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不拘泥于表面的美化,而是能够真实地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无忧的微笑:每个人都羡慕他的微笑,因为那是一种无忧无虑的微笑。
舌尖上家乡小吃(通用14篇)篇一
我很自豪,因为我的家乡是一个群山环抱、青山碧水的地方,那儿不仅风景秀丽,点心也是很美味。粽子、清明粿、月饼、年糕……但我最忘不了的是乡下的三大“明星”——黄粿、糍粑和社粿。
清香柔韧大黄粿。
乡下的早餐少不了黄粿。早上七点,勤劳的奶奶就开始动手做黄粿了。奶奶将事先浸泡好的粳米加上灌木碱水煮到八成熟(这个煮米的灌木碱水的来历可不一般,在山上砍下野灌木,再烧成灰炭,接着用沸水浸出碱水,最后才能用来浸泡粳米)。煮好米后,将粳米捞进一个木制的两头比中间稍小的木桶里,留下来的黄澄澄的米汤倒进脸盆里。这木桶叫饭甑,在高压锅还没“流行”的年代,农村家家户户都用这个来做饭!
大约过了半个小时,米香钻进了我的鼻子,香气直揪我的心。不知不觉,饭煮熟了。家里的大人把饭拿到门口,倒进了石臼,拿起木榔头轮流捶了起来,奶奶端出了刚才的黄米汤,他们每捶一下,奶奶便在饭团上洒点米汤,抹一下榔头。我看爸爸捶得挺轻松,榔头一起一落像蝴蝶上下飞舞,也想试一试。可是,我双手举起大榔头,仿佛有千斤重,用力往下捶,粿团便粘在了榔头上,只好换爸爸上阵。过了大约半个小时,粳米成了泥状。奶奶把它放在干净的木板上,分成小块,手上沾着米汤,趁热把它捏成圆球、长方块。猪仔粿最诱人,把粿团弄成圆球,用手指扎出三个小坑,胖嘟嘟的,很可爱。
黄粿可以炸着吃,沾上乡下的辣椒酱或咸菜,一口咬进嘴里,先是一阵米香,接着透出乡下辣椒的刺激和咸菜的鲜香,黄粿经油炸后外焦里嫩,咬起来很有韧劲儿。
黏黏糊糊软糍粑。
每逢过年过节,乡下人家总爱做糍粑。做糍粑用的糯米要浸泡一夜,然后把泡好的糯米蒸四十几分钟,再倒到石臼捣成糊,做糍粑时捣的时间比黄粿要多一些,因为糍粑的特点,就是黏嘛!捶好后的糍粑装在大盘子里,随吃随取。
做的糍粑可以直接食用,吃咸的加一勺咸菜,吃进嘴里像棉花糖一样软,里面夹杂着一粒粒香喷喷的咸菜,真香;吃甜的可以油炸一下,油炸时锅里发出“嗞嗞”的声音,好诱人呀!出锅后两面金黄,拌上糖放进嘴里,“咔吱、咔吱”比电视里的饼干还美味。糍粑最美味的吃法是做汤,乡下人家,喜欢把自家研磨的小豆腐或绿豆煮成汤,待汤沸腾时把糍粑丢进去,煮上十来分钟,就成了糊,入口先是豆香,然后冲出一阵米香,黏黏糊糊的,真好吃诱人!
