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读后感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论语读后感论语读后感篇一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纵观论语,其实孔子本人的言论不多,大多为门生的.对话或对门生的评价,整个论语分为二十章,看似一个松散的论集,然而整个论语又通过对孔子思想的论述,紧密的形成了一个整体。
纵观孔子一生,他的政治是失败的,然而他的教育是成功的,他的门下既有“不迁怒,不贰过”的颜渊,又有急公好义的子路,既有可以“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的子贡,又有习于文学的子游。所谓“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四科十哲”,作为万世师表,通过他长期的教学实践,提出具有创造性的教学原则和方法,这也正是我们要学习的。
“仁德”——孔子教育学生首先强调做人的问题,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又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这说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础上做学问、学礼乐才有意义。这也教育我们对孩子的教育要重视其内心的成长,正是外在能力的载体。
“有教无类”——在孔门三千弟子中,有贵族弟子(如南宫敬叔、司马牛、孟懿子),有商人弟子(如子贡),然而大多数出生贫贱,特别是在四科十哲中的,如箪食瓢饮的颜回,卞之野人以藜藿为食的子路等。可以说就是因为孔子有教无类这样一个教育思想,打破了教育的等级界限,使教育扩及于广大平民,扩大了学校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这也教育我们对孩子的教育要不能关注其出身背景,要一视同仁的对待每个孩子。
“因材施教”——孔子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能力进行教学,如“柴也是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喻”。诸如“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雍也》),“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正是由于孔子实行因材施教,适应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使其各尽其才,培养出一批有专长的社会实用人才。这也教育我们对孩子的教育要不能照本宣科,要注重每个孩子的不同性格与能力。
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培养目标与社会需要相统一,体现了教育的社会价值。孔子的学说并不是局限于他那个时代,我们在不同角度、不同领域都可以从中汲取到我们需要的知识,现今世上的各类译注,让我有机会读儒家的各类经典,我会努力寻找打开这个知识宝库的钥匙,努力汲取最多的知识。
论语读后感论语读后感篇二
我有幸加入施维江名师工作坊,在工作坊的统一要求下,我读了几本课外书,其中《温儒敏论语文教育》对我的影响较大。它是在我处在教学的彷徨期、枯竭期出现的,是我的语文教学的催化剂。
温儒敏教授从课标课改、教材编写、语文教学、研修文化、大学本义、文学生活诸多方面,为我们打开一条通道,为我拓宽了语文的外延和内涵。我一直把语文当做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其实这样还不够,如果这样的话,语文就越教越小了,走入一个死胡同。我就感觉这几年不敢教了,没有十年前的勇气,总爱缩手缩脚。学生对语文也不太感兴趣,失去了语文生活性的乐趣。“站在生活的通道上”,让语文教育教学回归人性本位,让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感悟生活的“人情”,体验人生的美好,人性的善良。
温教授说:“教育,须以价值观铸魂。”这坚定了我的努力方向——兴趣课堂——教师、学生、文本形成生命共同体。共同体课堂,师生、生生与文本进行有效对话,是从知识到生命的价值诉求。高度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习惯”“品位”“方法”和“能力”,让语文教学成为培养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学生从语文教学中体验真善美的东西。同时让学生乐学语文,改变教学方法,完善自己。
当然,课本是我们教学的根,要用好这个根,然后再鼓励学生拓展阅读。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要用好教科书。因为教材是民族文化传承最重要的载体,也体现国家的对公民培养的要求。一个老师连教材上的一篇篇课文都上不好,他能引导好学生的课外阅读?恕我实在不能相信。想想看,教材上的文章多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且有教师参考用书的详实分析,还有教学建议可以参考,更不说还可以通过网络借鉴学习,在这样优越的条件下,都不愿潜心钻研的教师或者说没有养成钻研教学、研究学情,课文教不好,课堂“站不好”的教师,能在浩瀚的课外阅读中让学生爱上阅读?我觉得有点荒谬。我觉得引领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对一个语文教师的要求更高。温教授的这段话我亦颇有感触:有些教师要求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那也太过苛刻,结果就是让孩子害怕读书。
