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书籍的理解,还可以提升我们的写作能力和思维水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
东京大审判读后感(模板13篇)篇一
《东京审判》表现的是在1946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东京审判日本战犯的情况,是中国人在国际舞台上第一次成功地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尊严的故事。当时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由11个国家的11名法官组成,整个法庭不赞成死刑的人居然占多数。以梅汝璈(刘松仁饰)为首的中国法官,却最终将东条英机等战争罪犯送上绞刑架。
东京审判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反法西斯同盟国,对在日本政府策划、准备、发动和实施侵略战争中起过重要作用、担负主要责任的人物,进行的国际军事审判。东京审判对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性质的认定和对战犯战争责任的追究与判决,符合国际公约和国际法准则,符合世界各国和人民的利益,符合人类对和平与正义的追求。
东京审判从法庭宪章的起草与公布、法庭的组成、对战犯的审判,直到认定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战争的性质和对主要战争罪犯的惩治,都具有不可辩驳的法理依据。在两年七个月的审理过程中,盟国并没有以战胜国的姿态对战争罪犯以主观、武断的判决,而是以国际法为根据,在大量的人证、物证的基础上,在给予战犯以充分的自我辩论的基础上而作出的法律判决。“这一点已经得到世界的公认。”符合国际法要求。
东京审判不仅从法律的角度认定了日本发动的对中国、东南亚和美英等国战争的侵略性和非正义性,而且通过审判日本主要战犯,公开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者的战争暴行,尤其是侵华14年间在中国所犯下的罪行。在法庭上,战时日本曾严密封锁的“南京大屠杀”等骇人听闻的战争罪行被揭露,为审判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也为历史研究提供了珍贵资料。
“从法律角度看,东京审判和纽伦堡审判一样,对于制止侵略战争、保护正义力量、倡导世界和平、促使用战争以外的方式解决争端等起到了积极作用,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东京审判向全世界宣告,策划、发动侵略战争是违反国际法的犯罪行为,参与战争犯罪的人,要对侵略战争负责。
然而东京审判仍旧是是一场严肃、正义的审判,它惩罚了战争罪犯,维护了国际法的尊严,为人类和平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946年1月19日,经盟国授权,驻日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颁布了《特别通告》及《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宪章》,宣布在东京正式成立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进行审判。
1946年4月29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东条英机等28名甲级战犯正式起诉。5月3日,法庭召开第一次公开会议,开始审理东条英机等战犯的罪行。3日至4日,首席检察官宣读42页的起诉书,历数了自1928年1月1日至1945年9月2日期间,被告所犯的反和平罪、战争罪和违反人道罪等。
东京审判从1946年5月3日开始,到1948年11月12日结束,前后持续两年多,共开庭818次,有419名证人出庭作证,受理证据4336份,英文审判记录48412页。从1948年11月4日起宣读长达1231页的判决书,到12日才读完。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最终判处东条英机等7名甲级战犯绞刑,木户幸一等16名甲级战犯无期徒刑,2名甲级战犯分别被判处20年和7年有期徒刑。另外3名甲级战犯,一名因患精神病中止审判,另外两名因在审判期间死亡免于追究。1948年12月23日凌晨,东条英机等7名战犯被绞死在东京巢鸭监狱的死刑架上。
东京大审判读后感(模板13篇)篇二
1945年3月8日在日本东京的大审判无疑是中国这么多场战争中的一次大胜利.对于日本的28名甲级重犯的判决无疑是对死去的千千万万中国人民的交代.
对于这次世界的大审判.是全世界的名众都在关注的,为的是给中国千万在战争中死去和受尽折磨的人一个交代,为了给这么多年一直受欺压的中国人名的交代.世界上所有人都在关注这场审判,关注这场关乎世界和平的审判.
日本人丑恶的嘴脸直到审判的时候还是那样的另人做呕,面对死去的这么多无辜的生命却始终无动于衷.始终无耻的说着自己无罪.尽管东条英机一直都在“掩护”日本的天皇,极力不肯承认日本有罪。但是真理永远都是压倒邪恶的,经过重重证据最终证明东条英机是战争主谋之一。在审判期间,一个神秘证人突然出现了,他就是战时日本陆军中将、1942年退出现役的陆军省兵务局原局长田中隆吉。
他作证说,张作霖之死,是当时关东军高级参谋河本大作计划并实施的,进行这场爆炸的是当时从朝鲜来到沈阳的京城工兵第二十连队的部分官兵,共用了200个方形炸弹。而他就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策划成立“伪满洲国”等继续作证,并当庭指认了主谋,“九一八事变”发生真相也随之揭开。随后清朝最后一个皇帝赙仪的出现将审判推向了高潮。
无论日本人在怎么辩论,他们无耻的.侵略中国的罪行是不可原谅的,世界上所有的人民渴望和平的愿望是一致的,不管怎么样着场审判都将是中国的赢。
东京大审判读后感(模板13篇)篇三
的9月1日,导演/制片人高群书的《东京审判》终于公映了。有人说,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看的影片,我只觉得,作为法律人,这是值得一看的影片。
我一向不关心中国的影视圈,只是惊异这样的一影片,竟然是导演借钱拍的,至今还没收回投资。想想《无极》等烂片,竟然还有人投资时,我真的感觉是一种悲哀,高导说,他不想让国外人知道,一部这样题材的中国电影会因没有资金而拍不下去,他坚持下来了,他做到了,也让我们有幸看到了部好的影片,我首先要感谢的就是制品人!
