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资源,通过分析范文,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类型文章的写作思路和特点。接下来,小编为大家分享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本,希望能给大家写作提供一些帮助。
信息安全网络安全与网络空间安全分析论文(热门12篇)篇一
从1969年arpanet问世至今,网络的发展大概经历了三次大的发展浪潮:第一次浪潮是传统互联网;第二次浪潮是万维网;第三次浪潮是网格、云计算、物联网和社交网络;目前正朝着“人类社会—信息世界—物理世界”三元世界融合的网络空间形态转变。网络空间安全状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本文对网络空间的安全安全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美国作家威廉吉布森在小说《融化的铬合金》中首次创造出cyberspace(网络空间)这个词;并在小说《神经漫游者》中普及使用,吉布森把网络空间称为一种“交感幻觉”,将它描述为可带来大量财富和权力信息的计算机虚拟网络。在吉布森看来,现实世界和网络世界相互交融,人们可以感知到一个由计算机创造但现实世界并不存在的虚拟世界,这个充满情感的虚拟世界影响着人类现实世界。
网络空间是指由连接各种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网络以及所承载的信息活动构成的人为社会活动空间,包括互联网、电信网、计算机系统、及关键工业系统中的嵌入式处理器和控制器等,同时还涉及虚拟信息环境,以及人和人之间的相互影响。
网络空间具有实体属性、频谱属性、社会属性和逻辑属性。
1.2.1实体属性。
互联网、电信网、各种信息系统及各种控制系统构成了网络空间的实体属性。
1.2.2频谱属性。
利用电磁波原理工作的无线电台、移动通信网络等构成了网络空间的频谱属性。
1.2.3逻辑属性。
其逻辑属性表现为数据和系统代码,数。
字化的特征。
1.2.4社会属性。
其社会属性表现为知识和人类活动。
2.1缓冲区溢出攻击手段不断翻新。
缓冲区溢出会导致应用程序异常、系统不稳定甚至崩溃危害,最主要的是攻击者不仅仅让程序出错,而且让程序改变其原有的逻辑,转而去执行一些攻击者所期望的恶意代码功能程序,从而窃取控制权进行攻击。如年爆发的“心脏出血(heartbleed)”漏洞,利用该漏洞攻击者可窃取服务器内存当前存储的用户数据。
2.2高级持续性威胁(apt)攻击。
apt攻击是指利用先进的攻击手段对特定目标进行长期持续性网络攻击,在发动攻击之前需要对攻击对象的业务流程和目标系统进行精确的收集。主动挖掘被攻击对象受信系统和应用程序的漏洞,利用这些漏洞组建攻击者所需的网络,以达到盗取敏感数据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攻击。如震网病毒stuxnet攻击是典型的apt攻击。
2.3软硬件协同网络攻击。
软件攻击进入高级阶段,软件攻击工具的自动化程度提升,攻击速度加快,软件攻击工具变得越来越复杂,其特征更难发现,更难利用特征进行检测。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百亿级晶体管时代已经到来,在这些集成电路中很易布设陷门且难以发现,物理域的解析或辨识目前几乎毫无办法,这种软硬件协同的网络攻击方式正在来临。
2.4工业控制系统安全威胁凸显。
随着技术的发展,交通系统、电力系统、工控应用系统、汽车自动系统等工控系统广泛应用,使得对工控系统的攻击得到突显。6月,havex病毒成功入侵1000多家欧洲和北美能源公司,其攻击手段更先进,更隐蔽,攻击范围更广。
2.5社会工程学。
社会工程学(socialengineering)是一种攻击方法,利用欺骗等手段骗取对方信任或激起对方的贪欲,达到自己某种目的;社会工程学是米特尼克在《欺骗的艺术》中所提出,但其初始目的是让全球的网民们能够懂得网络安全,它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2.6移动互联网将成为攻击的重灾区。
我国手机网民已经突破6亿人,移动互联网业务应用得到普及应用;手机攻击者可能导致淘宝、网银、手机联系人、身份证、姓名等隐私信息泄露,甚至监听、查看短信和照片、偷拍、定位等,更甚者获得手机权限,进行诈骗行为。
为了有效应对网络空间安全威胁,我国成立了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出台网络安全审查制度,制定了《网络安全法》,取得了重大网络安全技术成果,相信将来必定能为广大用户提供一个安全的网络空间环境。
信息安全网络安全与网络空间安全分析论文(热门12篇)篇二
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大部分的企业或机关单位都组建了内部局域网,实现了资源共享,信息传递快速有效,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内网已成为企事业单位日常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内网中一般会有大量的保密数据文件和信息通过网络进行传递。例如政府、军队或军工单位内具有一定密级的文件、文档、设计图纸等;设计院所的图纸和设计图库等;研发型企业的设计方案、源代码和图纸等数字知识产权;企事业单位的财务数据等,都是保密数据信息。如何对这些保密数据信息进行全方位的保护,是非常重要的。
随着技术的发展,网络让信息的获取、共享和传播更加方便,同时内部局域网开放共享的特点,使得分布在各台主机中的重要信息资源处于一种高风险的状态,很容易受到来自系统内部和外部的非法访问。防火墙、入侵检测、网络隔离装置等网络安全保护对于防止外部入侵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对于内部泄密显得无可奈何,内部人员的非法窃密事件逐渐增多。据中国国家信息安全测评认证中心调查,信息安全的现实威胁也主要为内部信息泄露和内部人员犯罪,而非病毒和外来黑客引起。根据对内网具体情况的总结分析,来自内部的安全威胁(见图1)主要有4类:a.窃取者将自己的计算机非法接入内网或者非法直接链接计算机终端,窃取内网重要数据;b.窃取者直接利用局域网中的某一台主机,通过网络攻击或欺骗的手段,非法取得其他主机甚至是某台服务器的重要数据;c.内部员工将只允许在局域网内部使用的数据通过磁盘复制、打印、非法拨号外联等手段泄漏到外部;d.内部人员窃取管理员用户名和密码,非法进入重要的系统和应用服务器获取内部重要数据。在网络互联互通实现信息快速交换的同时,如何加强网络内部的安全,防止企事业单位的关键数据从网络中泄漏出去,是网络安全领域内一个主要的发展方向。
为了解决内网安全问题,市场上也出现了诸多的内网信息安全产品,主要分为三类。
1.监控与审计系统。
现有各厂商的监控与审计系统一般都由三部分组成:客户端、服务器。其中,客户端安装在受控的计算机终端,用来收集数据信息,并执行来自服务器模块的指令;服务器端一般安装在内网中一台具有高性能cpu和大容量内存的用作服务器的计算机上,存储和管理所有客户端计算机数据;系统安全管理员可以登录到服务器端管理各类审计功能模块,并制定各种安全策略。客户端根据控制端下发的安全策略,对受控主机进行相应的监控,并将相应的信息上传至服务器。它能够获取受控主机的信息资料,对各类输入输出端口如usb、软驱、光驱、网卡、串/并口、调制解调器、红外通信等进行控制与监控,也可以对各类应用程序进行监控,防止终端计算机非法接入、非法外联,对文件操作等行为进行审计。
这类产品提供了一定的安全控制功能,但由于其重点是按照安全策略进行记录和审计,属于事后审计产品,因此并不能很好地阻止单位信息泄密事件的发生,一旦发现泄密事件发生,损失已经造成,所以这类产品的安全作用有一定的局限性。
2.文档加密系统。
信息安全网络安全与网络空间安全分析论文(热门12篇)篇三
(一)重大机遇。
伴随信息革命的飞速发展,互联网、通信网、计算机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数字设备及其承载的应用、服务和数据等组成的网络空间,正在全面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深刻影响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
信息传播的新渠道。网络技术的发展,突破了时空限制,拓展了传播范围,创新了传播手段,引发了传播格局的根本性变革。网络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学习交流的新渠道,成为人类知识传播的新载体。
生产生活的新空间。当今世界,网络深度融入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等方方面面,网络教育、创业、医疗、购物、金融等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交流思想、成就事业、实现梦想。
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各行业广泛应用,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催生了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文化繁荣的新载体。网络促进了文化交流和知识普及,释放了文化发展活力,推动了文化创新创造,丰富了人们精神文化生活,已经成为传播文化的新途径、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新手段。网络文化已成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治理的新平台。网络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电子政务应用走向深入,政府信息公开共享,推动了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畅通了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成为保障公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重要途径。
交流合作的新纽带。信息化与全球化交织发展,促进了信息、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的全球流动,增进了不同文明交流融合。网络让世界变成了地球村,国际社会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国家主权的新疆域。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与陆地、海洋、天空、太空同等重要的人类活动新领域,国家主权拓展延伸到网络空间,网络空间主权成为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尊重网络空间主权,维护网络安全,谋求共治,实现共赢,正在成为国际社会共识。
(二)严峻挑战。
