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教学过程和结果进行思考和总结的过程,我们需要及时反思教学并进行调整。从多个角度设计的二年级教案范文,让教师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案。
二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案教学反思大全(16篇)篇一
教学内容:
p96、97、98。
教学目标:
1、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2、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各单位)和统计表,能提出问题。
3、通过学生身边有趣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一些简单的收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并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是重点。
2、进一步学会一些简单的收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是难点。
教学准备:
图、表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让学生仔细观察,练习二十二1题图,你看到了什么?
生:举手自由口答。
2、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板书学生提出问题。
在此基础上,师生重点解决问题。
3、小黑板除数统计表、统计图。
(1)学生在树上独立完成。
(2)上台展示并回答问题。
(3)师质疑: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统计停车场每种车的数量,把解决问题和统计知识综合进来,巩固所学统计知识和解决问题,体验怎样收集信息。
二、生活应用。
1、出示97页2题。
(1)同桌观察理解。
(2)独立在书上完成。
2、互相纠错评价,教师巡视辅导。
3、质疑: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数正字来收集信息。
三、开放实践。
1、p97页3题4题。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统计。
(1、2、3组做3题,4、5、6组做4题)。
(2)展示师生互评。
[设计意图]:让学生发挥主体性去调查收集数据,根据自己的能力提出并回答一些问题。
四、全课总结。
二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案教学反思大全(16篇)篇二
活动目标:
1、能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按abab的形式进行排序。(重点)。
2、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
3、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三角形、圆形小卡片人手一套。
2、ppt。
活动过程:
一、春游——感知物体的abab排列规律。
1、小朋友,美丽的春天到了,大家都去春游啦。
2、点击ppt。小朋友来到了公园里,公园里有些什么?
3、树是怎么排队的?
4、花是怎么排队的?
5、出示ppt2。啊呀,前面有条河,但是小石桥坏了。我们一起来修吧!
这些石头是什么图形?他们是怎么排队的?;接下去是什么形状的石头?
二、修小路——运用abab规律进行排序。
1、情境:路遇小兔,伤心的小兔说回家的路坏了,我们一起来帮小兔修路吧。
2、小兔诉说路的规律:一个三角形一个圆形一个三角形一个圆形。
3、教师演示。
4、幼儿操作练习。
5、师幼共同检验。
6、小兔送礼物,送给每位宝宝一个图形。
延伸活动:
回家——尝试运用abcabc规律排序。
1、哎呀,我们回家的路也坏了,怎么办?
2、看看我们有几种图形?三种图形怎么排?
3、师幼合作修路。
课后反思:
亮点:
1、整个活动的四个环节比较清晰:第一环节谈话导入,并用喊图形宝宝来引出课题,激发幼儿的兴趣;第二环节看一看小路,第一次用两种图形让幼儿发现规律,在第二次加入一种图形,让幼儿有一个逐步理解的过程,并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形的规则,并能将观察的结果用语言表述出来,从而来了解铺小路的规律;第三个环节选一选小路,通过帮小猫选择小路吃到小鱼来进一步理解活动中按规律排列的方式;第四个环节铺一铺小路,提高幼儿排列规则的认识,并进一步巩固幼儿对图形的认识。
2、整个活动能关注到个别幼儿,会让每一位幼儿都有发言的机会,并适时进行鼓励,让幼儿获得了成功感。
3、整个活动中孩子们的参与度很高,看得出来孩子们的兴趣非常的高,也非常喜欢这个活动。
不足:
1、数学活动中的语言要比较规范性,而在本次活动中的语言比较随意,不够精炼,不够规范。
2、幼儿的操作纸的设计有些问题,可以把这条路画得再长一些,让幼儿能多排一些,教师的示范图标应该是设计在纸上而不是贴在桌面上,这样有些幼儿会忽略,从而没有根据规律进行铺路。
3、在评价的过程中,显得有些多余或者说是无效的,因为全都贴在一起很难检查出来谁没有按照规律进行排序。应该可以把图标放在上面,然后请一组的幼儿贴在一起,这样就很容易检查出来谁没有排对。
收获:
这次虽然是组级的'公开课,但是让我学到了很多,我相信在一次次的磨练中,对于数学活动,我会越上越好。同时也感谢小班组的老师们,给了我这么多有益的建议,相信有了这些建议,在我今后的道路上会有更大的帮助。
二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案教学反思大全(16篇)篇三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第四册第6-11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渗透环保。
师:昨天我们和同学们一起到游乐场玩了一趟,戏演完了,同学们回家了。(课件演示散场后的情境:一地的饮料瓶。)。
师:看了这些你们有什么话要说?
