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看完电影或者活动之后都喜欢写一些读后感,这样能够让我们对这些电影和活动有着更加深刻的内容感悟。什么样的读后感才能对得起这个作品所表达的含义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篇一
课时目标
1.读课文,了解鲁滨逊在荒岛创造条件、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学习写梗概的方法。
2.探究鲁滨逊能在荒岛上生存下来并且生活得很精彩的原因,感悟鲁滨逊面对困难时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3.激发课外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培养勇于战胜困难的大无畏精神。
要点把握
1.了解鲁滨逊的历险经历,体会其内心想法,感知人物形象,学习他顽强、乐观的精神。
2.培养细读文本的习惯,学会正确的阅读方法,激发阅读课外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回顾内容,加深理解。
指名说一说《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的主要内容。
(教师课件出示提示。)
通过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的故事梗概,我了解到这部小说主要写了鲁滨逊在一次航海中________,漂流到________。为了生存,他________,最后________。
2.学生根据提示汇报,师生共同评价。
3.鲁滨逊在荒岛上创造了生存的奇迹,说说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4.教师过渡,导入新课。
过渡:正如同学们所说,鲁滨逊是一个勇敢的航海家和冒险家,他在荒岛上的经历表现出他是一个勇敢坚毅、乐观积极的人。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叙述,去具体感受他的这些品质。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读“梗概”,探究人物形象。
(1)指名读第1自然段,其他学生找出概括鲁滨逊性格特点的词句。
预设:这段话位置特殊,在文中有特殊的作用。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这段话开门见山,介绍了鲁滨逊爱好航海和冒险的性格特点,为后文写他遇到困难并战胜困难埋下伏笔。
明确:“喜欢航海和冒险”“碰到过许多危险”“一点儿也不畏惧”“希望走遍天涯海角”。
(2)品读重点句子,体会鲁滨逊的性格特点。
预设:“梗概”部分剩下的内容概括叙述了鲁滨逊在荒岛上战胜困难,求得生存的经历。在上节课初读课文时,学生已用表格的形式概括了鲁滨逊流落到荒岛后遇到的困难及其解决困难的方法。教师在这里主要是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到相关的语句,通过品读句子来具体感受鲁滨逊“喜欢航海和冒险”“碰到过许多危险”“一点儿也不畏惧”“希望走遍天涯海角”等性格特点。
①体会鲁滨逊初到荒岛的心情。
这是一个无名的、没有人居住的荒岛,到处是乱石野草。他又冷又饿,心里想:流落到这种地方,怎样活下去呢?(鲁滨逊身处孤岛、濒临绝境,心中不免有些担忧和惶恐。)
在船舱里,鲁滨逊找到很多可以用、可以吃的东西,陆续搬到岸上。没有淹死的一条狗、两只猫陪着他,这使他在凄凉中感到一丝安慰。(即使面对绝境,哪怕是一丝的希望也让鲁滨逊感到高兴。)
②从鲁滨逊解决困难的行动中感受其品质。
困难一:无住所。
鲁滨逊走遍荒岛,在山坡上选择了一块有水源、有树荫、又可以防野兽的地方,用木头和船帆搭起一座简陋的帐篷。(鲁滨逊在选择容身之地时充分考虑了各方面的因素:有水源、有树荫、防野兽,体现了鲁滨逊的聪明才干和坚强的意志。)
困难二:食物很快吃光了。
他每天或是拿着枪,带着狗到森林里去打猎,或到海边去捕鱼,还把捕到的活山羊畜养起来。
他用这点儿麦种反复种收,到了第四年,终于吃到了自己种的粮食。
(鲁滨逊为了生存下去,想到了各种办法来解决食物问题。由此可见鲁滨逊是一个坚韧不拔、不畏艰难,能靠智慧解决困难的人。)
困难三:野人袭击。
鲁滨逊在恐惧之中开始考虑怎样对付这些可能出现的野人。(鲁滨逊迎难而上,勇敢地面对现实,想办法战胜危难。)
鲁滨逊决心救下这个逃跑的野人,于是他开枪打死了追赶他的另外两个野人。(鲁滨逊敢想敢做。)
困难四:发现英国船只叛乱
鲁滨逊和“星期五”救出了船长,船长愉快地答应带他们回英国去。(勇救船长,体现了鲁滨逊的机智勇敢。)
(3)教师小结。
小结:面对恶劣环境的挑战,鲁滨逊没有绝望和妥协,而是勇敢地面对现实,用顽强的毅力和勤劳的双手同困难作斗争,创造了不朽的传奇。他的这种在绝境中乐观向上、勇于拼搏、机智勇敢、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2.读节选片段,把握人物形象。
(1)教师出示阅读提示,引导学生阅读。
过渡:这个节选片段主要讲述了鲁滨逊初到荒岛时的生活状态和他面对现实的思考。请大家朗读这个片段,思考以下几个问题。(课件出示问题。)
①鲁滨逊克服了哪些困难?