网络安全形势日益严峻,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国防安全及公民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面临严峻风险与挑战。
网络渗透危害政治安全。政治稳定是国家发展、人民幸福的基本前提。利用网络干涉他国内政、攻击他国政治制度、煽动社会**、颠覆他国政权,以及大规模网络监控、网络窃密等活动严重危害国家政治安全和用户信息安全。
网络攻击威胁经济安全。网络和信息系统已经成为关键基础设施乃至整个经济社会的神经中枢,遭受攻击破坏、发生重大安全事件,将导致能源、交通、通信、金融等基础设施瘫痪,造成灾难性后果,严重危害国家经济安全和公共利益。
网络有害信息侵蚀文化安全。网络上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交锋,优秀传统文化和主流价值观面临冲击。网络谣言、颓废文化和淫秽、暴力、迷信等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害信息侵蚀青少年身心健康,败坏社会风气,误导价值取向,危害文化安全。网上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频发,网络文明程度亟待提高。
网络恐怖和违法犯罪破坏社会安全。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等势力利用网络煽动、策划、组织和实施暴力恐怖活动,直接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秩序。计算机病毒、木马等在网络空间传播蔓延,网络欺诈、黑客攻击、侵犯知识产权、滥用个人信息等不法行为大量存在,一些组织肆意窃取用户信息、交易数据、位置信息以及企业商业秘密,严重损害国家、企业和个人利益,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网络空间的国际竞争方兴未艾。国际上争夺和控制网络空间战略资源、抢占规则制定权和战略制高点、谋求战略主动权的竞争日趋激烈。个别国家强化网络威慑战略,加剧网络空间军备竞赛,世界和平受到新的挑战。
网络空间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必须坚持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坚决维护网络安全,最大限度利用网络空间发展潜力,更好惠及13亿多中国人民,造福全人类,坚定维护世界和平。
二、目标。
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增强风险意识和危机意识,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安全两件大事,积极防御、有效应对,推进网络空间和平、安全、开放、合作、有序,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实现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目标。
和平:信息技术滥用得到有效遏制,网络空间军备竞赛等威胁国际和平的活动得到有效控制,网络空间冲突得到有效防范。
安全:网络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国家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健全完善,核心技术装备安全可控,网络和信息系统运行稳定可靠。网络安全人才满足需求,全社会的网络安全意识、基本防护技能和利用网络的信心大幅提升。
开放:信息技术标准、政策和市场开放、透明,产品流通和信息传播更加顺畅,数字鸿沟日益弥合。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都能分享发展机遇、共享发展成果、公平参与网络空间治理。
合作:世界各国在技术交流、打击网络恐怖和网络犯罪等领域的合作更加密切,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健全完善,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逐步形成。
有序:公众在网络空间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网络空间个人隐私获得有效保护,人权受到充分尊重。网络空间的国内和国际法律体系、标准规范逐步建立,网络空间实现依法有效治理,网络环境诚信、文明、健康,信息自由流动与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利益实现有机统一。
三、原则。
一个安全稳定繁荣的网络空间,对各国乃至世界都具有重大意义。中国愿与各国一道,加强沟通、扩大共识、深化合作,积极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共同维护网络空间和平安全。
(一)尊重维护网络空间主权。
网络空间主权不容侵犯,尊重各国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网络管理模式、互联网公共政策和平等参与国际网络空间治理的权利。各国主权范围内的网络事务由各国人民自己做主,各国有权根据本国国情,借鉴国际经验,制定有关网络空间的.法律法规,依法采取必要措施,管理本国信息系统及本国疆域上的网络活动;保护本国信息系统和信息资源免受侵入、干扰、攻击和破坏,保障公民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防范、阻止和惩治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的有害信息在本国网络传播,维护网络空间秩序。任何国家都不搞网络霸权、不搞双重标准,不利用网络干涉他国内政,不从事、纵容或支持危害他国国家安全的网络活动。
(二)和平利用网络空间。
和平利用网络空间符合人类的共同利益。各国应遵守《联合国宪章》关于不得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的原则,防止信息技术被用于与维护国际安全与稳定相悖的目的,共同抵制网络空间军备竞赛、防范网络空间冲突。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求同存异、包容互信,尊重彼此在网络空间的安全利益和重大关切,推动构建和谐网络世界。反对以国家安全为借口,利用技术优势控制他国网络和信息系统、收集和窃取他国数据,更不能以牺牲别国安全谋求自身所谓绝对安全。
(三)依法治理网络空间。
全面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依法构建良好网络秩序,保护网络空间信息依法有序自由流动,保护个人隐私,保护知识产权。任何组织和个人在网络空间享有自由、行使权利的同时,须遵守法律,尊重他人权利,对自己在网络上的言行负责。
信息安全网络安全与网络空间安全分析论文(热门12篇)篇四
信息时代的来临,让越来越多人开始注意到对于信息的安全保护。信息安全即是指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安全性。在网络环境下想要保证信息安全,关键是要把信息安全体系的重要作用发挥好。网络安全体系包含着计算机安全操作系统、各种安全协议和安全机制,对于保障信息网络环境下的各类信息安全都有着重要影响。保障信息安全,有利于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对于人身、社会安全都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2]。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不能离开网络技术的参与,而想要更好发挥网络技术的作用,就需要保障其安全。网络安全主要是指保护网络系统的各种硬件、软件以及其中系统内部的各种数据,保证这些系统和数据不会因为一些恶意软件的侵害而遭到破坏和泄露,达到确保网络服务连续不断地进行工作、网络系统正常可靠地运行的目标。网络安全是需要不断对其进行维护工作的,主要通过采取各种技术和保障措施,保证网络系统中信息数据的完整机密[3]。
全球的网络信息用户将各种信息设施、信息系统和智能终端设备等相互联结,形成一个巨大的信息空间,这就是网络信息空间。而想要在这个空间之内良好地维护自身权益,就需要做好这个网络空间的安全保护工作。网络空间安全已经超越了现有的技术范畴,成为了国家战略布局的一个重要方面。
信息安全网络安全与网络空间安全分析论文(热门12篇)篇五
信息化的社会已经到来了,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无处不在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信息资源被高度共享,为了更好利用信息资源,提高效率,降低运营管理成本,我们的中小企业不可避免要建设自己的局域网。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的计算机网络变得更开放、更高性能、更高集成、更人性化,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网络上存在着许多威胁中小企业局域网信息安全的因素,如骇客、病毒、内部人员的泄密等,所以建设一个安全的局域网来保障企业信息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一、局域网的概念。
局域网就是在一个地理上较小的区域内的多台计算机和其他设备组成的,应用网络软件使各种资源能够共享的网络系统。它是指一个相距不远地理范围内,将各种计算机、存储设备和数据库、信息处理设备等互相联接起来组成的计算机通信网。相对于广域网,局域网特点是有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低误码率,比较容易维护和扩展。它可以通过数据通信网或专用数据电路,与远方的局域网相连接,构成一个范围较大的局域网。通过局域网可以实现内部数据文件共享、应用软件共享、打印机、复印机等设备共享、局域网还可以共享宽带资源实现电子邮件、在线聊天、传真通信等等功能。一些软件系统如财务管理软件、进销存系统、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等也要依托建立在单位内部网络的基础上。一个企业的内部网络可以包括局域网,也可以包括一部分广域网,而对于多数中小企业来说,没有设置外地的分支机构,在本地一个小区域内组建一个局域网也就可以满足需要了。总的来说局域网能使企业充分利用共享资源,即节省了经费又提高了效率。
局域网如果按传输介质分类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有线局域网,另外的一种就是无线局域网,如果传输介质采用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缆等介质的称为有线局域网,若采用无线电波,微波,则称为无线局域网。有线局域网的优点是信号传输稳定质量高,信号基本不会受阻挡物、气候、电磁干扰影响。有线局域网的缺点是在一些特殊的场合下布线的工程量大且困难,如果要改线的时候也工程量也相当大;线路容易损坏,维护困难、成本高;网络中的节点不可移动,布线灵活性差。无线局域网络的优点则有:1、安装布线灵活、易于规划和调整2、可移动和可无缝漫游。2、建设成本较低、容易维护。无线局域网缺点也有很多:传输速率较低、信号容易受阻档物、电磁波等干扰,稳定性较差、安全性较差等。选择无线局域网还是有线局域网要根据行业、地理环境、安全要求、传输速率、传输质量等情况来选择,或者是两者相结合来组成局域网。此外局域网还可以按传输速率、操作系统、服务对象等不同来分类。
