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是教师备课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教学效果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以下是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编写的大班教案范文,您可以借鉴其中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大班数学学习以内数的组成教案(模板20篇)篇一
一、重视学生的知识基础,使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上学习新知识。
上学期学生对20以内数的组成比较熟悉,并且有一些学生会口头数100以内的数(当然这种数数只是属于唱数水平,他们并未真正理解数的概念。)。
教学时,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扎成一捆变成了一个十。接着我一捆一捆地添,让学生说说是多少根。一直摆到10捆,这样直观地让学生懂得10个十是100。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整十数的组成就有了清晰的表象,并且学会了十个十个数的方法,为下面的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基础。这种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学习,能有效地减缓学习的坡度。
二、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数的过程中,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这一抽象概念。在数100根小棒的时候,我先出示课件3捆小棒,然后指名学生接着往后数,老师在大屏幕上演示一根一根的小棒,当数到39时,停下来,问学生单根小棒有几根(9根),再添上一根就是10根,满十根就捆成一捆,让学生清楚地看出39根添上一根后总共就得到了4捆,学生很自然就知道39后面一个数是40,再换一个学生数,老师仍然在大屏幕上演示满十根就捆成一捆,让学生清楚地看出49根添上一根后总共就得到了5捆,49后面一个数是50。数到70后面全班学生一边数一边拍手,数到100。
几十九后面一个数是几十的教学难点水也到渠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较高。在教数的组成时,我提出要求,请你快速准确的数出35根小棒,并想怎样数能让大家一眼就能看出是35根。学生操作并交流数的方法。从而明确了3捆就是30根,30里面有3个十,5根就是5个一,3个十和5个一组成35。并设计利用计数器从35数到42,在脱离实物从42数到55,穿插到数的组成教学中,不仅学习了数的组成又有效的突破数数难点,当数到接近整十数下一个整十数是多少,并放手让学生自己提组成的问题,再由学生回答,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加强估数教学,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能力。
培养学生估计意识和能力是新课标提出的重要理念之一。本节课教学中有三个地方,我先让学生估一估再数一数。估一估有多少个小方块,多少个小星星,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同时教给学生估测的方法。
不足之处:在操作摆35根小棒时,出现了两种情况。一种是3个十,5个一。另一种是摆了35个一。应该在大屏幕上展示给大家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哪种方法好。而我没有这样去做,只是老师自己说一说就过去了。
大班数学学习以内数的组成教案(模板20篇)篇二
活动目标:
1.能够对物品颜色、功能、形状等进行不同的分类和计数。
活动准备:
挂图,盘子,西瓜磁贴,糖果磁贴,练习题1、2。
活动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小朋友们还记得上次小动物幼儿园举行的是一项什么活动吗?”“没错,因为上次运动会的`顺利组成,老师们决定请小动物们吃大餐。大家想不想去看看?”通过上次活动进行情景延续,引出本次活动。
二、布题。
1.出示挂图,请幼儿对图中事物进行分类计数。
“图中都有什么?”“都有什么食物?”“蛋糕有几种,分别是什么?”
“看到这些,谁能讲一讲是什么意思?”
3.鼓励幼儿尝试出题、做题。并能够说明题意“红色盘中有几个西瓜,黄色盘中有几个西瓜,一共有几个西瓜。”
三、练习题。
1.“小动物们要出绝招了,它们在小朋友们的桌子上放了许多的练习题,分为练习题1和练习题2,小朋友们可自己选择。”
2.“小动物们也发现了大家真聪明,决定将自己的大餐中分出一部分给大家,现在,请小朋友们将小椅子轻轻地转回去,咱们一起等待,看看送给我们的是什么好不好?!”活动结束。
大班数学学习以内数的组成教案(模板20篇)篇三
1、掌握6的组成,初步了解其分合规律。
2、尝试探索数的组成。
3、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贴绒图片、花片各若干。
1、游戏“碰球”
2、出示贴绒图片,引导幼儿进行分合。
“图上6组图片,请你分一分,有几种分法?”