其次,我要感谢的是编剧,作为一部算得上法律题材的电影,编剧张驰是很好的完成了这个责任。曾经看过一些所谓的大片,其中涉及法律题材的部分,要么是法盲,要么是机械的适用法律条文和程序,比如《秋菊打官司》中对行政诉讼的误解、《天下无贼》中公安人员办案的程序等等,感觉他们的编剧好象找了本法律书在那编的,或者干脆没有看书,可能是《东京审判》同时是历史题材,相差的资料众多,而且人多国内名演员,即便是有了错误,得到纠正的机会多。
东京大审判读后感(模板13篇)篇四
偶然的机会,观看了老师在课堂上放的电影《东京审判》,让我对这部影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课下,我又把整部电影完整的看了一遍。可以说,我是含着热泪看完这部影片的。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1946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东京审判日本战犯的情况,是中国人用自己的尊严扞卫国家权益的故事。影片的开始,梅博士因为审判时的排座问题与韦勃发生了争执,座位的问题看似是个简单的问题,但里面的关系很复杂,当时中国作为一个战胜国,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座位被排到了第三位,而梅博士用自己的坚持,为祖国赢得了应有的权益,同时也赢得了他人的尊重。在影片中能够可以看出,日本人并不认为自己是被中国打败的,所以并不服中国人,他们认为自己是被美国打败的,所以对美国和对中国的态度截然相反。日本是一个崇尚武士道的国家,在他们看来只有胜者才能赢得他人尊重。直至今日,他们都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
关于现在的我们如何对待日本的问题上,我想说人民是无辜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战争是日本的执政者挑起的,而普通的人民则是受到政府的蛊惑,据说当时日本政府鼓励本地青年参军的时候,并没有说明实情,导致有好多日本青年来到中国,看到打死杀戮的时候,导致了精神奔溃。我们应该理性的对待中日问题,对于主权问题,关于国家尊严的问题,一定要态度强硬,但在其他的方面,一定要灵活处理。
东京大审判读后感(模板13篇)篇五
始至终我都是怀揣着一种忐忑不安的心情看完《东京审判》,其结尾在我看来像是点球大战,谁也不知道11名法官会不会把球踢“飞”;更像是两个人的pk,只不过pk对象是“同意死刑”和“反对死刑”!而最后的投票结果也是非常惊心动迫的:6比5,微弱票数决定对甲级战犯处于死刑。
我们不知道来自民主国家的11名法官把自己宝贵的一票投给了谁,代表中国出席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梅汝璈法官也不知道。对于发动侵略战争的策划者、组织者理应处于绞刑,但是我们不能说那5位法官没有仁义道德,因为他们是一个国家的代表,他们代表了自己国家在这个战争上的立场和利益。
我想到了最近比较流行的“杀人”游戏,甲是警察,夜里已经验过乙是匪徒。投票的时候,甲“跳警”,指出乙是匪徒,说服平民把匪徒乙投出局,但是乙硬死不承认,平民则持有自己的观点。在东京审判中,梅汝璈先生显然扮演了警察的角色,东条英机等日本战犯是匪徒,另外10名法官则扮演平民角色。东条英机他们的罪行很明显,就像在“杀人”游戏中,警察已经验过他们的身份,就是匪徒,但是法官问讯时,东条英机、板垣真四郎等战犯却异口同声说道“我无罪”,这是无视国际法律、无视人道主义的军国主义表现。在审判过程中,东条英机、板垣真四郎等说,“我们出于同情和友谊”,“我们是热爱和平的日本人”,“我们是自卫战争,不违反国际法的战争”,“日本没有侵略满洲的任何行为”。
最让人气氛的是,东条英机居然说道,“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我们都是正确的,我们还会继续发动战争”,每一个中国人听了这句话后,只会更加激起对日本人的仇恨和对东条英机的憎恨,所以可以理解我们的国民直到今天为什么还拥有如此高的反日情绪。中国人没有错,我们的反日情绪全部是日本人带来的。当然,我个人是反对激进的爱国主义的!
东京审判历时两年多,经过817次庭审,终告结束!