二、中小型企业的局域网系统的概况。
(一)中小型企业的局域网结构分析。
改革开放后中小型企业的迅速成长起来,局域网的建设能够给许多的中小心企业带来便利,但是由于行业不同、地理环境不同,网络的拓扑结构也就不同。对于不同的中小型企业所建造的局域网,主要可以分为三种结构:集中型、分散型、综合型。
(二)中小型企业的局域网特点。
现在的中小型的局域网一般都与互联网相连接,所以中小型企业一般都容易受互联网中不安全因素的影响,如病毒、骇客和恶意软件等。一般的中小企业在信息安全方面资金预算、人员投入有限,专业技术人员不足,甚至没有配备专职的信息技术人员。一些中小企业在网络管理方面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管理松懈,不能形成完善的管理机制。总地来说中小企业的局域网长期处于被动管理的局面,安全性低,随时面对着信息被恶意破坏和外泄。
三、现代中小型企业局域网的安全现状。
(一)来自互联网中的威胁。
网络体系结构的安全缺陷使得互联网存在许多不安全因素,中小型企业的局域网与互联网相连的时候,容易遭受骇客,病毒,恶意软件等的入侵,而中小型企业的局域网本身安全性不高,受到入侵和攻击的可能性更大,最终可能发生的是计算机系统被破坏、秘密资料和帐户密码等被窃取、企业的软件系统瘫痪无法正常工作等,从而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二)来自局域网内部的安全威胁。
中小型企业局域网中的信息安全威胁并不仅仅存在于局域网外部,反而更多的时候是由于局域网内部的威胁。许多的把中小型企业的重要信息泄露出去的就是企业内部人员。另外企业内部人员缺乏培训,因操作不当所造成病毒感染、数据丢失等情况也比比皆是。中小型企业存在许多的安全管理的问题,安全管理制度的不健全、缺乏专业型的人才,企业内部员工缺乏安全管理意识,责任不明确。一些非本企业的人员可以轻易地进入局域网系统,系统中的文档可以被随意复制、删除、打印、修改,重要的数据、资料可以被员工随意拷贝拿走,一些企业内部人员没有保护企业信息的意识,企业的机密信息被有意无意的泄露,信息被泄露之后也没有相应的惩罚措施。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部门在管理上没有相应的制度,也没有采取足够的安全防范措施,当局域网系统的操作人员操作不当的时候无法进行监控和及时改正,往往只有在发生严重后果之后才知道。正当局域网受到攻击的时候无法追踪和预警,即使受到攻击后也无法追踪攻击的来源,这样所遭到的损失将是无法挽回的。
(三)局域网病毒。
由于中小型企业在局域网方面中缺乏技术力量和管理,所以有可能因为人员的操作不当而使局域网受到病毒的侵害。局域网受到病毒侵害的方式有多种多样,比如:由于人员的疏忽,没有在对服务器拷贝之前进行病毒的查杀,使病毒进入局域网中传播。局域网病毒非常的复杂,它不仅仅只具有一般计算机病毒的共性:可传播、可执行和可破坏,同时它比计算机病毒更加可怕的.是它传播速度是非常快的,据以往的测定,在局域网内只要有一台计算机中感染此病毒,那么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局域网中所有的计算机都会感染病毒。局域网病毒具有可扩散性且扩散面非常的广,不仅仅是感染局域网内部的计算机,局域网外部的计算机也同样传播。局域网病毒多种多样难以发现。一般被普通的计算机病毒感染的时候只需要将中病毒的文件删除就行了,但局域网病毒非常难以被清除和查杀,只要在局域网中的计算机内有一台计算机的病毒没有查杀干净那么就很有可能使整个的局域网重新被病毒侵入。局域网病毒的破坏性非常大,在一定程度上会使整个局域网崩溃无法使用。而且局域网病毒具有潜在性的特点,即使及时将局域网中的病毒查杀了,但是还有85%的可能性在一个月内被再次入侵。例如一种叫尼姆达的病毒,只要局域网中的计算机被此病毒入侵,那么他就会搜索网络文件并在文件中安装在一个隐藏的文件,当你给别人发送带此病毒的邮件时并不需要你把隐藏文件打开,只要阅读看该邮件那么就会中此病毒,每隔一段时间,病毒就重复一次传染流程,这种循环反复的传播方式会迅速消耗网络资源,导致整个局域网内的所有计算机都陷入病毒的互相感染之中,从而最终导致系统崩溃、局域网瘫痪。
四、中小企业局域网信息安全的措施。
(一)制定一个完整的安全管理制度。
由于中小企业大部分的安全事故是由于企业内部的原因,所以我们要建立一个相应的安全管理部门并且制定一个全面的合理性、可执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并严格的执行其规章制度;吸纳专业性的人才,建立一个安全性高的局域网系统,并能够长期地、实时地对局域网进行监控和对企业人员进行指导。
(二)加强网络安全意识的培养。
由于中小企业内的安全管理体系不能够有效的对局域网进行安全防护,员工的操作使用不当或无意中使用了网络中的危险软件,可能会使局域网遭到病毒和骇客的入侵,最终导致局域网瘫痪和企业重要信息的破坏、泄露,所以加强对企业内部网络安全管理,增强专业技术人员和企业内部员工的网络安全意识培养是中小企业网络信息安全建设的重中之重。加强安全部门的专业培养可以能够有效的随局域网实施保护,当局域网受到攻击时能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并且能对整个的局域网实施监控,尽早的发现危险,把危险解决于萌芽状态。当员工进行不当操作时能够及时纠正,防止机密信息的外泄、破坏。
(三)局域网的防毒措施。
局域网病毒的具有复杂、隐蔽、易传染、破坏性强、传播速度快等特性,因此在中小型企业中必须建立一个完整的,多层次的防毒体系。首先必须增加安全意识,由于中小型企业的内部人员的网络安全意识普遍较低,对局域网病毒的传播没有足够的了解,所以企业要加强企业内部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员工对病毒的警觉性,安装人们比较认可的局域网杀毒软件,并对未明的文件进行病毒查杀,定期更新病毒库并能定期对整个电脑系统进行杀毒。其次要对用户使用行为设置权限,及时下载安装操作系统的补丁程序,并安装局域网防火墙,降低病毒感染的可能性。另外要利用网络管理软件对整个的局域网进行监控,及时的发现病毒并且能够对局域网中的病毒进行彻底查杀。
(四)设置用户的访问权限,对数据进行备份。
一些中小企业,管理不严格,没有设置权限,一些员工在上班的时候可以随意玩网络游戏、看电影、下载软件等等,这样即浪费了公司资源,又不安全。所以网络管理人员必须通过对路由器或一些专用软件的设置设置来限制这些行为,使用权限,权限设置的主要作用有:(1)访问控制,可以按照部门分组、员工、时间段等条件设置,来控制企业内部网络行为。既可以模糊或精确限制网站访问,过滤端口、ip地址,限制上网时间,也可以封堵下载、聊天程序,让员工无法在上班时间随意聊天和下载电影。(2)内容审计,按照ip/mac、目的ip、协议类型、时间等不同条件,可以进行单个或多个组合查询,对不同的人员、部门设定文件下载、网络聊天、邮件及附件内容的规则,规则内的才允许执行,确保公司机密不被外泄,也方便公司掌握具体情况。(3)流量分析,根据网络记录中的统计结果,网络管理人员可以对网络中指定对象的历史流量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可以帮助操作员更加全面、宏观地了解企业整体流量情况和员工上网行为,也为管理人员提供考核依据。
如果局域网已经被病毒、骇客入侵了,数据被无情破坏,或者因为员工操作不当,将企业重要的信息、资料删除或格式化了,怎么做才能将恢复数据呢?恢复数据之前我们必须要做的就是事先对局域网内的数据进行备份,这样即使局域网的系统或信息遭到破坏,网络管理人员也能够很快重新恢复数据。使系统、数据恢复完全恢复或部分恢复到破坏前的状态,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损失。
(五)内网安全管理系统软件的应用。
为了帮助企业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机制,一些软件开发了针对企业的内网安全管理系统,如“中软防水坝数据加密防泄漏系统、ip-guard内网安全管理系统、secdocx数据安全保护系统、等等,这些系统主要的功能是实现终端可控使用、安全使用,防止重要数据、信息被有意、无意的泄露,并对外来电脑、u盘等介质的接入进行严格管理和安全审计,以达到整个局域网系统安全、可靠的需求。通过这些内网安全管理系统能更好地管理、保护局域网内部的重要信息资料,提高工作效率,限制员工玩游戏、上网聊天等非允许行为,协助信息管理者更方便、快捷地进行内部信息的安全管理。如果一个企业对信息安全要求很高,一套合适的内网管理软件会有很大的帮助。
信息安全管理不只是技术的问题,有了好的内网安全管理软件,如果没有对应的管理力量推动实施,或者在执行的过程中执行力不足,都不能发挥完美的效果。内部员工的反对、不认真配合、敷衍了事,都可能让信息安全管理方案半途而废,所以网络安全领域有一句至理名言,“三分技术,七分管理”说的就是网络安全中计算机系统信息安全设备和技术保障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依靠用户安全管理意识的提高以及管理模式的更新。
五、结束语。
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小型企业为适应时代的潮流必需更有效地利用局域网,但是局域网给中小型的企业带来极大的便利同时也使中小型企业时刻面临着网络上的威胁,更重要的是面对着企业中内部存在的威胁,我们要做的一是加强企业局域的安全性建设,建设完整的局域网安全系统和防毒系统,但更重要的是加强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加强中小型企业内员工的网络安全意识,培养员工对企业忠诚意识,这样才能够真正的解决中小型企业的局域网的信息安全问题。
信息安全网络安全与网络空间安全分析论文(热门12篇)篇六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整个社会逐渐步入了信息时代。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和各类服务正在促进整个社会的转型和质变,信息网络已经超越传统的一些通信媒体,成为了现代社会最重要的传播媒介,信息网络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范围逐渐变广,对维护个人自身权利、促进产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网络信息应用程度的逐步提高,对于保障网络安全的工作也成为网络信息维护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信息安全、网络安全以及网络空间安全,都对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想要保证生产生活中各个方面都能够有相对安全的环境,就需要不断加强信息安全、网络安全以及网络空间安全管理工作[1]。
信息安全网络安全与网络空间安全分析论文(热门12篇)篇七
真正实现“crm理想”,首先要有高效的it系统支撑,其次企业自身要有很好的执行力,关于企业自身的执行力,其实是实现crm的真正重要的内容,因为任何it系统永远只是工具,要用好工具还是靠人。但本文只限于讨论it系统建设的内容,故不对这个问题进行涉及。
