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水资源地理教案设计篇一
1.了解我国淡水资源的数量及存在形式。
2.通过资料分析和地理计算,认识到我国淡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淡水资源危机的有效途径和措施。
3.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淡水资源的危机感,唤起学生以实际行动保护和节约水资源的意识。
4.知道我国水能资源在世界上的地位,知道我国水能资源的利用和分布状况。
5.通过阅读我国水能资源分布图,分析水能资源与地形和气候的关系,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本节教材主要包括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水资源存在问题、解决水资源问题的途径及水能的开发等几部分内容。水资源作为“中国的自然资源”一章内容之一第一个讲述,体现了它的重要性,其内容与前面的气候、河流知识联系紧密,同时这部分内容与生活也密切相关,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养成良好的节水习惯。
重点和难点:
重点: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途径和措施。
难点:帮助学生树立节约淡水资源的意识。
在讲述这一节内容时,注意不要和前面关于河流和湖泊的内容割裂开来,应该将这一节看作是前面知识的运用、引申和概括。为了说明“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必须要运用内、外流河特征的知识,也可以将长江和黄河水量的巨大悬殊作为佐证。另外关于气候和地形地势的知识也与本节关系密切,比如,“水资源的时间分配不均”和“中国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存在着因果关系;地形地势是水电站建设时考虑的最直接因素。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
由于本节内容与实际联系紧密,所以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搜集我国水资源现状的有关资料,尤其是关于跨流域调水和节水农业,以及水利枢纽的建设概况等方面的数据和图片,这些可作为安排学生在课上进行讨论的`前期准备。通过这一活动,可以培养学生搜集地理信息、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
[提问导入]水有哪些用途?我们日常用水主要来自哪些水体?
[学生回答]略
[活动]读“水的供给”图,由学生归纳正确答案。
[小结]看来,河水和湖水是我国主要的水资源,而用水最多的领域是农业。
[学生发言]略。
[教师补充说明]河流是我国主要的水资源,因此河流水量多少可以作为衡量我国水资源多少的重要指标。
[展示投影]“我国河流流量分布图”
[活动]①由学生比较长江、珠江、黄河、塔里木河的水量大小
②提问:我国东、西部河流水量有何不同?(东多西少)
我国南、北方河流水量有何不同?(南多北少)
③归纳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东南→西北递减
[转折提问]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小结]我们国家的水资源具有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并且让学生认识到水危机造成的危害。
[提问]除了时空分布不均,我国水资源还有哪些问题?
[学生讨论]略(主要包括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和水污染等问题)
[结论]我国的水土配合欠佳。
[提问]面对水资源存在的种种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呢?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补充]对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可以采取跨流域调水的方法,如引黄济津调水工程。对季节变化大的问题,可以兴修水库。
[转折]看来我国对于水的时间和空间不均问题作了许多工作,那我们平时对水资源是不是非常珍惜呢?请大家看课本上的三道计算题,算一下我们平时不知不觉地浪费了多少水资源。
[学生活动]计算结果,说明节水的意义。
[提问]在生产和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节约水资源呢?
[学生讨论回答]生产生活中的节水措施。教师补充节水农业。
[提问]除了浪费水之外,还有别的问题吗?(水污染)对水污染问题,可以采取哪些具体的防污措施?(学生讨论回答)
[小结]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树立起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污染的意识,并在今后养成良好的节水习惯。
[承转过渡]除了水本身能够利用之外,水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你们知道是什么吗?(水利发电)
[提问]进行发电需要河流具备什么条件?
[学生回答]水量大,落差大。
[学生回答]上游地区。
[教师补充]长江水能全国第一,雅鲁藏布江第二,黄河和珠江也有丰富的水能资源。
[提问]水力发电和煤、石油发电相比,有哪些优点呢?
[学生讨论回答]。
[启发]请你们结合课前查找的资料,介绍一下我们国家的主要水力发电站。
[学生介绍]略。教师适当予以补充,尤其要介绍三峡水电站。
[总结]我国水能资源非常丰富,但绝大部分还没有开发利用,今后要大力发展。
板书设计:
1.分布特点:东南→西北递减;夏秋多,冬春少
2.存在问题:空间分布不均;季节变化大;水浪费严重;水污染严重
3.解决途径:跨流域调水;兴修水库;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
1.开发条件
2.优点:清洁,可再生
3.我国主要的发电站
名称:我国水资源的状况
目的: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搜集地理信息、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
要求:
在水资源一节的学习之前,请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我国水资源现状的有关资料(跨流域调水;节水农业;水利枢纽的建设),可以是数据、文字资料或图片。以组为单位进行筛选,将选出的资料做成壁报展出。
水资源地理教案设计篇二
1、知识目标
掌握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知道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及相应的解决途径,了解南水北调工程。
2、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各类图表,逐步培养和提高读图、用图和析图的能力。
(2)通过学习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原因及解决途径,培养分析、归纳、推理等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节水意识,教育学生树立十分珍惜、倡导节约的资源观。
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以及对应的解决途径。
1、导入:视频《我国东部地区今夏南涝北旱》,引出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匀。
2、空间分布:
【情景一】住在南方的农民伯伯,搬到北方种粮食,由于他对北方的水土情况不太熟悉,在种植的过程当中遇到一些问题,需要同学们为他分析情况,并出谋划策解决问题。
【小组讨论】(1)他应该种植的是什么粮食作物呢?
