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形成系统的学习思维和方法,提高学习的整体水平。接下来,小编精选了一些精美的知识点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灵感和思路。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总结应用文(优秀14篇)篇一
abab(动作):整理整理、打扫打扫、舒活舒活、清理清理、忽闪忽闪。
abab(颜色):雪白雪白、碧绿碧绿、金黄金黄、乌黑乌黑、瓦蓝瓦蓝。
aabc:闪闪发光:窃窃私语、津津乐道、欣欣向荣、栩栩如生、滔滔不绝、翩翩起舞。
1、劝学类。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劝学》。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2、惜时类。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3、送别类。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白居易《赋得故草原送别》。
4、四季类。
春天: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杜甫《绝句》。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雨》。
夏天: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秋天: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冬天: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5、爱国类。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绝句》。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
6、友情类。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7思乡类。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7、节日类。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王安石《元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蓃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8、情感类。
悲伤: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陆游《示儿》。
高兴: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早发白帝城》。
忧愁: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常识。
1.第一位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是:叶圣陶。
2.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
3.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其作品是:《龙须沟》。
4.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5.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李清照。
6.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陶渊明。
7.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
8.乐府双璧:木兰词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乐府三绝。
9.先秦时期的两大显学是:儒墨。
10.儒家两大代表人物是:孔丘和孟子,分别被尊至圣和亚圣。
11.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有两大词派,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以王维,孟在为代表的其风格,前者雄浑豪,后者恬淡疏朴。
12.常把宋词分为豪放,婉约两派。前者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后者以柳永,周邦彦,李清照为代表。
14.两篇《狂人日记》的作者分别是:俄罗斯的果戈里我国的鲁迅。
15.世界文学中有两大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
16.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凌蒙初)。
17.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18.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郭沫若。
19.史学双璧:史记资治通鉴。
20.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
21.岁寒三友:松竹梅。
22.三辅:左冯翊右扶风京兆尹。
23.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
24.殿试三鼎甲:状元榜眼探花。
25.中国三大国粹:京剧中医中国画。
26.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冯梦龙)。