3、师生共同验证6的分合、初步了解分合规律。
4、师幼共同朗读6的五种分法。
5、游戏“摘苹果”巩固6的`组成。
6、提供花片、记录纸、笔,引导幼儿继续探索7的组成。
幼儿数概念形成是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体系,因此针对大一班的数学教学,我设计了6个教学活动——6以内数的组成、6以内数的加减、口编6的加减应用题、10以内数的组成、10以内数的加减、口编10的加减应用题,意在连续的教学中帮助幼儿形成一个数概念体系。同时针对数学逻辑性强、枯燥,我尽可能多设计游戏法、操作法帮助幼儿理解巩固,如在本次教学中,我设计游戏“碰球”、“摘苹果”,前一游戏是帮助幼儿了解6以内数的组成,同时也帮助教师摸底,孩子们到底掌握了多少,而后一游戏则是孩子有了一定的基础上帮助幼复习儿巩固,也意在帮助教师了解本次教学中孩子能否真正掌握,而操作法则分为集体操作、与个人操作,在集体操作中(分合贴绒图片)让幼儿初步了解6的组成分合,而后一操作(探索7的组成)则激发幼儿自我探索欲,鼓励幼儿幼儿运用经验迁移进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授渔而授鱼。
大班数学学习以内数的组成教案(模板20篇)篇四
100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基础上,进一步学习100以内数的数数和数的组成,主要是结合学生日常生活的具体情境使学生感知100以内数有多少,体会它们与以前学过的20以内数的不同,同时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的数,另外大部分学生都有口头数数的经验,但这种数数大都属于唱数的的水平,学生对100以内数的概念并不是都很清楚,所以本节课的教学,我紧紧围绕“使学生理解位置值原理,掌握数的组成”这一重点,合理选择和使用学习材料,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出发,通过猜一猜、数一数、说一说等过程,逐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本节课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了形式多样、层次不同的活动,使学生始终处于活动之中,学习的积极性很高。通过学生独立数、全班数等多种活动突破数数的难点,结合方格纸中格子的数数以及10位学生手指的数数这些数形结合的载体,清楚直观的让学生在实际数出物体的个数的过程中,体会数是数出来的,也使学生知道10个十是100,充分感知100以内个数的实际含义。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力求突出一个原则,就是引导学生反复数数,逐步建立起100以内数的概念,培养数感,并借助这个过程,培养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发现、自主建构知识的学习方式。不足的是:对于学生的估计能力的培养落实不足;个别学困生数到拐弯处有些吃力,应多给予照顾;100以内数的组成练习密度应再加大一点。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积极改进,抓实抓好每一个教学环节。
大班数学学习以内数的组成教案(模板20篇)篇五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10以内物体的数量,探索、发现自然数列的等差关系。
2、学习用语言表述“x比x多1,x比x少1”。
3、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可以挂在幼儿胸前的卡片若干,卡片正面分别画有1-10个实物,反面标有相应的数字,每种数字的卡片数量相等。
2、多媒体音乐3、教学ppt。
活动过程:
1、小朋友好(老师好),我想问一下小朋友,谁能告诉我他是谁?(出示爸爸去哪儿中村长的扮演者李锐)。
2、原来是村长呀,他来干什么呢?我来问问。哦,原来他想邀请我们班小朋友去参加《爸爸去哪儿》的节目啊,你们高兴吗?(高兴)。那我们一起出发吧,闭上眼睛。
3、出示ppt,进行讲解。
小朋友玩的开心吗?我们休息吧。
活动反思:
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学生在幼儿园已有初步的接触,接受起来不是很困难。但学生大多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为此,教学的重点就要落在“为什么是这样的”,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弄清比较大小的方法,真正会比较数的大小。另外,大于号、小于号的运用也是个难点,学生容易混淆,所以要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儿歌形式教学,便于学生记忆,从而降低难度,正确应用。另外,在练习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题目:
(1)按大小排队。(学生可以用数字卡片自己摆摆看,再交流)。
(2)谁最大?谁最小?你能选出其中两个数比大小吗?(每个学生用“”“”摆一摆)看谁想的多!再上台汇报。
这一设计,是在学生已认识了1-10各数及大于、小于、等于的基础上安排的一个开放性练习。在这样的题目中,学生既可以得到基础性的训练,又可以开阔思路,发散思维,同时增加了练习的`乐趣,避免了呆板、枯燥的练习。与常规练习相比,学生更乐于参与这样的游戏练习,效果较好。
并且在课的结束,我还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
下课后请大家观察一下我们的教室,或者回家看一看哪些东西和哪些东西可以比?谁和谁比?几大于几?几小于几?几等于几?我们下节课交流,比比看谁找得多!
