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模板的编写需要反复推敲和修改,以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针对性。教案模板的应用需要和学校、家长和学生充分沟通和协商,形成共识和共同努力。
绕口令教案(模板14篇)篇一
1.理解绕口令内容,能口齿清楚、有节奏地朗诵。
2.尝试加快语速朗诵,感受说绕口令的趣味性。
图片若干张
一、教师通过讲述故事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对绕口令的兴趣。
二、出示图片,幼儿熟悉绕口令前半部分内容。
1.教师展示图片,朗诵绕口令前半部分,帮助幼儿感知绕口令的结构特点。
2.教师带领幼儿边看图片边逐句学说绕口令,帮助幼儿理解并记忆绕口令。
3.教师带领幼儿完整朗诵绕口令前半部分。
三、教师利用操作教具带领幼儿学说绕口令后半部分内容。
你们知道故事里的'小朋友一共打了多少颗枣吗?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
1.出示最后一幅图片,教师带领幼儿一颗一颗的“数枣”。
2.教师按稳定的节奏边拍手边带领幼儿“数枣”。
3.教师加快节奏,幼儿跟随教师的节奏“数枣”,感受绕口令的特点。
4.游戏“数枣”:每位幼儿一个装有十颗枣的盘子,幼儿自主练习“数枣”,并逐渐加快速度,体验绕口令的趣味性。
5.分别请幼儿快速“数枣”。
四、根据图片提示,完整朗诵绕口令。
1.教师带领幼儿边看图边完整朗诵绕口令。
2.教师按稳定的节奏边拍手边带领幼儿完整朗诵绕口令。
3.教师加快节奏,幼儿跟随教师的节奏完整朗诵绕口令。
鼓励幼儿尝试倒数枣,并逐渐加快速度:十颗枣、九颗枣、八颗枣、七颗枣、六颗枣、五颗枣、四颗枣、三颗枣、二颗枣、一颗枣。
附:绕口令《打枣》
出东门,过大桥,大桥前面一树枣。拿着杆子去打枣,青的多,红的少。
一颗枣、两颗枣、三颗枣、四颗枣、五颗枣、六颗枣、七颗枣、八颗枣、九颗枣、十颗枣。
绕口令教案(模板14篇)篇二
1、“今天有几只动物要和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咱们一起找一找他们藏在哪?”
2、点击幻灯片2,请幼儿说说这是哪?(山)。
3、带领幼儿学说短句“山上一只虎”
5、“小动物都被我们找到了,咱们再来回忆一下是从那找到的”,播放幻灯7,并介绍绕口令的名称“数数歌”
6、和小动物一起复述绕口令。
游戏:1、看谁说得快(全体)。
2、做动作说绕口令(全体)。
绕口令教案(模板14篇)篇三
2、懂得同伴间要相互谦让。
课件制作、手指偶(狗和猴)、圆舞板等。
初步学念绕口令,分清字音“狗”“猴”“头”。
1、引发话题: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小小的'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故事里有谁?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2、播放课件,幼儿观看、想象。
3、幼儿交流:
(1)故事里有谁?
(2)狗和猴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
4、小结:原来狗和猴都想让对方先过桥,他们互相谦让,真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1)说绕口令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呢?
(2)老师说绕口令。
(3)你听到了什么?
2、老师戴上指偶,再次绕口令。
2、在纸偶的提示下幼儿学念,帮助幼儿纠正字音。
3、幼儿戴上纸偶练习绕口令。
1、幼儿表演(自主选择纸偶表演或圆舞板)。
借助于圆舞板打出节奏,引导幼儿逐步加快速度。
2、结伴练习。
绕口令教案(模板14篇)篇四
绕口令是我国民间文学中比较独特的语言艺术形式,它是将声、韵、调易混的字交叉重叠编成语句或歌谣,要求一口气急速念出来,因此也被形象地称为“口腔体操”。
我们正在开展的主题是“我们的身体”,在这个主题中就有一个练嘴巴的内容“公公和冬冬”,在开展这个活动的时候我初步让孩子通过与平时念的儿歌作比较了解了绕口令最大的特点就是不仅要有节奏,而且要念的又快又清楚,是用来练嘴巴的。
活动开展后,我发现孩子们对于这样一种语言形式还是比较有兴趣的。
因此呢,我想帮助孩子在绕口令的内容上再拓展一些,所以就有了这样一个活动。
这首绕口令所表述的内容是比较形象的,为了便于孩子的'理解我也做了适当的修改。
2、懂得同伴间要相互谦让。
课件制作、手指偶(狗和猴)、圆舞板等。
初步学念绕口令,分清字音“狗”“猴”“头”。
一、看看说说,理解内容
1、引发话题: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小小的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故事里有谁?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2、播放课件,幼儿观看、想象
3、幼儿交流:
(1)故事里有谁?