舌尖上家乡小吃(通用14篇)篇二
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春日春盘细生菜”和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春日春盘节物新”,都提到了“春盘”,这“春盘”,就是我们江南有名的小吃“春卷”。每当过年,家家户户都会做春卷,吃春卷。
年节的早晨,菜市场热闹极了。卖春卷皮的摊主,一个小炉,一块带柄的圆形铁板,一桶和好的面糊,一把凳子,就可以开张了。老式点的,用煤饼做燃料;新式点的,用煤气做燃料。
摊主都是来自附近农村的心灵手巧的大妈。由于春卷一般只在过年时食用,因此,没有固定的摊位。大妈们就自发在菜市场入口,一字摆开,场面颇为壮观。
大妈们做春卷的手法极其熟练。右手捞起一团面糊,不停地甩动,当面糊甩得光滑和顺时,就迅速往烧热的铁板上抹去,又迅速收起余下的面糊。没一会,薄薄的面糊在铁板上成型了。大妈伸出左手,揭起皮张,叠放在一边。右手继续甩着面糊。左手右手,分工合作,配合默契。再看那皮张,均匀圆润,薄如蝉翼,一看就知道出自高人之手。
接下来就该包春卷了,春卷的味道可咸可甜,全凭你的爱好。甜的可以用豆沙、芝麻等做馅,咸的可用各种蔬菜、肉类做馅。
我喜欢吃肉,妈妈就把猪肉剁碎,做成肉馅。我在桌上摊开一张薄薄的春卷皮,用勺子舀肉馅,卷起。可是这玩意儿好像偏跟我作对似的,不是馅放多了,把皮给撑破了,就是馅放少了,撑不起皮。练习了几次,把勉强把握了肉馅的“度”。手指沾一点水,均匀地涂抹在皮子边缘,捏合,一个春卷就包好啦!薄薄的皮子里透出粉嫩嫩的肉,像涂了胭脂的姑娘。
妈妈在锅子里放了许多油,等油沸腾,用筷子夹起一个春卷,放入油锅,春卷沉入锅底,然后又慢慢地浮了起来。春卷在油锅里渐渐变色,最后成了金黄色。妈妈把它夹入盘子里,我闻香跑进厨房,一个个金黄的春卷躺在白瓷盘里,像一条条金子。我用手拿起一个,咬下一口,脆脆的,再咬一口,吃到了嫩嫩的肉。嗯,色香味俱全,真让人回味无穷。
过年吃春卷,表达了江南人迎接春天的喜庆。虽说春卷是油炸食品,但是因为家家用料精细,制作讲究,多吃点也没关系。
舌尖上家乡小吃(通用14篇)篇三
滚滚黄河,流经历史悠久的开封。坐落于黄河中下游的开封,不仅有各种美丽的传说、名胜古迹,还有各色令人垂涎的特色美食。
与其说是美食,不如说是特色小吃。开封的鼓楼夜市可谓是全国闻名。
“灌汤小笼包子”这个词相信许多人都不陌生,它在开封特色小吃当中高居榜首。其做法既不同于南方汤包,也不同于天津狗不理,而是把事先调好的肉馅放入独特配方制成的包子皮中,待上笼蒸他个10几分钟后,一笼美味的开封小笼包子就呈现在您的面前。“先开窗,后喝汤”,这是吃开封小笼包子的口诀,当口感细腻的小笼包子全都进入您的口中,您就会感觉到“此味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尝”,真不愧是开封小吃的no。1。
开封的小吃五花八门,除了小笼包子,还有甜而不腻的花生糕、有筋筋道道的桶子鸡,还有辣的过瘾的兴盛德花生,而最让我放不下的是另外两种小吃——板羊肉和炒凉粉。夏夜,在鼓楼夜市来一份不管是炒的还是调的,颤颤的凉粉总能勾起人们的食欲。而薄薄的肉、冻、筋混在一起的板羊肉更是令众多外地食客欲罢不能。
说到这里,你对开封的特色小吃一定有所了解了吧?怎么样,你快流口水了吧?当然,开封的小吃远远不止这些,来开封看看、尝尝吧,我代表开封人民欢迎你们的到来。
文档为doc格式。
舌尖上家乡小吃(通用14篇)篇四
在我的家乡,年糕是过年的必备品。请菩萨,祭祖宗,都要用到年糕。除了年糕有“年年高升”的好口彩外,还有这样的传说:
一只叫“年”的怪兽,凶猛无比。到了冬天,找不到食物了,就跑下山吃人。人只好躲起来,给怪兽充足的条块粮食充腹。渐渐的,这种避害的方法传了下来。条块粮食演变到现在,就成了“年糕”。
那么年糕是怎么制作的呢?据妈妈说,他们小时候,每个村子都有人组织起来互相伴工打年糕,现在,渐渐失传,要看打年糕,只能到桐乡非遗馆的年会上去看了。
非遗馆广场热闹非凡。
一声令下,年糕老师傅们开始拌粉,就是在磨好的米粉里放进去一些水。那要放多少水呢?我问老师傅们。老师傅们说:‘说不准,要看粉的干湿。主要是手对粉的感觉,差不多了就行。““那如果感觉错了,会怎么样呢?”我有些奇怪地问。“如果水放多了,会成烂粉,年糕打不结实了,吃起来会粘‘乌机板’;水放少了,年糕就打不动了。”我听得一愣一愣的,全凭手的感觉,真是神技啊!