师:同学们行动起来吧,爱护环境人人有责,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让我们做保护环境的小卫士!
【评析】:
承上启下,让故事有发展,并能通过情境的创设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从小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创设情境,巩固旧知。
1、出示练习一第2题。
师:这群环保小卫士收集了这么多易拉罐,他们碰到了一些问题,你们愿意帮他们解决吗?
2、生理解图意。
3、独立解决。
4、汇报交流,巩固旧知。
(三)解决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1、出示第9页的做一做。
师:环境美了,花开了,小鸟飞来了,蜜蜂也来采蜜了。(引导观察主题画)。
(1)汇报主题画的信息。
(2)以小组为单位根据主题画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比一比哪组提出的数学问题最多,解决的方法最多。
(3)小组汇报交流,其它小组可以补充。
要求每一种方法都能用综合算式解决。
【评析】:
在数学学习中,提出数学问题比解决问题还重要。在这一活动中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提问题,再自己解决,充分相信学生,把自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群体中互相启发,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和创新的精神,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独立获取知识的`乐趣,增强了数学内容的趣味性、开放性,既增长知识,又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表达能力。
2、出示练习二第3题。
(1)生获取信息进行合理估算。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评析】能够选择适当的运算方法,用所学知识解释估算的过程,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这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思想,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资源信息,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四)全课总结(略)。
【评析或反思】。
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并能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能够选择适当的运算方法,用所学知识解释估算的过程,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这些都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思想,教学时,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据教学的需要,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创设学习情境,以生动、有趣的故事贯穿整节课,以便引起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提出问题、自主探究的愿望,让学生经历了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从而使学生对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有所体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真正落实新课程标准。
二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案教学反思大全(16篇)篇四
课本p3,例2,练习一(1)2、3。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尺子并知道尺子的作用,能用尺子进行正确地测量物体。(限整厘米)。
2、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3、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四、教学准备。
尺子、图钉、纸条等。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上一节课我们都知道要统一长度单位,也用了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进行了测量。但在日常生活中用它来量物体的长度是很不方便的。为了准确、方便地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发明了带有刻度的尺子。
2、介绍认识尺子。
为了便于交流,尺子上的刻度作了统一规定。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
设计意图:介绍认识尺子提高学生的知识面,为下面的学习作准备。
(二)操作活动,建立表象。
1、认识厘米。
(1)投影出示厘米尺,师生一起观察厘米尺子:在尺子上用不同的颜色标出1厘米的长度,说明前面正方体的一边正好是1厘米。
(2)让学生量图钉的长度。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师:“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尺子,量一量图钉大约有多少长。”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得出一个图钉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长。