这部电影的基调总体来说是严肃、低调、充满仇恨的,但是影片中的小酒馆却洋溢着一种欢快、和谐的气氛,热情的老板娘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这里,各国的法官喝酒、聊天、唱歌、跳舞,完全没有远东国际法庭里的英森和冷淡。但是,这个欢快的小酒馆也没能坚持在最后,因为一个狂热的日本爱国分子的不理智行为,扼杀了这片净土。悲哀!
我相信中间有段一定能大家印象都会很深刻的,就是那个证人大骂:"小日本我*你妈"虽然是一句粗口但是他唤起了全国人民的心声,真的日本从1895年海战开始,就一直没有停过对中国的侵犯,你想想一个国家一民族忍5年可以,但是能忍受50年吗?南京,上海,武汉,香港,全部中华大地遭受了史无前例的大浩劫!
我还想谈《东京审判》的导演高群书,这部电影是他负债500万拍摄的。我不敢用“拷问某些国人的良知”这样的字眼,我觉得自己没资格。我只是以一个电影爱好者的身份置疑中国的电影投资者和同情高导演的悲剧。
当我看完影片后,我觉得高导演的500万是可以赚回来的,因为每一个爱国的人都应该去看一看《东京审判》!
1946年5月由,中、美、英、苏、澳、加、法、荷、新、印、菲、十一个国家组成的远东军事法庭对日本28名甲级战犯进行审判。28名被告前十位是: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松井石根、板垣征四郎、广田弘毅、武藤章、木村兵太郎、荒木贞夫、平沼骐一郎、重光葵。远东军事法庭从1946年5月3日第一次开庭起,到1948年1月2日审判完毕审判期间开庭880次,审判记录共48412页,有419人出庭作证,有779人书面作证,受理证据4300余件,判决书长达1213页。国际法庭于1948年11月4日开始宣判:判处东条英机、板垣征四郎、土肥原贤二、松井石根、广田弘毅、木村兵太郎、及武藤章绞刑1948年12月22日执行。
我们并不想以狭隘的民族复仇心理来对待这场战争,以前我们没有,现在依然没有。因为那场战争不仅对日本本土之外的民族伤害极深,就是对自己的同胞,自己的人民也产生了历久不息的心灵以及情感重创。作为国家,日本可以以签署投降条约为终结点,但做为家庭和个人,并不会以战败日为终结点的',相反,甚至会是悲剧的刚刚开始。
因此,我们将沿着法庭审判轨迹渐次推进的同时,亦将进入一个与战争和审判息息相关的日本家庭,在这个家庭里,战争的阴影一直徘徊不去,并且随着审判,随着几个年轻人感情的变化,战争的伤痛反而与日俱增,终至爆发。
归根结底,我们想,无论正义战争还是非正义战争,它给世界带来的绝对不仅仅是利益和公理的胜负那么简单,具体到每一个人,那就是撕心裂肺了。
因而,倡导用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解决是非,是世界的趋势,亦是我们的愿望。
爱好和平的人们,共同携起手来,制止和避免战争吧!
反日情绪如此高涨的今天,又加上几乎遗忘了所学过的历史,我在对待日本的态度上,有时候难免有些困惑。《东京审判》再现了日本投降后,远东军事法庭审判 28名甲级战犯的过程,唤起了我一些记忆,也帮我理清了一些思路,所以不必追求情节的合理性,演员的演技,一部电影能够起到这样的作用,已经可以让人致敬了。
回来以后百度了一些当时的史料,影片中梅汝傲关于座次的争取,及法庭上关于皇姑屯、南京大屠杀等诉因的辩论,基本都是真实的,看得人热血沸腾;影片中另一条线索是一个普通日本家庭的故事,其中兄弟姐妹四个在战争的影响下,命运各有不同,却都以悲剧收场。
东京大审判读后感(模板13篇)篇六
集体观看《东京审判》,网上一度盛传是一部中国人都应该看的电影。
个人觉得,这个电影倒是忠于史实,但是搞得纪录片不像纪录片、电影不像电影。大体故事就是再现东京审判的现场还加上点虚构花絮。主线索不如去看《探索发现》的《末日审判》这部纪录片,尽管它一如中国的其他纪录片那样拖沓、节奏慢、解说令人昏昏欲睡,但好歹有许多珍贵资料;而花絮我只能摇头了,朱孝天一开口,天哪,流星花园又来了,林熙蕾形同梦游,英达油光锃亮的分头整个一汉奸,造型太失败了,溥仪像个苦大仇深的小学教员激动愤懑滔滔不绝,刘松仁的口音很烂,他扮演的法官更像是一个演说家,而英达一口京味儿英语,而且一个来自中国的检察官真的有必要说英文么?不知所谓!