这里,其他老人齐心协力,挪动沉重的石臼,准备开工。那个拌粉的老师傅开始用一只筛子筛粉,通过筛网的粉,渐渐堆起来,越堆真高,中间尖尖的,真像一座米粉山。
筛好的粉,撒进蒸笼,开始用旺火蒸粉。
“好了。”不知道老师傅又是凭什么断定粉蒸好了。反正他说好了,另外的老人都没意见,他们合力将蒸笼里的熟粉,倒进石臼。
老师傅举起笨重的木榔头,使劲打下去,一下又一下。石臼里飘出的雾气环绕在我们身边,犹如置身在仙境中一般。在老师傅的千锤百炼下,年糕渐渐地被打得扁扁的。
“好做了。”老师傅又一声令下,其他老人七手八脚,把面团从石臼搬到了桌子上。
大年糕经过拉升,拍平,切割,最终变成砖块大小的小年糕。人们在年糕上点上红花,象征着来年更加红红火火。
我用右手托起一块,闻着清香,在年糕上咬了一口,细细品味,仿佛还有一种甜甜的味道。
可我始终想不通的是,老师傅到底是凭什么把握打年糕各个环节的“火候”的?
高手在民间哪!
舌尖上家乡小吃(通用14篇)篇五
眼看春节即将来临,家家户户都开始置办年货了。江南人过年必不可少的就是年糕了。那你们知道年糕是怎么做的吗?来,和我一起到年会上瞧瞧吧!
九点,我们来到了年会。年会上人山人海。看,这里很多人围成了一个圈子在观看什么,我们好奇地挤了进去,原来是年糕师傅在准备做年糕啊!年糕师傅们分工合作,劈柴、生火、烧水、筛粉,井然有序。
准备工作就绪,开始上锅蒸粉,年糕师傅们把木质蒸笼放在热水锅上,还在蒸笼边上围一圈布,防止水蒸气跑出。一位老师傅,一手舀起筛过的面粉,均匀的向蒸笼里倒,另一只手把面粉铺平。这样不停地倒面粉,铺面粉,直到把蒸笼装得满满的,盖上盖子,等候。
过了一会,粉蒸好了,掀开盖子,一股热气携带着糯米的清香向外冲出,白茫茫的一片,犹如置身于香气缭绕的仙境之中。老师傅往打年糕用的石臼中洒水,洒水是因为怕年糕粘在石臼上,另一个老师傅吆喝一声,快速搬出热气腾腾的熟粉,小跑到石臼边,双手熟练地一番,“啪”的一声,粉团不偏不依,正好落入石臼底。老师傅继续围着石臼,往年糕上洒水。觉得水洒得差不多了,老练的两位师傅,高高抡起木锤,用力捶打着年糕,熟粉在石臼中响起“啪啪”的捶打声,变得越来越有韧性。老师傅们有节奏地抡着木锤,一个刚刚落下,另一个就高高扬起。
熟粉在千锤百打之下终于成了年糕。师傅们把年糕抬到桌上,用手往年糕上抹水,然后在年糕的两头拉扯。这年糕可真有韧性,怎么拉都不会断掉。四个师傅用力拉着,年糕越来越长,最后成了长条板凳的凳面。
年糕拉扯完了,就得切糕了。这可不是用刀来切哦!而是用一根棉线,棉线的两头各捆着一根小小的竹子。老师傅拿着两头的小竹子,用棉线在年糕上绕一圈,拉紧,年糕被一点一点地切开。年糕散发出的糯米清香更浓了,我忍不住,伸手拿一块,咬下一口慢慢咀嚼。新打的年糕十分有韧性,像泡泡糖一样,嚼不烂,在舌头与牙齿之间滑来滑去,糯米的清香,也就在唇齿之间弥漫着。
舌尖上家乡小吃(通用14篇)篇六
我的家乡在美丽的台州,这里美食众多,有外糯里香的青团,有香气四溢的炊饭,还有凉甜解暑的桃浆……在不计其数的美食中,食饼筒是绝对的no。1,这是家家户户都会做的美食。
在每家每户团圆的日子里,比如端午节,家里的老人会事先准备好各种食材,然后开始制作食饼筒。先用面粉和水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做成面糊,这样它就会具有黏性,和你的手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不想分开。