就目前国内大多数电信运营商的bss情况,从上节总结出的crm系统必须做好的四项工作来说,我们至少还分别有这些差距:
在“理解客户”方面。
在日常运营中记录的原始客户信息不够完整,并且这些信息被割裂在“boss系统”、“客服系统”、“bi系统”至少这三个系统中,无法向企业各部门、各角色人员提供一致的展示。对于电信行业来说,我们可以将客户相关的原始信息总结为这六大类:客户基本资料、订单信息、交费信息、服务请求信息、接触信息、客户分析信息。一方面,这些信息当中的有些信息目前还没有很好的记录;另一方面,这些信息被割裂在boss系统、客服系统、bi系统,但是没有一个集中存储和获取机制,运营商内部的员工无法获取完整、统一的客户信息。
这一方面,固然是因为bi系统没有真正得到各业务部门人员充分重视导致;而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运营商没有形成有效的客户管理机制,包括各方面的工作流程、考核制度、客户营销和服务人员本身的技能等等这些“运营商内部与it系统无关的软素质”导致。
在“管理客户关系”方面。
作为基础,建设完备的“营销管理”、“客户服务”、“服务开通”功能域。其中,“客户服务”应该大家都没有太大问题;而“服务开通”可能很多运营商都没有很好的统一规划建设,还属于相对薄弱的、更多靠多个分散系统甚至人工管理的阶段;最薄弱的,应该是“营销管理”,我个人了解的普遍的情况,是大家都已经开始建设这个功能域,但是就像bi系统一样,还基本停留在“理论基础层面”,并没有很好的发挥作用——这实际上就几乎相当于没有这个功能域。
在bi和boss之间,针对性客户维系挽留,以及针对性新业务营销,目前还没有实现完整的、闭环的“互动营销平台”。这其实是和上一个问题密切关联的:没有很好的在bi和boss之间建立互动,就很难将“营销管理”功能域很好的发挥作用。一方面,物理上,没有打通bi和boss之间的双向互动接口,从而也没有实现bi系统营销策划、到boss营销执行、再返回到bi营销评估并不断优化营销方案的流程;另一方面,其实也由于没有打通物理接口,导致bi本身对于客户原始信息的分析,也缺乏目标导向型,从而导致bi本身的分析没有真正提高到可以对市场活动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缺乏服务渠道的统一、理性规划建设,尤其是电子渠道服务能力的薄弱。在基于客户接触等行为分析的基础上,有区别的制定各服务渠道建设策略,并统一的、有计划、分步骤的进行各渠道的规划投入和建设,尤其是电子自助服务、自动化营销渠道的建设,将大大提高运营商的营销和服务效率。
信息安全网络安全与网络空间安全分析论文(热门12篇)篇八
1、提升自我防护意识,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2、智造新安全,安享新生活。
3、做好个人信息安全防护,不要随意泄露个人资料。
4、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共建美好幸福家园。
5、文明上网引领时尚,强化安全成就梦想。
6、上网需谨慎“中奖”莫当真。
7、隐私加把锁,骗徒远离我!
8、守护人民网络、建设网络强国。
9、网罗天下之事,安为万事之先。
10、多一份网络防护技能,多一份信息安全保证。
11、网上公开巡查,打造清明网络空间-淄博。
12、文明上网,不触法律红线;安心用网,共享多彩生活。
13、树立网安意识,莫念无名之利。
14、保护个人信息,享受美好人生。
15、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人人有责。
16、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大局。
17、个人信息安全保护,只有逗号,没有句号;和谐温馨宁波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18、加强个人信息安全防护,提升自我保护意识。
19、保护个人资料,尊重他人私隐。
20、处理资料要谨慎,安全第一最稳阵。
21、个人资料保护好,安全使用无烦恼。
22、个人资料要小心,资讯安全勿轻心。
23、互联网上路路通,个人资料勿放松。
24、谨慎保护个人资料,开心畅游网络世界。
25、网络连着你我他,安全防范靠大家。网络连着你我他,防骗防盗两手抓。
26、安全上网,健康成长。文明上网,放飞梦想。
27、个人信息勿泄露,安全意识存心头。
28、加强个人信息安全保护,做好自己的安全卫士。
29、全方位打造个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提升广大市民个人信息安全素养。
30、人人关心信息安全,家家享受智慧服务。
31、人人知安全,幸福笑开颜。
32、手拉手保护个人信息,心连心建设智慧宁波。
33、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保护个人合法权益。
34.提升自我意识防护,个人信息才有保护。
35、同撑个人信息安全保护伞,共筑个人信息隐患防火墙。
36、妥善运用及保护个人信息,避免因个人信息泄露而让犯罪分子有机可乘。
37、要保管好自己的证件,注意保护个人信息。
38、私隐保护做得好,网络使用没烦恼。
39、私隐加把锁,骗徒远离我。
40、私隐重要勿轻心,预防泄漏要谨慎。
41、同撑资料安全保护伞,共筑信息隐患防火墙。
42、加强个人信息保护,防止个人信息泄露。
43、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增强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44、网络安全始于心,安全网络践于行。
46、同心共筑中国梦想,合力共建网络强国。
47、网络社会法治社会,网络空间网警保卫。
48、网安则国安,国安则民安-。
49、网络连着你我他,安全防范靠大家。
51、e言e行见素养,e点e滴筑安全。
52、免费wifi不要蹭,账号密码不要登。
53、“众”视网络安全,“指”为幸福一点。
54、网络眼睛处处有,输入资料有保留。
信息安全网络安全与网络空间安全分析论文(热门12篇)篇九
随着网络信息化技术发展与社会进步,企业认识到依靠传统工作方式无法更好的适应当下工作与社会环境,需要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积极主动进行变革,应用新技术,从而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1电厂自动化及其现状。
信息时代科学技术发展速度非常快,尤其是网络信息技术发展,为电力企业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将信息网络技术应用于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也是推进企业实现可待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电厂自动化技术经过多年应用发展,应用范围越来越大,应用水平也得到显著提升。从技术应用结果可以看出,自动化技术显著提升了电力企业管理水平与生产效率。从而间接的为社会稳定与发展提供了保障。同时随着社会发展,人们认识到节能与环保问题严重性,依靠传统生产方式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提升电厂自动化水平,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是未来发展的趋势。自动化水平提升能够改变工作模式,工作效率提升,可持续发展的工作目标就能够实现。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于电厂生产与管理工作中,可以对电厂生产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并及时对数据进行处理,能够就异常数据进行及时处理,并且通过合理的方式提醒工作人员,确保生产流程能够正常开展。
2电厂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ecs系统属于分布式系统类型,其作用在于实现电厂管理工作信息化,工作要求不同,系统方案也会存在差异。常见方案如依据工艺流程组网或者是依据电气分段组网。就后者而言,基站控制层有维护工程师站,转发工作站,系统服务器等。服务器主要功能是存储与处理系统通信产生的数据。工程师工作内容则主要是组态与维护,操作员站主要是提供人机交互平台,系统内部数据实现交换则依靠转发工作站。该种方案优点体现在实用简单,维护工作开展方便,现场总线布线工作开展方便简单,间隔分明。依据工艺流程组网,站控层结构与电气线网方案下结构是一样的。通信控制层,主控单元分配原则和dcs系统是相同的,均依据工艺流程进行分配。保护设备与生产流程关联较少。访类型方案特点体现在和dcs工艺流程存在密切联系,主控单元与cpu能够保持一对一通信,可靠性高并且实时性好,通过通信方式对设备进行控制,其不足体现在系统复杂。dcs,plc大多是由商家开发的软件与硬件组成,彼此之间构成独立体系,而自我保护措施的实施,导致彼此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与交流,通信方面只能凭借网关。不同系统之间如果需要进行互联,需要开放软件接口,用户投资就会增加,因此信息会与自动化水平就会受到影响,需要在后期的'应用中不断完善,从而促进其发展完善。fcs控制技术应用于其中,在该系统中信号是一对多双向传输方式,数字信号精度高,可靠性高,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处于可监控状态。用户可以选择需要的设备进行互联,智能仪表可以实现的功能包括通信,控制,运算等。fcs缺陷体现在,通讯协议不统一,现场总线通讯速度比较低,能够联接的设备比较少,不支持非智能仪表工作。企业需要更换非智能仪表从而增加成本投入。总线能够为企业带来效益但是某些情况下无法为企业带来整体效益,因此在管理工作方面需要和其它管理系统结合。无线电技术应用于电厂自动化工作中,利用无线电设备在一定频率范围内将电子信号进行转换以无线波形式传播。控制系统则安装无线接收装置并对信号进行转换,从而确保系统信息传递畅通无阻,确保监视与控制功能的实现。
自组织网络,该种形式下,每一台设备都可以成为附近设备的路由器,当其中某一台设备出现问题时可以通过其它设备继续传送工作,系统从而有了更多的通信路径,信号传输可靠性得以提升。当网络与环境出现变化时,网管与设备能够及时协调工作,确保数据可靠性,同时使功耗降低。在蜂巢网络模式下,信号在发射塔之间传递,从而实现通信,扩大服务面积则可以通过增加发射塔数量来达成目标。无线以太网技术在数据传输速度方面能够达到有线连接的标准,信号可以穿越实体物理阻碍。当设备彼此间距离近并且功率低时,无线以太网工作状况良好。
3电厂自动化与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
电厂自动化水平的提升需要网络信息技术,随着信息与网络技术发展,电厂自动化工作中应用的信息与网络技术越来越多,自动化水平得益于技术应用实现提升,而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逐渐弥补不足,得以持续完善发展从而又为电厂自动化水平提升提供支撑,二者形成良性循环。电力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成为了一种必不滑可少的能源,国家加大了对电力设施建设的投入,信息化建设工作正处于发展过程中。基础设施性能提升为网络信息化水平作用发挥奠定了基础。电厂自动化建设工作开展应用网络与信息技术是发展的必然,从而实现企业效益提升,用户体验良好好,生产成本得以控制的共赢局面。
