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是确保教学工作有条不紊进行的重要依据和规范。在这些教学计划范文中,可以看到教师如何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教学内容和活动。
2023年最后一课的教学设计(优秀20篇)篇一
(一)、教学目标:
1、充分认识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
2、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人身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等。
3、进行预防灾害,预防突发事情的教育。
(二)、教学过程:
1、导入:列举出生活中的安全事例。
2、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a、公路上、公共场所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是因为有的人安全意识不强。
b、班级举例:学校发生的事故及后果。
c、目前学校抓的几项工作。
(三)、小学生应注意安全的地方:
1、学生讨论。
2、集体归纳。
(四)、学生自查哪些方面未做好,今后要加强注意。
(五)、教师小结并宣传《兴集小学学生安全自护十不准》和《兴集小学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小朋友们好:今天是新学期开学后的第一天,我们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为了今后能更好地学习、生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些小学生应该记住的一些安全知识。人们常说:“安全工作重于泰山。”小朋友们接下来你们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平安是吉祥,健康是幸福,良好的身体才是学习、工作、生活的本钱。我们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珍爱生命,珍惜幸福的学生生活。
我们一定要牢记以下几点:
第一、做好课间活动的安全。楼梯口是我们的重点安全防范部位,不少学校都发生过楼梯拥挤造成的安全事故。在课间休息时,教室里、走廊上、楼梯间到处都是走动或者站着的同学,如果追赶打闹,一是可能由于跑的速度过快而使自己扭伤手、脚、腰或跌得头破血流;二是可能撞倒其他同学,造成意外事故。我们校园里还有一幢教学楼正在施工,小朋友们课间绝对不能到施工区去玩耍、打闹。
第二,做好劳动活动时的安全。学校或班级都要组织一些公益劳动和打扫卫生的劳动,这是十分必要的。但在劳动中,也极有可能出现一些危险,小朋友们要注意了解劳动场地的特点,做好安全防范;注意劳逸结合,累了就休息一会再劳动;不要在高空和有危险的地方劳动;不要在劳动时间打闹嬉戏。
第三,注意交通安全。马路不是游戏场所,不能在道路上玩耍;不仅自己要遵守交通规则,还要互相提醒,相互监督,相互照应,当一名维护交通安全的“宣传员”;不坐“三无”车辆;过马路时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靠右行;在城市里还要注意走斑马线,走人行道。
第四,提高食品卫生安全和自我防范意识。不在路边小摊点、无证无照的商店买东西,不买“三无”过期变质食品,不暴饮暴食。在校外不能随意的相信别人,碰到有人问路时我们只能指路不能带路,不能和不熟悉的人一起玩,遇到坏人时应及时告诉家长和老师。
第五,要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遵守学校各种规章制度。不迟到早退旷课,不违纪,按时作息;严禁翻越学校围墙和大门;严禁购买、收藏、携带管制刀具;爱护学校财产,不损坏公物;配合门卫人员的管理工作,保证校园的安全。
第六,注意增强“防火防盗”意识,随时做好防火防盗工作,要保管好自己的钱物,防止各种事故的发生。如果发生安全隐患要及时报告老师。
结束语:新的学期,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我们的学习创造一个更好更优良的环境!
2023年最后一课的教学设计(优秀20篇)篇二
1、感受“最后一课”的异样气氛,为下文蓄势。
2、抓住文中精彩语段,通过不同层次的朗读感受文中人物沉痛的内心世界,从而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
班通。
一、诵读文章标题。
投影:当亡国的时候,才理会到一个人与一个国家相互的关系多么重大。
——老舍。
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都德(法国)。
1、师读第一句,生齐读第二句。2、板书课题。
3、理解“最后一课”指什么?把“最后一课”还原到文本中诵读。
引导:抓住不同的重点诵读此句,感受沉痛、悲伤地内心。
二、走进异样课堂。
1、过渡: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份沉痛走进这“最后一课”,先来感受这课堂的气氛。
投影:平常日子,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开课桌啦,关课桌啦,大家怕吵捂着耳朵大声背书啦……还有老师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静一点,静一点……”
一切偏安安静静的,跟星期日的早晨一样。我从开着的窗子望进去,看见同学们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韩麦尔先生呢,踱来踱去,胳膊底下夹着那怕人的铁戒尺。
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而且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的气氛。最使我吃惊的,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
2、学生自读,说说读出了怎样的信息?
交流:请用你的朗读来表现这课堂与平时的不同。
3、今天的课堂这样的异样,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
投影:故事背景。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1871年,法国战败,签订和约,把阿尔萨斯和洛林两个州割让给了普鲁士。普鲁士为了让当地人民永远忘记祖国,好永远统治这个地方,下了一道命令:这两个州的学校只准教德语,不准再教法语。
三、感受沉痛内心。
1、过渡:这就是他们的最后一节法语课了,可怜的孩子们呀!可怜的韩麦尔先生!他们该怎样度过这一节课呀!
2、他们学习了那些内容?
交流:生说,投影。
说到这里,他就翻开书讲语法。
语法课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
习字课完了,他又教了一堂历史。
接着又教初级班拼他们的ba,be,bi,bo,bu。
交流:请同学们关注句中的“又”字,你有何理解?
3、文中有句话真真切切表达了他们的这种内心。
投影: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要)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送)我们的脑子里去。
4、聆听韩麦尔的内心世界。
投影:“我的孩子们,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柏林已经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只许教德语了。新老师明天就到。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我希望你们多多用心学习。”
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我不是常常让你们丢下功课替我浇花吗?我去钓鱼的时候,不是干脆就放你们一天假吗?……”
交流2、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表达效果?
5、文中小弗朗士的内心又如何呢?
投影: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这样就算了吗?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
天啊,如果我能把那条出名难学的分词用法从头到尾说出来,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又没有一点儿错误,那么任何代价我都愿意拿出来的。
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交流:你读出了小弗朗士怎样的内心?
6、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放学了,一切就要结束了,
他们不得不告别这难忘的最后一课。
他们不得不告别。
他们不得不告别。(仿写)。
四、肃立告别定格。
1、师范读结尾。
交流:你又怎样的感受?请带着你的理解读。(难过、悲伤、沉痛……)。
2、他为什么而沉痛?他的沉痛具体表现在哪儿?
