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符号之一,代表着丰收、吉祥和美好的未来。看看以下这些春节总结样本,或许能让你对写作有更多的想法和见解。
春节过年做年糕(模板15篇)篇一
寒假到了就说明快过年了,我期待着跟外婆学做年糕,那年糕特别香甜美味!
农历十二月二十七日早上,我们终于要开始做年糕了,我的心情格外兴奋!
外婆手把手教我做年糕。首先,把糯米团捏成碗一样的形状,然后在糯米碗里面放入馅料,包起来并把它搓成小球。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不容易!把馅料包在糯米碗里的时候,要把糯米碗边沿一点一点地捏在一起,渐渐形成一个小球。外婆告诉我一定要捏紧了,不然会露馅。捏好糯米碗边沿后,还要把糯米小球搓圆。在搓之前,要在手心里沾点生面粉,避免糯米球黏到手上不好搓。年糕的馅料可以是红豆、花生、芝麻……我最喜欢红豆馅,所以就放了红豆。
接着用竹叶把这包有馅料的小球裹住。刚开始的时候,我笨手笨脚的,总是需要外婆放下手里的活来帮我一下。后来,我渐渐找到了窍门,越做越熟练,外婆都夸我做得好,我可高兴了!我们把裹好的小球放入锅里蒸。大约二十分钟后,香喷喷的年糕就出炉了。我迫不及待地尝了一下,可甜了!
吃着自己包的红豆年糕,我的心里甜滋滋的。我明年还要和外婆做年糕。
春节过年做年糕(模板15篇)篇二
哎!
今年,村里又开始做年糕了,我和姥姥早早的就把浸泡好的用三轮车骑到了做年糕的地方。“哇――”这里的人可真多呀!真是所谓的“人山人海”一个接着一个排队做年糕。在这里我闻到了“年”的气息,看到了热闹的过年景像。
过了许久,终于轮到我们了,师傅们的身手可真利落呀!看着年糕一节一节的滑出来,我和姥姥都来不及排年糕了,这一节一节的年糕一个接着一个滑出来,几乎没有一点停留的时间,慌得我们不知所措,都乱了阵脚。终于,年糕排好了,姥姥告诉我,年糕要凉了才能放进筐里,要不然年糕会粘在一起。回家后还要把年糕排在没有风的地方,要不然年糕会裂开。
今天真是有意义的一天!不仅我学到了关于年糕的知识,还听到了关于年糕的故事。
春节过年做年糕(模板15篇)篇三
不少人都知道年糕寓意“年年高”,但过年吃年糕的由来,你了解吗?到底过年为什么要吃年糕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春节过年吃年糕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年糕,过年必不可少的贺年糕点。从字面意思上来说,它就饱含吉祥之意,“年”与“粘”同音,能理解成为新年或团圆凝聚之意,而“糕”谐音“高”,寓意步步高升。
关于春节年糕的来历,有一个很古老的传说。在远古时期有一种怪兽称为“年”,一年四季都生活在深山老林里,饿了就捕捉其他兽类充饥。可到了严冬季节,兽类大多都躲藏起来休眠了。“年”饿得不得已时,就下山伤害百姓,攫夺人充当食物,使百姓不堪其苦。
后来有个聪明的部落称“高氏族”,每到严冬,预计怪兽快要下山觅食时,事先用粮食做了大量食物,搓成一条条,揿成一块块地放在门外,人们躲在家里。“年”来到后找不到人吃,饥不择食,便用人们制作的粮食条块充腹,吃饱后再回到山上去。人们看怪兽走了,都纷纷走出家门相互祝贺,庆幸躲过了“年”的一关,平平安安,又能春耕作准备了。
这样年复一年,这种避兽害的方法传了下来。因为粮食条块是高氏所制,目的为了喂“年”度关,于就把“年”与“高”联在一起,称作为年糕(谐音)了。
说起吃年糕,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春秋战国时,吴王夫差建都苏州,终日沉湎酒色,大将伍子胥预感必有后患。故伍子胥在兴建苏州城墙时,以糯米制砖,埋于地下。当吴王赐剑逼其自刎前,他吩咐亲人:“吾死后,如遇饥荒,可在城下掘地三尺觅食。”
