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的内心世界的和谐。老子的智慧跨越了时空,在今天仍然闪烁着启迪人们思想的光芒!
《道德经》博大精深,涉猎了自然、社会、人的精神等各方面的内容,虽然短短5000余字,八十一章,但每一个字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不同身份,不同职业,不同地位的人读了《道德经》以后都能受到教益,感悟人生的真谛。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读《道德经》同样有启迪和教益。
首先,《道德经》第一章就指出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段文字的大概意思是说:可以说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了;可以说出来的名称,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名称了。没有名称,是天地的开始;有了名称,那就成了万物的本源了。所以,要常常进入虚无的境界,来观察体会道的奥妙;还要常常来到现实中,来观察和分析道的运行。虚无和现实虽然名称不同,但都是从道中生出来的,都是很玄妙的。玄妙阿玄妙,它是认识所有事物的门径。老子的思想充满了古代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他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规律,我们做事情就必须依据这些规律。但是,这些规律不可能完全为我们所认识,因为事物都是在发展的,人们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也是在不断进行的。所以说,我们所认识的这些规律,有不正确的地方,不过我们还没有认识到他的不正确而已,也有还没有认识到的地方。对于研究问题来说,老子第一章主要说明,一是万物都有规律,万物都在按自身规律运行。二是万物的规律是我们必须永远进行研究的。三是研究事物的方法,就是从现实中走出来,去探索事物规律的本源,然后到现实中研究事物的发展是否按规律运行。《道德经。的这个观点也符合我们现在新课程的教育改革,新课程教育改革的目的,就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但是什么是素质教育?如何进行素质教育?尽管人们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是人们的对于素质教育规律性的东西还没有掌握。虽然全国各地有自己的模式,但并不具有普遍意义。如“洋思模式”等,我想,素质教育的规律还是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探索出自己的规律来。
其次,《道德经》第二章指出了教育的哲学——“行不言教”。老子说:“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面对朝气蓬勃的中学生,很多教师都把说教作为教育的主要方式,从知识传播中课堂上的大量讲述,到思想政治教育空洞说教,教师的职业变成了以语言为主的工作。而老子却在2000多年前提出了“不言而教”的教育哲学。“不言”怎样去“教”?我以为老子的不言的高深境界不是不说话,而是反对的空洞说教,拒绝废话,或者说身教重于言教,启发式教学。记得孔子见老子,老子让孔子看看牙又看看舌头,孔子说:“我明白了”,孔子的弟子不解其意,请教孔子,孔子说,老子的意思是,虽然我的牙很坚固,但快掉光了,舌头虽然柔弱,但还在。这就是告诉我们,坚固和柔弱可以相互转化啊。所以,老子把人看成是有思想的,通过启发,暗示等自己领悟知识。圣人培育万物却不自恃其能,更何况教师教育的是有思想、有个性的学生。教师虽然肩负着教育的职责,却不该将学生占为己有,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一味地去提出各种要求,每日以喋喋不休的状态出现在学生中间。
