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工作或学习进行到一定阶段或告一段落时,需要回过头来对所做的工作认真地分析研究一下,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归纳出经验教训,提高认识,明确方向,以便进一步做好工作,并把这些用文字表述出来,就叫做总结。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总结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教师家访工作总结实用篇一
本次暑期家访活动全校共71位教师全员参加,走访涉及全校30个班级共600名学生。除原五个年级30个班级的语数老师参与外,还有11名小学科教师也主动参与了家访,他们是:张文英老师、李成靖老师、谢自芳老师、王卫红老师、李娟老师、章秋红老师、周群老师、朱江老师、郑孝忠老师、张玲老师、张娜娜老师,在此对以上老师提出表扬。教师通过亲自到学生家的形式进行走访,收获很大,同时也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达到预期目的。
为顺利开展了家访活动,我校制订了详细的活动方案,制定了家访守则,成立由胡校长任组长,德育处总负责的家访活动领导小组。家访前各班班主任,对本班学生都作了具体分析,事先确定了家访对象和内容,及时做好记录。教师的家访开展情况,将与教师的年度考核挂钩。让每一位教师充分认识到家访意义和重要性。
每位教师在家访时,要做到不指责家长和学生,不要搞成“告状会”;要与家长一起分析学生的优缺点以及成败的原因,共同寻找解决的办法,明确学生今后发展的方向。家访时,教师要注意和家长、学生之间和谐、礼貌的交流和沟通。教师们用自己的耐心、真心,换取家长对教师、学校的信心。
重点家访“学困生”、“贫困生”“问题生”。每到一家,老师们都详细地向家长询问了家庭情况、身体状况、了解生活状况,学习情况等具体情况,鼓励他们树立信心。
家访活动给我们教师上了很好的一课。在家访时的交谈中,老师们深深体会到家长的期盼,深感责任重大,对今后的工作丝毫不敢松懈。参与家访的老师大多数都能按要求认真撰写家访小结,每位班主任都能认真填写家访记载表,并将家访照片上传到班级qq群相册。
家访活动在老师和家长、学校和社会之间架起了一座友谊之桥、沟通之桥、信任之桥。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开展好家访活动,用爱心彰显崇高师德,传递人间真情。
教师家访工作总结实用篇二
“千名教师访万户,师生情谊传万家”活动的开展如一缕春风吹进千家万户。家访,对我们每个教师来说,一点儿都不陌生。它是联系家庭与学校的一条纽带,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桥梁。家访可以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和生活的情况,还可以及时的倾听到家长对教师及学校的建议。而作为家长,也可以真实的了解到孩子在校的情况。这样不仅取得了家长对学校的支持与理解,同时也加深了教师与家长的感情。可以说是一举数得。
在这次家访活动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有的家中父母外出打工或者做生意,孩子交由爷爷奶奶管教,长辈的宠爱使得学生心理放纵,有的孩子来自单亲家庭,特殊的家庭环境让学生的心理有阴影,这些都对教育工作增添了难度。再如,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子女有求必应,以至于溺爱和放纵,养成了骄纵的心理,他们在言论、态度、行为等方面表现出挑三拣四,爱耍脾气等不良行为。
教师的个性特征和教学表现对课堂教学秩序有很大影响。专家认为要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首要因素是学生必须喜欢老师,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亲其师,信其道”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要有爱心和童心。我们对学生像父母一样的爱,对学生的每一个关爱和激励的眼神,学生都能深深地感受到,并且会用加倍的热情来回报我们。我们具有一颗童心,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能真正和学生成为朋友,从而使学生喜欢我们。
人人都有想获得赞赏的需求,年纪越小,获得赞赏的需求越强烈。一个班级往往只有十多个成绩优异的学生因为学业上和课堂习惯上有良好的表现而时常获得老师的称赞,其他多数学生获得老师赞赏的机会很少,更有不少学生不但根本没有得到赞赏的机会,反而时常受到斥责和处罚。这些学生的特征不是学习习惯差,就是成绩不太理想。由于他(她)们再怎么努力也得不到老师的欢心和赞赏,最后他们往往自暴自弃,出现各种不良行为,成为破坏课堂秩序的主导因素。我们对那些缺点多的学生,不能“在鸡蛋里挑骨头”,而是要“骨头里挑鸡蛋”。我们必须想尽办法寻找其闪光点,并把这些闪光点予以扩大,树立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学困生多是我们教育教学中的一大难点,我们老师要以平等的心态,朋友的身份来关心这些学困生,加强跟学生及其家长的交流和沟通,全面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学习安排,生活情况,细心听取家长的倾诉,了解家长教育的方法和遇到的主要问题。通过平等沟通达到全面了解,进而实行因人施教。