伍子胥死后,吴越战火四起,城内断粮,此时又值新年来临,乡亲们想起伍子胥生前嘱咐,争而掘地三尺,果得糯米砖充饥,从那以后,苏州百姓为纪念伍子胥,每逢过年,都以米粉做成形似砖头的年糕,渐渐地,过年做年糕,吃年糕相沿成习,风行各地。
据说最早年糕是为年夜祭神、岁朝供祖先所用,后来才成为春节食品。春节的大年初一的早点人们讲究吃年糕,这是取其“年年高”之意。
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则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内蒙古等地,过年时习惯吃黄米粉油炸年糕,有的还包上豆沙、枣泥等馅,山东人则用黄米、红枣蒸年糕。
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例如苏州及宁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猪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细,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春节过年做年糕(模板15篇)篇四
新千年的第一个星期天,我跟爸爸到年糕店里去做年糕。
年糕店的设备很简单。一台磨粉机,一台年糕机,一眼大灶。但来做年糕的人却排起了长队,米箩从屋里排到屋外。大灶上的年糕蒸里正冒着热气,还不时飘出糕花的香味儿。
终于轮到我们做了。只见师傅把米倒进磨粉机里,经过两次滚压,米变成了很细的粉。然后把粉倒进糕蒸里去蒸,把粉蒸熟,变成了糕花,再放到年糕机上去挤压。挤压出来的年糕是连在一起的,再有机器上的一把剪刀把年糕剪成一段一段的。这就成了平时我们所吃到的年糕。
听爸爸说,过去做年糕都是手工制作的。把蒸好的年糕放到捣臼里捣,很费力。因此,往往是十几家拼起来做,很热闹。做年糕,要过年了。小孩子特别开心,都要去看热闹,有时还能吃上一块年糕团,香喷喷的,很好吃。那时,还有谁家年糕做得多,谁家的年成好的说法。做年糕也就成了“年糕年糕年年高”的象征。难怪现在的农民要做几大箩米的年糕。
现在,虽然一年四季都能吃上年糕,年糕已不再是过年特有的食品。但从年糕店米箩排成的长队和来做年糕的人们那喜气洋洋的神情中可以看出,农村处处飘溢着“人乐年丰”的祥和气氛。
春节过年做年糕(模板15篇)篇五
今年秋天,我家稻子大丰收。看着家里堆积如山的米,爸爸妈妈决定去年糕厂里做年糕。年糕年糕嘛,年年高,过年吃年糕意味着来年可长高,我最喜欢了。
我们先把米淘洗干净,来到了年糕厂。首先,把这些米全部倒入机器中,碾成雪白的粉,再把这些粉放进蒸笼里蒸熟。我尝了一口蒸熟的粉团,软软的,很有嚼劲,还散发着一股淡淡的米香。然后,爸爸和蒸年糕的师傅一起把这些已经蒸熟了的面粉团倒入机器里搅拌。搅着拌着,从机器下方的一个口子里出来的就是那一块块白白胖胖的年糕了。
又过了几分钟,热乎乎的年糕“躺”在传送带上过来了。瞧,就像刚出生的婴儿,白白胖胖的,可爱极了!我不禁咽了一下口水。没办法,机器在飞快地运转着,爸爸妈妈手忙脚乱地将年糕放在架子上。我们人手不够,不然年糕就要“坐滑滑梯”了。我只好忍住“诱惑”,先帮爸爸妈妈把年糕放到架子上。我们分工合作,爸爸和妈妈负责从传送带上把年糕拿下来,而我负责把这些年糕平铺在架子上。
终于,在袅袅上升的热气中,年糕全都做好了。看着一块块年糕整齐地躺在架子上,我开心极了。
春节过年做年糕(模板15篇)篇六
春节前,妈妈带我去做年糕。一路上,我很兴奋,在心里不断猜测:会是什么样的呢?过了一会儿,车还没到地方,就传来“轰隆隆”的机器声。