(2)为什么要种植这种粮食作物?你可以图文并茂告诉农民伯伯吗?
【情景二】当农民伯伯种植小麦的时候,他发现这里的地形平坦有很多耕地可以利用,可惜的是水资源不足,干旱严重的时候,农作物甚至无法生长。
(2)请为农民伯伯想想对策,解决问题。
【思维拓展】为什么要把水主要调到华北地区而不是西北地区?
3、时间分布:
【情景三】春天来了,当地流传着这么一句话:“春雨贵如油”,农民伯伯准备播种的时候,刚好遇上了干旱,小麦迟迟不能发芽。
【小组讨论】
(1)为什么春季会遇上干旱呢?(通过看图指出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的特点)
(2)这种分布特点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有利和不利方面)
(3)请为农民伯伯想想办法,并且说说你是怎样操作的?
4、结束:“节水比调水更重要”(为后面“保护水资源”作铺垫)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空间:南多北少,东多西少跨流域调水
时间:夏秋多,冬春少兴建水库
水资源地理教案设计篇三
通过实例使学生知道水资源的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性;知道世界水资源的数量和存在形式;通过阅读世界水资源分布图,了解世界水资源的分布是不均衡的;理解世界性水资源危机,认识到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义。
水资源的重要性,淡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和合理保护利用
录像:人类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或图片、vcd、网上下载资料等)
(以讲授法、谈话法为主的教学方式)
(引入)地球上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之一是有液态水的存在。水资源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用途?(学生回答,答案不定)
(板书)一、水资源的重要性(投影片1)
(板书)二、水资源的存在形式与分布
(投影片2)地球上有哪些水的存在形式?哪一种水比例最大?(海洋水)如果在海上遇难,首先应该找的是什么?(淡水)对人类生活和生产最有用的水资源是什么?(淡水)占比例多大,分布何处?(冰川最大,其次是地下水……)现在人类大量使用的水资源有哪些?(河水,湖泊淡水,部分地下水;)
(学生活动)"世界水资源分布"挂图
(归纳)降水较多的地区淡水资源较丰富。水资源分布不均是造成水资源短缺的原因。而水资源短缺是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怎么办呢?(学生思考)
(板书)三、淡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学生分组活动)
1、分析水资源不断减少的原因,教师提供漫画图、补充资料;
2、分组报告讨论结果(人口和工农业用水量增加;水污染增加,水资源减少;浪费水资源现象严重等。)
3、我们该如何去做?提出倡议,制定节约和保护水资源的目标。(课堂或课下完成)
(板书)
(总结)通过学习,我们了解水的重要性、水资源的有限性,节约用水应该从我们每个人做起、从今天开始。
(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教学方式)
一、收集资料::
1、分组:班级分成四---六个小组,调查与水有关的知识
2、调查方式:查阅报刊杂志、上网搜索、询问有关人员、到附近进行实
地调查等
①世界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和分布情况
②水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有哪些?
③水污染的表现有什么?
④世界各国缺水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⑤对水资源的破坏方式主要有哪些?
⑥如何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提出建议。
⑦家庭和学校水浪费、水污染调查。
二、整理资料:
三、汇报交流:
全班同学共同交流和探讨。有小组同学就各专题进行汇报,其余小组提问,完善。
四、成果展示:图片、文章、漫画等。可以做一有关水资源问题的网站;或出一期壁报等。
设计两种方案,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对于本节内容来说,最重要的是使同学们了解我们必须节约用水的原因以及形成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以谈话法和讲授法为主的方式,在于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活动明确的目的性,完成教材知识的完整性。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水资源的重要性,到学生利用地图分析水资源分布的不均;从淡水资源的有限性,到由于人类的增长和经济发展造成的需水量增加之间的矛盾;从人类缺水到人类对水的不合理利用、造成的水污染和水浪费;一步一步的分析人类缺水的自然与人为原因,并顺理成章的提出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措施。从教师的引导、到学生的思考,都是不停的围绕一个个主题进行。
以学生小组活动为主的方式,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利于培养他们小组合作能力,查阅资料、收集资料、分析归纳资料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通过对一个个主题的调查,更加深对水资源及其保护利用的认识,从而达到节约水资源、爱护水资源从我做起的目的。
一、水资源的重要意义
二、水资源的储存形式与分布
三、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水资源地理教案设计篇四
通过实例使学生知道水资源的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性;知道世界水资源的数量和存在形式;通过阅读世界水资源分布图,了解世界水资源的分布是不均衡的;理解世界性水资源危机,认识到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义。
关于“水资源”的教材分析
教材分三部分:水资源的重要意义,水资源储存在哪里,淡水资源的利用保护。
课文一开始就引用非洲干旱的例子,说明了水资源对生命生存的重要意义,接着正文部分又概括说明他和人类的关系。再通过做一做,使学生亲身感受水的重要性。
水资源储存在哪里,首先提出水资源有狭义和广义两种:广义水资源是指地球上所有的水体,狭义的水资源只有陆地上的淡水资源。课文通过想一想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再通过图示表示水的三种存在形式、占水资源总量的比例。最后重点指出人类大量使用的淡水资源,并进一步指出淡水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特点。
淡水资源的利用保护,主要以事实为依据,说明淡水资源的日益缺乏的现状和原因,以及保护水资源的主要措施。
关于“水资源的重要意义”的教法建议
1、提问思考:水资源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用途?
