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它包括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的安排。下面是一些教学计划案例的分享,希望能够给您的教学工作带来一些新的思路和灵感。
夸父逐日导学案及教学设计(精选16篇)篇一
教学设计:
创意说明:诵读较之一般朗读,更有助于积累素材培养语感,在诵读中体现声律气韵,体味文意文采,进而领悟情感旨趣,它是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教师如能多角度多形式灵活的引导学生诵读,文言文的教与学势必呈现新气象。
教学步骤:
一导入,简介作品。
二对照注释读,读准读顺。
三设疑式读,初知解疑。
默读,随时提出词句理解中的疑问,同学间互相解答。教师点拨重要词句。
四翻译式读,理解内容。
同桌合作,读原文,将译文,或说译文,对应读原文,要求逐字逐句的读讲。
五讲故事式读,体味情趣。
两篇短文,故事性强,适于以讲故事的口气读。可指名上台,以读代讲,语气语调语速要似讲故事。
六想象式读,认识人物。
七删减式读,思考道理。
教师删“弃其杖,化为邓林”和“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句范读,引导对比原文,思考夸父的精神及两小儿孔子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八对比式读,深化理解。
比较两文:1各用一句话概括内容。
2各用一句话评价人物。
3各用一句话阐明主题。
4各用一句话表述人物刻画的方式。
5用一句话述说读后的共同感受。
九自由诵读,竟背《夸父逐日》。
夸父逐日导学案及教学设计(精选16篇)篇二
1、积累生字新词。
2、了解作者和《美德书》。
3、整体把握故事内容,理解课文主题。
4、了解米妮形象,学习米妮的好品质。
5、了解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作用。
1、了解米妮形象。
2、了解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作用。
夸父逐日导学案及教学设计(精选16篇)篇三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夸父逐日》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力和多角度理解人物形象的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
《夸父逐日》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言神话故事,选自《山海经》。本文篇幅短小,内容简单易懂。学生能够根据工具书和课下注释翻译课文。从这个故事中衍生了“夸父逐日“这个成语,这个成语同时有褒义和贬义两层含义,在学习时要使学生能依据不同的语境进行区分并熟练运用。同时,在学习这个成语的双面含义的同时,帮助学生形成一种意识:语言是要结合语境来理解的。
的语法错误,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阅读
和思维水平。
1、积累文言词语,掌握翻译文言文的方法,能根据课下注释翻译课文。
2、理解“夸父逐日”这个成语的两种含义。
3、背诵全文。
夸父逐日导学案及教学设计(精选16篇)篇四
1、扫清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朗读、讨论等方法学会分析夸父的形象和文章的主题,并锻炼概括分析的能力。
一、导入并明确学习目标(2分钟)。
1、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汇。
2、了解神话故事的含义及夸父形象。
3、拓展思维训练、口语训练。
4、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指导自学(2分钟)。
1、自由朗读,勾画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2、结合课文下面的注释,疏通文意。
3、背诵课文,说说你对夸父的认识。
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10分钟)。
四、检查自学效果,并引导学生更正(10分钟)。
1、释义:
逐走:竞跑,赛跑。欲得饮:想要。
饮于河:黄河。大泽:大湖。邓林:桃林。
2、试背诵课文,并指名学生默写在黑板上。学生对照黑板上的课文,逐字翻译。
分析人物形象。
1、历史发展到今天,人们对夸父逐日这一举动褒贬不一,你心中的夸父是怎样一个形象?
五、作业。
1、你对夸父追日的行为有什么看法?你能不能写一段夸父临死前的内心独白?
2、背诵课文。
夸父逐日导学案及教学设计(精选16篇)篇五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感受夸父的巨人形象,体会夸父身上所折射出的人文精神(难点)。
3、树立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信心,培养坚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重点)。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
【学习过程】。
一、问题导入2分钟。
在夏夜的星空下,在冬日的暖炉旁,我们也许曾听过爷爷奶奶讲那些古老神秘而又美丽动人的故事。在那些充满神奇想象的神话故事里,我们认识了开天辟地的盘古,伟大的人类之母女娲,七夕鹊桥相会的牛郎织女,广寒宫里寂寞孤独的嫦娥……今天我们还要认识另一个了不起的巨人——夸父,一起走进他的神话故事。
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预习交流(自主学习)7分钟。
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
打开书133页,自己去读读这篇神话,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拼读几下,把字词读准把句子读通;在读不通的句子处做上记号,并多读几次。
三、互动合作(24分钟)。
再读文本,感受巨人的形象。
1、从课文中你了解到夸父是个怎样的人?(巨人)。
2、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一团又红又亮的火球,照着他的全身,他无比欢喜举起两条巨大的手臂,想把这团火球抓住。
手臂长、力量大。
咕嘟咕嘟,霎时间两条大河都给他喝干了,可是还没止住口渴——肚子大。
像一座大山颓然倒下来,大地和山河都因为他的倒下而发出巨响——身躯大。
三、研读课文,感悟“精神上的巨人”
就是这样一个高大、威猛的巨人——夸父,他要去(追日),他追到了吗?(有或没有)课文的哪一段告诉我们这个事实。
2、出示:课文第四段。
(1)自由读。
(2)指名读。
(3)这样一个巨人,为什么没追到太阳?
