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工作中,制定一个合理的计划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接下来,我们将分享一些教学工作计划的实际案例,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灵感和启示。
最新和布做游戏教案(专业12篇)篇一
1、介绍一个游戏时,把游戏规则说清楚。
2、能积极主动地邀请小伙伴一起做游戏。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1课时
一、说一说,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插图)借助插图中“贴鼻子”这个经典游戏,让学生说说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在交流中感受游戏的快乐,激发参与游戏、进行表达的欲望。
2、(课件展示游戏的场景)师生互说,谈话导入。
师:看,小朋友们玩得多开心呀!你们玩过其中的哪些游戏?你最喜欢和小伙伴们一起玩哪些有趣的游戏?(鼓励学生大胆表达)
生1:我和小伙伴们玩过很多游戏,有丢手绢、跳皮筋、捉迷藏、滑滑梯等。
生2:我最喜欢和小伙伴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了,我躲他找笑哈哈。
3、揭示课题,板书课题。(板书:一起做游戏)
师:一说起做游戏,小朋友们就格外高兴,接下来,我们一起做有趣的游戏,好吗?
二、说一说,明确目标
1、交际目标。
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初步学会有条理地表达,培养学生乐于交往的意识和友善待人的行为习惯。
2、交际指导。
(1)观察教材插图,明确要求。读一读插图中小朋友们的对话,明确本次游戏中对“邀请者”和“参与者”的要求:“邀请者”的态度要热情、大方;“参与者”要积极参与,遇到不懂的地方学会主动提问。
(2)情景表演,示范交际。两两组队示范游戏,扮演邀请者的同学要说清游戏规则,可用上“先……接着……最后……”等简单的连接词;或者用上“一、二、三”等词分步骤说明;还可以一边说规则一边做动作,让听的人更容易明白。
三、演一演,学会邀请
p91、创设情境。
丁零零,下课了。奇奇、才才高高兴兴地来到操场上准备玩跳皮筋的游戏。才才看见英英一个人在操场上散步,便大声说:“喂,英英,没人和你玩吧。来,跟我们一起玩跳皮筋的游戏。”英英看了他一眼,理也没理便走开了。
2、交流:英英为什么不理才才便走开了呢?
生:才才说话太没有礼貌了。换作是我,我也不会理才才的。
3、你们觉得怎样邀请才有礼貌?自主练习,再指名表演。
生:英英,你好!你如果没事的话,能和我们一起玩跳皮筋的游戏吗?人多了更好玩。
4、读一读课文中两个小朋友之间的对话,看一看她是怎样邀请小伙伴一起做游戏的,再指名表演。
英英:来,和我们一起做游戏吧!——才才:可是我不会玩啊。
英英:没关系,我教你。——才才:好的,谢谢你!
小结:邀请别人时要热情、大方、有礼貌,被邀请的同学要积极参与,遇到不懂的要主动提问。
四、做一做,学会表达
1、出示大熊的图样,拿出蒙眼睛的布,让大家猜猜要玩什么游戏。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玩贴鼻子的游戏。这个游戏需要两个人合作来完成,一个同学贴鼻子,一个同学在旁边提示。谁愿意来给大熊贴鼻子?(指名上讲台)
2、学生示范交际,引导其他学生认真观察、仔细倾听。
芳芳:丽丽,和我们一起玩贴鼻子的游戏吧!
丽丽:可是我不会玩啊!