不要搞那么多“实际”,每次过节或者逛公园游玩,都布置学生作文,难怪学生现在那么讨厌作文呢。这是扼杀天性。的确。形式太多,桎梏太多,扼杀天性。课外阅读要给学生自主选择,但不是放任自流,必须有所指导。这就需要有相应的教学计划,根据各个学段的教学目标,安排适当的课外阅读,注意循序渐进,逐级增加阅读量与阅读难度,体现教学的梯度。
一点语无伦次的感受,让我在模糊中明白:以课本为根,拓展阅读;以兴趣为叶,展现真善美。
论语读后感论语读后感篇三
《论语》内容广泛,记载了很多方面的言论,是了解中国文化绝对不可不读的作品。一直以来,我都没有细心地品读过这本书,俗话说得好“半部《论语》治天下”,所以我也想进一步了解一下孔夫子的思想。
中国古语说“父慈子孝”,可论语中只看到“子孝”的讨论,并没有写父母的爱。其实,根本不需要提,因为那一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儿女呢。
父母是那么的爱我们,关心我们,而我们又对父母有多少关心。就拿自己来说,小时候,不懂事的时候,父母为我处处操心,对我的关心真是无处不在,而我却觉得自己受到了干涉,父母的唠叨声让我很厌烦,甚至对父母的爱有一种反感,现在想起来,自己真是“该当何罪”啊!
论语里说,孝是仁之本,而孝首先是要了解,关心自己的父母。我想我做到了,我懂事了,我知道父母的爱了,我会真心去对待这些爱。
《论语》是一部先圣的经典,带给后人的启迪和价值说不尽,而且越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出来。对于《论语》,正如编着所说的:它是一切炎黄子孙不可少的人生教科书。
论语读后感600字(四)
论语读后感论语读后感篇四
有这样一位圣人,他的语言从古传今,有的还转变成了成语,从一代又一代的人口中传下来,他就是——孔子。
今天,我们学习了论语十二章,感受到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里面的每一句话都让人回味无穷,每一句话都让我们思在其中,我的感悟加上老师的讲述,让我终于知道孔圣人真是伟大。
打开语文书第50页,开头的第一句话就让我们知道了学习复习的重要,从老师的话中,我听到了孔子曾经七昼夜衣食无着却还能讲学、弹琴,真实弦歌不绝。继续听课,我终于更深刻的知道了我从小背到大的句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真正含义,让我明白要学思结合,而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
它让我知道时间就似流水一般一去不复返,我要珍惜时间,很多人都说时间的重要,我也如此,可我没有真正的做到利用时间,而是浪费了它。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有限的,我们要充分利用起来,用有限的时间做有意义的事。时间换不来也买不来,孩子的欢笑换不走他的脚步,老人的叹息也无法使他留步。它是大自然的雕刻者,记录下,也流逝着每一个人的青春年华。我们要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去学习,学习是没有尽头的,是没有终点的,它伴随着我的成长,我们终身都需要学习,始终都需要学习,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
今天的语文课,不仅让我学到了知识,也让我开始了自己对时间的规划与重视,但这都是因为那一个人的.一句话——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读后感论语读后感篇五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儒家将信看作是进德修业之本,立人立政之本。不知何时,人们开始遗忘了诚信两字。寒假里读到《论语》,发现孔子在《论语》中对诚信俩字做了多方面的讲解,提到信就有38处,内容博大精深,读后让人获益匪浅。
诚实一向被儒家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孔子在论语中也谈到诚,但更多的是谈信,关于什么是信,孔子说,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就是说,信与道义相近,说过的话要能兑现。信这个字由人和言组成,意思是人应该讲信用,守诺言,以诚相待,而不应该相互欺骗,只有这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能融洽,和谐。否则,人们生活在互不信任、尔虞我诈的社会中,那将是多么可怕的事。正因为如此,孔子特别强调一个人要言必信,行必果。信是一个人必备的品德,一个人要说话算数,言行一致,不能为了一个人的利益而不遵守诺言,出尔反尔。