(2)狗和猴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
4、小结:原来狗和猴都想让对方先过桥,他们互相谦让,真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二、婷婷学学,感知体验
1、欣赏绕口令
(1)说绕口令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呢?
(2)老师说绕口令
(3)你听到了什么?
2、老师戴上指偶,再次绕口令
2、在纸偶的提示下幼儿学念,帮助幼儿纠正字音
3、幼儿戴上纸偶练习绕口令
三、演演练练,快乐体验
1、幼儿表演(自主选择纸偶表演或圆舞板)
借助于圆舞板打出节奏,引导幼儿逐步加快速度。
2、结伴练习
本次活动的目标是:
2、懂得同伴之间要互相谦让。
重难点就在于:初步学念绕口令,分清字音“狗”“猴”“头”。
活动中我设计了三个环节:看看说说理解内容——听听学学感知体验——演演练练快乐体验。
第一环节,我以ppt的方式为孩子展现了一个无声小故事,故事中有谁?狗和猴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围绕着这两个问题,孩子们展开了想象与讨论,从中了解了原来狗和猴都想让对方先过桥,他们互相谦让真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由此拓展话题,那么在我们的游戏活动中有没有需要大家谦让的时候呢?借此联系实际,让孩子懂得了同伴间要互相谦让。
第二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点所在,首先让孩子回顾了绕口令的特点,与平时念的儿歌有什么不一样,然后再欣赏老师念的绕口令,激发了孩子尝试的愿望。
于是边看ppt边跟着老师学念绕口令,孩子们初步熟悉了绕口令的内容。
为了帮助孩子形象的学说绕口令,我又为孩子提供了手指偶,借助于手指偶孩子们边说边演,很快就能朗朗上口了。
最后的表演环节,孩子们可以按自己的需要选择手指偶或者圆舞板来练习绕口令,结伴练习或者与一旁的老师作交流,充分体验到了活动的乐趣。
本次活动之所以获得良好的效果,分析原因主要在于:首先,在内容的选取上,我对原作品进行了分析与修改,并结合中班孩子的认知特点将一些比较拗口的话进行了修改,使其琅琅上口。
这首绕口令中有孩子既熟悉又喜爱的动物“狗”和“猴”,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活泼有趣地描写了两只动物相对过独木桥在桥上相遇的情形。
特别是第五句、第六句“猴跑几步望望狗,狗跑几步望望猴。
”比较诙谐生动地写出了两只动物可爱的神情,最后很自然地道出了“不知是猴让狗还是狗让猴”。
第二,在教学设计上我充分发挥了多媒体的作用,运用动态的形象吸引孩子的注意,启发了孩子的想象,帮助孩子形象的理解了绕口令所表述的内容。
而手指偶的运用又进一步激发了孩子参与表达表现的兴趣。
本次教学活动,又开阔了我对开展民间文学活动的视野,绕口令是民间文学活动中比较独特的语言艺术形式,它以特有的魅力与长处,自由灵活地传情达意,不仅能锻炼孩子发音清晰准确、口齿灵俐,从中也渗透了品德教育。
绕口令教案(模板14篇)篇五
1、学习发准平舌音"s"和翘舌音"sh",区分"。u"与"u。"的音,克服方言的影响。
2、感受学习绕口令的乐趣。
1、经验准备:(1)学习过绕口令。
2、物质准备:(1)4和10的数字卡片。(2)狗和猴的头饰。(3)根据两首绕口令内容绘制简单的图谱。
3、材料配套:亲子手册《领域活动·绕口令》。