随后再用手把面糊摊在平底锅上,抹匀,使它平整地铺在上面。饼越薄越好,就像给整个平底锅敷了一片面膜,白花花的一层。只需要短短五六秒钟,锅底聚集的热气就会冒上来,使面皮中央变成一顶“小帐篷”,就像有人在里面打拳击,这时再快速把皮一翻,“小帐篷”里面隐藏的一缕白烟就会蹦出来,就像神仙吹了一口仙气一样。就这样,香口弹牙的面饼就大功告成啦!
接下来就是炒菜了。食饼筒里面包裹的各种菜品很有讲究,一家人简简单单一炒就是一大桌子,当然,里面最重要的要数炒面了,还有肥而不腻的红烧肉,又酸又辣的土豆丝……家里“各单位”也分了工——爸爸负责洗菜,切菜;妈妈负责掌勺烹饪;奶奶负责摊更多的面饼。尽管大家各有各的活,忙得不可开交,可厨房里还是有说有笑的,就连平时贪玩的孩子们,此刻也像赶集似的从四方聚拢过来,摇身一变,成了一个个资深“美食品尝家”。
如果你现在已经馋得流下口水了,就赶紧来我的家乡品尝一下食饼筒的味道吧!
舌尖上家乡小吃(通用14篇)篇七
1.语言平滑晓畅,刻画细致,描写生动;句意含蓄委婉,暗含深意。读毕如酒后余香,不绝于口。
2.语言活泼,风趣幽默,令人忍俊不禁。
3.语言基本通顺,偶有不畅。
4.语言不够晓畅,句意含混模糊,佶屈聱牙,令人费解。
5.语句啰嗦,言不达意,只详不略,赘话连篇。
6.语言过于简略,似为纲要式叙写,但又未能提纲挈领,
7.文意残缺不全,叙写枯燥,干瘪呆板,毫无生气。
8.文章杂而不乱能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9.文章对……的气氛渲染充分而恰到好处对文章重点…作了细腻而传神的刻画。
10.…切合实际蕴含着朴素而深刻的哲理读来令人精神振奋情绪激昂。
11.这篇文章充满了激情从字里行间能体会到小作者对…的喜爱之情。全文层次清晰语句流畅。
12.事例叙述生动具体趣味性强且与前面的比喻…一脉相承。最后作者用寥寥数语表现出了自已对…的情感令人感动。
13.文章前后连贯形成完整的形象。
14.文章语言清新活泼描写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篇幅短小精悍值得一读。
15.内容生动丰富语言新颖清爽结构独特合理。
16.文章有详有略言之有序内容生动具体不失为一篇佳作。
17.特写镜头别开生面情趣盎然。全文充满童心童趣读来倍感亲切。
18.文章能过清新有趣的语言描写了…的事。字里行间充满童年真童趣欢声笑语不绝于耳不失为一篇佳作。
20.对细节传神的刻画恰恰相反到好处地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是本文的成功之处。
舌尖上家乡小吃(通用14篇)篇八
一说到宜昌,即没有波澜壮阔的大海,也没有恬静如画的西湖,有的只是那令人赞不绝口的美食。