此部分内容较简单,步步深入的 教学过程,使学生对水资源有明确深入的认识,与后面教学内容呼应,加强对水资源保护迫切性的认识。
关于“水资源储存在哪里”的教法建议
1、地球上各种水的存在形式中,哪一种水比例最大?(海洋水)
2、如果在海上遇难,首先应该找的是什么?(淡水)
3、对人类生活和生产最有用的水资源是什么?(淡水)占比例多大,分布何处?(冰川最大,其次是地下水……)
4、归纳:现在人类大量使用的水资源有哪些?(河水,湖泊淡水,部分地下水;它们只占全球水的十万分之一,占淡水总量的0.3%,非常有限)
关于“水资源的分布以及利用和保护”的教法建议
对于水资源在世界的分布,可以阅读“世界水资源分布图”,说出淡水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得出分布不均的结论;同时结合前面所学的世界降水分布图说明,降水量多的地区水资源较丰富。
1、分析水资源不断减少的原因, 教师提供漫画图、补充资料;
2、分组报告讨论结果;
3、引导归纳总结:人口和工农业用水量增加;水污染增加,水资源减少;浪费水资源现象严重。
4、提出目标:我们该如何去做?提出倡议,制定节约和保护水资源的目标等。
录像:人类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或图片、vcd、网上下载资料等)
(以讲授法、谈话法为主的 教学方式)
(引入)地球上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之一是有液态水的存在。水资源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用途?(学生回答,答案不定)
( 板书)一、水资源的重要性(投影片1)
( 板书)二、水资源的存在形式与分布
(投影片2)地球上有哪些水的存在形式?哪一种水比例最大?(海洋水)如果在海上遇难,首先应该找的是什么?(淡水)对人类生活和生产最有用的水资源是什么?(淡水)占比例多大,分布何处?(冰川最大,其次是地下水……)现在人类大量使用的水资源有哪些?(河水,湖泊淡水,部分地下水;)
(学生活动)"世界水资源分布"挂图
(归纳)降水较多的地区淡水资源较丰富。水资源分布不均是造成水资源短缺的原因。而水资源短缺是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怎么办呢?(学生思考)
( 板书)三、淡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学生分组活动)
1、分析水资源不断减少的原因, 教师提供漫画图、补充资料;
2、分组报告讨论结果(人口和工农业用水量增加;水污染增加,水资源减少;浪费水资源现象严重等。)
3、 我们该如何去做?提出倡议,制定节约和保护水资源的目标。(课堂或课下完成)
( 板书)
(总结)通过学习,我们了解水的重要性、水资源的有限性,节约用水应该从我们每个人做起、从今天开始。
(以学生活动为主的 教学方式)
1、分组:班级分成四---六个小组,调查与水有关的知识
①世界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和分布情况
②水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有哪些?
③水污染的表现有什么?
④世界各国缺水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⑤对水资源的破坏方式主要有哪些?