(3)教师明确的正确方法:图钉的一端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看另一端对着几。
(4)请小朋友量一量自己的手指,看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
学生活动,同桌交流。
(5)巩固1厘米的表象。
请小朋友用手势比划1厘米的长度。
闭上眼睛想1厘米的长度等。
(6)想想在自己的周围,生活中有哪些事物也是大约1厘米长的?让学生去找大约1厘米长的物体。帮助学生形成1厘米的鲜明表象。
(二)用厘米量。
1、我们已经知道了量的方法,也对1厘米有了初步的表象,下面我们就来量一量物体的长度。
请小朋友用手中的尺子量一量老师为你们准备的纸条。注意测量的方法要正确。
2、学生测量纸条。教师巡视,加强个别指导。
3、交流反馈。教师再次强调测量的正确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
(三)巩固深化,实践应用。
1、请学生随意拿出自己的一枝铅笔,量一量你的铅笔有多长。量好后同桌交流检查。
2、4人小组合作,每人分别量出3厘米、5厘米、7厘米、10厘米……给大家看。教师个别指导。
3、学生自己选择身边的物品量一量,如一枝新铅笔的长,数学本子的长,橡皮的长等。
[设计意图]: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巩固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
(四)课堂总结。
(五)随堂练习。
二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案教学反思大全(16篇)篇五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在本堂课中创设了一个探索学习的情境,让学生围绕“去数学广角游玩”这样一个主题情境,通过数字城堡开超级密码锁、到智慧闯关、百花园涂色等活动,由浅入深,开展探究学习,实现了课堂教学生活化、生活知识数学化、探究过程趣味化。对于本堂课的提问的价值性,我作出如下反思:
课堂中一问齐答有16次,一问一答有7次。
导入过程中的问题:
1、大门上的星星钥匙我们能把它装上吗?怎样安装?(一问一答)(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
2、装上红黄,门有反应吗?钥匙这样装对不对?(一问齐答)。
3、除了两种颜色交换之外还有其他方法吗?(两次)(一问一答)(意欲引导不遗漏)。
新授:
1、超级密码锁怎样才能打开?(多余)。
2、那你们知道密码是什么吗?(一问一答)(引发思考)。
3、密码是由1、2、3中的两个数字组成的两位数,会是什么?(一问多答)(引导学生踊跃尝试)。
4、由1、2、3组成的两位数到底有几个呢?你们能不能把它们按照一定的顺序不重复不遗漏的写出来呢?(两次)(鼓励学生思考并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5、我们看一看这几位同学摆的,你们发现了他们摆的顺序了没?(引导学生用心观察,寻找规律)。
6、他是先把1放在了哪个位置上?(一问齐答)。
7、十位选了1,个位可选什么?(一问齐答)。
8、十位选了1,个位先选2,为什么先选2?(生答顺序)(一问齐答)。
9、我们把1放在十位时,能拼成几个两位数?(一问齐答)。
10、我们能不能把2也选出来放在十位?那个位上可以是?(一问齐答)。
11、我们这里是先固定了什么位置?(一问齐答)。
12、换一组,展示第二种方法,他们采用了什么样的方法?(一问齐答)。
13、我现在选了1和2了,还能选别的吗?(一问齐答)。
14、这两张卡片还能拼成其他数吗?(一问齐答)。
15、谁能给这种方法命个名?有补充的吗?(一问一答)。
16、我们除了可以固定十位之外,还有没有哪个位置可以固定呢?(一问齐答)(意在引出固定个位法)。
17、我们找到的密码有几个?(一问齐答)狮子大王会不会还给我们一些提示呢?(引出下面的内容)。
18、狮子大王还要考考大家,你们敢接受挑战吗?(一问齐答)(激发继续学习的热情)。
19、有没有做到不重复也不遗漏?是不是可以参考一下黑板上的方法呢?(思考,方法的`灵活运用)。
20、我们先尝试黑板上的哪种方法?(一问齐答)。
导入过程中的星星钥匙怎样安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超级密码的探索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小组内合作,让他们的思想产生碰撞,给他们创造思考条件,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超级密码的探索过程中直接给出条件,要求学生不重复不遗漏的写出这些密码,让学生初步感悟要按顺序思考的价值并初步掌握排列的方法。
狮子大王想考考大家,敢接受挑战吗?让学生跃跃欲试,并迫不及待地动手做起来,借助了前面刚学的固定十位法,固定个位法和位置交换法,绝大部分孩子很好地达成学习目标。红黄蓝三种花分别给男生女生,有多少种不同的送法?是不是也可以借鉴前面的密码的排列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思维内化和迁移,感知这些方法不仅在数字中适用,在色彩中也适用。课程设计中有一个拍照环节,让生体会固定位置与交换位置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有序排列,课程设计中特意选取这样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贴近生活实际的素材,让生充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但由于时间问题,没能在课堂上实现。
最后同学们带着思考题下课,3个人两两握手,一共要握几次,激发学生继续探索的热情。
二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案教学反思大全(16篇)篇六
活动目标:
1、复习手口一致点数3以内的数,并能准确说出它的总数。
2、学习感知3以内的数量,引导孩子给数群匹配相应数量的圆点。
活动重难点:
学习感知3以内的数量,给数群匹配相应数量的圆点。
活动准备:
教具:一张草地背景图,图上有三座小房子;磁性教具:(分别为1只小鹿、两只小兔、三只熊猫的数群卡,耳罩、围巾、帽子)。