②他的心态发生了什么变化?
③你觉得鲁滨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学生带着问题读选文,在文中圈点批注。
(3)学生分组交流讨论,感知人物形象,教师相机指导。
(4)小组派代表在班级汇报,教师整理汇报结果。
汇报展示:
①鲁滨逊克服了哪些困难?(身陷孤岛,生活忧伤寂寞;在岛上缺少必要的工具,干什么都困难重重。)
重点句子:我现在处在一个令人忧伤的、没有言语交流的生活场景中,也许这种生活在世界上是前所未闻的。
明确:这句话是鲁滨逊在孤岛上生活的写照。他所要过的生活“在世界上是前所未闻的”,他的心情是忧伤的。一个人置身于孤岛,鲁滨逊面对的困难除了吃穿住的窘迫,还有内心的孤寂和绝望,这是他能否在岛上活下去的关键。他认识到了这一点,就能更好地战胜这些困难。
我几乎花了一年工夫才完全布置好我那片用栅栏围起来的小小的住所。
我花了好长的时间才砍下那些木材,并且在林子里加工好,但是把他们运回家去的时间更要长得多。所以我需要花两天时间砍成一根木桩,把它运回家,在第三天才把它打进地里。
明确:这些句子表明鲁滨逊每完成一件事都要付出非常多的时间和精力,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鲁滨逊具有顽强的毅力和肯吃苦的精神。
②他的心态发生了什么变化?
预设:这个问题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应以选文后半部分为依据,重点引导学生分析鲁滨逊面对现实情况时心理产生的变化,探究他列出“坏处”和“好处”的作用,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深刻感悟鲁滨逊从自己的不幸处境中得出的经验教训的现实意义。
a.文中表明鲁滨逊心理变化过程的句子:我的理智现在已经逐渐能够控制我的沮丧心情,我开始尽可能地安慰自己,把我遇到的凶险和幸运作个对比,使自己能够心平气和。
b.鲁滨逊列出“坏处”和“好处”的作用。
明确:首先给鲁滨逊带来了勇气,使他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还没有完全处于绝境;其次,这也使鲁滨逊能够知足安命,不再抱怨眼前的一切,接受现实,积极乐观地谋求生存;再次,他通过对照得到心理安慰,得到了要顽强活下去的理由。
c.理解鲁滨逊得出的经验教训。
相关句子:总的说来,这是世界上少有的叫人受尽折磨的处境,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值得宽慰的东西。
在困境中,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
明确:这两句话集中体现了鲁滨逊积极乐观的精神,他的这种做法启示我们: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当我们遇到不利环境的时候,就要像鲁滨逊一样直面现实,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增强跟困难作斗争的信心。
③你觉得鲁滨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明确:鲁滨逊是一个不屈服于命运的人,面对命运弃他于孤岛,能及时调整心态,努力改变不幸的命运;他是一个善于调整心态的人,他经历了三次心态调整,逐渐解决了生存问题、生活问题及如何活得有意义的问题;他是一个不怕孤独的人,他与猫狗为伴,以记日记来排遣寂寞,活得充实;他是一个以苦为乐的人,尽管岛上条件极差,他仍不断自我安慰,尽量改善生活;他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面对不幸,他没有失去生活的信心,而是热情地投入实际生活中去。
(5)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选段,边读边感受鲁滨逊这个人物形象的特点。
三、读写结合,学有所获
1.师生共同探究写法。
(1)通过比较“梗概”和节选片段在表达上的不同,引出第一人称叙述。
预设:学生通过朗读能很容易发现“梗概”和节选片段在表达上的不同。最明显的不同是人称不同--“梗概”采用第三人称,节选片段采用第一人称。由此导致的语言风格不同--“梗概”采用概括性描述,语言简练;节选片段的语言生动、形象,有较多的细节描写。两者的差别正显示了第一人称叙述的好处。