⑥如何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提出建议。
⑦家庭和学校水浪费、水污染调查。
全班同学共同交流和探讨。有小组同学就各专题进行汇报,其余小组提问,完善。
:图片、文章、漫画等。可以做一有关水资源问题的网站;或出一期壁报等。
设计两种方案,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对于本节内容来说,最重要的是使同学们了解我们必须节约用水的'原因以及形成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以谈话法和讲授法为主的方式,在于 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活动明确的目的性,完成教材知识的完整性。从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水资源的重要性,到学生利用地图分析水资源分布的不均;从淡水资源的有限性,到由于人类的增长和经济发展造成的需水量增加之间的矛盾;从人类缺水到人类对水的不合理利用、造成的水污染和水浪费;一步一步的分析人类缺水的自然与人为原因,并顺理成章的提出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措施。从 教师的引导、到学生的思考,都是不停的围绕一个个主题进行。
以学生小组活动为主的方式,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利于培养他们小组合作能力,查阅资料、收集资料、分析归纳资料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通过对一个个主题的调查,更加深对水资源及其保护利用的认识,从而达到节约水资源、爱护水资源从我做起的目的。
第二节 水资源
一、水资源的重要意义
二、水资源的储存形式与分布
三、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5.万年牢教案设计
8.地理测试试题
水资源地理教案设计篇五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分布特征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知道我国水资源的现状,了解我国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对策;继续培养学生使用地图和相关图表、材料及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通过本节课对地图和图表的综合分析,引导学生用过去所学和教师提供的资料,自主探究和分组讨论等方式学习新知识,并使学生认知知识的连续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珍惜水资源的重要性,初步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并从自己的实际生活出发,节约用水,有意识的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保护有限的水资源。
教学重点: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及解决措施;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源危机的意识,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做节水、护水的模范。
教学效果,主要采用“角色扮演”和“讨论法”。通过“角色扮演”和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并通过活动设计,有意识地让学生亲自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1.布置学生分组,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准备课堂讨论。
2.教师收集相关资料数据、图片,准备相关投影片。
1课时
山削翠,流水潺潺,飞泉瀑布,水天一色,相映成趣,好不惬意,我们好像听到高山对流水说:高山仰止,流水不断;流水对高山讲:万流归宗,生命永恒!(学生听音乐跟随老师一起体会。)
一、时空分布不均
新授:
(1)水资源的概念和作用。(学生看书并结合生活经验讨论,教师总结。)
明确:水资源概念
广义:包括海水在内的地球水量总体。
作用:人的生命活动和动植物的生长都离不开水。水不仅维持地球一切生命,而且对一切经济问题都有生死攸关的重要意义。
(2)多媒体展示“中国主要河流径流量分布示意图”,让学生观察我国河流径流量的南北、东西差异,教师总结。
明确:我国水资源在空间上分布不均,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另外我国水资源从时间 配上来看:夏秋多冬春少。
(3)思考: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何影响?(先给学生展 资料,学生举例并讨论,教师总结。)
明确: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如:南、北方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差异明显,南方以水田为主,北方以旱地为主。我国将水和径流的季节、年季节变化大,是造成水旱灾害频繁、农业生产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在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的不足更是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
(教师展示我国各地水资源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图片或播放相关视频。)
板书二、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
(4)如何缓解我国的缺水状况?(提示学生根据我国水资源问题寻找解决途径和方法)
明确:由于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我国自古以来一直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兴修水库是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措施之一;(列举生活中的事例,并提示学生我们周围的水库的意义,引导学生通过类比理解水库的作用。)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多媒体出示南水北调示意图,并简单解说引滦入津、引滦入津、引黄入晋工程的作用及意义,从而提示学生分析理解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5)我国水资源总量大,但人均仅为世界水平的1/4,总体上我国缺水情况日益加剧。然而在水资源利用过程中,水污染和是浪费的状况也很严重,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是不是也有不合理用水的状况?(学生回答)引出“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话题。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角色扮演:从以下角色中任选一个,从角色出发,谈谈如何节约用水,你现在的身份是:农民、水利工程师、政府官员、造纸厂厂长、家长、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使学生寻找节水的方法,使学生认识到节水是社会各部门各方面需要进行的共同的工作。节水是社会问题。)
明确:
a、我国为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所做的努力:?制定法律、法规;?有偿使用;?制定“中国水周”;?制定“节水标志”。
b、农业节水:帮助学生了解我们周围的农业用水情况,并把几种主要的灌溉方式提供给学生。
c、工业节水:提示学生根据教材了解。
d、城市节水:简单了解。
e、家庭节水:调查学生的家庭用水情况,并评出家庭用水小模范,使学生找到身边的榜样。
f、出示节水标志,并通过让学生介绍这一标志,强化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节水意识。(观察节水标志图,通过观察你有哪些想法,这些会不会对你今后的生活产生影响?记住节水标志,时时不忘节约水资源。)
(6)动画“没有水我们还有什么”。
结束语:不要让我们的眼泪,成为最后一滴水!祝愿我们美丽的地球,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播放音乐:《竹林晨曲》。
1、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学生对于水资源的现状问题以及如何保护水资源有更深入的理解。初步形成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世界观。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们的实践和我们的理想可能还有一段距离,但我们在不断的探索与思考。这节课我和我的学生一起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相信我们会走得很远。
水资源地理教案设计篇六
1.使学生了解地球上水的分布及水资源的重要意义;使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含义及世界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现状。
2.通过讨论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建立起要珍惜和保护水资源的正确观念,培养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参与意识。
讲述与问答相结合的方法。
重点是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难点是水资源的分布与水资源危机。
自制教学投影片:①地球上水的循环和水的存在形式;②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图表;③漫画“钓鱼者的困惑”;④漫画“熟视无睹”。教学挂图:《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
一、水资源的重要意义
二、水的分布与水资源
1.地球上水的存在形式及水循环
2.地球上的淡水
3.水资源及分布
三、淡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2.水资源危机
3.水资源保护
引入新课地球上存在生物的必需条件是什么?在适宜的温度,有液态的水,有供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区别于其他行星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地球上分布着液态的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地球上的水资源。
〔提问〕请举例说明,地球上的水对于人类的主要用途是什么,生活要用水,工农业生产要用水,还可以用水来航行和发电……。
〔教师总结〕
一、水资源的重要意义:水,孕育和维持着地球上的全部生命。
那么,地球上的水分布在何处呢?