学具:与幼儿人数相同的数群卡片(1—3不同数量的礼物卡片)。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手口一致的点数3以内的数。
教师出示教具:今天的天气真好,森林里游戏的小动物可多啦!小朋友们看看,都来了些什么动物呢?第种小动物有多少?教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
小结:一共有1只小鹿、两只小兔、三只熊猫,我们通过点数就知道数到最后一个数就是它的总数。
教师:冬天来了,小动物们好冷,老师给它们准备了一些保暖的东西,看,(出示实物)(让孩子逐一点数并说出总数:一个耳套,两条围巾,三顶帽子。)。
二、通过给小动物送礼物,学习感知3以内的数量。
小结:一只小鹿和一个耳套的数量是一样的,所以把一只耳套送给一只小鹿。
2、用同样的方法点数感知两只小兔、三只熊猫分别和两条围巾、三顶帽子数量一样多。
教师引导幼儿小结:我们给一只小鹿送了一个耳套,给两只小兔送了两条围巾……。
3、学习数群卡与相应数量的点卡匹配。
4、引导幼儿小结:一个圆点可以表示所有数量是1的物体,两个圆点可以表示……。
三、操作活动,进一步让幼儿感知3以内的数量。
1、我们班的小朋友很棒,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礼物呢!看看你们的凳子底下都藏着什么礼物?都有多要,拿出来看一看,并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说。
2、教师对个别进行提问:xx,你收到了什么礼物呀?有多少呢?
四、引导幼儿收拾操作材料。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让幼儿在活动中感知3以内的数,幼儿可以自主的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数量卡,使不同层次的幼儿在这个环节中都有所提高,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此次活动非常注重幼儿的情感体验,使幼儿在心情愉悦的情况下,不知不觉主动的学习,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二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案教学反思大全(16篇)篇七
针对本次期中考试存在的问题,我会加强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重视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每天坚持口算训练,提高学生的口算正确率和速度。以口算支持笔算,促进笔算技能的提高。
2、加强基本概念的教学。
3、对给出的材料、信息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一句(关键句)多说、一题多说、一题多解等训练,提高学生从不同角度向不同方向,用不同方法或途径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流畅性、独创性。
4、“认识方向”是“空间与位置”领域的教学内容。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场景,把学生的自觉体验和主体活动结合起来,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同时还要重视基本方法的指导。
5、加强“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做到“补心”与补课相结合,及时与学生沟通,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根据学生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加强对“后进生”的基础知识训练和学习方法指导,让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6、重视养成教育,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在平时教学中,应结合具体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认真观察、阅读、思考,然后确定解决问题的策略,最后进行反思与评价。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教师应加强练习设计研究,一方面要精选、精编灵活多样的有针对性、发展性、综合性的练习,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
二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案教学反思大全(16篇)篇八
今天所要认识的这些图形都是生活中常见的,而且其命名也是有章可循的,所以学生对此不难了解,因此,本课的难点就转为灵活应用。我感觉这节课做得比较成功的方面是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思,做中创。
1、创设情景,激发探究的兴趣
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仅能使学生较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的生动形象,饶有趣味。而针对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所创设的情景只要是他们熟悉的,在他们已有认知经验基础上,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的问题,学生的求知欲自会激发。在上述“认识四边形”这一环节中,以学生熟悉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引入到它们的相同之处,再由它们的相同之处过渡到新知“由4条边围成的图形是四边形”,学生兴趣即刻激发,思维活跃,当引导学生判断生活中常见一些图形是否是四边形时,通过直观呈现图片认识并区别四边形,从而感悟出四边形的基本特征,形成清晰的表象。