1、数字卡片引入,学习绕口令《四和十》。
(1)出示4和10的数字卡片,让幼儿大声念出来。教师直接用绕口令当中的句子"要想说4,舌头碰牙齿。要想说对十"舌头别伸直",纠正幼儿的发音,感受平翘舌音的特点。(注意:教师的.示范必须准确、清晰。)。
(2)单音字练习:发准字音"四"和"十"。
(3)双音节和三个音节的练习(四十、十四、四十四)。
(4)以图文并茂的图谱帮助幼儿学习整首绕口令。(注意:练习"四"和"十,,时,要同时注意发好其他的翘舌音"是""说""舌""伸"。)。
2、多种形式练习,感受绕口令的有趣。
(1)练习整首绕口令,由慢到快,由轻声到高声,再由高声到轻声;连说两三遍,变换朗诵的速度,越来越快。
(2)先分小组练习,后集体练习(也可请个别起来读),速度由慢到快。在练习的过程中让幼儿进一步感受绕口令的有趣。
3、出示狗和猴的头饰,引出另一首绕口令《狗和猴》。
(1)情境表演"狗和猴":请两位幼儿戴狗和猴的头饰,表演绕口令中的内容。幼儿表演,教师用绕口令中的句子解说。
(2)再次以图谱形式,帮助幼儿学习整首绕口令。(注意:练习"狗"和"猴"时,要同时发好"走""头"等音。)。
(1)请幼儿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在集体面前表演绕口令。
(2)表演大比拼:教师和幼儿一起表演学过的绕口令,进一步体验绕口令发音的诙谐、幽默。
1、区域活动:在语言区投放两首绕口令的图谱及其他一些学过的绕口令图片,让幼儿进一步巩固练习。
2、家园共育:请家长参考亲子手册《绕口令》,与幼儿一起学习绕口令《墙上挂面鼓》《盆和瓶》,还可与幼儿一起收集更多的绕口令,一起朗诵。
绕口令教案(模板14篇)篇六
教育教学目标:
1、能在图片的帮助下熟练地朗读绕口令。
2、练习发准易混淆的字音:顾、布、醋。
3、喜欢说绕口令,体验说绕口令的乐趣。
教学准备:
1、图片道具:老爷爷、鹰、兔;实物道具:醋、布。
2、字卡:顾、醋、布、兔。
3、小鼓一只;幼儿已会做“百家姓”的游戏。
重点:学习区分并念准“顾”、“醋”、“布”、“兔”等字音。
难点:能够又快又准的朗读绕口令。
教学过程:
一、游戏“百家姓”。
1、老师问:“喂喂喂!你姓啥?”幼儿回答:“喂喂喂!我姓×。”
2、老师说:“喂喂喂!姓张的在哪里?”所有姓张的幼儿起立回答:“喂喂喂!姓张的在这里。”
(游戏中,幼儿的左手放在耳边做打电话动作。)。
二、观看情景表演,理解绕口令内容。
师:小朋友,百家姓的游戏玩得开心吗?(开心)你们的笑声引来了一位老爷爷,大家看一看、猜一猜,老爷爷姓什么呢?(顾爷爷)“现在老师请小朋友观看一段关于顾爷爷的表演,看完后告诉老师这段表演讲了一些什么事情?”,老师和小朋友回忆一下在表演中看到了什么:
1、一位爷爷他姓顾(请个别幼儿说“顾”一遍,全体再说一遍)。
2、他上街打醋又买布(强调为什么叫打醋,买布来做什么?)。
3、顾爷爷打了醋,买了布,回头看见“鹰抓兔”,他是怎么做的呢?
(老师用手指向放在地上的醋和布,再无声地演示“鹰飞、兔跑”的动作,引导幼儿猜想“醋瓶子倒了、破了,瓶子里的醋流了出来,把布给弄湿了。)。
三、学习朗读绕口令。
1、(出示绕口令)教师完整地朗读绕口令,幼儿欣赏一遍。
2、请幼儿根据儿歌内容逐句将图片放在相应的.句子格上。
3、幼儿结合图片朗读绕口令两遍(第一遍幼儿自由朗读,第二遍按老师的节奏朗读)。
4、幼儿再次完整地欣赏录音一遍。
提问:儿歌的名称是什么?《打醋买布》。
5、老师将部分图片遮住,看幼儿能否读出来,再逐句遮挡更多,幼儿再试着朗读。
5、幼儿集体再朗读一遍,同时教师将遮挡的卡纸去掉。
四、小结“什么叫绕口令?”