二、水的分布与水资源
〔展示投影片〕地球上水循环和水的存在形式。
〔练习〕读地球上的水循环和水的存在形式图,将水的各种存在形式所占百分比填入下表括号内。
1.地球上水的存在形式及水循环
〔提问〕读地球上的水循环及水的存在形式图,请描述海陆间的水
2.地球上的淡水
〔展示投影片〕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如下页表)。
〔提问〕读地球上的淡水资源表回答:
①地球上的淡水占总水量的多大比例?(2.53%)
②地球上的淡水最主要的存在形式是什么?(冰川,占68.69%)
③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用水,主要来自哪里?(来自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它们占全球水量的十万分之七,占淡水总量的0.3%。)
3.水资源及其分布
〔教师讲述〕我们提到的水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水资源是指地球上所有的水,96.53%存在于海洋之中,水量是巨大的,但不能直接使用。狭义的水资源,即是我们通过说的水资源专指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可以直接利用的。尤其是通常使用的淡水如何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只占全球水量的十万分之七。因此,相对来说,水资源是短缺的。
〔提问〕地表淡水资源分布状况如何?为什么这样分布?(分布得不均匀。以固态,即冰川等形式存在的水约占淡水的70%,液态淡水的分布主要取决于降水量。一般而言,降水多的地区,淡水资源比较充足,降水少的地方,淡水资源贫乏。)
〔展示教学挂图〕《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
〔提问〕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哪些地区淡水资源丰富,哪些地区不足,(降水较多的赤道地区,各大洲的东南沿海及西部温带海洋气候地区的水资源丰富,沙漠气候地区因为降水量少而水资源贫乏。)
过渡我们已知道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我们也经常听到“水危机”的呼声。下面我们通过学习地球上淡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来认识这些问题。
三、淡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1.淡水资源的利用
〔提问〕为什么人类对淡水资源的需要不断增加?(主要是人口的大量增加,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用水不断增加。现在用水量比1900年增加了将近10倍。)
〔提问〕造成水危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水资源危机
原因:
①人口迅速增加,用水总量增大;
②人口分布与水资源分布不均,人口过多或水资源贫乏地区出现水危机。
③水污染使许多水资源无法利用。
④人们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还存在着普遍浪费水的现象等。
〔展示投影片〕漫画“钓鱼者的困惑”。
〔提问〕漫画“钓鱼者的困惑”,说明了什么问题?(工业污染水源,使鱼类死亡,水源无法利用。)
〔展示投影片〕漫画“熟视无睹”。
〔提问〕漫画“熟视无睹”说明了什么问题?(生活中存在浪费水的现象。)
〔提问〕你自己家乡所在地的用水是否紧张?为什么?(结合实际情况讨论。)
〔提问〕既然世界淡水资源出现危机,应该采取哪些保护水资源的措施呢?(引导学生讨论)
3.水资源保护
保护水资源的有效途径是:节约和合理用水,减少对水的浪费;防止和治理水的污染;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修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解决水资源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均;增加淡水总量,如设法用最经济的办法,使海水淡化等;加强宣传和教育,使民众建立正确的水资源观念。
布置作业对家乡水资源及用水状况做一调查,并写一篇题为《家乡水资源的利用现状与问题》的调查报告。
水资源地理教案设计篇七
1、使学生能够说出水资源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从地理事实中概括结论的能力。
3、使学生能够初步具有关心水资源的思想,能够为合理利用水资源出主意,并自觉地从身边做起节约用水、防止污染,同时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以及创新意识。
1、使学生切实体会到水危机的严重性,树立正确的水资源观。
2、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加工地理信息的能力。
小组学习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教学挂图
[引入]: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来讨论有关水的问题,也就是我们要学习的第三节《水资源》。
[板书]:第三节水资源
[提问]:你在日常生活中都用水做过什么?
(可请多位学生回答)
(可请多位学生回答)
[启发提问]:以上我们看到了水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你能不能试着用一句话总结一下水资源的重要意义。
(学生可有多种答案,教师均应予以肯定)
[转折过渡]:水对人类这么重要,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呢?(学生回答)
[转折过渡]:这些参加循环的水我们人类目前都能直接利用吗?(图3.16)
[总结]:人类目前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是非常有限的。
[板书]一、水是宝贵的资源
[提问1]:下面我请同学们看图3.17,请同学们思考人类是如何对待水资源的。
(学生回答:1、人类用水量增加;2、人类污染水资源;3、人类浪费水资源)
[转折过渡1]:水资源本来就非常有限,且分布不均,再加上人类用水的增加、不断的污染和大量的浪费,必然会导致全球性的水危机。
[活动](全班看书自学76页,请一位学生总结内容)
[板书]:二、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引导分析]我们直接利用的淡水主要来源于什么呢?降水
[讲解]降水的时空分布影响水资源的时空分布。
[复习提问]降水的季节分配如何?