4结束语。
电厂自动化是电厂在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也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同时在自动化建设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应用其它技术为其提供相应支撑,比如网络与信息技术,将二者有效融合到一起,为企业长远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信息安全网络安全与网络空间安全分析论文(热门12篇)篇十
[摘要]食品安全监管诸多问题中,监管主体的设置与职能分配是核心问题。我国政府在对食品安全的管理上,基本采取以政府多个部门实行切块分段共管的模式。在这一模式的运行中暴露出部门之间的协调性问题、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食品安全监管行业参与不够问题以及食品安全监管中消费者的作用发挥问题,必须对其进行改革。改革思路是将多部门监管体系转变为综合部门监管体系。加大协调力度和完善协调机制。其具体措施:一是成立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二是对政府食品安全管理机构进行合理分工;三是充分发挥地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作用;四是建立消费者组织、中介组织、企业和政府间相互沟通的机制。
[关键词]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监管主体。
[中图分类号]f76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___。
[作者]张晓涛,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北京100081孙长学,经济学博士,副研究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北京100035食品安全监管在实践中就是对食品安全与质量进行检测执法。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定,食品安全监管是指:“由国家或地方政府机构实施的强制管理活动,在为消费者提供保护,确保从生产、处理、储存、加工直到销售的过程中食品安全、完整并适于人类食,同时按照法律规定诚实而准确地贴上标签”。对食品安全管的分析需要明确监管的主体——谁来监管,监管的依据依据何种法律法规监管,监管的措施与手段——如何监,监管的效率——能不能保证食品安全等问题。食品安全管体系就是由强制性的食品监管活动和食品供应链各个利相关方面参与的预防性、教育性战略相结合的产物。本文从食品安全监管主体的角度人手,分析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的对策。
一、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及职能分配。
目前,我国政府在对食品安全的管理上,基本采取以政府多个部门实行切块分段共管的模式。
中央政府一级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主要由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部、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工商总局和商务部共同负责,并向国务院报告工作。以上机构各成体系,在省、市、县一级都分别设有相应的延伸机构,每个机构有自己的具体结构和管理范围。这些部门主要是按照分段监管的原则对食品进行监督管理,食品从原料到加工成成品的过程,一个环节由一个部门负责。农业部负责原料种植养殖环节,质检部门负责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卫生监督,工商部门负责餐饮、食堂等公共食品环境卫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实施综合协调查处重大事故。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是国务院综合监督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安全管理和主管药品监管的直属机构,负责食品、保健品和化妆品安全管理的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依法组织开展对重大事故查处,负责保健品的审批。
卫生部主要负责国内市场的食品卫生政策和食品管理工作,主要职责是:负责拟定食品卫生安全标准;牵头制定有关食品卫生安全监管的法律、法规、制度,并对地方执法情况进行指导、检查、监督;负责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查处、报告;研究建立食品卫生安全控制信息系统。
农业部主管种植养殖过程的安全,负责农田和屠宰场的监控以及相关法规的起草和实施工作,负责食用动植物产品中使用的农业化学物质(农药、兽药、鱼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肥料)等农业投入品的审查、批准和控制工作,负责境内动植物及其产品的检验检疫工作。
国家质检总局主要负责食品生产加工和出口领域内的食品安全控制工作。负责食品安全的抽查、监管。并从企业保证食品安全的必备条件抓起,采取生产许可、出厂强制检验等监管措施对食品加工业进行监管,建立与食品有关的认证认可和产品标识制度。特别是出口食品加工厂的注册、出口动物和植物性食品检查、活体动物的进出口检疫、出口检验检疫证书的发放等。
商务部侧重于食品流通管理。主要职责是通过积极开展争创绿色市场活动,整顿和规范食品流通秩序,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检测体系,监管上市销售食品和出口农产品的卫生安全质量。
工商行政管理局负责组织实施市场交易秩序的规范管理和监督,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进行检查,审核其主体资格,执行卫生许可审批规定。同时,查处假冒伪劣产品和无证无照加工经营农副产品与食品等违法行为。
除上述部门外,还有一些政府机构也参与食品检验和控制。如,科技部负责食品安全科研工作,环保局参与产地环境、养殖场和食品加工流通企业污染物排放的监测与控制工作等。这样,中国就形成了按照食品链环节进行部门分工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监管框架(见图1)。
图1我国食品监管机构职能图。
二、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机构与职能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设计的逻辑性与矛盾。
从表面看,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及职能的设计是一个多部门多级别架构的体制。这种方式比较符合食品问题的复杂性、多样性和社会性交叉等特点,至少能够在概念上让人充分相信从上到下的国家机器都在食品安全监管上获得了最大限度的运转机能。中国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的设计在行政权分解状态下最大程度寻求行政资源的整合,这一体系运营的效率主要取决于两方面问题的解决:一是中央各部门的合作;二是中央与地方的合作。然而,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设计主要是从行政本身的角度来划分的,是建立在行政学的基础上,对各部门职能的描述是概括化、政策化的语言,其模糊性和解释余地之大不得不让人怀疑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理念的根基。__年在中国的政府机构改革中,在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基础上组建食品和药品监管局,并授予其综合监督管理食品安全的权力,这无疑是实现综合监管的重大举措,对于理顺现行行政监管体制和加强关乎公众健康安全的措施有着特殊重要意义。但是它所能起的作用有多大,这才是必须深刻思考的问题。中国食品药品监管局要履行自己的综合管理的职能至少会遇到双重阻碍:第一,从机构设置来看,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属于国务院直属机构,在地位上不比其他国家机构高,在中国这样一个有严格等级的行政体制下,它有什么力量去“综合管理”?第二,从职能划分来看,几乎所有的中央国家机关在某种程度上都被授予“综合监管”的职能,当它们的监管领域发生重叠和碰撞时,每个部门都名正言顺有理由来捍卫自己的“领地”。
(二)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性。
目前,我国食品管理模式表面上看几乎调动了许多力量来齐抓共管,但实质上是没有一个部门真正在管或最终负责。这种分权共治模式的根本特点是权力被分散而无法形成绝对的权威管理。中国在食品管理上形成的多部门管理格局是不同部门仅仅负责食品链的不同环节的结果。目前,食品安全管理权限分属农业、商务、卫生、质检、工商、环保、法制、计划和财政等部门,形成了“多头管理,无人负责”的局面,严重影响了监督执法的权威性。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实行分段监管的本意是将食品安全监管细化,让食品制造的各个环节都能充分得到政策主体的管理与指导。但在我国,各执行主体间工作不协调,各个部门之间权限界定不清楚,只能相互交叉,政出多门,管理重叠和管理缺位现象突出,政策实施的通道被切成了不相连接的几段。当出现食品安全事件需要追究责任时,所涉及的各有关方面都会本能地推卸责任。这种情况常常导致管理活动的重复、法律实施的不稳定、管理活动缺乏一致性和管理盲区的出现等,还可能导致公共健康目标和贸易便利化及产业发展之间出现矛盾。以生产环节为例,仅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管部门就包括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工商总局这4家:卫生许可权由卫生部门掌握;质检总局控制质量标准;工商总局负责企业登记和食品流通;食品保健品的审批和注册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自__年4月震惊全国的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事件发生后,社会各界就对因多头管理而漏洞频出的现行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提出了质疑。