孔子一再强调信的重要性,同时对不讲信用的人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他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如果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办呢,就像大车没有了輗,小车没有了軏,它们靠什么行走呢?《论语》里又提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意思是和朋友交往,说话能诚实讲信用。这样的人虽然说自己没有学习过什么,但我也一定要说他已经学过了。可见信是一个人的道德根本,比学习任何知识都重要。
孔子一生把能够得到人的信任当做人生追求的目标之一,那么怎样才能让朋友信之呢?《论语》中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每天要不断地反省自己,才能让自己做得更好。除此之外,还要有博大的胸怀和仁爱之心,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就是说,在家爱父母,爱兄弟姐妹,出外爱朋友,做事谨慎,说话诚实,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诚信,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论语》中的诚信思想,在几千年后的今天非但不会过时,而且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在社会上很多现象令人担忧,尤其是食品安全问题,就是因为许多商家失去最起码的诚信,在金钱的诱惑下,在奶粉里添加三聚氢胺,伤害无辜的婴儿,在蔬菜水果里任意添加有害物质,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有些人因为怕被人诬陷,而不敢去扶摔倒的老人,甚至见死不救……整个社会如果丧失了诚信的原则,人与人之间互不信任,恐惧猜疑,人人自危,生活有何幸福可言?中华民族又有何尊严屹立于世界之林?我们应该恪守诚信的原则,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让诚信成为人人自觉遵守的基本的道德准则。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法国巴黎发表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让《论语》唤醒人们的良知和智慧吧。诚信,归来兮!
论语读后感论语读后感篇六
孔夫子曾经说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及“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诸如此类的话,并且还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一直活到了七十二岁,五十七年的经历使他仁德兼备,学问渊博,成为冠绝一时的大学问家,大思想家,可谓是震古烁今。当他的高足问他时,他的回答竟然是“朝闻道夕死可矣”,多么令人不可思议!
作为一个完全有足够的资本炫耀自己的大学问家,孔子还有必要孜孜不倦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探索中去吗?答案是肯定的。
孔子的特点不是探求天地万物的具体性理,而是探求社会与人生的具体性情。因为世间万物的客观规律也许是有限的,但是人的具体感情是无限的。作为有限的“人”,探究的是无限的“人”,这也正是让孔子感到学而无止境的原因。人的性情举止,是处于不断变化过程中,每探究出新的内容,就打破了原来的旧的规律。“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孔子把话已经说得很明白,去了解人性,才是最困难的。而孔子最精辟的论述,也自然而然的体现他对人性的入木三分的见解。
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这一点上,和孔夫子几千年前提出的主张“仁与德”的观点不谋而和,两人都是伟大的教育家,为什么相隔千年,提出的观点是惊人相似?毫无疑问,两人都是把“仁与德”当作自己去不断努力实现的目标,不断的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修养与品德,这是有必然性。
为了学习,可以三有不知肉味,这足以见孔子的勤奋,可如果仅仅是勤奋,恐怕孔子就不会如此得到世人的尊敬了。他的好学表现在方方面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是谦虚;我如老农,我不如老圃,这是实事求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是一种乐观。他的学习精神,不仅仅限我们常人的思维,这个是学问,那个不合适。孔子会以最博大的胸怀,去容纳世间万物,这就是我们所不及的。
两千年前的孔子,就是一位具备着各种谋生技能,又具备着对于生命意义有深邃洞见的哲学家及教育家。他一方面具备着各种礼、乐、射、御、书、数的专业知识,又具备着经营管理政治的理念,又对教育的目的有着明确的方向指引,因为他的众多的知能,他成为中国文明史中最重要的教育家,他的许多谋生技能的知能细节固然没有保存下来,但是他的人生智能的谈话却当我们阅读吟咏他的话语之时,每一个人都可以从他的智能中找到自己的生命的目标。
这就是孔子的学习!这就是圣人的学习!