令我印象深刻的不是电影本身,而是在投票是否死刑、结果6比5通过死刑的时候,电影院里响起了一阵掌声。不知道他们出于什么心理,死刑给予战犯的惩罚真的可以让人觉得欢欣鼓舞?我觉得,战争对于双方的人民都是巨大的创伤,而我真的希望有比死刑更加严厉的处罚能够让战犯们明白自己的罪行而不是一死了之。另外,死刑无法阻止战犯的灵牌供奉于x国神社,他们死了比活着受罚更加荣耀更加肆无忌惮。个人觉得,酷刑也许不人道,但是可以让战犯到受侵略的国家去服刑服劳役,不知道有没有这种先例,主要可以让他们一直感受自己的罪孽有多深重。
东京大审判读后感(模板13篇)篇七
高群书执导的《东京审判》终于“震撼开庭”。电影选择在九一八事变75周年前夕震撼上映。这是一次隆重而庄严的纪念仪式,这更是电影人希望籍由《东京审判》向世界传达出的正义正气的力量。
电影分两条线索交叉进行叙述,主线是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现场,中国记者参与的一个普通日本家庭内部的变化冲突为副线。这样双线并进的设置,是对电影本体以及观众市场等诸多方面因素综合考量的选择。从影片来看,法庭论辩这条线上的戏做的最为出彩,这也正是片名之所以为《东京审判》的原因。导演力求把当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的过程情况真实的呈现出来。对照当年的真实影像资料,电影《东京审判》对史实的还原努力做到了极致。灯光,服装,置景十分细致,几乎是对史实的复制。主要演员方面,除了外形上和历史人物的相似以外,在表演上都抓住了各自角色的性格特点,表演十分到位。香港资深演员刘松仁,曾江、曾志伟的全情投入,使得梅汝璈、向哲浚、山口正夫这三个人物华彩异常,饰演倪征燠的英达在法庭论辩那场戏也是全片的一个高潮。
《东京审判》这类反映重大历史题材的影片,在力求真实客观的出发点上面临的问题正是影片内部关系上的把握。怎样反映这段历史才能保持一个公正客观的视点,既不陷入过分激进的民粹主义又不至于失去力度转而落入泛人本主义?日本家庭线索的重要性在这里体现了出来。正是因为这条线索,战争带来的伤害得以从一个个普通人的视角娓娓道来,将饱受战争摧残下民族间,人与人之间一种极其微妙而又异常复杂的利益情感碰撞,真实地呈现出来。人类是战争的殉葬品,不论战争最终结果如何,人类永远都是输家。曾志伟、林熙蕾、朱孝天和谢军豪承担起了影片副线的主要发展。导演努力使影片达成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三者的统一,启用港台偶像明星的阵容增强《东京审判》电影的可看性,让生活戏中的人物鲜活起来。副线生活感情戏在一定程度上消弭了法庭激烈论辩可能产生的视觉审美上的压迫感,法庭论辩和生活戏两条线齐头并进,时而相互穿插,正面的宏大的力量与细腻的情感相互交织,同时赋予影片以明晰的节奏感。
法庭戏采用比较难处理的群戏方式来表现,影片让人印象深刻之处恰在于法庭戏上的论辩部分。影片赋予被审判的日本战犯以同等的话语权,让历史以其自身来呈现真实。当百般抵赖滔天罪行的东条英机被问及,如果再有一次那样的机会是否会再次发动战争时,东条英机那冷漠却异常肯定的“是!”极具讽刺意味地让之前战犯们的狡辩不攻自破。战争,是伴随着整个人类历史的残酷与悲哀。它的产生和爆发离不开人,或许正是人类参与战争本身注定了战争的悲剧性,这是全人类的悲剧,因为战争带给人类的永远都不仅仅是肉体的创伤,容易被忽视的精神上的创伤往往带着深远的阵痛悄悄潜伏于人们心中,挥之不去。《东京审判》没有选择宏大的场面去表现战争中的冲突,而是选择了从细部着手,让历史的真相在一一确凿的话语下被客观呈现出来,这种客观沉着的冷静方式所带来的震撼效果却远胜于声嘶力竭式的讨伐。日本战犯们的罪行以及思想深处根深蒂固的军国主义罪恶在自己的话语辩白前,在历史的真相面前无所遁形。
60年前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那场世纪审判,是中国人第一次在国际秩序中行使自己的权利,用法律的武器“手刃”了一批战争祸首。正如《东京审判》里梅汝璈以杯子和水来比喻人类和文明——人之不复存在,文明将焉附兮!梅汝璈曾经这样说:“如果不能处死战犯,则我以死谢国人!”正因为梅汝璈的智慧和坚持,日本战犯最终为了滔天的罪行,为了战争中无数的殉难者们,受到了应有的惩罚。惩罚永远只是手段,而非目的。是希冀由东京审判对日本甲级战犯最终处以死刑判决所带来的对战争罪恶的一种震慑。正如导演高群书在导演阐述中所说,“我们将通过远东国际审判事件中以中国法官梅汝璈为代表的一组群像的行为和情感变化,着力于表现坚持法律公正,坚持惩罪扬善,坚持民族大义的宽广胸襟,着力刻画战争对人,对社会的影响,对个人情感的冲击和重建。”
时至今日,国际社会上不和谐之声时有发出,《东京审判》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60年后的今天,在九一八事变75周年的今天,向世界再一次传达出是一种浩然长存于天地的正义的力量!传递了人类从心底深处发出的追求正义与和平的呼喊!