凉虾,在宜昌的各个小巷路口都有一个摊子,一壶红糖,一缸凉虾再是一桶冰水,看着就口水直流,走过去,坐在那儿,点一杯,看着别人娴熟的把凉虾红糖冰水混在一起搅拌两下子,一杯凉虾就做好了。记得小时候,我在家里热的直嚷嚷。爷爷也没有办法,只好倒来一缸水,让我在里面游泳可是,我还是热的受不了,我奶奶说:“我来给你喝冰水,喝冰水会好点。”我爷爷听了说:“干脆给他去做一碗凉虾。”我高兴的直扑腾。我跟着爷爷来到厨房。首先,把米淘干净再把它放到水里泡个30分钟,可是我这么着急,那等的了那么长时间,我就一直在旁边嘀咕,小米小米快洗澡,洗白白了我吃你。过了30分钟,再把那些米磨成浆,放到碗里面。然后就是技术活了,先把火开到中火,再慢慢的把米浆倒进去,边倒还要边搅,然后再淋入一点“灰水”现在看来就是清石灰水。然后把火关小,慢慢的调成糊状的,再把米糊和冷开水并在一起,把米糊从漏勺里倒出去,就成了凉虾里的虾。再就是煮红糖把红糖煮成糖浆,就可以了。拿出一个碗,倒入冰水,放入凉虾,再加一些红糖浆。一碗清凉解暑,人见人爱的凉虾就做好了。
当然宜昌的美食肯定不会只有凉虾,还有一个美食是我最喜欢的,那就是顶顶糕。
在小时候,起来的早就拿点钱出门给家长们买东西吃,每次走到买早点的地方都会四处观望,走到一个离顶顶糕近一点的铺子假装去给家长买早点,再给自己带一点顶顶糕。一个圆台形的米团,看起来并不怎么好吃,但是你不知道,那里面的红糖,可以让你回味一天。爷爷听说我喜欢吃也就给我做顶顶糕了。爷爷从柜子里拿出一些木头做的模具,轻轻的把米铺在上面,铺到一半的时候放入一层红糖。再放入蒸笼中,,过一会这些就好了,用一块布隔着捧在手心里,一点一点的吃掉,黏黏的,却又不粘牙,几口下去,一个就没了,让你还想吃。
宜昌,我的家乡,浩浩荡荡的长江,热情朴实的人们,和这些由他们做出的美食,这就是我的家乡——宜昌。
舌尖上家乡小吃(通用14篇)篇九
第一ji至第七jijiji都有令人馋涎欲滴的美味,但是我们吃过的寥寥。而且我们发现,真正的、好吃的美味都是很稀少,很天然,很费功夫的。在速食泛滥的今天,在流水线充斥的现在,在添加剂无所不能的当下,在麦当劳、肯德基、可口可乐的世界里,哪里才是自然珍贵的馈赠,哪里才有浸透着汗水和辛苦的美食?因此,这一切,只能在电视里,不能在肚子里。是电视唤起了我们对美食和美好生活的希望。
二、灵感的转化。
我是陕西人,看了第二ji“主食的故事”,其中的很多情景我都比较熟悉。那个陕北卖黄馍馍的人我似曾相识。
他说,老天爷会把钱给勤快人,不会给懒人的。我觉得他的这句话是这部纪录片的灵魂。豆子经过加工可以转化为豆腐,大米经过发酵可以酿成美酒,这些,都在告诉我们一个这样的真理:辛勤和汗水可以转化为美好和幸福。
三、我们的田野。
钢筋和水泥里长不出来美食,忙碌和焦灼品尝不了美味,但是我们都已经为了生活住进了城市。被钢筋和水泥锁定后我们发现我们心里却一直存在着一片长满了瓜果的田野,那是我们心里的净土。为了这片田野,北京的那名师傅让人拉了三卡车土,把自己的楼顶开辟成了田野,那片田野里长满了放心的瓜果蔬菜,清晨鸟语花香,晚上有邻居聚餐,楼顶上满是开心和快乐。
《舌尖上的中国》是我看过中文纪录片最好的一部,感觉像是看到了bbc《美丽中国》的续ji,里面有不少镜头就是直接从《美丽中国》剪切的,甚至连海报都有几分神似。
《舌尖上的中国》打败了同时段的热播剧,几乎创造了一个中国纪录片的奇迹。之前央视出品的不少纪录片,拖沓冗长,解说沉闷,而这部纪录片明显借鉴了《美丽中国》的风格,令人耳目一新,镜头切换简洁明快,解说词设计得也恰到好处。以食文化为窗口,渗透人文的关怀,虔诚的态度,尊重劳动,尊重自然,尊重传统。美食,和美食背后的人与事,无不散发着浓郁的中国韵味。