(4)默读课文2――4段,看看是否能自己解决。
3、同桌交流。
4、指名交流。
归纳出示:【他实在是太渴,太累了。】。
他为什么这么渴,这么累?
2、展示交流10分钟。
师范读:而太阳唯一能做的是,把最后几缕金色的光辉洒在夸父的脸上;而此时此刻,夸父只能躺在地上,遗憾地看着西沉的太阳,长叹一声,便把手杖奋力向前一抛,闭上眼睛长眠了。)。
1、此时此刻你感受到了什么?
(他感到很失望、他觉得辜负了乡亲们的希望、他很遗憾)。
2、交流:他遗憾什么?
3、老师精讲点评4分钟。
是啊,夸父的这种坚强不息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决心和坚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他不仅仅是留给我们巨人形象,他更是一个精神上的巨人。让我们再一次带着敬佩去读读这段话。
四、课堂总结3分钟。
在我国的神话故事中还有许许多多像夸父一样为着理想执着追求的人,像“精卫填海”中的精卫鸟就是其中的一位。它不畏艰难,不论海有多宽,浪有多大;它都用不懈的努力实现着自己的理想——填平大海。这句格言也诉说着同样的道理。(读)。
让我们记住这个故事,记住这句话,让它成为我们生活的座右铭,激励我们奋勇前行。
五、巩固拓展(练习检测)4分钟。
六、布置作业。
收集一些神话故事。
七、板书设计。
夸父:坚强不息,顽强拼搏。
精神上的巨人教师复备栏。
夸父逐日导学案及教学设计(精选16篇)篇六
《夸父逐日》是一篇短小的文言文神话故事,篇幅短小,内容精练,意蕴丰富,易理解。学习本文,除朗读背诵、积累一些文言词汇、了解神话故事反映的内容外,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说话能力、思维能力。本文按照了解神话—品读神话—拓展神话激活思维的过程来学习。
1、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汇。
2、了解神话故事的含义及夸父形象。(教学重点)。
3、拓展思维训练、口语训练。(教学重点)。
4、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一、导入新课。
1、神话是我们文学天地中灿烂夺目的瑰宝。女娃造人的故事还记得吗?你还读过哪些神话故事?(盘古开天辟地,后羿射日,女娃补天,精卫填海)。
2、播放《夸父逐日》flash动画,学生根据画面用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复述故事。
3、讲述神话的产生和特点及《山海经》。
二、整体感悟(品读神话)。
2、生自由朗读,勾画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共同解决。
逐走:竞跑,赛跑。欲得饮:想要。
饮于河:黄河。大泽:大湖。邓林:桃林。
3、展示朗读,学生个体和集体朗读结合,激发兴趣。学生当众朗读,师生一起评点(可以从字音、语气、语调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4、全文仅37个字,但故事情节波澜曲折,这篇神话共分几个画面来描述夸父?
明确:逐走,入日——渴,饮于河渭——北饮大泽——道渴而死——弃杖化邓林。
三、问题探讨。
1、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夸父逐日》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在这篇神话中,巨人夸父敢于与太阳竞跑,最后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为桃林。这个奇妙的神话表现了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2、你对夸父追日的行为有什么看法?你能不能写一段夸父临死前的内心独白?
(对夸父这个人物,学生会有分歧,可能有学生认为夸父是不自量力,教师对此也不要断然否定,应该保护学生争论问题的积极性。可以从神话故事的特点方面引导学生从积极方面理解夸父的行为,从而理解夸父的宏大的志向,巨大的气魄。)。
夸父临死前的内心独白:学生自写,然后交流。
3、对《夸父逐日》的结尾:弃其杖,化为邓林。应如何理解?