2、重视操作,增强学习的有效性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教师需针对相应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以操作实验,思考讨论,合作交流等形式来完成。作为教师,应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参与到活动中去,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达成师生互动,以实现数学活动的有效性。在“认识图形”、“搭图形”和“剪正方形”三个环节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了多边形的基本特征,如数、说、判断、搭、折、剪等,通过这样的操作活动,不仅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多边形的特征,巩固了新知,体验到获取知识的乐趣,体验到经历合作探索、交流倾听的过程,更激活了思维、增长了见识、积累了经验。因而,课中只有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得以促进学生更有效的学习。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适当地对教材进行改动,使学生学习的素材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二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案教学反思大全(16篇)篇九
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乘加乘减》二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运用自主探究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明白,为什么要先算乘法。因此在课一开始先复习乘法口诀和改写算式,为本节课的教学做好了铺垫。充分运用主体图,在学生观察主题图后,先让学生提问题,然后让学生独立思考先自己解决问题,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全班讨论。让学生尽情地说出解决“还剩下几个玉米?”的方法,学生通过分析、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最好的方法。这样培养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教学思想,从而找到最优的方法。
本节课练习题的设计比较有层次。先借助桃子图让学生从形象上去认识乘加乘减的方法计算,然后口算式题并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让学生充分牢记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回归生活,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最后,设计了富有开放性、创造性的题目,发散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给学生提供了参与数学活动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自主探索、自己思考、自己选择方法。在这个主动学习、互相启发的学习活动中,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今后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关注每一个学生,注意评价策略这样课堂才会更有效。
二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案教学反思大全(16篇)篇十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能正确找、画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通过动手操作等活动,初步感性地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及合作能力。
3、通过对生活事物及相应图形的欣赏,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陶冶情操。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对称现象。
教学难点:
能正确找、画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具准备:
课件、各种对称的图片,剪刀,长方形,正方形,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猜一猜、激趣导入。
老师:在这花儿盛开的季节里,昆虫们欢快的飞舞着,看!它们向这儿飞来了,不过它们只有半个身影。它们说:“只要你猜对它们是谁,它们就会出现。”
老师:请你猜一猜它们分别是什么?(课件出示:蜻蜓、蜜蜂、蝴蝶的半个身影,让学生猜一猜,猜中的就出示昆虫的另一半。)。
老师:同学们真棒!那你们仔细观察这些昆虫,你发现了什么?
生:它们两边都是一摸一样的。
老师:像上面的左右两边都一样的物体,我们把它叫做对称。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更多对称的知识。
观察、感知,互议自己的发现。有的同学从图案的形状上观察出对称的特点。
汇报自己的发现:这些图形的两边都是一样的。
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轴对称图形。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剪一剪,教学教科书29页例1。
(1)老师示范,先将一张纸对折,再画一画,最后沿画的线剪。打开是一件上衣。
(2)学生模仿,做一个剪纸。学生动手剪时,老师:用剪刀时注意安全,不要伤到自己的小手。
完成后观察这件上衣有什么特点?(是对称的)。
(3)小组内说说你是怎样剪对称图形的?