也许我们这些凡人是永远无法领会万事师表的学习内涵,但每一个人也许可以从中找到一个新的自我。
论语读后感论语读后感篇七
打开《论语》,我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空隧道,看到了一个充满智慧的古人正向我们走来——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一个影响了中国两千年教育文化,社会礼仪,文明道德的伟人。
一、学习 《论语》首先告诉我们一件事,学习。学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论语》首先就告诉我们一个铁定的事实,人要学习。“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习,首先要学会培养学习兴趣,其次是要选择适当的方法,最后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学习好。
二、孝道 孝道,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今天,在中国都有不可动摇的地位。“人不孝则非正人君子,此类人鲜矣。”《论语》大概一半左右,都牵扯到这个“孝”字。正因如此,后被公认为百家正统的儒家学派,把孝道推广的十分广泛,巩固了孝道在人们心中的位置。
三、友情 人活在世上,什么是最重要的?是朋友。什么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还是朋友。这一点,《论语》中讲述了很多。“交友儒雅友人高尚”这是一种激励自己向上的好方法。交的朋友要比自己强,这样才可以让自己奋发向上,成为人上之人。
四、理想 孔子说“匹夫不可夺志,哪怕是三军可以夺帅。”这句话在中国的民间流传得很广,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志向决定了他一生的发展和努力。但是在今天看来,最重要的不在于我们终极理想有多么高尚,而在于眼前有一个什么样的起点。我们往往不缺乏宏图伟志,缺乏的是在到达志愿之前的一步步积累起来的那条脚踏实地的道路。
五、快乐人生观 读《论语》使人知仁义。孔子说“仁者爱人”,“仁”就是爱别人,一个人爱别人,才叫爱心。成就别人才是无私。“仁”也就是爱自己,世上没有只爱别人不爱自己的人,连自己都不爱的人,哪里能爱别人呢?仁义必须是快乐的,否则,必将要与人性背道而驰,不会是真的仁义。真的仁义出自真心,所以就会真正的快乐。人生真正的成功必然要伴随快乐,如果一个人的财富,名利,各项成就,不能给你带来快乐,那么这些东西还有什么价值呢?由此,我们要学孔子的快乐主义和包含的快乐人生观。
人这一生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不如意的事情:《论语》中说到,有一天孔子的学生司马牛忧伤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偏偏我没有。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子夏就说:“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这代表了《论语》所倡导的一种价值观念:人首先要能够正确地面对人生的遗憾,要在最短的时间里接受下来。每个人相对与他人都有不如他人的地方,或者某天不如意的事情“砰”地降临在你的身上。如去年的地震中的青海玉树人,特大山洪泥石流的甘肃舟曲人。他们(她们)有的瞬间失去了父母、儿女、兄妹等亲人;有的瞬间失去了熟悉的家园,这时要他们(她们)用怎么的心态来面对?!天灾,人们无法预见、有时又无法避免。在天灾已经发生时,只有去接受它。
不要过分地纠缠在里面,整日呼天抢地,这只会加重你的苦痛,就像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一样。 《论语》中告诉我们的第二个人生态度就是尽自己的可能、用自己的能力做事去弥补遇到的遗憾。灾害已发生、悲剧已上演、迅速地正确面对这些困苦,思考如何去减少损失、重新站起来。此时,支持我们站起来的是内心的淡定与坦然。在现实中,我们看到重建后的汶川,人们一片忙碌:人们纪念逝去的亲人、重组新的家庭、修补破损的房屋、生育新的生命。通过用自己的能力去“做事”,汶川的人们渐渐地弥合心里的伤口,去逐渐减轻心灵的苦痛,通过劳动,汶川重新获得了新生。