夸父口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那么,什么是“邓林”呢?“邓林”实有基础,在现在大别山附近河南、湖北、安徽三省交界处。据清代学者毕沅考证,“邓”“桃”音近,“邓林”即“桃林”。“邓林”为地名之说,与“邓林”即“桃林”之说并不矛盾。我们可以认为,“邓林”既是地名,也是“桃林”,“邓林”这一地名是因“邓林”的“桃林”之义而得名的。此处,“杖”与“桃林”同为木,形象上有相通之处;夸父的口渴如焚,与提供甘甜多汁果实和成片绿阴的"桃林",在内容上也是相合的。夸父遗下的手杖化为一片桃林这一结尾,以富有诗意的高度想像力,丰富了《夸父逐日》这一神话的内涵,丰富了夸父的形象,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的魅力。
4、成语“夸父逐日”(“夸父追日”“逐日”)意为: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
5、背诵课文。
四、拓展训练激活思维。
1、朗读余光中的诗。
夸父。
为什么要苦苦去挽救黄昏呢?
那只是落日的背影。
也不必吸尽大洋与长河,
那只是落日的倒影。
与其穷追苍茫的暮景,
埋没在紫蔼的余烬,
——何不回身挥杖,
迎面奔向新绽的旭阳,去探千瓣之光的蕊心?
壮士的前途不在昨夜,在明晨,
西奔是徒劳,奔回东方吧,
既然是追不上了,就撞上!
2、学生四人小组讨论,谈谈读后感受。
明确:余光中的诗引领我们换一个角度思考:所谓“追不上”,也并不表示gameover,面对人生的困境与僵局,不是一味的勇往直前,浪掷生命于错误的目标上,而是冷静理性地思索确认方向追逐希望,一切都将有峰回路转的突破。
转换思维的视角,便柳暗花明。这就是逆向思维。
3、拓展思维训练。
例:《愚公移山》是个寓言故事,传统看法往往从愚公移山的目的、精神的角度正面肯定愚公为修建一条通往山外的通衢大道、改善生存环境造,福子孙后代的良好动机和勇于面对困难不怕困难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和锲而不舍的精神。
逆向思维:与其搬山,不如搬家;移山贻误子孙;“愚公移山,精神可嘉,方法不当”;我们做事情仅仅具有满腔热情和锲而不舍的精神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科学的方法,三者结合,才能把事情办好。
创设情景:
(1)精卫填海:以自己弱小的力量要填平大海,写出他敢于向大自然挑战、持之以恒的精神。
我们还可以这样思考……。
(2)蜗牛:守旧、爬行主义、慢慢腾腾、四平八稳等。
我们还可以这样思考……。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选代表展示讨论情况。
五、点评各组讨论结果。
六、布置作业。
1、朗读背诵课文。
2、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练习。
烈日下,沙漠中,两个疲惫的旅行者取出唯一的水壶摇了摇。一个旅行者说:“唉呀,太糟糕了,我们只剩半壶水了。”而另一个旅行者却高兴地说:“。”
(1)另一旅行者会说些什么呢?
(1)两个旅行者的话分别说明了什么?
1、“哎呀,太好了,我们还剩半壶水呢!”
2、第一个旅行者面对半壶水看到的是更遥远的路,凭这半壶水恐怕难以走出茫茫的沙漠,充满忧虑和悲观。第二个旅行者面对半壶水看到的则是希望,坚信有这半壶水足以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走出沙漠,充满乐观和自信。
夸父逐日导学案及教学设计(精选16篇)篇七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感受夸父的巨人形象,体会夸父身上所折射出的人文精神(难点)。
3、树立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信心,培养坚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重点)。
小组讨论法。
一、问题导入2分钟。
在夏夜的星空下,在冬日的暖炉旁,我们也许曾听过爷爷奶奶讲那些古老神秘而又美丽动人的故事。在那些充满神奇想象的神话故事里,我们认识了开天辟地的盘古,伟大的人类之母女娲,七夕鹊桥相会的牛郎织女,广寒宫里寂寞孤独的嫦娥……今天我们还要认识另一个了不起的巨人——夸父,一起走进他的神话故事。
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预习交流(自主学习)7分钟。
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
打开书133页,自己去读读这篇神话,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拼读几下,把字词读准把句子读通;在读不通的句子处做上记号,并多读几次。
三、互动合作(24分钟)。
再读文本,感受巨人的形象。
1、从课文中你了解到夸父是个怎样的人?(巨人)。
2、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一团又红又亮的火球,照着他的全身,他无比欢喜举起两条巨大的手臂,想把这团火球抓住。
手臂长、力量大。
咕嘟咕嘟,霎时间两条大河都给他喝干了,可是还没止住口渴——肚子大。
像一座大山颓然倒下来,大地和山河都因为他的倒下而发出巨响——身躯大。
三、研读课文,感悟“精神上的巨人”
就是这样一个高大、威猛的巨人——夸父,他要去(追日),他追到了吗?(有或没有)课文的哪一段告诉我们这个事实。
2、出示:课文第四段。
(1)自由读。
(2)指名读。
(3)这样一个巨人,为什么没追到太阳?