走近一看,人可真多啊!一筐筐米排起了长龙,等待打成粉。一颗颗浸泡过的白白的米粒在阳光的照射下更加晶莹剔透,闪闪发光。轮到外公了,只见他利索地拿起一筐米,一只手拖住后边,往“怪物”口上倒。说是“怪物”,其实是打米机器。只见米粒很快被“怪物”吞噬,不见了踪影,外公急忙把筐放在出口处,不过一会儿,洁白的米粉就缓缓地流了出来,满满的一大筐。大家齐心协力,把米粉又扛到另一边排队等候。
终于排到了。大家把粉倒到一张大萝筐里,一位师傅在粉中加入水和盐,搅拌均匀倒入蒸桶里蒸。“如果不蒸,就是生的,做不了糕。”妈妈告诉我。米粉在滚烫的蒸汽中“挣扎”,我也在静静地等待奇迹的发生。
等了一阵子,开始做糕。只见师傅把熟粉放进一个八公分大小的机器洞里,糕终于重见天日,慢慢地从洞口挤出来,不过一次还不够,糕又进入机器的“肚子”里进行一次“旅行”,这样挤出来的年糕才会又滑又嫩。年糕出来后,被师傅切成一条一条滑下来,外公用手把糕摆好在竹上,望着白白嫩嫩的年糕我不禁垂涎三尺,也迫不及待去抓一条,那糕可真烫呀。
外公在年糕中包了些红糖,我津津有味地吃年糕,那味道真是人间美味啊!
做年糕是玉环农村里的民俗,也是过年的象征,我爱做年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春节过年做年糕(模板15篇)篇七
我的家在农村,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做年糕,这是家乡的习俗。
以前我只知道过年要吃年糕,却不知道年糕是怎样做出来的?今天,外婆要去另一个村子里做年糕。我觉得又新鲜又好奇,一定要去看个明白,就迫不及待地坐进外婆的三轮车里。跟她一起去做年糕。
一路上,我欣赏着路边的风景。今天的温度虽然只有0°,还夹着阵阵冷风,但阳光明媚,万里无云,真是一个好天气,更给我一个好心情。因为我和外婆之间隔着一个雨棚,所以不方便聊天。我只能自顾自的唱着歌。大约30分钟后,我闻到了一股浓浓的米饭香味。(先闻到气息)外婆在一户人家的围墙外停下车,然后把车子推了进去。
一扇大铁门里,眼前的一幕让我看呆了。整个院子一排排整整齐齐的架子上放满了一条条白胖胖的年糕。外婆让我下车,然后把三轮车里的一大袋米拿进屋里去,还让我把车子里的两袋食用盐带进去。
我走进屋子,就像走进了云雾里,白白的热气在空中飘着,散发着阵阵饭香,勾引着我肚子咕咕叫起来。屋子里很热闹,好像进了菜市场。(到一处,先环境)我紧跟在外婆后面,生怕走丢了。外婆跟一位叔叔说了一会儿话,就拉着我到外面等。因为做年糕的人太多了,所以大家要排队。
轮到我们做的时候,已经快中午了。在等的时间里,外婆早已经把我们带来的大米浸泡在水里,然后沥干。做年糕的叔叔先把大米在机器里磨成米粉。不一会儿,三大盆像雪花一样白的米粉摆放在我们面前。只见叔叔在米粉里洒盐,加水,再搅拌均匀。然后用手搓,把结块的米粉搓碎,最后把拌好的米粉倒入放在灶台上的三个大蒸桶里。叔叔转身到灶台下,往灶肚子里加了几铲煤,火苗一霎间窜出很高很高。叔叔的动作是那样灵巧熟练,看得我好佩服。(同学在读的时候,可以注意一下段落中的动作描写,尤其是动词,用得非常恰当。)。
十多分钟后,蒸桶四周热气翻滚,饭香扑鼻。只听见叔叔一声吆喝“诶呦”,抱起一个蒸桶,走到一个漏斗形状的机器边,一拉蒸桶下面的塞子,把里面蒸熟的米粉倒了出来。我仔细看那个蒸桶,原来桶底下面是空的,桶底有一张半圆形的漏网,中间有一个塞子,只要一拉塞子米粉就倒出来啦。这时米粉变成了热气腾腾的糕花。叔叔用木棍翻来覆去的捶,还用手不时拍一下。这时候,棉花般喷香四溢的糕花引得我口水都快要流出来了。
外婆眼尖,见我这副馋样,知道我肚子饿了,就在漏斗里拿了一团糕花出来,一边吹冷气一边把它搓圆,递给我说:“别烫着,慢慢吃,这是我们家第一团糕花,味道怎样,你先尝尝?”我接过来迫不及待地往嘴里塞,狼吞虎咽地吃着:“外婆,又软又香,真好吃呀!”