作为科任老师的我,通过此次家访,更加深刻地感悟到:无论怎样的一个孩子,他的成长都离不开“爱”,这种爱既要来自家庭,也要来自于教师。只有播进学生心灵深处真挚的无私的绵延无尽的爱,才能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要加强家校的密切联系,同时注重学生的个别教育,真正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教育效果。
教师家访工作总结实用篇三
一、统一思想,明确家访的主要任务
1、了解所访学生家庭情况。进行家访前,我首先对所访学生家庭情况进行尽可能深入的了解。因为,家庭情况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教师只有对学生家庭的具体情况做全面了解,才有助于提高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2、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的表现,多报喜,少报忧。向家长介绍学校开展的主要教育活动,在学校与家庭间形成有效沟通。
3、与家长共同研究,明确要求,统一思想,找出学生内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在未来的教育中有的放矢。
4、向家长提出建议,为其实施家庭教育提供帮助指导,必要时还要向家长介绍一些心理学、教育学的基本知识,并共同商量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1、通过本次家访,我全面了解了受访学生及其家庭,为在未来教育工作中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通过家访,我与学生家长之间建立起沟通渠道,第一时间了解家长的想法,解除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疑惑和不解。
3、以家访为平台,以学生和家长为渠道,我对学校进行全面宣传,扩大了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
4、通过家访,广泛听取社会对我校教育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
三、家访体会
1、良好的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文化程度高的家长对自己的子女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学习生活上的指导。这些家长的`孩子往往从小就已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较强的自觉性。
文化程度不高但为处世有原则的家长,他们对孩子学习上的指导虽有欠缺,但会以言传身教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这类孩子通常为人不错,心地善良,只要在学习方法上多加以指导,一般会有较大的进步。
还有少数家长,本身文化程度低,对自己的子女又过于溺爱。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脾气也越来越大,这些家庭往往已出现“不会管,管不了”的局面。其父母根本管不了,只是希望通过学校教育来改变孩子。
2、学生在校表现与在家的表现通常都有较大的差异。
绝大部分学生在学校里各方面表现都良好,但在家里却仿佛变成了另一个人一样。放假后,不学习,不写作业,整天看电视,什么家务都不干。这些学生既不关心家事,更对国事天下事漠不关心,这对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非常不利,直接导致其课外知识极度欠缺,动手实践能力相对较差,必将影响其未来的发展。
3、家长对学校和老师普遍抱着较高的期望和要求。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家访则是这一系统工程中的重要一环,是做好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通过一段时间的家访,我得到了许多收获,并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家访工作,为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教师家访工作总结实用篇四
本次参与家访的班主任共10位,家访了高一年级10个班共200多名租房学生住宿情况,家访区域涉及学校周围的街区,家访调查表200余份,教师写家访手记100余篇,学生写老师的家访日记180余篇。
(一)学校领导对教师家访非常重视,要求能家访的一定要家访,不能到家家访的,也要通过电话等方式进行家访。
(二)制定家访计划,提高家访的效率和效果。根据学校实际,各班班主任按照学校要求将被访学生分类进行家访,重点放在家庭留守学生、经济困难学生、单亲家庭学生、学困生和有残疾的学生身上。家访采取将学生按住址分组、分片进行家访的办法,分成10个大组、进行家访活动。在家访前召开各小组组长会议,具体布置家访的内容和注意事项及要求。在家访中,教师携带“家访登记表”走进家庭,家访后认真填写“家访反馈表”。
(三)写好家访记录与总结。要求每位家访教师在对每位家访对象做好记录的基础上,撰写家访手记,写好家访总结。对家访中发现的问题分门别类地加以梳理,形成典型案例。