其三,《道德经》第十七章指出了管理方式——“无为”。老子说:“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也,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老子讲政府不应该管的过多,尽量少管的政府才是好政府,他还说过:“治大国若烹小鲜”就是这个道理,推崇的是无为而治。这是管理的智慧,管在于不管,不管,不是乱套,各行其道,而是人们在一定的制度范围内,人们自觉地遵守制度,充分发挥人的个性,发挥聪明才智,使人自由地发展。学生管理也是这样,看到有些教师整天围着学生转,整天训斥学生,但学生仍然管理不好,就是没有找到管理学生的好办法,管理学生的最高境界是,老师在不在班级都一个样,感受不到老师来还是没来,这样的班级才是好班级啊。
德国哲学家尼采说过:“老子的《道德经》是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放下汲桶,唾手可得”。《道德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微型百科全书,它的深沉的大智慧,永远是我们汲取营养的源泉。
吕祖解道德经心得体会(汇总13篇)篇五
读道德经已经仔细读了一年,每一段都以往背诵过,可是此刻竟然也忘记了每一段具体的文字,仅有一点心得留下,我也没法用准确的文字来描述它。可是有几点在结合我的经历进行反思的时候经常出现,记录如下:
1.守弱。我以往小的时候说某某人真厉害,可是等我到了他那么大年纪的时候反而只是认为他是平常人。每当认为自我无所不能的时候,总是自我面临最终的苦果。我有点明白了,道德经里说的弱是一件好事,因为我一个人真的不能做到像上帝一样无所不能,我的认识、思考、本事都是有必须限度的。正是因为我明白了原先自我真的是有限度的认识、思考、本事,所以对待所有人所有事都要认真去对待,因为这么有限的我必须要尽全力才能够把人和事处理好。在每一次的处理中,我看到了人和事的闪光点,我没有遇到过的。
2.谦虚与好奇。正是因为感受到了自我的限度存在的确定性,所以明白自我是弱的。世界的万物是经过我们人的观察,记录,整理构成了文字记载的书籍、数据等。可是我们每个人都是有限度的,所以记录的资料也会是片面的,随后构成的结论更加的可能是片面的。每当我看到一个记录的时候,我就开始透过文字的表面尝试去还原事实,当我回不到记录的场景的时候,我会有疑问的,这个大概就是好奇吧。我透过书籍、生活中的人和事学习,可是因为我的限度存在,所以我看到东西可能是我想看到的,忽视了一些东西,结论也不必须正确。当我无所欲求,心思宁静的时候,得到正确结论的概率越高;当我心境起伏,被贪嗔痴等杂念环绕的时候,必须会得到一个偏离结论,这个偏离的结论将我引向困境。每一个经过我的结论,我总是审视多遍,唯恐得到一个偏离的结论。这个大概就是我认为的谦虚吧。
3.守中。中是阴阳中和的线,是阴阳河蟹的,是不走极端的,可是我觉得应当是保证自我处于最多的可能性。因为守住了最多的可能性,所以面临问题的时候我能有最多的帮忙,最多的解决办法,最好的处理环境,最终我能获得最好的效果。走极端就是不断的减少自我获得各种可能性,最极端仅有一条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4.以无事取天下。我觉得它十分有意思,于是我在想以无事求学,以无事求发展。在那里有所得,可是无以言语可述。
5.外物必反求之。想要少出现问题,那么平时就要力求多出问题。想要更多的财,平时就要不以求财为目标。想要大的功绩,那么就要平时就要将功绩舍于自我的合作伙伴,自我不要一丝一毫的功绩。这是从水近乎道的特性得出心得。此刻因为中国西化严重,变得越来越外物正求,所以求不得,心不平,偏颇走极端。中国的追求是不败,是不停的修正自我处的环境中最低的下限;西方的追求是必须赢,是不断拔高自我处的环境中最高的上限。这个真的是十分有意思。
6.守静。每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动的越多,消耗越大。动的越频繁,受到反弹的压力越大。在追求强权制霸的过程中,真的是人在做,天在看。
吕祖解道德经心得体会(汇总13篇)篇六
吕祖泉交通指南:
莱芜市莱城区雪野镇吕祖泉村。
1.莱芜市区―莱明路―经张家洼、口镇―雪野水库―吕祖泉旅游区?
2.济南经十路―济王路―明水路口―莱明路―吕祖泉旅游区?