导演陈晓卿表示“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这个纪录片”。真诚是艺术的第一要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自己相信才能说服别人。
舌尖上家乡小吃(通用14篇)篇十
我的家乡在江南水乡。那里的特色美食有很多,让我回味无穷的那可要算我们塘栖的茶糕了。
茶糕是一道普通的家长美食,但在家乡人眼中,它是最特别,最亲切的。茶糕历史悠久,它的工艺也代代相传。它的材料很简单,有面粉,叶子和豆沙。先把叶子捣碎,再与面粉揉成的面团和在一起,就成了特制的青团子。再把青团子分成许多大小相同的小团子。这个大小很有讲究,大了,就很笨重。小了,便有失精神。接着把小团子捏成碗状,在里面放上豆沙,记着一定要把它封上口,可别让小团子露了馅!然后,可要请出我们的大功臣——糕板了。把小团子在糕板的模子里,印上花样,便可以去蒸了。
新蒸好的糕,方方的,软软的,绿绿的,色泽诱人。闻一闻,在叶子素雅的清香中,夹着豆沙甜蜜蜜的香气。用筷子夹起一块,咬一小口,面团苦涩的香味在口里蔓延开来。这时,浓稠的豆沙已经迫不及待地露出脸来了。吮吸一口豆沙,甜味像一朵花,在我的味蕾里绽放,回味无穷。吃茶糕,可真有一番“苦尽甘来”的趣味呢!
茶糕不仅好吃,它在“非常”时期,也有独特的用处。比如,在婴儿满月时,娘家人就要做糕,要分给邻里乡亲吃,让大家一起甜。办丧事,也要做糕,形态花样都以猪、狗、鸡等为主。婚嫁做糕,得做成圆形的,象征着圆满、百年好合,有心形的,也会在馅中加一些红枣肉,当然是许下了“早生贵子”的心愿。老人家大寿,更得做糕,要做成寿桃样的,再印一个“寿”字……茶糕的寓意,也是几百年来老百姓们智慧的结晶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塘栖人的生活是离不开茶糕的,我们爱茶糕,也更爱我们亲爱的家乡。
舌尖上家乡小吃(通用14篇)篇十一
老家就有两棵安子树,是爷爷在我5岁的时候种的。我已经忘了爷爷当初种下时树的模样,只记得我家的树很高、很大,最高的地方,已经攀到了两层楼的窗户。
5月,当安子长得橙黄,却还不是火红的时候,我和弟弟就按捺不住了,放学丢下书包就往后院跑。弟弟比我矮,采不到,我就搬条凳过去,站到上面,粗鲁地把枝条拉下来,采到一颗就递给站在下面望眼欲穿的弟弟——我家的安子就是和别家的不同,颗粒小,但是非常甜,汁水又多,很好吃。
树上有毛毛虫,不过我们哪会放在心上。采了一把,我们就一股脑儿往嘴里送,然后“噗”地把核吐出来,抹抹嘴,笑着看看对方。
6月初,是安子完全熟透的季节,果实红得像要烧起来,有些甚至连皮都绽开了,露出里面水嫩水嫩的果肉。我和弟弟争着要上去采,爷爷走出来,一边告诫我们别急,一边找出一架梯子,支在墙壁上,然后由我们扶着,他提着篮子爬上去。
爷爷采了满满一篮子的安子,鲜红鲜红的。我们抹抹早已流到嘴边的口水,抓起来就往嘴里塞。爷爷看着我们,笑笑说:“慢点吃,没人跟你们抢。”
过了会,爷爷从篮子里倒出一些安子到塑料袋里,我们问他这是干什么,他说:“分给邻居吃啊。”“为什么要分给邻居吃,我们自己吃都不够!”我和弟弟去抢他的袋子。“乖,吃完了爷爷再上去给你们采。”
后来,因为家里要造房子,地基不够,那两棵安子树只能被砍掉。我和弟弟抗争许久,终究没能如愿。那天放学后,我们看见两棵安子树已被砍倒在地,叶子蔫了,只剩下几颗未被采摘的红红的小安子,孤零零地挂在枝上。