这样就把简单的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原来藏有这么多的数学知识,而学好了数学又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悄悄的播下了“学好数学大有用处”的种子,也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并不遥远,就在身边”,从而树立起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意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大班数学学习以内数的组成教案(模板20篇)篇六
口头加减法是幼儿学习加减运算的开始,活动的重点让幼儿认识加减法的意义。教学中要避免使幼儿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势,即题目中有"一共"就是加法,有"还剩"就是减法。设计时可以通过图示或直接演示让幼儿接触不同的表述方法,如加法,一种是把两个部分数"合并起来",另一种是在一个部分数的基础上"增加几个"。又如减法,一种是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余部分,另一种是已知总数和剩余的部分,求减少的部分。用具体形象的方法帮助幼儿把合或分的心理运算活动与加减运算相结合,使幼儿真正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本活动的另一个目标是发展幼儿的表象思维。因为,表象是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中介,幼儿掌握加减法要经过操作摆弄、运用表象进行计算。最后才能达到对抽象数字的计算。所以,设计时首先要让幼儿积累丰富的表象,然后通过解答口头应用题促使幼儿运用表象进行运算。此外,要求幼儿将计算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也是提高幼儿表象思维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开始时幼儿会有一定的困难,教学中可以适当出示直观教具,帮助幼儿理清思路。
1.能用表象进行5以内数的加减运算,并能用语言表达运算过程。
2.发展表象思维。
3.乐意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4.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1.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2.难点:用语言表达运算过程。
1.材料:塑料小动物,雪花片等物品。1-5的数字卡。加减法图意的图片卡。印章。
2.环境创设:在数学区放置以上材料,让幼儿操作摆弄,进行探索和复习巩固活动。
操作体验-讨论理解-复习巩固1.操作。
(2)看图计算。让幼儿根据图意进行加减运算。要求幼儿先讲述图意,然后再计算结果。
注意:提供的`图意要有不同的加减法的表述方法。如加法,有的是计算两个盘子里的水果合起来是几个。有的是几个小孩在玩,又走来了几个,……。
2.讨论。
(1)出示直观教具帮助幼儿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2)教师口编应用题,幼儿用表象计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3)幼儿口头编应用题。
3.复习。
幼儿用动物、水果等印章制作加减法的图片卡,并解答同伴制作的卡片上的加减题。
活动反思
口头加减法是幼儿学习加减运算的开始,活动的重点让幼儿认识加减法的意义。教学中要避免使幼儿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势,即题目中有“一共”就是加法,有“还剩”就是减法。设计时可以通过图示或直接演示让幼儿接触不同的表述方法,如加法,一种是把两个部分数“合并起来”,另一种是在一个部分数的基础上“增加几个”。又如减法,一种是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余部分,另一种是已知总数和剩余的部分,求减少的部分。用具体形象的方法帮助幼儿把合或分的心理运算活动与加减运算相结合,使幼儿真正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本活动的另一个目标是发展幼儿的表象思维。因为,表象是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中介,幼儿掌握加减法要经过操作摆弄、运用表象进行计算。最后才能达到对抽象数字的计算。所以,设计时首先要让幼儿积累丰富的表象,然后通过解答口头应用题促使幼儿运用表象进行运算。此外,要求幼儿将计算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也是提高幼儿表象思维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开始时幼儿有一定的困难,教学中可以适当出示直观教具,帮助幼儿理清思路。
大班数学学习以内数的组成教案(模板20篇)篇七