东京大审判读后感(模板13篇)篇八
在六十多年前,中国这片土地上演绎了一场极为血腥的战争,一个曾被我们先祖称为倭寇的弹丸小国日本竟无耻的向一个泱泱大国发动了侵略战争。我国在这场大规模的侵略战争的洗礼下,伤亡惨重,到处都是断壁残垣,呈现出一番凄凉与哀伤的景象。无论从精神上还是物质上都受到了严重的创伤。这场战争的始作俑者也必然对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由此,一场世界瞩目的审判在战败国日本东京拉开了帷幕。
《东京审判》影片的开始镜头展现了日本被原子弹炸后的废墟,真是应了恶有恶报那句话。当他们遭遇痛苦的时候有没有反思过他们在中国国土所犯下的滔天罪行(他们的军队在中国的狂轰乱炸,烧杀抢掠,这样肆无忌惮的行为对无辜的中国百姓造成的巨大伤害),有没有将心比心过,有没有反悔过呢?答案是否定的。日本甲级战犯的顽固奸狡,让人感到气愤。很难从他们口中听到“有罪”这两个有份量的字,他们的脸皮巨厚无比,真希望自己在审判现场给他们一人一个嘴巴,让他们还嘴硬。这种想法是很幼稚的,但可以看出爱国情怀在这一刻被唤醒了。最荒谬的一段话是一个日本战犯说中日战争是兄弟之间的家务事,是日本作为哥哥为帮助弟弟中国而做的……这种话日本人真能说出口。一个弹丸小国敢自称哥哥,来为亚洲秩序做什么贡献,简直是胡说八道,其侵略本质早已暴露无遗。日本人特别自大,他们似乎从来没有把中国放在眼里,他们有人还说“我没必要尊重你们,因为你们劣等。”我相信每一个中国人听到这句话时心中都怒气冲天。现在,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提升,中日友好交往,中国被世界尊重,也被日本尊重了,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历史,日本可以肆意篡改历史,我们不能。
在《东京审判》影片中,我懂得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爱国。梅汝h,中国政府委派的法官,在庄严地法庭上用个人的力量维护中国的尊严。在11名法官中,他虽然显得很矮小,()但是他的形象、他的精神品质却是高大无比的。在开庭审判前,梅汝h对法官的座次安排极度不满,经过法官们的两次讨论,他的坚持为他争取到了第二个位置,他为中国那些千千万万苦受日本帝国主义前略战争所带来苦难的老百姓们争了一口气,在那时的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决不妥协,这样才能不辱使命。其中,有一段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中国会因为有你这样的斗士而自豪!”一名外国法官称赞道。而梅汝h的回答却很镇定的回答:“我不是斗士,我是法官,中国法官的。”这短短的两句话让我震撼,我为他感到自豪和感动。最后对战犯处以死刑的投票情节还浮现在眼前。梅汝h那番义正词严的'话语扭转了判决结果,长达2年多的审判可谓取得胜利,也使百万被惨害的中国人民的亡魂安息于地下。
我也很佩服片中那个从中国战场归来的日本兵。他亲手杀死自己的胞弟,并不是他不爱他的弟弟,而是因为太爱了,所以才大义灭亲。一个自幼乖巧的孩子,参军入伍走向中国战场,一下子变成了杀人恶魔,这是件很可怕的事情。由此可以看出日本帝国主义的残忍本质。有血肉的人、有良知的人都不会原谅这样的人。这个哥哥值得人尊敬。虽然他最终难逃一死,但他的死是有价值的。
勿忘国耻,坚持奋斗,这是我们现代青年所能做的,并要一直做下去。
东京大审判读后感(模板13篇)篇九
昨天下午,学校组织看了《东京审判》,让我、让大家都再次为日本人的无耻、凶残所激怒!
影片的开始,镜头慢慢地滑过战后日本的废墟,满目的沧痍,万物的萧条。这个发动战争,妄想征服世界,而给其他国家带来巨大痛苦和灾难的国家,最后得到了什么?仅仅是悲哀、是死亡。他们断送了自己国家的大好前途!