(四)加强家访活动的纪律要求,确保家访活动的顺利进行。家访前,学校专门就家访的纪律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全体家访教师认真遵守家访要求,家访前,事先和学生家长约好家访时间。家访期间,避开就餐时间,所有家访教师不吃、不喝、不拿学生家长的任何东西,尽可能的不给学生家长添太多的麻烦,家访树立了良好的教育形象。
在家访过程中我们体会到,家访并不是简单的例行公事,而是教育思想转化为教育行为的实践,从“告状”到沟通,从高高在上到上门服务,从互相埋怨到自觉反思,家访具有更新教育观念,改善师生关系,增进家校间理解和信任,完善教育艺术等多种效应。
(一)家长期待家访
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电话一度成了老师和家长联系的重要工具,家访这一学校与家庭沟通的重要形式受到冷落,家长与老师面对面沟通较少,他们也希望与老师“真诚沟通,真情交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方方面面,希望得到老师的指导,探求孩子好的教育方法。
(二)学生愿意家访
在未家访前,学生认为“家访就是告状”。因此,大部分学生特别是一部分平时在学校表现不是很好的学生,更怕老师家访。此次家访我们要求家访教师至少要说出被家访学生身上的一个优点。家访后,同学发现老师不仅没有“告状”,而且告知父母自己都没有发现的优点,更重要是家访后,爸爸妈妈懂得如何教育孩子,更关心孩子了,不再是过去一味苛刻要求,而是与自己聊天多了,沟通多了,对孩子更有信心了。
(三)班主任需要家访
在家访中,参与家访的班主任老师感到家长已意识到老师利用休息时间来家访,这是真正关心他的孩子,因而更支持、理解班主任的工作。更重要的是通过家访班主任老师了解了学生背后更多的东西,从而更加理解学生,如有的同学在学校行为怪异,通过家访,发现学生的行为与其家庭环境因素有关,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不与父母住一起,家长关心甚少,所以在家的时侯经常故意做一些奇怪行为,以引起别人的注意,得到父母的关爱,这种“习惯”也濒濒出现在学校。了解学生才能更好的教育学生,这样班主任就能“对症下药”,而不仅仅只是在她犯错时才找她。因此,班主任们认识到他们的工作需要家访。
(一)家长的问题
1、尽管家长已经期待家访,尽管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根深蒂固,但由于历史原因、经济条件、农村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我们大部分家长还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对子女教育负有的责任,不能很好地履行对子女教育的责任。农村学生家长的学历普遍较低,文化素养差,在家访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家庭教育环境较差,给子女学习、成长带来了较为消极的影响。
2、家长期望很高,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取得好成绩,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严而无爱”或者“爱而不教”的极端教育。有的家长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对孩子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经常打骂、惩罚孩子,损伤了孩子的自尊心;有的则过分溺爱孩子,对孩子有求必应,对孩子的学习则很少过问。
3、家庭成员中对子女教育的观念不统一。农村家庭几代同堂的情况较多,在教育子女观念上存在严重分歧,祖父母的宠溺和父母的管教往往形成对立局面。很多家庭是父母中收入高的一方只管赚钱,而把教育孩子的事完全交给另一方。此外,家庭隔代教育的现象比较普遍,祖父母、外祖父母对孙子辈“呵护”有加,宠溺想象严重,对孩子个性发展有许多负面影响。
(二)学生的问题
1、学生在家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比较薄弱,即使是平时在校较认真的学生到了家里也不自觉了。由于家长督促不利教育无方,有的学生尽管像模像样的在看书,有的甚至是弄到了深夜十二点,但学习效率却是十分的低。他们错误地认为只要“人”在看书就算用功。
2、有一部分学生向家长永远只报喜不报忧,还有的就干脆欺骗家长。在家访中得知,学生平时的测验的成绩、在校的日常表现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如实向家长汇报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与家长的联系要更加频繁,也要求我们家长不能一味地见喜就高兴,见忧就打骂。
3、学生的节假日是“很辛苦的”,有的是埋在了各种各样的网络游戏中。有的一天到处“野”不“归屋”。一方面缺少正当的、独特的、对身心发展有益的兴趣爱好,另一方面一周的学习下来后缺少对知识点的巩固和梳理,无论是对他们的健康成长还是学习成绩的提高都是极为不利的。
老师们认认真真、扎扎实实的家访工作,使家长对教育子女的重视程度普遍提高,同时加强了学校、家庭的联系,促进了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为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学生创造了一个“双赢”的局面。同时也让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有了新的认识。
1、家长期待、学生愉快、效果明显。