(4)展示学生剪的作品。(把优秀作品贴黑板)。
老师:同学们剪得都很漂亮,在对称图形的中间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所有图形的中间都有一条折痕。
老师:对,这些图形中间都有一条折痕,这条折痕把这个对称图形分成了左右(或上下)完全一样的两部分。那咱们能给这条折痕起一个名字吧!这条折痕在数学王国中叫做对称轴。(板书:对称轴)翻到教材29页,拿出剪刀、长方形纸,照样子剪一剪,剪好后展示自己的作品。
刚才我们发现图片里都是对称的图案,能不能通过我们的小手也来找一找对称图形呢?
2、折一折。
(1)拿出课前准备好的长方形纸先左右对折,打开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左右对称)再上下对折,又发现了什么?(上下对称)。
(2)拿出准备好的正方形纸片折一折,你发现了什么?(同桌互相说一说)。
(上下对称,左右对称,对角也对称。)。
(3)拿出准备好的圆形纸折一折,你又有什么发现?(不管怎样对折,都是对称的。)。
教师小结:通过对折,我们知道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都是对称图形。
老师:先用直尺标齐,再用虚线画出对称轴。
学生自由发言。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课本29页,做一做。
图形中哪些是对称的,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2、下面的字母、数字和汉字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它们各有几条对称轴?
123456789。
3、教材第33页练习七第1-3题。
四、回顾整理,拓展延伸。
1、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2、师小结:同学们都说对称图形很美,是啊!只要我们用眼睛仔细去观察,用双手去创造,就能用对称图形把生活装扮得更加美好!
文档为doc格式。
二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案教学反思大全(16篇)篇十一
教学目标:
1、在丰富的感性认识3的乘法口诀,然后记住3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3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类推、概括、理解、记忆等方面的能力。
3、通过各式和样的练习,培养学生乐于探索、勇于争先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3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记忆和运用。
教学难点:对“数学故事”的理解、表述和解疑。
教学准备:挂图乘法口诀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手工吗?谁能说说你会用自己的这双小手做些什么呢?”
“这是一个周末,方方想给自己的好朋友每人送一辆自制的三轮车,就把各个零件拿出来进行组装,聪明的小朋友们,你能帮他算算,一共需要几个轮子吗?”
二、问题探究。
三、体验感悟。
1.拿小棒摆三角形。
2.一个三角形用几个小棒?能列乘法算式吗?编制口诀?
3.板书:1×3=3。
一三得三。
4.组织学生摆2、3、4、……个三角形,写算式,编制口诀。
四、实践应用。
“练一练”
1题:找朋友。
2题:找规律填数。
3题:动物运动会。
数学故事。
五、小结。
这节课你学懂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
一课一练第10页。
板书设计。
需要几个轮子。
1×3=32×3=63×3=93×4=12。
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三四十二。
3×5=153×6=183×7=213×8=24。
三五一五三六十八三七二十一三八二十四。
3×9=27。
三九二十七。
这节课学生掌得不错,记忆方法也能掌握。口诀大部分同学能在课堂上背出来。应用方面还有欠缺。
二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案教学反思大全(16篇)篇十二
20xx年5月9日在xx市第一小学二年级三班上了我人生中第二次真正意义上的数字课《平行四边形》这节课我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经历、体验、感受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对这一堂课不是很满意,因为之前面对的都是自己的同学扮演小学生或者是讲微课,脑袋里想让学生说什么就说什么,而现在面对的是一个个真正的小学生,没有充分的预设小学生的情况,导致和自己的预想有些出入。我整理了以下不足之处。
1、缺少课堂评价语言,缺乏语言组织能力,课堂也不活跃,没能水到渠成。
2、不能拖拖拉拉在每一个环节都是平均用力没有突出重点,时间准备不充分,还导致准备的课堂活动练习题没讲就下课了。
3、组织教学欠缺,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只能靠着提高分贝来吸引学生。
4、在验证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时,没有去规范他们每一步该做什么,而是让他们照着样子做,这种教法学生很有可能出错。