在我吃的时候,叔叔开动机器,在漏斗的下面有一个扁扁的出口。叔叔一边捶打着糕花一边往下塞进去,白花花的糕花从出口里出来,就变成了像白色绸缎的年糕,年糕上还印出直线条纹。漏斗上面有一个水龙头,水龙头里的水一直滴在刚出来的年糕上。这样年糕像泥锹一样滑溜,不粘铁板,也不会一下子烫手了。外婆忙拿起剪刀把长长的年糕剪成一段一段,放进旁边早已经准备好的架子上。一条条年糕整齐地排列开来,我也去帮忙,外婆告诉我,不能让年糕粘在一起。
剪完年糕,我们在太阳下等年糕定型。半小时后,年糕已渐渐冷却,外婆摸了摸,觉得不会再粘在一起了,就横四条,竖四条,把年糕搭起来,放进袋子里。
回家的时候,我问外婆,为什么过年要家家户户做年糕,外婆说,年糕年糕,年年高,我们的日子也要过的,年年高。我想:这个美好的愿望就是过年要做年糕的原因吧。
作者:张亦然。
公众号:我与孩子说说话。
春节过年做年糕(模板15篇)篇八
爸爸从超市里买回一块年糕。
“哇,这么大一块年糕呀!”我捧起年糕,左瞧右瞧,这个年糕比砖头还大两倍,够我们全家吃两顿了。
“奶奶,明天早上我要吃年糕。”我把年糕递给了奶奶,撒娇道。奶奶可禁不住我的软磨硬泡,连声答应:“好好好,明天我们的.早饭就吃这个吧。”嘿嘿,有年糕吃喽!“奶奶万岁!”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第二天早上醒来,我睡眼蒙眬地看了看钟:“八点了,还好今天元旦放假。”我又懒懒地想躺下,可又感觉自己忘了什么。忽然,我一激灵坐了起来:“对哦,今天早上有年糕吃啊!”我立刻像打了鸡血一样两三下穿好衣服,洗漱好。
“报告奶奶!”我直挺挺地站在奶奶面前,“我可以吃早饭了吗?”“快啦,快啦!”奶奶一边说,一边炒着年糕。
“好了,大菜上桌,趁热吃吧!”奶奶把放了红糖的热腾腾的年糕放在我的面前。年糕被奶奶切成了拇指宽,一小片一小片的,盛在盘子里,好像一群小懒猪挤在一起。我立马拿起筷子,夹了一块放在嘴里。这年糕吃起来滑滑的,又甜又糯,而且还甜而不腻,真是美味无比啊!“嗯,真好吃!”我塞了满满一嘴巴年糕,对着奶奶夸赞道。我的眼睛看着这碗年糕,一刻没离开,筷子不停地夹,三两下就把一大盘年糕给吃得见底了。
没想到这不起眼的年糕被奶奶这么一烧,变成了那么美味的食物!