《论语.宪问》中谈到“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如果你心怀很敞亮,内心很仁厚,你就有一种坦然的勇敢,去直面你的悲痛与遗憾。当一个不幸降临了,悲痛是难免的,而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它尽快过去,这样我们才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去做更多有价值的事情,我们才会活的更有效率,更有好心情。这就是《论语》中所提倡的“坦荡荡”的心境。 此外,还要加强自身的修养。除了树立明确的目标之外,还需要良好的习惯作为约束自我和提升自我的手段。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时常在生活中总结体验,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知音来相聚,不是很快乐吗?没有人了解自己,并不烦恼怨怒,这不才是君子吗?这是何等高尚的境界啊!而这一切都不是虚无飘渺的,而是可以通过提高自身修养而实现的。 思想修养的提高不仅关系到个人,也是与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的。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一个对人谦恭友爱的人,很少去做犯上作乱的事情。每个人都能如此,那我们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秩序无疑就非常安定了。 再大而化之,国家的治理与安定也和为人的基本修养有关。“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就是说,治理一个大国,就应当严肃认真、恭恭敬敬的对待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讲求信用,节省开支,不奢侈浪费;对百姓有仁爱之心,在合适的时间调动不同的人干不同的事。除去统治者的特殊身份,其中有不少要素(严谨、守信、节俭、仁爱)都是与个人修养密切相关的。
由此可见,治理国家也是从提高自身修养的基点开始的,的确是值得重视的大事。 如何做人,是一个终生的课题。《论语》告诉我们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这是一座思想的宝库。认真地研读,细心地体会,努力地实践。我们的境界必将得以提升,我们的人生一定会产生积极的变化。读《论语》令我受益匪浅。今后,我还要更加细读《论语》,细读这中华悠悠千年的智慧,读懂这其中的做人道理与处事方法,品尝这暖暖的心灵美味。
论语读后感600字(六)
论语读后感论语读后感篇八
三天细细读完,结局泪目,所幸只是小说,正史无从考察,况且现实中人无绝对善恶,教养、经历、学习、环境造成人与人不同的价值观和追求,所以书中不论豪杰、先贤,还是酷吏、小人,其行为缘由作者都有铺陈,力求合乎逻辑贴近现实中的人之常情。而且从小人物见大时局,像史评却道故事也是作者的小说特点。光这些就已经是当下许多裹着营销包装蹭ip热却言之无物的流俗之作无法达到的高度。
作者曾写影评小酌为何中国拍不出好莱坞商业大片(看了不能再赞同,同时个人也认为大市场环境下作用因素还有其他),说文艺工作者肩负社会价值观的导向问题,“写各种恶,又不能宣扬恶”,“写《人皮论语》写伤了,说以后再不写悲剧了,可一动笔,根本避不开各种人生难免的悲剧。特别怕给人带去太多负面灰暗情绪。”生活之中无奈与悲剧何其多,而真正佩服作者,也是非常喜欢他所著小说的原因是,在绝望中常常能读出希望。即便阴谋密布恶意接踵,也有另一面的人情温暖,让人不忘初心,始终有坚信的力量。
一边读小说一边偶尔百度史料就会客观很多,对硃安世一行人的下场感到悲切,只是因为作者不愧专家,行文功力深厚,遣词造句富有感染力,节奏张弛有度,情节引人入胜。
从《清》被圈粉,关注微博,粉丝寥寥,作者本人也根本不在意这些吧。感觉是个有人文关怀和文化良知的作家,非常敬佩专注读史著书又对现世怀有关注与热情的这种作家人格。在这个慢不下来的时代,泛娱乐碎片化等互联网传播的次生特点裹挟着日常生活,对于电影或书,除去行家和饭们的真心热爱,大众消费还是图个开心,认真不多也无暇。不禁多想,国内文化产业(电影动漫甚至书籍出版)的振兴繁荣,需要时日也需要很多热爱且认真的人才吧。
《清》3部豆瓣评分都在8以上,《人皮论语》8.7。这个月《清4》上市,支持。
读书不多,又重度拖延症,借此自勉,希望有时间有毅力静下心翻翻历朝正史。
论语读后感论语读后感篇九
一个人反省自己的行为,而能够不后悔、不愧疚,这个标准说低也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到;说高就是个至高无上的标准,大家想想,要使自己做过的每件事都禁得住推敲,实在又是极不容易的事。所以孔子才把它作为君子的人格标准。