芳芳:(边说边做动作)没关系,我教你。两人一组,一人蒙上眼睛,听另一人的指示,两人合作把小熊的鼻子准确地贴到正确的位置上。
丽丽:听上去很有趣,那我们一起玩吧。
(教师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关注学生是否说清游戏规则,可以提示学生在介绍游戏规则时可以用上“先……接着……最后……”等连接词,也可以用上“一、二、三”等词分步骤说清楚游戏的规则,从而学会有条理地表达;二是在介绍游戏规则时可以一边说一边做动作,让听的人更明白。)
3、师生对表演进行评价,指出优缺点,教师鼓励更多的学生大胆表达。
4、同桌互相说一说游戏的过程,再指名说,说得好的学生奖励做游戏。
5、组成游戏小组,练习表达。
教师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学生轮流做贴鼻子游戏。可以出示这样的星级评价要求:一星,能积极主动地邀请同伴参与游戏,同伴之间说话有礼貌;二星,能有条理地把游戏规则说给同学听;三星,能一边介绍,一边做动作,让听的人更容易明白。
游戏结束后,师生根据“星级评价”要求进行评价。
6、多种情境演练。
教师可以创设多种情境,推动学生的交际与互动。可以在班级中组织一次“游戏推荐大比拼”的口语表达擂台赛。先让每位同学在四人小组内较有条理地介绍一个游戏的规则,然后推荐一位同学参加擂台赛,最后由全体同学根据“星级评价”要求,以投票的方式评出“最佳推荐者”和“最受欢迎的游戏”。
五、议一议,实践提升
1、引导交流游戏体会。
师:同学们玩游戏玩得开心吗?(生答:开心。)把你最开心的地方说给其他同学听一听,分享一下你的快乐吧!(各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在全班交流)
2、学生积极参与下列活动。
(1)课间和同学玩一玩喜欢的游戏。
(2)课后与家人一起交流玩过的游戏。
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邀请小伙伴做游戏,讲清游戏规则,培养学生的交际与表达能力、乐于交往的意识和友善待人的习惯。教学中,我重在给学生创设实际的生活场景,让学生玩游戏,观察游戏,进而引导学生大胆表达,学生倾听、尊重他人的意识和表达能力、交际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也体验到了游戏的乐趣。
最新和布做游戏教案(专业12篇)篇二
教学目标:
1。用心观察游戏过程,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
2。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能大方、简单地说出游戏的过程和心理感受。
3。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和语言技巧。
教学重点:
1。用心观察游戏过程,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
2。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能大方、简单地说出游戏的过程和心理感受。
教学难点:
培养孩子良好的听说习惯和语言技巧。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激趣,谈话导入。
学生自由畅谈。(出示各种游戏图片)。
二、互动交流。
1、交际指导:
(1)明确一种游戏的游戏过程,并能说出来。
(2)可以自由做同学们所说的游戏。
2、观察图片:
(1)这是什么游戏呢?
(2)预设:贴鼻子。
(3)你观察到了什么?
(4)他们是怎样做这个游戏的?试着说一说,做一做。
3、提出交际要求:
(1)分小组进行;
(2)每个小组在进行中要开展“说游戏”和“做游戏”的练习。
(3)学生自由表述。
4、大家讨论还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三、我的练场。
1、练习话题:老鹰捉小鸡。
2、练习话题:丢手绢。
3、练习话题:跳绳。
要注意听别人的发言。
4、展示交流:边讲游戏,边做游戏。可以帮助同学了解游戏规则,一起做游戏。
5、小组成员上台展示和同学一起表演做游戏,边讲解边游戏。
6、我的分享:
进行做游戏练习:
(1)遵守游戏规则!
(2)在游戏中体会合作。
四、课堂交流。
1、我的发言:
(2)说:说一说游戏规则和游戏内容。
(3)做:按着游戏规则来做游戏,体会游戏中的快乐。
(4)要介绍自己是谁。
3、说话展示:
小组成员上台展示游戏过程,有的说,有的做。
4、这次口语交际需要我们:
(1)遵守游戏规则,懂得游戏过程。
(2)进行口语交际,练习说一说游戏的过程和规则。
(3)体会到与人合作的乐趣,和游戏的快乐。
五、结束语。
儿童生活的丰富多彩的,做游戏是童年里快乐的过程,让我们在游戏中感悟童年,感受成长与快乐吧!
最新和布做游戏教案(专业12篇)篇三
1。用心观察游戏过程,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
2。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能大方、简单地说出游戏的过程和心理感受。
3。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和语言技巧。
1。用心观察游戏过程,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
2。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能大方、简单地说出游戏的过程和心理感受。
培养孩子良好的听说习惯和语言技巧。
1课时。
学生自由畅谈。(出示各种游戏图片)。
1、交际指导:
(1)明确一种游戏的游戏过程,并能说出来。
(2)可以自由做同学们所说的游戏。
2、观察图片:
(1)这是什么游戏呢?
(2)预设:贴鼻子。
(3)你观察到了什么?
(4)他们是怎样做这个游戏的?试着说一说,做一做。
3、提出交际要求:
(1)分小组进行;
(2)每个小组在进行中要开展“说游戏”和“做游戏”的练习。
(3)学生自由表述。
4、大家讨论还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练习话题:老鹰捉小鸡。
2、练习话题:丢手绢。
3、练习话题:跳绳。
要注意听别人的发言。
4、展示交流:边讲游戏,边做游戏。可以帮助同学了解游戏规则,一起做游戏。
5、小组成员上台展示和同学一起表演做游戏,边讲解边游戏。
6、我的分享:
进行做游戏练习:
(1)遵守游戏规则!