春节过年做年糕(模板15篇)篇九
年糕可算江南一大特色美食了。可你别以为我什么年糕都爱吃,我只喜欢吃奶奶亲手做的年糕,又糯,又甜,又糍,还有一股淡淡的桂花香。真叫人唇齿留香!味道比黄天源米糕可香多了!因为奶奶的糕是纯手工制作,而别处卖的年糕是机器制作,这样一来,工序上的细心程度就使年糕口味有了不同。
每年一放寒假,我就巴望过年。因为每到过年,奶奶就会做很多年糕,我也就能大饱口福了。大年三十前几天,奶奶就要张罗做年糕了。气氛完全可以用宋丹丹的话来说:“那场面,那家伙,是相当壮观!”因为做年糕不是小事,不是一个人随便揉揉捏捏就可以完成的,要把街坊、邻居,约摸五六家样子叫齐,大家一起做。
这天一大清早,爷爷就先开始做准备。他搬来一张大长桌,一张大白布,一副扁担,还有几根粗线,要求得绝对干净,这可是做年糕的主要工具。待到人都到齐,最兴奋的时候就到了!让我们一起见证年糕的.诞生吧!
等糖呀,桂花露呀,全都备齐了,大家便忙活开了。烧水的烧水,揉粉的揉粉。先声明一下,揉粉可不能马虎,年糕美味不美味,全靠揉粉。你想,揉粉时水放多了,年糕就太软,没嚼头;水少了,年糕就太硬,没韧性。所以揉粉工作就由奶奶高手来承担了!
等粉差不多揉好了,爷爷就把它装在一个大蒸笼里,恰好这边水也开了。这个蒸笼就被放在大锅上蒸。我死死地盯着它,恨不得时间开始加速,可我却发现,时间好像跟我作对似的,一下子变慢了。此时,我听到奶奶在叨咕些什么,转眼过去,奶奶在烧纸元宝。我很好奇,就去问奶奶为什么要烧纸元宝,奶奶说:“不烧元宝,灶王爷就会生气,年糕就不好吃了。”我一听,赶紧帮奶奶一起烧元宝,年糕怎么能不好吃呢!
过了好一会儿,米粉被蒸成了松软的米糕,爷爷把蒸笼搬出了厨房,一股浓香扑了出来,我只能在一旁看着米糕,慢慢地等待它成为年糕,太痛苦了!米糕被倒在长桌上,热气腾腾的,很烫的样子。两位阿姨把白布铺在米糕上,然后在年糕上洒水,想帮米糕降降温,她们用扁担用力地挤压着米糕,热气却仍然从布的缝隙中流出。终于,米糕被挤压地又糯又糍。爸爸和妈妈继续加工。他们把米糕弄成了很长的一条糕,然后用粗线把它割成一个个长方形,现在就有了年糕的基本形状。可是,它还不叫年糕,该我了!我小心翼翼的在年糕上点红点,这才能叫它年糕。
春节过年做年糕(模板15篇)篇十
春节,意味着又可以吃好多好吃的啦。我们一家人都坐在桌子旁边,开始吃饭。爸爸妈妈在厨房里忙碌着,一道接着一道的`美味佳肴陆陆续续的上桌。有糖醋排骨、烧鸡公、平桥豆腐、红烧鸡翅、排骨汤等等。每个人的脸上都乐开了花,大家互相举杯、互相送着新年的祝福。
我们这些小辈拿着饮料去给爷爷奶奶拜年,他们笑的可开心啦。稍晚一些的时候,我和弟弟妹妹们拿着鞭炮到外面去放,五颜六色的鞭炮,在空中绽放着美丽的身姿,整个天空就像画上了色彩,十分的美丽。有的烟花像天女散花一样,有的像火箭一样,各种各样,但是在空中都非常的美丽。
看着天空,就觉得这实际上不是烟花,而是一朵朵鲜花,慢慢的绽放开来,新年,希望大家都能够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春节过年做年糕(模板15篇)篇十一