现在,每到五六月份的时候,我和弟弟都会想念老家那两棵高大的安子树,想念安子的味道。好在,热心的邻居们会准时在安子成熟的季节给我家送来安子。洗得干干净净,用大碗装着,红扑扑,别提有多诱人了。而直到这会儿,我们才终于明白爷爷当年的用意——安子树是你家的、我家的,但终究是大家的。
因为,我们都生长在同一块土地上,每次吃安子,都会有一种熟悉的亲切的味道在舌尖,因为安子的味道是家乡的味道。
舌尖上家乡小吃(通用14篇)篇十二
“民以食为天”,这里的“食”字不仅指的是用来充饥的食物,还应该包括人们对食物所寄托的各种情感。
是河北省临西县,位于冀鲁交界之处,饮食文化更是融合了两地特色,独一无二。其中饼卷肉是最为著名的。临西饼卷肉始于明朝永乐年间,距今已有近62019年的历史。它是由一张饼和碎牛肉组成的,虽然制作材料简单,但做工极其考究。饼的干湿、软硬程度,肉块的大小,放肉、卷饼的技巧,火候等都是关键,就是别人明眼看也学不来。
先说这饼,绝不像山东的煎饼太硬、太脆对牙齿的咬合力是个考验,也不像河北的鸡蛋灌饼一样较软容易黏牙,而临西饼卷肉不干不湿、软硬适中,且饼焦黄不糊,利于消化,最厉害的是整张饼一丁点的破洞都没有,厚薄均匀。再说这肉,必须是牛肉,一定要是新鲜的牛肉,炖熟后并在原汤中浸泡24小时,用刀剁出的牛肉块不可太大,也不可太过于碎。饼烙好后,将碎牛肉均匀地撒在饼上,随即用饼将肉卷包住。火呢,一定是文火,最为讲究的是烧火必须用木柴,且木柴一定是用“果木”制的,这样的饼卷肉吃起来才能有一种自然的香气,而且吃后余香久不散。
才下舌尖,又上心尖。一次,路遇他县饼店,欣喜之色溢于言表,以为又能品到家乡之味。猛地一口咬下,连连呲牙摇头,肉很塞牙,问之居然是猪肉,冷热不均,细看饼上漏洞百出,这叫什么饼卷肉呢?与家乡的完全不一样,“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的饼卷肉我实在是瞧不上。
舌尖上家乡小吃(通用14篇)篇十三
乡的那个的味道在舌尖上游荡,每个人的心里都怀念着家乡,都思念着奖项那些难忘的味道,那个只属于家乡的味道。我出生在瓯江北岸的一个小村庄,小河安静地从石桥底下缓缓流过。今天,依然保留在我身体某个角落的是某种熟悉的味道,那是一种如蒸饺般大小叫作番薯黄夹的东西。
关于这种小吃,我曾一直以为它就跟米饭面条一样,普通得全国人民都知晓。可是直到它被我带到教室,好友们用惊异的眼光打量它且叫不出名的时候,我才知道原来这个名为番薯黄夹的东西,只流行于我所生活的那一带农村里。我们村,隔壁村,隔壁隔壁村,总之,不超出一个小县城。
五月五吃粽子,八月十五吃月饼。很多年前,我问母亲几月几吃番薯黄夹,她笑着摸摸我的头说,想吃就做,哪来日期限制。
农村妇女都有一双巧手,母亲也不例外。我亲眼看过母亲是如何制作番薯黄夹的。过程看似挺简单。首先将番薯去皮煮熟,滤掉汤水,再掺入番薯粉搅匀至无颗粒状,然后用手撮取少许擀成皮备用。至于馅,通常是由猪肉、豆干、香菇、葱或韭菜等拌匀合成,当然也可依个人喜好放少许虾皮、萝卜丝等,最后包成饺子样放入蒸锅蒸熟即可。母亲并非此道高手,每次她做的番薯黄夹个头都特大,皮又厚,做了很多遍之后还是没有“瘦下身来”。我记得请同学来家吃的时候,她指着这黄溜溜的番薯黄夹惊讶地叫道:“哇噻,这是史上最大的饺子吗?”