(4)默读课文2――4段,看看是否能自己解决。
3、同桌交流。
4、指名交流。
归纳出示:【他实在是太渴,太累了。】。
他为什么这么渴,这么累?
2、展示交流10分钟。
师范读:而太阳唯一能做的是,把最后几缕金色的光辉洒在夸父的脸上;而此时此刻,夸父只能躺在地上,遗憾地看着西沉的太阳,长叹一声,便把手杖奋力向前一抛,闭上眼睛长眠了。)。
1、此时此刻你感受到了什么?
(他感到很失望、他觉得辜负了乡亲们的希望、他很遗憾)。
2、交流:他遗憾什么?
3、老师精讲点评4分钟。
是啊,夸父的这种坚强不息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决心和坚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他不仅仅是留给我们巨人形象,他更是一个精神上的巨人。让我们再一次带着敬佩去读读这段话。
四、课堂总结3分钟。
在我国的神话故事中还有许许多多像夸父一样为着理想执着追求的人,像“精卫填海”中的精卫鸟就是其中的一位。它不畏艰难,不论海有多宽,浪有多大;它都用不懈的努力实现着自己的理想——填平大海。这句格言也诉说着同样的道理。(读)。
让我们记住这个故事,记住这句话,让它成为我们生活的座右铭,激励我们奋勇前行。
五、巩固拓展(练习检测)4分钟。
六、布置作业。
收集一些神话故事。
夸父:坚强不息,顽强拼搏。
精神上的巨人教师复备栏。
夸父逐日导学案及教学设计(精选16篇)篇八
1、指导学生朗读并背诵课文。
2、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逐步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引导学生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愿望和意志,体会神话故事的特点。
4、帮助学生会认会写“渭、邓”两个字。
教学重点:教学生结合注释,或查阅工具书理解一些文言文字词的意思,进而读懂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引导理解这个故事所揭示的意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走进神话。
1、神话是文学天地中灿烂夺目的瑰宝,我国古代的神话故事浩如烟海,你都读过哪些神话故事呢?简单地给大家讲一讲。(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女娲造人、精卫填海……)。
2、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另一个神话故事《夸父逐日》。(板书:夸父逐日)。
二、品读神话。
(一)练习朗读,培养语感。
1、学生注意倾听老师范读,听清字音与停顿。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课文,读准字音与停顿。
3、学生合作互助学习生字。
4、展示朗读,激发兴趣。
(二)自主学习,疏通文义。
1、学生回忆以前是用什么方法理解文言文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总结学法:看注释、查词典、组词法、换字法、联系上下文理解等。)。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试着用这些方法译出全文。遇到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勾画出来,师生共同解决。
3、学生翻译全文。
夸父追赶太阳,一直追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喝,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他喝,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还没赶到大湖,半路上就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化成了桃林。
4、学生复述课文。
(二)组织自主学习,引导疏通文义。
1、引导学生回忆以前是用什么方法理解文言文的。
2、师生共同评议,帮助学生理解难词难句的意思。
(三)再读课文,熟读成诵。
(四)品析课文,描述画面,背诵课文。
1、思考:课文一共用了几个画面来描述夸父逐日。
2、分小组小描述精彩画面。
3、学生汇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饮于河渭——北饮大泽——道渴而死——弃杖化邓林)。
4、表演古文,配解说词。
5、背诵课文。
三、感悟神话。
(一)感悟夸父形象。
1、学生小组交流汇报自己心目中,夸父是个怎样的人。
2、个人汇报交流。
(二)引导学生体会先民愿望。
(三)总结神话特点。
再次回顾以前阅读过的神话故事,结合这篇课文,思考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四、布置作业。
完成作业。
1、抄写生字。
2、背诵课文。
饮于河、渭难解渴胸怀大志。
遗弃手杖,化邓林征服自然。
夸父逐日导学案及教学设计(精选16篇)篇九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神话和山海经的知识,熟读并背诵课文。
2、掌握并积累“逐”“走”“河”“道”“邓林”等文言词语。
3、感受夸父的英雄气概,学习古代劳动人民探索自然的精神。
重点:
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诵读。
难点:
多角度理解夸父这一形象。
资料链接。
神话是原始人对于自然现象的解释,它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是一种幻想性很强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神话的起源是在原始社会,幼稚的原始人类看见大自然的变幻无常,如雷鸣、大火、暴风、骤雨、日月运行、云霞聚散等等,惊奇而无法解释,便以为它们都是“神”或者是有“神”在那里支配着。于是叙述诸神的活动以及他们彼此的矛盾斗争的故事,我们就叫它做神话。
神话虽是出于幻想,但和现实有着一定的联系。神话所反映出来的现实,是在人们的头脑中经过加工、改造过的现实,因而神话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夸父:中国古代神话人物,是我国古代神话中一个善于奔跑的人。《山海经·海外北经》还记载着一个“博父国”,经前人考证,“夸父”即“博父”,其国中的人都是巨人。所以茅盾在《中国神话研究abc》中认为夸父不仅是人名,也是一个部族的名称。
基础达标:
1、《山海经》是我国第一部描述山川、物产、风俗、民情的'大型_______著作,又是我国古代第一部___________的大汇编。全书共十八篇,分为《》和《》两个部分。
2、划分句子停顿。
夸父与日逐走饮于河渭北饮大泽。
3、正确解释下列黑体字词在句中的意思。
逐日()逐走()入日()饮于河()。
饮于河()大泽()未至()道渴而死()。
化为邓林()。
4、对照注释,初步理解文句,有疑难小组内努力解决,遗留问题填写到反馈卡上。
5、用自己的语言创造性地复述“夸父逐日”这则神话故事,比比看谁讲得更生动,感人。
设问导读。
7、从《夸父逐日》这个故事片中,你看到了夸父哪些优秀品质?