法庭上那段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影片纪录的血腥让六十多年后的我都觉得刺鼻。而他们居然能轻描淡写的说那是哥哥对弟弟规劝无效后的微惩,居然能厚颜无耻的说是中国平民对他们的反抗才引起了他们的屠杀。中国人在中国的土地上驱赶侵犯家园的强盗反而被指责成暴民,这是多么可笑的逻辑!
在审判中,每一位人员固然都功不可没,而其中的一位证人令我更为敬佩与感激。那位证人就是一个退役的日本军官,很遗憾我已经不记得他的名字了,虽然我一直努力地记着。作为一日本退役中将,他出庭指正他原来的上司,指正他的国家犯有阴谋侵略罪,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啊!也许这会让他受到威胁,也许这会让他受到日本人民的蔑视与攻击,但是他选择了正义!正因为他的出庭指才使我们的指正更有说服力,我们作为中国人,都应该感谢这位正义的使者!
东京审判从1946年5月开庭,一直持续到1948年11月宣判终结,历时两年零七个月,最终把东条英机等7名战犯送上绞刑架。
在21世纪的今天,和平与发展是共同进行的,背离只会自取灭亡!让我们牢记历史,珍惜和平吧!
东京大审判读后感(模板13篇)篇十
《东京审判》,一部标榜中国人不得不看的影片。对此宣传口径俺实不敢恭维。确实那是一段中国人不得忘却的历史,而那部影片则是能不看大可不看。忍不住看了,看过就算,省得窝一肚子的火。整部影片充斥着超多的“无病呻吟”:正夫等人的无缘无故地冒出以及那个家庭上演的一出又一出的闹剧,令人忍俊不禁、哭笑不得。如要我给一句话评价,那就是:高群书利用高尚的道德伪装,“强奸”了历史!披着警醒人们不要忘记历史的外衣,自己则光明正大地,在全国观众面前玷污了历史。虽然高群书借债拍摄这个题材电影的精神令人敬佩,但是无法掩盖其低能的内质。如想为其辩护,先不着急,听我慢慢说完:
首先,极烂的剧情配上无能的导演。我们说剧情不行是编剧的职责,但作为一部电影总策划、统筹的导演,也绝脱不了干系。一部反映如此深刻历史题材的电影,《东京审判》的剧情,烂到可谓是掘地三尺,不见真章。比起《英雄》、《无极》有过之而无丝毫不及。
整部影片来看,就是关于一次长达两年5个月,818场的审判,而整部电影却显得波澜不禁,审判过程变得冗长而烦闷,而穿插在中间的情节就是那个家庭惨不忍睹的杯具,结果变成了闹剧!这就是这部影片最大的失败,也是高群书作为一个导演严重的失误。
高群书自白书中说到,找演员难的问题,因为影片涉及到超多的英文对白,对内地演员很有难度。虽然我也不推荐找内地演员,但也不至于找一些港台的.!!连历史都不懂的一群傻瓜,还期望能演出什么感觉。整部影片精彩的地方只有两个,就是影片刚开始时,刘松仁的大义凛然和最后的悲愤疾呼。其他时间呢?平淡无奇的话外音,几个蹩脚演员,稀稀拉拉的表演!给人感觉在影片中根本找不到北。审判剧情进展缓慢,其余剧情画蛇添足!没有高潮!!!!犯了所有大片的大忌,影片能够没有结局,但绝对不能没有高潮!作为这种观众有巨大感情诉求的影片,就该有几个场面不断让观众掉眼泪!!没有实质性剧情进展和资料,或者称为故事进展是这部影片的第二大失败。在整个片子构架上出现了如此巨大的缺陷,绝对是导演的无能。加上选演员的潜力和实力,这个导演的优秀性实在无从谈起。
有了一个头,有了一个尾!相对于一些连头尾都没有的影片来说,当然已经相当出色。但是对于高群书自认为能够杀进内地三甲的影片来说,这样的剧情能够吗?《英雄》虽然整个剧情有点造作,故事过于简单,但人家至少还有。《无极》整个影片是一出闹剧,但人家的特技制作,及情节曲折、关系复杂也远胜于《东京审判》。也许有人要以《东京审判》是历史题材作为辩词,但是谁能真正地还原历史本身,个性是商业片。更何况具体的故事情节!!东京审判完全有更多的空间表现广度,而是导演没有表到达位。这就是导演的无能带动了剧情的无光!!!!但此刻中国如此制作水平的整体环境下,或许能够打进全国三甲,要强调的是,这不是一部好影片!