春节,我国很多地区都有讲究吃年糕。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意寓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年糕作为一种食品,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1974年,考古工作者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母系氏族社会遗址中发现了稻种,这说明早在七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种植稻谷。汉朝人对米糕就有“稻饼”、“饵”、“糍”等多种称呼。古人对米糕的制作也有一个从米粒糕到粉糕的发展过程。公元六世纪的食谱《食次》就载有年糕“白茧糖”的制作方法,“熟炊秫稻米饭,及热于杵臼净者,舂之为米咨糍,须令极熟,勿令有米粒……”即将糯米蒸熟以后,趁热舂成米咨,然后切成桃核大小,晾干油炸,滚上糖即可食用。
将米磨粉制糕的方法也很早。这一点可从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得到证明。其制作方法是,将糯米粉用绢罗筛过后,加水、蜜和成硬一点的面团,将枣和栗子等贴在粉团上,用箬叶裹起蒸熟即成。这种糯米糕点颇具中原特色。
年糕多用糯米磨粉制成,而糯米是江南的特产,在北方有糯米那样粘性的谷物,古来首推黏黍(俗称小黄米)。这种黍脱壳磨粉,加水蒸熟后,又黄、又粘、而且还甜,是黄河流域人民庆丰收的美食。明崇祯年间刊刻的《帝京景物略》一文中记载当时的北京人每于“正月元旦,啖黍糕,曰年年糕”。不难看出,“年年糕”是北方的“粘粘糕”谐音而来。
年糕的种类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有北方的白糕、塞北农家的黄米糕、江南水乡的水磨年糕、中国台湾的红龟糕等。年糕有南北风味之别。
北京的年糕。
北方年糕有蒸、炸两种,均为甜味;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和汤煮诸法,味道甜咸皆有。
据说最早年糕是为年夜祭神、岁朝供祖先所用,后来才成为春节食品。
年糕不仅是一种节日美食,而且岁岁为人们带来新的希望。正如清末的一首诗中所云:“人心多好高,谐声制食品,义取年胜年,籍以祈岁谂。”
春节过年做年糕(模板15篇)篇十二
今天是腊月廿四,爸爸说:“刚收到老家小队长的微信,明天打年糕。宝宝,你想不想去看看,你还没有见过呢!”看得出爸爸充满了期待,我就满口答应了。
第二天,我们驱车45分钟,从武康来到了爸爸的老家——新安镇城头村东兜组。一下车,就看见人们已经忙碌开了,爸爸拿出相机就一阵狂拍。我呢,面对老家人的招呼还有些羞涩。打年糕的地方安排在一处房屋前的空地上,尽管寒风刺骨,但似乎人们的热情更加高涨,我也细细地观察起来。
第一道工序是蒸粉。空地上,两座由砖头搭起来了灶头正不断地冒着白汽,负责烧火的老爷爷面色红润,跟烧得正旺的柴火非常般配。据说,这些柴火都是各家自己带来的。两位年轻一点的伯伯负责蒸粉,他们把由粳米和糯米碾成的米粉分批洒在一个特制的蒸笼里。这个蒸笼是竹编,呈圆锥形,上面铺着一层纱布,米粉就一层层地铺洒在上面。我凑过去想看看清楚,大伯说,“以前小孩子是不能看的.。”“为什么?”我好奇地追问原因。大伯回答说:“怕小孩子看了蒸不熟。”到现在我还不知道这奇怪的风俗到底是什么原因。爸爸告诉我,蒸粉可是技术活,不是谁都有这个资格,一定要选对火候掌握地很好的人,爷爷以前就负责这道工序。