27.儒家经典三礼:周礼仪礼礼记。
28.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29.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30.佛教三宝是:佛(大知大觉的)法(佛所说的教义)僧(继承或宣扬教义的人)。
31.茅盾“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
32.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33.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34.《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35.三王:夏禹商汤周公。
36.三山:蓬莱方丈瀛洲。
37.郭沫若“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果棠棣之花。
38.巴金“爱情“三部曲:雷电雨“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39.英国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麦克佩斯》。
40.四言诗是:我国汉代以前最通行的诗歌形式,通章或通篇每句四字。
名人名言。
1、惜时篇。
一年之际在于春,一日之际在于晨。——萧绎。
思念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
时间给勤奋者以荣誉,给懒汉以耻辱。——高士其。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一样,只要你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2、志向篇。
没有志向的人,就好比没有动力的船,只能随波逐流。——魏琼。
有志者,事竟成。——范晔。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丘。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一个人有了远大的理想,就是在最艰苦困难的时候,也会感到幸福。——徐特立。
爱祖国,为祖国的前途而奋斗,是朝代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苏步青。
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3、知识学问篇。
学问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左宗棠。
读书不思考,等于吃饭不消化。——波尔克。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列宁。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孔子。
4、品格篇。
正义是美德的荣誉。——西塞罗。
为善者流芳百世,为恶者遗臭万年。——程允升。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要着急。不管发生什么事,都要冷静、沉着。——狄更斯。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总结应用文(优秀14篇)篇二
狼吞虎咽兔死狐悲龙腾虎跃鸡犬不宁生龙活虎。
龙飞凤舞猫哭老鼠虎头蛇尾龙潭虎穴养虎遗患。
羊入虎口谈虎色变如狼似虎为虎作伥虎视眈眈。
调虎离山虎口拔牙虎背熊腰降龙伏虎龙争虎斗。
万象更新千军万马声名狼藉鸡毛蒜皮鹤立鸡群。
鱼目混珠顺手牵羊螳臂挡车蜂拥而至一箭双雕。
鹤发童颜鹏程万里管中窥豹兵荒马乱九牛二虎。
噤若寒蝉虎踞龙盘绳头微利泥牛入海哀鸿遍野。
抱头鼠窜狗急跳墙如鱼得水翁中捉鳖黔驴技穷。
放虎归山虎口余生一马当先鼠目寸光驷马难追。
指鹿为马蜻蜓点水狗头军师狐群狗党狗屁不通。
鞍前马后守株待兔百鸟朝凤抱头鼠窜打草惊蛇。
杯弓蛇影笨鸟先飞狐假虎威兔死狐悲、沉鱼落雁。
带有鸟类名称的成语。
描写花的成语。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总结应用文(优秀14篇)篇三
1、诸葛亮----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已知天下三分鼎,犹竭人谋就出师。
2、司马迁----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3、李白----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4、欧阳修----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5、辛弃疾----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6、杜甫----世上苍痍,诗中圣哲;人间疾苦,笔底波澜。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总结应用文(优秀14篇)篇四
一、两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二、三种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三、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
四、四种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戏剧、散文。
五、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述句、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六、六种病句类型:
1、成分残缺;。
2、搭配不当;。
3、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
4、前后矛盾;。
5、语序不当;。
6、误用滥用虚词(介词)。
七、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八、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十、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十一、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十二、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三、记叙线索:实物、人物、思想感情变化、时间、地点变换、中心事件(找线索的方法:标题、反复出现的某个词语或某个事物、抒情议论句)。
十四、描写角度:正面描写、反面描写。
十五、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十六、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
十七、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二十、抒情方式: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
二十二、说明语言:平实、生动。
二十三、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
二十五、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六、论据: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二十七、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称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
二十八、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九、议论文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三十、结构形式: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三十一、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三十二、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三十四、破折号用法:1表注释2表插说3表声音中断、延续4表话题转换5表意思递进。
三十六、其他:
(一)某句话在句子中的作用:
文中:承上启下(过渡);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四)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五)段意的归纳。
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六)复句关系和常用关联词语:
并列:既……又……;一边……一边……;不是……而是……。
承接:便;就;于是。
递进:不但……而且……;并且;甚至;更;何况等。
转折:虽然……但是……;尽管……却……;然而;却;只是;不过等。
因果:因为……所以……;既然……就……;之所以……是因为……。
假设:如果……那么……;即使(哪怕)……也……。
条件:只有……才……;只要……就……。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总结应用文(优秀14篇)篇五
表扬稿分三部分:
1、名称。在第一行正中间写上“表扬”二字。
2、正文。要把这件事真实、完整、简明扼要地写清楚。
3、落款。在右下角分两行写上写稿人的姓名和写稿日期。
(七)建议书。
格式:先写上标题,再写清楚建议书是给谁写的,具体建议是什么,最后写上提建议人的姓名和写作日期。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总结应用文(优秀14篇)篇六
释义:兴:兴致。采:精神。烈:旺盛。形容非常高兴的神情。
造句:庆“六一”的游园活动中,同学们兴高采烈地玩了许多游戏。
2.【怒气冲冲】。
释义:冲冲:感情激动的样子。形容非常生气。
造句:不知为什么,他怒气冲冲地走进了教室。
3.【聚精会神】。
释义:聚、会:聚集。形容注意力非常集中。
造句:教室里同学们都在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
4.【自言自语】。
释义:自己和自己说话。
造句:在路口经常可以看到一个老人,坐在那里自言自语。
5.【千钧一发】。
释义:形容情况十分危急。
造句:就在要撞车的千钧一发的时候,司机紧急刹住了汽车。
6.【雨后春笋】。
释义:形容新生事物大量涌现。
造句:改革开放以来,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地不断涌现。
7.【琳琅满目】。
释义:比喻眼前出现了许多精美的事物。
造句:那里展出的的东西琳琅满目,使我们的眼睛应接不暇。
8.【顶天立地】。
释义:形容形象非常高大,气概豪迈。
造句:他大公无私,真是一个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9.【千方百计】。
释义:方:方法。讲:办法。想尽和用尽各种办法。
造句:老师千方百计调动我们的学习积极性。
10.【如饥似渴】。
释义:比喻要求很迫切,就像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
造句:同学们如饥似渴地努力学习。
11.【小心翼翼】。
释义:翼翼:严肃,谨慎的样子。
造句:他小心翼翼地把花瓶擦干净,然后轻轻地放在书桌上。
12.【焕然一新】。