作为一道历时百年之久的小吃,通常认为番薯黄夹起源于乐清翁垟。翁垟是离我家不远的一个镇。时至今日,那儿的番薯黄夹口感依然最纯正,卖相也最好。
印象中,我第一次吃这种地道的番薯黄夹,它姜黄色的皮,油亮油亮。隔着层塑料袋,似乎也能闻到番薯的清香味。稍稍吹凉后一口咬下去,馅汁流出来,沾得满嘴是油,略带弹性的皮跟油多却不腻的馅儿在嘴里一起咀嚼,那叫一个美味呀!还来不及下咽,紧接着再咬第二口,把整个嘴巴塞得鼓鼓的。
车主用方言喊着“番薯黄夹呀,卖番薯黄夹”,一遍一遍,回荡在来来往往的人们的耳边。舌尖上的家乡,我最爱的番薯黄夹的味道!
舌尖上家乡小吃(通用14篇)篇十四
开始吃年糕了,我端起白瓷盆,不由想起了那次在“年会”上看到的打年糕情景。
那是在一个年会上,锣鼓喧天,金龙炫舞,人山人海。舞龙肯定是最吸引人的。你看,正津津有味吃着糖画的小孩,拍手叫好的老人,还有连按手机快门的年轻人,都紧跟在“龙”身边。
而我却被那“咚——咚——”的响声给吸引过去了。
我的好奇心更强烈了。趁大伯打开蒸笼的时候,我探头探脑地想一看究竟。可当我把脑袋伸进蒸笼,看到的却只是一股白气像潮水般涌了出来。大伯哈哈大笑,摸了摸自己的胡子,对我说:“小朋友,这是白白的糯米粉,你吃的年糕哇,就是从这儿出来的!”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炉火把我的脸蛋照得通红。
“好咯,起锅咯!”大伯一把掀开蒸笼,缕缕热气白雾,夹杂着米香,迅速裹住了我。大伯和旁边的一位爷爷对了一下眼,“嗨”的一声,合力把大粉团子抬了出来,两人小跑着来到石臼边,又是“嗨”的一声,一起把大粉团子翻进了石臼。大伯又在手上抹了些油,不停搓着大粉团子。
随后,大伯举起了10多斤那么重的大锤子,举过头顶,涨红了脸,使劲向石臼里的大粉团子打去。粉团沉闷地“啪”了一下,大伯又赶紧拎起大锤,趁此机会,爷爷就拿着“洗帚”往粉团上甩水。甩够了,第二锤子也正好下来了。“啪——啪——”大粉团子像一个顽皮的小孩子一样,打一下,缩一下,不打了,又弹了回来。十几下后,大伯已是大汗淋漓,他说了声“不行了”,就放下锤子,换那位爷爷来打。另外两位大伯趁这个“换班”的间隙,双手在冷水里一浸,合力抬起粉团,猛地将团子翻过身来。爷爷开始打了了。在这锤打——甩水——翻身的完美配合之下,大粉团子变得愈发富有弹性。我趁大伯休息的时候,偷偷拔下一小坨来,一口塞进嘴里。“嗯,真好吃!”我对着大伯连连称赞。
打得差不多了,大伯便将这白嫩嫩的面团从石臼里搬出来,放在沫过水的的桌子上,另两位大伯就开始揉搓年糕,左手翻过来,右手按压着,反反复复,直到把面团做成长方形的年糕模样。
最后,他们在年糕上“点花”,其实就是在年糕上用毛笔轻轻点上一朵“红花”。红花开在年糕上,在阳光下绽放,为新年平添了几分喜庆。