(2)教师引导学生了解第一人称叙述。
方法点拨:所谓第一人称叙述,即行文中作者以“我”(或“我们”)的身份和角度展开叙述,直接向读者叙述所见、所闻、所想、所感。这个“我”可以是作者自己,也可以是作品中的人物。采用第一人称进行叙述,有助于作者或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内心活动的描写,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亲切感。
(3)学生通过朗读自主感悟第一人称叙述的好处,并在讨论交流中加深理解。
2.学生尝试运用。
(1)教师出示一个以第三人称叙述的片段。
(2)学生运用第一人称改写这个片段。
(3)对比阅读,感受第一人称写法的好处。
(4)教师小结。
四、课堂回顾,拓展阅读
1.教师出示准备好的《鲁滨逊漂流记》原著,激趣荐书。
师:《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小说,本课中的“梗概”部分实际上是对小说进行了缩写,原著的情节更加生动,描写更加细致。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找来原著读一读,将会大有收获。
2.教师推荐适合这本书的几种读书方法。
(1)过电影的方法。
读书是把语言文字转化成鲜活的形象与画面,这是一个硬工夫,需要我们不断练习。阅读这本书时,可以在脑子里边读边演电影,这样可以读得特别深入,真正做到入眼、入脑、入心。
(2)复述的方法。
我们读到某个章节,会被书中的情节与人物深深地吸引,特别想与他人交流和沟通。那么,我们可以在各自的小组与同学,或者在家里与父母绘声绘色地讲一讲所读的章节,这样还可以练习我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口语表达水平。
3.学生选读某个章节,概括主要内容,再试着在小组内讲一讲。
五、摘抄积累,作业设计
1.摘抄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丰富积累。
2.课外读一部小说,尝试着写梗概。
3.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同步巩固练参见“世纪英才丛书--世纪英才好学案”,阅读提升练参见“英才好阅读”丛书)
板书设计
教学重点片段实录
◆阅读“梗概”,了解大意
(学生快速浏览“梗概”部分。)
师:读了“梗概”后,谁能给大家说说这部小说的大概内容?
生:这部小说讲了鲁滨逊在海上遇险后流落到了一个荒岛上,一个人过着艰难的生活的故事。
生:小说讲了一个叫鲁滨逊的英国人,在一次航海中遇上大风,船翻了,漂流到一座荒无人烟的小岛上。他战胜了种种困难,在岛上生活了二十多年。最后终于获救,回到了英国。
生:小说重点写鲁滨逊漂流到岛上后遇到了很多困难,他想方设法克服了那些困难。
师:具体有哪些困难呢? 他又是怎样克服困难的呢?请大家再次默读“梗概”,把鲁滨逊遇到的困难及克服困难的办法做上记号。
(学生快速默读课文,圈点批注。)
师:同学们读得很快,做的批注也很精彩,哪位同学能来说一说?
生:首先是没有住的地方。“鲁滨逊走遍荒岛,在山坡上选择了一块有水源、有树荫、又可以防野兽的地方,用木头和船帆搭起一座简陋的帐篷。那儿可以看到海面,他希望瞧见过往的船只,以便请求救援。”他在荒岛上建房定居,等待救援。
生:还有吃的困难,鲁滨逊先是从船上找到很多吃的东西,但因为从“破船上搬下来的食物很快吃光了,要想活下去,就得想办法”。于是,“他每天或是拿着枪,带着狗到森林里去打猎,或到海边去捕鱼,还把捕到的活山羊畜养起来。后来他竟有了成群的山羊,可以常喝羊奶,吃羊肉”。他还把从船上搬来的麦子“撒在围墙里,不久长出了嫩芽,后来结出了十几个穗子。他用这点儿麦种反复种收,到了第四年,终于吃到了自己种的粮食”。
生:还有一点,就是孤独,幸亏还有一条狗和两只猫跟他做伴。
生:我觉得他最大的困难是恐惧。有一天,他发现了野人的脚印,担心野人会来吃掉他,“于是他在住所前的空地上插下杨柳桩子,又将羊群分成几个地方圈养”。后来,他再一次看到野人留下的生火的痕迹和满地的人骨,他开始考虑怎样对付这些可能出现的野人。
师:他有什么办法可以解除孤独吗?