释义:形容旧的面貌改变了,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造句:看到我们班焕然一新的精神面貌,校长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13.【别具一格】。
释义:别:别处的,独特的。
造句:他写的这本书构思巧妙,别具一格。
14.【草木皆兵】。
释义: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造句:这一天大家都是惊疑不定,草木皆兵,迨及到了晚上,仍然毫无动静。
15.【赤膊上阵】。
释义:比喻亲身上场,不加掩饰地进行活动。
造句:他终于赤膊上阵,亲自出马了。
16.【乌合之众】。
释义:比喻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
造句:外边虽有些人,也是乌合之众,不相统摄。
17.【四面楚歌】。
释义: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造句:在这四面楚歌里,凭你怎样伶牙俐齿,也只得服从了。
18.【用兵如神】。
释义:调兵遣将如同神人。形容善于指挥作战。
造句:三国时期的诸葛亮神机妙算,用兵如神啊。
19.【有勇无谋】。
释义:指做事或打仗只是猛打猛冲,缺乏计划,不讲策略。
造句:毕丰有勇无谋,极贪酒色,不恤下人,喽罗尽皆离心。
20.【坚壁清野】。
释义:对付强敌入入侵的一种方法。使敌人既攻不下据点,又抢不到物资。
造句:不许出战,只是坚壁清野,待这干贼寇粮尽力弛,方可追他。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总结应用文(优秀14篇)篇七
1、审清题意,要看懂题目的意思和要求,要弄清题目要写的范围,还要写清题目要写的重点。
2、认真选材,选材同样还要注意围绕中心选材,要选较为熟悉的,有意义的材料,使别人读了能受到教育或有收获。
3、出题方向与时代信息相关。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总结应用文(优秀14篇)篇八
1、在的语文考试中,学生常常会混淆同音字,同音词,出现低级失误,造成丢分,如:铃岭绵棉茫岭等,虽然这都是常见的字,但是考试中学生却常常出错。
2、小学期间,学生的理解能力参差不齐,因此,在阅读题目上出现错误的机会也是最大的。在修改病句时词语搭配不当、句子重复、句子顺序颠倒、关联词语用错、缺少句子成分、前后矛盾、语序错误、字词错误都是常见的考点。、在文学常识方面,学生应该多利用业余时间看书,读报,听新闻,一点一滴地积累,积少成多,实现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4、扩展题是考察学生思维的新亮点,它没有固定的答案,只要答的合情合理,即可得分,只要找到共通的地方,加以修饰,就是正确的答案。
5、面试时,学生与考官直接对话,通过言语考官就可以将学生的能力了解得一清二楚,因此,只有语文能力过硬在这个过程中才可以胜出,简洁的自我介绍,大方的谈吐,睿智的回答都是学生综合能力最有利的证明。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总结应用文(优秀14篇)篇九
4形容人的外貌:美如冠玉、眉清目秀、闭月羞花、国色天香、如花似玉、鹤发童颜。
5形容焦急:坐立不安、心急如焚、焦急万分、心急火燎。
6形容情况紧急:迫在眉睫、危在旦夕、千钧一发、燃眉之急、火上眉梢、刻不容缓。
7形容冬天景色:数九寒冬、寒气逼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滴水成冰、鹅毛大雪。
8形容考试:冥思苦想、东张西望、抓耳挠腮、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左顾右盼。
9形容长江:一泻千里、惊涛骇浪、波峰浪谷、浊浪排空、波澜壮阔、风急浪高。
10类似“穷途末路”:排忧解难、甜言蜜语、诗情画意、搭窝筑巢、扶危济困、雕梁画栋。
11以“喜”字开头:喜上眉梢、喜闻乐见、喜形于色、喜笑颜开、喜气洋洋、喜出望外。
14表示英勇行为的:前赴后继、冲锋陷阵、赴汤蹈火、视死如归、奋不顾身、舍生忘死。
16描写雪景的成语:鹅毛大雪、粉妆玉砌、冰天雪地、银装素裹、大雪初霁、雪虐风饕。
19含有“拿”意思的成语:强取豪夺、挑肥拣瘦、顺手牵羊、取之不尽。
20表示诚信的成语:拾金不昧、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光明正大、光明磊落、路不拾遗。
23描写雨大的成语:瓢泼大雨、狂风暴雨、滂沱大雨、暴雨如注、倾盆大雨。
24描写医术高明的成语:妙手回春、华佗再世、扁鹊重生、悬壶济世、杏林高手。
25表示杰出、不一般的成语:出类拔萃、卓尔不群、非同凡响、凤毛麟角、鹤立鸡群。
26不是四字的'成语:伸手不见五指、谦受益、莫须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27形容数量少的成语:绝无仅有、独一无二、沧海一粟、寥寥无几、凤毛麟角、盖世无双。
28形容人很多的成语:人山人海、比肩继踵、万人空巷、座无虚席、门庭若市、高朋满座。
30描写山的成语:重峦叠嶂、崇山峻岭、悬崖峭壁、连绵起伏、峰峦雄伟、危峰兀立。
31描写水的成语:滔滔不绝、一泻千里、波澜壮阔、惊涛骇浪、浊浪排空、波峰浪谷。
32描写山水的成语:湖光山色、山清水秀、山明水秀、青山绿水、山水相依、山水一色。
34描写建筑物的成语:亭台楼阁、富丽堂皇、雕梁画栋、古色古香、别有洞天、鳞次栉比。
36描写人很有精神:神采奕奕、精神抖擞、容光焕发、神采飞扬、意气风发、精神焕发、
38三个字的成语:莫须有、满招损、谦受益、冷不丁、破天荒、言必行。
39a风b雨式的成语:春风化雨、栉风沐雨、斜风细雨、凄风苦雨、暴风骤雨、呼风唤雨。
45形容事物很大的成语:庞然大物、硕大无朋、硕大无比、宏伟壮观。
47描写花的成语:花团锦簇、繁花似锦、百花齐放、姹紫嫣红、迎风吐艳。
48含有贬义的成语:自私自利、口是心非、狼狈为奸、阴谋鬼计、阳奉阴违、丧家之犬、
49含有褒义的成语:舍己为人、奋不顾身、拾金不昧、赴汤蹈火、万古长存、舍生忘死。