第二道工序是打糕。米粉蒸熟后,一位伯伯把米粉团揉成一团,放在一个石臼里。忽然,他揪起一块“年糕”往我手里塞,说道:“‘雪糕’很好吃,那边还有白糖,去蘸蘸吃。”我尝了尝,雪糕松软香糯,味道还可以。接着,两位中年壮汉每人拿起一个石头锤子。这个石锤是圆盘形,直径大约25厘米,这是我第一次看见这样的工具。两位伯伯商量好各自击打的部位后,就抡起石锤开打了。他们高高举起,稳稳落下,你一锤,我一锤,发出“砰”“砰”的敲打声,旁边的人都注视着这个核心步骤,仿佛被这场景吸引定格了一般。大约20锤后,负责翻年糕的大伯又上场了,他把年糕从石臼里翻了个身,旁边另一位叔叔往年糕上洒水,新一轮的敲打有开始。大约这样3个回合后,年糕已经不再是松软的样子了,变得很有弹性,颜色也从原来的“雪白”变成了“玉色”。
第三道工序是切糕。打好的年糕被放在一块长方形的门板上,被一件很奇特的工具一分为二。这个工具其实就是一根稍粗的线,两端系着两根筷子,就是这个“筷子线刀”,一下子就把年糕分开了,留下了一道整齐的切口。6位叔叔阿姨齐上阵,分别将年糕揉成长条状,再盖上纱布,不断地抚平年糕的表面,不一会儿,两条圆润的年糕条就展现在大家面前。这时,“筷子线刀”又出场了,一个人把长条状的年糕切成宽10厘米左右的块状年糕,另一个人则快速地把小年糕放在一个铺了尼龙纸的竹匾里。
第四道工序是美糕。一位老婆婆将调好的“红汁”装在瓶子里,用筷子头微微蘸一下,再往年糕中央点一下,这样,每块年糕就都有一个红色的“胎记”了,就像小孩子眉心的“点红”一样。一位经验丰富的阿姨负责将年糕做成“猪头”和“元宝”,象征吉祥如意,财源广进。做好的年糕有专人送到每家每户。
这是我第一次见识老家的“打年糕”,虽然没有机器的快速,但靠人力的合作也形成了一条生产线,这条生产线不仅生产嚼劲十足的土味年糕,还生产了快乐、和谐、热闹和十足的年味。明年,我们再去打年糕。
春节过年做年糕(模板15篇)篇十三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人王安石以诗的形式把过年时欢乐的气氛写了出来,一月二十五日新年时,我也在外婆家过了一个快乐的年。
一大早,阵阵喜庆的鞭炮声便把我从美梦中惊醒。揉揉睡意朦胧的眼睛,伸了个懒腰,慢慢吞吞下了床。喝了一杯豆浆,只见窗户外面到处都是放烟花的人,随着导线的点燃,一个个像火箭似的烟花腾空飞去,紧接着如炸雷一般震耳欲聋的响声。
早上的早饭也是十分的丰盛。一张红木桌子,上面摆满了东西,有热气腾腾的圆子,有红的似火的“吉祥枣”,有围成一圈的“佳肴”……我狼吞虎咽吃完了早饭,便迫不及待地出去玩了。
中午很快就到了,嘿嘿,在欢乐中度过的时光真快。中午的饭菜更美味,琳琅满目的菜把桌子都塞满了,而外婆忙得不亦乐乎,仍然笑咪咪地把菜往桌上送,仿佛我们一个人就能吃掉好几盘菜。一顿酒足饭饱后,爱说话的外婆带头谈起了家常事。最后无事不谈,显然外婆平时很寂寞,没人陪她说话,一遇到逢年过节,亲朋好友欢聚一堂时便敞开话囊尽情说。
又玩了一个下午,到了最开心的时刻——晚上了。我快速吃好了晚饭,拿着烟花出去放了。找了一片开阔地带,挑了一个“冲天炮”去放。我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到地上,伸出手扳动打火机点,起初我犹豫不决,随后爸爸、妈妈吃好了下来鼓励我不要怕,我一闭眼,手用力一伸,只听导线“啪、啪”响,我跑开了,只见“冲开炮”飞一般冲上了天,像飞船直冲云霄。一声巨响,天空中绽开了一朵花,由夜空衬托着,由星星点缀着……之后又放了几个,可真漂亮!
新年来临时,每个人都大了一岁。过大年很快乐,过年时该大喊一声:过年啦!