孔子在给学生讲课的时候曾经很认真地跟他们讨论过君子的问题,他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孔子从来不说做君子就要像谁谁谁那样,在孔子看来,做君子就是做一个最好的你自己,按照自己的社会定位,从身边做起,从今天做起,让自己成为内心完善的人。因为只有你的内心真正有了一种从容淡定,才能不被人生的起伏得失所左右。
这样一份担当,后来就演化成了中国儒家人格中所谓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中国人的人格理想很有意思,儒家和道家从来不是彻底分离的,而是人格理想的两端。用林语堂先生的话来讲,中国每一个人的社会理想都是儒家,而每一个人的自然人格理想都是道家。
孔子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就是说,君子和小人每天心中惦记的事情是不同的。
君子每天牵挂的是自己的道德修缮,小人则记惦的是自己的家乡;君子心中始终有一份规矩、法度,不得超越,小人则满脑子想的是些小恩小惠,小便宜。
君子还有第三个标准,就是“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
就是说:君子是合群的,虽然他内心里庄重、庄严不可侵犯,但他在一大群人里头却从来不争。同时,他也决不拉帮结派,谋取私利。
这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和而不同”(《论语·子路》)。
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由此可见,“君子”这个《论语》中出现最多的字眼,他的道理永远是朴素的,是温暖的,是和谐的,是每一个人可以从当下做的;而那个梦想,那个目标,既是高远的,又不是遥不可及,它其实就存在于当下,也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真君子。
悟:君子和小人在论语里似乎永远都是对立的。那么做人的境界里有没有介于两者之间的,即无能做君子,又不屑做小人。我觉得应该有吧。比如,我们身边大部分人都是这样的,既不算计别人,也不全心全意为他人着想。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想自己应该想的问题,欢乐着自己的欢乐,悲伤着自己的悲伤。也许,这就是性情中人吧。
你说呢?
论语读后感论语读后感篇十
论语中频繁出现了关于学的论述,以下是我关于“学”的一点小思考。学之一字,可有三重理解。
首先这第一重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不论是学什么,最初都是怀着一股热情投入到所学,七分的热情支撑着我们完成了百分之三十的事。但是令人遗憾的事,从来没有永恒的热情,所有的热情都会随着时间渐长而日渐消退。
于是,学就开始有些苦闷了,何况还要“时习”,又从何谈“乐”呢?不过这并不要紧,因为有一个一字真经——勤。勤从始至终都是学的必经之路,也是求学路上最有力的助推剂。勤学免不了艰苦,甚至可能“一箪食,一豆羹”,然而“回也不改其乐”,为什么这样艰难之下,竟是“不改其乐”呢?因为勤学的铺垫之下,学终有所获,在艰难的学中感受到即将开出花来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才算是真正开始有所学。这第二重则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识的掌握和积累是智力能力发展的基础。但当掌握知识之后呢?我们容易满足于对广泛的知识占有,勤学让我们逐渐学习到很多,已不再是个“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
然而如果只是对知识的大量占有,那这和网络有什么不同呢?在当下这样一个万事不决问百度的时代,人脑与电脑之间最大的不同在于人对知识是有自己的理解和解释的,对于知识的归纳、整合也会因人而异,产生这些不同最大的源头就是思考。因为思考,所以有“创见”。人生而弱小如芦苇浮萍,但人的价值在于思想,思想让人韧而不折。
不学,无以为继;不思,无以为新。努力不沉浸于对学现有的满足,才会有新的希望、新的可能。户枢不蠹,流水不腐,思考给了知识新的生命,由此,学,不落窠臼。
以上是关于学的一些想法,尚不成熟,希望之后和老师、伙伴们能有更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