数的组成是幼儿掌握10以内数的一个重要而困难的内容,它涉及到整体与部分、分与合、两数之间互补、互换等数学内部的本质规律,这些规律需通过幼儿的反复感知、思考来获得。目前幼儿园从2、3开始学习数的.组成,因为2、3的分合法比较简单,幼儿在自己操作的过程中就可以熟练掌握。因此我将重点放在学习5的组成上,因为5的分合中既有等量关系又可进行互补和互换规律的探索,有利于幼儿掌握数的组成的实质意义和基本方法,能够为进一步学习加、减法积累有益的学习经验。新《纲要》提出“数学教育必须要让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而且本节课属于数概念教学,对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说比较难理解,因此为了帮助幼儿掌握教学重点,突破重难点,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特利用接近幼儿生活游戏的画面来帮助幼儿轻松学习。
活动目标:
1、在观察及操作活动中感知探索分合现象,感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能用图画、符号、数字等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活动情况。
教学重难点。
大班思维中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在认识事物方面,不仅能够感知事物的特点,而且能够进行初步的归纳和推理。因此将活动重难点定为:
活动重点:学习10以内的分解和组成,明确并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关系。
活动流程。
教学反思。
因为有了以前的基础,幼儿在本次活动中基本到达目标,幼儿积极的和老师互动,认真的完成每一项活动。
大班数学学习以内数的组成教案(模板20篇)篇八
本节课围绕教学目标,我计了形式多样层次不同的活动,使学生从始至终处于活动之中,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学生的操作活动,从开始全班一起数100个学具,到小组合作十根十根数学具,接着结合摆几十几很自然的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摆可以能让别人很容易的看出是35个,从而进行数的组成的教学。然后,通过学生独立数、全班数、师生互数等多种活动方式,突破数数的难点,并结合百羊图的数数,使学生知道10个十是一百,同时,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整体设计以数数教学为主,把数的组成教学,估计意识的培养以及数学与生活的结合等巧地穿插进行。
这节课有一些不足的地方:
1、拐弯处数数处理不妥,强调不够,因为在课前的数数训练中,学生基本都能数到100多。因此,在课中就忽视了这一点,以为学生都会了,其实很多学生都是在唱数,而真正提出一段数(如40到50),让学生数,可能有些同学会不熟练。而事实上,这正是学生的难点。所以,以后每一堂课,都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起点,做到心中有数。
2、最后的.巩固练习中,对于数的组成练习还是比较少的。因为这是本课的重点所在,而且需要学生经历从具体实物到表象再到抽象出数的组成这一过程,这样的重点部分应该加大练习,加深同学的印象。
3、课堂教学上,缺少了课堂艺术性。低年级学生很注重教师的表扬,而我在课堂中表扬不够及时,而且一年级学生的专注时间是比较少的,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多学习、多交流、多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大班数学学习以内数的组成教案(模板20篇)篇九
让小朋友通过学习7、8的组成,感知一个数分成两个数,位置互换而总数不变的关系。
1.人手小盘一个、雪花片若干、一张记录本;。
2.学习7的组成;a)幼儿人手一份人手小盘一个、雪花片若干、一张记录本,把雪花片撒在盘中,看看盘中有几片、盘外有几片并记录。
3.请小朋友说说自己操作的结果。
4.引导幼儿发现两组数一样和不一样的地方,让幼儿知道两个数的'位置互换而总数不变。
6.幼儿分组操作。
把圆形和三角形分成数量不同的两份,并在空格内真上相应的数学。
提供带有圆点的半圆形纸,让幼儿寻找两张合起来总数是7或8的半圆形,拼命在一起。
整个活动过程,通过让幼儿自主尝试探索,层层递进,每个环节发散幼儿思维,从而知道了5的组成,并能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在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又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充分体现了“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以幼儿为主体的新理念,并创设了较好的生生互动的环境,活动效果较好。
大班数学学习以内数的组成教案(模板20篇)篇十
1.使幼儿能运用互换规律和互补规律正确推导出10的组成。
2.培养幼儿的推理能力。
1.准备贴绒花10朵,含有9的组成分合式;幼儿入手塑料花片10片,铅笔1支,房子图1幅。
2.用互换规律和第一线补规律进行分合,复习8和9的组成。