刚开始对这影片还有些许期盼,毕竟在此种题材电影还不多见。刘松仁演得不错。然而影片只有开头和结尾才有这第一主演的表现机会!!!高群书的出发点是好的,甚至借钱拍摄,这种为民族大义而不顾个人小利的精神是值得赞扬的。但是同样的作为一个导演无能也是显而易见的。《东京审判》自9月1日上映之后,截至上周末票房成绩已过千万。观众给他的回报已经足够。我唯一的愿望就是,期望高群书能有点自知之明,不要拿自己善良去玷污那些时刻触动着人类心灵的历史!!这不是让观众为难嘛!你怀着无比崇高的出发点,想找到点民族的凝聚力,结果适得其反。祖国人民骂你不是、捧你不是。就只能恨铁不成钢了。
其次,演员的选取。刘松仁的特质演梅博士律师十分适宜,盟军的辩护律师整部影片表现算是沉稳。但除此之外,其余没有一个演员令我满意。个性是特意找的几名演员朱孝天、谢君豪、曾志伟和林熙蕾等。这些蹩脚的演员,竟然还有人说他们显演技,实是有眼无珠。这些人的演技,我不去做过多的评价。但是他们清一色有一个特征,不适合演这部电影,不了解历史。所有的这些演员在理解采访时,都表示不熟悉这段历史。没有真正的了解历史,融入历史,演得造作自不必说。找不了解历史的人,去演观众感情诉求如此强烈的电影。除了无语,就只能说制作方是白痴。更是对历史的玷污。从头到尾朱孝天、林熙蕾最大的作用就是两个摆设,在影片的很多镜头,个性是法庭里,我们能够看到无故冒出林熙蕾装出的可怜楚楚的模样。但这些表演对整个剧情根本无关紧要。去掉这些,整个片子还是一个整体,他们之间的感情故事,对影片起到的是烘托作用。但蹩脚的表演,不但烘托效果没到达,简直成了影片的最大笑料。有人甚至说,看到曾志伟说那句“狗日的日本鬼子”时想喷饭。一部志在激发起民族情感的电影成了一部喜剧。不明白是对历史的讽刺还是对演员、导演的讽刺。
第三,整个片子节奏混乱。从头到尾观众的情绪都很缓和,本来题材比较沉重的影片,观众自然的有一个心理预备。然而在调动观众的情绪方面,《东京审判》可谓寸功不尽!!这主要原因就如我在第一点说到的剧情和导演问题,那里不在多做重复。
第四,关于电影的真、善、美。在表现影片真的方面,《东京审判》只是借助了一些历史数据和历史资料,例如二战时牺牲人数,南京大屠杀被杀的人数等。但整体效果上不能给人带来强烈的真实感!这主要体此刻细节的处理上。在讲到日本兵强奸完中国妇女之后,强迫中国人强奸中国妇女那一段时,这本来足以令人触目惊心,然而的然而,看完那一段我怎样觉得都难受。感觉上好像中国人在编了一个自己都觉得不要脸的故事去污蔑日本人!!我自己都觉得我这种感觉相当的龌龊!!!但是的但是,这个感觉是影片带给我的!!!!可见在表达这些事情的时候,影片的处理是如此的草率和没有水准!!!整体效果上历史杯具变成了一处闹剧。我看这部影片还有一个感觉就是中国制作的一个关于东京审判的一个宣传专题片!!!!!“真”的感觉,在《东京审判》里我找不到!!!
关于“善”。《东京审判》是对邪恶的审判。是对正义的宣扬。对战争的控诉,其实更大程度上是对日本的控诉,影片很少提及战争危害这方面。影片中,我想象的这部影片中有一个最出彩的地方就是邪恶与正义的论战。关于战犯与律师之间,不主张与主张死刑的律师之间就应有一场关于人性探讨、法律探讨全方位的对战。然而我很少看到,更多的时候是梅律师在唱独角戏,使得我觉得这是一个宣传片的色彩越来越浓!!“善”作为这部影片的主题定位已经到达,但是那里的“善”显得过分单一!!!关于“善”显得过分表面和浅薄!!!我们就应发掘更令人深思的问题!!!但是影片没有做到!