生:后来,鲁滨逊救了一个被同伴追杀的野人,给他取名“星期五”。经过教化,这个野人成了他的好帮手。
师:现在,我们尝试着把重点内容抽出来,再讲一讲小说的大概内容。
生:从前,有一个叫鲁滨逊的英国人在海上遇险,漂流到了一个荒岛上。为了生存,他用木头和船帆搭帐篷。为了解决吃饭问题,他拿着枪到森林里去打猎,到海边去捕鱼,还把捕到的山羊畜养起来,并种了一些麦子。当发现岛上可能有野人时,他想办法对付野人,战胜恐惧。二十六年后,他救了一个被同伴追杀的野人,给他取名“星期五”,并教化他,让他成为自己的帮手。有一天,他俩看到附近停了一艘船,船长被绑架,他们便救下了船长,那个船长把他们带回了英国。
师:同学们概括得很精准。鲁滨逊在看似毫无希望可言的荒岛上克服了重重困难,创造了生存的奇迹,说说这时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勇敢坚毅、乐观积极,靠智慧解决困难等。
赏析:本教学片段中教师主要引导学生对小说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经历了一个“概括--揣摩--提升”的过程。首先,教师指导学生如何根据故事梗概具体而又准确地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接着,引领学生回到梗概之中,具体感受鲁滨逊经历的困难和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然后,围绕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有效地融合具体内容,进行再概括。经历这样的反复过程,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培养。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由“梗概”和节选片段两部分组成,“梗概”主要讲了鲁滨逊是如何在荒岛上历险的,突出表现了他不畏艰险、机智勇敢、聪明能干的特点;节选片段主要讲了鲁滨逊初到荒岛时的生活情况以及他对现实的思考,重点表现了鲁滨逊面对重重困难时积极乐观的精神。这样安排教材的目的是让学生感悟到鲁滨逊面对厄运时积极的人生态度,同时从鲁滨逊在荒岛上独立生存的非凡经历中学会生存的道理。所以在讲授本课时,我特别注意向学生渗透抓紧在学校学习的机会,强健身体,锻炼意志,丰富知识,提高技能,增强生存能力和社会竞争能力的思想。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不仅对此有较浓厚的兴趣,而且能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谈感悟,这也正体现了世界名著的魅力所在。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篇二
1.阅读作品梗概,浏览作品精彩片段,了解大意。
2.关注人物命运,体会鲁滨孙不怕困难、顽强生存、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3.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愿望。
了解名著大意,体会人物的人生态度,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欲望。
两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出示自学提纲,自学梗概:(这部分可以作为课前预习,提前布置。)
1、了解作者及作品的时代背景。
2、概括本书的主要内容。
3、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
(课文是按时间顺序写的,分别写了遇险上岛、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
三、自学“精彩片段”,回答下面问题。
1、精彩片段主要写了什么?(鲁滨逊初到岛上的生活状态和面对现实的思考。)
2、这部分是故事梗概中第几段的内容。
四、小结。
一、出示预习提纲:
2、交流文中你认为最精彩的一处。
3、从他身上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二、学生自主学习。
三、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孤独,所以他不停地工作,自我安慰,救星期五。
缺少食物、衣服、墨水等生活用品,他趁船被吹到岸边时,从船上往下搬东西,他还养羊,吃羊肉,喝羊奶,种麦子,磨面粉。
恐惧,缺少安全的家。他在住所前的空地上插杨柳桩子,隐蔽自己,分开圈养羊。他建巢穴,做栅栏。
鲁滨孙 是一个勤劳、聪明能干、善良、坚强、积极乐观、不畏艰险、脚踏实地的人。
2、7-9段精彩。鲁滨孙能一分为二地看待自己的`境遇。尤其是在想好处方面,可见他很乐观积极。他把坏处也考虑得那么清楚,可见他能很清醒地认清现实,这便于他采取正确的行动策略。他很会自我安慰,从不幸中寻找幸运,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
指导学生读书。尤其是9段的那几句,一定要反复读。
3、启示可分几个层次:
人应该热爱劳动,勤劳的双手能创造幸福生活。
不怕困难,积极行动,才能改变困境。
乐观的人生态度,从不幸中寻找幸运,鼓励自己振作。
四、总结全文:
不同的生活态度决定不同的命运,鲁滨逊在无人的荒岛上顽强地生活了28年,还创造了自己生活的乐园,这与他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是分不开的,相信他的生活态度会激励我们用正确的观念看待生活、看待挫折。课文所选的只是书中一个精彩的片段,已经留给我们许多的思考,也留下了许多疑惑,也许只有在读过全书之后我们才能够解答这些疑惑,作出更深入的思考。
板书设计:
孤独 不停地劳动 自我安慰 热爱劳动 积极乐观
缺少生存物资 从船上搬 牧羊种植 坚强聪明
不安全 建房修栅栏 分羊 不畏艰险 积极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篇三
本课是部编版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外国名著。根据新课程标准,教学过程中最关键的是要体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即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充分接触,充分突出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制定教学目标应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着眼于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特点。因为课文是原著的缩写和片段,所以要对《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进行充分的阅读。正确把握思想内容,从而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1、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
2、默读梗概,能用小标题梳理出鲁滨逊流落荒岛后的事情。
3、默读节选片段,了解主要内容,体会人物心态变化,感知人物形象。
联系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烦恼,学会从正反两面来分析问题,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并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学习重难点:
1、默读梗概,能用小标题梳理出鲁滨逊流落荒岛后的事情。
2、默读节选片段,了解主要内容,体会人物心态变化,感知人物形象。
课时安排:2课时
首先,我将力图贯彻“教学思想的开放性,教学内容的系统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的原则,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让学生质疑、讨论、品味文中主人公不寻常的经历,帮助学生创设一种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未知事物的兴趣,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能大胆地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同时,我将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进行组织、引导、点拨,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
