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计划的编写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学工作计划的编写对于教师的职业发展和教学效果有着重要影响,以下是一些成功教师的教学工作计划经验分享。
包粽子教案(专业13篇)篇一
1、欣赏《包粽子》歌曲,了解端午民俗,学习包粽子的动作。
2、感受歌曲,跟着歌曲做律动。
3、欣赏《欢乐的夜晚》(丝弦重奏)。
一、了解端午民俗。
同学们:我们国家有哪些节日?这是什么?(课件)。
1、粽叶的选用:广州人包粽子多用箬叶,选表面光滑软韧的较好。汕头人包粽子多用竹叶,粽子有竹叶的清香味,但要煮软再用。
上海等地采用每年大伏天从安徽黄山采下的箬叶,含有特殊的清香味,俗称"徽州伏箬"。
2、粽馅的调味:咸肉粽要先将新鲜的猪肉用少许味精、白糖、酒、盐、生抽拌匀反复揉擦至调味品渗入猪肉再包。
3、粽子的捆扎:豆沙粽不宜捆得太紧,防止米粒挤进豆沙中,如果煮不透会出现夹生现象。咸肉粽如果用肥猪肉不宜扎紧、松紧适度即可。如果用瘦猪肉就要扎紧,因为瘦肉熟了以后会收缩,粽馅的肥汁会漏入水中,不能保持粽子的肥糯。
粽的烹煮:煮粽子一定要水滚以后才落粽子,水要浸过粽面,待水重新滚起以后再用旺火煮3个小时左右即可。在煮粽过程中不要。
4、添生水。要留意枧水粽不能和其它粽子一同煮。煮好以后趁热取出。吃时打开粽叶,粽香喷鼻,入口油而不腻,糯而不粘,咸甜适中,香嫩鲜美是为上品。
3、请大家跟着歌曲唱一唱;
4、创编动作,跟着歌曲进行表演。
三、欣赏《欢乐的夜晚》(丝弦重奏)。
2、请大家听赏一首乐曲《欢乐的夜晚》。
3、感受到时什么情绪?这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演奏的形式又是什么?
4、再欣赏一遍,请大家模仿一下乐器的演奏形式,感受欢快的心情。
四、小结。
包粽子教案(专业13篇)篇二
1、体验民俗文化,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2、喜欢劳动,乐于参加家务。
3、初步了解包粽子的方法。
4、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5、通过讨论,激发过节日的情感,知道要愉快、合理地过节。
视频(端午节如何包粽子)粽叶细线已经弄好的粽子馅安全剪刀盆子。
小朋友:粽子。
小朋友:愿意。
小朋友:可以。
老师:小朋友们真好。可是你们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吗?(小朋友有的回答知道,有的回答不知道。)小朋友知不知道都没有关系,下面来和老师一起一起看一个动画片,大家就都知道了。
2、观看视频,了解端午节由来以及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老师:看了动画片,小朋友们知道为什么端午节会吃粽子了吧?小朋友们回家后可以讲给爸爸妈妈听听看。下面我们再看一个视频,看看粽子怎么包,完了小朋友们可要帮助老师喔。(放视频)老师:小朋友们,看看那你们前面都有那些材料,现在我们就要用这些材料包出又香又甜的粽子。大家一起来。老师先给大家示范一下。
(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使用剪刀。通过视频学习及老师的示范,部分幼儿能自己摸索着包出一个大概,对于还不会或者无从下手的幼儿采用同伴帮助及老师指导,确保每个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老师:哇,**包的粽子真好看,大家快向他学习,看看他是怎么包的,怎么才能包的又好又快。
3、结束部分,老师总结:哇,小朋友们真是能干,包的粽子让老师忍不住要流口水啦。这下老师不用担心没法招呼客人了。谢谢小朋友们。希望大家能度过一个愉快的端午节。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粽子香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
告诉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包粽子吃,并给爸爸妈妈讲述端午节的由来,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端午节。
包粽子教案(专业13篇)篇三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传统节日气氛,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节日的兴趣和民族自豪感。
2、帮助幼儿了解我国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
3、让幼儿了解节日的由来,感受节日欢乐的气氛,一起欢度节日。
4、在活动中增长幼儿对文学作品的爱好和对大自然的爱。
5、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培养幼儿初步的审美能力。
活动准备:。
1、视频(端午节儿歌)。
2、图片(粽子、龙舟、香囊等)。
3、实物:粽子、香囊。
活动过程:
一导入播放视频。
1、问题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吗?