(三)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理顺。
中国现行的食品安全监控工作由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管理机构共同负责。中央政府一级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主要由卫生部、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和商务部等部门共同负责,并向国务院报告工作。这几个机构自成体系,在省、市、县一级分别设有相应的延伸机构,每个机构的具体结构和管理范围都很复杂。大部分省、市和县级政府都设有与卫生部、农业部和国家质检总局对应的食品安全管理机构。一般情况下,这些食品安全管理机构直接对当地的本级政府负责,但接受中央机构的管理和技术指导。也有些地方的食品安全管理机构直接接受中央机构的领导,如,省级的进出口检验检疫局。但是,地方政府也有权制定自己的规章和标准,而地方的食品安全管理机构都是地方财政自给,因而很可能更多的关注于本地区利益而不是国家的标准。目前,各部门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系统亦十分复杂。卫生部、农业部从中央到地方均为分级管理。食品和药品监管局成立后,地方上尚无食品监管的职能部门,如何实行地方上的监管,依然是未知数。
(四)食品安全监管行业参与不够。
产业界是食品的提供者,建立有效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离不开产业界包括生产者和进口商、加工者、销售商(零售和批发)、食品服务、贸易组织等有关各方的密切配合。产业界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中的作用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落实:一是与政府沟通,将行业信息传递给政府,为政府完善管理制度提供服务;二是通过行业自律加强行业内部管理;三是与消费者沟通,根据消费者的需求不断完善行业内部管理制度。但是,目前这几个方面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管理体制是一个自上而下的体制。法律法规的出台、标准的制定、检验检测体系的建立、认证认可体系的建立并不是根据行业的现实情况出发,这样就容易造成管理“虚化”的问题,很多具体管理制度实际上执行不下去。目前,食品行业组织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育,即使有些行业成立了行业协会,但运行还很不规范。食品行业与消费者的沟通也比较少,一些食品生产加工者和销售商为了降低成本和占领市场,利用与消费者信息不对称的机会,制假售假,给食品安全造成了极大隐患。
(五)消费者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在有效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中,消费者起着重要而关键的作用。但目前,我国大多数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即使一部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比较重视,由于消费者组织还不健全,也缺乏有效参与监督的渠道。
三、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对策:多部门监管模式的协调与完善。
以消费者健康与安全为核心,重新建立足以控制各环节风险的食品安全体系是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管理体制变化的总趋势。从国际经验来看,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是食品安全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这种协调表现为两种类型:一类是以加拿大、丹麦、爱尔兰、澳大利亚为代表,为了控制风险,将原有的食品安全管理部门重新统一到一个独立的食品安全机构,对全过程进行统一监管,彻底解决部门间分割与不协调问题;另一类是以美国和日本为代表,食品安全的管理机构依然分布在不同的部门,但通过明确食品类别(美国)或按照环节(日本)进行分工,以保证对“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监管。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美国也一直存在着要求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完全统一到一个部门的声音。阿根廷、智利和荷兰等国也在积极探讨成立一个专门机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我国有必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并避其不足。目前,我国多部门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是显然的,必须对其进行改革。就实际情况来说,近期内不可能建立一个单一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体系,也没有任何一个部门能够在短期内挑起确保13亿人口食品安全的重任。比较现实的选择是通过加大协调力度和完善协调机制,处理好部门之间的关系、不同级次政府之间的关系、政府与消费者组织和产业界以及其他相关利益方之间的关系,将多部门体系转变为综合部门体系。为此,提出几点建议:
(一)成立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
我国食品安全管理多达8、9个部门,各部门之间缺乏统一协调,成立食品安全委员会极有必要,国外也有先例和经验。现在由于职责划分不够明确,在生产过程和市场流通中常出现“谁都管和谁都不管”的现象。建议:我国尽早组建由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组成的食品安全委员会,专门负责组织协调政府各主管部门对我国食品安全的监管,并为政府制定食品安全政策提供建议,研究提出食品安全保障机制,调查评估食品安全状况并提出改进措施。
(二)对政府食品安全管理机构进行合理分工政府食品安全管理机构的合理分工,是建立协调的能够实现由“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管理体制的核心。可供选择的改革方向有3种,每一种都需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充分发挥其综合协调作用。第一种是把现在分布于各部门的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完全整合在一起,统一放到一个独立的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彻底解决机构重复和管理盲区问题。该方案对现有行政体制的冲击最大,改革的难度也最大;第二种是借鉴美国现有的食品安全管理体制模式,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牵头组织有关部门,按照食品的类别在各个部门进行分工。每个部门独立地对自己所分管食品从“农田到餐桌”进行全过程监管,其他部门无权干涉。该方案与目前的行政管理体制有一定冲突,因为各部门现有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能是按照食品产业链条的环节来划分的,因此,改革力度较大,也存在一定难度;第三种则是在现有的管理体制基础上进行小的调整,依然按照食品产业链的环节进行分工。
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牵头,组织卫生、农业和质检等部门研究制定分工方案。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就监管方面存在交叉和重复之处进行明确的重新分工,只能由一个部门负责,其他部门退出;二是就无人管理的盲区进行明确的分工,确定哪个部门负责哪些尚无人监管的盲区。在制定分工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各个部门已经建立的检验监测网络的实力。这个方案最接近现有管理体制,但是必须解决好分工后各环节之间的协调和衔接问题。解决衔接问题的关键在于都应该服从于一个统一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三)充分发挥地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作用中国地域辽阔,地区间差异明显。应借鉴美国经验实行食品安全机构联合监管制度,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协作的食品安全监督网,在县市、省区和全国全面监督食品的生产与流通。必须充分发挥地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作用,由各级政府负责所辖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实行主管领导问责制。中央和地方在食品安全标准上要保持很好的协调。凡是存在国家标准的,地方监管机构必须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检验监测。食品在地区间的流通,以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进行监管,没有国家标准的,各地可以按照地方标准进行监管。
(四)建立消费者组织、中介组织、企业和政府间相互沟通的机制。
食品安全的实现有赖于社会上每一个公民的积极参与和努力。食品产业链的生产者、加工企业和流通业者通过自己的声誉来积极维护食品安全是食品安全体系有效运转的核心。
政府和社会的监管仅仅是外在的约束,生产、加工和流通主体的良好卫生规范与自我检验监测才是内在的决定因素。这些主体内在积极性的发挥也有赖于消费者的支持,消费者只有珍视自己的食品安全投票权,把钱投给那些提供优质安全食品的企业而不购买无证商贩的食品、自主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那些为提供安全食品而付出额外代价的食品生产者和企业才能够得到补偿,才能够有激励继续维护食品安全。各种形式的中介组织对于食品市场的监督以及相关信息和食品安全技术的推广也具有重要的作用。行业协会可以约束行业内的企业,权威的非官方质量认证机构也为优秀的企业提供了社会声誉保障,农业生产者组织可以对组织内部成员的生产过程和产地环境进行自主监督。为了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维护食品安全的积极性,有必要建立一个消费者组织、中介组织、企业和政府间相互沟通的机制,通过沟通来加深理解、寻求共同解决食品安全关键问题的办法。
参考文献:
[1]张云华,孔祥智.食品供应链中质量安全问题的博弈分析[j].中国软科学,,(01).