教无定法,但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却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教与学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根据教材内容和高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将合理的进行多种教法的优化组合,运用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以读代讲法,做到扶与放结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一种愉悦民主的教学气氛,使学生成为教学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合作学习。要提倡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老师的指导,围绕重点开展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让学生在阅读的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皮亚杰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儿童如果不具有自己的意象活动教育就不能成功。
1、整体感知,初步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学生先自读课文。自学完以后,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样,学生就会从整体上知道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内容。
2、充分自学。人的大脑接受信息,有意注意总比无意注意有效得多。本课内容浅显易懂,可以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学,经过自学,学生对课文有了一个大概了解,有了一番摸索的功夫,或者是略有解悟,或者是不得要领,或者是困惑不解。一旦进入探讨阶段就会全身心投入。一方面可以从容、有条不紊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另一方面略有所悟的急需得以印证和深化,不得要领的急需理清头绪,困惑不解的急需弄个明白,自然都格外注意,毫不懈怠。这样既提高了学习兴趣,又留下了深刻印象,还强化了自主意识。
3、自学研讨。学生自学后质疑让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自己见解,听取别人的意见,思索别人的看法,反驳错误的观点。这一过程在教学时还注重不同层次的学生,一般先由基础较差一些的学生解决课文中的共性问题,并积极引导尖子生对个性问题进行探讨,以求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这一参与过程既使学生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听说能力、判断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学生已经有五年多的学习经历,思维比较活跃,掌握了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具备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本课内容学生很感兴趣,很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这学期教材的重点是《注意收集有关的材料》和《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前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已初步把握其方法。因此,对本课的教学,可以渗透,从而把握学生把学习例话的收获运用于读写实践。而文中鲁滨逊在荒岛战胜种种困难的经历及积极的人生态度,既是学生理解学习上的重点、难点,也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所以在反复朗读课文之后,可以从“悟”字出发,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感悟,悟情悟理。
1、设疑谈话、导出新课。
出示课文插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人物,说说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今天,我们就和作家笛福一起,走进荒岛,去认识一下这位独自置身荒岛生活28年的鲁滨逊。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学生快速引入课文情境。
2、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大声流利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自学生字新词。
(3)读梗概,理清思路,梳理出鲁滨逊流落荒岛后发生的事情。
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相机指导。师生一起解决本课字词。
3、再读感知,理清脉络
(1)从“梗概”中,我们看出小说的重点部分。
(2)默读“梗概”,把鲁滨逊所遇到的困难及解决的办法做上记号。
(3)尝试着把重点部分展开来,再讲一讲小说的大意。全班交流这部小说的大意。
再次默读梗概,概括一下鲁滨逊在荒岛上都遇到了哪些困难。
(1)住──用木头和船帆搭了一个简易的帐蓬。
(2)吃──打猎、捕鱼,畜养山羊,种粮食。
(3)安全-防御。
(4)孤独-救助“星期五”。
引导学生尝试用小标题梳理出鲁滨逊流落荒岛后的事情,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后的收获,教师巡视指导。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交流的结果,其他同学做补充。教师总结:流落荒岛—搭盖住所--驯养野羊--播种粮食--救星期五--夺船回国。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基于这理念,本设计力求为学生创设个性化的阅读空间,体现在阅读实践中自读、自疑、自悟、互评、合作、探索的学习过程。
这样设计实施了开放式教学,注重的是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理解与感悟,他们的自主精神和创造才能得到发展,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更受到了人文精神的熏陶。
第二课时
4.拓展思维,深化主题。
老师讲故事:没有开启冷冻功能的冷藏车冻死工人的故事。
对比质疑:同样是身处险境,为什么鲁滨逊能活下来?而工人却在一夜间丢了性命?抛出中心议题:“是什么让鲁滨逊活了下来?”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思考讨论。
小结:
阅读教学重要的不是让学生获得一个阅读的结果,而是经历一次阅读的过程。通过课外故事的引入,在两则故事结果的悬殊对比中抛出这样一个问题:“是什么让鲁滨逊在孤岛上活了下来?”这个问题问域宽,答距长,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很有思维训练的价值。学生开始认真解读文本,自己思考得出结论。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对鲁滨逊的认识是自己发现的,是通过自己的阅读、思考得出的结果。阅读的过程是一个探究的学习过程,充满了学习发现的无穷乐趣。更重要的是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发现、自己的体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独立解读文本,学会读书,学会思考,并自己获得真理。课堂上真正呈现了学情,展示出学生的学习过程。
5.总结谈话,深化主题。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篇四
了解《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以及创作原型;分析鲁滨逊以及星期五的形象;研讨《鲁滨逊漂流记》所产生的巨大的艺术魅力;赏析作品中的优美语句。
(1)根据文学作品形象性和情感性的特点,培养学生对形象的感受能力和情感的体验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评价和鉴赏 文学作品的能力。
欣赏文学作品,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生命的质量需要锻铸,阅读是锻铸的重要一环。好书可以增加我们知识的广度,可以增加我们思想的深度,可以使我们能够拥有一个更广大的世界,不断超越自我,不断成长,不断进步!