师:那小朋友们知道端午节我们都要做什么事情来庆祝呢?
2、教师讲述端午节的来历。
幼:屈原。
二、给挂图选字活动。(巩固上面学的端午节知识)。
1、师:在黑板上挂有关端午节的图片,请小朋友选字贴在图片的下面。
2、幼:选字活动。
三、看视频,学儿歌。(再次巩固有关端午节知识)。
师:教读《端午节儿歌》。
五月五,端午到。
赛龙舟,真热闹。
吃粽子,带香包。
蚊虫不来身边闹。
幼:跟着老师和视频一起学习《端午节儿歌》。
包粽子教案(专业13篇)篇四
1、引导幼儿知道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了解端午节包粽子的几种特有包法、名称。
2、引导幼儿初步学习包粽子的方法,能用缠绕、捆绑的方式包粽子。
3、幼儿能互相帮助,体验合作包粽子的乐趣。
了解粽子的来历和特点,学习包粽子。
能将粽子包好并捆紧。
1、有湿度的.碎泥。
3、范例、课件。
1、教师情境导入,引入今天主题,激发幼儿学习包粽子的兴趣。
(1)小朋友们,你们吃过粽子吗?吃过哪些形状的粽子?
(2)教师出示课件,帮助幼儿了解不同形状的粽子。
我们吃过的粽子一般就是三角粽、还有四角粽以及团盘粽等。
2、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幼儿学习包粽子的方法。
(1)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粽子,看看粽子的外形和特点。
包粽子教案(专业13篇)篇五
活动目标:
1、体验民俗文化,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2、喜欢劳动,乐于参加家务。
3、初步了解包粽子的方法。
4、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5、通过讨论,激发过节日的情感,知道要愉快、合理地过节。
活动准备:
小朋友:粽子。
小朋友:愿意。
小朋友:可以。
老师:小朋友们真好。可是你们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吗?(小朋友有的回答知道,有的回答不知道。)小朋友知不知道都没有关系,下面来和老师一起一起看一个动画片,大家就都知道了。
2、观看视频,了解端午节由来以及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老师:看了动画片,小朋友们知道为什么端午节会吃粽子了吧?小朋友们回家后可以讲给爸爸妈妈听听看。下面我们再看一个视频,看看粽子怎么包,完了小朋友们可要帮助老师喔。(放视频)老师:小朋友们,看看那你们前面都有那些材料,现在我们就要用这些材料包出又香又甜的粽子。大家一起来。老师先给大家示范一下。
-
包的粽子真好看,大家快向他学习,看看他是怎么包的,怎么才能包的又好又快。
3、结束部分老师总结:哇,小朋友们真是能干,包的粽子让老师忍不住要流口水啦。这下老师不用担心没法招呼客人了。谢谢小朋友们。希望大家能度过一个愉快的端午节。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粽子香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
活动延伸。
告诉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包粽子吃,并给爸爸妈妈讲述端午节的由来,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端午节。
活动反思。
在设计活动的的时候想到刚刚过去的端午节,觉得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由于自己本身也没有包过粽子,不知道包粽子是难是易。
包粽子教案(专业13篇)篇六
走进美术
王玺
教学中美术作品的选择是以国内优秀艺术家作品为主,同时结合其他国家艺术家的优秀作品,促进学生对人类优秀美术文化传统的美好情感、积极态度的养成以及重视它们在人类文化传承中的价值,同时认识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和社会的丰富性。在重点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与广泛的文化情境联系在一起,才能拓展学生的人文视野,提高人文素养。中学生由于性格、文化修养方面的差异,会有不同的审美趣味和审美价值标准,都能充分地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欣赏活动。收集,使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望,同时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流成果的能力。
1
23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欣赏、讨论教学过程:1.