a玩“对数”游戏:教师在贴绒板上分别出示数字8、9,教师报一个数后,幼儿也报一个数,幼儿和教师报的`数合起来应为8或9。
b玩“对数”游戏:教师先列出以下分合式
然后然后请八位幼儿上来填以上不完整的分合式,填好后要读出来。
1.请幼儿根据以前的学习经验用互换规律或互补规律在只标有10的房子图上写出10的组成,写好以后再用花片进行验证。
2.教师观察幼儿的操作情况并给予指导。
3.让幼儿讨论10的组成规律。
b对幼儿算错的答案,教师用贴绒花进行验证并加以改正。
c幼儿在另一张只标有10的房子图上记录下另一种规律的分合方法。
大班数学学习以内数的组成教案(模板20篇)篇十一
1、学习9、10的组成,探索9、10的不同分法。
2、能根据一定的规律进行合理地推测。
3、在与同伴共同活动中体验探索学习的乐趣。
教具:7、8、9三个数的组成记录。
学具:《幼儿用书》,幼儿人手一只笔,《心灵手巧》人手一份。
一、推测10的分法。
2、师幼概括:把一个数分成不同的两份,它的分法比这个数本身少一。
二、包粽子。
2、请幼儿讨论并介绍,教师在黑板上记录,引导幼儿检查白粽子和红豆粽子合起来是不是10个。
三、幼儿操作活动。
1、买粽子。观察画面,用分合式记录妈妈买的两种粽子数。
2、看分合式填空格。观察9以内的分合式,写数字填空格。
3、给小旗体色。观察每排小旗的数量,用红黄两种颜色给每排的小旗有序的涂色分类,并在分合式上记录数量。
4、花儿多多。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分别将图中的花按不同的特征列出分合式,引导幼儿找出一个不同点列出两道分合式。
5、《心灵手巧》——观察红花的数量以及排列规律,依样接着给花朵涂色,并填写9的分合式。
四、活动评价。
1、请幼儿将操作结果介绍给大家,引导幼儿观察了解9有8中不同分法,10有9中不同分法。
2、师幼共同观察记录结果,表扬采用互补或互换方法进行记录的幼儿,鼓励大家在每次活动中迁移以前的操作经验。
幼儿学习掌握数的组成使数群概念得以发展,进一步理解数之间关系的标志,也为幼儿学习加减运算打下基础。在数组成教学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多种操作实物,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探索、操作活动获取有关上数的组成经验。并引导幼儿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使学与用结合起来。
大班数学学习以内数的组成教案(模板20篇)篇十二
1、通过游戏活动,复习3的组成。
2、激发游戏的兴趣,发展思维的敏捷性。
复习3的组成。
能快速又准确地完成各种游戏。
火柴棒220根、胸卡12各10张
一、游戏:碰球师:我们一起来玩碰三球的游戏,老师说的球和你们说的球合起来为三。
师:嗨嗨,我的二球碰几球?
幼:嗨嗨,你的二球碰一球。(先集体后个别)
二、游戏:钻魔洞师:小朋友们还记得我们上次玩的钻魔洞的游戏吗?
你们还想玩吗?你们还记得钻魔洞的游戏规则吗?我请小朋友来讲一讲。
魔洞只允许数字3过去,我们要去找伙伴变成数字宝宝3才能钻过魔洞,对吗?
那现在我来给你们发数字宝宝卡片,你们把它们贴在胸前,请你们来排好队。
三、复习3的分合式师:你们还记得这是什么吗?(出示3的分合式)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四、操作游戏:摆火柴师:小朋友真聪明,那现在我们就来摆一摆3的分合式,好吗?
(幼儿从椅子下面拿出操作盒,教师指导操作。)(怎么摆,自己心中要有数)
大班数学学习以内数的组成教案(模板20篇)篇十三
能有顺序地排列8的分合表、正确运算7以内的加减。
每一张桌子放一堆圆片、幼儿每人一套10以内的数卡。
(一)、学习8的分合:
1、请幼儿每人取8个圆片分成两份,并进行记录,再请几个幼儿说说是如何分的,教师记录在黑板上。
2、教师和幼儿一起分析讨论几种分合式的形式特点,懂得按序分解最清楚,不易遗漏。如:8可以分成1和7、2和6、3和5、4和4、5和3、6和2、7和1,前面的数逐一增多,每次增1,后面的数则逐一减少,每次减1,前后两个数合起来为8。
3、幼儿看黑板上的分合式跟老师玩对数的游戏。如:老师举数字1,幼儿则迅速举出数字7,或者老师举出数字5,幼儿则迅速举出数字3,要使老师和幼儿举的数字合起来是8。
4、玩猜“小红花”的游戏。小红花的总数是8朵,老师分别拿在两只手上,左手拿了几朵(报个实数),幼儿根据老师左手拿的朵数,迅速猜出右手拿了几朵。
(二)、复习7以内的加减法。
(三)、教师小结、课时结束。
大班数学学习以内数的组成教案(模板20篇)篇十四
1、学习按序将9分成不同的两份,感知9的分合。
2、继续感知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教具:9朵大小、颜色不同的话,数字,分合号。
学具:幼儿操作材料。
重点:引导幼儿学习按序将9分成不同的两份,感知9的分合。
难点: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继续感知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小朋友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8的分合,谁能够运用互换的方式省略几组相关的分合式。”“小朋友们你们看看黑板上都有什么?有什么不同?它们各有几朵?”