老师与家长面对面的交流,使双方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学生,教师与学生心贴心的家访鼓励了学生,为在未来教育工作中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师生在和谐的气氛中解决了诸多问题,家长非常高兴。
教师家访活动应该长期化、制度化,坚持不懈,循序渐进,形成家校教育的良性循环,以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我们希望通过家访,架起教师与家长、学生之间的情感桥梁,加深了解;沟通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促使两者之间互相促进,帮助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茁壮成长;让家长更了解学校,更关心学校的发展。
2、思想重视,认清误区。
老师上门家访,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重视。这对学生是一种激励,对家长也是一个触动。有利于教师、家长、学生之间迅速达成共识,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实践证实,家访是沟通教师、家长、学生心灵最直接的桥梁。
通过此次家访,我们看到了一些贫困家庭,深深的被学生和家长身上的坚韧等精神所感染,很多老师感慨都很深,回校之后有许多老师的思想开始有了新的变化。真正的让每一位教师把“关爱”送上门,真正的让每一位老师把家访的实效性体现出来,而不流于形式。
3、认真实践,善于总结,提高效率。
此次家访都是在老师们的休息时间进行,虽然辛苦却很有价值,各小组都总结了经验,对各位受访学生的情况也作了一定的文字说明。教师家访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加深了他们对老师的敬意和对教师工作的理解,为今后的相互沟通和相互合作奠定了牢固的感情基础,有助于为学生创造一个学校与家庭默契合作的、和谐的教育环境。各班班主任的后续工作要及时根据家访记录把家访后的与学生谈话交流等延续工作做好,让家访真正落到实效。
4、家长对学校有认同感,但对学校的发展等了解不深,需加强宣传。
此次家访,家长对我校教师的上门非常重视,很多家庭很早就在等我们的老师。在与家长的交流中,他们都一致赞许我校的办学理念和教学教育管理,认为把孩子送到子洲中学上学是一件很好的事,他们很放心。
我校家访活动的开展,是我校德育工作的一次有益尝试,活动取得了成功,收益颇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会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一如既往地改革创新,认真做好学生工作和家长工作,服务学生,服务家长,为我校全面健康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教师家访工作总结实用篇五
本次暑期家访活动全校共71位教师全员参加,走访涉及全校30个班级共600名学生。除原五个年级30个班级的语数老师参与外,还有11名小学科教师也主动参与了家访,他们是:张文英老师、李成靖老师、谢自芳老师、王卫红老师、李娟老师、章秋红老师、周群老师、朱江老师、郑孝忠老师、张玲老师、张娜娜老师,在此对以上老师提出表扬。教师通过亲自到学生家的形式进行走访,收获很大,同时也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达到预期目的`。
为顺利开展了家访活动,我校制订了详细的活动方案,制定了家访守则,成立由胡校长任组长,德育处总负责的家访活动领导小组。家访前各班班主任,对本班学生都作了具体分析,事先确定了家访对象和内容,及时做好记录。教师的家访开展情况,将与教师的年度考核挂钩。让每一位教师充分认识到家访意义和重要性。
每位教师在家访时,要做到不指责家长和学生,不要搞成“告状会”;要与家长一起分析学生的优缺点以及成败的原因,共同寻找解决的办法,明确学生今后发展的方向。家访时,教师要注意和家长、学生之间和谐、礼貌的交流和沟通。教师们用自己的耐心、真心,换取家长对教师、学校的信心。
重点家访“学困生”、“贫困生”“问题生”。每到一家,老师们都详细地向家长询问了家庭情况、身体状况、了解生活状况,学习情况等具体情况,鼓励他们树立信心。
家访活动给我们教师上了很好的一课。在家访时的交谈中,老师们深深体会到家长的期盼,深感责任重大,对今后的工作丝毫不敢松懈。参与家访的老师大多数都能按要求认真撰写家访小结,每位班主任都能认真填写家访记载表,并将家访照片上传到班级qq群相册。
家访活动在老师和家长、学校和社会之间架起了一座友谊之桥、沟通之桥、信任之桥。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开展好家访活动,用爱心彰显崇高师德,传递人间真情。
教师家访工作总结实用篇六
家长工作繁忙,常常需要加夜班,没有时间管孩子,更别说是关心孩子的学习,有的孩子别说和父母交谈学习的情况,平时就连见到父母都很困难。
我们在家访过程中,也碰到几位家长不在家,一般都要加班到九点多,等到父母加班回来,孩子已经睡了,有空时也只是随口问一声“作业有没有做好了”。这样长时间下来,孩子在心灵上与家长形成了一道隔膜,产生了距离。到了最后,当家长想多关心他一些时,他也不能很好的接受,反而会说家长烦,不愿多开口说话。
由于我校的特殊地理位置,部分家长还是有“不打不成才”的思想,这一点也使部分学生害怕老师进行家访。有一次,我对班中的一位学生说要去他家家访,他竟然和我商量,请求我以后再去。我追问原因,原来是这次期中考试考得不够理想,怕我和他家长说,怕挨家长的责骂,甚至是打骂。我告诉他家访是为了和他父母进行交流,而且老师会建议他的父母好好说话的,这时他才放下心来。