(2)在游戏中体会合作。
1、我的发言:
(2)说:说一说游戏规则和游戏内容。
(3)做:按着游戏规则来做游戏,体会游戏中的快乐。
(4)要介绍自己是谁。
3、说话展示:
小组成员上台展示游戏过程,有的说,有的做。
4、这次口语交际需要我们:
(1)遵守游戏规则,懂得游戏过程。
(2)进行口语交际,练习说一说游戏的过程和规则。
(3)体会到与人合作的乐趣,和游戏的`快乐。
儿童生活的丰富多彩的,做游戏是童年里快乐的过程,让我们在游戏中感悟童年,感受成长与快乐吧!
最新和布做游戏教案(专业12篇)篇四
设计思路:
小班的孩子以有了粗浅的几何概念,因此,我设计了“和图形宝宝做游戏”的活动,让孩子在游戏探索中对图形产生兴趣,并通过观察、比较、想象、动手,初步感知不同图形的不同特征。
活动要求:
1、通过活动让幼儿更好的掌握图形。
2、培养幼儿观察的能力。
活动重点:
激发幼儿对图形的兴趣。
活动材料:
1、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图形(各一个)。
2、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图形“饼干”(各几个)。
3、没有轮子的汽车一辆。
4、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图形图片许多供幼儿串图形项链、线和幼儿人数相同。
活动过程:
一、图形,给图形宝宝喂饼干。
1、图形宝宝肚子饿了,我们给它喂“饼干”吃。
(1)观察“饼干”的形状,有三角形、正方形、圆形。
(2)幼儿手持图形,找出与自己图形相应的“饼干”
(3)检查是不是图形宝宝都喜欢吃的“饼干”
二、图形宝宝做轮子。
1、出示“小轿车”,“小轿车”开不动怎么了?
2、图形宝宝们都要做汽车的轮子,我们到该请谁呢?
三、串项链图形。
2、幼儿串项链。
3、幼儿相互说一说,比一比,我的项链上有哪些图形宝宝?
最新和布做游戏教案(专业12篇)篇五
一、示一次性纸杯,引导幼儿看看说说。
宝宝们,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
你在哪里见过纸杯?
它是用来干什么的?
教师小结:
小朋友们知道得真多,在家里我们用纸杯喝水,在肯德基店里、德克士店里,用纸杯喝可乐、喝果汁。纸杯除了能用来喝水、喝饮料,给我们带来方便,它还能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呢!
二、幼儿体验纸杯的多种玩法。
1、幼儿每人一个纸杯,自由探究纸杯的玩法。
宝宝们,来这边,每人拿一个纸杯,试一试可以怎样玩?
(顶、托、抛、投、跳、夹、滚)。
引导幼儿自由尝试各种玩法。
小结:宝宝们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玩法,下面咱们来比一比谁最棒?
2、带领幼儿集体体验一个纸杯的玩法。
(1)顶纸杯:将纸杯扣在头上,两手伸平,保持平衡慢慢走。
“小纸杯头上戴,变成小帽顶起来。”
最新和布做游戏教案(专业12篇)篇六
生活中发现孩子对风非常感兴趣,经常谈起关于风的话题,但孩子有时会对风的现象凭主观臆断,缺乏科学性。为了追随孩子的经验和生活,便生成了关于探索风的系列活动。试图通过游戏化的集体教学活动,幼儿在猜风—制造风—玩风的各种游戏活动中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探究感知风的方向和力度,获得风的相关感知,在游戏探索中试图通过对风的了解来控制风的方向和力度。
1.通过游戏了解风是有方向的`,风力是有大小的。
2.积极想办法制造风,尝试控制风向和风力。
3.乐于参与游戏,感受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重点:了解风是有方向和力度的。
活动难点:尝试控制风的方向和力度。
风的谜语、桌子(每四人一张)、纸条(每人一张)、纸杯(每两人一个)、中线(每桌一条)、取胜线(每桌两条)、气球(吹好装入大筐中,每人一个)、地垫(宽窄适合,每人一张)比较宽阔的场地。
一、谜语引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二、游戏体验,感知风力和风向。
1.游戏:让纸条动起来(每个小朋友拿一根纸条,制造风使纸条随风的方向摆动)。
2.游戏吹纸杯比赛。
第一次:两个小朋友一组,站到桌子两侧,纸杯放在中线上,面对面吹纸杯。
第二次,增加难度,四人一组比赛。
比赛结束,回座位师小结:经过刚才两个游戏发现了风的什么秘密呢?你为什么能取胜?