3、让我们再次怀着沉痛的情感齐读向韩麦尔致敬。
五、小结。
投影:
当亡国的时候,才理会到一个人与一个国家相互的关系多么重大。
——老舍。
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都德(法国)。
2023年最后一课的教学设计(优秀20篇)篇三
年级。
初二。
1、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一些重点语句的含义;。
2、继续深刻体会文章中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3、理解课文通过语言、行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1、重点语句的含义;。
2、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3、几种描写方法及作用。
朗读法:通过朗读体会语句的思想感情。
分析法:分析一些语句的含义。
教具。
多媒体课件。
一、检查复习:简析几个句子的含义。
1、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
2、这些景象,比分词有趣多了;可我还能管得住自己,急忙向学校跑去。
3、平常日子,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
二、师生共同活动,分析课文第二部分第二层(11—16)。
1、指名朗读第二层,注意体会人物的感情。
2、随文指点讨论“又柔和又严肃”、“我的孩子们”包含的感情,理解韩麦尔先生话的意思。
“严肃”——————包含对亡国的悲痛。
“最后一堂法语课”———————是抗议普鲁士统治者奴役法国人民的爱国举动。
3、讨论文章是怎样运用心理描写表现小弗郎士思想感情的巨大变化的。(让学生畅所欲言)。
明确:“万分难过”:
(1)对敌人的恨;。
(2)对失去学习祖国语言机会的痛苦;。
(3)对过去不好好学习的懊悔。
教学步骤。
“坏家伙”:指占领阿尔萨斯和洛林的普鲁士军队。写出了小弗郎士对侵略者的恨。
“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这段心理独白独立成段,并且加上“!”,有什么作用?————————表现了韩麦尔先生的话在小弗郎士的感情上引起强烈的共鸣,在悲剧命运的打击下,小弗郎士的爱国情、亡国恨一起被引发出来。
4、理解“最使我吃惊的',后面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一句中所体现出来的法国人的爱国情感:镇上那些人用上“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方式“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表现了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因为被剥夺了学习法语的权利,也就意味着失去了祖国。这一举动,是阿尔萨斯和洛林人民真挚的爱国热情。
5、归纳分析第二层。
明确:正面揭示了“最后一课”的严肃意义,点明了主题。普鲁士禁教法语,这是对法国人民民族感情的无情伤害,它促使小弗郎士心灵深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的猛醒,激发了他学习法语的热情。
三、师生共同活动,分析课文第二部分第三层(17—23)。
1、指名朗读这一层,注意体会思想感情。
2023年最后一课的教学设计(优秀20篇)篇四
课型:练读课。通过复述、评议、旗图表、讨论、品读等提高语言与思维能力。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
第一课时。
(一)教师表情朗读全文,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想象出课文所描绘的情境。
(二)分别请学生到台前复述。
(三)全班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部分。
(四)指导学生用色笔画出重点词。宛转、诧异、懊悔、祈祷、气氛。
第二课时。
(一)在默看课文有关部分的同时,讨论人物思想性格。
分析“上学路上”这部分。
(二)精读“上课经过”(即“最后一课”)部分,研讨如下的问题:
(三)品读“宣布散学”这部分。
1.品读基础上讨伦:钟声、号声对韩麦尔先生产生了怎样的震撼?
2.纵观全文,韩麦尔先生是个怎佯的人?
(四)按小说的要素。请同学总结全文。
情节上学路上上课之前上课经过宣布散学。
人物小弗朗士(心理)贪玩幼稚诧异。
难过懊悔忘不了。
韩麦尔先生穿上礼服态度和蔼耐心。
语言、表情、动作)哽咽。
郝叟老头坐在教室后面听课,激动。
(表情)。
环境自然环境天气画眉草地。
社会环境布告牌普鲁士兵出操收操。
(五)朗读指导(主要指导要领):
1以小弗朗士的眼光、心情和口吻朗读;
2边读边想象一幅幅连续的画面;
3.把握小弗朗士感情变化的层次。
方案二。
教学重点、难点:同“教学目标 ’的前一项。
课型:议读课。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思考并回答为什么要以《最后一课》为题?
(四)品读课文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画出关键词句。
第二课时。
(二)读,议:课文为什么要以第一人称作为结构线索?
(三)充分展开想象,以《韩麦尔先生》为题进行再创作。
方案三。
教学目标 :同“方案二”的“教学目标 ”。
教学重点:同“方案二”的“教学重点”。
十二月八号是一块试金石。
这一天的清晨,天色还不曾大亮,我在睡梦里被电话的铃声惊醒。
“听到了炮声和机关枪声没有?”c在电话里说。
“没有听见。发生了什么事?”
接连的又来了几个电话,有的从报馆里的朋友打来的。事实渐渐的明白。
日本兵依照着预定的计划,开始从虹口或郊外开进租界。
被认为孤岛的最后一块弹丸地,终于也沦陷于敌手。
我匆匆的跑到了康脑脱路的暨大。
“看到一个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经过校门时,立刻停课,将这大学关闭结束。”
太阳光很红亮的晒着,街上依然的熙来攘住,没有一点异样。
我们依旧的摇铃上课。
我授课的地方,在楼下临街的一个课室,站在讲台上,可以望得见街。
学生们不到的人很少。
学生们的脸上都显现着坚毅伪神色,坐得挺直的,但没有一句话。
我不荒废一秒钟的工夫,开始照常的讲下去。学生们照常的笔记着,默默无声的。
别的十几个课室里也都是这样的情形。
街上依然的平滑光鲜,小贩们不时的走过,太阳光很有精神的晒着。
我的表在衣袋里低低的嗒嗒的走着,那声音仿佛听得见。
远远的有沉重的车轮辗地的声音可听到。
时间是上午十时三个分。
“现在下课!”
学生们一致的立了起来,默默的不说一句话;有几个女生似在低低的啜泣着。
赤热的心,像钢铁铸成似的坚固,像走着鹅步的议仗队似的一致。
从来没有那末无纷纭的一致的坚决过,从校长到工役。
选自郑振铎《蛰居散记》,上海出版公司1951年出版。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
from:《中学语文教参新编》,饶杰腾主编,语文出版社1997、7。
2023年最后一课的教学设计(优秀20篇)篇五
1、学习本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表情、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2、体会本文所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对汉语的.热爱。
〖教学重点〗。
目标1。
〖教学难点〗。
此文的背景和对热爱祖国语言是一种爱国的理解。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掌握重点的字词。
2、理清小说的基本情节、训练复述能力。
3、大致掌握小说的结构。
〖教学过程〗。
简介背景及作者。(对于此文来说,背景理解相对重要,不可忽略)。
抽查:预习提示中的注音。
补充:懊悔、喧闹、惨白。
1、这篇小说的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写了哪些人?主要写谁?