有几位家长在我们家访时向我们抱怨说孩子什么都不肯和家长说,学校里发生的事从来不和家长谈起。其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与家长的沟通问题已经成为家庭教育中的大问题,而家长往往缺乏这方面的相关知识经验,家访无疑是解决这一难题的良方之一。
此次家访中,有一位学生家长表现出对孩子已经是放弃的样子,从与我们谈话的口气来看,似乎对儿子已不抱任何希望了,这让我们很难受也很意外。其实,孩子本身并不错,据了解,主要是家长从小就对他放松要求,致他对自己也放松要求,才会变成这种情况。其实,只要家长放正心态,担起责任,给孩子希望和勇气,那么,孩子一定能有所进步的。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见家庭教育是多么的重要,要给孩子一点时间,亲近孩子,关心孩子,理晓情动,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家中无小事,处处是教育。父母要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把握正确的家庭教育观,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用“心”培养好孩子;如何看待独生子女?他们也更需要理解,需要宽容。要坚持以鼓励为主的正面教育,加强家校的沟通和联系,那么教育这朵奇葩一定能结出硕果。
教师家访工作总结实用篇七
本次参与家访的班主任共10位,家访了高一年级10个班共200多名租房学生住宿情况,家访区域涉及学校周围的街区,家访调查表200余份,教师写家访手记100余篇,学生写老师的家访日记180余篇。
(一)学校领导对教师家访非常重视,要求能家访的一定要家访,不能到家家访的,也要通过电话等方式进行家访。
(二)制定家访计划,提高家访的效率和效果。根据学校实际,各班班主任按照学校要求将被访学生分类进行家访,重点放在家庭留守学生、经济困难学生、单亲家庭学生、学困生和有残疾的学生身上。家访采取将学生按住址分组、分片进行家访的办法,分成10个大组、进行家访活动。在家访前召开各小组组长会议,具体布置家访的内容和注意事项及要求。在家访中,教师携带“家访登记表”走进家庭,家访后认真填写“家访反馈表”。
(三)写好家访记录与总结。要求每位家访教师在对每位家访对象做好记录的基础上,撰写家访手记,写好家访总结。对家访中发现的问题分门别类地加以梳理,形成典型案例。
(四)加强家访活动的纪律要求,确保家访活动的顺利进行。家访前,学校专门就家访的纪律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全体家访教师认真遵守家访要求,家访前,事先和学生家长约好家访时间。家访期间,避开就餐时间,所有家访教师不吃、不喝、不拿学生家长的任何东西,尽可能的不给学生家长添太多的麻烦,家访树立了良好的教育形象。
在家访过程中我们体会到,家访并不是简单的例行公事,而是教育思想转化为教育行为的实践,从“告状”到沟通,从高高在上到上门服务,从互相埋怨到自觉反思,家访具有更新教育观念,改善师生关系,增进家校间理解和信任,完善教育艺术等多种效应。
(一)家长期待家访
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电话一度成了老师和家长联系的重要工具,家访这一学校与家庭沟通的重要形式受到冷落,家长与老师面对面沟通较少,他们也希望与老师“真诚沟通,真情交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方方面面,希望得到老师的指导,探求孩子好的教育方法。
(二)学生愿意家访
在未家访前,学生认为“家访就是告状”。因此,大部分学生特别是一部分平时在学校表现不是很好的学生,更怕老师家访。此次家访我们要求家访教师至少要说出被家访学生身上的一个优点。家访后,同学发现老师不仅没有“告状”,而且告知父母自己都没有发现的优点,更重要是家访后,爸爸妈妈懂得如何教育孩子,更关心孩子了,不再是过去一味苛刻要求,而是与自己聊天多了,沟通多了,对孩子更有信心了。
(三)班主任需要家访
在家访中,参与家访的班主任老师感到家长已意识到老师利用休息时间来家访,这是真正关心他的孩子,因而更支持、理解班主任的工作。更重要的是通过家访班主任老师了解了学生背后更多的东西,从而更加理解学生,如有的同学在学校行为怪异,通过家访,发现学生的行为与其家庭环境因素有关,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不与父母住一起,家长关心甚少,所以在家的时侯经常故意做一些奇怪行为,以引起别人的注意,得到父母的关爱,这种“习惯”也濒濒出现在学校。了解学生才能更好的教育学生,这样班主任就能“对症下药”,而不仅仅只是在她犯错时才找她。因此,班主任们认识到他们的工作需要家访。
(一)家长的问题
1、尽管家长已经期待家访,尽管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根深蒂固,但由于历史原因、经济条件、农村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我们大部分家长还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对子女教育负有的责任,不能很好地履行对子女教育的责任。农村学生家长的学历普遍较低,文化素养差,在家访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家庭教育环境较差,给子女学习、成长带来了较为消极的影响。