三、加大游戏难度,尝试运用了解的知识控制风力和风向。
1.游戏,把气球送进门。分四个方向设置球门(桌子代替),幼儿按指令将球送进球门。
2.把气球送给老师。
师:现在看谁制造的风能将调皮的气球送到我这里,我可是移动的哦。
四、结束活动。
小结:今天小朋友都很不错,那调皮的气球都听你们的话,看来你们都成了玩风高手,其实风还有很多的秘密等我们去发现哦!
关于风的这次科学活动十分贴近幼儿实际生活经验,活动中孩子的兴趣度很高,十分乐于参与游戏,会为自己的发现感到兴奋,并尝试表达。虽然幼儿无法真正了解风的形成,但是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和实际操作的直观感受来证明风的存在,通过实验来证明风的大小、判断风的方向,甚至可以尝试着制造风和控制风。如果在游戏环节将规则讲解得更明确,探索的效果就会更好,更利于幼儿构建自己关于风的知识网!
最新和布做游戏教案(专业12篇)篇七
2、培养幼儿观察的能力。
激发幼儿对图形的兴趣。
1、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图形(各一个)。
2、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图形“饼干”(各几个)。
3、没有轮子的汽车一辆。
4、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图形图片许多供幼儿串图形项链、线和幼儿人数相同。
活动过程:
一、图形,给图形宝宝喂饼干。
1、图形宝宝肚子饿了,我们给它喂“饼干”吃。
(1)观察“饼干”的形状,有三角形、正方形、圆形。
(2)幼儿手持图形,找出与自己图形相应的“饼干”
(3)检查是不是图形宝宝都喜欢吃的“饼干”
1、出示“小轿车”,“小轿车”开不动怎么了?
2、图形宝宝们都要做汽车的轮子,我们到该请谁呢?
三、串项链图形。
2、幼儿串项链。
3、幼儿相互说一说,比一比,我的项链上有哪些图形宝宝?
最新和布做游戏教案(专业12篇)篇八
1、探究一次性纸杯的多种玩法。
2、与同伴合作进行的搭建游戏。
3、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的大胆尝试的精神。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一次性纸杯每人6个、奖励贴、小盘、小球。
一、出示一次性纸杯,引导幼儿看看说说。
宝宝们,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你在哪里见过纸杯?它是用来干什么的?
教师小结:小朋友们知道得真多,在家里我们用纸杯喝水,在肯德基店里、用纸杯喝可乐、喝果汁。纸杯除了能用来喝水、喝饮料,给我们带来方便,它还能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呢!
二、幼儿体验纸杯的多种玩法。
1、幼儿每人一个纸杯,自由探究纸杯的玩法。
宝宝们,每人拿一个纸杯,试一试可以怎样玩?
引导幼儿自由尝试各种玩法。
小结:宝宝们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玩法,下面咱们来比一比谁最棒?