[第一问训练学生概括复述,第三问只需学生有所思考,具体留待后面讨论主题时解决。]。
2、讨论课后练习一。
补充:按这三种划分法,各自的起讫段落。
点拨:按情节发展划分层次的方法;划分层次的多可能性。
明确:三分法最为合理及其理由。
1、划出能回答课后练习二的语句。
2、划出文中写人物的语言、表情、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词句,并思考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五、讨论课后练习二。
将本文缩写成一篇两百字左右的故事梗概。
2023年最后一课的教学设计(优秀20篇)篇六
活动目标:
1、巩固幼儿已有的一日生活常规和各种生活习惯。
2、引导幼儿实现以家庭生活为主到以幼儿园生活为主的转变,将安全教育渗透到各个活动中。
3、学会关心和帮助中小班的弟弟妹妹,学会和同伴团结友爱,学习用关心爱护的语言和小朋友交往。
活动准备:
1、保教人员检查活动室内外的安全。
2、课前带幼儿参观幼儿园,进一步了解幼儿园。
活动过程:
一、入园活动。
1、热情接待入园幼儿,相互问好。
2、通过“问、看、查、摸”对幼儿进行晨检。
二、入厕。
在分组上厕所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室内活动。
四、离园活动。
1、不跟陌生人走,紧牵父母的手,以防走失。
2、知道靠右行,不抢行。
3、按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入园。
五、延伸活动。
家长给孩子讲诉生活中的安全知识,增强幼儿安全意识。
一、学习自我保护知识。
开学第一课,我们应该告诉孩子们要学习一些自然灾害的躲避方式,学习用自己的力量保护自己。例如,每个学校,每个幼儿园都有各种安全预案,但这些预案常常是束之高阁。开学第一课,我们应该弹去文章的风尘,引领孩子们一步一步去做,做踏实,四川红枣中学二千多名学生,仅仅用了1分30余秒全部有序地撤离到操场,无一伤亡,靠的就是平时的生命教育,扎实地演练。雷雨天不能在大树下避雨,发生火灾怎么办,这样一些自护知识,都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灌输给孩子们。再比如,在幼儿园里,在家庭中常会有孩子把一些小豆籽放到耳朵里,鼻孔里,我们可以开展一些诸如此类的教育活动,让孩子们了解自己的身体器官,学习一些疾病的预防知识。
二、防范为主,警钟常鸣。
幼儿年龄小,来到幼儿园就是我们的孩子,孩子的安全是健康学习生活的首要条件。作为一名教师,要时常向自己敲响安全的警钟,从幼儿入园的一瞬间就要时刻排查有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如晨检中是否有孩子带了不安全的物品入园,哪一个孩子身体不舒服,需要多加关注,午休时要特别叮嘱值班的教师,做好交接班工作,是否有孩子穿了不适合运动的.服装等等;带孩子户外活动,要提前检查玩具的安全性。
三、多方把关,保障幼儿的生命安全。
1、入园环节:设立严格的门卫制度,要求门卫工作人员密。
切关注进出幼儿园的人员,严防陌生人进入幼儿园。使用接送卡,严禁陌生人接送幼儿。晨检坚持一看、二问、三摸、四查,不马虎。
2、晨间活动环节:要确保有一人在班照顾幼儿的晨间活动,老师不能只顾打扫、去拿东西而忽略了活动中的幼儿。
3、户外活动环节:确保幼儿都在教师视线之内,防止幼儿自行玩大型玩具,检查幼儿服装,有没有不安全因素。
4、教育活动环节: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做好充分准备,向幼儿交代清楚安全要求,对幼儿进行自我防护的教育。
5、入厕、盥洗环节:管理好并教幼儿正确使用洗涤用品,教育幼儿不拥挤,防止跌倒碰撞在水池或便池边沿。
6、饮水环节:开水打来后不能放在幼儿碰到的地方,保温桶里的水保持温热,防止烫伤幼儿。
7、进餐环节:开饭时用的汤桶放在分餐桌上,不能让幼儿碰到,汤放在分餐桌上晾到温热时再端给幼儿。
8、午睡环节:教师经常巡视看幼儿是否手里玩橡皮筋、小瓶盖、带子或尖锐物品,看幼儿是否发烧等。年幼的孩子神经调节不够完善,许多疾病常常发生在睡眠中,正如案例1所述,孩子虽然是在起床后才发生高热惊厥,但有可能午睡时就已经有发烧的迹象,只是被我们忽略过了,这就要求我们时刻关注孩子在园的每一个环节,才能保障孩子的生命安全。
9、离园环节:要求家长专人接幼儿,如果委托他人必须带接送卡。没有接送卡代接幼儿必须签字,留下相关的证件。
2023年最后一课的教学设计(优秀20篇)篇七
上课时(11—23)韩麦尔先生。
下课时(24—)。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通过理解小说对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等的描写把握人物形象。
2、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重点〗。
要点1。
〖难点〗。
〖教学过程〗。
要求:能体现情节发展的脉胳。
二、阅读前10段。
1、小弗郎士上课途中见到、听到、想到了什么?文中为什么不直接从上课写起?
2、这最后一课的上课前与往日有什么不同?这种不同表现了什么?
讨论:
2、小弗郎士没能答出分词的用法,老师说了什么?由此可看出他的心情是怎样的?
明确:监狱的大门比喻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与封锁,钥匙比喻法国语言;含义是:掌握祖国语言,可以激起人民的爱国意识,从而团结起来,打败敌人,求得民族的解放。
4、上习字课时,老师是怎样安排的?有什么用意,产生什么效果?
5、小弗郎士以怎样的心情观察老师,联想到了什么?