8、你认为夸父逐日以至于丧了命,这样做值得吗?请简述理由。
9、对于夸父临死时“弃其杖,化为邓林”这个情节,你有何感想?
10、从夸父这个神话人物的身上,我们得到了什么启示?
拓展延伸:
11、课文内容巧对联。(二选一)。
a上联:女娲补天可歌可泣。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
b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造福人间女娲补天胸怀宽。
12、情境作文(二选一)。
巩固练习:
一、翻译下列句子。
(1)未至,道渴而死。(2)弃其杖,化为邓林。
二、夸父逐日的行为是否“不自量力”?说说你对夸父的认识。
三、这则故事反映了古代人民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出自本文的成语是什么?说说这个成语的意思。
五、选词填空。
执著的故事不老:愚公移山、夸父逐日、_____________(守株待兔精卫填海);执著的人物不朽:闻鸡起舞的祖逖、______________(卧薪尝胆悬梁刺股)的勾践、面壁静修的达摩。
执著是__________(坚持不懈直言不讳),是____________(艰苦卓绝锲而不舍),是一支永不休止的进行曲。
夸父逐日导学案及教学设计(精选16篇)篇十
1.积累文言词汇,能正确理解、翻译课文。
2.熟读课文,培养语感,背诵《夸父逐日》。
3.培养探究精神,能多角度理解课文。
教学重难点。
积累文言词汇,熟读课文,背诵《夸父逐日》,多角度理解两篇文章的内涵。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设备。没条件的地区可准备《夸父逐日》动画片、录像带,录像机。
2.准备好《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设计思路。
文言文学习重在诵读和积累文言知识。而这两个过程是枯燥的。那么如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关键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诵读方面,可以采取教师范读的方式,激起学生的读书兴趣;积累文言知识方面,则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进行讨论式自主学习。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必字字落实,只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关键字、句式,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感。学生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正确翻译和理解课文。这两篇短文都反映了古人可贵的探索精神,因此教学可以采取讨论的方式,鼓励学生多角度地理解文章的内涵。鉴于此,教学方法采用:
1.诵读法。可以先听录音或由教师范读课文,然后学生自由朗读,再指名学生读,齐读。总之学生可以采取多种诵读方式,目的是能够熟读成诵,最好能当堂背诵。
2・讨论法。一个是理解课文内容的讨论,可以四人为一组,运用工具书,互相帮助,进行讨论,然后提出问题,全班在教师的点拨下共同解决疑难;另一个就是关于夸父人物形象的讨论和《两小儿辩日》中一些问题的探究。这样可以使学生养成多角度看问题的习惯。
教学过程。
夸父逐日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先请学生讲一些古代神话故事,然后播放动画片《夸父逐日》。最后请学生用一个成语概括这个动画片。
师:大家都知道这个动画片的名字是《夸父逐日》,动画片很有趣。今天,我们就来拜读文言作品《夸父逐日》,相信会给你带来不同的感受。
1.听录音,或由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放声朗读。
3.学生当众朗读,师生一起评点。可以从字音、语气、语调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4.背诵竞赛。
1.四人一组,运用工具书进行讨论式自主学习。若有问题,记下来,全班解决。
2.自主发问,互相帮助,学生能解决的就让学生自己回答,对于普遍性的问题,教师进行重点讲解。
3.出示需重点讲解的词句。
逐走:竞跑,赛跑。欲得饮:想要。
饮于河:黄河。大泽:大湖。邓林:桃林。
4.指名学生进行全文翻译,师生共同点评,纠正错误。
四人小组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1.你怎么看待夸父这一人物?