5、学生准备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学具由于自己经验不足,控场能力不够,不能很好的掌控住学生。
6、数学教学的核心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能力。这一点我做的完全不够,在课堂中我只顾讲授知识,并没有关注学生思维能力发展,例如抛出一个问题后没有去追问。
虽然在课堂中一些地方不够完善还需要改进,但是其实在一堂课后,都会留下或多或少的遗憾,教学是一门永远有着遗憾的艺术。希望自己能够用心思考,不断提升。让课堂更加精彩。
二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案教学反思大全(16篇)篇十三
年级数学教学反思:《比大小》,期望对大家有所帮忙。
太多的收获令我感动,课堂上学生对学习资料的激情和热情着实令我动容,整个教学活动中,能够说我将自我完全置于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位置上,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教学伊始,我就直接切入主题,创设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利用教材所带给的情景图,引发具有思考行极强的问题“仔细观察,哪盘鸡蛋多?说说你是怎样想的?”这样的问题一经抛出,即刻触动了学生思考的兴趣,听听孩子们的回答“只需要比最后一排就能够了,因为前几行都一样多”,“老师,第一个盘子的只空了两个格,第二个盘子空了四个格,所以第一个盘子的鸡蛋多”“老师,我能很快的数出每盘鸡蛋的个数,我5个5个地数,很快”就在这七嘴八舌中,将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使其立刻变得鲜活而灵动。同时更从侧面充分体现了学生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主动性,学生的语言可能稚嫩,可能不够缜密,但孩子的潜力着实令我称道,我欣慰于孩子们在课堂上能够灵动的展现自我,更称道于学生能够赋予课堂新的生命,我怎样不为之动容。学生能够自然,简单、愉快地走进课堂,这不正是我一向苦苦追求的目标吗,静下心细细想来,其实它很简单,其实有时甚至是触手可及,但有时却是我们最容易忽视的问题。
能够说本节教学资料对于学生来说,要想到达教学目标并不难,我一向在思考,如何能够让这样一节看似普通而平凡的教学资料,富有新意与创意,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在干巴巴的大小比较方法之后更能体现出课堂的有效性,我将本节课定位在让学生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层面,宗旨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练,让学生在活动中个性得到张扬。我充分利用了课前发给学生的卡片(100以内的数)巧妙地利用这张小小的卡片,并将其贯穿于教学始终,在学会了比较大小的方法后,设计了同桌两人比,四人小组比,随意找同学比,和老师比,甚至全班同学比,难度在不断地提高,更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能够说就在这一次又一次的比较中,学生巩固的不仅仅仅是比较方法的运用,更激发了学生挑战的欲望,同时也收获了一次又一次成功。
有收获,也有遗憾,课堂的调控,教学拿捏的火候与尺度,教师就知识的归纳与总结的时机,还需要完善。但透过这天的教学,更使我深刻的意识到,作为教师,我们切不可低估这天的学生。教师看多远,学生就会走多远,我们也许能做到将课堂还给学生,我们也许能做到,将学生置于课堂的主体地位,但更要求我们要学会反思,学会汲取,不断学习,不断地完善自我,完善课堂,追求理想的课堂首要目标是有效,真可谓“任重而道远”。
二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案教学反思大全(16篇)篇十四
《平行四边形面积》是二年级下册的内容。教材设计的思路是:先通过数方格的方法数出平行四边形的底、高、面积。再通过对数据的观察,提出猜想,通过操作验证的方法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我认为在教学中,必须让每个学生经历观察、思考、猜测、动手验证,并亲历平行四边形推导过程。对于这次的课堂教学我做如下反思:
在学习了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时,如果纯粹的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对于部分学生来说,纯数学的探究比较乏味或者说不知道学习这些知识有什么用,学习的主动性受到影响。因此,教学中,让学生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展开学习,从比较花坛的大小,到计算停车位的占地面积,地砖的面积,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及意义,从而激发学习积极性。