6、为什么小弗郎士永远忘不了“这最后一课”?(总结)。
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见课后练习三、四)。
讨论。
1、这段文字对韩麦尔先生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描写?为什么他听到钟声,脸色惨白?我又为什么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明确:钟声宣告了最后一堂法语课的结束的时间已经到了,从此将和祖国的语言告别;而我从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第一册(修订本)教学设计先生的脸色中感到他对祖国的爱,对失去祖国的痛苦心情。他的爱国精神,使我觉得他的形象高大了,我认识到他不仅仅是一位教师,更是一位爱国志士。
2、文中有哪些动词很好地表现了他的思想感情?
3、找出表现他内心极度悲痛的词语,简要分析它的表达作用?
4、“使出全身力量”这句话,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
1)神态、语言、动作。
2)转拿使写一连串的动作表现了他的痛苦心理,倾注了他对祖国的爱、对敌人的恨。
3)“脸色惨白”、“他哽住了”写出了他对侵略者的强烈的愤恨和丧失国土给他的沉重的打击。表明他具有强烈的爱国感情。
4)表达了他对祖国的热爱和早日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
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分别是怎样的人?小弗郎士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人物形象。
韩麦尔先生有40年教学经验的笔循循善诱、受人尊敬的老师,有着崇高的爱国感情。
小弗郎士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请就此发表你的意见,写一段话。注意要从文章中找根据。
2023年最后一课的教学设计(优秀20篇)篇八
1、学习本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表情、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2、体会本文所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对汉语的.热爱。
〖教学重点〗。
目标1。
〖教学难点〗。
此文的背景和对热爱祖国语言是一种爱国的理解。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掌握重点的字词。
2、理清小说的基本情节、训练复述能力。
3、大致掌握小说的结构。
〖教学过程〗。
简介背景及作者。(对于此文来说,背景理解相对重要,不可忽略)。
抽查:预习提示中的注音。
补充:懊悔、喧闹、惨白。
1、这篇小说的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写了哪些人?主要写谁?
[第一问训练学生概括复述,第三问只需学生有所思考,具体留待后面讨论主题时解决。]。
2、讨论课后练习一。
补充:按这三种划分法,各自的起讫段落。
点拨:按情节发展划分层次的方法;划分层次的多可能性。
明确:三分法最为合理及其理由。
1、划出能回答课后练习二的语句。
2、划出文中写人物的语言、表情、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词句,并思考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五、讨论课后练习二。
将本文缩写成一篇两百字左右的故事梗概。
2023年最后一课的教学设计(优秀20篇)篇九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2、学会本课的三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4、领会哲学家循循善诱地教育学生的思想和艺术方法。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流程]。
一、读课文,理解生词、理解课文基本内容。
1、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去听一位哲学家的课。这位伟大的哲学家在给他的一群学生上的最后一课里,会用什么样的方式讲述一个怎样的哲学道理?想来一定是不同寻常的。这篇课文才700多字,只有三个生字,相信经过大家的认真练习,一定能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自由练习朗读,大约在5分钟左右。)。
2、请同学提出生字,并自行认读理解,但要告诉大家自学的方法是什么。
哲――哲学愕――惊愕铲――铲子。
3、还有哪些生词需要共同讨论。
饱学之士满腹经纶斩草除根旷野。
归结自学生字的方法:
查生词中不理解的那个字,比如“惊愕”一词就查“愕”;
结合上下文理解意思。如“斩草除根”“旷野”;
请教老师、同学,如“哲学家”。
5、检查朗读情况,交流读书收获,说说文章都写了什么?
教师要提醒同学朗读时注意体会声音的强弱顿挫,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每个同学读完某一部分,都要说说有关小节的主要内容。
6、请学生上黑板上书写上述生词,请大家评说字型是否美观,以及改进书写的意见。
7、练习临写生词。
1、精读第一自然段。
(1)轻声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你从这个自然段里知道了什么?
(2)引导学生理解和想象漫游世界的“游历”和“拜访”的十年经历。
(3)作者说他们“个个满腹经纶”,你觉得他们将是怎样的'?
2、精读第二――九自然段。
(1)。
在读课文之前,请你结合课题思考,你最想知道和理解的是什么问题?请自由提问,并找到觉得最有价值的问题到课文中找答案。
(2)从大家的提问中删选出最有价值的问题:
请你对哲学家上“最后一课”的地点和内容、方法和艺术谈谈看法。
(2)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并用笔划下你觉得最有意思的句子。
(3)同桌相互讨论后,再全班交流。
3、精读第十自然段。
(1)请你们谈谈“根除”杂草的唯一方法什么?
(2)“旷野里的杂草”和“灵魂里的杂草”有什么区别?
(4)背诵最后这段课文。
三、扩展阅读练习:(推荐课文:《最后一课》节选)。
(1)比较两文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课堂“六分钟写作”《我读……最后一课》。先写出所读的文章内容,然后就自己阅读的文章内容及思想写自己想写的话,全文不少于100字。
小组之间开展朗读比赛和抄写及听写词语的比赛。
2023年最后一课的教学设计(优秀20篇)篇十
——(爱国主义包含着荣誉感、自豪感、捍卫民族尊严,领土完整等情感)。
二简介背景及作者。(见书43页)。
——这篇小说是以普法战争中法国惨败,割地赔款这一历史事件为背景的。选材别出心裁,既没揭露敌人罪行,也未直接描写法国人民的反抗,而是巧妙地选取一所普通小学中的最后一堂法语课来反映尖锐的民族矛盾,反映沦陷人民对祖国的眷恋、热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都倾注在这“最后一课”中,使小说更具社会意义。都德,法国19世纪下半期的小说家,其小说多以反映普法战争为主。
三正字音。
祈祷。
哽咽。
郝叟。
懊悔。
喧闹。
惨白。
四小说常识。
——1属于叙事性文学体裁,以人物形象刻画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环境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叙事作品。