阅读沟通了古今中外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阅读沟通了殊方异域的文化传播,使人类变得丰腴,可是面对茫茫书海,青春年少的我们又该如何寻找一片净土,为我们的灵魂加油充电呢?让我们共同走进属于我们自己的图书。
(播放《鲁滨逊漂流记》电影版的几个片段)
能先回答我的几个小问题吗?
1、《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谁?哪国人?
3、鲁滨逊在荒岛上独自生活了多少年?
小结:面对种种挫折,鲁滨逊总是不成功决不放手!,想出变通的方法去达到目的,在和大自然的斗争中,他改变了恶劣的环境,战胜了地震的恐惧,挨过了疾病的打击,只要有可能,就动手改善自己的生活,他的人生哲学就是行动的哲学,不怕困难的哲学。
(出示:补充材料:《鲁滨逊漂流记》是十八世纪英国四大名著小说家之一的丹尼尔笛福的代表作,是笛福文学创作的里程碑,同时也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
鲁滨逊的原形叫亚历山大·塞尔柯克,他是一个苏格兰水手,他是在 1704 年 9 月由于与船长发生争执而被遗弃在距智利海岸 500 海里,周围约 30 英里的于安·菲南得岛上的这个无人居住,只有来往南美的船只偶尔到这里来补充或修理船只。
塞尔柯克在这里住了四年零四个月,才被有名的航海家渥地士·罗吉斯发现,塞尔柯克参与了他的船队,在一七一一年回到英国。
作者笛福曾这样点评鲁滨逊:形象为不安于现状,勇于行动,勇于追求,不畏艰险,按照先导文明的模式,开辟新天地的创造者。
鲁滨逊是世界海洋文学中第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今天就让我们原文的精彩语句,让鲁滨逊走进我们的语文课堂。
(播放电影中的某些片段,让学生尝试着配音,并走进鲁滨逊的生活。)
小结:鲁滨逊在与自然的斗争中表现出来的智慧、勇敢、勤劳和热情是我们人类至今都诊视的宝贵品德。
小结:听着同学们的评述,老师被鲁滨逊震撼着,也被同学们感动着,我想鲁滨逊的拼搏、勇敢、智慧和热情应该是这部书送给我们的最珍贵的礼物吧!请同学们去拜读原著吧!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篇五
《鲁兵逊漂流记》主要讲述主人公鲁滨逊因多出海遇难,先被海盗,再到种植园,最后漂流到无人小岛,并坚持在岛上生活,最后回到原来所生活的社会的故事。和小编一起来看看下文关于鲁滨逊漂流记好段 ,欢迎借鉴!
一个人只是呆呆地坐着,空想自己所得不到的东西,是没有用的,这个绝对的真理,使我重新振作起来。
一个人在明白事理以后,就会觉得,被上帝从罪恶中救出来,比被上帝从患难中救出来,幸福更大。
事情总是这样的,对危险的恐惧,比起亲眼所见的危险本身来,往往要吓人万分。
我按上述条件去寻找一个合适的地点,发现在一个小山坡旁,有一片平地。小山靠平地的一边又陡又直,像一堵墙,不论人或野兽都无法从上面下来袭击我。在山岩上,有一块凹进去的地方,看上去好像是一个山洞的进口,但实际上里面并没有山洞。
我完全不顾父愿,甚至违抗父命,也全然不听母亲的恳求和朋友们的劝阻。我的这种天性,似乎注定我未来不幸的命运。
我这个不孝之子,背弃父母,不尽天职,老天就这么快惩罚我,真是天公地道。
唉!人在恐惧中所作出的决定是多么荒唐可笑啊!凡是理智提供他们保护自己的种种办法,一旦恐惧心占上风,他们就不知道如何使用这些办法。
尤其是,在这种不幸的境遇中,上帝指引我认识他,乞求他的祝福,这给我莫大的安慰。这种幸福足以补偿我曾经遭受的和可能遭受的全部不幸还有余。
我简直吓坏,呆呆地占在那里,就象挨一个晴天霹雳。
看到这情景,我怒不可遏,早把恐惧置之度外。我在心里发誓:下次再看到这种暴行,一定不放过他们!