51来源于寓言故事:拔苗助长、守株待兔、自相矛盾、掩耳盗铃、滥竽充数、亡羊补牢。
52来源于神话故事:夸父追日、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哪吒闹海。
53来源于历史故事:四面楚歌、纸上谈兵、背水一战、负荆请罪、卧薪尝胆、洛阳纸贵。
56描写人物慌张的成语:心慌意乱、惊慌失措、惶恐不安、慌不择路、落荒而逃。
57与读书有关的成语:韦编三绝、一览成诵、一目十行、过目不忘、走马观花、博览群书。
59含有两个“看”:高瞻远瞩、左顾右盼、东张西望、察言观色、瞻前顾后、熟视无睹、
60形容书的内容精彩:引人入胜、精妙绝伦、扣人心弦、韵味无穷、精彩纷呈、百看不厌。
61运动场上的运动员们:针锋相对、汗流浃背、争先恐后、大汗淋漓。
62“专心致志”的近义词:全神贯注、一丝不苟、聚精会神、心无旁若、心无二用。
63表示精神永久的:永垂不朽、万古长存、万世流芳、千古流芳、万古常青。
64做事情有把握的:稳操胜券、成竹在胸、胜券在握、十拿九稳、
65形容没有退路的:穷途末路、日暮途穷、走投无路、山穷水尽、
66形容关心他人的:无微不至、体贴入微、抑强扶弱、急公好义、嘘寒问暖、
67描写态度和蔼的: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合声细语、笑容可掬、笑容满面。
69表示悔过自新的:幡然悔悟、迷途知返、弃旧图新、浪子回头、洗心革面、改恶从善。
70描写花的成语:万紫千红、姹紫嫣红、五颜六色、含苞欲放、百花齐放、花团锦簇。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总结应用文(优秀14篇)篇十
1.日积月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传家宝》。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满江红》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偶成》。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2.日积月累(经典对联)。
地满红花红满地,天连碧水碧连天。(回文联)。
一夜五更、半夜二更有半,三秋九月、中秋八月之中。(数字联)。
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叠字联)。
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云飞天外;池边绿树,树边红雨,雨落溪边。(顶针)。
3.日积月累(歇后语)。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生死之交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
4.日积月累(名言警句)。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德国)歌德。
让预言的号角奏鸣!哦,西风啊,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英国)雪莱。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总结应用文(优秀14篇)篇十一
首先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文章中写了哪些人?什么事?什么景?什么物?什么话题?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你是怎么看的?其次了解文章的大致结构,主要思路。了解文章叙述的基本要素是什么(记叙的人物、事情、时间、地点是什么)作者的情感变化是怎样的?材料有哪些?是怎样安排的?文章是怎样过渡的?弄清文章的线索、顺序、层次等。最后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主旨。
二、审清题意,回读原文。
在对文章有了整体把握后,我们再仔细阅读题干,找出每一题的出题点,回读原文,将题干和文章对应起来。找准原文中对应题目的相关区域。看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和哪些语句有关。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句。只要找准了原文中的相关区域,认真揣摩上下文意,就能准确抓住关键词句,大多数题目的答案是能够在原文中找到的。最后分析综合,顺藤摘瓜。结合试题(顺藤)找到相关的关键段、句,深入理解文章,分析综合,归纳出答案(摘瓜)。
三、理清要点,认真答题。
1.引用原文。题目要求引用原文答题的,直接找出答案认真的写上。
2.抓住对应的关键词句。没有明确要求引用原文答题的,不能机械地照抄原文的句子。一般来说,答案中涉及到的一些关键词语、句子就在原文中,我们应抓住这些重要的词句,进行有效的提取、剪辑、概括、重组、归纳。
3.组织好语言作答。先根据分值理清好答几个要点,再作答。答题时要紧扣题意,尽量包含文中对应的关键词句,选用恰当的句式,选取适宜的角度作回答,即如何问就如何答,按照题干要求将文中的已知信息重新进行排列组合,使所答充分、到位、准确、有条理。但还有一些题目无法用简单的重组文章语言的方法来回答,那就需要把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组织起来进行表述。
4.还有一些题目是以选择题形式出现,所以我们要了解这类题错误选项设置的规律(如断章取义、偷换概念、范围不清、无中生有、强加因果、偶然必然已然未然有意混淆),把选项和原文中的相关语句进行一对一的比较,做出准确的判断和选择即可。
四、答题公式。
1.归纳文章的中心。
(1)写人为主:这篇文章记叙了...赞扬了...表达了...
(2)记事为主:这篇文章记叙了...(批评了)歌颂了...表现了...
(3)写景状物:这篇文章采用了...手法,借助...描写,赞扬了...抒发了...
(4)游记:这篇文章描写了...表达了...感情。
(5)议论文:这篇文章论述了...阐明了...