2分类:按篇幅、容量分长篇、中篇、短篇、微型小说。按内容特点分历史、科幻、爱情、讽刺小说。
3小说要素:人物(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
环境(社会环境:交待时代背景。
自然环境:交待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烘托气氛,表现人物性格、感情。
情节(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五分析。
1解题:
——最后一课,是指在普法战争法国失败后,沦陷区阿尔萨斯一所小学上的最后一节法语课。故事的主要人物是法语教师韩麦尔先生和一名小学生小弗郎士。
2本文线索:“我”的见闻感受。
3学生复述故事情节,划分结构。(练习一)。
——一(1-6)上学路上(开端)表现小弗郎士贪玩,幼稚。
三(24-末)宣布散学(高潮、结局)师生心相通,忠于祖国,绝不屈服。
4分析第一部分:朗读、划出环境描写,分析其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天气”“画眉”等反映出小弗郎士贪玩、无忧无虑的幼稚心态。
社会环境描写“普鲁士兵操练”“布告牌”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是普法战争中法国沦陷,并设置了悬念,布告牌上到底写了些什么,为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作好铺垫。
5分析第二部分:对课堂气氛的描写的作用。
——课堂气氛与往日的不同。
课堂气氛:(往日)喧闹——(今日)偏安安静静的。
老师态度:骂——态度温和。
老师衣着:穿礼服,衣着隆重。
人们:神色忧虑,少见的人也都来了。
——渲染了一种严肃、庄严、悲愤的气氛。
四、作业:将本文缩写成一篇两百字左右的故事梗概。
2023年最后一课的教学设计(优秀20篇)篇十一
普法战争是以法国的惨败告终的,战后,法国东部的阿尔萨斯与洛林两省被割让给普鲁士。《最后一课》就是以这一历史事件为背景,表现阿尔萨斯省人民沦为异族奴隶的痛苦。这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题材,作为短篇小说,《最后一课》是高度精练的范例,它以短小的篇幅表现了这一重大的主题和题材,描写出生动的人物形象,而所有这一切又是以平易的风格和朴素的语言表现出来的。《最后一课》之所以成为脍炙人口的杰作,不仅由于它在内容上表现了爱国主义思想,还在于它具有卓越的艺术特色。这里凝结着作者的艺术劳动的可贵经验,对我们仍有启发和借鉴作用。在对本文的学习中,第一课时学生在熟读文章的基础上分析情节结构,谈读后感受,教师不做过多的要求,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学生或独立思考或合作探究深入细致地品味和体会小说的语言、人物心理。对初读印象进行深化和具体化。初读是基础,品读是关键。学生谈对母语的认识培养学生了他们的爱国情感。
2023年最后一课的教学设计(优秀20篇)篇十二
课题7最后一课主备教师张文永丁斌。
授课班级七(1)、(2)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知识与。
技能1、继续进行朗读训练,在反复朗读中熟悉故事情节、理清文章思路、体味作者感情。
2、介绍小说的时代背景。
3、理清小说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4、理解课文中小弗郎士的心理描写及其作用。
过程与。
方法品位文中的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内容,在揣摩小说语言、分析人物形象中体味文章的独特魅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1、心理描写对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2、文中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韩麦尔先生关于法语的见解和结尾动作描写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修订与完善。
第一课时。
总第15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语。
2、简介课文背景。
1870年7月爆发的普法战争是法国发动的。法王拿破仑三世为了阻遏普鲁士用武力统一德意志各邦的行动,维护法国在欧洲的霸权,故发动了这场战争。但不到两个月,法军大败。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包围了马黎。法国政府执行卖国政策,同普鲁士签订了屈辱的停战协定,赔款50亿法郎,并把阿尔萨斯和洛林东部地区割让给普鲁士。小说写于1873年,以刚刚结束两年的普法战争为背景,反映了阿尔萨斯沦陷后,当地人民在侵略者强行禁教法国语言时所表现的悲愤情绪和爱国精神。
二、整体感知。
根据预习,理清小说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即完成课后练习一)。
三、重点分析。
学生有目的地在每一个阶段找出描写小弗郎士心理活动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1)分析第一阶段。
明确:指“画眉在树林……正在操练”,幼稚。“又出了什么事啦?”设置悬念,这一部分内容与文章中心的表达有什么关系?明确:巧妙地点明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并且为下面的情节和小弗郎士的性格发展埋下了伏笔。(2)分析第二阶段。
--疑惑、诧异今天的情形和平时有什么区别?说明了什么?
平时上课。
(3)分析第三阶段。
--难受、懊悔在最后一课上,小弗郎士的思想感情与平时有哪些不同?结合课后练习二找出有关语句。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这句话,单独成节,表达了他难过、愤慨的心情。
(4)分析第四阶段。
--悲愤、懂事“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中的“高大”指什么?明确:指韩麦尔先生的爱国主义形象在小弗郎士心中显得崇高、伟大。
(5)小结:作者运用第一人称,对小弗郎士的描写重点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手法,写出了小弗郎士情感变化的波澜起伏,从幼稚、贪玩--疑惑、诧异--难受、懊悔--悲愤、懂事,充满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这一感情变化,推动情节的发展,突出了主题,使文章更真切感人。
第二课时。
总第16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通过分析心理活动了解了小弗郎士。今天,我们再来看看小说的另一个主人公--韩麦尔先生。
二、赏析分析韩麦尔先生人物形象。
(1)讨论:作者描写韩麦尔先生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明确: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
指导朗读:深沉缓慢的语调来读,表达出这位教了四十年法语的老师对这最后一课的眷恋,对将要失去祖国语言的难舍。
结尾部分三个破折号的作用:明确:解释说明;声音的延长;意思的递进。
(2)讨论:在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的感情有怎样的起伏变化?