师:这几句话真好听!猜猜看,你觉得今天我们学的本领是故事、谜语还是绕口令呢?(绕口令)对了,这个本领就是绕口令《打醋买布》。绕口令就是把一些差不多发音的字放在一起,考考你念得是不是又快又对。
五、接龙游戏。
将幼儿分成两组,幼儿听清老师的节奏后进行接龙比赛,如第一组读“一位爷爷他姓顾”,第二组接上“上街打醋又买布”,依次逐句读完,看那一组读得全对为胜。第二遍换另一组先读,节奏逐渐加快。
六、延伸活动:
今天我们学了绕口令的本领,回家和爸爸妈妈或其他的小朋友比一比,看谁的本领大,绕口令读得又快又对。
附文:
打醋买布。
有位爷爷他姓顾,
上街打醋又买布,
打了醋、买了布,
回头看见鹰抓兔。
放下醋,搁下布,
上前去抓鹰和兔。
飞了鹰、跑了兔,
打翻醋、醋湿布。
绕口令教案(模板14篇)篇七
活动目标:
2、懂得同伴间要相互谦让。
活动准备:课件制作、手指偶(狗和猴)、圆舞板等。
重难点:初步学念绕口令,分清字音“狗”“猴”“头”。
活动环节。
一、看看说说,理解内容。
1、引发话题: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小小的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故事里有谁?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2、播放课件,幼儿观看、想象。
3、幼儿交流:
(1)故事里有谁?
(2)狗和猴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
4、小结:原来狗和猴都想让对方先过桥,他们互相谦让,真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二、婷婷学学,感知体验。
(1)说绕口令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呢?
(3)你听到了什么?
2、老师戴上指偶,再次绕口令。
2、在纸偶的提示下幼儿学念,帮助幼儿纠正字音。
3、幼儿戴上纸偶练习绕口令。
三、演演练练,快乐体验。
1、幼儿表演(自主选择纸偶表演或圆舞板)。
借助于圆舞板打出节奏,引导幼儿逐步加快速度。
2、结伴练习。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目标是:
2、懂得同伴之间要互相谦让。重难点就在于:初步学念绕口令,分清字音“狗”“猴”“头”。活动中我设计了三个环节:看看说说理解内容――听听学学感知体验――演演练练快乐体验。
第一环节,我以ppt的方式为孩子展现了一个无声小故事,故事中有谁?狗和猴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围绕着这两个问题,孩子们展开了想象与讨论,从中了解了原来狗和猴都想让对方先过桥,他们互相谦让真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由此拓展话题,那么在我们的游戏活动中有没有需要大家谦让的时候呢?借此联系实际,让孩子懂得了同伴间要互相谦让。第二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点所在,首先让孩子回顾了绕口令的特点,与平时念的儿歌有什么不一样,然后再欣赏老师念的绕口令,激发了孩子尝试的愿望。
于是边看ppt边跟着老师学念绕口令,孩子们初步熟悉了绕口令的内容。为了帮助孩子形象的学说绕口令,我又为孩子提供了手指偶,借助于手指偶孩子们边说边演,很快就能朗朗上口了。最后的表演环节,孩子们可以按自己的需要选择手指偶或者圆舞板来练习绕口令,结伴练习或者与一旁的老师作交流,充分体验到了活动的乐趣。
本次活动之所以获得良好的效果,分析原因主要在于:
首先,在内容的选取上,我对原作品进行了分析与修改,并结合中班孩子的认知特点将一些比较拗口的话进行了修改,使其琅琅上口。这首绕口令中有孩子既熟悉又喜爱的动物“狗”和“猴”,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活泼有趣地描写了两只动物相对过独木桥在桥上相遇的情形。特别是第五句、第六句“猴跑几步望望狗,狗跑几步望望猴。”比较诙谐生动地写出了两只动物可爱的神情,最后很自然地道出了“不知是猴让狗还是狗让猴”。
第二,在教学设计上我充分发挥了多媒体的作用,运用动态的形象吸引孩子的注意,启发了孩子的想象,帮助孩子形象的理解了绕口令所表述的内容。而手指偶的运用又进一步激发了孩子参与表达表现的兴趣。
本次教学活动,又开阔了我对开展民间文学活动的视野,绕口令是民间文学活动中比较独特的语言艺术形式,它以特有的魅力与长处,自由灵活地传情达意,不仅能锻炼孩子发音清晰准确、口齿灵俐,从中也渗透了品德教育。
绕口令教案(模板14篇)篇八
《天上有星》是一首儿歌,这首儿歌非常好听,也非常有节奏,说快了就会绕口,所以它又叫“绕口令”。在该语言教育活动中,根据幼儿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创设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鼓励、引导幼儿主动学习,培养幼儿自主建构知识的能力。
1、念准“星、鹰、灯、钉”四个后鼻音,熟读绕口令。
2、熟悉绕口令的节奏和韵律。
3、同伴合作学习的快乐。
1、分四组,每组一套操作图片。
2、黑色展板四块(35厘米×60厘米),展板上分别贴有“图+单字”的标示;花泥四块,分别插着1、2、3、4的数字(作桌牌用);“笑脸花”奖品若干;投影仪,电脑;ppt课件(见图)。
一、玩图片,说单字。
1、看图说字。
师:每人一张图片,放在桌子上的篮子里。选一张图片,看一看,想一想,用一个字说出图片上的东西。
幼:台灯。
师:“台灯”是两个字,是用“台”好呢?还是用“灯”好呢?
众幼:灯!
师:请拿“灯”的小朋友把图片举起来,让大家看一看是不是“灯”。
幼:我的是螺丝钉。
师:螺丝钉用一个字怎么说?
众幼:钉。
师:同组人交换图片,这一次你会拿到什么?
幼:灯/星/鹰/钉。
师:请拿“灯”“钉”“鹰”“星”的人举起图片。
师:把自己拿到的图片上的东西用一个字大声说几遍。
2、组内合作排序,组间竞赛说字。
师:同组四个人给图片排排队,看哪一组排的方法多。
第四组:鹰,钉,星,灯。
师:把图片换个位置再试试看。
师:有不一样的说法吗?
第一组:鹰,星,灯,钉。
第三组:星,鹰,灯,钉。
第二组:星,灯,钉,鹰。
师:各组根据自己排的顺序把四个字连起来说说看。
众幼:灯钉星鹰/星鹰灯钉/星灯钉鹰……。
师:交换字的位置再说说看,看看哪个组说得对、说得快。各组先自由说,等会儿来比赛。
为说得准、说得快、有合作意识的小组发放“笑脸花”。
二、联系生活说短句。
1、分类排放图片。
师:纠错。
2、联系生活说短句。
师:生活中哪里有星?哪里有鹰?哪里有灯?哪里又有钉呢?讨论。
幼:天空上有星。
师:是的,天空上有星。
幼:家里有灯。
幼:天上有鹰。
幼:墙上有钉。
幼:树上有鹰。
师:是的,我也是这样想的。
师:谁能一下子把它们都说出来?
幼:天上有星,树上有鹰,家里有灯,墙上有钉。
师:奖励笑脸花。
(幼儿自由说。)。
师:小组间比赛。组内成员可以一起说,也可以一个人说一句,还可以用其他不同的方式。每个人都必须说。
师:谁来说说看?
幼:天上有星,树上有鹰,桌上有灯,家里有钉。
幼:天上有星,树上有鹰,桌上有灯,门上有钉。
(幼儿分别学说。)。
(各组展示。)。
三、看图解,说儿歌。
1、学儿歌后半部。
幼:用钳来拔钉。
幼:手来关灯。
幼:用枪来赶鹰。
幼:云来遮星。
师:谁能一下子把它们都说出来呢?