[2]郑风田.从食物安全体系到食品安全体系的调整——我国食物生产体系面临战略性转变[j].财经研究,,(02).
[3]张继宗.发达国家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及启示[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o9).
[4]王孝钢,万述伟.日本对进口食品的安全管理[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3,(03).
[5]薛庆根,高红峰.美国食品安全风险管理及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农业,2005,(12).
[6]张永建,柳宁,杨建华.建立和完善我国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5,(02).
信息安全网络安全与网络空间安全分析论文(热门12篇)篇十一
b股市场是在我国资本市场尚不能完全对外开放的背景下,为建立一条筹集外资渠道而创立的。自从1992年2月21日真空电子b股发行标志中国b股市场开启,而今已走过了的发展历程,市场规模较初创阶段已有较大的发展。其间,b股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是世人有目共睹的。
b股市场发展过程中所依赖的外在环境也在不停地发生变化,特别是以下两项措施的实施,使得b股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6月3日,为了稳定市场信心,中国证监会发出了《关于企业发行b股有关问题的通知》,取消发行b股企业的所有制限制和预选制;2月19日宣布b股市场将向境内居民开放。这两项措施无疑给沉寂的b股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活力。取消发行b股上市公司的所有制限制并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将有助于改善b股市场的基本面。而b股市场将向境内居民开放,无疑大大增加了b股市场的资金供给。
a股市场的持续上涨带动了b股市场行情b股交易开始活跃成交金额和成交量迅速增加。5月上证b股指数和深证b股指数出现历史新高分别达到381.30点和803.61点。遗憾的是在此期间b股市场没有新股上市。b股市场建立之初有其必然性但目前市场功能已经发生了根本改变。随着我国资本市场a股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解决历史遗留的b股问题已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
二、我国b股市场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完善,b股市场逐渐暴露出诸多问题,主要包括:
1.资金筹集功能丧失。b股市场设立的初衷是为国内企业筹集外汇资金,但随着外汇资金逐渐充裕、国内企业海外上市增加,b股筹资功能逐渐丧失,20、、、20、20和b股市场筹资额都为0。
与h股市场筹资情况对比来看,随着h股市场引入红筹股,国内推行qfii,我国对外权益性资金筹集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如果单纯从筹资功能角度来看,b股市场已无存在必要。
2.资源配置功能丧失。资源配置是证券市场另一个最基本的功能。b股上市公司在行业分布上绝大部分都是传统行业,属于高技术产业的公司很少。与此同时,b股市场规模小,流动性差,投资者主要为境内外个人,其中境内个人投资者占80%以上,面未减持外资法人股数量非常少,b股市场难以通过股权转让进行并购重组。
3.投资价值衰减。b股市场设立以来,没有与a股市场同步发展,而是逐渐边缘化,总市值没有稳定持续增长,与上市股票数量不成正比。到20末,因汇率体制改革后,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幅度已接近18%。因此,分别以美元和港元计价的上证b股和深证b股面临着较大的汇率风险,b股投资价值受人民币升值负面影响较大。
4.市场结构特殊。b股最初仅允许境外投资者以美元或港元投资,年政策变化后,境内个人逐渐成为投资主体。目前的投资者有境内外个人和境内外机构,其中以境内个人投资者为主体,境外个人占一部分,而机构投资者占比例极小。考虑到投资者结构,b股改革要保障境内个人投资者的利益,同时顾及境外个人投资者的利益。实际上,b股二级市场的投资者,主要是以境内个人与海外华人投资者为主,在人民币升值趋势的预计下,制约了b股市场新增投资者,如果原来的个人投资者把手中的美元资产逐步转换成人民币资产,无形之中就造成原有投资者队伍不断减少。
5.b股市场缺乏明确的政策定位与战略发展目标。从国内开设b股市场以来,b股市场的主导政策出发点基本是围绕探索如何通过资本市场方式吸引境外资金投资,以及发展我国境内外资证券市场的一块实验田。迄今,b股市场的主要政策目标定位没有发生改变。
此外,在交易规则上,b股市场与a股市场有诸多不同。b股市场与a股市场上的公司适用不同的会计准则,从而导致盈利水平等财务数据不一致,投资者难以获得一致公允的价值判断依据。因此,b股市场改革需要解决投资者结构、交易规则、市场管理等与国内资本市场统一的问题。
三、我国b股市场今后发展问题探讨。
当前关于b股市场发展问题主要有两种观点,即关闭b股市场和继续大力发展b股市场。b股市场作为历史产物,已经完成其使命,与其久拖不决,不如快刀斩乱麻。本文就我国b股市场发展的前景提出以下思路。
(一)a、b股合并或改造b股市场。长期以来,a、b股市场处于分割状态,同股不同价成为市场的一种常态。合并a股、b股,是各界呼声最高的改革措施,具体做法包括:
1.直接合并a、b股。b股与a股的合并还存在障碍,首先是我国资本项目还不能自由兑换。b股投资者仍然有一部分是境外居民和机构。在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的条件下,这些投资者不可能接受转换币种的做法。假设境外投资者愿意将美元或港币换成人民币,那么,在b股和a股合并过程中,必然会有部分境外投资者成为我国a股投资者,这有悖于我国资本市场的渐进式开放战略。尤其是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不减的时候,境外热钱对我国股票市场的投资热情较高,该操作过程会引起较大的市场冲击,不仅会导致b股市场大涨,还会给a股市场推波助澜。其次,a、b股流通价格存在差异,将b股与a股合并,侵犯了a股投资者的利益。因为同一家公司的b股价此a股价低很多,二者合并,会使含有b股公司的a股价格下跌。在110家b股公司中,同时发行a股的有80多家。而且。将b股转换成a股,将直接扩大a股流通盘,影响a股的市场价格,造成a股股东的权益损失。
a、b股市场如何实现合并,是一个需要认真分析的重大问题。无论在何种条件下,合并都不能损害投资者利益,这是所有措施的前提。如果未来a、b股合并真的提上议事日程了,可以充分参考股权分置改革中获取的经验,确保市场实现公平、健康、平稳的过渡。具体的操作思路可以是:b股公司数量很少(共110家,其中86家a+b公司,24家纯b股公司),市值不大。所以,b股市场向包括银行、保险基金、社保基金、年金基金、证券投资基金在内的境内机构开放,并建议从现金流好、间接融资能力强、股价被低估的纯b股公司开始进行股改,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核心是通过社会公募或配售而增发募集资金解决问题,对境内投资者可通过托管系统直接出售并设立外汇特别账户。其后,再进行合并a、b股市场。
2.回购b股并缩股。回购b股并缩股,也是一种可选择的途径,关键是回购价格和上市公司的支付能力。b股的发行价格总体比较低。如果以较高价格回购会损害公司其他股东利益。对于纯b股公司来说,回购会影响其上市地位,失去未来再融资的'机会。另一个问题是,回购会减少公司宝贵的现金资源或者提高公司负债率。丽珠集团于年6月20日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回购公司部分境内上市外资股(b股)股份的议案》,公司在回购资金总额不超过1.6亿港元及回购股份价格不超过16.00港元/股的条件下,预计回购部分境内上市外资股(b股)股份约为1000万股,并且,该回购股份将依法予以注销。这可能为我国b股市场的发展预示着未来的方向。
从当前情况分析,回购部分价格被低估的b股股份,不仅有利于活跃b股市场交易,有效调节市场供求关系,而且能使a/b股公司股票价值回归至真实水平。更为重要的是,允许b股股份回购体现了监管部门改革创新、探索并支持促进b股市场变革的积极态度。b股股份回购将为b股市场制度性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途径,有利于恢复b股市场的生机与活力,形成a、b股市场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3.将b股改造成国际板。随着金融资本市场的不断开放,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国际化是必然趋势。根据2008年6月18日第四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结果,我国将按相关审慎监管原则,允许符合条件的境外公司通过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的形式在中国的交易所上市。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都有开设国际板的构想。境外公司在内地上市,可以考虑将b股市场改造成国际板,正好利用一些外企试图来我国上市的机会,引导这些外资企业与国外企业在国际板上市。这样两大交易所的国际板没有必要重复建设。