2.记叙的要素的作用。
(1)时间:以...的时间为序(或线索)来写,使记叙的过程更清楚。
(2)地点:以...的转换为序来写,为人物提供活动环境。
(3)事件:以...的事件来写,突出人物形象,使人物有血有肉,丰富鲜明。
(4)人物:以...的活动来写,推进故事情节向前发展。
3.文章运用表现手法作用。
(1)对比:__和__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人(事)物__的特点。
(2)象征:使文章立意深远,含蕴深刻。
(3)伏笔:对将要出现的__事物作暗示,为情节发展作铺垫。
(4)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使文章主题更加鲜明,使文章更加严密。
(5)烘托、渲染:表现环境,营造氛围,抒发情感,突出主题。
4.描写手法的作用。
(1)读出描写手法在语段中的位置及目的。
(2)明确描写类型及相关知识:
外貌(肖像)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语言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表露人物感情,提示了人物内心世界。
动作(细节)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显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可使人物具有活力,栩栩如生。
心理(神态)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尤其是复杂的心理主刻画,更能提示人物的精神世界。
5.文章开头写景语段的作用。
(1)分析所写景物的特色。
(2)...描写了...,为下文写...打下了伏笔。
如何品味艺术特色。
叙述人称作用。
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并更能引起读者情感的共鸣!
2.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总结应用文(优秀14篇)篇十二
1.《水浒传》中这样写道:“山顶上立一面杏黄旗,上书‘替天行道’四字,忠义堂前绣字红旗后面:一书‘山东呼保义’一书‘河北玉麒麟’”。请问,上段话中的字是宋江和卢俊义两位首领的称谓。
2、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小说,《水浒传》写得荡气回肠,全书的高潮部分是梁山英雄排座次;全书的低潮部分是魂聚蓼儿洼。
3、补全回目:
(1)、史大郎夜走华阴县,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2)、梁山泊林冲落草,汴京城杨志卖刀。
4、《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朝代元末明初,它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白话小说。《水浒传》中共有108将,天罡是36人,地煞星72人。
6、在《水浒传》中,绰号为“智多星”的人是吴用,也被称为“赛诸葛”。他与一伙儿好汉在“黄泥冈上巧施功”,干的一件大事是智取生辰纲。
7、有一篇新闻的标题是:纯净水市场“李鬼”泛滥。李鬼出自《水浒传》,在这里指代现货。
8、《水浒》主要人物有及时雨宋江,行者武松,花和尚鲁智深,黑旋风李逵。
9、《水浒》中身怀绝技的三位英雄:善盗的是鼓上蚤时迁,善射的是小李广花荣,善行的是神行太保戴宗。
10、武松在血溅鸳鸯楼,杀死西门庆等人后,在墙上写下了哪八个字杀人者,打虎武松也。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总结应用文(优秀14篇)篇十三
一、词语部分:
aabb:摇摇摆摆、恍恍惚惚、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干干净净、飘飘洒洒、顺顺利利。
abab(动作):整理整理、打扫打扫、舒活舒活、清理清理、忽闪忽闪。
abab(颜色):雪白雪白、碧绿碧绿、金黄金黄、乌黑乌黑、瓦蓝瓦蓝。
aabc:闪闪发光:窃窃私语、津津乐道、欣欣向荣、栩栩如生、滔滔不绝、翩翩起舞。
二、文学积累部分:王维部分。
1、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明》。
3、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汉江临眺》。
4、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终南别业》。
5、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相思》。
6、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积雨辋川庄作》。
7、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8、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
三、小题测试:
1、王老师做班主任工作非常细致,校长赞扬她“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请用杜甫《春夜喜雨》中的诗句回答)。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总结应用文(优秀14篇)篇十四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注:有些是可以换的,不要一律写不能换,要根据题目看看具体能不能哦!)。
答: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注:有些是可以的,不要一律写不能,要根据题目看看具体能不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