(对夸父这个人物,学生会有分歧,可能有学生认为夸父是不自量力,教师对此。
也不要断然否定,应该保护学生争论问题的积极性。可以从神话故事的特点方面引导学生从积极方面理解夸父的行为,从而理解夸父的宏大的志向,巨大的气魄。)。
2.你如何理解这则神话的主题?
1.背诵课文,并能默写。
2.把课文翻译成现代文。
夸父逐日导学案及教学设计(精选16篇)篇十一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篇短文。
2.积累文言字词,正确翻译课文。
3.多角度理解两篇短文的内涵。
二、课前预习。
1.熟读课文,家长签字。
2.给加点的字注音。
夸父()盘盂()沧沧()多知()乎。
3.结合课文注释,疏通文意。
4.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请写在下面。
三、课堂导学。
(一)学习,《夸父逐日》。
1.读课文《夸父逐日》。(多种方式熟读)。
2.讲故事,要求用自己的话创造性的复述故事情节。
3.疏文意,解释重点字词,翻译全文。
4.评人物,谈谈自己对夸父这一神话人物的认识。(多角度评价)。
5.谈理解,理解结尾“弃其杖,化为邓林”。
6.悟主题。
(二)学习《两小儿辩日》。
1.读课文《两小儿辩日》,(多种方式熟读)。
2.疏文意,解释重点字词,翻译重点语句。
4.悟启示,谈谈两小儿“辩斗”和“孔子不能决”对你有何启发。(多角度理解主题)。
四、课堂导练。
1.解释下列一词多义。
饮于河渭()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于舅家见之()孰为汝多知乎?()。
于贤于材人远也()为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为人谋而不忠乎()。
薛谭学讴于秦青()以虫草为林()。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徐喷以烟()故时有物外之去()。
以其诗以养父母()故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过故人庄()。
此独以跛之故()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去后乃至()日初出大如车盖()。
去盖。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盖一癞蛤蟆()。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子东游()辩斗()日中()及日中()则如盘盂()。
沧沧凉凉()孔子不能决也()。孰()为汝()多知()乎?
3.说说下列字的古今异义。
古义:古义:
走汤。
今义:今义:
古义:古义:
河去。
今义:今义:
4.翻译句子。
(1)夸父与日逐走。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3)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4)孰为汝多知乎?
五.拓展延伸(阅读下列文言短文,完成文后题目)。
(一)《精卫填海》。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名自叫。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山海经北山经》。
1.翻译全文。
2.这也是选自《山海经》的一则中国古代神话,试比较《夸父逐日》分析两则神话的相同点。
(二)日喻苏轼。
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龠,以为日也。日之与钟、龠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1.翻译全文。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生而眇者不识日()或告之曰()扣盘而得其声()。
他日揣龠()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扪烛而得其形()。
3.读了这则短文给你什么启示?
夸父逐日导学案及教学设计(精选16篇)篇十二
教学目标:
1、知道学生朗读并背诵课文。
2、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逐步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
3、引导学生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愿望和意志,体会神话故事的特点。
4、帮助学生会认“渭、邓”两个字。
教学重点:
教会学生结合注释,或查阅阅读工具书理解一些文言文字词的意思,进而读懂课文的内容。
教学难点:
引导理解这个故事所揭示的意义。
一、情境导入。
1、让学生说一说《山海经》是怎样的一部书,读过哪些神话故事?