众所周知,a股市场上的新股发行都得到了较高的溢价,选择在中国交易所发股上市,可以达到最大化圈钱的目的。由于b股市场股票价格定位相对合理,如果我们能将外企上市安排在b股市场,这样也可以减少外企a股发行的圈钱嫌疑,对于保护国内投资者的利益具有积极意义。因此,为适应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需要,迎接境外公司的发行上市,将b股市场改造成国际板还是应该考虑的。
(二)b股市场功能的重新定位。b股市场是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史上的创新,可以说是世界证券市场体系中独具特色的市场。从b股历史市场功能上看,管理层对b股市场的定位是“开辟引进外资的渠道”,其出发点是在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的条件下吸引境外资金的特定市场安排,这种市场定位带有浓厚的过渡性色彩,而且越来越强烈地受到海外上市融资方式的冲击。
海外上市融资渠道现主要有红筹股、h股、n股、s股、香港创业板,这些新的融资渠道挤占了b股市场的生存空间,使b股市场的筹资功能下降。红筹股公司大都是各地政府或部委在香港的“窗口”公司,雄厚的政府背景及不断的资金输入赋予其很大的想象空间。h股公司是以国企为主体,由于国企的主力地位以及政策方面的扶持,h股市场成为国企筹集外资的主要场所,受到市场关注。香港创业板市场定位于高新技术企业。而b股市场没有一个明确的优势,上市主体的多元化使得b股市场无法形成一定的市场概念,从而影响了市场筹资功能的正常发挥。重新进行b股市场的功能定位,是b股市场发展的当务之急。
提出b股市场重新定位的背景是,我国外汇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人民币出现了不断升值的压力。我们可以将b股市场重新定位为:给境内的外汇资金创造投资渠道,为境内公司提供外汇资本。重新恢复b股市场融资功能,扩大企业从b股市场的直接融资比例。近年来,众多企业纷纷登陆a股市场,加上原有上市公司增发新股、实施配股、发行可转换债券、国家股配售试点等,搞得红红火火,确实为企业改革与发展筹集了大量资金。可相比之下,b股市场显得十分冷清。
首先,鼓励非国有的优秀企业发行b股,不仅仅有助于改善新增b股上市公司的整体素质,而且将引入对国有企业的有效竞争机制,从上市公司来源上避免了所有制垄断所造成的缺陷。先天的垄断被打破后,后天的竞争机制将更为有效,市场竞争法则将加快b股公司之间的优胜劣汰,为优秀企业的成长创造条件。其次,引进各种所有制企业进人b股市场,有利于增加投资品种,满足各种投资者的投资偏好。这里所说的各种所有制企业是指外商投资或独资企业、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分公司,或民营企业。这类企业在我国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具活力的部分,也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尤其是b股市场要为民营企业提供融资空间,形成b股市场的一大特色。民营企业很难在证券市场中获得增量资本,不得不以高负债的方式进行高风险的经营,制约了正常发展。如果能吸引优秀民营企业通过发行b股,不但将使民营企业的发展如虎添翼,也为股东带来更大的回报,增强b股市场的活力。
(三)引入更多投资者,激活b股市场。我国外汇储备已高达2万亿美元,为缓解外汇增长过快的压力,我国政府不仅从年以来大力发展qdii产品,而且还有意把内地居民也引向境外投资。既然国家可以每年把巨额的外汇投资于美国的债券,为何不把其中一部分投资于国内的b股市场呢?从投资价值的角度分析,我国b股市场比a股市场要更具吸引力。因此,可以通过引入更多投资者来激活b股市场,包括向境内机构投资者开放b股二级市场、引入ofii和发行b股基金等措施。
从b股市场投资者构成看,目前境内个人投资者顶替境外机构投资者,成为b股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境内券商手中有一定的b股,但他们只能卖出,不能买进。因为b股的二级市场只对境内个人投资者开放,而没有对境内机构投资者开放。而b股市场不允许境内机构投资者介入的原因,就是担心外汇流失。而现在的情况已经发生了改变,外汇已经由短缺变为过剩,b股市场向境内机构投资者全面开放的条件已经成熟。而且,只要向境内机构投资者开放,b股市场就将会趋于活跃。
信息安全网络安全与网络空间安全分析论文(热门12篇)篇十二
开发的软件必须具有通用性强、适用范围广、提高工作效率等一系列优势,这样可以协助工作人员把项目中的软件开发管理平台做到更好。因此要求所开发的软件应具备以下功能:(1)能够在各种环境下运行,适应性要强。任何软件都需要一定的运行环境,而软件的适应性强弱将直接影响着软件的使用效果和稳定性。(2)能够积极协助指导项目开展相关工作,运用开发制约和方法学等手段构建软件架构,这样的好处是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使用者的开发方式和风格,开发出来相似的项目间可以很通畅地进行协作和交流。(3)要做好项目的设计、开发和再测试的相关工作,能完成项目成果各方面数据的转换和协作,这就体现出最关键的衔接作用。其中最主要的部分就是关于程序设计和数据库设计向开发阶段的代码程序生成的过程。另外的作用就是在进行单元测试的过程中要把大多数相似的测试代码由辅助程序员把它们筛选出来。(4)在开发软件的相关工作中比较重要的就是常见功能组件,有很多数据需要进行操作和整理,例如字符串的操作、数字操作等,不仅如此,还会涉及到文档读写、上下载等一些相关问题。在一般情况下出于对灵活性的考虑,很少会设置这些功能组件,需要在实际工作中由程序员针对需要来分别写出代码。所以软件架构平台需要有这些协助程序员的相关功能组件才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5)分层结构和框架技术支持是我们软件开发管理平台需要的两种技术。根据项目需要,项目的开发人员要制定不同的框架来提供选择的余地。要改变框架去适应实际项目需要,这样更容易开展开发工作。(6)要考虑不同业务人员的需要,尽量提供一些底层业务组件。在普通的业务系统中,配置管理、用户管理、角色权限管理所涉及到的功能区别不明显,而底层平台可以在提供底层应用模块的同时起到减少项目重复开发量的效果,是一个非常科学合理的设计。(7)性能和安全是必须考虑的两大要素,因此在构建平台时要平衡性能和安全两者的关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的保证性能,这样也能给后续关于技术指引、工具和方法的建立提供良好的基础,例如权限控制组件和缓存组件等。(8)方便操作也是我们需要考虑的一个方向,平台应该能在业界的大多数人中使用,因此要方便理解和操作,简单的操作流程是能够提供便捷功能服务的前提。还可以节约使用平台的学习费用和节省学习精力。在进行编码实施的过程中,关于程序编码的设定要采取统一标准,并且符合相关的编写要求,能够保证可读性和运行的连贯性,方便日后的维护工作。在平台框架完成以后,还要不断的进行系统测试,保证使用效果和最初的设计效果相符合,测试出现问题后,要根据设计的框架找出问题原因,运用相关技术进行修改,并达到预期效果。
5结语。
目前针对多元化软件的开发是一项比较艰巨的任务,其结构复杂、信息量较大。该软件分为很多不同的部分,故要把需求、分析、测试、设计、运行等诸多因素考虑进来。在目前比较常见的业务系统中,基础底层软件架构不但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节约开发所需要的投入,提高利润。在提高质量方面则可以采取严格的规范约束和框架设计技术两种手段。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前提下,软件开发管理平台取得飞快的进展,然而多元化软件的开发不仅在我国受到格外关注,国外也正积极针对这一方面展开研究工作,并且运用到实际运行当中,软件开发管理平台也显示着其强大的生命力,为我国的软件开发项目管理信息化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4]黄若儒.基于软件架构技术的系统开发基础平台分析与设计[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4.
[5]张清兰.面向目标识别应用的算法开发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