(引导幼儿从大小、颜色、方位上观察和讲述,如上面一朵花,下面8朵花等)“谁谁能有顺序的把刚才讲的事纪录下来?”如(上面一朵花,下面8朵花,9可以分成1和8等)“我们检查一下是否有序,是什么样的顺序?”“请把分合式读一遍。”继续感知两个较小数之间的互补关系。“请小朋友看看这并列的两个数”如(9/1和8,2和7)“前面多出的1是哪里的,后面少了的到1哪里去了。”
2、让幼儿在记录分合时只要记录出4组分合就可以了。为解决难点问题。9〈1和8,2和7,3和6,4和5〉。
3、在感知互补关系时,教师要引导幼儿观察两组并排的分合式,让幼儿明确前面的数增加的部分,就是后面的数减少的部分。
4、幼儿练习操作材料。教师进行点评。
一、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1、充分体现数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一理念。
本节课我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幼儿开展看一看、说一说、游戏、摆一摆、填一填、猜一猜等生动有趣的活动,注重幼儿主动参与,让孩子在数学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思考,在数学活动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2、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把思维过程“融”于情景中,幼儿就会对数学活动产生直接、强烈的兴趣,而兴趣是幼儿主动学习的源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会成为负担,而会成为一种执着的追求;有了兴趣,幼儿才会去积极探索,才能积极地提出问题,才能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变苦为乐。要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就要让数学教学充满魅力,就要求教师组织富有成效的教学活动,为学幼儿创设积极思维的情景,这样能使教学过程对学生始终有一种吸引力,这样的课堂也才生动又味。从幼儿们在课堂上兴趣盎然、积极投入的表现看出,他们是这么喜欢这样的课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创设教学情景也是激励、唤醒、鼓舞的一种艺术。为此我在课一开始就设计了“请歌星小企鹅为大家唱歌,但必须学会9的组成”这样一个有趣、又具有挑战性的情景,(并将这一情景贯穿着节课的始终)紧紧“拴住了”幼儿的心,调动了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
3、以赛为动力,引导幼儿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是幼儿直接获取经验知识的最好的途径,它可以启发幼儿积极参与思考,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与探索欲望。在教学这一节课时,我让幼儿拿出9根小棒,把9根小棒分成两份,要求两人一组合作进行,一人分,另一人作好记录,找一找一共有几种分法,看一看哪一组完成的最棒。通过操作、合作交流活动,使幼儿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体验学习的快乐,同时能力也得到提高。
二、不足之处。
1、在“摆一摆、填一填”这一环节,给了幼儿自主探究、动手操作的机会,教师引导不够、组织不到位,没有向幼儿讲明要求,致使有几组的活动未正常开展,没有突破难点达成学习目标。幼儿的学习过程是围在一个屋子里进行的,通向这个屋子的路有许多,而老师不仅是幼儿前进路上的出谋划策者,更是一个带幼儿走向这个屋子的引路人。教师只有扮演好这样的角色,才能让幼儿走向成功。
2、在“看一看、说一说、填一填”这一环节,由于设置的内容较多,用时过长,影响了后面的'教学。
大班数学学习以内数的组成教案(模板20篇)篇十五
活动目标:
1.学习6的分解组成,加深对整体和部分关系的理解,对分和活动感兴趣。
2.知道每一个数都有比这个数少1的几种分合方法。
3.书写数字6.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5.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活动准备:
1.一个老爷爷、16条鱼和两个金鱼缸的图片,圆片、数字卡、分合符号若干。
2.每个幼儿瓶盖、石子、扣子和豆子各6个,数字卡、分合符号若干,记录纸每个幼儿一张。
活动过程:
一、出示6条金鱼和2个金鱼缸的图片,提出问题:老爷爷买回6条金鱼,他要把这6条鱼养在两个金鱼缸里,要求每个鱼缸里都有金鱼,可以怎样做,你能帮助老爷爷吗?请幼儿说出分法,教师贴出实物分解图及数字分解图(不一定按顺序)。
二、请幼儿取瓶盖、石子、扣子和豆子各6个,各分成两堆,要求每种的分法都不一样。说出是怎样分的,有几种分法,并尝试记录下来。