4、让学生谈谈体会。
5、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学习一篇出自《山海经》的神话故事——《夸父逐日》(板书课题)。
3、读课题,并理解。
(夸父:神话传说中善于奔跑的巨人。逐日:追赶,赛跑。)。
二、通读课文。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朗读。
3、指名学生朗读。
三、理解课文。
1、让学生回顾以前学习文言文的过程和方法。
2、教师总结,出示自学提示。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字词的意思,进而理解句子的意思。
(2)在逐句读懂课文的基础上,了解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3、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交流。
4、读议交流。
(1)弄懂词句的意思。
参考:
逐走——追赶,赛跑。
入日——太阳落山的地方。
欲——想要。
饮——渴。
河、渭——黄河与渭水。
大泽——大湖。
至末——道途中。
弃——遗弃。
邓林——桃林。
(夸父口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那么,什么是“邓林”呢?“邓林”实有基础,在现在大别山附近河南、湖北、安徽三省交界处。据清代学者毕沅考证,“邓”“桃”音近,“邓林”即“桃林”。“邓林”为地名之说,与“邓林”即“桃林”之说并不矛盾。我们可以认为,“邓林”既是地名,也是“桃林”,“邓林”这一地名是因“邓林”的“桃林”之义而得名的。此处,“杖”与“桃林”同为木,形象上有相通之处;夸父的口渴如焚,与提供甘甜多汁果实和成片绿阴的桃林,在内容上也是相合的。夸父遗下的手杖化为一片桃林这一结尾,以富有诗意的高度想像力,丰富了《夸父逐日》这一神话的内涵,丰富了夸父的.形象,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的魅力。)。
(2)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夸父追赶太阳,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他喝,又去北方的太湖喝水。还没赶到太湖,半路上就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化作了桃林。)。
(3)讨论:
【对夸父这个人物,学生会有分歧,可能有学生认为夸父是不自量力,教师对此也不要断然否定,应该保护学生争论问题的积极性。可以从神话故事的特点方面引导学生从积极方面理解夸父的行为,从而理解夸父的宏大的志向,巨大的气魄。
(4)成语“夸父逐日”(“夸父追日”“逐日”)意为: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
四、体会这个神话故事的特点。
(从夸父其人以及他追赶太阳,可以感受到古人想象力丰富;从文中夸父“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弃其仗,化为邓林”等细节中体会这个故事想象奇特,塑造了一个无比顽强的巨人形象。)。
五、背诵课文。
六、布置作业。
阅读《语文同步读本》中的《杞人忧天》和《神农尝药》的故事。
夸父逐日导学案及教学设计(精选16篇)篇十三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篇短文。
2.积累文言字词,正确翻译课文。
3.多角度理解两篇短文的内涵。
二、课前预习。
1.熟读课文,家长签字。
2.给加点的字注音。
夸父()盘盂()沧沧()多知()乎。
3.结合课文注释,疏通文意。
4.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请写在下面。
三、课堂导学。
(一)学习,《夸父逐日》。
1.读课文《夸父逐日》。(多种方式熟读)。
2.讲故事,要求用自己的话创造性的复述故事情节。
3.疏文意,解释重点字词,翻译全文。
4.评人物,谈谈自己对夸父这一神话人物的认识。(多角度评价)。
5.谈理解,理解结尾“弃其杖,化为邓林”。
6.悟主题。
(二)学习《两小儿辩日》。
1.读课文《两小儿辩日》,(多种方式熟读)。
2.疏文意,解释重点字词,翻译重点语句。
4.悟启示,谈谈两小儿“辩斗”和“孔子不能决”对你有何启发。(多角度理解主题)。
四、课堂导练。
1.解释下列一词多义。
饮于河渭()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于舅家见之()孰为汝多知乎?()。
于贤于材人远也()为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为人谋而不忠乎()。
薛谭学讴于秦青()以虫草为林()。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徐喷以烟()故时有物外之去()。
以其诗以养父母()故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过故人庄()。
此独以跛之故()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去后乃至()日初出大如车盖()。
去盖。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盖一癞蛤蟆()。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子东游()辩斗()日中()及日中()则如盘盂()。
沧沧凉凉()孔子不能决也()。孰()为汝()多知()乎?
3.说说下列字的古今异义。
古义:古义:
走汤。
今义:今义:
古义:古义:
河去。
今义:今义:
4.翻译句子。
(1)夸父与日逐走。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3)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4)孰为汝多知乎?
五.拓展延伸(阅读下列文言短文,完成文后题目)。
(一)《精卫填海》。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名自叫。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山海经北山经》。
1.翻译全文。
2.这也是选自《山海经》的一则中国古代神话,试比较《夸父逐日》分析两则神话的相同点。
(二)日喻苏轼。
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龠,以为日也。日之与钟、龠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1.翻译全文。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生而眇者不识日()或告之曰()扣盘而得其声()。
他日揣龠()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扪烛而得其形()。
3.读了这则短文给你什么启示?