(学生回答)夏秋多、冬春少
[提问]:看图3.19思考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情况?为什么?
(学生回答)
[提问]如何解决水资源南丰北缺?
[讲解]:长江三峡水利工程、南水北调工程
[讨论]:
1、你在家里如何节约用水?
2、你在家里如何防止水污染?
3、你在学校如何节约用水?
4、你在学校如何防止水污染?
[指导小组学习]:四个讨论题,请各小组任选一题讨论。
[全课总结]]
[板书]:
1、水质污染2、节约用水3、使用浪费4、用水增加5、人类离不开水6、分布不均7、水危机8、总量有限9、防止污染。
[布置作业]:84页家庭用水调查表
一、水是宝贵的资源
二、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1、时间:夏秋多、冬春少
2、空间:南丰北缺
3、解决:修水库、跨流域调水
水资源地理教案设计篇八
1、课标要求: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2、课标分解:①什么是水资源?衡量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标准是什么?②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的时空分布?③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各怎样影响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④水资源数量、质量如何对人类的生产活动产生影响⑤如何从开源、节流两个方面来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水资源的概念和衡量水资源的具体指标。
②运用图表说明我国和世界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
③说明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④了解水资源面临的问题和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阅读有关资料和图片,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②通过案例分析和活动设计,培养学生思维方式,挖掘学生潜力,激发学生的求知精神。
③通过开展小组合作作业,倡导合作探究和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树立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观点。
②增强学生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重点:认识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及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
难点: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学生自主学习、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教学法
1课时
多媒体
1、按学习小组分6人一组,共10组。
2、预习教材内容,按课本的活动和案例要求,由小组集体讨论的方式,试得出答案。
3、搜集陈埭水资源状况(水资源问题、如何解决等)。
用一张图片引入本节课的内容(没有水就不能“活”)
水资源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我们居住的星球有液态水的存在。水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那么什么是水资源呢?请同学阅读书本上的第一部分内容,然后谈谈你对水资源的理解。
学生回答:广义上的水资源是指水圈内的水量总体;狭义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问:这些淡水资源是不是全部能为人类所利用呢?
答:目前人类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教师总结:可见,陆地上的淡水资源本来就比较有限,加上这些淡水资源并不能全部为人类所开发利用,所以,“水的星球”实际上严重缺水。那么这些水资源是如何分布的呢?如何判断一个地方水资源的丰歉程度?请同学接着看第一部分的内容,稍后进行抢答。
(1)影响水资源数量的因素是径流量。(错,降水量和蒸发量)
(2)判断正误:衡量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多年平均降水总量。(错,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3)判断正误:降水量大、水资源活跃的地区,水资源丰富;降水量少、水循环不活跃,水资源贫乏。(对)
(1)从大洲看,哪个大洲最多?哪个大洲次之?最少的是哪个大洲?
答:亚洲最多,南美洲次之,大洋洲最少
(2)各大洲按多年平均径流总量由多到少的是怎样排序的?
答:亚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欧洲、大洋洲
答:虽然非洲的降水量多,但非洲的蒸发量却比南美洲要大的多。
1)、我国的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状况
答: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
2)、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状况
答:夏秋降水多,水资源较丰富;冬春降水少,水资源较贫乏
3)、导致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
答:受季风、地形条件的影响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1)影响水资源数量的因素:降水量和蒸发量
(2)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水资源的丰歉程度,通常用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多年平均降水量 一 多年平均蒸发量
(3)水资源的分布规律
a、降水量大、水循环活跃,水资源丰富;降水量少、水循环不活跃,水资源贫缺。
b、从世界范围看:按大洲说,亚洲最多(南极洲除外),南美洲次之,大洋洲最少;按国家说,巴西最多,俄罗斯次之,我国居第六。
c、从我国看:从地区分布上看,我国南方水多,北方水少;东部水多,西部水少。从时间分配上看,夏秋降水多,水资源较丰富;冬春降水少,水资源较贫乏。
承转:由于水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因此水资源对人类社会发展影响很大。它的数量跟质量会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由于水资源的分布存在地区差异,从而影响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晋江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200~20xxmm,受季风气候的影响,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匀。径流量自西北山区向东南沿海递减,在经济相对欠发达的西部西北部流域中上游地区是多雨径流丰富区,水资源丰富,而在经济较发达、人口稠密的下游沿海地区降水径流少,水资源较贫乏。加上晋江工农业的发展对水的需求量的增加,导致晋江的水资源严重短缺,部分城镇(如陈埭)出现了严重的用水问题。由此可见,水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十分密切。
问:水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表现哪些方面呢?
答: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问: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如何对区域经济产生影响?