2、家长期望很高,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取得好成绩,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严而无爱”或者“爱而不教”的极端教育。有的家长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对孩子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经常打骂、惩罚孩子,损伤了孩子的自尊心;有的则过分溺爱孩子,对孩子有求必应,对孩子的学习则很少过问。
3、家庭成员中对子女教育的观念不统一。农村家庭几代同堂的情况较多,在教育子女观念上存在严重分歧,祖父母的宠溺和父母的管教往往形成对立局面。很多家庭是父母中收入高的一方只管赚钱,而把教育孩子的事完全交给另一方。此外,家庭隔代教育的现象比较普遍,祖父母、外祖父母对孙子辈“呵护”有加,宠溺想象严重,对孩子个性发展有许多负面影响。
(二)学生的问题
1、学生在家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比较薄弱,即使是平时在校较认真的学生到了家里也不自觉了。由于家长督促不利教育无方,有的学生尽管像模像样的在看书,有的甚至是弄到了深夜十二点,但学习效率却是十分的低。他们错误地认为只要“人”在看书就算用功。
2、有一部分学生向家长永远只报喜不报忧,还有的就干脆欺骗家长。在家访中得知,学生平时的测验的成绩、在校的日常表现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如实向家长汇报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与家长的联系要更加频繁,也要求我们家长不能一味地见喜就高兴,见忧就打骂。
3、学生的节假日是“很辛苦的”,有的是埋在了各种各样的网络游戏中。有的一天到处“野”不“归屋”。一方面缺少正当的、独特的、对身心发展有益的兴趣爱好,另一方面一周的学习下来后缺少对知识点的巩固和梳理,无论是对他们的健康成长还是学习成绩的提高都是极为不利的。
老师们认认真真、扎扎实实的家访工作,使家长对教育子女的重视程度普遍提高,同时加强了学校、家庭的联系,促进了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为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学生创造了一个“双赢”的局面。同时也让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有了新的认识。
1、家长期待、学生愉快、效果明显。
老师与家长面对面的交流,使双方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学生,教师与学生心贴心的家访鼓励了学生,为在未来教育工作中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师生在和谐的气氛中解决了诸多问题,家长非常高兴。
教师家访活动应该长期化、制度化,坚持不懈,循序渐进,形成家校教育的良性循环,以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我们希望通过家访,架起教师与家长、学生之间的情感桥梁,加深了解;沟通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促使两者之间互相促进,帮助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茁壮成长;让家长更了解学校,更关心学校的发展。
2、思想重视,认清误区。
老师上门家访,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重视。这对学生是一种激励,对家长也是一个触动。有利于教师、家长、学生之间迅速达成共识,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实践证实,家访是沟通教师、家长、学生心灵最直接的桥梁。
通过此次家访,我们看到了一些贫困家庭,深深的被学生和家长身上的坚韧等精神所感染,很多老师感慨都很深,回校之后有许多老师的思想开始有了新的变化。真正的让每一位教师把“关爱”送上门,真正的让每一位老师把家访的实效性体现出来,而不流于形式。
3、认真实践,善于总结,提高效率。
此次家访都是在老师们的休息时间进行,虽然辛苦却很有价值,各小组都总结了经验,对各位受访学生的情况也作了一定的文字说明。教师家访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加深了他们对老师的敬意和对教师工作的理解,为今后的相互沟通和相互合作奠定了牢固的感情基础,有助于为学生创造一个学校与家庭默契合作的、和谐的教育环境。各班班主任的后续工作要及时根据家访记录把家访后的与学生谈话交流等延续工作做好,让家访真正落到实效。
4、家长对学校有认同感,但对学校的发展等了解不深,需加强宣传。
此次家访,家长对我校教师的上门非常重视,很多家庭很早就在等我们的老师。在与家长的`交流中,他们都一致赞许我校的办学理念和教学教育管理,认为把孩子送到子洲中学上学是一件很好的事,他们很放心。
我校家访活动的开展,是我校德育工作的一次有益尝试,活动取得了成功,收益颇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会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一如既往地改革创新,认真做好学生工作和家长工作,服务学生,服务家长,为我校全面健康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