三、在黑板上出示6个圆片及分合符号,请一名幼儿上来将他的分法逐一摆出,再请一名幼儿用数字卡摆出相应的分解式。引导幼儿观察并读出6的几种分法,知道有5种分法。
四、讨论:3有几种分法?2有几种分法?将2~6的分解式逐一摆在黑板上,引导幼儿发现,每个数字都有比这个数少1的几种分法。
五、练习:翻开用书,添画或填写6的分解组成式。
活动延伸:
在练习册上进一步复习巩固6的分解组成和书写。
教学反思:
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文档为doc格式。
大班数学学习以内数的组成教案(模板20篇)篇十六
1、幼儿认真观看,老师提问并出示数字10。(认读、10是由一个1和一个0组成的,1在前,0在后)。
2、美丽的花儿引来了许多的蝴蝶,大家来数数飞来了几只蝴蝶呢?(老师出示10只蝴蝶)。
3、交给幼儿正确的数数方法。
4、说说生活中用数字10来表示的'物体。
老师小结:10可以表示所有数量是10的东西。
5、幼儿操作。
师:果园里的水果都熟透了,你们看老师给你们开来什么运水果?(火车)对,是火车,再看看老师带来的火车厢上有什么?(数字)。
1、请幼儿一起复习火车厢上的数字1-10。
2、每个幼儿都有一张草莓水果卡片,请幼儿数一数自己的卡片里有几个草莓,再将水果卡片放入教师规定的数字车厢里,如教师说把草莓装入6号车厢里,持有草莓6个的幼儿便将草莓卡片放入6号车厢内。直到幼儿将水果卡片全部放入车厢。
3、教师说出车厢号,幼儿说出车厢里装的是几个草莓。反复练习,加深幼儿对数字的认识。
让儿童学会学习是21世纪世界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它必然要求教师改变角色和方法,作为儿童的援助者,引导儿童自主学习。所以在教学活动中要关注对儿童的引导和启发,把教育的重心从“教什么,学什么”转移到“如何学”上来。
现在,我采取了为幼儿创设学习环境,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并在矛盾中寻找答案的学习方法,发现幼儿能积极投入,思维也很活跃,由于所学的内容是幼儿通过实践、思考后自主习得的,所以幼儿能较快理解并掌握,与此同时,也激发了幼儿大脑的积极参与,有利于幼儿脑功能的开发。
大班数学学习以内数的组成教案(模板20篇)篇十七
1、学习按序将9分成不同的两份,感知9的分合。
2、继续感知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教具:9朵大小、颜色不同的话,数字,分合号。
学具:幼儿操作材料。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引导幼儿学习按序将9分成不同的两份,感知9的分合。
难点: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继续感知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小朋友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8的分合,谁能够运用互换的方式省略几组相关的分合式。”“小朋友们你们看看黑板上都有什么?有什么不同?它们各有几朵?”(引导幼儿从大小、颜色、方位上观察和讲述,如上面一朵花,下面8朵花等)“谁谁能有顺序的把刚才讲的事纪录下来?”如(上面一朵花,下面8朵花,9可以分成1和8等)“我们检查一下是否有序,是什么样的顺序?”“请把分合式读一遍。”继续感知两个较小数之间的互补关系。“请小朋友看看这并列的两个数”如(9/1和8,2和7)“前面多出的1是哪里的,后面少了的到1哪里去了。”
2、让幼儿在记录分合时只要记录出4组分合就可以了。为解决难点问题。9〈1和8,2和7,3和6,4和5。
3、在感知互补关系时,教师要引导幼儿观察两组并排的分合式,让幼儿明确前面的数增加的部分,就是后面的数减少的部分。
4、幼儿练习操作材料。教师进行点评。
大班数学学习以内数的组成教案(模板20篇)篇十八
活动目标:
1、学习9的分合,知道9分成两份可以有8种分法,并记录结果。
2、在探索操作活动中,知道按序分合不易漏掉数字,在观察中发现两部分数之间的增1减1的关系。
3、会用较完整的语言讲述操作过程。
活动准备:
1、教具:放大的操作材料。
2、学具:购物券、水果卡片,记录卡。
活动过程:
一、复习8以内的加减。
游戏:开火车。
玩法:师:我的火车就要开,幼:几点开?老师出示一算式卡片:请你猜猜看?幼:16=7你的火车7点开。
游戏时速度由慢到快,由集体游戏到小组、个人游戏。
1、情境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小兔水果店开业了,这个水果店里的水果都卖9元钱。小兔水果店还为我们小朋友每人准备了8张购物券呢。
2、介绍购物券。
3、分组进行活动。
(1)每组一个营业员(挂牌),其他幼儿去营业员那买水果,营业员一定要严格验证小朋友是不是付了9元钱。
师:营业员一定要把好关,看看买水果的人是不是付了9元钱,不然会赔钱的。
顾客买了水果后,要将自己用的是哪两张购物券、买的是什么水果记录到记录卡上,记录好后,再去买,看看谁买的多。
(2)幼儿把自己买的.情况记录到卡片上,例如我用1元钱和8元钱买了桃子。
4、展示个别幼儿的记录卡,发现互换关系。
师:谁来告诉大家,用哪两张购物券合起来正好是9元?