才会产生从艺术形式上分析、探讨美术作品的
侧重于观察和分析作品的线条、
语言的角度、从历史背景的角度、从文化的角度、从美术家的生平或创作心理的角度进行欣赏。
2.和中国画《粒粒皆辛苦》比较。
学生讨论、发言。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和手法创作的同一题材的美术作品放在一起欣赏,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发现艺术作品有什么不同的特点。可以从题材、工具材料、技法等方面对中国画、油画进行比较分析。
3.出示一组不同题材的中国画、油画作品,进一步比较、区别,加以巩固。
4.其他画种:版画、水彩画。
侧重于介绍不同的材料、技法产生特殊的画面肌理效果。
5.雕塑。
启发学生回忆生活周围的雕塑,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体积和材质。
6.混合所有绘画和雕塑作品,让学生辨别、归纳,感受艺术家是如何发现、表现美的。
7.学生把自己收集的图片根据要求进行分类粘贴,或者根据自己收集的作品进行分类展示。
教师适当引导,学生相互评价。如果发现学生带有艺术设计类的图片,可以提示下一节的内容和课前准备的要求。
8.提示学生在课后按小组调查小区等公共场所的雕塑艺术情况。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与生活非常贴近的艺术设计作品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反思:
2.得出视觉传达设计的范围。
3.
4.
5.
可分为平面、立体、
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式。
8.布置课后内容:调查某项艺术设计的情况,作简单的评价。
课后小结:
包粽子教案(专业13篇)篇七
端午节到了,我们要啦。
中午,妈妈带我去市场买了糯米、葡萄干、蜜枣。回家后妈妈泡上糯米,在浸泡的时候,我们还从网上查了的视频。
吃完晚饭,我们就摩拳擦掌准备了。
我像视频里那样,把两片反方向的叶子铺平,双手拿着粽子叶上部从上往下折。看上去简单,可我怎么也折不好,妈妈折的粽子叶成了圆圆的漏斗,我的粽子叶折了几次就折烂了,也没变成漏斗的'样子。我向妈妈请教,妈妈帮我做了一个“小漏斗”。我先往“漏斗”里面放了一颗蜜枣,再往“漏斗”里放糯米,直到把“漏斗”填平,然后把上面的粽子叶盖住漏斗,最后用线绑起来,一个粽子就完成啦!
但是我和妈妈都是第一次,所以我们包的粽子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有的粽子糯米还漏出来了。妈妈想了一个办法,在粽子外面再包上一片粽子叶,虽然不好看,但是这样米就漏不出来了。
忙活了两个小时,我们才艰难地包了十几个粽子。妈妈把粽子小心地放进高压锅里,煮了一个小时,粽子就煮好了。
太难了,但是吃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心里真高兴!
包粽子教案(专业13篇)篇八
在我记忆中,最有趣的一件事是学奶奶。
我有一个慈祥的奶奶,一次我们到奶奶家去玩,才进门,妈妈就说“哇,你奶奶可真会呀!”
我于是进了厨房,马上就看见奶奶她用汤匙在盆子里挖了些糯米,用手把粽叶卷好,把包好的粽子系成一串一串的。奶奶包的粽子真好看,像羊角形的叫“羊角粽”,像斧头似的叫“斧头粽”,像宝塔似的.叫“宝塔粽”,三角形的叫“三角粽”……各式各样,形态逼真,有趣极了!
我看着看着,便觉得很有趣,于是我便学奶奶的样儿,也包了起来。刚开始包的很丑,慢慢地我熟练了,包的就很漂亮。
这事虽然已经过去了,但现在想一想,还是觉得很有趣。
包粽子教案(专业13篇)篇九
今天早上一起床,我走到厨房里,听见“沙沙”的声音,我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扭头一看——奶奶在。
我站在一旁呆呆地看着奶奶那娴熟的.手法,快得我眼睛都跟不上了,不一会儿,一个美观又结实的粽子诞生了。此时此刻,我觉得奶奶并不是在,而是在进行一场表演,看得我心里痒痒。
“奶奶……我来帮你”,我几乎是在蚊子叫。
“你会包就好了喽,快点写作业去。”
“就包一个啦。”
“不行!”
在我的软磨泡硬下,奶奶终于答应了。
“别给我弄得一塌糊涂啊!”
我学着奶奶的样子,先把叶子弄成漏斗状,再把米放进去。为了不让米漏出来,我特地选了几片超大的叶子,这时左手握住漏斗底部,不让米掉出来,抽出右手,用勺子装肉和笋,装满后,右手再把多余的叶子折回来,成三角形,一切挺顺利的,心想,也不比包饺子难多少嘛,最后,只要再用绳子一扎就ok了。
不久,一阵“狮子吼”。
包粽子教案(专业13篇)篇十
快过年了,家家户户都要,我们也不例外。一大早,妈妈就开始忙碌了:洗粽叶、切肉、淘米……一切准备就绪,开始了!