4.淄博王村―济王路―章丘路口向南―莱明路―吕祖泉旅游区。
旅游互联免费预订吕祖泉风景区优惠门票()。
吕祖泉门票为38元/会员预订价30元)点击预订。
吕祖解道德经心得体会(汇总13篇)篇七
道冲而用之是物我合一的一合相,冲气以为和就是真气流遍周身,通身畅泰,如春风和畅,自然精气充满玄关一窍。当元精发动,周身酥痒,人们一般的心理是再强烈点,再多一点。一有感觉就容易动意识心,吕祖说不要用心要用神,用心境界就立刻止步,用神就会深入到生命的最核心,“湛”是一种清明自在、明白如镜的身心虚明状态。入静后出现境界,不要理睬,只是死心地向深处去,穿越意识层,来到了元神层面,那是一种空明至极的清凉境界,一切都是合一的,这是理;没有外来的干扰,性光升起,身体放出五色光彩,这是妙;深入到了生命的本源,看到了一就是一切的本质存在,就是奥。明理、知妙、深入奥三者合一才叫冲,道冲是丰富而深刻的体验,向内走走到生命的核心时的洞见,这个地步才堪称和。中国这个和字,是证悟生命本源时身体与心灵状态的总体概括,是生机的初始,一团和气,混沌一片没有分别。那时连我也忘记,感知的主体都不存在了,当然无法分辨任何事情。象帝之先,事物呈现为一个象之前的无形的气态。
和光同尘,潜修默证,不露锋芒被解释成入道的方法,这又回到了后天意识心解老的歧路。当代人从修炼角度讲《道德经》的,和吕祖的解老一比较,就知道他们在此打盹了,跑到后天思维的空洞中了,先天思维的东西是万分真切的,实在的。先天的真一之念,可以跨越距离,穿透历史,带着永恒的灵香,按照吕祖的指点实践,虽然一时半会儿身体难以放光,但是你只真实地试验一会儿,出境后感到大脑灌满了氧气,每个细胞都被真气充盈如浴神,心底里泛起无边的美滋滋。
人体放光最远的原因是人的灵本来是宇宙中的一个光点,人本质上是个光体。一点灵光入胎后,居于心宫,五脏只有心没有月字旁,心好比太阳,太阳会发光,月亮靠太阳反射发光。心会发光,肝、肺等带月字旁的不会发光。比较近的人体发光的原因是,人的双眼是阳,全身都是阴,把眼睛闭上内视,光源就集中到了内部,肺光是白色的,肝光是绿色的,心光是红色的,肾光是黑色的,脾光是黄色的。头部两目间的祖窍穴、鼻孔外方寸之地的虚无窍、胸部两乳间的膻中穴、肛前阴后的会阴穴(阴蹻)和肚脐部位的丹田穴,皆是炼丹的秘窍,人的双眼就是阳火的火种,将双目之光内视这些丹窍就可起火炼丹,从而分别产生热、力、光的效应。诀云“上下冲和生五彩,证得虚无便是仙”,入虚空大定,寂而常照,心存中和,明心见性。而一双眼睛,左眼是日,右眼是月,是一对儿阴阳。左眼对着一点较弱的灯光,一会儿就观出左眼是个金红色的太阳。闭上双眼内观体内生光,还有更玄妙的阴阳生机之理。
大自然有太阳和月亮,也就有每天每时的新生。风水效法自然,北京城的北门,有德胜门和安定门,北为阳,对应人体的肾,对应四季是冬藏,因此正北阳位,开了门就阴阳颠倒了,正北的门窗叫鬼门鬼窗,伤肾露肾当然要见鬼。五脏主藏,六腑主运化,五脏不藏了人还怎么活?风水之奥妙,处处阴阳,处处生机。双眼这对日月光源照耀体内,山根祖窍放白毫光,眼前也会星光点点。人的灵魂是一点星光,在人体隐态存在着与自然宇宙完全重合的天地,整个宇宙像一棵大树,道冲中和之气是大树的元气,人体万物都只是宇宙这棵大树的一片叶子。人体星光的支撑物是元精能量,要先天元精发动,必须关掉后天意识心。后天思维决定人停留在后天社会状态,深入不到生命的深层,与大自然一体的隐态生命层,也就无法了解人究竟是怎么回事儿。
人和自然是一体的存在,破坏了自然就是毁灭了人类自身隐态存在着的八卦场,瘟疫和自然灾害都是人类破坏自然,扰乱生态平衡的自食恶果。
吕祖解道德经心得体会(汇总13篇)篇八
《道德经》亦称《老子》,或称《五千言》,是道家学派最具权威的经典著作。它由《道经》和《德经》两部分的论述组成,聊聊数千言,涵盖了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其内容博大精深、玄奥无极、涵括百家、包容万物,被后人尊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