5、知道9的8种分法。
师:哦,原来9有这么多的分法呢,让我们一起来按顺序说一说吧。
9可以分成1和8……9有几种分法呀?(8种)。
6、操作活动。
(1)出示操作材料,介绍做法。
(2)幼儿做,教师指导。
师:做完后请爸爸妈妈检查,检查对了再交给我,我送给小兔妈妈,让她的孩子看看。
大班数学学习以内数的组成教案(模板20篇)篇十九
第三组,范样6张,材料纸若干教字印章,印泥各4盒
第四组,纽扣若干,材料纸若干
第五组,材料纸若干,铅笔若干支
第六组,范样6张,材料纸若干
1:集体活动
(1)学习3的第一组分合
演示;师将手中的3体书,他给甲1本,乙2本。幼儿再把书还给教师,“谁来反刚才的事按顺序说清楚,”(个别`集体)
“谁会用数学和答3过讲边记这件事,?”他记提对吗?我们一起讲讲这道分合式表示什么意思?大家一起把分合式读一遍。(3可以分成1和2,1和2合起来就是3)
(2)学习3的第二组分合
“3本书分给两位小朋友还可以怎样分?”(分给甲2本,乙1本)
“这样分与上次一样吗?谁会讲,并用分合式记录这件事?”(
“他们记得对吗?我们大家一起把分合式读一读”
2:小组活动
第一组点子房子图
这组活动叫点子房子图,是请我们数数房顶上有几点,(3点)然后把这3点分面两份印在下面并排出的两个空格里。
大班数学学习以内数的组成教案(模板20篇)篇二十
2.发展幼儿的逻辑能力,提高思维的敏锐性。
3.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4.了解多与少的相对性。
数字组成卡片,标有0-10的卡片多套(幼儿人数的1.5倍)。
1.数字游戏《找朋友》----每个幼儿都分得一张0-10的数字卡片,贴于胸前。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如7,请幼儿找胸前数字相加或者相减得数是7的另一幼儿做朋友。
(1)首先两两找朋友,即两个幼儿的数字之和为7.
(2)再让找两个幼儿的数字之差为7的做朋友.
(3)请找对朋友的幼儿手拉手站着,并能说出如4+3=7的等式。
适时提醒:如果教师手中的数字为8,而有些幼儿胸前的数字为2,那么这些幼儿即可以和数字为6的幼儿做朋友,也可以和数字为10的幼儿做朋友,但只能选择其中一个做好朋友哦。
2.游戏《翻得数》。
(1)两位教师示范游戏规则:把30张卡片打乱,游戏者轮流摸10张,剩余10张反扣在桌子中间。
其中一游戏者先翻开桌面的任意一张卡片,此卡片上的数即表示得数。再从自己的手中找两个数字,这两个数字相加或者相减其得数与翻的牌一致,确认找对后就把着三张卡片整齐地放在自己的.一旁。接着就轮到另一游戏者翻开桌面的一张卡片,依次类推。如果翻的卡片是5,而自己手中没有相加或者相减其得数等于5的,那么就把这张卡片拿到自己手中。桌子中间的卡片翻完后,手中牌少着为胜。
(2)小组内幼儿两两轮流继续游戏。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