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或理解一些数学的基本思想,学会掌握一些研究数学的基本方法,从而获得独立思考的自学能力。猜想、验证、形成结论是数学学习重要的方法,本课新课教学中,经历了两次猜想验证,而练习中,也需要两次的猜想、验证,体现了这一学习方法具有较广泛的运用范围。另外,探究过程中,“转化”的方法为学生提供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学生通过把新知“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转化为旧知“求长方形的面积”,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一方法在数学学习中,具有普遍应用的意义,同时它也是求其他图形面积的重要方法。
新的知识需要练习进行巩固,也需要练习进行提升。本节练习具有较强的层次,题一是:求两个不同形状平行四边形停车位的面积,提供的是相对应一底一高,起到巩固新知的作用。题二,是提供不对应的一底一高,让学生通过错误的解法和教师的演示产生冲突,凸显出底和高为什么要一一对应的原理,在补充另外一底一高,以达到突破难点并加以巩固的目的。题三是拓展题:比较同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意在提升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特征的认识和加深对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
1、教学中生成处理有待提高。
为了便于学生的初步猜想和表达,在引入时,我提供给学生平行四边形的相关数据,让学生去猜想面积可能是怎样算的?结果出现了六七种算法,其中有些是盲目的。不是预设的“边乘边”、“底乘高”,结果,教师对这一生成没做处理,直接进入下一环节:数格子验证,排除错误算式。就让“边乘边”这种可能的错误,溜了过去。其实,教师可以通过计算算式结果,和长方形面积进行比较,排除数据相差大的,再教具演示并讨论为什么“边乘边”这种算法不可以。
2、学生操作活动的质量有待加强。
教学中,学生的操作比较简单,主体性还不是很突出,当通过剪、拼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时,学生基本上都是沿相同位置的高剪开。在比较两图形的面积,长、宽在平行四边形中的相应位置时,学生的主动性还不是很强,课件的演示并没有让学生切身的感受到长与底、宽于高的密切联系。因此,在总结面积计算公式是学生显得比较被动。
二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案教学反思大全(16篇)篇十五
认识图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如何运用操作,计算,变换,简单推理等多种手段认识图形,是教好这门知识的关键。让学生通过量一量,画一画,比一比,看一看等数学方法来让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第一,以学生原有的知识内容为基础构建新的知识。
在课的导入方面,是先让学生回顾旧知识,认识长方形的特点,在长方形图形的基础上,平移两个角的顶点位置,使长方形变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让学生猜测这是什么图形,并从中观察这个新的图形――平行四边形“边”有什么特点“角”有什么特点边的`特点你还发现其它什么特点通过实践活动的“,建构新的知识。让学生自己去挖掘新知识!
第二,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为辅的地位。
让学生自己在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应用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去寻求平形四边形的特点。比如在学生活动中,学生主动去量平行四边形的边长,去画边长,去剪角的大小等通过这些有意义的活动去发现”对边相等“,对角等。但是在让学生去探讨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时做的还不够,没有让学生在和三角形对比的情况下得出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二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案教学反思大全(16篇)篇十六
今天上了一节失败的课,因为预计要讲完两个例题,只讲完了一个,而且孩子动手实践的并不充分。总结一下原因:
1、课前的引课部分太长。课前的引课部分我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认识过平行四边形,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平行四边形?”,孩子们想到的是并不多,而且有的孩子说出来了,没有大屏幕的演示,其他同学也没法感同身受,因此我就要细化的解释,导致我引课部分过长。
2、动手操作能力太差。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孩子们找的很准,可是动手操作验证却并不顺利。孩子们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于是我马上细化的分工,可是效果还是不好。究其原因,是平时的教学中让孩子们动手操作验证的太少了,这方面的能力太差了,我要反思。
3、上课时间控制的不好。这个问题已经困扰了我太久了,有的环节处理的很拖沓,以后我要更加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