世界上一切好东西对于我们,除拿来使用之外,没有别的好处。
我现在开始觉得,我如今的生活,虽然是简陋不堪,而与以前的那种邪恶可鄙的生活相比,却已不知道强多少倍,我现在不以过去之忧为忧,也不以过去之乐而乐。
在这段时间里,我努力工作,尽管雨水耽搁我许多天,甚至好几个星期。我觉得,围墙不做好,我住在里面就没有安全感。我做的每件工作所花的劳动,简直难以令人置信。尤其是那些木桩,要把木桩从树林里搬回来,又要打进土里,实在非常吃力,因为我把木桩做得太大,而实际上并不需要那么大。
每当我谈论这些话题的时候,大家都仔细倾听;尤其是买卖黑奴的事,更引其他们的兴趣。当时,贩运黑奴的买卖还刚刚开始。从事贩卖黑奴的商人必须签约,保证为西班牙殖民地和葡萄牙殖民地供应黑奴,并必须获得西班牙国王或葡萄牙国王的批准。贩运黑奴是一种垄断的贸易,因而在巴西黑奴进口的数量不多,价钱也特别昂贵。
我是家里的小儿子,父母亲没让我学谋生的手艺,因此从小只是喜欢胡思乱想,一心想出洋远游。当时,我父亲年事已高,但他还是让我受相当不错的教育。他曾送我去寄宿学校就读,还让我上免费学校接受乡村义务教育,一心一意想要我将来学法律。但我对一切都没有兴趣,只是想航海。
到傍晚,大副和水手长恳求船长砍掉前桅;此事船长当然是绝不愿意干的。但水手长抗议说,如果船长不同意砍掉前桅,船就会沉没。这样,船长也只好答应。但船上的前桅一砍下来,主桅随风摇摆失去控制,船也随着剧烈摇晃,于是他们又只得把主桅也砍掉。这样就只剩下一个空荡荡的甲板。
前面我已描述过自己的住所。那是一个搭在山岩下的帐篷,四周用木桩和缆索做成坚固的木栅环绕着。现在,我可以把木栅叫做围墙,因为我在木栅外面用草皮堆成一道两英尺来厚的墙,并在大约一年半的时间里,在围墙和岩壁之间搭一些屋椽,上面盖些树枝或其他可以弄到的东西用来挡雨。因为,我发现,一年之中总有一段时间,大雨如注。
不料这时我们突然遭到一股强烈飓风的袭击。这股飓风开始从东南刮来,接着转向西北,最后刮起强劲的东北风。猛烈的大风连刮十二天,使我们一筹莫展,只得让船乘风逐浪飘流,听任命运和狂风的摆布。不必说,在这十二天中,我每天都担心被大浪吞没,船上的其他人也没有一个指望能活命。
我有个邻居,是葡萄牙人,生于里斯本,但他父母却是英国人。他名叫威尔斯。当时他的境况与我差不多。我称他为邻居,是因为我们两家的种植园紧紧相邻,而且我们也经常来往。我们两人的资本都很少。开始两年,我们只种些粮食为生。可是不久,我们开始发展起来,经营的种植园也开始走上轨道。因此,在第三年,我们种一些烟草;同时,我们各自又购进一大块土地,准备来年种甘蔗。然而,我们都感到缺乏劳动力。这时,我想到真不该把佐立让给别人,以致现在后悔莫及。
每当我想到自己目前的境遇,总是悔恨不已。除偶尔与我的那位邻居交往外,简直没有其他人可以交谈。我也没有什么工作可做,只有用自己的双手辛苦劳作。我老是对自己说,我就像被丢弃在一个杳无人烟的荒岛上,形单影只,雀然一身。可是,当人们把自己目前的处境与境况更糟的人相比时,老天往往会让他们换一换地位,好让他们以自己的亲身阅历,体会过去生活的幸福。老天爷这么做是十分公道的。
一觉醒来,天已大亮。这时,风暴已过,天气晴朗,海面上也不像以前那样波浪滔天。然而,最使我惊异的是,那只搁浅的大船,在夜里被潮水浮出沙滩后,又给冲到我先前被撞伤的那块岩石附近。现在这船离岸仅一海里左右,并还好好地停在那儿。我想我若能上得大船,就可以拿出一些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常言道,富得快,麻烦来。我的情形完全是这样。第二年,我的种植园大获成功。我从自己的地里收五十捆烟叶,除供应当地的需要外,还剩下很多。这五十捆烟叶每捆一百多磅重;我都把它们晒好存放起来,专等那些商船从里斯本回来。这时,生意发展,资财丰厚,我的头脑里又开始充满各种不切实际的计划和梦想。这种虚妄的念头往往会毁掉最有头脑的商人。