上课一开始,他用柔和又严肃的语调说话。柔和表明他对祖国、同胞、学生的满腔深情;严肃说明亡国的悲痛。当课上小弗郎士背不出书来的时候,他不责备学生,而是陷入了痛苦的思索,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用带着内疚的心情勇敢真诚地作自我批评,痛心地检查自己的过错,表现了高度的责任感和深厚的爱国热情。接着,又深情地赞美了祖国的语言,赞美了祖国。当学生专心书写的时候,他又陷入了沉思,体味着深沉的亡国之痛。当最后一课结束时,他尽情地吐露了自己的悲愤。“深情、悲痛--思索、内疚--沉思、悲愤”是韩麦尔先生感情的变化,从中蕴含着他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无比的痛恨。
三、环境描写在本中的作用。
(1)找出序幕中的两处环境描写:
明确: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这是本文中小弗郎士早晨出门时所见到的场景,包括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点明了《最后一课》的具体时间和时代背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社会环境描写,它真实而又十分简练地交代了国土已被侵略军所占领,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残酷的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这一环境描写又表明什么?明确:布告牌上贴着的虽然只是一张公文,但它威力极大,逼迫人们不得不法执行和就范。也正是它,才直接导致了最后一课。
(3)课前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明确:烘托出最后一课严肃、庄严、悲愤的氛围,又进一步加深悬念。
(4)“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描写的作用?明确:鸽子是和平的象征,表现出小弗郎士对被迫不能学习祖国语言的悲愤,对和平、自由的渴望。
(5)教室和韩麦尔先生小院的描写有什么作用?明确:表达出这位教了四十年法语的老师对这最后一课的眷恋,对将要失去祖国语言的难舍。
四、解题:作者在文中多次重复“最后一课”,其每一次用意是否相同,起怎样的作用?明确:韩麦尔先生在开课时宣布:“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这几句话在小弗郎士幼小的心灵里轰然炸开,镇公所门前的布告,教室里异乎寻常的情景,现在全明白了。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这句话,单独成节,表达了他难过、愤慨的心情。“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表明小弗郎士对“最后一课”的严肃意义的深刻理解,也表明他已经由天真幼稚变得懂事成熟起来了。重复出现,既紧扣课题,又表达了对这最后一课的眷恋,对将要失去祖国语言的难舍。
五、拓展阅读:
(1)这篇小说告诉我们,在主权遭侵犯、国土遭践踏的时候,所体现出来的民族意识尤为强烈。中华民族也曾承受铁蹄的践踏,我们也不妨来看看当时所受的这种煎熬。我们来阅读老舍先生《四世同堂》中描写北平被日本侵略军占领后,祁瑞宣老师上第一堂课的一段文字。
(2)《四世同堂》简介:是一部反映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时期艰苦斗争历史的长篇小说。以古都北平广大市民的亡国之痛为题材,精心挖掘家家户户、男女老少,每日每时都能体验到的由于入侵者的入侵带来的物质和精神的折磨。
(3)比较《最后一课》与《四世同堂》片段:
六、布置作业:
下课以后,小弗郎士在回家的路上又见到了什么?又有什么感受?请仍用第一人称的写法,进行创造性续写。
2023年最后一课的教学设计(优秀20篇)篇十三
1.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祝福。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3.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
四教时
第一教时
l 本教时重点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了解倒叙的作用。
一、导入新课:
我们在初中曾经学过鲁迅的小说《故乡》、《孔乙己》,其中由活泼可爱而变成麻木愚昧的闰土,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孔乙己,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学习的是鲁迅先生又一篇著名的'小说——《祝福》。(板书)
二、介绍背景:
《祝福》写于1924.2.7., 是鲁迅短篇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最初发表于1924.3.25.出版的上海《东方杂志》半月刊第二十一卷第6号上,后收入《鲁迅全集》第二卷,高中二年级语文教案《祝福》。
鲁迅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不久就失望了。他看到辛亥革命以后,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鲁迅在《祝福》里,深刻地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
这一时期的鲁迅基本上还是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还不可能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观察,有时就不免发生怀疑,感到失望。他把这一时期的小说集叫做《彷徨》,显然反映了其时自己忧愤的心情。但鲁迅毕竟是一个“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他决不会畏缩、退避,而是积极奋斗。
《祝福》这篇小说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
2023年最后一课的教学设计(优秀20篇)篇十四
【课题】。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体会“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出以公心”的意思。
4.凭借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祁黄羊出以公心、正直无私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难点】。
复述课文,理解“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正直无私的高贵品质。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示题,导入新课。
课文是以人名为题的,一看就会想到什么?写的是哪方面的故事?
二、初读指导。
1.本文写了祁黄羊几次推举人选?从哪儿到哪儿?
分别指名朗读。
2.他第一次举荐谁?
学习下列词语:
人选、兴亡、举荐、合适。
3.他第二次举荐谁?为什么?
学习词语:召、慎重、避。
4.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
三、朗读。
分段指名朗读课文,正音。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一段。
1.默读,讲解时代背景。
2.理解词语:几个大国、征伐。
3.举荐人选是由什么事情引起的?
二、学习读二、三段。
1.自由轻声读课文。
2.外举不避仇是什么意思?
从课文中,我们知道说的是怎么一回事?
3.内举不避亲是什么意思呢?
这又指的是什么回事?
4.什么叫出以公心?
即兴表演朗读祁黄羊两次推举人选的情况。
三、复述指导。
1.朗读课文,记住有关内容。
2.你觉得祁黄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3.回忆各段段落大意。
4.试述。
分别复述祁黄羊两次荐贤,要说的详细。
5.同桌互说。小组评论。
四、作业:
2.搜集“出以公心”的故事,举行一次故事会。
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网页底端输入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搜索!
2023年最后一课的教学设计(优秀20篇)篇十五
上课时(11—23)韩麦尔先生。
下课时(24—)。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通过理解小说对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等的描写把握人物形象。
2、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重点〗。
要点1。
〖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述基本情节。
要求:能体现情节发展的脉胳。
二、阅读前10段。
1、小弗郎士上课途中见到、听到、想到了什么?文中为什么不直接从上课写起?
2、这最后一课的上课前与往日有什么不同?这种不同表现了什么?
二、阅读11至23段。
讨论:
2、小弗郎士没能答出分词的用法,老师说了什么?由此可看出他的心情是怎样的?
明确:监狱的大门比喻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与封锁,钥匙比喻法国语言;含义是:掌握祖国语言,可以激起人民的爱国意识,从而团结起来,打败敌人,求得民族的解放。
4、上习字课时,老师是怎样安排的?有什么用意,产生什么效果?
5、小弗郎士以怎样的心情观察老师,联想到了什么?
6、为什么小弗郎士永远忘不了“这最后一课”?(总结)。
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见课后练习三、四)。
三、朗读最后一个部分。
讨论。
1、这段文字对韩麦尔先生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描写?为什么他听到钟声,脸色惨白?我又为什么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明确:钟声宣告了最后一堂法语课的结束的时间已经到了,从此将和祖国的语言告别;而我从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第一册(修订本)教学设计先生的脸色中感到他对祖国的爱,对失去祖国的痛苦心情。他的爱国精神,使我觉得他的形象高大了,我认识到他不仅仅是一位教师,更是一位爱国志士。
2、文中有哪些动词很好地表现了他的思想感情?
3、找出表现他内心极度悲痛的词语,简要分析它的表达作用?