答:1、水资源的数量影响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
(同时要求学生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说明)
2、水资源的质量也会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的效益
(同时要求学生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说明)
答: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下,农业沿河湖地区分布
答:采用地表水,生产规模变大;农业生产开始向有丰富地下水的地区分布
答:水资源缺乏但又靠近海岸的地区
(4)从这个变化过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答:在科技较落后的时代,人类生产活动主要是靠近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拓展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人类生产在没有自然资源的地区同样得到发展。
教师总结:可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资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小。水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但是随着工业的发展,水资源的污染情况越来越严重,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就有陈埭的“水污染”事件。课前曾布置同学去搜索相关的资料,接下来我们请部分小组来分享他们的成果。分析陈埭水资源问题及导致这种问题的原因。
(学生上台进行资料交流)
教师总结:可见科技进步、工业发展的同时,虽然给人类带来了物质上的收获,但是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增加,过度利用和污染等加剧了水资源短缺。
探究一:解析以色列水资源利用的成功之处
1、以色列的自然环境适应发展农业吗?
2、以色列如何将水资源由少变多?
3、从以色列发展农业的奇迹中,对中国西北农业发展有何启示?
答:采用喷灌与滴灌技术,发展节水农业
探究二:解析咸海的忧虑
1)咸海忧虑什么?
答:咸海的面积不断减少
2)导致这种后果的原因是什么?
答:有自然的原因也有人为的原因,但主要是人为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人类无节制的地灌溉,特别是从咸海的两大入湖河流——锡尔河和阿姆河中提水,导致咸海水量大减,湖面面积不断缩小。
3)产生怎样的后果?
答:使该地区大量动物灭绝,位于咸海湖滨的城镇出现饮水短缺问题,传统渔业衰落等问题。
探究三:我国华北平原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原因以及解决措施
原因:
1.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导致华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的主要原因。
2.人口增长过快,工农业发展迅速,加剧了水资源紧张程度。
3.水资源综合利用率低,浪费和污染严重。
4.生态环境恶化,干旱频率加大。
解决措施:
1.加强对水资源的综合管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2、跨流域调水工程是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不足的根本途径。
3、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积极推广耐旱作物;改革灌溉技术,如实行管道输水、喷灌、滴灌。
探究四:调查陈埭水资源状况(题目由各小组讨论自行确定)
本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水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人类容易利用的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只是水资源的一部分,加上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使许多地方不同程度地缺水,制约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与人类活动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但科技进步又能对水资源的利用上又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如修建水库、海水淡化等,然而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的短缺,因此必须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途径主要是开源、节流。但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要根据各地方的实际来采取开源节流等相应措施,才能令水资源“以少变多”,促进水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小组合作性作业:陈埭水资源的调查报告
1、水资源的概念:
广义:包括水圈内的水量总体。
狭义:主要是指陆地淡水资源。
2、衡量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水资源的丰歉程度标志:多年平均径流量
3、世界水资源分布不均
1)大洲:最多亚洲,其次南美洲;最少大洋洲
2)国家:最多巴西,其次俄罗斯,我国居第六
3)我国水资源特点:
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空间)
夏秋多,冬春少;(时间)
1、水资源的数量影响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
2、水资源的质量影响经济活动的效益。
3、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
1)在科学技术较落后的时代,人类主要靠近自然资源丰富地区发展。
2)随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发展不一定靠近自然资源丰富地区。
1、开源:
2、节流:
新课标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方式的转变。因此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还给学生,整节课以“问题、案例”组织教学内容,又以“抢答、分析、讨论等”活动组织、开展教学,“激活”地理教学,实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教学的过程中,比较重视在分析水资源案例的过程中分析方法的掌握,作业又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一份陈埭水资源的调查报告,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水资源地理教案设计篇九
知识方面
1、使学生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意义,掌握水资源的分布规律;