师:小组每人说一句,或四个人一起说。
第三组:老虎钳来拔钉。
幼:钳来拔钉。
幼:手来关灯。
幼:枪来赶鹰。
幼:云来遮星。
(各组依次展示。)。
2、学习整首儿歌。
师:看大屏幕。看谁能把上面的内容都说出来。哪里有星?哪里有鹰?哪里有灯?哪里有钉?什么来拔钉?什么来关灯?什么来赶鹰?什么来遮星?自己先练练,然后比一比谁说得快、说得好。
幼:天上有星,树上有鹰,桌上有灯,门上有钉;钳来拔钉,手来关灯,枪来赶鹰,云来遮星。
师:我每说一句,请大家大声地说这一句的最后一个字。比如,我说“天上有星”,你们就说“星”。
3、小结。
各组数—数得到了几个“笑脸花”。
冠军组、亚军组、季军组诞生。
要把改编后的《天上有星》完整地说清、说准、说快,对幼儿来说并不容易。正是这种挑战性激发了幼儿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事实证明,具有开放性、挑战性,且具有一定梯度的活动内容容易引起幼儿的关注,尤其是那些能够引起认知冲突的活动内容更能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幼儿的学习潜能。教师即时为按照要求说出排比句式的幼儿发放“笑脸花”奖品。有效地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整个过程环环相扣、自然流畅。
绕口令教案(模板14篇)篇九
一、教师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引发幼儿兴趣。
1、教师:你们在图上看到了什么?谁能来说一说。
2、教师:这个小女孩在做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教师:她在用什么材料捏梨的?(在幼儿回答过程中,教师注意幼儿“梨”和“泥”,引导幼儿学习字的发音。)。
4、教师出示图卡“梨”和“泥”,引导幼儿学习与小图卡。
二、教师引导幼儿学习绕口令。
1、教师边放慢念绕口令,边摆放字卡与小图卡。
盘里放个大雪梨(小图片),
桌上放块橡皮泥(小图片)。
小丽用泥(小图片)学捏梨(小图片),
眼看梨(小图片),手捏泥(小图片),
比比,真梨、假梨差不离。
(教师重点倾听、纠正幼儿对“梨”和“泥”的发音)。
3、幼儿尝试独立看小图片,念绕口令。
4、教师收起小图片,幼儿尝试念绕口令,教师可以适时提醒,帮助幼儿念完整。
三、运用多种方式,您绕口令。
1、分组进行比赛念绕口令。
2、变化速度念绕口令。
3、引导幼儿把捏梨小朋友的名字换成自己的名字来说一说绕口令。
四、引导幼儿边念绕口令边表演。
1、引导幼儿集体创编动作。
2、引导动作到位、绕口令说的熟练的小朋友来做小老师带领大家表演。
绕口令教案(模板14篇)篇十
宝宝包枣包。
枣包包枣枣包包。
篮球运动员练投篮。
打南边来了两队篮球运动员,
一队穿蓝球衣的男运动员,
一队穿绿球衣的女运动员。
男女运动员都来练投篮,
不怕累,不怕难,
努力练投篮。
八哥。
八哥头上一簇缨,喜鹊身穿黑背心;。
老鸦穿着乌纱套,山鸡尾巴带花翎,
东门东家南门董家提冬瓜。
东门东家,南门董家。
东董二家,同提冬瓜。
有人说:东门东家的.冬瓜大,
谁知南门董家的冬瓜大过东门东。
家的大冬瓜。
四数字。
四和十、十和四,
四十和四十,
十四和十四。
说好四个数字,
全靠舌头和牙齿。
谁说四十是细席,
他的舌头没用力;。
谁说十四是实世,
他的舌头没伸直。
认真学,常练习,
十、四、十四、四十、四十四。
绕口令教案(模板14篇)篇十一
1.初步学会念绕口令,发音正确。
2.能初步的区别绕口令与儿歌的不同之处。
1.符合绕口令内容的图标。
2.幼儿已掌握较多的儿歌及绕口令。
3.磁带。
1.学习绕口令《盆和瓶》,分析绕口令的特点。
(1)快速的念绕口令,引起幼儿的'兴趣。
(2)出示图标,引导幼儿边看图标边说绕口令。
(3)分析绕口令的特点。
绕口令容易念吗?为什么绕口令不容易念清楚?
小结:
绕口令是由许多读音相近的字排在一起的,念的时候要分清楚。
(4)采用多种形式继续念绕口令,集体、分组、个别相结合。
绕口令教案(模板14篇)篇十二
1、幼儿通过看图、观察、讨论,能简单的编出绕口令,理解绕口令,并能口齿伶俐的说绕口令。
2、激发幼儿学习绕口令的兴趣,感受语言美。
3、学习动词“扛、唱、扭、撞、砸”。
(一)、图上有谁?在干什么?