妈妈先拿出两片粽叶,把它们折成一个畚斗似的形状,然后放进糯米,再加入一块切好的肉,然后再放进糯米,接着用粽叶把米裹得严严实实,最后绑上绳子,一个粽子就做好了!我在一旁认真地观看着一个又一个的粽子在妈妈的手上诞生,觉得容易极了,我也想包一个粽子。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包起来,可是粽叶到了我手里就是不听话了,我怎么包也包不好,我开始泄气了!我把粽叶一扔,说“我不包了!”这时,妈妈拿起粽叶耐心地教我,没想到这次我竟然成功了!我高兴得跳起来!
很快,粽子就包好了。爷爷已经准备好了热水,我们把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煮。大约过了3个小时,我闻到了粽子的香气,就迫不及待问妈妈:“能吃了吗?”妈妈帮我剥了一个,我拿起筷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包粽子教案(专业13篇)篇十一
“艾叶香,香厨房。粽子香,香满堂……”楼下传来了一阵阵熟悉的儿歌声,端午节到了,妈妈正在,粽叶在妈妈的手中上下翻飞,一会儿一个小巧的粽子就包好了。
“妈妈,我也想学。”“好啊,你看啊。”说着妈妈放慢了速度,“把粽叶对折成漏斗状,然后把手指插进去,慢慢地绕着手卷紧,然后呢,把米放进去,再放枣,向上折,包住米之后把多出来的粽叶往下翻折,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尖角。再用线绑紧就可以了,这样一个棕子就出来了。”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包了起来,可是棕叶不听我指挥,不是撒了米,就是露出了馅,搞得我手忙脚乱。妈妈笑着说:“不要紧,慢慢来,下次你一定能包好的。”我包了好几次,终于有点像样了。
晚上,吃着自己包的粽子,虽然没妈妈包的好看,心里还是美滋滋的。
包粽子教案(专业13篇)篇十二
端午节,我梦寐以求的日子,因为爸爸妈妈答应了我要,所以,这天对我的意义自然与众不同。
清晨起,梳洗完毕后,只见餐桌上摆着的并不是丰盛的早餐,而是糯米、长长的叶子,一些五颜六色的'肉、菜混搅得馅。我跑到厨房,问妈妈:“妈妈,今天谁来家里做客呀?还是什么特别的日子?”“傻丫头,今天是端午节。”“呀!我怎么忘了?”“走吧!傻丫头,全家总动员!”“干啥?”“呗!”我欢呼起来,我既不懂的技巧,也不懂该怎么做,但小女子一言既出八马难追,外加9个香炉(一言九鼎),只好硬着头皮蛮干。
妈妈把糯米蒸熟了,也把五花肉也蒸熟了,便一把手一把手地包起来,我虽然也装的有模有样,可还是逃不过妈妈的火眼金睛,“傻丫头,不懂了吧?我来教你,先把叶子重叠,分开一点,再把糯米拿来放在手心,然后……”虽然听得有点迷迷糊糊的,但还是听懂了,便有模有样地做起来,过了一会儿,一个横七竖八的小粽子就诞生了,虽然模样看起来很不乐观,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注重的还是内在美。接着,我又做了几个,一个比一个好,一个比一个大。“再见了,我的粽子”。还没说完,它们就被妈妈送入了蒸笼里。
“哇!好香!”吃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心里还别有一番滋味呀!
包粽子教案(专业13篇)篇十三
“哈哈哈,哈哈哈……”一阵欢乐的笑声从小荷班里传出来,这是怎么回事呢?呀!原来他们正在。
小猴子妈妈来教我们,只见她先把一片苇叶正反面弄好,正面朝上,左手拿着苇尖,右手拿着苇根,然后一卷,就成了一个沙漏型,在里面放入一颗枣,为了不让米漏出,再放入糯米、甜豆和其它不同的馅料,然后再卷成一个三角形,就包好了。
我们学着她的样子做起了第一个粽子,那粽子在阿姨手中包的是多么的简单,可在我们手里就像一只笨重的大象,在阿姨的帮助下,我终于做完了第一个粽子,可是因为漏米了,我的`第一个粽子失败了,这时,我无比的伤心,就在我想放弃的时候,袁明轩突然高喊:“我做成功了!”只见他拿了一个“四不像”粽子在那里炫耀,袁明轩一个男孩子都能做出来,我有什么不行,我的自信心猛增,马上开做第二个粽子,这次我终于做成功了,我高兴极了,连续做了好几个粽子,还给它们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奇葩粽子”。
这就是我的经历,你们自己吃过自己包的粽子吗?回家也试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