4、“使出全身力量”这句话,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
1)神态、语言、动作。
2)转拿使写一连串的动作表现了他的痛苦心理,倾注了他对祖国的爱、对敌人的恨。
3)“脸色惨白”、“他哽住了”写出了他对侵略者的强烈的愤恨和丧失国土给他的沉重的打击。表明他具有强烈的爱国感情。
4)表达了他对祖国的热爱和早日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
四、板书总结。
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分别是怎样的人?小弗郎士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人物形象。
韩麦尔先生有40年教学经验的笔循循善诱、受人尊敬的老师,有着崇高的爱国感情。
五、作业。
小弗郎士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请就此发表你的意见,写一段话。注意要从文章中找根据。
六、后记。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2023年最后一课的教学设计(优秀20篇)篇十六
为切实提高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技能,增强家长安全监管意识和能力,贯彻落实苏教保和吴教安电〔20xx〕13号文件内容和要求,我校在9月1日至9月30日组织全校师生开展了新学年开学“安全第一课”专题活动。专题活动得到了全校师生的高度重视和家长的大力配合,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和实际意义。
现将我校“安全第一课”专题活动的开展情况做如下总结汇报:
一、加强领导,执行有效。
一是校长室高度重视,学校成立安全教育领导小组,由分管副校长、德育处主任、校园安全管理员、平台管理员(计算机老师担任)和全体班主任组成。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认真对照实施方案的要求,逐项落实,协调解决活动中的具体问题,完备软硬件环境,及时组织指导全校师生做好科学安排、精心实施。二是制定了较详细的专题活动的内容;新学年开始,由平台管理员负责把全校师生的安全平台账号生成,校园安全管理员把账号按班级打印出来发给各个班级的班主任,账号的电子稿上传到班主任的工作qq群。学校召开班主任会议进行安全教育动员和安全教育平台相关操作培训。通过动员学习,全体成员都以饱满的热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投入到活动之中,形成了浓厚的氛围。四是加强宣传,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校园安全管理员在班主任qq群公布活动完成情况,督促指导活动有效开展,并及时汇报分管副校长,有力推进了主题教育的开展。
二、形式多样,相辅相成。
本次专题活动的开展形式多样,相辅相成。
4,制定“学校疏散演练实施方案”:利用大课间活动,组织了师生进行应急疏散演练;
6,中学生防溺水急救知识讲座:
7,利用学校的橱窗和电子屏进行安全教育的宣传和警示:
8,学校网站设立生命安全教育专栏:
9,利用告家长书进行宣传本次活动并督促家长积极参与进来。
三、效果突出,表彰先进。
一是学校充分发挥课堂教育主渠道作用,加强了对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技能的教育。同时,深入开展各种活动,用多种形式表现出来,培养学生的安全第一的意识。二是建立社会、学校信息沟通制度,发挥家庭教育功能。利用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可以把学生在学校的行为表现及时反馈给家庭,形成有效的教育、监督制约机制,达成教育目标的一致性,提高教育效果。三是充分发挥典型示范的引领作用,我校对在“安全第一课”专题活动中表现突出的班级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树立起我要学习的模范榜样。利用榜样的力量带动更多的学生一同投入到校园的活动中来。
总之,在开展新学年开学“安全第一课”专题活动中,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精心安排部署,加强宣传,营造舆论氛围,围绕主题,突出特色,拓宽教育渠道,丰富教育内涵,使教育活动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教育活动不仅为师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而且使师生的思想认识、思想情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为学校的科学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023年最后一课的教学设计(优秀20篇)篇十七
知识和能力目标:
1、了解小说的三要素及小说的结构特征;
2、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神态、心理、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突出中心;
3、学习本文通过设疑铺垫、前后对比突出人物性格。
过程和方法目标:
1、通过听读课文,复述课文,把握故事情节;
2、通过合作交流学习本文描写人物的方法;
3、通过对重要语句的探讨理解其深刻的含义突出小说的主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小说人物形象的分析理解,感受文中所表现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
2023年最后一课的教学设计(优秀20篇)篇十八
编 剧: 洪嘉妮。
表演者: 部分女生。
主 持: 郭 进 曾 佩。
表演前: 排练井然有序。
表演中: 表演形象逼真。
表演后: 演后意犹未尽。
最佳表演者:朱 蓉 黄思颖。
最佳导演: 左 静。
剧本展示:
人 物:小弗郎士、安娜(小弗郎士的妈妈)、琳达(小弗郎士的同学)。
韩麦尔先生、伊莉莎(韩麦尔先生的妹妹)。
华希特、华生(以前的镇长)、司汤达(从前的邮递员)。
安东尼(琳达的哥哥)、詹姆斯(华希特的徒弟)。
保罗(德国上校)、普鲁士兵。
第一幕。
第一场。
(叹了口气)唉!国家都要灭亡了,我怎么还可能在意这些花花草草啊。
第二场。
小弗郎士:(打断安东尼的话,疑惑地问)你们平时怎样保持联络啊?
安东尼: (犹豫不决)这……这……似乎不太好吧。
安东尼: (严肃)除非……。
小弗郎士: 除非什么,你有什么要求我一定都答应。
小弗郎士、琳达:(异口同声地说)没问题,一切行动听指挥!
第三场。
(说走就走,他们三人离开这座隐秘的房子,来到了一家报社。)。
琳 达: (奇怪地问)哥哥,你确定没来错地方吗?这儿可是一家报社啊。
小弗郎士:(好奇地对安东尼说)你们这个组织可以让爱国的孩子参加吗?
郝 叟: (打趣地说)怎么,小鬼,你也想参加我们这个先进组织?
(小弗郎士诚恳地点了点头。)。
詹姆斯: (严肃)不行,小弗郎士,你还太年轻,你干不了这个。
(詹姆斯看到小弗郎士意志坚定,他也从内心里喜欢上了这个孩子。)。
(小弗郎士高兴得边跳边往外走,华生似乎想起了什么,连忙叫住了小弗郎士。)。
第四场。
(不知不觉到了家门口,妈妈看到了小弗郎士泪流满面,连忙迎上去。)。
小弗郎士:(扯着衣角,犹豫不决)妈妈,我想跟您说件事,就是……。
安 娜: (担心)是什么?孩子,说吧。
安 娜: (大发雷霆)不行,孩子,你小小年纪怎么能加入这种组织啊?
小弗郎士:(哀求)妈妈,求您了,好吗?