老子在第一章,就阐述了全书的总纲。“道”是老子哲学中一个核心的概念,基本上有三种含义:一种是作为宇宙本原的“道”,一种是作为自然之规律的“道”,还有一种就是作为人事之法则的“道”。这三种含义既有区分,又紧密联系,作为宇宙之本原的无形的“道”,在天地万物产生之后,就体现为自然规律之“道”,而自然规律之“道”在人的社会生活中,就表现为人事法则之“道”。反之,人事法则之“道”又体现着自然规律之“道”,而自然规律之“道”又反映着作为宇宙本原的“道”。“道”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恍恍惚惚的东西,它是无形无状,是“先天地生”,为“万物之始”,是一个终极的、宇宙唯一的存在。同时,“道”又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处在永不停息的、流转与变迁的过程,故“道”可以用语言来表达,但那是一时之“道”,非永恒的、无限的、终极之“道”。任何用语言表达的事物,相较于宇宙的演变,都只是“昙花一现”,也就是说事物本身不是永恒的存在,其价值亦非永恒,“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故“名,可名,非常名”。
《德经》开篇讲:“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此句为下部《德经》的总纲,主要讲的是人德。所谓德,即是人对于天道的顺应,对于宇宙万物运行规律的顺应。老子将“德”分为“上德”、“下德”。“上德”顺应“道”,如同大道不可道一样,上德同样不可言说,是自然而然的。具有上德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具有德的,所以他才具有了真正的德。具有“下德”的人总以为自己没有失去德,是有德的,那么这种能被人感觉到的德其实已经不是浑然天成、暗合天道的“上德”了,而是次一级的德了。这就好比是一个小孩子的纯真无邪之美与一个看上去贤惠温柔而内心知道如何约束自己的淑女之美一样。因此,“上德”乃是一种自然而然、具有者浑然不觉的德,而下德则是一种能够画出具体标准,然后按照标准去执行的德。上德即是道家所说之德,而下德则是孔子所提出的儒家之德。庄子便曾说过“圣人生,大盗起”,这里的圣人,指的就是具备了“下德”的人,而真正具有“上德”的人反倒不具有圣人的名声。老子认为失“道”之后,才会有“德”,失“德”之后,才会有“仁”,失“仁”以后,才会有“义”,失“义”以后,才会有“礼”。而“礼”的出现,正是因为人们天性的忠信不足,是祸乱的开始。老子虽然不以为然,但也并非对儒家的“下德”一味排斥,只是对其进行了优劣排序。最后,老子又进一步指出,一个人应该尽量“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上德”和“下德”之辩也显示了道家和儒家思想的不同之处,并成了后世历代中国人伦理生命中的一个重要命题。
另外,在《道德经》中,老子还提出了许多二元对立命题,并对其进行了辩证的分析,如强与弱、得与失、巧于拙、进与退、争与不争、有为与无为,等等。这些辩证观点启蒙了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与现代人的感受不谋而合,拉开了从古至今几千年来人类对自然规律进行探索的序幕,对后世产生广泛的深刻的影响。
《道德经》这本神奇宝典不仅对中华民族性格的铸成,对中国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同时对全球产生深远的影响,成为了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辩证的去看待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我们人生的指导是大有裨益的。
吕祖解道德经心得体会(汇总13篇)篇九
这些年的尔虞我诈,阴谋算计,我的灵魂都已经浮躁起来了。那些理想、抱负之类的高尚,似乎离自己越来越远。
虽然知道这是奋斗路上的必经过程,但我还是希望那些手段只是手段,不要让自己迷失了本性。
《道德经》我已读过数遍,大多名句也都耳熟能详,但以前太浮躁,总不能细品其中之韵味。这些天来终于静下心来真正的沉浸下去,才发现它像一汪永不枯竭的清泉。满载宝藏,放下成见,唾手可得!但其广博与深奥,却让你发现自己的浅薄与不足!