春节过年做年糕(模板15篇)篇十四
吃过午饭,爷爷把浸泡在大水缸中的粳米倒入竹篓中,装上三轮车,就骑到糕场去了。随后,我们也跟了过去。
来到糕场,我发现这是一座破旧的小庙,里面安放着几尊佛像。据爸爸说,这座小庙在唐朝的时候就有了,以前这里是和尚们修身养性的地方,可现在却成了熙熙攘攘的加工场了。小庙的天井不大,左边放着一台做糕机和几张晾糕的竹排,四五只蒸笼一字排开,一派热气腾腾的景象。天井右边的磨粉机正在飞速地转动着,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尽管排着长队,大家还是一边耐心地等待,一边凑在一起大声地谈天说地,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过了好长一段时间,终于轮到我们了。爷爷把粳米倒进磨粉机里,米粉就象白雪似的“流”了出来。再倒进一个更大的竹篓里,加入一点水,搅拌均匀,再把结块的粳米粉搓碎,就倒入蒸笼里蒸。过了一会儿,只见几个巨大的果冻似的粉团呈现在眼前,热气腾腾的,几名工作人员拿木铲把它们铲碎,再用棍子捅进一个机械小洞里,一条白色的“长蛇”就蜿蜒而出,工人师傅把“长蛇”卷起来,既像一只只大蜗牛,又像一个个白轮子。接着,再把“蜗牛”拆成长条形,第二次捅进了机器里。这时,管子口的师傅操起了锋利的菜刀,手起刀落,把一条“长蛇”解成了几十段年糕。
我好奇地问爸爸:“这年糕为什么要加工两次呀?”爸爸回答说:“这年糕呀,第一次做出来的时候虽然可以吃了,可是粉加工得还不完全,吃起来没有嚼劲,和我们吃的年糕大不相同呢!”
怎么样,很有趣吧?有机会的话,你也可以来瞧瞧呀!
春节过年做年糕(模板15篇)篇十五
春节快到了!一串串鞭炮声让人难以入睡,似乎在催促人们赶快做年糕呢!
中午吃饭的时候,奶奶对我说:“朵朵,吃完午饭,一起去看做年糕,好不好?”我不假思索地说:“好!”
吃过午饭,奶奶带上两个大盆子,我和表姐手拉手,便出发了。一到做糕厂,一阵阵热气向我们迎面扑来,厂里“咔嚓,咔嚓”的声音响个不停。奶奶把米放在磅秤上,有个人走过来,把米称了一下,说:“三十公斤重。”说着,便开了张发票给奶奶,然后把米从磅秤上拿下来,放在旁边的地上。
不一会儿,有个工人走过来,问奶奶:“请问您做年糕还是嘛糍?”奶奶随口答道:“做年糕。”接着工人把这袋米倒进一个机器里,又把一个大筐放在机器下面。我抬起头好奇地问:“奶奶,把米倒进这个机器里,干什么呀?”“把米变成粉。”奶奶回答道。
等了一下,工人们把这些磨好的粉放进锅里蒸。蒸这些粉要十分钟左右,我和奶奶还有表姐一起等啊等……终于蒸好了。工人又把蒸好的粉放进一个庞大的木盒里,旁边有位工人,拿着一根粗壮的木棍正在使劲地搅拌。粉经过工人的搅拌和机器的运动,我看见年糕从机器的一个小洞里探出了小脑袋,一眨眼,年糕就像“长龙”一样了,旁边的钢丝轮不停地运行着,“长龙”被切成了一节一节的,迅速地被工人们放在竹板上,排好队。年糕做好了。
此时,工人发现“长龙”的“小尾巴”还在洞里,便拿起来递给奶奶,奶奶把年糕分成两半,给我一半,给表姐一半。我们津津有味地吃着新鲜的年糕,心里美滋滋的。我一边吃年糕,一边问奶奶:“为什么每年人人都要做年糕呢?”奶奶告诉我:“年糕,年糕,就是希望人们的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大家当然都要做年糕了。”
哦!原来做年糕还有这么美好的愿望,我希望下次有机会,想亲自动手做一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