小弗郎士:(倔强地说)我宁愿不做你儿子,我也要加入地下党。
安 娜: (愤怒地说)你给我滚,从今以后,我们不再是母子关系了!
第五场。
韩麦尔先生:(高兴)不错,小弗郎士,我相信你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战士。
第二幕。
第一场。
第二场。
小弗郎士:(声音颤抖)韩麦尔先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你是卖国求荣吗?
韩麦尔先生:(*笑几声)呵呵!世事难料啊,你也不会想到有今天这一步吧!
(这时德国上校——保罗走了过来,别看他是德国人,却能说一口流利的法语。)。
小弗郎士:(愤怒)呸!休想,你这个卖国贼,法兰西人民是不会原谅你的!
第三场。
伊莉莎: (轻声)小弗郎士,小弗郎士,快醒醒,赶快醒醒啊!
小弗郎士:(慢慢地睁开眼)伊莉莎小姐,你怎么在这儿啊?
普鲁士兵:(指着伊莉莎小姐)他是谁?
伊莉莎: (吞吞吐吐)他是……他是……。
普鲁士兵:(相互望望,半信半疑)这是真的吗,我们怎么不认识你啊?
(伊莉莎小姐面色苍白地点了点头)。
普鲁士兵:(和颜悦色)哦!原来是场误会,对不起,请二位原谅。
(就这样小弗郎士和伊莉莎小姐顺利地逃了出来。)。
第四场。
(小弗郎士在营地只养了几天伤,伤口还没有痊愈,他便急着上战场了。)。
第五场。
小弗郎士:(跳下战马,怒斥)你这个卖国贼,你卖国求荣,卑鄙无耻!
韩麦尔先生:(辩解)小弗郎士,我也是被逼无奈啊!
(全剧终)。
2023年最后一课的教学设计(优秀20篇)篇十九
学唱歌曲《渴望春天》,感受歌曲中轻松、活泼的特点,进一步产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及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学习过程中运用聆听、表现、合作等方法,学生能够完整表现歌曲并能提升音乐表现能力。
学习并能够表现出6/8拍的强弱规律,能够准确演唱变化音;能够完整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能够完整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学习并能够表现出6/8拍的强弱规律,能够准确演唱变化音。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图片当中所展示的是春天的景象,春天万物复苏,所有事物都充满了生命力。今天我们所学习的歌曲正是和春天有关。
引入课题,春之向往——《渴望春天》。
并设问:“歌曲的旋律如何,歌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歌曲旋律富有动感,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
并设问:“歌曲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这首歌曲是著名音乐家莫扎特的作品,描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表现了对于春天的赞美之意。
莫扎特,奥地利著名音乐家,被誉为“音乐神童”有着非一般的音乐天赋,主要音乐作品有:《渴望春天》《费加罗的婚礼》《小星星变奏曲》等。其音乐风格轻松、活泼,洋溢着童真、烂漫的气息。
1、进行简单发声练习,引导学生运用自然、圆润的声音进行发声;
2、教师范唱歌曲,学生小声哼唱,边唱边感受音乐结构;
3、教师弹奏钢琴,学生跟唱乐谱,并提示学生观察歌曲的拍号;
5、演唱歌曲旋律,发现歌曲中的装饰音;
6、单独拿出带有装饰音的旋律进行讲解;
7、运用对比的方式,对比有无装饰音的区别,引导学生发现音高;
8、分组练习带有变化音的旋律变化音,并互相评价;
9、完整演唱歌曲旋律;
10、教师用钢琴弹奏主旋律,学生尝试自行填词演唱歌曲,教师对其表现进行评价;
11、处理歌曲情感,唱出活泼、欢快的感觉。
教师将学生分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歌曲(编创舞蹈、歌词、旋律等),提醒学生注意与组内其他成员的配合。
创编完成后请各组进行表演,并互相评价推选出最受欢迎的小组。
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渴望春天》,领略了春天的美景和万物复苏的景象,通过作者莫扎特的童真的心看到了春天、生活的美好。希望大家在之后的日子中能够保持开心,用乐观的态度、积极的状态面对生活。
请同学们课后收集其他有关或“春天”的作品,对比聆听一下,并和同桌讨论自己的心得体会。
2023年最后一课的教学设计(优秀20篇)篇二十
一、导入:
1、现在是什么季节?你知道哪些描写秋天的儿歌呀?
2、秋天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寻找秋天?
3、(电脑出示课题)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己小声的读一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确了。
2、请同学们再读一遍课文,一边读一边把生字用笔圈出来,然后同桌两个同学互相检查一下生字的读音。
3、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
4、电脑出示词语,认读理解。
寻找 野外(是哪?) 蓝色的( ) 黄色的.( ) 红色的( ) 到底
5、再读课文 ,边读边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几句话?看看你在数话中会发现什么?
6、认识 :“ ” ? (电脑出示问号、引号。)
7、你能说一句话用上“?”号吗?
8、那课文到底有几句话呢?找5个同学读课文。
三、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1、自读课文,想一想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
2、指名读。学生回答
3、第一句。
(1)你从哪知道的,给大家读一读。
(2)“野外”刚才我们说过了是哪儿呀?
(3)老师带小朋友到野外寻找秋天,当时小朋友们的心情是怎样?
(4)在读这一句话时应该读的怎么样?(高兴)谁来读一读。
4、第二、三、四句。
(1)你从哪儿知道的?读一读。
(2)电脑出示三句话,指名读。
(3)为什么说秋天是蓝色的、红色的、黄色的?
(4)电脑加重:蓝色的、红色的、黄色的
(5)学生回答。同时电脑打出:小文说:“秋天是蓝色的,因为 ?填空并读一读。
(6)你认为秋天是什么颜色的呢?说说你的理由
5、小组讨论:秋天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四、小节:秋天是五彩缤纷的,秋天是丰富多彩的,下面我们休息一会儿欣赏一下秋天美丽的景色?(电脑出示秋天景色的图片)
五、指导朗读、背诵。
1、看了刚才的秋天的景色,你想说些什么?
2、让我们带着对秋天的喜爱之情读一读课文。(配乐)
3、指名读。
4、老师给你3分钟时间,自己试着背一背课文。
5、指名背诵。
六、指导书写生字。
1、认读生字。
2、笔顺跟随。(电脑演示生字笔顺)
3、看看哪个字你认为最难写?
4、师范写,生自己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