2、带领幼儿集体体验一个纸杯的玩法。
(1)顶纸杯:将纸杯扣在头上,两手伸平,保持平衡慢慢走。
"小纸杯头上戴,变成小帽顶起来。"(2)投掷纸杯:右手拿纸杯,从场地一端投向另一端。
"纸杯举上肩,用力向前投。"(3)、过小河:将纸杯六个一组摆两排,幼儿跳过小河。
"小纸杯两排摆,变出一条小河来。""这条小河比较宽,小朋友们能跳过去吗?""好,跳的时候要注意两脚并紧一起跳过去,来,开始。"(4)、用纸杯搭塔。
1、老师示范搭宝塔"看,我们还可以用许多纸杯来搭宝塔呢?""纸杯口,向下摆,3个一齐排起来;上面两个放中间;最后一个再上来。"2、请幼儿操作"好,请你们每人拿出一摞纸杯,搭一搭。""我们搭的真好,一齐给自己加加油!""来,我们挨着的两个小朋友一起试一试,用更多的纸杯,能不能搭一座更大更高的宝塔!""下面放4个或5个试一试。""纸杯玩累了,请你以最快的速度将它们套在一起,放到小盘里。"(5)、纸杯传球:幼儿拿纸杯站成一列纵队,一个一个用纸杯传球。
分两组进行比赛。
"小朋友们站一排,宝贝列车来。"看!老师的手里拿了一个什么?现在,我们就用纸杯来传球。注意传球时,两只手拿纸杯,小脚尽量不动,把自己纸杯里的球传到你后面小朋友的纸杯里,不要掉到地上。如果掉下去了,拿起来,继续传。看看那一组最快传到最后的杯子。
三、除了这些玩法,纸杯还可以做纸杯娃娃、做飞碟,有好多的用处呢!以后,小朋友家里用过纸杯后不要扔掉,我们可以再来制作玩具。
最新和布做游戏教案(专业12篇)篇九
活动目标:
1.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走。
2.了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处的方法。
活动准备。
1.有关的图片四张(附后)。2.请一位幼儿不认识的阿姨扮演陌生人,并设置表演情境。
3.玩具、果冻、巧克力。
活动过程。
一、故事《沙沙和陌生人》。
1.讲述故事《沙沙和陌生人》:变色龙沙沙独自在院子里玩,这时一个陌生人问他公园怎么走,沙沙有礼貌地告诉了他该怎样走,陌生人非常感谢沙沙。回到家里,沙沙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说:“沙沙,你做得对!不过还有一些事情你要多加注意。”沙沙连忙问妈妈:“还有什么事情应该注意的呢?”
3.出示图片:
图一:陌生人要你跟他出去玩时,你不能跟他一起去。
图二:陌生人给你礼物或好吃的东西时,你不能要。
图三:陌生人要去你家时,你不能带路。
图四:陌生人硬拉你跟他走时,你要反抗,大声呼救。
二、情境练习。
情境一:一个陌生的叔叔对一位小朋友说:“小朋友你真可爱.我请你吃果冻。”接着又拿出玩具给他玩。
集体讨论:能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礼物,应该怎样对他说?
情境二:一个陌生的阿姨敲门进入教室,对某幼儿说:“我是你妈妈的好朋友,她今天没有空来接你。让我送你回家,跟我走吧。”
教师小结:对待陌生人要有礼貌,但不能轻易相信他们的话,尤其是不能跟陌生人走。
四、结束活动,提醒幼儿外出时不要离开集体和成人,遇到陌生人不能轻信。
最新和布做游戏教案(专业12篇)篇十
教师与幼儿一起来玩一个手指变小动物的游戏。教师先把左手举起来,再把右手举起来,让幼儿一起跟着做。(教师一边说一边与幼儿一起举手,辨别自己的左手和右手。接着,师生在快乐的氛围中一起玩起了“手指变动物”的游戏。)。
教师从幼儿喜欢的游戏入手,让幼儿边说边做,在模仿、唱数中初步感知5以内的数量,并对左和右有一个初步的印象。这个环节有效地激发了幼儿的活动兴趣。
2.学习按序点数的方法。
(1)学习从左到右按物数数。
师(一边指着图一边说)有毛毛虫、小兔、小猫、螃蟹、还有老虎。那小朋友知道它们各有多少吗?然后分别数出一条毛毛虫、两只小兔、三只小猫、四只螃蟹、还有五只老虎。
下面我们让我们的客人排排坐,我们再一起来数一数。从哪边开始数呢?教师先示范,然后跟幼儿一起数,最后请幼儿上前数。
我们数数时一般先伸出右手,小动物横着排队时,我们可以从左到右数。(请小朋友举起右手,从左到右一起数。)。
3、欣赏《数字歌》。
4、最后教师与幼儿和小动物们一起来跳舞(播放活动电视音乐《手指变变变》)。
最新和布做游戏教案(专业12篇)篇十一
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是“一起做游戏”。教材利用主题图小朋友熟悉的贴鼻子游戏引发兴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亲自参与游戏,让他们观察游戏的过程,感受到游戏多么有趣,激发他们把自己做过的游戏介绍给同学,同时向别人学习做游戏的兴趣。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游戏的过程,在做游戏中产生口语交际的愿望。
2、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能大方、简单地说出游戏的过程,有趣的地方和心理感受。(重点)。
3、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互相交流,学习询问。(难点)。
课前准备。
1、教师课前带孩子们玩游戏:老鹰捉小鸡。
2、让学生找几个小伙伴去玩一下自己喜欢的游戏。
3、黑板上先画一张小熊的笑脸,准备一个鼻子粘贴,一条蒙眼睛的布。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教师课间带领孩子们玩一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上课铃声响后,孩子们仍意犹未尽。)。
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玩的是什么游戏?