这是哲学的力量,它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却高于一切之上!因为它能让你的心灵真正的强大!不为光怪陆离的表象所迷惑!直达事物本质!正如老子所云:“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尽力使心灵达到极度的放空,使生活清净坚守不变,通过观察万物往复,透过其纷纷芸芸的表象,看到其本源所在。
“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看清事物的本质,心灵便会宁静,这种宁静不是静止不是消极,更不是终止。而是在认识根本规律后的等待!等待万物并做的时机,这样的人无所不包,无所不包就能坦然公正!公正就能周全!周全才能符合自然的道!才能长久。
《道德经》有如黄钟大吕,一下下的将我心头蒙尘震落。
吕祖解道德经心得体会(汇总13篇)篇十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说起我国著名文化经典《道德经》里的句子,相信不少人都耳熟能详,但你可知道这些句子背后的含义?由中共开封市委党校讲师苑志钢带来的题为“《道德经》中的人生智慧”专题文化讲座在开封市图书馆举办,为市民诠释了如何解读《道德经》,并与在场的市民朋友进行了交流。
“很多人认为《道德经》代表着一种消极的思想,其实这是因为他们对《道德经》缺乏了解。”讲座刚刚开始,苑老师就指出大众对《道德经》的误解。在他看来,作为反映老子道家思想的重要著作,道德经不仅不消极,其中的很多观点对后世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在《道德经》里,道指的就是规律。而道家思想对规律的最根本的见解就是“规律是自然的,变化的,不为人所控制的。”对待规律的.根本态度是“充分尊重规律,然后才是利用规律”。这是一种非常朴素的辩证思想。全面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大自然的探索与思考,而这种探索与思考不是盲目的,是非常有计划、有科学根据的,它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影响也远远超出了中国的范围。由此可见,道家学派对规律是十分尊重的,这在几千年前的中国是很难能可贵的,这种辩证法虽然很不健全,但却具有非常强的科学性。从小了说,对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具有指导意义;从大了说,对自然、对社会、对国家的整体建设,具有非常久远的指导性。现在全球环境灾难的普遍,就是人们不注重自然规律的发展,人为地破坏环境所造成的。
苑老师还讲到,人生是由阴阳组成的,而我们大多数人都注重“阳”,即总是选好的、大的,喜欢荣誉,讨厌耻辱等,这是人的本性。而从道家的理论来讲,我们要注重“阴”,因为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我们应全面、健康、运动地看待事物。这也是道对我们人生的启发。我们一生都在矛盾中度过,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选择,有无、得失、强弱、荣辱……我们经常都太过重视我们所谓的“好”的一方面,而忽略了“无”、“无用”的东西,其实,虽然是“无”,但是其大有用处。就像常被认为无用的人体部分阑尾、智齿、毛发竖立肌、尾骨等一样,既然其存在,就有存在的理由,这就是道之所在。
接着,苑老师又从道家理论出发,讲了人生中“苟得”与“应得”的联系与区别,启示我们对财富不要苟得,应得的部分不用刻意不惜一切地去追求,付出太多,肉体上会招来疼痛,得到太多,生活中会招来嫉恨。因此应像《道德经》第44章讲的那样,“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这次主题讲座,虽然只持续了一个半小时,但带给现场读者的感悟却很深远。品读道德经典,学习人生智慧,通过苑老师的讲解,读者们得以进一步了解得失、强弱、有无、进退之道,有利于领悟人生处事之道。
吕祖解道德经心得体会(汇总13篇)篇十一
老子《道德经》是一部灰常好的中华珍宝,包含了高额的人生哲理。还记得小时分跟着他们“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那时分还不晓得这是出自何处,当更别说是什么意义了。时过几载,再次看这部道家代表杰作,固然还是不能完整了解,但是终其一生至少有一些些本人的感受。
《道德经》倡导欲壑难填、无为而治。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从这部人类文化史上靡不的聪慧宝典中吸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华。当下社会科学兴旺,社会经济高速开展,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而肉体财富却越来越贫乏,道德沦丧的现象日益严重,我想我们越来越应该从老子的《道德经》里面找到本人的人生原则,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静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们的心境到达虚静的状态,才会时辰坚持盛气凌人、不骄不躁的`作风,才会在社会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务实效。
人们常说:读史而明鉴,读典可明智。老子在《道德经》之十七章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消极老子的无为思想并不是说消极而无所作为,这是对老子《道德经》的误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为,而有作为。只要“不妄为”才干更好地有所大点作为,也就是说“不妄为”是有所作为的保证。什么是“有为”呢?尽心扮好社会角色,干好本职工作,担起家庭义务,就是“有作为”。是的,在世欲纷争的当今社会中,如能尽心安心于本职的话,那他的心态肯定是经常处于静心、净心的状态,没有进入静心、净心的心境,他是收敛不了他那不安份的心的。即神不外驰,心不外思,由是说:静心、净心是尽心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合意先决条件。
《道德经》可谓言简意赅,一字千金,字字无动于衷,字字催人深思,足可见老子扎实的文字功底和信手拈来的写作技巧及惨绝人环的创新才能。实是信服信服!再加上一些经典事例,点睛之笔,妙笔生花,意境深远,呼应前文,升华主题,把作者本人要表达的感情生活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给人无限打动和难过,有浑然天成之感,实乃文章中之极品,古文中之绝笔!