由于缺乏适当的工具,一切工作进行得特别吃力。我花差不多整整一年的时间,才把我的小木栅或围墙建筑好。就拿砍木桩而言,木桩很重,我只能竭尽全力选用我能搬得动的。我化很长时间在树林里把树砍下来削好,至于搬回住处就更费时间。有时,我得化两天的时间把一根木桩砍下削好再搬回来,第三天再打入地里。作为打桩的工具,我起初找一块很重的木头;后来才想到一根起货用的铁棒;可是,就是用铁棒,打桩的工作还是非常艰苦 非常麻烦的。
事后想起来,我父亲最后这几句话,成我后来遭遇的预言;当然我相信我父亲自己当时未必意识到有这种先见之明。我注意到,当我父亲说这些话的时候,老泪纵横,尤其是他讲到我大哥陈尸战场,讲到我将来呼援无门而后悔时,更是悲不自胜,不得不中断他的谈话。最后,他对我说,他忧心如焚,话也说不下去。
然后,我用从船上截下来的那些缆索,沿着半圆形,一层一层地堆放在两排木桩之间,一直堆到顶上,再用一些两英尺半高的木桩插进去支撑住缆索,仿佛柱子上的横茶。这个篱笆十分结实牢固,不管是人还是野兽,都无法冲进来或攀越篱笆爬进来。这项工程,花我不少时间和劳力,尤其是我得从树林里砍下粗枝做木桩,再运到草地上,又一一把它们打入泥土,这工作尤其费力费时。
这时风暴越刮越猛,海面汹涌澎湃,波浪滔天。我以前从未见过这种情景。但比起我后来多次见到过的咆哮的大海,那真是小巫见大巫;就是与我过几天后见到的情景,也不能相比。可是,在当时,对我这个初次航海的年轻人来说,足已令我胆颤心惊,因为我对航海的事一无所知。我感到,海恒比尔河,又作亨伯河,发源于英格兰中部,流入北海。
我又花极大的力气,把前面讲到的我的全部财产,全部粮食 武器和补给品,一一搬到篱笆里面,或者可以说搬到这个堡垒里来。我又给自己搭一个大帐篷用来防雨,因为这儿一年中有一个时期常下倾盆大雨。我把帐篷做成双层的;也就是说,里面一个小的,外面再罩一个大的,大帐篷上面又盖上一大块油布。那油布当然也是我在船上搜集帆布时一起拿下来的。
可以说,这是我一生冒险活动中唯一成功的.一次航行。这完全应归功于我那船长朋友的正直无私。在他的指导下,我还学会一些航海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学会记航海日志和观察天文。一句话,懂得一些做水手的基本常识。他乐于教我,我也乐于跟他学。总之,这次航行使我既成水手,又成商人。这次航行,我带回五磅零九盎司金沙;回到伦敦后,我换回约三百英镑,赚不少钱。这更使我踌躇满志,因而也由此断送我的一生。
尤其是,在这种不幸的境遇中,上帝指引我认识他,乞求他的祝福,这给我莫大的安慰。这种幸福足以补偿我曾经遭受的和可能遭受的全部不幸还有余。
我简直吓坏,呆呆地占在那里,就象挨一个晴天霹雳。
看到这情景,我怒不可遏,早把恐惧置之度外。我在心里发誓:下次再看到这种暴行,一定不放过他们!
这里地上结满许多瓜类,树上挂满一串串的葡萄,有数有大,还有黄灿灿的柠檬。我顺着果园的斜坡望去,到处是一片清新翠绿的美景,这是我心里充满喜悦,顿时感到自己成这块富饶的土地的无可争辩的主人。
不料忽然有一个声音叫我的名字:“鲁宾逊,可怜的,鲁宾逊,你到什么地方去啦?”我从万分惊疑中醒来,定眼一看,原来是“波儿”在叫我,使我分外高兴。“波儿”嘴里那些带点忧伤调子的话都是我平时教它的。现在我劫后余生,它又飞到我手上,亲切地重复着那些它并不太懂的话语,使人倍感亲切和温暖。
你们要是看到我用饭的情景,一定会羡慕不已:我俨然是全岛的君王,一个人高高坐在上面。“波儿”仿佛是我的宠臣,只有它才有权跟我说话,我那只狗仿佛是一位又老又忠实的臣子,而那些猫呢,则像顺民一样分坐在两边。尽管我在岛上有无上的权威,可是实际上我那一身穿戴已经到不堪入目的地步。有时我把自己打量一下,也不禁会哑然失笑。
1.猎人笔记好段
2.湘行散记好段评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