生:老鹰捉小鸡。
师:这个游戏好玩吗?
生:好玩极了!
师:那这节课我们一起做游戏好吗?(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情感、怀着浓厚的兴趣走进交际情境中。由生活中最熟悉的“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引入课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起学生参与游戏、乐于表达的愿望。
二、引导交流,自由表达。
师:告诉老师,你觉得刚才“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哪儿最好玩?
生1:老师当老鹰,跑得好快,我差点儿被捉住了。
生2:我当鸡妈妈,保护我的“孩子”,真有趣!
生3:我的手紧紧抓住前面的“小鸡”的衣服,生怕被甩掉了,真好玩!
生4:老师,下次再玩,我当老鹰,你当鸡妈妈,好不好?因为你的胳膊比我们的长。
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那你们还喜欢玩什么游戏呢?(学生边说老师边板书。)。
生:丢手绢、跳皮筋、贴鼻子……。
生:太好啦!
师:那我先请一位同学来给这只可爱的小熊贴鼻子吧!(把学生的眼睛用布条蒙住。)。
生:老师,我们可以给他提示吗?
文档为doc格式。
最新和布做游戏教案(专业12篇)篇十二
1、探究一次性纸杯的多种玩法。
2、与同伴合作进行的搭建游戏。
3、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的大胆尝试的精神。
4、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5、能遵守规则玩游戏。
一次性纸杯每人6个、奖励贴、小盘、纸杯玩具、小球。
一、示一次性纸杯,引导幼儿看看说说。
宝宝们,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
你在哪里见过纸杯?
它是用来干什么的?
教师小结:小朋友们知道得真多,在家里我们用纸杯喝水,在肯德基店里、德克士店里,用纸杯喝可乐、喝果汁。纸杯除了能用来喝水、喝饮料,给我们带来方便,它还能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呢!
二、幼儿体验纸杯的多种玩法。
1、幼儿每人一个纸杯,自由探究纸杯的玩法。
宝宝们,来这边,每人拿一个纸杯,试一试可以怎样玩?
(顶、托、抛、投、跳、夹、滚)。
引导幼儿自由尝试各种玩法。
小结:宝宝们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玩法,下面咱们来比一比谁最棒?
2、带领幼儿集体体验一个纸杯的玩法。
(1)顶纸杯:将纸杯扣在头上,两手伸平,保持平衡慢慢走。
“小纸杯头上戴,变成小帽顶起来。”@[email protected]我是分割线@[email protected](2)投掷纸杯:右手拿纸杯,从场地一端投向另一端。
“纸杯举上肩,用力向前投。”
3、纸杯传球:幼儿拿纸杯站成一列纵队,一个一个用纸杯传球。
分两组进行比赛。
“小朋友们站一排,宝贝列车来。”看!老师的手里拿了一个什么?现在,我们就用纸杯来传球。注意传球时,两只手拿纸杯,小脚尽量不动,把自己纸杯里的球传到你后面小朋友的纸贝利,不要掉到地上。如果掉下去了,拿起来,继续传。
4、幼儿摆纸杯火车。“小纸杯摆一排,变出一列火车来。”
5、过小河:将纸杯六个一组摆两排,幼儿跳过小河。
“小纸杯两排摆,变出两条小河来。”
“这两条小河比较宽,小朋友们能跳过去吗?”
“好,跳的时候要注意两脚并紧一起跳过去,来,开始。”
我们有点累了,我们坐下来休息休息。
6、用纸杯搭塔。
“看,我们还可以用许多纸杯来搭宝塔呢?”
“纸杯口,向下摆,3个一齐排起来;上面两个放中间;最后一个再上来。”
“好,请你们每人拿出一摞纸杯,搭一搭。”
“我们搭的真好,一齐给自己加加油!”
“来,我们挨着的两个小朋友一起试一试,用更多的纸杯,能不能搭一座更大更高的宝塔!”“下面放4个或5个试一试。”
“纸杯玩累了,请你以最快的速度将它们套在一起,放到小盘里。”
三、除了这些玩法,纸杯还可以做纸杯娃娃、做飞碟,有好多的用处呢!以后,小朋友家里用过纸杯后不要扔掉,我们可以再来制作玩具。
在活动的过程中,可以看的出来幼儿对纸杯很感兴趣,玩的也很开心,成功扩展了孩子们的想象、创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