关于“美”。美就是纯粹的感性决定了。这部影片在镜头的整个感觉上,还是具有一种美感的。在营造整体的氛围上,也算是成功,那种适宜的灰色调个性适合人思考。梅律师对着窗外抽烟的镜头,个性漂亮,让我情不自禁的想起中国的“国父”——周恩来!!(顺带说一句,周恩来一向是我心中的中国国父)。从容、深思、魄力、聪明、果敢!!……一个男人所有的优点,都凝聚在袅袅烟圈升起的那一刻。那个美感就永远的留在我的心中。虽然《东京审判》没有加入超多战争的特技镜头、没有一些大片的美轮美奂。但美感还是到达了我的要求。
最后,《东京审判》虽然不是一部好影片,我决不期望其能载入电影史,只期望它抛砖引玉,有识之士从它的高票房中得到一点启示,重新拍一部像《暖春》深入人心灵深处的影片。
东京大审判读后感(模板13篇)篇十一
中午,我看了高群书导演的《东京审判》。网上有人称这部电影为中国人必看的电影,当时我不以为然,看过之后感触很多。
这部电影让我又认识了一位中国的英雄,中国派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大法官——梅汝璈博士,影片前半段讲述的日本侵略战争的罪行,让人忍不住气愤。然我感触最深的是影片结尾梅博士面对众法官对判死刑所面对的压力与中国派出的检察长倪征懊谈话是说到:“人,就是要深受其害,才能真正意识到战争的`罪行和可怕。”确实如此,很多事情我们会不明白,实际就是不能身处其景,毕竟只是听起来是很容易的。看到这里,其实我也不是很明白为什么一定要判死刑,我的理解死是一瞬间的事情,判个终生监禁应该比死刑更有惩罚性。影片最后我终于明白了,不判死刑,只要是政治关系的需要,那些日本战犯先后都全部被盟军释放了,不判死刑的战犯最终都会逃脱法律对他们的惩罚。
法律是国家的产物,国家被政治所操作,政治上从来都不存在什么民主、公平。
东京大审判读后感(模板13篇)篇十二
昨天,我看了《东京审判》这部以记录历史以真人诉说编拍而成的`电影。让我感慨良深。勾起了我沉于心中的爱国心。
本电影主要以当庭对质以及证人诉说为主题,又穿插了许多涉及历史.军事等多方面的问题,实在是值得一看。其中,有着日本军人很多令人发指的语言。
面对着许多当事人的正面指控,20多名日本高层军官居然没有一个愿意自己承认自己的罪行。
有一位日本高层军官竟然说出了这样一段话,如果现在放我出去的话,我还要继续完成天huang的命令,对中国发起侵略战争。这是什么话啊,反了一次错,还想来第二次。
日本首相,你有些良知的话,就不会去年年参观,参拜放有甲级战犯千名的靖国shenshe了!
日本人常用剖腹的方法来表示自己的悔过,怎么就没有人用这种方式来对在2战中死难者的家属表示自责呢!
日本!你实在是讨打啊!觉悟!真不希望《东京审判》里的东西是真实的,一起维护世界和平吧!
东京大审判读后感(模板13篇)篇十三
在历史的长河中,这是不可忽视的篇章。1946年5月3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日本东京开庭审判东条英机等28名战犯,历时近两年零七个月,开庭818次,法庭纪录48万余页,出庭作证的证人达419人,出示文件证据4000多件,判决书长达1213页,东条英机等7名甲级战犯被判处绞刑,荒木贞夫等16人被判终身监禁,东乡茂德等2人被判有期徒刑,其他3人或病死或发疯,史称“东京审判”。时隔60年后,青年导演高群书将此事件搬上荧幕,《东京审判》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话题。
一部110分钟的电影,如何能够诠释那场长达两年的世界审判?怀揣着一种忐忑不安的情绪和疑问开始观看这部历史巨作的。情节的深入证明了这是一部爱国主义历史教育的生动教材,一部国际司法教育的详实教材。《东京审判》首度揭密远东国际大审判全景再现、《东京审判》:振荡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的正义之声、《东京审判》:激昂讨伐侩子手的正义檄文、《东京审判》:看侵略者傲慢的头颅向正义低垂《东京审判》: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侵华元凶,一网打尽。花拳绣腿在电影的江湖里大行其道的时代,拍这样一部片子是需要勇气的。因为历史本身就是一块硬骨头。《东经审判》他没有让我失望,他让我澎湃血液,他让我有种想铿锵有力的吼成我是中国人的冲动。
是的,我们真的需要这样一部电影。被称为“80”后的一代人,距离战争的硝烟已经太过久远,对战争的了解少得可怜。除了我们自身的原因,恐怕还因为我们的社会对战争的宣传不够——我不是说要宣扬战争鼓动战争,而是指应当透过媒体使人们更了解战争。
而观中国之历史教科书,往往只有“消灭日军多少多少人,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气焰”云云,却绝口不提中国的伤亡,()这固然能够持续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却也往往会造成一种误解:我们的伤亡不大,从而忽略了我们所付出的惨重代价。日本透过修改历史来掩盖历史,而我们则是透过掩盖数字来掩盖了历史。
我相信,很多人看《东京审判》时,一眼就认出了著名的朱孝天同志(朱孝天接拍这部电影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我是一个南京人”),却不明白那些坐在被告席上的是谁。这天的“栋梁”们对明星的了解远远多于历史。我们就应牢牢记住这些名字:土肥原贤二、松井石根、广田弘毅、东条英机、武藤章、板垣征四郎、木村兵太郎,记住并永远把他们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以警示我们,警示后人。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