吕祖解道德经心得体会(汇总13篇)篇十二
《道德经》一书是老子的著作。它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它向人们诠释哲理。从古至今它影响着无数的炎黄子孙,并且带着中国古文化的精髓走向了世界,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元素。
在社会的大环境下,我们在努力的学习,不停的前进,也许身心具疲,却不敢放慢脚步。把本应属于我们的快乐丢失,这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常人之道,只为求功利之名。毕竟我们只是沧海一粟,所以我们选择了必须走好我们自己的道,在途中少留下一些遗憾吧!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微。自古有和无的对立和统一是现实世界一般的存在方式。老子的有无论从世界本体上确立统一规律,有无欲望的本身是相辅相成的,只有用心去感悟才会拥有大的智慧,才会更好的改变自己去为改变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
吕祖解道德经心得体会(汇总13篇)篇十三
这几日又将《道德经》反复观看数次,觉其精妙之处堪称一绝。《道德经》乃春秋老子所著。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春秋时期楚国苦县人氏。大约生活在公元前571年至公元前480年,曾经官拜周朝的守藏史,晚年出关赴秦讲学,死于扶风。老子是道教的开山鼻祖,被尊称为“上清真人”“太上老君”。
《道德经》全文五千余字,分为两部分,上部分为“道经”,下部分则为“德经”。《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该书充满了哲理和智慧,它所涉及到的内容包括自然之灾祥、国政之兴衰、植物之枯荣、动物之寿天、家道之祸福以及内圣外王之道、强兵攻战之术、富国安民之法。因此,《道德经》被称为万经之王,老子更是被奉为中国哲学之父。
《道德经》之上篇“道经”开头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缴。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在这里,老子破天荒的提出“道”这个概念,他认为“道”即是宇宙的本原和实质,也可为原理、原则、真理、规律。“道”分有形、无形两种端别。无形,乃天地浑浊初分之元气。有形,则为宇宙众生万物产生之命脉。“无,观于妙。有,观于端。”宇宙万物都是遵循“道”的规律而发展的。“道”产生了天地万物,但它是不可以用语言说明的,而是非常精深奥妙,这就需要无形到有形的一个过程。
《道德经》下篇“德经”则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道。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也。”老子在这里说,“道”的属性表现为“德”,凡是符合于“道”的行为就是“有德”,反之,则是“无德”。“道”和“德”不可分开,但是又有所区别。“孔德之容,唯道是从”此乃孔德。“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此乃常德。“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此乃玄德。此三德“孔德”“常德”“玄德”当归属于“上德”,其合乎与“道”。
阅以其书,“目”“心”“胸”顿然大开,使人神清气爽,居于“道”“德”之上,忽觉尘世之“恶”“卑”“贱”如泡沫幻影,名利随之,感受于天地正气浑然。万望各位朋友随缘一看,增识广知,无弊于己。其,鄙人已阅过数几十遍,其之不烦、不厌,常观至半径,大呼过瘾!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