文档为doc格式。
夸父逐日导学案及教学设计(精选16篇)篇十四
《夸父逐日》是一篇短小的文言文神话故事,篇幅短小,内容精练,意蕴丰富,易理解。学习本文,除朗读背诵、积累一些文言词汇、了解神话故事反映的内容外,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说话能力、思维能力。本文按照了解神话―品读神话―拓展神话激活思维的过程来学习。
[教学目标]。
1、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汇。
2、了解神话故事的含义及夸父形象。(教学重点)。
3、拓展思维训练、口语训练。(教学重点)。
4、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神话是我们文学天地中灿烂夺目的'瑰宝。女娃造人的故事还记得吗?你还读过哪些神话故事?(盘古开天辟地,后羿射日,女娃补天,精卫填海)。
2、播放《夸父逐日》flash动画,学生根据画面用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复述故事。
3、讲述神话的产生和特点及《山海经》。
[4][5]。
夸父逐日导学案及教学设计(精选16篇)篇十五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读并背诵课文。
2、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逐步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引导学生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愿望和意志,体会神话故事的特点。
4、帮助学生会认会写“渭、邓”两个字。
教学重点:教学生结合注释,或查阅工具书理解一些文言文字词的意思,进而读懂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引导理解这个故事所揭示的意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走进神话。
1、神话是文学天地中灿烂夺目的瑰宝,我国古代的神话故事浩如烟海,你都读过哪些神话故事呢?简单地给大家讲一讲。(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女娲造人、精卫填海……)。
2、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另一个神话故事《夸父逐日》。(板书:夸父逐日)。
二、品读神话。
(一)练习朗读,培养语感。
1、学生注意倾听老师范读,听清字音与停顿。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课文,读准字音与停顿。
3、学生合作互助学习生字。
4、展示朗读,激发兴趣。
(二)自主学习,疏通文义。
1、学生回忆以前是用什么方法理解文言文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总结学法:看注释、查词典、组词法、换字法、联系上下文理解等。)。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试着用这些方法译出全文。遇到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勾画出来,师生共同解决。
3、学生翻译全文。
参考译文:
夸父追赶太阳,一直追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喝,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他喝,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还没赶到大湖,半路上就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化成了桃林。
4、学生复述课文。
(二)组织自主学习,引导疏通文义。
1、引导学生回忆以前是用什么方法理解文言文的。
2、师生共同评议,帮助学生理解难词难句的意思。
(三)再读课文,熟读成诵。
(四)品析课文,描述画面,背诵课文。
1、思考:课文一共用了几个画面来描述夸父逐日。
2、分小组小描述精彩画面。
3、学生汇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饮于河渭——北饮大泽——道渴而死——弃杖化邓林)。
4、表演古文,配解说词。
5、背诵课文。
三、感悟神话。
(一)感悟夸父形象。
1、学生小组交流汇报自己心目中,夸父是个怎样的人。
2、个人汇报交流。
(二)引导学生体会先民愿望。
(三)总结神话特点。
再次回顾以前阅读过的神话故事,结合这篇课文,思考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四、布置作业。
完成作业。
1、抄写生字。
2、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饮于河、渭难解渴胸怀大志。
3、夸父逐日北饮大泽——未至英勇顽强。
遗弃手杖,化邓林征服自然。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夸父逐日导学案及教学设计(精选16篇)篇十六
这是一篇短小的文言文神话故事,易理解,除朗读背诵,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外,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本文按照了解神话----品读神话-------编写神话的过程来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神话是我们文学天地中灿烂夺目的瑰宝。喜欢神话故事吗?你读过哪些神话故事?(盘古开天辟地,后羿射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
2、讲述神话的产生和特点及《山海经》。
(一)读。
1、师配乐朗读。
2、生自由朗读。
3、展示朗读。
4、在朗读过程中,你有没有不太理解的字、词、句?请同学解答。
5、全文仅37个字,但故事情节波澜曲折,这篇神话共分几个画面来描述夸父?
6、复述神话。
师:朗读是理解课文的桥梁,走过这座桥,你能用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来复述这个故事吗?
三、分析人物形象。
1、历史发展到今天,人们对夸父逐日这一举动褒贬不一,你心中的夸父是怎样一个形象?
四、编写神话。
2、人类心中永恒而伟大的神啊,你怎么就忍心让女娲辛辛苦苦造出的人类生活在灾难之中呢?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呼唤心中的神来解救这灾难重生的人类。
老师下水:愚公植树。
话说愚公移走太行王屋二山之后,精疲力竭,昏头睡去,这一睡就睡了九九八千一百年,“神舟五号”发射卫星的巨响惊醒了他,他揉揉眼,伸伸胳膊,啊,本该绿树成荫的地球怎么一眨眼就涌现出那么刺眼的树墩,而且黄沙漫天,狂风怒吼,遍地荒芜,他身感肩上任务之紧迫,一个绿化地球的计划在他心中酝酿开来,于是,他召来了子子孙孙九九八十一人,挑水植树,历尽苦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球上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一片片的绿荫,愚公的举动再次感动了树神柏杨,他站在半空中,大手一挥,“哗”地一声巨响,只见地球上无数苍翠挺拔的大树应运而生,地球变得生气勃勃。)。
设置情境:
1、一日,大禹来到京城,只见京城黄沙满天,大人小孩皆蒙面而行……。
2、女娲来到科学博物馆,聆听了解说员关于恐龙灭绝的讲解……。
3、精卫填海之后,再次光临人间,却见人间水资源枯竭……。
五、点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