2、了解淡水资源在开发利用中的问题及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淡水资源。
能力方面
培养学生识用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德育方面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养成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的良好习惯
水资源的分布,造成水资源紧张的原因。
水的大循环,淡水缺乏的原因及水质污染和危害。
读图分析与启发式谈话法相结合的方法。
1课时。
自制投影片“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小清河水质污染”部分录像剪辑。
[复习提问]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世界自然资源概述及土地资源,请举例说明自然资源分哪两大类?土地资源属哪一类?(同学回答)
[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类,土地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土地抚育了人类为人类提供了必要的生存条件。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种可再生资源——水资源。
(板书)第二节 水资源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中《读一读》内容,以便对水资源的重要性有一个初步认识。
(板书)一、水资源的重要意义
水资源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宝贵财富,广义的水资源是指地球上的全部水体,狭义的水资源是指分布在陆地表面的淡水资源(如冰川水、河湖水、地下水)。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水,一个人维持正常生活,每天需要5千克水,我们人体内水的含量达90%以上,每天吃饭食物都是通过水来消化、吸收的。
(提问)自然界中如果缺少水会怎么样?(学生回答)
自然界中如果没有了水,就会像前面《读一读》中所说土地会龟裂,河水会断流,草木会枯黄,人畜会死亡。人类有了水才会得以生存,所以说水是生命的源泉。
(展示投影片)请同学们看一下以水为命脉的农业
其它林、牧、副、渔业也大量需要用水,农业离开了水就会失去生存和收获希望。
(展示投影片)再让我们看一下工业用水
(板书)二、水资源储存在哪里
(读图)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上“地球上的水循环和水的存在形式”图
(提问)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之间的水是怎样循环的?(学生回答)
陆地和海洋通过阳光照射使水汽蒸发上升到大气中,由空气流动输送着水汽。当水汽饱和遇冷凝聚形成降水,有的降落在高山、高原或两极,滞留下来形成冰川水井储存起来;有的降水被树冠截流形成生物水;有的降水降落在地面沼泽、湖泊里储存起来;有的渗透在地下形成地下水;有的降水在低凹处汇集成河流,最后通过地表径流回到海洋之中。
(提问)地球上的水绝大部分分布在哪里?(在海洋中)。如果船舶在海洋上遇难,漂流到荒岛上的人,首先要寻找什么?为什么?(首先要寻找淡水,因海水里含有盐分不能直接饮用)。
(提问)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用水主要来自哪里?(河水、淡水湖泊水、地下水)。
(小结)地球上的水总量很多,但是 96%以上是海洋水,不能直接饮用,我们所说的水资源通常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它的储量在冰川中最多(占总储量的68%)。冰川分布在地球上的南、北两极和高山、高原地区;目前能够利用的还很少。现在人们大量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水、淡水湖泊和部分地下水,它们只占全球水总储量的十万分之七,淡水总储量的0.3%。
(板书)1、海水占96%——不能直接利用
2、冰川是淡水主体——但利用很少
3、河水、淡水、湖泊水,部分地下水——大量利用
(提问)地球上淡水主要取自河水、淡水湖泊水和部分地下水,这些水又主要来自哪里?(天然降水)
(提问)世界上哪些地区淡水资源比较丰富,哪些地区淡水资源严重不足?(学生可能回答某些具体地区或国家淡水资源丰富或不足。如说赤道地区、季风地区或某个国家淡水资源丰富;大陆内部或沙漠地区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等等。)教师在肯定学生正确答案的基础上,要特别提醒学生记住课文中所讲的水资源分布规律:地球表面淡水资源分布不平衡,降水多的地区淡水资源比较充足,降水少的地区淡水资源不足。
(板书)三、淡水资源分布不平衡
(板书)四、淡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阅读)请同学们阅读课文中事买(1)
(提问)造成世界上现有40多个国家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原因是什么?(人口的增长和水资源的分布不均)
(讨论)请同学们观察课文中两幅漫画“钓鱼者的困惑”和“熟视无睹”,结合课文中事实(2)、(3)展开讨论、明确两幅画说明了哪些问题。
(小结)最后由教师归纳总结:“钓鱼者的困惑”中的钓鱼者钓出的不是活蹦乱跳的鲜鱼,而是鱼骨头,说明鱼已经腐烂死亡了。是什么原因呢?看黑色的河水,不远处冒着浓浓黑烟的工厂,就知道河水被污梁了,水质变化了,鱼已不能在这样的水中生存。(此时,问学生如果不制止污染,人类还会吃到新鲜的鱼虾吗?答案已不言而喻了)。“熟视无睹”中表现了一位小朋友在用完水后,没有拧紧水龙头就跑了,墙上贴着“节约用水”的标语,可他却熟视无睹。这两幅画充分说明了水质污染和使用上的浪费,是出现水资源危机的两个重要原因。
(放录像)请同学们观看一段有关小清河严重污染的录像片断。
(板书)1、水资源缺少原因
(1)人口增加,水资源分布不均
(2)严重的污染
(3)惊人的浪费
目前世界上淡水资源十分匮乏,淡水资源危机的警钟已经敲响,如果再不加以重视,将来地球上的水有可能会是人类自己的眼泪。
(小结)保护水资源的有效途径要从自身做起:节约和合埋用水,减少对水的浪费;防止和治理水的污染;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从长远来看,人类要开发海洋这片“绿洲”,就要设法用最经济的办法,使海水淡化,扩大淡水资源。
(板书)2解决措施;节约和合理用水、防止污染,防止水土流失。
总之,通过水资源与环境保护的学习,使我们更加应该节约用水,保护好水环境,热爱生命就要珍惜每一滴水,因为水是生命的源泉。
用投影片放出本课反馈练习题
1、地球上水的总量很多,但是96%以上是______。
2、我们所说的水资源,通常是指陆地上的______。
3、目前,人们大量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______、______和______。它们只占全球水的储量的______,淡水总储量的______。
4、造成水资源紧张的原因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5、保护水资源的有效途径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2、完成《目标与检测》中本节课的课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