(幼儿争先恐后回答道:“小猪。他扛着锄头在吃力的'走路。”
(二)、老师教大家一个新词来描述吃力的走路,用“吭哧吭哧”怎么样?
引出绕口令第一句——小猪扛锄头,吭哧吭哧走。
看图,教师引导幼儿说出第二句。
——小鸟唱枝头,小猪扭头瞅。
(三)、教师口述:
“小猪三心二意的走路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引出第三句。
——锄头撞石头,石头砸猪头。
(四)、教师提问:“遇到这种情况大家会怎么做呢?”看看小猪的做法对不对。引出第四句——小猪怨锄头,锄头怨猪头。
(五)、教师完整的朗读绕口令,让幼儿体会绕口令的韵律美和节奏感。
(六)、游戏活动:让幼儿表演扛、唱、扭、砸、撞这五个动词的动作,边说绕口令边做动作,进一步理解绕口令。
(七)、结束活动:学习小猪勤劳的好习惯。
教育幼儿做个爱劳动的好孩子。
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采用挂图演示、观察提问、谈话交流、表演等方法,让幼儿理解绕口令,并能口齿伶俐的说出绕口令,体会语言的节奏感,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不足之处是挂图少,幼儿没能更好的进入角色。
绕口令教案(模板14篇)篇十三
1、学习区分边音和鼻音,读准“梨”“泥”。
2、能在字卡、图片的帮助下,流畅、准确地念出绕口令。
3、增进对绕口令的兴趣。
盘子等图片。
一、教师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引发幼儿兴趣。
1、教师:你们在图上看到了什么?谁能来说一说。
2、教师:这个小女孩在做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教师:她在用什么材料捏梨的?(在幼儿回答过程中,教师注意幼儿“梨”和“泥”,引导幼儿学习字的发音。)
4、教师出示图卡“梨”和“泥”,引导幼儿学习与小图卡。
二、教师引导幼儿学习绕口令。
1、教师边放慢念绕口令,边摆放字卡与小图卡。
盘里放个大雪梨(小图片),
桌上放块橡皮泥(小图片)。
小丽用泥(小图片)学捏梨(小图片),
眼看梨(小图片),手捏泥(小图片),
比比,真梨、假梨差不离。
(教师重点倾听、纠正幼儿对“梨”和“泥”的发音)
3、幼儿尝试独立看小图片,念绕口令。
4、教师收起小图片,幼儿尝试念绕口令,教师可以适时提醒,帮助幼儿念完整。
三、运用多种方式,您绕口令。
1、分组进行比赛念绕口令。
2、变化速度念绕口令。
3、引导幼儿把捏梨小朋友的名字换成自己的名字来说一说绕口令。
四、引导幼儿边念绕口令边表演。
1、引导幼儿集体创编动作。
2、引导动作到位、绕口令说的熟练的小朋友来做小老师带领大家表演。
绕口令教案(模板14篇)篇十四
2、引导幼儿在理解绕口令内容的`基础上,学会用普通话朗诵绕口令。
3、帮助幼儿发准"虎、兔、肚、树"等字音。
1、背景图一张。
2、带操作杆的老虎、白兔磁性纸偶各一个。
1、磁性纸偶表演,帮助幼儿理解绕口令内容。
(1)教师:请小朋友看一看,听一听发生了什么事。
(2)教师操纵磁性纸偶进行表演边朗诵绕口令。
教师:虎在什么地方?兔在什么地方?虎为什么要追兔结果怎么样了?
3、找发音相近的字并理解字义。
(1)教师:找一找绕口令里有那些字听起来很像。
(2)教师再次慢速朗诵绕口令一次。
(3)幼儿找出发音相近的字,教师以图和动作来帮助幼儿理解字义。
(1)教师示范朗诵并配合动作帮助幼儿记忆。
(2)教师带领幼儿边做动作边练习绕口令,注意纠正幼儿发音中的错误。
5、请幼儿分组互相进行绕口令练习与纠正,鼓励幼儿先慢后快地进行朗诵。
6、教师总结。
活动延伸请幼儿收集一些绕口令,互教互学,并组织幼儿进行绕口令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